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省中专中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会议上的讲话--张兴民
全面贯彻改革试点精神,扎实做好职称评审工作
――在全省中专中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会议上的讲话
张 兴 民
(2011年11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中专、中学教师高级职务的评审工作,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这是一项一年一度的常规性工作,但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工作可以说是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关键的历史时期,我们今天的评审会议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自2009年起,人社部、教育部在我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陕西省宝鸡市进行了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今年8月31日,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9月29日,人社部、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会议,提出了进一步扩大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要求。经与省人社厅协商,我省的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将于明年在全省面上铺开。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四条,一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并设臵正高级职称。二是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三是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四是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这四条中的第一条和第四条指的是制度的入轨和岗位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来达成。而第二、三两条则是指明了评审工作标准体系的确立和评审机制的创新,这恰恰是与我们今天的会议密切相关的。下面,我结合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政策要求和我省工作实际,谈几点意见,与大家研讨。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体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都说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因为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成就人的事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法》对教师的定义是:“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通俗地说,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履行好这个神圣的职责,需要我们的广大教师具有精湛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爱生如子的博爱胸怀,心无旁骛的敬业精神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奉献精神。
如何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履行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使他们都能成长为具有精湛的业务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博爱胸怀、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民教师,便是我们教育管理工作、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职称评审是教师队伍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涉及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起着无可替代的指挥棒作用。职称评审过程中注重哪些方面,广大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追求哪些方面,哪些老师评审通过了,他们就会成为广大老师效仿的榜样。也就是说,职称评审的标准是什么,老师们就准备什么,日常工作中就会向什么方向努力。做好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就是让职称评审回到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上来,让广大教师更加重视师德建设,把精力集中到教学业绩、教学能力的提高上来。
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价标准,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要让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回归以师德建设、教学业绩、教学能力为主的本位,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政策导向作用,制定出符合中小学教师行业特点,遵循中小学教育规律的职称评价标准便成为重要的、先决性的条件。要鼓励和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履行职责,那么我们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就要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就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学业绩,注重教学能力,注重一线教育教学经历。就要通过职称评审标准,引导教师立德树
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取得新业绩。展开来讲,建立和完善先进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体系,应当认真处理并充分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和充分体现“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就是要 “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主要是指育人,“授业”主要是指教学,“解惑”应当是既解做人之惑又解学业之惑。近现代我们的师范教育也贯穿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所以说,教师的职责应当教书和育人并重,二者不可偏废。但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对学生的评价过多地偏向于学习成绩,对基础教育的评价过分地偏重于高考成绩和中考成绩等,自然而然地对教师的评价就过多地偏向了“教书”的成效。再加上“教书”工作容易量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容易操作,也使我们的职称评审工作存在“重教学、轻育人”的倾向。目前,我国正处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期,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职称评审工作要自觉遵循这个原则,认真落实这个原则。职称评审的标准体系和操作过程都要贯穿重视教学业绩和能力,更重视“育人”工作实绩的思路。教书和育人要并重,两项工作要并驾齐驱,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要通过职称评审过程中对育人工作的考量,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自发地、更好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第二,要正确处理和充分体现业绩与能力的关系。