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特点及问题对策阐释

时间:2019-05-15 12:2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特点及问题对策阐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特点及问题对策阐释》。

第一篇: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特点及问题对策阐释

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特点及问题对策阐释

黄晶晶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摘要:新资助体系实施以来,成效显著,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相较于此前的资助体系,新资助体系显示出越来越完善的特点。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贫困生认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资助资金能否准确发放,还关系到整个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均等,所以切实需要政府、高校、社会提供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困难生认定;诚信;指标体系

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实施,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健全了我国资助困难学生政策体系。6月,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又连续下发了8个配套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新资助体系已全面实施,全国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了各种形式的资助,成效显著,真正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相较于此前的资助体系,新资助体系显示出越来越完善的特点,作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院系基层经办人在欣喜的同时也发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试论如下:

一、新资助体系的显著特点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制经过了一系列的演进和发展:从最初的“人民助学金”制度,到奖学金制度与贷学金制度并存的新型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再到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多元化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新资助体系实施之前,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不足或“软肋”也愈来愈凸显出来,比如贫困生信息不畅,评定标准滞后,资助体系分散,资金分配不均,资金来源狭窄,资助力度有限,贷款门槛过高,【1】发展至新世纪,就必然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资助体系,化解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新资助体系的特点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和解答:

1、资助力度大,强度高。

新资助体系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已支出资金154亿元,2008年全年将达到308亿元,这还不包括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收入中足额提取的一定比例的经费。正如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所言,随着新的资助体系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获资助。【2】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及各种勤工助学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资助。资助力度之大,强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2、资助形式日趋多样化

作者简介:黄晶晶(1981—),安徽怀宁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专职辅导员,安徽大学在读硕士。

在已有的资助形式上,新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探索或丰富了现有的助困形式。比如,大力发展助学贷款新模式——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参与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

3、体系更具系统性和长期性

新出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宏观政策和具体配套措施中,充分显示出政策导向作用。既体现政策体系的统一性,又兼顾地区差别,确定合理的资金分担机制;既增加教育投入,又注重改善教育结构;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鼓励优秀学生;既增加财政收入,又注重多种渠道助学。这些系统化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此前资助体系中体系分散、资助标准偏低、资金面窄、资金分配不均、奖学与助学关系不清等弊端,尤其是在国家奖助学金的安排上不搞平均分配,而是适当向国家最需要的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倾斜,有利于促进高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的实施,以及2007年起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新招生实行免费教育等,也有利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如此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长期目标。

二、新资助体系落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述特点表明,新资助政策体系虽然还是问绕“奖”、“贷”、“助”、“补”、“减”五项措施展开,但无论是资助形式还是体系内容,都比过去更加明确,更加完善,也更加有力。当然,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可能会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援助体系应做到认定程序科学化、资助项目多元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教育对象层次化。而在新资助体系中‘认定全面化科学化’是整个体系的基石”,【3】可以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明确认定是落实新资助政策体系的首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资助资金能否准确发放,更关系到整个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更关系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只有在更全面更准确地覆盖贫困大学生的基础上,“资助、管理、教育”才会更有意义更有效果。然而,在新资助体系中关于这一方面的相关论述恰恰比较简略和模糊。比如,在《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提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的方式认定”。这段表述虽然界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涵所指,但是依然缺乏定性和定量的具体阐释,而且认定前提也存在着问题,操作起来存在难度:

1、规定程序。“学生申请——班级评议——院系评议——公示——校学生资源管理中心审核——建立信息档案库”,这是一般的操作程序。但是,在“学生申请”环节,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提出申请,虚报家庭情况调查材料;二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自卑等心里问题,而不愿提出申请:这都给资助工作带来了实际的困难。

2、民主评议.一般以班级评议为主,院系审核评议。而有些高校采取简单的按学生人数分配贫困生指标的办法,学校分解到院系,院系分解到班级;所谓“评议”也只是采取贫困生在班会上讲述家中贫困原因,或采取个人申请,同学投票等方式,因为参与认定的主体单一性,学生提供申请的可靠性难以把握,而造成民主评议简单化,不仅对贫困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更会造成困难生认定的不准确和信息搜集的缺失。

3、认定标准。在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中,只有这样的表述,“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各地(市、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可设置

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等2-3档。”根据这一意见,各省、市制定了相应的细化标准,以安徽省为例,“高校在组织认定工作时,参照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被当地政府列为特困户或重点优抚对象、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财产损失严重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安徽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而各高校根据办法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又进一步制定了困难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即使如此,认定标准依然显得不够明确,标准应有的准确衡量和判断作用不能完全显现。

总之,尽管资助工作的目标人群在政策设计和预想上是合情合理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因为程序、评议及标准等环节难以确保准确无误,而导致最终的资助难以有效地针对具体人群提供帮助。庆幸的是,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各高校的足够重视,所以在这里,笔者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供以参考:

1、加强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诚信与否根本上决定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成败,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仅严重挫伤了真正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而且更为严重之处是在于造成了认定工作的认为困难,以致有损于“公平与效率兼顾,规范与透明并存”的认定原则。所以加强诚信教育为先,使那些“假贫困生”增强诚信守信的意识,从而有助于降低贫困生认定成本,提高贫困生认定效益。此外,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助困、管理以及育人功能,以政策的宣传化解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以世纪的资助激励贫困生的自立自强,以切实的日常关怀帮助贫困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建立生源地贫困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针对有些地方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存在“水分”的虚假行为,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障生源地认定真正成为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中最可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为此必须在政府及高校的共同参与下,对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制度进行重构,建立或健全“四位一体”(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的认定主体监督机制,和“三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担保与责任追究制度)等。【4】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科学管理。高校贫困生认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参与和运用,将为认定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有效降低认定成本,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效率,以适应现代高校贫困生认定、管理、跟踪、调查和分析的需要,优化资助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内部分高校已建立了一卡通网络系统,而为保证认定工作的正常、有序、健康、科学地进行,应更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实现认定工作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

