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时间:2019-05-15 01:2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第一篇:浅谈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浅谈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寿县职业教育中心徐为进

摘要:缺乏自信心,缺乏自控力,不能吃苦,人际关系紧张是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职业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增强职校生的生存能力。

关键词:职校生生存能力培养

在我国,青少年的生存能力正面临着退化的危险,尤其是职校生的状况更令人担忧,他们的生活自理和适应能力下降,有心里问题的比例较大,且有上升趋势,道德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危机,严酷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的职校生,决大部分在初中属于差生。他们不仅学习差,而且思想品德,个人修养,为人处事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缺陷,这些方面的缺陷导致了他们的生存能力地下,具体表现为:

一、自信心缺乏。

自信心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的心里,是一种积极的心里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去,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里素质。自信心在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就中具有显著作用,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它能使人燃起智慧的火花,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而许多职校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对许多事不敢尝试,缩手缩脚。他们常说,我不行,我太苯了,我学不会的,我做不好的,这件事我不行,反正我比不上别人。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更是自暴自弃。没有自信心,便丧失了上进心,甘于落后,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进步。

二、不能吃苦。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习惯于父母为他们安排好的一切,他们不会铺床叠被,不会洗衣,不会打扫卫生,不会料理事务,甚至不会买东西。他们遇到一点困难就束手无策,不肯吃一点苦,做事没有一点毅力,一点点挫折在他们眼里都如高山挡路一般。如在军训中,不少人因吃不了苦而整天哭哭啼啼、甚至想退学回家;在大扫除中,有的人嫌胀怕累而不肯干,或者让别人替他干;在生活中,只想吃好、穿好、玩好;在学习中不肯下力气,遇到难题就打退堂鼓,老师布置的作业稍微多一点就叫苦连天,总想轻轻松松取得好成绩。因此许多人把心思花在作弊上,却不肯下点工夫认真学习,这样的学生不仅学不到知识,而且将来也会一事无成。

三、自控力缺乏,生活习惯不良。

一个人应当有良好的自控力,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有时要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有时要抑制自己不当行为的发生。现在的职校生相当一部分缺乏这种控制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如在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爱开小差,打瞌睡,自己想改变这种状况却做不到;当与同学发生矛盾、争吵时,会无法克制地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家庭经济困难,可是看到别的同学买衣服、买零食,便也忍不住去买,虽然心理有负罪感受,但仍控制不住自己;在生活上表现为生活态度消极,懒散自由,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生活情调低下甚至放荡,生活方式低级庸俗。自控力缺乏,生活习惯不良的人,很难适应环境,不能令人喜欢,也不会取得成就。

四、从际关系紧张。

当今时代要成就一番事业靠一个人单枪匹马是不可能的,必须靠一个十分团结的团队共同努力,只有善于与人沟通的人才能有效的融入一个团队,人不能脱离集体,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要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具有团结友爱的精神,要善于感觉别人的感受,要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要善于分析判断他人的情绪,这样才能与他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有更多的交流。现在的职校生从小被父母矫生惯养,做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他们不懂得忍让;不能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他们斤斤计较,处处要占上风;他们缺乏同情心与爱心,缺乏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导致同学关系紧张,班级缺乏凝聚力。可想而知他们以后走向社会也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生存能力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生存能力低下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除了家庭、社会的教育影

响外,关键是利用学校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得到锻炼培养。从以上分析来看,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

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决定了21世纪将是学习的世纪,创新的世纪。在这样的年代里,人们的学习能力不仅决定着整个民族的素质,也是每个人从业和生存的重要资本和先决条件。要教育学生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地完成在校阶段的学习任务,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终生学习将是人的立身之本,只有不断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自信心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职校生是“升学”的受挫者,不少学生已经失去学习的自信心,求知欲衰退,要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如实行分层次编班,分层次司教,学分制管理都是一些有效方法。职校生学习成绩差,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所致,其中最主要因素是学习习惯不良,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逐步形成勤学、乐学、认真,执着的良好学风和品质。

二、培养吃苦精神,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职业学校面临择业和就业,但目前的就业形势会对他们产生压力,使其对前途忐忑不安,教师要利用这种矛盾心里,引导学生形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提高职业能力以适应未来

工作的需要。针对职校生的特点,培养职业素质的重点应放在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上。要通过德育课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职业当成事业,自觉修养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同时,要使学生懂得将来所要从事的岗位即是自己的献身之地,也是自己的立身之地,做不好本职工作,就会失去生存之本。专业技能素质是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一个人的专业技能越熟练在职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就越显著,就越容易在职业活动中取得成功。从一定角度上讲专业技能素质是一个人社会生存和竞争的重要条件,要教育学生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技能训练和专业实习,以不怕苦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苦练基本功,掌握真本领。

三、培养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理性教育,让其认识到合作的具体意义。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渠道的增加,昭示着未来社会不能仅仅靠个人奋斗,更要靠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与国之间的协作才会发展进步。要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精神是21世纪建设者的必备品质,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一是要通过班集体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这是培养合作精神的前提。要使学生懂得自己所生活的班集体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摇篮,一个人思想的进步,学习的提高都离不开集体的帮助,应自觉地从思想和行动上维护和热爱这个集体,逐步形成集体主义意识。二是要培养学生的互助互爱之情,这是培养合作精神的基础,要使学生懂得同学这间建立互助友爱之情,互相帮

助,互相关心有利于共同发展。团结友爱是集体中必不可少的,只有关心、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相应回报。在社会上也是如此,只有真诚友善待人,才能被社会所接纳。三是要促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友好合作。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之机,培养合作精神,如在文体活动中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集体劳动中明确分工,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学习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等等。

四、提高自控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个人适应文明社会,寻求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学校要通过多种多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提高自控力,树立起健康向上的生活理想。同时,要通过严格、科学和规范化管理,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学生克服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使其健康成长,适应未来社会

第二篇: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范文)

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摘 要】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奠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那么,目前我过幼儿教育存在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的解决途径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对我国幼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问题;解决途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184-02

随着人们经济基础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幼儿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幼儿教育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无论是在幼儿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上,还是制度设计和政府财政投入上,我国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孩子的教育尤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2001年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美国人杰明斯认为一个人70%的智力获得是在幼儿时期,所以幼儿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一、幼儿教育以及幼儿教育的性质

(一)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是指针对3~6岁的儿童的教育。幼儿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在社会环境中,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做一些很平常而简单的事,例如学会洗手,学会听人讲话,学会做点简单的家务,学会和同龄小伙伴相处等等。狭义的幼儿教育主要指幼儿园教育和其他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是幼儿在幼儿园里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纪律的教育活动。幼儿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形成,智力的发展,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天赋递减法则,还是幼儿教育多方面收益,都证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因此,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不仅仅是家庭的,社会的,还是政府的责任。

