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责任立业之我见
责任立业之我见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
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列夫〃托尔斯泰)
责任立业:责任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一个人对一种信仰、一项事业忠诚度的具体体现。忠诚交行的事业,是每位员工实现
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每位交行人都要以自觉履行职责为
已任。要常存“责任在我”之心,以用心负责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
情。
为深入贯彻行党委“弘扬交行精神,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主题教育精神,强化板块员工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风险意
识,全力推进营运转型,全力支持“二次改革”,总行从6月初
开始在全行深入开展了“责任立业,助力发展”主题活动。通过
近期对上级行相关文件的认真学习,结合前台员工工作实际,本
人对责任立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就个人理解谈几点体会:
前台业务是全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和支撑,特别是
基层营运工作直接面向客户、服务客户,是银行经营活动的最前
线。注重服务细节、注重服务规范、注重风险防控是做好营运工
作的最基本要求,而责任意识和责任心是做好营运工作的基本保
障。
作为一名基层员工要细心认真,热情服务。细心认真就是要
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精通业务,明了自己的业务,熟练掌握各
项规章制度。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
以做,做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主动做好,对棘手的难题,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对工作中的差错,要认真分析原因,勇于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热情服务则是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做好本职工作,尤其在服务接待客户工作中,要做到热情服务,耐心解释,对一些不理解银行工作或一时难以满足需求的客户,也要做到耐心、细致的解释,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我们当以职业化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认真履行自己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和忠诚义务,能做到敬业、勤奋、高效、创新、自律。只有真正认识到我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不折不扣地付诸实际行动,才能更好地推动交行各项业务向前发展。
第二篇:责任立业
合规操作,严于自律
在支行组织下,我们通过观看风险警示短片进行了员工合规守纪和工作责任心的教育。短片中演示了一些典型的违规操作以及怎样去遵纪守法,合规操作。在片中,某支行行长付守信盲目追求业务指标,违反国家法律和银行制度规定,不仅套取营业费用,私设小金库,授意违规操作,还涉及利用职权受贿等;客户经理违规代理客户理财,为了个人私利违规办理个贷,在指标的推动和利益的诱惑下,屡屡犯下违规违法的操作;业务办理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办理,在领导的授意下忽略业务中审核不通过的部分,违规办理业务。同时,短片也为我们展示了怎样去合规操作,严格执行审核程序,发现疑点上报,成功堵截欺诈事件,严格执行贷款审批规定,为银行避免了利益流失。
通过观看短片和分析典型案例,结合日常工作,我们总结了造成违规操作的原因以及规范的操作行为:
1.在激烈的竞争下,物质利益的诱惑和指标压力的压迫使得一些工作人员只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违规办理业务,出现违规贷款、金融欺诈、行受贿等现象。另外为满足客户方便和简单的要求,跳过业务办理需要严格执行的程序和要求,简化流程,违规办理。正如短片中所说,廉洁自律,合规经营是银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也是基本要求。指标的完成需要建立在合规的操作上,而不能为完成指标或追求等多利益违规办理业务。作为一名合格的交行员工,更要锻炼道德意志,提升自己的廉洁自律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犯为完成任务而违反银行制度,为追求个人利益联合他人进行违规操作的错误。
2.员工操作规范的学习不够深入,特别是新进行员,要在学习操作规范和正确的领导下,应养成严格按规定办理业务的准则,而不能在错误的授意下或是想当然地办理业务,要认真学习员工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组织学习新的案列和风险警示信息,对违法违规行为做好应对准备,以便在遇到相关案件时能快速识别,从容应对,不受欺骗。
3.银行相关监督制度不健全,给员工有可乘之机,正如片中所展示,某支行领导和员工的屡次犯错都未能被及时发现,直到最后发生严重损失了才采取了处罚措施,没有及早发现错误并制止,给银行和客户造成更多损失。因此,要加强监控,健全相关的监控和审核制度,及早发现错误,制止并采取挽救措施,防止违规办理行为的发生带来的各项及各方经济损失。
“责任立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行为规范的责任心,还有奋力于发展的责任心,交行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业务技能是工作的基本,岗位练兵和业务知识的熟练掌握也能带给客户更好地服务,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在省分行的技能培训和考核的要求下,我们要勤于练习,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多向身边的优秀榜样学习。业务发发展上,利用每周例会和每天晨会,以及闲暇时间,多交流,多讨论,多发扬好的做法,致力于业务发展。
对于每一位员工来说,我们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能够反思自己在思想上、流程上是否还存在缺陷,是否严格遵守制度执行,怎样去弥补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法律意识,做到廉洁从业、守规操作,促进各项业务的发展,在本职岗位上履行自己的使命,以务实的精神、廉洁的作风、优良的业绩来共同奋进。
