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11:5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XX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

——XX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深入推进,农民逐步步入“零税赋”时代,原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也随之发生改变。如何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村级财务管理体系已很有必要。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XX镇财政所,采取座谈、查看、走访等方式,对XX镇村文书季度集中办公、村级财务“双代管”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随之我们又查阅了省、市、县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有关文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召集了财会人员结合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进行了认真地讨论,有针对性地探讨解决村级财务管理的办法和途经。

一、XX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XX镇是我县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从2001年开始,该镇在现金管理混乱、集体资金拖欠、财产物资管理失控、开支缺乏约束、公开流于形式的情况下,在1999年实行“村帐站审”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在全县率先推行了村级帐务、资金委托乡镇财政所(经管站)管理,简称“双代管”。截止2004年底,该镇“双代管”面达到100%。实行“双代管”后,一是变松散管理为有效监控。帐务和资金集中管理,改变了村干部谁收谁支,各管一摊的“包包帐”现象;每季度集中办公,避免了帐帐、帐款不符现象,有效地堵塞了因票据混乱造成的经济漏洞;集中会审,保证了村级附加、转移支付资金以及“一事一议”筹资专款专用,避免了挪用现象。二是遏制了村级债务膨胀势头。村组将清理核实后的债权、债务、资产帐目全部移交乡镇经管站代管,锁定原债权、债务金额。三是改变了村级财务前管后乱现象。基本实行了“六个统一”,即统一设置帐簿、统 一会计科目、统一记帐凭证、统一建立资金专户、统一报帐汇审、统一财务公开。四是增强了财务管理透明度。通过每季度村民主理财小组对开支票据逐张评审,通过“双代管”办公室审计,将不合理开支拒之帐外,通过季度财务收支上墙公开,避免了群众由于不清楚资金使用去向而引发的干群矛盾。

XX镇经过近4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村级财务“双代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经验有:第一,统一认识是前提。“双代管”是对传统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在推行初期,少数干部存在“不必要,不愿搞,不放心”的模糊认识;第二,领导重视是关键。该镇的作法引起了县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并在全县推广;第三,部门协作是基础。该镇开展时得到了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局、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保证了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第四,建章立制是保障。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是财务实践应该遵循的规则,制度建设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基础,该镇在明确运行机制的同时,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监督,并努力通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防止帐外帐、乱开支等现象。但由于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有少数村组干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这项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运行程序不够规范。有的力求帐帐相符,忽视帐实相符。实行“双代管”以后,各村都取消了村会计,只保留报帐员,乡镇经管站只管帐目不管物资,部分村的村干部不同程度地放松甚至放弃了对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导致集体资产被随意改变权属,或被无偿占用,也有的被损毁。一些村主要干部控制集体资金,借款无法收回;有的村集体房屋、设施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村干部想收归集体有心无力。

2、财务公开不够规范。XX镇推行“双代管”以来,十分重视农村财务公开工作,各村在财务公开、民主管理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但少数村公开内容比较单一,只对报帐后的余额表或收支项目进行了公开,真正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并没有公布上墙;公开时间跨度较长,有的村一个季度甚至半年才公开一次;公开制度不配套,财务公开后,没有及时搜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群众对其中不清楚有疑问的事项未能得到答复。

二、当前我县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XX镇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情况来剖析全县的现状,我县对农村财务管理进行过多年有益的探索,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采取了多种有效的管理办法,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我县自1996年先后采取了会计集中办公、村帐站管、村帐站审、“双代管”等有效形式。但从全县目前农村财务管理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认识不够统一,“双代管”工作推进不够平衡。少数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的清理有畏难情绪,对“双代管”持怀疑态度。认为剥夺了村级财务管理权力,影响村级收支的自主性、自由性,工作不配合、不支持。有的村甚至是忙于应付、被动报账。截止2004年底,全县264个行政村中,仅有159个村实施村级财务“双代管”,大多数村不是很规范。

(二)财会人员履行职责不够,业务水平较低。当前农村财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素质不高、原则性差,坚持原则不够,面情观点严重。出于好人主义,对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听之任之。有的村仍然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报帐时效性差、不彻底。以资金需急用为由不进行移交或只部分移交。农村财会人员业务水平差,是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在一定时期内难以走上规范化道路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机构改革,村组合并,现任农村财会人员大多数没有经过正式的业务培训,素质偏低,还不能完全适应财会工作的需要,不能正确处理会计业务,更不能及时发现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导致错账的现象时有发生,无法系统体现村级帐目。

(三)少数农经干部责任心不强。“双代管”制度的目的是完善和制约村级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据此规定,这就要求乡镇农经干部,对“双代管”工作切实负起责任来,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对“双代管”制度的落实大部分局限在记录各村上报的数字上,而对于各村收入是否全部入帐、支出是否合理、单据是否真实监督不力。

(四)群众监督、民主理财工作不够扎实。实际工作中,村级民主理财工作存在许多不够规范、不够完善之处。一些地方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由村干部兼任,村干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致使财务公开不真实、不全面、不及时;一些地方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不懂会计知识,对集体财务审核时流于形式,甚至审核后不懂办理必要的手续,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规范全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途经

根据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财务管理的报帐制、委派制、代管制,我们应当通过XX镇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和经验来指导全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规范。

