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察量表
理想是人生路上的灯塔
——六年级(下)第三单元习作课堂观察小结
一,准备工作:
课前召开的课前会议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听课模式,在会议中,由黄老师讲述教学流程,陈静老师负责记录课前会议,我们熟悉了课程内容、课程环节设置、并根据自己的课堂观察量表,选择了合适的课堂观察点,为有效的课堂观察做了充足的准备。
二,情景描述
师:我的理想是什么?
生: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一名足球赛解说员,因为他需要锐敏的思维,流利的表达,渊博的知识。
生:老师,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
师:为什么?
生:我还没有想好。
------
三:观察过程:
以
四,观察推论:
“作文课堂教学师生活动时间观察量表”记录了每个环节教师和学生分别的活动时间。由记录表来看,本次作文教学老师的活动环节十分清晰,共分为四个主体部分——导入、明确习作要求、畅谈自己的理想、写法指导。从师生的活动来看,课堂上关注了学生的活 1
动,各环节学生累计时间打25分钟学生畅谈交流的非常充分,为学生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师在安排“理想是什么”“树立理想的原因”“怎样实现理想”这三个步骤的时间安排来看,重点突出了“怎样实现理想”这一环节,解决了学生习作时最为困惑的部分。
从习作指导方法量化观察重视学生的读,思,说,写,评等多中方发的运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交流倾听,教师小结,任务落实到位。
PPT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量化观察中教学内容与文字提示出现的时机恰到好处,是教学思路的载体,文字的在现,正确引导学生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所学内容。
五,观察建议:通过以上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疏忽的地方;有些环节中问题处理时出现重复:如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是为了强调重点,我们可以从个教学侧面区加以阐述。在学生交流中应增加互评环节,在范文《我的理想》中的一段内容与学生提纲有所冲击,幻灯播放时再慢一点,内容现编上在精确一点。
第二篇: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学习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是通过研究教师在教学的主环节——课堂上的表现,确定合理的观察点,在收集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改善课堂教学而开发的一种工具。课堂观察量表是课堂观察中的核心问题,支撑着课堂观察的骨架,掌握着课堂观察的方向。它不仅仅是观课时的记录表,更像解剖课堂教学的一把手术刀,是关于课堂教学的结构性思考。
进行课堂观察,量表要先行。开发量表是整个课堂观察的核心技术,是突破口。要观察课堂必须理解课堂,要理解课堂则需要有一种分析视角来审视我们的课堂,也就是观察课堂必须明确具体的观察点(观察任务)。课堂是丰富而复杂的,仅凭个人的观察力与理解力来掌握课堂的方方面面必定是力所不及的。教师就要利用观察量表进行分工与记录,让课堂观察作为一个合作体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以保障其专业性,避免课堂观察行为的简单重复与“不合而作”。观察量表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成观察量表的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板块:
自变量控制观察:自变量的控制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针对主题问题主动预设的各种教学策略,包括具体的学习形式采用,学习方法指导,有意识的强化训练、有针对性地拓展延伸等,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指向主题问题解决的。在课堂观察中,自变量控制观察主要是针对教师具体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
因变量变化观察:因变量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变化,表现为可观察的兴趣、情感、态度以及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在课堂观察中,因变量变化观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包括学习兴趣、行为以及学习效果的观察,记录。
数据分析归因、描述。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归因,描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是研究的最终结果,也是教学研究最基本的意义所在。相关性越大,越能够积极有效地指导教师调节教学行为,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也会出现我们预料之外的结论,二者没有相关性或相关性甚微,这样的结论将引导我们尝试以新的途径解决问题。
自变量控制观察、因变量变化观察、数据分析归因、描述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部分,需要授课教师与课堂观察教师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更是依赖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只有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才能有针对性地预设策略,细致入微地观察,真实准确地记录,有理有据地归因,从而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能科学地设计“课堂观察量”便是教研至关重要的一步。
三、如何制定课堂观察量表
观察量表是以观察点为起跑线,结合具体的课以及观察者的特点进行开发的。课堂是错综复杂且变化多端的,要观察到课堂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在找寻什么,就看不到更多的东西。量表的制作要从观察
