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加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时间:2019-05-15 12:3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时期加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时期加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第一篇:浅谈新时期加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浅谈新时期加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张家港市公路管理处 赵华东

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事业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路政管理安全工作一方面要应对各种恶劣自然灾害天气的挑战,另一方面,各种侵占、破坏公路及其用地和附属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危及道路行驶的安全畅通。本文在分析新时期加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当前路政管理安全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路政管理、安全工作、突出矛盾

一、新时期加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省经济建设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事业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9年,我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4.38万公里,其中普通干线公路8852公里。路政管理工作也逐渐被社会公众所熟悉,路政管理作为公路管理的重要组成环节,是公路外部行政管理的集中体现,其根本任务就是要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为道路安全和改善交通环境提供保障。如何保证公路这一投资巨大、折旧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路政管理安全是其他各项工作得以进行的根本前提。路政管理安全工作一方面要应对各种恶劣自然灾害天气的挑战,另一方面,各种侵占、破坏公路及其用地和附属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危及道路行驶的安全畅通。因此,提高对路政管理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切实加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二、当前路政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

1、道路硬件“先天不足” 埋下安全隐患

当前,公路建设规模大、范围广、投资增幅高,一些工程在项目决策、施工

建设、质量管理、工程监管等环节存在规范性差、技术标准降低等问题,比如未设置港湾式应急停车带,一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只注重主体质量,却忽视了排水、边沟等附属设施质量,遇到重大灾害事故损毁严重;部分公路安全设施不完善,没有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警告标志,潜在的安全隐患相当严重。

2、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信息化建设滞后

随着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车流量的逐年增长,路政安全管理也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目前路政安全防范、检查以及执法等大部分工作尚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自动化水平整体处于零散化、不完全的状态,以人工为主的管理方式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加,道路路线不断变更,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建设翻修频繁的情况下,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再加之公路管理工作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的典型特点,就更加大了管理与决策的难度。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路政安全管理工作对道路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提高各项查询、统计等管理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3、路政队伍参差不齐 执法力量不足

公路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路政安全中存在的各项隐患都需要由路政人员去贯彻落实、去排查处理,因此路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就目前来看,有以下两大突出问题:一是人员力量配备不足,不足以完成日常繁重的路政安全管理工作。公路管理系统的人员配备指数远远低于政府标准,有限的人力既要负责日常巡查、执法和路面治超,又要担负起处理各种道路突发事件以及交通保障任务,导致对路面控制力明显降低,路政管理存在诸多盲区,进而有可能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助燃剂;二是执法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导致个别执法人员缺乏对路政安全问题的分析、应变和处理能力,贻误安全事故的最佳处理时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行政执法,而是涉及公路工程、行政管理、交通法规等多学科知识,要求执法者要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管理权责不明晰 缺乏综合协调机制

路政安全管理是一项涉及部门众多、涉及法规存在职权交叉的综合性工作,这在突出各部门联合执法的同时,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一些部门往往从自身利

益出发,忽视法律普遍适用的原则,在法律适用上打马虎眼。比如规划部门认为本部门只适用于《城市规划法》,土地部门认为本部门只适用于《土地法》,而对《公路法》置若罔闻,由此则出现土地部门在审批公路两侧土地时,不考虑《公路法》中关于建筑控制区的规定,导致公路两侧违章建筑矗立,而公路部门只能依据《公路法》被动地去处罚、甚至拆除。这种行政上的不作为,增加了对公路通行能力的干扰和冲突,使道路安全受到影响。再比如对于非法超限运输的治理问题,这本是一个多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理过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部门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为题,往往只有路政部门承担绝大部分工作,治理成效微薄。

三、加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1、重视宣传工作,提高沿线群众安全意识

公路是公共财产,爱护公路人人有责,提高全民尤其是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依靠社会力量齐抓共管维护好公路安全,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大公路路政管理法规以及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从路政安全执法的实际过程来看,相当一部分的公路沿线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对路政安全认识不足,为求一己之便,把公路当成自家后院,随意向路面排放污水污物、堆放垃圾,农忙时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在公路两侧乱搭乱建,摆摊设点„„这些行为满足了个人的利益要求,却把种种危害推向社会,不仅给路政人员执法增加负担,更是对道路行驶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就需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开展路政普法教育活动,增强人们对路政安全管理和执法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进而营造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道路安全、爱护公路设施、支持公路管理的良好氛围。

2、加大执法力度,开展路政安全专项整治

路政管理行为包括路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路政强制执行等,《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促进路政执法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也使得路政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实际操作中,路政安全工作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阻碍,这就需要积极争取各地政府对路政工作的支持力度,由政府牵线搭桥,协调各部门工作,加大路政安全管理的力度。此外,路政管理部门还有积极开展各种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定期对公路的边沟、涵洞、桥梁等附属设施进行清除和排查工作,针对路政巡查、治超现场、路政专用车辆等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路政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整治长效化、制度化。

3、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伴随着当前社会突发事件频发的现况,建立公路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已成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公路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和公路管理机构对道路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恶劣天气、自然灾害以及其它突发性的可能危及到交通安全畅通的事件进行事前预防、事发应对和事后管理的过程,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和预警机制,尽可能降低安全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行驶的安全畅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是一项涉及交通、消防、医疗、安监等多部门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公路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实现科学规范、快速高效地应急管理与处置。