职称评审主要是对教师已经取得的成绩的评价,其结果与教师的名誉及利益密切相关,属于业绩性评价。所以,职称评审工作应当主要考量教师的业绩。与此同时,职称评审是一种阶段性评审,不是对人和事物的终极定论,所以职称评审同样要兼顾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重视对教师能力的考量,鼓励和引导教师更好地发挥潜质。如何把握业绩和能力的关系呢?一般意义上来讲,业绩与能力是同向的,业绩是能力的体现,能力是业绩的基础。但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来说,教书育人是一项双向的心理活动,业绩与能力因果关系的相关程度,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有的时候,教师的能力水平与业绩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所以,职称评审工作要做到全面、真实地考量教师的业绩,就要充分重视师生间相互感知的过程,而非机械地只看重一个简单的结果。当然,这也就对我们的职称评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职称评审评价在完成考核教师业绩目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应当成为整合个体发展与业绩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使教师在完成业绩目标过程的同时,实现个体发展和能力提升。帮助教师准确地找出职业和个人发展的建议,让广大教师将个体发展和业绩目标协调起来,发现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尊和自信,激发起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所以,职称评审的标准体系和我们评审的过程,都要把握以业绩考量为主,高度重视对能力的考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要正确处理和充分体现“外部标签”和实际水平之间的关系。经过多年的探索改进,近几年中专中学教师职称评审,特别是中学教师评审,我们要求参评教师报送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备课本和展示课教案等过程性材料,一类是各种证书和论文、专著等佐证材料。
过程性材料反映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和过程,贴近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原生态”。关于什么样的过程性材料更能如实地反映教师的实际水平,这几年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力图向大家提供最有说服力、最能全面体现教师实际水平的材料。希望通过这些材料的呈现,加上各位专家 “慧眼识珠”,能够做出准确评判。当然,在过程性材料与教师实际水平的表里关系上,我们还是有很多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这也是下一步需要重点研究的,也欢迎大家在评审过程中给我们提出意见建议。
佐证材料,包括学历学位证书、荣誉称号证书、论文论著等,就是我说的“外部标签”。这些“外部标签”理论上讲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教师日常表现。但是,由于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功利思想和人情世故的干扰,很多种评优、评奖的结果和各种报刊发表的文章、专著,其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了。特别是前几年弄虚作假者为数不少,假文凭、假证书、假文章、假刊物等大行其道。虽经近几年严厉治理大有好转,但至今仍未绝迹。而从实际工作的情况看,由于习惯势力和人们思维定式的影响,以及有的市、县(市、区)和学校量化考评的推波助澜,今年申报材料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老师们对这些 “外部标签”过分地看重。应当说,大多数的称号和证书、论文和专著,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时还是较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业绩和造诣。我强调的是,不能过分地夸
大这些“外在标签”的作用,职称评审应当更加看重的是广大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业绩和表现。应当让这些“外部标签”回归其本来的面目,发挥其恰当的参考价值。
第四、要正确处理和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和倾斜农村之间的关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师资均衡是教育公平的关键。强调和追求师资均衡配臵,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势所趋。但由于历史的、客观的原因,就目前来说,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一些,达到同样的工作目标,农村的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同等资历的老师在城市学校的成就。再加上城市比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吸引,“人往高处走”,也使农村教师队伍水平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有越拉越大之势,这与教育公平的理念是相悖的。
在农村学校调研,与农村教师座谈,很多人都反映晋升职称难。这一方面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体制和机制性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我们以前的职称评审机制,也客观上衍生了这方面的壁垒。对于长期工作在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来说,他们可能没有较高的文凭,没有获奖证书和荣誉称号,也没有大部头的著作和连篇累牍的论文,但他们当中不乏一些深受学生喜欢的“专家”,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针对农村中小学生特点的教法,完成了对大批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我们在座的好多评委专家也是由农村教师启蒙的。因此,在职称评审中,要统筹考量,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和把握。既要突出业绩能力,又要切实向农村教师倾斜。在评审时,应当充分比对城镇教师和农村教师的业绩和能力,找出恰当的切合点。要通过职称评审,让农村教师感觉有地位、有待遇、有奔头。也让农村学校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推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第五、要正确处理和充分体现一线教师和“双肩挑”人员之间的关系。由于中专中小学校岗位设臵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各市在申报教师职称人员的资格上把关尺度不一,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群众来信中,许多是反应、举报中小学管理人员不符合政策规定申报教师职称的,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根据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政策规定和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提倡中小学校的管理工作由教师兼任,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可以评审教师职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肩挑”人员。那么如何界定哪些人属于可以评审教师职称的“双肩挑”人员呢?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们提出以下五条标准,请大家讨论并发表意见,我们将在充分尊重大家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并成文下发,从明年起执行。一是“双肩挑”人员担任的课程是列入教学大纲的一门系统课程;二是“双肩挑”人员担任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每周坚持课堂教学4学时以上,并参与教研活动;三是“双肩挑”人员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其教学工作量须达到一线教师的一半以上;四是“双肩挑”人员聘期内一直担任教育教学工作,没有间断;五是“双肩挑”人员申报教师职称,须按干部管理权限,由其任命或管理机关批准,并出具证明。“双肩挑”人员晋升教师职称,主要评价的是其教育教学业绩,管理工作表现也要如实提交,供评审专家参考。除工作量外的指标与一线教师同等评价,以此来充分体现向教学倾斜、向一线倾斜的评审导向。
