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地和谐、生态优先”规划理念的应用研究——以南平市城镇体系规划为例
“人地和谐、生态优先”规划理念的应用研究
——以南平市城镇体系规划为例
摘 要:“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是指在各种空间类型中,明确区域中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沉淀意义的各类景观“实体”,并将其划定为控制“实体”,优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空间保护和发展设计,继而在控制格局、环境容量等规则约束下拓展城镇化。应用该理念,南平市进行了关键性的区域“实体”控制规划和城镇空间拓展规划,以构建人地协调的生存、发展空间为目的,更好地促进了南平市城市化与自然机体健康、和谐地发展。关键字:“人地和谐、生态优先”;城镇体系规划;南平市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逐渐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由此国内外的规划专家在规划内容、范围、理论研究、方法技术等方面均进行了创新尝试。本文在借鉴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旨在探讨符合中国城镇体系实际的理想生态格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体现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与时俱进的内在活力。
1探索中的质问
城市设计伴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而出现,从古希腊以神权、君权思想为依托的城堡时代到19世纪后期的工业化、城市化运动,直到现代的城市区域化、信息网络化设计人类“智慧—直应用于都市设计,以获得居住条件的最大利益”(亚里士多德)[1—2],而“人地”协调成为古今中外编制规划时的永恒追求。
反思当前城市规划编制,传统的规划编制方法逐渐显露以下弊端:①传统规划中过多应用刚性的人口预测进行“虚调”,缺乏灵活的“实调”砝码,规划效果受到影响;②大部分规划过度追求效率,优先规划设计城市,忽视乡村建设设计,“二元结构”引人深思;③明确各类“轴线”,划定城镇建设“红线”,城市形态扩张较机械,城市自组织生长受到人为限制;④受经济短期的内在驱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成为规划的“标签内容”,结果往往偏离了“规划富民”的初衷;⑤新时期市场经济社会的变数趋近无限,传统规划内容过于庞杂,规划实施逐渐困难,同时面面俱到的规划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
2质问前的思考
基于以上对区域和规划性质的理解,笔者针对传统规划编制的弊端,以哲学“否定之否定'作为方法论,在质疑中摸索,提出以下规划思想进行探讨学习。
2.1基于“实体”的空间管制
规划应落实“实体”——空间资源,尽量建立在具有自然规律性的空间客体之上。以往规划主要依赖于“人口”这一规划因子,而这一因子兼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复杂的性质就注定对其预测的精度不如只具有“自然属性”的其他实体,从而有利于规划根据科学的“准入法则”来实施关键“砝码”,更为有效、务实地对空间资源进行优化调控。
2.2城乡—体化
规划应注重客观评价,通过比较不同城镇的发展条件和竞争活力来合理确定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使不同城镇之间形成等级有序、功能互补、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
注重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实现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从而促进城乡的融合和协调发展,使之符合更大区域范围内城镇体系的整体效益。
2.3城镇生态化
规划应根据生态化原理,维持生态平衡,使城镇构成的所有成分(如人、自然、社会)等的关系和谐化,形成互惠共生结构,实现“自然融于城镇、城镇归于自然”的理想,从而使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地发展,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不衰的动力。
2.4可持续发展
规划应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注重对名胜古迹、历史文化的保护;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容量对产业、城镇发展及城镇体系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加强资源保护性开发,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同时,划定管制区,提出管制要求,从而保证整体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5以不变应万变
传统规划以生产力的布局为核心任务,尽管多数规划专家提出,规划应由“单目标”向“综合目标”转变、由“面面俱到”向“问题”型转变、由“单方案”向“多方案”转变等,但笔者在认真分析了规划内容的容量、规划效率及可信度等评价指标后,认为规划对象应转变为城镇永远所需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原因在于城镇规模和建设用地功能难以准确预测。故此笔者认为规划内容应由“变量”向“定值”转变,“以不变应万变”,即战略性的控制也是一种前瞻性的拓展。
对以上规划思想进行融会贯通,保留传统规划精华,笔者提出了“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新理念,并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为完善现有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做出尝试。
3“人地和谐、生态优先”规划理念解析
3.1理念内涵
“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是指在各种空间类型中,明确区域中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沉淀意义的各类景观“实体”,并划定作为控制“实体”,优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空间保护和发展设计,继而在控制格局、环境容量等规则约束下拓展城镇化。
3.2理念目的、途径和成果
“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以建立人地协调的生存、发展空间为目的,突出区域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美学特征。其规划思想、途径和成果都有别于传统规划(表1)。4“人地和谐、生态优先”规划理念在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倡导从客观实体入手,旨在维持自然、生物和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共生,使城乡形态迥然不同。具体来说,在城镇体系规划中注重原则性的大地实体生态完整性,并对其进行控制和覆盖,从而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空间和位置,构建城镇发展的根底。
4.1规划内容
笔者认为,城镇体系规划主要用来“控制”和“拓展”,即控制非发展区域和拓展城镇发展空间。
城镇体系规划中受“控制”对象主要包括:①整体山水格局;②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③防灾(森林防护、洪水治理)格局;④生态功能区;⑤旅游景点和游憩走廊。
城镇体系规划中“拓展”对象主要包括:①地区城市化;②城镇职能类型;③城镇等级规模;④城镇体系支撑系统;⑤城镇地域空间。
4.2应用'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理念的城镇体系规划主要框架
从规划原则看,城镇体系规划应该体现:控制城镇发展的过度竞争及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用可持续的眼光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通过城市化推动现代化,用城乡—体化的思想来统筹、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注重区域自然景观和乡土生境的合理保护和开发,用生态城镇的理念实现城市化健康开展。