我作为一资历尚浅行员,在学习各项业务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学习各项操作规范,在前辈的正确带领下,严格执行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做好本职工作,规范办理业务。
第三篇:城市规划责任之我见
城市规划师责任之我见
经过本学期城市规划概论课的学习,我对城市规划这门学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首先是城市规划的界定:是以城市学为理论基础,以工程技术为支撑,以科学指导城市发展为目标,以预测、设计并约束城市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应用科学。城市规划不是一门单一科学,而是一门综合科学。城市规划基于工程技术,从建筑学分枝而来。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目前需要通过城市规划来协调和解决的各类城市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单纯的工程技术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综合运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城市规划已经涵盖了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领域,成了一门综合科学。因而,现代城市规划师的知识面必须相应扩展,要从“专家”走向“杂家”。
城市规划虽是一门应用科学,但是依赖理论基础和技术科学的支撑。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就是城市科学,对城市科学的探索和研究就是城市规划师的主要职责。为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并便于对城市规划科学性进行评价,城市规划行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必须实现城市规划工作手段的现代化。因此,城市规划师应了解和掌握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并且能将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工作手段应用到实际的规划中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因此毫无疑问也是生产力。城市规划是科学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依据,是合理确定城市开发目标、开发秩序、开发强度和投资规模的依据,是经营城市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型城市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不仅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更是我国的城市规划师必须担负起的历史使命。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我们城市规划师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师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还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1.城市规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
(1)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2)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过程,城市的近期建设是远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既要保持近期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3)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这方面我们曾经有过惨痛的教训:早在九十年代初河北省青县一个化工厂排放的污水,直接流进附近的小河里,而这条河正是附近居民的水源。由于饮用了没有经过处理的河水,许多年后当地居民得了许多怪病,而这些都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由于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所以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绿色城市”建设运动,从保护城市公园、建设城市绿地开始,直到后来扩展到保护区域自然环境,逐步推进了城市规划建设与园林绿化工作的结合。“绿色城市”建设运动就是基于自然保护主义的原则,在城市当中增加绿色空间,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追求。
2.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1)要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做到精打细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富裕,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
(2)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进行经济综合论证,切忌仓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占用与能源消耗过大,建设行为过于分散,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在城市发展中要把集约建设放在首位,形成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加大投资密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实行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处理好土地批租单元的改进、产权分割下成片开发的组织形式,提高对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为城市更新预留政府控制用地,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拿大政府城市规划为我们树立了成功的典范。政府在制定规划大纲时本着节约的原则,凡是可利用的有价值的绝不轻易拆掉,因为城市规划的每笔资金都来自老百姓口袋,绝不能浪费人民来之不易的财富。所以城市规划师要用好手中的资金,少花钱多办事。
