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色股份_造血式扶贫的新模式
“红色股份”----造血式扶贫的新模式
省局挂勾扶贫的江城县康平镇营盘山村每年仅有2000元左右的微薄收入,属于典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省局赴江城县康平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将省局的扶贫项目资金注入营盘山村农业综合开发部,转化为红色股本的“红色股份”参股项目。由依法成立的“营盘山村农业综合开发部”代表村集体参股银盘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成功实施后,从第二年起,营盘山村将有2万元以上的集体收入。
营盘山村银盘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作队的指导下,于2014年1月成立,由5名食用菌种植大户组成,注册资金118万元。将是一家集香菇专业制种、栽培、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康平镇香菇产业领头羊。目前已完成61亩核心基地 “三通”一平建设,43亩香菇种植基地外棚、内棚建设基本建成,预计于7月底全面建成,年底见效。
第二篇:集中饲养精准造血式扶贫
集中饲养精准造血式扶贫
XX市XX乡XX村养驴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XX市位于XX省西北部,XX地区西部,西北与内蒙古XX县和XX旗毗邻,东北与XX市XX区接壤;东临XX市;南靠XX县。地理位臵介于东经XX至XX′,北纬XX至XX之间,南北长约125公里,宽约100公里,呈东南西北方向狭长带分布,总幅员面积5103平方公里。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低山丘陵,海拔高度在303—491米之间;中部为沿河平原区;南部为沙丘起伏;东南部位于XX河下游,地势低洼。西北部与科尔沁大草原接壤,与内蒙XX盟毗邻,受内蒙牧民的熏陶,当地农民多年来具有饲养牛、马、驴、骡的丰富经验。
XX市XX乡XX村,位于XX市西北部。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7286亩,户数350户,总人口925人,贫困户148户,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7900元,养殖奶牛244头、马15匹、驴30头、猪196头。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
XX村养驴建设项目符合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会议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臵,立项依据充分。项目建设地点及条件适宜毛驴养殖,具备环境优势。项目建设的技术储备充足,队伍稳定,结构合理,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建设经验。项目建设规模与资金投放量适度,资金来源有保障,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项目建设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措施配套、成熟、先进,建设方案科学、可行。
(二)必要性
2013年XX药业阿胶生产线已由XX市政府立项,阿胶具有美容养颜、强身健体的功效,市场前景看好,它的主要原材料为驴皮。阿胶生产线一经投产,驴皮的价格就会上涨,毛驴的价格随之上升。所以说:养殖毛驴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二是以科技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推动农村经济上新台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三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三、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为XX市XX乡人民政府,项目法人代表为XX乡长。建设单位成立项目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XX乡长担任,副组长由XX村支部书记XX担任,成员由财政局、扶贫办、养驴合作社等相关负责人组成。
(二)建设内容
1、建设标准驴舍10栋,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办公室、宿舍6间300平方米,防疫室、人工配种室6间300平方米,饲料库、干草棚、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围墙1400延长米。建设地点位于XX乡XX村一社屯西。根据饲养要求,结合场地的地形、地势、交通运输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功能分区合理,物流运输通畅。
2、由项目领导小组组织有养驴技术专长的人去德州等地购买种母驴1000头,种驴100头,购回后放在养驴小区统一饲养。
(三)投资估算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投资350万元,占总投资30%;购种驴和种母驴投资850万元,占总投资70%。
(四)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00万元,自筹资金200万元。
(五)项目建设计划
该项目如果在7月末前立项,进度安排如下: 8月20日前完成小区土地审批、项目招标、施工图设计; 8月21日进行土建施工; 10月20日前完成土建工程; 11月10日前购进种驴和种母驴; 11月20日前项目验收、投产运营。
四、项目实施细则
项目结合XX村的实际情况,项目实施细则采用24字方针,即:统一采购、集中饲养、市场营销、合作经营、产权抵押、规范运行。统一采购就是项目实施后,由项目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到外地购进优质基础母驴和种驴。集中饲养就是基础母驴和种驴购回后,由项目领导小组在合作社选出责任心强,有饲养经验的饲养员在养驴小区内饲养。市场营销就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购进和销售种驴和基础母驴,使养驴项目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合作经营就是成立养驴专业合作社+部分贫困户直接参与到养驴项目中来,项目的盈亏与每个人的经济直接挂钩。产权抵押就是每个参与养驴项目的人都要签订协议,以资产或资金作为抵押。规范运行就是形成养驴产业化模式,以养驴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全村及全乡的养驴积极性,使养驴项目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五、项目建设目标及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生产后,每头驴的年养殖成本按1000元计算,1100头驴,年养殖成本为1,100,000万元,1000头种母驴,年产驹800头,每头按2000元计算,产出效益1,600,000万元,年可获效益50万元。
(二)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扶贫农户的同时,壮大养驴产业的发展,打造成XX北部最大的养驴基地,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能够安臵农村剩余劳动力,保持社会稳定、繁荣社会经济。可使XX北部广大农民以养驴项目基地为依托,开展多种经营生产,实现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效益分析
此项目的运行,每年可产出相当数量的驴粪,驴粪经过发酵形成较好的有机肥料,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有效保护土壤结构,保护土壤上面的植被资源,使生态环境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实现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少水旱灾害、保土护坡、美化环境、增加土壤肥力、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缓解温室效应等。使项目区自然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项目区领导小组,制定出领导小组职责: ①选择和确定项目区及实施机制;
