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领导者必备的工作方法(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1:2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查研究是领导者必备的工作方法(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查研究是领导者必备的工作方法(读后感)》。

第一篇:调查研究是领导者必备的工作方法(读后感)

调查研究是领导者必备的工作方法

---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有感

近日重温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边读边对照自己作为一个部门管理者在工作作风、方式方法、领导艺术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进行认真反思,不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犹如一声断喝,对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仔细领悟,深刻反思,《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善谈者未必善为”,中层领导是组织系列中的中坚力量,兼有领导者与下属的双重身份,在组织系列中处于“上挤下压”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我们如何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必须坚持调查研究,讲究领导艺术,准确把握这个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某些教条的“方法”和某些固定的“经验”中脱离出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锤炼出一整套科学的工作方法。主要体会有四点:

(一)调查研究—发现问题。领导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要有相应的本领和实力。本领和实力的具体体现是:解决这个单位和部门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争取主动,注重实效,讲究艺术,注重策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起点就是要开展调查研究。所谓问题,就是应有现象和实际现象之间存在的差距。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 1

情报,发现差距,确认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和症结所在。从而构成了解决问题的起点。发现不了问题就无法去解决问题;问题调查不清楚,就难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容易,同一事物,有人认为是问题,有人认为不是问题。坚持调查研究,正确地观察事物、发现问题的症结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

(二)调查研究—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领导的高明之处在于正确的决策和科学的拍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是领导者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和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决策的科学性,是与领导掌握的第一手材料的数量、准确、全面成正比的,掌握的实际情况和信息量越多,情况越真实可靠,决策的基础就越坚实。先谋后事者成,先事后谋者败,对实际情况不调查不研究,自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比别人高明,主观臆断,盲目拍板,结果工作就会越来越被动,群众威信就会越来越低,造成无所作为。

(三)调查研究—了解“下情”,吃透“上情”。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有时常常习惯于机械地理解上级政策,简单照搬条文办事,同样政策下别人能办成事,而我们却难于办到,究其根源,就是不动脑筋,不深入实际调查,具体制定适合本单位、本部门的管理方法。作为部门领导既是领导又是部下,这种特殊身份需要我们运用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技巧,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上情”与“下情”有机结合起来,把上级的政策用好用足,把自己的工作有创造性地开展起来。所谓“上情”,就是通常所说的“上头精神”,也包含领导精神;所谓“下情”,是指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

人员素质、职工情绪等具体问题。只有把“上情”与“下情”结合起来,才能在工作中融汇贯通,应对自如。把“上情”与“下情”结合起来就是要把普遍的东西具体化,搞好调查研究,搞清我们这个单位、部门按照上级的精神应当怎么办,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意见来,而不能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一般的东西典型化,要通过调查研究,把上级的精神形象化、典型化,多结合“下情”抓一些典型事情,总结好经验与模式,别把上级精神只停留在一般地传达贯彻上。

(四)调查研究—亲力亲为,对症下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在实践中如何应用这一道理,我认为:工作中不能“人云亦云”,遇到问题要“多思考”,要亲力亲为主动深入基层和实际,注重调查,了解掌握大量真实情况,做到言之有理有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是很正常的事,要面对困难,正视问题,不要把自己封闭在办公室里,尽可能挤出时间走出去,与周围的人员多接触,多听、多看、多问、多思考、多分析,学会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初到一个单位任职,发现这个单位人心涣散,面对涣散的局面,要多看少动,不要只从表面现象或枝节上应付,急于制定一些不成熟的解决措施,最好的方法是静观其变,认真分析,选准突破口,为深入调研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调研的过程中,要俯下身子,深入到下属当中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组织问卷调研,进行走访、谈心与思想交流,了解涣散的真正原因,抓住主要问题,在较低的时间内制定措施,完善规章制度,把问题解决掉。

第二篇:领导者是设计师

领导者是设计师

如果把组织想象成一艘邮轮,而你是这艘船的“领导者”,你的角色是什么?我曾向许多管理者提出这个问题。最常听到的回答是“船长”,述有人说是“设定方向的领航员”,也有人说是“实际控制方向的舵手”,或“在甲板下面添加火力的工程师”,或“团体的组织者,使每一个人都支持、参与和沟通”。自然这些都是一般的领导者角色,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角色,却很少有人想到它。

这个被忽略的领导角色就是轮船的设计师。设计师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如果船长下令向右转舵三十度,而设计师所设计的舵只会向左转,或花六个小时才完成转舵,船长能发挥他的功能吗?如果组织的设计不良,担任这个组织的领导者必将徒劳无功。尽管轮船设计师的角色如此重要,但是很少有管理者在思考领导者的角色时想到这点。

今天,虽然领导者的设计师角色被人忽视,然而几千年前的哲人便曾对领导者的角色给与精辟的诠释。老子说,不好的领导者,会被人们瞧不起;好的领导者,会赢得人们的称颂;伟大的领导者,是让大家在事情完成时说:“是我们自己完成这件事情的。”(太上,下有知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日:“我自然。”)