3. 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
(1)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在保护好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的同时,也要注意体现时代精神,包括使用新材料、新工艺,让二者结合“神似”而不是“形似”。建筑大师贝律铭完成扩建的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堪称绝妙佳作。
(2)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建筑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城市规划需要通过对建筑布局、密度、层高、空间和造型等方面的干预,体现
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满足生态的要求。
4.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
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是环境的主角,让建筑与人对话,引人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交流联系的空间,使市民享受充分的阳光、绿地、清新的空气、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这种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城市环境,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面向21世纪的规划和建设的目标。
城市规划具有代表公共利益的天然属性,因此,城市规划师从他诞生的那一天起,不仅应以专业的技能、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求得生存,还应尊重历史、设计未来,怀着对政府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当好城市政府的参谋和广大群众的代言人。城市规划师的任务绝对不是“拆了重建”,而是想方设法,保留和发展居民的生活文化,为他们创造一种融洽、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一个城市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社会的物质文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城市规划师应该解决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尽最大可能使每个人具体的要求得到满足,而且满足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城市规划师要促进社会各阶层成员的相互接近、了解和融合,确保各成员与社会的联系,更要组织好“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活动。伊利尔·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我认为,作为未来城市规划师的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因为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许多其他领域的知识,所以要多涉猎其他领域的书籍,学习政策法规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其二,我们在做规划时不应只停留于口头上的规划,而应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切实考虑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更加合理科学的进行城市空间布局。我想,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将来一定可以成为合格的城市规划师,并肩负起祖国现代化建设所赋予我们的重任。
第四篇:文化立业
文化立业——访上海市测绘院
上传时间:2008-1-23 9:16:59
关键词: 企业文化城市测绘
来源: ccpd期刊库
【中文刊名】 中国测绘, 2007年 03期
【作者】 喻贵银
信息时代的春风使我国测绘事业如朝阳东升,测绘文化建设在时代大潮中,风起于青苹之末,翱翔于神州大地,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力量。
在中国经济的龙头城市,上海市测绘院如一颗明珠在行业内外大放异彩。业界尽知,上海市测绘院十多年来,在基础测绘、依法行政、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亮点迭出,在中国经济的最前沿地带全方位展示了测绘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然而,很少人真正了解,上海市测绘院十四载如一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发展测绘文化建设,高举“文化立业”的大旗,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用智慧和汗水凝铸出一颗璀璨的测绘明珠。
记者今夏前往上海市测绘院采访,切实感受到测绘文化建设在上海院的发展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作为测绘事业的文明结晶,测绘文化建设高屋建瓴,不仅能增强并激发团队的力量,而且其中饱含管理的智慧,充分发扬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成功地为测绘事业营建出和谐的内外环境,使测绘事业真正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科学发展。
当春乃发生
