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仁县农业经济发展及信贷支农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安仁县农业经济发展及信贷支农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作者:何文华文章来源:安仁统计局更新时间:2012-7-12
安仁县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的经济身份、运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贷款供求矛盾也由总量不足向结构失衡转移,并在不同经济身份的农民之间表现出此松彼紧的供求格局。农业信贷工作必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业信贷工作如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是我们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一、经济发展及信贷支农工作面临的困难
1.农业抗风险能力低,靠天吃饭现象普遍。
从总体上来说,安仁县农业产业是个弱质产业。虽然近年来安仁县逐步推广部分农作物的大棚种植,家禽的室内养殖,减轻了自然灾害侵袭的危害,但终究改变不了靠天吃饭的这个“露天工厂”抵御各类风险能力脆弱的根本处境。如2008年发生的冰灾,就使安仁县农业生产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失。二是市场风险。农产品市场的全放开,其供求和价格此起彼落的变化无常,让人难以捉摸。且广大农民在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处于弱势,导致大部分农民在发展种养殖业中迷惘,局限于传统的种养或“跟风”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样就放大了市场风险。如:去年猪肉销售价格高,许多农民跟着大批养殖,而如今价格一落千丈,不少养殖户损失惨重。
2.农业信用体系不健全,法律制约不严
目前,我们的经济社会中信用体系的建设迟缓,尤其是农村显得愈加滞后。从硬环境(法规制度)和软环境(舆论氛围)两个方面来看,农村的信用环境尚处于相当低的层次,有少数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处于“糟糕”状态。“贷款、贷款、贷到就宽”的意识和“有借无还”的现象在部分企业、农户中存在,有的企业欠下一大笔银行贷款,突然间人去厂空,企业主“人间蒸发”;有的农户一夜之间携家出走,不知去向,债务从此无处追讨;等等,类似的逃废债情况屡屡发生。还有的企业主和农户,贷款到期不还,还寻找各种借口和“理由”拖延、赖账,且少数镇村干部因怕影响当地经济发展而不敢大胆地管,致其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和谴责。虽然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社会诚信建设不断进步,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相当部分的执法不严、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3.保险机制滞后,急需农业保险提供保障
农业经济的主干种养殖业,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而风险随时可能发生,但从目前来看,农业保险明显滞后于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的项目虽然建立了保险制度,但不尽完善,如安贷保业务所保范围较为有限,所保范围对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的可能很小。不能带动农民的投保的积极性。更有的项目尚未列入保险范围,如:自然灾害、产品生产过剩等农户没有地方能参加保险,遇到风险只能自己承担。
4.农业基础地位弱化的倾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工轻农思想突出,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不牢固,出现了忽视农业,放松农业的倾向。有的基层干部忙于外出考察项目,热衷于新上项目,对农业生产及发展规划停留在纸上,甚至心中无数,导致行社农贷投向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脱节,信贷支农工作处于被动地位。二是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出现了粗放经营的倾向。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业效益下降,一些地方耕作粗放,土地荒芜,使生产性投入相应
减少。三是信贷支农工作有弱化的倾向。主要由于目前农村金融改革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过渡时期,思想、队伍、工作都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5.农贷措施需要进一步再优化
针对当前农民贷款难、担保难的瓶颈问题,我们进一步优化农贷措施,给予农民群众更多的贷款便利。一是扩大宣传面。要继续利用媒体刊发、下发资料、上门讲解等各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农贷政策、条件、品种和办贷手续等,力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推出新品种。在现有农贷品种基础上,结合农民的建议和要求,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尝试和推出一些符合农民“口味”的贷款新品种,如债券抵押、股权抵押贷款等。对信用程度高、经济实力强的农户,可予以“免担保”,适当放宽信用贷款额度,方便农户借贷。三是争取组建为农业服务的担保机构,或将现有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服务延伸到农户和农业领域,缓解农民贷款担保难的瓶颈制约。
二、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与时俱进。
一是要顺应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求,树立“大农业”概念,在满足农户资金有效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一些规模农产品加工、运输、流通、商贸企业,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二是在满足农户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的同时,要对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性贷款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农民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的过渡时期,在确保回收的前提下,积极发放农民消费性贷款;三是在支持一部分先富起来农民的同时,也要对一些有致富欲望、有项目而暂时贫穷的农户的支持,这不仅是农村信用社树立新形象的需要,更是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四是在满足农户小额贷款需求的同时,也要对农户大额贷款的有效需求给予支持,特别是对一些先富起来农户,要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既要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又要尽量满足他们的有效资金需求;解决部分农户大额“贷款难”问题。
