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大学者建议将行政文件纳入司法审查
北大学者建议将行政文件纳入司法审查
昨天(2月21日)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向全国人大、最高法院和国务院法制办递交了《行政诉讼法》修改意见稿。
该中心主任姜明安表示,最具意义的一条修改意见是将现行《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一款“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的表述改为“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
专家称部分法院行政诉讼难立案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小军说,现在有关行政诉讼的案件法院不敢立案,甚至不给予裁定,即便立案能不能公正依法审判也让法院为难。
姜明安说,“独立行使审判权”意味着不受任何干涉,如果除了行政机关以外,其他任何机关都可以对法院审判权进行干涉,除了社会团体,其他任何政党、组织都可以对法院审判权进行干涉,就不叫“独立行使审判权”。
姜明安说,在很多情况下,法院所受干涉多是某些不依法行政的地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通过地方党委及其政法机关直接或间接影响司法机关实施的。
开除辞退公务员应纳入司法审查
《行政诉讼法》修改意见稿建议,删除对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服提起诉讼的禁止性规定,并将行政机关开除公职的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同时还可以在受理范围中增加“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和“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等一些禁止性规定。
建议稿解释说,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已成为行政权滥用的重要形式,应将其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将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惩戒、任免决定一概排除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以外,已不能适应现代法治要求,对公务员的开除、辞退决定对公务员合法权益影响深远,应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至于现行《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最终裁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不予受理,北大版修改意见稿也建议说,将其修改为“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不予受理,因为“除不宜司法审查的、予以明确排除的事项外,法律没必要规定必须由行政机关终局裁决的事项”。
全国人大去年启动对《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北大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多次参与全国人大(上个月)、最高人民法院(去年)组织的《行政诉讼法》修改专家座谈会,他们希望递交一份修改建议稿,能对《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篇:广东省政协委员建议将体育纳入高考
广东省政协委员建议将体育纳入高考
原标题:广东省政协委员建议将体育纳入高考
人民网广州1月14日电(孙璐)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在下滑20 年之后开始止跌,但大学生体质全面下滑,成年人未老先衰。九三学社广东省委认为,整个社会对青少年的体质下降缺乏有效的应对,因此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建议将体育纳入高考,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长效路径。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认为,从改革方式看,体育高考可以把强制性制度变迁和以运动竞赛为主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既能发挥我国的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优势,迅速有效扭转青少年体质下滑的局面又能以运动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从而对青少年体质问题的解决起到长效作用。
提案中指出,高考要有效解决青少年体质问题,又不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必须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体育高考考试内容。而经过实践的探索和对专家、学者、体育教师、学生、家长的访谈,他们认为可以把体育高考内容设计分为三个主要模块:理论知识——运动的原理与应用、身体素质考核、日常体育运动的参与。
但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也指出:“当前广东省的中考体育项目赤裸裸的把体育考试变成了应试教育,学生远离了快乐,远离了乐趣,成为完成考试的机器。所以新的高考考核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认为身体素质的考核应结合运动项目的基本素质来进行。具体考核什么内容,可以对各领域的专家进行技术上的论证与实验。”
他们建议,可以借鉴法国高考考核的经验:体育课的成绩、竞赛的成绩和体育课的出勤率等,甚至可以加上学生课外活动、校外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累积。并且应在学校中大力倡导运动竞赛,把运动竞赛的组织与开展作为一种长效路径来解决青少年体质增强的手段。
第三篇: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青海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将青海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青海新闻网讯 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海北州委书记尼玛卓玛建议将青海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尼玛卓玛举例说,多年来,作为欠发达民族地区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全州学前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幼儿园总数、幼儿入学率、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看,全州学前教育远远落后于义务教育,在全省、全国仍处于相当落后水平,影响了教育均衡发展,也制约了民族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全州学前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依然较多,可以概括为“三缺”――缺教师、缺设备、缺资金,学前教育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儿童智力开发,与省外发达地区相比,民族教育事业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尼玛卓玛说,为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步伐,海北州从2010年启动了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并对学前教育进行了全面规划,利用整合后闲置的校舍兴办幼儿园(所),以公办幼儿园和乡中心幼儿园为主体,鼓励民办幼儿园为辅等多种形式,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由于海北州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学前教育办园经费、师资等难以落实,学前教育仍然举步维艰。
海北州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也是广大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一个共性,为此,尼玛卓玛建议,中央加大对青海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特别将农牧区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建立国家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在幼儿园建设、幼儿教师培训、教师编制等方面给予照顾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为促进我县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维护政令畅通和法制统一,加强对我县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根据青海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贯彻实施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的通知》(青府法【2014】14号文及《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的实施细则,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各部门在职权范围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所制定的,普遍适用于本区域、本部门行政管理工作,内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在一定期限内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于发布之日起20日内,将备案报告、正式文本、起草说明各2份以及电子文本1份,报县政府法制办备案(多个部门联合起草或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牵头部门负责报送备案)。