(二)幼儿教育的性质

从性质上来说,幼儿教育是准公共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同时也具有私人物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从幼儿园教育机构来说,当幼儿数量一定时,幼儿教育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是当幼儿人数越来越多时,竞争性就产生了。从接受教育的幼儿来说,当幼儿人数增加时,教育的质量下降,拥挤效应就产生了。所以,幼儿教育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是准公共产品。

二、我国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与供给不平衡

当前中国幼儿教育需求大,需要服务的幼儿数量大,但是无论从幼儿教育机构,幼儿教师还是幼儿教育经费的供给都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在公立幼儿园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背景下,私立幼儿园如雨后春笋。相应的,开办幼儿园准入门槛低了,质量参差不齐。

(二)幼儿教育理念缺失

幼儿教育至关重要,教育理念的缺失,无论是对幼儿个人还是国家长远的人才培养上,都存在巨大影响。因为有什么样的理念做指导,人们就会在这些理念、目标的指引下,无论在幼儿教育课程还是幼儿游戏、幼儿班级组织规划等方面做相应的配套规划。国外幼儿教育有很多教育理念,像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瑞吉欧教育体系,多元智能理论等较成熟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有比较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做支撑,幼儿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目前大家热议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家长,社会还是幼教机构对幼儿教育缺乏比较深刻的了解,没有准确的定位和成熟的理念指导。

(三)政府投入不足,监管不到位。

幼儿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存在着市场失灵,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有义务和责任,对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前期的预防以及后期的政策弥补。以保障我国幼儿教育的有序进行。

早期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表明,对幼儿教育的投资,是公共投资中最有价值的,并且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待到幼儿27岁时,投资回报率达到1:7.16。对幼儿的投资无论是对幼儿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很大的正外部性。所以,作为政府,没有理由不投资幼儿教育。尤其是不能让国人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目前,我国在幼儿教育的投资存在很大不足。再说投资了,也主要是投资到公立幼儿园。致使私立幼儿园收费不断增加,在没有政府补助的情况下,幼儿教育各种配套设施的投入也相对不足。所以私立幼儿园立足在赢利这一的目标之下,只能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费用。

(四)幼儿教育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

教育公平是指三个方面的公平:(1)学习机会(2)学习条件(3)学习成功。进一步解释来说就是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在学习条件,学习资源的获得方面,大家都差不多;最后都能在努力之下,有机会获得成功。

第一,从学习机会上来说,我国在幼儿教育上,城乡差距还是很大。有很多边远的贫困农村的孩子,没有幼儿园可上,有幼儿园上的也是路途遥远,接送困难,成本过高,农村家庭支付不起。所以有很多农村家庭直接放弃了孩子上幼儿园的机会。而且,就目前来说,我国因为各种条件的制约,没有地方幼儿法规,幼儿教育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第二,从学习条件上来说,(1)农村幼儿教育与城市幼儿教育条件差别很大,农村教学资源差,师资不到位,教学设备落后。(2)公立幼儿园无论在师资还是教学设施设备上,得到政府重视和补助,都要强于私立幼儿园。(3)公立幼儿园师资强,管理规范,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所以,在教学资源的抢夺下,有钱的,有权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子女就有更大机会上公立幼儿园。而那些家庭各方面条件较差的孩子,就只能被送到私立幼儿园。所以,政府在农村与城市,公立与私立幼儿园投入的差距,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教育不公平的加剧。

第三,从教学成功上来说,得到好的培养,好的师资设备,好的教育的学生,在起点上,成功就存在差异。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教育不公平可以看出,我国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解决途径

(一)政府加大对私立幼儿园的监管

面对私立幼儿园频繁出现的虐童、食物中毒、校车不规格等问题,政府要加大私立幼儿园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二)有步骤、有目的的逐步引进优秀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理念的缺失对幼儿教育来说,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基础性的。幼儿教育理念好比一栋建筑物的基石,没有打好基石的建筑物想要稳固下来,是困难的。所以,我国在加大幼儿教育的同时,要逐步引进成功的幼儿教育理念。在引进理念之后,要先试点。改良不适宜本土的方式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慢慢试行推广。让幼儿教育变成真正的有价值的教育,而不是仅仅是起到“托儿”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义务化

义务教育是国家推行的强制性、免费性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也适合于幼儿教育。在国外,有很多国家像英国、法国、瑞典、以色列等国家,已将五六岁的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而且早期教育成本-效益的研究表明,对幼儿教育的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就我过目前的财力和物力来说,要把3-6岁的幼儿教育一下子义务化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可以先推进5-6岁的幼儿教育的义务化。这个推进是建立在先试点的基础上的。待各方面条件成熟,而且义务化确实可行的基础之下,拿出资金,调整各方配套设施之后,再正式推进幼儿义务化进程。

(四)幼儿教育?坏氖褂?

采用幼儿教育?坏姆椒ǎ?一方面可以解决政府在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的投入不公平,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城乡幼儿教育上的差异。

所谓的教育?痪褪钦?府把投入到幼儿教育上的资金,以教育?晃?载体,平均的发放到每一位家长的手中。拥有这些教育?坏募页ぃ?可以自由的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幼儿园。(1)在这样的方式下,私立幼儿园,会在争夺生源下,提高自身的教育条件。在公立和私立幼儿园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提高幼儿教育质量。(2)这种教育?坏氖褂茫?还可以减少政府幼儿教育资金投入上的寻租和克扣现象。(3)对贫困弱势家庭的相对多的补助,不但为贫困弱势家庭减轻了负担,而且有效的解决了城乡幼儿教育差距过大的问题。

四、结语

幼儿教育作为一种起点教育,应当受到更高的重视。政府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加强对幼教的监管的同时,有步骤有目的的引进对我国适用的幼儿教育理念。利用教育?坏姆椒ǎ?增加投入,逐步实现5-6岁幼儿教育的义务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2]马燕.浅谈我国幼儿教育之现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6):58-58.[3]周璇.论我国城乡幼儿教育的公平与政府责任[D].中国海洋大学,2012.DOI:10.7666/d.y2157979.[4]蔡迎旗,冯晓霞.政府财政投资幼儿教育的合理性――来自国外的教育经济学分析[J].比较教育研

第三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者和直接实施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文化程度偏低。从村“两委”成员知识结构来看,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较普遍,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凤毛麟角,小学文化程度的也大有人在。二是年龄老化严重。以某市为例,目前村(居)三职干部的平均年龄超过40岁,50岁以上的超过了30%。三是素质偏低。一方面较低的文化程度和较大的年龄,影响了新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接收;另一方面部分村干部更替不快,老的村干部在经验丰富的同时带来了经验办事、创新不够。整体素质偏低已成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突出问题。

(二)工作能力不强。

一是服务不到位。表现在服务手段相对弱化,无钱办事的问题较为突出,影响到村干部积极性的发挥。二是引导不够强。部分村干部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真本领,尤其在开发新产品、引进新项目、推广新技术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强,带动作用不够。三是方法不新颖。部分村干部工作方法、领导水平与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不少村干部仍沿用原有的工作方法,很少用经济规律指导本村经济工作,用示范、引导、服务的办法推动工作,用法制的手段解决工作中的阻力和障碍。