从规划操作流程看,城镇体系规划应根据区域资源条件、经济综合发展条件和城镇发展支撑条件来确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战略。通过对根本性的区域非发展“实体”进行优先控制、规划,从而框定、限制城镇的发展拓展空间。
5规划设计
5.1南平市发展现状评价
通过对南平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现状的分析,笔者发现如下问题。
(1)因降水集中而引发的水灾和其他自然灾害导致环境门槛被打破、国家投资有限、受传统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束缚、科学文化技术和社会事业起步较晚和产业结构低端等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
(2)由于自然和人文生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南平市城市化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建制镇数量少、规模小;城镇间的城市化质量有显著差异,空间发展混乱;间接的多种因素影响叠加,各城镇功能分工不清。
5.2南平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2.1控制规划
根据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优先控制规划非发展区域主要包括(图2):①生态保护区——自然山水、防灾地区、生态功能区;②人文生境——绿色文化遗产和自然保护区。
(1)生态保护区。
①自然山水。坚持“山水格局完整性”原则,实施环境保护,南平市严格实行“绿线”管理与控制。具体来讲,加快南平市域“一江(闽江两溪(建溪、富屯溪)”河道的清淤整治,进行沿水沿河60m宽的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等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止水土流失。
②防灾格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等条件,决定了南平市是一个以暴雨洪水为主,水旱、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兴建水库和防护堤岸成为造福人类的伟业,可提高流域抗洪能力,但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采用开放式的人工湿地或防护林进行泄洪管理更为适宜。
③生态功能区保护格局。在南平市西北部边界、武夷山的东麓、仙霞岭以南分布多种重要生态功能区。这一地区山高林密,是福建省西北部的天然屏障,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因此应重点规划、保护。
(2)人文生境。
南平市旅游资源“控制”区域主要为武夷山双世遗品牌区、延平综合旅游区、建瓯—建阳文化旅游区和邵武—光泽旅游区四个旅游区,通过对各旅游区的保护和改建,达到保护人文生境的目的。
5.2.2拓展规划
城镇体系发展空间和产业协调主要建立在对区域生态—文化“蕴含”空间的有效保护和控制上,从而使城镇发展空间在限定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发展(图3)。
(1)城市化开展战略。
在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城市化是以核心发展为特征的。顺应这一客观规律,南平市应沿江向下游扩展城市用地,集聚人口,迅速扩大其产业规模和提高经济实力,以改变目前“弱中心”的状况。
(2)城镇职能类型结构规划。
南平市域多中心结构明显,城市首位度呈现明显“反差”——中心城市首位度(1.86)太低,而县城城市首位度(4)过高[3],因此城镇职能应主要由中心城市和重点县城承担,中心城市多以综合性功能为主,以加强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县镇以工贸类功能为主。
(3)城乡等级体系拓展规划。在预测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时,应强调各级城镇规模由城镇发展容量决定(图4),而不是按照以往“总人口规模预测——各级城镇人口分配——城镇规
模预测”的“虚”规划模式。在城镇发展的容量三条基本原则指导下,根据南平市各城镇的环境容量,运用“实”规划技术来规划城镇体系规模分布。
(4)城镇基础设施适度拓展规划。
一方面,南平基础设施空间发展应与其生态敏感空间相适应,贯彻“以整体协调发展为根本,以土地空间利用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实现设施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同步优化。另一方面,通过农村公共事业基础建设和公共产品服务输出等措施,引导农村经济向集约型过渡。
(5)城镇地域空间结构拓展规划。
南平'地广人稀',城镇在河谷地带成串珠状分布,不同于其他山水地域的“组团式”发展模式。应在网络化的交通运输系统支撑下,以“一轴二翼”的纵向联为主导以横向之间为辅助,以“扇型”结构发展推动形成城镇体系网络化、—体化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帕克,等.城市社会学[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3.
[2]李 芸.都市设计与都市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福建省南平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R].2002.
[4]吴启焰,等.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5):46—50.
[5]许学强,周素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2003,(4):433—440。
[6]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7]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N].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李伟国,王艳玲.城市与市民关系的变化及城市规划的变革[J].城市规划,2005,29(7):71—74.
[9]仇保兴.城市经营、管治和城市规划的变革[J].城市规划,2004,(2):8-22.
[10]“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观点综述[J].城市管理,2005,(1):42—44.
[作者简介]
王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伍世代,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第二篇:浅谈生态休闲旅游小镇规划--以乌镇为例
浅析生态休闲旅游小镇规划 ——以乌镇为例
班 级 城规1102班 姓 名 王 武 倩 学 号 1915110424 指导老师 戚 智 勇 日 期 2014.5.1
浅析生态旅游小镇规划
——以乌镇为例
班
级
城规1102班 学
号
1915110424 姓
名
王
武
倩
摘要: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首,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本文对于乌镇现状的一些分析得出乌镇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劣势提出几点建议,探讨乌镇的远期规划,最后对乌镇进行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旅游 乌镇 规划 反思 正文:
一.乌镇现状简介:
1.简介:
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有6000余年的历史,以其是国家级AAAAA级景区之一,江南四大名镇之首,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风景秀美,水街环绕,民风淳朴,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2.区位分析:
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位于长三角地带,杭嘉湖平原腹地,接湖州市,北连江苏苏州市吴江区,为二省三市交界处。同时位于于上海经济圈、太湖经济圈、杭州经济圈的重合地带,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
3.交通分析:
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苏州均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周边有杭宁、沪杭,申嘉杭、申嘉湖等高速,使得杭州、上海、宁波、苏州、南京距离乌镇均在2.5小时车程内,交通位置十分优越。便捷的交通,给乌镇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也给乌镇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4.周边环境分析:
乌镇处在长江三角洲地带,经济受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辐射,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且周边有许多类似的旅游景区,如周庄、同里、南浔、西塘等水乡古镇,这样一个旅游片区,形成聚集效应,打响了江南水乡旅游业的名气,其影响力和吸引力相比单独存在更加巨大。
5.资源优势分析:
①.文化资源。
多个文化遗址,如:谭家湾遗址、马家滨文化、修真观、六朝遗胜、慈云寺、石佛寺,茅盾故居等等。
人文活动,如:茅盾故乡,桐乡花鼓戏、皮影戏等民间演艺,江南水乡狂欢节等节庆,城隍庙会等集会。②.旅游商品。
姑嫂饼、三珍斋鸭、乌镇羊肉、熏豆茶、杭白菊等地方饮食,小湖羊蚕茧,鱼等农产品,杭白菊等中草药制品,还有当地蜡染雕刻等手工艺品。③.自然资源。
唐代银杏等古树,杭白菊等中药材,秀美的自然湖泊风光,“人家尽枕河”的独特居住景观。④.建筑。
传统的明清砖木式建筑,门窗雕花精美,古朴沧桑。代表建筑有:林家铺子、宋家厅,张同仁宅、茅盾故居、翰林第等。水系丰富因而桥梁众多,建筑多傍建在水上,称为“水阁”,荡一叶小船从街巷中穿过,尽览江南水乡的柔美恬静。
6.主要景点分析:
乌镇被市河分为东西两栅,东栅作为游览区,主要功能为旅游观光,分布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主要景点有:江南百床馆,江浙分府,江南民俗馆,木雕陈列馆,钱币馆,茅盾故居,汇源当铺等。旅游线路为回形,单程不重复,旅游路线明确。
西栅打造商务旅游,以休闲度假为主。西栅街区秉承“保护利用历史建筑,重塑历史街区功能”的理念,相对一期保护开发工程,二期西栅景区的保护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相对东栅的纯粹观光,西栅给游人提供了参与进来的机会,融合现代观光度假体验休闲的功能,在旧建筑的外壳里注入了酒吧,咖啡厅等新元素,更能符合新时代旅游的趋势。7.现状优势劣势分析。
①.优势。
[1].文化。乌镇具有1300多年建镇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这些历史传统表现在丰富的人文遗产,保存完好的极具特色的枕水式民居,众多的手工艺品,美食特产,这些都是对外来游客的极大吸引点。
[2].便捷的交通和绝佳的地理位置。地处长江三角洲,周边多条高速公路,紧接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为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提供前提条件。[3].政府的大力扶持。居于江南四大水乡之首的乌镇倍受重视,上级政府多次颁布乌镇保护规划,强调发展与保护并重,现已对乌镇进行精心规划,大力推进乌镇旅游业发展。
[4].高度的知名度。曾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景区,2005魅力古镇等诸多殊荣,在海内外游客心中占有极高的地位。②.劣势。
[1].周边古镇众多,与周庄、西塘、南浔等旅游产品和形式雷同,特色不够鲜明。[2].东栅景区以观光为主,缺乏群众参与,趣味感不足。[3].部分景区商业化过度,部分景区过于淳朴,脱节严重,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值得深思。
[4].客源主要为长三角周边,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游客较少。针对这些优势和劣势,我提出几点我的建议:
1.开发特色旅游专题,增加游客参与景点。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单纯的走马观花式旅游方式,人们越来越多的想要参与到其中,比如提供旅游产品,开设家庭旅馆,增开群众参与式手工制作,增加民俗表演项目等,充分利用当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2.针对不同旅客,采取不同游览方式,开辟多套旅行线路,满足大众需求。如,针对商业人士,蜜月情侣,在校学生,家庭团队等不同层面有不同的旅行线路,实现旅游的针对性,多元性,丰富性。
3.开发与保护并重,平衡好商业化和本土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实现景区旅游业与文化保护双赢。
4.分散的旅游景点,雷同的旅游产品和创意无疑会拉低整体水平,互相竞争,成一盘散沙。可考虑使乌镇与周边水乡联合,各个水乡具有自己的特色,与旅游业共同策划,组合形成不同旅行线路,打造江南水乡体系,形成聚集效应。
5.在电视、网络上进行宣传,还可以与影视和广告相结合,成为拍摄基地、取景点,增加知名度。
二.乌镇远期规划 1.规划介绍
乌镇现有东西两栅,为市河分隔成两片区,政府现已对其做出更长远的规划,将乌镇分为东西南北四栅,每一片区承担功能均不相同,旨在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规划正在实施阶段,南栅计划在2015年竣工。下为部分乌镇近期总体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框架要求: ①实行重点保护与一般保护相结合
在规划期内重点对东西南北四栅传统水乡风貌地区进行保护,保护以黑,白,灰和木板刷桐油为特点的古镇色彩基调,以及以一,二层传统民居构成的沿河呈“线形”发展的整齐,笔直的古镇空间形态格局,对新老城镇发展轴交汇处等破坏古镇肌理的地区,市河两岸地区进行重点风貌整治,对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规划区范围采取一般保护和环境协调控制相结合的保护模式.②通过节点,轴线和区域三个层次空间上的相互联系,组构乌镇古镇传统空间格局.节点:(1)自然景观类:河道,港湾,古树等
(2)建筑物类:寺观,民居,厅堂,茶楼,船湾,弄巷等;(3)构筑物类:古桥,河埠,门券,牌坊等.轴线:乌镇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四街三河二路”的轴线体系:(1)“四街三河”历史发展轴线: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沿市河,西市河,东市河呈十字型分布并形成东西南北四栅的水乡特色风貌轴;(2)“二路”现代城镇发展轴线:在水陆交通被公路交通替代的今天,子夜路和隆源路成为城镇的主要轴线,也是游客进入和游览古镇最便捷的通道.区域:乌镇中市处于东西南北四轴的交汇之地,是乌镇最重要的中心历史街区.以此为枢纽,向东,西,南,北四栅延伸形成四处各具风貌特色的传统街区.③构筑系统,形成整体性的古镇风貌格局,展示古镇历史文化积淀。
通过抓住名人文化,水乡风貌,传统民俗三条线索,使乌镇的历史文化得到充 分的展现.名人文化线:充分利用名人效应,重点对茅盾,夏同善故居及其与之相关的书 院,学堂等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进行重点保护,整治,整理,挖掘或恢复与沈 约,裴休,陈与义等历史名人相关的六朝遗胜,唐代银杏等古迹和“南轩”,“三 友亭”,“丞相裴休府”,“沈约故居”,“昭明书馆”等历史遗存.水乡风貌线:通过对东,西,南,北四栅历史地段原汁原味的风貌保护与整治, 体现普通古朴又独具特色的水乡古镇风情.传统民俗线:在现状修真观戏台,东栅徐家厅等作为展示乌镇传统民俗的舞 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利用传统厅堂,民居建筑形成具有浓郁地 方特色的博物馆和民俗馆系列,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展示融合起来,多 层面,多视角的展现乌镇的地方文化.规划将乌镇建成四个不同片区:
西栅以商务休闲为主,结合已形成的会议,度假,养生等旅游资源,打造成以商务会谈,企业交流等为主题的高端商务休闲区。
东栅以原味民俗为主,融合了民俗表演,民俗展览的原汁原味的乌镇老街。南栅以欢乐水肆为主,以水上市场,虚拟清明街市为特色的市井主题体验区。北栅以创意民俗为主,以艺术工坊、民俗手工作坊、动漫展演为主的创意集聚区。
四个片区的连接点为中市,作为繁华市镇,综合旅游服务和特色夜市,聚集四方人气的核心市镇。
新的规划使乌镇分区明确,极具特色,具有同其他国际旅游景点的竞争力。三.总结与反思。