二、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审专家业内认可的基础作用 科学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体系建立以后,如何建立科学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评价机制,将评审的标准体系落实下去,将标准体系的引领作用发挥出来,便成为更为迫切、更加重要的工作。科学的职称评审评价机制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基本要求。人才的评价方法有两种,一是定量评价,一是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标准清晰,采用量化办法,便于操作,是对人才进行单一项目评价的办法,也常用来作为评价初级人才的方法。但对于高级人才评价来说,还是应当进行定性评价,采用我们常说的模糊评价的办法。因为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很难用数量来概括,高级职称的中专中学教师的综合评审指标也难以量化。模糊评价法是充分发挥专家的评价主体作用,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评价的方法,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比较适合中专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建立以模糊评价理论为指导、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主要的着力点有三条:一是建立规范的评审专家的遴选机制,二是努力探讨要求教师提交什么样的申报材料才更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三是建立并严格坚持全面公示制度,增强评审工作公信力。
第一,逐步建立规范的评审专家的遴选机制。就整个职称评审工作来说,标准条件的确立标志着我们有了工作的标准和尺度,有了具体操作方面的规范,而职称评审的目标任务是要评审出符合条件的人员。标准尺度和目标任务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由任务的执行人来达成,也就是需要一批评审专家来完成。能否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职称评审的目的任务,取决于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遴选出的评审专家整体水平和个人素养的高低,一方面是遴选专家的机制是否科学可行。关于遴选专家的标准条件,我们把握了6条原则,并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这6条原则是:一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二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三是原则性强、公道正派,四要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五是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六是年龄一般在40-50岁,既有经验又有体力,能够承担繁重的评审任务。各位专家都是依据这6条标准条件,优中选优选拔出来的。相信大家的思想觉悟,相信大家的水平能力,更相信和期待大家认真履行职责,把评审工作做好。
关于遴选专家的机制建设,这些年做了一些探索,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成熟的制度。初步的想法是近期尽快建立中专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专家数据库,评审专家从数据库中随机遴选。数据库设立每位专家的履行职责的记录,存优汰劣、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定期更新。远期目标是省教育厅整合中专中小学专家数据库,全省统一组织的所有项目的中专中小学教师评价均从中遴选专家,并统一进行数据库维护和更新。
第二,努力探讨老师们提交什么样的申报材料会更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刚讲过,“外部标签”的参考价值回归到应有的份量后,职称评审考量的主要是备课本、展示课教案等过程性材料。过程性材料成了职称评审工作链条上的重要的一环,其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些材料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表现,那么职称评审工作就会顺利、健康地开展。否则,职称评审的链条就断了,后果不堪设想。近些年来,我省中专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要求报送的材料,从只要求报送佐证材料,到要求提交指定学期的备课本,再到要求提交典范教案和展示课教案,今年还要求提交学校对教师展示课的评价意见等,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和改进。到目前为止要求报送的这些过程性材料,能否恰如其分地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表现?或者说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实际表现?还会有哪些材料会更好地反映教师的实际表现?在座的专家们最有发言权。希望大家在认真完成评审工作任务的同时,在这方面多提建设性的意见,为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献计献策。
第三、建立并严格坚持全面公示制度,增强评审工作公信力。职称评审工作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实行公示制度的重要性。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中也作出了实行公示制度的程序规定,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认真地坚持和执行。特别是从目前职称改革的大背景下考虑,从确保过程性材料的真实性出发,实行全面的公示制度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要求对群体关注度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我们在工作中一直高度重视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开、公示环节,职称评审的条件、程序等逐级传达到每一名教师,职称评审的结果也要公示到每一所申报的学校。总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五个公开”,即:评审政策公开、申报指标公开、推荐过程公开、申报材料公开、评审结果公开。评审政策公开就是让每位教师都了解掌握今年职称评审的有关政策;申报指标公开就是公开每个学校的分配指标;推荐过程公开就是让教师了解申报的程序,监督程序正义;申报材料公开就是学校组织参评教师将自己提供的所有申报材料在学校醒目位臵予以公开展示后才能上报,确保其真实性;评审结果公开就是对评审的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广大教师的监督。只有做到教职工广泛知晓,才能赢得广大教师从内心里支持和认可我们的工作。各位专家在评审中一定要严格把握标准条件,严格遵循程序步骤,确保我们最终的评审结果经得起公示,经得起广大教职工的质询,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说到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下关于职称评审人民来信的问题。省人社厅一贯重视职称评审工作的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每年转来省教育厅的人民来信都有编号,专项督办。今年上半年,省人社厅还就各行业高评委会办事机构人民来信来访情况进行了通报,督促有关方面主动积极地做好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和处理工作。省教育厅一直安排专人负责人民来信来访的接待和处理,基本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