②负责组织对项目实施的政策指导、能力建设等工作; ③负责对市相关部门汇报项目实施情况; ④负责对整合资金的落实和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管理
按照规划、实施、资金、效益、技术到村、到户的原则,建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建档—信息反馈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管理体系,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公示制等。实行村民自我监督、引入审计监督和举报投诉及时。项目验收采取办法包括随时抽查,中期检查和竣工验收等。
(三)资金管理
在资金管理上,将严格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
项目资金使用实行专人负责、专户储存、专帐核算。
(四)质量保障
建立项目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体系,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公开招投标,工程监理制,资金运行监察制和项目验收制等有关制度,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考察和评估,确保项目质量。
(五)产业保障
利用项目扶贫资金1000万元,养驴合作社自筹资金200万元,计划整合项目资金1200万元。
项目占地60000平方米,建设驴舍10栋10000平方米,运动场8000平方米,饲料加工及库房2000平方米,配套购臵安装0.5t/h饲料加工机组2套,青储窖3000立方米,配套购臵安装变压器1台,供电设备1套,建设化验、检验、办公室600平方米,建设厂区混凝土道路1500平方米,建设厂区围墙1400米,建设粪尿处理池1000立方米。
目前对项目区的选址已经完成,待上级有关部门确定立项后,按实施方案如期实施。
第三篇:开启电商扶贫新模式
开启电商扶贫新模式
2016年第2期
伍义兵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能够克服交通区位瓶颈制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能把贫困地区绿色、天然、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城市,减少中间环节,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帮民富、解民忧,开辟出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径,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互联网+”在助农增收中的作用,是我们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电商扶贫大有作为
(一)电商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要想富,先修路”,是扶贫开发多年的经验积累。谷城县以通乡通村公路、寄宿制学校、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土地整理等为重点,先后为贫困村硬化改造道路310.3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5处,新建宽带接入点29个,新发展有线和无线电视用户9800多户,有效地解决了部分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等问题。但是,贫困地区地处偏远,生产条件落后,生活自给自足,交通、信息、人口素质等仍是导致贫困产生的最大因素。电商使传统概念中的时空距离成为“零距离”,贫困地区群众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得到和其他地区一样的信息资源和产品市场。
(二)电商创新了扶贫方式。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把扶贫开发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方向,探索总结了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社会救助扶贫、教育提升扶贫、城乡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状况,但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生产生活水平,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存在。而电商扶贫的特点,就是利用电子商务对接广域大市场的方式,来突破贫困地区本地市场的局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脱贫,提供强大的市场动力,让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市场竞争中同等参与、同步起飞。
(三)谷城迫切需要电商扶贫。谷城贫困地区现有宜林山场面积286万亩,可供开发的动植物物种1000多个,其中:山野菜300多种,中药材200多种,特种植物近100种,畜禽水产200多种,蔬菜、瓜类200多种,优质粮油20多种,其中已开发的名优特新农副产品100多种,产量近百万吨。这些特色资源、土特产品分布在贫困大山中,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群众“守着金山在要饭”。有效地开展电商扶贫,通过信息直达、技术直达、资金直达、市场直达、订单直达,将为精准扶贫带来全新理念、全新思路、全新模式,使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得到更加精准的识别和落实。
二、电商扶贫的路径思考
(一)大力推动规划引领与电商扶贫相融合,科学谋划区域扶贫攻坚构架。主动对接国家和省秦巴山片区、幕阜山片区规划,坚持顶层设计,突出地域特色,以电商扶贫项目作支撑,精心编制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整体规划,统筹谋划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按照“规划到位、分步实施”的思路,认真编制时间表、路线图和项目库,明确投资主体、责任主体,从核心区起步,扎实推进。建立健全县、乡电商扶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成立县电商协会,形成政府、协会、驻村工作队共同推进电商扶贫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县电商服务中心、乡服务站和村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为贫困地区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健全上下游服务链;依托国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各地电商产业园、创业孵化园,为贫困地区网商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大力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智慧谷城”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光缆入乡、入村、部分光纤入户,行政村通宽带和连片特困地区行政村互联网覆盖。强化宣传营造电商扶贫良好氛围,加大电商扶贫的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主流媒体上开辟专栏,进行跟踪式专项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电商扶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灵活运用微博话题、微信栏目,对电商扶贫工作持续开展宣传报道,营造电商扶贫的浓厚舆论氛围。