课的目标、重点、难点及具体分析观察对象(内容)的要素下手,寻找出清晰的目标指向,再根据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设计观察量表。
1.从观察课的目标、重难点入手
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观察者必须重点观察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水平,立足“三个视点”—双基目标、过程目标、情感目标,“两条视线”——学生参与状态,教师调控策略。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规中的观察量表可以就以下几个观察点进行量表的设计:①基于分析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师提问的观察;②基于分析课堂书面练习层次、时间与题数的观察;③基于分析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分面的观察;④基于分析学生个案的观察(定点观察);⑤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等。从中可以很明显地从量表中感受到量表的开发都是以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水平而设定的。
2.从观察对象(内容)的要素入手
不同的观察对象或内容就从不同的要素进行量表的开发。想观察提问,其要素就可以从“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次”、“问题的目的指向”、“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学生回答的类型”、“教师理答的方式”等方面分析。想观察“提问的数量”,则应采用定量的观察量表(具体到数值的观察师表,一般比较精确。它的制定一定要精简,方便观察者记录数据。);想观察“提问的认知层次” “问题的目的指向”,就应该采用定性的观察量表(相对定量观察量表,它模糊许多,仅仅涉及到性质。它的制定逻辑关系要妥善处理,尽量不要有歧义。);想观察练习,其要素就可以从“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时间”、“练习的题数”等方面分析,也就是借助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量表(这是课堂观察量表中运用最广的一种量表。它要求观察者在记录现象时先进行定性,同时也定量。)。想观察“情境创设的效度”应该釆用定性观察量表。想观察“学生活动创设与开展有效性”,若想从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态度来判断,那么在界定不同态度表现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的观察量表较为合适。
3.从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设计入手
根据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设计选用与调整观察量表。情境的设计带动一节课的优劣,课堂观察更要根据情境设计的改变而调整与选用合理可行的观察量表。因此,量表的设计要不停地进行改进,不同的课堂具有不同的情境,普适性太强意味着针对性的弱化,所以,在使用量表前必须根据观察课的具体情境调整原先设计的量表,不能只是简单地为了量表而量表,避免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如在《观察教师提问效度检测表》中,它将观察内容分为八类:① 使个别学生注意参与;②检测学生主题知识;③检查对主题的理解;④诊断学生的不足;⑤激励学生;⑥激发独特的思维;⑦树立学生自信心,当教师相信学生会作出正确的回答时;⑧控制特殊学生或整个班级行为等。教师的提问有很多讲究,在观察量表也体现得十分详尽,然而在量表的使用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原因就是教师的提问行为有时很难判断属于哪一类,不仅记录难,分析也难。开发量表时要注意分类准确清晰,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对于《观察教师提问效度检测表》就从教师提问的高效考虑,就根据问题的性能进行分类,操作指向十分明确。这个量表可以在每一个环节对所有的问题都进行分类:管理性问题、记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批判性问题等,并对其进行频次与百分比的数据分析,进而从数据上评判教师提问的实效性。
第三篇: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姓名_________性别____年龄____
指导语:该量表由临床护士依据对住院的成年精神病人病情的纵向观察,评定病人的行为障碍、病情的演变及治疗效果,作出相应的选择。
1.肮脏 ①无 ②有时有 ③常常 ④经常 ⑤一直是 2.不耐烦 ①无 ②有时有 ③常常 ④经常 ⑤一直是 3.哭泣
4.对周围活动感兴趣 5.不督促就一直坐着 6.容易生气 7.听到不存在的声音 8.衣着保持整洁 9.对人友好 10.不如意便心烦 11.拒绝做日常事务 12.易激动发牢骚 13.忘记事情 14.问而不答 15.对好笑的事发笑 16.进食狼籍 17.与人攀谈 18.自觉抑郁沮丧 19.谈论个人爱好 20.看到不存在的东西 21.提醒后才做事 22.不督促便一直睡着 23.自觉一无是处 24.不太遵守医院规则 25.难以完成简单任务 26.自言自语 27.行动缓慢 28.无故发笑 29.容易冒火 30.保持自身整洁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①无
②有时有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③常常
④经常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⑤一直是
第四篇:英语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量表
英语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量表
菏泽市教学研究室中学英语组
1.课堂表现
(1)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判断学生是否了解和接受教师期望他们在课堂上做些
什么?
