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立社会化调解机制的建议
建立社会化调解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调解工作,大力推进大调解工作,努力构建党政统筹、综治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但具体实践中,相关部门调解资源有效整合,社会团体民众参与的社会化调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建立全县矛盾纠纷调处社会化工作平台。建立县级层面的常设机构,完善大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工作例会、通报会商、督查督办等制度的落实。推进调解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县级、部门、乡镇、社区等平台的业务对接,形成信息互通、工作互动、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运行机制。坚持“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理顺调处工作流程,完善议事例会、首问责任、情况报告、督查督办、协作配合、检查考核等工作制度。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严格落实责任奖惩,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高效,形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整体合力。
三、切实提高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能力。不断加强矛盾纠纷调解网络和队伍建设,将调解工作和调解网络覆盖到社会各个方面,保证调解工作规范有序、优质高效。加强对调
解队伍的岗位培训及日常管理,提高调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四、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奖惩激励机制。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各系统调解岗位、调解人员,落实调解职责,完善调解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做到“四落实”(组织、制度、工作、报酬)。落实“以奖代补”、“一案一补”等调解工作奖励和补助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推进社会化调解衔接机制科学化。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调处和仲裁调解的协调联动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效力衔接机制,实现优势互补。特别是健全信访与大调解工作平台衔接的工作机制,组织协调和大推动用调解的方式解决信访人的诉求。
第二篇:新形势下建立大调解机制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建立大调解机制的几点建议
好范文原创投稿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的矛盾纠纷正朝复杂化和多元化发展,单一的调解方式已不能很好的、有效的化解矛盾纠纷,许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都需要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实行多种调解手段有机配合,相互补充,才
能取得较好社会效果。因此,在新形势下建立大调解机制,搞好人民调解工作,正确处理好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在调解机制的确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现在根据我们在基层工作中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现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大调解机制的概念
大调解中“大”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对大调解的理解主要有三种:
一是站在党委的角度,指党政领导,政法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司法部门指导、其他部门参与、各种手段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纠纷排查和处理各种矛盾的机制,称行政调解。二是站在法院的角度,对内所称的大调解是全员、全程的诉讼调解,又称司法调解,除法院自己调解外,还包括委托协助调解,对外所称大调解强调诉讼调解与其他单位、其他调解的有效对接;三是站在司法局的角度,大调解主要指人民调解,尽管一定程度上揉合了行政调解和其他民间调解力量,强调的是人民调解的网络建设;
而在这里所称的大调解,一般是指在党委、政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党政综合治理部门牵头协调,各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和自治组织互相配合,共同参与,对社会矛盾进行协调处理的方式,其目的是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其他各种调解资源整合在一起,即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优势,又注重吸收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特行,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节约纠纷解决的社会成本,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简单的说就是党政主导、主体多元、手段多样、方式灵活、反应灵敏、协调顺畅的矛盾纠纷的协商和处理。通过“大调解”机制的运转,可以有效调动司法力量、行政力量以及各种社会资源,有效化解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调解保障大稳定,大稳定促进大发展。
二、对当前我乡主要社会矛盾纠纷的简要分析