音。通过这些有效的工作,及时纠正了问题,改进了工作,得到了好的社会反响。但与职称改革的要求相比,就实际情况来说,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与往年一样,今年在职称评审的过程中,省教育厅陆续收到了一些人民来信,也有个别的电话举报和人民来访。经我们统计分析,这些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反映学校在推荐过程中名额不公开、政策不透明,暗箱操作。二是长官意志和官僚主义严重,学校推荐委员会人选产生办法和议事过程缺少民主程序。三是有的参评人员的申报材料涉嫌造假。四是我前面讲到的,一些学校的领导干部本来不符合申报教师职称的条件,却未经公示就进行申报,侵害了一线教师的利益等。综合分析这几类情况之所以发生,很明显的、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不力,缺少或弱化了公示环节。
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温家宝总理曾经动情地讲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对于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来说,实践公平正义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最基本的工作规范,而加强公示环节是实践公平正义的最为有效的制度保障。从实际情况来说,我们的工作离全面实施公示制度的要求,确实还有不小的差距,并且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这决不能成为我们今后工作中畏难和推诿的借口,而应当作为做好工作的更大动力。省教育厅决定,从现在做起,确定中专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全面公示制度。近一个时期,我们将以建立和完善全面公示制度为主要工作抓手,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在这里我们先吹吹风,希望引起教育系统的同志的广泛认同和重视,为下一步的工作创造一个好的氛围。
三、坚定工作信心,认真履行专家职责,切实把评审工作做好
关于改进中专中学教师职称标准体系,创新中专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机制方面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省教育厅从2007年起在中专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中就提出了“教育教学为主、鼓励教研创新、全面综合评价”的原则,并开始提倡和实行模糊评价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推广,目前已经有几个市在教师高级职称推荐和中级职称评审中坚持了教育教学为主的标准体系,应用了模糊评价方法,反应很好。但实事求是地讲,从总体上来看,推广的面还不大,改革的力度也不够大,总体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目前多数市、县(市、区)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仍然是采用以量化为主的评价,并且其评价的指标仍然以论文数量、综合荣誉数量等为主要量化指标。教育教学为主的标准体系和模糊评价为主的业内同行专家评价机制之所以没能得到较快的推广,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有畏难情绪,二是持怀疑态度。职称评审30多年了,多年来的中专中学教师职称评审,各市、县(市、区)都已经习惯了以荣誉称号、论文数量和发表层级等外在标签来量化完成评审工作,有的市、县(市、区)还专门制定文件印发了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许多同志对量化评审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摒弃多年既成的习惯规矩,探索一种新的评审标准体系和评审机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我们一部分同志难免会有畏难的情绪,主动探索新标准的动力明显不足。使用模糊评价方法,不再是直观、刚性的量化赋分,再加上许多同志对模糊评价的理论还不是十分了解,难免会有些同志对模糊评价产生怀疑,有了等待观望思想。
其实不管是畏难情绪,还是怀疑态度,都是没有必要的。就评审的标准体系来说,虽然习惯性的量化指标驾轻就熟,但由于量化指标体系在高层次人才评价方面存在的先天性不足,致使中专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过程中会引发若干不同意见,各级呈报、评审部门和机关每年都会接到大量的人民来信来访等,处理此类问题耗费大量的行政资源,其实是降低了行政效能和行政公信力。如我常常讲到的2007年省高评委会的一个例子:某中专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申报副高级职称,由于他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的漫画作品,学校量化打分后,以第一名的资格推荐出来。但是到了省高评委会上,这位教师却没有通过评审。因为他所发表的漫画作品只表现出他在美术创作方面的发展,却没有反映出他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表现。并且是以数量取胜,作品质量都很普通,水平很一般,评审专家对他的材料不认同。但这位老师对于评审政策导向不理解,认为评审结果不公平,到处上访,到处投递上访信件,增加了我们很大的工作量,造成了工作被动。而建立新的评审标准体系,能够有效地整合职称评审导向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目标,除了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大局,仅从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行政公信力方面来说,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就评审的评价机制来说,其实大家只要抽点时间学习和研究一下模糊评价,认真体会一下业内同行专家评价的基本要求,自然就不会再有什么疑问了。也是举个例子来说明:我们时常会在电视上看到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当然,大赛请的评委专家都是业内知名的大腕,其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自然不在话下。我们会发现,大赛组织者并没有事先向评委专家们宣布什么具体的量化评分指标,评价的标准自在各位专家心中。专家心中的标准理所当然地会遵循音乐学的基本理论和要求,但具体到每位专家,各有自己的唱法,各有自己的声部,各有自己的音域,评判的细节各不相同,但最后的系数评分却大体一致。再加上除去最高分和最低分,专家们的评价可以说十分整齐,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心的混乱现象。所以说,我们坚持创新的以模糊评价理论为指导的业内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希望大家坚定工作信心。
进一步改进中专中学教师职称标准体系,创新评审机制,是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职称工作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明年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就要全面并轨,时间比较紧张。而全省面上的工作现状和改革的要求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抓紧行动起来。今明两年是我们进一步推动模糊评价方法的良好契机。省教育厅已经决定从今年的职称评审着手,从今天我们的这个评审会议开始,进一步加大推行职称评审标准体系建设和评审机制探索,明年还将召开专题研讨会议。这次评审会议的具体工作程序和要求,厅人事处的同志还将作进一步的通报和说明,在此我不多赘述。需要强调的有两点:一是要求各位专家结合我讲的内容和厅人事处布臵的工作,认真领会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精神和实质,认真履行专家职责,把这次评审会议开好,把任务完成好。二是请大家回去以后,积极宣传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政策,向关心这项工作的老师们解读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政策,消除部分同志的疑虑,正面引导广大教师关心改革工作,支持改革工作,创造良好的改革外部环境。
同志们,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标准体系会很好地建立和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和同行专家评价制度会很快地建立和不断创新,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也必将对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谢谢大家!