老子也阐明为什么设计是有关领导的观念中被人忽视的部分原因:设计师的贡献很少受到肯定。设计是一项幕后功能,不容易看到。今天出现的结果,是过去长期工作的结果;而今天的工作带来的利益,要到长远的未来才能显现出来。一心想要掌控大局或博取声名,或单纯想要“位居行动中心”的人,这种默默的设计工作,对他们没有什么吸引力。然而这也并不是说幕后设计型的领导工作没有回报。他的回报来自于使他人有力量和能力做好工作,以及身处一个能够让大家创造真正想要的结果的组织所带来深深的满足感。事实上,他们发现这些回报所具有的意义,比传统的领导者得到的权力和称颂更为深远。

这里有一个角色,可说明系统思考在领导者工作之中的角色。乔安是某企业中一个成长迅速的新事业部门总裁,她看出一个“成长上限”的结构将使该部门的成长受阻:经理的人数持续增加,管理风格也因此开始有偏差,过去使该部门成功的愿景与价值观因而减弱。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该部门是否有能力“同化”新任经理?乔安并不等到问题发生时才处理,她设计一套选择和自我评量的程序,帮助各新任经理了解当前的愿景和价值观,以明了自己的风格是否与之相配。她花费许多时间和新任经理一起做这件事情;结果该部门因而能够继续成长。按照我们通常认为“领导者是英雄”的看法来说,她所做的事情并不是领导。事实上她并没有解决任何一项危机或问题。价值观和愿景不一致的问题根本还没有发生,问题并不是被“解决”了,而是被“化除”了,这便是有效设计的结果。领导角色,就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按照所处的领导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权利规范和行为模式要求,扮演的特定人物。这就是说,领导角色要求领导者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中包含三层含义:一是领导角色是领导者社会地位、身份的外在表现。领导者所处的地位、身份不同,他们所扮演的领导角色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职位要求。二是领导角色是领导者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不论处于哪一层次的领导者,党和组织都对他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有着特殊的规定。这是一种组织要求。三是领导角色是人们对处于特定地位的领导者的期待。就是说,人们期待领导者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种社会要求。

领导者要注意认情自己的角色性质,做到准确定位,避免角色错位,从而实施正确的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和工作成效。

(一)由“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

领导职责的变化,要求领导者由“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因为,领导的责任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但是,我们有许多领导干部往往是事必躬亲,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亲自干,对谁也不放心,这是典型的“运动员”式的领导方式。现代领导观认为,领导应该是一名“教练员”,需要退居边缘,实施具体指导,让下属自己去行动。

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区别在于:运动员是靠自己成事;教练员是靠用人成事。所以,高明的领导干部都懂得,领导是一门用人成事的艺术,即善于通过组织指导好下属来实施领导。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21世纪领导新角色是教师。基辛格就说过:“一个伟大的领导人必须是一个教育家,使远见与人们熟悉的现实之间得到沟通。”

教师和教练员的职能是相通的。那么,领导者要扮演好教师或教练员的角色,应该教会下属什么呢?一要培养下属的责任心;二要教会下属行动;三要鼓励下属创新。所以,作为领导者,我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教育者,要学会由“运动员”的角色方式向“教练员”的角色方式的转变。

(二)由“领头羊”向“牧羊人”转变。

领导拉动方式的变化,要求领导者由“领头羊”向“牧羊人”转变。因为,领导拉动的方式有两种:个人拉动和组织拉动。个人拉动,主要是靠领导者的个人业绩或精神来带动他人前进,我们把这种领导者比喻为“领头羊”。组织拉动,主要是靠组织形成的合力或惯力来带动他人前进,我们将这种领导者比喻为“牧羊人”。

“领头羊”与“牧羊人”的区别在于:领头羊只能在前面起带头作用,至于后面的羊愿意不愿意跟它走,它也无能为力;如果领导者只充当“领头羊”的角色,充其量当一个劳动模范,只能发挥劳模的作用,其力量是有限的。而“牧羊人”,身处羊群之外,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队伍的行动,能担当起领导的重任,其作用是巨大的。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总要位居行动中心,更不意味着领导者应大权独揽,事必躬亲。领导不是“领头羊”--体力劳动者。领导者要大踏步往后退,退至后面的视野开阔的高地,去指明方向。这样,因此,高明的领导者是组织家,他们懂得通过经营一个组织来实现领导,而不是靠个人单打独斗。

(三)由“船长”向“设计师”转变。

领导者控制方式的变化,要求领导者由“船长”向“设计师”转变。因为,领导控制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控制,一种是间接控制。船长是一船之长,他只能在船上就事论事解决问题,所实施的控制方式是直接控制,其影响力是有限的;而设计师是在陆地上设计好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所实施的控制方式是间接控制,其影响力是巨大的。船长与设计师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船长是解决问题;设计师是避免问题。直接控制解决问题与间接控制避免问题,在领导效果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邓小平之所以被世人称颂为“总设计师”,就是因为他科学地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清晰地勾画了中国“三步走”战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及和平崛起铺平了道路。21世纪的领导者首先应该是组织系统的设计师,其道理也正在这里。

领导者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高明的“设计师”呢?这就需要树立避免问题的领导理念。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指引方向、规划未来、掌控全局。作为一名领导者,能够在事后解决问题固然可喜,但能够在事前避免问题出现,才是领导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人力资源部综合处处长吴黎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件容易的事,生活中这种人很多;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则是一门学问,系统领导人必须具有这种功力。功夫下得深,铁棒磨成针。系统领导人的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做好七种角色:

角色一:司机——把握方向,设计旅程。首先要把握好方向。作为系统领导人,从一开始就要为团队把握好方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旦偏了就回不来了。定准了方向,脚踏油门,才能迅速前进,最后直到终点。

团队要做大,工作就要做深,因为根深才会叶茂。职业和事业内涵是完全不同的,领导人要有建立大丛林的概念。有了大丛林,就有大森林,但要注意虫灾、火灾——时时记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盯着前方不偏向,不要左顾右盼。

其次,要做好设计者的角色,设计出最佳旅程。

直销团队发展起来,大团队中有小团队,每个团队领导都是司机,你给司机一个指令,他怎么走可以有多种选择:高速公路、国道,乡间小道……

我们有的团队康庄大道不走,走的是荆棘小道。系统管理工作中,最怕领导人把旅程设计错了。比如有一些领导人自己就不融入系统,刚开始凭借个人的魅力去做,取得一些小成功,自我感觉很不错。但做着做着就不行了,为什么?刚刚学会一点走,马上就想飞,这行得通吗?

对直销来讲,必须复制正确的程序。一个领导人要擅长观察、模仿、复制,做到百分之百复制,程序在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整个系统会产生多米诺骨牌现象,一排排倒下去。

角色二:指挥家——整体布局,协同作战。系统领导人能力的高低对于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朋友曾经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非常骄人的成绩,那只代表你的过去。这个世界不断变化,如果我们只凭过去的经验做事,那就会如鲁迅《狂人日记》里的九斤老太:“哎,一代不如一代。”

指挥家有两种:一种是战场的指挥家。当你的团队大了时,你肯定不能冲到第一线做基础工作,而是要像战场上的指挥家,有着明确的时常布局、人才架构和周密的行动计划。

另一种是乐团的指挥家。直销团队成员来自各个阶层,每个人都不是独奏,是在一起合奏。做乐队指挥家真正的奥秘是“倾听”,然后是“分辨”:乐队奏的是高八度还是低八度,一听就分辨出来了。很多人在长不出庄稼的盐碱地猛施肥,就是不懂分辩。

有了倾听、分辨的本事外,就是调度了,要为自己的团队建立核心圈,懂得授权。什么样的人能进入核心圈?对直销业来讲,是有企图心、有梦想又有时间的人。核心圈是桥梁,是纽带。领导人要有很

强的组织意识,直销行业是松散合作,松散合作的团队主要是把业绩创造出来。核心圈若能自己组织的话,作为领导人根本就不用管。这要求有很强的培训。一个核心圈的人能不能成为领袖,就看他能不能培训、演讲,学、做、教,三者缺一不可。一般来讲,新人进来,前三个月要百分百沟通;后三个月,半沟通半管理;六个月后,用80%的时间进行管理。

角色三:陀螺——快速旋转,中心带动。陀螺不是钉子,它是高速旋转的。作为领袖,一定要有一种气势,一种以身作则的超级带动能力,用气势带动大家迅速行动。

陀螺不停地旋转,作为系统领导人,要学会流动办公。团队的成长是看领袖的推动力,如果领导人没有一种气势,你的团队发展就很慢。因此,要成为成功的领导人,首先就得强化训练自己,模仿成功的领袖,不妨为自己写下一个公式:学着说、照着做、跟着走。别想着先拥有,而要先去付出。角色四:教练——了解队员,制订方案。系统管理工作有一句话:不做错误的示范给下属。我们很多领袖为什么会出问题?因为角色扮演错了,很多人变成保姆,凡事亲力亲为,表面上是对下属不放心,其实是对自己不自信。

如果你是当教练的,就一定不愁找不到人才。我们要打造的是鹰一样的人才,操练鹰一样的队伍。鹰没有危险的时候不会飞翔,人也一样,没有压力的时候他不会动。一个领导人,不能把下属培养成鸡一样的个人,带出鸭一样的团队。教练有四项工作:一是了解队员,制订方案,引导成员穿越屏障,挑战极限;二是监督执行方案的状态;三是纠正方案执行中的错误;四是再度制订新的方案。

角色五:导演——修改剧本,再创辉煌。系统领导人要导演好人生剧本。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结局,一幕戏有没有美好结局,关键看在第几幕转换角色。作为系统领导人,你除了改写好自己的剧本,还要改写别人的剧本。我没有走我妈为我设计的道路,重新改写了我的人生剧本,先导演自己,然后再去导演别人。我导演别人的时候,做了一个樵夫的工作,把很多“不可能”砍掉。船靠什么固定?是锚。启航如启锚,改写人生剧本的第一步是找到心锚,每个人都有心锚,了解你的核心圈人的心锚,不断地拉动心锚,一艘生命航船就开始启航了。

角色六:垃圾桶——化解消极,再接再励。这个意思有两层,第一层是要有承受力,能够承受失败。不怕失败的人,才可能成功。反过来,如果怕失败,你已经失败了。佛教认为,成为人本身就是失败。人的第一声啼哭为什么那么强烈?因为你来到了艰难的世界,如果你是佛,你就不会来到人间。想想吧,曾经多少人红极一时,现在怎么样?世界上没有永久的英雄,更没有永久的狗熊,失败是成功的蕴育。第二层意思是帮助别人把“垃圾”倒掉。我们销售的是两种东西:一种卖快乐,处于底层者,卖快乐给他——反正不会比现在更糟;一种是卖痛苦,成功人士卖痛苦给他,让他有忧患意识——我们崇尚的不光是有钱,还要有闲。做这种“垃圾桶”要有一种心胸,帮助别人把思想上的垃圾倒掉,告诉对方,有再大的难处,再大的痛苦,我可以帮你解决,并鼓励他一直坚持到底。