(三)各种待遇偏低。

在经济上,虽然近年来各级制定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村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变。据调查,目前村主职干部年工资最高的可达万元以上,最低的仅为3000余元,大多数在5000元左右。在政治上,民选村干部提拔较少,本事再大、工作再好,当上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也就到头了,很难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在生活上,村干部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付出与获得反差较大,造成了部分村干部心理不平衡,特别是通过农村税费配套改革,村干部大幅精减,工作量明显增加,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村级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各项工作全靠村干部组织落实,村干部由“半脱产”变成了“全脱产”。由于待遇低,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村干部辞职外出打工,影响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在社会保障上,不少村干部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退下来后生活补贴远远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少数镇村由于经济拮据,对退职村干部没有任何补助。

(四)作风上存有差距。

一是纪律较涣散。少数村干部受生产生活条件限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生产或经营项目上,把管理村务当作兼职,工作随心所欲。个别村干部作风软、散、拖,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不积极、不主动,靠镇干部的指派和协助才去开展工作。二是方法较简单。部分村干部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工作态度冷、横、硬,有的甚至违法行政,滥用职权。个别村干部遇到问题只看表面现象,缺少理性思考,不做深层次分析,处理问题简单。三是民主意识淡薄。有些村干部习惯于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缺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的能力。四是为政不够清廉。少数村干部缺乏管理知识,村务、财务管理混乱。个别村干部在处理村务上优亲厚友,甚至假公济私。

(五)后备力量缺乏。

尽管近几年各地都拓宽了选人范围,但由于农村优秀人才多数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加上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等能任职者寥寥无几,导致村干部选择余地较少,少数村的村干部换来换去还是老面孔,缺少活力。有的在职村干部怕培养后备干部影响自己的连选连任,长期不发展党员,长期不培养后备干部。从村级干部任职来看,连任的占90%左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备干部的成长。目前农村有一些回乡的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发展前途,可以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但这部分人不甘落后,一有机会就选择外出打工,大都不愿意留在家乡发展,导致村级后备干部严重缺乏。

二、解决对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这是党中央全面分析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着眼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目标任务。现阶段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必须首先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指导思想,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党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当前要在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考核、后备培养等五个机制上作文章。

(一)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配强村干部。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首要的是解决好选人用人的问题。一是扩大选任工作民主化程度。体现民主、竞争、择优原则,完善村党组织书记“两推一选”的程序和办法,真正把那些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尤其是观念新、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有本领”的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增强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二是改革农村干部组织结构。大力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合法程序与村主任职务实现“一肩挑”,村“两委”成员尽量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村群团组织干部尽量由村三职干部兼任。三是拓宽农村干部选拔渠道。根据发展现代农业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选人渠道,扩大选拔村干部的视野。要打破地域、身份、行业、职业界限,采取内举、下派、外聘、回请等多种形式,选贤任能,特别是注重从科技能手、致富能手和其他经济能人中选拔村干部,加快带头富、带民富的“双带”型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四是改革农村干部组成结构。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选派优秀大学生和市直部门、镇(街道)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淡化村干部的宗族派性和地域狭隘性,优化村干部的知识和学历结构。要充分发挥选派干部的智力资源和外向资源优势,注重发挥其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鼓励他们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干事创业。

(二)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着力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

从整体上看,现在村干部主要缺的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真本领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好思路。因此,对村干部的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把村干部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全面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一是改进村干部培训形式。充分发挥县级党校在村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由县级党校直接培训村三职干部,变过去三年培训一次为一年轮训一次。建立村干部培训档案,保证村三职干部每年集中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对新选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必须进行10天以上的岗前任职培训。二是创新村干部培训模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培训村干部,力戒不切实际的形式主义,做到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村干部自身的实际出发,强调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在形式上,可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观看电教片、走出去参观、请进来辅导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培训方式。在内容上,主要强化政治理论、岗位业务、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三是加快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一方面要通过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干事创业;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选送现任村干部和后备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尽快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保证每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从事村务工作。另外,要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让他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促进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上挂锻炼和异地学习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干部的激励保障问题,急需建立健全以保障机制为核心的涵盖目标责任、考核评价、竞争选入、奖励激励等多项内容的农村干部科学管理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机制的能动作用。在经济待遇方面,一是保证和逐步提高在职村干部的工资性收入。采取“基础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的办法,通过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确定具体发放方式和工资额度。全面推行村干部基础工资按月发放,即在银行(信用社)按人开户建帐,村干部持卡按月到银行(信用社)领取。绩效工资与绩效考评挂钩,实行年终一次性发放到人。市、镇(街道)要专门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村干部奖励。同时,对村干部的交通、通讯等方面应给予适当补贴。在可承受的前提下,市、镇(街道)财政应逐年增加一部分支出用于提高现任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使村干部工资收入明显高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村党组织书记要至少高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1.5倍,并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二是建立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障制度。要把村干部参加养老保险作为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的着力点,可采取“市财政补一点、镇村拿一点、自己交一点”的方法,抓好村“两委”主职干部养老保险的落实,从根本上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有条件的地方,积极组织开展村干部健康体检,建立村干部个人健康档案。三是发放离职村干部生活补助。生活补助金可由市、镇(街道)财政筹措,根据具体人数和补助金额统一发放。同时,按照规定对达到“三老”条件的离任村干部,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保证“三老”村干部享受定额生活补助。四是设立特困村干部救济基金。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机关单位出一点的办法,对严重疾病或生活困难的村干部予以补助,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政治待遇方面,要建立从村干部中招聘国家公职人员制度。一是继续执行好在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二是重视从优秀村干部中培养、选拔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可拿出一部分名额,通过公开招考,从优秀年轻村干部中招聘到镇(街道)任职,或录用为公职人员。三是对特别优秀、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采取“升职不挪位”的方式,可提拔为镇(街道)行政副职领导干部。四是重视从镇(街道)和市直机关下派到村任职干部、选派到村任职大学生的使用,对工作成绩特别突出、深受群众拥护和上级组织肯定的,及时提拔任用,以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在工作环境方面,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村干部,要大力支持和表彰;对家庭有困难的村干部,要给予关心和照顾;对村干部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工作权利,要依法予以保障。

