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

时间:2019-05-15 09:2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

第一篇: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

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

书籍装帧设计者要具备广泛的修养。没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素养,既不能解决突如其来的设计中的矛盾,也不可能创造出有水平的设计来。设计的根本是构思,而构思缺少文化素养是不行的。

没有文化修养,就没有创作设计。即使去进行设计工作,往往也是没有深度,构思不巧或者格调不高的。技术训练和艺术修养的区别,将会在这个时候反映出来。

一位芬兰的书籍艺术家曾说装帧设计是有纪律的狂想。又有纪律,又有狂想,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热衷狂想而否定纪律的画家,难以介入装帧;强调纪律而忽视狂想,装帧设计又成为桎梏,难出真正的装帧艺术。

“借题发挥”一词便于解释书籍艺术的特征,它既要借题,又要发挥。

鲁迅先生的设计常用中国的石刻;马蒂斯的设计常用线描和剪纸;陶元庆的设计常用装饰变形的人物;陈之佛的设计常用图案;而司徒乔的设计,则常用速写。说明他们不排斥各方面的知识,兼收并蓄后才能独出心裁。

六面体的书不是作为雕塑去欣赏,而是在不断的展示中。这恰如中国庭园建筑中所说的,“层层进深,互相因借,分隔中有连贯、有贯通,障抑中有窥透”。黑与白中间有连续性,虚与实中间有连续性,有与无中也有连续性。

有人以为版面设计没有形象,不是美术。如果说它不是美术的话,那么它就是一种艺术。正文编排就是要把那些版面的造型要素,加以有机的组合。编排是平面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利用黑白对比、后退与前进、缩小与膨胀等视觉现象,由设计者担任总导演,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运用一切手段去完成一本书整体的艺术设计。

插图的外文是Illustration,语源为“照亮使其看得见”的意思。也就是说将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东西,照上光线,使其视觉化的意思。

每一局部都有画或装饰,严格地说,不等于有了设计,更不能说是有了总体设计。这是因为它没有统一的美学构思去统率、去总揽前后,自始至终;去运筹帷幄,分层布势,因而它只有外貌却没有灵魂。有一位演员说过:“我们是演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装帧艺术家就是要在作家的土地上建造自己的艺术殿堂。

我们在搜集素材时,看起来是笨拙的,而我们在设计使用时却是巧妙的。比如用到设计中的一件小道具,有时候就能说明一整本书的故事中心,或揭示一件事物的本质。

电子计算机参与设计,本来是一件好事。它能促进设计技术的现代化,是设计者的好帮手;它也能提供设计方案的最佳选择,缩短出版周期。但有些出版单位和设计者,反客为主地把书籍装帧设计的主动权完全让给了电脑,忘记了设计者的创意才是艺术创作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书籍装帧艺术的设计水平,而且还会降低书籍装帧艺术的学术水平,削弱书籍装帧工作者对书籍装帧艺术本身的把握。一旦如此,必然使作品产生华而不实、俗而不雅的后果。

书籍的装帧形式千差万别,但是,作为一个载体,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将这满载文字之舟送到读者的彼岸。

第二篇:浅谈艺术美学

浅谈艺术美学

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自古希腊以来,经过了前后约两千多年的曲折发展。各音乐美学流派和音乐美学思想家层出不穷。按照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和音乐风格,大致分为七个时期。

一、古希腊

在古希腊,音乐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成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在后来的音乐史上几个光辉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都是对古希腊光辉文化的一次次回眸。

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乐律理论,提出“美是数的和谐,是对立因素的统一”,并由音乐音程的和谐理论出发,渐渐发现这种和谐的观念并不仅限于乐器,它存在于宇宙万物。所以,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和谐的,他们相信,音乐的和谐是宇宙和谐在现象界的具体表现。另一重要代表人物柏拉图基于毕达哥拉斯的“音乐进化灵魂说”,把和谐的音乐看做当灵魂失去安静时让其恢复和谐的最好手段。在柏拉图这里,美的存在不仅有形式上的,更有行为甚至制度以及美学观念上的美,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更多得体现了一种理性原则,使得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哲学体系。而亚里士多德却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肯定了音乐的净化和宣泄作用存在的合理性,于是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音乐作为形而上学思考的隔阂在他的思想中消失了。

二、中世纪

西方中世纪的音乐,主要是在宗教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其特征即为:音乐被用来服务于宗教活动。中世纪音乐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圣咏”。哥里高利圣咏在中世纪时常充满战争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社会文化功能,它被认为是欧洲单音音乐最完美的形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重要人物奥古斯丁认为音乐既能表达感情,又能激发情感,它是研究优美的运动的科学。把音乐看成上帝自身性质的体现,把音乐作为礼拜上帝,宣扬宗教的工具,肯定和强调了精神性的美,轻视感官性的、世俗的美,反映了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神学特征,并集成和发展了古希腊的音乐理论传统。

三、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力图建立一种崭新的文化模式,将人的思想从中那个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提倡尊重人的尊严与个性发展,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自由意志。这些思想都在这一时期的音乐中得以体现。同时,这一时期是中世纪与近代历史的过渡时期,是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主调音乐的思维逐渐兴起。