(二)大力推动交通建设与电商扶贫相融合,大力改善区域扶贫攻坚条件。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建设项目,配合电商扶贫项目建设,抓好谷竹高速、老谷高速,重点抓好河谷大桥、襄阳港区谷城综合码头、316国道和303省道改造升级工程,加快谷南、盛粟路快速旅游通道和县、乡、村道建设,扩大路网覆盖面。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面向乡村的“草根物流”,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提高网货配送效率。通过物流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在贫困乡镇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在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开展集中收购、集中配送,促进物流快递乡镇基本覆盖,功能覆盖到村。建立网货供应监管体系,确定特色主业、主打产品,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要求,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加工,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
(三)大力推动改革创新与电商扶贫相融合,努力形成区域扶贫攻坚合力。创新工作推进机制,把电商扶贫作为县委、县政府扶贫开发重要抓手,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和工作专班具体抓,切实抓紧、抓实、抓出实效。创新资源整合机制,设立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建立专项扶贫资金逐年增长机制。创新政府扶贫、市场扶贫、社会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的大扶贫机制。建立系统的人才培训体系,做好电商扶贫的系统培训和专项培训,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专家理论讲解与店主现身说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加强对网店经营者的专业培训,重点对网上开店、网店装修、客服、运营推广、产品拍照美化及店铺管理维护工具等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帮助掌握利用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的一般流程,并能独立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培训一名电商应用人才和信息员。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电商扶贫统计通报制度,重点考核网店数、销售量、交易额及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外销农特产品的成效,以及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情况。建立健全电商扶贫部门协作机制,对电商扶贫工作进行季度检查、半年通报、年底考核,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每年评选表彰一批电商扶贫成效突出的“明星网店”和“诚信网店”,给予奖励;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电商扶贫形象的不良行为,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予以惩罚。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将电商扶贫纳入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范围,对开办网店、从事网货生产销售的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生产销售网货产品、带动效果明显的企业和网店,给予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小额信贷支持,政府按基准利率贴息。鼓励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贫困乡镇设立服务网点,村设立金融服务代办点,改善农村网店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条件。引导和推广网上众筹等新型融资方式,丰富融资来源,拓宽融资渠道。■
(作者系中共谷城县委书记)
第四篇:精准扶贫:推进“互联网+”新模式 实现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推进“互联网+”新模式
实现精准扶贫
按:2016年9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苏晓云在“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蔡甸论坛”发表了主旨演讲,重点阐述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信息化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制高点,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健康发展,探索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改革与深化。
一、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充分认识推进“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的深远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当前,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呈现出更多的活力和更高的参与度,为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推动下,近两年来,我国贫困地区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上交易持续快速增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扶贫效应。据报道,现在,全国已有832个片区贫困县在阿里巴巴上卖东西,一年卖了215亿元,其中,网上销售超过亿元的国家贫困县市有38个。这只是一个阿里巴巴,如果全国统计,那就相当多了。由于有了电商和互联网,农民很快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市场发生了什么。实践证明,“互联网+”开启了新一轮的经济革命,“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农村贫困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有效途径。
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这些海量信息,特别是大数据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湖北省扶贫开发协会的首次扶贫论坛,选择了“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其宗旨、目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信息化作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制高点,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健康发展,探索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改革与深化。
二、立足实际,企业“互联网+”
精准扶贫正在健康发展