(四)建立和完善管理考核机制,规范约束村干部从政行为。

要把村干部的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就必须在健全制度、强化监督约束、规范工作行为上下功夫。一是全面推行村支部、村委会每周联席办公例会、重大村务村党支部村委会合签联章制度,村委会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制度、重大村务决策前听证制、决策中村民代表公决制和决策后公开接待日制度,实现党的领导、群众意愿、民主论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在村民自治中的高度统一。二是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民主议政日、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完善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村级事务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三是全面推行村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和任期目标综合考核制度。在考核对象上,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文书为主要对象,突出岗位职责考核。在考核内容上,突出经济发展、组织建设、和谐创建、党风廉政建设、惠农政策落实、产业项目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工作重点。在考核方式上,实行自查自评、组织考核和群众测评相结合,推行村干部任期目标公开承诺制、述职评议制和考核结果公示制,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经济、政治待遇挂钩。四是规范完善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推行村干部任免制度、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村干部工作民主评议制度,使其行为更加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符合党章党纪规定,符合群众愿望。切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定期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和作风建设集中整顿活动,着力解决他们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建立和完善后备队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建立一支优秀的后备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在选拔方式上,要坚持村级组织推荐与镇党委考察相结合,坚决防止村级组织随意指定现象的发生;在标准确定上,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注重村级后备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能力化,加快推行“大学生村官”工程;在选拔数量上,要保持每村2至3名后备干部常数,并实行动态管理;在选拔对象上,要注重从复退军人、回乡青年、务工经商者等当中选拔,并把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与此有机桔合起来;在培养使用上,要坚持认真培养、敢于使用的原则,把村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总体计划,有重点地安排后备干部到镇(街道)站所任职,到急、难、险、重岗位锻炼。同时,还要坚持备用结合,当村干部出现缺额时,及时把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充实到村干部岗位上来。

第四篇:新形势下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新形势下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同志们:

当前正值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确保社会稳定是十七大的要求所在。今天,能有机会与大家面对面地交流学习,共同研究分析当前信访稳定工作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探讨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感到非常荣幸。按照培训班的安排,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当前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农村工作的重心逐步转移,改革和发展为群众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

一、主要表现:税费改革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农村信访呈“两降两升”态势,过去比较突出的涉及农民负担和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信访大幅下降,而涉及权益类和民间纠纷类的信访呈上升趋势。从总体来看,农村信访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因群众生活困难引起的上访占主要方面。虽然现阶段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因祸、因灾、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乡镇政府能解决的程度又无法完全满足部分群众愿望,出现了屡访缠访现象;二是由村级财务引起的信访。少数村财务管理不民主、不规范,从而引发村级财务问题信访;三是土地、山林权属矛盾诱发的信访。“两税”取消,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土地就开始变得紧俏,从而引发了新的林地矛盾;四是涉法涉诉案件引起的信访,“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成因分析:当前农村信访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有些信访群众对党的政策一知半解,把党和政府体现的“爱民为民”思想理解成是政府的妥协,认为无论有理无理只要上访就能解决问题,并且错误认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个别信访者不讲政策搞蛮缠,不顾实际讲实惠,把政府信访部门作为自己发泄情绪的场所。还有的群众对基层干部缺乏信任,抱着“看上面怎么说”的心态信访;二是信访工作体制不够完善,信访责任界限混淆。一些本应由司法部门解决的事情,变为行政直接干预,存在以信访代诉讼、以行政代司法解决的现象,留下了矛盾隐患,信访责任主体不明确。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通过正当途径得不到解决或不能及时解决,他们一旦上访,有关部门立刻特事特办,很快得到了解决,这就产生了一定的误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信访的不良风气。三是基层工作不扎实、不规范。有的干部认为群众反映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信访就是“揭短”,从而采取压制或置之不理的态度。还有部分干部主动性不强,责任意识淡薄,对信访矛盾排查调处不及时,对信访反映的问题相互推诿,致使小矛盾拖成大问题。

三、建议对策:一是变“上访”为“下访”,建立和完善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各级干部和司法干警要经常进村入户,开展走访、扶贫帮困和社会矛盾排查调解活动,及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二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扎实做好村务公开,规范村务管理。坚持村民代表民主议事制度。认真做好各种工作记录、会议记录、群众代表讨论记录及各种原始合同、协议、申请的规范建档工作,做到有据可查,工作规范,减少和避免矛盾。四是重视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保证其起码的生存条件。五是切实提高干部素质,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和调处信访中的作用。镇村干部要提高“一个水平”,增强“三种能力”。提高“一个水平”就是提高镇村干部政策和法律水平,能够熟练运用政策、法律法规对信访问题进行接待调处,杜绝出现“一问三不知”、“接访的不如上访的”现象。增强三种能力,即增强引导说服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综合分析协调能力。六是强化干部信访责任,畅通信访渠道。要树立群众信访无小事的观念意识,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压制和置之不理,不能让事情久拖不决。同时,各级干部要及时掌握群众上访信息,早发现问题,及时介入解决。

引发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及措施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农民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露,反映农村各种问题的信访呈上升趋势。如何化解农村信访矛盾,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是当前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课题,对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下面结合我县的实际,浅谈引发农村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一、当前我区农村信访反映的基本问题

今年1--月份,我县本级信访总量为 件(次),其中有关农村的信访问题 件(次),占信访总量的 %,主要反映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因县重点工程建设、城市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土地整理等引发的信访问题。此类信访反映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征地补偿标准不一致,同类级差的土地,由于用地的项目不同出现不同的征地价格,而且价格差距很大,同样的失地农民不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标准,要求统一标准;二是对各村、组在土地征用政策处理、赔偿分配方案不一致相互攀比,引起集体上访;三是征用补偿费的分配过程中,“农嫁非”、“农嫁农”、在校大中专生及未有正式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部队服役军人及“蓝印户口”等对象要求享受同等的村民待遇;四是土地征用的有关收支帐目及安置赔偿的政策不够公开,村民对村提留少数的土地征用费、赔偿标准、分配方案有异议,要求公开赔偿安置政策、公布征用款数额及分配方案等。

(二)农村二轮土地延包中的问题。此类信访问题反映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一是“农嫁非”对象及其子女要求村保留她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村民待遇;二是土地延包至三十年不变且不得随意调整,造成有人无田、有田无人现象,人地矛盾突出;三是在大田延包方案执行过程中,村干部以权谋私,延包方案由村干部个人说了算,未经大多数村民同意;四是《村规民约》的有关内容与修改后的《土地承包法》的有关条款产生矛盾,如对“农嫁农”妇女,大多数村按《村规民约》有关规定,要求户口迁出并退出承包田,但《土地承包法》规定,只要户口未迁出并未在男方享受承包田的,在承包期内就应保留其承包经营权,由此引发“农嫁农”妇女上访;五是少数村因人地矛盾突出,多数群众要求小调整,因工作不力等原因,大田调出户不划出承包田,采用动钱不动田方法找补,钱又收不上来,致使土地调进户既得不到土地又得不到钱,从而引发上访。

(三)村级财务及村干部经济、作风问题。此类信访主要反映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村干部以权谋私、贪污、侵占、挪用公款;二是独断专行、失职、渎职;三是铺张浪费、挥霍公款;四是违反规定上交养老保险;五是侵犯群众合法权益、打击报复。

(四)违章建筑、道路纠纷及建房问题。引发此类信访的原因一是乡(镇)、村及有关部门在审批建房时把关不严;二是调处不力或不及时,致使问题久拖不决;三是农民建房处理相邻关系难;四是部分村村镇规划不明确或不按规划审批建房等。