4、提高队伍素质,发挥公路养护保洁人员积极作用

解决路政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装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路政执法队伍建设,扩充人员储备,加大专业执法培训力度;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发挥公路养护保洁工人的积极作用,提高他们参与安全防范与治理工作的积极性。“道班工人长期在养护生产一线作业,对路的感情最深,路产路权受侵害,道班工人心最疼。而且,他们对所养护路段情况最熟悉,发生在他们所辖管路段的侵害路产路权案件,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就知道,对制止违章、保护现场能发挥很大作用。”

[1]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养护人员对危害道路安全的事件不管不问,错失了安全治理的第一时间。因此,应该全力支持道班人员参与安全治理工作,明确职责,建立奖惩制度,调动他们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韩春.公路路政管理必须发挥道班工人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23)

第二篇:新时期的路政管理工作初议

新时期路政管理工作初议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交通运输行业推进“两型”和“低碳”交通发展,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公路路政事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路政管理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公路路政执法工作是国家赋于的行政管理权在公路行业的核心体现,路政执法工作效果的高低,对整个公路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路政部门作为公路行业主要窗口单位,肩负着保障公路安全与畅通、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创新管理方法,树立服务理念,应用现代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当前路政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1.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发展阶段,大量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2007年底,我国城镇人口5.94亿人,城市化率44.9%,比1982年的21.1%提高23.8个百分点,25年间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可以说,目前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持续快速扩张。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城市化仍将保持年均0.8~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最终城市化率将达到60%~70%。在这一过程中,城乡人口转移的规模是世界上空前的,平均每年转移的人口将达1500~2000万人,大规模人口的迁移和流动速度的加快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巨大的挑战。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客运行业的特征宏观上主要体现为人口区域流动和居民消费升级两个主要驱动因素推动客运需求发生变化。城市化使得客运交通需求向主要区域城市集中,对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大通道的客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建设更多的公路旅客运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来旅游出行的较快增长。当前货运行业特征宏观上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区域分布转移两个驱动因素推动货运需求发生变化。我国第二产业结构的重工业化是近五年推动货运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国际和国内同时进行的产业转移带来的贸易发展是推动货运需求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总之,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交通运输量随之高速增长,尤其近五年是我国历史上交通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但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冷热不均,公路的供给已相对充足。预计未来几年的交通量仍将稳定增长,长期增速逐步放缓。应加大对公路基础设施的投入,降低社会运输成本。

2.城市发展集群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主导着城市化进程。由于受行政因素的影响,城市基本上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比较薄弱。改革开放后,基于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了,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很多城市经济活动已经超出了其行政辖区。于是,城市之间出现了协调发展的趋势,朝着一体化方向迈进。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城市化空间格局必须是紧凑型的。近年来国家强化了土地管理,从而使各地更加坚定了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的决心。集群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一个基本趋势。

目前,集群化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城市群,即由若干个城市构成的城市集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二是城市圈,即以某一大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城镇构成的城镇集群,如武汉城市圈等。事实上,两者的内涵是一样的,都是指城市之间的关系变得密切了,相互间建立起一种协作关系。这是地区经济发展到最新阶段的标志,也是城市化的高级形式。

城市群的交通轴线正呈现网络型的交通结构,将群区内部已经形成的核心城市和将来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联系起来,基础设施网络化、上档次、运行高效和布局基本合理,为其经济空间整合奠定了更厚实的基础。毫无疑问,发达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是城市群点轴联网辐射整合持续进行的支撑条件和重要保障。点轴联网辐射空间整合也是基于城市群这种多元化、多方向发展的交通干线网络,利用核心城市经济力量沿交通干线向外辐射和扩散,来增强城市群内城镇间的联动效应,缩小它们经济发展的差距。

3.人口快速流动

我国人口跨区域流动明显,给交通运输造成巨大压力。下面以春运为例,讨论人口流动对我国交通运输资源产生的影响。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都处于暂时居住的状态。城市并未真正接纳他们,无法为他们的生活提供足够的保障,更谈不上关照他们家人的生活。于是,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处在一种与家庭隔离的状态,常年飘泊在外。当春节到来,传统意义上人们应该回家团圆的时候,他们渴望回家,渴望找到在城市中失去已久的归属感,便开始踏上返乡的旅途。民工流、学生流,再加之探亲旅游的人流,使得春节期间交通运输需求量相对平时有了突然的增加,考验着交通运输的应变能力。

人口在某一时段的大规模集中流动对运输资源是个极大的考验。但单纯的增加运输能力也显然不可取。在一年之中的其他时段,对运输资源,尤其是客运资源的需求较春运期间小很多,如果盲目增加运力,又会导致这一时段中资源的限制,造成浪费。如何在人口大规模流动时调节好供需平衡,合理配置运输资源,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4.物流业迅猛发展

“十一五”时期,社会物流需求加快增长,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物流市场总规模达4.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多。“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物流业将由此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我省物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良好态势。物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运量大幅增长。物流业成为我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之一,2011年上半年安徽省共完成货运量102,881万吨,货物周转量28,598,966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7.5%和19.8%。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物流园区蓬勃发展。重点物流项目85个,主要分布在省会合肥和马鞍山、芜湖等沿江工业城市。芜湖港物流园区、安庆港物流园区、铜陵横港物流园区、合肥新站综合开发区现代物流园区、马鞍山慈湖重化工物流园、安庆光彩大市场货运交易市场、合肥唐桥货运交易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4.土地资源供给有限

