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贫困大学生生存问题及对策
浅析贫困大学生生存问题及对策
摘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以来,教育收费越来越高,大学生心理、教育质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大学生群体中贫困大学生成了这几大问题的集中承受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巨大的生存压力?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怎么来面对及解决这个问题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工作重点。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大学生存
贫困大学生所面临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基数大。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其中,农村贫困大学生又占贫困生总数的90%以上。经济困难生占在校生的比例比我国贫困人口10%的比例数还要高,可以看出大学里的扶贫任务比农村的还要重,因为扶贫对象是大学生。
二、贫困大学生上学难,费用大问题。
从学费上看,据统计,中国大学生的年平均学费是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那么一年的总消费在一万一千元上下,四年的消费就是45000元。81.0%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2%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达79.8%。从大学生日常消费来看,据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布的全国九省一市3000名贫困大学生调查报告中所述,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费平均每月只有约250元。在大城市,这250元只能满足学生们的吃饭等基本需求,还有约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而贫困生周围的同学平均在576元左右,是贫困生这项支出的两倍多。对于高档手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对贫困大学生来说更是遥远的奢求。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巨大。
北京青基会的调查表明,在北京的高校中,经济上的贫困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贫困,与周围那些吃穿无忧的同学相比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久而久之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自卑。对于战胜生活贫困他们缺乏信心和勇气,转而产生了对国家社会学校资助的依赖心理。农村贫困大学生大多数思想单
一.见识较少,认知比较狭隘。这造成他们自尊心很强,在交往面前渴望交往又担心暴漏自己缺点,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人际交往上的恐惧和封闭心理。经济上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四处奔波,打工、勤工俭学,然而这又直接挤占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和学习障碍。受教育条件和个人特长单一的限制,他们在集体舞台上表演的空间很少,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他们集体意识淡薄,凡事以个人兴趣为中心,自我意识明显。
四、贫困大学生就业难。
据调查,43.84%的贫困生偶尔参加校内勤工俭学,34.25%的人是有就参加,没有就不参加,仅有8.22%选择的是总是参加从未中断过,从不参加的占到13.7%,这说明在高校中勤工俭学的机会很少。既然勤工俭学机会少,他们就会寻找外面兼职,以解经济贫困之忧。然而现实是校外兼职的机会少,成本高、风险大,并且与专业基本无关,大部分是一些促销、家教之类的工作。
在贫困大学生眼里就业比普通学生更为重要,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偿还学费或者助学贷款,面临的是必须及早承担家庭经济负担的重担,面临的是自己在城市里迅速扎根立足的生存压力。因此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比普通学生要高。调查显示,对于将来的就业单位,80.83%的人希望在将来能到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10.96%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只有6.85%的人选择建设新农村。即便如今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也没有放低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以及软弱的经济实力,致使他们在“公平”的应试初始就处于劣势,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的就业期望值相互矛盾,导致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两难境地,使他们的就业更加困难。
造成贫困大学生生存现状的原因
1、家庭原因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家庭。40%的贫困学生家庭年收入在 3000 元以下。绝大多数贫困学生的家庭收入在全国农村平均家庭年收入线以下。贫困生家庭收入来源主要为父母打工及种田收入,这些低附加值的收入是极其微薄的。他们父母的知识水平大多是初中或更低且缺少培训机会,这样他们父母改变家庭收入的机会将会更少。长期以来国家重东部轻中西,重工轻农,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中西部严酷的自然条件,以及国家在扶贫政策中不当等原因都加剧或造成了家庭贫困,而家庭的贫困就成了他们贫困的最主要原因。
2、政府原因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政府不顾我国高等教育现状,不顾高校教育承受能力大肆盲目扩招,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又是初期的少,08年教育投入占GDP总量3.48% 仍未达到4%目标,中国实际公共教育投入仅占GDP的百分之二点四,低于印度的百分之二点七,相当于美国的一半。教育投入经费有限就使得学费从“免费午餐”到计划招收的大学生基本实行公费培养,再到1996年上涨到2000元,高等教育收费不断大幅度攀升。
在就业上面,政府引导不够,力度缺乏。在大学生自主就业上面政府具体支持不够,政府虽然口头上承诺要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在优惠贷款、创业培训、政策宣传、税费减免等具体细节政策上面都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而对于贫困大学生创业方面政府真正的支持政策更是少之又少。政府虽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但是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基层的那点收入对于还贷是微不足道的,对于早日脱贫更是杯水车薪,再者对于从农村出来的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梦想就是在城市打拼,而不是回农村,这是他们心理上不能接受的。在考公务员方面,背景人脉资源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要,即使笔试中通过面试中仍然可能被种种理由刷掉,考公务员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要难得多。
3、高校原因
学校对大学生有了勤工俭学、助学金等资助,但是资助方式不恰当,过分宣传,没有充分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这加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学校现行的就业指导方式单一,就业渠道狭窄,没有针对贫困生专门的就业指导,没有使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帮助贫困生就业。
在贫困生教育方面,学校并又有充分跟贫困生进行有效交流,更缺乏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这导致近年来贫困生自杀、犯罪等社会问题比比皆是。另外高校乱收费、高收费也是造成贫困生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4、社会原因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进程中,旧的社会规范受到各种冲击而逐渐瓦解,新的社会规范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人们的法制道德意识还不强,社会上出现了极强的功利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上存在的政治意识弱化、缺乏诚信和责任感淡薄等问题。而这些影响无疑对贫困大学生更为深刻,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在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里,贫困大学生更是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扭曲。