这一时期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是扎尔林诺,他不再认为音乐起源于神,而是人类的认识与自然存在的和谐相适应,而人又认识到这种和谐时产生的。在这一时期,音乐渐然摆脱宗教神学理念的束缚,将音乐紧密联系于世俗的现实生活和人类天然的情感。

四、巴洛克

由于在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创作手法已经达到一个顶峰,其平稳的特点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需要,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于是人们开始把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开拓的乐曲样式逐渐加以变化,以求取更强的音乐表现力。

如果把文艺复兴的美学观比做浑圆的珍珠,而巴洛克的美学观则是华丽得形状不整的珍珠,它是宁可打破形式上的均整也要着重于表现强度的一种形式,用和谐的理论去顶前古典主义的秩序和古典时期的自然。所以我们可以很形象地总结巴洛克音乐的特点,那就是“对比强烈而略带夸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作品力求获得和谐统一、舒缓流畅的效果以及整体四平八稳的风格,巴洛克音乐冲破了这种传统,而变得更加热烈而张扬。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最多姿多彩也是最混乱繁杂的时期之一。

五、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崇尚理性,与全欧星的启蒙运动思潮有关的音乐理想很大程度上支配了音乐创作与音乐审美风尚变化。在音乐审美上,崇尚个人性和自然情感的愉悦性,数学和哲学的发展使音乐也趋向于越来越完美的构思,设计和逻辑推理,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等内容大都与音乐自身完美的逻辑结构相统一。其特点为形式严谨,又具有高超技巧,能轻而易举地随机应变以适应情况,而又始终保持在一定的常规中,至少不偏离它太远,也就是着眼于取悦公众和使之易于理解。

在这一时期中,音乐创作思维趋向,功能性在音乐创作中至高无上,音乐的共性被无限扩大,理性占了上风。音乐家们接受“到民间去”、“回到自然去”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反抗封建束缚,坚定乐观、勇于奋斗的民主精神和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六、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看重自由、运动、激情和不受拘束的表现形式,不仅音乐表现更具有个性化,而且音乐与其他的艺术之间也寻求相互的沟通,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黑格尔把“一种自在自为的绝对精神理念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认为自然及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变化多样的现象,都是这种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在他看来音乐必然要以某种附着于其中的精神内涵为本质,精神内容才是艺术的根本之所在。李斯特曾明确指出:“艺术中的形式是放置无形内容的容器,是思想的外壳、灵魂的躯体。”浪漫主义要求乐曲情绪的饱满达到狂热的程度,要求音乐追随诗的意境或文学情节,为此不惜削弱乐曲结构的严谨逻辑和理性因素。于是音乐家们打破一切常规手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声进行中的半音化、色彩性进行、平行进行与意外进行等手法,来表现自由、新奇、个性及色彩的对比。李斯特、舒曼、瓦格纳等音乐家在音乐形式上的创新,更是成为了音乐美学思想中音乐情感理论的代表。而这一时期情感表现的深度几乎成为了衡量音乐艺术作品价值的基本标准,也使得情感论这一思想达到了最高极限的理论形态。这些观念客观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而音乐艺术的蓬勃也是同情感论音乐美学的深入人心相辅相成,这些音乐和美学思想同时都深深影响着整个时代。

七、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崇尚个性写作,在20世纪之后涌现出各式各样的音乐流派,表现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成为重要的代表流派,他们继续在音乐情感的表现上坚持着各自的立场,但都同时推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新古典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力图恢复古典主义音乐及其以前的风格和,主要代表人物为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在整体风格上追求均衡、完美以及相对稳定。它们排斥过度的感情表现,追求理性、内省、适度和普遍的感情,反对过度的主观意识。力图恢复音乐的纯洁性,尽量使听众把注意力放在音乐本身,而非借助于音乐以外的其他手段,并且提出把音乐从各种艺术的结合中“解放”出来。因此,一般来讲,新古典主义更偏重于器乐体裁作品的音乐创作,而不象浪漫主义那么重视声乐。

表现主义音乐,这个现代音乐的第一个主要流派,是以奥地利音乐巨人勋伯格为代表,紧随在印象乐派之后产生的。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无视传统,无视规则,不追求庞大、夸张,刻意追求精致、纯朴,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力求于音乐表现的简洁、单纯、明快和热烈。表现主义的意义,以无调性为其基本成分。由于抛弃了主属音的传统观念,八度中的十二个音的价值得以相等,从而使传统的旋律概念、节奏、节拍的组织,曲式的结构,和声与对位的感觉皆面目全非。融入十分自由的形式中的若干独特音的连续,带来了流动的、甚为发展的奇妙特色。而小巧、精致的乐队编配,常具单纯、明快的色彩。

生活是需要美的,而人类美的起源寄存在这些西方的美学思想家们以及中国的美学家们身上,他们将音乐艺术美学艺术逐渐发展。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我们静下心来去了解其音乐简史的发展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当我们沉醉于各个时期代表音乐或悠扬或庄重或轻快的曲调里的时候,它给我们的熏陶,就如毕达哥拉斯所说,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而美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享受和熏陶,还有一种认知。

