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推出稳定物价措施
我国推出稳定物价“国16条” 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2010-11-2
2据新华社北京电 国务院办公厅2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稳定物价的“国16条”包括: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稳定农副产品供应
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
保障化肥生产供应
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
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
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
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
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
健全价格监管法规
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
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
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通知》指出,将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和稳定市场价格工作。
●《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和各地切实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设。加强冬季粮油生产田间管理。完善糖料收购价格政策和利益共享机制,稳定榨糖企业生产。
●《通知》要求,各地区保持地方储备粮油的投放力度,落实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有关部门要继续把握好中央储备粮、油、糖投放和轮换的节奏、力度,保障市场供应。铁路部门要做好新疆棉花调运工作。
运输鲜活农产品免通行费
《通知》决定,自12月1日起,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少量混装其他农产品以及超载幅度在合理计量误差范围内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整车合法装载车辆执行;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列入绿色通道品种目录。各地区要进一步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
各地将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通知》要求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对财政有困难的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按照隶属关系,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补贴,各大中专院校要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切实安排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
市场干预重点打击恶意囤积
《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通知》强调,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对已经确定的调价方案,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完善配套措施,审慎出台。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通知》要求尽快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强化成本监管。抓紧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将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的行为纳入价格监管范围;强化价格监管力量,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事件。
11月底前各地必须出细则
《通知》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今年11月底前将贯彻落实本通知的情况报告国务院。国务院将组织督察组赴各地调查了解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市场物价情况。
七部门启动落实措施
农业部近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开发南方冬季农业,引导农民利用冬闲田发展冬油菜、蔬菜等高效作物。同时,扩大南菜北运蔬菜种植面积,增加速生蔬菜生产。另外,增加北方蔬菜生产。
除农业部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日前分别启动措施,着手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国家发改委:派出督察组分赴价格涨幅较大地区,进行检查督导。
财政部:已会同民政部对今冬明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进行了部署,指导各地采取适当调整城乡低保标准或补助水平、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一次性补贴等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受到影响。
铁道部:保证重点物资运输。
商务部:保障蔬菜市场供应。
工商总局:加强市场监管。
国家粮食局:加大政策性粮食市场投放力度。
反应
全国粮油菜价格止涨回跌
宏观调控政策出台的预期驱使市场价格暴跌。11月13日~11月19日国内食用油现货市场四大主要品种呈现全面大幅下跌的格局,其中豆油、棕榈油价格跌幅最大,全周跌幅在460~650元/吨,菜油和棉油价格全周跌幅也在100~200元/吨。截至11月19日,国内主要地区一级豆油销售价格集中在9450~10340元/吨,均价在9895元/吨,较上周末大跌650元/吨。另据新华社报道,与前一日相比,11月21日,主要蔬菜品种价格回落。
分析
价格若大涨国家或管制
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夏粮丰收,粮食价格的上涨主要来自于生产成本的上涨。不过短期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先行反映价格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最近已经出现了两三天的回调。如果价格继续大涨,国家或许会出台涨价报批机制,制定批零差价率,以避免市场出现炒作商品、哄抬物价行为。
不过记者昨日从多家企业获悉,目前尚未收到涨价报批的要求。
平抑物价伤及生态链 菜贱伤农怪圈隐现
http://.cn2011年01月08日 11:18中国经营报[ 微博 ]中国经营报作者: 黄杰
进入三九寒冬,老百姓却会惊奇地发现,时下一些类似莴笋、菠菜、黄瓜等青菜的价格,反而比刚刚过去的秋天还要便宜。
“成都的莴笋每斤只要0.2元,即便是在盛夏,也不止这个价钱啊。”1月5日,从成都前往深圳出差的党先生坦言说,近期以来,菜价回调的速度、程度都非常诡异。
早在两周前,北京工商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发出警示:他称,自2010年11月份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平抑物价力度,导致蔬菜价格在近期出现大幅回落,甚至部分菜价已经严重跌破菜农种植成本。“后期一旦再次出现大范围的雨雪灾害,菜价很可能再陷暴涨旋涡。”胡俞越说。
此时,胡俞越的担忧已经应验:进入2011年仅仅一周时间,低温凝冻灾害就已经袭击贵州、湖南、广西等南方多个省份,交通受阻、电网线路覆冰,部分地区蔬菜价格再次出现全面上涨。
“我们这里的部分菜贩子被抓了。理由很简单,菜贩子想抬高蔬菜批发价格,但政府不允许,菜贩子无利可赚就不发菜,罢市,政府认为他们借助批发商的垄断地位干扰了市场秩序,于是就有人被抓了起来。”2010年的最后几天,来自山东济南的一些蔬菜批发商告诉记者,为了满足政府要求市场终端实现低价销售的要求,现在批发商一方面采取了薄利多销策略,另一方面,对前来交售蔬菜的菜农进行压价收购,使得菜农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
