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我国当前证据规则对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制约及完善
试析我国当前证据规则对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制约及完善
作者: 邓辉发布时间: 2011-03-11 15:11:
54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在国内素有“优良传统”的美誉,在国外亦被誉为“东方经验”,它对解决民事纠纷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二0一0年六月七日最高人民法院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调解正成为打造和谐司法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我国当前证据规则的相关规定却束缚着法官的手脚,制约着调解工作的大力开展。
一、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现状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履行自身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的首要工作任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既是推动矛盾化解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又是对法官司法能力的考验。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调解是高质量审判,调解是高效益审判,调解能力是高水平司法能力。调解是一种独特的解纷方式,以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对立为基本目标,发挥交涉、教化和治疗等多方面的功能,日本学者棚濑孝雄在描述调解的模式框架时,就是根据其功能的不同而类型化为交涉型调解(当事人自行协商交涉以达成解决纠纷的合意)、教化型调解(运用道德教化以维系持续的相互关系)和治疗型调解(从纠纷产生的深层原因入手运用心理治疗方法来消除人际关系的病理现象)等。这种划分,在《若干意见》关于调解适用范围、类型化调解的规定中,已经获得了应用。调解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案结事了,有利于修复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在德国的民事诉讼中,法院常常很积极地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1976年《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279条规定,“地方法院和州法院应在程序进行中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为此目的,得命令当事人到案,或把它们交给受命法官或受托法官进行和解”。诉讼和解在整个诉讼过程中都能达成,当事人一般对和解抱有较大的期望,法官也通常会建议和鼓励这种和解。且有一个程序对诉讼和解的达成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即《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278条第1款规定的,开庭审理前法官简要介绍案情及争议的程序。通过法院的介绍,“双方及其律师可以了解到,在经过准备之后,法院在事实上和法律上如何看待这一案件”,在此基础上,法院将尽力在当事人之间进行和解,以谋求案件的某种友好解决。此外,法院还会在庭审开始前向当事人发出附有简短理由的书面建议,这使得双方当事人更有可能达成协议。且诉讼和解记入法院笔录即具有与判决同等的效力。在我国,民事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因此,民事调解的运用必须服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民事诉讼任务。这就意味着民事调解同样应
当严格依法进行。从程序法方面而言,民事调解贯穿于整个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程序合法具有独立的价值,依法进行诉讼首先意味着各诉讼主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各种诉讼活动。严格遵守诉讼程序不仅是做出正确判决的保障,而且对于表征整个诉讼过程的公正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从实体法方面来说,无论是在事实的认定上还是在法律的适用上,调解都与判决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果说判决要求的是严格的实体合法性的话,调解则只是要求相当宽松的实体合法性。
二、我国“证据规则”现状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用来确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纠纷案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纠纷案件,都是已经发生的事件,审判人员不可能预先知道案件事实,不可能一开始就了解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过程。这样,审判人员对于审理的案件,实际上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要完成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转变就必须借助证据。只有充分、确凿的证据,才能保证正确认定案件事实,最大限度地追求“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相一致,从而正确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办案质量。同时,也只有掌握充分、确凿的证据,才能有理有据地说服教育当事人遵守法律,履行自己的义务,使纠纷能彻底、迅速地解决。