三、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具体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政府各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
四、报送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备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由法制办负责就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是否超越制定机关的法定职权;
(二)是否与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相抵触;
(三)是否违反《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的禁止性规定;
(四)是否符合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
(五)是否与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有冲突;
(六)其他需要审查的内容。
五、规范性文件应当由制定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或其授权的有关负责人签署,签署后应送县政府法制办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未经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一律无效,不得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依据。
六、严格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和备案审查机关违反《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制定规范性文件、不按照《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报备规范性文件、拒不纠正或拖延纠正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不履行备案审查监督职责等,按有关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七、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在审查报送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时,认为需要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被征求意见的单位应当认真研究并在限期内回复。
八、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在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时,应主动按时报送备案。对于不报或者迟报的,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应当通知制定机关限期报送。
九、各制定机关应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目录报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
第五篇:行政审判中的司法建议
论行政审判中司法建议的完善
在我国,司法权与行政权有着严格的功能区分的,但是在行政审判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亟待解决,而司法权却无法及时处理的一些行政权利活动,这样司法建议便成了联系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纽带。规范的讲:司法建议是司法审判的延伸,是在司法审判之外,就审理中发现的行政问题向相关的行政机关所提出的一些建议与意见,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根据诉讼类别的不同分为:民事诉讼司法建议、刑事诉讼司法建议、行政诉讼司法建议,下面我们主要讲的是行政诉讼中的司法建议。
一,司法建议制度的立法规定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
(三)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从上得知:在我国的程序法中已向“司法建议”赋予了相应的权利,并且在多年的行政审判活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司法建议的根本目的是被建议机关针对其被建议的行政行为做出改善,而司法建议有着很强的被动性,如果被建议机关没有作出及时的改善动作或者根本就不准备改善,这样司法建议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有资料显示:2006年北京的朝阳区法院、昌平区法院、第一、第二中级法院共发出172份司法建议,收到回函50份,反馈率仅为29%,“七成石沉大海”。二,现阶段我国司法建议制度的实施现状
1.司法建议送达到被建议机关后,被建议机关并没有给与法院相应的书面回复函。司法建议是一封正式的公文,上面加盖着法院的公章,而被建议机关连回复函都吝啬与回复,对以后是否会改善动作就可想而知了。
2.少数被建议机关配合发出了回复函,但是回复函的内容,是以种种借口推托、辩解其不正当或者不适当的行政行为,这样司法建议也达不到其相应的目的。
3.有些被建议机关发出了回复函,并且也在内容中承诺会作出相应的改善动作,但是在其后碰到类似的案件、类似的情况时其改善动作并不明显,甚至是根本就没有作出改善。
4.最多数的情况是被建议机关对于司法建议不理不睬、置若罔闻,其根本原因就是其对司法建议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不足。
三,司法建议制度之检讨
综上,对比司法建议制度的立法规定与现阶段我国司法建议制度的实施现状,不难看出,立法规定与实施现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想要改变这种脱节现象,真正发挥好司法建议的作用,就要加强他的主动性,建立健全司法建议发出后的保障制度与监督机制,我们可以从立法规定、法院建议与行政机关三个角度提出提出以下建议:
1.立法为本
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司法建议的条文寥寥可数,即使有作出规定也是过于简单,规定的不明确性便导致了在现实操作中困难很大,并且行政诉讼法中还明确将司法建议限定在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情况下这样更制约了司法建议的范围,使得在行政机关愿意履行判决、裁定的情况下即使人民法院发现行政机关存在隐患或问题时也不能提司法建议了,“司法建议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接受建议的机关若未按司法建议以人事监察手段要求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对司法建议在置之不理,相应责任由谁承担在法律上没有规定,法院对司法建议的执行监督不力也使得这一方式难免流于形式。”[1]所以应在行政诉讼法的立法中详细规定司法建议的主体、内容、程序、适用范围以及时限和不作出司法建议或者不履行司法建议情况下应当承担的责任。
2.司法监督
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司法建议的监督和回访制度。要注意监督、回访司法建议的采纳情况、运用情况和操作效果,不能作出后不闻不问,要适时深入被建议单位,了解司法建议是否可行,采用了多少、效果如何,以增强司法建议的社会效果,真正达到人民法院提司法建议的目的。
3.行政执行
行政机关的执行情况是建立司法建议监督制度的根本目的。首先,行政机关应当充分认识到司法建议在法律制度中的重要性不亚于各项法律条文。其次,在认识重要性的同时也要了解到到司法建议的目的是帮助被建议机关促进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减少行政争议,不要有敌对情绪。最后,被建议机关的上级机关应该强化对下级机关对司法建议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最好能将执行情况纳入行政机关的绩效考核体系。
四,结束语
由于立法规定上的不完善与行政机关在认识性上的缺乏,致使司法建议制度在我国现阶段法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难免是步履蹒跚,并且这种法定强制力的缺乏与认识的提升短期是不可能解决的,只能伴随着法制现代化建设的进呈逐步完善,但是只要坚持这种不断探索的精神,我想司法建议一定会大放光彩的。
[1]参见马怀德《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