贫困大学生生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1、国家方面
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贫力度,加大扶贫投入资金,改变以往只输血不造血的扶贫政策,不做表面文章。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为农民开拓就业市场,对农产品价格予以扶持,使贫困生家庭真正脱贫,为贫困生上学创造坚强后盾,解除他们后顾之忧。
在就业方面,国家应该为贫困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在就业培训、企业招聘、政策宣传等方面进行政策指导,缓解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税费优惠政策,使得部分有能力有条件的贫困大学生也能通过自主创业走向富裕之路。
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降低高校学费,坚决打击制止高校高收费,乱收费现象。在对贫困生助学贷款方面,应该出台更加宽松的政策,坚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国家可以放宽助学贷款的金额及期限,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费压力,使他们更加集中地投入到学习
中来。在学费收取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贫困家庭学生的收费标准,可以根据地区贫富差异设定不同的收费标准,但是要设立严格的贫困审查标准,防止部分非贫困家庭钻空子。
另外国家应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步伐,这是影响所有农村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原因,国家也应该加大对社会企业等单位的宣传加强企业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认同感、降低对他们的就业歧视等、2、高校方面
大学应该在贫困大学生心理方面加大辅导力度,最大限度的防止出现因贫困自杀、因贫困犯罪等令人痛心的现象。在对贫困大学生自助时尽量照顾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理,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丰富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不在封闭自己,不再自卑。
在就业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减免学费和贷款的方式鼓励贫困大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学校可与社会团体和企业联合,建立订单式培养的就业模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发挥他们的特长,弥补他们的不足,以使他们在就业时能够和普通同学没有差距,并可以发挥自己来自落后地区能吃苦的优点,顺利实现就业。在就业指导方面更家有针对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而不是泛泛空谈就业指导。
3、家庭方面
贫困大学生家庭中,父母应该加强自己的就业技能,努力学习科技知识,靠科技致富,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坚实后盾。贫困生的帽子也是因为父母的贫困,而不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另外家长尽量不要给贫困生过高的期望,这样会加大他们的心理负担。贫困生的家庭中,家庭代沟可能比一般家庭要严重,因为贫困生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远比其父母要多,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和其父母有很大不同,因此双方要多理解宽容,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幸福不但是靠钱累积起来的,没钱但是相互支持理解同样可以幸福。
4、贫困大学生自身方面
贫困生应该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不能养成“等、要、靠”的习惯,通过努力实现就学和就业。贫困大学生上学期间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增加就业资本,提高自己综合能力,而不是像部分大学生那样昏昏度日。
贫困生要改变就业观念,创新就业方式,不能单一的依靠学校和招聘会,要学会利用人才市场、网上招聘等新型的就业媒体,拓宽就业渠道。选择自主创业、基层就业、民企就业等方式就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大学生也应该降低就业期望值而不是一味的盯着公务员、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也不单单选择沿海大城市,应该把眼光放宽一些,改变精英教育阶段就业的观念,择业时应当从自身的条件出发, 摆正心态, 合理定位, 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到基层单位、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观念。
参考资料
1、李建英、王晓翌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研究
2、卢秉繁高校农村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刍议
3、张敏生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浅析
4、佚名中国农村贫困大学生上学难
5、佚名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告
第二篇: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攀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尤其突出,其就业心理问题也更为复杂。文章对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本文所指的贫困大学生特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是来自较偏远的农村家庭,或是由于出现重大事故而造成的经济困难家庭。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攀升,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加上高校的办学体制与社会需求的部分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另一方面,高校的培养体制――并轨制的出台,使得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很大一部分由国家完全供给转向了国家和家庭共同负担模式,这使得部分家庭应学生上学出现了负债想象。据统计,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约占20%的学生属于困难生群体,他们中间有近80%的学生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助学贷款经历或因学费而造成的家庭欠债等现象。这部分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就业心理问题也更为复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不良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焦虑
这是由于心理上受到了来自外部就业环境的压力而引起的心理方面的冲突或挫折,其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等等。相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愿望更为强烈,一方面是来源于他(她)们在毕业后就会面临着还贷、还息的经济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来源于心理层面的压力,此种压力大多来自于家庭的期望和自身心理层面的影响,如家庭希望其毕业后尽快能找到一份挣钱的工作,自身也迫切通过积极努力获取工作等。这些过分的心理压力必然会引起某种程度的心理焦虑。
(二)抑郁
抑郁是指在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以情绪低沉、忧郁、沮丧、自责、压抑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状态。就业抑郁心理产生于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往往因为屡屡遭受挫折,不为用人单位认可、接受,导致情绪低落、心情紧张而压抑,抑郁寡欢,意志消沉,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了正常择业。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怨天、怨地、怨父母的悲观失落情绪,缺乏继续作战与战胜困难的勇气。有的甚至会表现为饮食失调,身体消瘦,彻底失去继续参加择业竞争的信心,较长时间陷于择业失败事件的阴影中而难以自拔。就业抑郁心理在贫困大学生中表现较为明显。
(三)冷漠
这种心理是由于在就业应聘中遭遇挫折后的一种消极反映。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这部分学生相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对挫折感更为敏感些,抗挫折的能力较弱一些,在遇到应聘挫折后容易产生冷漠心理。其表现为缺乏自信、对事物缺乏兴趣等。