当前,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各种利益冲突和磨擦不断出现,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总的来讲,我乡人民调解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表现在民间主要矛盾纠纷发生新变化,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已经不再是民间主要矛盾纠纷,而以环境及生态、生活保障、征地拆迁、抗旱引水、拆迁安置、人身损害赔偿和劳资纠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加。所有这些矛盾纠纷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对人民调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大调解机制是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形势的切实需要,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目前我乡人民调解工作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目前我乡共有社区、村级调解委员会24个,成立了土地经济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安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3个行业性、专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全乡各类人民调解员员共94人,2012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7件,签订书在协议16份,口头协议41份,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5%。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乡人民调解工作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多种调解方式仍然缺乏有机的协调整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调解机制”,尚未达到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的有机结合。
二是调解队伍人员数量少而素质偏低,从全乡统计情况看,我乡人员变动大,缺乏创新精神、工作力不从心、效果事与愿违的不乏其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客观上要求调解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与调解工作业务素质,否则,调解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调解工作潜能难以充分发挥。
三是调解委员会经费紧缺,如果要加强调委会内务规范化建设,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纵横交织的立体化网络格局只能是一厢情愿,纸上谈兵。调解经费得不到保障,人民调解组织自身没有“造血”机能,调解工作经费和调解员的报酬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影响了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战斗力的增强。
四是资源分散、应对措施不力。面对多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基层干部处理矛盾纠纷采取四种方式:一是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班子一齐上;二是请执法部门保驾护航;三是把上访群众引向法律渠道;四是和风细雨做工作化解纠纷。群众遇到纠纷也有
四种方式:一是上访;二是找调解组织调解;三是打官司;四是自行暴力解决。多年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各自为战,民调组织、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缺乏必要的沟通衔接、配合机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
四、新形势下建立大调解机制的的几点建议和具体工作要求
1、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大调解体系首先解决有
人办事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市、乡(街道)、村(社区)、企事业、行业等调解组织,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网络,要强化调解组织队伍建设,当前应重点抓司法所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所在基层人民调解工作中组织、协调作用,按专业化要求配齐配强司法调解员队伍。
2、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要狠抓经费落实。经费落实是保障,要认真落实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意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要将人民调解宣传、培训、表彰等经费列入业务经费预算、同级财政预算,落实到位,并根据工作发展逐年增加,足额保障。要争取政府落实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调解人员补贴经费,为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以解决制约调解工作发展瓶颈问题。
3、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要以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开展人民调解。人民调解作为社会主义法制的组成部分,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之一,要求广大人民调解工作者、甚至全社会都要以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去开展人民调解。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创新工作机制,使人民调解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更好的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4、构建新形势下大调解机制,要整合各方资源,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规范化发展。我乡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要同“六五”普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和预防违法犯罪结合起来,形成制度,坚持不懈。
一是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领导机构,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人管事,实现齐抓共管。各社区(村)每月排查一次,全乡一季度排查一次,重大节假日和重要会议期间也要加强排查力度,这项措施要长期坚持不变,同时,做到“排查有登记,工作有制度,考核有标准,责任能落实。
