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对中国选秀型电视节目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时间:2019-05-15 13:49: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档对中国选秀型电视节目现状与问题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档对中国选秀型电视节目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第一篇:文档对中国选秀型电视节目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对中国选秀型电视节目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作者李蕾 摘 要 随着媒介革命和全民娱乐的兴起当代世界出现了众多新事物电视选秀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潮流愈演愈烈的“电视选秀节目”持续到2010年终于“降温”。本文从电视选秀的背景和定义入手介绍电视选秀在国外和中国不同的崛起方式从电视选秀的发展分析了选秀节目内容创新所带来的新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我国选秀节目的现状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最后阐述了笔者对发展和完善选秀电视节目的看法和建议电视选秀如不重视引导与责任势必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这不仅需要国家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受众和媒体理性看待电视选秀。最终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完善和引导电视选秀健康发展。关键词选秀 电视 影响 约束发展 Abstract:With the media revolution and the rise of universal entertainmentthe contemporary world appears many new things television reality is one of them。As a new kind of culture trendintensified quottelevision reality showsquot last until 2010 finally filled and will come bac。This article from television reality of background and definition of reality televis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introduce the rise of China different wa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reality television talent show content are analyzed by the innovations of new featuresbring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ality shows and restrict its development factors。Finally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draft of program.host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television reality if not value guidance and responsibility will naturally cause more serious consequences。This not only need to perfect the relevant st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still need audience and media rational view television reality。Finally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whole society perfect and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eality television。Keywords: draft Television Influence Constraints The development 第一章 引 言 1.1电视选秀的定义和背景 电视选秀是指一般的民众或知名人物通过媒体展示自己并赢得观众支持、关注、拥护的带有目的性的活动。利用电视媒体所具有的优势来推介自我快速提升个人的知名度促进自我的提升实现快速成名的节目。电视选秀节目是从2003年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的节目形式从开播伊始就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收视率并因此被广泛“克隆”迅速地占领了各大频道周末的黄金时段成为当前最为流行电视娱乐节目形态之一。2005年因为湖南卫视的一档平民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关注的焦点一时间国内外众多媒体对这一电视文化现象给予了重点关注。然而就国内的电视选秀节目而言虽然在运作的流程、节目的制作和包装以及整体的风格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些差异但究其发展的源头它们身上多少都保留着美国的歌唱类选秀节目《美国偶像》的影子。1.2 选秀节目的特点 1现实性。电视选秀采用现实的手法进行拍摄是对纪录本性的一种回归它注重对事件过程的展示关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事件纪录选手在经历这些事件、面对困难、化解危机时的不同态度和方式。通过把选手在幕后和台前的心态和情感完整地纪录下来其命运、情感、风采被放大、被关注、被尊重。所有的选手在貌似真实的世界里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在同一个舞台上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2竞争性。所谓竞争性是指主要靠广告收入支持的商业电视最大可能针对具有大众兴趣的观众市场提供非常相似的电视节目的一种节目选择模式。换言之收视率越高的节目越容易被模仿与复制。在我国电视节目的竞争性不只始于“选秀类节目”还有曾经一度热闹于荧屏的“电视相亲”、“综艺类节目”、“访谈类节目”、“新闻调查类”等。试想如果“超级女声”没有走红全国没有在广告、短信、冠名费上获取丰厚利润那么电视选秀节目的历史也许就要改写了。虽有不少观众在调查问卷上明确表示对这种电视节目之间的相互复制与模仿感到反感殊不知竞争性是电视节目选择模式的最终结果之一。3娱乐性。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娱乐元素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娱乐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电视的娱乐化倾向表现得更为明显娱乐为主的选秀节目自然成为电视台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一大法宝。电视选秀节目遍地开花支撑在制播影响层面之后的是一个十分巨大而且稳定的收视群体。支撑这个稳定收视群体的因素就是电视选秀节目中的娱乐性特征对受众的吸引。第二章 选秀型电视节目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2.1 国外选秀节目起源与发展 国外电视选秀节目起源最早的是英国的《流行偶像》但最成功的却是美国的《美国偶像》。该节目2002年开播以来迅速成为美国最热门电视节目拥有世界选秀节目“教母”之称。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美国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网络中播出的选秀节目已经超过100种