(一)理顺农村财务管理体制

1、全面完善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一是根据《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监察厅关于建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鄂农经发[2003]37号)精神,依托乡镇财政所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简称“服务中心”),在坚持农村集体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审批权、独立核算权“五权”不变原则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和完善村级资金、帐务委托乡镇“服务中心”代管的财务管理模式。“服务中心”设主任、审计员、会计员、出纳员各一名,分别负责日常工作、审计工作、记帐工作和管理资金。二是完善管理办法。结合零户统管工作,所有的村级资金都纳入“服务中心”财务管理范畴,包括:①“一事一议”筹资收入;②财政转移支付村级管理补助资金;③集体资产的发包、租赁收入;④集体统一经营收入、投资收益;⑤属于集体的土地补偿费;⑥上级部门拨款;⑦救济扶贫款;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三是健全农村财务会计的任用制度。村级财会人员的任免和调换由村民委员会提名,经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由乡镇财政所考核,乡镇人民政府批准、聘任,并报县财政局备案。村级财会人员必须经过财务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否则,不能担任报帐会计。《农村会计证》由县财政局每年培训、考核、核发并进行年审。村财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

2、规范“双代管”工作流程。要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规范的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建立财务活动程序规范,并监督其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财务事项,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有经手人签字(盖章),交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核。审核同意后,由民主理财小组或其组长签字(盖章),报经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村报帐会计审核(盖章)报账。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确定为不合理财务开支的事项,有关支出由责任人承担。财务流程完成后,报“服务中心”审计入帐,同时,按照财务公开程序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1、帐务管理实行“六统一”。①统一设置帐簿。统一设置“三帐五簿一单”,即“服务中心”总会计和总出纳分村登记总分类帐和现金日记帐;村报帐会计登记明细分类帐,固定资产、产品物资、土地承包、劳务投工、基地建设等登记簿;“服务中心”总会计和村报帐会计填制“季度结算报帐单”。② 统一会计科目。按照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分村设置33个会计科目。③统一记帐凭证。统一使用县财政局监制的《竹山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收款专用凭证》、《竹山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支付专用凭证》、《村干部差旅费报销单》、《村干部工资表》、“三帐五簿一单”、《科目余额表》、《五保户供养花名册》、《村集体资金缴款单》、《农村集体资金使用请款报告单》等。④统一建立资金专户。将村级现有现金余额和发生的财政补助收入、“一事一议”筹资等集体资金缴入“服务中心”专户储存。⑤统一报帐汇审。对村组发生的财务开支票据必须具备经手人、审批人、村会计员、村民主理财小组、“服务中心”审计员“五签章”齐全方能入帐。⑥统一财务公开。各村财会人员在季度报帐审计入账后,按照收入、支出项目和金额及时上墙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和咨询。

2、实行费用支出限额制。各村必要的费用支出要实行报批制。开支在100元以下的由村主任审批;100—300元由村主任提交村民主理小组讨论同意后方可列支;300—1000元由村委会提交村民主理财小组讨论,经“服务中心”审批;1000元以上须经支部、村委会研究同意,经民主理财小组讨论,报乡镇长审批。村办公经费采取按标准包干到村,积极推行村干部报酬由乡镇财政所直接发放。同时,严格执行“三不准”制度,即村干部不准以任何借口自定奖金;不准以集体决定为由或干部自作主张私领定额接待补助;不准在集体报销个人应负担养老保险费、摩托车辆燃油费、修理费和电话费等。

3、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专户储存制度,“服务中心”在乡镇信用社开设村级经费专户,所有的资金都必须纳入“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对财政拨付的转移支付资金、上级拨款等通过“服务中心”专户转入各村专户,对“一事一议”筹资收入、集体统一经营收入、投资收益等收取现金的由村报帐会计按照报帐程序缴入“服务中心”专户储存。按照程序报帐的支出票据,由报帐会计办理相关手续后从“服务中心”专户转入该村专户。二是村级组织在现金管理过程中,不准非财会人员保管或经手现金;不准白条顶库、不准公款私存、不准保留帐外公款;不准用本单位帐号替其它单位或个人存取现金;不准用财务专用章为其它单位或个人担保贷款;不准将集体现金借给其它单位或个人。三是现金要实行限额管理,以五日之内的零星所需为限额,村不超过500元,其余由“服务中心”代管。公款私存、盗取利息的,按有关规定查处。

4、健全财产管理制度。一是村组对集体财产物资实行专人专管。所有村集体财产物资应在财务账上如实体现,年终应进行盘点清查,做到账实相符。二是健全处置集体资产申请制度,各村购进和处置集体资产时要提前10天向乡镇财政所写出申请,并报乡镇分管领导审批,批准后,乡镇财政所要对村集体资产处置全过程进行监督。三是凡因不负责任造成财产丢失的,除照价赔偿外,并处以责任人5%—10%的罚款,集体资产被无偿占用,欠借不还者,除追回原物外,并由当事人交清占用期间的租赁费或折旧费;实行各种承包或处理公共财产,必须经群众讨论、民主议定、公开投标,不准以权谋私。

5、健全帐据管理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必须统一使用县财政局监制的收支票据和帐、簿、表、证、单,严禁擅自购置和印刷。收款必须统一使用县财政局监制的《竹山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收款专用凭据》;村级费用应取得合法、规范的统一税务票据,对确因客观情况不能取得合法票据且金额在50元以下的支出,须由收款方出具自制内容齐全的原始凭证,并填制财政局监制的《竹山县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支付专用凭证》,严禁使用无据支出票据。村级收支票据由村报帐会计在财政所“服务中心”办理领用登记手续后保管使用,严禁发放转借到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