中国的传统古镇千千万,如何在如此多的旅游景区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是一件值得深入挖掘和思考的。乌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各类条件,使得它轻易获得众多殊荣和游客们的青睐。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未经过开发的乌镇古貌更加让人神往还是充斥现代化元素的乌镇更有吸引力?开发与保护本来就是两个矛盾的东西。桐乡的发展,大部分靠乌镇的旅游业来带动,要想刺激游客消费,就必须开发出更多更有新意的产品和项目,对于发展而言,当然是需要对乌镇进行开发,这样才能提高乌镇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原始古朴的老镇是有味道,但是在时代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迫在眉睫,然而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枕水古镇,国家级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乌镇,本身最好是对它进行修复保护,尽量少的开放给游人的,对于这两个都得兼顾的点而言,我们对乌镇的开发,只能是对于重点要保护的地区不能动,一般性要求保护的地区适度开发,尽量做到旅游业和保护双赢的局面。然而对于这个点的把握是很难的,这杆秤稍微偏离,可能景区就像凤凰古镇那样过度商业化,古镇味道就变了,对于这点,我只能说需要万分小心,谨慎拿捏,不要被短期的利益蒙蔽双眼,要为长远子孙后代的利益着想,可持续发展。
对于乌镇今天的成功,获得众多赞美,我想也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是它极具江南水乡特色,对于江南水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乌镇是典型的水乡,这种奇特的枕水式建筑形式,是建筑与水的完美结合,是一种宁静恬淡又悠闲的生活缩影,人们看惯都市繁华和喧嚣,内心无比向往这样的生活,这是一个持久的巨大的吸引力。
其次是建筑的形式,砖木式建筑充满历史沧桑感,青石板路,狭窄的街巷,建筑在空间上的尺度恰如其分的印证了古镇给我们的印象和记忆。再次是游线和节点布置,不同于现代城镇方格网式的道路布局和圈定死的直线街道,乌镇的街道弯弯曲曲,自然又富有生活气息,房屋和道路是沿着河流延伸的,流动的河水给街道一种生生不息的活力,有河流便有桥,桥点缀了河也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沿河流线型的道路系统穿插上古树和石桥等节点的点缀,使古镇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千百年的古镇经久不衰,应该就是靠着这些水道吧,然而现代的无疑对冲击着古镇的发展威胁古镇的生命,历史上,古镇靠着河流成市慢慢发展而来,因为当时陆运交通不甚发达,全靠水运,来往的船只带来商业发展河道是乌镇的生命线,而现在陆运交通的发达,慢慢侵蚀着古镇的边缘地带,人们不再靠水生活,古镇也不再向外扩散,走向衰败,我很担心总有一天,人们会搬离这个闭塞又拥挤的地方,那一天乌镇将何去何从?到那时我们保护的只是一个躯壳,没有了灵魂。
像乌镇这样的生态旅游小镇还有许多,它们将来的发展方向,能不能健康发展全取决于我们规划者,我们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长远的目光以及历史责任感,用心做好每一个规划,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使命。
参考资料:
[1].《桐乡市乌镇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 第八条 [2].百度百科—乌镇、乌镇东栅、乌镇西栅 [3].《乌镇国际旅游区概念规划》
第三篇:以人本为理念 构建和谐班级
以“人本”为理念,构建和谐班级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中学高级教师
吴红香
邮编 225600 联系电话 ***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一个人只有身处和谐环境,才能获得和谐发展。因此,以培养人为目标的校园必须注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创造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才能获得心理放松,得到心理安全,从而更好地成长。以班级单位来看,班级的人际关系主要有:
1、教师之间的和谐
每位老师都是班级的组成部分,他们就像一颗小小螺丝钉,一旦缺少或是损坏,机器都不能正常运转。班主任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必须注意与其他老师进行沟通。只有得到其他老师的积极支持和配合,班级才会出现融洽、合作的氛围,班级的建设才更有活力。因此,班主任要协调好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任课老师之间的矛盾,构建一个和谐的教师关系,这样才能增强教师间凝聚力,共同搞好班级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班级的保障。师生之间就应相互信任,相 互理解,相互尊重,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班级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每个学生的天赋和挖掘他们潜能,使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在工作中班主任要蹲下身去,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把管理的过程看成是交流的过程,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对学生一视同仁,这样的班主任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才会有较高的威望,才能有效地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才能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3、学生之间的和谐
学生之间既有和谐、相容的时候,所以他们能建立深厚的同学友情;学生之间也有紧张、失调的时候,所以会出现打架骂人的事件。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想尽办法促使班级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整体。班主任可以制造健康的班级舆论,当学生出现不文明的、不正确的行为时,利用班级舆论促使他们认识错误,调整自己的言行,消除班级的不和谐之音;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并进行评比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纪律上互相监督,在思想上互相交流,从而减少同学之间的矛盾,促进和谐集体的形成。这样,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合作精神也越来越强。一个有着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班级,可以愉悦学生的心情,使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4、教师与家长的和谐
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是班级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学生在学校和家里完全是两个样,他们往往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而在家里则就无所顾忌了。一个老师只有掌握了孩子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才可能真正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一个孩子,况且老师和家长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都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成为有用之才。因此,班主任必须通过家访、书信联系等方式来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研究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再对教育学生的方法上达成共识,从而更好地创设一个融洽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能够更加快乐、健康成长。
二、倡导人本管理,营造和谐班风