(四)自卑
这种心理表现为对自己或要应聘的职业岗位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就业招聘中缺乏自信,一遇到在应聘过程中的小挫折就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好或者能力欠缺等。这样会导致他们失去就业的勇气和信心。
(五)幻想
此种心理是指违背客观规律的,不可能实现的,荒谬的想法或希望。由于受到了就业前的应聘挫折,部分贫困生开始产生幻想心理,寄托于有朝一日某个大公司的重要岗位来学校招聘他,而不是脚踏实地的分析自身因素,结合应聘岗位的岗位职责,细致地制定可行的应聘方案。
二、应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第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择业技巧的指导,开展对困难生进行健康的择业心理教育。
贫困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与他们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和系(院)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媒体、网络等及时提供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对择业环境有全方位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对困难毕业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自荐材料的准备、面试的技巧等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对贫困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单独的心理测试,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他们正确面对择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贫困生家庭要给毕业生减压,帮助其缓解就业前不必要的就业压力。
作为贫困生,其就业压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压力。与出身于富裕家庭学生相比,一方面他们在物质条件方面欠缺,另一方面在就业过程中也不会具备后者所拥有的社会关系,因此,其就业前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作为贫困家庭,要多关注孩子的就业心理,进行适当的心理减压,对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贫困大学生应多关注就业市场,较早的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自身应自立自强,在校期间要多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应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明确岗位职责,努力做好大?W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表明,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的学生要比没有做的同学在就业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和自信,就业的成功率相对要高。
第四,贫困大学生要学会做好就业前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常见方法有:自我转化法、适度宣泄法、松弛练习法、自我安慰法、理性情绪法等,贫困大学生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锻炼,以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就业前的各种压力。
第五,政府要多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部门应多加强对贫困生就业的援助,建立长期的就业援助机制,形成稳定的就业援助网络,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
第六,社会要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平台。
贫困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其成长应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用人单位在用人问题上应保证公平公正,避免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
总之,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贫困大学生也应多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多加强就业心理方面的调试,保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
作者简介:
赵燕,刘亚琼,河北省新乐市,河北美术学院。
第三篇: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日见凸显。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
1、自卑与自尊的心理冲突
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都是从自卑开始的。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与别人比较时,总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就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有的贫困生自尊心又极强,他们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不愿欠人情债。
2、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困扰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或有祸事降临,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产生的一种担心、紧张的情绪。贫困生不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还要担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的身体,同时害怕因学业差而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所有这些,使得贫困生精神压力大,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抑郁是一种感受到自己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和自卑等多种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他们又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感到痛苦万分。
3、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孤独是指个体因主观上感到受人排斥和否定而产生的情感,是个体违背主观愿望,被动地独立于群体之外而产生的离群的心理体验。贫困大学生虽然渴望人际交往,渴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多数贫困学生因经济拮据而吃穿俭约,使得他们自惭形秽,不敢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更不敢轻易和他们说话。由于害怕遭受挫折和伤害而羞于交际,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轻易袒露心迹,渐渐地给人一种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4、虚荣与依赖心理较强
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贫困,注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然而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驱使,为了让别人瞧得起,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求得心理平衡,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盲目与人攀比;部分贫困生面对父母到学校探望,竟然向同学谎称是自己的老乡,惟恐给自己丢人。虚荣心使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部分贫困生为了经商赚钱而本末倒置,把学习搁在一边,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5、妒忌、敏感与攻击心理较重
部分贫困生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最怕同学怜悯或瞧不起他们。出于