据这些批发商透露,菜价在2010年最后1个月的跌幅普遍超过30%。“上海青、莴笋等菜价的跌幅甚至超过了50%,个别菜价比夏天盛产期还要低。”一位王姓蔬菜批发商说,他们发往上海的上海青价格仅为0.2元/斤,许多菜农认为这个价格太低了,连种植成本都无法收回。
山东蔬菜批发商的遭遇与苦衷并非个案,多地菜价终端价格受政府强势打压措施,全面出现了暴跌。
菜价暴跌的程度可以通过各地物价局的公告数据管窥一二。以广西、辽宁为例,白菜、黄瓜、茄子、莴笋、白萝卜等蔬菜价格已经重回“一元时代”;在南京,上海青这种蔬菜的零售价仅为每斤0.3元;而在山东、陕西等蔬菜主产地,一些菜农由于无利可图,已经出现了弃(菜)棚赋闲的趋势。
胡俞越认为,菜价的快速跌落,主要在于各地政府在“国16条”出台之后,纷纷采取了“理顺”购销渠道、进行财税补贴等方式,进而导致蔬菜购销产业链条生态环境快速发生逆转。
“ 生态环境逆转的首要表现形式,在于现有的购销价格已经完全背离了正常的商业价值规律,菜贩子无利可图,首先会选择罢市,直接导致蔬菜购销进度延缓,使得大量可以出棚的蔬菜总量增高,造成了蔬菜供应大于需求的假象。”胡俞越表示,菜价暴跌对菜贩子而言,仅仅会在短期内挫伤其加大购销的积极性。但对菜农而言,他们一旦长时间赚不到钱,很可能会转变土地使用用途,从而陷于“菜贱伤农”的怪圈。
除了严查批发商哄抬菜价之外,各地地方政府究竟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段与措施,带来了蔬菜价格大幅暴跌的局面?
记者调查获知,国内绝大多数大型城市对辖区内的大型菜场卖场进行了免除管理费、减免税费、摊位费,开通高速公路绿色蔬菜运输通道,乃至直接对批发环节进行大额补贴等措
施,上海、北京等特大型城市甚至采取了建立“直供菜”购销体系,大力平抑菜价。
如在2010年11月26日,上海8家蔬菜合作社(类似批发商)就和普陀、闸北、虹口、杨浦四区的40家标准化菜场,签署了产销对接协议,双方希望通过蔬菜产销直供,省掉中间加价环节来平抑菜价。但据部分媒体调查,这场约定由政府进行一定补贴的“直供菜”项目,半数以上的签约菜场并没有实现与蔬菜合作社的直接购销。
上海当地媒体称,政府大力平抑物价之后,一斤青菜,已经从2010年10月底的1.8元,跌到如今的0.6元,身价在不到两月的时间里内大跌近70%。
而据胡俞越调查,在此番涉及面众多的平抑菜价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对大型蔬菜卖场、大型蔬菜批发商均进行了秘密补贴,具体的操作流程为,政府按照市场供需总量进行补贴,转而要求菜贩以最低的可承受价格进行销售。但大多数时间,拥有获得补贴资格的大型卖场或中间商在获得补贴之后,会再次将已经获得补贴的蔬菜进行原地转手,二次进入卖场再次寻求地方政府的补贴支持。
“类似于此前部分地方粮库为了获取国家补贴,联合粮食加工企业就地‘转粮’的手法,有人在此番平抑菜价过程中,已经截取了巨额国家补贴。”有部分市场人士向记者证实说。但包括国内最大的蔬菜产业集团——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在内,所有受访的蔬菜产业企业均否认获得了政府补贴。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总裁姬海荣表示,补贴传闻从2010年11月下旬开始一直在传,但迄今为止,该集团并未获得。
但是,姬海荣也表示,本轮菜价暴跌的确很蹊跷。“完全不符合市场价值规律,更与天气趋冷的变化趋势完全背离。”姬海荣认为仅仅依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几次价格督查就能使得大多数菜价暴跌30%,几乎不可能,因此,市场普遍怀疑菜价暴跌背后潜藏利益输送。
菜价暴跌诱发蔬菜购销产业链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同时,一场形势更为严峻的低温凝冻灾害,已经悄然袭击了贵州、湖南、广西等南方多个省份,导致交通受阻、电网线路覆冰。据报道,2011年1月3日,重庆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盘溪蔬菜批发市场”内,多数品种已出现断供现象。盘溪市场本地冬季蔬菜只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都要靠从云南、海南等地调运,而这些方向的蔬菜入渝必经贵州境内,贵州冰灾直接阻碍了蔬菜入渝,该市场内大多数来自云南和海南的蔬菜菜品开始全面出现断货现象。
以番茄为例,2011年1月1日,云南番茄在重庆盘溪市场的批发价仅为3元/公斤,但3日凌晨,已暴涨至6~7元/公斤。
中央气象台则在1月6日发布消息称,预计未来10天,贵州、湖南大部地区仍将出现大范围冻雨天气。
“政府可以补贴大型卖场,也可以补贴大型批发商,但眼下的蔬菜价格已经出现了脱离菜农种植成本的可承受范围,外加交通受阻,预计全国菜价将在近期出现全面反弹。”前述山东济南的蔬菜批发商表示,由于成品油价格暴涨等因素,当一斤上海青的运输成本从济南到南京就需要0.05元时,很难想象,南京的上海青市场零售价格为何只是0.3元/斤。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总裁姬海荣亦表示,国家全面平抑物价的举措和初衷一定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可能因为用力过猛,而误伤了菜农和中间流通商。“仅以成品油价格为例,短短50天时间连续上调两次,这意味物流成本急剧增加,种植成本也因为节气原因大幅增加,现在的菜价,为什么会比夏天还低?”姬海荣分析称,菜价在政府有形之手严重干扰下,已经趋向扭曲。
胡俞越则更为尖锐地表示,现行的平抑菜价政策,实质是在用政府力量强行扭转市场发展趋势,短期看,的确收效巨大,但长期看,任何一次政府行政力量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干预,都会带来更加强烈的反弹。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等一些专业咨询公司的分析师也认为,政府选择在冬季“镇压”蔬菜
价格的时间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的根本在供应,而非补贴,或者恶意压价,谁都知道冬天青草也会枯萎,很难理解,政府为什么要选择反季节和反市场规律的逆势操作?”一位分析师说。
第二篇:稳定物价措施
一、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切实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设,南方省区和有关蔬菜主产区要抓好冬季蔬菜的生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给予必要的支持;各地尤其是城市人民政府要扩大速生蔬菜生产规模,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加强冬季粮油生产田间管理。完善糖料收购价格政策和利益共享机制,稳定榨糖企业生产。
二、稳定农副产品供应
各地区要保持地方储备粮油的投放力度,落实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有关部门要继续把握好中央储备粮、油、糖投放和轮换的节奏、力度,保障市场供应。城市人民政府要提前做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和越冬蔬菜等农副产品储备工作,加快蔬菜批发市场、社区菜店和冷链物流建设,提前做好粮食、食用油、蔬菜等应急保障预案。铁路部门要做好新疆棉花调运工作。
三、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
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自2010年12月1日起,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少量混装其他农产品以及超载幅度在合理计量误差范围内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整车合法装载车辆执行;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列入绿色通道品种目录。各地区要进一步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
四、保障化肥生产供应
继续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企业正常生产用电、用气供应,不得对化肥企业拉闸限电。控制化肥出口,调整化肥出口关税政策和淡旺季划分时段。切实落实化肥淡季储备政策和计划安排。
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
