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实践与指导教学生把握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作文实践与指导教学生把握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学生初写议论文时,在结构层次的安排上,往往出现如下的问题:1.不会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或行文中又出现一个新论点,中途易辙。2.思路不清,不会从多角度说理,不会逐层深入地推进论证。3.不会将议理与叙事相结合,随时回扣论点。4.不会安排衔接过渡段,使文章脉络贯通。
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均有待于提高。怎么办?以教材为例,有针对性地读、练。“以写促读,以读导写。”让学生逐步认识并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和层次,可分五步走:
一、深入浅出,感知引路
从生活中学生熟知的议论文入手,深入浅出地讲清议论文的要素及论证的结构层次。
我举了这样的例子。
小胖这天放学,一进门就向妈妈提出一个鲜明的论点:“妈,您给我做一双鞋套。”(提出问题)为什么呢?小胖掰着手指头振振有辞:“1.学校语音教室规定,学生上课要穿鞋套,以免带进灰尘。要保护仪器设备嘛。2.全班有48人,47人都做了,只有我没有,多影响集体荣誉呀。3.我没有鞋套,上课心里老不踏实,听讲都不专心了。”(以上为分析问题)妈一听,儿子说得在理,忙说:“给你做,可是鞋套什么样儿?怎么做呀?”小胖说:“您就找两块布头,照我穿的懒汉鞋的鞋帮剪成形,再缀到鞋垫上就齐活。”(解决问题)
感知熟悉的例子,是使学生明白议论文是明理的,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作者见解或主张的正确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使他们明白,论证时应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次逐步深入地推进。并照猫画虎,通过口头作文使其兴致盎然地领会议论文的结构、层次。
二、提供论据、扶步练写
初写议论文,学生很难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时可用“旧瓶装新酒”或“搭积木”的办法练写。
如让学生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进行再论证时,给学生两段史实:
1.南北朝时,曾被作为奴隶卖来卖去的石勒,在挫折中奋起,终于建立后赵,雄霸天下;2.商纣王昏庸无道,追求安逸享乐,终至亡国。指导学生结合原课文的议论进行论证,说明穷困挫折能坚定人的意志,激励人去成就事业;而骄慢怠惰
则要国破家亡的道理,并由此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训练方法就叫做“旧瓶装新酒”。
另一个办法是给明确的论点、论据,让学生“搭积木”组织成文。如练写《勤能补拙》这篇议论文,我提供给学生三个事实论据,两个理论论据,并指导学生对论据进行分析,学生明确了梅兰芳练眼力克服先天不足、爱迪生辍学后勤奋学习、“神童”方仲永因不再勤奋而“泯然如众人矣”这三个例子正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勤能补拙的道理,应该用在分析问题部分。而华罗庚的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则应放在提出问题部分,做为引出中心论点的材料。另一论据“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是谈如何做到勤的办法,应该放在解决问题部分。这样一篇《勤能补拙》的议论文就层次清楚地搭起来了。以上两种扶步练写的好处是,避开学生“现找材料”和“抠词句”的环节,突出主要矛盾,大处着眼,把握文章整体结构,培养逐层深入地推进论证的能力。
三、课文为例,总结规律
结合课文讲读,帮学生总结两种简化的结构框架,以便学生迅速构思成文。第一种:
1.简洁地提出论点。
如《谈骨气》、《批评和自我批评》都是开门见山简洁地提出论点。
2.用平列结构举出事实论据。
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论点,作者用三个各有侧重的事例论证。①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联想到地球的自转、台风的方向,并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②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大陆和海洋的形成。③奥地利医生观察儿子等人做梦时眼珠转动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正反对比的事例也属于平列式结构)。
3.用因果分析法,以上述事实论据为材料进行推论,说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与发现真理的必然联系。
4.结论:总结全文,点题,照应开篇。
第二种:
1.提出总论点(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出论点。或引名人名言,诗词歌赋、警句谚语等来代替论点,或引用神话传说、掌故典故提出论点,或以设问、过渡提出论点)。
(附图{图})
如《俭以养德》一文,为了论证“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可能牵连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这一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三个分论点:①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会分散人们工作、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拖拉懒散的作风。②要考虑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周围人发生影响。③大手大脚地花钱惯了,一旦突破了劳动所得的花钱界限,就可能堕落为贪污犯或盗窃犯。把随便花钱提到道德品质的高度来阐述。从“总”“分”的联系中论证中心论点。
3.结论部分:照应开篇,总结全文。
学生带着写作中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多篇文章的比较,熟悉了议论文的结构及论证层次,有利于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四、身边取材、练写提纲
针对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写论证提纲。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思路,同时还解决了“没的写”的问题。在讨论课后我出了这样的题目,让学生编提纲。《抄作业是不好的行为》,《“作弊”小议》、《给同学起外号对吗?》等,训练学生对大脑中的生活积累进行有条理、有层次的组织、加工、提炼,学会首先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论点,然后按照论点安排论据,同时还要注意安排论据的详略、主次、先后顺序。注意与推理的穿插搭配。总之训练同学搭好文章的构架,捋好思路。把文章要达到的目的,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步推进论证,最后达到什么终点,都在提纲上体现出来。
五、以读导改、贯通文脉
学生掌握文章大的结构框架以后,其段落间的衔接过渡,议理时对论点的步步回扣,文章首尾的照应,是在修改文章时应该注意的。
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1.看文章是否始终围绕一个主要论点论述的。
2.论据与论点是否对得上号。3.叙事是否为论证论点服务,议理是否抓住论据回扣论点。4.文章的衔接与过渡是否围绕着中心论点展开。
要把学生作文中的问题顺到讲读课文中比照,使“读”更有针对性,使“写”更有例可仿。如讲“论理如何紧扣叙事、突出中心论点”的问题,举《谈骨气》中,作者对“闻一多威武不屈”之事,恰当地引毛主席的评价来证明论点,就有出奇制胜的效果。