第三篇:一百本关于美学的书籍

一百本关于美学的书籍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中国第一部、也是目前最好的一部《西方美学史》,可能代表朱光潜的最高学术成就。读美学史似乎没有用处,就像读哲学史是无用的一样。但用处其实还是有的,只是体现得比较缓慢,没有那么明显罢了,就像喜马拉雅山每年只不过增高那么一点点,肉眼看不见的。要有心理准备:当你看了以下书目之后,便会发现,这绝对不是一份“速成”的书单。学术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怎样做到“不空”?当然要有自己的见解,但必须先了解前人大家都是怎么说的。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中国人在20世纪所写的最好的美学入门书。知识量不小。行文生动,文才斐然。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美学史上的传世之作,必定都是有文采的(康德几乎是唯一的例外)。文字不清不楚的人,怎么搞学问?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朱光潜的处女作,大家的处女作往往不可小觑。易中天先生说:“这部著作类似可以看见太阳的一滴水,支撑着它的是整个西方美学。”

4.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

《美的历程》是写得最好的中国美学史,至今无人超越;也是李泽厚写得最好的一本书,至今无以超越。《美学四讲》代表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学的最高水平。

5.宗白华《艺境》(或《美学散步》)

宗白华有灵性,对中国艺术有独到的感悟,研究中国传统艺术不可以绕过。依我看,此书是“艺术美学”。他的表述没有逻辑。文字自然是很好的,如诗一般,但关键是文字背后的体验。邓晓芒对他的评价是:有体验而无理论。

6.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对中国美学的贡献是,阐明庄子乃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源头,可谓抓住要害,这个发现如今几乎已成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之一。

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图景,资料丰富,可以利用。

8.叶维廉《中国诗学》(选读)

道家美学与现代解释学文论的一次较为成功的结合。

9.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灵之舞》、《人之镜》、《灵魂之旅》)

在我看来,邓晓芒无疑是当今中国最高的山峰和最深的深渊。他的文字有如耶和华或摩西,雷霆霹雳,振聋发聩。读过他的书,看待传统和世界的眼光必定发生难以想象的改变,而这也就意味着“灵魂”发生了改变。以我个人的经验,邓晓芒的启蒙好像是当代中国学子必经的一个阶段。

10.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

中国最好的康德哲学入门书。邓晓芒具有纯正的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深刻,思路清晰,学识渊博。搞美学的不可不读其中关于《判断力批判》的部分。

11.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

必读书目。“新实践美学”的代表作。康德与马克思的汇通。对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一个超越。透彻。你可以不赞同它的理论,但你不得不承认很多问题被讲通了。

12.易中天《破门而入》

必读书目。中国人在21世纪的开端所写的最好的美学入门书。

13.杨春时《美学》(选读)

“后实践美学”的比较系统的代表作,从中可以看出当代中国美学的最新成就。由于“后实践美学”与“新实践美学”曾有论战,故可以参照一读。窃以为杨春时哲学功底不如邓晓芒(如概念界定不清,推理不合逻辑),文字功夫不如易中天(他的文章有如白开水,淡而无味;有如风平浪静的湖水,不见波澜),创新意识则似乎高于他们。比较了解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状况,希望与之保持同步。然而不可否认,杨春时有时确实看到了别人所不曾看到的某些东西,而这些东西也并非不重要。此人是纯粹学者,有魏晋风度,可以亲近。

14.邓以蛰《邓以蛰全集》(一卷)(选读)

美学界曾有“南宗北邓”之说,其实邓以蛰不及宗白华远甚。邓以蛰曾在厦门大学任教,故聊备一格。对书法和古代画论有兴趣者可读。

15.熊秉明《熊秉明文集》(四卷)

以对艺术的感悟而论,宗白华之后唯此人也。中国艺术家而能著文者,当以熊秉明为最。熊秉明是雕塑家,作文如雕塑,精雕细刻。其中《关于罗丹》已经反复再版,《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乃开创性著作。

16.莱辛《拉奥孔》

体现时代精神之作。内容倒不是多么的了不起,但歌德说,莱辛写论文,同时把思考过程展示出来。

17.歌德《歌德谈话录》(全译本)

必读书目。歌德是有史以来最健康的艺术家,几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德国的无冕之王,人间稀有的大智者,窥见上帝作坊之秘密的人。梅烈日科夫斯基认为读了此书的人不会自杀。尼采认为这是德国最好的散文。爱默生认为歌德谈的比写的好。此书不仅提供艺术修养,而且提供人生态度。读过此书,会发现真正深刻的书并非都艰涩难读。

18.歌德《论文学艺术》

歌德关于美学或艺术批评的重要文章基本上收集在此。

19.瓦肯罗德《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

一本很好懂也很有趣的小册子,从中可以了解浪漫主义者对艺术的虔诚。

20.格罗塞《艺术的起源》

从中可以看到艺术学的经验科学的方法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解一些原始艺术,开阔视野,不无好处。

2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艺术生活》

必读书目。世界最好的艺术传记之一。表演艺术的奥秘,此人至少洞悉了大半。

22.夏里亚宾《面罩与心灵》(选读)

与《我的艺术生活》同一性质的著作,两本书向来齐名。

23.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玫瑰》

文艺学的上乘入门读物。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艺理论家少有不受此书影响的。

24.丹纳《艺术哲学》

必读书目。李斯托威尔说这是才华横溢的演讲。傅雷的译笔也才华横溢。经验科学方法的一个示范。既是艺术史,也是文化史。诚如傅雷所言,如能消化,非止增长知识,在做人方面、气度方面都将有进步。