2.加快创新,积极开发新的支农贷款品种。
一是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事实证明,农户联保贷款是一种非常好的贷款形式,对于解决农民贷款难、加大贷款投放、提高贷款质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也深受农民朋友欢迎;二是对小额信用贷款的授信不搞“一刀切”,解决农户办理贷款担保难、抵(质)押难问题;三是大胆探索新的符合农村实际的贷款品种,加快业务创新,借助科技力量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力争在贷款方式上有新突破。
3.合理确定信贷投向,努力避免新的信贷风险。
在贷款投向上,必须坚持自主调查、自主发放,尤其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性贷款一定要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切不可凭一时头脑发热盲目从事,政府部门更不得干预农村信用社正常的经营活动,为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强令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
4.加强考核、加大奖惩,建立行之有效的支农贷款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支农贷款发放回收考核办法,对发放贷款数量大、效果好、回收率高的信贷人员要给予适当奖励,最大限度的调动信贷人员的放款积极性,有“要我放”向“我要放”转变;二是建立责任贷款界定、追究制度。对新形成的农户不良贷款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由于天灾人祸、市场变化等
非人为因素形成的不良贷款,对责任人要从轻或不予处罚,而对由于信贷人员违章、违纪甚至是违法等主观因素造成支农贷款出现不良的要视违章违纪性质及造成损失的程度给予其经济、行政上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加大其违章违纪的成本。这样做不仅可以解除基层信贷人员的思想顾虑、消除“恐贷”“惜贷”思想,促进其大胆投放,而且可以减少新的违章违纪贷款的发生,提高支农贷款的质量。
5.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营销观念。
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从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大局充分认识到转变作风的重要性,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要深入调查、合理授信。发扬老一辈农金人背包下乡、走村串户的优良传统,主动进村入户,深入农户家中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和资金需求情况,为农户建立经济档案,合理确定授信额度,为下一步贷款投放打下基础;二要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支农贷款的发放要在保证合规、合法的前提下,本着方便农户、提高效率的原则,尽量简化贷款手续、减少不必要的环节,真正做到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三要树立营销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贷款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信贷人员其实就是这种产品的营销员,只有放得出、收得回,才会有效益,因此,基层信贷人员必须树立营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为农民朋友提供心贴心式的服务,才能取得农民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农民的致富统统一起来,取得“双赢”的效果。
第二篇:加快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加快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加快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工作的重点。当前,农业产业化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将无法回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局面。笔者拟就目前加快农业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主要对策作些探讨,以期更多的人们关注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
展,并为之献计献策。
一、现状与问题
当前,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究竟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呢?据调查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难题:
培植主导产业难。主导产业是指能支撑区域经济状况和有鲜明特色的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和基础。然而,从目前农业自然资源丰富,且多宜性强的一些地方情况看,现在真正能够稳定发展,可称主导产业的仍然还是几个传统产业,许多市场前景广阔、自然资源潜力和潜在经济优势大的新兴产业,如特种经济作物种植、特殊畜禽和水产品养殖搞不起来,就是搞起来了,也只是昙花一现,形不成规模。究其原因,既有技术、资金上的问题,又有体制制约、信息不灵、销售受阻等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未从根本上解决,也是农业产业化中培植主导产业难的根本原因。
建设生产基地难。生产基地是主导产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载体、龙头企业的依托,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条件。从目前已建成的基地情况看,真正有规模、够档次、称得上基地的也只有几个传统老基地。不少新基地规模小,档次低,最大问题是分散建设、简单趋同。有的脱离实际,与本地资源特点和经济格局背离;有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不少项目成为“胡子工程”,不能进入实际运转,致使基地建设不能尽快变成实际生产力。
