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责任田推行与夭折
农村“责任田”的推行与夭折
1961年,提建议,当先锋,推行责任田
1958年,人民公社化的狂飙席卷中华大地,数亿农民可谓在劫难逃。但情况仍有例外,而且就出现在宿县。
宿县东北境有褚兰古镇。该镇北部边陲地带,横亘着几座小山,形成安徽和江苏两省的天然分界线。其中的虎山较高,公社化时属于褚兰公社光华大队,山南二华里就是王庄。王庄有个老农叫刘庆兰。他不仅没加入人民公社劳动,不吃公共食堂的饭,而且还斗胆上了虎山,开荒种地,自劳自食。
刘庆兰是贫农,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还曾分得几亩地。他耕地很认真,但是刚分到手里的天地又在1956年归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庆兰失去耕地的经营权,但又反抗不得,一气之下,离开合作社。刘庆兰失去耕地的经营权,但又反抗不得,一气之下,离开合作社,扛一把铁 上了虎山。在虎山开垦荒地种粮,重新焕发出自耕农民对土地的炽热的亲情。当时他已年过60岁,高级社也不把他当做劳动力,因而也不派他干农活,任他在虎山上开荒种田。
1958年人民公社化,刘庆兰明白了,他那祖辈留下的田地以及土改分得的田地的所有权已离去更加遥远,不可复返了。于是失望加生气之后,在虎山搭起茅草庵棚、砌起炉灶,拿来铺盖被褥,进一步在虎山上安营扎寨。
也就是在这一年,刘庆兰的第二个儿子刘志立,因为原先在蚌埠皮革厂干活得了肺结核被辞退,现在的水利工地也不愿意要他,就回到了生产队养病。这自然导致很多人的不满,生产队的公共食堂不愿白养30岁左右的病人。刘志立万般无奈,在大队干部的指点下,他也上了虎山。
父子俩在山上披星戴月地垦荒、耕种。至1958年底,共积累开垦荒地10亩,当年收入粮食2184斤。这使得山下的社员眼红了,但又说不出理由。生产队长深解其意,就提议让刘庆兰交一些粮食给生产队大食堂。刘庆兰同意了,交给生产队734斤。1959年山上收入粮食2400斤,交给大队900多斤,还卖给供销社60多斤籽棉。1960年,山下饿死那么多人,大批社员外流。刘庆兰父子开荒地达16亩,收粮3000斤,上交给大队粮食1473斤。另外还交给大队芝麻17斤,胡萝卜种子7斤,还有现金60元和一只羊。通过三年多的山上山下的较量,集体生产失败了,人民公社有那么多的“优越性”,却没能干过老人和病汉子。按说集体该认输了。但当次之时,山下的社员还免不了要说风凉话,认为刘庆兰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根本目的是要个人致富。
1960年12月,安徽省委抽调省直机关千名以上干部,组成很多工作组,分赴各地区各市开展和指导反五风运动。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祚荫带领农水口的大批干部到蚌埠专区蹲点。1961年3月,蚌埠专区析置为滁县、宿县两个专区,张祚荫就一直在淮河以北的宿县专区巡视和指导工作。水利厅厅长孙韵和被派驻褚兰公社蹲点。这位学者型的厅长从公社那里听说了刘庆兰的事情有些好奇,于是多次来到虎山考察,但对刘庆兰走的是什么道路他也难以给定论。孙韵和把这件事告诉了张祚荫。
1961年元月底,张祚荫巡视来到褚兰镇,随着孙韵和上了虎山。刘庆兰对他说出几句很平常但又令人警醒的话:快把田地分给各家社员耕种吧!要是再这样大呼隆下去,连城里的干部也会饿肚子的。刘庆兰的话传到了省委书记曾希圣的耳朵里。
当时曾希圣不仅是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还兼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大约是2月12日,曾希圣乘火车从济南来到蚌埠。在听取省内工作汇报期间,张祚荫说到了刘庆兰的事迹以及建议。曾希圣对刘庆兰的事情也极为重视。那时候,安徽全省的粮食短缺问题都很严重,他也一直在寻找一条出路。刘庆兰的事迹让他的思路开始清晰。回到合肥之后,他立刻召开省委常委会,会上讨论并决定推行责任田制。3月6日,印发了《关于包产到田、责任到人的问题》。这是安徽推行责任田制的第一份文件。文件第一行就说“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紧接着说“宿县一位老农的建议”,还说及老农的事迹。;
3月18日,正在广州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曾希圣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毛泽东向他说:“你们觉得没问题,就可以干,责任田可在小范围内试验。”有了毛泽东的表态,曾希圣立意坚决地干起了责任田。4月23日,曾希圣在地市县委第一书记会议上,大谈刘庆兰的事迹和建议,并肯定刘庆兰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人。此次会议后,全省掀起推行责任田制的高潮。
3月底,宿县县委派出工作组到城郊区两个点作推行责任田试验。由张祚荫副省长在宿县蹲点指导。至6月底,全县就有50%的生产队推行了责任田办法。到1961年8月20日止,全县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有6967个,占全县7359个生产队的94.6%。8月中旬统计,全省实行责任田生产办法的生产队占全部生产队的74.8%。两相比较,同期内宿县实行责任田办法的生产队的比例比全省的平均比例高出20个百分点,当然是名列前茅。若联系全国农村改革的历史来看,可以说宿县是人民公社化以后第一个实现包产到户的大县。这算得上是一项殊荣。
张祚荫副省长还根据上级指示,于这年6月间完全解散宿县各公社的公共大食堂,来个一风吹,社员各家又重新砌上炉灶,自家做饭吃。啥时间,市场上大小铁锅价格上涨好几倍。
还是在6月份,张祚荫向省委呈报告。汇报在公社蹲点推行责任田的情况以及对所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积累了一些经验。8月份宿县县委向宿县地委呈上《关于推行田间管理责任制加奖励办法的情况报告》。地委于9月初又写出相应报告给省委。上述的几个报告总结出推行责任田的经验,从而推动宿县责任田巡视普及开来。
宿县推行责任田时,注意做到五统一。所谓五统一是指在生产时社员间种植计划统一(指生产指标和作物安排)、分配统一(包产部分仍由大队统一分配)、大农活和技术活统一、用水管理统一、抗灾统一。至于牲畜和大型农具都是按照实际,由几户社员共同饲养,共同使用或保管。
宿县县委还注意保留了少数集体生产搞得较好的生产队不推行责任田,以便两相形成对照,比较优劣。例如:符离公社王楼大队的杨庄生产队曾经在坚持集体生产劳动方面受到县委的表彰,符离公社就决定不改现状,但这个队的社员大多数都希望推行责任田。1962年
(一),责任田,“救命田!”