讲评过渡段使结构更加严谨的好处时,结合《足下之宝》中的过渡段“和这样的事情相仿佛的故事,世上难道出现得少吗?就是我们自己,难道一生碰得少吗?”分析,这一过渡段连用两个反问句,不但提示了下文,而且还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起到了拓宽并深化文章的思想内容,使文章的层次向纵深发展的作用。总之,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掌握得好否,与学生认识水平的高低,思路是否
清楚有关。叶圣陶曾经说过:“我希望大家在练习读与写的时候,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么连上的,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某某段从前面哪一段分派出来的,诸如此类全部辨一辨,想一想,这就是所谓自觉地注意思路开展的具体办法。”这是提高掌握议论文结构、层次水平的必要途径之一。
第二篇:想象作文指导与实践
想象作文指导与实践
***000 赖礼光 指导教师 庄 萱
[摘 要]想象作文由于平时教学中“老司机”的“套路”,形成了学生习作陋习:“想”而无“象”,内容空洞,更缺乏创意。本文结合教会学生知道、理解、应用“想象”的教学实践,展示了培养、提升、拓展、应用想象思维于“想象作文”的指导与实践做法。[关键词] 想象 作文 指导与实践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规定习作的任务:“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1]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针对写作教学提出建议:“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阶段目标中对各个学段都提出了想象方面的要求:第一段(1——2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段(3——4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段(5——6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2] 由此可见,写想象性作文已成为语文教育目标之一,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想象作文由于平时教学中“老司机”的“套路”,形成了学生习作陋习:“想”而无“象”,内容空洞,更缺乏创意。如何在教学中让小学生知道、理解、应用“想象”,帮助学生将头脑中的想象转化成娓娓道来的文字,是想象作文指导与实践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掌握心理特点,培养想象思维
在想象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小学生在想象、思维的特点: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比如,在做游戏时,他们已不满足于用两根交叉的棍子表示飞机,而要求飞机要有机翼和螺旋桨。在表达中,两手平伸的“飞机飞行”已不再是学生的首选了,头顶上的旋转的机翼、竹蜻蜓的旋转是低年级儿童想象能力发展的表征。因此,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他们在游戏中常重复从成人那里看到的动作和姿势,而且他们想象的游戏动作一般要有某种具体实物的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具体实物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3]
(一)巧用故事叙述,让学生知道“想象”
对小学生,什么是想象是个大问题。如果不能帮助低年级理解什么是想象,那就无法培养其想象思维并用想象思维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与习作。在低年级时,用故事叙述来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想象”。如:有一天,丈夫躺在被窝里问:“雪下得多厚了?”女人说:“一个煎饼厚。”过了一会,丈夫又问:“雪下的多厚了?”女人说:“一个烙饼厚。”又过了半天,丈夫又问:“雪下得多厚了?”女人又说:“这会儿像锅盔厚了。”只听见“啪”的一声,丈夫起身一巴掌打在她脸上骂道:“你就会吃吃!”女人挨了打,哭叫着说:“你这个‘油杂丸子’啊,你敢用‘麻花’棍打我,你看肿起‘蒸馍’大的疙瘩,难道我不是你的‘羊心肺’?我到县衙告你个‘狗不理包子’!让你今生今世永远找不到如意的‘汤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知道,这个女性将雪的厚度想象为煎饼、烙饼、锅盔的厚度,并将丈夫的巴掌想象为麻花棍,将脸上肿起的包想象为蒸馍。类似的故事叙述,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想象、怎样想象。[4] 笔者小时候,经常对着墙面木板上的木节或某个花纹发呆,记得当时看着看着,能将花纹看活了、会动了,而且还在幻想着有什么什么的出现。直到进入师范学校学习,才由老师嘴里知道这就是最朴素的想象。在家长会上,曾以《善待孩子的发呆》为主题,对家长进行如何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教育,通过家校配合,共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
(二)活用图片素材,让学生理解“想象”
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想象”,灵活选用了一些图片进行对比教学。如,用下雨天,农村屋顶瓦片滴下的水滴图片、小水沟涓涓细流图片、小河中的流水图片组图,让学生明确正是因为每一个水滴的存在且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才形成了水流。帮助学生理解学校放学时,同学们都往一个方向前进时,形成了人流。再展示汽车堵车的图片,让学生明确了什么是车流。通过人、车与水滴的类比,帮助学生想象人流、车流的情景。
我们知道,图片反映出的只能是平面的、静态的,要想把图片写“活”,就要借助想象来展开故事的情节,变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在教学中,要注意精选、利用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想象。如右图,我要求学生对图片既要整体观察分析,更要对局部进行想象。学生在教师引导后进行了思考,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说这是“自作自受”,有的说是“板上钉钉”,有的说是“一锤定音”,有的说是“不可自拔”、“无法自拔”、“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在右图图片的使用中,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中孩子的动作与表情,再请学生观察云批注的图示。让学生们自由想象,说出想象中的图片里的孩子正在说的话语是什么或这个孩子在想些什么?然后要求结合孩子们最近生活中的经历,说说自己的想法并用文字抒写出来。有的孩子根据自己考试情况说出《我不是故意考不好的》;有的孩子结合自己喜欢的书本,说出了自己对阅读的渴望《我真想买到这本书》„„
右图中,让学生观察、想象这个坐在地上的人在干什么?要求学生对雨滴状进行替换,对地上的水坑进行联想,对图片中人手里的线进行拓展想象。学生在教师出示的两张图片的对比中,通过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会了诱发想象的方法,展现了各自无穷的想象力,抒写出了《乌云对大地的亲吻》、《能传电的线》、《天上掉下来的雾霾珠子》、《这才是坑爹的孩子》„„
这样由浅入深的教学,通过积极地创设想象情境,教会了学生想象的方法并触发学生自己的联想、想象,学生的作文就完全可以由原来的无从下笔,逐步地经由几句话到一段话,最后形成充满想象活力的文章。
二、巧用材料再造,提升想象思维
想象作文离不开个人生活的积累,更是想象过程的文字化再造结果。我结合形成的再现与再造的要求,及时提供给孩子们相关的材料,并要求孩子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条件等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开展写作。
