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特色与创新点

时间:2019-05-15 04:4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项目特色与创新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项目特色与创新点》。

第一篇:项目特色与创新点

四、项目特色与创新点

为了寻找北京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最优布局,针对游客和市民两种目标人群,从居民出行需求和交通设施供给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特征与问题,建立由自适应遗传算法和方式分担交通分配组合反馈模型组成的双层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布局方案使得区域出行成本和公共自行车系统设施建设成本最小.

(1)将租赁点划分为公交点、公建点、居住点、游憩点和校园点五类,指出居住点规模应与公交点、公建点和校园点的规模相当。

(2)通过建立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马氏链模型求解各个站点所必需具备的服务能力。

(3)通过分区和测算各区日均出行次数,进而确定北京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数量及规模。

(4)以服务水平作为影响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的因素。

(5)分析了换乘(B+R)模式所需要的路网密度及其服务范围。

第二篇:创新与特色工作汇报

创新与特色工作汇报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雷亚东,今天很荣幸在这里。细细回顾这一学期学生会的工作由一片空白到丰富多彩,无论是从我自身还是学生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本学期的学生会工作的经历和基本经验,我感触良多。学生会是为同学服务的窗口,是老师和同学之间交流的纽带,走上这个位置我深知责任重大,深知自身不足,在收获喜悦的与此同时也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展示总结我的工作。

首先在这里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院的传统活动.1.迎新

2013年9月,正逢金秋佳季,来自全国各地的华水新生正向着华水这个充满憧憬的美丽校园走来,怀揣着一颗激动心,热情的投入到华水的怀抱,而我们也没让他们感到失望,我院高年级成员在院老师的带领下,真诚而热情的付出,让新同学感到回家的亲切。

2.新生篮球赛

为锻炼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促进班与班之间的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激烈淘汰赛,于11月1日在新篮球场迎来了新生杯篮球比赛决赛。通过此次比赛,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同时也为我院新生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环工好声音

为提高我院学生的文艺水平,彰显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展现我院学生风采,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实校园文化氛围,我院文艺部举办了环工好声音比赛。通过此次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工作启示: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特别是在搞活动中,不拘泥于以往的形式和内容,多思考,多交流,拓宽自己的思路和眼界;学会安排工作、落实工作,把任务合理分配,人员安排到位各部门要落实分工,工作中要不断沟通协作。举办一个活动每个人都要明确且了解整个活动流程安排,注意做好每个细节工作。一个人的精力、时间和能力是有限的,需要集合众人的力量才行。把所要完成的工作安排好,并督促落实完成。这样既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又能取得良好效果。

4.消防演习

为了增强当代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灭火知识,在保卫处和学生处大力支持下,2013年11月我院在文体中心承办了消防安全演练。通过这次演练增强了当代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这次消防演习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救灾知识课,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了学习消防常识的重要性,懂得防患胜于救灾这一道理,同时,这次消防演习为我校加强安全管理,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5.青春季风之“青春,梦想,大学”演讲比赛

2013年11月9日晚七点,由环工学生会主办第十六届青春季风演讲比赛在龙子湖校区第二报告厅拉开帷幕,比赛共分为四个环节:自由演讲、即兴表演、绕口令、电影配音.在自由演讲环节中各位选手尽显才华,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描述自己对青春的理解,用真挚的话语去解读青春,随后进行的是即兴表演环节,该环节考察的是选手们随机应变和语言组织能力,毫不相关的四个词却要在30秒内组成一段话并以演讲的形式呈献给大家,其中真是乐趣无穷.随后进行的绕口令环节也是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那些发音相似却又不相同的字看起来都令人眼花缭乱,但选手们依然清晰流畅的说了出来,令人佩服.最后是电影配音环节,此环节更是把活动推向高潮,选手们的模仿十分逼真.比赛中场时,特约嘉宾魔术协会

会长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博得大家阵阵掌声我院党委副书记李志国为选手的表现做出了精彩点评。此次活动也与当代实事紧密相连,将每个人的小梦想汇聚成大梦想——中国梦。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院学生会已经如火如荼的举办了13项大大小小的传统活动,这些活动已然成为我们学院的品牌,接下来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院的特色与创新工作.一、塑造良好习惯,推进舍风建设