责任田在宿县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社员们对此倾注了全部的精力,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再也不用谁来监督他们干活,与以前的集体大呼隆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责任田获得了大丰收。1961年的年底,符离区委书记武念兹在县委会议上的发言说明了这一巨变:“年初的时候,我预计全年粮食产量是1700万斤,后来看到情况的发展感觉少了,就又重新预报是1850万斤,可是到了年底一统计,实际收货是2000万斤。”这仅仅是符离公社的变化。根据《宿县档案》1962年第3卷98页查知:1962年6月份,党中央召开工作会议。安徽省第一书记李葆华返回合肥后,召开地市县委第一书记会议,传达中央会议精神。宿县第一书记周尽农回县后召开常委会议。周尽农转述李葆华所说以下情况:
七千人大会以后,全国还有一些省份严重缺粮。存粮较好的其中就有安徽。至当年5月底,安徽省有存粮7亿多斤。
其实又何止7亿多斤,应该是9亿多斤。
宿县超产的粮食堆满了粮仓。这跟依然徘徊不前的河南省相比产生强烈的反差,河南农民纷纷来安徽购买粮食。在皖北地区,前来宿县购买粮食的河南人很多。
但是,那时候粮食是宝贵的财富,在各个地区都设有关卡,不允许粮食外流。1962年2月初,在安徽宿县东关的淮北煤炭基建局宿东煤矿筹备处,召开了一次华东、中南两个中
央局联合会议。会议的议题是研究河南跟安徽两省的协作兴修水利问题,但是有关粮食运输的问题也被提出来。
参加治水会议的河南方面要求安徽撤销边界地区设置的关卡,让河南饥民随意到安徽购买粮食。安徽也愿意让粮食卖到河南,这样可以使安徽社员手里有钱购买农耕工具。于是安徽下文件,解除了设置在与邻省边界地区的关卡,宿县也解除了类似的关卡,在皖北地区各集镇都出现了粮食贸易市场。
那时候,汽车还是很罕见的,独轮车是主要运输工具。其次是使用扁担肩挑。为了结局粮食的运输问题,在宿县召开的两省治水会议不就,安徽和河南双方的负责人又在北京见面了。他们决定使用铁路运输,铁道部很赞同这样做,就召集了蚌埠和郑州两个铁路局的领导到北京开会,商讨增加临时列车。决定在安徽淮河以北的区域内到河南郑州之间开通两列临时客运列车,大概在1962年元月份,临时客运列车开始运行。
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刻,河南的农村严重缺粮,无数的河南农民来到宿州大地,把一批批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河南。随着知道这两列火车的人越来越多,乘客也就越来越多,又赶上春节将来到,两列临时客车的运输能力明显不足。两个铁路局又再次协商,决定再增开两列临时客车,并且下发文件。该文件时蚌埠客(62)字第387号文件,《公布蚌埠—郑州间临时客车时刻的命令》。
这个命令下令之时,原来的两对临时运行客车也就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四对临时列车,从而使淮北地区的粮食大规模的运往河南。
与此同时,江苏省北部陇海铁路两侧的广大农村,也有不少挨饿的社员爬火车或步行来宿县境内购粮。
宿县组建了临时办公机构。该机构抽调了县里商业、粮食、公安、交通、民政等部门的人员参加,由县政府办公室一名副主任主持工作,负责协调四列火车相关的工作,让河南的阶级兄弟感到安徽人对他们的关爱。
究竟有多少粮食运往河南,这成为很让人关注的问题。1962年3月16日,宿县县委书记周尽农在改正责任田的大会上作动员报告。从他的一些话里可以得出大概的数据。他说:“昨天到火车站了解得知,河南来卖粮的人每天在5000人左右,约买走23万斤粮食。”这仅仅是宿县境内大小十来个车站的总体情况,如果按照每人买走50斤粮食计算,那么从宿县运走的粮食不会少于6000万斤。
1962年
(二),多次保荐无效,改正责任田
当宿县人民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的时候,新的逆转开始了。1961年12月中旬,毛泽东在江苏省无锡市考察,就把曾希圣叫了去并对曾说:“生产开始恢复了,是否把这个办法变回来!”曾希圣乞求似的说:“群众刚刚尝到甜头,是否让群众再搞一段时间。”毛泽东没有对曾希圣的要求表态,这就是大逆转的开始。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与会者约7000人,后来就简称这次大会为“七千人大会”。宿县地委书记孟亦奇率宿县、灵璧等各县县委第一书记参加这次大会。大会的主要内容是总结1958年以来的经验教训、制定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发扬民主等。但也指出:安徽省推行责任田犯了方向性错误,批判并撤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的职务。新任命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李葆华刚到任,就于3月20日下发了《关于改正责任田办法的决议》。这个文件下发后,宿县县委及时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会议上,符离区委书记武念兹认为责任田是救命田,无论如何责任田都不应改。如果真的要改,就请让我们干两年之后再改。不仅是武念兹,其他各级干部也是这个态度。会议期间,县委书记处书记兼任桥区委书记张德群、符离区委书记武念兹、蒿沟区委书记梁长荣等7人联名向党中央上书保荐责任田。
回到符离,武念兹又召开区委会议,传达省委改正责任田的决议,让大家讨论。讨论
十分激烈,大家都说责任田好。有人说大概是中央和毛泽东不了解责任田,要去北京反应情况。最后形成的决议是给毛泽东写信,但与会者又都怕因此落下把柄,日后遭受打击。最后大家还是决定这样做。
大概在4月初,经过多少次的修改,初稿写成,武念兹又拿到县委办公室,请秘书马道奎再做修改。马道奎认为初稿理论根据稍显不足,结构也有些零乱。在不损害区委原来意志的前提下,作了较多修改,然后又交武念兹带回。符离区委再一次召开会议,在庄严的气氛中,武念兹带头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紧接着签名 的是副书记王同生、刘道允、张厚业、董志云及多位区委委员。
此封信从八个方面列举了符离欣欣向荣的实际变化,从七个方面解答了人们对责任田的疑问。最后用十分委婉的话说:如果责任田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就让它作为反面教材存在几年。
给毛泽东的这封信写好之后,又写了一份内容大体相同的信给中央政治局。这两封信都有7000多字,被称为万言书。给毛泽东的这封信在1963年6月初发出,给中央政治局的信在7月2日发出。时隔五十年了,在中央、省、市、埇桥区档案馆都保存有这封信的打印件。
时任党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看了符离区委的信,派出以张其瑞为首的4人工作组到宿县调查责任田。6月27日,张其瑞到达宿县,先后深入到符离区王楼公社、城郊区刘合子公社作调查。7月14日,工作组向宿县县委递交了调查汇报记录。在文章结尾处认定:“责任田不能一棍子打死,全盘否定。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当时毛泽东已经认定:责任田犯方向性错误。工作组还说“不能一棍子打死”。这可看出工作组的观点及态度。
党中央书记处也专门召开会议,讨论责任田。会上共12人,表决结果是赞成和不赞成一半对一半。会议主持人是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他在发言中首次阐发“猫论”。他说:“不管黑猫、黄猫,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责任田是新生事物,可以试一试。”据有关文献查知: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时,张其瑞正在宿县作调查。
工作组回到北京的第3天,邓子恢就去见毛泽东,谈及了工作组在宿县的调查情况。次日,即7月18日,邓子恢就向毛泽东呈上符离区委的信。不仅如此,邓子恢又叫张其瑞抓紧修改,写成《安徽省宿县王楼公社王楼大队实行责任田的情况调查》和《安徽省宿县城郊区刘合子大队实行责任田的情况调查》。22日夜,邓子恢又乘车把这两份调查报告当面呈给毛泽东。
邓子恢第4次见到毛泽东并谈及宿县的责任田是在8月6日起在北戴河会议期间。这次召开的党中央工作会议原打算讨论农业、商业等问题。由于邓子恢面见毛泽东先声夺人,又大夸责任田,毛泽东有些怒容,批评了邓子恢。会后并转而大抓阶级东征,狠批单干风,撤销中央农村工作部,调邓子恢任国家计委副主任。