这次会上,专家的演讲、有关会员企业的经验介绍,充分展示了我省农业企业、特别是扶贫龙头企业,在精准扶贫中大力推进“互联网+”新模式,既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新业态、新亮点,也为贫困农户精准扶贫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地处武汉蔡甸老区的省扶贫协会会员企业——武汉荷香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靠“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成功实现了公司、合作社、贫困农户的“三赢”。他们完善提升了荷香源公司的官方网站,在“淘宝”、“天猫”上开设公司独立的网店,在网上进行产品直销。同时,开设了荷香源公司公众微信号,开展产品微分销。他们与多家网站合作,目前已经与“一带一路农业与食品交易信息网站”、“中国莲藕网”、“融E购网”、“中国网库”、“抠抠网”等互联网平台联姻,推销公司产品。使企业用户和消费者对于“互联网+”和网上购物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体现了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省扶贫协会副会长单位会员——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参与产业扶贫,“十三五”期间计划在国家贫困县新建生物电厂200家,配套建设20000个村级秸秆收购点,通过产业带动,力争帮扶2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省扶贫协会副会长单位会员——罗田县刘锦秀的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推行“互联网+”,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2015年以来,服务带动养羊农户7700多户,年出栏肉羊达到15万只,年销售收入1.5亿元,形成了以罗田县为中心的跨县域连片发展的肉羊商品生产基地,建立了市场营销网络,打开了黑山羊特色产品的市场销路。他们的羊肉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等渠道,在星级酒店、大型超市、连锁专卖店等,已经销售到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大中城市,为把广大贫困群体带入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福祉。
还有许多会员企业,立足当地优势,结合公司实际,加强战略谋划,扎实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为村出列、户脱贫和农业跨越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他们中,有的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的示范应用,有的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的积极推动农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探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有的以标准化物联网监测示范基地为重点、建设覆盖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农业物联网基地,等等,都从不同层面,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推动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健康发展,为我省产业扶贫提供了新作法和模式。
三、积极作为,扎实推动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
“十三五”是全面贯彻落实“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战略,加快扶贫攻坚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对“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生产和精准扶贫所面临的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的双重约束日益严重。如何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转型发展,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是新常态下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为此,特向协会会员企业提出以下几点希望:
(一)“互联网+”要接好贫困乡村地气。贫困地区农村互联网发展,要对接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日常生活、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要适应农业特点和精准扶贫目标,接好贫困乡村的地气,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探索可持续的市场运行模式。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多层次服务平台,完善物流网络体系。要提高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打造农村信息“高速公路”,让贫困地区群众享受数据红利。要充分发挥协会企业和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
(二)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扶贫的示范应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前提是,“互联网+产业扶贫”。要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扶贫对象的区域分布、生产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量身定制”特色化、专业化、接地气的扶贫产业,以产扶贫、以产带贫、以产脱贫。一要坚持“以用为要”,依托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强农业物联网产业链。优先围绕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精细管理、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管理及溯源等领域,建立管用、实用、好用的物联网。二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力量,开展农业物联网研究,为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系统集成、批量生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要建设“互联网+”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带动农业物联网整体发展。要针对产业扶贫靶向不准的问题,依靠“互联网+”,把扶贫对象发展产业与公司经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贫困农户+互联网+会员公司”等模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通过“当家产业”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扶贫龙头产业真正发挥“龙头作用”。
