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作者:农业局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459
麻城位于大别山中段南麓,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版图总面积3599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办事处,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0万人,耕地面积80万亩,其中水田55.5万亩,旱地24.5万亩。
麻城有着悠久的种菜历史,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种菜技术力量雄厚,适宜发展蔬菜生产。随着全市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蔬菜产业已成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一、蔬菜产业发展的初步成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实际,把发展大棚蔬菜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1997年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分析我市发展蔬菜有利条件的基础上,作出了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决定;1999年市委市政府又把蔬菜产业列入我市“五条特色经济带”,不断加大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作为我市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着力培植区域性主导品种,走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市场化、经营一体化的蔬菜产业发展路子,蔬菜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基地规模不断壮大。截止2004年,我市蔬菜板块面积12万亩,是1996年的两倍,其中大棚菜5万亩。全年蔬菜复种总面积30.3万亩,鲜菜总产量69.26吨,产值3.5亿元,系列产值5亿元。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地坚持标准化建设,实现了路通、电通、水通,基地产出率不断提高。
三是蔬菜销售渠道不断拓宽。目前我市蔬菜主要销往安徽、河南以及本省的武汉、黄石等20多个大中城市,外地长期来我市运菜的车辆多达有100多台。初步形成了以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以运销大户、农村经纪人以及蔬菜协会为纽带的外联大市场、内联大基地的市场营销网络。
四是种菜效益明显提高。2003年全市大棚蔬菜年均亩产值6500元,年均亩纯收2800元,是“棉+油”的3倍;2004年全市年均亩纯收3800元,是“棉+油”的4—5倍,2005年全市大棚蔬菜平均亩纯收预计可达4100元,将是“棉+油”的5—6倍。宋埠镇彭店村是我市蔬菜种植水平较高、效益最好的一个村,该村1200亩大棚蔬菜,今年预计平均亩纯收可达6000元以上。由于种菜效益好,该村实现了“三个80%”,即80%耕地种蔬菜,80%的劳力种蔬菜,80%的收入来自蔬菜,成为我市依靠蔬菜致富的第一村。
二、主要作法
近年来,我们在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政策推动。发展蔬菜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蔬菜产业又是一个高投入,易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制约的弱质产业,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为了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蔬菜产业的优惠政策: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先后争取国家扶贫贴息贷款1500万元, 组织扶贫开发、以工代赈以及本级财政无偿资金500余万元用于扶持大棚蔬菜的发展,重点解决农户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确保基地“三通”,即水通、路通、电通,在发展初期政府无偿提供大棚钢管,引导发展;二是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对我市境内装运蔬菜的机动车辆在运输途中和蔬菜交易过程中,运管、交警、工商一律免查有关证照手续,城建部门免收占道费、卫生费、尾气排放费,106国道麻城收费站免费通行;三是加大科技投入。1999年以来政府出资以年薪2.5万元从安徽和县聘请有丰富种菜经验的“土专家”和本市蔬菜专家分别到四个重点乡镇驻点指导,并不定期邀请外地蔬菜专家现埸授课指导,实行土洋结合,有效地解决“种
菜难”的问题。
2、机制促动。要保持蔬菜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仅有好的政策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一个长效的发展机制。一是政府扶持促动。为了推动农民种菜的积极性,在政策、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大力扶持,从1996年蔬菜产业发展起步至2003年期间,我市大棚蔬菜的发展依靠政府无偿投入,2002~2003年进入了政府高投入阶段,如由政府统一购买大棚钢管,无偿发给农民使用等,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市场推动。政府包揽的扶持办法,虽然在产业发展初期对促进大棚蔬菜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容易使农民产生依赖思想,不扶持就不发展,不能实现“责、权、利”有机结合,大棚钢管政府投入,农民无偿使用有权有利无责,种好种坏责任心不强,不利于长远发展。通过认真总结反思,我们认为必须要在创新机制上做文章。2004年我们开始推行大棚产权制度改革,将原政府无偿投入建设的蔬菜大棚进行产权置换,建立产权明晰、市场运作的管理机制。对政府无偿投入建设的钢架大棚全部实行卖断或租赁经营,以优惠的价格鼓励原大棚使用者一次性买断大棚所有权,对新发展大棚实行“买一奖一”的以奖代补扶持政策,变政府包揽为以奖代补。收取处置钢架大棚的资金由各乡镇存入财政专户,用于乡镇大棚蔬菜的滚动发展。通过推行大棚蔬菜产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乡镇和农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大棚种植户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大棚蔬菜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2004年从农民手中收取购置大棚钢管资金158万元,市财政配套近200万元,新发展钢架大棚750亩。