在欧洲各国也是难以计算。据悉“美国偶像”由英国金牌经理人富勒旗下的19娱乐公司和德国媒体巨头贝塔斯曼下属的FremantleMedia北美公司联合制作。从2002年起在福克斯电视台连播4季不仅成为当今美国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而且铸就了一套“赚钱如流水”的商业模式。其盈利主要体现在电视版权和广告、音乐CD和演唱会、品牌授权产品等方面。2.2 国内选秀节目起步与发展1国内选秀节目的起步。其实国内电视选秀的雏形早已有之从早期的各种电视大赛、知识竞赛到各类电视评选活动、颁奖晚会等都具有电视选秀的某些特征。如央视的《感动中国》、“青歌赛”等。自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外“真人秀”节目的引进和国内全民娱乐的兴起电视选秀日趋平民化尤其是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带动了中国内地选秀节目的兴起2006年以来选秀节目遍地开花包括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江苏卫视的《名师高徒》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山东卫视的《天使任务》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等各种选秀节目不下数百个。2国内选秀节目的发展与现状。选秀从遥远的西半球投胎到中国模样完全走形。自从湖南卫视的超女引爆银屏以来选秀节目就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全国各地省市电视台纷纷效仿的结果导致一时间鱼目混杂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尤其到了周末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撞车”也在所不惜。如果说开始还有点新鲜感想知道所谓的PK海选是咋回事现在都厌倦得想要睡过去了。娱乐节目的形式做到这份上离穷途末路不远吧。节目最终选拔出的所谓“秀”们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都是陪衬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其实说到底此类节目“秀”了广告“涮”了观众。根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31个城市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5月6日“超级女声”第一场分赛区广州决赛播出时约有2.1亿中国电视观众将频道锁定湖南卫视收视份额在最高时突破10。“超女”还造就了一条典型的双重产业价值链尤其是它对受众资源的全方位开发。通过电视选秀——受众观众、读者、网民、手机用户——影响力收视率、知名度、美誉度等——收益各类媒体广告、手机短信、商业演出及各种衍生产品这种新的电视价值链湖南卫视广告收益连年突破亿元大关其广告费用甚至超过央视的标王广告费一举突破省级卫视广告费用低于央视的心理价位而且其价值还在不断增长。《超女》的评委高晓松直言不讳“选手都想当明星这是欲望不是梦想。”每年签约的选手绝对不下百人但成功的却寥寥无几。李宇春的成功已经不能重现。高晓松称选秀节目不能只管捞鱼不管养鱼“选秀本身并没有问题但选秀产业后端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现在的乐坛就是这个样子唱片业不景气版税制度又不完善这些选手出来了没有后续的发展比赛结束不用几个月就没人记得你了。” 2010年《快乐男声》刚刚落下帷幕过于频繁的选秀节目令这一届“快男”被称为“三无产品”无争议、无话题、无毒舌选秀节目已走到“无鱼可捞”的尴尬期。而其他电视台的选秀尽管在节目内部形态方面不断创新但是由于此类节目的被大量复制、模仿以及重复上演再加上部分节目为博收视率所做的低级炒作使得观众对此类节目已产生审美疲劳。更让人担心的是那些昔日校园里的天真少女在狂热成名欲望的刺激下在娱乐公司的强力包装下真不知还能整出些什么动静来