4、实现民主评议民主化、多元化。在民主评议环节,力求参与主体多元化,以学生为主体,辅导员或班主任、学生代表同时参与,着重发挥学生骨干和学生党员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议的积极性,建立班级认定评议小组,在公公平的基础上,民主表决,并充分尊重和保护被评议学生的隐私,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贫困生评定与监督的行列之中,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认定的失误,从而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益和效率。

5、逐步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为更便于从量化的角度全面考察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的效率与效益情况,需要依据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动态完善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建立相应饿定性与定量指标,探求操作性强的认定标准,更加合理地认定学生及其生源地的贫困情况和贫困程度,与之同时,也需逐步建立起动态的、弹性的纠错机制及惩戒制度等。

总而言之,对贫困生的资助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内容,新资助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完善,呈现出令人鼓舞的新特点、新气象,真正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绿色通道”。当然,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诸如贫困生认定问题也成为这一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任务。我们期待贫困生资助模式会在不断地探索中逐

步走向健全和完善,我们也相信新资助体系也会在国家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呈现出愈加鲜明的特点和效力,为公平教育、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铺平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黄进,王骏勇。高校资助体系四大“软肋”[N].瞭望新闻周刊.2006-9-18.【2】吴亮.铺开贫困学生求学之道[N].瞭望新闻周刊.2007-7-9

【3】陈智玲.利用校园一卡通数据流,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J].中国科技信

息.2007(8),187-189.【4】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J].教育财会研究.2004(4),20-26.

第二篇:高校资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即(国发[2007]13号)颁布,我国开始全面实施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标志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一些难点:困难生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精神帮扶与经济资助力度不平衡等。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科学的困难生认定体系,优化配置各种资助资源,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努力发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为了保证优秀的困难学生能够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国家对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这一政策也得到了高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就从目前存在的问题谈起,对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以后的资助工作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存在问题、解决建议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贫困生逐渐成为高校的一个突出、特殊群体,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和扶持政策等,保障所有孩子都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年5月,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家和高校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贫困生资助措施,我国逐渐形成了“奖、助、补、减、贷、勤”多种方式有机组成、无偿与有偿手段相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高校的资助工作能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关系到国家的奖助学金政策能否得到实施,关系到奖助学金能否发放到真正需要的贫困生手中,对于解决贫困生的问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及意义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逐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包括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补助、通讯、洗澡补贴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教育部2009年第5次新闻发布会的数字显示,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总金额约为293.7亿元,比2007年的272.92亿元增长7.6%;共资助学生4156.24万人次。具体资助项目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学生无息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伙食补贴、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9项内容。2008年,全国用于高校学生资助的总投入为304.13亿元(含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共10.4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直接投入154.07亿元,占当年资助总投入的50.66%,比2007 年的75.28亿元增长104.66%。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学生的生活费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分别设立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既帮助了困难学生,又鼓励了优秀学生。二是确立了合理的资金分担机制。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中央所属院校由中央负担,地方所属院校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三是体现了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促进人才资源分布更趋合理。

1.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助学的途径和方式大致只有两种。

(1)国家助学渠道。多年来,在政府方面,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和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现已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学生贷款制度;以国家助学奖学金为主的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临时困难补助制度;减免学费制度。为保证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贫困学生按时入学学习,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还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学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资助。这个体系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贫困学生。

(2)民间助学渠道“不让一名贫困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是高校助学的宗旨。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不仅要完善高等教育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还要大力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也就是民间助学,也叫个人助学。民间助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也更加复杂。从助学主体来说,有的以个人形式,有的以团体形式的:从助学目的来说,有的是无偿的,有的是有偿的;从助学范围上来说,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从被资助对象来说,有针对公办高校的,也有针对职业教育的。2.高校资助工作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资助政策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为辅;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此外,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高校逐步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总体上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有效落实基本保证了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经济难题.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各层领导都非常重视资助工作,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以后的资助工作提供建议,保障资助工作的有效展开。

1.贫困生资格认定难度大。

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难的学生。贫困生一般分为困难生和特困生。在实践中,多数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依据如下:一是学生有无乡、镇、区、县的贫困三级证明以及民政局下发的低保证、最低生活保障和低收入证;二是学生所在院校填写的困难家庭月收入、年收入概况认定表;三是学生支付各种费用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日常开销。但由于某些因素很难量化,导致认定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例如,对不同级别(乡级、镇级、区级、县级)的贫困证明所代表的贫困程度的理解影响着学生贫困等级的划分;一些生活并不贫困的学生却持有贫困证明要求申请助学金;很多贫困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说明等。这就使得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未能得到帮助,一些非贫困生却占用了宝贵的经济资源。

2.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不完善。

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是资助贫困生的主要方式。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入学问题,但随着资助的不断深入,很多问题便逐渐突显出来。从资金施予方来看,一些外省市银行并不支持在本省以外就学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在很多省市若要申请到助学贷款,必须首先由学校出具申请,而学校则会限制高年级学生的申请名额;在助学金和奖学金名额分配上,学校也倾向于将机会留给低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助学贷款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还贷压力,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申请助学贷款。同时,各种助学金和奖学金在很多时候都以成绩为衡量标准,导致一个学生获得多项奖学金的情况。