3、品牌拉动。品牌是打开市场的通行证,蔬菜作为商品,同样需要有品牌效应。实施品牌战略对于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和现代消费需求,我们把生产绿色食品蔬菜,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我市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一是成立了由分管领导挂帅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确保无公害蔬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二是编制了《麻城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加大无公害蔬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菜农和市民的品牌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三是加大蔬菜生产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市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对38种高毒、剧毒、高残留禁用农药,28种中等毒性以上的限用农药进行了公告,狠抓源头治理,净化农资市场,同时积极推广生物源、矿物源农药,确保蔬菜无害化生产;四是积极组织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产品的申报,已申报无公害基地2个,无公害产品1个,培育蔬菜名牌,增强农业品牌意识,依靠品牌闯市场,依靠品牌提高效
4、服务带动。农民在发展蔬菜生产中所面对的主要难题是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埸的对接?如何延长产业链条等等,这就都需要我们政府搞好服务。只有通过优质的服务才能推动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服务上,我们重点抓以下四点:一是抓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络优势,捕捉市场供需信息,每年根据蔬菜行情及时发布产销趋势预测,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种什么,“牵着市场手,跟着市场走”;二是抓科技服务。不断加大科技宣传普及推广力度,每年市乡两级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组织蔬菜技术培训近百场次,培训种菜能手和“明白人”上万多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2万余份,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10余个,大棚蔬菜的主导品种辣椒每两年更换一次品种,大棚长寿无滴膜、四层覆盖技术、延秋栽培技术、大棚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嫁接技术、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微滴灌等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三是抓市场服务。首先是加强市场建设。按照建一个市场、活一方经济的思路,大力发展市场网络,建立健全流通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成年吞吐量15万吨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一个——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建成以蔬菜销售为主的集贸市场24个。全市50%的蔬菜通过大别山蔬菜批发市场销往外地,年成交额达到2.25亿元。改造、建成恒温库3座,总容量2万吨,年吞吐周转各类蔬菜产品10万吨,为蔬菜产品的储藏保鲜和保障蔬菜产品的销售保值增值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抓销售队伍建设。近几年来,我市采取“传宣引导、扶持鼓励、建档管理、定期培训、年终评比、奖
励先进”的一系列积极有效办法,建设蔬菜销售队伍。通过宣传引导,组织成立了农民蔬菜协会12个,发展营销大户200多户,专门贩运蔬菜车辆200多台,专门从事蔬菜营销的人员1000多人,全市80%以上的商品蔬菜种植户与这支销售队伍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凸现,产品市场幅射面越来越广,除就近占领了武汉、黄石等有关大中城市外,有些品种如反季节辣椒、番茄等产品已远销到上海、深圳等市场。他们的推销量占全市蔬菜生产总量的20%以上,为我市蔬菜产业化经营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几点体会
从近几年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是在广大农民群众基本解决温饱以后,各类农产品丰年有余,有的出现了阶段性过剩,农民增收的步子放缓。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继续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进一步加强,而国内各大城市相继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以现有的生产力水平,要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和继续巩固国内市场地位,困难还比较大,唯一的出路就是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标准化之路。三是随着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一项弱质产业的农业,差距将会逐步拉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工业化农业同样也离不开农业产业化。
近两年麻城蔬菜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省内特别是国内蔬菜先进县市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基地规模不大;二是蔬菜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鲜菜的保鲜加工转化率低;三是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将进一步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再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要上规模。力争3~5年内把我市蔬菜板块面积发展到20万亩,其中大棚发展到8万亩,全市蔬菜年产值过10亿元,系列产值达到15亿元。