反单干风刮起势头强劲,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部也马上行动起来,派出调查组会同宿县地委调查组深入符离区,并于10月10日写出调查报告。调查结论说:“大量材料证明:符离区实行责任田办法以后,根本不像区委同志所说的那样美妙。恰恰相反,而是削弱和瓦解了集体经济,普遍出现了两级分化,涣散了基层组织,不少生产队已经彻底走向单干。真是恶果累累。如果发展下去,那就不堪设想。”
同期内,宿县地委派出工作组对刘庆兰作调查。调查结果于地委主编的《内部资料》刊出。调查结论说:“刘庆兰过去是个不务正业、品质不好的人。办合作社以后,就上山搞单干。”
安徽省委于11月26日印发文件,《关于第一批改正责任田的总结及今后的工作部署》。文件中批评宿县县委和符离区委,说:“还有一些人坚决拥护责任田,公开地为责任田辩护。
以太湖县委宣传部钱让能同志和宿县符离区委为代表。他们说责任田在方向上是正确的,不违背社会主义原则。”
12月25日,宿县常委会议通过《中共宿县县委关于在责任田问题上的错误检讨报告》,承认“不仅在思想认识、阶级立场方面犯了严重错误,而且在组织纪律方面同样犯有严重错误。”检讨呈给省委10天后,县委又制定《关于呈批改正责任田计划》,争取到1963年底全县全部改正过来。
但是,省委和宿县地委都认为检讨不够深刻。县委又于1963年3月16日向省委、地委呈送《对责任田问题所犯错误的再次检讨》及县委第一书记周尽农的检讨。3月26日,省委以(63)70号文件形式,向全省批转宿县的两份检讨。此后,责任田问题渐渐销声匿迹。
就在宿县人保荐责任田的时候,河南省委也对此作出了表态。大约在5月中旬,中共河南省委向中央写报告,说河南省外流社员从邻省运回来两亿多斤粮食,从而缓解了粮荒。报告又说,两亿多斤粮食绝大部分是从安徽运回来的。安徽责任田真的多打粮食,进而有为责任田说项之意。
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没能延长安徽责任田的寿命,责任田在安徽只存在了一年多。但是在宿县,时间要长得多。自安徽省委1961年3月6日制发推行责任田的第一份文件始,至1963年3月26日新安徽省委批转宿县县委的再次检讨止,责任田在宿县存在了2年零20天。事实上存在时间比这长得多。据《宿县县委档案》1962年卷二第126页查知:在1962年底,“尚有占生产队总数96.7%,即6895个生产队继续实行责任田办法。”“要求1963年底基本改完。”对这么多的生产队的责任田“一刀切”改过来,当然不可能。由于社员留恋它,所以各区各公社并没有切实改正责任田。直至1964年冬季宿县地委从8个县抽调近千人组成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各工作组云集宿县,驻于各生产大队,责任田才算都改正过来。就其发生、发展、变化、改正的全过程来看,基本上可以说,责任田始行于宿县,最后终止于宿县。宿县是责任田的实验基地,宿县是农村改革的策源地,宿县是人民公社以后第一个实行包产到户的大县。
第二篇:农村责任田流转合同范文
农村责任田流转合同
甲方(承包方): 乙方(受让方):
为了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维护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本着自愿互利,公正平等的原则,经原发包方同意,甲乙双方协商,订立如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一、甲方采用_____方式将其承包经营___的___亩承包土地流转给乙方经营。
二、转让后乙方不得改变流转土地用途用于非农生产,合同双方约定该土地只能用于_______。
三、合同双方约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为____年,即从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_____。
四、甲方将承包的耕地___________流转给乙方,该地块名称_________四至。
五、土地流转费用支付:
1、2、流转费每年每亩___元,按照流转合同的年限合计__元。流转费第一次___年___月__日乙方应付甲方___元,第二次___年___月___日乙方应付甲方___元,第三次乙方于___年__月__日全部付给甲方___元。
3、在甲乙双方签订合同时,乙方应向甲方交定金____元。
六、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2、依照合同约定,获得全部流转收益。
尊重乙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乙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
七、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依照法律合同约定,享有流转土地的经营权,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理产品。2、3、4、维持流转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按照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向承包方缴纳土地流转费。按时缴纳水费。
八、其他事项
(一)甲/乙双方因履行流转合同发生纠纷,先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乡(镇)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或合同管理委员会调解,不同意调解或调解无效的,任何一方都可向上级农业承包管理部门申请调解和仲裁解决,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二)其他未尽事宜,经双方平等协商,同意补充如下条款:
1、2、流转合同到期后,地上附着物及相关设施的处理。
被流转土地被征用占用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上附着物补助的处理。
(三)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乙方,司法公正各持一份。
(四)本合同甲方,乙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五)违约金____元。
甲方(承包方)签字
乙方(受让方)签字
****年**月**日
第三篇:推行农村小学寄宿制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
推行农村小学寄宿制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
●下司马场小学校长:蒙炳良
边远山区农村人口比较分散,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留守儿童较多,农村小学寄宿制就是应对这种形势而采取的学校布局调整。如何使这些寄宿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我校通过三年来创建寄宿制学校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特点的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校长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方面本人有着强烈的感触,以下我以马场中心小学推行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为例,对农村小学寄宿制的建设与管理谈谈几点自己的经验与看法:
一、我校寄宿生基本情况
我校寄宿生有近300人,80%来自边远村寨瓮港村和长江村,寄宿生中70%为留守儿童,其中学前班有12人,最小年龄5岁。
二、推行寄宿制建设的步骤与经验
(一)推行寄宿制建设,统一思想是前提。
