[2009-08-05]肯德基经验对促进我国餐饮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网上资料]

时间:2019-05-15 01:1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9-08-05]肯德基经验对促进我国餐饮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网上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9-08-05]肯德基经验对促进我国餐饮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网上资料]》。

第一篇:[2009-08-05]肯德基经验对促进我国餐饮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网上资料]

[2009-08-05]肯德基经验对促进我国餐饮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网上资料]

一、肯德基进入中国的基本情况

肯德基于1987年进入我国以来,在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三级跳:自1987~1996年的头9年以年均11家的速度发展了100家连锁直营店;在1996~2000年的4年间年均发展75家;2001年以来,以年均150家的发展速度加快了在中国的扩张,同时在部分中小城市开展了特许加盟业务。截止到2004年6月连锁店总数发展到1100家,其中上海、北京两市已分别达到100家规模。2003年中国肯德基实现营业额84亿元。连续多年以餐厅数量最多、营业额最高而居中国餐饮业百强之首。

二、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经验

(一)实施本土化战略

肯德基通过多年的探索,有效地运用本土化战略克服了在中国遇到的经济、管理和体制等多方面的障碍,避免了水土不服和文化差异,确立了以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营销战略。

1、人才本土化着力培养。提拔和使用本地人才,充分发挥其熟悉政策环境和市场特点的优势。目前已经在中国16个市场中任用了8个来自大陆本土的总经理。其中直接负责餐厅营运的高级管理人员如“营运经理”、“区经理”和“餐厅经理”,全部本土化。

2、产品本土化。有效排除炸鸡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适应性障碍,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当地消费者的满意度。“老北京鸡肉卷”、“四季鲜蔬”、“烤翅”、“芙蓉鲜蔬汤”等就是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口味推出的新品。

3、供应商本土化。有480多家国内供应商承担着肯德基至少百分之九十五的原材料供应任务。2003年采购的76000吨鸡肉原料全部产自中国。

4、健康理念本土化。将中国的均衡膳食健康理念运用到产品的开发上,消除人们对快餐食品的健康疑虑。不仅在烹制上突破油炸,推出“烤”、“煮”、“凉拌”等制法,而且还改进产品营养成份,推出了16种不同的植物类产品及多种中式新产品。

5、企业形象本土化。坚持友善政府、友善民众、关爱社会的战略,努力塑造中国公众接受和喜爱的企业形象。积极参与中国的希望工程和建立曙光助学基金等多项公益活动,向人们传达关爱社会的企业文化。目前中国肯德基累计捐款已经超过6000万元。

(二)推行标准化体系

肯德基管理体系划分科学,标准化体系保障可靠。使得肯德基的食品品质和服务质量被我国消费者广泛熟知,成为“顾客最常惠顾的”知名品牌。

1、食品品质标准化。重点控制三个环节:一是原材料质量关。从质量、技术、财务、可靠性、沟通五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星级评估并实行末位淘汰,坚持进货索证,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二是工艺规格关。所有产品均有规范和数字化的操作生产程序。如“吮指原味鸡”在炸制前的裹粉动作要按照“七、十、七”操作法严格执行等。三是产品保质期。如炸鸡出锅后1.5小时内销不出去,就必须废弃;汉堡的保质期为15分钟;炸薯条的保质期只有8分钟。

2、服务质量标准化。强调服务是产品质量的延伸,时刻注意让顾客感受到服务员的热情礼貌和周到服务以及充分体验被肯德基尊重的感觉。把是否具有微笑服务意识当作录用员工的重要考核内容,并对新员工进行近200个工作小时的培训,确保员工拥有高水平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3、就餐环境标准化。强调整洁和优雅的就餐环境是品牌价值的体现,定期对餐厅进行重新装修和设备设施的更新,使就餐者充分享受服务和食品,从而感受价值。细化到环境清

洁养护上也有明确的标准规范,如洗手间卫生,多长时间打扫一次、做哪些项目、什么程度合格、谁来检查等都有详细和明确的标准及要求。

4、暗访制度标准化。在秘密状态下定期对餐厅的食品品质、员工服务、餐厅环境、设备设施情况进行专门暗访及评分检测,其结果常作为中国区总裁主持的每月高级管理人员会议的主要议题,一旦失分,各级管理人员就会立刻检讨原因,并采取行动进行整改。

(三)发展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特许加盟是肯德基理想的扩张模式,具有“竖可传代,横可复制”的发展优势和成熟标准,但肯德基在中国的连锁发展却是非常理性的。从1987年至1996年9年的时间里,肯德基坚持以本地需求为导向,努力解决水土不服,谨慎小心地在中国发展了100家连锁店;而在其后的8年多时间里,则以加速度复制的方式迅速扩张。

实施“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将一家成熟的、正在盈利的餐厅转售给加盟者,其特点是订立10年以上的合作关系,“扶上马,送一程”,加盟者不须从零开始,避免了自行选址、开店,招募、训练及管理员工的工作,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成功的几率,确保了连锁发展,更确保了品牌不受损害。加盟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肯德基对加盟者的悉心培训:加盟者先被要求参加为期13周内容广泛的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将掌握经营一家肯德基餐厅所需要的能力。加盟商接手餐厅后,还要安排长期的餐厅管理实习。