2.3选秀节目迅速发展的原因 1是实现明星梦最便捷的途径。众多的电视选秀给咱老百姓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机会让咱老百姓的明星梦变得现实起来。如果没有“超女”李宇春岂不还是芸芸众生中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姑娘红遍全国只能是她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所以说能够有一个舞台让咱老百姓一展自己的才华这很重要。没有这个舞台即使你有出众的才华也难以被“伯乐”相中——“伯乐”根本看不到你怎么能相中呢有了这个舞台就有了让咱老百姓变明星的机会就可以通过努力向自己的明星梦靠拢了。虽然能够被选为“星”的人寥寥无几但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通过参加节目感受到做明星的滋味自己的人生经历丰富了生活多姿多彩了这有什么不好呢在这样的前提下大批并非怀抱理想而是怀抱明星梦想的人也涌入了选秀大军中为电视选秀节目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2受众群体的认同心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理想的自我很多受众在选手身上看到了自己很想拥有的特质有的甚至不自觉的把“理想自我”的形象套在某个他她认为相似的选手身上这是一种特殊的认同。现代人更加趋向于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喜欢不定式的东西这种平民化的选秀很对胃口。特别是超女那句“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就算没人有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的漂亮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对个性的张扬对自信的坚定对成名的执着让人很受用。3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科普研究所2006年12月5日发布的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公众接触媒体频率最高的依然是电视。在公众每天接触的媒体中选择电视的公众比例高达762其次是报纸杂志187。电视选秀节目大行其道致使许多电视台将其作为吸引广告客户带动收视率的法宝。它以无可比拟的娱乐性优势将电视的消遣功能发挥到极至并引领着全民参与的时尚浪潮。从美国到中国从《美国偶像》到《超级女声》。选秀节目的魅力不仅仅只停留在收视率的爆涨它已经影响到了年轻人的人生观和大众的审美导向早在选秀节目刚刚诞生的时候它的设计者肯定没有预料到节目日后的影响力有如此之大。2.4 国内选秀节目存在的一些问题 1选秀节目“制造”的偶像容易引发消极情绪。选秀节目“制造”出来众多“一夜成名”明星而恰恰这些“明星”和年轻人年龄相仿这些年龄相仿的“明星”迅速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传统的榜样、模范被偶像取代。偶像崇拜是个人在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上欣赏、接受另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及外表形象等并加以崇拜和模仿往往带有盲目性和狂热性。一方面选秀产生的明星将随着广告、音像制品、影视节目对青年受众产生持续的文化影响引发非理性的盲从和模仿。例如李宇春所代言的某牙膏广告第一句广告词“为什么每天都要起床”就直接给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想法。另外又如李宇春、向鼎等以“女性男性化、男性女性化”的“中性美”形象获得高人气的争议选手在受到无数粉丝追捧的同时也颠覆了传统观念中“男性阳刚之气、女性阴柔之美”的审美标准甚至有部分大学生争相模仿。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偶像崇拜还会引发网络暴力如粉丝团相互之间的“口水战”粉丝团对评委的谩骂“炮轰”都是以捍卫者的角色反击甚至谩骂对偶像负面的评论。由于选秀产生的明星成名速度极快并没有经历过多少磨练和挫折本身素质又良莠不齐对其崇拜者的行为没有给予正面的指导反而加以感谢和鼓励更是加剧了这种盲目的情绪。2选秀节目泛滥形成无序竞争局面。随着“超级女声”的成功全国很多上星卫视纷纷跟进。今年的娱乐节目市场先后启动的电视选秀节目近20多套。然而近年来模仿国外选秀节目而制作的选秀“舶来品”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类选秀节目办得过多过滥充斥着炒作、绯闻和各色谣言甚至沦为某些商家牟取暴利的工具不仅流于肤浅和庸俗化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年轻人的价值观。不少电视选秀节目本身就是模仿欧美的产物而这个模仿的产物现在又被不断地复制最后只能导致资源的浪费与观众的视觉疲倦。不少原本很真实、很生活化的东西开始变得矫揉造作。据了解很多电视台选秀节目的制作还依赖制片人、编导的个人智慧节目出台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节目的核心内容、游戏规则及价值观念均缺乏论证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如果不重视研发投入不注重产品的推陈出新节目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始终处于弱势地位。3容易滋生极端个人主义思想。选修节目几乎都宣扬突出自我个性表达自我勇于展现自我的精神但由于选秀节目在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和其他一些商业目的相结合媒体过分渲染导致部分年轻人产生极端个人主义的苗头价值观念向个人本位偏移。“想唱就唱”、“有型就要秀”等情绪化的、带有煽动性的口号在年轻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一些人越来越趋向自我另一方面有的人自我意识过度膨胀。部分年轻人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从“想唱就唱”演变到“想逃就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过分强调个性背离社会道德和规范不顾影响地“乱秀”。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只关注个人发展忽视集体利益只讲权利、荣誉和金钱很少考虑义务和责任从而导致社会责任意识淡化。4忽视商业运作没有取得最大效益。《今日美国》估计“美国偶像”4年来在电视广告、唱片发行、授权纪念品和演唱会门票等各方面创下了超过9亿美元全球总收入的惊人业绩。按照富勒的话说“我们要赚尽娱乐产业链上的每一分钱。” 目前国内的电视选秀节目只有湖南卫视为运作《超级女声》专门成立了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运用整合营销的模式和策略对节目进行品牌包装、立体传播和后续产业链的开发。中国社科院估算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亿多元取得了高收视率和巨额广告回报率。这说明选秀节目要想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走品牌化经营道路是最佳选择。遗憾的是国内其他选秀节目并未在后续产业链上有太多投入仅仅看到的是节目播出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创意能力、制作水准、产业经营上同国外相比都还有很大差距。第三章 对电视选秀节目发展方向的建议 3.1 利用沟通反馈渠道把握年轻受众心理 作为大众传播的电视媒介它的受众涵盖了所处社会的不同文化层面和不同经济阶层。因而特点各异心理状态也不尽相同。总体说来一般都具有求新、求真、求知、求进、求近和求趣这六方面的心理需求。其中前三项为基本要素我将它们比作火车头只有与后三项属性功能——车厢挂起勾来才真正具有传播意义 求新新鲜的事物 求进互动的沟通 基本要素 求真客观的内容 求趣有趣的技巧 属性功能 求知先进的文化 求近贴近的方式 由此图我们可以看出互动——沟通不但存在于媒体与受众间也是媒体自身在传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方式。一栏电视选秀就是一件产品而观众则是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传播学中对受众研究的重视与营销学中盛行的消费者研究是相当契合的。如前所述对以年轻受众为主体的电视选秀观众心理把握的不准确是国内选秀节目发展的一大阻碍。把握年轻受众的心理既可以运用正式的调查手段也可以充分利用节目对多种媒介的整合所形成的丰富反馈渠道如BBS言论、短信投票、网络调查等等了解他们的心理并及时掌握他们对节目的意见和观感才能避免从传统的印象和经验出发造成传播的“代沟”。3.2 倚重原创品牌策划要有创新精神 倚重原创并不等同于闭门造车。从电视选秀发展的客观情况来看无论是创意发想能力、节目制作水准还是营销规模欧洲尤其是美国的电视界仍然遥遥领先中国同行。承认差距是迎头赶上的必备条件只有及时对西方的电视选秀的发展作及时跟进充分研究其节目形态的演进、制作技术的发展和营销手段的独到之处才能得到方向上的启发。不过借鉴和学习也不能流于简单地克隆照抄照搬对本土电视业的伤害在前文已有所阐述。对欧美成功选秀节目的学习要求我们的电视人对“选秀”这个词有更深入的领会和掌握这样在策划和实战中才不会仅限于形式上的照搬。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新型电视节目要在中国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国电视人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勇气。3.3 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品牌经营战略 当前的各种选秀节目在与观众见面之前都要经历选择场地、物色选手、媒体造势等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海选、概念及品牌推广一系列运营环节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节目生产者和品牌推广者只有具备经营意识和完整的经营战略采取更可能多的营销方式这样才能使产品产生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不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警惕过分追求市场效益的庸俗化倾向把握节目尺度不以怪异和低级的感官刺激取胜。同时在品牌推出前务必要先进行细致的市场调查、策划设计和组织准备对受众需求进行科学分析。还应当科学地分析目前的选秀节目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取其精华扬长避短推出精品。3.4 打造产业链模式形成核心竞争力 选秀的方向不仅仅是做一个节目而应该是打造一个产业链选秀节目打通了节目、广告、艺人、经纪人、音乐市场等管理有序的话完全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每年推出新人也符合传媒本身的规律所以它完全有持续办下去的依据是有生命力的。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一档节目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仅靠形式上的“克隆”是难以有生命力的因此我们在打造品牌栏目时要彰显自身的风格和个性强力打造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在节目中加入地方特色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如江西卫视的《红歌会》就很好地利用了江西的红色资源取得了很大成功。3.5 把住媒体教育的关口加强教育引导 如今的“银屏选秀”仍然会诱引众多的孩子入“明星梦”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应理智地看待选秀活动。特别是媒体要把住媒体教育的关口不能见钱眼开忘了青少年教育的重任干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学秩序。目前“选秀”呈现的低龄化倾向值得警惕。频繁的“选秀”容易走入单纯的PK怪圈变成艺术尖子竞赛和一夜成名式的小明星PK赛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容易滋生他们的攀比心理将商业活动中的浮躁气氛传染到教育环境中。霍克海默在《艺术与大众文化》中指出“大众文化是一种可怜而贫困的美学产品’它们并不想、也从来不把人当作主动而知所反省的大众文化的产品只把人当作是被动而易受操弄与控制的。就在大众媒介营造出来的奇幻世界中文化与娱乐混为一体大众艺术是‘盲目的沉溺于奇思幻想之中’任何正常的人都要为此而深觉沮丧大众文化所教育者无他就是让大众谦卑顺服而已。”虽然霍克海默对于大众文化的批评有过于苛刻之处但是仍然值得我们警醒。作为大众文化的荧屏选秀应该注重独特个性避免低俗化倾向和摆脱娱乐产业的盲目性否则荧屏选秀将沦落为一种可怜而贫困的美学产品。娱乐和娱乐精神本身绝非坏事但要把它领向健康、正常的娱乐轨道上去却是一项全民性的活动。3.6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 国家广电总局在2006年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参与、主办或播出全国性或跨省区、市赛事等活动管理的通知》这份通知的第四条明确指出“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对赛事活动的播出加强把关不得随意炒作避免炒星、追星等负面效应播出的节目要力戒庸俗、低俗的现象不能迎合少数观众的猎奇心理、审丑心态。”但事实上很多电视台