响应学校号召,建设文明校园,通过寝室文化节的举办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扩大校园文化影响力,营造人文气息浓郁的环境。让大家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规划。强集体荣誉感,加强团队意识和归属感使室友更加团结。为了更好带动寝室的绿色文明,我院对同学正确使用电脑做出规范,并签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学生个人电脑使用承诺书》

二、积极推进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风建设历来是学生会工作的重点,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全面提高广大同学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文化知识学习上,学院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讲座,请了许多学者,来为同学们解除就业、英语经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疑惑。同时在院领导的带领下组成学习建设小组。有院领导带头组成学习建设小组,以各班为小单位共同为我院学风建设奋斗。建立起独有的特色:

在院领导的带领下,院学生会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研究得出——“3+1”方案

为了给同学们营造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活环境,为未来打好基础,在大家的商议下,形成了以思想修养、学习、体育三方面为基础,特色活动为拓展的“3+1”方案。所谓“3+1”方案就是: “3”——“思想修养、学习、体育”

“1”——“特色活动”

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院不但继承老牌特色活动,更推陈出新,响应学校号召,活跃校园气氛,在广大同学的鼎立协助下,经过全体学生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模式,结合本专业特色,特首次举办环工学院“绿环杯”科技竞赛。

一年,一岁,渐渐接近,偷偷远离,我整理凌乱的思绪,向新的一年迈去,又是一年芳草绿,捉不住时光毫不留情的越出手指的缝隙,回首一学期的工作,我们有不足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带着期冀迈入下一学期。

第三篇:会计实训室特色与创新

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特色与创新

1、设计理念新

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建设突出以会计电算化为主线,以软件模拟系统仿真为手段,以现代企业管理为核心,以会计职业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建有ERP沙盘实训中心、企业理财中心、供应链管理实训中心、生产管理实训中心等多个仿真模拟实训中心,构建一个涵盖企业、银行、证券、税务、工商等多技术领域、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在建设过程中,体现“多模式”、“多层次”和“多课程”的基本思想。“多模式”主要体现在自主实训、个性化实训和协作式实训等多种模式;“多层次”主要体现在资料查询、基础理论教学、基础训练、岗位训练、综合模拟、考证等方面;“多课程”主要指在实训基地能完成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纳税实务、会计岗位实训等多门课程的教学。按照教学与实训深度融合的要求,做到教、学、做、考在实训基地融为一体;按照专业群建设的要求,做到“集成、共享、开放”;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兼顾会计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在保证学生实训的同时,兼顾对外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努力建设岗位导向明确、工学结合紧密、设施技术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管理保障有力地实训基地,实现真实平台、互动体验、学以致用的效果。

2、专业文化浓

按照展示物质文化、创新制度文化、彰显精神文化的要求,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重视加强专业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方

面注重整体设计布局和视觉形象设计;制度文化方面引入企业管理文化,强化行为规范;精神文化方面,倡导“诚信为本,不做假账”的价值理念。还专门建有内容丰富的会计专业文化示训室,使学生了解会计发展历史、货币发展沿革以及计算工具变革,为培养合格会计人才提供专业环境。平时,将会计专业文化培养融入教学计划,通过组建会计技能兴趣小组、“财务软件通俱乐部”专业社团,评选会计电算化专业“技能之星”,开展珠算、小键盘录入、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凭证装订等技能大赛,邀请会计名家、企业财务经理、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等系列活动浓郁专业文化氛围,强化专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增强专业技能。

3、示范服务广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骨干专业、省级示范职业、省级品牌专业、国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除了完成学生的实训教学任务外,还与用友新道有限公司共建认证培训中心,对外承接NICE证书培训认证工作,广泛开展社会培训,为社会提供会计从业人员的优质培训资源,充分发挥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徐州经济开发区会计电算化培训基地、会计师事务所等行业企业会计人员培训基地、省市职业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定点观摩基地。各级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实训基地建设现场指导,充分肯定,高度评价,近年,先后有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教育部阮茂荣处长、省供销合作总社袁静波主任、张妙奇副主任、省教育厅杨湘宁副厅长等领导来校参观指导会计实训基地建设,全国供销系统职业院校的领导和省内十余家职业院校的领导、老师来校参观会计实训基地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还依靠先进的实训基地平台,与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中国移动