1993年5月15日、16日,在草长莺飞的浙江南北湖,上海市测绘院的干部会聚一堂,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所有的热情、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一个崭新而又响亮的名词——测绘文化。短短两天的会议,一个新的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上海市测绘院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测绘文化的提出有不平凡的背景。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中国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历史新时期。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加快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上海市测绘院的干部职工边实践边思考:如何发展壮大测绘事业?如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如何建章立制,实施科学管理?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面对快速腾飞的上海经济发展形势,用什么带动测绘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测绘工作者的重托?
在上海市测绘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从院长、纪委书记到中层干部代表,15名同志围绕如何提高管理水平,跟上经济形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的焦点最后落在测绘文化建设上。大家认为,测绘业务、测绘规范、测绘行为形成测绘事业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两个成果的总和就是测绘文化。上海市测绘院党委书记陆洁中在会上发出了建设测绘文化的号召,并从物质、行为、观念三个层面入手,详细阐述和布置了测绘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首先是物质文化层,包括先进的单位目标、完善的各类规章制度、系统的教育设施、先进的技术装备、合理的劳保福利、一定量的文体设施、优美整洁的单位环境。第二是行为文化层,内容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和谐密切的干群关系,发挥作用的党团员队伍,良好的职业修养,良好的单位风气。第三是观念文化层,即通过测绘文化的实践,培育和树立起具有时代特色的目标理念和测绘精神。
测绘文化的提出,是上海市测绘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结合的理性思考,是低层面管理到高层面管理——文化管理的一种探索。这次会议使上海院全院上下达成共识,今后要使测绘文化建设成为贯穿全院双文明建设工作的一个中心工作和主要载体,以全面指导和推动上海市测绘院的各项工作向新的目标迈进。
事业的灯塔
“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上海市测绘院提炼的测绘精神一直在测绘行业广为传诵。这十个大字,可谓上海院测绘文化建设的一大硕果,它为走南闯北、四海为家的测绘职工点亮了前进的灯塔,成为上海测绘工作全面推进的精神之火。
1994年9月,历经一年多的上海院测绘文化建设有了标志性的成果。上海全院上下历时半年有余,经历两上两下反复讨论、酝酿、提炼,由53名职工提出的55条测绘精神用语被凝炼概括为“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
“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不是普普通通的两句话,从文字组成看,“测绘”两字冠于句首,为提炼的精神圈定了一个事业基础。从意念看,这两条用语有三个特点:能代表测绘院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能代表测绘院职工昂扬向上的时代风采;能朗朗上口,便于诵记。
“测东西南北”融测绘事业的艰苦性与豪迈性于一体,展示了测绘事业和测绘人集豪气、神气和爽气为一体的特性;表明了测绘是一个走遍四方、服务面广的事业;展现了测绘人四海为家、胸襟宽广、无私奉献的豪迈气概。
“绘一流蓝图”凝聚着上海院职工长期形成并永远恪守的“做,就要争第一”的观念,是各项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其内涵是:管理水平争一流,员工素质争一流,服务质量上一流,科技开发夺一流,环境面貌超一流。伴随着上海的快速发展,“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的精神灯塔愈加明亮。与测绘精神相伴,上海市测绘院又形成了十三条理念,“规章制度要严,同志友情要深”、“诚信代表着现在,诚信预示着未来”、“我的形象代表着测绘院的形象”、“环境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每位职工都能脱口而出,并以之为座右铭。历十余载风雨,“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不仅镌刻在上海院的发展史册中,而且融化在干部职工的一言一行里。“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所体现的豪气,激励测绘职工在上海经济建设中大展风采。为提高测绘服务社会管理及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上海院在近十年间三次加快基础测绘更新周期,为“三年大变样”的上海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1995年上海地铁一号线常熟路至陕西南路段贯通测量,盾构直径6.34米,地铁公司要求:盾构合拢限差不能超过5厘米。上海市测绘院职工在地上地下技术攻关,日夜监测,最终仅以1.7厘米创造了地铁贯通测量中的最高精度,为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被专家评为9.875分,创造国内先进水平。磁悬浮列车,这一国际顶尖的高科技成果,如今在上海大地上昂首飞驰,令世界为之侧目。在上海这样的软土地基上建造时速越过500公里的营运线,在世界测量史也无章可循。上海市测绘院的100多名测量工作者为保持一毫米精度,披荆斩棘,肩扛价值几百万元的仪器,每个人都是超负荷工作,足足奋战730个日日夜夜,创造了国际一流的成果,为测绘精神作了最好的注解。
与文化同行
“当美好的彩图一回回捧出,我们继续创造,延伸未来的大道”,才情洋溢的上海院院歌启人奋进,令人鼓舞。上海市测绘院在测绘文化建设上不断创新,瞄准美好未来,持之以恒十四载,把测绘文化演绎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感,辐射到测绘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并使之成为立业之本,在行业内独树一帜。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和为贵”、“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四海之内皆兄弟”。上海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点倡导的处事理念是:“仁爱为本、相容为上”,“沟通等于理解、理解等于融洽、融洽等于效益”,职工们琅琅上口并付之于行动。和谐的理念、和谐的风气,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融洽和谐祥和的氛围里,蕴含着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自1993年倡导测绘文化建设以来,上海市测绘院本着年年有重点,年年有进步的指导思想,逐步推进,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抓业务、抓队伍并重;坚持建章立制,制度先行;坚持工作、学习、思考三位一体;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测绘文化建设沐时代风雨而历久弥新。