25.罗丹《罗丹艺术论》

“门类艺术学”中选择雕塑者必读。不难感受其中对艺术的宗教般的激情。

26.马蒂斯《画家笔记》

“门类艺术学”中选绘画者必读。表达极为清晰,在画家中可谓难得。

27.邓肯《邓肯自传》

必读书目。世界最好的艺术传记之一。此书在中国已有近10种版本。邓肯是我最喜爱的一位艺术家。为邓肯神魂颠倒者不计其数。此人是个奇迹:从未学过舞蹈却成为“现代舞之母”;既能沉溺于肉欲又能高扬灵魂。以其立足于生命故也。

28.梅纽因《人类的音乐》

“门类艺术学”中选音乐者必读。听人道主义者解说音乐。

29.H·帕克《美学原理》

以目前翻译过来的著作看,这是西方人在20世纪所写的最好的美学入门书。

30.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选读)

日本没有重要的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此人不过批评家而已。以其曾经影响过鲁迅,故聊备一格。

31.克莱夫·贝尔《艺术》

必读书目。哪怕只为“有意味的形式”这句口号,也是值得一读的,更何况此书在美学史上颇为重要。

32.赫伯特·里德《艺术的真谛》

此书没有什么创见,但通俗易懂,且文笔甚佳。艺术史与美学知识的结合,有史有论。作者精通绘画史。

33.佩特《文艺复兴》(选读)

配特是“唯美主义”的一个重要代表。据说配特为了能够变得漂亮一点,宁可少活十年;配特认为,做一个道德的人是因为那样很美。一种唯美的文风也贯穿此书,行文之漂亮,可谓妙笔生花,字字珠玑,其效果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王尔德认为值得整本背诵下来。

34.王尔德《狱中记》(选读)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大才子,“为艺术而艺术”的殉道者。此书刻画了一个脱离现实的“纯粹艺术家”。可参看他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

35.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

必读书目。鲍桑葵《美学史》的续作。晓畅明白,要言不烦。

36.王国维《人间词话》

王国维的悟性在朱光潜和李泽厚之上,与宗白华属于一类人物,但创造力似在宗白华之上。《人间词话》全是悟出来的,抓住了中国古典文论的精髓,也是中国诗论与西方美学的第一次完美的交媾。

37.王乾坤《文学的承诺》

此书讲授一种“文学本体论”,其实只是“文学本体论”的导论。作者有两句话我极为赞赏,大意是:⑴研究什么都可以,古今中外,大至宇宙,小至苍蝇,但一定要有终极视域,一定要有形上品格,否则不及格。⑵文学艺术的殿堂之门应挂一牌,写着:不悟“人生”者莫入;不悟“无”者莫入。这样的追求和这样的眼光在中国艺术理论界并不多见。

3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选读)

梁漱溟与熊十力齐名,港台并称为现代新儒家的“二圣”。梁漱溟一定要把自己的理论形诸实践,他的真诚无可怀疑,但也可见此人是一狂生、腐儒,当然也不乏可爱之处。此书是后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者的一个出发点。可参看林语堂《中国人》和易中天《闲话中国人》。

39.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选读)

梁漱溟的成名作。初生牛犊不怕虎。于是成了20世纪中国人的中西文化比较的一部经

典著作。有些观点似成定论,有些观点未必正确,有些观点已经陈旧。读读无妨。

40.梁漱溟《朝话》(选读)

有些学问从书本来,有些学问从人生体验来。我当然推崇后者,而《朝话》是后者的一个典型的体现。

41.贺麟《文化与人生》(选读)

贺麟是新儒家,也中国最全面介绍黑格尔的人,想要打通宋明理学与黑格尔。虽然中国的黑格尔研究“还没入门”(邓晓芒语),但黑格尔现在在喜欢赶时髦的中国已经被弃之如蔽履,成了道地的“落水狗”,所以我要特别列出贺麟的书。徐复观很喜欢这本书的,据说常带在身边,时时翻阅。

4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必读书目。中国哲学史的最佳入门读物。美国大学的中国哲学教材。代表冯友兰早年的最高学术成就。

43.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

殷海光自称“五四之子”,自由主义者。此人是罗素的狂热崇拜者,中国逻辑学大家金岳霖的高足,台湾怪杰李敖的老师。本人也够怪的,17岁就写了一篇关于“自由意志”的论文,临终前表示要把《罗素自传》陪葬。此书几乎是第一次运用了西方人文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论中国文化的书籍中令人耳目一新。

44.殷海光《思想与方法》

读此书相当于对思维的一种训练。可以初步了解“自由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殷海光使用的方法其实还是很有用的,并不见得都已经“过时”了。

45.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

此书在中国至少有五种版本。周国平曾经在电视上将它推荐给中学生。中国人的理论能力甚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学没有哲学课程。在法国,中学生毕业会考、参加工作之前都要通过哲学考试的。难道中国的硕士研究生还不如法国的中学生不成?