基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均对证据的种类、举证责任、证据取得、证据
第二篇:对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思考
对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思考
法院调解,也称诉讼调解,是指在法院审判人员的指导下,双方当事人通过自主协商一致,解决相互间存在的民事纠纷的活动。近年来,诉讼调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越来越显现出对于及时、彻底地解决民事争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具有特殊的司法救济价值。为了今后更进一步做好民事调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谈点粗浅看法。
一、要深刻理解诉讼调解的本质与内涵
诉讼调解是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并且不违反当事人处分原则的前提下,由人民法院主持,依法通过协商来处理民事纠纷的方式。全面理解诉讼调解的本质是做好民事调解工作的基石,树立正确的诉讼调解意识是做好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有力保障,而以“三个至上”要求审判人员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民事诉讼调解工作,是做好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保障。
二、要灵活开展调解工作
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易于履行,可直接调解的案件暂不排期开庭,限定时间直接进行调解;对进入审判流程的其他案件,主要实行开庭调解;支持庭上调解与庭下调解相结合,把调解重心放在庭上,庭上调解不成 1的,可休庭后再进行调解;判后也可以调解,但原则上要案结事了,以防影响法律文书的严肃性。这就是“庭前、庭中、庭后”调解法。
庭前调解,就是将婚姻、家庭纠纷、简单债权债务纠纷、一般人身权纠纷纳入庭前调解范围,要求承办法官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找准争议焦点进行调解。庭中调解,对一些案情复杂,双方争议较大的案件,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地给当事人讲解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和说服工作。庭后调解,对当庭难以调解的案件,为了双方的合法权益,让当事人权衡利弊,承办法官可采取庭后个别谈话、分别做工作,进行背对背的调解。通过分别做调解工作首先控制好当事人的情绪,使之能够理性认识问题才有调解解决的可能。
三、必须强化“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
无论是民事诉讼法还是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和执行规定,都赋予了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形成的调解书的强制执行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调解一般有三个原则: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和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进行诉讼调解必须建立在合法高效的基础上,首先是自愿,其次是合法,再者是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司法实践中,承办法官往往更注重前两者而不在意或模糊第三个原则,笔者认为极为不妥。如果在调解过程中删除或弱化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
则,那合法化的审查将变得表面化和形式化,就会从制度上为恶意串通调解提供了生存土壤。弱化事实清楚、分清是非原则也就弱化了国家权力机关对启动国家强制力合法性、正当性的审核。一旦个案的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虚构事实通过调解程序启动国家强制力实现自身的非法目的,则人民法院不应当确认。即使在执行阶段能发现问题,但生效调解书的撤销需要经过再审程序。如果发生了调解侵害第三人利益的情况,第三人启动再审程序将会有一定的难度。即便启动成功,再审也会给第三人造成诉累,法院也需要动用相当的人力物力。所以在制度上确保避免恶意串通调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调解过程中坚持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
四、着力化解矛盾,预防和调处群体性纠纷
如果一个案件处理不好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既影响社会稳定,也会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笔者认为,对可能引发群体性纠纷的案件,需要认真落实两条方针,即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注重社会效果;同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指导,使企业能够在发生此类纠纷时配合法院工作。
五、多边结合,达到调解的最佳效果
对已经由乡镇司法所及街道指导的案件可以邀请相关人员参与诉讼调解,增大案件调解的成功率;对一些因家庭邻里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以及群体性民间纠纷来法院咨
询或来信来访的,由法院包片法官进行及时妥善的劝导,向其讲明人民调解的优点,调解协议的效力以及诉讼风险等问题,力求以最小的经济成本化解纠纷;对涉及到经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过的民事案件审结后,法院应将处理结果口头或书面反馈给调处过的调解委员会,对有典型指导意义的案件,则由审判人员整理成书面材料,反馈给辖区的乡镇等调解委员会;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过多次又难以解决的案件,如赡养案件、赔偿案件等,采取就地办案方式,组织广大群众旁听,这样既可以起到宣传法律的作用,又可以有力推动和支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