二是要加强协调机制。将综合治理部门、司法行政部门、维稳办、信访办、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大调解领导协调等机构及其功能进行整合,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建立市、乡两级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由市司法局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市法院、公安、综治、信访、部门等联合接访,分工合作,协同作战,搭建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对涉及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矛盾或重大、疑难纠纷,在市调处中心统一组织下,由各单位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多管齐下、联动调处,实现信息联网、部门联手、上下联动、条块联合的工作格局。
三是强化隐患排查,完善预警机制。大力加强行业性、区域性调委会建设,借助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主动介入社会难点、热点纠纷排查,做到情况早预测、工作早介入、问题早处理、苗头早控制。积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了解正确的维权渠道,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减少和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健全育人机制。鼓励优秀的法律人才加入到人民调解队伍中去,积极培养“专家型”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律师在大调解工作中的作用,开展司法所与律师事务所“结队帮扶”活动,组建律师信访工作接待志愿团,积极参与书记、市长大接访和大下访活动;加强业务指导,司法行政部门与法院建立工作联席制度,由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和审理非经本人调解过的民事案件,提高调解能力和艺术水平。只有切实促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效果,有力维护全乡的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1、做好人民调解的组织建设工作。组织建设是人民调解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要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乡、社区、村”三级调解网络。如因客观原因导致人民调解员空缺要及时补齐,不能出现人民调解员长时间空缺,影响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配好人民调解信息员,人民调解信息员要注意发现和捕捉矛盾纠纷苗头和隐患,及时向调委会汇报。
2、做好矛盾及时排查工作。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工作,并要在排查中探索,及时发现和掌握本辖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然处置,避免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群体性事件,把这项工作纳入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3、做好纠纷的调处工作。对已经发生的纠纷,人民调解员应信息灵通,及时赶赴事发现场,尽力阻止和平息事态,一般纠纷要在24小时内调查了解纠纷发生全过程,并将调处责任人及调处时间告知当事人,并在纠纷发生或当事人申请之日起10天内调结;重大疑难纠纷、跨地区纠纷,各相关调委会要相互配合,及时化解,尽量不让纠纷恶化。还要因地制宜将纠纷的调处时间、调处情况等向群众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4、做好各种调解手段相结合工作。现在的矛盾纠纷正朝复杂化和多元化发展,单一的调解方式已不能很好的、有效的化解矛盾纠纷,许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都需要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实行多种调解手段有机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较好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显现出高位运行、主体多元、性质复杂、处理难度大、易激化等特点。构建大调解机制,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我们要发挥调解手段、创新调解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主导,司法调解为保证的大调解机制,实现三种调解手段的有效衔接,使其优势互补、协调一致,形成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努力。
安陆市司法局
2013年10月10日
第三篇: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几点思考
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几点思考
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呈高发趋势。针对传统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一些缺陷,浅谈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在我国的运行情况,分析人民调解机制在医疗纠纷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并通过对人民调解机制的完善,运用人民调解机制快速、公正、低成本的解决医疗纠纷。
一、我国传统的医疗纠纷处理模式存在的缺陷
2002年9月1日起公布施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可见传统的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当事人和解、行政调解、民事诉讼。这三种方式在在解决医疗纠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行医疗纠纷呈现复杂的特点,传统医疗纠纷处理方式仍然不能很好的地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反而使一些恶性事件见诸报端。
(一)当事人和解形式,患者于医院双方直接协商解决,简单快捷。但因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医院的解释缺乏信任,导致医患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容易导致矛盾激化。
(二)医疗纠纷行政调解机制,在引导医患双方向医疗纠纷的法制化解决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弊端。一方面,由于卫生行政部门属于医疗机构的上级领导部门,由其主持调解,有“部门保护主义”嫌疑,患者及其家属在心理上排斥戒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往往难以得到认同。另一方面,行政机构只能针对医疗事故的争议进行调解,而现实中这类争议仅占医疗纠纷中的很少一部分。因此,许多医疗机构在与患者发生医疗纠纷后,并不通过卫生行政机关解决,甚至有学者指出,我国现行医疗纠纷行政调解机制名存实亡。