3.贫困生的心理支持不受重视。

家庭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使贫困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他们也较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一方面,他们把自己视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自卑心理严重;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被贴上贫困的标签,自我封闭,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是贫困生。甚至有些学生视“贫困”为羞耻,自惭形秽,采取逃避、退缩的消极态度。因此,高校也需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贫困学生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去打工挣钱,除了必要的支出,他们会尽量节约生活花费。学生能够额外支配的钱越少,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往往会越低。这种主动性的降低使得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自卑、不自信、焦虑等特点。但事实上,贫困生本身并不是致贫的原因,因此仅在经济上资助贫困学生是完全不够的,更需要在人际交往、学业、个人成长等方面给予帮助。

此外,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作为贫困生认定的标准之一,这一标准被很多学校所采用。这一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贫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曾经有一位贫困生这样诉说:“当我拿到助学金的时候,宿舍氛围就会很紧张。虽然其他人的生活条件比我优越,但看到我领到一下好几千块钱,他们都会有些不高兴,那段时间我很怕会和他们发生矛盾。”由此可见,这种人际关系上的张力使得受到资助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4.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困难。

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机会,获得生存的本领。然而,有的受助学生却没有珍惜继续求学的机会,学习状况不佳;有的则是肆意挥霍资助金,甚至产生“等、要、靠”的不良心态。因此,尽管这部分学生的贫困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如果放任其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就无法实现资助贫困生的真正目的。目前,高校只是对资金如何发放、名额如何划分等进行严格把关,却忽略了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问题,这不仅会减弱施予者的信心,也会导致贫困生资助不能长期而有效地实施下去。

三、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必要性

1.“贫困”概念再认识的需要。

“贫困”不是简单的经济概念,它涉及更多难以估量的隐性指标,除了指所拥有的金钱和物质资料达不到某种必需水准这一经济内涵之外,“贫困”的外延还包括贫困主体与所处环境中的物质资源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知识和技术的关系以及与社会机构的关系等。当个人或者群体失去或者被部分剥夺这些关系,以致其无法得到所需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调动资源和关系时,该主体就是贫困的或者会沦为贫困。可见,贫困生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物质的匮乏,也由于在精神、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占有不足,甚至还包括其自身素质及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不足。仅仅从经济上来理解和消除贫困,则必然导致资助理念和资助方式的片面性。

2.贫困生多层次需求的需要。

贫困生作为社会贫困群体的一部分,既有贫困群体的共性需求,又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在思想上,他们积极构建对社会和他人、对自身价值取向的认知;在行为上,他们急于融入社会,证明自己的成人性,试图减轻家人的压力,具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仅仅对贫困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多层次需求,贫困生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也是学校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其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主要表现为自尊自强的心理需求、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得到心理支持的需求、自我成长的需求等。

3.贫困生资助体系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

贫困生资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工程,它一方面增加了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优越性,为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和力量。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后续发展,不仅缺乏完善的认定体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经济压力转移到就业初期的年轻人身上,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情况来看,这种压力必然会迫使学生出现不诚信的行为。

综上所述,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与高校、社会及其他学生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于促进贫困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形成体现“人文关怀”的资助方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四、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途径

1.建立科学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

第一,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在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要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家庭生活水平和当地人均收入水平都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学生的贫困水平截然不同,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且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勉强交齐学费,但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能基本承担生活费用,但无力交付学费等。以上差异要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应该设立等级,形成差异性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此外,在大学期间,学生家庭的情况也会发生改变,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信息,每学年的定期复核可以保证更多的学生获益。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原则下,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建立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正性。

第二,形成初中、高中、大学一体的贫困生认定体系。如果由高校完全承担贫困生认定工作,要想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高校就必然需要派人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产生高昂的认定成本。由于大部分贫困生家庭的“贫困”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如果能将认定工作延伸至初中或高中,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可以对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动态的观察和管理。学生曾就读的初中和高中通常在学生的生源地,初高中教师也比较了解当地的贫困线标准以及高校的教育支出,因此初高中教师能够较为公正地确定该学生是否为需要救助的重点对象,该评价可随学生档案一起进入高一级学校。这样高校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申请、学生初高中的贫困档案、地方的民政证明等进行贫困鉴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认定的准确性。

2.建立更为合理的还贷政策。

建立助学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在就读期间的经济压力,它是以学生未来的收入作为还款保证的。但目前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而就业市场需求增长率却相对缓慢,供需比例失调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也较低。当前的还贷政策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多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助学贷款还贷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顺利还贷;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安心工作,不为贷款所累。完善还贷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最高全额还款年限;将个体的收入所得与还贷比例相挂钩;个体的年收入低于某一水平后,可以免除当年未还款数额的利息等。

3.建立完善的受助贫困生管理制度。

贫困生工作往往是在入学第一年时备受关注,但在之后的几年里,大部分学校均以第一年的调查结果为准,而并不关注受资助学生入学后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在这种背景下,对受助贫困生的管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明确受助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动态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勤工助学奖罚制度等。这些措施能使贫困生在接受经济资助的同时,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认真学习,掌握技能,不断成长。建立完善的受助贫困生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促使受助学生珍惜受助机会,而且能保证资助制度得到长效的发展。