第三篇: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初探 - 副本
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初探
[摘 要] 法院民事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法院民事调解制度更是被视为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在民事诉讼制度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法院调解制度已不能很好适应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
[关键词]
法院民事调解;民事调解现存问题;改进思考;
导言
法院民事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争议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以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本文简要分析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分析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制度改进的原则及具体操少许探讨。
正文
一、法院调解制度概述
(一)法院调解制度的性质
我国民诉法学界对法院调解制度性质的认识,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审判权说”(2)第二种观点是“当事人处分权说”;(3)第三种观点“审判权和处分权结合说”。
个人认同第三种观点。这是由于:其一,自愿原则是法院调解工作应遵循的首要原则,以调解方式止争息讼,双方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必需是出于自愿,以此来解决纠纷;其二,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主持并行使审判权的一种方式,当事人能否达成调解合意,离不开法院的职权干预。因此,当事人的自愿以及法院职权的使用是调解制度的两个重要方面,法院在于当事人双方中间居中调停,“审判权和处分权的结合”能够充分论证调解制度的性质。
(二)法院调解的地位
法院调解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经验”。立法机关和人民法院历来重视调解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法院调解不仅在彻底解决纠纷和维持当事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方面具有判决所不可替代的意义,在某些纠纷解决过程中,法院调解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发挥软化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政治功用明显。
(三)法院调解制度的价值
毫无疑问,法院调解制度能够如此广泛而有效地在民事审判实践中适用,并为日本、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初探
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所推崇(有的国家称之为诉讼和解),无疑这一制度本身具有特殊的司法救济价值。一般认为,法院调解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民事争议,保持双方当事人的团结与合作,同时可以增强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减少诉讼和诉讼成本,方便群众诉讼。
二、法院调解制度出现的问题
(一)调解中法官用以出现群力滥用现象
从调解制度的性质来看,“审判权和处分权结合”,调解过程中法官的影响力可以左右当事人的决定,法官也能回避法律上做出判决的困难,造成民事审判中倾向于调解而较少审判。因为调解可以让法官处理案件相对而言会容易,导致法院调解制度出现法官引导当事人双方走向调解的弊端方面。法官无视调解的“自愿”原则,甚至不再用合法原则审视调解方案,“包办”处理当事人之间私权利的纷争,因此审判权极易被滥用,表现为背靠背调解,暗箱操作定案:“和稀泥”式调解,侵犯当事人的权利; “以判压调”,“久调不决”,强行调解;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等。从而影响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不利于一个公平、诚信、规范交易秩序的形成,也有损法官和法院公正执法的形象。调解制度的价值以及意义也难以实现。
(二)庭前调解存在弊端
庭前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开庭审理前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经当事人双方同意,在审判人员主持下进行的调解活动。它是当前人民法院广泛采用并被认为是及时、有效解决民事纠纷的一个途径。有学者认为,法院调解不应当以查清事实、分清是非为前提条件,在没有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情形,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是其行使处分权的表现,法院没有必要干预。个人认为,“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是法院调解的基础。法院不经过庭审中的质证和认证,是不可能查明讼争事实、分清是非的,也就难以优质高效地依法主持调解,审理活动容易背离公正和效益两大司法目标。因此,应当把“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作为调解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如果当事人就纠纷已自行达成了和解协议,属诉讼中和解,可以到法院申请撤诉结束诉讼,此时法院结案的方式是撤诉而非调解。
(三)立法结构上的缺憾