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单位要兴旺,事业要发展,必须在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单位的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实践中摸索,在总结中提高。为解决政治学习效果的问题,上海院提出了“学身边人,议身边事”的方针。班组学习时,干部职工围在一起,学习讨论,沟通思想,格外热烈。院宣传教育处主编的《测绘通讯》,通过“院内评论”栏目,引导职工学习议论身边的人和事。从2005年起,上海院开始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合同制,职工的身份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从“铁饭碗”到“泥饭碗”,思想难免产生波动。对此,上海院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转变观念工作,先后在《测绘通讯》上发表七篇评论文章和一篇“问答”,组织五期“深化改革专辑”,对职工反映的思想和疑问一一作了解答,澄清了一些模糊观点,激发了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
“学身边人,议身边事”,最直接的就是学习测绘明星和标兵党员,这是全体职工、党员参与推选、评选出来的。一年一度的评比很热闹,在逐年的评比中已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评比制度。每年评选出的测绘明星,除发给荣誉证书,印光荣册,上光荣榜外,每月增发60元奖金,累计一年。这项活动的关键是,在测绘明星的评选前后,先进事迹印发至各个学习小组,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对照自己差距进行讨论,使学习有针对性。
抓业务、抓队伍并重
人才是测绘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上海院始终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干部制度,坚持人才工作六个多的方针“人才多种类、引进多渠道、专业多院校、培养多途径、激励多方法、留人多因素”。2005年,上海院招聘一名处长助理,七位青年职工积极参与竞聘。他们把竞聘过程作为对青年成长的推动过程,组织竞聘演讲,当场答问,评委们随机提问,上下联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位青年用一副对联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上联是“竞争自有人才出”,下联是“勿以成败论英雄”,横批是“志在参与”。通过竞聘,充分展示了青年职工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为加强队伍建设,上海院抓职工思想教育注重在入耳入脑上动脑筋、下功夫,取得成效。首先是班组学习强调联系实际。他们用制度的形式规定班组学习每月两次,在学习内容上强调要有针对性、有亲切感。第二是素质教育推出考试制度。从2005年起,上海院决定用考试的方法对职工基本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考核鉴定,同时规定:素质教育考试每年两次,上半年开卷考、下半年闭卷考;考试范围确定为全院职工,包括外聘职工,要求人人参与。第三是结合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培训。他们注意有针对性地把职工的学习需求与测绘事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如测绘法规学习培训、科研项目应用性培训、干部管理知识培训、新版文明单位标准培训、职工素质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工作及知识培训等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不但提高了职工素质,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而且直接帮助职工拓展视野,提高了测绘事业的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
为切实保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上海院要求各级各类干部在抓业务的同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在体制上形成了党政合一的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教育处;将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更名为双文明工作研究会,先后推出了八个双文明结合的软课题。通过实施干部聘任、开展干部交流和挂职、加强干部理论学习等工作抓好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开展让党员先知道、先学习、先行动的“三先”活动、制订和修订《上海市测绘院党员行为规范》等工作抓好党员队伍建设,通过“一日三文明”(单位文明职工、社会文明市民、家庭文明成员)活动、健全班组学习制度,抓好员工队伍建设。
在抓队伍的同时,上海院始终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在科技领先和业务发展上奋力开拓。十四年来,上海院全面实现数字化测绘生产,八大数据库的建设拉开了信息化测绘的序幕。有为才有位,如今上海院的基础测绘投入经费从90年代初的300万猛增至3000万,并在全国率先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同时,他们向外拓展的方略也初显成效,全院年产值从10多年前的不到1000万翻了10倍有余。在上海的重大工程现场处处活跃着上海院职工的身影,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攀升,连续多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员工收入稳步提高,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章立制,制度先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测绘文化的内涵之一就是“完善的各类规章制度”。多年来,上海院不断建章立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确立了随着主客观条件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各类制度的思想,确立了制度必须执行、有制度不执行比没制度还不好的思想,确立了制度建设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精神。
