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时间:2019-05-15 12:2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研究方法[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研究方法[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一篇:教育研究方法[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1.资料整理的意义

资料整理是对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过程,是从资料收集阶段到资料分析阶段的过渡环节。科研中的材料整理的意义在于。首先,它能使研究人员在研究全过程中抓住科研的主导方向。其次,整理材料能提高材料的可靠度。最后,材料整理的过程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比较法形成最有典型性的材料。

2.资料整理的步骤

(1)审核。资料审核是对资料进行审查和核实,消除原始资料中虚假、短缺、冗余等现象,保证资料的真实、完整、简洁,为进一步加工整理奠定基础。

(2)分类。分类是研究者运用比较法鉴别出资料内容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共同点将资料归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点将资料划为较小的类,从而将各种资料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系统。分类原则主要包括:①分类要体现研究目的。②分类后的各子项互斥。③分类对象外延等于各子项外延之和。④每次分类只根据一个标准。

(3)汇总。汇总就是在分类以后对资料按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编排。汇总和编辑资料有两个基本要求。①完整系统。资料大小类目要井井有条、层次分明,能系统完整地反映研究对象的面貌。②简明集中。使用尽可能简洁、清晰的语言,集中说明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并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

(二)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1.定量分析的概念

定量分析就是对教育调查搜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计算、统计检验、分析解释,并以此为依据,做出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中所蕴涵的规律的一种方法。

2.定量分析的方法

(1)数据描述

数据描述主要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简化,描述数据的全貌以表明研究对象的某些特性。数据描述包括数据的初步整理,数据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以及相关系数的度量等方面。描述统计中的一些常用统计量数有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以及相关系数。

①集中量数,是用一个一般水平代表值来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所谓的分布,就是由一种变量的全部分数或观察值组成的一组或一批数据。描述

数据集中情况的量数有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等,最常用的集中量数是平均数。②差异量数,差异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常见的差异量数有方差、标准差等,其中最常用的差异量数是标准差。③地位量数,是反映原始数据在所处分布中地位的量数,如百分位分数,百分等级分数,标准分数,T分数等。④相关系数,用于反映事物间相关关系程度的数字特征量,取值在-1.00和1.0O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表示相关的密切程度,前面的符号表示相关的变化方向。如表示变量之间相关程度为1,为正相关,即完全正相关,表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为1。如表示变量之间相关程度为-1,为负相关,即完全负相关。r=0表示相关程度为0,变量之间没有相关,即零相关。

(2)数据推断

数据推断,即在无法直接估计总体参数的情况下,只能采用抽样方式对样本进行研究,并由样本统计量对事物的总体做出统计的推论和估计。①参数估计。参数估计即根据样本估计出总体的参数。参数估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点估计,用一个统计量作为总体未知参数θ的估计量。第二类是区间估计,用两个统计量对总体未知参数θ所在范围进行估计,使θ位于其间的可能性尽量大。②统计检验。统计检验就是用反证法来检验我们所要获得的结论。在许多研究中,首先需要提出一个假设,这一假设合理或者正确与否,需要抽取样本用其统计量进行检验。通常根据总体是否从正态分布,将其分为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前者如Z检验,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等。后者有中数检验,符号检验,符号秩次

检验,U检验,秩次方差分析等。

(三)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

1.定性分析的概念

定性分析是运用哲学分析法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对研究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质 的分析,从而揭示教育本质与规律,为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理论的构建提供依据。

2.定性分析的过程

(1)阅读资料。研究者首先通读资料,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保持一种“投降”的态度,即把自己的前设和价值判断暂时悬置起来,一切从资料出发。研究者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努力寻求“意义”,即寻找资料所表达的主题和统帅资料的主线。研究者在对资料产生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寻找各部分资料间的关系和区别。

(2)筛选资料。研究者从大量资料中抽取出能说明研究问题的核心内容。资 料筛选不是为证明自己“想当然”的结论而对资料进行任意取舍,必须依据两个标准:①必须能够说明或证明所研究的问题。②要考虑资料本身所呈现的特点,如出现的频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以及资料所表现出的形态和引发的后果等。

(3)解释和价值判断。研究者在确定资料核心内容和主要概念的基础上,还要建构用来解释资料整体内容的理论框架。筛选资料时可以参照对资料进行审查的标准。解释和价值判断所使用的理论框架同资料汇总和编辑时的逻辑结构也在很大程度上相似,只不过理论框架比逻辑结构更反映出研究者对资料的深入了解和对研究问题的全面把握。

3.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1)因果分析。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就是因果分析法。在教育研究中运用因 果分析法要注意如下三个问题:首先,要善于发现构成因果关系的事物。其次,确定因果关系的性质。再次,对因果关系的程度做出适当的解释。因果分析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五种。