(三)民事诉讼是最近几年来被社会公认的解决医疗纠纷的最终手段。法官具有较高的中立性,程序讲究严格的理性,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但通过司法途径诉讼解决纠纷仍然存在众多不足之处,一方面,存在程序繁、成本高、时间长等弊病;另一方面医疗领域的专业性强,而法官又缺乏医学知识,致使判断困难,使得案件审理复杂。
二、我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实施现状
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人民调解为医患双方搭建了维权平台,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医患双方搭建了协商场所,把矛盾引导到第三方调解,保证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自上海首先试水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制度后,初见成效,各地开始纷纷尝试这一制度,为医患矛盾提供一个缓冲平台。目前,全国有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规范性文件;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418个、人民调解工作室1029个,共有人民调解员22802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基本覆盖了地市以上行政区域。从2010年到20**年9月,共化解医疗纠纷22.8万件,其中仅20**年1至9月就化解医疗纠纷44484件,成功率在86%以上,普遍做到了有案必调、案结事了,维护了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但由于该项制度处于运行初期,因此有很多地方都不够完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人才问题与资金问题、法律性质不明确等等。
三、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实践中的问题
(一)《条例》对医疗纠纷调解制度设计的缺陷。作为维护医疗秩序、缓解医患矛盾为重要宗旨的《条例》,虽然关注并确立了调解制度,认识到调解对解决医疗纠纷的作用,但似乎又存在某种顾虑,实施后争议重重,与侵权责任法冲突明显,各方认可度不高。因其极端的倾向性,对医疗机构给予了太多的保护,患者一方完全丧失了对它的信赖。在实施数年后,医疗纠纷反而逐年增多、医患矛盾则愈演愈烈。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由于医疗纠纷引发的冲击医院等恶性事件,20**年有五千多件,20**年有八千多件,20**年国家卫计委统计全国发生医疗纠纷7万件左右,我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了22.9%。实践证明,《条例》的立法初衷是缓解医患冲突,但结果却是加剧了医患矛盾,成为造就众多“医闹”的元凶。
(二)医学会的医疗损害鉴定公正性受质疑,并且时间过长。在1987年6月29日制定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的年代,由于认为医疗事故鉴定不公,患者经常把卫生局告上法庭。2002年的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的认定由社会学术团体(医学会)担任,从而将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局)从纠纷中解脱出来。医疗事故鉴定者的改变实际上“换汤不换药”,由所谓的“老子给儿子做鉴定”变成“叔叔给侄子做鉴定”。患者再也无法状告卫生局了,事实上,即便状告医学会,医学会同样不承担任何责任,因为医疗事故鉴定中,通常认为应对鉴定报告负责的是鉴定专家而不是医学会。但鉴定专家一不在鉴定报告上签名,而不出庭接受质询,患者想告也不知告谁。对此,医方给出的理由通常是“保护专家人身安全”。同时,医学会的医疗损害鉴定时间过长,一件案件的鉴定时间少则50-60天,长则3-4个月,如果申请人不认可鉴定结果又要申请再次鉴定,鉴定时间更长。
(三)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基础较为薄弱,指导和管理有待加强。作为医疗纠纷调解的主要机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在实践中面临法律定位不够明确、社会知晓度不高、处置能力待提高、经费运转困难等困境,这些都制约着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发挥。
1、医疗纠纷调解社会知晓度低、内容匮乏。各地医调委自成立以来,关于医调委的宣传内容中,多涉及医调委成立时间、地点、运营成效等,而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调解流程、调解的实效性反映以及调解员的个人工作详情却很少涉及。这样阻碍了医调委与民众的沟通,医调委也不能很好的发生实际作用。
2、医调委的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医疗纠纷调解中往往涉及复杂、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法学知识,调解员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目前为止,在全国各地的医调委中,调解员队伍,特别是专业调解员队伍中,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由于报酬低,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到调解员队伍中来,调解水平提高有限。
(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流程有待规范化和制度化。如何在法律层面规范受理范围、责任认定、赔偿数额标准等。在实践中,大多数调解案例的患方不主张采取司法鉴定或医疗损害鉴定,导致事故过错不明,责任不清,在这种前提下,调解人员主要依据经验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调解,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加上医院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难以产生统一尺度和标准,存在事实上的模糊空间,调解工作质量难以保证,在这方面管理的难度较大。
(五)调解经费严重不足。医疗纠纷调解经费困难,很难满足当前调解工作需要。关于人民调解经费保障问题,虽然各级都下发了文件,但由于各地财政状况不同,各地对于医调委的经费获得没有统一标准,许多落后地区财政紧张难以保障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运行费用,落实工作难度很大。
四、提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质量的思考