虽然寄宿制建设有很多优越性,但推行小学寄宿制初期,社会、家长、学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甚至部分老师对它的理解也不深,作为新生事物人们对它还不能完全接受。为此,在寄宿制的创建初期,寄宿制建设要循序渐进,宣传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加大宣传让群众了解.让社会认可。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三会”、“两访”、“小手牵大手”等形式积极进行有益的宣传动员工作。“三会”,即分别召开教师、家长、学生动员会,首先对教职工、家长和学生的思想进行动员,让他们意识到推行寄宿制建设的必要性;“两访”一是访家长、二是访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和即将要并入的学生知道寄宿制学校的优越性;“小手牵大手”,即通过在校学生向社会和家长宣传,让整个社会进一步认识和支持寄宿制学校建设。
(二)实施寄宿制建设,搞好硬件设施建设是基础。
1、建设初期的学校硬件资源整合与利用。
当通过动员,教学点学生撤并到中心校后,做好硬件设施建设、保证寄宿生入住成为首要任务,因为诸多设施还待完善,采用旧房改造成为解决学生宿舍和后勤用房的办法。在我校,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08年雪凝灾后,为了灾后重建,我们没有“等”“靠”“要”的思想,老师们发扬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放弃整整一个寒假休息时间为学校无私奉献。为了维修破损水管,学校总务处领导的带领6名教师顶着严寒,从早上起徒步四公里进入深山,一米一米地检查和维修被冰雪破损的水管,直至下午3点钟才步履蹒跚地回到学校吃早饭。为了维修被损坏的学校实施,全校老师拿起水泥刀和粉刷工具,边学边做,坚持了26天,共维修了漏水寝室屋顶近200平方米、粉刷受损墙面360平方米,还维护与重建了花坛、水池等多处受损设施。由于当时学生宿舍漏雨严重,多数学生床铺被雨水损坏,为了让学生能在开学时得到使用,学校自己买来木板和油漆等材料,在校长的带领下,全体男女老师一起上,他们锯的锯木头、钉的钉板子,刷的刷油漆,一个假期过后,当老师们手上长的水泡变为老茧时,在学生宿舍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48铺崭新的学生床铺和可供120个学生使用的衣物存放柜。
2、硬件设施的规范化建设与项目的争取。
在寄宿生并入中心校,且得到妥善安排后,要真正把学校变成寄宿生学习、生活的乐园与温馨的家园。建设规范、现代化的宿舍、食堂等设施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工作措施:
一是要积极搞好项目的编制与汇报工作。通过教育主管部门争取国家项目投资,2009年我校1200平方米新学生宿舍竣工投入使用,学生住上了宽敞明亮、标准化的宿舍。
二是积极申请教育经费的投入。本,我校在教育局的帮助下,投入12万元资金,配备了50套餐桌、32个标准学生壁柜(学生衣物、生活、学习用品存放柜)、60铺床、120套学生床上用品以及多功能燃煤灶、电蒸饭机等优良设备。
三是“筑巢引凤”,积极吸引外资。
自2008年以来,由于我校积极推动寄宿制建设,得到了台湾朱英龙先生关注,4次到马场中心小学考察,共支助14万元建设资金,增加建设宿舍楼一层,建设多媒体教室2个;澳大利亚华侨到校考察后,通过外事部门,帮助我校修建了一栋8万元的厨房。西班牙侨联主席到校考察后,也正在为我校修建太阳能洗澡堂而努力。
(三)做好后勤工作是推行寄宿制建设工作的关键。
寄宿制建设初期,资金缺乏、人力不足(又没有校医),在这种的情况下,要保证寄宿学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和生病时能得到及时治疗,实属不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用好上级补助资金外,我校积极鼓励工作创新,采取如下办法:
1、成立宿管领导机构:由主任、宿管员、出纳、采购员各一名及食堂操作员组成。
2、用兼职的方法,由4名老师兼职煮饭菜,这样每年节约人工费3万余元。
3、学校两个宿管员在工作之余,每周发豆芽5桶、与街坊合作制豆腐30斤,这样每月为学生节约菜钱1千多元,每年节约资金1万余元。
4、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外。我校在寄宿制建设过程中,通过积极争取,共得到12个上级部门、民间组织和个人的大力支持近3万元,使寄宿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得到了有益补充。
5、采取村校联合,聘请村卫生员为学校兼职校医,从而让寄宿生的医疗得到了相对的保障。
(四)建立长效机制,是强化宿管工作的保障。
1、强化班主任、科任教师工作力度:班主任是学生相处最多的教师,我校在寄宿生管理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特殊作用,制定了《班主任管理寄宿生制度》、《班主任管理寄宿生奖惩方案》、《教师联系寝室制度》把班主任、科任教师对寄宿生的管理与班级目标管理考核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规范了班主任对寄宿生管理的职责,又能激励班主任管理寄宿生的积极性。
2、建立全校齐抓共管制度。共制定管理制度16个,除了规范宿管专、兼职人员的职责和管理流程外,还规范了从教育教学管理到住宿管理、食堂管理、活动管理,寄宿学生的学、吃、住、玩、行和安全等行为,从而使每项宿管工作都处在学校有条不紊的管理之下。
(五)实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寄宿制办学效益和品位的保证。
说实话,在2007年以前,我校的住校管理是典型的“放羊”模式(学校请一个人晚上来守一下即可)管理,这样学生根本得不到有效管理,家长意见很大,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更是让人担忧。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紧紧围绕寄宿生的“吃、穿、住、行、学、医、心、育”八方面内容开展实践研究,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促进他们良好品质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使他们健康成长。
1、管“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儿童虽然离开了父母,但不能让他们觉得学校缺了父母般细致的指导和关怀。为此,我们安排专人(称保育老师)教育、指导他们学会与食堂人员配合,如何有秩序打饭、打菜饭,培养他们良好、卫生、文明的就餐习惯。学校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作出不同安排,固定就餐餐桌位置,保证学生有秩序地就餐。丰富学校餐厅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恩、文明礼貌、珍惜粮食等教育,学校从一切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出发,适时为他们改善营养,以保证每个寄宿生吃饱、吃好,健康成长。
2、管“穿”。我校给每个寄宿生床铺都准备了一套床上用品,并每周换洗一次。但受地理条件和家庭情况的制约,寄宿生每周只能返家一次,每周常常只准备一套衣服、一双鞋、一双袜子和鞋垫。为此,我们的保育老师就及时监督指导,并及时提醒他们更换衣服、鞋袜。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及时检查学生的衣服添减情况,同时帮助或指导学生学会洗涤小件衣物,确保寄宿生穿戴干净、整洁。
3、管“住”。学生在寝室里住的时间占了他一天生活时间的大部分。为此学校创设舒适的住宿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尤为重要。我校为寄宿生提供18人一间的宿舍,床铺上帖有“学生信息卡”,保育老师每天检查学生寝室设施的安全状况,并给寝室开窗通风;每晚检查和巡视学生的就寝情况,提醒学生及时入厕和帮助学生盖好被子等;保育教师帮助指导寄宿生寝室物品摆放和美化工作。同时每月至少一次对寝室进行消毒和被褥拆洗、翻晒,确保学生住得安心、舒心。.4、管“行”。我校寄宿生的家大部分来自边远的瓮港村和长江村,一般离校较远,交通不便,山路近则8、9里,远至近30里,他们往返于家校途中的安全令家长很不放心。为了接送学生,有的农村家长一天往返几十里山路。为此,为了减轻家长负担,学校根据寄宿生家庭分布情况绘制了住址分布示意图,确定学生集散和情况联络点,并将寄宿生按家庭住址编成若干组,选出路长来负责监督该路寄宿生往返学校途中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向保育老师汇报。若遇到特殊天气则由学校安排教师护送,以确保学生往返学校途中的安全。另外,我校及时召开家长会征求意见,通过集思广益,最后才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办法:按自然寨分组,每6-8名学生由一名学生家长负责轮换接送,加之路长的作用,确保了学生回家路上的相对安全。这样,一学期下来,每名学生家长最多轮换接送次数不超4次,基本实现了接送学生与劳动生产两不误。