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学生的内心极为敏感、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就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于是在内心深处重重设防;还有些贫困生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内心产生对他人的不满、不服气,进而又心生憎恨、妒忌。贫困生的这种消极、冷漠、厌世,在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少数学生会产生反社会行为。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1·1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贫困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1·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就业等的重要性,教育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面对贫困,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1·3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无助、困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设立网络心理辅导,在虚拟的空间内完成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救助。
1·4加强心理咨询宣传。要营造心理咨询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从观念上普遍认同和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2、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
2·1宣传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消除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疑虑和不满情绪。使贫困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高校招生并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深对国家经济状况及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家对于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和学校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等方面的理解,督促学生正视困难,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解决经济困难与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关系。
2·2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困难观。教育贫困大学生理性地对待贫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确看待贫富和义利,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经济贫困的现象。教育贫困大学生懂得只有摆正心态,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最终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可以定期邀请校友或校外的、一些在生活经历或创业经历上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进行现身说法,通过他们自身成长过程和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功经验,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调整心态。
2·3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感恩的思想观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和谐思想的人。进行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对父母感恩的教育。学校和社会要将感恩教育与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逐渐使贫困大学生学会知荣明耻、知恩图报,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常怀感激之心和
致谢之情。要教育贫困大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培养其珍惜岗位、忠于职守、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具有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敬业精神,塑造其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的诚信品质,用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将来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4树立贫困大学生中成人成才的楷模。要让典型引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和顽强、豁达、吃苦耐劳、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良好精神风范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摆脱困境。
3、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3·1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要努力营造对贫困大学生理解、尊重和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全体学生中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风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排除虚荣心理的干扰。同时,教育家庭富裕学生,要真诚、主动地和贫困学生交往,热心而讲究策略地帮助他们,言谈举止注意分寸,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隐私,充分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尽力避免使他们产生被施舍的感觉。
3·2开展适合贫困学生特点的集体活动,实现心理良性互动。根据贫困生的特点、爱好和专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开展一些深入实际、适应竞争、有利于发展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通过建立贫困生自己的社团组织,定期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联谊会等,让贫困生敞开心扉,彼此充分交流内心的困惑和感受。还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实现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性心理互动,达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使贫困生获得理解、启发和帮助,并借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心理危机感。
4、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物质需求,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4·1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助学机构,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省和学校的相关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家庭收入、个人消费和同学评议三方面综合考虑,深入细致地做好贫困生经济贫困的等级(特困、贫困、一般贫困)界定工作,并定期对界定结果进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在进行各种资助时,要确保重点、补到实处、补出士气。
4·2发挥舆论作用,支持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主动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联络,宣传贫困生帮扶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慷慨解囊,对贫困大学生献出一片爱心,使贫困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4·3拓宽助学渠道,提供就业支持。面对贫困大学生生活窘迫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应侧重于能力培养和就业信息提供两个方面。政府、学校、民间团体和社会经济主体等部门和单位,应设多种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专项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姚红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探究[J].经济师,2006(4).