(五)村委会换届选举遗留问题。此类信访反映的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村委会公章该由谁保管问题;二是威胁、贿选问题,利用社会上的黑势力对村民进行威胁,使之不能正常选举;三是新上任的村委会成员大多数是通过村民海选的,少数人认为可以脱离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向村支部发难,制造事端,使村两委干部工作不协调;四是在选举过程中有违反选举法有关规定的行为。

(六)历史遗留问题和其他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有:80年代被辞退的民办教师、60年代下放知青、电影放映员、1955入伍的铁道兵及职业武警等要求生活补助问题,其他问题主要有要求乡、村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民事纠纷及涉法案件要求公正处理、执行到位等。

二、产生农村信访问题的根本原因。

引发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多方面的,既有外部方面的原因,又有内部引发的原因,既有现实原因,又有历史原因。但农村大多数信访问题的引发,究其主要原因都与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密切相关,现着重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基层干群关系不和谐。这是引发当前基层信访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基层干群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村干部方面的原因。(1)少数村干部的思想素质较差,办事不公道,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谋私利的工具。如在农户申请建房时吃、拿、卡、要。对村集体项目不公开招投标,优亲厚友,从中谋利。在土地承包、有关款项分配、处理村民一些纠纷时,不公正、不公平,所有这些都容易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党在农村的形象,从农民反映村干部问题的情况看,相当部分都有村干部以权谋私的问题,因此,村干部为政不廉、办事不公是引起群众不相信干部,农村干部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2)干部在决策时不民主、不科学、不按程序办事、不尊重群众意愿,不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如某村,在做村公路时,主要村干部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做“书记路”、“主任路”,引发村民多次集体上访。某村,在承包村集体山林时,未经广大村民同意,暗箱操作,引发农民集体上访多次,最后以终止合同才平息。(3)干部工作作风粗暴,法制观念淡薄,独断专行,民主意识不强。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工作方法简单,不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对有抵触情绪的群众,往往采取压制的办法,有些甚至借机公报私仇,进一步激化了干群矛盾。有的法制观念淡薄,仗势殴打群众,欺压百姓。个别村干部家长制作风严重,议事不民主,个人说了算,给班子内部不团结留下隐患等。(4)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规范,村干部乱吃喝、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如某村,村干部招待费、请客送礼等一年化费六余万元,吃遍衢城的大小酒店、餐馆。有的村级财务多年不清理、不公开或虽清理公开但流于形式,有的财务制度不健全,或虽有财务制度但没有认真执行,形同虚设。如各级政府都明文规定取消村组招待费,但这项财务制度有部分村没有执行到位,缺乏相互监督,使村级财务呈失控状态,群众对干部在财务上的收支产生怀疑和猜测心理,进一步使干群之间形成互不信任、有隔阂的状况。(5)乱收费,无故加重农民负担。主要是在农民审批建房时,违反规定乱收费,群众对此虽有意见,但因有求于村,只能无奈交款。(6)一些村干部自身不过硬,失去了群众的信任,恶化了与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有的自己带头拖欠村集体的承包款,有的平时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参与赌博,生活作风不检点等,使自己在群众中没有威信,说话没有份量,难以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有的在与村民发生个人利益的纠纷时,思想上存在着误区,以为自己有权有势,不管有理无理别人就要让他三分,不然自己就没有面子,一副“土皇帝”的样子,不注意以平等的身份,以理服人的方式处理与群众之间关系,这样虽然自己占了上风,但却失去了群众,积下了矛盾。

二是乡镇党委、政府方面原因:(1)纵容村干部,少数甚至不讲原则地维护村干部的利益和声誉。在下村工作和处理一些问题时,偏听偏信村干部的意见,不愿到群众中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意愿,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处理问题,甚至怕得罪村干部,在一些问题上无原则地迁就。在村干部做错事时,不敢大胆提出批评意见,听之任之,对村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少数乡镇干部甚至与村干部同出一辙,结成共同利益,这样,不仅使上级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信任度下降,也使自己的权威和对村干部的调控能力下降,致使一些村干部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导致一些村的干群关系进一步恶化。(2)在村主要干部选拔、村级班子组合、搭配等方面把关不严。如在用人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惯于将一些以为有魄力,但思想道德素质不太好的“强人”选进村领导班子,以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压制村里的一些“刁民”,使工作能顺利开展。但这类人往往在群众中缺乏感召力,不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工作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极易得罪群众,使群众产生逆反心理。虽然群众慑于其权威,敢怒不敢言,但一旦群众的承受力超过一定限度,加之有外界因素,群众的不满情绪就会爆发,容易发生大规模集体上访。另外,在村级班子搭配和培养村干部后备力量时,把关不严,出现村干部之间亲连亲、眷连眷,村主要领导和村财会人员是一家的现象,使权力过于集中,给腐败问题的发生带来了隐患,也是群众信访反映的热点之一。

三是群众方面的原因:(1)农村经过20多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由于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加之部分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民从集体中得到的福利和实惠很少,农村集体的凝聚力、号召力有所下降,这样,使农民的集体意识淡薄、利己主义的思想增强,客观上给农村干群关系带来了不利影响。(2)对村干部的要求过高,考虑问题不够客观,缺乏从整个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往往以个人、小团体或宗族的利益要求干部怎么做,一旦干部不那样做,就满腹怨言,怀恨在心。同时,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3)缺乏一种防微杜渐、时常关心集体的意识。平时一般都不太关心村集体的一些事情,总认为与自己不相干,任凭村干部怎么操作,对村干部的一些错误做法不敢指出,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缺乏敢于、善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习惯和勇气,给一些素质差的村干部违法乱纪埋下隐患,往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或忍无可忍时才爆发出来。因此,现在农村上访群众反映村干部问题时,往往是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而且一来就是反映一大堆的问题,而在平时却一点反映也没有,也就是缺乏防微杜渐,从小事或小问题就开始监督反映的习惯,殊不知如果平时就多关心集体的事务,多一点儿心眼,多给村干部提提意见,多找刺,许多矛盾就不会发展至此。(4)只要权利不要义务。部分村民在争取自己的权利或利益的时候,忽视自己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也是造成基层工作难做、一些社会矛盾难以调处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承担的合理税费不自觉交纳;二是在邻里关系的处理上,只考虑自身利益,忽视他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在信访过程中,只强调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尽《信访条例》规定的如实、客观、依法上访的义务。