(三)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对接,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为农民打开了另一扇致富之门。抓贫困农村电子商务,主要任务有三项:首先是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其次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电子商务,其三是休闲观光的电子商务。要培养农业电子商务的市场主体,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化培育,使其尽快成为农业电商的市场主体。要协调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对接电商平台,让贫困农户分享“互联网+”的增值利润,逐步形成“以销定产”的发展格局。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开展生鲜农产品和农资的电商扶贫。
(四)积极推动精准扶贫大数据创新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要统筹现有和新增数据资源,以数据共享开放为核心,以大数据开发利用为着力点,逐步形成覆盖全面、业务协同、上下互通、众筹共享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发展格局。要加强数据中心、农业智能服务系统、农业行政管理指挥系统、扶贫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农业智能模型系统和扶贫数据库的研发应用。要结合贫困地区实际,针对市场同类产品消费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到市场的“热点”,帮助当地挖掘农产品的“卖点”,开发产业扶贫特色产品。要探索发展“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建立“地方特色馆”,推进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等上网、进城,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模式,扶持贫困地区农村实体经济,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贫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辟长效脱贫致富之路。
(五)强化领导,为“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提供工作保障。争取把“互联网+”精准扶贫、推进农业信息化上升为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投入和资源要素整合力度,形成推动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持、标准规范、市场监管等,努力创造“互联网+”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的有利环境。鼓励贫困村基层组织和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探索,重视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大力推进“互联网+”生态农业作为精准扶贫的创新发展。要按照重点环节、主要行业等,明确发展重点和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加大督查和服务指导力度,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第五篇:“支部+电商”开创电商扶贫新模式
“支部+电商”开创电商扶贫新模式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杏坪镇把基层党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引领作用,党员率先示范带动,不断把电子商务和电商扶贫工作向广大贫困群众拓展和延伸,开启了电商扶贫新模式。杏坪镇杏坪社区也积极响应,在詹家湾阳光小区挂牌成立了杏坪镇精准扶贫电商服务平台。
一、党组织引领,合作社牵头,公司助推,电商发力,开创电商扶贫新模式。
杏坪社区盛产核桃、板栗、香椿、土豆、蔬菜等农副产品。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许多农产品只能自给自足,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乏力,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了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杏坪社区副支书叶永峰结合电子商务工作,分别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小组和电商协会,由村支书、主任、文书专门负责电子商务和电商扶贫工作,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形成了党组织、协会、驻村工作队共同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商扶贫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网上销售新模式,以支部为主导,以党员为主体,以农户为基础,通过合作社和公司,借势互联网,开办电商销售平台,农户纷纷响应,将党组织优势转化成产业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党组织引领,合作社牵头,公司助推,电商发力,带动了经济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杏坪社区党组织发展电子商务,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先进作法迅速成为全镇各级党组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法宝”,在全镇得到推广和应用。
二、把党员培养成电商骨干,把电商骨干培养成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开辟了山乡群众增收致富新渠道。
电商扶贫,宣传先行。在电商扶贫工作中,杏坪社区党组织通过召开党委会议、支部会议、党员大会、群众会议等,大力宣传电子商务和电商扶贫政策,动员年轻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了党员示范岗制度和业绩评比制度,要求党员干部率先开办网店,实行月月评比,争先创优,争当电子商务的“排头兵”。
积极实施党员帮建活动。杏坪社区年轻党员8人,大学生村官、挂职第一书记5人,共85人,每人联系2户贫困户或残疾人,进行帮扶指导,鼓励他们开办网店,拓展市场,开展农产品销售。按照“把党员培养成电商骨干,把电商骨干培养成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的思路,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送电商知识进村入户,使基层党员干部率先掌握电商知识和运营方式,率先学会电商管理,带动群众广泛参与。
三、建立中心,成立协会,完善服务网点,开展阵地建设,提升电子商务服务扶贫开发新水平。
为了全面提升电子商务服务群众水平,杏坪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建成了电商服务中心,开办了实体网店,成立乡级电商协会,电商扶贫工作站。重点在精准扶贫村以及公路沿线村,建立了电商扶贫网站、物流快递服务网点和代办点,杏坪社区桥头目前已有三家物流代理点,为群众提供网上销售和快递服务。
整合各类资源,坚持把村级农家书屋、党员电教室、村级组织活动室等服务场所优先服务电商,保障了电商办公场所,配齐了电脑等办公设施,绘制了电子商务运行流程图。建立健全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电商平台以及电商客服管理等制度,保障了电商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夯实阵地基础,形
成了完备的电商扶贫服务体系,使电子商务真正成为农村党员群众创业致富平台。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在精准扶贫中,杏坪社区党组织将继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引领作用,把党旗牢牢插在电商扶贫新领域,助推山乡群众走上了电商创业致富之路,实现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