1、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营造一种浓郁的人文精神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参与性,使其明白道理,养成品质、锻炼能力,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学生是班级管理中的主体。过去那种“保姆式”的班级管理已不适合教育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实施民主、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是创建和谐班级的一个重要因素。班级设立多种岗位,实施岗位轮换机制,建立学生自主自管的班级活动机制,建设个性鲜明、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等方面,把班级建设权还给学生,让班级有 鲜明的个性。在班级管理上,我的做法是:让全班同学齐抓共管,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激发每位学生兴趣,给每位学生提供了发挥才能、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尝尝当“官”的快乐,打破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神秘感,同时让他们增强当班干部的责任感。总之,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2、培养优良的班风
班风是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优良的班风像大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而班风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以共同目标为前提的,但是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中期或远期目标,要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不是班主任制定的,而是班主任充分尊重学生,与班级学生共同“协商”的结果。由于学生参与确定奋斗目标,可以增强可行性,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增强激励性。班主任要善于将集体目标转化为每个学生的精神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认识、情感、行动同集体要求保持一致。
三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氛围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班级文化 氛围,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品位得到提升。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设和谐的文化环境。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说话”,每一个角落“发光”。我首先注重了审美的要求,比如说墙壁报的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了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注重了对衬美和结构美,并且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搭配,相互映衬。更主要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一切都自己做主,要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仅给同学们提一些建议。这样,设计和布置的劳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渠体会美,去体验审美的情趣。同时,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和谐,如春花灿烂,沁人心脾;和谐,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以亲密的交流空间,和谐的班级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和谐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作为班主任,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就会让每个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第四篇:华兹华斯生态自然观———以《咏水仙》为例
华兹华斯生态自然观
———以《咏水仙》为例
今天我们主要是通过华兹华斯的诗歌代表作《咏水仙》来探究华兹华斯的生态自然观,先请大家欣赏这首优美的自然颂歌《咏水仙》!
(放诗歌朗诵,ppt上中英文双语分左右两栏展示)
全诗从总体上看,诗人以自上而下的视觉,以动静结合的笔法,描绘了水仙之美,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以青山碧湖为背景,以金色水仙为主体,对比强烈、动静结合的山水画。诗人在自然景物影响之下产生的强烈的感情激流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呈现出来的。
诗人借诗歌所表达的正是他自己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的真实的思想、感情、经历、认识等。所以,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把这里的“我”看作诗人华兹华斯本人。这是“主人公”类型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此时的诗人、诗中的叙述者、诗中的“主人公”和诗外的读者四位一体,进入诗的状态,感受诗的韵致。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华兹华斯通过《咏水仙》向我们传达的内心深处对自然神力的悸动和震撼。
1、对自然的崇拜和赞美
诗作的开篇诗人就以孤云设喻,勾勒了一幅随风嬉舞的水仙的动人风景,当大片的水仙花突然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诗人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遍染出满地金黄”,初春之时,万物复苏,这充满了活力的蓬勃绽放的水仙无疑就成了孤傲的诗人自由纯粹的灵魂和精神的象征。
华兹华斯在第二与第三节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造了一个鲜明的意象水仙。我们随着诗人的视野看到了“金色的水仙”,“
摇曳的花枝随风飘荡”,看到它们“不绝如缕似银河的星斗,隐约闪烁出一片光芒” “颔首嬉戏,浪舞轻妆”,看到它们同粼粼的波光一同起舞。所有的这一切显得那么的生机盎然,怎能不叫我们随同诗人一起“满心欢喜”!
第四节描写了诗人在这自然美景的影响下,激情澎湃而出。曾经为诗人排遣寂寞的水仙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他的记忆中越飘越远,而总是与他相随,总能在他落寞时让他快乐。
可以说,全诗滥觞于一种对于纯洁优美的自然的歌颂和崇拜,华兹华斯毫不吝啬对于水仙的赞美之词,他的笔下绽放出一片随灵魂而飘动的自然。
与同时代德尔任何作家相比,华兹华斯是更乐于写大自然的,他写的这方面的诗,既是他诗歌中最有造诣的部分,在英国的同类诗歌中也是获得最高成就的,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他出生地所在的湖区度过的,他的诗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直观的描绘那里的自然风貌。无怪乎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称他为那个时代英国诗坛上的“风景画家”。正如他自己比喻的,华兹华斯像一架风一吹就会响起和谐乐音的竖琴,对周围的世界感觉极为灵敏,自然界中的千姿百态都逃不过他的身影,而他的观察力又颇不寻常,它不仅能从最平凡的事务中清楚地看到美,而且往往能透过表面,找出事物的内在含义。然后,在真实而准确的把这种美描绘出来的同时,又使之带有不寻常的色彩。
让我们通过几首同主题的诗歌来深入了解华兹华斯的风格—— 《致蝴蝶》:
我整整半个钟头看着你, 你在那朵黄花上歇息,小小的蝶儿,我真的不知你 是在安睡还是把花蜜吮吸? 纹丝不动,即便冰封的海洋 亦不过如此凝然静止!尔后轻风吹来 唤起欢乐的期待,你又出没在绿色的树海。
《致杜鹃》:
杜鹃哪!你这受祝福的鸟!