对这个通知视而不见例如重庆卫视的选秀类节目《第一次心动》中出现的恶俗情.

第二篇:选秀型电视节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目录

内容摘要

一、引言„„„„„„„„„„„„„„„„„„„„„„„2

二、选秀节目的发展及现状„„„„„„„„„„„„„„„„2

三、中国选秀节目迅速枯萎的原因„„„„„„„„„„„„„„3

(一)“克隆”之祸

(二)恶意炒作

(三)分切“利益”蛋糕

(四)“选秀”背后的深层原因

四、科学发展„„„„„„„„„„„„„„„„„„„„„„6

(一)加强媒体自律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五、结束语„„„„„„„„„„„„„„„„„„„„„„„6 参考文献„„„„„„„„„„„„„„„„„„„„„„„„7

选秀型电视节目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摘要:选秀节目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选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草根文化”,但它在迎合人们内心欲望的同时,也难免产生媒介的迷失、个人的迷失等问题。因此,运用思辨的文化分析对选秀节目引发的文化现象进行评论和反思,有利于倡导电视成为优质文化的载体、强调电视树立应有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电视节目;媒体;选秀;克隆;炒作;媒体自律

一、引言:

目前,在娱乐文化盛行的背景中,大众屈就的电视选秀活动方兴未艾,从“超女”到“快男”,几乎成为近3年中国电视银屏上最热闹的景观。以此同时,伴随而来的关于真人秀的议论也进一步展开,有人说,电视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搅拌机”,在搅动了上百万的海选规模、几十亿的广告额及短信收入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文化层面的批评职责。大众对电视选秀节目的关注一方面证明了其影响力,同时,也折射出观念形态上的差异,事实上,当电视通过种种“秀”来吻合这种草根文化、迎合欲望的表露的同时,也必然回表现出媒介的迷失。最近,国家电视重局叫停某些电视选秀节目,即是有关方面对娱乐节目的走偏倾向发出的一个警示。

二、选秀节目的发展及现状

“选”是“挑选、评选”的意思,“秀”为英文单词“show”的音译,意思是“表现、展现”。“顾名思义,‘选秀’就是通过人们真实的展现,来对其加

以挑选和评选。基于这样的意义,选秀节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是对真实人物的展现和表现;第二,是通过观众参与评选的方式进行竞赛。”

自2000年起,真人秀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电视节目《老大哥》首先始于荷兰,接着被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等十八个国家引进并融入本国的地方特色,受到国民的喜爱。此后,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了《幸存者》,FOX(福克斯电视台)制作了《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事》、德国的《硬汉》以及2004年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推出的《学徒》等类似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无一例外地成为本国颇受欢迎、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电视的娱乐功能意识开始觉醒,综艺节目、婚恋交友节目、益智节目、真人秀、以明星绯闻为主的娱乐新闻等各种各样的电视娱乐节目一拥而上,引发了批量复制的电视大众文化潮流。

从我国选秀电视节目发展的历史来看,是由传统的“歌手大赛”等表演类选拔节目演变而来。而它之所以演变为“秀”,则是因为在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兴起的大背景下,制作方在游戏规则设置等方面加入了一些类似于真人秀节目的元素,使节目有了新的发展(如戏剧化的动作、节目与观众的互动等),从而区别于“歌手大赛”并为现代观众所喜闻乐见。