(一)实现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的衔接,加强医疗责任保险机构和理赔人员依法理赔意识、维护公平正义。保险理赔与医疗纠纷有着基本相同的工作内容,如纠纷损失产生的原因、损失的大小、医疗机构是否应承担责任等。涉及有关医疗责任保险的医疗纠纷的处理,可吸纳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参与调解。司法部、卫生部、保监会于20**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指出:“保监部门要鼓励、支持和引导保险公司积极依托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处理涉及医疗责任保险的有关保险赔案,在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医疗责任保险理赔的依据。形成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保险理赔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因此,医疗纠纷发生后,医调委应加强与以医疗责任保险机构的和理赔人员的沟通,最大限度的兼顾各参与方的诉求和利益,以期公平、公正解决医疗纠纷和保险理赔问题。
(二)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重视总结提高。要进一步加强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在易引发医患纠纷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成立调解组织,多举措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一是拓宽调解员选举渠道。医调委至少包含具有法律和医学知识专业方面的人才,所以应注重吸纳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较高调解技能、热心调解事业的离退休医学专家以及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也可以聘用一些具备该方面知识的人才,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队伍。二是制定和完善调解员薪酬补偿办法,落实调解员报酬,可以根据调解纠纷的数量、难易程度以及社会影响大小以及调解的规范化程度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三是要鼓励督促调解员努力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及医学知识,增长专业调解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调解技巧,提升调解水平。
(三)深化认识,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调解公信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经费投入,医调委办公场地要独立,确保人民调解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1、建立健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管理制度,确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受案范围。逐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受理范围》、《受理制度》、《回避制度》、《医疗纠纷调解纪律》、《调解员工作纪律》和一整套工作流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受案范围应在人民调解的受案范围下体现医疗纠纷的特色,也可以根据地方经济状况,以赔偿金额来确定受案范围。统一规范了调解文书;严格档案管理,促进了整个调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确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医疗纠纷调解应该要遵循自愿原则、依法原则、公平原则。
3、严格规范调解程序。一是把住受理立案关,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及时立案,给当事人一个表达诉求的平台,防止出现过激行为;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并引导患者通过其它合法途径解决;二是把住评析鉴定关。专家评析意见是医疗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为此,需要建立专家库;三是把住赔偿标准关,针对患方的受损程度,依法、合理地确定赔偿数额,找准医患双方都能接受的结合点,促成和解。
4、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宣传报导,扩大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和群众知晓度。
5、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长效运行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医疗机构与、医调委、医疗责任保险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公安等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衔接互动。司法行政部门要会同卫生、保监会等部门从法律、政策、制度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医疗纠纷实施科学的指导,使医调委规范调解。
(四)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多元渠道。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离不开政府的认可、指导和帮助,政府应加大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的经费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要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医疗纠纷调解经费来源渠道,这是实现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民间自治性组织性质决定其解决工作经费的方式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也可以利用民间渠道和社会支持募集经费,例如医调委可以通过吸纳社会捐款、公益赞助等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渠道筹集资金。
(五)建立统一、独立的医疗损害技术鉴定体制,医疗损害鉴定应当建立责任机制,实现权责统一。在当前鉴定制度“二元化”的情形下,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如重复鉴定,加重医患双方的负担,延长诉讼时间,浪费社会和司法资源,降低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公信力。