我国民诉法将调解与判决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争端机制规定于同一民事诉讼程序中,引起两者的冲突和紧张。民事诉讼制度的理想状态在于一方面制度设计应尽可能体现程序正义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应是高效和节约的,即应当体现公正和效率。但是,决程序由于经过充分的庭前准备、对抗性的审理过程以及合议、上诉等程序保障制度,因此其更符合法治精神,体现了程序正义,但其严密的制度设计,亦使追求诉讼效率的当事人困于讼累之中,而法院也受缚于重压之下,造成诉讼成本增加和司法资源浪费;调解制度具有高效和节省的特点,但同时缺乏严密的程序保障,具有反程序的外观。尽管人们期待公正标准,但调解过程比起我们习惯的民事诉讼还是有一种更大流动性和非正式特征。我国的调解更可适用于诉讼的任何阶段,随意性很大。
(四)其他重要方面
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初探
鉴于以上分析,现行调解制度,由于法官的调解偏好极易导致审判权的滥用的存在,法官出于趋利避害的考虑,在处理案件时自然而然地选择调解结案,那么就会出现司法实践中对自愿原则的背离。此外,调解的便捷性与相对自主随意性,与诉讼程序的严格性相比,在立法上的体现相违背,立法原则出现矛盾。
三、改善现行民事调解制度的思路
(一)明确性质与坚持原则
现代法治社会的一大特点是人们的权利意识增强,寻求公力救济的愿望更为迫切,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们的效率观念也趋使他们寻求更为经济、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式。民事调解制度的完善,须从厘清民事调整制度的性质与原则开始。
首先,厘清民事调整制度的认识,就要求调解活动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法院的作用是辅助指导共同解决纠纷,而不是强迫和命令。换言之,就是当事人在法院提供的法律资源充分和法律人格公正的平台上,协商解决双方矛盾纠纷的活动。
其次,对民事调解制度原则的坚持,在于定义好自愿、合法原则。对“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不应一概肯定或一概否定,而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双方当事人(尤其是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一方)一般都会要求通过法院的审理查明事实的真相和分清双方的是非责任,“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气”。他们需要的是专门权威国家机关对其纠纷的裁断,而这个权威裁断,显然只有法院做出才最为合适。所以,法院调解始终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二)法官中立主持调解。
法官在民事诉讼中处于中立、公正和消极的地位,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强化并贯彻当事人处分原则,绝不能包办当事人的工作。庭审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后,在调解阶段法官不应一开始就发表个人意见让各方当事人接受,而是要居中主持庭审,有针对性地进行充分说理,把法言法语和群众语言相结合,摆事实,讲道理,释法律,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气氛,使当事人的主张进一步向客观化、明朗化转化,调和社会常识、法律规范、事实关系及当事人的意见,使案件事实清、道理明、人心服,促成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一致意见。鉴于我国经济基础仍较落后、国民法律素质仍不高的基本国情,现阶段如果当事人在庭上调解不成时,法官在庭审结束前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的请求作出评价,并帮助他们了解诉讼中潜在的有利点和不利点,征询当事人能否在此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
(三)重构调解格局 1.调解应当公开进行
公开审判是我国民事审判的一项基本制度,适用于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外的民事争议,其目的在于将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审判人员依法办案的责任感,促使当事人如实陈述案情,正确解决纠纷。
2.实行诉讼内调审分离
一方面仍然将调解保留在诉讼制度内,另一方面将调解程序从审判程序中分离出去,作为审前的程序,设置调解法官来主持调解。既最大范围保留了法院调解制度在和平解决纠纷、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又将调审程序与调解主体双重分离,确保调解程序的启动必须建立在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上,彻底杜绝法
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初探
官强行适用调解,调审转换,久拖不决,同时又有助于调解法官的专业化发展方向,不断完善调解艺术,创新调解方法,提高法官以和谐方式解决纠纷的能力。3.调解时间的选择
现行司法解释和实务界都将立案调解或者诉前调解作为拓展调解渠道、提高调解效率的改革方向,殊不知,所谓的“答辩期满前”或者“立案后”的调解,更容易造成法官“以判压调”和利用当事人信息不完全的弱势进行调解,是对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规避和曲解。必须保障当事人在信息充分的前提下,自主决定是否调解。同时考虑到当事人往往开庭后很难改变立场的心理因素,调解的时间应当限制在当事人交换证据之后,开庭审理之前进行。
总结
本文简略地从我国现行法院民事调解制度的现状分析谈起,针对现行制度的一些弊端,本别从民事调解的性质与原则、法官的职责的公正性、调解程序的科学合理化等方面,就制度的改善粗浅地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参考资料
1.《司法制度论文集》,《刍议民事调解制度》,中国大学生网-法学论坛-司法制度 2.《民事诉讼法(第四版)》,教材 3.《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李浩