你使世界起了变化,她像是成了缥缈的仙岛,成了配得上你的家。
《致雏菊》:
你漫游在广阔的世界里,没有骄气和犹疑妨碍你,不管是否有谁向你致意,总是那么乐意和高兴,驯服的听从机遇的吩咐,尽管受过各种各样的苦,你把自己使徒般的任务,在安宁平静中完成。
可见,不管是舞步欢畅的水仙、纹丝不动的蝴蝶、备受祝福的杜鹃还是顺从平静的雏菊,诗人都毫无保留、热情洋溢地流露出心底对这一切强烈的赞美之意,如此自然而然,如此浑然天成···
2、自然对心灵的救赎和对精神的慰藉
诗人开始以孤独流云自比,既点明了他高傲的性格,又暗示了他一片忧郁孤寂的心情。可当一簇簇水仙进入诗人的眼帘,整个诗作就洋溢着欢欣,激动的情绪,和最开始诗作的情绪完全不同;因为,孤傲的诗人发现了一大片金色的自由自在生长的水仙,它们欢快地遍地开放。以水仙为代表的为诗人所崇尚的不被现代工业文明浸染的质朴自然之美被诗人神奇的笔描写得淋漓尽致。在诗人看来,这种自然之美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净化人的思想,构筑人类灵魂的激情,可以一扫都市生活的喧嚣浮华、世故无情。于是,在大自然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救赎、精神找寻到了慰藉。“多少次,每当我卧榻独处,无端的思绪里慵倦迷茫,这景象便会如返照的回光,送轻温抚慰我寂寞的心房。我的灵魂于是又注满了,伴水仙同乐舞步飞扬。”这最后一节诗表明这种自然的力量在长时间内都不会消退,成为诗人心中永恒的安慰。
华兹华斯自然观概括为一句话:自然是神性、理性和人性的结合,这也是他诗学理论的基础。
在华兹华斯那里,自然主要是指“与城市相对的乡村,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忘记了他们生活所依赖的土地,他们已经不再真正认识它,他们记得田地和森林的一般外貌,但不记得自然生活的细节,不记得那些微笑的、清醒的、光荣的和可怕的景象的不同变化”。城市的生活与现代的文明已使人丧失了对自然的敏感,以至于大多数人说不出各种森林里的树木和牧场上的花卉的名称,不知道云彩疾急飘过,薄雾从山上升起,牛群羊群的动作对天气变化预示着什么。华兹华斯却依然珍藏着一颗感应自然的灵敏之心,并在孤独的生活境遇中养成了与大自然交流的习惯,自然成了滋养他心灵成长的温床,自然也是他精神与情感的寄托与归宿。他对自然的无限崇拜之情,达到了宗教化的程度,因而有人称他的这种感情为“宗教化的自然之爱”(religious love of nature)。而在这背后,寄寓着华兹华斯对纯真人性的沉思与追寻。
在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中,自然是神性、理性和人性的结合;儿童是成人(人类)重返自然的中介;自然是拯救人类社会的良药。人在幼年时期对自然感受比较敏感,是世界上欢乐和美的集中体现,因为婴儿直接来自创造了大自然的造物主,带有对生前那个世界的回忆。按照他的说法,人在童年时与自然界、造物主之间所具有的这种亲密关系,员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使人的整个一生崇高而又幸福,然而社会生活和反自然的城市生活却在剥夺和扭曲人的天性,因此只有返回自然,去过简朴的生活,才能使人免除各种不幸。不仅如此,它还感到人在童年时的天然本能和欢乐是人间正正的幸福,而一切人为的欢乐很快就会使人厌倦。
华兹华斯显然不接纳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认为这种所谓的文明使人迷失了自我,他认为“城市生活及其烦嚣已经使人忘却自然,人也已经因此受到惩罚;无尽无休的社会交往消磨了人的精力和才能,损害了人心感受淳朴印象的灵敏性”。他在与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的序言中,明确表示了他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厌恶,认为只有远离工业文明的乡村才是纯洁和富有诗意的,他说,乡村人“交际的范围狭小而又没有变化,很少受到上流社会虚荣心的影响,他们表达感情和看法单纯而不矫揉造作”。所以,这些乡村人就是处于自然状态的人,因而是人性不被异化的人。因此,诗歌应当描写那些处于自然状态的“事件”与“情节”,“诗的主要目的”,是表达“单纯状态之下”的人的“基本情感”。华兹华斯高度肯定远离城市喧嚣的乡间生活与自然风光,并将其作为诗歌描写的主要对象。他的诗歌大量描写田园生活和抒发对自然风光赞美之情,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与工业文明形成对照甚至对抗,更深一层的是借此寻找并讴歌“单纯状态之下”的人的“基本情感”,也即未被异化状态的纯净的人性。华兹华斯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卢梭主义”者。
华兹华斯总是怀揣着一颗纯真的童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沉思、静听,等待着捕捉纯然的人性之美。他的代表作《致布谷鸟》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而独特的感受,给人们描摹了人与自然亲和交融的似真如梦的佳境:阳春三月,山谷幽幽,绿枝掩映,芳草蒌蒌,布谷鸟的叫声隐隐地从绿树丛中飘然而至,悠悠回荡在融融的阳光下寂静的山涧。诗人没去描写那有形的布谷鸟,而是沉醉于如梦的幻景去追寻飘忽不定的鸟鸣。正是这无形的和灵化了的鸟鸣,给人们编织了一个“如梦年华的童话”,让人回忆起金色的童年岁月。华兹华斯希望人永远保留着童年的天性。他尊崇儿童,显然与尊崇自然相通,而尊崇自然又与尊崇天然纯真的人性相通。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类原本生活在伊甸园中,那时,园中的一切都未受文明的熏染,生活于其中的人也就像儿童一样保存着天然本性。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意味着文明人类的开端和人性的“堕落”,所以,上帝把人类的祖先赶出了伊甸园,伊甸园永远成了人类可望而不可归的家园。伊甸园是与人类文明相对的自然状态,或者说是人类追寻的自然人性的理想国。华兹华斯认为:“人在出生之前就有灵魂存在,而且是天国中领受上帝的圣恩,对于人来说,那是一种至圣完美的‘前存在’,那里才是人类永恒的家园。”既然只有上帝所在的世界才是至圣完美的“自然”的世界,那么,刚刚接受上帝的圣恩来到人间,纯然的天性尚未被成年人类的文明所改变,因而,在追寻人的自然天性的意义上,儿童无疑更贴近于上帝,更贴近于自然,儿童便是自然的对等物,天然人性的象征。无怪乎,在他的诗歌中,如此频繁地出现了儿童的形象以及对儿童的讴歌。《致布谷鸟》通过鸟的啼鸣勾起人们对金色童年的回忆,人们在心府悠悠再现往昔金色的岁月的同时,顿然也如处身于如梦的幻境,心灵得以净化,情感之泉怦然开启,汩汩而出的是天然人性之清流,在超然俗世、人性回归的意义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描绘的如梦的幻景,不只是“如梦年华的童话”,而且是上帝之神光普照的伊甸园。在此,人性自然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伊甸园式”的家园,是可望而不可归的,因而,诗的字里行间又透出了一缕缕淡淡的哀怨与忧伤。那是来自诗人沉积于心腑的关于文明与现实之思的无奈,那里透出了追寻自然人性的艰辛。然而,“金色的岁月”毕竟伴随那份清澈的情感珍藏在心府,那是“一种爱,一种希望,永不可见,但仍被追求”。天然人性的伊甸园显然永不可及,但它永远是人们尊崇与追求的精神家园。
这里,我们也通过华兹华斯的另外两首诗印证其生态自然观—— 《序曲》:
呵,轻风带来了祝福 它轻轻拂着我的脸,像是特意从绿野的蓝天,给我送来了喜悦。
何用问它来意!