4.创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

高校对贫困生的帮助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应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支持和心理辅导。已有研究表明,贫困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其孤独感越小。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创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给予学生物质上的帮助,更能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具体来说,学校要重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关注贫困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充分理解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加强与贫困生的沟通,鼓励其他同学尽可能地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努力营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增强贫困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高校助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的重要途径,当我们看到帮困助学体系的日益完善, 以及该体系所取得的成绩时, 不能忽视了帮困助学所应发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育人作用。因此,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讲,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心理上的疏导,高校助困体系只有同时发挥出其育人功能时, 才能培养出人格完备、知识全面的高素质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冯涛;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困境及措施的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 2006(3)。

[2]王小敏;对高校资助政策的现状反思。管理观察[J] 2009(35)。[3]程育兰;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J] 2005(11)。[4]胡剑虹;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三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却不大。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将日益激烈,就业难度也将会持续增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需要国家、高校以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妥善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解决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出:明年的劳动力供给将进一步增加,其中高校毕业生800万人,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520万人,创近年来新高,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3 000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宏观经济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在某些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变化中,我国开始出现“下岗”一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这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还有就是,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我国也从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毕业生与市场的“双向选择”模式,这也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的情况是,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是要给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原先的被动就业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就业,这在思想和观念上都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的影响

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的过大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人口问题不仅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制约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招收研究生51.09万人,比上年增加6.45万人,增长14.45%;其中,博士生6.19万人,硕士生44.90万人。在学研究生140.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19万人,增长9.50%;其中,博士生24.63万人,硕士生115.86万人。毕业研究生37.13万人,比上年增加2.65万人,增长7.69%;其中,博士生4.87万人,硕士生32.2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39.49万人。而且,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披露,“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高达2 700万人。在每年新增的1 700万适龄劳动人口中,在城镇就业的约为700万。这就是说,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在迅速递增,这给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达不到需求量水平。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3.高校规模扩大和高校扩招的影响

高效协同办公轻松企业运营—致得E6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的连续扩招,也给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高校以及社会共同的感受。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以每年60万人左右的数量激增。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95万人已经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人左右,总量增加近六倍。扩招不仅致使人数的急剧增加,而且扩招加剧了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的失衡。近几年来的高校扩招,许多高校来不及论证,就扩大所谓热门专业的招生数,以期获得最大的招生利益,导致在人才市场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滞销”。扩招还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使毕业生的质量下降。这些毕业生由于没有受到严格、恰当的教育培训,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变化,因而被社会所拒绝。此外,扩招还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毕业生及家长的预期回报心理加强,就业期望值偏高,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矛盾。高校的扩招虽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但从理论上或从长远的角度看,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不愿到贫困地区、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工作,出现了“好多事没人干,好多人没事干”的怪圈,人为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现象。这些因素的产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

1.国家政策措施的积极引导,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

国家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担当着一个积极主导的角色。国家在不断地、积极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9年11月20日,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了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新政策,并且制定地方性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建立为农村基层输送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尤其是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新的支撑平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就业。可见,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重视,正在积极努力地去解决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2.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步伐转变。高校毕业生应该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应当不仅仅只培养出“知识型”人才,更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才。使市场与高校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产生了结构性的脱节现象,高校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不断地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毕业生与市场的衔接度,增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另外,高校应当充当一个中介和桥梁作用,把高校与市场紧紧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在刚进入高校之初,就开设就业教育课程,使他们在入学初就有一个良好的就业观。对于在校的学生要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给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实践活动,使他们尽量有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在就业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为未来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高校应当积极地与用人单位联系,搭建桥梁,提供就业信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一定能够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一个很好的解决。3.高校毕业生自身应转变就业观念,适合社会市场需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毕业生要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化就业的现代就业观念。首先,高校毕业生应当改变自身的就业观念,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等方面适应市场需求,增强自身竞争力,多利用实习、实践等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不应该等待机遇,而要树立“不等、不靠、不攀比”的思想,着力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高校毕业生应当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定位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寻求与社会接轨的机会。高校毕业生不要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定的过高,切莫“眼高手低”。高校毕业生应当理性的看待这一问题,从自身问题找起,转变观念,积极地投身到就业市场中去。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抓住机遇,把困难当做尝试,拥有顽强的自制能力,坚定的自我信念,面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其次,高校毕业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这也是比较现实的就业和发展模式。在明确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前提下,高校毕业生需要把握住当前可以抓住的一切机会,首先实现就业,在岗位上努力地工作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学习人际交往和职场规则,使得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而后可以通过再就业形式,改善自己的境遇。这样在就业的道路上,高校毕业生从身心到思想上都有了一个充分的准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找到自己的定位。总之,面对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高校毕业生应当主动地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以充分适应社会,做好就业准备。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第四篇:再思高校困难生认定与资助工作

再思高校困难生认定与资助工作

【摘 要】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加大,高校中相对比较落后的资助制度体系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急需改善。笔者根据资助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试图具体制度设计方面做一些有益的设想和尝试。

【关键词】高校困难生;资助育人

一、建立公正的困难生认定制度

政府下发的助学金在数额上已经相当可观。以笔者所在学校南京财经大学为例,2012年全校有3235人受到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占学生总人数的 13%,资助金额高达 970.5万(另外还有许多社会助学金没有计算在内)。按照这个比例,在理论上,所有的困难学生应该都能够得到资助,甚至这个比例超过了困难生的实际比例,那么就会导致许多根本不困难的学生也可以拿到助学金。非困难生冒充困难生领取助学金所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助学金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给整个资助系统的公正性和学校资助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带来严重损害。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将困难生认定工作交由专业的社会机构或者政府部门完成,甚至可以交由高校资助管理部门进一步在制度和社工上进行完善,经费甚至可以从助学金拨款中抽出一部分。宁可使助学金的额度减少,也要最大可能的维持公正。