5、管“医”。了解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状况,学校还聘请当地村卫生室的医生为兼职校医,并保证24小时电话畅通,负责学生平常小病的治疗和流行病的预防工作。
6、管“学”。每天安排两名教师值周,协助保育员员对住校生进行学习管理。两名值周教师中,一人作为学生的生活、思想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的指导工作;一人作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晚自习、图书的借阅、收看电视节目和播放光碟等服务与指导工作。我校在寄宿生管理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特殊作用,制定了《班主任管理寄宿生制度》、《班主任管理寄宿生奖惩方案》、《教师联系寝室制度》把班主任、科任教师对寄宿生的管理与班级目标管理考核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规范了班主任对寄宿生管理的职责,又能激励班主任管理寄宿生的积极性。
7、管“心”。即进行心理辅导。由于寄宿生中有着70 %的留守儿童,为此,我们立足“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学校共设立了2部 “亲情电话”,每个寝室配备了一名生活指导老师,主要是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知道与教育,帮助本室学生建立学习与生活的信心,从而健康成长。
8、管“育”。即教育,重点是能力的培育。我们立足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群体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和自强自律、开拓创新精神。学校从寄宿生特点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做到生活在哪里,保育课堂到哪里。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生活常识、技能传授为基点,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核心,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为根本,以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开展校本课程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时令变化及每日晨间、午间、课外活动、晚间四个时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以生活、保健、心理健康、学法指导、日常礼仪、安全常识、急救寻呼、自我救护、环境保护、艺术欣赏、小制作等活动,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管好“育”,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校园似乐园的环境,使他们由以前的厌学变得想学、要学,且学得开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综合能力,充分挖掘了其潜能,促进学生活泼、主动、自由地发展。
三、取得的成绩:
由于我们方法正确,措施到位,学校寄宿制管理工作实现了“两个转变、三个变化、两个提高,一个促进”。
(一)家长的两个转变:
1、疑虑变为了信心。自2008、2009年秋季本地在外就读学生转回寄宿就读有78名。
2、担心变为了放心。刚动员拆并教学点时,许多家长是不赞成的,可是现在,要恢复教学点的话,家长们都说不干了。
(二)寄宿生的三个变化:
1、不安变为了愉悦。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学生有了“家”的感觉,生活、学习安稳有序。
2、从依赖到学会自理。我校多数寄宿生进校前是不爱洗澡刷牙和叠被、洗衣的,现在他们都已学会了自理,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
3、郁闷变为了开朗。如今在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寄宿生们的欢颜笑语。
(三)两个提高:
(1)寄宿生学习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在2009-2010第一学学期期末总评中,寄宿生获表彰人数27人次,纵向比较成绩提高了近36%。
(2)随着我校寄宿制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学校知名度进一步得到了提高:2007年9月以来到我校指导工作的国家、省、州、县领导达近40次,其他县、市学校到我校访问、考察和参观学习交流的近50次。台湾嘉窿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英龙先生4次亲临我校考察,对我校寄予厚望,给予14万元支助,并为我校建设了2个多媒体教室。澳大利亚华侨到校考察后,对我校寄宿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帮助我校修建了一栋8万元的厨房。
(四)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通过社会调研,学生、家长、社会对我校寄宿制的建设与管理较为满意。住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得到提高,推动了全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再上台阶。尽管学校寄宿管理工作增加了老师们的负担,但却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我校连续3年被县评为“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局考核为“教育目标管理一等奖”; 先后被省、州、县评为“贵州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先进单位”、“黔东南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麻江县„五好‟基层党支部”;2008年7月被授予为“黔东南州级环境育人学校”称号,并确定为“黔东南州农村寄宿制试点学校”,实现了寄宿制管理和教学质量的双丰收。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一是远道学生交通安全保障难。我校寄宿生覆盖7个村,居住地距学校有10公里以上的占学生总数的50%,其中15公里以上的约占20%。每逢放假,虽然学校教育学生及其家长拒乘“三无”车辆和农用车。但是,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学生及其家长违规乘坐“三无”车辆和农用车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是低龄寄宿生保育跟不上。寄宿生中的低龄学生较多,吃喝拉撒都要人照料,给低龄寄宿生保育工作增加了难度。而对于保育员,学校没有编制,只能聘用社会人员,学校贴补费用较大,严重影响其他开支。
三是教师超负荷工作精力难支。学生吃住都在学校,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时间就由8小时变为24小时。学校聘请了保育员,但保育员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必须要教师参与管理。所以,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的工作时间大多在14小时以上。很多教师极度疲劳,教学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四是学生生活单调,改善困难。由于学校文体活动、娱乐活动器材普遍不足,寄宿学生的校园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生活单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且长期不和家长在一起,一些学生养成孤癖、不合群性格,较难转化。