三、中国选秀节目迅速枯萎的原因

2004年的《超级女声》就是对在欧美掀起收视热潮的《美国偶像》等选秀节目的模仿。经历了第一年的波澜不惊,《超级女声》在2005年异军突起,总决赛期间整体收视率为6.22%,收视份额为17.89%,从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娱乐节目迅速升温成一种众说纷纭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事件。从2004年《超级女声》开始,关于选秀节目“低俗化”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

选秀类节目对于青少年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它所鼓吹的“一夜成名”和“一夜暴富”的价值观显得过于单一,媒体的过度渲染更是有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006年,‘选秀’节目骤然膨胀,恣意裂变,充斥在数十个省市上星频道中,然而,这股热浪还来不及翻滚,就在2007年8月被强行降温。” 选秀节目的形态本身是富有生命力的,《美国偶像》等欧美选秀节目仍在播出并且一如既往地获得高收视率。然而在中国,选秀节目就像是一颗流星,极其闪亮却迅速陨落,原因何在?

(一)“克隆”之祸

电视大众文化本身具有“易克隆”的特征,在已获得成功的电视节目基础上进行批量复制成为了中国电视文化的潮流。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它掀起了盛况空前的中国电视“红娘风”,国内各电视台随后在同一时期先后开办过三十多档婚恋节目。盲目“克隆”葬送了《玫瑰之约》,选秀节目也未能侥幸逃脱。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带动了中国内地选秀节目的泛滥:2006年以来,全国选秀节目遍地开花,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浙江卫视的《梦想奥运真男孩》、山东卫视的《联盟歌会》、江西卫视的《红歌会英雄汇》以及被停播的重庆卫视的《第一次心动》等各种选秀节目两百多个。

事实上,由于国内节目创意开发投入不足、创新所依赖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近年来,很多以“新”面目出现的节目都可以在海外找到“克隆”的原型。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玫瑰之约》等节目的“克隆”还是“大陆学港台,港台学日韩,日韩学欧美”的话,最近这几年,国内某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电视机构索性派人常驻或轮流前往欧美国家,学习观摩国外最新的节目形态。而与之相比,《美国偶像》虽然在全球多个国家被复制,但在美国本土,该节目仍然是福克斯电视网的重头节目,刚刚播出的第六季收视率不降反升。同时,由于有版权保护,很多老牌的美国真人秀节目也依然活跃在电视荧屏。

(二)恶意炒作

试想,当选秀节目占据了多个电视频道的周末荧屏并成为各电视台的收视率“杀手锏”时,如何抢夺观众注意力从而使节目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就成了节目创作人员最费心思的头等大事。于是,“炒作”成了一些选秀节目吸引大众关注的重要手段。“炒”嘉宾、“炒”评委、“炒”选手、“炒”主持人,制造绯闻、制造事端,甚至不惜无中生有、无事生非,竭泽而渔的恶性炒作严重破坏了娱乐节目的生态平衡。

(三)分切“利益”蛋糕

先来看一组数据:2005年,“超女”的冠名赞助广告收入是2800万元左右,短信收入大约有500万元。插播广告收入比冠名广告要多,整个2005“超女”的广告收入大约在7000—8000万元左右;2006、2007年“超女”冠名赞助不到3000万元,但由于湖南卫视自己做短信经营,短信收入有1000万元左右,整体广告收入突破了1亿元。“超女”效应使湖南卫视2005年整体广告收入增长了3亿元,达到将近7亿元,2006年广告收入增加到10亿元。而根据广电总局规划院在2006年末推出的《上海真人秀产业价值链报告》,SMG(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创智赢家》《舞林大会》这四档选秀节目品牌的商业价值评估为36.6亿元。报告称,节目产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直接参与者所获得的直接经济回报,预期累计超过14亿元,仅《加油,好男儿》一档选秀节目的品牌商业价值就超过了21.59亿元。

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与驱使下,选秀节目为了“圈钱”可谓是“机关算尽”。首先是广告的无孔不入;其次是短信收入,由短信投票和短信增值服务两部分收入贡献。在短信收入利润的驱使下,活动规则变成了主办方手中的娱乐道具——PK,待定,从“海选”到“十强”,从八进六到六进五⋯⋯节目环节不断翻新花样,凡是能够设置短信投票环节的地方无一漏过。这种通过观众短信获取利润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良性发展。

(四)“选秀”背后的深层原因

从1958年中国电视的发端开始,电视的首要属性就是政治属性,其承担的功能也应以教育功能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业经历了从起步到腾飞的艰难历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媒介市场化的发展,电视的属性由政治属性转变为双重属性,即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教育功能主导也逐渐让步于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四大功能并存。

在电视功能逐步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电视要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另一方面,它又必须通过获取利益来求生存,而其主要盈利模式又被局限在商业广告上。因为目前电视广告的投放标准是基于收视率这个“万恶之源”的,因此,从行为动机的角度来解读,不仅电视台需要尽其所能提高收视率,获取经济利益保障生存,节目主创人员在收视率指标的压力之下,无形之中也会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因此,节目主办方纷纷通过提高资费、增加环节等方式来尽可能榨取利润。而当“克隆”能够解决节目更新换代和收视率的问题时,“复制”自然就为节目方所争相效仿。