1、在**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一元化的医疗损害鉴定。20**年**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通知》以及**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卫生厅联合发文《关于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中规定,医疗损害鉴定一般应委托本行政区域内市医学会组织进行,当事人均同意委托其他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应予准许。**地区的医疗损害鉴定基本上仍然由医学会进行鉴定。目前这种鉴定方式被学者称为**模式。医疗损害鉴定应以专业性和公正性为基本原则,医学会鉴定因其专业性成为无法摒弃的鉴定方式,虽然其公正性一直饱受质疑;独立的司法鉴定机构因追求公正性应运而生,但因专业性的限制始终无法站在更高的舞台发挥作用。所以医疗损害鉴定机制必须要向一元化。笔者认为一元化的医疗损害鉴定应依据医学会鉴定模式为基础来确定。首先,医学会拥有庞大的专家库,其次医学会具有严格的准入条件,保证了鉴定人具有鉴定资格、鉴定能力。在此基础上,由司法部对专家个人授予司法鉴定资格,由鉴定专家制作的鉴定意见书应有本人签名盖章,对于需要质证的鉴定意见,由其本人到庭作证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医学会仅负责专家库管理、受理案件程序性事项等。
2、医疗损害鉴定不应作为医疗纠纷处理的必经程序,应根据具体的医疗纠纷情况做出合理选择。对于较复杂疑难纠纷,医疗损害鉴定有利于认定事实、查清责任,对于正确解决医疗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事实和证据清楚,以一般常识即可做出判断,不需医疗损害鉴定也能认定事实、查清责任的,则可以不采用医疗损害鉴定结论,而直接进行纠纷调解。)
第四篇:百善镇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
百善镇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
一是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做到信息互通,上报及时,强化“三大调解”有机结合,确保“小纠纷不出庄、大纠纷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镇镇”、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民转刑”案件明显下降;
二是注重源头预防,切实把矛盾“处早、处小、处了”、大调解中心人员注重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找准矛盾苗头,主动出击,及时调解化解;
三是成立大调解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公安、司法有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大调解”机制,配齐配强调解队伍,做到有人调解,有劲调解,有能力调解矛盾;
四是充分发挥调解队伍主观能动作用,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做到排查一起,调处一起,注重调节效果,确保无积案;
五是完善大调解档案资料管理,做到事事有记录,有依据可查,同时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和政策法规宣传,不断提高调解人员的调解水平,提高调处成功率。
第五篇:建立社会化消防基金的探讨
建立社会化消防基金的探讨
摘要:对社会化消防基金的建立,以及资金的来源组织方式、投向和功能、资金管理等,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消防工作;社会化消防基金
消防工作社会化,是人类同火灾作斗争的基本规律和必然方向,是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奋斗目标。实现消防工作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离不开最基本的两个因素,一是人力,二是财力,前者是直接手段,后者是物质基础。如何提供一个合理的框架和平台,促进并保障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消防事业,实现人、财、物的最佳结合,是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中的机制性、关键性问题之一,也是贯彻十七大精神,“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分析我国现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消防基金应当成为消防事业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
社会化消防基金,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补助、捐赠,用以维持、资助、奖励社会化消防工作中的有关活动或行动、集体或个人而设立的社会化专门储备资金。1 现状及差距
我国部分地方已经开始尝试建立社会化消防基金,但总体数量少,发展水平低。1〃1 “小荷已露尖尖角”近年来,随着消防工作和消防部队建设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与消防有关的社会化基金已经在少数地方、一定层面呈现。2003年8月,四川成都以当地电信公司捐赠资金100万元为基础,建立了成都市119社会抢险救援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在灭火抢险救援、社会救助和其它相关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湖南消防总队设立了消防部队官兵优抚基金,社会捐助是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些基金,因其来源或投向的社会化,都属社会化消防基金的范畴,是我国社会化消防基金的雏形。1〃2 “一枝独秀不是春”
我国消防工作发展总体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化消防基金发展更滞后于消防工作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数量少。通过互联网搜索,除港澳台以外的社会化消防工作基金屈指可数,实际工作中了解的情况与此接近。二是层级低。没有全国性的社会化消防工作基金,省级只有个别,市、县级稍多。三是财力弱。此类基金大多“囊中羞涩”,启动资金不多,后继资金匮乏,总量入不敷出。四是社会化程度低。官办色彩浓厚,民间主体基金极少;资金来源单一,社会捐赠、资助少;投向单一,投向社会不多,对激励公众和社会参与消防工作的效果不大。2 必要性及可行性
2〃1 社会化消防基金是用市场机制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 实现形式之一