针对以上寄宿制学生管理中的难题,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1、培养一支合格的保育员队伍。教师编制适度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倾斜,为学校培养一批责任心强、敢抓敢管的专业的保育员(寄宿生管理员),保证学校寄宿生管理工作的正规、安定、稳定,化解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压力。
2、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联防机制,努力消除学生上学交通安全等各种安全隐患,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杜绝乘坐“三无”车辆和农用车现象。
3、搞好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建议上级将学校危改资金、维修经费、寄宿制建设经费集中统筹使用,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设施建设力度,配备一些必需的文体活动器材,方便并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为寄宿生提供磁卡电话、电脑视频等联络方式,保证学生和家长有畅通的交流渠道。
4、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寝室、餐厅、楼道、墙面、管理等文化氛围,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教育与进步。
5、办与时代同步的教育,让山村孩子放飞梦想。让学校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推动教育理念现代化与加快教学设备现代化建设步伐,用3—5年时间培养一大批省、州、县名师和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室“班班通”;二是把英语教学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寄宿生们放眼世界奠定基础。
第四篇:推行农村小学寄宿制建设与管理工作总结
推行农村小学寄宿制建设与管理工作总结
马泗乡中心小学 樊玉和
边远山区农村人口比较分散,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留守儿童较多,农村小学寄宿制就是应对这种形势而采取的学校布局调整。如何使这些寄宿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我校通过创建寄宿制学校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小学特点的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人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方面有着强烈的感触,以下我以马泗中心小学推行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为例,对农村小学寄宿制的建设与管理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我校寄宿生基本情况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及主管局的统一部署,我校于二0一一年春学期开始对全乡教育资源进行布局调整,原中心校一至六年级以及村小三到六年级整体搬迁到原马泗初中办寄宿制学校管理。目前全校共有教学班16个,三至六年级学生共有507人全部住校。85%学生来自边远山村,寄宿生中80%为留守儿童。
二、推行寄宿制建设的步骤与做法
(一)推行寄宿制建设,统一思想是前提。
虽然寄宿制建设有很多优越性,但推行小学寄宿制初期,社会、家长、学生对它的认识还不够,甚至部分老师对它的理解也不深,作为新生事物人们对它还不能完全接受。为此,在寄宿制的创建初期,宣传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加大宣传让群众了解.让社会认可。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三会”、“两访”、“小手牵大手”等形式积极进行有益的宣传动员工作。“三会”,即分别召开教师、家长、学生动员会,首先对教职工、家长和学生的思想进行动员,让他们认识到推行寄宿制建设的必要性;“两访”一是访家长、二是访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家长和即将要并入的学生知道寄宿制学校的优越性;“小手牵大手”,即通过在校学生向社会和家长宣传,让整个社会进一步认识和支持寄宿制学校建设。
(二)强化食宿管理工作,是办好寄宿制学校的重要保障。
1、强化食堂和宿舍工作人员管理。我校在寄宿生管理中,高度重视食堂和宿舍的管理工作,在教师工作分工时首先考虑配足、配齐、配强食堂和宿舍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这两支队伍的特殊作用,学校先后制定了《食堂工作人员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员从业管理制 1 度》、《住宿生管理制度》、《生活教师工作制度》、《守夜教师值班制度》《值周教师值周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对寄宿生的管理放在学校管理工作之首位。
2、打造安全、卫生、舒适、温馨的宿舍文化,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家”的感觉。、学生在寝室里住的时间占了他一天生活时间的大部分。为此创设安全、卫生、舒适、温馨的住宿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尤为重要。我校为寄宿生提供创设适合小学生“两休”的铁架床,学校统一购买床上用品,统一物品摆放要求,床铺上帖有“学生信息卡”,值日老师、守夜教师每天早、中、晚三次检查学生寝室设施的安全状况,并给寝室开窗通风;每晚检查和巡视学生的就寝情况,提醒学生及时入睡和帮助学生盖好被子等。投资近三万元把每个宿舍楼楼道、走廊用不锈钢焊接围栏。消除宿舍存在的安全隐患。班主任和生活老师每天三次不定时深入学生宿舍检查宿舍内务,帮助指导寄宿生整理寝室物品摆放和美化工作。此外,学校还花了近10万元,为寄宿制安装了热水供应系统,目前,我校24间宿舍热水供应全部到各个宿舍卫生间,确保学生住得安心和舒心,使有学生住校有“家”的感觉。.(三)实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寄宿制办学效益的根本保证。
本学期,从撤点并校以来我校就紧紧围绕寄宿生的“衣、食、住、行、导、育”六方面内容开展实践研究,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促进他们良好品质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使他们健康成长。
1、管“穿”。寄宿生每周只能返家一次。为此,我们的班主任、生活、值日、值周老师对学生的穿衣监督指导尤为重要,每天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提醒他们更换添加衣服、鞋袜。同时帮助或指导学生学会洗涤小件衣物,确保寄宿生穿戴干净、整洁。
2、管“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儿童虽然离开了父母,但不能让他们觉得学校缺了父母般细致的指导和关怀。为此,我们安排专人(每周的值周教师,主要以班主任为主)教育、指导他们学会如何安全有秩序打菜饭,培养他们良好、卫生、文明的就餐习惯。学校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作出不同安排,固定就餐顺序,保证学生有秩序地就餐。丰富学校进餐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恩、文明礼貌、珍惜粮食等教育,学校从一切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出发,适时为他们改善营养,以保证每个寄宿生吃饱、吃好,健康成长。