该说,肯德基作为一个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进行“不从零开始”的特许经营,是现在但更是未来肯德基在中国发展的最佳方式。不过,肯德基现阶段对在中国发展连锁既积极又谨慎,在现有1100家连锁店中,绝大多数为直营店,只有少数几十家为加盟店,且目前只在中小城市试行。

(四)建设企业文化

肯德基注重利用企业文化统一公司的经营理念,不断增强企业的团队聚合力。

1、餐厅经理第一。把餐厅经理看作是公司的财富、发展的关键,只有一线的餐厅经理都形成了高素质的„连锁‟,整个肯德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核心„连锁‟。该公司有针对性的辅导、训练餐厅经理不断掌握技能和经验,每年举办餐厅经理年会,提供交流平台,使经理们感受到公司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激发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群策群力、团队合作。每年举办“ How We Work Together(群策群力)”巡回宣讲活动,由高层管理人士任讲师,宣讲取得的工作成绩,传达未来的工作目标,以鼓舞士气、增强团队的合作力及凝聚力。

3、鼓励先进、表彰杰出。不断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和认同。如针对开发人员的“红砖奖”,意为表彰市场开发的基石作用;“创意奖”是对有奇效的营销创意进行奖励;而集团大中国区总裁创立并颁发的“金龙奖”,则突出对公司发展有持续贡献和长久的影响力。

(五)强化员工培训

在人力资源上注重寻求适应企业发展的员工,不断强化教育与培训,并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1、寻求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具有一套科学的人员招募体系,着重观察候选人员是否“合适”、有否完成招募职位所要求的潜质、能力和综合条件。

2、教育与培训。建有完善的教育发展系统,从见习助理、助理、餐厅副理、餐厅经理到区经理,每一职位的升迁都有不同的培训课程。如见习助理要学习工作站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常识以及必要的人际关系管理技巧和知识等,着重提高工作能力,强化企业文化教育。

3、员工绩效评估。对餐厅员工和公司管理者都有不同的绩效考评体系,如管理人员每年要按岗位职责订立自己的“蓝筹”(具体、可行和可衡量的工作任务)计划,人力资源部门依据“蓝筹”进行考评,并根据考评结果决定晋升和薪资调整。坚持用人标准,对不适应工作需

要的,又没有改进意愿或确属能力达不到的,将会解聘或降职使用。

(六)建立连锁保障系统

肯德基高速度成功扩张,主要得益于其职能部门提供的完整明晰的策略、翔实准确的资料数据、严谨高效的系统和科学实用的工具。其特点是强化组织、分工合作、确定制度、应用工具。

1、完整的开发策略。肯德基在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开发策略:集团开发组织与各公司开发部门紧密配合,根据中、远期目标和短期指标,对各城市评估,确立开发的先后次序;对不同商圈评估,根据其特点进行开发选址。

2、科学的开发系统。新餐厅的开发工作由总经理挂帅,开发部经理牵头,财务、营建、营运等部门经理参加。选址决策一般通过地方公司和总部两级审批制,从而确保科学决策。开店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根据开发进度开展相关工作,研究解决方案。选址分三步进行:首先是市场调查,进行“开发网络规划”,确定优先顺序;其次是划分与选择商圈,根据商圈的稳定度、成熟度和市场定位确定开店重点或主要目标;再次是聚客点的测算与选择。

3、科学的开发工具。肯德基制定了整套的开发手册,对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环节都有各种表格与数据供开发人员对照使用。

三、肯德基经验的启示

肯德基作为跨国连锁公司在中国发展,其先进的管理方式、营销理念、标准体系、人力培训、连锁发展及其保障系统等,为我国餐饮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也对餐饮业的行业管理工作有所启示。

(一)要高度重视促进餐饮业发展的重要性

餐饮业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生活和繁荣市场等方面的拉动作用正在逐年加大。2003年餐饮业为国家直接提供税收333.6亿元,并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的税收水平高增长。目前,中国餐饮业已经形成了一支约1800万人的从业队伍,餐饮业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品年消耗量已分别超出2500亿元和3000亿元,产业互动作用和产业链效益日益增强。各有关方面要高度重视促进餐饮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推进现代化是餐饮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肯德基的经验看,现代化是促进餐饮业发展的根本。应当从加快餐饮业的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入手,全面推进餐饮业现代化。用现代技术和经营理念改造传统餐饮业,营造良好的餐饮发展环境,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和本土化经营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进一步加强餐饮食品安全和卫生工作

肯德基在保障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实践证明,餐饮企业应在各个关键点上对餐饮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卫生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有关方面应当考虑建立区域性餐饮食品原材料采购网络服务平台,控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保障食品质量,实现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降低运行成本。

(四)发展连锁经营需要配套体系的支持

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扩张充分证明,连锁的本质就是实现餐饮经营活动的标准化(店名、店貌、食品、服务)、专业化(采购、配送、销售、管理等职能分离)、统一化(原料采购、物流配送、宣传广告、员工培训)和单纯化(各岗位、各环节的简单与规范,减少经验因素的影响)。而连锁成功还必须具有完整齐备的标准方案、事无巨细的连锁体系以及强大的服务支撑系统。因此,我们在积极推行餐饮业连锁经营的同时,要致力于创造加快连锁经营发展的规范体系和制度环境。

第二篇: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邓英达 刘军伟 张海

摘要:

当前,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在消费需求的拉动下,国内汽车工业今后几年仍将快速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然后介绍了日本和韩国发展汽车工业的经验和教训,最后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汽车工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汽车工业;竞争力;自主创新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的提高,我国汽车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加,汽车工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为国内外汽车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对中国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然而,现阶段在国内汽车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分散、自主开发能力弱,在国际上面临着汽车强国的竞争压力。如何更好的发展和壮大我国汽车工业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二、汽车工业现状

1、企业规模小。

我国汽车企业规模小、投资分散。据统计,我国汽车整车企业有130多家,前十大汽车企业2006年的销量占到总量的84%以上。其余的120多家总销量不到120万辆,绝大多数汽车整车企业年销量不到万辆,最少的只有几十辆。中国的国产汽车品牌已经超过了80个,而在汽车业最发达的美国市场,只有47个本土汽车品牌。乘用车制造商美国只有15家,而中国已经达到了50多家。过多的企业参与汽车行业意味着大量的业务重叠。2007年上半年,有16家中国汽车厂商的市场份额仅有1%或更少,一些企业的年产销量不足百台。即便是在合资企业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缺乏竞争力,没有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及时跟进。

2、自主开发能力弱

新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实际价值。新产品创造了新的价值标准,新标准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趋势。在国际汽车市场上,企业技术进步的竞争在企业竞争中占有很大比重。不断推出的新产品为企业占领市场提供了条件,所以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大部分体现在新产品推出周期的竞争。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代表汽车工业水平的轿车产品开发能力。与国外高水平汽车开发技术相比,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开发的组织体系和人员、产品开发的组织管理工作、产品开发技术等方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是研发费用过低,二是企业对开发技术缺乏重视,没有自主开发的动力,长期陷入“引进技术-国产化-再引进技术-再国产化”这种等距离技术追赶的困境中。

3、零部件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还处于低水平、小规模、分散重复的状况。

首先,规模小。从投入的角度看,我国现有的约230家汽车零部件三资企业协议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仅占4%;从产出的角度看,一是生产集中度低,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数量为发达国家的5-6倍,而产量只有他们的1/10。二是生产配套率低,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配套率为8%,而发达国家一般在80%以上。

其次,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技术力量薄弱,缺乏独立开发的能力,产品的可靠性差,难以满足汽车更新换代的需要,技术发展缓慢。我国目前的汽车主件多依赖国外进口和外商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生产,真正使用中国自己生产的主要零部件很少。例如,所谓的国产“宝马”真正属于国产的基本上就只有4个轮胎而已,技术、品牌以及零部件都是宝马公司带来的。

4、合资特征呈现出“外资主导型”

从我国汽车工业利用外资的发展道路看,相对于初期的“以市场换技术”阶段,我国汽车工业合资采取的是“中资控股型”模式;到现在的“以股权换技术”阶段开始进入“外资主导型”模式。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汽车市场基本上被外国的品牌所垄断,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汽车工业的利润80%以上被外方拿走。目前,包括一些大型汽车集团在内的国内汽车企业出于商业考虑,无暇进行本土品牌汽车的白主开发也无力控制外方和企业。以东风、日产合资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为例,与“中资控股型”模式相比,通过“以股权换技术”,东风公司虽然在合资企业中保留了50%的股权,但由于缺乏自主

知识产权,控制力减弱加剧,已由此前的技术层面开始向公司品牌、规划等领域渗透,合资企业的主导权控制在外方手中,呈现出“外资主导型”特征。

三、国外经验教训

1、丰田汽车产业集群

在全球范围内,丰田在2003年已取代福特成为第二大汽车生产商。现在丰田营运利润率为8%,即使受到日元升值的影响,丰田仍是创纪录地超过10000亿日元,是1999年的两倍,也是日本企业中第一个利润超过10000亿日元的企业。丰田由此成为过去10年中这个星球上赢利能力最强的汽车生的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比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者市值的总和还要高。丰田公司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由于集群能产生集聚效应,能提高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因而促成了丰田公司今日的辉煌。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具备的特征:

1)丰田汽车产业集群是以轴心企业—丰田汽车公司和众多下承包企业共同构成的,是一种轴轮式发展模式,轴轮式发展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模式。

2)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是柔性、动态变化的关系。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竞

争又彼此合作的关系。集群内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相关行业和机构的支持,大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带动其相关产业彼此相互促进和补充,共同协调发展。

3)集群内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非常明显。丰田汽车公司只进行关键零部件以及整车

组装,下承包企业大多从事初级或中级零部件产品生产。而在下承包企业之间,对零部件生产又进一步细分,甚至出现了一个企业只进行一种零部件生产情况。

4)集群内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质:忠诚、信任、亲和。基于这种文化特质所形成的社会根植性是一切竞争之源,是最不能被他人模仿的。

5)大量团体、机构的存在紧密了企业网络和社会网络,加快了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2、韩国汽车产业的兴衰

韩国汽车业的真正起步在19世纪60年代初,各汽车厂商以组装进口零部件生产整车的方式开始试制汽车,直到1970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仅为2.8万辆。进入70年代,韩国政府实行“汽车国产化”政策,各汽车公司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生产技术。现代、大