(一)学会观察,再造素材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鲁迅先生曾指出:“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观察中,不但要关注课堂内的资源,更要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发现以往不曾发现的写作素材。
如老师在课堂中做了个示范:先低下头,再做了一个叹气的动作,然后笑眯眯地问同学们:“请大家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刚才的那个动作。”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聪明绝顶”、“地薄苗稀”、“一毛不拔”、“垂头丧气”„„之所以观察到“聪明绝顶”、“地薄苗稀”、“一毛不拔”,就源于这个年纪较大的老师低头的瞬间,头顶的“地中海”曝光了。对能更仔细地观察老师的动作,先“垂头”而后“丧气”的学生,老师给予了更高的评价,并就这两类结论,适时进行了比较说明,强调了观察方法在想象思维
培养中的重要性,为学生再造素材打下了基础。
为了更贴近学生地写作实际,我准备了一些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再造、自由想象的素材,如:(1)给你一个心形,可以在心形上添上几笔,把它想象成不同的物体,用故事情节把它们联系起来,写成作文(根据所给的图形,想象作文);(2)根据汽车汽笛声、鸟叫声、咳嗽声、鞭炮声编写一个小故事(播放几种声音,让孩子们从中选择几种,进行想象,创作故事);(3)写作题目:《飞翔》,要求用到以下词语,词语的顺序可以打乱 :谁知道----犹豫----恐惧----好朋友----流泪----大雨----彩虹----笑脸(根据给出的词语和范围,要求创编故事);(4)一条雪白的衬衣上面溅落了一点墨水洇出了一片山水画般的污迹。请你根据这条洇了墨水的裙子,展开想象,编写一个发生在同学之间的故事(根据给出的物品,想象与物品相关的事情,写成作文)。
通过以上不同形式的训练,让孩子们在观察、想象的基础上,对素材完成了再现、再造,提升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二)博览群书,厚积薄发
博览群书是学生丰富思想内涵的有效途径,是积淀语文素养的平台,是提升表达能力的阶梯。尤其是在写作由一些凭借科技知识、科技信息写成的科幻类作文,更需要阅读的积累。
在阅读积累中,教师可以有意识让学生进行想象的练笔习作,积极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阅读和积累。如结合《星球大战》一书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卢克奋斗历程中的不同景别,对两个机器人的形象进行“二次创造”;在阅读《陶威尔教授的头颅》后,让学生分析科学研究的道路与利益的诱惑冲突,洛兰小姐与凯恩教授之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当学生群书中广撷博采,老师就要注意引领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分析方法。“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让文思和才情,变成涓涓细流从学生的心田上流淌出来,转化成娓娓道来的、美妙的文字,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5]
三、巧用主题作文,拓展想象方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但却更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利用主题作文,拓展学生的想象方法。
(一)主题引导,学会想象表达方法
在对学生讲解想象作文中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过程中,笔者实践体会绝对不能单纯地、孤立地进行,要依据主题,确定指导流程,步步引导,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地渗透、培养。如带领学生到顺美陶瓷生活馆体验中,以《马踏飞燕》作品雕塑临摹引路,让学生在动手捏泥的过程中,亲手体验马的肌肉与结构组成、踏飞燕时雕塑平衡的处理、从马四肢的动作状态、神态等方面结合想象开展习作;在“成语接龙”游戏的联想作文中,我们可以为学生先行提供开头和结尾;在学生校运会拔河比赛失利后的想象作文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语;在举行消防疏散演练后的假想作文时,师生共同拟订写作提纲„„通过这样的主题引导,让学生从选材、构思、立意、布局、语言表达等去思考分析,掌握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方法,掌握想象作文写作之道。
(二)明确规律,掌握想象表达方法
在写想象作文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规律,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后,用《先生,请买一根火柴吧》、《回来吧,爸爸不打你了》、《奶奶活着的时候》、《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等作为习作题目,让学生学完课文后,进行相关主题的想象,想象爸爸发出:“我不打你了,你快回来„„”时爸爸的焦虑心情及盼女归家的父女情深的情境;想象如果我们身边也有一个卖火柴的女孩时,我们要怎么做。在参观风景区千年樟树王时,指导学生运用所有感官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然后抓住它的形状、结构、样子、生长等因素,由繁至简,展开适度的想象,探索出写景作文的规律。在听取当地老人对千年樟树王树洞的传说故事前,要求学生注意收集故事传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将故事中老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及人物的心理活动作为记录要点,学会分析刻画人物,探索写人写事中应用想象作文的规律。
四、巧用童话作文,应用想象方法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民族。在我国,人们对想象和想象作文的认识很早。比如想象一词,大概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解老》中说:“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6]。这是古老的“想象”的词语。我国古代文艺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7]。这正是想象作用的形象化描绘。在写作上,运用“想象”也源远流长。最早的是神话,是传说,是《诗经》,是屈原的《离骚》、《天问》,它们开了想象的先河。继而是老庄哲理散文奇峰突起:“瞑北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之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8]这鲲,这鹏,也全是想象的产物,《逍遥游》遂成千古名篇。之后,又有唐宋传奇、宋人评话、明清小说,想象之作有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总结了想象作品的写作经验,他在论述构思时强调了想象的重要性,说写作之前,必“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级,心游万仞,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力浸” [9],这样才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随心所欲,挥笔而成,这是关于想象作品写作的经验总结。我们今天提倡想象作文,正是对璀璨的民族文化的忠实传承。[10] 将神话迁移到童话,尝试童话式作文是值得实践的。