[2]陈曦.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因与帮护[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第四篇: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分析及对策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DP网站/xuexiao/35852/
通过在厚学网报名学费可优惠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微博http://t.qq.com/zjuedpmd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分析及对策
【摘要】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不仅承受着经济压力,同时也更容易出现“心理贫困”的现象。高校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其帮助,更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扶贫”。本文从共性的角度,对贫困生的心理现象进行剖析,并寻求更好的预防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心理扶贫。
一、“心理贫困”的定义。
1.何为“心理贫困”。
湖北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谢桂阳给出了以下定义:心理贫困,就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从而产生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
2.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谢桂阳教授曾对湖北大学185名贫困生和271名非贫困生进行过心理测试,结果表明,同年龄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更为敏感、拘谨;在心理健康状况上,他们心理健康水平过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精神病性的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无独有偶,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心理调查结果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在217名被调查的贫困大学生中,有73.27%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还有52.53%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从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学生在人格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陷入“心理贫困”中,更容易罹患各种心理疾病。
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表现。
1.性格问题。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 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自卑、敏感、脆弱是一部分贫困生最普遍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会出现三种行为表现:一是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贫困带来的心理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自愧不如别人;三是逃避离群,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对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人际交往问题。
贫困生因贫困而自卑,但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和认可,却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有的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故意疏远同学;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更有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
3.学习问题。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得到解决。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他们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之外,还必须为生计问题而奔波。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明显偏高。
三、心理帮扶的渠道。
1.完善勤工助学,提高贫困生自助能力。
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对贫困生都采取传统的资助方法,从生活费、学费上资助,减轻经济方面的压力,但上述各种手段容易使许多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产生依赖心理。而勤工助学与其他资助方式最不同的一点就是“参与式”,学生不再消极被动的等待捐助,而是靠自己的劳动来自救。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减轻学习和生活负担,还可以克服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大学生们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在与不同的人和事频繁接触的同时,学会了应付多种多样复杂局面,增加了对社会和人的了解。最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勤工助学,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了等待救助,学会了平等、积极、主动。
2.消除学校对贫困生帮扶的误区。
(1)对贫困生资助的宣传要合理。
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援助时,很容易就把贫困生的资助做成对外宣传的工程,比如邀请受助学生公开谈感受、表决心,公开曝光等,殊不知很容易造成对贫困生自尊心的伤害。这种公开的宣传会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完全暴露,加重敏感和自卑心理。因此,高校在宣传时应征得受助人同意,尽量保护贫困生的隐私和自尊,以合理的不伤害贫困生心理的方式来表彰献爱心的精神,鼓励受助贫困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2)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不能“一刀切”
有些心理问题不光是贫困生特有的,普通大学生群体也会存在类似情况。但有的高校政工干部经常把贫困生置于学校的焦点下,将贫困生与其他学生区别对待,放大贫困生身上出现的问题,殊不知这样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刺激,非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
3.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
(1)建立一支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创新心理辅导模式。
高校应建立一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体,政工干部、辅导员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分清职责,各司其职。同时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在心理教育模式上一方面要秉承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另一方面要探索创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2)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多开设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心理特点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原因,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情绪,完善应对的方式。