宇等汽车公司与美日企业开展合作,开发生产汽车。随着1990年第一辆自主设计名为“王子”的国产车的推出并在市场获得成功,国产化政策使韩国的汽车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1985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为37万辆,1986年达到60万辆。1987年,汽车普及高潮开始,国内市场迅速扩大;同时,由于韩国汽车工业出口战略政策导向在80年代末取得成效,逐步实现了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出口汽车的目标,而这又进一步推动了韩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因此,1987年为其普及轿车起始年。该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110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轿车价格之比为2︰1,全国年销轿车25万辆,平均每千人购买轿车6辆,其中由私人购买的比重占80%。而进入90年代中后期,韩国汽车业在西欧、美洲、东欧、中亚、亚洲和大洋洲建立生产基地,实现生产本地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外生产体系和全球营销网络。1997年韩国汽车总产量达到280万辆,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第五大生产国。韩国经济的腾飞被视为奇迹,而汽车业的发展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同韩国的其他工业体系一样,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与国家的扶持政策分不开的,但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的汽车业遭受了重大打击,原来被飞速发展所掩盖的政企不分、家族式经营日益显露出弊端,企业走到了破产与亏损的边缘。

四、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启示

1、组建大汽车集团,形成核心竞争力

我国目前汽车生产企业数目过多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运用地方政策进行保护,阻碍市场规律作用的发挥,企业自由竞争受阻。要废除各级政府对当地企业的各种保护,克服大而全、小而全的通病,使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产生几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汽车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大企业要做大做强,要突出主营业务,通过主辅分离,精于主体,增强竞争优势。而一些小企业要走“专、精、特”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同大企业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而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应依法破产,让其退出汽车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作用的发挥,我国必将形成少数的几家大汽车集团,就能更充分地利用资源,形成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

2、坚持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

我国汽车工业既要实现技术创新,又要进行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上要推动中国产

业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制造更多核心的零部件,一方面搞好对国外先进产品和新产品开发技术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开放的、稳定的联盟合作关系,增加技术开发投入,形成自主开发能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在制度创新上,要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营机制,汽车企业通过产权多元化,健全内部治理结构,通过经营理念与模式的创新,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达到创新发展模式的目的。坚持自主创新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开发建设民族品牌,通过自行设计、自行开发、自行生产,生产真正的民族产品,真正形成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3、完善政府角色定位,制定合理政策措施

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前期的幼稚产业时期,政府要对汽车产业进行保护,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激烈开展,对汽车产业的保护的力度应该不断地降低,使之不断成熟,并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在放开保护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合理的定位,政府要介入的地方主要就是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比如针对现在汽车企业数目过多,要强行关闭一些小企业,加大对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同时放宽在汽车产品设计开发方面的政策。政府的政策制定必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做到既能支持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又能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4、加快产业配套,形成规模发展

汽车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加快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大力推进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促使其跃上一个新台阶,要加快零部件生产企业重组步伐,强化研究开发能力,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形成零部件工业生产和科研的核心,集中力量扶持重点零部件企业,促其更强、更优,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对重点零部件产品,在政策、资金、管理上要予以重点支持。只有零部件工业发展了,才能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和保证。其次还要加快我国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最后要做好企业的配套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力量。

四、结语

改革开放和整个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给汽车工业迈上更高台阶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实践证明,完全依赖国外技术发展汽车工业这条路走不通。中国汽车工业经过这些年的引进、消化、模仿、合作创新,己经为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只能走自主创新之路,只有这条道路才能使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也只有走这条道路中国汽车工业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工业处于重要转折点[Z].安永调查报告.2、张丽莉.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启示[J].汽车工业研究,2005(3).3、彭连港,薛永昭.论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4、李垣,方润生.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创新行为选择[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第三篇: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摘要]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和科技三者来实现的。本文讨论了美国、日本和西欧三种农业现代化模式,结合对我国资源禀赋、科技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机械化、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等来实现。

(中经评论·北京)

一、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究竟采用哪种起步方式,一般地说,主要是由当时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化水平决定的。人少地多的国家,首先从生产工具上进行改革,发展机械化以节约劳动力;人多地少的国家,则多投入劳动力,充分利用土地以提高单产水平。日本经济学家早见次雄和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拉坦在大量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农业现代化可分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西欧模式。

(一)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是指在人少地多、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和低价能源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以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经营面积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地广人稀,人均土地资源丰富,这一资源禀赋特征使得机械相对价格长期下降,而劳动力相对价格不断上升,促使农场主不得不用机械动力替代人畜力,这种替代包含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改进。因此美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起步首先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功率拖拉机、多功能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得美国成为当今世界上机械化水平最高、人均经营耕地最多的农业大国。以1990年为例,人均耕地73.75公顷,平均每个农场拥有农机150马力以上。同时随着科技成果不断地应用于农业,美国农业不仅农机数量增加,而且性能不断提高,设计和制造出适应精细作业要求的农业机械,如谷物联合收割机由牵引式改为自走式,在拖拉机和其他机械上采用发动机涡轮增压、液压传动、电子监控、自动控制等新技术。此外美国农业现代化采取的措施还有:重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注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经营集约化、产业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市场机制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二)日本模式

日本的资源禀赋特征与美国等正好相反,人多地少,土地供给缺乏弹性,土地价格与工资价格同步上升,土地和机械替代人力无利可图,所以日本农业现代化突出特点就是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农用工业,提高化肥与农药施用水平,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首先是化肥工业的加速发展,使化肥价格稳定下降,使土壤资源耗竭能够快速有效得到补偿,从而突破土地资源稀缺的束缚。之后生物科技的兴起和发展为日本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不断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从而实现土地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使日本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同时,日本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而广泛采用小型农用机械,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有效地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