发展龙头企业难。龙头企业是指既能带动基地发展,又能拉长产业链条,且基础雄厚、辐射面广的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或企业集团。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中心环节。从目前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情况来看,一是规模小,二是数量少,三是实力弱,四是素质低,农副产品加工严重滞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以湖南永州市为例,据统计,全市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余家,绝大多数资产规模小,生产能力小,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的发展不平衡、不理想,已成为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从企业外部环境看,原材料、燃料、交通运输成本轮番上涨;不合理负担有增无减;加工产品销售不畅等等,使不少龙头企业发展困难重重,龙头型产业更难以形成。现代商贸工业
拉长产业链条难。农业产业化就是把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系列产品,使农业成为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列。产业链条的长短、“链条节”的多少,一般决定着农副产品转化增值的大小。因此,拉长产业链条是农业产业化又一个关键性环节。从目前情况看,农业产业链条总的是:一断二短三恶性拉长占相当比例。一断,指多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分别在不同利益主体手中实现,利益分别由不同主体独享。二短,指多数农副产品仍然停留在卖原料上,通常只有一个“链条节”,即使加工,也只是初级加工、粗加工,顶多两到三个“链条节”,就囫囵卖了;营销距离也短,绝大多数就地出售,出县、市的不多,打出省界、国界的实在太少。三恶性,指农副产品同城倒卖、坐地贩销、互相杀价等恶性拉长产业链条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体制封闭和地域封闭;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三是科技开发推广困难。
扩大经营规模难。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目前,多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都未形成规模,专业种养大户和加工企业集团少。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所致,具体表现为“三个分散”和“三个渠道不畅”。三个分散:一是农副产品生产上的家庭小生产的分散经营;二是农副产品加工上的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三是农副产品流通上的提篮小卖、小推、小贩式的分散营销。三个渠道不畅:一是农村土地流转渠道不畅;二是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渠道不畅;三是农副产品交换渠道不畅,使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成为一个“死结”,顽固地阻碍着农业产业化发展。
拓宽销售渠道难。农副产品销售不畅主要是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全。从目前农村市场发育情况看,总的是发育滞后,不能适应农副产品和生产要素流通的要求。具体表现在:①市场建设滞后,绝大部分农村只有零星、分散的初级市场,没有或少有集中性、大规模、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综合市场和中心市场;只有初级产品市场,没有或少有中、高等级的生产要素市场;只有现货市场,没有或少有农副产品期货市场。②市场载体脆弱,设备落后、简陋,有的没有设施,有市无场。③市场机制不健全,主要是价格关系不顺,工农产品比价和农产品内部比价不合理;市场管理、市场服务不到位。
二、对策与建议
上述现状与难题的存在,导致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表现。因此,更新观念,消除障碍,转变方式,完善设施,搞好服务,发育市场,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更新观念,消除思想障碍。首先,要树立大产业思想,要把农业看成一个包括工、商、建、运、科、教、文、卫在内的大产业,既让农业包含其他产业,又让其他产业包含农业,不自
我封闭、互相封闭,不自绝于其他产业;其次,要树立大开放思想,要从根本上打破产业封闭,实行产业大开放,各产业要互相通开,以此带动城乡通开、内外通开,以至所有制通开和产销通开,搞活经济,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再次,要树立大联结思想,在传统分工分业的基础上,要坚持农业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开放发展,联合发展,既分工又合作,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指导下分工,不离开农业,不抛弃农业,不损害农业,拧在一起,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完善设施,消除条件障碍。一是要围绕培植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和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农田水利、农机化、交通通讯、城乡市场、科教文卫五大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条件;二是要根据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目标,统一制定建设计划,配套完善、巩固提高和管好用好现有设施,加快建好在建设施,积极研究、开发后备设施;三是要坚持抓好防洪、灌溉、排涝三大体系为主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以改造中低产田、中低产园、中低产塘为重点,实行山、水、田、村、林、电、路综合治理的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土地、山林、水面等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四是要坚持以交通通讯开路,尽快建成内外畅通的运输网络和通讯网络,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化水平,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
深化改革,消除体制障碍。完善健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双层经营体制、股份合作制、市场调节机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的配套,为发展龙头企业,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龙型”生产经营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农村土地要强化所有权,明确发包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逐步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转化经营机制,活化生产要素,激发多种所有制合作的农村经济活力;要在充分发挥家庭经营积极性的同时,注意发挥统一经营的优越性,管好用好集体资产,开发多种经营基地,兴办村组企业,提高统一经营层次的实力和服务功能;要在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加强调控力度,切实减少农民不合理负担,进一步加大保护和扶持农业的力度。