二是要树龙头。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3~5年,发展蔬菜加工龙头企业8~10个,实现年加工转化鲜菜5万吨,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三是抓市埸。加强销售队伍建设,按照现代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要求,加强对运销大军的协会式教育管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在培植壮大蔬菜产业的同时,逐步拉长产业链条,发展订单生产、合同农业、股份制农业,使企业、基地、农户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五是强科技。不断推进标准化,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实现由蔬菜大市向蔬菜强市的跨越。
第二篇:做强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做强蔬菜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王德凤
蔬菜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在老百姓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最近,我和局里几位农技人员到潘湾乡梁山、望洲坪;陆城三江、驿马冲;松木坪徐家湾、金刚岭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印象是:资源多多,困难多多,机会多多。笔者认为,做强蔬菜产业,是加速我市农业发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也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更是抑制通货膨胀,维护改革发展和改善民生的需要,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一、我市蔬菜生产现状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菜地面积相对稳定。随着农民生产自主权得到尊重,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近10年蔬菜面积相对稳定在7万亩左右,总产在14万吨上下。今年全市蔬菜面积为7.1万亩,总产预计15万吨,全市人均蔬菜占有量约为750斤,已超过了粮食人均占有量。
第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目前我市蔬菜生产初步形成了沿江商品蔬菜生产区和山区延季商品蔬菜生产区两大板块。
沿江商品蔬菜生产区,主要包括陆城三江大棚蔬菜专业村、陆城太堡湖、驿马冲、尾笔、红花套镇杨家畈村、高坝洲湾市村等桔园间作生产区;枝城镇龙王台村、洋溪村农户分散种植区。到2011年,沿江商品蔬菜生产区面积约3000亩(其中大棚实际面积约400亩),总产1万吨左右,商品净菜约8000吨。山区延季蔬菜生产区,分布在潘家湾乡的梁山村、潘湾村以及聂河镇白家淌村,面积约1000亩,总产1500吨,商品净菜约1000吨,主要产品为辣椒和豆类以及少量特菜。
第三、种植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新型农民和阳光工程培训的推进,全市蔬菜
种植水平提高较快,尤其是专业蔬菜种植村的种植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主要表现在应用蔬菜最新科技成果、推进蔬菜无公害化生产,提高蔬菜生产质量和品质等方面。
第四、传统加工仍在进行。到2011年,全市蔬菜加工虽然没有较大的龙头企业,但小型加工企业、小作坊式的家庭小型蔬菜产品加工仍在进行,主要包括土老憨的野菜开发加工,聂家河部分农户的榨菜加工、陆城太堡湖一带的萝卜干加工等,通过加工,带动了当地蔬菜生产的发展。
第五、农民增收效果明显。蔬菜已成为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我市继柑橘、茶叶、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种植业产业。2010年,全市蔬菜、食用菌、西甜瓜等产品产值达22606万元,占全市种植业总产值 124171万元的18.2%,农民从蔬菜中人均收入807.35元;蔬菜主产区的人平纯收入达到4580元,成为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菜篮子产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没有专用的生产基地,蔬菜自给率不高。从全年蔬菜消费的情况看,我市大部分靠外地调节供应,导致全市蔬菜价格偏高且不稳定。目前全市商品蔬菜生产总量约为1万吨,而全市城镇商品蔬菜年消费(15万人乘365斤)约为2.7万吨,全年蔬菜自给率为37%,蔬菜缺口1.7万吨。外地蔬菜的大量进入,形成了宜都菜比宜昌贵,宜昌菜比武汉贵的局面。
二是设施栽培比较落后。全市蔬菜大棚面积约400亩,主要集中在三江村,生产量约为1400吨,而全市春季蔬菜需要量约为7000余吨,还不包括农村人口消费和五峰、长阳、三线厂矿在宜都菜市场购进的数量。这样的状况导致春菜生产严重不足,春节过后的近3个月内,外地菜大量进入我市,春季蔬菜缺口为6500多吨。
三是大宗蔬菜产品过剩。在大宗产品中,根菜类、白菜类我市农村家家户户种植,面积已达到34000亩,占全市蔬菜面积的48%,总产量60784吨,占全市
蔬菜总产146163吨的41.6%。显而易见存在着生产过剩现象。相比之下,全市茄果生产面积只有4749亩,占全市蔬菜面积6.6%,总产5919吨,仅占全市蔬菜总产的4%,加之外地市场的调出,就更使茄果类蔬菜价格居高不下,产品供不应求。
四是蔬菜产业投资不足。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政策原因,我市对蔬菜产业投资有限,既无补贴,也无奖励,更无项目,致使蔬菜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蔬菜基地设施建设滞后,抗御风险能力差,一旦遇到较大自然灾害,蔬菜生产就会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失,市场价格就会引起波动。
五是科学种菜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种类繁多,受气候因素制约程度大。目前除三江蔬菜专业村科技种菜水平较高外,其它地方都是用传统方法种菜。仅管有许多优良品种推广,但良法跟不上种子的推广步伐,出现了好品种没有好收成的现象;有的地方虽然建有设施大棚,却没有引起重视,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有的地方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蔬菜病虫害没有预防意识,到得了病以后,盲目用药,大量用药,不仅用药成本增加,还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六是蔬菜流通体制不完善。在市场这一块,我市除了丰店批发市场外,也有少量的蔬菜小贩,他们资金有限,贩运的数量也不大,这些二道商贩在蔬菜紧张季节层层加价,造成菜价偏高;在流通组织这一块,尽管全市有6家蔬菜专业合作社,但作用发挥的不明显,还缺乏大批蔬菜产销经纪人和蔬菜专业合作组织。
三、对做强我市蔬菜产业的几点建议