(2)归纳分析。归纳分析是对个别事实、直接经验加以概括,推演出有关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的思维方法。归纳分析可分为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完全归纳的结论范围不超出归纳对象范围,具有必然性。不完全归纳的结论范围超出了归纳对象范围,具有或然性。科学归纳法是根据对某一门类部分对象本质属性和因果关系的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的思维方法,其结论可靠性程度较高,但仍然是或然性的。

(3)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把两个或两类现象,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各种教育现象或事物是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总是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这种存在于事物中的异同点,是进行比较分析的客观基础。一般来说,比较分析主要有纵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和类比分析几种情况。

(4)系统分析。系统分析,就是把认识对象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在思维中再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的方法。通过综合,可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研究对象的整体,从事物内在的相互关系中把握整体特征,揭示研究问题的实质。

第二篇:教育研究方法[第九章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九章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类型

1.教育调查报告及其构成教育调查报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

(1)题目。调查报告一般用一句话点题,言简意赅,能够恰当反映主要研究问题。必要时可以添加副标题,以作为对主标题的补充,用来说明在什么范围内,基于什么问题的调查。

(2)前言。调查报告前言必须开宗明义地交代清楚调查目的、意义、任务的方法。

(3)正文。正文部分即调查内容。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及有关文献资料,用纲目、项或篇、章、节的形式把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准确地揭示出来。教育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一般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把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种类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或方面来写。另一种是将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演变过程加以排列,分成互相衔接的几个部分,层层深入地来写。

(4)总结。在对整个调查内容进行总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或政策性建议,作为对前言中所分析问题的回应,也是整个研究的创新所在。

(5)附录。为了体现研究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或者充分有力地展现个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通常也要将研究过程中所运用到的一些调查手段的实施情况,如访谈内容、调查问卷或部分原始材料等,附在报告后面。

2.教育实验报告及其构成教育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

(1)题目。题目必须能准确、清楚地呈现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通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使人对研究问题一目了然。

(2)前言。前言主要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表明研究的目的。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考察,说明选题的依据、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及趋势。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

(3)方法。此部分主要是要让他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以评价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也便于他人用同样地方法进行重复实验。

(4)结果。此部分要求简要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其基本内容包括:①对研究中所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用统计表、曲线图结合文字进行初步整理、分析。②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些逻辑的或统计的技术手段,得出研究的最终结果或结论。

(5)讨论。讨论的作用有: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为本研究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对结果中不够完善之处进行补充说明,从而为得出结论奠定基础。

讨论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②对本实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的探讨。③提出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本实验研究中尚未解决或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以及如何推广研究提出建议。

3.学术论文及其构成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具有学术性、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的特点。其结构应当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序言、正文、结论与讨论、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1)标题。学术论文的标题一般应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准确概括论文内容,能反映研究方向、范围和深度。二是文字简练,具有新颖性。三是便于分

类。

(2)内容摘要。以精确、简练的语言,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摘要要求具有完整性、突出重点、陈述客观、文字精练。

(3)序言。序言写在正文之前,用以说明写作的目的、意图及研究方法。序言的具体内容可包括三个方面:①阐明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提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②简介研究方法和有关研究手段。③概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正文。正文是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论点、论据、论证,是作者研究成果的表现。无论何种类型的论文,都要注意事实材料的可靠性以及理论的运用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论据要丰富充实,论证要遵循一定逻辑思维的要求,注意主次,抓住本质,分出层次,条理清楚。

(5)结论与讨论。结论是围绕正文所作的结语,将研究成果进行更高层次的精确概括。讨论多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讨论是从理论上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和意义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

(6)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引文注释是对直接引用的资料进行来源说明,这是尊重原作者著作权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论文的末尾。其意义则不同于引文注释: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读者或同行了解作者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二)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学术论文的中心是创新,能反映作者在研究探索中获得的新见解、新理论,从而区别于教科书。阐述的内容是“前人所未知”的,或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新的材料、从新的理论高度进行探索,从而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

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主要问题在于如何选材。选材不是按研究者主观意愿任意“裁剪”取舍,而应符合以下要求:

(1)要紧紧围绕研究的主要问题选材,分清主次。

(2)要选取典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材料,对材料的量和质把握得当。

(3)要选取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也就是说要鉴别材料的真伪和价值程度。

(4)要尽可能选取新颖生动、反映时代感的材料。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在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中,必须正确处理借鉴吸收别人研究成果与自己的独立思考的关系。对引用的观点和文献,首先要搞清作者的意图、文献的内容和价值,从中挖掘实质性问题,从而加强论证的针对性。其次,要善于从众多的研究成果和文献中选择最典型的、富有说服力的材料。那种仅仅是为介绍而介绍,对所引用的观点及文献只述不评或者任意引申发挥的做法也是不妥的。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研究报告和论文的语言文字要准确、鲜明、生动。准确,是指客观地反映现实,切忌浮华夸张,既不可以日常生活用语代替科学术语,也不可生造词语以免造成理解上的歧义。鲜明,指无论要点、要义或要据,都要清楚明白。生动,即要求语言讲求文采,不要轻易地宣布真理。