6、健全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推行干部任期“零负债”制度,农村兴办公益、福利事业要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绝不能盲目行事,形成新的不良债务。

7、健全审计监督制度。定期搞好“四审计”,即结合财务公开,对公开中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组织专项审计;结合“服务中心”报帐开展按月或按季审计;结合审批“一事一议”筹资,组织村范围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计;结合村干部换届,组织对村干部的任期和离任审计。审计结束后,将审计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8、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严格财务档案管理,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除重要资料要长期保存外,其余一般资料至少要保存十五年。会计、出纳因工作变动或因故不再任职时,要及时交清手续。

(三)加强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

推行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各村按照“公开形式专栏化、公开地点公众化、公开内容通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的要求及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设立公开栏和公开墙。村民主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进行民主监督和管理,不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盖章的票据,不予报销。要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保证农民群众对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集体经济组织的重大财务事项,如集体土地的承包和租赁、集体企业改制、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村干部报酬、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和建设承包方案等,必须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民主决策。要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在选举产生的村民代表中选择政治思想好、有一定业务素质和协调能力的人员组成民主理财小组,制定民主理财办法,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切实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

(四)做好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工作。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财会人员队伍,是搞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做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要结合新修订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实施,建议:充分利用原XX镇经管站食宿场所等软硬建设,在9至10月,对全县农村会计 人员(报帐员)、财政所未参加市财校培训的干部、县直及乡镇中小企业财会人员、农村四场财会人员进行一次轮训,每期3至5天,自备学习资料费用100元左右,每人每天由县财政补助办公费、生活费、水电费50元左右,全面开展以培训农村财会人员为中心的专业培训工作,使农村财务会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第二篇:关于乡镇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乡镇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今年以来,我们围绕加强乡镇工会财务规范化管理主题,对全省乡镇工会财务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我省乡镇工会财务部门在落实全总《意见》精神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同时也感到,乡镇工会财务工作的规范化问题仍任重道远,需要各方继续努力。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及思考报告如下:

一、乡镇工会财务规范化工作的现状

机构设臵及人员情况。截止2012年6月,全省共有乡镇(街道)1233个,所有乡镇均成立了工会组织。全省乡镇(街道)共有企业10.42万家,职工420.95万人。其中,建立工会9.12万家,入会职工374.04万人。全省配备专兼职工会干部的乡镇街道工会共1090家,配备专职工会干部2249人,通过选聘方式任用人员366人。其中,专兼职财务人员1337人。

二、乡镇工会财务规范化工作需引起重视的问题 今年来乡镇工会财务在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乡镇工会发展时间还长,财务管理很不完善,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多数乡镇工会没有配备专职干部,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 据调查,目前配备专职工会干部的乡镇只占乡镇总数的16%,配备专职工会干部170人(含招聘的工会工作者),其余大部分乡镇工会干部为兼职。未能配备专职工会干部的主要原因,是乡镇工会干部编制难以落实。虽然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关于乡镇(街道办事处)工会人员编制问题的通知》规定:“企业职工总数达2000人以上或企业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可配备专职工会干部1名,其编制在省里下达的乡镇或市区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解决”。由于文件规定配备1名工会专职干部的编制是在“编制总额内调整解决”,既不是新增的编制数,也不象共青团、妇联那样有明确的干部定位,再加上乡镇普遍处于编制紧缩状态,是工会专职干部编制得不到有效落实,基本上仍处于无编制状态。而兼职的工会干部投入工会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更无暇顾及工会财务工作,从而使财务管理弱化。

(二)乡镇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乡镇工会经费困难 经济较发达的沿海乡镇且有委托地税代收工会经费的地方,乡镇工会经费收缴较好,收缴总量大。如 市乡镇工会2006年拨缴经费收入为4875.72万元,占全省乡镇工会拨缴经费收入的73%,经费收缴率达83%。而经济欠发达的山区乡镇,企业数少、规模小、职工数不多、业主的缴费意识差,经费收缴困难;甚至一些乡镇由于财政困难,没有将乡镇机关的工会经费单独列入财政预算,不拨或少拨工会经费,致使乡镇工会经费收缴率仅为18%左右。据调查,2006年全省拨缴工会经费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乡镇占乡镇总数67%,其中没收一分经费的占36%。这一数字表明,全省有三分之二的乡镇工会活动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乡镇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工会经费独立管理原则难以落实到位

全省乡镇工会未开立银行账户、未独立会计核算、未由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开支的分别占乡镇总数66%、62%、62%。有的虽已开立银行账户,但在前几年政府清理预算外资金时被撤销,将工会经费并入乡镇机关财务或乡镇财政所设一个科目予以核算,工会经费开支也由乡镇长审批,但在费用开支前工会主席必须向乡镇长请示,经同意后由工会主席签字。工会经费独立原则之所以难以落实,究其原因:一是乡镇领导对《工会法》规定的工会经费独立原则不了解,把工会视同乡镇的一个部门来管理;二是目前大部分乡镇工会没有经费或经费不多,因此有些工会干部对工会银行账户、独立会计核算的积极性不高。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基础工作薄弱 一些乡镇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编制经费收支预、决算,经费开支随意性大。有的虽然成立了经费审查委员会,但没有开展工作,缺乏有效的审查审计监督。而且,乡镇工会没有专职财会人员,有的是由不懂会计业务的工会委员兼任,有的是由乡镇机关财务人员或财政所人员兼任。兼任的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对工会财会规章制度不熟悉,对工会经费开支原则、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不了解,用于工会经费收缴和财务管理的时间不多,且人员经常变动,致使财会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三、加强乡镇工会财务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005年全总《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只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要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合理确定乡镇(街道)工会经费的留成比例,或以其他适当方式解决乡镇(街道)工会的经费需求,保证乡镇(街道)工会正常活动道德开展”。为了解决乡镇工会工作经费问题,1997年和2002年省总分别印发了《关于乡镇企业工会经费拨交的规定》和《关于乡镇工会财务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但由于大部分乡镇工会经费收缴总量少,这两个文件精神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为了保证乡镇工会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认真履行好各项职能,必须从根本上、体制上解决困扰工会工作发展的“无人管事”和“无钱办事”问题。