这风来得及时,令我十分感激。
我刚逃出了,曾经长期困居的庞大城市,把抑郁换成了今天的自由,自由的像小鸟,到处为家。
什么房舍将我接待?
什么溪谷将我收容?
在什么树下成家?
什么清澈的溪流将低吟,用它的潺潺给我催眠?
整个大地在等着我。<夜思> 在赞美月亮的同时说:
我们任性的人类却大不相同,万千的人虽很幸运,很富有,心中却不快,脚步很沉重,慢慢走自己的路,这些不知感恩的人,整年里,脸上都没有笑意。
回到《咏水仙》,我们就不难知道,诗中通过对水仙花“随风嬉舞,随**荡”,“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以及“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等大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大自然恬淡快乐的画面。以水仙花为代表的大自然的欢快、美好、淡泊和充实,恰恰是丑恶社会所不具有的,从而暗喻了他对城市文明说带来的丑恶现实的否定。其次,诗作也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寻找安慰,寻找人性最后归宿的情怀。
3、天人合一的不懈追求
初春之时,万物复苏,水仙花象征了诗人生命的复苏。只有融合到自然环境中,诗人那被现代工业社会压抑的人性和生命才能复苏。华兹华斯接连使用对个意象:湖畔,树下,银河,星星,海湾。这些意象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和前面出现的诗人,山谷和浮云共同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好画卷,有像一章交响乐,既优美和谐,又仿佛无穷无尽没有休止符。
诗篇从一开始就带有极其强烈的个人意识,开篇就说“我宛若孤飞的流云,闲飘过峡谷山岗”。诗人是孤独的,在孤独中求索的诗人其实渴望有人相伴与人交流。他想和旅伴一起分享他旅途中的种种感受和发现。水仙花被世人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它们既象征了诗人和自然融为一体后获得的新生命,又被人性化,象征了诗人在城市中苦苦寻觅不到转而在自然中所找到的“自然人”旅伴。与自然人的交流让他欣喜若狂,让他忘记作为一个孤独者的寂寞。诗人在脑海中一遍遍的重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与水仙花对话交流的快乐。诗情画意真正进入了他的生命。虽然现实中人类的精神状态令她忧心忡忡,他是他作为个体的精神却达到了这种诗意栖居的状态。在这种理想的精神状态中,他也看到了人类和自然消除对立,人与人之间冲破隔阂的希望。所以他的心中各有重新充满了欢乐。
正如华兹华斯自己所说的那样,一切好的诗歌都是强烈情感的流露。诗人在诗中与大自然交流、对话、沟通,与自然和谐相处,感到无比的欣喜,天赋受到灵感的启迪,进入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忘我境界。“我只是凝望,凝望,却未曾想到,这美景将于我价值无双!—— ”诗人在此用破折号把我们的注意引向最后一节,得出财宝价值的真正含义,当诗人一个人心中茫然或默默沉思时,水仙在脑海中闪现时所带来的极大的幸福,孤独中永远的福祉,这里与第一节遥相呼应——我 已不必 像云一样孤独和漫游 而是伴水仙同乐共舞,这就是自然带来的极乐世界。
诗句字里行间不仅饱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赞美和眷顾之情,更重要的事传神的表达了“我”的感受,“我”与在自然的关系。诗人飘转在自然之中,并不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自然对他的承托和包容。自然不在人之外,人更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就是天人合一。
华兹华斯的诗作,着力表现人与大自然在情感上的共鸣,既注意自然的可感性而着意捕捉细节,又注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情感变化;既有宁静的沉思,又有丰富的想象力。诗作淳朴自然,风格清新,开创了英国乃至欧洲浪漫主义诗风。在水仙花这样的自然景物中,华兹华斯认为它们有着与他一样相近的精神和个性,个自然界都充满了不朽的宇宙精神。它与人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人生本质相通。“既有这快活的旅伴相依,诗人们怎能不心花怒放”的诗句,就深刻地体现了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谁的精神与自然的精神达成一致与和谐,谁就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欢乐。诗人向人们发出了回到自然中去并与大自然精神沟通的呼唤。
以上三个观点是我们在阅读华兹华斯的诗歌时发现的他的写作主题,大家不禁要问,《咏水仙》是怎样把这三个主题统一起来的呢?