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沃尔玛(江苏)商业零售有限公司、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徐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苏芮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进行了有效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设立了“用友班”、“太平洋建设班”、“金鹰班”等企业订单班、冠名班,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

第四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特色与创新项目报告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特色与创新项目报告

模具制造是一种技术、资金、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模具制造一直就有“一切制造之母”的称号。模具工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早在1989年就被国家定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第一位,在“十五”规划中列为重点扶持产业。鉴于模具作为包括机床工具、汽车制造、食品包装等在内的机械行业中机械基础件产业,以及电工电器、电子及信息行业的支持产业,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当中,处于非常关键并服务全行业的地位,其发展对产业配套能力的提升和促进产业聚集优势的形成将起到链接和枢纽作用。

我院自2004年开办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且就业率均在97%以上,目前在校生329人,具有一定师资、教学、实验及实训条件和教学管理经验。纵观4年来的办学情况和发展趋势,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改正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种种缺点和不足,重点进行专业建设和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充实师资队伍,扩建实训室、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坚定不移地走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扩建本院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办学4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立了一套高职模具专业的教育模式,形成了高效的教学管理系统,并且在4年来的教学研讨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4年来,我们为珠三角地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活跃在模具设计、制造、销售、调试安装、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的一线人员,就业率高达97%,且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4年来的教学和改革,使我院高职模具专业办学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并且基本完善了。目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课程设置科学规范,实验实训设备日趋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科学高效,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系统全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各项管理工作均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使本专业形成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成为珠三角地区同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专业之一。

专业教学改革使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形成如下鲜明的特色、创新点和亮点:

课程开发的动态适应性,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本专业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则如下:

1)以社会需求为前提。要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定位坐标和课程设置的出发点,社会需求什么,我们就增设开发相应的课程,力争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接轨,模具专业开设了《英语能力考证》、《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级)》、《助理模具设计师》的考证课,使毕业生在毕业时获得双证或三证,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此,将《机械制图》绘图实训和《计算机绘图AutoCAD》实训整合为《绘图能力综合实训》。将原来《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和《模具拆装实训》,整合为《冲压模具设计综合实训》和《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实训课程中加强机械制图的训练,持续提升学生的制图能力。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还增加《压铸挤压模具设计》课程,以增加学生就业范围。

2)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普通高等教育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旨地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为本”是高职教育的特征之一。因此,对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按“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开发课程,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上多下功夫。尤其是在专业课阶段加大学生操作技能训练的力度,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达到52%以上。我院近两年加大了实验、实习环节的投入,以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过程。(这里所说的能力培养应是一个综合性、多方位的能力,还应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未来发展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等)。

3)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学生在校3年,在确保教学任务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根据就业形势的变化,我院的课程设置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在保证主干课程的同时,留下一定课时设置相关课程,以限选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加以实施。可供模具专业选择的课程有:《公文写作》、《CAD/CAM技术基础》、《模具CAD/CAM》、《企业经营与管理》、《专业英语》、《产品设计与开发》、《表面处理技术》、《模具现代应用软件》、《材料成形设备》、《现代制造技术》等。

在教学过程中,模具专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将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体现在:①课程体系结构设计思想:模具专业的所有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结构设计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本行业各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针对本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了由公共基础模块、模具设计技能模块、模具制造技能模块、岗位锻炼模块、能力拓展模块构成的科学、合理、完整的课程体系,并以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②理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中重点侧重于原理和主要技术环节的讲授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每门课程讲授前均安排较为详细的说课和本学科基础知识和背景的陈述,使学生用全局的观点看待该门课程;在讲授过程中阐明理论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组成部分(知识模块或重要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及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并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针对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挂钩,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要。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职业技术领域(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对课程的整合、设置的新课程以及改革形成的系列课程,将这些优秀的教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实用的教学方法。开设较多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包括一定的文化素质教育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③实践教学体系:我院积极探索和构建相对独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比重高达52%以上。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合理科学并且实用。2.创新“以模具应用为重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人培养模式