(一)要认真解决和落实乡镇工会干部编制和人员配备问题

乡镇工会专职干部少,“无人管事”已成为制约乡镇工会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乡镇工会面临的一个难题。建立健全乡镇工会领导机构,配备专职工会干部,首先必须解决和落实工会编制问题。建议全总在源头上予以协调解决。在全总没有统一解决之前,建议省总积极争取省委支持,并与省编委协调:一是符合条件成立乡镇(街道)总工会的,应当给予2名专职工会干部编制;二是1997年省编委关于企业职工总数达2000人以上或企业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可配备专职工会干部1名的规定,应予以重新明确。当然,在目前乡镇办事机构精简、编制压缩、人员减少的情况下,要想通过编制来解决工会专职干部短缺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当前应积极拓宽选配乡镇工会专职干部的渠道,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法,解决乡镇工会“无人管事”问题。

(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工会应作为一级财务管理 1.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济较发达的乡镇经济总量大,企业和职工数多,工会组织发展迅速,工会经费收缴数额较大。据调查,2006年拨缴工会经费收入在30万元以上的有48个乡镇,虽然这些乡镇只占乡镇总数5%,但收缴的工会经费却占全省乡镇拨缴工会经费总额的70%。把组织机构健全、经费收缴较多、能独立管理经费的乡镇工会作为一级财务管理,对理顺乡镇工会经费收缴关系,明确乡镇工会经费留成比例,规范乡镇工会财务管理,促进乡镇工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作为一级财务管理应坚持的原则。一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这是维护工会财务工作的有机统一,保持工会财务的一元性、完整性的必然要求。二要坚持与地方经济和工会组织发展相适应原则。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方经济达到一定规模,乡镇工会组织发展具备了一定条件,才能作为一级财务管理。三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乡镇工会,要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其财务管理范围的划分就必须按现行财务管理体制的属地原则执行,即乡镇行政管辖范围内的企业(不含中央、省、设区市属企业)工会,乡镇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工会。

3.作为一级财务管理应具备的条件及报批程序。乡镇工会作为一级财务管理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乡镇工会组织机构健全,有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并开展工作,有工会专职干部和独立的办公场所,工会各项活动正常;二是工会经费能够实现独立管理,即开立银行账户、独立会计核算、经费开支由工会分管财务主席“一支笔”审批、内部财会制度健全、配备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兼职财会人员;三是年收缴40%部分的工会经费在30万元以上。根据全总有关规定,行政按工资总额2%拨缴的工会经费,除基层工会留成和上缴全总外,其余部分省、市、县(区)工会各留成多少,由省级工会决定。因此,乡镇工会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报批程序是:由乡镇工会提出申请,经县(市、区)总工会、设区市总工会同意后报省总工会审批。

4.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乡镇工会经费分成比例。按全总规定,成立乡镇总工会的作为工会一级地方组织,具有地方工会的职能;未成立乡镇总工会的乡镇工会虽然具有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的双重职能,但由于工会的工作重点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基础在基层,故不宜减少基层工会的留成经费。在全总未出台有关乡镇工会经费分成办法之前,乡镇工会的留成经费由省、市、县(区)总工会来调剂解决。同时,考虑到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乡镇工会管理费用开支大,适当提高其经费留成比例是必要的。

(三)对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工会、城市中的街道工会及城关镇工会,暂不作为一级财务管理

1.暂不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理由。一是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和城市中的街道工会经济总量小,企业规模小,企业数和职工数少,工会经费收缴不多,工会干部及财务人员多为兼职,人员流动性大,财务基础工作薄弱,工会经费完全独立管理较难,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条件还不成熟。二是街道工会与区总工会、地处县城的城关镇工会与县总工会,它们同处一个城区,所属企业相互交叉,经费收缴按属地管理原则不易划分,且城区范围不大,财务工作可以由区总工会、县总工会进行统一管理,其单独作为一级财务管理显得没有必要。三是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府,因此也不应作为一级财务管理。当然,街道工会也有特殊情况,近年来随着城区的扩大,有些原为乡镇现改为街道,其管辖范围及工会经费收缴总量与原乡镇工会无异,如泉州的一些县(区)街道,此类街道工会仍可作为一级财务管理。今后,这些乡镇、街道及城关镇经济发展了,工会经费总量增大了,财务基础工作好了,企业交叉管辖的问题解决了,条件具备了,也可以批准其作为一级财务管理。