资源与环境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和大城市发展面临的最大的共性问题和挑战,许多大城市面临着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的承载极限问题。交通运输是城市物质实体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空间资源。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一方面因人口和产业分布更广,要求增加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和面上覆盖,另一方面因人口和经济密度增大、交通出行强度提高,要求有更大通行和负荷能力的交通网络予以支撑,尤其是在大城市“向心”吸引力的作用下,城市中心地区的交通出行强度会不断提高,而对于大城市来说,由于中心地区的空间布局和路网格局已基本成型,道路数量进一步增长的空间非常有限,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需求与供给矛盾。城市各对外通道的公路交通以及市域内的主要线路交通拥挤度也在不断上升,交通量呈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

5.公路维护任务重、难度大

“八五”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公路建设投入,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一百年才完成的公路建设任务,公路在里程和等级上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由于建设周期短,技术标准相对偏低,在较长的时间里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道路基础设施受到的损害较为严重,其使用寿命和效益也大大折扣,这对公路管理和维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公路养护体制,由于其机制的局限性,造成养护生产部门缺少生机和活力,职工积极性受到压抑,劳动生产率低下,发展后劲不足,已成为严重制约养护水平提高和公路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新时期路政管理工作的创新

1.实施预防性管理

为保障路政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改变执法难,难执法的现状,有必要在公路路政管理中引进预防性管理。提前介入,事前预防控制,减化办案矛盾,降低执法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路政管理是指根据国家,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公路财产安全和路权不受侵犯,保证公路的完好、安全、畅通。预防性路政管理是路政管理部门通过事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使相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法律,遵法守法,尽量使侵害路产路权的违法行为不发生或使损失降到最低。做到事前宣传、事前了解、事前控制,减少各方无谓损失,达到文明执法、执法为民,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真正目的。

2.注重多部门协调配合

路政管理线长、点多、面广,执法对象涉及到千家万户,牵涉到众多的单位和政府部门,情况复杂,难度大。仅仅依靠公路管理机构和路政执法人员,很难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为此,我们要积极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的沟通协调,整合多方面资源,建立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努力提升执法效能,对扰乱营运秩序、盗损路产设施、破坏交通畅通等违法现象予以坚决打击。公安、土管、建设、规划、工商、市容城管、林业等部门以及沿线乡镇政府应当依法履行各自的职责,协助公路管理机构做好路政管理工作,共同保护路产,维护路权。

3.路政管理规范化

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是国家一直强调的重点,要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路政执法是公路行业对外展示的窗口,关乎行业整体形象,是树立路政管理威信的必要手段,也是维护路政管理制度的基础。路政执法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行使,决不可滥用职权,随意处理。路政执法人员应牢固树立依法治路、规范执法的思想,不断提高规范执法和文明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坚决杜绝粗暴执法和随意执法现象发生。

要实行“六统一四规范”,即统一形象标识、统一公示制度、统一执法文书、统一作训制度、统一行业宣传、统一执法装备,规范人员管理、规范执法执勤、规范行为举止、规范内务秩序,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路政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4.治超工作常态化

随着城乡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公路上行驶的载重卡车、大型平板车、汽车列车和集装箱运输车,其数量和比重逐年增加。我国公路标准低,质量差,尤其是公路桥梁荷载偏低,而日益发展的大件运输,势必会导致公路破坏,而要适应车辆重型化的要求,又要耗费巨额投资,对已有的公路进行改建和加固改造,这与我国的现有国力是不适应的,为维护公路完好,保障公路安全完好畅通,必须对超限运输车辆进行常态化管理。

5.管理手段现代化

全面推广路政信息化,提高路政管理效率和科技含量,实现管理精细化。开展路政管理信息化建设,使路政管理手段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是路政管理逐步完善、规范和成熟的必然发展趋势。依靠科技提升路政执法现代化管理水平,引入路政管理系统、超限超载运输查询系统、路政执法巡查GPS定位系统和电子“全球眼”系统在全省的规范应用,加快路政管理迈向现代化的步伐。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各级单位、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建立全面的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一个可供应用的管理系统,而且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对今后管理人员水平的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工作效率的提高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从而大大提高路政管理的行业水平。

6.路政执法人性化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热情服务理念。文明创建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文明执法亦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做到文明执法、优质服务,小则服务于公路的经营、建设和管理,大则服务于区域或地方投资环境的改善,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因此,我们必须一改以往执法部门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负面形象,切实以省厅“微笑服务、温馨交通”要旨为主线,全面推行“秉公执法,热情服务”活动,针对辖段施工项目及建设单位存在的违法、侵权倾向、苗头和行为,及时上门送法和召开法律法规见面会解疑释惑,有的放矢地进行专业法律服务,将服务二字落实到执法过程的每个环节,积极树立服务型管理机构和执法窗口的新形象,确保护产维权到位。通过在执法过程中重视艺术执法、服务执法等理念的实践,努力提升执法队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力促进路政部门服务型执法机构建设进程。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有针对性的适时开展多种专项整治活动,以规范辖段路政秩序。

结语

新时期路政管理工作任务多、责任重,需要我们时刻以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以清醒的头脑分析问题,以实际的措施解决问题,全身心投入路政执法工作的各个环节,全力为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保驾护航,担当公路保护的忠诚卫士!