4.《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章武生、吴泽勇
第四篇:浅谈当前民事审判中如何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是双方当事人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对案件争议的问题进行协商,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制度。从1937年我党在陕甘宁边区创立的“巡回审判”、“就地办案”等“马锡五式审判方式”发展至今,凝聚着新中国几代司法工作者的心血、智慧和经验,以其蕴含的深刻的法理内涵与丰富的人文精神被西方司法者誉为
“东方经验”。当前我们对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提高了重视程度,经过充分调研,最高院于2004年8月与2007年3月先后出台了《关于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两份文件,从而在制度上对诉讼调解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引导和推进。通过近段时间的努力,“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这一民事审判方针在实际审判之中得到了落实,以调解为主、以判决为基础的民事诉讼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加强调解工作的必要性
我国有五千年“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调解制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众基础。实践证明,弘扬调解文化、扩大调解范围、提高调解成功率,对公平地化解民事纠纷,降低当事人诉累,节省审判资源,构建和谐司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调解有助于大幅减轻当事人的诉累,降低法院的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审判是一个通过程序、证据来使事实得以再现的过程,一个官司打下来不仅法院要投入大量的审判成本,对当事人来说也是很大的诉累。调解是双方自愿,方便快捷解决纠纷方式,为双方当事人提供了一个以情感人的谈判空间,使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使双方当事人减少了收集证据,举证、质证等许多麻烦,减轻了诉累,为双方今后生活中的和睦相处,工作上的精诚合作奠定了基础,使其获得远比经济价值更重要的社会价值。还有又大大的降低了法官的工作压力,节约诉讼成本和审判资源,可谓是三全其美的好方法。
(二)加强调解工作是减少诉涉上访、信访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重要手段。有些法院的判决没有问题,法官也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双方当事人总有一方或双方在上访,很大原因是法官仅依法办案,没有通过调解赢得当事人的认可。河南省高院张立勇院长曾指出:老百姓之所以对我们一些案件不服,到处上访,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的一些案件审理质量不高,一判了之,该调解的没有调解,只追求法律效果,不追求社会效果。因此,我们要到老百姓中间去,通过调解的手段来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践证明调解结案将减少涉诉上访、信访,促进了当地的稳定和谐。
(三)加强调解有利于从根本上化解矛盾,解开双方心理上疙瘩。不少像离婚、邻里纠纷等民事案件中渗杂心理失衡与感情敌视因素,调解通过对双方心理的调适和双方利益的互让起过良好的心理安抚作用,使双方当事人能在调解过程中找到双方情感的互碰点和利益的平衡点,使双方理性的面对问题,从长远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使双方误会的坚冰融化,情绪的对立得以解除,感情的裂痕得以修复,利益的冲突得以缓解。
(四)加强调解有利于提高群众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诉讼。较判决相比,调解过程中双方有充分的发言权与决策权,通过互相的谅解妥协最终能心平气和的理性的看待问题,达成和解协议,这种双方的自愿、互让与积极参与不仅能提升广大当事人的解决纠纷的法律意识,亦能从根本上消除当事人申诉和缠讼的根源。同时调解的过程又是一场生动具体的法制教育课,当事人达成了协议,解决了纠纷,效果显著,能够使诉讼当事人和旁听群众等受到很好的法制教育,从而可以调解一案,教育一片。
二、当前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职权主义浓重,自愿原则难以实现。我国民诉法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而从目前调解现状看,大多数法院实行的都是“调审合一”的模式,法官往往具有调解者和裁判者的双重身份,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体地位强化,甚至很难做到不以职权压人。因此法官当其以调解者出现时,会出现“以劝压调”、“以拖压调”、“以判压调”、“以诱压调”等现象,违背了调解自愿的原则。
第二,严格依法解决诉争与调解时适用法律的随意性之间的矛盾,使合法原则难以遵守。调解结果与法官严格依法作出的判决结果,肯定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就出现了严格依法解决纠纷和适用法律随意性的矛盾,甚至法官给人以“和稀泥”的印象,淡化了法律的权威。
第三,让步息诉与权利保护的矛盾,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切实保护。调解从根本上来讲是一方向另一方的妥协和让步。但有些争议不能或不应当妥协,例如标准格式合同条款的解释,对银行、保险等垄断行业的格式条款就不应调解。实践中法官为达成案件的调解,常常对当事人苦
口婆心地做工作,要求当事人保持谅解和克制并做出让步。这种让步往往是当事人一方的单方面让步,而且大多是合法有理一方向对方让步,甚至是完全正确的一方向完全错误的一方让步,也就是说让有理、正确一方为达成调解放弃某些既得、应得的利益。这样调解就显然弱化权利保护,必将对社会主义法制的正义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恶意调解”难