在教育教学中我曾经就孩子们喜欢的童话、动画展开调查,调查表明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等故事是过目不忘,对喜羊羊、光头强、米老鼠与唐老鸭等动画片是难舍难分。我在想象作文教学中,放手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喜爱的动物、植物、物品等展开想象,赋予他们生命,让他们会说话,会思考,让他们之间发生有趣的故事。如有的同学写过《花仙子》、《卷笔刀之迷》、《小鸭子流浪记》等。在我们的教材中如《神笔马良》、《丑小鸭》、《院子里的悄悄话〉都是这种类型的文章。[11] 总之,想象作文是一个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有效途径,也是展现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平台。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善于观察、精于设计,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阶段,着力、有效地进行想象作文的各种训练,帮助学生发展想象思维。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2-3 [3].tuzididie.《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EB/OL].360个人图书馆.http:// 5
第三篇:专题二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与结构(学生版)
专题二 议论文写作基本模式与常见布局方法
【例文一】
“逆境”与成才
正如水可载舟也可以覆舟一样,逆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人生的路很漫长,遇到荆棘、沼泽是很平常的事。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为了逃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17岁就背井离乡;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年轻时代就被流放;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导弹之父钱学森,他们做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而他们所受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给予他们的是更坚定的决心,更顽强的斗志。应该说困难绝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炼人才,它可以创造奇迹。
但逆境对于每个人的作用并不都是一样。确实有人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痛苦而放弃了,确实有人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而最终忍受失败了,甚至有人还感叹命运的不公。对于他们,逆境起了覆舟的作用;对于他们,困难的确是一件坏事。
这也许就是事物的两面性。但究其本质,逆境对于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不在逆境而恰恰在人本身。对于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一次次的挫折只会使他的意志更坚定,逆境对于他只是一剂强心剂,正如夏衍在《野草》中说的: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常听人说:如果没有阻力,我会是个人才。我却认为所谓人才,不应该只指有多高的学问,多大的才能,还应包括他承受压力、承受打击的能力,倘若没有这一点,就不应该称之为人才。温室中的花只能用来观赏,一遇风雨就会夭折,而真正能支撑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应是经受过风雨洗礼而依然挺立的大树,他们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当然,逆境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而已,也许在顺境与常境里更易成才,但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完全可以利用外部条件,甚至去改变外因,使之为成才服务。
我们这一代年青人,几乎还没什么机会经受一些大风大浪,往往缺乏与困难斗争的勇气和毅力。因此正确认识逆境与成才的关系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在一些小的困难中逐渐锻炼自己,使自己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例文二】
沉稳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例文三】
转
折
林中的通幽曲径,因为那些曲曲折折的转弯才更富诗意与浪漫,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往往是情节一波三折,令人回味犹有余香。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东西因转折而显得愈发美丽。
一本书因转折而精彩。(分论点)《飘》中的女主角思嘉丽由一位娇弱的千金小姐因时代的变迁以及身体内自尊的血液而转变成了坚韧而真正美丽的铿锵玫瑰,这样的蜕变真实而精彩,这样的转折使《飘》成为一部掩卷难忘的经典之作。《呼啸山庄》中,男主角希剌克利夫,由一个单纯、爱意绵绵的少年转变成了一个因爱而泯灭了人性的复仇恶魔,这场因爱而起的悲剧摄人心魄,因为这转折突然而精彩,这样骤变的人性更是突出了爱在他心底炮烙的深刻印记,更多的如希区柯克、欧·亨利那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处决定性的转折更是蕴藏着无穷的魅力。这些作品的转折,我想无论是美好或惊艳,都会令我们最大限度地体会到作者的用意,从而获得思考,它们无疑是精彩的。
文学作品中的转折多半是虚构的,人生中的转折却是真实的。虽然,有的令人痛不欲生,但其最终却成为铸造生命奇迹的一块块基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许多先贤都是在经历了如许苦痛的转折之后,更深刻地体味了人生的大义所在,依靠惊人的生命力延续了生的意志,写下了一篇篇传世经典,造就了一番番奇功伟业。就是在这些转折中,先哲们的坚韧和坦荡,使他们的人格和思想在历史长河上空凝聚成了一瓣瓣恒久的心香,也正是这些转折,激发了更多人更多的感喟„„
记得林清玄说过:“生的路上,并不是你在哪里放上一个门框,那里就是唯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转个弯;去寻求生命的出口。”是啊,我们的生活之路一定不是平坦笔直的。有的转折也许是不情愿的,就如自己孩提时得知要离开居住已久的城市迁往北京时,心中的那份不快一样,不愿意离开相处已久的亲朋,对每一条街道,甚至是街边的陌生人都有一分不舍,毕竟没人愿意面对离别。到了北京后慢慢地适应了,认识了新朋友,生活有了新的精彩。这样的转折,乍看不美好,似乎是一种结束,如今想来,反到觉得是一个起点。
生活中的转折,快乐或痛苦。我们都应该微笑着面对,生活本来就有起有落,我们也应该如此看待生活。愿一个个转折为你我交织出一条值得回味的生活之路。
【例文四】
勿为情所障目
(2003年全国卷,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①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茫茫人世中浮沉的我们,有时总不免对事物产生错误或肤浅的认知,然而有谁想过,蒙蔽我们真实的双眼的,也许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情”呢?
②以情障目,不见泰山!
③情近,则信任、亲近;情疏,则怀疑、冷淡。这恐怕是人之皆有的常情。然而这或亲或疏的情,却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认知和决策,使之偏于浅薄或偏颇。翻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一看,竟有如斯感叹!
