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撰写请示缘由的艺术
请示是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上行公文,可以说除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机关之外,任何机关或单位都必须为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而拟写请示。能否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请示,使所请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是实际工作中丝毫轻视不得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请示呢?翻阅相关应用文书籍,笔者发现大多数都无
非是在强调请示必须一文一事,不得与报告结合使用等行文规则,而对于请示的具体写作,却言之了了。“请示的正文包括三部分:请示缘由,请示事项,请示结语。”似乎一份请示只要写够这三部分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好深究的。其实不然,笔者认为,从实际工作出发,要想提高请示获得批准的成数,写作中必须讲求一定的艺术。在这三部分的写作中,请示事项固然重要,但请示缘由的拟写更是请示能否被批准的关键。
让我们先来看两则请示的缘由:
例一:我校是1984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全省唯一的一所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建校以来,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各类在校生已达7000人以上。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自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校面临诸多困难,比较突出的是占地面积和建筑规模小,校园面积不足60亩,建筑面积不足7万平方米,没有新的发展空间,不但严重地影响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教兴豫”战略和教育要“优先、超前、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我校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广大教职工意见,经学校×届×次教代会一致通过,校党委决定,我校拟在××新区大学城征购土地,建设新校。
例二:我校今年由于住宿生急剧增加,已有的学生宿舍已无法容纳,现有住宿生基本上是一个床位两个人睡,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解决这一困难,我校决定再建一栋学生宿舍楼。望上级部门给予适当支持。
对比以上两则请示,我们不难看出,“例一”很有逻辑层次地讲明了学校的地位、贡献、发展瓶颈及问题的严重性,征地建校的指导思想和依据,充分说明了该校征地建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上级机关批准请示事项提供了充足的理由。而相比之下,“例二”则显得缘由很不充分,既没有对住宿生急剧增加的原因进行必要的说明,也没有对住宿条件恶劣可能产生的后果作深入的分析,甚至非数字表达的现状描述也令人有哗众取宠、言过其实之感。据此,笔者仅就个人所悟,对请示缘由的写作浅析一二。
一、理由陈述应重情、合理、合法
所谓“情”是指作者渗透在文中的感情色彩,即在重大问题上鲜明的倾向性;所谓“理”就是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上级领导的各项指示和本单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所谓“法”就是国家的法令、法律和各项规定。
(一)“文章不是无情物”,应用文虽不能像抒情散文那样,热情奔放,直抒胸臆,那么直接,那么显露,但是倘若认为应用文中不存在任何感情因素那就错了。事实上,作为应用文体的请示,其缘由的陈述中同样渗透着不可忽视的感情因素。这是被古往今来的写作实践所证明了的。
众所周知的古代公文名篇《陈情表》就是渗情于叙、情理交融的一篇请求性公文。作者李密为奉养祖母而请求辞官,其文词婉转凄恻,其情溢于言表,既道出了李密自己可怜的身世,又生动地诉说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情景,还表达了对晋武帝的知遇感激之情。辞切情真,婉曲动人,致使晋武帝读后为之动容动情,不仅准许他暂缓赴任,还赐给他两个奴婢,到郡县奉养他的祖母。与其说是文中所讲的孝义之理起了作用,不如说是李密对祖母的一片真情感动了晋武帝。难怪有人说“读《陈情表》不哭者不是孝子”。
当然,请示虽有“情”,但它不张扬,不外露,不用感情色彩浓重的词。它不需夸张,不必比喻,不要做作,而是只叙其事,直陈其理,朴实无华,端庄持重。“重情而不溢情”。“例一”中对学校发展经历的简要陈述,“全省唯一的”、“迅速发展壮大”等词语的使用表明了该校的地位,同时也彰显出学校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情寓其中。
