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有感
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有感
运师附小张马飞
近期,有幸读了赵国忠主编的《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这本书,感受到了教育教学的艺术性,也深感自身平时教学存有很大的差距。都说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但是其中亮点的设计与挖掘往往能弥补课堂的遗憾。那么我们如何去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使其中的亮点最大化呢?结合本人对这本书的理解,现简单谈谈个人的几点感受。
一、解读课程标准
无论哪门课程的开设,都是有纲可依的,这所谓的纲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新课标》,其中规定了该学科的课程性质,学科特点,不同学段要达到的标准等等。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对课标烂熟于心才能有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教学,驾驭自己的课堂。
二、备课须用心
众所周知,备课包括备教材教法和备学生两大部分。要想使一堂课有亮点,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认真了解学生的学情,性格特点等前期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坚持学习是硬道理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有不断地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我们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听别人上课能感受到一节课的不足,真正让自己去处理同样的课,却又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高手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就是学习不够,读书不足造成的。只有见的多了,识的广了才能秀出课堂的精彩,所谓厚积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说,要想给孩子一杯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新鲜活水,这也是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四、课堂教学要创新
同课异构,就是说:同样的教学内容要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其中就涉及到创新。创新不是简单的或随意的调整课堂程序,而是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方式。要让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这一主体群,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塑造他们的人格,让新的东西在课堂上大放异彩,这才是真正的创新。只有学生喜欢的课堂才是成功的教学,只有学生认可的课堂才有亮点可言。
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还要用心备课;不仅要坚持学习,还应学以致用,力争用新的形式、新的理念去驾驭课堂。只有这样,才会让课堂上的亮点大放光彩!
第二篇: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一书有感上
读《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一书有感
以往,我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课堂教学的真正亮点究竟在哪里? 在暑期里,我拜读了赵国忠、林安凡老师所主编的《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在书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老师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老师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
由此我觉得,课堂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人情人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老师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老师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
张田若先生还说过:“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所谓的熟,就是能精读课文,“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
把书读好的“过程”,也是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觉得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我一直和中低年级的孩子打交道,在每堂课上的写字指导中,我先请学生“看样板”,“看”完后说说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接着描一描,最后“临帖”。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
特级教师李梦钤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你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我有时也这样),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它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小学生只有读出声音(包括听别人读),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其实成年人读出声音来,或边看边听别人朗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记得台湾的一位教授也这样说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引自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兴趣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苏教版语文每课的生字都是请书法家书写、并用红色印的),“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生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徐州市老特级教师李梦钤先生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运用的恰到好处,自然会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现在,该用我也照用。
第四篇: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于永正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于永正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他们本人(不教书的理论家除外),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包括我自己。为什么把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我何尝不是这样想!“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平庸。这是很可怕的评价。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我有时也这样),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苏教版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它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莲山,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莲山。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的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小学生只有读出声音(包括听别人读),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离开了朗读的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其实成年人读出声音来,或边看边听别人朗读,对书面的文字的理解也远比默读理解得好,因为朗读是活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
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记得台湾的一位教授也这样说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引自吴忠豪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的护士见作者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那一份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是写母亲辛劳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因为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黑板上板书的“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蜡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兴趣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苏教版语文每课的生字都是请书法家书写、并用红色印的),“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学生们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徐州市老特级教师李梦钤先生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运用的恰到好处,自然会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现在,该用我也照用。浅谈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