(二)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到位。

随着法制的健全,村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但离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离村民的民主参政议政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基层的许多信访问题都与缺乏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很大关系,如村级财务问题,这是基层信访的热点、焦点问题,虽然现在村村实行村务公开,但部份村公开内容过于简单,公开程序不够规范,公开时间不定期,使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当前基层组织的一些决策(如公益事业、山林承包等),往往不经过村民代表以上会议讨论,民主议事制度形同虚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村民的利益。基层组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不规范、不到位与村民逐步增强的民主意识产生矛盾,也是造成许多信访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班子内部矛盾引发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1)部分乡村在农村基层党员发展上把关不严。有的村党支部领导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是把那些有能力、有文化、办事公道、群众信任度较高的年青人培养入党,而是把自己的子女、兄弟、亲属拉入党内。如某村共有党员10名,其中支部书记一家就有5人,村民戏称“家族党”,开支部会,村民戏称“家庭会”。这样就给农村基层组织带来三种负面后果:一是群众对党支部的公信度低;二是党支部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调整村支部班子时,回旋余地小、选人面窄。(2)部分乡镇党委、政府对村级班子建设存在着使用多、教育管理少的现象,平时只注重布置工作任务,而轻视抓好村级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碰到困难绕道走,造成一些班子内部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致使一些村班子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这些村往往就成为信访高发村。(3)部分村“两委”在运作方面关系还未理顺,影响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稳定。影响村“两委”班子工作不协调的主要因素:一是“两委”班子运作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不规范,有的虽有制度但没有执行到位;二是村党支部长期包揽村里大小事务的思维定势一下子难以改变,对村委会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有时存在着不支持态度或怕失权的心理;三是村委会,特别是新当选的村委会干部,不尊重村党支部的核心地位,总以为自己是全体村民选出来的,公信度比村支部领导高,往往脱离村支部开展工作。如某村,新一届村委会经村民公推直选后,脱离党支部领导,召开村民大会,决定村中大事,将村支部排斥在村民的自治权之外,加深村“两委”之间的矛盾;四是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自身目的或宗族、派性利益,从中挑拨村“两委”班子的矛盾。

三、化解农村信访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密切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首先,要加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清楚的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而没有为自己谋私的权利,否则就会失去群众对你的信任,丧失你手中的权力。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时提醒自己“为什么当官、为谁当官、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群众才能把自己当亲人,干群鱼水关系才能建立起来,干部在群众当中的感召力和疑聚力才能增强,才能有资格有本钱处理好农村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其次,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作风不民主,工作不深入不细致,是导致一些干部好事办砸、处事不公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应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干部民主意识教育,使干部真正懂得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是干部正确决策,办好实事的必备前提;二是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办事处理问题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多做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本质和矛盾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使问题得到及时公正妥善处理;三是要提倡严于律已宽于待人的好品质好作风,干部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群众做到的,不但自己带头做到,而且还要使自己的家人和亲属也要先做到,干部身教重于言教的表率作用,就能在群众中形成无形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多数群众也会自觉跟进,即使少数群众一时想不通,干部能采取平等的态度,协商的方式做工作,也容易使其思想转化,不会导致干群关系恶化的局面;四是要重用作风民主务实、办事公道、廉洁勤政的干部,形成一种好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切实转变作风。

(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首先,要加强四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受理、民主监督)两公开(即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推进力度。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普遍实行了村民委员会直选;二是初步推行了村务财务公开;三是积极探索出台了一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的相关制度措施。但还存在不少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当前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应着重做到三点:(1)努力推进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须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上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把关,对未经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多数同意的重大决策,不准村级组织随意实施。为保障群众的民主决策权利落到实处,建立重大决策上级党委、政府审核制度。对未经审核随意实施,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责任。对其它一些重要问题的决策,也要经过集体讨论,决不能个人说了算,权力过于集中。(2)切实搞好村务公开工作。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要加强群众参与和监督的力度,增强村务公开的透明度。要建立完善村务公开的运行机制,确保村务公开健康正常开展,切忌形式主义和走过场。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实行村帐乡管后,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要注意加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功能,通过民主推选,将办事公道、群众公认、懂财务的人推选到民主理财小组,改变部分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干部指定,使第一道监督关口流于形式的局面。同时,建立村主要干部届中、离任审计制度。

再次,要加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普法教育。基层民主政治能否顺利推进,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密不可分。民主的顺利推进要靠法制来保证,更需要知法懂法的干部群众来实行。因此,必需把加强普法教育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好。当前应重点抓好宪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刑法、治安处罚条例、信访条例和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自己民主权利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特别要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是相一致的。自己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时,必需承担法律规定的相应义务,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有义务没有权利,都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基本原则。

(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疑聚力、战斗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农村大量的信访矛盾大多发生在基层,能不能把矛盾化解在前、化解在小、化解在始发地,主要取决于农村基层组织的疑聚力、战斗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一些农村矛盾多问题多越级上访多,仔细分析都与当地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工作不力有关。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这才是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的治本之策。抓好基层组织应从五个方面着手:(1)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抓好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把它作为化解农村各种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牛鼻子工作来抓,切实摆上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办法新路子。(2)乡镇领导要深入到问题多的村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花大力气整治,尽快扭转被动局面。(3)规范农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套班子的运作机制,妥善处理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与村民委员会依法自治之间的关系,使两套班子能相互尊重各负其责,团结协调地开展工作。(4)加强动态管理,防范于未燃。要切实改变对基层干部重使用、轻教育管理的情况,平时要及时撑握村干部的思想动态和班子内部的运行情况,发现干部有情绪有思想疙瘩或班子内部有矛盾,要及时去做工作,把矛盾解决在始发阶段,达到防范在前、化解在小的目的。(5)乡镇党委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把好关,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好、作风民主务实、有开拓精神、群众公认的人选配到班子中,改变部分领导凭个人关系、好恶、印象来提拔使用干部的现象。在发展党员时要为村党支部把好关,避免出现一个村党员都是亲连亲、眷连眷的现象发生,切实把有素质群众公认的年青人发展入党,为支部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化解农村信访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既要靠外部环境(如政策法律的完善)的改善,又要靠各级领导重视信访工作,使信访工作做到组织、制度、责任三落实,信访问题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靠密切干群关系、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疑聚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的信访问题,从而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信访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农村也随之凸显出来,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限制,各类社会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完全满足,不断形成新的矛盾和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都可以得到逐步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既是基层信访部门的职责所在,也是发挥信访工作积极作用的主战场。

农村相对自然条件差,经济总量不大,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社会事业整体发展较慢,市场化程度也比较低,这就大大增加了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给信访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乡村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安臵转移的难度增大,就业和再就业的矛盾十分突出;因农村征地、退耕还林、交通建设、电站建设等问题引发的上访事件总量增加了,参与人数也增加了。

新的形势加剧了信访工作的难度,也给做好信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直接的一项工作,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党和政府应尽的职责。这样,才能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要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基层信访工作应立足于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目前越级上访、重复上访、仍时有发生,其中越级上访、重复上访、之所以不断发生,根本原因就在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当前信访涉及的内容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仍然是农村土地征用、退耕还林、交通建设、电站建设等方面的遗留问题。这些问题,通过领导包案、实行信访责任制、变上访为下访,已经解决了一大批,但仍有一些难啃的老大难问题得不到完全解决。这既有政策方面的限制,也有条件方面的阻碍,但主要还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方面的问题。