(二)在请示写作中,“理”的陈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请示的内容虽有“情”,但却于“理”不容,上级即使有心帮助,也是爱莫能助,枉费了撰写者的笔墨与时间。因此所请求的内容、问题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文件规定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无“理”就不能申明请示的意旨,因为无“理”就得不到有关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请示中对“理”的陈述,不同于议论文中的说理过程。一般说来只需把有关条款找出,作为请示的依据即可。如“例一”提到的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教兴豫”战略和
第二篇:撰写辞职信的艺术
在辞职信的最开始告知你要走了。可以考虑用“我会在10月份某个你觉得方便的时候离开。”开门见山远甚于冗长的开场白,那会让人觉得你是在耍阴谋诡计。让公司决定你的离开日期,不要因为是辞掉旧工作,就觉得早走几天对未来无关紧要,这会成为你履历中最新的一处亮点。告诉他们你为什么要走。母亲说,“永远不要说谎,”但是她也说过,永远
不要伤害别人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消极的情绪还是留给自己。可以说得含糊些,“我打算追求其他方面的爱好。”如果你坚持要公开抱怨,最好面对面,而不要写在信上。白纸黑字所具有的杀伤力可以让死人醒过来。
对过去接受的培训、取得的经验或者建立的关系向公司表示感谢。即便你真的生气或者不高兴,找些好的方面说。我认识的一个人在他的辞职信中说,他以前工作的公司有真正的好地毯,谁知道是真是假。
保持联络管道。你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在新公司从前的不愉快再次发生,但是要知道,新公司不断在失败,风险项目常常不了了之,你可以面临几百种方式眼睁睁瞧着自己的新机会成为泡影。所以信中用最后几行保持联络渠道。可以这么写,“我希望我们能再有共事的机会。”希望不会是这样。但是你没有必要埋葬你的机会。
如果你让你现在的工作一直不熄火,你的事业就不会以失败告终.
第三篇:撰写辞职信的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撰写辞职信的艺术
作者:不是工头的工头
来源:《职业》2010年第01期
现在,你的工作可能令你觉得走进了死胡同,但是你不久就可能请现在的同事帮忙写推荐信,所以不要毁掉任何关系。当你准备离开的时候,使用以下的一些秘诀来写你的辞职信。你会在《繁忙行政人员的书信范文手册》(To the Letter: A Handbook of Model Letters for the Busy Executive)中找到更多的灵感。
在辞职信的最开始告知你要走了,可以考虑用“我会在2月份某个你觉得方便的时候离开。”开门见山远甚于冗长的开场白,那会让人觉得你是在耍阴谋诡计。让公司决定你的离开日期,不要因为是辞掉旧工作,就觉得早走几天对未来无关紧要,这会成为你履历中最新的一处亮点。告诉他们你为什么要走。母亲说,“永远不要说谎”,但是她也说过,永远不要伤害别人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消极的情绪还是留给自己。可以说得含糊些:“我打算追求其他方面的爱好。”如果你坚持要公开抱怨,最好面对面,而不要写在信上。白纸黑字所具有的杀伤力可以让死人醒过来。
对过去接受的培训、取得的经验或者建立的关系向公司表示感谢。即便你真的生气或者不高兴,也要找些好的方面说。我认识的一个人在他的辞职信中说,他以前工作的公司有真正的好地毯,谁知道是真是假。
保持联络管道。你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到新公司后从前的不愉快再次发生,但是要知道,新公司不断在失败,风险项目常常不了了之,你可以面临几百种方式眼睁睁瞧着自己的新机会成为泡影。所以信中用最后几行保持联络渠道,可以这么写:“我希望我们能再有共事的机会。”尽管希望不会是这样,但是你没有必要埋葬你的机会。
第四篇:撰写报告(请示)的注意事项
撰写报告(请示)的注意事项
公文是管理工作的外在表现和形象体现,文风反映工作作风。只有以简洁、精准、易懂的公文为载体,才能更好的贯彻落实管理要求和措施。报告(请示)等公文要内容充实、主题突出,结构严谨、观点鲜明,表述准确、文字精练。
一、基本情况
(一)报告(请示)审核的主要事项
1.审程序。文件报批程序是否完备,包括事权是否明确,是否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并达成一致,是否经过会签,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文稿是否经部门一把手审阅签字,等等。
2.核体例。文件体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包括报告(请示)文种、格式是否符合领导批示、来文要求及行文规范,密级、缓急程度标注是否准确,等等。
3.看内容。一是文件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有关规定、部门职责分工等;二是领导批示、来函要求是否得到明确回应;三是法律法规文件名称、规定用法、领导批示、业务术语、缩写简称等是否准确;四是文件内容、文字表述是否通顺、妥当,遣词造句是否存在歧义,是否存在错别字,等等。
4.顺逻辑。一是数据、报表等前后逻辑是否一致,与相关报告、公报等是否匹配;二是基本情况、问题成因分析是否全面客观、逻辑清晰、相互呼应;三是下一步措施是否具体明确、针对问题、有可操作性,部门职责分工及协调配合是否清晰,等等。
(二)容易出现的问题
(备注:领导针对某些报告、文件、情况择要等信息作出批示,这些资料以下简称“领导批示件”)