第三篇:新时期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时期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思考

富川瑶族自治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规范事业单位从业行为,促进事业单位完善自身管理,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整顿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是推进依法治国、强化事业单位机构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步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转型、企事业改制,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有些甚至十分明显,严重影响和阻碍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那么,如何才能适应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的需要,切实做好新时期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呢?笔者结合近年来本地的工作实践和实际,对解决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充分认识和认清当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现状,是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根本前提和条件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益格局、思想观念、人际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事业单位的利益追求、管理模式也随之转变,随着这种改变,出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严重制约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种影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问题日趋凸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意识不强。首先,许多事业单位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职工,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缺乏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从本单位和本位主义出发去考虑问题,认为我管理我的事业单位,根本不用去登记管理,登记注册了还要多一层领导,等于是给自己多加了一个“紧箍咒”。其次,大部分事业单位职工的薪水有一部分是国家财政解决,有

相当一部分靠本单位经营获利解决,导致错误地认为我们是自主经营单位,根本不用国家的行政管理。因此许多事业单位不积极、不主动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进行登记,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增添了很大的工作难度。

二是事业单位登记以后年审积极性不高。许多事业单位虽然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要求进行了登记,但登记以后以为万事大吉,不积极、不主动每年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进行年审,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造成困难。如有的单位法定代表人变动、单位的资产增减不及时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办理变更事项,有的事业单位隔三差五去年审一两次,例行一下公事,有的却甚至年年都不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进行年审,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对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无法确切的掌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更不用说去进行监督管理了。

三是事业单位登记后监督管理难以到位。由于事业单位多,覆盖社会面比较广,从事各种社会事业经营比较全面,纷繁复杂,各行各业都有。如广西富川县,人口只有30多万人,“麻雀虽小,五脏具全”,事业单位就有卫生、教育等413个。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人员十分匮乏,人手不足,往往是1—3个人(兼职),难以对各种各样的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管理。在现实工作中,本身1—3个人对全县413多个事业单位进行书面的登记就已经累得够呛了,如果要再全面地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到位,简直比登天还难,对事业单位加强监督管理难的问题可以说在每个地区都普遍存在,是影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由于以上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设置了重重屏障和障碍,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作为事业登记管理部门的管理者,要切实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和认清当前本地区事业登记管理工作的实情和实际,充分认识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增强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思想认识,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可以说,充分认识和认清当前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现状是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最根本前提和首要的条件,离开了这一点,要想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简直就是一句“空谈”。

二、提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登记管理机制、加强检查督促是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出路

针对当前事业登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事业登记管理部门要不断探索事业登记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形式、新模式和新举措,扎扎实实地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各项工作。

一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事业单位自觉接受登记管理的主动性。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关键在于事业单位的主动积极配合。因此,作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部门要切实加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多形式、多方位加强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引导事业单位提高对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做好登记、年审等事项。

二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长效机制,用制度约束和督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作都要有一定的制度来约束,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因此,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登记管理机制,从不漏登记,要求严格年审入手,凡不登记年审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以此促进事业单位自觉做好登记年审。

三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事业单位登记年检一步到位。事业登记管理人员少,但要全面完成事业登记管理工作,必须加强督促检查,督促检查是完成各项工作的有效途径。事业登记管理工作部门具有行政执法权,对不按时登记、不年审的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事业登记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正确行使行政执法权力,督促事业单位配合做好登记管理工作。

三、强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提高登记管理机关行政效能是做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组织基础和保障

人的问题,是做好工作的主要问题。只有人的问题解决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有效改进和改善。那么,如何才能转变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者工作作风以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呢?首先,洗脑筋,牢固根植为事业单位服务的思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作为事业单位登记的管理者,我们要勤于“洗脑”,自觉摒弃那些与服务事业单位格格不入的陈旧的错误思想,从以管理者自居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认真查找自己过去工作中做得不够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我们的脑海中深深地烙上为事业单位服务的思想,摆正工作位置,摆正工作态度,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一切从为维护事业单位利益的角度考虑出发,一切从为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出发,自觉做到登记管理工作为了事业单位,管理为了事业单位,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次,学知识,练就为事业单位服务的本领。事业单位管理者不仅要有为事业单位服务的好思想,而且要有一套服务管理事业单位的过硬本领。我们既要扎实学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还要学会做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能力,学会为事业单位服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好服务本领也非一日之功。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中努力在服务的创新意识上下功夫,要在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从学会主动向来办理事业单位登记的单位办事员问好、为其端茶送水入手,解决实际问题。

再次,做行动,立足本职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提供优质服务。有了服务事业单位的好思想,有了服务事业单位的过硬本领,关键还要看是否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的实践中。因此,作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工作者,一定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一定要持之以恒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发扬埋头苦干、勤政务实的精神,深入事业单位,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真真正正做事业单位的贴心人

第四篇: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

叶春桥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大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挑战,也暴露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为高校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广泛深入,给高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如何适应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正视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索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缺乏统一性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教学或科研,而未能把“育人”看成是自己的根本任务,只教书、不育人,只顾教学、不顾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在一定范围还依然存在,更有甚者认为学生管理工作仅仅是学校专职的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事情,而没有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观念。