④君不见,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三百里烽火,不仅烧出了片刻的欢喜,更吞噬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只因凭着“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妹妹,杨国忠便在一系列提拔中平步青云,扬眉吐气,唐王朝的衰败也由此而起;而吴三桂情动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劣迹,千古年来仍然令人发指。愤激至死的屈原,惨死**的岳飞之所以成为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难道就没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君王疏远的原因吗?只因君王为情所障目,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见白铁无辜铸成的佞臣!情之障目,岂止不见泰山而已?
⑤幸于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奋斗终身,当为今人所仰,后人所慕。他们之所以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往往是从能不为情所障目而起。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挥泪唱出一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的悲壮挽歌,正由于他不为夫妻之情所障;毛泽东在儿子壮烈牺牲后表现出的坚定理智,难道不是他创下“欲与天公试比高”伟大业绩的原因?对待亲属家人从来没有特殊要求的彭德怀,若不是不为情所障,又何有“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的英雄气概?
⑥为情所障,不见泰山;不为情所障,则得有真知灼见。“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若不能脱出“人情”枷锁,又怎能成为天地间最不屈的斗士,中国最硬的脊梁?过多地考虑恩情亲疏,只会为自己的认知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因此,我们须做到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勿以情障目,勿以亲疏论英雄!
⑦是的,只有身在最高层,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勿为情所障目。
第四篇:六年级作文指导——记叙文的选材与结构
六年级作文指导——记叙文的选材与结构
一、训练目标:
1、学会围绕题目和中心选材,能基本达到新、真、熟、小、深(切题、真实、新颖和有意义)的原则。
2、能写出一篇典型结构的记叙文。
二、训练指导:
记叙文是记叙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表现一定中心思想的文章。如何写好记叙文,首先看选材。所谓的“选材”就是根据写作要求从已积累的材料中选择要用的材料。
(一)选材的原则:
1、要围绕中心选择取舍: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
2、选择熟悉、真实的材料:不能胡编乱造,夸大其词违反客观实际,只有真实才能给读者以亲切感。
3、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典型、生动: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样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
4、选取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从小事情中见大道理。
(二)典型记叙文的结构:(注意六要素)
第一段:开头点题(开门见山、排比句、比喻修辞手法、引用法、环境描写)
第二段:过渡,引出事情
第三、四、五段:记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一定要将事件的六要素交代清楚)
第六段:小结事件,抒发感情
第七段:总结全文,点题,说出感悟。(照应开头)
三、范文赏析:
(一)最美的珍藏
开启记忆大门,挖掘心灵深处,看见了那一段段美好的回忆,那永远珍藏于心灵的回忆。
那一段回忆,被我珍藏于心灵极深处,惊恐它随岁月而消逝。在还未来到这里时,我家住在北方。北方的冬天,眺眼望去一片白茫,满山满地都披着那寒冬给予的礼物。
放学了,我站在校门口,在鹅毛大雪中直打哆嗦,看着那积满白雪的路,忽然认为爸爸不会来接我了,毕竟天如此冷,路如此难走。一股莫名的失望直涌心头,使我低头沉思。眨眼间,一双脚映入我的视线,看起来是那么的熟悉。我猛然抬起头,看见了爸爸那冻红了的微笑的脸。我兴奋地扑到爸爸怀里,感觉好温暖。“这么大的雪干嘛站在门外呀?快披上外套跟我回家。”那语气显然少了平时的严厉,多了几分亲切和关爱。回过神的我,连忙披上了衣服,跟着爸爸的脚步踏上回家的路。
爸爸让我跟着他的脚印走,说路上的积雪很厚,路很难走,叮嘱我要小心。低头看那脚印间相隔的距离,发现那根本就不像爸爸的步伐,我甚至以为自己看错了,认为那只是我走过的痕迹。可是那的确是爸爸呀,幽静的道路上只有我们两父女在风雪中行走,在用脚印点缀这无杂质的道路。原来爸爸为了我,特意缩短每一步间的距离,好让我跟上他的步伐。那一个个脚印踩上去感觉是那么的安稳,这一条跟着爸爸行走的路,仿佛也因为爸爸的脚印变得平坦起来。踏上爸爸的脚印,感受爸爸脚踩入积雪中的那份力度与心意,那是一份热爱子女的心意!
走到拐弯处,看着那走过的深深的脚印,两个人走留下的却只是一个人的痕迹,一股感动与感激涌上心头,让全身冰冷的我仿佛沐浴在阳光下,在风雪中伴着阳光同行。
已记不起那一段回忆发生在什么时候,然而那一个个平稳有力的脚印却永久地埋在了我心中,成为了我最美的记忆、最美的珍藏!
(二)最美的珍藏 每当轻风拂过,窗前洒下第一缕阳光的时候,风铃花便会在和煦的阳光下仰起笑脸,把我带回那阳光灿烂、充满欢声笑语与懵懂的过去,唤醒心中那份最美的珍藏。
那早已经是二年级的事了。在她还没有正式教我之前,我曾经因孤僻而没有结识朋友,老师也总把我调到最后一排,所以学习也是一塌糊涂。不过幸运的是,那已经是她来之前的事了。
她穿着一身洁白的衣服,齐耳短发,脸上常露出两个小酒窝。“我的名字是×××,我对你们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她像一朵洁白的风铃花,总是微笑着看我们,纯洁而美丽。我不屑地看了一眼,她真的那么神通广大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在最后一排?她会知道我是个近视眼?她会知道我也有自己的优点?