一是不进行会签或未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尤其是针对领导明确要求“部门协同办理”的事项。二是文件内容不完整,包括未全部列出所有领导批示,领导的批示要求答复不全面、针对性不强,针对“领导批示件”反映情况的分析不全面客观、不深入等。三是报告夹带请示事项或有类似表述。四是一份文件请示多类(项)事项。五是对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六是有错别字或数据有误。七是专业术语多且未作合理解释,等等。
二、撰写报告的注意事项
报告要紧紧围绕领导批示要求及“领导批示件”反映的情况,逐一分析判断、明确回应,力求全面、客观、准确。
(一)关于某一方面工作(如水污染防治、电子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的报告
主要针对两种情况:一是主动报告相关工作进展,二是领导批示要求报告相关工作。此类报告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起始段。党中央国务院重视,我们按部署要求及领导指示批示精神开展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要全面。一是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建设、规划计划制定等情况(可列出一两个重点或亮点),最好按发展阶段进行归类,而不是简单的罗列。二是监测、监察、执法、队伍等能力建设工作情况。三是环境质量改善、污染事件减少、生态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等等。
第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要深入。既要有具体数据及案例支撑,更要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以便引出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四,下一步工作打算,逻辑要清楚。一是针对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可通过加强执法、落实规划等工作推动解决;针对深层次问题,要结合原因分析,从根本上提出防范、治理、改进措施。二是明确部门职责。针对各项工作,要明晰各部门间的职责分工,是配合还是会同,是协助还是协商;尤其是涉及立法、司法等部门的工作时,更要注意表述方式,如国务院部门只能配合立法部门加快法律制(修)订进程。三是落实地方责任。督促、指导地方开展相关工作,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推动全国总体工作。四是加强能力建设,保障上述工作的开展,等等。
(二)关于某一环境事件(如违法排污、死鱼、水华等)的报告
“领导批示件”及领导批示要求仅涉及环境事件本身,并未引申到全面性的工作,如群众来信反映污染情况、某一环境事件的报道等。要明确答复“领导批示件”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可在基本情况部分也可在问题查处部分作出判断。
第一,起始段。重视领导批示要求,及时联系部门、地方,召开部门及专家座谈会,进行现场查处,等等。
第二,基本情况。一是简要描述“领导批示件”反映的情况(让领导不看原批示件即可了解总体情况),可在此处判定情况“是否属实”;梳理事件发生的原因(如爆炸、运输事故、蓝藻水华等)、过程及进展情况。二是受影响人群是否得到妥善保护、赔偿、补偿,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稳定情况如何等。三是环境事件查处情况,包括对相关企业、地方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查处情况,例如:是否存在企业违法排污,环评未批先建、久拖不验,公职人员渎职失职等问题,以及其处理的具体情况;如果尚未查处完毕,可在“下一步工作打算”部分提出“将继续进行处理”,等等。
第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环境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如各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产业结构及企业布局不合理、执法不到位、制度不健全、能力不足,等等。(备注:第二、三部分可视情况合并)
第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妥善进行后续处理,包括补偿赔偿到位、继续稳定受影响人员的情绪、维护社会稳定等。二是继续跟踪尚未处理完毕的事情,包括督促处理责任人员,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督促企业或地方政府进行污染修复、恢复;对有关情况进行公开、列入后督查事项等。三是举一反三,开展行业、领域、区域专项执法检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督促指导地方政府开展相关检查工作。四是完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制度和能力,降低环境事件的损失,控制影响范围等。五是加强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减少负面影响,等等。
(三)反映某类问题(如在线监测、废弃手机管理、生态保护)的报告
主要源于两种情况:一是“领导批示件”由具体环境事件引起,并引申到全面性工作,例如:结合某一环境事件,反映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保准入门槛低、环境执法不严格、管理职责不清晰等不同类型的问题。二是领导在反映某一环境事件的信息上,就相关类型的问题作出批示,要求全面分析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建立长效机制,等等。