3、管“住”。科学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寄宿生能有充裕的时间休息,这段时间主要是由班主任和生活老师负责。
4、管“行”。我校寄宿生的家大部分来自边远山村,一般离校较远,交通不便,山路近则8、9里,远至近20多里,他们往返于家校途中的安全令家长很不放心。为了确保学生 放学回家的人身安全,学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班的学生在放学回家都要履行家长接送签收手续,并要求每个班级要做好记录。同时在每周学生离返校时间要求值日教师提前到校做好接送学生的工作。
5、管“导”。每天安排五名教师值周。五名值周教师中,作为学生的生活、思想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工作。
6、管“育”。即教育,重点是自理能力的培育。我们立足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群体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和自强自律、开拓创新精神的培育。学校从寄宿生特点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做到生活在哪里,安全课堂到哪里。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生活常识传授为基点,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核心,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为根本,以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开展校本课程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时令变化及每日晨间、午间、课外活动、晚间四个时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以生活、保健、心理健康、学法指导、日常礼仪、安全常识、急救寻呼、自我救护、环境保护、小制作等活动,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三、取得的成绩:
由于我们方法正确,措施到位,学校寄宿制管理工作实现了“两个转变、三个变化、三个提高,一个促进”。
(一)家长的两个转变:
1、有疑虑变为了有信心。
2、担心变为了放心。刚动员拆并教学点时,许多家长是不赞成的,可是现在,要恢复教学点的话,家长们都说不干了。
(二)寄宿生的三个变化:
1、不安变为了愉悦。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学生有了“家”的感觉,生活、学习安稳有序。
2、从依赖到学会自理。我校多数寄宿生进校前是不爱洗澡刷牙和叠被、洗衣的,现在他们都已学会了自理,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
3、郁闷变为了开朗。如今在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寄宿生们的欢声笑语。
(三)两个提高:
(1)寄宿生学习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
3(2)随着我校寄宿制工作的不断向前推进,学校认可度进一步得到了提高:2011年4月以来广西师范大学专家组、市教育局梁显春副局长、县教育局蓝局长韦副局长到我校指导工作对我校寄宿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3)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尽管学校寄宿管理工作增加了老师们的负担,但却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自理能力明显的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一是远道学生交通安全保障难。我校寄宿生覆盖5个村,居住地距学校有10公里以上的占学生总数的50%,其中15公里以上的约占20%。每逢周末放假,虽然学校教育学生及其家长拒乘“三无”车辆和农用车。但是,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学生及其家长违规乘坐“三无”车辆和农用车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是教师超负荷工作精力难支。学生吃住都在学校,学校对学生管理的时间就由8小时变为24小时。所以,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的工作时间大多在14小时以上。很多教师极度疲劳,教师的教学教研时间严重不足。
三是学生食宿改善困难。由于学校基础设施普遍不足,校园里到处是危房,楼房天面漏水,墙体开裂。最为严重的是我校食堂没有餐厅,寄宿学生就餐安全成为学校管理的大块心病。
四是学校的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学生住校以后水电和校舍维修开支过大。针对以上寄宿制学生管理中的难题,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1、培养一支合格的生活老师队伍。教师编制适度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倾斜,为学校培养一批责任心强、敢抓敢管的专业的生活老师队伍(寄宿生管理员),保证学校寄宿生管理工作的正规、安定、稳定,化解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压力。
2、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联防机制,努力消除学生上学交通安全等各种安全隐患,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杜绝乘坐“三无”车辆和农用车现象。
3、搞好寄宿制学校配套建设。建议上级将学校危改资金、维修经费、寄宿制建设经费集中统筹使用,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设施建设力度,配足配齐一些必需的文体活动器材。
4、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寝室、餐厅、楼道、墙面、管理等文化氛围,打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教育与进步。
第五篇:农村推行土地股份制调查报告(最终版)
**区**镇城西村是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产粮区。全村共1800人,4000多亩耕地,除去人均1.3亩口粮田外,还有人均1亩的责任田。近十年来,为摘掉贫穷帽子,城西村不断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探索,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了土地分散经营到集约经营、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嬗变。他们的经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有地没钱找出路
地处十年九旱的**区**镇,水资源严重短缺,种植玉米和大豆都歉收,加上粮食价格持续走低,即使遇上好年景,一亩大田也很难看到200元钱的纯利。1996年以前的城西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800元,远远低于**区的平均水平。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一整年,有地没钱的处境让村民们愁眉不展,村里70%的劳动力不再坚守土地而涌向城市,全村弃管土地达1300亩,大批土地处于撂荒状态,土地成了农民手中的“鸡肋”。国家庄严地把土地承包权交给农民,“30年不变”。然而,守着几千亩的土地为什么还会受穷?