以预料和防范。一方当事人特别是被告,可能会利用调解程序找出对方的弱点和劣势,用拖延调解而又不同意任何调解方案的方式对付对方甚至法院,使调解程序落空。
三、新时期如何开展好调解工作
调解是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自由处分,是合同法原理在诉讼中的充分体现,是一次新的合同的形成。下面就如何开展新时期民事调解工作谈一下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有效的把握调解的时机,将调解贯穿于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将案件分为庭前、诉中、诉后三个阶段,每阶段采用不同的调解原则,将调解贯穿于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庭前阶段,我们要本着“模糊”原则,从节省诉讼资源,及时化解矛盾的角度积极进行调解,使当事人减少收集证据、举证、质证等方面的投入,方便、快捷的解决纠纷。诉中阶段,在案件事实基本查清时,我们要及时,全面的为当事人归纳争议的焦点,在分清是非、划清责任的前提下进行调解,避免当事人在案外因素上的无谓的争执,使当事人在认清形势下权衡利弊下进行调解。诉后阶段,在未下判前亦可接受当事人的调解请求,如当事人能达互让则可省去执行程序,缓解执行的压力,降低当事人的诉累。
(二)通过行使法官释明权来缩小调解与判决间的差距,提高调解率。法官释明权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声明或陈述不清楚、不充分时或提出不当的声明或陈述时,或所取证据不够充分却以为证据已足够时,法官以发问等方式提醒和启发当事人,把不正确的予以澄清,把不充分的予以补充,把不当的予以排除,或让其提出新的诉讼资料,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权力。释明权是对当事人诉权的补充,让法官对双方的地位和能力进行平衡,是法律向弱者倾斜的一项诉讼制度。调解中释明权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调解主张“模糊”,侧重当事人自由处分权利,该自由处分必然受双方地位、力量的制约,因此法官在调解的过程中要充分行使释明权来均衡双方的力量乃至利益,从而使调解的结果更贴近实质正义,释明权的行使在调解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根本上避免恶意调解的发生。
(三)加强对调解协议审查,使调解协议合法性更接近于判决。调解虽然由法官主持进行,但主要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决定。因此,我们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合法性、自愿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的落实。对调解协议中涉及第三人权益或者涉及权利转移的内容要重点审查。在确认调解协议时,当事人一方提出存在违背其自愿情节的,我们要仔细审查确认,从根本上杜绝恶意诉讼,恶意调解情况的发生,使调解的合法性更贴近判决。
(四)以公正、廉洁司法作为调解的坚实后盾。案件调解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对法院公正司法信任程度的高低,如果双方当事人能对法院的公正性充满信任,就会从内心对法院的调解工作积极配合,从而提高调解的可能。
(五)让调解“活”起来,并与判决充分结合起来,共同铸就一道维护正义的防线。灵活运用调解手段,注重做到“四个结合”:做好无过错方的宽容调解工作与有过错方的觉悟改进工作相结合;庭前调解与庭审调解,庭后调解相结合;“面对面”调解与“背对背”调解相结合;双方现实纠纷的解决与未来将出现的协作互利关系相结合。
总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理性的看待调解工作,调解可以降低诉讼成本,可以及时化解矛盾,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们的审判职能,防止“以调代判、久调不决”的情况出现,要做到在准备中调解,在调解中准备,以提高审判质量和诉讼效率为目标,不断提高调解的机率,从而有利于矛盾解决,有利于树立司法权威,有利于社会稳定。
第五篇:我国民事执行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我国民事执行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1)
内容摘要:
民事执行是指执行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债权予以公力救济而进行的司法活动。民事执行制度是一个法治国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之一,有效的民事执行可以树立国家司法制度的威信和威慑力,是实现国家法治化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对我国民事执行法律制度的分析,指出现行民事执行法律制度在执行发动程序、执行管辖、委托执行、财产调查、执行和解、协助执行及执行救济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对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及俄罗斯等国民事执行制度的述评,结合民事执行工作实践,对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法律制度提出建议。最后提出,完善的民事执行法律制度,应该能够保障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尽快依法实现,能够对恶意逃债人产生巨大威慑作用,让拒不履行义务的债务人付出比自觉履行义务要大的多的代价,此外,对确实没有履行能力的债务人,也能在依法执行的基础上体现出人文关怀。
关键词:民事执行法律制度缺陷完善
目录
引言………………………………………………………………………………3
一、我国现行民事执行法律制度的缺陷……………………………………3
(一)执行发动程序与客观实际不相适应………………………………4
1、未确立申请执行期限告知制度
2、对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没有严格区别规定