宜都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7℃,≥10℃的有效积温4700-5300℃,作物积极生长期240多天,无霜期270天左右,日照时数1738.9小时,全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1300mm之间。我市的土壤共有7个类型,土质好,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
从地貌上看,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过渡带,海拔50到900多米,既有
平原,又有丘陵和山区。在平原地带,适合各类蔬菜生产,尤其是大棚蔬菜;在丘陵地带,特别适合粮菜型种植模式;在500-800米地带的山区,比较适合种植延季蔬菜中的茄果类。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最适合蔬菜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做强宜都的蔬菜产业信心十足,为实现“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的目标,特提出如下建议: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我市建成中等城市的规划,蔬菜产业发展必须与之配套,建议按15-20万城市人口的规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类蔬菜品种的种植规模,把重点放在早菜和延季菜的生产上。
一是扩大早菜生产基地,确保春菜充足供应。按照15-20万城市人口消费,我市大棚早菜必须保证有2000个标准大棚(1000亩)生产基地。目前只有400亩,还需新建600亩,计1200个标准大棚。新建大棚早菜基地,必须在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土壤条件好的地方进行。根据我市地域现状,建议在松木坪徐家湾村规划1000亩早菜生产基地,分期建设500-800亩蔬菜大棚。
二是加强延季蔬菜基地建设。建设延季蔬菜基地是解决我市秋季蔬菜供应的有效途径,尤其可以解决茄果类短缺的矛盾。建议在潘湾乡梁山村、南冲村、潘家湾村,聂河镇白家淌村建设5000-10000亩延季蔬菜基地,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茄子、萝卜等市场畅销品种。
2、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建议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一名副市长、农业局长为副组长,市财政局、农业局、物价局、国土局、水利局、开发办、科技局等为成员单位的“宜都市蔬菜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商品蔬菜基地建设的领导。按规划布局由政府下达新建基地任务,要求建设区与市政府签订责任状并将其列入目标考核。
3、科学种菜,保证安全
按照“安全、优质、生态、高效、高产”的要求,大力实施“科技兴菜”战略,抓好蔬菜的科技示范与技术推广工作。一是抓好良种供应体系建设,在“菜篮子”主产区建设一个高标准、集约化果蔬良种育苗场,解决我市良种蔬菜品种来源;二是抓好新技术示范推广,扶持基地推广应用设施栽培、循环农业、节水灌溉、立体种养、无公害治理、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生产适用技术;三是采取综合措施争创蔬菜品牌,用品牌去开拓市场,提高附加值;四是建立健全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行主管部门监督抽查以及业主开展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制度,防止不合格蔬菜产品上市销售,进入市民餐桌;五是进一步完善规范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行监测通报、新闻媒体曝光、举报追溯、责任追究等制度。
4、配套政策,增加投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蔬菜产品市场运行出现一些波动是必然的,但目前的问题是无论自然风险还是市场风险,几乎都由农民承担,不利于生产稳定发展。参照国家粮油等农作物政策性补贴和保险的做法,对商品蔬菜基地菜农给予不少于种粮补贴的种菜补贴,加快建立菜篮子产品生产保险制度,规避风险。在投入上建议整合农、林、水、国土、扶贫、移民、科技等方面资金对蔬菜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每年要根据种菜规模以及不同的品种,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大棚和延季蔬菜基地。同时,引导和鼓励各商业银行对菜农、蔬菜龙头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创新投资、融资方式,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积极招商引资,增加蔬菜产业投入。
5、培养队伍,搞活流通
一是支持“菜篮子”产品主产区根据需要统筹规划新建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鼓励配套建设冷藏保鲜和流通加工设施,提高“菜篮子”产品产后加工、保鲜处理能力;二是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土地向龙头企业或种植大户集中,促进“菜篮子”生产向规模化发展;三是扶持基地做好生产各项服务及产品
产销衔接工作,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公司+专合组织+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蔬菜”生产,解决“菜篮子”产品卖难问题。四是根据全市蔬菜发展的需要,培养300-500名蔬菜营销大户,让他们根据市场需要,选择种植国内外最优良品种,最先进的栽培技术,起到良种良法的示范作用。同时将全市生产的高质量蔬菜销往全国各地,推动全市蔬菜向更高目标发展。
6、强化管理,打击菜霸
强化法制教育宣传,提高菜农和客商的自我保护意识。工商、公安等部门要搞好动态信息控制,充分发挥治保组织和信息员的作用,广泛收集苗头性、动向性的“菜霸”活动信息,以便及时控制市场,准确掌握不法分子的动向。在蔬菜经营中,要严厉打击垄断经营,独霸市场的行为,避免哄抬菜价;同时,也要清理相关部门的滥收费,切实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三篇:做大做强大鲵产业 促进汉中突破发展
做大做强大鲵产业 促进汉中突破发展
2008-03-1
4【关闭窗口】
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是中国独有的世界珍稀动物-大鲵,又叫“娃娃鱼”。它是现存两栖类的 “巨无霸”,最大可长4.2米、重200公斤,能活130岁,堪称老寿星。由于它的稀有、珍贵、神秘,使很多人对它“敬而远之”。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借助今天的大会,向各位领导、各界人士呼吁:尽快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熟悉它,充分利用它为全市人民造福!