城西村一不靠山,二不靠海,是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产粮区。在农副产品紧缺的年代,土地产出效益高,自然是农民的宝。然而到了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年代,农民在地里刨食是刨不出小康的。遇上丰年,即使农民多收了三五斗,也会因为供过于求而压低了农产品价格,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时甚至不升反降。为寻求出路,1996年以来,城西村把目光投向了高效农业,开始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村委会带领全村农民闯市场、交外商、签订单。几年下来,他们发现,种玉米改成种菜养花,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农民增收难的症结在于土地,以三五根儿垄为单位的小生产在产业化大潮中无异于井底之蛙,以一亩三分地为单位的独自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啻于风中浮萍,即使有点效益,增加的幅度也很有限,村民收入增长仍然不快。要彻底摆脱农民有地无钱的困境,就必须在千家万户分散的土地上做文章。全村几千亩土地竟难以承接来自日本的小额订单需求,这个尴尬成为解决全村土地问题的导火索。村委会认识到,要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就要在土地整合上下工夫,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真正形成与国内外市场对接的能力。由此,城西村土地改革开始浮出水面。
农民摇身变股东
城西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最大阻力首先来自思想障碍。从最初集中土地建现代农业园区,到推行土地股份制成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每个时期、各个阶段,无不经历着思想观念的撞击和交锋。一辈子刨食在土地上的老一代农民,虽然对贫穷充满着无奈,但没有田地种,让他们觉得没有了依靠。而年轻的新一代农民,宁肯将土地撂荒几年,也不情愿转让土地承包权,毕竟,那赖以安身立命的几亩土地承载着农家未来的希望,除非你能带给他更多的实惠和长远的利益。为了打消村民们的思想顾虑,村委会成员分工包户,与村民一笔一笔算清收支账,解答村民一个又一个问题,先后四次召开村民大会,渐渐消除了农民的担忧。1998年村委会采取租赁和反租倒包的形式,集中了部分农民撂荒的400多亩土地,建起了大连**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订单农业。一时间,城西村花卉、蔬菜等订单农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化程度得到提高,产业优势日益凸现,村民也一次性得到了固定的租金和承包金。
然而,简单的土地集中,单纯的规模扩大,并没有从体制上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与产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与外商签订单时发现,外国人不愿意和村一级组织签合同,因为村不是经营实体,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根本无法和国际惯例接轨;同时,由于土地承包制的局限,对外虽由村委会接订单,但实质上仍是农民个体经营,村一级组织与农民之间没有形成利益纽带,相互之间的制约力不强,内部风险很大,这些都让外商感觉心里没底。浅层次的土地流转形式,不仅没有解决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而且严重制约了土地统一管理、科学规划、集约生产,使大规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很难实施,农业科技很难推广,投资环境很难改善,从而丢掉了一批大客户。城西村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通过土地把村民与集体结成紧密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让责权利更明晰,才能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保证订单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园区建设遭遇着“成长的烦恼”,最终也只能通过更深层次的土地改革来解决。
于是,城西村提出土地股份制的改革设想。**区、**镇两级党委政府顶住压力,指导城西村迅速推行土地股份制。他们以集体土地及资产作为集体股本,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将61户农民承包地部分或全部折价入股,成立了大连市农村第一个以土地入股为主要投资方式的股份制企业——大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规定,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村民一分地为一股,61户农民共集中土地293亩,折价占总股本的13.06%;村以集体经营的1300亩土地和水利配套、温室大棚等设施入股,折价占总股本的86.94%。企业的税后利润60%用于扩大再生产,40%用于股金分红,年终一次性分发股红;公司如发生亏损,则按股份分担风险。
考虑到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土地股份制在分配方式上打了“折扣”。公司规定,对于农民入股的土地,无论公司盈亏,每年年初,先期支付入股农民每亩保底分红200元。如果公司年底还有盈利,可继续分红。入股自愿,退股自由,让城西村的农民变成股东;产权明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使得村民和集体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
在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上,根据个人技术水平和能力大小,股东们既能在公司内承包经营,又可为公司打工,当农业工人。公司建起了国际水平的温室工厂,种植花卉等观赏植物,雇佣村民统一生产。露作和大棚育种由公司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农民具体操作,利润由公司和农民按比例分成。蔬菜和桔梗等其他作物,采取农民交纳土地承包金的方式,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收益全归农民。公司还联合省农科所等科研机构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大大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崭新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保底收入和年终分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进来。与城西村接壤的城东村53户农民主动以472亩土地入股,土门村农民找熟人要求加盟公司。短短6年,公司吸纳了226户农民的1757亩耕地,加上村集体1300亩,目前已拥有集中连片、设施完备的入股土地3000多亩,成为**区技术水平最高、生产设施最完备、经济效益最好的农业公司,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起了省级现代农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