二、适当调整奖学金助学金的比例

鉴于困难生认定的困难,国家助学金数额和范围的增大,笔者建议学校增加奖学金数量、适量减少助学金数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助学金单单面对那些非常困难而又没有好成绩的学生,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比较不困难的学生可以争取拿奖学金,没有必要去和困难生争助学金,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靠自己的能力赚取奖学金,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为未来的就业增加砝码。

许多高校对于助学金的限制过于僵化与不合理。以笔者所在南京财经大学为例。《南京财经大学本科学生奖(助)学金管理条例》第四条对获得助学金的资格有以下规定:大

三、大四的学生,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已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减少申请名额,便于认定经济困难生,许多高校和院系将“没有挂科”作为申请助学金的条件。也就是说,在评定助学金的过程中,许多高校是不允许挂科或者英语计算机没有达标的困难生获得助学金的。笔者认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金的帮助是应该的,不一定要对成绩有僵化的要求。笔者有这样的经历,某个困难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是因为不小心挂了一科而导致损失了上万元的助学金。这件事给他的心理和生活上都带来了比较沉重的打击。许多困难学生承受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因此也成为“心理困难”的困难生,导致他们成绩往往也不理想,此时在助学金制度上再给他们雪上加霜,容易给困难生造成“心理困难-成绩差-心理困难”的恶性循环。这样不仅不能表示学校对学生的关爱,甚至使学生产生仇恨母校的心理阴影。因此,在学习成绩上不一定要有硬性僵化的规定,可以作为一个自由裁量的范畴,让校方灵活把握,一方面鼓励困难生努力学习,一方面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三、关注困难生群体的心理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动,心理疾病已经非常的普遍,大学生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高校中有许多群体都需要心理辅导,比如“网游一族”、“挂科一族”、“失恋一族”等等。但由于以上“族群”状况非常明显,往往都在校方和辅导员老师的严密监控之下。但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往往容易被忽视。南京财经大学每年在新生入校的时候都会对所有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状况普查,然后给一些有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做到有备无患。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但仅仅有这样的分析工作是不够的,更需要校方以及辅导员平时对困难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他们尊重,给他们鼓励,让他们生活得有尊严。

笔者遇到过一个学生,家庭非常困难。一次宿舍里同学不小心丢了东西,就怀疑是她。她自己非常自卑,也不敢为自己辩护。我知道以后,便给她鼓励,让她坚定自己的信心,虽然暂时困难,但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别人的误会不必太在意,要做个内心强大的人。这个学生就受到非常大的鼓舞,恢复了心态的平衡。我也在平时多从同学和班干那里打听她的情况,利用各种机会给她经济上的补助。后来这个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也找到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有时候,仅仅几句安慰的话,可以胜过几千块钱的补助。高校资助工作不仅是要给学生经济补助,也要在经济补助的同时给与心灵的慰藉。

四、增加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培训机会

困难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往往不够自信,在平时与同学的交流中大部分是被动状态,不敢主动交朋友,不善言辞,不善沟通;在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上更是紧张,因而错过很多就业机会。正因如此,为困难生提供相关的就业能力培训显得非常重要。就目前来看,高校对困难学生的就业培训还是非常少的。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近年来每年举行“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目的在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与江苏省关于做好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援助工作的要求,切实帮助江苏省高校困难家庭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但是该计划每年提供的培训却是非常有限的。比如,今年的南京财经大学培训点人数分配为:南京财经大学20人、南京大学20人、南京邮电大学20人、南京师范大学20人、南京中医药大学20人。许多院系连一个名额都分配不到。所以,该计划的力度与范围还远远不能满足困难学生就业培训的需要,笔者建议扩大规模。当然,对困难生就业能力的培训不能单单交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完成,高校也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困难生就业培训机构,扩大培训的范围和力度。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学生资助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1期.[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第2条.[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第3-6条.作者简介:

王磊(1984~),籍贯:江苏,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

第五篇: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尚红娟

摘要:目前两岸关系的发展是6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教育成为最活跃、成效最显著的领域之一。藉此历史契机,我们亟需加快推进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立法进程,细化和规范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在“合作竞争、互补互利、共创多赢”的原则下,实现学历的“对等承认”,弥补两岸合作办学的合法性缺失,努力寻求两岸最大利益与两岸合作办学更宽广的空间。

关键词:两岸高校 合作办学 政策研究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热络。在教育界,两岸高校、学生及各类民间团体对扩大交流与合作的呼声渐高,两岸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相互开放的程度、范围正明显扩大、合作持续升温,高校合作办学的时机也趋于成熟。[1]但是,两岸高校合作办学参照执行的仍然是《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这与日益紧密的两岸关系,与一个中国的原则十分不相符合。当前需抓住两岸关系良好发展的契机,积极推进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立法进程,出台相关的政策依据,藉此开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新领域。

一、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现状

两岸间的高校合作办学与热络的教育交流相比,起步晚,发展较为滞后。但历经多年的探索,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两岸已有400多所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2]目前,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进行高校合作办学的机构或项目,在数量上排到中国境外高校合作办学的第七位。[3]从地域分布看,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以及民办高校发展较为成熟的大中城市,诸如福建、广东、山东、陕西等地,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相对活跃。从合作办学的特点看,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以“校校”、“校校企”合作模式居多