3、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制度欠缺
(二)在执行管辖方面的立法缺陷…………………………………………5
1、规定不合理,违背执行规律和效率原则
2、管辖规范缺漏,程序运转艰难
3、缺乏级别管辖的规定,案件分布不均
(三)民事执行通知制度存在弊端………………………………………5
1、暂时剥夺了权利人对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权利
2、变更履行期限没有法律依据,有效送达存在诸多困难
3、常起到提醒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逃债通知书”的作用
(四)委托执行制度不健全,实践中收效甚微…………………………6
1、执行权被分割行使,产生矛盾很难协调
2、被执行人财产查证困难
3、委托法院和受托法院的重视程度问题
(五)缺乏完备的被执行财产调查制度……………………………………7
1、由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或线索
2、通过被执行人报告其财产状况
3、人民法院依申请或职权调查被执行人财产
(六)执行和解制度存在不合理性………………………………………7
1、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2、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期限问题
3、执行和解协议其他不容忽视的问题
(七)协助执行制度亟待加强,司法冲突尚无规范的解决机制…………8
(八)执行救济制度存在许多疏忽之处……………………………………9
1、程序性救济的缺位
2、对第三人实体权利的保护不充分
二、对有关外国民事执行法律制度的述评……………………………………9
(一)英国、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执行制度述评………………9
(二)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执行制度述评…………10
(三)俄罗斯的民事执行制度述评………………………………………11
(四)国外其他国家的民事执行制度述评………………………………11
三、完善我国民事执行程序的构想……………………………………………11
(一)重
构
执
行
发
动
程序……………………………………………12
1、确立申请执行期限告知制度
2、严格规范民事案件执行移送制度
3、确立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制度
(二)构
建
完
善的执
行
管
辖
制度…………………………………………12
1、重新确定执行案件地域管辖原则
2、明确级别管辖
3、统一地域管辖
4、确立指令管辖
(三)改
进
委
托
执
行
制度…………………………………………………13
1、做到“受托执行案件”与“非受托执行案件”平等对待
2、严格遵守委托执行与赴外执行的划分界限
3、明确委托法院和受托法院的权限,并保障各自权限的有效行使
(四)废除执行通知制度,增设执行警告程序………………………14
(五)完善被执行财产调查制度、强化被执行人的义务和责任………14
1、被执行人必须如实申报义务
2、申请执行人异议权和执行法院调查审核权相配合
3、进一步强化被执行人的义务和责任
(六)完善执行和解制度,杜绝“赖帐少给”现象……………………15
1、明确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2、对执行和解协议进行必要的司法审查
3、注意控制被执行人财产,确保债务履行
4、完善告知制度,促进执行公开
(七)完善协助执行制度,规范司法冲突解决机制……………………16
(八)完善执行救济,确立执行异议之诉制度……………………16
1、关于程序上的执行救济
2、关于实体上的执行救济(1)、建立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2)、建立第三人异议之诉制度
(3)、设立较为完善的执行复议和执行听证制度 结语……………………………………………………………………………18 参
考
文献………………………………………………………………………20
引言
民事执行是指执行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债权予以公力救济而进行的司法活动,一般是指国家强制性地处分债务人的财产以偿还其债务。民事执行制度是一个法治国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之一,承载着将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付诸实施,以实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能。有效的民事执行可以树立国家司法制度的威信和威慑力,是实现国家法治化的必要前提。
在我国,民事执行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伴随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而产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大量增加而逐渐发展起来。由于我国法治基础比较薄弱,民事执行工作自发展之初就存在着机构不健全,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等先天不足,加之社会商业活动中拖欠债务成风,恶意逃债现象普遍等社会经济现象,执行环境不尽如人意。20世纪80年代后期,“执行难”问题开始出现,大量的生效法律文书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执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社会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得不到弘扬,国家法律的尊严受到严重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为解决“执行难”问题,中央在1999年专门下发了11号文件,全国各级法院经过不懈的努力,执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仍然未能完全摆脱“执行难”的困境,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作者:3COME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