2.暂不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经费核算办法。对于工会经费独立原则不落实,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基础工作薄弱,暂不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乡镇工会,其按比例应回拨给乡镇工会的经费可实行报账制,由县(市、区)总工会集中管理和核算。每年初由乡镇工会根据当年工作计划向县(市、区)总工会报预算,县级工会在其应回拨额度内予以批复,并纳入县级工会预算。也可实行“总量控制,调剂使用”办法,即县级工会对按规定比例应回拨给乡镇工会的经费进行总量控制,根据各乡镇工会开展活动的实际情况调剂安排。各乡镇工会设报账员,经费开支经乡镇工会主席审批后,有报账员凭发票单据向县级工会财务审核报销。县级工会不应截留或挪用乡镇工会经费。这样将应回拨工会经费与开展活动挂钩,促进乡镇工会工作的开展,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也可以有效摆脱一些乡镇领导对工会经费的控制。

对于目前有些年收缴经费达不到30万元、暂不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乡镇工会,但其组织机构健全,又成立经费审查委员会并开展工作,有工会专职干部和独立的办公场所,工会各项活动正常,工会经费能够实行独立管理的的乡镇工会,可参照作为一级财务管理的核算办法,由县(市、区)总工会按规定比例予以回拨补助。这样做不但可以减少乡镇工会往返县级工会报账的麻烦,也可以减轻县级工会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量。

第三篇: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思考

[摘 ]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以及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也正发生着重大转变。高校的财务管理在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资金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通过规范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关键词] 高等教育;财务管理;教育经费;教育资源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以及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也正发生着重大转变。高校的财务管理在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资金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通过规范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教育资源浪费现象突出。多年来,高校的经费来源是靠国家拨款,核算上沿用着预算会计的方法,体现的是财务收支,强调的是预算收支平衡,而忽视资金效益,缺乏资金成本意识和资金增值观念。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预测不严密、决策不科学、使用计划不周、预算控制不严、资金使用不当、投资效益不高等现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还存在着缺乏整体观念、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现象,加剧了教育经费的紧张状况,造成能够直接用于人才培养的投入减少,最终影响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制约着高校的发展。2.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愈来愈大,支出结构不合理。目前高校改革面临最大的难题是人事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由于历史原因,高校普遍存在着人员编制失控、现有人员特别是机关人员过于臃肿,人浮于事,能上不能下,平均师生比过低,高校的资金中用于人员经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另外,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一些人员补贴政策是只给政策不给经费,为了稳定教职工队伍,学校不得不保证这些刚性支出。同时,大量临时工的费用挤占公用经费等也是导致人员经费比重过大的重要因素。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人员经费支出比重过大,挤占了正常的教学、科研等经费支出,进而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制约学校的发展。3.银行贷款过多,财务风险加大。近年来,在财政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许多高校通过争取银行贷款,弥补了办学经费,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部分学校在贷款前论证不充分,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贷款规模大大超出了学校的承受能力,导致资金运行成本加大,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风险加大。4.财务内部控制不够严密,制度建设不健全,资产安全存在隐患。近年来,随着高校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校在资金的筹措、招收新生、物资采购、教材采购、基建项目发包等领域逐渐市场化,由于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仍不完善,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在某些经济活动过程中暴露了许多问题。例如:投出的资金由于投向不合理,期满难以收回,给学校造成了损失;在招收新生中利用工作之便,收受礼金;在物资采购中利用职务之便,收受钱财;这些有的进了个人的口袋,有的形成了财务部门之外的“小金库”或账外账,成为不法行为产生的“温床”。

二、改进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1. 加强资金管理、科学配置资源、引入成本核算、提高办学效益。高校财务管理与一般的财务管理相比,其任务有所不同,主要是利用好资金,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人才。针对目前高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支出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进:(1)统一管理、分级核算、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学校的财务会计运作均由学校统一管理,学校下属学院等二级单位原则上不设财务,通过成立会计服务中心的形式,实现对全校二级单位的统管,解决高校财务多头管理、资金分散的现状。实现统管后,二级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这样,既保证了学校财务部门对二级单位的监管权,又使各单位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同时通过会计服务中心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通过宏观调控,从而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2)科学配置学校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高校每年用于固定资产购置的投资,占全年经费支出总额的比例在不断扩大,加强这部分资产的管理,也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设备重复购置,资产利用率低是影响办学效益的因素之一。学校应根据需要统筹安排固定资产的购置,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购置,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相对集中地对急需项目给予倾斜,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通过提高资产利用率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2. 引入成本核算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学校应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发扬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的精神,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通过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入成本核算机制,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成本进行核算,全员参与,树立主人公意识,杜绝高校内部各个环节存在的大量损失浪费现象,如:空无一人的教室长明灯,水龙头的长流水,公共财物的浪费和损坏,实验材料的丢失等现象。通过成本核算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3. 适度贷款,防范风险。高校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没有风险或低风险的。然而,当前高校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建设性融资已达相当规模,这一变化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高校应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学校财力可能,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评估、调整学校发展战略,适度贷款,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防止不切合实际地追求大而全、高标准,给学校财务运行造成隐患,给后来者留下巨大的债务负担。高校应通过规范财务核算、作好资金流量预测与收付安排、取得银行授信额度等方式来化解债务风险。4. 深化内部体制改革,优化人员组合。要降低人员经费在高校总支出的比重,解决人浮于事的现象,就必须下决心深化内部体制改革,以人事制度为切入口,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以达到精简机构,优化人员组合的目的。对富余人员可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安置到后勤服务单位,减少临时用工,这样既安置了富余人员,又减少了人员经费,调节支出结构,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5.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随着高校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逐渐显现出来,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具有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的特点,而且实际的资金使用又是分散进行的,因而发生错误、舞弊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作为高校管理当局,应重视相关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重要性原则及内部牵制原则,建立、健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地预防和化解财务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同时应高度重视“小金库”的问题,用制度来规范零星收费行为;建立适当的激励引导制度,将原“小金库”形成的“局部利益”,逐步转变成能推动小集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收的“激励动力”。6. 重视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己成了当务之急。因此,要注重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一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分期分批派出学习、培训;二是在职情况下请有经验的财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不断更新知识,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有选择地引进人才,挑选政治上强,业务上精,有专业学历的财会人员充实到会计岗位上。财务人员要树立新的财务理念,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当家理财,献计献策,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要增强法律意识,敢于坚持原则,同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做斗争,保证学校经济活动的规范运行。要廉洁自律,一尘不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总之,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懂业务、会管理的新型高校财会队伍,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功立业。[参考文献][1]陈敬良.高等教育成本管理理论[M].北京: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2]王宪光.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5,(6).[3]罗绍德.新编预算会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4]阎达五,赵西卜.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合一问题的思考[J].当代财经,2003,(3).[5]章晨.关于高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会计思考[J].教育会计研究,2001,(4).[6]王宏堂.论高校预算管理应遵循的原则[J].甘肃高师学报,2000,(4).[7]朱明秀,吴中春.传统财务管理的价值导向与缺失[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8]梁红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若干思考[J].事业财会,2004,(12).