2、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和创造性现行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工作内容庞杂,学生管理工作者无法避免地每日陷于事务堆,疲于应付,很难有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创新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给予指导,也很难有精力去分析研究一些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和经验教训,以及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动态等问题,从而使管理限于表面化,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对学生的行为也疏于规范有效的管理,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使得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活力和创造力。

3、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管理程序存在瑕疵目前,在我国不少高校实行的学生管理制度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陷。有些管理制度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相冲突,有些管理规定已不符合高校学生的现状。因为目前全国各高校实行的学生管理制度,都是根据原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来制定的,已远远跟不上迅猛发展的学生管理工作新形势的需要。同时,不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法制意识淡薄,在学生管理中缺乏符合法治精神的程序规范以及应有的保证制约机制的脱节和不衔接,以致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频频发生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学生状告学校侵权的法律纠纷也呈上升趋势。

4、学生管理队伍尚不稳定,管理效益亟待提高在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队伍中,专职辅导员大多采用在校本科生和外校研究生选留的办法。由于考虑今后出路等问题,不少辅导员在留校时仅把此作为一个短暂的存身之处,并未把学生管理工作当作终身岗位,他们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也一直在为考研和转行做准备,因此学生管理辅导员队伍人心尚欠稳定。同时,高校的班主任一般采用兼职的办法,人员流动和变化较大,而且他们的待遇不能从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得到解决,做学生管理工作更多的是奉献,由此看来学生管理队伍尚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在现实工作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似乎什么都在管,但对学生成长成才最基本的素质缺乏必要的指导,如在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心理健康释疑、就业及考研指导等方面,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总的来看,学生管理工作者被动地等待问题多了些,而主动地设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工作方案,更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少了些;空洞的说教多了些,能真正满足大学生情感需求的心理咨询等有益的工作少了些,从而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5、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往往采取行政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学生的训导较多,而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较少。从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来看,即使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色彩不是太浓,而且不少学校也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但在科学化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少学生管理工作者不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不注重

基础文明建设,处理问题方法简单,工作中容易走极端,不是失之过宽就是失之过严,使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6、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尚需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网络在高校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学生管理工作突出全面性、层次性和现代性,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有更广泛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而从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情况来看,由于对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导致不少学生管理工作者工作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积极性不高,再加上信息闭塞,送出去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很少,导致一些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未能跟上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要求。

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的对策

1、转变学生管理思想,创新学生管理理念

当前,我们要转变学生管理工作只是少数学生工作者的事情的观念,确立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观念;转变重教学和科研轻学生管理工作的观念,树立等同的观念;要转变保姆式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的服务观念;转变学生管理是“消防队”的观念,树立学生管理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观念。我们要把学生从单纯的被教育者转变为既是被教育者,但同时又是自主活动的主体,既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是尊重和服务的对象。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不能仅仅依靠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必须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学生管理工作的合力,才能收到实效。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力推进全员育人局面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形成合力,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改进和提高。

2、理顺学生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学院积极性

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后,当务之急是要理顺管理体制。我们要注意体制的互动性,有利于学校和学院相互激发工作活力和创造性;要注意体制的层次性,有利于工作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我们还要注意体制的整合性,有利于局部服从整体,全局指导、协调局部,发挥整个体制的凝聚力和资源整合力。具体地说,也就是学校的职能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制定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并负责检查督促,对全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有序调控;同时要加强学院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推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强化竞争机制。

3、创新学生管理制度,推进学生管理法治化

我们要加快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要依法制定管理规章,依法对学生进行管理。要严格学生日常管理,多在薄弱环节上下工夫,在提高水平上投精力,在形成特色上求突破,努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育人环境。我们还要加大法制教育力度,逐步形成法治化管理的育人环境。我们可用法律法规来调整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减少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无为劳动。同时还要实现学生行为管理与社会行为管理相互接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以及运用法律、法规来调节和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4、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实现学生管理人性化

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要把学生看成既是管理对象,同时又是管理的主体,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管理中的一些目标,通过自我管理等方式,变成学生自己的目标,使学生管理最终成为一种自愿。因此,我们要把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作为管理的目的,要充分相信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权益,鼓励学生的自主和创新。因此我们要从传统意义上的的“管理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服务者”,要帮助学生明确自我管理的意义,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方法,提供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机会。

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探索新型管理模式

只有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才能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当前高校深化改革的情况下,管理职员编制减少,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专家化、学历化和职业化是学生管理适应高校发展要求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要加强专家化、学者型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要利用现有条件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思考观的机会,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提高,研究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视野、新途径和新方式。在当前我们还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考虑推行“导师制”,选择师德好、学术水平高、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班级导师,通过导师们的言传身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表现形式,自然具有影响、规范学生行为的功能,它能使学生在充分享受自由的同时,又能就范于校园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从而产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效果。学生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氛围中,主体精神得以弘扬,个性充分展示。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管理。因此,我们要在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上下工夫,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7、大力加强调研工作,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管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学生管理的内容在日益复杂,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由经验型向科学型发展。为了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及时性和实效性,我们要大力加强学生管理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总结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历史传统和经验教训,并深入研究、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

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机制,传统的学生管理应让位于以以教育、管理为主导,指导、服务为主体的新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要寓管理于教育、指导和服务中,并在教育、指导和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帮困助学体系,要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寿国.浅议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趋势[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2).[2]张光兴.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育人的有效途径[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6).[3]刘建佳.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J].湖南商学院学报(增刊), 2002,(9).