量。在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成功,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科学严密的科技推广制度。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在生物、化学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迈过小型农业机械对土地精耕细作,为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类似国家树立了农业现代化的典型。

(三)西欧模式

西欧一些国家既不像美国那样劳动力短缺,也不像日本那样耕地短缺,因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既重视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园林化,同时在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两方面得到提高,典型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等。

英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首先在立法方面,英国于1947年实施了战后第一个农业法,在此后30年里,多次颁布了鼓励、确保农业发展的法令,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和支持农业。政府还制订了一系列保护农产品的价格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对本国生产的各类农牧产品(如谷物、马铃薯、甜菜等)都规定了最低保证价格。如果这些农产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实际销售价格低于最低保证价格时,销售价格与最低保证价格的差额由政府补贴。同时,政府制订政策促进农业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的形成。为发挥规模效益、诱导规模经营,英国政府制订了鼓励农场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的法令,愿意合并的小农场可提供50%的所需费用,愿意放弃农业经营的小农场主可获得2000英镑以下的补助,或领取终生养老金。政府除对农业进行直接投资外,还对农业基本建设(如土地改良、田间供排水设施)和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提供补助金。英国每一个地区都设有不同类型的信贷机构从事农业信贷业务,它们以土地或房屋为担保,对购买或改良农田进行农场建筑等提供贷款;购买农业机械和农场建筑物的农民可以使用短、中、长期贷款等三种形式。

法国农业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矛盾是人多地少、土地分散和农场经营规模小,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阻碍农业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给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法国政府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制订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例如法国的法律规定了土地的“不可分割”原则,即农场主的土地不得由一个以上的子女继承。同时还采取一系列加速土地集中、扩大农场经营规模的措施,国家建立了“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通过贷款从私人手中购买土地,整治后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农民,特别是卖给中等规模的农民。政府支持中农的目的是促使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离开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通过国家的直接干预,控制了土地的收购和转卖,改善了农场结构。政府机构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兴建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农业科研与教育推广事业、提供农业信贷、组织与协调全国性的农业服务活动等。同时法国政府还高度重视农业教育、职业培训、开发研究和技术在内的农业智力投资。根据法国规定,相当于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农业职业能力证书”和“农业职业文凭”持有者只能在农场或农业企业中当雇工,只有具有高中二年级以上学历的“农业技师证书”持有者才有资格独立经营农场。

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一)鼓励土地适当集中,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

目前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小农户经营为基础,家庭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尽管这与美国、日本农业生产一样,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基本农业经营形式,但是,我国家庭经

营规模太小。因此我们可借鉴美国、日本经验,通过土地的有偿流转,促进土地适当集中和规模经营。即政府通过补偿和培训方式鼓励农民到城市谋生,允许和鼓励到城市务工和经商的农民将土地转包或转给当地农民并收取一定的转包费或租金作为补偿,或者将土地入股获取收益。同时通过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措施,鼓励土地适当集中和农民之间的联合经营,特别是父子和兄弟之间的联合经营,使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借鉴法国经验,组建土地整治公司,将低产田和荒芜的土地集中成片,整治成标准农场后出租给有经营能力和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民。推广和使用农业机械,改变我国人力、畜力为农业生产主要动力的局面。扶持发展国有的农用工业,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对于不同经营规模的农场和农户所使用的农机具的自动化、智能化,要采取两种模式,面对组织联合经营的大型农场应借鉴美国模式发展大型现代化农机具。开发和生产适应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小型、自动化程度高的农业生产设备和农机具,为土地的精耕细作创造条件,为提高土地产出率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条件,乡村道路、农电、农田排灌和农业市场等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

(二)发展农业科技,完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体系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一亩左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的质量也不高,一类和二类耕地只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0%左右,中低产田则占到80%左右。而且,由于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滥用化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了土壤质量下降,因此需要保护和改良土壤,优化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地生产率,促使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在发展农业科技的过程中,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实现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作业专业化。

(三)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农民职业化

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必须依靠大量的高素质并掌握了先进的科技知识的农业从业人员。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较低,80%是初中和小学文化,未进行全面培训,先进科学技术掌握不了,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开发不了,农民文化素质的低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首先应建立包括高等、中等农业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为主的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要特别注重对现有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通过法律等手段确保农民职业培训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其次对从事农业经营者提出一定的资格要求。借鉴法国经验,通过制订相关法律,规定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合格证书,才能享受国家补贴和优惠贷款,取得经营农业的资格;建立一套农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水平进行鉴定。同时可建立和完善农业协会等各类农业组织,促进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农业现代化需要从外部注入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工业的支持和城市的带动,在农民身份化规定下,非农出身的人难以进入农业产业,意味着农业对工业和城市资源的拒斥,意味着农业现代化将在封闭的体系中进行,因此政府应特别关爱农民,使农民与市民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农民与其他职业者一样享有进入和退出自由。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认为:“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土地的差别最不重要,物质资本的质的差别相当重要,而农民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②因此,全面提高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实现农民职业化尤为重要。

(农业经济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邓汉慧,邓 璇)