转变方式,消除技术障碍。第一,要不断更新和改良品种,大力组织和实施农业的“种苗工程”,不断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苗木、畜禽及水产品品种,促进种养良种化、优质化;第二,要大力推广应用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通过农、科、教三位一体等途径,开展对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培训,在农村培养更多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科技的新型农民,真正使先进科技进入千家万户,进入田间地头;第三,建立健全技术先进、设备精良的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体系,通过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饲料工业,把种养业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发展;第四,不断创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经科教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工程化开发、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使农业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
搞好服务,消除环境障碍。一是搞好政策服务,切实制定和落实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优惠政策,在龙头企业的立项、申报、审批以及土地征用、税费征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切实落实农业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各项待遇,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承包、领办各类农业项目,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搞好资金服务,调整资金投向,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特别要集中资金保大项目、大龙头,使龙头强,龙身壮,龙尾长;三是搞好领导服务,转变政府职能、工作作风、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由过去重点抓地域、抓环节转移到重点抓产业、抓产品,由过去抓个别乡镇村组示范转移到抓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由过去包片、包点转移到包产业等;四是搞好农民自我服务,在发展集体企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拓宽集体经营服务领域,建立健全以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为主的农民自我服务体系,搞好农作物植保、农机、农资、信息、流通等方面的自我服务。
发育市场,消除购销障碍。首先,发育市场载体,坚持以集镇为农村市场的依托和载体,不断聚集生产、聚集人口,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使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三同步发展;第二,加强市场建设,要有计划地建立区域性的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逐步形成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及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第三,壮大市场主体,通过思想引导、信息引导、典型引导等方法,不断提高农民的商品意识和竞争能力,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既较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又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拓宽农产品购销渠道;第四,规范市场行为,要理顺工农产品、农产品内部比价关系,坚持依法治市,保证农业产业化健康、有序、持续、快速发展。
农业是安天下的基础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搞活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对搞活农村经济工作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三篇:支农信贷投放面临的主要障碍与化解对策
支农信贷投放面临的主要障碍与化解对策
货币信贷政策支农事关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致富,政策的灵活与否,同当地经济的发展关联程度有多大,直接关系到对农村经济的支撑作用和引导效果。然而,受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所产生的不协调性和不适应性因素影响,当前支农信贷投放的主体行为与客体环境存在着诸多制度性、技术性及操作性障碍,制约了信贷支农的投放力度,影响了政策支农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进而导致农村经济的全面快速增长遭遇重重障碍并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支农信贷投放面临的障碍表现
1.1 信贷投入存在的主要障碍
1.1.1 主体障碍——信贷支农力量削弱。农村基层金融机构网点被大幅收缩,保留机构贷款权限被上收,基本上不再办理农户贷款和一般性农业生产贷款,局限于农业产业化及综合开发贷款且条件限制严格。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因为网点撤并及贷款条件设置严格,基本上不涉足农村信贷业务。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孤立支撑。受投入主体削弱影响,信贷支农投量逐渐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
1.1.2 资金障碍——储蓄受邮政信贷主体资金匮乏。主要体现在作为农贷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资金劣势突出。受单位存款政策性歧视限制,信用社只能在储蓄存款方面与银行机构展开激烈竞争。而农村储蓄的不平等竞争,加大了信用社组织资金难度。加之前些年信用社资金过多投放乡镇企业形成沉淀,大量资金被占压。资金组织和盘活的双重困难导致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严重不足,某些信用社如不取得央行支农再贷款支持,信贷支农便无从谈起。