角色七:指导员——协调矛盾,处理纠纷。直销团队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个人修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性格特质,在共同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会产生形形色色的矛盾。优秀的系统领导人会像指导员一样,做过细的思想工作,消除矛盾,做解决问题、处理纠纷的高手。

不必把系统管理工作看得多么难,系统领导人只要认真扮演好以上七种角色,团队就会在有序的管理中快速成长。军队是最富有战斗力的,军队的基础练习是:齐步走!一、二、三、四……周而复始。系统管理工作也是如此,系统领导人如果能够把重要工作串成一条线,未来定如阳光般灿烂,人生定如宝石般耀眼。

领导角色定位

我们刚当领导的时候,上级一般都会跟我们说,当领导了,要摆正位子,找准角色。我是学组织管理学的,我想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去谈一下什么叫找准角色和摆正位子。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这个题目是怎么讲起来的。联想集团曾找到我说,联想中高层骨干原来大部分都是学理工的,进入联想后首先是做技术,做业务,随着联想的发展,这些人走上了各级管理岗位,有的转型转得很成功,由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业务人员转变成很成功的领导者。柳传志本人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典型。但是,也有一些人当了很多年的领导,但看起来更像一个搞专业的、搞技术的,不像当领导的。他们希望我给讲讲,当领导和搞专业、技术的有什么不一样。

我首先感觉到这个问题是我这个领域里面很重要的课题。为什么这么多的组织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组织越来越需要专业型的人来当领导,这是大势所趋。但是,这些人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如何摆正位子,找准角色,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对于这个题目,如果有一个副标题的话,可以叫做“从业务人员或者是专业人员向领导者的转变”。怎么转变呢?我将其概括为六个方面:

第一,职责的转变。

说到职责上的变化,管理学当中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把一个业务人员、一个专业人员比喻成球员,把一个领导比喻成教练,这个比喻非常通俗,但是我觉得我们确实可以从通俗的比喻里面悟到,作为一个领导应该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上。

作为一个业务人员,就像球员一样,只需要考虑自己怎么打球,如何把自己的技能技巧、自己的能量充分展示出来。作为一个领导不是考虑自己怎么打球,而是考虑怎么把这个队伍带好,让这个球队打好球,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体育界里面,只要你有当教练的潜能,这个转型相对比较好把握。为什么呢?因为在体育界里面,这两个角色的界限是很清楚的,教练是不能上场打球的,所以,角色混淆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在我们大部分组织当中,这个界限是不清楚的。你和你的副手之间,你和你的下属之间并没有划定一个清晰的界限,而且往往是本身业务能力比较强的人,走上领导岗位以后,比较容易越权越位地做事。为什么会这样,我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本人业务比较强的人,看下属看不惯的比较多,一看不顺眼就把他放到一边,自己做;二是业务比较强的人,看着别人做事,手痒,心里痒,所以一不小心,就让别人站一边,自己练起来。(

第三篇:领导者曾国藩读后感

领导者曾国藩读后感

1郭松林 《曾国藩人生的六大阶段》

在公司的引导下,通读了此书,有些体会,在此愿与各位同仁探讨,以期共同进步。

此书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部分,简要描述了曾国藩的一生内圣外王的奋斗经历和功业,曾国藩最终做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伟业,接近完人圣人的境界,其人生的体悟极致深刻,深以为鉴。对其一生的奋斗和功业大致可分如下6个阶段,同时分享一些体会。

第1阶段 第一次立志,考取功名,到京城做官,实现成功的普通官僚职业规划。

这一阶段,曾国藩经历6次考秀才失利、2次考进士失利,共8次挫折后,终于28岁考中进士,进了翰林院,走出湖南,实现了到北京做官的第一个人生目标。这阶段更多的是曾国藩人生初级阶段的目标,所受挫折主要是前6次失败,面对屡试不中时人们的嘲讽,特别是学台的“悬牌批责”文理不通的反面典型通报批判,使他在全省考生面前示众难堪,这次受反而挫激起他的斗志,总结教训,发奋努力,第7次终于考试通过,取得第一次成功,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收获了科举的信心,后面就比较顺利一路考到进士,从而完成人生第一个目标,考取功名,并通过第二次立志,勤勉踏实工作,做到十年七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已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官僚人生典范。对这个阶段分析,这是大多数人的职业轨迹,作为普通人,主要通过个人的努力,达成这个阶段的目标,人生也算比较成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曾国藩的勤恳、踏实、自信、执著,立志高远,追求卓越!首先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实现达到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的人生目标。