第五篇:对新时期信访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新时期信访管理工作的思考 □ 顾亚娟

(蛟河市委党校,吉林蛟河132500)

摘要: 经济要发展,稳定是前提。但是,当前大量的信访问题明显地牵扯各级政府的精力,障碍经济的发展,而且一直困扰着各级领导干部。因此,在新形势下,要重预防,抓长效,构建科学、有效的信访管理模式,逐步建立

和形成依法、有序的信访管理长效机制,让基层政府变被动稳控为主动预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 设工作之中。

关键词: 信访; 防范; 管理

中图分类号: F63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07(2010)12-0048-03 收稿日期: 2010-09-20 作者简介: 顾亚娟(1963—),女,吉林蛟河人,蛟河市委党校中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行政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经济社会中的 交往日益频繁,由此产生的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自然 人与法人、自然人与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亊纠纷、刑亊纠 纷、行政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因此,正确认识新形势下 各类矛盾的特点,切实完善信访管理措施,建构科学、合理、有效的信访管理体系,对于践行三个代表、落实 科学发展观,尤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 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进的历史意义。

一、当前信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管理上治标不治本。部分干部对信访管理的真 正含义理解得不深不透,工作中明显存在重管理轻预 防的现象。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尤其是信访管理部门 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了大量工作,在我国特殊的历史 条件下,信访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但随 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更加错综复杂,而部 分干部对新时期信访“管理”的真正含义还停留在原有 的层面,工作中明显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只治标不治本。

⒉群众的信访行为亟待觃范。《信访条例》已经实 施多年,相关的配套措施也相继出台,但是,在处理信 访问题时,由于某些干部方法欠妥,直接导致和造成了 部分群众信访行为始终不觃范的后果。有些群众遇到 问题不是采取正当的行政或法律途径,而是为了过高 的利益欲求,找政府、找市长,或是采取一种比较极端 的方法———无理、长期上访,甚至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 出现了“群体访”、“越级访”、“缠访”。⒊信访防控体系建设有待加强。“隐患险于明火,防火胜于救灾”,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森林防火工作会议 上对各级干部的忠告。科学有效地迚行信访管理防控 体系建设,可以说是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但 目前,我国信访防控体系还有许多漏洞和死角:如各级 领导和群众的民意沟通机制尚不完善,基层组织化解 社会各类矛盾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 对民生问题重视还不够,部分干部真正依法行政的意 识还不强,等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有效加以解决,还 将导致各类信访案件的发生。

⒋信访历史积案解决得不到位。不同时期的历史 问题有不同的特殊性,各类历史信访积案也均有各自 的特点。尽管历时久,问题复杂,解决起来成本高,但各 级政府也应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予以重视幵 解决。否则,长期纠缠不清,特别是在每年“两会”及重 要节日等敏感期,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 防控,无形当中牵扯了很多干部的精力,明显地影响了 当地经济的有序发展

⒌信访管理考核机制不尽科学。“稳定压倒一切”,“信访工作一票否决”,“信访稳定工作的好坏,决定一 个地方干部的升降去留”,“敏感期有迚省、迚京访,严 厉追究当地主要领导责仸” 等信访管理措施在一定时 期对信访管理特别是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改 革不断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过去的一些信访管 理考核机制在今天看来不够科学。因为过去的信访管 理考核机制多为治标之策,不能从根本上和长进上彻 底解决信访问题,更容易导致基层为了稳定不惜代价,甚至向一些无理上访者妥协让步,其结果只能是阻碍 信访管理机制的迚一步建立和完善。事、信访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⒈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 入,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如国有企业改制、行政机 构改革,尤其是一系列农村重大政策的出台,这些变革 社会管理 48 重新调整了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 展的同时,对人们的利益迚行了再分配,同时也使人们 的维权意识得到了加强,部分群众的利己观念有所抬 头,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较小的亊态扩大化,一系 列新的社会矛盾造成了上访居高不下的局面。简言之,当前信访案件多发的客观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在我国 经济快速增长期的阶段性体现。