1.1.3 操作障碍——信贷投放简单化。一是信贷投向较为狭窄。表现为主体投向仍局限于传统农业领域,小额农贷占绝对比重,对日益增长的规模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信贷支持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开发贷款匮乏,农村消费贷款踌躇不前,信贷结构调整没有跟上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二是信贷操作粗放简单。某些行社在信贷投放上仍然是“惟上、惟政策”,却不问实情,不顾效益。
1.1.4 服务障碍——信贷支持未到位。表现为:(1)服务对象不广。受信贷投向、贷款条件、资金状况及人缘管理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相当部分农民、个体经营户及加工企业长期得不到贷款支持。(2)满足程度不高。部分信用社受信贷规模控制及弱化贷款风险等因素影响,审批权限及金额过小,难以满足农户较大金额的贷款需求。
1.2 信贷环境存在的主要障碍
1.2.1 环境障碍——农业结构调整乏力,农村经济状况不优。表现为以单户作物种植为特点的传统农业生产仍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形式,规模种养及产业化生产经营未广泛推开。受一般农户“小农”意识浓、市场观念淡及区域经济、地理位置、政府引导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农户仍然维系着耕种责任田+个体加工(经营或打工)的陈旧生产模式,规模种养与产业化经营组织主要分布在城郊及公路沿线等经济活跃与交通便利地区,且后者受经营者市场适应能力、技术开发水平及政府引导合理性等因素影响,面临经营及市场双重风险考验,项目成功率难有完全保障。因此导致在当前农业生产资金需求中,传统农业生产所需资金农户一般能自行解决,不需借贷。而规模农业生产及产业化经营资金需求较旺,却因蕴藏较大的经营及市场风险,信贷投入甚为谨慎。
1.2.2 信用障碍——信用体系及环境不适应。受体制转换、历史遗留、产权不清、地方保护及 1 信用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当前农村诸如某些乡镇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金融债务;村组干部“新官不理旧账”大量悬空集体贷款;导致金融债权保全较为困难。一些地方行政部门在银行机构收缩后,干预农村信用社发放大量非农贷款且恶意逃废。此外,金融诉讼受地方保护主义干预难有效果,常常是只赢官司不赢钱。
1.2.3 条件障碍——贷款条件缺失。突出体现为小额信用以外贷款担保难落实。受农户自用住房商品价值低、其他经济成分多为租赁经营,多数农产和农村经济主体不能提供有效的或足值的抵押品,抵押缺失成为制约农村经济贷款的突出问题。受“吃饭”财政、经济条件、信用状况、政府引导等因素制约,当前农村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几乎一片空白,在短期内也难以启动,导致农村贷款担保无门。
1.2.4 政策障碍——缺乏政策扶持。农业贷款风险大,效益低,带有较强的政策性,目前国家及地方政府在资金、利率、税收和呆坏账核销等方面缺乏对农村信用社相关政策扶持,势必影响支农信贷投入热情及后劲。对策建议
2.1 对化解支农信贷投入障碍的对策建议
2.1.1 加强同业合作,增强支农力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成具有经济分复杂性、发展方式多样性、社会基础政策性等特点,需要涉农金融机构密切配合,协调做好支农工作。农村信用社要把“三农”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全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银行要着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生产,对区域龙头企业及农户、个体私营企业规模种植与加工的大额贷款需求给予积极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充分发挥政策扶持作用,在做好收购资金封闭运营的同时,把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等政策性业务承担起来。此外,农村保险机构应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加强与银行业的协作,探索开办贷款保险业务,降低农村经济贷款风险。
2.2.2 努力扩充资金来源,增强信贷支农实力。一方面,信用社要通过大力组织存款,盘活贷款存量,增强系统调剂等方式和途径,努力增加支农可用资金。地方政府应支持和帮助农村信用社盘活不良资产,制止企业逃废金融债务,把占用在非农项目的资金逐步调放到支农项目上来。另一方面,国家应运用政策手段引导农村资金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如采取购买专项债券及专项再贷款等货币政策手段,引导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吸收的资金回流支持农村生产与建设。
2.2.3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不断优化信贷投向。一是积极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以比较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把资金优先配置在自然与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以及有市场潜力、有技术保障的产品开发上,重点支持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把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大力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乡作为当前信贷支持的重点,积极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促进市场带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局面成功发展。三是积极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积极介入合适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培育新的信贷业务增长点。四是有选择地培育乡企“黄金客户”,对有信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个体、私营企业,宜采取适当优惠政策加以扶持,支持其向“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方向发展。五是积极拓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根据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需要,制定、开发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消费信贷营销策略及信贷品种,在开发农村消费信贷领域上抢占先机。