第2阶段,创新创办湘军,开启外王之路。

这一阶段的经历,由两方面原因促成,一则内因是曾国藩在京城做官虽已很成功,但皇帝不作为,曾国藩想施展更大抱负,开创更大事业无望,职业发展受限,心生退意;二则外因是太平天国作乱,进犯他的家乡。值此之际,打着皇帝办团练的名义,变通创建湘军,开启创业、外王之路。并通过针对无能的清朝绿营军队弊端分析,针对性改革,严格招聘条件,组建全新军队,创新机制,加强管理,亲自培训官兵,思想与军事并重,与官兵达成命运感情共同体,并配备先进武器装备,通过1年多时间,组建1.7万多名全新湘军,打赢第一仗(自己带队的仗打输了,另一支团队仗却打赢了,最终大胜),从此开启了曾国藩王霸事业的通道。通过这一阶段分析,我们可以学习曾国藩做成大事业的坚强意志,在总部发展受限,就另寻机会,在地方创造机会,抓住机遇,自辟渠道,开拓创业,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追求事业梦想。通过成功打造新型团队-湘军,团队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并借助团队的力量逐步登上事业的巅峰外王之路。从中也可看出,组建并管理一支优秀团队是成功事业的基础,工作开展一定要依靠优秀团队和机制,伟大事业目标才能达成。

第3阶段,被变相罢官,外王事业受挫中断,反省总结,大悔大悟。

这一阶段受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外因是皇帝的猜疑不肯授予行政实权,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曾国藩自身的清高、孤傲,与官场同僚沟通不畅,受到集体抵制,难以争取到应有的支持和帮助,举步维艰。这次受挫,使曾国藩建立王者事业的宏大进程中断,很可能是终止,对曾国藩打击非常大,一度到自曝自弃甚至崩溃的地步,使曾国藩对清朝官僚体制、皇帝的思维、自身的缺点也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反省、总结,大悔大悟。反思自身不足如:好名声浮躁、公开评论批评别人的过错、有始无终、圣贤自居的傲慢。提升改进的方向为:平心静气,多表扬别人的长处,有始有终,慎重行事,待人更诚敬,以争取团结协作。通过这次沉痛的反思悔悟,奠定了曾国藩再次出山后的的思想基础,之后顺利成就外王的事业,达到人生功业的项峰。从这阶段分析看,重挫后思变并重新振作,全面深刻改进强劲反弹,最终成就了伟大事业的梦想,我们可以认真学习从自身找原因,对自身工作的不足总结反思、全面改进提升,是保障取得好成绩并最终成功的根本方法和措施。佐证了要超越常人达到圣人化境,别无二法,唯有提升改进自己是根本!

第4阶段,再次出山,达成外王伟业。

经过第3阶段的总结改进,目标更加明确,方法措施更加针对有效,执行更加刻苦坚定,执著无畏,终于达成梦想,成就外王伟业。这一阶段,如果没有执行,一切目标都只能停留在口号,我们要学习对工作目标执行的坚忍不拔,坚定信心,无畏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意志,使命必达!

第5阶段,忠勇担当,不退避,主动为国的责任感。

这一阶段的典型事件是勇于接手处理涉外的“天津教案”,曾国藩身体病重,且功成名就,接手此事有可能导致身败名裂,对个人讲可能得不偿失。对这一事关可能引发新的中外战争,陷人民于水火的敏感棘手事件,本着为国分忧,为民族解难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献身事业的崇高精神和行为,可以称为英雄!作为公司的管理,我们应该倡导学习这样的担当精神,并建立机制,逐步形成担当的文化和氛围,更好的提升工作成效。

第6阶段,创新探寻救国之道,与李鸿章共同创办洋务,送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图谋强国。

此事离曾国藩生命的终止只有5个月,可见其为国为民族的责任感,促使其奋斗至生命的终点,曾国藩战斗的一生,不断创新学习的一生,堪称完人,达到圣人的化境。对此,我们要深刻学习,胸怀宽广,持续学习,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为把公司做强做大,尽自己最大努力!

读此书,作上述体会,抛砖引玉,相信可看到同仁更精彩的分享。

2乔斌 《曾国藩最智慧的地方》

所有的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

曾国藩以中等资质,三十岁时立志学做圣人,核心方法只是一个勤字,通过日课,家书记录了整个心路历程。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但却成为“内圣外王”式的人物,成为清朝的“中兴之臣”,与他注重自我修养,使自己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而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写这种类似“微博”的日记,并公之于亲人朋友,成为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

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即使你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所以真正强大的人,不是向外显现力量,而是能放下身段,放低自己,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这,正是曾国藩最智慧的地方。

4张继彬 《榜样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推崇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几十年,其功业无人可以企及,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

通过阅读《领导者曾国藩》一文,我进一步了解了曾国藩如何从资质愚钝的“笨人”完美逆袭成为“千古完人”。

曾国藩一生做了四件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完成了一个儒者的终极追求。他并不像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治世能臣一样少年得志,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蜕变成长,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曾国藩。他的一生定立过两次目标,正是这两个目标成就了曾国藩的不世之功。第一次定立目标是在他六次科举考试失败被学台大人“悬牌批责”之后,“悬牌批责”的耻辱激发了他的斗志,破釜沉舟,发奋努力,同时他也进行了反思和总结,通过努力终于在第七次考试时考中秀才,进而考中举人和进士,考中进士后还锦上添花被点了翰林。第二次定立目标是在他赴北京当官后,通过学习、思考,三十岁的他定立了要“学做圣人”的终极目标。其后的几十年,他为实现这个目标不懈努力,虽然有反复、有波折,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实现了这个目标,被人称为古今第一完人,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