第四篇:世界历史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世界历史对我国发展的启示

1基本思想简述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同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一样,有其理论产生、形成、发展而趋于成熟的过程。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就开始对历史问题和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克罗茨纳赫笔记》中摘录了近2500年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并且认真研究和比较了这些事件,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这就是马克思对历史学的早期探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成果,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他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与论断,深化了其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中对黑格尔世界历史观的哲学批判,标志着世界历史理论得以成熟《,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则使得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更加完善。简述其基本思想如下:

1.1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论

世界历史的形成,如同其他历史事件一样,都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内部原因就是资本的不断扩张本性。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使得生产和消费由一国走向世界,资本的贪婪、侵略、扩张性又迫使世界市场形成,也就标志着世界历史的产生。其外部原因是新大陆的发现和社会化大生产及交通、通讯技术革命的到来,但它们只是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促进作用。然而,真正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和交往的矛盾运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这种矛盾激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世界性的联系才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由此可见生产力水平和交往能力决定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1.2跨越理论“跨越理论”的思想是马克思晚年通过研

究俄国农村公社未来发展道路上提出的。马克思分析跨越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一方面,落后民族与资本主义处于同一时代,才有可能汲取其优秀成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是资本的扩张本性,必然加剧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民族矛盾,从而引起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和民族主义革命。当时落后的俄国具备了实现跨越的条件,从而绕过资本主义这一可怕的波折阶段,直接

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跨越的主体通常包括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两个方面,一旦完成制度上的跨越,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完成生产力上的跨越,进而也是为了更好巩固制度上的跨越。可以说,跨越理论是东方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所选择的具体道路。

1.3世界历史发展的两个阶段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及其为了自身发展在全球的不断扩张,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历史这个大舞台上唱主角,迫使人类历史进入的第一阶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期。世界历史的第二阶段将是人类社会在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下,普遍地由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到共产主义世界历史,也就是说,世界历史也必将因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而更加完善而转化为“完全的世界历史”。不过,世界历史的两大阶段,在时间规定性上不会是截然分开的。第二阶段的到来是一定要以第一阶段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在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资本主义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全面到来是不会实现的。

2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样有很多启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社会制度选择的启示是在建国之初,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分析了国内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中国这个刚刚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建立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国外资本主义列强用血腥暴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行把中国拉入世界市场,他们的目的是想让中国变成他们的原材料产地、产品的倾销地,大肆的加速资本积累,他们更不可能,也绝不会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与此同时又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期,对中国最有影响的俄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纵观世界风云变幻,毛泽东确立了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在制度上的跨越。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后,不断汲取资本主义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为实现我国生产力上的跨越而奋斗着,更是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实现生产力上的跨越式发展的启示之一:逐步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形成更加适

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当今世界历史背景下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是必然的手段”。[3]虽然,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目前的市场经济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我们的制度还有待完善。所以说,要实现生产力上的跨越式发展,合理的制度保证是非常必要的。启示之二:努力开创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从而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契机。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可见交往是生产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当今全球化大环境下扩大交往程度,也就是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从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我国发展的步伐,这不仅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启示之三: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不但可以利用世界上高科技含量的机器化生产力,更可以利用他们的信息化生产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不但是切实可行,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新型工业化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道路,是使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文明发展之路,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最终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新景象。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我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我们的梦--中国梦。中国梦的及早实现更会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的及早到来,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世界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的发展。

第五篇:国外海洋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滨海旅游发展的启示

国外海洋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滨海旅游发展的启示

浙江远见旅游设计有限公司 袁欣(QQ:983966706)摘要:海洋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热点。现在,国外很多海洋旅游目的地达到了高度发展的状态,而中国海洋旅游正处在积极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中,因此,需要借鉴世界一些已经成熟发展的海洋旅游经验来促进我国海洋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世界海洋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分析,对我国滨海旅游发展提出一些新的建议。关键词:国外海洋旅游

滨海旅游

发展启示

一、海洋旅游概况

1、海洋旅游简介及中国海洋旅游发展趋势

海洋是由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和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及海底等几部分组成的统一体[1]。海洋旅游不仅包括滨海旅游, 海上旅游, 还有远洋旅游, 其范围极广。弄清了海洋旅游的范围, 再结合旅游的定义, 我们可以给出海洋旅游的概念——所谓海洋旅游,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以海洋为依托, 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2]。它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洋面积辽阔,开发潜力巨大。中国滨海旅游业与世界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海洋旅游业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中国越来越重视海洋产业的开发,根据中国总体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态势预测,中国未来旅游业发展同样会持续增长,而滨海旅游未来无论是资源利用深度或是品味等级层次都必然进一步得到拓展。随着海洋旅游的发展,海洋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对于海洋旅游产品的研发也亟待创新。

2、海洋旅游资源分类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海洋旅游资源分类,多数学者认同2003年颁布的国家标准为依据。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进行细化。自然资源分为海洋地貌、海洋气候气象、海洋水体、海洋生物;海洋人文旅游资源分为海洋古遗迹、古建筑、海洋城市、海洋宗教信仰、海洋民风民俗、海洋文学艺术、海洋科学知识[3]。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地区气候宜人,生产生活资料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宗教色彩,在漫长而广阔的滨海地区广泛分布有丰富的海