2.2.4 顺应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信贷操作及服务水平。经营方式上,改“坐等放贷”为“主动营销”,深入农户,了解农事,送贷上门;品种设定上,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各类借款人资金需求特点,以贷款品种的多样化支持农村多种生产经营;期限结构上,根据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及借款人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和延长贷款期限,逐步改变年初放、年末收的传统做法,满足现代农业需 2 要;贷款方式上,在稳妥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同时,积极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凡属公司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实行产供销一体的,可以实行公司与农户村组互相担保。对专业户、重点户的大额贷款需求,采取“多户联保、按期存款、分期还款”办法。对信用度高的贷款主体可免于限额内贷款抵押担保;贷款程序上,在符合风险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减化一些不必要的报批手续,对符合条件且在授信限度内的支农贷款建立快速审批通道,提高投放效率,提供农贷便利。此外,积极开展支农调研,增强与农户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掌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资金需求情况。并利用网点多、信息灵、联系面广等优势,积极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农民掌握市场,减少失误,降低风险,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2.2 对化解信贷环境障碍的对策建议
2.2.1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经济环境。一是增强政府引导。地方政府要着眼长远,克服短期行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引导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更多地在外部环境创造上、市场信息服务上、技术力量支持上做文章,如区域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引导、农产品供求信息与咨询、产业化经营牵线搭桥与招商引资以及农民利益维护等,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深入进行。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向结构优化、规模经营、科技进步和特色生产要效益,实现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是结合乡企改制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引导改制后乡镇企业向农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重点培育一批有市场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与域外大市场连接起来,解决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农户经营规模小且积累与投入能力低、进人市场较困难等问题,实行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努力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格局。四是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环境,拉动农村投资需求增长。
2.2.2 整治农村信用环境,增强贷款诚信保障。一是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地方政府积极发挥引导推动作用,如通过加强对个私、乡镇企业财务监督、审计,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并积极建立农户及个私、乡镇企业信用咨询系统,为支农信贷机构贷前信用及财务状况调查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在广泛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上,根据逃废金融债务和农户评级情况等,积极开展信用村、镇评定活动,增强农民信用意识,优化地方信用环境。三是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整治农村信用秩序。严格规范乡镇企业改制,坚决打击逃废债务行为。凡贷款企业改制,要让债权金融机构全程参与、监督,按照金融债务优先保全原则,坚持债随物走,尽可能得到落实。金融债权得到有效保全后,工商、税务、法院等部门方可办理企业变更登记或进入破产程序。政府要大力支持债权金融机构依法起诉及清收贷款,严厉打击少数企业和个人逃废债行为,尽力解决司法判决执行难问题,维护债权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2.2.3 积极发展担保体系,努力改善农村贷款担保难状况。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社会创办农村贷款担保公司,缓解农村贷款担保难状况。此外,积极推行联保贷款,从实施方案、具体操作等各方面进行完善并加以推广,使之既成为广大农户经济相对发达的县、乡政府可考虑财政注资建立两级担保机构或基金。同时,的“富民信贷工程”,也成为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放心工程”。
2.2.4 增强政策扶持。一是适当放宽农村利率管制。按照利率市场化先农村后城市的思路,适当扩大农村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允许支农信贷机构根据资金成本、需求及风险等状况决定存贷款利率水平。如对农产品加工及用于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经营性贷款可适当提高贷款利率。以此增强信贷机构的支农积极性。二是改革邮政储蓄管理状况,调整现行利率倾斜政策。邮政储蓄资金分流已对信用社存款及农村资金供应构成较大冲击,改革其业务管理状况及利率政策势在必行。三是取消对农村信用社开户、存款、结算方面的业务限制,增强信用社资金组织能力。四是地方出台扶持性财政税务政策,如对扶贫贷款和农民种养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适当减免支农贷款营业税及相 3 关附加费等,保障和增强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难点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难点与对策
作者:戴新铭 房 琳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2期