第四篇:关于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顾山镇对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顾山城市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外来人口数量逐年急剧增加。据统计,2007年登记办证外来人员为 2473人,2008年为3924人,2009年为4556人,大量外来人员为顾山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给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如何为外来人口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治安管理,保障合法权益,促进外来人口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也成为新时期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课题。笔者通过对顾山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就如何做好顾山外来人口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一、顾山外来人口的现状及特点

2009年10月底顾山外来人口达到5.3万人,分散居住在2700余户私房出租户、30余家建筑工地和17家规模企业内。外来人口总数占顾山城区户籍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有些居委会,如工业园区、居委会的外来人口数量已超过本地人口数量。其主要特点:

1、来源广泛。主要来自安徽、湖北、四川、湖南等地农村。

2、从事职业多样化。主要从事机械制造、服装加工、废品收购等。

3、居住条件差。约80%的外来人口分布在全市农户出租房屋和其他各类工棚中。在城郊结合部和各个中心村(居)周围均形成一定规模的外来人口聚集地,这些聚集地人口密度大,环境卫生状况极其恶劣,一旦发生疫情,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4、文化程度低。这些外来人口大多数来自全国各乡村和贫困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基础薄弱,因而决定了他们受教育程度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90%以上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大多从事低技术含量和非专业工作,业余文化生活单调。

5、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调查中发现有用工单位以临时工、季节工为借口,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合同,在工资待遇、劳保福利、社会保险、工伤处理等方面不依照合同执行也时有发生。同时,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难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上公办学校,他们承受不了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而上民办学校,又遇到师资力量弱、教学质量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困扰,适龄外来人口的少年儿童缀学现象依然存在。

二、外来人口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这一特殊群体为顾山的城市建设和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对顾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大量外来民工为顾山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顾山的每幢大楼和建筑工地无不洒下外来民工兄弟辛勤的汗水。

2、一些险、脏、苦、累的工作岗位离不开外来人口。如垃圾清运、服装加工制造、船舶制造、矿业开采等大部分由外来人口承担,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城市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3、顾山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单从目前来看,顾山高档酒店、商贸中心、商场超市等急需大量年富力强的外来人员加入。打造顾山的经济、服务中心,没有大量外来人员的参与更是无从谈起。

外来人口的涌入为城市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给城市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市容卫生、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影响。随着外来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其中不少人文化素质低,法制意识淡薄,经济状况差,少数人把违法犯罪作为生存、致富的手段,导致违法犯罪总量中外来人口作案比例很高。2008年顾山抓获外来作案人员73名,占抓获作案人员总数的16.8%。

2、给城市市容卫生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大量的外来人口居住在简易的出租房内,卫生设施简陋,加上卫生习惯落后,造成环境卫生“脏、乱、差”,有些外来人员无照无证经营、乱设摊点,给顾山的城市管理和“创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和困难。

3、给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有的外来人口生育观念落后,将暂住地作为超计划生育的“避风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计划外怀孕现象时有发生。

4、滋生丑恶现象,败坏社会风气。有些外来人口无劳动技能,又不愿从事苦、脏、累的工作,找不到合适职业就从事卖淫、聚众赌博等非法活动,严重影响顾山的社会风气。

三、目前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几年顾山在加强外来人口教育管理和服务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对维护顾山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数量急剧增加,社会化服务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的外来人口来说,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1、认识没有到位,重视不够。有些单位领导对外来人口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不重视,没有把这项工作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工作主动性、创新性不强,工作浮虚,应付了事,没有实质性的措施办法。

2、管理、教育手段缺乏,服务水平不高。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主要还是从治安和计生角度出发,管理办法还是沿用《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管理手段主要是登记、做证、注销、罚款。对外来人口的教育往往“临阵磨枪“,要进行市容检查了给他们讲卫生,要开展严打整治了就办一期法制讲座。而对外来人口的就业指导培训、合法权益维护、生病就医、子女就学等服务还存在许多欠缺。