一、独树一帜的惊人价值
一是经济价值。
大鲵吃得少却长的好。平均每长1斤,只需25元饵料成本,产值最低800元以上。每投资1万元可获利1万元。饲养一亩娃娃鱼的效益是一亩普通鱼效益的9458倍;养一条娃娃鱼胜过喂两头大肥猪。由于养殖规模可大可小,干净卫生,工作轻松,不仅广大山区、农村可以养,城市居民家庭也可以养。且销售市场广阔,目前全国已有50家宾馆、饭店经营大鲵美食,国内市场价格每公斤2400元。也可向农业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申请出口,港澳及东南亚一带每公斤价格高达1000美元以上。娃娃鱼一直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的高附加值商品,中国曾有过出口交易的辉煌历史。
二是营养价值。
娃娃鱼肉质鲜美,超过熊掌、狸唇、鲍鱼、鱼翅,有“盖八珍”之说。营养远远超过海参、鹿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17种氨基酸,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50多种天然活性物质,能改善细胞微循环,促进蛋白质合成,对滋补人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有奇效。古人“熊掌与鱼不可兼得”之“鱼”,实指大鲵。在香港、台湾、东南亚大鲵被视为名贵补品。
三是医药价值。
大鲵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全身都是宝,能润肺养肝、滋阴壮阳、补血通气,对贫血、痢疾、霍乱、麻风等有显著疗效,民间偏方应用很广。富含金属硫蛋白,能有效清除人体内有害自由基和解离重金属中毒,被称为人体“保护神”和“清道夫”。含抗癌因子,能软化癌细胞、抑制癌细胞转移,从而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鲵皮治疗创伤有奇效,取皮贴伤口,能很快愈合,不发炎,不留疤,美日等国研究用于战伤救护,已取得很大进展。四是科研价值。大鲵迄今已有3.5亿年的进化史。六千万年前,大鲵、恐龙同生共处,在地球烈焰烘烤,冰雪摧残的浩劫中,恐龙灭绝,大鲵却上攀巨峰高山,下潜
渊潭深水;电闪雷鸣,必出洞穴而迎之,暴风骤雨,必攀高树而欢歌;半年不食而体重
不减,三月干涸而生命不灭,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生存的从水生演变成陆生的过渡性动物的活化石,其诡异的生活习性和历万劫而不死的强大生命力,给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二、一举多得的发展意义
从我市的具体情况看,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际意义:
(一)它是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和缓解就业压力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汉中山区丘陵
占全市总面积的94%,山区居民占总人口的52%,其中60%刚刚解决了温饱又要退耕
还林,花钱问题难以解决;平川城镇和农村,因企业改制而下岗或因种植面积减少处于
失业、半失业状态的家庭和人口较多,这些弱势群体迫切需要解决生活出路问题。大鲵
人工驯养在生态环境中或家庭房间内只要水质洁净、温度适宜均能开展,养殖技术短期
培训就能掌握,投资可大可小,利润率基本可达100%,是十分难得的扶贫项目。
(二)它是渔户增收、渔业增效、提升渔业地位,壮大区域经济的最佳新财源。汉
中素称“鱼米之乡”,常规鱼养殖产量高、价格低,全市渔业年产值才2.5亿,占农业总
产值的2.18%。渔业对经济贡献率不高,也挫伤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而在汉中发展大
鲵,却有着大自然恩赐的丰富资源和群众摸索的成熟技术,加上大批养殖场点构成的产
业基础,只要依法让群众去养,以现有的大鲵资源及再生力,只需五六年时间,完全可
以形成一个支柱产业,带动更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地方经济开创一个新财源。
(三)它是保护青山绿水发展旅游业和保障南水北调的根本举措。娃娃鱼是生态环
境洁净的指示性动物,哪里有其繁衍生息,哪里的生态环境就好。因此,推广普及娃娃
鱼养殖,可以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满足娃娃鱼对环境的要求,促进退耕还林战略的实
施和天然林的有效保护,增强涵养水源的能力,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山川将更加秀
美,旅游业将更好地发展,汉中也才能为北京提供优质水源。
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我市被誉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有“天然物种基因库”的美
称,是水生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风水宝地。全市分布的水生野生动物有114种,尤其是
大鲵资源优势独特,是全国最大原产地和优生区。在其它地方娃娃鱼几乎绝迹的情况下,我市秦岭南麓和巴山北坡狭长流域,在人迹罕至、环境幽静的山涧溪流中,大鲵却依然
以王者的姿态盘踞在水域生态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这些地方河网密集,石灰岩质山体
和溶洞暗泉广布,形成了天然独特的大鲵乐园,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所拥有的全国最
大娃娃鱼种群资源优势,是国内外不可多得和不能仿造的。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是