[摘 要]中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农村和农业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农村信用社绝不是一般的金融企业,对“三农”的扶贫、救灾等发展经济,保障稳定的任务,仍然只能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文章对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支农途径。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贷资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F830.61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统计调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基层统计工的重点,基层统计作为国民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农村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迄今为止,基层统计力量薄弱,专业水干不高,基础不牢,网络不全等问题仍然存在。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级政府对基层统计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基层统计调查结果越来越关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基层统计工作问题研究,切实改进基层统计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统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但就目前来看,统计工作还存在很多的困难:
一、基层统计内部资源与工作任务匹配性较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统计改革与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统计自身也在调整和完善。统计系统、尤其是基层统计人员都会有一种强烈的体会:任务越来越繁重,难度越来越大。这主要是统计系统所拥有的统计资源,特别是基层统计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跟不上产生的压力所致。
1、基层统计工作任务繁重。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主要有各专业的定期报表制度,其中部分专业还细分了规模以上的全面报表制度和规模以下的抽样调查制度,这些都要求基层统计工作人员每月或定期完成。报表收集上来后还需进行录入、审核、汇总等繁琐的工作。同时,按照国家统计局对普查周期调整的有关规定,我国现行还有三大普查: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十年一次的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按照工作流程,每项普查从准备,到后期资料整理扫尾,少则1、2年,长则需3、5年。就以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为例,从2003年开始准备,到2007年才基本完成所有的工作;在经济普查尚未结束的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又正式展开;到2008年,农业普查还未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又接踵而来。普查年年有,中间还穿插人口抽样调查、住户抽样调查、劳动力抽样调查等各式各样的调查,给基层统计部门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2、基层统计内部资源匮乏。大部分统计工作在市级以上都有专属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和组织,但到市级以下的基层统计部门,由于人力有限,兼做几个专业、几项普查的工作人员大有人在。对于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在市级统计部门只能由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应对,而到乡镇和村级基层,统计人员基本上都无一例外地参与了各项大型国情国力普查和其他统计调查工作。
二、基层统计执法与外部环境适应性较弱
1、统计调查对象配合程度日益弱化。90年代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给统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原本基础较好的国有企业和乡镇、农村统计基础进一步削弱,非公经济单位出于避税等原因瞒报甚至不报统计报表,配合统计调查的意识薄弱,镇级以下大部分私营企业都没有设专职统计岗位,企业统计会计兼职,报表难收,数字不准的问题相当突出。同时,由于不同部门管理模式条块分割明显,相关部门对统计工作的支持仍显不足。拿基本单位来说,一方面其工作的开展只有依靠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才能进行,由于工作安排及工作方法的不同,部门提供资料的时间和方式不能适应统计部门的需要,导致统计部门的工作相当被动;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复杂化,调查对象对统计调查的配合程度不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不理解统计工作,将上门的调查员视如工商、税务工作人员冷落一旁或拒之门外,拒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
2、统计执法难度大,监督职能弱。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原有的统计法律法规未能紧跟经济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统计手段和服务、统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致使《统计法》的威慑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政府统计工作者既要做好统计业务又要充当规范业务的执法者,既要当运动员又要当裁判,自我执法难度和阻力很大。一些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和基层领导不了解《统计法》的要求,不知法不守法也不用法,因而不敢或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统计工作的权威,对一些虚报、瞒报、拒报或多次迟报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的调查对象视而不见。基本单位统计工作中,由于新增的单位大都是规模较小的企业,有些基层统计人员在实地调查时由于调查对象一而再、再而三的不配合,就放弃对该对象的调查,没有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有些基层统计人员因应基层领导意图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盲目攀高统计指标,形成统计数据计划化,统计数据跟着计划跑,造成执法者违法的现象。同时,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基层政府统计人员不得不受到同级或上级政府领导的意志干扰,独立调查和独立执法极为困难。受传统政绩观的影响,个别地方党政领导特别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党政领导,或急功近利,或好大喜功,为了争取国家的扶持,报忧不报喜,为了政绩报喜不报忧。其次是执法的范围受到限制。为招商引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个别地方政府对特定区域和特定对象,采取特殊保护政策,或限制检查,或挂牌保护,限制统计执法检查的开展。