46.《老子》(选读)

老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但是往往被庸俗化为政治权谋之术或练气养生之术。极俗之人都敢大言不惭地谈论老子的“智慧”,其实和老子有什么相干?老子并不好懂。读懂老子需要极高的悟性。坊间关于老子的通俗读物都是垃圾,哲学界把老子搞得干巴巴的。至于“老子与现代百姓生活”云云,无异于把月亮从天上拉下来,充当蜡烛。印度奥修从宗教角度讲老子的四卷本演讲稿,倒是值得一看。

47.《庄子》(选读)

庄子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古代散文家,其艺术水准只能用“登峰造极”来形容。能够在散文上与之较量一番的只有曹雪芹,但就连曹雪芹也承认“文章还是庄子的好”,而且曹雪芹不是哲学家。从古至今,中国的文人没有一个不喜欢庄子的。便是批判,其实也还是喜欢,正如禁欲主义者往往欲望很强。

48.《论语》(选读)

孔子对中国文化影响太大,所以《论语》是要读的。老庄是世外高人,孔子是世俗之人。不过也许孔子的一生正如明代张居正所言: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49.梯利《西方哲学史》

必读书目。前几年,学者们一般认为,在中国当时翻译过来的西方哲学史中,这一本比较适合入门。文德尔班哲学史太深,黑格尔哲学史是他本人哲学的预演,罗素哲学史有不少偏见。哲学的创新有时表现为发明一种独特的论证方式。读哲学史不光要掌握哲学家的观点,还要掌握论证的方式和论证过程,比方说,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到底是怎么样的。据说张世英读此书,先认真看一遍,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就像儿童复述故事一样。如果你了解让儿童复述故事的重要性,那么你一定能感受复述哲学家的论证过程的重要性。

50.阿尔森·古留加《康德传》

在哲学史上,康德有如一个大水池,以往的哲学都汇入这里,以后的哲学都从这里流出去。所以不得不了解一二。《康德传》可以让我们对康德了解一二。

51.丹尼尔·哈列维《尼采传》

倪梁康曾说,如果有研究生以尼采为题做毕业论文,不管写得如何,都要先扣掉5分。因为尼采的哲学不是正宗的哲学思维方式。尼采是典型的“诗人哲学家”。但是尼采的作品是“以血书者”,激动人心,不可抗拒。本书没有太多的形而上学,似乎是把尼采首先当作文学家来看的,故比较易于接受。

52.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选读)

海德格尔是天才和怪杰。文字也怪,很玄。本书是我所见既能“浅出”,又真正“深入”的学术传记。通往海德格尔,此书为最佳津梁。

53.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选读)

现象学是西方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不过极难。这本名著已经是最通俗了。

54.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选读)

怀特海与美学或艺术哲学的关系不大。不过易中天先生在我硕士毕业之际曾经表示,希望我补充一点自然科学的知识。此书不是“知识性”的,但不愧为了解科学精神和西方文化的名著。西方有哲学,而中国只有“半哲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缺乏西方的科学精神。

55.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选读)

“意识流”这个词要归功于此人的发现。他的《心理学原理》是划时代的巨著。《宗教经验种种》也不逊色。把心理学的方法运用于研究宗教经验,此书似为首创。知性和灵性结合得如此之恰到好处,分析如此细腻,资料如此丰富,文笔如此美妙,又使之永垂不朽。读上两遍,定有收获。入宝山岂能空回?

56.卡莱尔《英雄与英雄崇拜》

卡莱尔是先知般的人物。他特别擅长激励。每一次演讲都是一次鼓舞。愿意奋发向上的人定然愿意聆听他的教诲。这是他的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57.卡莱尔《拼凑的裁缝》(选读)

卡莱尔的成名作。“超验主义”的文学名著。这是卡莱尔从亲身经历中提炼出来的作品,当然有一些真知灼见。可惜有点难度。但是,你一定要读像《拼凑的裁缝》这样的源于第一手经验的书,因为没有第二手的真理。

58.卡莱尔《卡莱尔文学史演讲集》

本书对歌德以前的西方文学史做一种大线条勾勒,篇幅不大,文字不多,但立即端出一个清晰的图景。确实是史家大手笔,与李泽厚《美的历程》相当。此人决不拾人牙慧,介绍历史、文化、作品和作家,大都三言两语,但必有独到见地;在这方面,与爱默生的《代表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59.卡西尔《人论》

必读书目。

60.卡西尔《语言与神话》

卡西尔的思路极为清晰。此书的研究对象与艺术很有关系。

61.基托《希腊人》

古代希腊,那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国”。不了解希腊的人,脑袋里总像缺少了点什么东

西。比方说“自由”、“卓越”、“清晰”什么的。现在我们有三本书:《希腊人》、《希腊精神》、《希腊遗产》。后者是西方许多古典学者的合著,比较专门。入门当以《希腊人》和《希腊精神》为宜。

62.依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

《希腊人》是历史学家研究希腊,《希腊精神》是文艺学家研究希腊,对照阅读,必有不同收获。

63.柏拉图《理想国》

必读书目。爱默生曾说,哲学就是柏拉图,柏拉图就是哲学;又说,把所有的图书馆都烧掉,只留下柏拉图的著作就可以了,因为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思想,在柏拉图的著作里都有。怀特海曾说,西方2000多年的哲学都是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所以要想成为哲学家,首先要成为柏拉图主义者。如何成为柏拉图主义者?先把《理想国》读三遍。

64.柏拉图《菲多》

必读书目。《菲多》说,哲学就是“习死之术”!一切哲学的精华全在这几个字里了。在这篇对话里,西方独有(中国所无)的“灵魂”概念已经非常清晰了。这篇对话里描写了西方历史上最为崇高的死,只有后来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可以与之比美。苏格拉底无异于希腊的耶稣。当然,他还是本真的哲学家。后来法国出现了一个现代的苏格拉底,那就是蒙田。