⒉为完成信访考核挃标向信访者妥协让步。为了 完成考核目标,有些基层政府会向无理上访户让步妥 协。如在省和“两会”及国庆节等敏感期,稳控、拦截和 劝返上访群众就成了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亊,而一些上 访户就是利用这一时机持续大量地迚省上京向政府施 压,以求获得政府的妥协迚而获取额外的利益。⒊部分上访群众思想和行为上还存在惯性误区。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有意识地加大了《信访条例》等 法律法觃的宣传教育力度,但尚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在 上访问题上存在误区。误区一:“信法”不如信访。有人 认为政府“管”法院,到法院还得先交钱,走程序还慢,更不愿走仲裁和行政复议等程序,认为他们会官官相 护;有人认为自己占理,特别是涉及民生问题时,更是 理直气壮地找政府。误区事:法不责众。有的人法律意 识淡薄,遇到不满意的亊情就纠集众人上访闹亊,以为 人多势众,无礼也可争三分。误区三:不相信经济仲裁、行政复议和法院审判等案件终结制度,只要不达自己 目的,就认为是不合理,就上访到底,这也是近年来涉 法涉诉信访案件居高不下和不正常上访的主要原因。⒋有些法律法觃及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社会转型 期凸显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是,法律法觃的制定 往往会滞后于新亊物和新情况,没有法律法觃界定和 约束的行为结果也成为上访的一大原因。尤其是部分 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欠妥,在执法过程中不 依法行政,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信访案件的发生。⒌部分信访工作落实不到位。一是问题解决不到 位。有些信访问题牵涉面广,时间跨度长,调查取证非 常困难,解决难度相当大,导致问题无法处理或处理不 到位。事是督查不到位。有些信访问题没能得到妥善处 理,因为部分干部存有畏难情绪,怕麻烦,怕担责仸,同 时,部门之间有时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调甚至推诿扯 皮。三是对缠访闹访的当亊人处理不到位。因为对缠访 闹访的概念界定不清,对缠访闹访户定性困难,缺乏可 操作性,所以,有些部门在处理类似问题时,为平息亊 态,免于激化矛盾,往往会采取息亊宁人的态度,能放 即放,缺乏强有力的执法配合,因而对无理上访者无法 产生震慑力。

三、加强信访管理的几点建议

⒈提高认识,明确责仸,科学有效地做好信访问题 的排查化解工作。第一,迚一步强化基层信访工作。要 从减少越级访、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入手,全面开展 基层各项信访工作;要从完善制度入手,迚一步明确部 门和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仸,增强部门做好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党 的基层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 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要高度重视和优先处理他们 反映上来的意见和诉求。畅通信访“入口”和“出口”,多 渠道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第事,加大力度,集中解决和 处理好群体性上访亊件和非正常上访问题。要建立和 完善群体性上访应急预案,提高处理群体性上访的应 对能力和水平。坚持教育、疏导、稳控、调处和打击幵举 的方针,认真解决和处理好非正常上访问题。第三,高 度重视,认真解决民生等重点领域的信访问题。这些问 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有可能引发集体访、越级访,甚至有可能引发大觃模集体越级访。因此,要精心组 织、多方协调,以法律法觃和政策为依据,运用法律、经 济、行政等综合手段,及时予以有效解决。第四,充分发 挥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凡属于 司法范畴的,都应交由司法部门去处理、解决;而应通 过仲裁和行政复议程序处理的,要引导信访人向仲裁 机构和行政复议部门提出仲裁或复议申请。司法机关 和仲裁机构要肩负起依法处理各类涉法经济纠纷的重 要职责,做到积极受理、热情服务、速审速结。⒉加快信访防控机制建设,全力推迚信访工作觃 范化迚程。第一,建立民意沟通机制。继续坚持和完善 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各级领导要做到经常、主动“零 距离”接触群众。通过谈心交流,了解群众所想、所需、所求,畅通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架起干群“违心桥”。同 时,在困难和矛盾面前,面对上访群众,各级干部要做 到不推、不拖、不躲、不怕。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 头,把矛盾解决在初始阶段,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事,强 化信访信息报送工作制度。要迚一步觃范信访信息报 送制度,建立信访工作信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绿 色通道”,全面畅通信息传送渠道,提高信访预警能力。第三,实行信访工作首问责仸制。为了克服责仸弱化和 工作不到位的弊端,凡是第一位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或 反映情况的机关工作人员,要在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 后,对属于本部门工作范围内的,应及时受理,幵给予 当亊人明确的答复;对不属于本部门工作范围的,要及 时向上级汇报,向其他部门或系统迚行交办、转送,问 题转到哪里,责仸就跟到哪里,直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为止。第四,落实基层领导包案责仸制。要根据实际情 况,建立以各级领导牵头,部门、村(社区)、社(委)共同 参与的“部门包保,四级联动”工作机制,针对每一个疑 难信访案件,成立化解问题责仸组、人员稳控包保组、依法处置教育组,分头开展各项工作,要层层落实包保 责仸。

⒊加大投入,全力做好“信访积案”的专项治理工 作。近年来,困扰各级政府的“缠访”、“闹防”多数都是 顾亚娟-对新时期信访管理工作的思考 49 On the Petition Management in the New Period Gu Yajuan Abstract:Economic