基层信访部门,应充分发挥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工作做深做透做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遇事先想想:群众为什么会这样?假如我是个上访户该如何?如果上访人员中有自己的父母姐妹该如何对待?从而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要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努力完善政策规定,从而使问题解决得有理有据。对群众要求合理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说服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使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法治社会的建立,绝大多数上访群众是懂政策、懂法律、讲道理的。只要我们的工作对路,群众是可以理解可以等待的。要坚持标本兼治,既要妥善解决现实问题,又要注意从政策措施上查找问题。在制定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时,一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要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新的矛盾,损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处理结束后,还应当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跟踪回访。

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是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首先,各村、各单位要畅通信访渠道,使上访群众有专人接待,上访信件有专人办理。要在基层和单位全面推行信访首长责任制和公开承诺制,切实提高初次信访的一次办结率和就地稳定率,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尤其是群众赴省进京上访事件的发生。现在之所以重复上访多、越级上访多,还有一个问题是初次信访得不到重视,一时解决不了就慢慢往后拖,有的甚至干脆放弃自己的责任。

信访工作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和谐稳定的最好体现。要建立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众上访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调解。各村、各单位要和基层信访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定期开展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大调处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改上访为下访,加大对信访案件的督查督办力度,防止矛盾层层上交,群众越级上访,确保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乡镇信访办要进一步发挥协调、催办、督查作用

做好农村的信访工作,信访办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新特点着眼,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经常开展信访工作专题调研,在维护信访秩序、开展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化解和处理越级上访等方面,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抓好信访工作,乡镇领导是关键。

对重点信访案件,特别是赴省进京上访案件,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党政领导包案,通过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切实把信访工作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限期解决。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对违反信访行政条例规定办理信访事项的行为,要加大监督力度,限期予以纠正。对因工作失职、激化矛盾,造成群众越级上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或不良影响的,要及时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责任,使信访工作真正成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

减少农村信访问题的几点对策

农村信访工作,是我们纪检监察信访具保工作的重点。当前,信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发生在农村的信访问题大量涌向上级机关,这样,既增加了上级机关的压力,又不利于基层组织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如果能使农村信访量得到较大幅度的下降,就可以为整个信访工作取得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加强信访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针对此问题,如何减少农村信访问题的发生,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严格理财,减少农村财务不清引发的信访问题

大量实践证明,农村的大量信访问题是由于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有漏洞,群众有疑虑,有意见造成的,只有切实解决因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引起的农村干部不廉洁问题,才能减少农村信访问题的发生,为此,必须从改革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入手,理顺农村的财务关系,建立一些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和监督保障措施,有效地堵住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遏止和防止村干部违纪问题的发生。

二、转变作风,主动深入化解群众矛盾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农村问题千头万绪,干部的作风如何与农村信访量的升降有较大关系,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信访工作,必须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变“上访”为“下访”,深入群众、察民情、办实事。及时发现和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推测农村党群、干群之间的“隔心墙”,架起党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减少和避免农村信访问题的发生。

三、明确责任,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使信访问题就地得到解决

农村信访问题如何能够及时就地得到解决,就会大大减少重复信访和越级信访的现象发生,而解决此问题,基层组织责无旁贷,有着直接的责任,只有大大加强基层组织解决信访问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使其发挥有效作用,才能使农村信访问题有所下降。

四、依法处理,制约群众信访行为,遏止集体上访的发生

正常的上访是群众的民主权利,但这种权利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否则会对信访工作秩序起干扰作用,而在现实中,确有少数人,只知道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不履行维护秩序的义务,群众无理纠缠或要求过高得不到满足而重复、越级煽动群众集体上访,对这种现象,必须依法治理,严肃处理,才能有效遏止集体上访的发生,维护信访工作的正常秩序,减少信访工作量。

要做好信访的外延工作,走出误区

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十分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当前农村群众集体上访屡次发生,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阻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一地的稳定大局,一方一地的民心向背,一方一地的干部工作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访工作决定的。信访工作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稳定农村大局的基础性工作,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做好乡镇信访工作对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如何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职能,把握一定的政策界限、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妥善解决群众上访问题,已成为乡镇党委、纪委必须积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做好乡镇信访工作,就要跳出就信访抓信访,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走出四个误区,在三个延伸上做文章,下功夫,使大量的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妥善地解决。

一、信访工作的四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认为信访工作管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主要表现在缺乏政治敏感性和“信访问题无小事”的意识不强,片面认为信访工作不是乡镇中心工作,不容易出政绩,群众反映的问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成不了大气候,无妨工作大局,对出现的问题反映不敏感,处理起来拖拖拉拉,“紧病慢大夫”,结果小事拖大,大事拖难,群众不信任,使问题扩大化、复杂化,或因工作疏漏、留下隐患而形成新的问题,造成重信、重访和越级访。

第二个误区,认为群众反映问题是“找茬儿”、“闹事儿”。主要表现在缺乏换位思考、宗旨观念不强、工作作风差,强“堵”硬“压”,思想上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存在厌烦、抱怨情绪,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视为“找茬儿”、“闹事儿”,不耐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苦楚,不平心静气地与他们沟通,冷“眼”冷“语”,不疏不导,轻则不理不睬,敷衍塞责,重则出言不逊,厉声训斥。对所发生的集体访、越级访,不是主动从自身工作中查找原因而是牢骚满腹,强调客观理由,推卸责任。结果误了群众的事,凉了群众的心,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第三个误区,处理信访工作“就事论事”。主要表现在不能多方面辩证剖析问题、缺乏拓展思路的能力和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工作中凭经验、凭主观臆断或因私而偏,对信访个案只重表象,不看实质,看不透问题的根本结症,弄不清问题的相互关联,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处理起来常常是就丁抓丁,就卯抓卯,“糊涂僧判断糊涂案”,结果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治标不治本。第四个误区,信访工作习惯于搞“一阵风”。主要表现在缺乏长效性保障措施,头脑中“搞好稳定才能求得发展”这根弦没有时刻绷紧,平时不注重基础性工作,而是习惯于搞阶段性突击,一遇到敏感问题就仓促上阵,搞集中整治,一出现群众集体访问题才急三火四,下力量解决。

二、信访工作要实行三个延伸 一是工作重心向下延伸。首先,做好加强超前预防预测工作。树立稳定第一观念,实行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实施信访工作“一把手”工程和“一票否决”制,把信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贯穿到具体工作中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掌握抓好信访工作和稳定工作的主动权,在敏感时期处理好敏感问题。建立健全信访网络,达到信访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使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其次,抓好乡镇初信初访的处理工作。对重点、重大信访案件,发案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包案,进行协调处理。对一般性信访案件,发案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协调处理,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或引发新的矛盾。第三,乡镇党委要从稳定大局出发,加强自办信访案件工作。为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客观公正处理,群众心服口服,乡镇党委、纪委在处理信访案件工作时要做到:受理环节上突出一个“心”字,调查环节上突出一个“实”字,处理环节上突出一个“严”字,反馈环节上突出一个“快”字。在办理比较复杂或突发难办的信访案件时,要主动取得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与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密切配合,积极沟通,搞好联合办案。必要时,请上级纪委有关部门提前介入,确保案件质量和实效,形成办案合力,变“单枪匹马”为“兵团作战”,及时有力地解决问题。