本专业实施以模具设计与制造及模具技术应用为重点,以模具设计、加工、装配及模具应用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

1)以模具应用为重点,加强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建设。围绕本专业的岗位及岗位群,如模具工艺实施人员、模具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模具装配与维修人员、模具加工与制造人员、模具设计与工艺编制人员、专业一线岗位管理人员等岗位,重点加强《冲压模具技术》和《塑料模具技术》课程的建设。《冲压模具技术》由过去《冲压与塑压设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等课程整合而成。主要包括各类冲压成形方法与设备、典型冲压模具(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其它成形模,多工位级进模等)设计、主要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装配方法、通过对冲压成形工艺、冲模结构设计与冲模制造工艺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中等复杂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塑料模具技术》由过去《冲压与塑压设备》、《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等课程整合而成。主要包括各类塑料成型方法与设备、典型塑料成型模具(压缩模,注射模,压注模等)设计、主要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装配方法。通过对塑料成型工艺、塑料模结构设计与塑料模制造工艺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中等复杂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

2)以模具应用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培养目标,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与课程模块化相结合的学分制,以此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下厂实习、军训、出操、就餐、宿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等环节或项目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的行为习惯,使他们逐步成为具有自学、自律、自立、自强能力的新型大学生,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

3)以模具生产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创新人才培养

以模具生产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不仅要求学校要有模拟企业的实践教学环境,而且还要求在企业进行的现场实践,且为其中的关键。对于模具专业而言,学生如果没经过在真实的生产车间中的现场实践,达到毕业即上岗的目标是绝不可能的。必须充分利用两种教育资源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专业经过三年的努力,先后与东莞台一机械有限公司、广州市黄埔伟源精密模具厂、广州悦楷机械有限公司、广州友利模具有限公司、广州市天弘机电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构筑了校企合作、模具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效果,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可以以此为基础实现技术应用上的创新。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独立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主体意识。

3.与职业经验增长相一致的课程教学,奠定了模具专业的教学特色

从2004年开始,结合专业建设的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教研教改过程中,始终贯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指导思想,深刻领会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和本质为根本出发点,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产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积极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1)打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用模具工作过程来联系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学,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设计。将冲压模具技术和塑料模具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相结合,将传统模具技术与现代模具技术有机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产品任务为驱动”。完全参照与职业经验增长相一致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从模具和机械制造主要是做什么的、模具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模具是如何动作的、不同成形方法中的差异,高级复杂模具如复合模、级进模知识等,从原料及成型工艺、到零件结构设计与模具结构设计、制造,同时在教学内容中加入综合典型技术实例,融入模具的加工、装配、安装、调试等工艺知识,适度介绍先进成型工艺及模具。做到基础理论适度,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并借助职业工作来学习和教育使学生认识职业工作任务,从而竖立职业认同感、培养职业能力、逐步进入实践社会。

(2)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实训课、工学结合优质课程的教学。多媒体教学一方面是网络教学,例如《冲压模具技术》已经申报为省级精品课程、《塑料模具技术》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其授课内容均已可以在网上查阅,授课时也可以采用网上教学的方式,第二,《机械制造基础》、《模具制造工艺学》等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课程,主要的教材选用从工厂录制的录像带等影音教材,使学生更加熟悉目前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第三,《机械设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采用网上辅导的方式,将所有习题和答案上传到本专业的网络,供同学们课后复习。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依据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开展校内实验课的教学、模拟职业生产氛围的操作、毕业会考、技能考证训练等,通过一系列与理论知识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本专业的大部分实用性知识,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要。

(4)恰当地进行课程整合。根据教学经验的总结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本专业逐渐淡化学科界限,对一些相互之间有内在联系的若干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的界限,对一些课程进行重组,对职业关键技能的综合实训进行整合。本专业课程整合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整合:职业群基础及技能课程的整合(如上所述)。

(5)理论和实践教学系统化,且能全面系统地完成所有核心技能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岗位群基础及技能课程的实验课教学中,配合理论知识,采用有针对性的实验项目,为核心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在核心技能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课外实习、综合训练每个环节有机结合。特别是教师在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深入工厂、生产车间拍摄各个技术环节的录像,制作模型,加强了核心技能课的教学效果。