为了健康、长久、持续的发展,上海院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对各项工作全面的梳理和反思,使全院工作再上新台阶。从1994年开始,上海院制定的规章制度文件达240多件,目前仍然适用的近200件。为提高院质量管理水平,1999年上海院开始了“贯标”工作,2000年11月通过了上海市质量体系审核中心的认证,2002年完成了94版向2000版过渡。为了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增强为第一线服务意识,2005年上半年上海院开展了“完善职责、细化程序、无缝衔接、留下痕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专题活动,此项活动分四个阶段:学习动员、修订职责、制定流程和总结汇编四个阶段,已经形成《上海市测绘院机关处室职责及工作程序汇编》,并遵照执行。全院13个部门的职责分门别类,分解成100多项工作程序,70余个程序表式,基本实现了无缝衔接,以程序化和制度化的方式减少了对人的依赖,机关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已成为上海市测绘院的一大亮点。不经意间,一项项制度改变了上海院的环境面貌,改善了人际关系,提高了管理水平。从1995年开始的干部论文制度,使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每月10日的班组学习制度不仅增强了凝聚力,还使广大职工及时了解院的各项中心工作要求;议政会制度增强了群众民主管理意识,拓展了民主管理的渠道;干部工作建议制度在激励各部门负责人勤于思考的同时,为院党政决策提供了各个角度的思想火花;尤其是不断完善的分配制度,各部门相继出台越来越科学的分配方案,使“数量质量,劳动态度,技能高低,责任大小、全面发展”五要素逐项体现,令人心服口服。
工作、学习、思考三位一体
“工作、学习、思考”是上海市测绘院对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他们的重要管理理念之一。为了提高干部工作水平,促进学习思考,1995年11月,上海院党委发出了《关于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的实施意见》,要求全体领导干部努力工作、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倡导“读书学习蔚然成风、思考总结蔚然成风”,提出建立“工作、学习、思考”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保证干部自觉地终身学习。
院里规定,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完成一篇论文,强调论文要结合实际工作,并能思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论文要求在每年年底前完成。完成的论文要经过院双文明领导小组和院文学小组共计20多名评委打分,优良级论文给予奖励并装订成册,供大家学习思考,得及格或不及格分的论文作者,不得晋升领导职务,两年没有完成两篇论文者,取消干部聘任资格。上海院还出台了新的教育管理办法,号召“精一门、会两门、学多门”,以“持证奖励”的方式鼓励职工业余时间不断充电。这个办法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学习劲头,职工学习成果累累。1998年10月,在学习吸纳社会优秀管理成果的基础上,上海院开展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探索,形成了学习型组织的四项内涵,即:共同目标、自我超越、系统思考、环境熏陶;形成了学习型组织的四项机制,即:学习机制、激励机制、质疑机制、创新机制。学习型组织的探索,丰富了测绘文化的内涵,是测绘文化的继续和延伸,也是工作、学习、思考的一项成果。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上海院的测绘文化建设之所以活力四溢,关键在于能够跟上时代的节拍,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创新。上海院测绘文化建设有三次飞跃。1993年,测绘文化建设从大胆摸索,到如火如荼,文化建设开始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1998年,上海院党委通过对测绘文化五年创建的经验得失和总结思考,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新思路,并成立了由党、政、工、团领导和九个支部书记组成的课题组,着手进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在明确了学习型组织的整体概念后,还同时提出了实施机制,为上海市测绘院的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提出指导性思路。2003年8月,经过十年测绘文化建设的实践,上海院在全院召开“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活动,对总目标进行了综合讨论与提炼,明确了上海市测绘院的发展始终要与时俱进、自我超越。全院的总目标确定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这个目标涵盖着管理、经济、科研、业务、人才、环境、思想道德建设等方方面面,激励职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在测绘文化建设具体工作中,他们首先做到理念创新。测绘文化扎根于工作的实践,又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抽象和总结,因此也预示着她的生机和活力。“工作、学习、思考,让生活更加美好”,“有活力的单位才是有前途的单位”,“钻牛角无穷烦恼,退一步海阔天空”无不体现了理性思考的火花,体现了实践中创新的成果。二是活动形式的创新。“为家属单位献一计”活动,收到建议一千二百余条,双文明创建活动把职工和家属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议政会”的创立,作为职代会的延伸,为职工群众参政议政新辟了一条渠道。“质疑奖”的设立,作为学习型组织质疑机制的一种实践,体现了领导层虚心听取意见的诚意。“喷喷香”、“啄木鸟”、“理好财”、“精品屋”,一个个鲜活又富有特色的职工特色小家,使职工以院为家,凝聚力大为增强。在抓好环境园林化建设的同时,上海院在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下午举办以舒展身心、丰富知识、强身健体为主题的“三得益”活动,各类文体活动和知识讲座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促进了职工的全面发展,在全院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润物细无声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上海市被称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动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为上海市经济建设提供测绘保障责任重大,上海市测绘院放眼长远,以测绘文化建设为抓手,苦下“诗外功夫”,从看似无为中找到大治的秘方,使自身实力得到不断增强,在滚滚经济洪流中牢牢站稳脚跟,挥洒风云,笑傲东方。