第二篇:经贵阳市中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
公 示
经贵阳市中学教师职务高级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以下同志分别取得中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
一、取得中学高级教师任职名单(共260名): 贵阳一中(9人)
周晓阳(体育)袁秦(英语)王亚力(物理)袁源(历史)陈淋屏(数学)夏黎华(语文)龙向东(语文)刘波(信息技术)王利亚(地理)贵阳二中(5人)
杨新宇(政治)王辉(历史)钱悦青(物理)王永欣(英语)卢焱尧(数学)贵阳四中(1人)龙莉(英语)贵阳五中(7人)
叶立君(数学)郑已新(数学)王振华(英语)刘杨(英语)张伟(历史)张继骞(物理)孙序琼(化学)贵阳六中(8人)
李琼(体育)张文英(历史)何青(政治)朱龙(数学)胡芳(数学)赵咏杰(地理)秦江(地理)范娅莉(化学)贵阳七中(1人)李娴(政治)贵阳八中(6人)韦萍(英语)林勇(英语)周莉(英语)江秀娟(物理)李昌碧(地理)刘静(音乐)贵阳九中(7人)
帅武苏(语文)李桂英(语文)付莉莎(语文)乐玲(英语)熊仕华(体育)刘兆林(体育)孙谦(历史)贵阳十中(5人)
陈素(政治)王茜(政治)王小惠(政治)王婷(数学)陈有为(英语)贵阳十一中(1人)苏蓉(化学)贵阳十二中(1人)李翥凤(地理)贵阳十三中(4人)
肖海燕(英语)黎瑾(英语)杨丽萍(英语)钟伟英(语文)贵阳十四中(4人)
黎咏梅(政治)周仁政(体育)刘力建(英语)许建华(数学)贵阳十五中(2人)
程晓宏(化学)方芳(综合)贵阳十七中(1人)施娟(英语)贵阳十八中(5人)
蒙莉(语文)邵岚(数学)戴世同(数学)赵珂(英语)郑石兰(地理)贵阳十九中(3人)
王蝶(数学)谈晓燕(英语)侯健支(历史)贵阳二十一中(4人)
王玲琍(体育)邓玉梅(生物)王黔昆(语文)贵阳二十二中(1人)
谭利梅(音乐)贵阳二十三中(2人)
王韵竹(美术)黄邃鸿(政治)贵阳二十四中(3人)
马贵华(数学)杨明华(语文)贵阳二十五中(2人)
黄献萍(英语)王志群(化学)贵阳二十六中(1人)
谭惕文(音乐)贵阳二十七中(1人)
何北湘(物理)贵阳二十八中(2人)
李文黔(历史)梁虹(政治)贵阳二十九中(2人)
莫琴(数学)张建霞(化学)贵阳三十中(1人)
张青(生物)
李新(语文)贵阳三十一中(4人)
郑源岚(信息技术)尚定书(信息技术)龙晏(美术)杨静(信息技术)
贵阳三十二中(1人)王欢(英语)贵阳三十三中(2人)
王惠群(政治)李桂林(政治)贵阳三十六中(1人)熊朝晖(语文)贵阳三十七中(7人)
宋晓红(生物)王黔(历史)苏莉(英语)丁芸(英语)张平平(英语)周梅(英语)朱文慧(数学)贵阳三十九中(3人)
石贵琴(政治)吴桂萍(政治)陈萍(数学)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11人)
吴蔚(语文)何念(语文)王玮(语文)梁丽(语文)杨毅(数学)陶剑(英语)胡晓玲(英语)周艳(生物)何玲珠(物理)石燕(政治)高燕(历史)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1人)
姚春禹(信息技术)贵阳市民族中学(8人)
陈珍(英语)邹廷文(英语)童雄兵(物理)郭晓光(物理)景应国(数学)王红杰(数学)蔡青(语文)王茂普(语文)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11人)
戴明辉(信息技术)陈燮(历史)钱鹰(职高)何定黔(职高)付欣(英语)李香(英语)罗瑶(英语)车建飞(语文)池佳(政治)陈军(政治)李海瑛(职高)贵阳市教科所(2人)
俞晓(信息技术)龙文(语文)贵州师大附中(5人)
张俊(地理)林平(数学)蔡雪慧(数学)曹远征(体育)张卫玲(语文)