65.柏拉图《会饮》

必读书目。《菲多》谈“死”,《会饮》谈“爱”,正可以相互参照。所谓“柏拉图式的爱”,到底是怎么回事,看了《会饮》就清楚了。柏拉图文笔最美的两篇对话便是《菲多》和《会饮》。

66.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编译)

必读书目。柏拉图是西方美学的源头。

67.亚里斯多德《诗学》

必读书目。《诗学》的理论雄霸欧洲两千多年,注者无数,研究资料汗牛充栋。

68.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

必读书目。美学的圣经,不必赘言。

69.黑格尔《美学》

必读书目。此书可用“浩瀚无涯”、“大气磅礴”二词形容。今道友信称黑格尔是“艺术学的鼻祖”。海德格尔说:“黑格尔的《美学》是西方历史上关于艺术之本质的最全面的沉思。”于斯曼说:“从菲舍尔到夏斯勒,从马克思到马克思主义者们,黑格尔的后继者们一直是络绎不绝。即使在黑格尔的美学原理崩溃之后,引用者仍然数不胜数,并且至今生生不已。”此书共三卷四册,精读其中的第一卷即可。

70.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必读书目。据说康德的美学实际上是通过此书才发生影响的。至少此书对青年黑格尔影响极大。所谓德国古典美学,无非康德、席勒与黑格尔三人而已。

71.尼采《悲剧的诞生》

必读书目。这是尼采早年的作品,但是其中的见解奠定了他的哲学的基础。此书对希腊悲剧提出新解释,从此改变了希腊的形象。尼采的心和自然没有距离。

72.尼采《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尼采是所谓“悲剧哲学家”,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对他影响极大。那时的哲学,还没有书本之累,直接“面对实事本身”,所以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海德格尔也特别注意“前苏格拉底哲学”。这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而已,尼采并没有完成它。但书的好坏不在于厚薄。文字之美,无与伦比。

73.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选读)

伊格尔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批评的代表。此书介绍了重要的西方近现代美学家。有点艰深,属于有一定基础又想进一步研究的读物。

74.罗斯金《现代画家》(五卷)

最近刚刚出版汉译本,立即购得,还没来得及看,但我知道它的重要性。艺术学的最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19世纪的圣经”。作为重磅炸弹,可与黑格尔的《美学》相提并论。罗斯金《建筑学的七盏灯》本来也应当列出,可惜在我编这份书目时,尚未翻译过来,据说快了。

75.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

弗莱当年在英国可是风云人物。罗素以妻子穿弗莱设计的礼服为荣;小说家沃尔夫请弗莱当导游,帮她介绍各博物馆的艺术作品。弗莱是克莱夫·贝尔的朋友兼老师。贝尔认为此书中的一篇《论美感》是康德以来最有价值的美学论文。如果说通读此书不是必要的,那么这篇论文则是必读的。

76.狄尔泰《体验与诗》(选读)

狄尔泰是很重要的美学家,可惜也是无缘进入美学史的人物。我国美学界对他的重视远远不够。此书在德国再版了近20次。狄尔泰的研究表明,一部伟大的作品背后必定隐藏着作者的心灵法则和整个时代的世界观。不管哪一种艺术批评,还能比他做得更多吗?

77.鲍山葵《美学史》(选读)

这应当是世界最好的美学史之一。但是有点难度。凌继尧说,它不太适合于中国人,至少是不太适合作为入门读物。应当在读了朱光潜的美学史之后再来读它。

78.鲍山葵《美学三讲》

必读书目。可以了解20世纪初西方美学研究的状况。

79.克罗齐《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

必读书目。毫无疑问,克罗齐有很多谬论,但他毕竟抓住了艺术的最根本的东西。克罗齐的影响如此之大,岂是偶然?中国人尤其要读克罗齐,因为我们的美学基本上都是朱光潜启蒙的,而朱光潜则是克罗齐启蒙的,论资排辈算起来,他是我们的祖师爷。

80.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必读书目。科林伍德在美学上是克罗齐的私淑弟子。《艺术原理》可能是西方美学史上最通俗易懂的一部著作。然而,通俗易懂并不必然意味着肤浅。实际上,后来的艺术原理或艺术哲学要绕开克罗齐和科林伍德的“表现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8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必读书目。这世上女哲学家有如凤毛麟角,20世纪好像只有波伏瓦、阿伦特和朗格三人值得重视。而在美学领域,朗格更是值得重视。我以为她确实解决了某些根本的理论问题。比方说艺术与情感的关系问题好像已经被她解决了,再比方说艺术作品的结构,好像也被她分析得差不多了。英加登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作品的结构的。

8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其实这本来也是必读书目。只是比较深奥一些。如能读通,理论能力要进一大步。

83.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选读)

德索,即德苏瓦尔,艺术学的创立者之一。此书知识渊博,文字流畅,体系井然,面面俱到。但艺术学本身的缺点也就是此书的缺点,即相对缺乏形而上的品质。

84.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

必读书目。现象学美学的入门书。第一章《现象学美学》最为重要。

85.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选读)