通过《领导者曾国藩》一文的阅读,我认为曾国藩成功的第一要诀就是立志高远,因为确定了人生目标,其后的努力就有了方向和基础,只有基础广阔、结实,才能在上面盖起宏伟壮大的生命之殿。第二要诀就是坚持,“人生唯有常是美德”,“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第三要诀是总结与反思,在第六次落榜后他开始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不足之处,找到弱点,重点突破,终于在第七次考试时获得成功;每每大战结束他都要点上一炷香,细细琢磨一整天,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反思,屡败屡战,最终取得胜利。

曾国藩是我们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的榜样,若我们能向他那样立志高远并能持之以恒,不断的总结、反思,一定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奏响精彩的乐章。

4何承伟《曾国藩为官之道》

最近受启发利用零散时间翻阅了《领导者曾国藩》,理解比较费劲,但是主要思想略懂,作了点记录仅代表个人一点小启发。

曾国藩跌宕起伏传奇的一生六十一年,做到了中国文人所追捧的“三立”:一生清廉节俭,勤奋读书;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兴起洋务运动,实现同治中兴;330多封《曾国藩家书》流传于世,给后人以启发。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曾视曾国藩为典范和榜样,毛主席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勤奋读书科举及第,提点翰林,外出为官,一步一步,十年做到清朝二品大员,完全凭靠自己的坚韧与毅力最终封侯拜相。

曾国藩为官之一道----节俭。曾国藩一生清廉,淡泊明志。道光二十年,曾国藩开始进京为官,曾国藩恪守勤勉廉政的“为官之要在于廉”的为官风范,曾国藩清廉、节俭之风都表现于他与家人的来往书信中。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廿九日与祖父书中写到:“现在家中艰难,渠所代出之四十千想无钱可以付渠。”又说:“孙此刻在京光景渐窘。然当京官者,大半皆东扯西支,从无充裕之时,亦从无冻饿之时,家中不必系怀。”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与父亲书中写到:“男目下光景渐窘,恰有俸银接续,冬下又望外官例寄炭资。今年尚可勉强支持,至明年则更难筹划。借钱之难,京城与家乡相仿,但不勒追强逼耳。”此时,曾国藩初至京城,生活拮据,还是靠借贷维持生计的小官,在此窘境之下,曾国藩仍能保持勤俭、廉洁的传统美德,实是难能可贵!

曾国藩为官之二道——勤勉。曾国藩恪守勤俭自持,吃苦耐劳的勤政简朴思想。在个人修身养性方面他坚持以勤为本,自己一生勤劳刻苦。在诸多与家人的书信来往中都是嘱咐家人要以勤劳吃苦作为人生的根本,并且一定要谦虚谨慎,毋狂妄自大、骄傲自满。

曾国藩为官之三道——为民。曾国藩主张当官从政就是要给百姓谋福利,要常怀亲民爱民之心。当官的节俭、勤勉,必然会处处为民着想,这是必然的道理。从他多次与曾国荃的书信中都是教育其弟以爱民为主,为官从政就要为百姓谋福利。

曾国藩一生不爱钱财,因而他在用人选将上也反对选用为名利而来的人。他的四条选将标准中,第三条就是所选将领要不汲汲名利。他说:为名利而来的人,提拔得稍迟一点就怨恨不已,遇到一点不如意的事就怨气冲天;他们与同僚争薪水,与士兵争毫厘;小肚鸡肠,干不了大事。所以对带兵的人来说,不热衷于名利,是第三要务。

无论是为了警醒自己,还是教育孩子,曾国藩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奢”、“逸”、“骄”这三个字就是标准,如果不能做到这三个字,人生必将一事无成,堕落必败。在央企工作,特别是从事成本合约管理的高危职业,还得加一个“廉”字,只有做到这一点工作才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领导放心,家人安心。圣人的格言警句,可谓是前车之鉴,尤其在这世事和人际关系愈加复杂的新世纪,我们不得不寻求一种可行的精神,来安抚自己的内心并协助人生的成长。我们要学习他的俭朴、谦逊、自省、禁贪和清廉的廉政文化,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廉洁清正永远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呼唤。

5徐炜 《从曾国藩回望自身》

治事......之道三端,曰剖析,曰简要,曰综核。剖析者,如治骨角者之切,如治玉石者之琢。每一事来,先须剖成两片,由两片而剖成四片,有四片而剖成八片,愈剖愈悬绝,愈剖愈细密,如纪昌之视虱如轮,如庖丁之批隙导窾,总不使有一处之颟顸,一丝之含混。

——引自《领导者曾国藩》思维秘诀

现在社会节奏之快,人人感慨压力之大,彼此间的沟通之余往往带了些不自觉的负能量流露。总结而言可谓一句:那么多的事情,能干完就不错了,哪有时间再考量。左右衡量,纵观现实,确属客观。

离校亦是有些年头,当年“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流行语不知如今是否还在继续。这种思想身为学子时期“收益”万分,奉为名言,现如今迈入了社会,越发觉得当年过的荒谬。无奈现在入世工作,却被冠上另一层含义,思量起来,比那时更可怕、更消极。要知道现在的环境,存在都是一个团体,你的点到即止,得过且过,会被默默的转移、传播到另一个队员身上,久而久之,对团体的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指数式的增长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当你唯一可用的工具就是锤子,那么你往往就会把一切事物都看成钉子”。锤子被发明使用的时候,紧跟的就是这个讽刺定位,因为实际使用中,还需要“拔钉”的功能,就是这个需求,推动衍生成现如今的样子,带了一个羊角。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小工具,却隐含着矛盾且和谐这一深刻内涵。