第一,起始段。
第二,简要描述“领导批示件”反映的具体环境事件,报告其发生、进展、原因及查处情况。
第三,分析全国乃至国外相关类型工作的进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多针对研究类、科技类的问题)。
第四,针对我国的工作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
(备注:(1)若“领导批示件”涉及高科技或前沿性的内容如燃煤影响健康、卫星监测雾霾等,则要客观分析国内外相关情况,明确判断“领导批示件”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可行”。(2)若已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则要考虑做好应对工作,公开相关信息,通过专家解读进行宣传引导,回应公众关切,消除或减少负面影响。)
(四)关于群众来信反映多起环境事件的报告
方式一:起始部分简述“领导批示件”(即群众来信)所反映环境事件的总体属实情况(属实、部分属实、不属实的分类情况)。正文部分逐一简述环境事件的过程、原因及查处情况(也可以是查处进展情况)。最后一部分重点写下一步工作打算,包括继续督促查处各项环境事件,并举一反三,挖掘深层次原因;完善法律法规,监测预警及应急体系,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监管,源头控制,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等等。方式二:报告正文首先简述环境事件的总体属实情况,然后分析全国此类环境事件的总体情况,包括变化趋势、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报告下一步工作打算(同方式一)。以附件的形式逐一报告各环境事件的过程、原因及查处情况。
优劣比较:方式一无附件,总体文字量较少,但正文部分较长,难以展开分析全国总体情况。方式二正文部分简洁明了,由点到面分析较深入;附件对每一环境事件的分析、查处都比较全面,但附件文字量很大。
三、撰写请示的注意事项
(一)基本事项
因为请示需要上级做出明确答复,所以请示事项必须清晰明确,且属于上级批复管理的事权。主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会签情况。请示事项涉及的部门是否全部进行会签。二是征求意见情况。需简要说明主要意见内容及采纳情况,且未采纳意见已“沟通达成一致”。不要用“征求了意见,修改形成了目前稿件”等表述方式,语焉不详,易引发歧义。三是合法依规情况。要确保请示内容、工作措施等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划计划等要求。例如:针对高尔夫球场环境治理项目,首先要判断球场是否合法,否则一旦将其列入治理计划或国家支持类项目,就等于是承认了其合法性。四是一些新概念如示范区、新设机构等,是否有明确出处或领导批示要求。五是请示事项及保障措施等是否切实可行、便于考核,等等。
(二)关于规划报批的请示
除上一部分提及的事项外,规划本身还需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规划衔接性,即目标、项目、资金渠道等是否与相关规划一致,不存在交叉、矛盾。二是逻辑一致性,即规划逻辑是否通顺,包括规划名称、各章节标题、各级小标题和内容等是否符合逻辑;规划范围、名称是否与规划本身目标相关;资金、项目、目标、基准年、目标年等设臵是否匹配等。三是措施可行性,即政策设计、考核要求、部门及地方分工等保障措施是否清晰明确、可操作;考核方式、奖惩措施等制度设计是否周密等。如果某些措施难以落实,就会给规划的编制、报批及实施单位带来不利影响。
第五篇:公文知识系列之五十二:怎样写好请示的缘由
公文知识系列之五十二:怎样写好请示的缘由
按:请示是下级机关为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体,请示“缘由”是否充分,对于上级机关批示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期公文知识介绍两种请示缘由的写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请求指示的请示缘由写作要求及方法
请求请示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对上级制定的某些方针、政策规定存有疑问,不理解,需要上级给予说明和解释;二是工作中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而又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需要上级给予指导;三是与友邻机关或协作单位或本机关内部在一些重要问题的处理上出现分歧、产生矛盾,需要上级作出裁决或出面化解矛盾、消除分歧。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需要上级机关给予解答、作出指示。
对于请求指示的请示,其“缘由”部分的基本写作要求就是表明情况,将疑问写清楚,以便于上级领导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第一种情况,一般先要引述产生疑问的上级机关发布的某文件具体条文,然后指明问题所在;对于第二种情况,在请示开头一定要写明遇到了什么样“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第三种情况,写请示时则要列出意见分歧之所在。
二、请求批准的请示缘由写作要求及方法