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是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一张重要王牌和突破
口。我市已成立了汉中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与发展协会、大鲵研究中心。大鲵人工繁育
技术也取得了突破,形成了原生态、仿生态、全人工型3种繁育模式,仿生态大鲵人工
驯养繁育技术国内领先。种苗“瓶颈”得以缓解,2007年繁殖幼鲵8万尾,为我市大鲵
资源增值、规模化养殖提供了种苗支持。开展了科普教育、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现场
参观等综合服务活动。群众性大鲵养殖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崛起。目前,经省水利厅批准,取得大鲵驯养繁殖许可证的有30家,有一定养殖规模的300多处,家庭养殖4000余户,养殖大鲵25万余尾。勉县张家河、小河庙,略阳两河口,城固三合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娃娃鱼之乡。全市大鲵资源存量30多万尾,而且品质纯正,全球第一,为大鲵产业
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市的大鲵养殖和经营还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有些人认为,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想养不敢养。或把目
光只停留在偏僻的山区,忽视了平川城镇商品养殖的众多优势。
二是管理不到位。部分养殖、运销户没办证,形成隐形产业,既阻碍和限制了产业
健康发展,又使原产地的种源流失严重,成为不产大鲵地区发展大鲵产业的基础支撑。
三是产业链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大鲵繁殖到子二代,一部分用于野生放流增殖
资源,其余部分可用作商品。而目前,我市子二代大鲵已有3万余尾,尚没有上市利用。
已办大鲵特许经营证3家,尚未开始经营。为了做大做强大鲵产业,政府应着力做好以
下9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争取中省的支持,在政策上放宽,市场上放开,管理上搞活,简化办证
手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大鲵产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二)转变观念,引导广大群众深入学习领会《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消
除思想疑虑,弄清保护与开发的辨证关系: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永续利用。发展人工养殖,可减少自然资源的猎捕,有效地保护野生大鲵;人工放流,可快速增值扩大种群。在保
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大
鲵种源保护和养殖开发基地!
(三)市、县区、乡镇、村及居民社区,广泛发动群众,以开发我市财源、增加市
民收入为目标,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投入大鲵养殖事业,因地制宜,既利用好山区河溪自然
资源搞好繁殖,又发挥好中心城区交通便捷、信息灵活、温度易调控、生长较快的优势,推广普及大鲵养殖。尤其大鲵无声无味、干净易养,占空间小,引导更多城镇居民大力
发展家庭养殖,使之成为我市大鲵产业发展的主体,着力在大鲵养殖规模数量上有大的突破。
(四)建立科学、合理、合法的大鲵养殖合作组织,走产、供、销一体化道路。汉
中群众自发养殖户数多、规模小。通过公司+基地+养殖户的方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
共享的合作机制,走“联合经营、统一办证、分级管理、规范运作”的路子,使大鲵产
业既符合法律要求,又带动小户发展壮大。
(五)设立大鲵创业发展基金。每年由财政拿出100万,支持大鲵繁育研究和产品的深度开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争取陕南突破发展专项基金,通过农发资金、贴
息贷款、小额扶贫贷款、民间融资等,扶持法人和公民开展大鲵养殖。
(六)建立科研创新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利用现代生物
技术与传统养殖技术的嫁接,解决大鲵雌雄发育不完全同步,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偏
低等技术难题。各县区也要完备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培训,帮助群众及时解决
养殖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好大鲵网站、简报,加强理性引导和信息交流,促进大鲵产
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投资商、开发商落户汉中,对大鲵实行美食、医药、美容产品全方位的开发,推进大鲵产业向深度、广度发展。用合法消费拉动大鲵养殖生
产。为大鲵持续健康发展开辟无限的市场空间。
(八)加强执法监督,健全大鲵保护网络。水利、林业、工商、公安、运输等部门
应联合科研部门,加强对上市大鲵的代别及伤残鉴定,严禁不该食用的大鲵销往外地!
真正实现汉中大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九)加紧原产地申报,积极办证,继续占领国内市场,力争早日开拓国际市场。
让汉中大鲵享誉世界、造福千秋!