当前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最多的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两岸高职院校项目签约情况来看,合作模式以“校校合作”及“校校企合作”为主。如,闽江学院与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实践大学合作建立的海峡学院、厦门南洋学院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及台企友达光电、厦门香山国际游艇俱乐部间的合作;泉州师范学院与台北海洋技术学院及泉州中泉集团船务公司等。此外还有部分相关院校的科研合作协议。本科教育层次合作的数量比较少,目前只有闽江学院海峡学院,这是两岸首次从机构建设上进行本科人才培养的合作。[4] 闽台高校“合作办学”一览表 合作 时间 福建合作方

台湾合作方 办学模式 备注

“分段对接”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与台湾闽江学台湾中国文化2009.9 院海峡大学、台湾实践学院 大学

高校合作在四个专业

领域采取“三加一”国内首个两岸合作办学方式;首批开设服装的本科学院 时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金融学、工商管理等4个专业。主招研究生,暂不招福建农林大学

本科与大专;福兴科台湾中兴大学 技研究院以科技开发

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

大仁科技大学、拟定在茶学、物流、2009.10 武夷学明道大学、环球旅游、艺术设计、环院 科技学院、万能境工程、食品加工等科技大学

泉州轻2010.9 工职业致远管理学院 学院

专业进行合作办学。

校校模式

福建首个官方正式与台合作办学项目 2010.1

台方主要规划设校与规划课程

校校模式

泉州信 息职业北台湾科技学技术学院 院

计划招生300人,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

术、数控设备与管理校校模式 等3个专业各招100人

计划招生120人,分别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60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60人;

校校模式 2009.5 黎明职业大学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台湾建国科技大学

2010.5 泉州师台北海洋技术开办航海技术和轮机采取校校企合作及3+1范学院 学院 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模式合作办学 首届招生人数在100~200;由台北海洋技术学院派出专业人士从专业筹建、学生交流、教师互动等方面进行合作。

台湾铭传大学、厦门理2010(筹建中)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 中央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建国科技大学、台南艺术大学以及台湾资策会及企业和国际教育机构

福州外台湾亲民技术2009年6语外贸学院、冠捷电子月 职业技(福建)有限公术学院 司(台资企业)

采取了“3+1”对接采取闽台合作、国际合模式,每个专业都将作、校企合作的‘三合作’引进台湾高校1/3优模式。厦门理工学院数字质课程资源,专业课创意学院第一届新生281程中1/4将由台湾高名,报到率95.25%,创校及台资数字创意类全省五所闽台合作项目企业界高管承担。

试点高校之最。

校校企模式

(二)多采取“拼盘式”的课程教学

“拼盘式”教学主要是指两岸高校在教学课程上联合设置:着眼于引进台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闽台高校合作的每个项目的专业课程将有1/3引进台湾高校的优质课程,台高校教师承担的专业课不少于1/4。[5]以闽江学院为例:它与台北的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实践大学合作,采取“3+1"双联课程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第四年赴台湾高校学习,其他两年在海峡学院学习。学生50%的专业课程为台湾高校的优质课程;由台湾高校教师教学的比例达专业课的40%,黎明职业大学为25%,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30%。此外,厦门华天涉外学院、城市职业学院等在内的福建省12所高职院校也筹划将在2011年共同开设课程,通过“拼盘式教学”(“2+1”,在大陆2年,台湾1年)与台湾院校展开合作。

(三)以“分段对接”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国际上通行的高校合作办学模式有三类:融合式、嫁接式、松散式 [6]74。两岸高校的合作办学模式则以分段对接培养为主,基本可以归为不成熟的嫁接式。根据闽台两地高校签订的联合培养人才协议,赴台学生将采取学分制的管理办法,学生毕业后由福建高校颁发学历学位证书,台湾高校出具课程学习成绩证明或结业证书。福建省首批闽台高职教育合作项目的试点校,生源培养模式主要为“2+1”或“2.5+0.5”。根据考生自愿的原则,两年(或两年半)在大陆学校学习,最后一年(或半年)在台湾高校学习。厦门理工学院与台湾铭传大学、南开科技大学高校合作办学也采取了“分段对接”,本科学生实施“3+1”方式,专科学生为“2+1”方式。[7] “校校企”合作同样采取分段对接式的人才培养。厦门华天涉外技术学院、台湾东泰高职与世昌集团公司采取订单式联合培养:华天学院主要负责学生的校本教育,东泰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实训教学,企业则负责职业操守培训及顶岗实训师傅带徒弟的实训指导。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每半年在企业完成顶岗实训课程后,返校学习半年理论知识,半年轮调一次。

(四)以“交换生”为重要合作项目

目前,“交换生”项目在两岸高校间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推荐优秀学生到合作院校进行短期的交换学习已成为了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一大特色。仅2008,大陆派到台湾的交换生就有900多人。台湾的成功大学已与大陆6所高校40个学生签订了交换生协议;台湾大学也已与北大、清华、复旦大学等6所大陆高校签订交换协议;台湾的立德大学也与厦门南洋学院等几所大陆姊妹校专门签订了合作培养学生协议。

(五)通过联合培训方式来提高教师素养

两岸为了共同提高教师素养,还分类建立相关培训中心,联合培训师资。[8]福建省教育厅于2009年6月颁布了《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规划(2009-2012年)》:以学习借鉴台湾职业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为重点,以专题报告、课堂讲授、实践操作、主题讨论、参观考察等主要形式展开。2009年,福建省已举办9期高职院校师资培训班,共培训近500人。未来三年,福建还将建设“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师资培训基地”,计划用约4年的时间,对省高职院校的院(校)长、教学管理干部、专业教师3000余人进行分类、分层次培训。