所谓请求批准的请示,即下级机关对某一问题或事项已经有了明确的处理意见、方案,但因职权或能力所限自己无权、无力解决而请求上级同意、批准的一种请示。这种请示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在工作中遇到必须经上级机关批准才能办理的事项;二是在工作中遇到必须处理但本机关无权处理的问题;三是限于自身能力不足,需要上级给予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支持的事项。
写这种请求批准的请示,除了有关情况要交代清楚外,请示的理由还要合理、充分。否则,请示事项就不会获批,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方向,为请示寻求依据。
写请示之前需要了解、研究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请示事项的合法性。比如,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在写请示前先要了解财政部、银监会等监管机关是否对相关事项进行了批示或下发了文件,如果能找到相关依据,就无形中为上级机关同意请示提供了依据,这样更容易被上级机关接受。(二)用事实说话,不要过多的讲大道理。
上级的理论水平或政治觉悟往往要比下级高,对政策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因此在写请示时最好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不要过多讲大道理,即使免不了要谈政策讲道理,也要点到为止,提一两句精髓即可,不要过多地展开讨论。一般情况下,下级给上级写请示都是因为在工作中遇到了自身能力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这是写请示的根本原因,这才是最应该讲清楚的。(三)要针对请示事项阐述理由,不要写无关的套话。
请示缘由是请示事项的前因、铺垫,二者必须具有真正的因果逻辑关系。这样表述才能依据合理、充分,才能引起上级机关的重视并尽快予以批复。“穿靴戴帽”繁杂冗长,与请示事项脱节。写请示缘由切忌写空话套话,要简明扼要,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写清楚就可以了。(四)要突出重要、关键的理由。
做某一件事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原因都一一写到请示中,这就需要抓重点,即把最重要、最关键、最能打动、说服上级领导的典型事实和材料选作请示的理由,并在写作时予以突出、强调。(五)反映情况要真实可靠,不能弄虚作假或夸大事实。
写请示陈述问题和困难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谎报军情”夸大事实。如果情况不真实,一旦被识破,请示事项自然会被否决,不仅如此,还会给领导造成弄虚作假的坏印象,影响以后的工作和请示。另外,在写请示缘由时,如果能用数据说明的情况最好用数据,这样更能体现情况的真实性和发文机关对情况的熟悉程度,具有更好的表达效果和说服力。(六)反映情况要明确具体,不能含糊笼统。
公文写作时要求简明扼要,但写请示在介绍、说明有关情况时,也不能过于笼统含糊,对请示反映情况过于笼统含糊反映了发文机关对情况的不了解,或了解的不深入、不全面。因此在写请示时尽量少用“基本上”、“大概”、“也许”、“可能”等模糊词语。(七)阐述理由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从上级领导的角度看问题。
在写请示时,写作者往往都习惯于站在本单位的立场陈述请示的原因理由,这是很正常的思维习惯,但这样的说服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上级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往往与下级不同,下级单位只是上级单位的一个局部,局部与整体的视角是不一样的。有些请示在下级机关看来是必须马上解决的大问题,而上级把它放在全局中权衡,可能认为它就不那么重要和紧迫,可以缓办或不办。所以,写请示就应该跳出本位思考的局限,通过换位思考,站在上级的高度,从全局的角度来阐述请示的理由,使请示的理由与上级的全局部署、中心工作、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说明请示事项在全局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上级领导相信请示事项的实施可以促进、推动或有利于大局的发展。这样的理由才能得到上级的肯定,请示才容易获得批准。(八)挖掘自身有利条件,说明请示事项的可行性。
开展工作的主客观条件具备与否,是上级机关审查批准时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条件具备,优势明显,时机成熟,上级就容易批准下级的请示;反之,请示获批的可能性就很小。因此在写请示阐述理由时,发文机关应尽量挖掘自身有利条件,充分说明请示事项的可行性,借以打消上级的担心和顾虑。总之,在写请示缘由时,有关情况一定要交代清楚,阐述理由要合理、充分。请示的种类不同,“缘由”的写作要求和方法也不一样。相对来说,请求指示的请示缘由写作难度较小,只要把有关情况交代清楚就可以了;而请求批准的请示缘由写作难度较大,除了情况交代清楚外,还要理由充分、合理,紧紧围绕“怎样写才能让上级领导同意、认可”这个中心行文,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点上下功夫,为下文提出请示事项做好铺垫。
(摘自:《办公室业务》2012.3,《怎样写好请示的缘由》作者张南平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