3、各自为战,缺乏合力。目前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主要是公安、计生、综治等部门在做,而这项工作涉及的部门还有许多,如工商、税务、市容卫生、劳动、建设、房产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缺乏协调配合,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四、对加强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对待,树立外来人口是顾山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分子的观念。一个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外来流动人口的积极贡献,他们大部分承担的是城市固定人口所不愿从事的苦、脏、累、险行业的工作。据有关部门测算,一个农民工所得的报酬是他为城市所作贡献的三分之一。外来人口为城市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理应得到相应的权益和服务。不可否认,随着相当部分素质低下的外来人口进入,确实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但既然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靠堵是行不通的,我们只能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正确有效地去引导、去接纳,使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圈子中来。

(二)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完善管理网络。公安机关作为外来人口治安管理的主管单位,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工商、税务、城建、劳动、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针对性建立实施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并落实组织和责任。街道居委会也要建立相关工作组织,明确分管领导,保障工作经费,落实外来人口专管员或协管员及其工作职责,确保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三)抓好三个结合,提高工作成效。

一是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教育工作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延伸到每个外来人口家庭。(1)把教育结合到以房管人之中。落实出租房东职责,要求房东及时了解掌握外来人口的动态,成为教育和管理的信息员。外来人口专职协管员上门登记、做证、注销时进行村规民约、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市容卫生等方面的教育。(2)把教育结合到“以外管外”之中。外来人口大多来自外省贫困地区,风俗习惯、语言交流、感情沟通存在着差异。所以选配外来人员中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思想基础的同志作为骨干,让他们参与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外来人口感到更亲近、易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以站管教。可在社区建立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站,从而专门用来实施管理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管理服务站在办理有关管理服务手续的同时,进行法制、计生、卫生、治安等方面的教育。

二是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情动人,切实解决外来人口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社区民警、计生协管员可以兼职,要主动上门提供登记、做证和计生指导一条龙服务。街道要提供外来人员就业务工信息和相关权益维护,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使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人员子女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社区卫生服务站要为外来人口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在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建立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帮助解决一些外来人员的实际困难,使之真正成为外来人口之家。通过这些服务,使外来人口真正感受到当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也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第二故乡、建设第二故乡的热情,积极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中来。

三是教育与活动结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外来人口的业余文化生活。(1)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制、体育等下基层进社区活动。把知识、技能送到外来人口之中,为他们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2)开展走贫访困活动。每年要组织力量深入到外来人口集中的企业、社区进行走访慰问,帮助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外来人口的心坎上。(3)积极开展外来人口“争先创优”活动。如开展外来人员“创业模范”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等评选,充分调动先进模范人物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和导向作用,为顾山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关于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顾山镇对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顾山城市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外来人口数量逐年急剧增加。据统计,2007年登记办证外来人员为 2473人,2008年为3924人,2009年为4556人,大量外来人员为顾山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给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如何为外来人口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治安管理,保障合法权益,促进外来人口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也成为新时期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课题。笔者通过对顾山外来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就如何做好顾山外来人口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一、顾山外来人口的现状及特点

2009年10月底顾山外来人口达到5.3万人,分散居住在2700余户私房出租户、30余家建筑工地和17家规模企业内。外来人口总数占顾山城区户籍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有些居委会,如工业园区、居委会的外来人口数量已超过本地人口数量。其主要特点:

1、来源广泛。主要来自安徽、湖北、四川、湖南等地农村。

2、从事职业多样化。主要从事机械制造、服装加工、废品收购等。

3、居住条件差。约80%的外来人口分布在全市农户出租房屋和其他各类工棚中。在城郊结合部和各个中心村(居)周围均形成一定规模的外来人口聚集地,这些聚集地人口密度大,环境卫生状况极其恶劣,一旦发生疫情,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4、文化程度低。这些外来人口大多数来自全国各乡村和贫困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基础薄弱,因而决定了他们受教育程度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90%以上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大多从事低技术含量和非专业工作,业余文化生活单调。

5、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调查中发现有用工单位以临时工、季节工为借口,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合同,在工资待遇、劳保福利、社会保险、工伤处理等方面不依照合同执行也时有发生。同时,外来人口子女入学难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上公办学校,他们承受不了高额的借读费、赞助

费,而上民办学校,又遇到师资力量弱、教学质量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困扰,适龄外来人口的少年儿童缀学现象依然存在。

二、外来人口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这一特殊群体为顾山的城市建设和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对顾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大量外来民工为顾山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顾山的每幢大楼和建筑工地无不洒下外来民工兄弟辛勤的汗水。

2、一些险、脏、苦、累的工作岗位离不开外来人口。如垃圾清运、服装加工制造、船舶制造、矿业开采等大部分由外来人口承担,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城市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3、顾山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单从目前来看,顾山高档酒店、商贸中心、商场超市等急需大量年富力强的外来人员加入。打造顾山的经济、服务中心,没有大量外来人员的参与更是无从谈起。

外来人口的涌入为城市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给城市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市容卫生、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影响。随着外来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其中不少人文化素质低,法制意识淡薄,经济状况差,少数人把违法犯罪作为生存、致富的手段,导致违法犯罪总量中外来人口作案比例很高。2008年顾山抓获外来作案人员73名,占抓获作案人员总数的16.8%。