二是向源头治理上延伸。首先,加强财务管理,普遍推行民主理财、财务监督制度,杜绝财务混乱、村干部乱花钱和贪污浪费现象的发生,减少群众的不满和猜疑,解决村干部因经济不清而“执政不廉”问题。其次,大力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开展“民主日”活动,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解决村干部“办事不公”问题。第三,结合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开展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者活动。使村干部树立“为民、爱民、富民、安民”思想,促进基层干部作风好转,解决村干部“作风不正”问题。第四,实行首访责任制和信访责任追究制度。使干部树立责任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时刻把群众的所盼、所忧、所急、所难挂在心上,付诸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地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消除隐患,解决“责任不清”问题。

三是向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延伸。首先,进一步完善基层信访工作规范。围绕乡镇党委、纪委阅信、接访、查办和处理结果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关制度,使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逐步实现“工作程序化、制度系统化、队伍网络化、档案一体化”。其次,依法开展信访活动。各乡镇党委要采取多种形式,经常开展信访法规宣传活动,形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强化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意识,提高依法受理信访、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群众法制观念,自觉规范信访行为,做到依法有序处理信访。既严肃查处在信访工作中反映的违纪违法问题,也依法追究上访人在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做好法律咨询和党纪法规的宣传工作,为上访群众提供咨询和服务,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涉法信访问题。

第五篇: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探讨

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探讨

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共产党员作为党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不同岗位上自觉实践着“三个代表”,为党的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特别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群众面前始终做到了“平时能让群众认出来,困难面前能自觉站出来,生死关头能将自己豁出来”。但在现实生活中与 “三个代表”的要求还一定差距,存在着“代表不了”、“代表不好”等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党员观念陈旧,与新时期的发展不相适应。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部份党员思想观念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没有从自然经济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存在着自给自足,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有的抱着“解放思想有代价”的旧观念,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遇到困难和挫折则不能正视困难、战胜困难,而是唉声叹气;有的则缺乏开放意识,闭关自守,画地为牢,对市场经济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挣钱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不择手段赚钱等等,缺乏一种共产党员应有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

2、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自由主义泛滥,管不住自己的言行。有些党员在工作岗位想什么就干什么,组织原则不强,故意制造不良社会风气;有的缺乏民主意识,不能自觉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搞“一言堂”,唱“独角戏”。

3、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突出,脱离群众。有的党员思想意识不纯,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主仆错位”,高高在上,当老爷官,把为群众办实事当成是自己的恩赐,把贯彻中央精神习惯于发文件、开会议、喊口号,没有具体可行的措施,没有实际的行动;有的对上级虚报浮夸,报喜不报忧,对群众敷衍塞责,哗众取宠,把权力当成商品,跑官卖官,大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这些既违背了党的宗旨,也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社会稳定。

4、知识不足,本领恐慌,制约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在农村,有的党员虽然在主观上有带头发展生产力和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的愿望,但是由于缺乏必备的科学技术知识,导致致富无门,无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难以保证其先进性,甚至成为“落后分子”。我县现在农村党员

6402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9.3%,而小学及文盲的却占了53.3%;35岁及以下的有2097名,46岁以上的有4305名,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二、存在问题的因素

1、从社会因素看:经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冲击的同时,也给人的思想观念带来了震憾。

2、从党员自身看:有些党员存在学风不正的现象,而且某种程度上还比较突出。他们有的学而不信,心存异志;有的学而不知,应付差事;有的学而不思,照本宣科;有的学而不用,夸夸其谈。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放松了自我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低下,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辨别是非能力退化,抵御腐蚀能力弱化,对金钱、物质、个人利益考虑过多,尤其是当个人利益受到冲击时,便心理失衡,抱怨组织、抱怨领导,久而久之,就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失去了先进性。

3、从党组织方面看:因部份党员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业处于经常变化之中,党员活动方式也由过去封闭式、稳定型向开放式、流动型方式转变。而有的党组织缺乏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失之于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员的先进性。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帮助党员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困难,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着眼于用制度管人,牢牢抓住教育、管理、监督和解决问题四个基本环节,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

2、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教育是基础。党员教育工作中要把坚持党性原则与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根据党员的文化、年龄、职业、职务、党龄等条件,在教育内容上有所侧重,做到“营养餐”与“加温计”的有的放矢;要改变过去那种听报告、学文件、念报纸的单调做法,注重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理论灌输与提高知识技能相结合,学习文件与开展活动相结合,学习先进典型与争先创优相结合等,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党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3、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管理是关键。要坚持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原则,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为党员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根据党员居住地、行业、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的差异,研究制定不同的管理

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管理工作。要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妥善安排组织生活,力争做到以时间、要短、内容精、注重研究解决问题为主,使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受到教育和启发。要围绕中心任务搞好党员经常性活动,从活动形式到内容上做到多种多样,如党员联系户、党员活动日、党员责任区、党员义务服务、党群共同致富等。

4、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监督是根本。对共产党员来说,党组织的监督管理是最直接的,是保证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手段。要发挥党组织对党员监督的主导作用,坚决杜绝平时疏于管理的现象,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借助社会和群众的智慧把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不断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在党内形成团结民主的风气,充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高标准开好民主生活会,确保党内生活严肃认真、健康有效。

5、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解决问题是保证。解决党员的思想认识问题关键在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从生产生活上关心关注党员,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教育管理和监督,做到既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党员,又要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党员,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让党员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自觉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

下载浅谈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职校生生存能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网络文化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刍议

    目录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

    机关股室工作作风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机关股室工作作风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一、机关股室工作作风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当前,我局机关股室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以各种形式夹杂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制约着各项工作进一步发......

    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河北大学2013届本科生学年论文 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摘要 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

    浅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浅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医院有序经营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医院一些重要经营决策都是根据医院财务核算进行的,要想提......

    商业物业管理在物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商业物业管理在物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摘要 商业物业管理在商业地产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如何实现房地产与商业的对接?自上世纪末商业地产在我国很多城市全面......

    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全文5篇)

    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切实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具体办法有:省、市、县三级,要把村组干部的工资报酬问题纳入预算,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组干部的......

    环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2

    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源与解决途径 70100108 李桂宏 1.环境问题的根源 在过去的将近30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震惊。与此同时,中国的环境污染速度和规模也令世界震惊。世......

    学生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于学生会精简人员的思考 我们首先要弄清为什么要精简人员,个人认为是为了防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工作拖沓懒散,没有工作积极性。因此学生会精简人员的背后关键在保证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