进一步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搞好运力衔接,确保冬春季能源供应。煤炭主产区人民政府要组织好煤炭生产,尤其是安排好元旦、春节“两节”期间的生产,不得干预煤炭外运。煤电双方要衔接好2011电煤供需合同,煤炭行业要加强自律,保持价格稳定。石油企业要采取经济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负荷,增加柴油产量,保障市场需求。各地区要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的电力供应,不得随意拉闸限电。
六、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对财政有困难的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按照隶属关系,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补贴,各大中专院校要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切实安排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
七、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各地区要根据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八、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
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对各级政府批准的收费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九、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
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对已经确定的调价方案,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完善配套措施,审慎出台。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十、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
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落实经营者最高库存量的规定,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监管;取缔无证照收购加工棉花的行为。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对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
十一、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
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抑制过度投机。研究制定规范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管理办法,清理整顿电子交易市场,取缔非法交易。
十二、健全价格监管法规
尽快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强化成本监管。抓紧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将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的行为纳入价格监管范围,增强处罚的针对性,加大处罚力度。
十三、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
强化价格监管力量,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事件,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
十四、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
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建立健全价格新闻披露机制,及时公布市场价格情况,客观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准确阐释价格政策,澄清不实报道,稳定社会预期。
十五、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各地区要把稳定价格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研究制定价格应急预案,依法完善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增强价格调控监管能力。
十六、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国务院确定的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各地区、各部门要在2010年11月底前将贯彻落实本通知的情况报告国务院。国务院将组织督察组赴各地调查了解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市场物价情况。
第三篇:16项措施稳定物价
国务院公布16项措施稳定物价 将发价格临时补贴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
国发〔2010〕4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关系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供 应、强化监管,保证了市场供应和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 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 性,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 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 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切实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设,南
方省区和有关蔬菜主产区要 抓好冬季蔬菜的生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给予必要的支持;各地尤其是城市人民政府要扩大速生蔬菜生产规模,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加强冬季粮油生产田间管理。完善糖料收购价格政策和利益共享机制,稳定榨糖企业生产。
二、稳定农副产品供应
各地区要保持地方储备粮油的投放力度,落实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有关部门要继续把握好中央储备粮、油、糖投放和轮换的节奏、力度,保障市场供应。城市 人民政府要提前做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和越冬蔬菜等农副产品储备工作,加快蔬菜批发市场、社区菜店和冷链物流建设,提前做好粮食、食用油、蔬菜等应急保障预 案。铁路部门要做好新疆棉花调运工作。
三、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
完善鲜活农产品 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自2010年12月1日起,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少量混装其他农产品以及超载幅度在合理计量误差范 围内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比照整车合法装载车辆执行;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列入绿色通道品种目录。各地区要进一步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 超市进场费。
四、保障化肥生产供应
继续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企业正常生产用电、用气供应,不得对化肥企业拉闸限电。控制化肥出口,调整化肥出口关税政策和淡旺季划分时段。切实落实化肥淡季储备
政策和计划安排。
五、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