近年来,群死群伤等重特大火灾多发的势头并未从源头上得到遏制,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预示着我国还将面临较长一个时期同火灾的“攻坚战”。惨痛的火灾教训对提高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提出迫切的要求。消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前公安部部长***在“二十公”报告中深刻指出,“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防工作社会化必须利用市场规则发力,而非简单的行政命令和政府行为。用市场机制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体现在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利用市场,即充分调动社会可利用消防资源,实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二是利用市场规则,即用市场的手段实现社会消防资源的再分配,实现“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互补互利,共创平安”。在呼吁公众参与消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上述两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游戏规则。通过建立社会化消防基金,一方面充分挖掘社会各方面可用于消防工作的财力和人力,另一方面实现财力与人力的最佳互补,为消防工作社会化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框架和平台,是推动消防工作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物质基础和机制性问题,是利用市场机制作用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有效形式。
同时,社会化消防基金投向社会,其间接效应是鼓励公 众更主动、更广泛参与消防公益事业,形成良性机制。现实生活中,并不缺少关心消防的热心人,也不缺少见义勇为的灭火英雄,但却缺少鼓励公众参与消防的良性氛围,尤其是物质支持。因见义勇为灭火造成自身伤害、财产损失,事后无法得到经济补偿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甚至对簿公堂。社会化消防基金将以不同的方式,对积极投入社会化消防工作的单位和个人,除了物质上力所能及的奖励、补偿,更能从道义上给予鼓励,从而在社会上营造“人人参与消防,共建和谐社会”的良性氛围。
2〃2 发达国家社会化消防基金值得借鉴
在欧美等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各类社会化基金十分普遍,有力推进了私域对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促进了政府和民间和谐互动。其中,消防基金也很普遍,呈现主体多元化,功能多样化,高度公益化特点。在国际互联网上,用“消防”与“基金”进行复合搜索,英文记录是中文记录的30倍,且中文记录主要集中在非中国大陆地区,如新加坡、台湾。在美国,2000年有各类基金会56600多家,资产总额达4860亿美元,全国性的消防基金会有殉职消防员基金会、预防失火基金会等。此外,各州都有多种与消防有关的基金组织。这些基金(基金会)广泛吸收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金,用于消防教育培训、消防队伍建设、消防员奖励优抚、公众消防活动等,对增强全民 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推进群防群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发达国家经验说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消防工作的地位越高,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资金参与消防工作的比例越大。
2〃3 建立社会化消防基金的法律依据充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了消防工作社会化发展方向;第七条规定“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这些都从不同角度为建立社会化消防基金提供了法律依据。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消防条例对建立社会化消防基金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陕西省消防条例》提出“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基金”;《四川省消防条例》规定,“接受的社会资助和捐赠,应用于发展消防公益事业,救助在消防训练、扑救火灾及社会抢险救援中伤亡的消防队员及有关人员”;《福建省消防条例》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民间依法建立消防基金,接受资助和捐赠,用于改善消防条件,奖励消防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救助在消防训练和扑救火灾中伤亡的专职消防队员、义务消防员及有关人员。”除消防法律法规以外,我国有专门的关于社会捐赠、公益资金方面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积极鼓励社会捐赠,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管理条例》对发展、保护和规范基金会,促进社会 参与公益事业作出更加明确、严格的规定。2〃4 建立社会化消防基金的条件已经具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消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当前,建立社会化消防基金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社会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以人为本”观念的不断深入,生命倍受关爱和珍惜,与安全事故频发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社会对消防工作、消防部队越来越关注,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次,消防工作和消防部队的地位不断提升。长期以来,消防部队忠实履行职责,不断拓展职能,赴汤蹈火,出生入死,“哪里有危难,哪里有消防”,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极大贡献,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赞誉,提升了消防工作的地位,换来了社会对消防工作的更大支持。第三,社会化消防基金具有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资、合资企业不断壮大,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民间资金极大丰富。社会单位和个人对消防的关心和支持,有“心”亦有“力”,只要加以鼓励和引导,社会化消防基金可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探索及构想