1993年,在上海院发出测绘文化建设号召的同时,全院的管理还难脱计划经济的窠臼,全院每年只有几百万元的事业费,一张交通图可以十来年不变……。在南北湖会议上,全院上下集思广益,分析现状,展望未来,理清思路,最终提出要大力开展测绘文化建设,这次会议成了上海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历十四载春秋,上海经济的巨大成就令举世注目,上海市测绘院作为经济的开路先锋,借助测绘文化建设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既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通过自身的作为赢得广泛的认可。
上海院坚持以科技创新带生产,竭力满足基础测绘的需求。为提高测绘服务社会管理及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上海院在十多年间三次加快基础测绘更新周期。199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基础测绘周期更新机制,实现了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二年、1∶1000三年、1∶2000四年更新周期的目标(即二三四更新周期)。2002年加快更新周期,提出“重大工程竣工测绘,外环以内动态修测,环线以外周期更新”的新举措。2006年以来,为上海市域“1966”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测绘保障,又主动提出新的保障机制,把更新周期缩短为半年、一年和两年(即0.5、1、2保障机制)。2005至2006年,上海院全面完成上海基础测绘任务,完成“一城九镇”、部分城镇和郊区部分发展建设重点地区的1∶2000比例尺地形图调整至1∶1000比例尺地形图工作。完成地形图比例调整1∶1000图幅3277幅,涉及面积655平方公里。完成《上海市高速公路规划布局示意图》、《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规划示意图》、《上海市市域轨道交通规划示图》等一系列基础测绘工作,为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海院担负着繁荣上海地区地图市场的职责,为全面反映社会经济要素,上海院与市建设和交通委、与市交警总队、市地名办、市民政局、市环卫局、市旅游委员会等政府机关建立了长期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了各类资料的权威性和现势性。《上海城区交通图》、《上海旅游交通图》、《上海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图》等10多个品种的主流产品形成了品牌效应。该类地图市场需求量大,应用广泛,为此,上海院制定了每年两次(1月、7月)的更新计划,并严格实施。为满足读者需求,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寻求权威合作单位,主动策划开发地图新品种,2004年以来,已成功开发了《上海求医指南地图》、《上海求职指南地图》、《上海市出行方便地图》、《上海公交换乘地图》、《上海行车信息必备地图册》、《上海行》电子地图等深受读者喜爱的地图,公开出版的地图再版率达到了90%以上。日前,10万份首版《上海地图(中英文版)》在浦东国际机场出入口设点赠送。另外,《上海旅游图(TOURIST OF MAP)》已连续7年在上海的各大宾馆赠送,累计赠送数量达100多万份,《吃、住、玩在上海》已连续3年赠送,累计赠送数量近百万份。
上海院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应用服务达到“1-2-2”:即累计免费赠送地理信息数据100余家,累计优惠价提供和长期更新维护200余家,年社会各单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用户2万余家。他们积极为全市规划系统的信息化提供数据服务和更新保障,为配合市交通规划大调整提供了各类相关信息的实地核查服务。
上海院充分发挥技术、质量、管理、基础信息的优势,积极参加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测绘保障,承担沪杭磁浮工程、世博园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上海市电力管线、排水管网等项目的测绘服务。2005年,东海大桥的全线贯通标志着上海院将测绘技术创新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东海大桥测绘工程所涉及的高精度路海高程传递技术为国内罕见,生产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攻关,成功地把高程传递到了30公里外的外海岛区域,该项目获得了中国测绘学会颁发的“2005年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奖”,以及“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年,上海G P S基准站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广泛服务于天文、气象、勘测、电力等行业。上海连续运行G P S基准站系统作为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由G P S基准站网、监控中心、数据传输系统、定位导航数据发布系统、用户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各G P S基准站与监控中心间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成一体,形成专用网络,为各行各业提供全天候、不间断、高精度的定位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精度定位改正信息,用户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系统建成至今,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和服务机制,专人负责系统的维护和用户技术咨询,积极推动社会化应用,截至目前共有50多家单位的114台设备接入系统,用户使用网络时间累计已高达54万分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今年上半年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建设部联合发文要求开展土地资源调查。这项任务要求用60天时间完成覆盖上海全市的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9187幅,这是从来都没有进行过的高难度工作,过去要用一年的时间。因此很多职工表示“不敢想象”。但上海院即刻组织精兵强将,调配了最先进的设备加班加点,全院上下齐心协力,采用新思路、新技术,全力推进,最后终于按期完成这项工作。