2、给城市市容卫生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大量的外来人口居住在简易的出租房内,卫生设施简陋,加上卫生习惯落后,造成环境卫生“脏、乱、差”,有些外来人员无照无证经营、乱设摊点,给顾山的城市管理和“创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和困难。

3、给计划生育工作增加了难度。有的外来人口生育观念落后,将暂住地作为超计划生育的“避风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计划外怀孕现象时有发生。

4、滋生丑恶现象,败坏社会风气。有些外来人口无劳动技能,又不愿从事苦、脏、累的工作,找不到合适职业就从事卖淫、聚众赌博等非法活动,严重影响顾山的社会风气。

三、目前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近几年顾山在加强外来人口教育管理和服务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对维护顾山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数量急剧增加,社会化服务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的外来人口来说,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1、认识没有到位,重视不够。有些单位领导对外来人口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不重视,没有把这项工作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工作主动性、创新性不强,工作浮虚,应付了事,没有实质性的措施办法。

2、管理、教育手段缺乏,服务水平不高。对外来人口的管理主要还是从治安和计生角度出发,管理办法还是沿用《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管理手段主要是登记、做证、注销、罚款。对外来人口的教育往往“临阵磨枪“,要进行市容检查了给他们讲卫生,要开展严打整治了就办一期法制讲座。而对外来人口的就业指导培训、合法权益维护、生病就医、子女就学等服务还存在许多欠缺。

3、各自为战,缺乏合力。目前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主要是公安、计生、综治等部门在做,而这项工作涉及的部门还有许多,如工商、税务、市容卫生、劳动、建设、房产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缺乏协调配合,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四、对加强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对待,树立外来人口是顾山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分子的观念。一个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外来流动人口的积极贡献,他们大部分承担的是城市固定人口所不愿从事的苦、脏、累、险行业的工作。据有关部门测算,一个农民工所得的报酬是他为城市所作贡献的三分之一。外来人口为城市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理应得到相应的权益和服务。不可否认,随着相当部分素质低下的外来人口进入,确实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但既然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靠堵是行不通的,我们只能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正确有效地去引导、去接纳,使外来人口逐步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圈子中来。

(二)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完善管理网络。公安机关作为外来人口治安管理的主管单位,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工商、税务、城建、劳动、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针对性建立实施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并落实组织和责任。街道居委会也要建立相关工作组织,明确分管领导,保障工作经费,落实外来人口专管员或协管员及其工作职责,确保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三)抓好三个结合,提高工作成效。

一是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教育工作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延伸到每个外来人口家庭。(1)把教育结合到以房管人之中。落实出租房东职责,要求房东及时了解掌握外来人口的动态,成为教育和管理的信息员。外来人口专职协管员上门登记、做证、注销时进行村规民约、治安管理、计划生育、市容卫生等方面的教育。(2)把教育结合到“以外管外”之中。外来人口大多来自外省贫困地区,风俗习惯、语言交流、感情沟通存在着差异。所以选配外来人员中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思想基础的同志作为骨干,让他们参与教育和管理工作,使外来人口感到更亲近、易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以站管教。可在社区建立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站,从而专门用来实施管理外来人口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管理服务站在办理有关管理服务手续的同时,进行法制、计生、卫生、治安等方面的教育。

二是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以情动人,切实解决外来人口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社区民警、计生协管员可以兼职,要主动上门提供登记、做证和计生指导一条龙服务。街道要提供外来人员就业务工信息和相关权益维护,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使符合一定条件的外来人员子女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社区卫生服务站要为外来人口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在外来人员集中居住的社区建立外来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帮助解决一些外来人员的实际困难,使之真正成为外来人口之家。通过这些服务,使外来人口真正感受到当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也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热爱第二故乡、建设第二故乡的热情,积极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中来。

三是教育与活动结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外来人口的业余文化生活。(1)大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制、体育等下基层进社区活动。把知识、技能送到外来人口之中,为他们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2)开展走贫访困活动。每年要组织力量深入到外来人口集中的企业、社区进行走访慰问,帮助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外

来人口的心坎上。(3)积极开展外来人口“争先创优”活动。如开展外来人员“创业模范”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等评选,充分调动先进模范人物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和导向作用,为顾山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XX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镇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柏祥镇水利建设调查与思考

    柏祥镇水利建设调查与思考 柏祥镇地处岳阳县东南部丘岗地带,共有山林面积61550亩,耕地面积37389亩,其中水田30246亩,旱地7143亩,由于水利基础薄弱,旱情一直是影响柏祥镇农业生产......

    XX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XX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XX镇位于XX市东南部,全镇总面积323.8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41个自然屯,1个社区,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0,470人,其中农业人口14,610人,耕地面积4810公......

    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工作一、收支两条线管理为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力度,规范各单位应缴财政专户资金和经营收入的管理,保证部门预算的顺利实施,我们先后制订了《关于规范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

    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其中企业财务活动是对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表现为......

    财务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

    财务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板一、问题与成因随着全国各地对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投入力度的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财务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板。当前......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精选合集]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科学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必须重视的基础性工作。当前,医疗改革日益深化,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结合医院......

    税务系统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5篇范文]

    文章标题:税务系统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加强财务管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年初*区国税工作会议明确的工作任务之一。财务管理作为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正面临......

    做好国税系统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

    做好国税系统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加强财务管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年初全区国税工作会议明确的工作任务之一。财务管理作为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正面临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