文字上要做到“信、达、雅”,就需要对论文进行反复推敲修改,通过精雕细刻而使论点更加突出,论证更加严谨,文字更为简练,最终使学术论文的写作

在简明扼要中达到充分的论证。

第三篇: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主要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了解共同语、方言、基础方言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了解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过程。

三、现代汉语方言

了解方言形成的原因,掌握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一般掌握现代汉语七大方言、成因及相应代表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而且要识记某一方言的代表话。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掌握现代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系语言的特点,能够分别从语音方面、词汇方面、语法方面来加以举例说明。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了解现代汉语的地位。

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一、历史的回顾

了解20世纪50年代中央制定的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掌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主要任务。了解8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了解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规范。北京话中的异读、土话成分等不能成为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北方话中的使用范围小的词汇也不能进入普通话中。了解规范化的意义。

三、推广普通话

了解20世纪50年代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即“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了解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好的四项工作。

第三节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一般掌握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掌握课程的主体由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部分构成。

第四篇:艺术学概论[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本章主要论述了艺术的社会功能,并明确指出,尽管艺术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功能,审美价值却是艺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在关于艺术功能的探讨中,大家要明确艺术审美价值的意义,重点掌握艺术的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这三大社会功能,熟知其指代的研究范畴,并学会结合社会生活,分析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在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中,要掌握其“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三个特点。在这一部分中,多会出现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等题型,希望引起大家注意。

在“艺术教育”这一环节,首先要掌握中外艺术学者在艺术教育领域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明确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并学会利用实例分析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第五篇:当代教育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1)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其职业性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在国际劳工组织制订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教师被列入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中;1986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各级各类教师被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1993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中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②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教师职业是促成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是培养人、造就合格社会成员的职业。(2)教师职业的特点

①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主要有如下的几种职业角色: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示范者角色; d.管理者角色;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e.父母与朋友角色; f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的这些角色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

②职业训练的专业化。教师要能成功地扮演各种职业角色并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必须接受专门的职业训练。教师专业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a.专业意识。使未来的教师形成对教师职业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而形成强烈的从业、敬业、乐业的动机。b.专业态度。使未来的教师形成正确的专业态度,即对待教育: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对待学生:倾心相爱、诲人不倦;对待同事:精诚合作、协同施教;对待自己: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c.专业知识。使未来的教师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即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及教育心理科学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d.专业技能。培养未来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了解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与方案、设计教学程序、课堂讲授与板书、演示与实验、课外活动组织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评价教学效果等教学技能。

e.专业品质。使未来的教师养成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个性品质,包括具有广泛的兴趣,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有丰富的情感和教育上的乐观精神,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能客观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沉着、自制、耐心,对艰苦的教育工作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具有创新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等等。2.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职业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地位的最重要的体现。一般而言,决定职业社会地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有:职业的社会功能,职业的经济待遇,职业的社会权利,职业的专业化程度。(1)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

职业的社会功能是指一定的职业对于社会的作用,某一职业的社会作用越大,其职业的社会地位也就越高。教师职业对于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功能是不可或缺的,应受到整个会的尊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2)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

经济待遇是指社会给予某一职业的从业者的物质报酬,包括工资及诸如带薪假期、退休金等福利。教师的劳动属于复杂劳动,因此,教师劳动力具有较高的价值,教师的经济待遇应相当于社会总体劳动者中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所享有的经济待遇水平。

(3)教师职业的社会权利

职业的社会权利是指某一职业的从业者在履行职责时所享有的各项权利。职业从业者享有的社会权利的范围、程度与该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密切有关。教师职业从业者享有的社会权利,除一般的公民权利外,主要是职业本身所赋予的专业方面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自由和自主权。教师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专业权利的广泛性,而这些权利也只有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才享有。

(4)教师职业的从业要求

职业的从业要求是指某一职业对从业者的资格要求,包括教育程度、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要求愈高,胜任者被替代的可能性愈小。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对从业者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我国,教师的资格要求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国家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以上四个方面综合起来决定了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高低,职业社会地位常常通过职业声望的形式表现出来。3.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学工作是一种专业工作,教学工作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的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逐渐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能够信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强调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的责任;行为的表现较有弹性,较能容忍压力,具有较强适应性;具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教师作为专业的教学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伴随这一历程的是教师专业内涵的持续改变,而不仅仅是时间的延续,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专业知识的发展,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累积、重组和更新。