第四篇: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做大做强猪苓产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作者:邹成燕
猪苓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不仅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而且还广泛用于航天、航海等领域,市场供需矛盾日见突出。位于秦岭南麓的宁陕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县委、县政府决定把猪苓作为富民的一项主要产业来抓。
一、宁陕猪苓产业发展现状
宁陕县人工栽培猪苓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群众在长期的猪苓半野生栽培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栽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大规模人工种植。新世纪初,宁陕县围绕“打造秦岭药谷,建设猪苓之乡”的目标,大力发展猪苓产业。在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下,相继引进、探索出了半野生猪苓种植技术和立体化种植模式,将种植范围扩大到全县11个高山乡镇、53个村、130个村民小组,并初步建成江口、旬阳坝、新场等8个猪苓生产示范基地乡镇、10个示范村、8000个示范户,形成了以洵河、汶水河流域为主的两大猪苓产业带。2007年,宁陕申报实施了国家猪苓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2009年6月,由省质监局以陕西省地方标准发布了宁陕县制定的秦岭猪苓的生长环境、猪苓菌种、猪苓菌材、猪苓密环菌、猪苓半野生栽培技术规程、秦岭猪苓六大标准体系,弥补了我国猪苓栽培无技术标准的空白,也为宁陕猪苓产业上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全县猪苓地存数量达到86万窝(2150亩),仅2009年,全县新发展猪苓20万窝,新翻10万窝,实现产值20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二、宁陕发展猪苓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优势。
宁陕地处秦岭南麓,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是陕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海拔540——2965米,森林覆盖率达90.2%,年平均气温12.3℃,多年平均降水量921.2毫米,宜种猪苓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加之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形成了不同的小气候环境,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也是防止环境污染的天然屏障和隔离带。据统计,县境内产各类中药材1034种。常见药材有猪苓、天麻、秦党、秦贝、杜仲、山茱萸、桔梗、绞股蓝、五味子、黄芪、黄芩等,近年挂牌收购药材300种。猪苓是陕西重点保护的22种濒危中药材物种之一。
宁陕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人工栽培猪苓有近30年历史,猪苓半野生栽培技术已得到广泛推广;猪苓又是国家医药管理局最新公布的市场前景好、适生范围小的紧缺中药材,目前猪苓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群众种植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优惠的扶持政策,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全县进一步扩大猪苓种植规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猪苓产业已逐渐成为群众致富的首选项目。
(二)问题。
虽然宁陕猪苓产业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户分散种植,总体规模小,管护难度较大;二是尚未形成产业链,没有进行加工,产品大部分为干猪苓;三是资金投入不足,自我开发和创新能力低;四是技术力量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难以给药农提供有效服务;五是规范标准化种植意识薄弱,尚未形成品牌。
三、做大做强猪苓产业的措施
如何将这一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黑金矿”,结合宁陕实际,通过深入调研,个人认为宁陕猪苓产业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国家级猪苓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种优选和菌种提纯扶壮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基地建设和科学管理,优化品种结构,规范技术标准,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猪苓产业化经营,使猪苓产业成为支撑宁陕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根据猪苓生长条件,重点在江口回族镇、旬阳坝镇、皇冠镇、新场乡、太山庙乡、四亩地镇、广货街镇、金川镇、丰富乡等9个乡镇海拔在1000—1600米的猪苓适生区,大力实施猪苓标准化种植,从2009年开始每年新发展30万窝以上,到2012年实现猪苓地存150万窝以上,年产值过亿元的一个产业。
(一)示范带动扩大产业规模。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进一步创新思路,通过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从2009年开始,在抓好两沟一线(江口冷水沟、旬阳坝大茨沟和高速路沿线)猪苓标准化种植产业示范点的基础上,集中人力、财力和精力,突出抓好3—5个品质优良、专业水平较高、规模在5—10万窝以上的种植示范区,到2012年发展26个猪苓种植专业村、培育1000个大户。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与农户开展联营结对子活动,鼓励一般干部带头发展,在11个适应猪苓种植的乡镇继续推行领导包抓制度,乡镇主要领导每人每年包抓一个500窝以上的扶持点,副职每人买年包抓一个100窝以上的联系点,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猪苓产业,实现猪苓产业规模的突破。
(二)标准种植打造产业品牌。标准化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和起码要求,没有标准,操作没有依据,质量就难以保证。围绕国家猪苓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猪苓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县、乡镇、村三级质量管理网络,大力推行猪苓标准化种植,并积极申请宁陕猪苓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力打造“中国猪苓在秦岭,秦岭宁陕为最佳”的产业品牌。进一步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制定猪苓人才培训规划,按照猪苓SOP操作规程,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猪苓种植、销售等方面的人才,及时把最新栽培技术和规范化种植技术传送给药农,努力做到“户有明白人、村有技术骨干、乡有推广队伍”,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鼓励、引导药农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在猪苓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组建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维权、服务、自律职能,使药农有组织的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或医药企业联姻,开展猪苓孢子有性繁殖栽培等新技术研究,进行新品种选育、实验、示范,积极推广新技术,使猪苓产业发展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走现代药业之路。