四、科学发展

(一)加强媒体自律

媒体自律——指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介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事实上,在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念交织并存,融合碰撞,反映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陈腐落后的价值观念也如污水横溢,形成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分裂,导致了信仰危机、文化贬值、精神滑坡、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反映到媒体上,具体体现为选秀节目的盲目克隆、过度炒作以及急功近利等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失范。“加强媒体自律,有利于防止和消除新闻腐败,恢复和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而选秀不过是一种节目形式,可以健康向上也可以趣味低俗,关键取决于节目制作者所采纳的制作理念。因此,务必要提倡媒体自律,使媒体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先进的价值观念体系等方面真正发挥重要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型媒体管理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自律的承诺一旦遭遇经济利益很容易土崩瓦解。而真正的道德文明在于法治化的制度文明。”

[7] 因此,一方面,要建设符合媒介市场化需求的合理有效的媒体产业化运作机制。如《美国偶像》等欧美选秀节目背后有成熟的音乐产业和娱乐产业支撑,规范的电视转播、版权出售、唱片发行等,使资源得以深度开发,培养出的是真正的乐坛巨星;而国内选秀节目缺乏成熟健康的音乐娱乐产业与之配套,选拔出的明星仿佛是过眼云烟,重视节目本身收入也注定了其短线效应。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行业自律监管体制和相关管理制度,并保证其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通过更规范、更严格、更具有操作性的制度约束,来保证媒体的健康良性运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选秀本身并没有错,也许它不会跻身社会主流文化,但通过很好的制度设计,选秀文化是可以长盛不衰的。关键是要使节目与市场在规范的基础上相互借力、互为平台,彼此交融更默契、更成熟,这样一来,不仅能为观众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满足他们的收视需求,也能够实现企业的商业利益,实现选秀节目与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搜索行为研究中心:《2007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研究报告》,第7页。

[2] 陈鸿秀.电视选秀节目的文化思考[J].四川戏剧, 2009,(02).[3][7] Julie:《电视选秀:失控与速朽》,(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9704b6601008dfu.htm l),2008年2月19日。

[4] 陈黛:《东方卫视“四真人秀”品牌价值超38亿》,(http://news.cn fol.com/061221/101,1280,2540913,00.shtm)2006年12月21日

[5] 程晋.“选秀”节目热潮中的思考[J].当代电视, 2007,(04).[6] 李忠:《媒体自律刍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

(http:///cass/show_N ews.asp?id=15278)。

[7] 尹磊,赵鑫.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冷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7).[8]电视选秀节目的出路和发展[J].新闻战线, 2008,(02).[9] 吴伟湘.选秀背后的推手——电视选秀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J].新闻天地(论文版), 2008,(03).[10] 赵金花.超级媒体奇观:当下中国的媒体选秀现象简论[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11] 王静,冯梦莎.选秀节目如何在困境中突围[J].新闻世界, 2009,(06).[12] 赵金花.超级媒体奇观:当下中国的媒体选秀现象简论[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01).[13] 周华旭.选秀节目的文化解读[J].青年文学家, 2009,(02).[14]2009大陆选秀节目回归[J].视听界, 2009,(02).[15] 李萍.论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的选秀节目[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8,(04).[16] 吕绍刚.电视选秀的反思[J].决策导刊, 2007,(09).

第三篇:选秀征婚类电视节目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利大于弊立论4

选秀征婚类电视节目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利大于弊立论4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朋友,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辩题是一个利弊权衡的问题。讨论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辩题中最重要的几个概念“选秀节目”可分为“为选而秀”如《感动中国》和“为秀而选”如《超级女声》也有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如《青年歌手大赛》“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认同的一个倾向性态度,也就是指一个人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相应的选择。而对于今天的辩题我方认为利大于弊判断的标准在于选秀征婚类电视节目是否能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 大学生本身具有一定基础价值判断能力。选秀征婚类电视节目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电视节目首先它的存在就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意义。面对节目所呈现出的多元文化,而作为大学生我们已经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已然具有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

第二 选秀征婚类电视节目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满足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欲望,加速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为他们从各种角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拓了思路。《感动中国》《星光大道》《非诚勿扰》等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社会的一个平台,为大学生广泛传播了当代人们的思想,潮流,为大学生提供了寻找自我扩展经验的空间。

第三 节目所体现的价值观、社会思潮可以警醒激励大学生。各种新思想的传播,促使大学生去全面地思考现实中的许多问题。节目参与者为之努力的过程,以及他们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对我们的价值取向给予正确引导。对于正确的部分予以认识、接受;而对于一些节目中良莠不齐的是非、善恶、美丑标准的混淆,大学生进行争议和讨论,开阔思维和眼界。从而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这不是可以让其“利大于弊”吗?

《中国达人秀》冠军“无臂钢琴王子”刘伟说“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座右铭。相信类似这样的感召会让大学生以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第四篇: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 要:目前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该文从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解决对策

近几年,虽然中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不断通过各种媒体进入公众视野的如“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多宝鱼”事件等等,说明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如此信息接触多了,让人似乎不知道吃什么才安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一、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毒物质大量在食品中残留

在原料农、牧产品的生产中,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兽药、化肥、激素,使农业及农村环境污染加剧,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附着沉淀在农(畜)产品中,如水果、蔬菜中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残留,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农产品中使用催熟剂,粮食作物中铅、镉等贵重金属污染,猪肉中瘦肉精、禁用兽药等的残留都会引起慢性、急性食物中毒,食品安全从原料开始,便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水产品养殖业中,不法业主为了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和出品率,不惜使用禁用鱼药,甚至使用激素类药物,有些药物代谢速度非常慢,因此大量在成品中残留,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问题,部分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过程达不到规定的卫生要求。原材料污染严重,生产过程中灭菌不彻底,储存条件不当,销售环