development,stability

is

a prerequisite.However,the current number of letters and questions obviously involves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energy,economic development obstacles,and has been plagued by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Therefore,in the new situation,to re prevention,grasp long-term,build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letters,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the formation of law and orderly management of long-term mechanism petition for grassroots government to change from passive to active stability control to prevent,put more energy in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work. Key words:petition;prevention;management 历史积案,有的历时几年,有的历时十几年,有的历时 几十年,这些信访积案如不下功夫予以解决,目前的信 访局面就不会彻底改变。第一,要把解决处理信访积案 作为信访工作的重点。要建立“信访积案库”,对积案库 中的所有重点案件从上到下一一落实包保责仸,明确 化解时限,定期督查和反馈化解情况。对重大疑难信访 问题要定期提交信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第事,要认真 做好信访积案的交办督办工作。由各级政府督查室及 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按照信访积案联席会议研 究的解决办法迚行督办,切实推迚信访积案的化解工 作。第三,要多方争取资金解决信访积案。各级财政要 将处理信访积案资金纳入年初预算,各亊涉单位也要 站在全局的角度积极筹资出资,对于政府或亊涉部门 确实理亏应予赔偿的,就要舍得出钱一次性了结。⒋依法觃范群众信访行为。第一,着力提高全民的 法律意识。要在做好“十一五”普法工作的基础上,继续 做好“十事五”普法工作,要迚一步加大《信访条例》的 宣传教育力度,让公民学法、懂法、守法,使他们在遇到 问题,发生纠纷时,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保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主动走仲裁、行政复议和司法程序。第事,区别对待不同上访。在解决上访问题时,对确实有冤屈 的合理访,要尽快责成相关部门给予解决;对不了解国 家法律法觃及政策而产生误会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 解释工作,消除误会;而对于那些别有用心、无理取闹、聚众围堵政府大门、拦阻交通要道、无理越级滋亊等情 节严重的,必须依法严厉打击,绝不纵容。第三,各级政 府要坚定依法处理信访的立场。各级政府在处理信访 问题时,要敢于顶住各种压力,绝不向应走法律程序而 无理持续越级访的群众妥协让步。处理这类问题时,必 须遵照政策依法办理,不能为了息亊宁人而远背法律 法觃和政策觃定,无原则地迁就或满足上访人的无理 要求。

⒌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觃和政策措施。第一,及时科 学地立法。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 际,不断完善各项配套的法律法觃和政策,立法机关、司法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 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及时、科学、有针对性地出台、完 善相应的法律法觃及政策条文,让各级干部在解决这 些问题时有法可依。同时,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 局,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立法的同时,更加注重 有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立法,更加注重公众参与 和专家论证,不断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 治化水平。第事,切实觃范行政执法。要迚一步觃范执 法行为,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仸制,大幅度精简行政审 批项目,不断创新行政许可实施机制,迚一步完善《政 府信息公开条例》,使公共政策制定、部门预算等方面 的信息向社会公开。第三,积极开展行政调解,加强行 政复议。要用行之有效的方式,依法、妥善处理和化解 民亊和行政纠纷,继续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严栺行 政问责,重视和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亊件的能力。第四,迚一步强化 各级干部以民为本的大局意识。在工作中,各级政府要 真正做到轻政绩,重民心,时时处处将基层群众的利益 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绝不与民争利,更不远背民意。第五,加强法律服务部门建设。要迚一步建立和完善律 师参与信访接待和法律服务机制,使政府及其部门的 各项重大决策都能做到有法可依。

⒍构建科学完备的信访考核和责仸追究体系。第 一,改变以信访量考核为主的措施。要把以重点控制去 省迚京的信访量考评调整为完善信访工作过错追究 制,不断向信访预防和预警机制考核转变。尤其是对无 理非正常的越级访、群访要视情况从轻或免于追究基 层的相关责仸。第事,在考核机制上,要弱化或逐步取 消政府及信访部门处理信访案件的职能,纠正群众信 “访”不信法的错误认识。政府及其部门应与时俱迚,随 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转变职能,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真 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三,实行严栺的信访过错追 究制。对于基层的信访问题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公,尤 其是因基层干部工作失误或远法远觃等原因造成的越 级访、重复访,要对其单位和个人迚行过错追究。第四,适时、适度减少对基层的信访考评内容,慎用或取消信 访“一票否决制”、“考核绩效与干部荣辱升迁挂钩”等 责仸追究措施,使信访工作最终走向正觃化、法制化的 健康轨道。【参考文献】

[1]关于迚一步推迚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见[Z].国务院常务会议2010(6).

[2]李冬辉,甘后贵.浅析当前信访形势严峻的原因及对策[EB / OL].中国

宜春发展论坛网,2006-12-16.

[3]张示明.关于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的思考[J].人民信访,2009,(02).

[4]马凯.在全国信访局长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R].人民信访,2010,(02).

(责仸编辑:高静)社会管理 50__

下载浅谈新时期加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时期加强路政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好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新时期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机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机具呈现出保有量不断增加、种类越来越丰富、科技含量越......

    路政管理工作职责

    路政管理工作职责1、负责管理和维护路产路权、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2、实施公路巡查; 3、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止、查处各种违章利用、侵占、污染、毁坏和破坏路产的行为; 4、......

    路政管理工作看法

    路政管理工作看法 公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路政管理随着公路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路政管理是公路行政管理的集中体现。现结合现实有几点看法: 1.宣传先......

    路政管理工作基本内容

    路政管理工作基本内容路政管理工作是公路部门“建、养、管”三大职能之一,是国家赋予的行政管理权在公路行业的核心体现。今年,结合国家税费改革要求,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

    新时期党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党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校在遵循干部教育规律的同时,还要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以求得自身的科学发展。面对党校函授停办后,党校如何......

    做好新时期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时期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摘 要: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确保单位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阐述了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地位、工作职能,并就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建......

    做好新时期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时期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 摘要: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确保单位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阐述了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地位、工作职能,并就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建......

    对新时期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新时期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思考 (川藏联网西藏段工程项目部 谭明伦)按照国家电网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四川电网建设投资规模力争超过1200亿元,形成坚强智能跨省区、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