(6)课程教学内容适应目前模具行业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模具专业的各类设计技术、制造技术、工艺技术技能等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模具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职教育要紧跟专业的发展,随时掌握新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在教学中保证新知识的学习和在实践中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与专业发展相一致。

4.渐进式多层次实验实训教学,体现了本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本专业积极探索和构建相对独立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占教学活动总学时比重超过50%。目前本专业正在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的实践教学:

一、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英语水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能力、机械制造基础、电子电工等,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培养,这些教育均由授课教师言传身教,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二、操作技能训练。主要是教学大纲中实践教学部分,如Pro/E、UG、Mastercam专业软件的使用、数控机床的操作。数控电加工操作、普通机加工操作。该部分课程的设置紧密结合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目前,本专业拥有近600万元的设备和大型仪器,建立了车工实训场、钳工实训场、零件测量实验室、CAD/CAM中心、电加工实训场、液压与气动实训场、数控加工实训场、注塑成型实验室、冲压成形实训室、模具拆装实训场等10个校内实验实训室,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专业技能训练的需要。

三、装配技能训练,通过虚拟仿真手段、模具装配实训场、模具装配车间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这些基础较差、底子较薄的学生在接受3年的高等教育之后具备较高的实操技能和实践能力,较高的就业水平,收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实践教学中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调试技能训练,通过虚拟仿真手段、模具调试实训场、模具调试车间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更快适应岗位的需要。

模具专业办学以来一直坚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专业改革与发展道路,树立了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建设理念,成立了以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要成员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并开展了有效的工作。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已经与模具专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的有12家企业,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得到这些机械模具企业的大力支持。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层次的合作。主要包括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编写、综合技能测试的考核、职业资格考证的培训、实训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毕业实习指导等方面。模具专业学生利用假期和毕业实习期间在企业实习、顶岗工作或参与企业生产和产品开发,实现了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本专业职业技能教育贯穿教学过程的全部过程。从学生入校开始着手进行各项技能训练: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和考证能力训练,将这些技能训练整合到整个的教学环节中去;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资格证的取证率和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取证率均超过75%。专业技能合格率和毕业会考合格率均为100%,职业资格证通过率均超过100%。坚持和贯彻以上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使本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思想。

第五篇:特色项目

特色项目——学生创业教育PPT汇报

陈 述 材 料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汇报的是我校国家示范建设项目中的特色项目——学生创业教育。

下面我从八个方面汇报我们学校为什么要进行特色项目建设?怎样进行特色项目建设?特色项目建设取得了那些可喜的成绩?特色项目对其他工作有哪些带动引领作用?归纳为12345678(展示p2),即1个战略思想,2个促进作用,3个基本原则,4个培养目标,5个重点突破,6个实施步骤,7个贡献示范,8个带动引领作用。

特色项目建设的一个战略思想(展示p3):全面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国际形势所趋,现在全球都在搞改革创新,谁处于挺先地位,谁就能赢得至高点。我们中国也不例外,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分别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使命,每一个公民应强力执行!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中职招生生源萎缩,就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抢抓机遇,提出了我校新的战略发展要求,抓质量、创特色、促发展,对学生进行特色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特色项目建设的二个促进作用。(展示p4):一是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促进学校就业模式改革。改革的核心:建设新专业,改造旧专业,从事新职业,服务新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围绕市场转,教学围绕企业转,学生围绕岗位转;培养对接需求,专业对接市场,教学对接企业,学生对接岗位。(展示p5)就业模式改革:建立“一点多线,以点带面”的就业网络:即以武汉为立足点,辐射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海西地区多条线;各专业以中心企业为依托,辐射周边企业,形成就业面。二年改革成效显著,就在2013年史上称为最难的就业年,我们学校的就业率也达到了95%以上,引起了省市领导专家的关注,他们纷纷来校调研,向其他单位推广经验。

特色项目建设的三个原则。(展示p6):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业带动积极就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创业带动积极就业是创业教育的目的。我们始终把握住这三个原则,通过二年创业教育特色项目建设(展示p7),我们服务学生达到4602人,服务教师301人,服务企业达到50家,自主创业学生达到125人。