《咏水仙》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巨大的生命激情和愉悦之感,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当时心灵的激荡。突然闯入视线的奇异的自然美景拯救了诗人苦闷抑郁的情绪,激发出诗人对美好生命的无限渴求,诗人被激发出的精神力量与这种伟大的自然景象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自然完成对精神救赎的同时诗人完成了天人的融合,这样的美妙感受在今后的时间里也持续影响着诗人,所以诗人涌起对自然的无限赞美和崇拜,深深陶醉于这种自然之美中。
第五篇:以五大理念为引导,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以五大理念为引导,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随着我市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市各地普遍出现了“特色危机”和“记忆消失”的城市问题,也就是说粗俗的城市文化和文化雷同正蚕食着我们对故土的记忆,城市经营和城市改造中如何延续城市生态文脉成为了难点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不够充分和深入。一些片面的观点认为环境优美的城市即为生态城市,将卫生城市、花园城市等同于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内涵模糊不清。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它有着综合性的内涵。二是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有待完善,建设和管理中涉及的许多相关部门责任不明确,使得规划编制与实施脱节。三是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有待改进,指标的选取和定值缺乏地域特色;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动态性;当前指标体系未能很好地反映出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四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地域界定和对区际关系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将乡村排除在生态城市建设的范围之外。五是缺乏有效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生态城市建设形成了依靠政府力量开展的局面。
因此,笔者想通过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提出与市域人与文化、人与环境、文化与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五大城市建设理念,与大家共同探讨。
地理人文理念。城市的发展建立在城市区域的拓展与旧城的改造上,这样往往带来大规模的“拆”与“迁”,这样能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但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对原住民社会文化结构的冲击。如原住民的人缘与地缘结构关系,会因拆迁的推进,这种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结构关系也因此而消失——泛指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他人、人对自己的基本态度。对自然的人文关怀是人和人类社会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所需要的美好精神要素,也是地理学中最具人文精神的部分。那么,我们在城市改造的过程是不是应该慎重对待原住民社会关系的解构与重构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地理学倡导的是人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只能把公众意愿和精神需要体现在未来的发展中,特别是通过合理的解决回迁安置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推进。
环境优先理念。充分利用现状水网系统、滨水绿地进行规划区域生态廊道的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东方景观大道沿线洛河公园生态廊道、开发大道沿线灵湖景区城市生态涵养区到三江湿地保护区沿线保持连贯,使规划区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有机地引入城市生活区内,与区内的城景水景,相互交融,有机结合,构成生态宜人的良好城市居住环境。因此,在政府和企业层面,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制度,认真落实各项减排政策措施,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持续、均衡削减。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严控“两高一资”行业,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构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落实“一河一策”的治污原则,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狠抓异味、扬尘污染治理,强化土壤、重金属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切实落实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在公建设施层面,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运营监管,实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个性塑造理念。城市形象是一个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市容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全新概念。城市形象既是构成城市的各种因素总和的外在表现,又是城市公众对这些因素形成的城市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印象、看法和评价。一种方言、一份小吃、一套服饰等,都可能构成相关城市印象的长久印记。人们普遍认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总体评价和认知,包括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具体来讲它包括城市的软件和硬件,其中城市软件包括:城市的精神理念、城市的文化氛围、城市的管理水平、城市的风土人情、市民的道德风尚等;城市硬件包括:市容市貌、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等。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一笔无形资产,对内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对外能够迅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招商引资,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及其他优势资源的聚集和流动,加速城市全方位的发展。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建设要从以物质生产和单纯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和保持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平衡的发展模式。城市形象设计要有利于城市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这是推动城市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全方位、立体化建设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城市的拓展与改造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极易带来高强度的开发,而忽略了规划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内涵,临海城区经商传统悠久,地域文化丰富,是我们临海人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古城区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除了江南八达岭国家文保单位外,还有一系列的宗祠、博物馆、紫阳古街群,这些都构成了临海的地域文化脉络和文化底蕴。因此,在建设和提升新城区的整体品位时,应该有意识地留住地域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物质精华,如宗祠、庙宇、古建筑群、商号及环境等。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把新的规划区真正建设成为一个记忆留在身边的生活区。
弹性规划理念。城市建设最显著的技术特点表现在土地运作上的资金平衡和城市环境的有效改善,而房地产开发和建设的特点都是土地需求的不定量性,有的大、有的小。为适应土地买方市场需求的不定量性,就要求规划保持一定的弹性,在城市道路组织和地块大小布置上,有利于配合不同类型,不同规划的房地产企业的进入。同时在开发位置与时序上也要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易者先行,回笼资金,难者后动,厚积薄发,从而保证开发建设具有持续性的市场支撑,并且能够保证城市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生态文化理念。注重发展生态产业 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发展,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有没有可以让人称道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品位。这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灵魂,是它的精气神韵。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通过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等,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小集镇,天生有一种典型的过渡性质。如果不足够重视小集镇生态问题,不仅城市建设将陷入小集镇污染的汪洋之中,城市的持久发展得不到通过农村城镇化了的较高素质人才的供给而停滞不前,而且对于全市的农村来说也将是灾难性的,从东大河、城区主要河道的环境污染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我们再也不能重蹈城市“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因此,生态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罔顾生态的发展必将危及自身、贻害后人。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最显著的标志是群众生活质量提高,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是生态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我们的体制机制、发展规划、政策措施,都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作指导;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要以符合生态文明理念为旨归。积极倡导并推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鼓励绿色消费,建设低碳城市,繁荣生态文化,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全民参与的行动。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能够增强人民的幸福感,也是区域竞争的优势,对吸引投资者、招引优质项目十分有益。同时,建设城市生态文明,蕴藏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途径。特别是农村的农业经济是建立在一种脆弱的生态基础上的产业,任何的环境污染,对农村经济来说的打击都是巨大的。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会带来良好的生态空间,必将对农村产生积极的扩散效应。
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城市化新平台就是这场革命的先行区。生态学视角下的“生态临海 活力临海”发展理念是实现我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的“生态学”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内容的诠释。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