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1人)陈蕾(英语)
贵阳市兴农中学(1人)费茂春(地理)贵州大学附中(1人)王永(体育)
贵州开磷集团子弟中学(3人)
柯玉书(英语)吴晓梅(物理)周杰(数学)中建四局安装公司子校(1人)张毅(体育)
南明区电建一公司子校(2人)
殷呈莉(生物)粟茜(地理)小河区第一中学(2人)
郭诗元(语文)谭军(化学)小河二中(1人)
余承泉(数学)新天学校(1人)
舒利(历史)七冶中学(3人)
吴体能(英语)杨咏梅(政治)143厂子校(1人)李玉华(政治)
花溪青岩贵璜中学(1人)
龚世萍(语文)贵阳市清华中学(5人)
唐慕辉(物理)陈小英(历史)张爱华(化学)花溪一中(3人)
廖韵曼(英语)周建华(物理)花溪区党武中学(1人)
吴钟丽(语文)
花溪教育培训研究中心(2人)徐庆新(语文)陈虹(数学)
郭淑萍(语文)
孙雨(物理)李大章(化学)糜又生(历史)
开阳县冯三镇第一中学(2人)宿清明(政治)贺顺平(语文)开阳县第一中学(7人)
尹善培(政治)陈仕文(语文)何显祥(语文)潘珍(英语)张德望(历史)郭显薇(历史)汪兆全(历史)开阳县第二中学(3人)
周化超(体育)黄仲松(数学)刘龙英(数学)开阳县第三中学(9人)
吴大宾(语文)张耀群(语文)侯素碧(语文)向桂萍(语文)王官仁(数学)付荣花(数学)李裕华(数学)王安芬(数学)唐正凤(地理)开阳县第四中学(5人)
李力(语文)李再潜(英语)彭正琼(英语)杨济群(物理)胡克丽(化学)
开阳县教育科学培训中心(1人)黄仕斌(语文)
开阳县花梨乡中学(1人)
陈时平(英语)
开阳县龙岗镇中学(1人)
刘广宁(英语)
开阳县南龙乡中学(1人)
郑国琴(英语)
开阳县龙岗初镇级职业中学(1人)王永红(物理)
开阳县楠木渡镇中学(3人)
李登学(语文)杜朝碧(英语)张友文(物理)乌当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中心(1人)王筑云(语文)乌当二中(4人)
杨成亚(语文)石桂英(语文)柴兴国(英语)陈守璋(政治)乌当区新九学校(1人)李际群(数学)乌当中学(2人)
陈玉琴(物理)李燕蓉(政治)乌当区民职中(1人)向舒(体育)白云一中(2人)
石鹏(数学)张洪波(数学)白云二中(2人)
杨秀莲(物理)张爱群(语文)白云三中(2人)
陈润凌(语文)肖微(语文)白云六中(5人)
孟骞(数学)陈英(数学)周贞秀(语文)滕静岩(语文)王院凤(语文)白云区职校(1人)
李群(英语)清镇市一中(3人)
沈冲(数学)唐晓彬(英语)周雄(地理)清镇市二中(4人)
张晓惠(语文)党德念(数学)王雁(化学)清镇市三中(1人)
郑运龙(语文)清镇市四中(1人)
王军(生物)清镇市八中(1人)
罗元海(历史)清镇市九中(1人)
龙沛明(政治)
清镇市第十三中学(1人)
徐新宇(体育)
清镇市站街镇康济农业中学(1人)
代大松(语文)
清镇市流长民族中学(1人)
周树伦(物理)
清镇市麦格民族中学(1人)
罗雪威(地理)王家雄(体育)贵州化肥厂子校(1人)何仁祥(地理)息烽一中(3人)
蒋德玉(语文)邓真平(语文)方富俊(语文)息烽县第二中学(3人)
卢明(物理)杜忠强(物理)赖胜钢(数学)息烽县九庄中学(1人)王 毅(物理)
息烽县黑神庙中学(2人)
江东竹(数学)周勇(数学)枫阳中学(1人)吴永红(生物)修文中学(4人)
陈军(数学)陈书敏(数学)吕芸(英语)王绿芬(政治)修文县第二中学(1人)徐瑶(数学)
修文县久长中学(1人)曹成群(英语)
二、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名单(共543名): 贵阳一中(11人)
冷咏松(地理)曾贞(化学)吴青平(化学)田慧玲(化学)张丹丹(英语)唐颖(英语)李黔峰(音乐)程颖(语文)吕颜燕(数学)张晓蓉(数学)丁成怡(信息技术)贵阳二中(5人)
周信伦(数学)杨芳(政治)韩凌霞(语文)王钰(语文)刘静(历史)贵阳三中(1人)陈茜(英语)贵阳四中(7人)