三、基层统计服务与宣传覆盖面较窄
1、基层统计服务面窄,质量不高。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大部分基层统计部门仍然停留在统计工作仅从属于地方政府管理需要的观念,地方政府是统计部门的“衣食父母”,统计服务理应以地方政府和领导为先,从而忽略了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统计服务日益增长的庞大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统计指标的创新性与灵活性不够以及基层统计人员素质等因素,在面向社会提供各种统计服务时,仍无法做到“快、精、准”。
2、基层统计的宣传力度不够。由于统计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公众和广大市场主体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渠道不宽,无法充分了解统计工作的业务流程和相关规范,造成对统计工作不配合的现象;同时,由于统计常识薄弱,对官方统计数据的认同感较低。
对策建议
一、加快基层统计建设,完善统计方法制度
1、完善统计方法制度。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减少不必要的统计指标,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以满足广大市场主体、人民群众和党政领导对统计信息的需求。目前正在改革推行的统计“四大工程”即基本单位名录库、网上一套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联网直报系统,为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另外加快抽样调查替代全面报表制度的步伐,大力改革以全面报表制度为主的统计方法制度,合理安排好各个普查的时间以及每个普查的周期,普查经费应主要由国家和省级财政负担,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普查工作效率,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2、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统计信息化建设是统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通信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有利于减少基层负担,促进部门沟通,同时也能为党政领导、社会各界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服务。为此,必须做到:第一是建好统计信息网,配备计算机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建设好便捷通畅的统计网络环境;第二是建好统计数据库,充分利用基本单位统计资料,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统计标准数据库和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等大型普查和专项调查为基础的普查数据库;第三是用好统计通用软件,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计算机业务培训,使广大基层统计人员熟练掌握统计通用软件并广泛用于统计工作实务。
二、完善统计法规,强化统计执法和监督力度
1、加大执法力度。《统计法》是统计的尚方宝剑,要重视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统计法律法规。同时,要结合普法工作,做好统计法律法规宣传的再深入,进一步增强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在基层统计员心中真正树立起按时上报统计报表是其应尽的责职和义务。对那些不按时上报、屡次迟报、拒报的单位或个人,对那些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的单位或个人,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利用《统计法》赋予的权利,及时启动法律程序,加大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维护统计工作的尊严。
2、加强监督职能。为适应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工作的抗干扰能力,应分离统计监督与统计事务的职能。由国家统计局建立专门的统计监督机构,垂直管理,负责监督区域内统计法的贯彻实施,监督统计工作的开展,监督统计数据质量,重点监督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统计、民间统计等。各级统计事务机构,负责国家全面统计、普查和开展地方统计调查,接受国家统计监督机构的监督。
三、转变服务观念,重视统计普法与宣传
1、转变服务观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统计部门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明确统计信息产品来源并归属于广大市场主体,应以服务社会为主,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2、重视普法宣传。要想依法治统,依法兴统,首先得让统计人和统计调查对象了解统计和统计法,这就要求统计部门要重视做好统计和统计法的宣传教育工作。一味以罚带统从表面上看起来完成了统计任务,但这样只会加剧与调查对象之间矛盾的恶化,使得调查对象产生逆反心理而随意报送数据以应付统计工作,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是牵强而不可信的。统计部门要加强统计知识和统计法的宣传工作,让调查对象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支持统计工作。
总之,统计职能的完善和发展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更需要自下而上的统计部门尤其是基层统计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就如同基本单位统计是整个国民经济统计的基础,夯实了的基层统计基础,我们的统计事业才能更上一层楼,跃上新台阶,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