没想到,她真的注意到我了。那是一节语文自习课,同学们都在做作业,我也懒洋洋地翻开作业本假装做起来。其实,除了造句——我可以任意发挥的题目外,其他题目都写在了黑板上,我根本看不清。突然,她微笑地走到我身边,拿起我的作业本,仔细斟酌起来。从未受过如此礼遇的我,不禁心头一热,可仍趴在桌子上等待早已习惯的暴风雨。
可没想到,她却依然微笑着问我:“这些都是你做的吗?” “嗯。”
“真不错。‘风铃花在树上倾听着春天’,可为什么不说‘倾听着春天的脚步呢’?”
“因为有时候春天是乘着轻风,披着绿纱来的。”受到如此赞赏,我的胆子顿时大了起来。
“哦,原来如此。”她会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拿着我的作业本走上讲台,讲起了造句,并以我的本子为范本。我只记得,那40分钟是我最难忘的。
后来,我在一次语文测验中拿了第一。她把第三排的一个同学叫起来,指着那个位子说:“你以后就坐这里吧!”
我懵懵懂懂地走了过去,她又说:“以后大家要向×××学习。要知道,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是没有永远坐在最后的人。”我的热泪顿时夺眶而出,泪水不止地流了下来。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孤寂地坐在窗前,现在的我已经是个中学生了,但看见那一朵纯洁而美丽的风铃花时,我总能在记忆深处找到她的身影,而她的那番话似乎也萦绕在耳旁,成为我一生中最美的珍藏!
四、训练题目: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同学们以《这也是美》为题目,选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从中发现其美丽之处,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审题点拨】关键词一:“这”,指示代词,比较近的事和物。比较近,就暗示你所写的要突出真实、真切,最好是写你自己的感受。把“这”字替换一下,就可以明了写作的内容——如失败、挫折、平凡、缺憾等等。关键词二:也。本题写作的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关键是如何在行文中巧妙的点题——也。“也”,表示同样。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但经过写作者个体独特的感悟、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你可以不交代这个认识的变化过程,但要有体现“也”字的点题。
考场高分作文:
(一)这也是美
春季里,春色满园,这是美;夏季里,绿树成荫,这是美;秋季里,枫叶如丹,这是美;冬季里,雪花满天,这是美。然而,残缺的完美,这也是美。
正午,太阳流露出灿烂的笑容,在它的笼罩下,大地像一个火球似的。我站在路边,踮起脚尖,看见一路沙尘滚滚,终于,我朝思暮想的公共车慢吞吞地驶过来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凭借自己瘦小的身躯,穿梭进了正等待上车的人们。呼!好不容易挤进了车里,一屁股坐在了一张椅子上。
我漫不经心地看着窗外的景色,耳边传来售票员亲切的声音:“谁把位置让给这位老奶奶?”我回头望去,噢!是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了,我的心一动,让不让呢?让出去吧!学做雷锋的精神,正想站起来让座时,我看见周围的人无动于衷,好像没听见似的,我一时拿不定主意了,算了!反正他们都这样,我干嘛要这么伟大呀!想着想着,便踏实地坐好了。
“老奶奶,来吧!我这里有位置.”突然,一把温柔的声音传入了我耳朵.顿时吵闹拥挤的汽车格外清静,我透过人群的缝隙中,看见了一位大概七、八岁的小女孩,满脸笑容地做出“请”的姿势。这时,我的心像一个打翻的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唉!自己年龄比她大,而且我还带着红领巾呢,结果自己这么自私,我下车后一定找她做朋友。
目的地到了,我急急忙忙地下车找那个瘦小的身影。突然,我仿佛触电般的震住了,那位小姑娘竟拿着拐杖,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着······
渐渐地,她走出我的视线,我的泪水却模糊了我的眼睛,是啊!她多么的美,她心灵那朵纯洁的花永远印在了我的心中,原来,残缺也是一种美,还美得那样无暇。
(二)这也是美
小时候,总认为美是外表的靓丽和衣着的新潮;然而,随着时间之风的琢磨,才悟出美是心灵美,是拼搏美„„独特的好奇心促使着我继续寻觅“美”,来补全那个省略号。
公园里,百花争艳,游鱼嬉戏,孩童玩闹,好不热闹„„坐在椅子上,感受那春光的爱,享受那花儿的芬芳,欣赏那孩童的笑声„„啊!世间如此美好!
“哇!好美的花啊!”一把稚嫩的声音把我从遐想中拉回来。哦,是一个好可爱的小女孩!一张粉嘟嘟的脸蛋,一双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嵌在脸儿上。她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花儿,将脸儿靠近了花儿,轻轻地吻了那朵娇艳的花儿一下。“这么美丽的花儿,如果送给妈妈,妈妈肯定会很高兴!”她的脸上尽是天真烂漫的笑容,我顿时想起了:“我小时候也曾像她一样想过,于是我把花采下来了,谁知花儿凋谢了,我当时感到懊悔不已„„”噢!小女孩该不会又像当年的我一样吧!我既为小女孩的一片孝心而高兴,同时又为娇美的花儿捏一把汗·····
“小朋友······”我想阻止她,然而,我直白地对她说,会伤了她稚嫩的心吗?我犹豫了„„
此时,我注视着小女孩,她那明亮的大眼睛犹如一潭清水,毫无杂质„„“花儿啊!我会轻轻地折,不会弄疼你的!”,她这句话让我莫名奇妙地心疼起来,“不!我不能摘!花儿会伤心的!听老师说,花儿离开了藤儿,就像孩子离开母亲一样,好可怕的!”小女孩露出了茫然的表情,她似乎沉思了一下,眼睛里发出了一丝光芒:“有办法了!花儿,你好好待着,我去把妈妈推来,她看见你会很开心的!”话毕,便蹦蹦跳跳地离去„„ 我的眼圈早已湿润,她的话让我震惊,我站在阳光下,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此时此刻,我觉得我似乎寻觅到了真善美,对母亲“真”挚美,对花儿“善”良地呵护,对“美”的含义再一次升华!