然而,这个演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哪个人可以说,思想上认了这件事,立即就能发生改变,产出思维结晶。只有通过细密的比较、分析,正反例举,才会在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额外的收获。

回望自身,已入招采岗有些年头,外人看来“位高权重”,可恰恰是这一份“权”,赋予的是更多自我思考和学习要求。内,有不同的配合部门,不同的需求和意见;外,有铺天盖地的各种供应商、市场信息;揉合为一,顺利推进项目确非易事,正反、左右衡量的内容很多,需要细细琢磨。

曾有一段工作、生活时期,遇到过这样的经历,某人对我提出的方案,一个接一个的提问,在我还有外人看来,这些都是“愚、笨”的问题,然而到了后面,甚至于出现自我怀疑的局面,答不上来。细细品味,恰恰是这个提问的,看起来“愚、笨”的人,在全然不自知的情形下,层层剖析这件事物的本质。也正是有了这些问题、答案的冲撞,对他的提升是非常的,或许就从业余变成了专家。而对于被问的我,在解答磨砺中也得到了更深的认知。在场的另一些“这个问题不用问”的人,可能他们也存在不懂的,但是没有沟通,这个收获就少了。

我们还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要害怕,勇敢的提出来你对事物的看法,你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学习、沉淀这些声音,渐渐的我们也会对事物产生两面的条件反射,而且会发现,这其实占不了太多时间。

6叶晓静 《曾国藩的智慧》

低调而不争

做人低调,做事高调是曾国藩的人生写照。年少时的曾国藩就显现出非凡的谦让之举,他和同窗好友读书时,把好的位置让给别人,把他人休息的时间作为自己苦读的时间,后来中了举人以后,更加谦和有佳,从不炫耀自己的才能。

在许多人看来他是一种懦弱,是一种无能的体现,身为高官却不将自己放在高居之处,俯视他人,有点与身份不相符,故弄高雅,然而正是曾国藩品性却体现出一种超俗的恢弘的气度、平和的外表、遭遇鄙弃不暴跳如雷的自我保护的大智慧,低调是一种高的境界,是一种智慧,一种高明的处世之道。

专注而不傲

毛泽东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得一辈子做好事。”曾国藩结合自己的读书的感悟,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因此,他反复要求弟弟以及自己的晚辈们要做到“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曾国藩不仅要求家人这么做,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曾氏家族后来人才辈出,与曾国藩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任何事情要在“精”“专”上下功夫,功夫自然成,我们做事也应该像曾国藩那样精益求精,才能成功。

积极而不馁

曾国藩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没有抱怨,他选择的是这样改变自己改变困境。在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他和胞弟其上阵,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有的将士气馁了,不知道这样攻破太平天国的城池,抱怨声在湘军中蔓延。曾国荃也忧郁成疾,此时的曾国藩多次给曾国荃写信鼓励他,他写道“功名之际,终之始难,消长之机,盈之必缺”,使得曾国荃振奋精神上下同心攻克了南京城。

有困难时候,是一件好事情,它正是锻炼我们的意志、品质的时候,不要抱怨,勇敢的面对,用积极的思想去面对,用积极的行动去解决,才是正道。

任何成功都非偶然因素的巧合,无论从文化结构,人格力量上面,都是长期锲而不舍,一丝不苟的努力中得来的。一事一时的得失成败由于偶然事件的存在,其特殊性或许过于明显,但一个趋势及一个思维循“规律”的发展,便是长期作用的结果。

我们每天读一点儿曾国藩的智慧,汲取他做人、为官、用人、修身、治家、养生等方面的营养,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可资实践的宝贵经验。

第四篇:《领导者要有大智慧》读后感

《领导者要有大智慧》读后感

黄婉明

2010171217

《领导者要有大智慧》这本书说,领导者是一个队伍的掌舵人,他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团队的竞争力,他的前瞻能力甚至直接影响着团队未来的发展轨迹。所以说,提高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和领导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每当说到向一些优秀的领导者学习的时候,我都会有疑惑,是不是可以照搬那些优秀的领导者的一套呢?当然不是。那么,我们究竟要向那些伟大的领导者学习些什么呢?我们从他们的传奇中要领悟出些什么呢?究竟要从哪个层次上改变自己的领导艺术呢?

真正的做好一个领导者,确实是一门很难的艺术,我个人来说,在这个方面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去提高自己能力。

我读了《领导者要有大智慧》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虽然说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领导方式,但事实上,这些优秀的领导者还是有相似的地方。我总结了一下这本书所说的优秀领导者必备的要素。我将它们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领导者本身,另外一个是与下属的相处方式。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一、领导者本身的素质。

首先,领导者想要更好的领导自己的团队,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在商界有一句话:庸者赚现在,智者赚未来。如果领导者只顾追求眼

前的利益,这样就不能避免的产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这样的思想很容易让领导者走进决策误区。所以领导者一定要远见,不能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

当然这个高瞻远瞩的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的提高的,因为时代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领导者还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