节的再次污染,都能导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出国家强制标准的规定,甚至导致有些产品被致病菌污染,食用这些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食品,能引起食源性疾病。

(2)食品加工中天然有害物未完全消除,引起的食源性问题。比如土豆、青番茄中的龙葵碱,生四季豆中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新鲜的金针菇中含有的秋水仙碱等,加工中处理不彻底易引起食物中毒。

(3)食品加工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比如油炸类食品在加工中油温过高,食用油多次重复利用,都能导致成品中过氧化值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过量食用这种食品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3、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滥用工业添加剂

(1)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有些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或手工作坊,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防腐剂、化学合成甜味剂等严重超标。

(2)不法企业在食品中添加食品禁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和其它工业添加剂,比如在豆制品中添加吊白块,火腿生产中使用敌敌畏,在水发产品中添加甲醛,在辣椒制品添加苏丹红等。有些小作坊生产的散装食品,无标签、无商标,甚至使用伪造的食品标签,致使检验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检验。

4、在食品中掺杂掺假,甚至故意制造伪劣食品

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生产者故意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用病死畜禽肉加工熟食肉制品,用工业酒精勾对白酒,用工业皮革残品生产假奶粉,用毛发生产酱油等等。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食品的小作坊式分散化生产。从近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看,几十万小作坊随意制作各种食品,他们使用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落后、卫生状况恶劣、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45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35万家,29%的企业无标生产,60%的企业出厂不检验或根本不具备检验能力,这些小作坊“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工艺乱”,食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小作坊”难题,已经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决定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突出问题。

2、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一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业法》等,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有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二是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和宽泛,有些条款甚至完全过时,对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三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而言,缺乏威慑力。

3、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监督管理部门多,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4、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各类检验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由于部门障碍,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不被广泛承认,造成了检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2、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3、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

4、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一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启动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就风险评估技术及有关数据资料与发达国家加强交流,并就我国一些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技术、影响因素开展前

瞻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以便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报和处置。二是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以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把突发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小,以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4、加强宣传,提高中国食品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倡合法经营,严厉打击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

5、加强立法,加重处罚手段,使制假、售假者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当其违法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其违法所得,生产不法食品无利可图时,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不法食品的出现。

四、结 论

总之,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中国的食品类标准逐步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覆盖全面,行之有效的标准监管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标准不能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进一步更新和完善相关标准外,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其次要通过立法加重处罚手段,提高违法的成本,第三是要加强食品安全、卫生方面通用型标准的制定,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确保中国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书国,陈 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2):7-10.[3]丁昌东.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标准化,2004,(7):16-18.[4]赵晓锋.中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美中经济评论,2003,(1

1):34-37.[5]雷红淘.蔬菜农药残留问题[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6):18-20.[6]杨江龙,刘拉平.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研究及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6):51-53.1

[7]张继宗.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及启示.中国工商管

理研究,2005,9.

第五篇:中国农民工问题现状与出路

1.介绍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是中国城镇产业工人队伍中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为中国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却缺乏平等的城市社会权利,无法融入城市,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转移就业、农民的增收、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因此农民工问题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具体分析当前中国农民工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2.分析

2.1当前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

2.1.1工资待遇低,欠薪现象严重

目前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大大低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而且,大部分农民工纯粹就是工资性收入,没有享受其他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带薪休假等社会福利待遇。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大多是在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的情况下获得的,付出的成本更高。农民工不仅工资收入水平低,而且还经常被拖欠,尽管国家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将“恶意欠薪”列罪,打击了少数无良企业和个人的恶意欠薪行为,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农民工权益,但每年农民工欠薪现象总是屡禁不绝,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

2.1.2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

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制造、建筑、传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担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最重、最苦、最脏、最累的工作危,险性高,劳动环境差,而且,许多企业使用缺乏防护措施的旧机器,噪音,粉尘,有毒气体严重超标,又不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致使其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比例高。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非常普遍,一些私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农民工的憨厚当作自己的“摇钱树”,不择手段强制农民工长期加班,不仅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很大危害,还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2.1.3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

由于中国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很不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很低,大多数人都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一些地方已参保的农民工也纷纷退保。虽然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户籍、社保等方面已经逐步城乡一体化,但返乡农民工更多的社会福利保障还是“含金量”不高。应该说,这暴露了现行农民工社保制度的种种弊端,既不利于将来农民工权益的保障,也给未来国家的养老问题增加了新的难度和挑战

2.1.4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与外来的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合同到期后没有及时续签。企业主为减少企业成本,通常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签订劳动合同,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简单而且不规范,造成一旦发生纠纷难以调查取证的后果。部分已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存在着许多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内容和条款,如一些从事建筑、采矿等危险行业的用工单位私下与农民工签订“事故责任自负”的“生死合同”,为在发生争议认定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上埋下了隐患

2.1.5城市政府公共服务缺失

农民工基本享受不到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一是子女义务教育困难。很多地

方没有将进城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门槛很高,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只能选择教学条件不好,教学设施、师资质量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二是居住条件比较恶劣、很多农民工处于居无定所的状况、虽然不少企业有集体宿舍,但符合建筑安全和卫生条件的不多,简易房、工棚、地下室、旧房改造房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三是公共卫生服务不到位。目前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农民工一直是一个难点和盲区,农民工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很低