二、两岸高校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两岸教育管理模式的不同及现行相关政策的限制,目前两岸高等院校间的“合作办学”大多还处在课程合作、学生联合培养和师生交流等有限层面,尚未具备中外高校合作办学中所体现出的市场性、产业性、多样性、营利性等特征。究其根本,政策性障碍是为关键因素之一。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行为至今尚未获得台湾当局的认可,在办学过程中同样也缺少立法的保障和相关政策的指导与规范。正如学者潘懋元所指,“制度化缺失,是阻碍两岸稳定、持恒、深度交流合作的因素。两岸互动关系,虽然民间热情很高,频率也高,但大多具有自发、松散、暂时性等特点,缺乏统整性和长效性”,“至今两岸尚未对高等教育互动的相关规范签署共同协议,对于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学历、学位互认,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课程、学分的转换等等,也未签署相关文件,多半只是单边政策。”[9]

(一)“合法性”的缺失

两岸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大陆方面一直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引导,台湾方面则始终持以消极、被动的态度。直到1991年,台湾才正式将两岸教育交流政策规划列入公共政策的议程。发展至今,囿于台湾方面不承认中国大陆高(院)校的学历,不允许陆生赴台高校就读,海峡两岸仍未实现“学分互认、学历互采”的双向认同,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正常开展也因此受到严重阻碍。

目前与大陆签署高校合作办学协议的台湾高校均面临“合法性”的缺失。据台湾教育部门的统计,截止2005年,台湾共有51所学校向教育部门申报和大陆学校缔结姊妹校,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国立”大学,但至今尚无一所大学通过审查。台湾教育部门表示审核不通过主要是“为争取两岸交流的对等与尊严”。[10] 在台当局的阻挠下,两岸高校的合作协议多是民间行为,内容多是以交流为中心;办学主体也以高职院校和(民办)私立大学居多;公办(“国立”)大学以及研究型大学、综合类院校间多进行师生互访和学术交流等合作项目。合作主体的一元化同时也导致了两岸合作办学区域的局限。在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发展中,上海、北京、山东所拥有的合作机构与项目位居前三,但这三省市与台湾地区的合作办学相对较弱。尤其是拥有全国近三分之一台商的上海地区,笔者尚未发现沪台高校间的高校合作办学。

(二)立法保障与相关政策配套不足

两岸高校的合作办学,在大陆主要参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2003年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59条明确规定,“港澳台三地教育机构与内地教育机构举办高校合作办学项目的参照执行该条例;而且,所有法律规范和政策中的海外留学均包括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接受教育服务的学习与培训活动”。对此,台湾则没有明确的政策和立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仅是对大陆地区高级中学以下的台商学校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加入世贸后,台湾地区并未履行对大陆地区平等开放教育服务的WTO承诺,不但拒绝承认大陆的学历,还对大陆学生赴台设置各种限制。

目前,作为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唯一政策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其适切性在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具体运作中已受到了挑战。在实际的办学中:大陆方面尚不允许台湾投资者在境内单独设立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只能采取高校合作办学的方式(其中涉及开设课程、使用繁体字简体字等问题)。台湾方面则不允许台湾高等教育机构在大陆设立分校,只能成立新的高等院校,雇用台湾和大陆的师资,招收台湾和大陆的学生。

而且,在立法保障与相关政策规范不足的情况下,两岸间的高校合作办学中也难免会造成合作主体对高校合作办学的性质、作用、等诸多问题认识不清;在管理体制上引发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现象以及交叉行政或是无人问津的情况,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合作办学效率和效益,也使得合作主体的利益缺乏有效的保障。此外,《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已有7年之久,《条例》本身尚有待于不断建设和完善,尤其是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三通”的实现,ECFA的签订,学历认证的三读通过等,使得法制监管的实践中存有很多政策滞后和不配套问题,包括涉及到两岸高校学历、学位证书的认证和认可等问题;另外,质量的监管、年审和评估制度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也攸关学生利益的保障和高等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合法性的缺失,相关立法保障和政策配套的不足,使得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目标及其定位只能停留于初步的、最简单层次的合作,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也从客观上对建立和完善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推进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对策

2009以来,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潜力,也显得更为重要” [11]。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的障碍更为突出的显现在人们面前。突破这种障碍,两岸高校间的合作办学不仅能够在更广范围、更深领域和更持久发展层次上有所突破,实现合作办学机制的规范化、常态化;还能为两岸青年一代创造更多相互了解与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培养出更多为两岸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一)加快推进两岸教育合作立法进程,细化和规范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教育方面的立法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200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开展将更加规范、更加有法可依。但结合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实践看,政策的制定仍显缓慢和不够健全,特别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如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和监督,社会办学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办学自主性等方面,都只是大体的方向和原则,缺乏具体可行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方针政策的人为因素过多,变动太快,难以执行和缺乏监督。所以,值此历史契机,我们应进一步加快教育合作立法进程,把两岸合作办学的相关细节在法律中固定下来,使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符合科学规律;并尽量避免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推进两岸学历、学位的互认进程,配套相关的政策条例与保障体系。

目前,大陆已经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台生赴陆求学的政策体系。但台湾当局在招收大陆学生、承认大陆高校学历方面还没有彻底开放。尽管台湾地区的部分高校可以与大陆部分地区在小范围内进行高校合作办学,如展开“拼盘式教学”合作,签署高校合作办学协议,投入高校合作办学试点等。但是,这些协议仅仅限于联合办学机构,尚未涉及到教育服务的其它提供模式。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外国学历认证法》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大陆高校的学历、学位不属于不予认证的范围。截止2008年底,台湾学生赴大陆就学的学生有大约14,000人,他们的学历尚未获得台湾地区的官方认可。