(3)加强贫困生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些贫困生在得到学校或社会的帮助后,对赞助人却很冷漠,也没有回报社会的意识。这给学校对贫困生回报社会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要求。学校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丰富回报社会的途径,例如参加志愿活动等,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四、结语。
总之,对于贫困生而言,助困与育人不能相脱节。如何强化育人环境,形成和谐成长氛围,注重贫困生人格培养,这需要社会和高校不断地努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2]尹春苹,胡苹,吴永祥。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3)。
[3]徐克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第五篇:贫困大学生问题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报告
据调查显示:37.3%的贫困大学生有靠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的经历,他们也颇为无奈的表示,经常奔波打工挣钱对正常的学习造成了不少影响。26.2%的贫困学生靠亲友的资助进行学业,还有11.1%的贫困学生的生活费靠政府的助学贷款等各方面的资助。31.9%的贫困大学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间的家庭占26.1%。
贫困生的月生活费约为普通学生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连最起码的吃饭问题都无法保证。他们在生活上大多比较拮据,不得不时刻限制着自己生活上各个方面的花费,时常陷入窘境,乃至连学习用品都难以保证。贫困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5.6%的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的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大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 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面对如此大的压力的同时,贫困生的学习目的大部分都是为了拿奖学金,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他们就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养。从而在以后的就业中,又多了障碍。
笔者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毕业陷学债泥潭 就业如镜花
水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刻描叙了西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同样的大学学费,在西部,这相当于一个强劳动力35年的收入同样的就业压力,在西部,这或许意味着多年待业靠搬砖头谋生知识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相反可能加剧了他们的困境,这一切,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警惕和关注。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57万人,是1998年的6.1倍,高校在校人数达3000于万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有教育专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的历程,堪称壮举。
如此快速的扩招,在给更多人上大学机会的同时,后遗症也难以避免地开始频频发作,在西部贫困地区症状更为明显。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贫困毕业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城镇低保家庭,没有可恃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只能靠自身奋斗;免得不菲的就业成本,背负着个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因此,贫困毕业生的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迫于生计、更为务实的特点。
——毕业后发展的选择。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更趋向尽快分担家庭的重担,回报自己的家人。因此,贫困生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直接就业。笔者对华中地区10所高校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应届毕业贫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贫困生低40%左右。
——就业地的选择。大多树贫困生迫于生计,往往对争取留在大中城市不抱过高奢望,期望值较低。据笔者多年的工作观察与去年的调查表明: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包括参加省支教行动计划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
——职业的选择。非贫困生在职业的稳定性方面要求教低,他们更偏好去机制比较灵活的企业单位求发展,青睐外企,中外合资或民营企业。而家庭状况不佳,拥有社会资本较少的贫困毕业生,更倾向与选择去比较稳定的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求职的行为模式。贫困学生的求职常呈现为两种极端方式:一部分学生为“先行者”,认为自己无所依恃,早早即活跃在双向招聘等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有接茬单位就很怕失去机会,很快提笔签约,这种情形常见之于贫困生中综合条件相对较好者。而另一部分自觉条件较差的贫困生,又常常认为一无家长出面相助,又缺求职盘缠资费,加之遭遇用人单位冷脸,此后便不免长吁短叹,甚至坐以待“毕”。
这就需要进一步对贫困生的就业行为心理成因进行分析,如果说,贫困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的话,那么,大多数贫困生在就业阶段的弱势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使然。
——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农村现在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城市谋生。过去作为用人
大户的国有企业,现在为适应市场竞争,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接受毕业生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在就业形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加之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不能不受到影响,原来的“考上大学就有了铁饭碗”的就业情形已一去不复返,就业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忧心忡忡的第一要务。
——用人单位公正选才方面的缺陷。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日益为求职择业的学子们所熟悉。但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进而使初涉世事、心理准备不足的他们心灵受到冲击和伤害,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与心理。——“贫困心理”的影响。贫困作为一种生存状况,给了贫困学子以深深的精神束缚,一种是恐惧贫困。由于对品论刻骨铭心的体验,不少贫困生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害怕到了不理想的单位丢了面子,害怕单位解散或倒闭使自己再陷贫困。二是老实不激进。由于贫困生多年来接触到的是正统教育,面对接济救助,潜意识地认为应“感谢生活”,于是求职时得过且过,偶有所获即裹足不前,不再去尝试与追求。因此,许多就业机会与贫困生们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