进一步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搞好运力衔接,确保冬春季能源供应。煤炭主产区人民政府要组织好煤炭生产,尤其是安排好 元旦、春节“两节”期间的生产,不得干预煤炭外运。煤电双方要衔接好2011电煤供需合同,煤炭行业要加强自律,保持价格稳定。石油企业要采取经济和 技术手段提高生产负荷,增加柴油产量,保障市场需求。各地区要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的电力供应,不得随意拉闸限电。
六、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对财政有困难的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按照隶属关 系,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补贴,各大中专院校要保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切实安排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
七、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各地区要根据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八、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
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对各级政府批准的收费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九、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
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对已经确定的调价方案,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完善配套措施,审慎出台。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十、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
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落实经营者最高库存量的规定,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监管;取缔无证照收购加工棉花的行为。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对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
十一、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
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抑制过度投机。研究制定规范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管理办法,清理整顿电子交易市场,取缔非法交易。
十二、健全价格监管法规
尽快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强化成本监管。抓紧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将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的行为纳入价格监管范围,增强处罚的针对性,加大处罚力度。
十三、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
强化价格监管力量,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事件,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
十四、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
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建立健全价格新闻披露机制,及时公布市场价格情况,客观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准确阐释价格政策,澄清不实报道,稳定社会预期。
十五、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各地区要把稳定价格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研究制定价格应急预案,依法完善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增强价格调控监管能力。
十六、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国务院确定的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各地区、各部门要在2010年11月底前将贯彻落实本通知的情况报告国务院。国务院将组织督察组赴各地调查了解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市场物价情况。
国务院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国务院办公厅)
第四篇: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 保障民生热点专题
【背景材料】
一.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
2010年7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1、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稳定发展。
2、稳定农副产品供应各地区要保持地方储备粮油的投放力度,落实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保障市场供应。
3、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自2010年12月1日起,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列入绿色通道品种目录。要进一步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
4、保障化肥生产供应继续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企业正常生产用电、用气供应,不得对化肥企业拉闸限电。控制化肥出口。切实落实化肥淡季储备政策和计划安排。
5、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进一步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搞好运力衔接,确保冬春季能源供应。要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的电力供应,不得随意拉闸限电。
6、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对财政有困难的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7、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各地区要根据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尽快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8、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对各级政府批准的收费项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9、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对已经确定的调价方案,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完善配套措施,审慎出台。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10、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落实经营者最高库存量的规定,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监管;取缔无证照收购加工棉花的行为。对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