(2)教师是否能把握和组织课堂上的教学和学习过程?
(3)是否所有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辅助设备都是必要的?这些材料和
设备是否都能充分和恰当地使用?
(4)教学目的是否达到?重、难点是否明确并有所突破?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时
间分配是否得当?
2.学生参与
(1)教师对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指令是否清楚?
(2)学生是否明了他们的课堂学习和活动该怎样与前面所学的知识以及他们今
后的生活联系起来?
(3)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是否积极主动?
(4)有多少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
3.教学过程
(1)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解释是否准确?
(2)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使用了哪些手段?比如演讲、小组活动、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自编练习或试卷、辩论、社会实践和调查、师生互动以及互联网的使用等。
(3)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是否有示范作用?
(4)教师是否经常检查,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正确学习和运用?
4.课堂练习
(1)学生是否通过一些公开活动来练习或使用所学的知识?
(2)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否与知识的学习有直接联系?
(3)教师有否指导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4)在必要时以及在重要处,教师是否做过强调或重点讲解?
5.知识的巩固
(1)下课前教师是否总结或提炼了该堂课所学内容?
(2)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了该堂课所学内容?
6.知识和能力的拓展
(1)教师是否对所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和扩大?
(2)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过相关能力的培养和拓展?
(3)教师是否布置了相关知识的课外作业?
7.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课堂上,教师是否使用过以下任何一种形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
(1)减轻焦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2)保持活跃、友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
(注:本量表来自美国,望老师们根据我国的英语教学实际参照执行。)2013-9-27
第五篇: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
评价工具既是联系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理论研究和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实践的中介,又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灵魂。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国幼教工作者都致力于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具的研制与开发,迄今为止,西方幼教工作者已经研制出了多种评价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工具。
“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作为“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美国最大的幼教学术团体—所发起并开展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帮助评价者观察并评价托幼机构的质量水平。NAEYC认为,一所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如何,与该机构中幼儿活动室中所发生的事项有关,因此,为确定一所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水平,必须对各活动室进行观察评价。该量表所依据的“高质量托幼机构的标准”不仅被美国,而且正被世界范围的幼教界人士所接受;“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也已经成为当前美国应用极为广泛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具之一。本文将对该量表的结构、内容等做较深入的分析论述,希望对我国的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有所裨益。
NAEYC自1984年颁布关于高质量托幼机构的认证标准后,曾于1991年和1998年对认证标准及相关的评价工具进行过两次修订,本文所介绍的“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是1998年的修订版。
一、“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的结构与内容