特色项目建设的四个培养目标。(展示p8)即: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创业意识是基础,创新精神是发展,创业能力是提升,就业能力是目的。通过二年建设,2014年6月对全校4602名学生统计,95%的学生有创业意识,50%的学生具有创新精神,5%的学生有自主创业能力,就业能力达到95%以上。

特色项目建设的五个突破。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们特色创业教育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突破(展示p9):保障机制;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创业基地;创业服务。(展示p10)为了保障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我们制订了12个纲领性文件,修订或制订了41个规章制度,建立了学校创业教育管理网络;聘请了章方良等12位企业老板或创业资深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加上我们学校精选的14位有创业经验的教师,组成了一支26人的创业师资团队;开发了2本校本教材,形成了以公共选修课、活动课为主,以文化课、专业选修课为辅的广覆盖、文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兴建或改建了7个校内外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搭建了服务平台;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如立业创业报告会、就业指导、职生生涯设计大赛、才艺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领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发扬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二年来,师生在各级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佳绩,业绩辉煌!

特色项目建设的六个实施步骤(展示p11):构建创业教育模式,优化整合创业资源,健全创业管理网络,完善创业保障机制,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扶持创业成果转化。

特色项目建设的七个贡献示范(展示p12):创业教育覆盖了全校12个专业,实现了全覆盖;受益学生人数达到4602人,实现了全参与;参与教职工达到301人,实现了全投入;参与企业达50个,实现了总任务;打造了一支由26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优秀创业师资团队,保证了创业教育质量;兴建或改建了7个创业基地,保障了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师生多次勇摘省市大赛桂冠,发表创业教育论文50余篇,吸引企业投资学校或本地达到5家以上,省市领导专家、有关兄弟学校多次实地考察指导,辐射引领作用强劲。展示主要成果一览表(展示p13)。

特色项目建设的八个带动引领(展示p14):带动引领教育模式改革;带动引领管理模式改革;带动引领德育模式改革;带动引领师生评价模式改革;带动引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带动引领招生就业模式改革;带动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引领教师招聘模式改革。(展示p15经费开支)

总之(p15),通过二年的特色项目建设,学生创业教育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关注和支持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但改革创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有些人谈职教色变,谈创业教育变色,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读书、还是读书,至于立业创业是将来的事。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学校学生创业教育敢为人先,开创了中职学校搞创业教育的先河,无论将来发展如何,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探索,寻求成功的经验,为职校学生谋求一个灿烂的明天!我的汇报到此结束,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汇报单位:湖北省崇阳职业技术学校

汇报人:陈 华 二0一四年七月十八日

下载项目特色与创新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项目特色与创新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课堂创新点

    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总结一下几点: 1、扮演好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沉闷、严肃的课堂气氛容易抑制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

    扬州数字城管创新与特色(★)

    扬州市数字城管系统创新与特色 (一)、管理模式的创新 扬州市采用“一级监督、二级指挥”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地调动市区两级的积极性,责任清晰、权利明确,便于指挥调度,便于协调管......

    特色与创新之处(精选5篇)

    特色与创新之处 (1)与“两会”民生焦点契合,贴近民生。深入基层该课题研究内容是社会热点,社会关注度较高。抗旱救灾,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政府部门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该项目......

    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特色专业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 摘 要: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

    杭州数字城管创新与特色

    杭州数字城管系统创新与特色 杭州市数字城管借鉴北京东城区试点经验,立足杭州实际,不断探索,注重创新, 在全国首创了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市场化运作,通过创立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创新特色工作思路

    汇报 胥江社区有居民3585户,共计9785人,6个居民小区,大部分是老新村。辖区老年人社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多。新的一年,社区将以“8·10”为民服务圈为核心,开创社区各项工作的新......

    特色项目主题

    特色项目主题敲响幸福的鼓点 敲响幸福的人生鼓点 敲响生命的鼓点 敲响生命的每一个鼓点 敲响人生的每一个鼓点 敲响人生的鼓点 敲响欢快的人生鼓点......

    学校特色项目

    附件5 “学校特色项目”项目指南 (2016年度) 第一条 为推动高校在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和外籍教师工作中实施差异化战略,特设立“学校特色项目”。 第二条 学校特色项目是指高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