第二是要谨慎的乐观,忌盲目的自信。领导者工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的做出决策的过程,而很多决策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甚至会影响整个团队的生死。也因此,领导每次要做出决定时都要十分的谨慎;当团队发展前景很不错的时候,也不能自高自大。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福之间,好坏之间,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导致坏的局面。因此,领导者要保持谨慎的乐观,切忌盲目的自信。

第三是懂得放弃,学会接受失败。在我们传统的思想观念里,坚持是极其受推崇的,而放弃则是软弱的一种表现。但事实上,不失时机,硬攻强取,固然是英雄的本色,但审时度势,该进则进,该退则退,也不失明智之举。而且,我们学习过哲学--辩证法:有止才有流,有舍才有得,有减才有增;在适当的时候撤退就可以减少损失,保存实力;也可以重整旗鼓,以利再战;也可以另寻新路,争取更大的胜利。

人无完人,每一个人在路上肯定都会有迷路的时候,作为一个领导者也不例外,重要的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会在迷路时止步不前,而是努力的找寻新的出路。失败预示着挫折、逆境,却也是重塑自我的开始,它会使强者愈强,勇者无惧。也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适时放弃,接受失败,储备力量,重新出发。

第四就是懂得从反省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身为一个居于要职的领导者,很有必要经常反省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官老爷病,看看自己和卓越的领导人还相差多少。懂得取长补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覆辙。领导者还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克服自身的毛病,增强个人的领导魅力,提升自己领导力。

二、领导者对自己的下属的态度。

作为一个领导者对待自己下属,需要的是跟下属交心而非硬制。首先,领导者要争取的是下属的忠心,而非人手。领导者只有争取到人心,才能实现真正的领导。人心是根本,是领导的关键,这样在领导过程才会一帆风顺。领导者要争取人心,自己要保持活力,经历充沛,行动的冲动;有工作的热情,并且能够调动和鼓励他人的。

第二就是领导者要用人所长,容人所短。事实上完美的人才是没有的,也正是这一缺陷考验着每一位领导者用人的才干。领导者应该了解每一个下属的长处及短处,合理的使用人才;善于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化短为长。

上面的这些就是我看了《领导者要有大智慧》所了解的并总结出来的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拥有的必要的素质,也是我所需要不断学习的,不仅仅运用在实际的管理当中,事实上也可以运用到与人相处当中去。

第五篇:《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读后感

《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读后感

最近读了《麦肯锡卓越工作方法》这本书,我决定,说它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篇十分有内涵的文章,在并不算长的篇幅中,包涵了许多对工作十分有益处的理念。其中所阐述的道理,非常值得我们用心去揣摩与推敲,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全书共分五章,应该说囊括了绝大部分我们日常工作中所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提纲挈领 解决方法。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白该做的是什么事。这就要求我们确定明确的目标。“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的确,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好多事情,或许,这些事情都需要我们去处理,又或许我们可以经过筛选再做处理,这就要求我们对事情有准确的判断。书中讲到,事情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重要而且紧迫。

二、重要但不紧迫。

三、紧迫但不重要。

四、既不重要又不紧迫。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应该依据其重要程度进行选择,而非紧迫程度,这正纠正了我在以往的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有重点地去做事情,而不是盲目地去忙。到头来很可能忙而无功。

其次,应有条理。确定了该做的事情,接下来便是考虑如何去做了,杂乱无章地做事必然导致效率低下,而且事情可能也被处理得很糟,因此,做事情要有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书中提出,可以利用制作图表、计划等方式对所要做的事情进行规划。这会使工作变得更有效率,更加富有成效。

再次,团队合作。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依靠和利用团队成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共同完成项目是明智的选择,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一个人再强也不可能精通全部,团队才是个人所能依靠和倚重的最强大的力量。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放心自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力处理一件事。“一次只能解决一件事,让你的工作变得简单而富有效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同一时间内,既要做这件事,又想去处理那件事,这样必然导致两件事都不能高质高量地完成,因此,在工作中应注意,将全部精力集中用于当下所做的事情上,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才能高能高效地完成工作。

书虽然读完了,可对它的思考还应继续,更重要的是把收获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中去。

下载调查研究是领导者必备的工作方法(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调查研究是领导者必备的工作方法(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你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

    你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马库斯·白金汉说你不能兼任字号:小中时间:2010-12-07 09:37:11 作者:Donna Fenn标签:我有幸在Inc. Magazine and Winning WorkplacesLeadership Conferenc......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策化者,参与者。担负着班级各方面的教导和管理工作。如果我们要成为一个主动的,理性的智慧的班主任就应该懂的做什么及怎样去做。我认为;建设班集体......

    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

    郑宅初中班班主任常规工作要求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学生的教育者,在整个班级中起到主导的作用,是班级的“灵魂”。班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全面负责......

    领导者读后感(精选多篇)

    这本书写的是领袖人物,以及他们如何影响事态的发展,是写他们如何是事态改观,如何与众不同,写他们赖以产生影响的特点以及为何产生影响。 尼克松认为,一个领导者挤身于伟大领袖之......

    读后感《领导者准则》(5篇范文)

    《领导者准则》读后感 《领导者准则》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斯蒂芬——柯维的又一力作,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长时间排名第一。诸多有识之士对该书是不吝......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决策的前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同样没有决策权。” 一、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调查了......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途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进行决策、......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

    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途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进行决策、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