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从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课程、物质环境、健康与安全、营养与膳食五个方面考察托幼机构活动室的情况,进而以此考察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该量表共包括65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各项标准后面附有在评价时必须考虑的一系列具体的指标,有时也提供了一些范例以帮助评价者明确所订标准。对各项目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实施3分制,“1”代表“不符合所定标准”,“2”代表“部分符合所定标准”,“3”代表“完全符合所定标准”。现概述5大类65个项目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标准如下:
(一)教师与幼儿的互动
1.教师经常与儿童交往,并表现出对儿童的关爱、兴趣和尊重。2.教师在儿童视线可及的地方,并且对儿童作出反应。3.教师以友好的、积极礼貌的方式与儿童谈话。4.教师与儿童个别交谈,并鼓励所有的儿童运用语言。
5.教师平等地对待与尊重不同种族、宗教信仰、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儿童。6.教师为不同性别的儿童提供参与所有活动的平等机会。
7.教师鼓励与儿童发展相适宜的独立性。教师培养与儿童年龄相适宜的自理技能,如捡起玩具、擦去泼洒物、个人清洁(入厕、洗手)、取运材料及其它技能(家庭或社会的文化观或许会影响对儿童独立性的期望)。8.教师促进儿童责任感、自我调节及自控力的发展。
9.教师没有运用会对儿童造成伤害、羞辱或恐吓的体罚或其它的惩戒方式。10.大多数时候活动室中整体的声音是愉快的。
11.教师支持儿童情感的发展,帮助儿童处于舒适、轻松和愉快的状态,并鼓励儿童参与游戏和其它活动。
12.教师认可并鼓励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如合作、轮流,以讨论方式解决问题,关心他人。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期望是发展适宜性的。教师支持儿童之间萌发的友谊,并给儿童提供和同伴及成人相互学习的机会。
13.在一天当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二)课程 14.所有年龄班儿童每天有户外游戏活动,并提供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的环境。15.日常安排表提供静态游戏和动态游戏活动时间的平衡。16.日常安排表提供大肌肉和小肌肉活动的平衡。
17.在一天当中的大多数时间,儿童有权选择个别、小组或集体等不同的活动形式。不要求婴儿和学步儿参加集体活动。
18.提供儿童发起的活动与教师发起的活动的平衡。限定集体活动及教师发起的活动的时间。
19.材料和设备(包括书籍、玩具娃娃、玩具、表演道具、图片、照片、音乐)适宜于特定年龄的儿童,并照顾到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特点。
20.给婴儿、学步儿、幼儿园、学前班或学龄儿童提供发展适宜性的材料和设备。21.有儿童可以控制的积极的媒体,如可以在教室中使用的、作为积极的学习材料的录音机、照相机、录像机和具发展适宜性的电脑软件。如果采用了类似的技术,托幼机构应为所有的儿童提供同等的机会。教师帮助儿童尽可能独立地使用这些媒体。
22.消极媒体如电视、电影、录像带、录音带按发展适宜性计划被限制使用。23.培养具有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和情感丰富的个人。24.发展社会性技能。
25.鼓励儿童思考、推理、提问和试验。26.鼓励言语和读写能力的发展。27.加强身体及技能的发展。
28.鼓励并示范正确的健康、安全和营养练习。29.鼓励儿童对艺术的创造性表现、表征和欣赏。30.尊重文化的差异。
31.工作人员在一天中要为儿童提供材料和时间,以便他们选择自己的活动。32.教师要使各个活动环节之间顺畅自然地过渡。
33.教师在改变事先计划好的活动或日常活动时,很灵活。
34.工作人员把常规作为促进儿童学习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的手段,并纳入课程计划之中。
(三)物质环境
35.有够用的室内场地,儿童不会感到拥挤。36.有各年龄班儿童够用的户外游戏场地。
37.场地安排有利于儿童进行个别的、小组的、集体的活动。38.给儿童提供户内户外使用的适宜于年龄的各种材料和设备。39.为儿童提供存放个人物品的个人空间。
40.户内户外有儿童能独自游戏或工作,或与同伴一起游戏或工作的个人空间。41.环境中包括柔软的物件。
42.有消音材料,如用来减少噪音的顶棚瓦片和地毯。43.可通年在户外进行的各种活动。
44.用栅栏或自然障碍物把户外游戏场地与街道及其它危险隔开。
(四)健康和安全
45.儿童一直处于成人的看管之下。
46.为儿童穿上合适的衣服进行户内动态活动或户外活动。47.当儿童使用设备时,工作人员和儿童适度地保持区域的清洁。48.对厕所和浴室设备进行了消毒。49.在适宜的时候,工作人员用液体肥皂和流动水洗手。50.工作人员遵循正确的洗手程序。
51.在换洗尿布和儿童入厕的地方,应有一个流动冷热水的池子。并贴有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正确的洗手程序。
52.房屋建筑、游戏场地以及所有设备都保持安全、清洁,并处于良好的维修保养状态。
53.婴儿和学步儿的玩具应够大,以防止儿童吞咽或窒息。
54.当婴儿在床上时,床的两边处于被固定的状态。当年幼婴儿睡着时,应让他们保持仰睡状态。
55.儿童易于够到盥洗水、饮用水以及洗手的设备。56.提供液体肥皂和一次性毛巾。57.儿童在入厕后、进餐前洗手。
58.儿童所使用的地方应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保持适度的温度。59.电源插座盖有防护盖。(这一标准仅适用于学龄儿童活动室。)60.地板覆盖物是防滑的无毒的材料。