梁晖(英语)黄燕(英语)侯兴智(音乐)段毅(语文)胡蕙(美术)黄子谦(美术)李力立(信息技术)贵阳五中(5人)
李兴芳(语文)王玲(语文)王坤丽(数学)尹菲(音乐)王咏梅(化学)贵阳六中(7人)
李进宇(数学)周晓文(物理)潘芳篱(信息技术)郑伟(信息技术)
黄莉(历史)王慧(音乐)孙群英(物理)贵阳七中(12人)
文儒斌(历史)周琼(信息技术)刘芳扬(信息技术)沈岚(语文)
张婷(语文)吴梅香(语文)曹泳(物理)杨洪(物理)王如镜(数学)程巧绘(数学)李婧(英语)郭冰(体育)贵阳八中(6人)
龙朴鑫(地理)陈芸(英语)陈薇(语文)孙卫理(体育)李莉(数学)孙倩(数学)贵阳九中(4人)
陈洁(语文)刘楠(语文)张祯旭(物理)刘琳(历史)贵阳十中(10人)
杨艳(语文)舒麟(数学)张芳(英语)叶春萍(英语)吕兰(英语)贺敏(英语)周倩(英语)罗薇(化学)陈跃星(物理)杨霞(物理)贵阳十一中(1人)魏筑红(英语)贵阳十二中(4人)
李江军(数学)李雷(数学)乔卫(信息技术)熊刚(美术)贵阳十三中(3人)
何桦(音乐)蒋霞(信息技术)许志勋(体育)贵阳十四中(6人)
关荧(语文)罗琼(物理)徐芳(数学)张荣玲(化学)朱莎(英语)冉华(语文)贵阳十五中(2人)
刘桂芬(语文)胡光伦(政治)贵阳十六中(8人)
刘桂英(物理)杜科(数学)李丽娜(数学)曾开翾(语文)周蕾(英语)张伟(数学)蔡明明(英语)陈龙珊(数学)贵阳十七中(6人)
廖小丽(生物)凌曦(英语)陈晓红(英语)杨云燕(数学)周静(数学)喻静(数学)贵阳十八中(10人)
卢玟燕(语文)王稀(语文)万丽虹(数学)屠薇(数学)龙宇峰(数学)陈宇(数学)刘梅(数学)王贵军(英语)黄茂奎(体育)郑桂超(体育)贵阳十九中(6人)
何琳娜(语文)喻怀芬(语文)曾俪(数学)何会(英语)王佩君(英语)谭天丽(信息技术)贵阳二十一中(3人)
袁恺雯(语文)钟明(政治)马琼(政治)贵阳二十三中(5人)
李源(地理)黄河(生物)段燕(数学)姚桂娟(语文)廖黔川(历史)贵阳二十四中(4人)
高元东(物理)刘筱越(物理)赵明贵(数学)黄娅菲(英语)贵阳二十五中(3人)
许圣聆(语文)王安阳(英语)冯贵龙(物理)贵阳二十六中(2人)
刘姝丽(数学)冯春(物理)贵阳二十七中(2人)
张玥(化学)曹贵松(信息技术)贵阳二十八中(1人)杨朔(物理)贵阳二十九中(1人)赵琴(数学)贵阳三十中(1人)杨清明(数学)贵阳三十一中学(3人)
龙婷婷(体育)张大治(信息技术)魏民达(音乐)贵阳三十三中(3人)
唐宇(英语)史涤凡(英语)周寅(语文)贵阳三十五中(1人)王芬(数学)贵阳三十六中(1人)林武碧(数学)贵阳三十七中(8人)
罗薇(语文)龙欢(语文)卢启红(历史)金邦清(历史)胡敏(政治)胡溶(生物)索丽姬(美术)杨静(信息技术)贵阳三十九中(2人)
刘冰溶(语文)李从明(物理)贵阳实验二中(10人)
申战红(语文)乐洋(英语)何天舒(英语)姚斓(英语)王威(英语)曾亚军(生物)谢力(音乐)李朝平(体育)袁冰(美术)洪峰(美术)贵阳实验三中(1人)夏敏(历史)
贵阳市民族中学(2人)
张岚(英语)刘一恒(音乐)贵阳市盲聋哑学校(1人)
饶铮(化学)
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16人)
曾石(地理)方方(信息技术)王海舰(美术)李方(数学)李昕江(音乐)涂敏芝(音乐)陈英(英语)王彦(英语)杨显燕(英语)张丽(英语)赵倩(英语)路元雄(英语)谭平(英语)赵庆菊(英语)胡文柱(语文)罗震(职高)贵阳市电教馆(1人)杨俊卿(信息技术)贵州师大附中(8人)
邱静(美术)胡松(数学)李力(数学)令狐昌林(信息技术)任红英(数学)翟艳春(英语)莫桂兰(信息技术)张骏(生物)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3人)
简报(语文)杨帆(语文)王迢(数学)贵州大学附中(2人)赵炜(数学)任蛟(政治)省农科院附中(2人)