这也是美!这也是一种和谐美!
七年级期末考试作文指导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熟话说,好文章是凤
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7、要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张伟民讲那是一种浪费。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文章要有一至两个亮点。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行文中要多次扣题,要一路扣题一路歌。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0、思想要健康。“思想健康” 不是说要你只说冠冕堂皇的话,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如何缠绵悱恻,真挚动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
11、观点不可太绝对,要留有余地。“义正”未必要“辞严”,“理直”未必就要“气壮”。联系现实生活时,涉及社会黑暗面时,要有分寸,不要一味指责。“质问京山大冤案”。批评家长、老师和社会要与人为善,抱着协商与治病救人的态度,要提建设性意见。不可尖刻、讽刺、挖苦,甚至恶意地进行人身攻击。
12、临场写作时可以根据题意和你的表达需要想像一个或一类读者就在你的面前。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像父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人正在听你倾诉;写国际间通过沟通走向合作,就设想自己参与了国与国的谈判。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阅读对象,你也可以想像此文是写给你的语文老师的。你要知道,你的文章的惟一读者是那位跟你的语文老师非常相似的人。写记叙文,且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话。尽可能赢得评卷老师的同情。
13、写法上可以求新,要考虑,怎样表现更智慧,更艺术,更有可读性;但更要求稳。我的意见是大家一定要在一种比较稳的情况下,确有把握时才可写小小说或者是写戏剧,或者是写别的,确有把握之后才写这种文体,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就选择比较稳妥的老的文体,老的写法。
14、不可按上年或前几年的中考作文思路行文。求新、求变是人们所追求的,中考作文也不例外。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中考作文思路行文,甚至拿来套用,机械模仿,不懂灵活应变,就会吃力不讨好,这也是失分的点。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相对固定的,对以前的中考作文非常熟悉。不主张写诗歌、文言文。
15、苦于材料缺乏则可以突出自己的爱好。你如果喜欢体育,那你就像体育记者一样,叙体育、议体育,只要切合题意就好。你如果喜欢听××的歌、看××的书、爱好上网„„你就可以将自己这一方面的经历和感受与命题联系起来。那样就不愁内容贫乏、文思枯竭。不要瞎编乱造。靠编故事骗取老师的眼泪从而获得高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6、要美化自己,而不是丑化自己。要显现自己的高境界、大抱负、多知识、同情心,要显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不要出于反衬别人等考虑而故意丑化自己,如果让评卷老师以为你真就是那样,那就麻烦了,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从某个角度讲,评卷老师评卷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淘汰对象的过程。
17、字数以600字左右为宜。不能给人凑字数的感觉,但也不能拖得太长,不允许加纸条。喜欢写长文的同学,开篇要注意不要放得太开,开口不要太大,能跳过去的就跳过去,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要注意节省篇幅,要防止高潮来了没地方写了。切忌三段文。要突出的句子(扣题的、表现主旨的、文眼、点睛之笔、抒情议论、议论文的分论点等)最好单独成段。
18、看到题目后,可先搜索一下自己以往所写的优秀作文,看有没有可以再利用的。须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不牵强。
作文复习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审题
审题,即审视作文题目,它包括深入思考、细致分析、正确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和要求,这是写好一篇作文的首要条件。我结合自己教学实践,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分析法。
就是把构成题目的每一个词拆开,逐一推敲,分析每个词语的意义和各词语之间的关系,以区分题眼、中心词和修饰词语等,弄清题目规定的范围和重点。如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篇命题作文,中心词是“老师”,属于写人记叙文;“我的”“第一位”则是关键词语,是用来修饰和限制“老师”的,这篇作文应当写“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位”老师。至于中心思想,题目没有明确限制,就有待学生根据材料自己确定了。
2、比较法。
就是把类似的两个或三个以上的题目并列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来弄清它们之间取材范围的细微差异,以完成审题过程。如通过对比《我的老师》、《我爱老师》、《我和老师》这组题目,使学生明白:这三道作文题目都是写人的,但各有侧重。《我的老师》以写人为主,重点在于写老师,要具体地写出这位老师是个怎样的人;《我爱老师》以抒情为主,重点在于写“我”,要写出“我”爱老师的原因和具体事例;《我和老师》两者并重,要写的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事。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每个题目的范围和重点,写出切合题意的文章来。
3、限制法
就是对作文题目提出“不应该那样写”,从反面加以限制。以《校园新鲜事》为例,如果从反面加以限制,可以提出三个问题:(1)不是写家庭里、社会上发生的事;(2)不是写老一套的;(3)不是写一两件事。这样从反面一限制,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在学生掌握了审题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我列表出示各类作文题目供他们综合训练的审题技能。
二过好选材关
人们常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在作文教学中,审题并确定中心之后,能否过好选材关,就成为作文成败的关键。指导学生选材时要让学生学会五看、两做到。
五看:一看题目的要求;二看中心的需要;三看材料是否真实;四看材料是否熟;五看材料是否新。两做到:(1)宽打算。要训练学生按题目要求打开思路,从各种角度想一想,尽量多找一些材料,以从中择优而用。比如《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就可引导学生先理解“班里”这个词所指的范围,然后再让学生想想:除去课上、课下的事,校外的事算不算班里的事?这样一摆思路就宽了,可供选择的材料就多了。
(2)、细挑选。思路打开了,摆出的材料多了,就有挑选的余地了。怎样挑?一要细比较;二要严格选。细比较就是要求学生将想到的材料按题目的要求加以鉴别比较。严格选就是让学生在比较中严格地选出最典型、最熟悉、最新颖的材料来。
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还有个组织材料的问题。训练学生组织材料,要从四个方面做:一是让学生利用小标题将材料分类,把相同的材料归在一类中;二是让学生考虑一下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安排一个次序;三是寻找文章段落之间的联系手段,想一想怎样衔接好;四是考虑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
我认为:训练组织材料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养成列提纲的习惯,因为提纲可把上面的四项要求用简明的语言明晰化。
第五篇:学生发展指导的历史、理论与实践
我国“学生发展指导”的解读与实践
华东师大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管理学系
刘 竑 波
博士/ 副教授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学生发展指导的重要性; 2010-2014年,华东师大高中教育研究所接受教育部委托课题,由霍益萍、朱益明教授领衔,遴选了全国40所有着强烈改革意愿的高中展开实践研究; 课题组深入学习和广泛研究了世界各国和港澳台地区的已有实践及其经验,致力于推进我国学校实践。
只有“放下”,才能“拿起”
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行到第八次,似乎一直在做加法,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全都不堪重负。那么,究竟谁是受益者?所以,“改革不是做加法,而是改变思维。”纽约科技谷高中(Tech Valley High School)的校长如是说。那么,“放下”什么?又“拿起”什么?