2.1.6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

目前约占农民工总数60% 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遭遇“城乡双重边缘化”。由于森严的“身份壁垒”,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从总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他们对乡村陌生,没有返乡的愿望,没有务农的技能,加上农地制度变迁使得他们不可能像父辈一样返乡务农。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却又不被真正接纳。新生代农民工受过教育,更具民主、平等和维权意识,对于社会不公和身份歧视等现象具有更低的容忍度,如果继续将他们排斥在体制外,将他们边缘化,漠视他们的物质、精神文化和民主政治需求,他们更容易产生怨恨心理,长此以往,极易形成一系列社会危机和不安定因素

2.2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路径

2.2.1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连接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大量农民工长期不被城市接纳乃至受到歧视,融不进城市社会,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这种状况不解决,不仅农民工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也可能造成不稳定因素。因此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分治和地区分割的二元制度结构。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使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与户口脱钩,让农民工平等享受到应有的公共服务待遇

2.2.2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可参照新农合政策,通过降低交费标准,由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出一部分,农民缴一部分,使农民工尽量少缴或者不缴费,推动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二要缩小农民和城市职工保障水平的差距,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工资收入者,打破城镇职工和农民工截然分开、差别对待的状况,打破地区分割,不断提高社会统筹的层级,最终实现全国统筹。三要建立健全转移接续机制,研究制定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跨地区转移。四是探索建立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比较特殊的群体,流动性强,因此可考虑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分开,独立出来成为一个自身的体系。

2.2.3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

一是要加强农民工招用合同管理。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农民工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特别是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采掘、建筑、加工等行业的监督检查。二是要加强劳动安全管理。

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发生重大职业安全事故,除惩处直接责任人和企业领导人外,还要追究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2.2.4多措并举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一,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及其在维权问题上的复杂性,应尽快制定、出台《农民工权益保护法》,依法确定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利,明确对各类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给予处罚的具体措施,为农民工提供法律上、制度上的保护和保障。第二,劳动保障部门应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使农民工收入稳定有保障。第三,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对违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为农民工维权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第四,要充分利用工会资源和手段。各级工会要不断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强化工会的维护职能,广泛开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维权活动,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第五,加强对农民工维权的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要敢于及时披露报道典型案件,为全社会关注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为维护农民工权益,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2.5加强和改善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共管理和服务

农民工也是城市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在无法享受城里人各项公共福利的状况下,以极低的成本为城市的企业提供了大量利润,并创造了城市的税收,同时还在很多方面承担各种不公平的费用。因此城市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来对作为纳税人之一的农民工提供正常的管理和服务。政府部门应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按照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原则,进一步消除有关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服务、住房问题完全纳入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系统之中,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 现 农 民 工 与 市 民 公 共 卫 生 服 务 均 等化。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机制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的享受范围,使农民工的居住有保障。

2.2.6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

第一,要重视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政府部门要做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要强化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责任,同时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第二,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维权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使农民工增强法制观念,学会利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第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国家应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9+1”义务教育,对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根据就业意向自愿选择专业,免费参加半年至1年的短期职业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四,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让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延长到高中阶段

2.2.7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建设

进城务工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但从长远和各地实际情况看,还应从多方面为农民就地转移创造就业机会。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之一。发展乡镇企业和发展小城镇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两者可以互促互动、互为依托、共同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相融合有利于节约耕地、保护环境、有利于彻底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在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的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 应引导乡镇企业相对向小城镇集中,对农民投资采取优惠措施,有计划地限制乡镇企业在一般乡村的发展,鼓励和促进农民进入小城镇开办企业 鼓励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小城镇发展和农村经济共赢。

2.2.8建设发展中西部城市

目前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政府指导和服务,盲目地往东部经济发达的、现有成熟的大中城市转移。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现有的城市生态环境不能容纳农村所有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而生态环境在较长时期内是刚性的。因此可以借鉴巴西、美国的成功经验。如巴西的巴西利亚,就是为了改变巴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北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建成。又如美国的“西进运动”实现了中西部城市崛起和人口、经济的大转移。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发中西部,将经济发展逐步向中西部推进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无论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要求,还是将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都有必要实施新一轮人口、经济的战略转移。因此,中国应结合西部大开发,将经济发展逐步向中西部推进,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中西部建设城市,增加中国城市供给量,改变劳动力单一向东部流动的方向,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3.结论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规模庞大的劳动者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多,农民工问题日益突显。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农民工外出就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更好地发挥这支城市建设生力军的积极作用,对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下载文档对中国选秀型电视节目现状与问题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档对中国选秀型电视节目现状与问题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与问题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还是......

    苏州对外贸易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纸 苏州对外贸易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山东大学王倩 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纸摘要 4000多年历史造就了苏州这样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令......

    中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研究

    中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研究 [摘要]:数据表明,在我国农民工人数继续增加的同时,农民工总量增速呈持续回落态势;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峰值的到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中国环境税制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环境税制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上) 李慧凤(北京联合大学) 摘 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实施环境税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人多地广,资源丰富,是进出口贸易大国。我国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进出口贸易沟通,特别是对美国。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从......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现状与发展研究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现状与发展研究 一、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主要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真正发展时间只不过是十多二十年时间,相对于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而言,它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刚......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现状与发展研究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现状与发展研究 一、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主要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真正发展时间只不过是十多二十年时间,相对于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而言,它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刚......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截止2010年我国已经超越美国,已然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中国对外贸易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自1978年以来,每年两位数的递增速度让世界震惊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