(三)龙头引领延长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是连结市场和基地的桥梁,其经济实力的强弱、科技含量的高低、带户功能的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坚持“开放发展”战略,运用现代媒体扩大对外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以优惠条件、优质服务、切实可行的方式吸引国内外制药企业来宁陕建立药源基地,建加工企业,把生产、加工、流通这一产业链条连接起来,发挥带动猪苓产业发展的作用。同时,扶持一两户有先进理念的企业,根据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开发猪苓多糖、猪苓软胶囊等保健品,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使生产者增收、国家增税。逐步引导企业和行业协会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猪苓产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使用地理标志、统一使用商标、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向外营销,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猪苓产业健康发展。
(四)健全机制保障产业发展。一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药菌办、财政局、林业局、扶贫办、质监局、信用社等部门和相关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猪苓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夯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切实抓好猪苓产业建设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服务等工作。同时,强化考核,将猪苓产业发展作为乡镇、部门目标任务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之一,严格兑现奖惩,促使各级各部门都为发展猪苓产业出谋献策、多做贡献,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猪苓产业化建设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多方筹资机制。本着“农户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在认真总结财政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扶持面,加
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猪苓的积极性。将退耕还林资金、扶贫资金、农业发展资金、财源建设资金等有关资金捆绑起来,逐步建立猪苓发展基金。同时建立多方融资的机制,鼓励干部以工资抵押贷款,聚集社会资金,采取入股、合作、联营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猪苓产业。
第五篇: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市油茶产业发展
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是我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茶油同棕油、橄榄油和椰子油并称为世界四大主要食用油,而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而根据统计,全球茶油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50%来自湖南。2008年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提出,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切实保障国家粮油安全。
我市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引导,把油茶作为主导产业来抓
1、强化组织规划。政府要高度重视油茶生产,把油茶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市里成立油茶产业协会及办事机构,确保油茶产业有人抓有人管。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订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并咬住发展目标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把油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抓紧抓好,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狠抓落实。
2、强化示范引路。按照“农民自愿、服务引导”的原则,切实加强引导,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到油茶生产上来,使油茶生产从广种薄收、人种天管向精耕细作转变,引导农民像种粮食一样管理油茶 1
林。一是通过建设示范基地的方式,积极发动民营企业家、油茶大户,采取租赁方式,整合山地资源,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对零星种植、小规模种植的茶园,化零为整,变小为大,进行连片开发,形成油茶基地,走规模化发展之路;二是建议由市林业局邀请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授课和现场指导,提高群众对油茶的认识,使群众树立“把油茶当作田来耕”、“种油茶也能致富”的观念。
3、强化政策支持。一是要加大奖励力度,通过财政资金奖励的办法,鼓励群众种植和改造油茶林,对大面积承包油茶林造林或更新者实行奖励。二是要加速油茶林地流转,政府要鼓励油茶林和油茶林地依法、有序流转,逐步向种植大户集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要争取项目资金。政府实施的林业、农业项目,要把油茶产业发展纳入综合开发,一并考虑,一起谋划。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服务力度,对油茶产业发展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
(二)培育龙头,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
1、培育龙头。培育油茶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是发展壮大油茶产业、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一是鼓励企业引进资金和生产工艺进行嫁接改造,精心包装油茶产业项目,大力开发油茶招商,吸引客商来**兴办加工企业、销售公司或建设基地。二是要认真落实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油茶生产龙头企业税费、用地、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2、争创品牌。市场是油茶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没有市场,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而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因此,要引导油茶加工
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尽快注册绿色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品,争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通过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形成我市茶油的特色品牌。
(三)调优结构,挖掘油茶生产潜力
1、因地制宜选准品种。良种是油茶生产的第一要务。在选择品种过程中,要与本地土壤、气候等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因地制宜。同时,要下力气建设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加速推进油茶品种改良。
2、加大力度培训农民。发展油茶产业,政府只能起引导作用,农民才是主体。因此,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油茶生产技术培训,让他们学会嫁接、育苗、种植、修剪等一系列技术,成为合格的育苗工和种植工。同时,要组织农民到油茶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学习参观,借鉴经验,坚定他们种植油茶的信心和决心。
3、完善网络搞好服务。要注重建设发展油茶产业的科技服务网络,建立油茶林病虫害测报制度,抓好病虫害预警和防治工作。创新科技服务方式,鼓励科技人员走出机关,以技术参股、技术承包等形式深入生产第一线,搞示范、树样板,切实有效地推动良种良法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