61.游戏场地中的设备下应使用防震材料(沙、木屑、碎石)。
62.安全放置攀登架、秋千和大型设备。(如果放置情况不易被观察到,托幼机构提交证明材料。)
63.所有化学物品和有潜在危险的物品如药物或清洗剂应存放在原有的、有标签的容器中,并锁在壁橱中,确保儿童够不着。(稀释的漂白水不用锁起来,但应确保儿童够不着。)
64.在明显的地方张贴有紧急行动程序。
(五)营养和膳食
65.儿童的进餐时间是一个愉快的社会性交往和学习的体验时间。
二、对“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的分析评价
“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作为美国NAEYC认证工作基本的评价工具之一,有其自身特色:
(一)重视对教师行为的评价
现有研究表明,教师行为影响着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关键要素。在“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中,突出了对教师行为的评价,把师幼互动的评价列在了评价标准的第一部分。“课程”、“物质环境”、“健康与安全”以及“营养与膳食”中的各项标准也体现了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尽管有的评价指标中没有明确指出,但其内容是指向教师行为的。例如,在“物质环境”中的具体指标中,强调教师对物质环境的安排与利用;在“营养与膳食”中,强调教师要通过进餐与儿童进行社会性交往,并鼓励儿童的学习;等等。这些都说明教师行为在该量表中的地位,它不仅占较大比重,而且贯穿于各方面的标准之中。这样,就形成一个以教师行为为核心的、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有机评价体系。“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为什么将对教师行为的评价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呢?NAEYC认为,任何好的托幼机构教育必须是一个由教师仔细设计、准备和控制的有高度组织与结构的教育环境。幼儿的全面发展是通过与成人积极的、主动的和个别的交锋往获得的,当然,尊重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教,让幼儿控制教室。IEA学前项目中国第二阶段的研究结果(1995)也表明,教师的适宜性行为,如教师倾听幼儿的频度、教师与幼儿情绪情感的交流、教师参与幼儿活动的频度等均与幼儿发展呈正相关。从根本上讲,教师在幼儿学习与体验知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与教育的效果。因此,对教师行为评价应该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中心内容。
(二)评价指标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中的许多指标都是极为具体的。例如,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中,提出教师要通过微笑、抚摸、拥抱等方式与幼儿交往,要经常与幼儿处于同一视线水平谈话;环境中的声音应是愉快的交谈声、自然的笑声和兴奋的叫声,而不是尖利的、令人压抑的噪声或强制性的安静。在“课程”中,提出教师可以通过“帮助有困难的儿童进入游戏情境或积极选择自选活动,给儿童提供分享、关爱、互助的机会,如给某个生病的儿童制作问候卡或照料小动物”等,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技能。这样,凭借具体、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评价者可以对托幼机构活动室方方面面的工作作出比较客观的观察与判断,避免了评价的主观随意性。
(三)主要使用职责标准和效率标准
职责标准是对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教育行为的规范,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是影响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中非常强调教师的职责标准,例如,在“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中提出“教师抚慰受到伤害的、恐惧的或是通过的孩子”,“教师没有运用会对儿童造成伤害、羞辱或恐吓的体罚或其他的惩戒方式”;在“健康和安全”中提出“儿童一直处于成人的看管之下,工作人员用声音和视线看管儿童,儿童或许不在成人视线范围之内,但工作人员知道儿童在什么地方以及在做什么”等。效率标准是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依据评价托幼机构教育业绩的标准,例如对场地、设备、器械的使用率、合理利用的情况以及保养状况等。在“物质环境”方面的项目中,“NAEYC幼儿活动室观察评价量表”不是罗列托幼机构该有多大的空间和场地,托幼机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设备和材料,而注重考察各种物质设备和场地的实际使用情况。例如,该量表提出“有够用的室内场地,儿童不会感到拥挤”,“有各年龄班儿童够用的户外游戏场地,如不同年龄班使用不同区域,或不同年龄班安排在不同的时间使用同一区域”等等。在我国相当多的托幼机构中,在办园条件上,往往不注重效率,只一个劲地追求办园条件的豪华,只着意于本园“有什么”,添置的东西往往大而无用、多而无当,实际使用情况极不理想,在人力物力上存在着巨大的浪费。托幼机构中存在着不讲效率的问题,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应吸取与借鉴他国经验,注重对效率标准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