台湾方面人为设置的学历壁垒,极大地限制了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使得两岸高校合作办学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亟待两岸有关部门加强沟通磋商解决。而且,对于两岸的高校合作办学来说,相应的政策法规、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也仍有待完善。大陆地区虽己出台了一些对外高校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却不适合两岸间高校合作办学的具体运作;台湾地区在政策上对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未给予支持,对于招收大陆学生也未做出正面肯定。

因此,为了两岸间高校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大陆方面需积极制定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条例或更具体的实施办法,对合作双方权益、高校合作办学质量,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操作上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合作双方的关系,如法律关系、财务关系等;台湾地区则应尽快制定出鼓励两岸发展高校合作办学的政策或措施。若条件许可,两岸则可以共同商讨制定有利于彼此发展的政策法规,以加强学生权益的法律保护、教育投资者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

(三)两岸共同设立教育评估体系,建立常规的教学质量检查制度。

可参照借鉴发达国家,构建一套完备的质量评估体系以保证高校合作办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诸如:美国的ACICS——民间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联盟,主要采取明访和暗访两种方式对不符合办学标准的高校立即取缔跨国办学资格;澳大利亚专门制定由学生对高校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方法,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进检查;英国专门颁布了《高等教育境外高校合作办学实施准则》,特别强调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并对有关高校合作办学活动进行质量抽查等。

此外,还应实行内外部双重质量管理机制。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社会一些机构组织共同参与管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指高等院校内部对高等院校各方面所进行的监管。评估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不但要顾及总体上的战略规划与改革、行政管理等方面,还应兼顾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专业和课程设置、实施、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评鉴等方面,尽量做到全面、细致,确保高校合作办学的高质量,以此来确保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够真正实现“弥补、促进、提高”的办学目的。[6]

(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鼓励高校在两岸设立分校

目前,两岸高校间的合作办学大都是民间自发进行,如能获得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与规范,并提供必要的资金资助,这对保障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顺利运行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为例:

从1985年成为大陆第一个招收台湾学生的省份以来,福建对台教育交流合作一直走在大陆各省市之前。福建政府不仅专门出台了《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闽台合作办学的几点意见》[12];还在实践中积极推动两岸高校校际及教育协会间的合作。目前,福建已推动30所高职院校与台湾33所高校签订了72项合作协议书,成立了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启动了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区、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的建设。[13] 坐落在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的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以吸引两岸高水平的大学在福建省联合办学为目的,既可以开展各层次学历教育,也可合作办学创办二级学院,或者设学分班。福建省政府还无偿划拨合作办学用地并允许第三方投资建设,实行民办教育运行机制,办学主体可以自主调整设置和单列招生计划。为鼓励台湾高校优秀教师赴大陆讲学,福建省政府还在“优秀人才计划”上给予政策倾斜,安排专项经费,对合作项目的人才引进,重大科技项目、实验室建设等给予经费支持。[14] 此外,在原有“校校”联合基础上,福建省还推行了“校校企”闽台高职人才的联合培养项目。[5]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高职院校、15所台湾高校与50家大陆台资企业,在产业发展急需的28个专业开展高校合作办学。在此基础上,福建省还将再组建10个左右区域性行业职教集团,并计划建立校企合作激励和保障机制,对支付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报酬、购买保险或者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训设备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分校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大学自身的发展,对两岸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也将起重要作用。两岸都有知名大学和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台湾地区的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淡江大学等;大陆地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两岸的高等院校可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包括优势专业、生源、师资、设备、社会环境等,充分发挥各自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开设特色专业或适合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灵活开展具有本土特色和适宜本土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合作竞争、互补互利、共创多赢”是两岸教育交流的重要原则之一。两岸教育政策应从服务的观念出发,全方位从学生(学历互认)、教师(双师制度)、课程(学分互认)、研究(建立长期的研究交流平台)等进行两岸教育合作。[15]为此,两岸应努力加强沟通和对话,尽速互相承认学历与招收学生;消除彼此的隔阂,在“对等承认”、“学术认定”的原则下修订两岸合作办学的立法,以此寻求两岸最大利益与两岸合作办学更宽广的空间;并在合作办学中增进两岸学子文化、思想的交流,缩小政治分歧,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6] 注释 [1]庄威.两岸交流升温高校合作办学专门规定亟待出台[EB/OL].2010-11-18[2010-11-25].http://.[12]意见[EB/OL].2009-10-14[2010-11-25].http:// [16] 港媒:两岸教育合作前景远大[EB/OL].2010-05-04[2010-11-25].http://

所台湾院校愿开分校

下载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特点及问题对策阐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特点及问题对策阐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简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简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做好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政府和高校的重要责任,高校困难学生......

    gfs培养管理特点、问题及对策

    国防生培养管理特点、问题及对策 张奥110209139315 摘要: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条......

    21世纪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述评生资助问题述评 刘一荻

    21世纪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述评生资助问题述评 刘一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上海,200062) 摘要:阐述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目前研究中......

    高校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惩防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并首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日期:2009-11-06] 来源:四川大学作者:章 程 [字体:大 中 小] 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教育进步的长远大计。据统......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作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生:曹小波学号:01121187摘要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各种专业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汇聚之地,为了争夺高校人才宝......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杨体军、李晓婧、于洪、王威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高校占有和使用的、在法律上已经被确认为国家所有的并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产的总和。加......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 中职生作为青少年学生中相对独立的群体,在心理上有着突出的特点和特有的矛盾。大多数是因为初中教育阶段升学考试失败或是因家庭经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