11、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抑制过度投机。研究制定规范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管理办法,清理整顿电子交易市场,取缔非法交易。
12、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尽快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强化成本监管。抓紧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将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的行为纳入价格监管范围,增强处罚的针对性,加大处罚力度。
13、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强化价格监管力量,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事件,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
14、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建立健全价格新闻披露机制,及时公布市场价格情况,客观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准确阐释价格政策,澄清不实报道,稳定社会预期。
15、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
子”市长负责制各地区要把稳定价格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调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及时研究制定价格应急预案,依法完善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增强价格调控监管能力。
16、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国务院确定的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推升物价的五大主力
1. 游资之说从10月CPI上涨4.4来看,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1%。食品价格占CPI权重34%,其价格的波动带动了CPI的快速攀升。农产品上涨,游资炒作和不法经营者采取欺诈、串通、哄抬、囤积等不正当手段操纵相关商品价格,是直接推手。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相对充裕,在楼市降温、股市低迷的情况下,社会上的游资容易把目光投向农产品。
2. 信贷狂潮2009年,全国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达到9.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7%,较GDP增速高出近20个百分点。即使是今年以来央行开始对信贷进行收缩,但月贷款增量仍维持在5000多亿元以上。目前货币超发引发物价上涨恶果已经显现。目前物价上涨根源在于货币发行量太大,这是导致物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3. 货币供应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了93.41倍,但从1985年到2010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却增长了814倍。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广义货币供应量最大国家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通胀之势。为何中国的货币供应如此之高? 1995年以来,中国形成了出口导向、被动超发货币的经济模式,通胀经济是被动超发货币的恶果。今天中国广义货币超过60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1.6到1.8倍,广义货币与GDP之比全球最高。4.美国输出催生通胀的外部力量。11月4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于美元在很多国家具备外储功能,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新兴经济体的决策者和研究专家们,不得不面临更为复杂艰难的流动性泛滥和高通胀挑战。今年10月份,“金砖四国”中的中国CPI达到4.4%,但巴西、俄罗斯、印度CPI涨幅分别达到了5.2%、7.5%和9.8%,大大超出了各预设通胀目标,其中印度食品价格涨幅连续52周超10%。今年8月以来,美元超发形成的贬值,已经撬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热钱流入进行短期套利,也让发展中国家恐慌。5.成本推动成本上涨,也被认为是本轮通胀的基础性因素。截至9月,全国已经有27个省市区上调了劳动力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国家已连续几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流动性过多只是当前物价上涨的一个短期因素,长期来说,成本上升才是物价上涨的真正推手。
三.联合行动遏制消费价格上涨
1、国家发改委:派出督查组分赴价格涨幅较大地区,进行检查督导,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
2、财政部:会同民政部指导各地采取适当调整城乡低保标准或补助水平、发放临时生活补助、一次性补贴等措施。
3、铁道部:承诺克服运力紧张等困难,全力保障煤炭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
4、农业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
5、商
务部:制定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方案,对蔬菜价格实行每日监测、并及时进行储备投放。
6、工商总局:严厉打击农产品市场中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
7、国家粮食局:派工作检查组分赴秋粮主产区指导,加大政策性粮食市场投放力度。
8、中国人民银行:11月19日,决定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9天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接指向了“遏制物价上涨”。9,国务院:11月20日调控物价“国十六条”组合拳出击,增加低收入人群补贴、价格管制和加强监管防止囤积投机等举措纷纷出台。10 .中共中央政治局: 12月3日召开会议,中国明年的货币政策立场将从目前的“适度宽松”回归“稳健”。这意味着,刺激政策退出,防范通胀成为当前重中之重。
第五篇:我国推出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计划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推出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计划
作者: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2期
针对科普场所、大型企业及科研机构缺乏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的现状,我国有关机构正在多所大学和机构试点开展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孙也刚介绍说,2012年,教育部已与中国科协联合开展推进培养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首批在6所高校和7家科技场馆开展。试点高校招生类型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全国统考途径招收的生源主要为理工科专业的应往届本科毕业生。2012年先期开展培养科普教育人才、科普产品创意与设计人才、科普传媒人才等三个方向的试点工作,并根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逐步扩大培养方向。(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