我国的“学生指导”实践形态:
1.侧重于学校与教师成就的指导VS专注于学生(基于学生主体)的指导; 2.结合原有工作VS“指导”体系下整合学校工作(所有教育者皆是指导者); 3.课外“锦上添花”VS课内“有效提升”; 4.家校合作的全方位开拓。
一、今天的教育服务应该包含“学生发展指导”的概念
即,指导(direction)、辅导/疏导/引导(guidance)、咨商/咨询/顾问(counseling)
(一)方向指导与方法指导
方向指导——妈妈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儿子“把写得再大一些”;
方法指导——爸爸建议儿子“捏笔的位置高一点点”。
“指导”,简单地说,就是给人指引方向和方法。
(二)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
直接指导——用指令、建议、劝诫、劝告、说明、示范等方式给人指明方向和方法。
间接指导——用疏导、启发、开导等方式引导人明确自己的方向和方法。
指导——用指令、建议、劝诫、劝告、说明、示范等方式给人指明方向和方法,或者用疏导、启发、开导等方式引导人明确自己的方向和方法。
(三)辅导(guidance)
帮助和指导学生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教育和职业;
帮助和指导学生确定个人发展方向,规划自己的人生历程,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帮助和指导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协调和整合校内外各种力量和资源,辅助学生成长,协助解决特殊学生的特殊困难。
(四)咨商/咨询/顾问(counseling)
运用专业手段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观察,对其兴趣、特长、倾向、人格特征等作出评估,解释评估结果,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
向咨询者提供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及时、准确、充足的资讯,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环境;
通过个别商谈或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预防或矫正问题行为;
识别出有严重困难或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将无力处置的个案转介到适当的机构,确保学生得到更加专业的帮助;
向学生家长及教师提供咨询。
二、学生指导的内容——指导的领域;指导的层次;指导的功能。
教例3:美国学校咨商师协会国家标准(ASCA National Standards for Students)
学业发展(Academic Development)生涯发展(Career Development)
个性/群性发展(Personal/Social Development)
美国学生学业发展指导国家标准
标准A:学生要获得有利于学校和整个人生中有效学习的态度、知识和技能(3条标准、14个指标)
标准B:学生要完成学业,为在有着丰富的中学后选项(含大学)的广阔领域进行选择作好必需的学业准备(2条标准、13个指标)
标准C:学生要理解学习与工作世界、家庭及社区生活的关系(1条标准、5个指标)
美国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国家标准
标准A:学生要获得对与自己知识相关的工作世界进行调查研究并作出基于可靠信息之生涯决定的技能(2条标准、19个指标)
标准B:学生要使用成功而满意地达成未来生涯目标的各种策略(2条标准、13个指标)
标准C:学生要理解个人品质、教育、训练与工作的关系(2条标准、11个指标)
美国学生个性/群性发展指导国家标准
标准A:学生要获得有助于理解、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知识、态度和人际技能(2条标准、20个指标)
标准B:学生要做决定、制定目标并为达成目标采取必要的行动(1条标准、12个指标)
标准C:学生要理解安全和生存技能(1条标准、12个指标)
华东师大高中教育研究所研究团队针对我国高中实际的设计:
(一)学生指导的领域
1.学习指导——学业发展 学习目的和态度指导;
订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时间管理的指导; 学习和考试技巧指导;
发展兴趣和特长及选科和选课指导。2.生涯指导——生涯发展 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指导 升学指导 认识自己 认识教育 认识职业 认识社会
3.生活指导——个性/群性发展 自我概念发展指导 多方面兴趣发展指导 问题解决指导 自我反思指导
学校生活适应指导 卫生保健指导 心理健康指导 人际技能指导 沟通技能指导 团队合作指导 领导和组织技能指导
(二)学生指导的层次
1.行为指导
方向指导:正确的努力方向 方法指导:达成目标的程序与方法 2.思想辅导
世界观辅导;人生观辅导;价值观辅导;思想方法辅导。3.心理辅导
自我认知辅导;自我悦纳辅导;自我调适辅导。
(三)学生指导的功能
1.矫正指导:针对已发生的问题; 2.预防指导: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 3.发展指导:针对可能的发展。
小结:学生发展指导旨在指导和帮助学生——
1.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教育,了解职业;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建立广泛的友谊;
4.发展多方面的兴趣(西方目前非常重视“闲暇教育”); 5.发现并发展自己的特长;
6.树立生活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发现并接受多元价值); 7.规划自己的人生; 8.逐步实施自己的人生规划。
有效的学校德育的手段或途径——全方位的德育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与大家共勉!
上述内容仅供个人参考,请勿上传公共网络。谢谢各位!欢迎探讨!
刘竑波,华东师大公共管理学院,***,liuhongbo5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