上海院还积极投身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将先进模范带头作用辐射在行业内外方方面面。上海院通过组织开通地图信息反馈咨询电话、开展文明路口交通协管工作、与曹杨社区敬老院开展谈心送温暖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各界,广受公众的好评。通过测绘拥军,为上海警备区以及“好八连”等部队义务提供测绘服务。在实施从1998年开始的上海院对郑州测绘学校的“十年扶贫帮困行动计划”中,干部职工自愿捐助,至2007年6月已捐赠人民币578950元,目前还建立了爱心帮困基金。通过这些实际行动,上海院真正将对社会的贡献落到了实处,在社会上塑造了过硬的品牌。
第五篇:责任与待遇之我见
责任和待遇,是两个不同含义的词。讲某某人有责任,那绝对是一种褒义,而说到待遇的高低多少,却总带有一点铜臭味。在当前福建煤电公司内部开展的“有责任才有待遇,有待遇就要负责任”的大讨论中,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辩证研讨,对于面临困境的煤炭企业,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责任是一种担当的精神,是一种为人做事的态度和准则。待遇是
用人企业给被聘用者予物质上的认可和肯定。许多人可能认为待遇是和能力成正比的,其实责任的作用大于能力。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对于包括煤电公司的许多企业里,很多岗位不需要从业者有多高智慧,多高的能力,多丰富的知识积累,一个普通员工只需通过常规培训,只要他责任心够,能多用心思多花时间在岗位工作上,一般都能干好工作,从而获得企业的认可和待遇。因此,不是有了能力就会有待遇,而是对企业够负责,能把时间精力多放在工作上,才有待遇,即有责任才有待遇。
就个人认识,责任是前提,它决定“想干和不想干工作,要干和不要干”的思想问题;能力涉及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而态度更象是“爱不爱,喜不喜欢”的命题。责任不但大于能力,而且还决定工作态度。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从而决定工作效率和业绩。在工作中,只有清醒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责任,解决了“想不想和要不要工作”的思想问题,才会更好地承担起责任,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工作就由被动压迫式转化为积极主动型。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管理层次越高,所起的作用应该越大,待遇也会越高,但同时要求管理者的责任感责任心也越强。众所周知,管理贵在坚持难在恒久,只有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才有恒心毅力去坚持落实某项制度某件工作,没有责任的人做事往往浮于外表,虎头蛇尾,不能长久,更谈不上管人和理事。
有了待遇就要负责任。一个人在企业做事,拿企业的待遇,就应该毫无疑问为这个企业负责,忠于这个企业。说到底,这是一个人对企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的问题,有没有把企业当成家的命题,因为责任感源于忠诚。“忠诚企业” 不但是福能集团企业文化中的道德要求,我想也是很多企业的基本要求。其实,人生短短不到百年,而许多人吃在企业,住在企业,二三十年一晃过,更有甚者还是出生和成长在企业的“企二代”,对这些人而言,这已经不是“企业如家”的问题,而是企业已经成为你的“大”家了。企业和员工好比“皮和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的兴衰成败和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企业是员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和依托,只有企业生存发展了,才能成就员工,正如公司领导说的“企业好大家才好!”。退一万步讲,“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人还在这个山头,只要还是企业的员工,只要企业仍给待遇,员工就应该为她歌唱、撞钟、工作和负责。
对工作尽职是责任意识基本体现,一个具有尽职敬业精神的员工,都会真正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努力贡献,即使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我们福煤集团企业文化中的企业道德第二句话就是忠于职守,展开讲就是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对工作尽职也是有责任感的最基本起点,一个对本职工作都不尽力的人来说有责任感就是一句空话。作为我们企业的管理人员,有责任感最基本的就是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表率。在党员的八项义务中,与我们企业党员和管理干部联系最紧密、最关键的就是能否在工作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或管理人员如果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比一般群众更好的成绩,就是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义务,就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党员或管理人员,更不要想企业给你享受待遇了。所以,我们企业的每一位管理人员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要对自己的岗位工作认真负责,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实现企业效益发展和自己事业发展的“双赢”效果,这也是通常说的“一个对工作负责的人,更是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