“九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义”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的强化了朗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些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钻研。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相对比较弱一些,可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却要强得多,他们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的学习还未产生很大的兴趣,却很热衷于朗读,对磁带的语调、教师的表情模仿得快、准。因此,初一的语文教学,朗读是必可少的。教材中的教读课、自读课都应不同程度的过好朗读关。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意味,既能受到熏陶感染,又能锻炼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阅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那么,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教师要正确对待朗读,做好朗读示范。我们要改变朗读处于被动地位的现象,扫清老式的满堂灌的教法,充分认识朗读的效能,真正把朗读放到课堂教学应处的位置上来。有的教师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单过渡,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忙着板书或自己思考着下一个教学步骤,对于学生的朗读情况自然就心中无数了,更谈不上对刚才的朗读情况指出是与非,这只是一种放羊式的无所收获的朗读。教师要把朗读当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学生朗读时,教师应专心地听,朗读之后,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总结。同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注意用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标准和榜样,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老教师,要尽快杜绝用方言进行朗读,可想而知,教师的朗读水平很低,他指导学生朗读的效果又会如何?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要领,指导学生朗读。教师对朗读的知识要胸有成竹,对不同的课文,朗读时的轻读(~)、重音(·)、停顿(较长“/”、较短“//”、更短“///”)、快慢、语调等都应了如指掌,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
例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朗读时凭什么停顿?大的停顿和小的停顿,凭标点符号,更小的停顿,凭词的组合,句中的三个小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停顿时无大小之分。那么这句话应读成怎样的腔调?这是一句表达告诉别人一件事的陈述句,要读轻一点,读出陈述语气。
又如朗读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是按音节划分节奏的方法朗读,还可按意义单位划分节奏,读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因此,朗读节奏可按音节或意义单位来划分。读一句话还要读出重音,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里的某个音节或句中的某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读出重音有时能起分词义的作用,如“过年”与“过年”,前者是“明年”之意,后者是“过新年”之意。一个短语或者句子里的音节读重音,表示这个音节是主要字眼儿。如《散步》中“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一句中“本不愿”是它的主要字眼。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只有一个重音,一个句子有时就不只是一个重音了,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朗读课文,能读出停顿、重音、语调,就显得有节奏感。例如朗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诚然,朗读的要领、技巧是很多的,如第一册第十七课的课后练习五还重点分析了朗读一段课文的重音、轻读、小停、拖音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假如教师都能准确地朗读并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能读好停顿、重音、轻读、拖音、语调,且掌握好速度(广播速度每分钟200字)、富有节奏感,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准确的有感情的朗读中获得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观点主张、情调韵味,就能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于声音之中,通过朗读触摸心灵,引起共鸣,排除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隔阂,达到身临其境、忘我的境界。这样便自然地避免了课堂上那些不必要的枯燥无味的满堂灌,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调动学生乐学的积极性,发挥了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再次,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如此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指导,让学生易于接收。也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
最后,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善于采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训练方式。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以齐读作为朗读的重头戏来抓,齐读在初中占压倒优势。当然,认真使用齐读,恰当安排,精心指导,可使训练面广,加强朗读气势,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滥于齐读,也明显体现出它的不足,会读的不会读的,认真读的不认真读的,都混杂在一起,滥竽充数,学生有时顾了整齐顾不及准确,顾了响亮顾不及感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读一字停一顿、千篇一律的拖腔唱读,远离了朗读的要求。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学及运用奠定牢固的基础。
第五篇:读教师的新福在哪里有感
读《教师的幸福在哪里》有感
人类最美好的祝愿,最昂贵的奢望,最不能舍弃的追寻就是幸福。从大处说,国泰民安,物资丰富,小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幸福;从小处说,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父母安康,儿女孝顺是幸福。虽然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与对其内容的追求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每个人都在用心渴望幸福并竭尽全力去创造自己的幸福。
作为“专业化”教师,我们的幸福在哪里呢?做这个职业你幸福吗?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比较幸福,但我不是一个幸福的教师。我想绝大部分的教师会有这样的认同。是的,我是个幸福的凡人,但作为教师,我不幸福!因为,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让我时时处于较大的心理压力之下;为提高成绩而增加的工作量让我身心俱疲;复杂的人际关系让我三缄其口;同事间的明争暗斗让我退避三舍;日益厌学的学生让我无奈叹息。我的劳动强度大,但我的价值确得不到体现;我拼死挣命地为提高成绩而与学生家长较真儿,人身安全确得不到保证;我兢兢业业,日未出而作,日已落未息,却拿着微薄的工资待遇,我工资的上调永远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步伐;我靠牺牲休息时间赚点劳务费却被大报小报大肆渲染指责,而贪腐官员却可以夜夜好梦;除正常教学工作外,我还要为满足各种形式化的检查准备大量的莫须有的材料----所以,作为教师,我的幸福在哪里?“此
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我与苏轼有同感,“拔剑四顾心茫然”我与李白有同惑。
然而工作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职业不能带给我幸福感,只是作为我谋生的手段,不得已而为之的话,我的幸福是有缺损的,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依然在追求作这一职业的幸福感。既然薪资,制度,环境,生活的人群这些影响职业幸福的因素我都无法改变,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我自己。我的心态我做主。我不想谋取一官半职,不必费力去赚取政治资本,但我依然要在工作中进取,脚踏实地,因为我的负责与尽职会让学生与家长更理解我,那将是我最大的安慰。
我不屑于将网上的东西速配成自己的东西,而在他人面前夸夸其谈,做别人的传声筒;我鄙视那些一晚上就搞定的获奖论文。虽然我默默无闻,虽然我的证书少得可怜,但我没有停止思考。我依然在学习,用我的眼,用我的脑,用我的心。我坚信教师应该代笔着一定的学识。学识的积累让我的心灵更丰富,让我的思想更深刻,因此我不会空虚乏味,亦不会人云亦云。
我看淡了及格率优秀率的排名,因为无论高与低,那串数字都不能完全体现我工作过程中的努力与付出。但我依然会反思教学,也会虚心取经。“看淡”是我能坦然处之,但不是“漠然”。我依然追求将教学方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我不会为逢迎他人而满脸堆笑说着言不由衷的话,但我珍惜同事间的缘分与友情,所以我与人为善。同为教师常感到教育的乏
力,教育制度的欠缺,教育权利的缺失,常遭到不公的待遇,无端的指责,世人的偏见,我们更应该用友情互相取暖,而不是互相猜忌,拆台。
作为教师,我对这职业倦怠过,因为她带给我太多的无奈,琐碎,不平与心里的煎熬。对这一职业的热情或许已消退的所剩无几,因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桂冠似一张空头支票,又似一个愚民的谎言。可我依然在努力感受这一职业的幸福感,这幸福来自于我对学生的尽职尽责,对知识的敬畏,对自我的肯定;来自于我内心的丰盈,坦然与淡定;来自于我与人的和谐交往。所以抛开外界的纷扰,丢弃无用的抱怨,想自己的教学问题,思自己的教学之道,说自己的教育之事。“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一名爱学习的教师,“不畏浮云遮望眼”做一名善反思的教师,“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一名实干的教师。幸福离我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