②专业才能的发展,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的掌握、娴熟及教学能力的形成、提高。

③专业情意的发展,即教师专业理想的树立、专业情操的养成、专业性向的调适和专业自我的建立。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致专业的成熟,即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策略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通过新教师的人职辅导和在职培训两条途径来实现。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①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新教师的人职辅导经常采取的策略是安排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并与之分享经验。

②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一个十分广阔的活动范围,主要包括:第一,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的活动,如课堂教学观摩;第二,与工作有关但不发生在正在进行的工作中的活动,如课外的相互研讨、进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职培训活动服务于教师个体发展的需要。

总之,教师作为教育人的职业,理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已有知识,不断掌握新的手段,才能保证自己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二、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其本质属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身心的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及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学生的遗传素质提供的。(2)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

遗传素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转变为现实性还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认知的和情感的、道德的和审美的,等等。教育正是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多面性,才确定了全面发展的目标。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他们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体,教育者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一事实,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满足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2.学生的社会地位

(1)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青少年儿童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这一点正是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①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②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③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④无歧视原则。

(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青少年学生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对青少年儿童权利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存的权利;

②受教育的权利;

③受尊重的权利;

④安全的权利。3.学生的发展(1)学生发展的规定性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作用下其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的和质的变化。(2)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①发展的不平衡性。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和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学生的生理成熟以性机能的成熟为标志,心理的成熟以独立思考的能力、较稳定的自我意识与个性的形成为标志,这两方面的成熟不是同步的,一般而言,生理的成熟要早于心理的成熟。学生的发展速度在整个的发展进程中也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体现出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②发展的顺序性。学生身心的发展是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展开的,身体的发展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周、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则按照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顺序发展。

③发展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这些特征是某一年龄段学生所普遍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④“最佳发展期”。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些功能具有在一个特定时期里特别容易发展,而错过了这一时期就难以发展甚至无法发展的特点,心理学家把这种特别时期称为“最佳发展期”或“关键期”。

⑤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的。一般学生的发展需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水平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则千差万别。

(3)学生发展的一般任务

①童年期学生发展的任务。童年期(7~12岁)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这一时期学生主要的发展任务包括:发展基本的阅读、书写及计算技能;发展有意注意的能力;发展借助于具体事物进行推理的能力;发展社会性的情感;发展意志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建立起对自己的完整态度;学习与同辈的相处;学习分辨是非,发展良知、德性;发展对社会、集体的态度;培养创造意识。

②少年期学生发展的任务。少年期(11、12—

14、15岁)或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一时期学生主要的发展任务包括:发展有意记忆的能力;发展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借助于表象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发展创造性能力及探索精神;建立一定的兴趣和爱好;获得情绪的独立性;学习处理与同辈的关系,建立与同辈的友谊;形成一定的理想和价值观系统作为行为的指引;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适应自身生理变化带来的压力。

③青年早期学生发展的任务。青年早期(14、15—

17、18岁)也称青春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一时期学生主要的发展任务包括:发展辩证思维的能力;为职业生活做准备;学习选择人生道路;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获得一定的社会角色定向;学会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提高自我调节生活与心理状态的能力;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1)学生虽然知之较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师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是师生问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3)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作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更会作出反应,还会用各种形式表现他们的评价和态度。

下载教育研究方法[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研究方法[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术学概论[第六章艺术作品]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 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一章,主要介绍了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及其相关属性。艺术作品是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关键性主题,因此也是考查的重点......

    教育研究方法

    谈谈你对教育研究方法的认识。 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了解教育研究方法不同类型。 (一)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

    教育研究方法

    非正式评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选题 现行的物理教育采用的多是终结性评价, 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在一段学习过程结束以后给予评定, 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

    教育研究资料的搜集与处理

    教育研究资料的搜集与处理 浙江省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318000)李哉平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318000)沈江天 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318000)张智青 搞科研,资料是不能少的。它......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药物分析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药物分析模拟题1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我国现行的中国药典为E A.1995版 B.1990......

    基础护理学[第五章医疗服务体系]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五章 医疗服务体系 知识脉络图 第一节 医院 医院是以防病治病为主要任务的医疗预防机构,是具备一定数量的病床设施、相应的医务人员和必要......

    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社会认同]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十四章社会认同 一、社会认同的概念 (一)社会认同的定义 1.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也称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意识到了自己是某一个社会群体......

    新闻编辑学[第八章新闻稿件配置]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八章新闻稿件配置 【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归纳】一、稿件配置的意义 1.新闻拓展 “新闻拓展”是通过稿件的配置,即通过对一些稿件配发图片、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