当前,应按照“先发展,后壮大”的原则,积极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消防基金。必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合法化、公益化、透明化的要求,规范出资行为和受益行为,把好源头关和流向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可持续发展。3〃1 社会化消防基金的组织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社会化消防基金可以三种方式组织建立。
(1)设立基金会。基金会是最正规的基金组织和管理方式。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原始基金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因此,当全国性、地方性社会化消防基金原始启动资金达800万元、400万元以上时,可以设立基金会进行管理。
(2)依托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公益性社会团体和非营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主要的受赠对象。当前,我国与消防有关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非营利事业单位不多,因此,一方面应积极推动成立公益性社会消防团体,另一方面可依托消防协会等团体建立和管理。
(3)政府及政府部门设立专项基金。政府及政府部门通常不得作为受赠人。实际接受的捐赠、赞助,必须专款专用,用于发展消防公益事业或消防部队建设发展最急需的方面。3〃2 社会化消防基金的投向及功能
社会化消防基金的资金投向,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发展壮大,是基金的生命力。因此,社会化消防基金在建立时必须按照公众受益原则确定功能,其基本功能有三种。
(1)奖励。奖励成绩突出的消防部队集体和个人、积极参与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社会单位和个人、见义勇为的灭火英雄和其它受到广泛称赞的参与防火、灭火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2)资助。资助在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过程中,因经费不足,不利正常开展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社会化消防安全宣传消防公益行为。资助见义勇为灭火造成重伤、致残的社会个人,造成死亡的社会个人家属。
(3)优抚。主要对象是消防部队官兵及家属,包括执行公务中严重受伤、致残的官兵;在执行任务时或见义勇为牺牲的官兵家属;患重大疾病须住院治疗且有特殊困难的官兵家属;遭受严重自然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生活特别困难的官兵家属。此外,基金管理机构可以自行开展一些消防公益活动,本着厉行节约、开支透明原则,从基金中支付活动经费。3〃3 社会化消防基金的资金来源
社会化消防基金除建立时注入一定启动资金外,如果无充足的后续补充资金,则无法生存发展,必须按照合法自愿原则,广泛吸收社会资金。(1)资金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积极吸收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个人的捐赠或资助;二是可以争取台港澳地区和国外友好团体、组织、个人的捐赠或资助;三是政府及政府部门补助;四是基金母本的增值部分;五是其他合法收入。
(2)吸收方式。有主动募捐与被动受赠两种方式。一方面随时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补助、捐赠。另一方面可以开展义卖、义拍、义演、义赛、义诊及网上专项募捐等各种形式向社会进行募捐。
(3)防止两种不良倾向。社会化消防基金来源的合法性是资金可支配性的基础,必须坚决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是严防非法财产合法化。部分投机分子、犯罪分子可能将非法所得、无权处理的财物,以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之名捐献用于消防公益事业,以此换取社会声誉和影响。一旦类似性质的捐赠行为被查实或曝光,不仅所获财物无权支配,社会化消防基金管理机构的形象和声誉也将受损,影响长期发展。因此,在接受社会捐赠、捐助时,应对捐赠行为的合法性有充分了解。二是严防筹资行为非法化。政府及政府部门在吸收社会单位、个人及其它组织对社会化消防基金的捐赠时,必须以自愿为原则。公安消防机构既是社会化消防基金的组织者,又是受赠人和受益人,必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严禁借为社会化消防基金筹款之名,变相乱收费、乱罚款、乱拉 赞助,不得以牺牲依法执法为代价换取资金。3〃4 加强社会化消防基金管理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善款必须善管。社会化消防基金,“建”是起点,能否长久维持并发挥作用是难点。基金使用管理是否公正、公开、透明,直接影响社会化消防基金公信力和诚信度,是基金生存发展的生命线。3〃4〃1 坚持按章办事
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完善决策机制,确保资金投向合理,投量适当;规范受益行为,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受益对象、受益条件、受益额度;坚持按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办事,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做到“专款专账、独立核算、收支清楚”。
3〃4〃2 坚持按计划办事
注意经费支出的计划性,做到“长计划、短安排”,不过度截留,不超额透支。基金会每年用于资助公益事业的资金数额,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比例。基金管理机构对现有资金、可争取资金、可支配资金要心中有数。厉行节约,降低管理成本。
3〃4〃3 臵于严格监督
社会化消防基金应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一是接受出资人监督。出资人享有第一知情权和监督权,基金管理机构应接受捐赠人对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情况进行查询监督,主动将经费收支情况定期通报出资人,重大政策调整、重大经费支出还应当征求出资人的意见。二是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民政、审计等有关政府部门有权监督公益事业捐赠资金的募集、使用、管理情况。必要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对社会化消防基金进行财务审计。三是接受社会监督。通过互联网、电视公告等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收支情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09-01.[2] 国务院令第400号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06-01.[3] 朱卫国.基金会管理条例评析.中国NPO服务网,200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