洋文化遗存,构成滨海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世界滨海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初期滨海旅游的主要功能为疗养康复,旅游产品主要为医疗保健及少量的娱乐活动,对气候等条件的要求不高,这个阶段滨海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滨海旅游目的地距离主要客源地的距离较近。起步阶段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在靠近大城市的多阳光地带。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扩张导致人们对喧嚣的城市生活越来越不适应,开始怀念自然世界,去滨海旅游、休闲、度假成为游客的自觉追求和共同向往。滨海旅游已由人类的生理需求转变为一种自觉追求和心理需求。大量的投资转向滨海旅游业,大规模的度假设施和娱乐设施开始形成。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的项目外,还出现了一些水上运动和水上娱乐项目,如滑水、划船、潜水、帆船以及室内娱乐、陆地体育活动等。出现了新的滨海旅游热点地区,如加勒比海地区、佛罗里达州等。

二战后,大洋洲、南美洲、亚洲、非洲的殖民地地区相继出现了国家独立运动,一些新型国家诞生,推动了世界滨海旅游的发展。在发展传统滨海旅游的同时,海滨度假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和主要的滨海旅游形式。如西班牙的马洛卡岛、墨西哥的坎昆、美国的夏威夷等。旅游目的向休闲化、多元化发展,旅游产品不断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旅游项目,比如度假村、海底隧道、水族馆、高尔夫球、大型游乐园等。同时滨海旅游产业开始形成。滨海旅游业成为一些海滨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或主要创汇来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4]。

三、世界部分著名海洋旅游目的地发展特征

全球滨海旅游目的地海岸可分为:平原海岸、生物海岸、珊瑚礁海岸等集中类型,每种类型的海岸由于处于不同的气候带,拥有不同的地质作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海岸地貌和滨海旅游资源。国外很多海洋旅游目的地已经达到高度发展的状态,下面我们来看一些经典海洋旅游地区的特征。

1、加勒比海

凭借当地良好的气候、清澈的海水、温暖的阳光等滨海旅游资源,以及邻近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旅游产业因具有投入少、建设周期短、对国家安全影响小、见效快等特点,成为加勒比海地区国家首选的创汇产业。

2、泰国普吉岛

普吉岛是东南亚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度假胜地。是泰国最大的岛屿,具有安达曼海的“珍珠”的美誉。它的魅力首先在于美丽的大海,岛屿的西海岸正对安达曼海,这里遍布原始银白的沙滩,每个沙滩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魅力,有清静悠闲的海滩,有豪华的、私人度假的海滩,有海上体育运动盛行的海滩,还有夜晚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海滩。

3、芭堤雅海洋旅游

芭堤雅地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三是岛屿与海洋,芭堤雅以阳光、沙滩、海鲜名扬天下,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新兴海滨旅游度假胜地。休闲度假和民族文化观光是芭堤雅最主要的旅游方式。

4、澳大利亚昆士兰

澳大利亚“阳光之州”的昆士兰州,幅员辽阔,面朝太平洋,且没有很高的山脉。正是在这样单一的自然条件下,动物演化缓慢,大量珍惜物种得以保留。各种奇花异草和稀有树种安静地生长在这里。除了人们熟知的袋鼠之外,这里有多达上百种有袋类动物。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昆士兰成为世界上最早实践“生态旅游”的地区之一。

5、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具有明显的热带气候。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度假地之一。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典范。开发推行“四个一”模式,即:一个海岛只准许一个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个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一座海岛强调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备一套功能齐全的休闲娱乐设施和后勤服务,如天然的海水浴场、迷人的海底世界及令人享受的海上乐园等。将市场定位于高档生态旅游度假地。最大特点在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目前有87个岛被开辟为旅游度假村。每家度假酒店都有不同的品味与风格,有用椰树干做柱子,用树皮、树叶编成席子盖房顶;有用珊瑚、贝壳砌墙等。构思精致,用材简朴,尽可能将一切融入自然。除了提供旅行社服务、住宿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服务等基本服务外还提供游览观光服务、旅游购物、休闲娱乐服务等。如呼吸管潜游、夜间捕鱼、风帆冲浪、喷气划水和乘驾香蕉船等项目,它也是全球三大潜水圣地之一[5]。

四、对中国滨海旅游发展的启示

我国虽然有着众多的海洋旅游资源,但目前对滨海旅游产品的开发只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环境破坏严重,可替代性较强等问题,一般为观光、度假等常规项目。亟待进一步的对海洋旅游产品进行创新,需要借鉴国外一些海洋旅游成功发展的经验。

从世界各国滨海海岛旅游发展状况看,无论是高端旅游还是中端旅游,生态保护型开发、健康型开发、特色型开发已成为未来滨海旅游旅游发展的理念共识。滨海旅游开发也应基于这三种模式。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海洋旅游产品开发上有诸多启示:

1、特色型开发原则

坚持突出自身特色是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则,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纵观我国的海洋旅游没有著名的识别度高的景区主要是因为缺乏特色。因此也缺乏竞争力。因此我们在保持海洋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其特色。深层次挖掘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自己最具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海洋旅游资源,在市场上树立鲜明而稳固的旅游形象。突出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越性和独特性。打造自身品牌。