英加登是现象学美学的大师,也是接受美学的鼻祖。20世纪的西方美学史,离开此人是无法想象的。此书的工作,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当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时,我们都干了些什么?你以为这个问题很容易吗?他的另一代表作是《文学的艺术作品》,研究艺术作品的结构性存在,可惜尚未翻译过来。

86.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选读)

杜夫海纳是现象学美学的集大成者。读《审美经验现象学》,现象学美学思过半矣!曾经有一段时间,他的美学最对我的胃口。

87.萨特《词语》(选读)

萨特行文神出鬼没,不要把此书当作传记看,也不要当作理论看。

88.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选读)

现象学艺术批评的代表作之一。

89.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

文杜里是意大利著名美术史家。有一部《西欧近代画家》,已经翻译过来了,属于美术史中的上乘之作,相当于勃兰兑斯的六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艺术史家的思维一般都比较具体,所以《西方艺术批评史》可以补美学史相对抽象的缺点。要知道,美学一旦沦入一味的抽象,就索然寡味了。美学如何才能不抽象、不空洞?立足于艺术体验。没有体验,什么都是空的。

90.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

心理学美学在文学领域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成果。此人曾经在清华大学任教多年,影响了朱光潜、朱自清、钱钟书等人。

91.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

卢梭是西方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浪漫主义的泰山北斗。他在美学史上也很重要——尽管他总是进不了美学史。卢梭开创了一个艺术思潮那是无疑的。想想看,为了读卢梭的《爱弥儿》,康德居然打破了他每日例行的钟表般刻板的散步,便可知《爱弥儿》是什么样的著作而卢梭又是什么样的人物了!白壁德对卢梭与浪漫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这是新古典主义或新人文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一次较量。艺术问题与人生问题绝非毫不相干。92.希尔德勃兰特《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

艺术学的最重要著作之一。第一次发现了雕塑艺术中的理论问题,用“形式”概念彻底打破古老的艺术模仿论。搞雕塑理论者必读。

93.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

又名“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对于研究绘画理论者是必读书。沃尔夫林发现了一整套概念框架,使西方美术史得到全新的理解。类似这样的发现才能标榜青史。不知为何,我的气质好像与此书不很协调,所以读了两三次,一直没能读完它。

94.沃林格《抽象与移情》

初学美学者一般只知道“移情”,但沃林格认为“移情”解释不了一切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移情”只使用于某些艺术风格,应当以“抽象”补充之。所以这是原创性的著作。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还很年轻。可见纯理论未必一定要到七老八十了才能出成果,关键在于能否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95.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

必读书目。可作为艺术哲学的基础训练,看看作者是如何详细分析一个个概念的。但是本书并没有多少独创性的理论建构。

96.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必读书目。本书研究在“机械复制时代”,现代艺术到底与传统艺术有何不同,这种不

同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审美观念的转变。理论并不是躲在书斋里玄想出来的,有新意的和有价值的理论往往来自对现象的观察。

97.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

必读书目。有史以来最好的艺术心理学著作。首次把格式塔心理学成功地运用于解决艺术问题。要理解现代艺术,此书是一个桥梁。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可以作为现象学美学的预备阶段。经验科学的美学只能从现象中总结出某些规律,但规律毕竟仍然是经验性的,所以并不能触及根本的终极的问题,最后总要归结到哲学美学。格式塔心理学与现象学是息息相通的,某些发现甚至是一致的。

98.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

读完《艺术与视知觉》后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中有几篇论文相当出色。

99.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最好的西方艺术史入门读物。贡布里希是艺术史家,也是美学家。《艺术与错觉》是他的心理学美学方面的代表作,与《艺术与视知觉》并称经典。但我个人更喜欢《艺术与视知觉》。

100.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选读)

第四篇:艺术美学的学习体会

艺术美学的学习体会

艺术,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或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有意义的、高级的形式和结构。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戏剧、建筑,甚至音乐、舞蹈,都是以一种相对整一的、富有内涵的形式和结构呈示出来的,除了建筑和工艺这些特殊的形式之外,艺术主要诉诸人们的精神。艺术的创作很少来自于直接的功利性。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审美既是一种可以通过判断来定性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可以通过形象来体认,通过快感来表述的体验活动。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香泗溢!然而,美是有相对性的。美的相对性是美和审美的辩证属性的重要方面,它与美的绝对性之间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美的相对性具有三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审美对象自身对美的表现有程度的区别,这种表现程度的差异性是以对象自身属性为基础的;其二是指不同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即使同一审美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感受也有程度差异甚至截然相反,这是美感的相对性;其三是随着主客观因素及其关系的历史发展和审美活动的逐步深化,主体的审美情趣将呈现出多层次、多趋向的状况,因而审美标准具有相对性。美的相对性的三种情况在美学史上的均被注意到,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所谓“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相比也是丑的”就意识到美本身的相对性,中国古代关于人体美的标准变迁如“环肥燕瘦”也显示出人们对美的相对性的思考。

美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对追求的一种期望,女人的美 是一种修饰,男人的美是一种气质,孩子的美是天真,老人的美是岁月的烙印;美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情感体现,这也正是几千年来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精神。

艺术美学离不开艺术的哺育,但也缺不了哲学的引领。艺术美学是各种艺术学学科群皇冠上的明珠。这就意味着它只有充分汲取各门艺术的精华、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成其大者”,进而赢得其他艺术学科的由衷臣服,确立自己的王者地位。

如果它疏离了与各门具体艺术的血脉联系,就会在空洞化中走向死亡。并且艺术美学是一门源于哲学的理论学科,必须坚持自己的哲学追求。可当今的艺术美学不是缺乏艺术,就是缺乏哲学,抑或两者都缺乏。

中国有个著名的美学家叫朱光潜,朱老教授有句话说的非常的好,他说 “不懂艺,莫谈美。不懂艺,莫谈美”。我为什么谈艺术美学呢?因为你要研究美学,不懂艺术,你不要去谈美学,因为你研究美学,要有艺术创作,要有艺术家的体验,没有这个体验的话,你很难理解美,所以真正好的艺术作品,做到极至,那就是一种大美东西。什么是美?美是人们在认识对象世界中,获得自由的一种感性显现,美就是那种感性显现的自由,没有自由不可能有人们的审美,不可能有美。美是人的自由表达!所以离开人的自由,不可能有对美的理解。艺术让我们的人生美丽,而人生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热爱艺术,热爱真正的艺术。因为艺术给你源源不断的创作之源,给你源源不断的创作的灵感性。热爱美学。因为美是人的一种自由状态。而审的过程,是我们最高的一种存在状态,所以大家只要看看现代西方,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有当今这个物欲横流,商品大潮,市场经济,人性堕落,人心不古的社会。大家一定要坚守自己和寻找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园。而这个精神家园真正的、最后的守望者,就是那些纯艺术和纯美的守望者。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像里尔克在诗中所说的那样“纵使你远远的离开,到世上最寂寞的所在,往后的岁月,它依然会在你的心底徘徊。”

在美学史上艺术哲学有艺术按照从感性过渡到精神、精神性逐步超越物质性的方向形成一个依次的类别系统的原则。并把艺术分为实在的与理想的两大系列:实在系列包括音乐、建筑、绘画和雕刻,而理想的系列则包括文学的各种形式:抒情诗、史诗和戏剧。在每个系列中最后都将趋于统一。

第五篇:读艺术美学有感

读《艺术美学》的感想

艺术美学是在美学与艺术哲学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得以形成的。

艺术美学就是在研究和解释人与艺术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所形成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具体来说,艺术美学研究“人、物、思、象、境“。

人,即审美主体,是面对艺术世界而具有审美情感的人。物,即审美对象,是纳入人的审美视野的艺术现象。思,即审美活动,人的审美活动表现为人的特殊思维方式,也称作情感判断、审美判断,属于审美之思。象,即艺术审美形态,指人与艺术对象之间的审美判断所生成的意象。境,即艺术审美境界,指人与艺术对象之间的审美判断所达到的精神与思维境界,不同于审美表象。这五个基本范畴以艺术审美活动为核心,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完整的艺术审美关系模式。

艺术美学的核心概念是艺术美,而美与艺术则是理解艺术美的基础。艺术美不是艺术与美两个术语简单相加形成的概念,而是处于审美状态中的人与艺术对象相互融通所形成的东西,是在人与艺术构成的审美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境界。

它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艺术美是艺术审美领域中的价值存在。

第二,艺术美是艺术对象与审美主体的情感遇合。

第三,艺术美体现出人的艺术审美境界。

第四,艺术美是人的情感判断活动中的当下状态,不是过去形态或将来形态。《艺术美学》还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西方和中国的艺术美学发展概况。并且逐一分章详细分析了“人、物、思、象、境“这几个重要研究内容。

读完《艺术美学》,我感觉收益颇丰,此书让我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总之,意犹未尽,还会反复拜读。

下载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装帧艺术是书籍的美学灵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术美学[本站推荐]

    建筑——凝固的音乐 论建筑设计中的艺术美院系:艺术设计学院班级:09研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姓名:宫蕾学号:1043109146 一.建筑艺术概述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和,人类在早期,建筑与......

    文化修养是声乐艺术的灵魂之我见

    摘要:声乐艺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情感蕴藏在声乐之中,声音——作品——情感,在声音和情感之间,作品是一座艺术的桥梁。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是一种音乐审美的体现,更是一......

    艺术是灵魂的独舞的美文(共5则)

    美国有一个名叫亨利·达戈的人,生前是一家医院的看门人,终生与垃圾、穷苦、疾病、孤独为伴,卑微得像一棵杂草。达戈死后,房东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三百多幅畫和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1[推荐]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冬日的阳,春日的......

    读《艺术美学原理》有感

    读《艺术美学原理》有感 姓名:杨斐斐学号:08119100 读完《艺术美学原理》我才知道什么是艺术美,它并不仅限于艺术作品的审美,也并不等于艺术作品本身,它是在人与艺术构成的审美......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艺术 【摘要】本文浅观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建筑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建筑形式表现的美的思考与探索。【关......

    《艺术美学》超星泛雅

    艺术美学* 艺术美学(一)1 下面哪一位不是浙江人:() A、沈增植 B、王国维 C、毛泽东 D、徐志摩 正确答案: C 2 下面哪一部著作充分体现了作者具有诗人的灵性、哲学家的参悟以及美......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共同的利益的组成体;是企业对内、对外的意识与思想;是企业对外合作的思想哲学;是企业所有内部管理与外部文化、业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