2、完善的规划

滨海旅游开发, 要强调规划先行, 拥有完善的规划, 将有利于海洋旅游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例如,马尔代夫旅游业的成功, 首先得益于其有完善的发展规划。马尔代夫在海岛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海岛规划, 规划是政府的职能, 规划的设计充分考虑单一岛屿的整体性及与其他海岛的关联性, 以规划指导开发,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使得一岛一风格, 整体如诗如画,而马尔代夫的每一个小岛都是一个天然的景色, 由政府出租给不同的公司经营, 各有各的风格和特色另外,规划也控制了马尔代夫的工业污染, 使海水清澈见底。

3、坚持生态化的发展模式

随着人类旅游需求的变化,到大自然中去缅怀人类曾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怀旧情结,使自己融入自然中的最高境界的享受已经成为一种追求,人们从身体的享乐为主的旅游转化为精神需求为主的生态追求。生态化作为今后一般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也是海洋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方向。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生态旅游模式。

4、发展体验化的海洋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体验化是指将作为经济产出类型的体验设计成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或者设计成为一种体验式旅游产品,以吸引旅游者参与和消费来获取体验的高经济附加值[6]。一方面,体验化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差异化进行体验和消费并获得精神享受和满足,同时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化效用;另一方面,旅游产品体验化是旅游经营者围绕满足旅游审美和愉悦等精神享受的价值核心设计和提供旅游产品,是多重体验价值的追加。体验化产品能让游客在差异化体验和活动参与中追求身心享受,获得难以忘怀的经历和回忆;让经营者在提供体验机会和情感消费中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和持续的经济效益,让海洋旅游和经济的互动作用中获得综合效益的最优化,使各主体都能获得自身的最大效益。

5、丰富产品层次,加强休闲度假品质

充分利用优良的海域、港口等海洋旅游资源 ,适度发展航海旅游、置业旅游 , 丰富产品层次,满足高中低端消费人群的需要 ;弥补或淡化海滨旅游淡旺季明显的缺陷 ,使海洋旅游产品在时间上发展均衡。滨海旅游的产品也应丰富多彩, 要用各种娱乐项目去增强海岛休闲旅游的品质, 同时也用休闲度假的主体功能带动其他旅游产品的发展, 使游客在岛中既游又玩, 既休闲又娱乐。例如, 开发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和人造景观等观光型旅游产品; 3S(Sun, Sand , Sea)享受、美食旅游和豪华游船等度假型旅游产品;展览、办公和会议等商务会展型旅游产品;民俗、博物馆、寻古和学术等文化型旅游产品;自然旅游、观鸟旅游和海洋公园等绿色生态型旅游产品;水上运动、温泉康复和高尔夫等健身康复型旅游产品;探险游、海底游和极限运动等猎奇刺激型旅游产品。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海洋旅游产品, 让海洋旅游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以吸引大量的海内外游客, 让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6、完善海洋旅游管理体制

海洋旅游业需要政府部门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旅游主管机构兼有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市场监督和宣传营销等多种职责,甚至直接参与开发旅游接待设施、经营国有旅游企业。政府要从创新旅游规划编制机制、创新旅游行业管理机制、推行国际化旅游营销机制、推行国际化旅游培训机制和改革旅游资源管理和配置机制等5个方面创新运行机制。

7、加速与国际接轨,建立我国的海洋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是现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旅游业利用模式 ,其实质是一种以保护为根本的资源利用模式 ,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良好状态的、协调多功能、多层次资源利用方式的经验总结模式。就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开发模式总体而言 ,主要以风景名胜区模式为主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国家公园的发展思路、发展理念 ,通过改造我国的海洋风景名胜区或建立我国的海洋国家公园来实现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 ].1996.[2] 王诗成.财富取自海洋, 危险亦来自海上——21 世纪中国海洋战略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1999, 16(1): 13.[3] 陈娟,杨敏.中国海洋旅游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经济问题,2009, 12(10): 115.[4] 董玉明.海洋旅游[M].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1.[5] 乔宇静,胡文君.马尔代夫旅游模式对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示[J ].热带农业工程,2009,33(6): 58.[6] 郭鲁芳.海洋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浙江工商大学.

下载[2009-08-05]肯德基经验对促进我国餐饮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网上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9-08-05]肯德基经验对促进我国餐饮业现代化发展的启示[网上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财经学院国本0802乔文静0713080213 摘要: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因此受到了国际航运界......

    国外汽车保险发展对我国汽车保险的启示

    国外汽车保险发展对我国汽车保险的启示 运输1101 陈强 3110405027 目录 1 汽车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

    澳大利亚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启示

    澳大利亚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启示 作者:张页维 澳大利亚是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而人口稀少的国家,其农牧业生产较为发达。但由于其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经济与技术、劳动力等......

    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 汽车产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日本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日本国民经济来说,如果抛开汽车产业,不仅谈不上日本的国际竞......

    国外国企改革经验综述及对我国国企改革启示

    国外国企改革经验综述及对我国国企改革启示刘昆摘 要: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建设及其完善。同时应注意防止金融泡沫及金融风险。应重视统一的国......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先进地区经验启示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先进地区经验启示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的文化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生态现代化理论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启示

    广西大学发展社会学 生态现代化理论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启示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姓名:徐晓华 学号:1022410123 广西大学发展社会学 论文摘要: 上个世纪八十年......

    国外促进全社会反腐败成功经验对我国反腐败的启示

    国外促进全社会反腐败成功经验对我国反腐败的启示 2010年05月12日 马先权 腐败是个古今中外的世界性问题。正是因为世界各国的腐败在本质上有其相同性,所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