郭家军(数学)王菲(物理)贵阳市雅关学校(1人)刘湘黔(政治)贵阳市兴农中学(1人)曾德敏(英语)
南明区教师进修学校(1人)
陈琳琳(语文)
中建四局二公司子校(2人)
王勇(英语)余朝莲(物理)贵州开磷集团子弟中学(3人)
咸涛(政治)彭琴仙(化学)咸琪(数学)开磷集团磷化工子弟学校(2人)龙荣红(数学)熊生(信息技术)小河二中(1人)申敏(政治)
小河区中建四局施工子校(1人)徐涛(英语)
小河区第一中学(4人)
白晓峰(音乐)陈怡(数学)李颢丹(英语)张智勇(生物)七冶中学(1人)陈静(英语)143厂子校(2人)
丁明梅(语文)扬芬(音乐)花溪一中(5人)
龙筑欣(语文)韩露(数学)范丽(英语)李晨(英语)孔维虎(地理)花溪区第二中学(1人)黄萍(语文)花溪三中(2人)
代小刚(物理)熊玉荣(化学)花溪第四中学(2人)
罗长贵(语文)罗章韩(政治)花溪第五中学(3人)
帅梅(语文)邹婷(音乐)赵红(语文)花溪区久安中学(4人)
赵萍(语文)国兴凤(语文)周述凤(政治)陈学桢(信息技术)花溪区麦坪中学(2人)
杨发勇(语文)陈大林(体育)花溪青岩贵璜中学(3人)张文庆(数学)王莲莲(英语)游敏(政治)贵阳市清华中学(1人)
罗淑红(生物)花溪区小碧中学(2人)
刘红玉(语文)杨俊梅(英语)花溪民族中学(3人)
陈云东(化学)汪丽(历史)曾珍(语文)花溪南溪学校(2人)
王洪群(物理)周维华(英语)花溪区燕楼中学(1人)
卢明伦(语文)
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1人)
徐艳(语文)
花溪区黔陶民族中学(2人)
杨弼伦(美术)卫永昌(历史)花溪区党武中学(3人)
吴培萍(数学)谌刚(数学)邓光莉(数学)花溪区湖潮中学(6人)
赵友翠(语文)熊江友(语文)李建萍(数学)朱林秀(英语)黄学英(政治)开阳县第一中学(16人)
胡德惠(政治)李平高(政治)陈贤斌(语文)张本红(数学)赵刚(语文)
黄振兴(语文)刘友云(英语)王绍兰(英语)毛诗维(英语)杨秀川(英语)刘静(数学)黄武锋(数学)张洪军(数学)吴太红(数学)吴正华(生物)蒙春兰(生物)陈星(地理)开阳县第二中学(5人)
涂明艳(语文)付朝英(政治)高鑫(英语)唐仕旭(化学)杨先富(地理)开阳县第三中学(7人)
宋银琴(政治)于时碧(语文)施颂碧(英语)周波(物理)杜朝忠(物理)范琼芬(体育)赵长清(数学)开阳县第四中学(8人)
罗启贵(语文)唐德兵(英语)张德兴(英语)黄梅(体育)胡伟(体育)薛梅(体育)贺贤芳(数学)柴儒友(数学)开阳县金中镇中学(1人)
曾荣(政治)
开阳县冯三镇第二中学(2人)黄海鹰(语文)周吉慧(政治)开阳县龙岗镇初级职业中学(2人)卢艳(英语)杨洲(语文)开阳县毛云乡中心学校(1人)刘刚(语文)
开阳县楠木渡镇中学(5人)
王碧芬(语文)班崇贵(物理)张志禄(数学)陈寿富(数学)
陈仁强(数学)
开阳县宅吉乡中学(2人)
敖明进(语文)张绳强(语文)开阳县南龙乡中学(3人)
彭霞(英语)强清梅(英语)罗宏(体育)开阳县花梨乡中学(2人)
游江(物理)谭畅(体育)开阳县龙岗镇中学(1人)
李文彬(物理)
开阳县双流镇茶场学校(1人)王栋梁(体育)开阳县民族中学(1人)
黄凤胜(数学)
开阳县南江乡中学(2人)
汪愈(数学)韦兴亮(化学)开阳县宅吉乡中学(1人)
汪国刚(数学)
开阳县龙岗镇中学(1人)
曾明亮(化学)
开阳县永温乡中学(2人)
吴彬(化学)李春荣(化学)乌当中学(2人)
王燕飞(语文)令狐克会(体育)乌当区新九学校(5人)
彭锡荣(语文)李庆羲(数学)黄珈(英语)刘梅(历史)章鸿茜(音乐)乌当水田中学(2人)
杨永(语文)任飞(数学)乌当朱昌中学(5人)
靳光涛(语文)金朝礼(语文)吴骏(语文)朱晓梅(英语)乌当永乐中学(3人)
吴大祥(语文)王国勇(数学)陈静(物理)乌当永乐职中(1人)
陈金梅(语文)乌当洛湾中学(2人)
韦军(语文)陈金玉(英语)乌当马场中学(3人)
陈代菊(语文)张琴(数学)李昌新(化学)乌当区新场中学(3人)
高明星(语文)袁江(数学)袁明祥(数学)乌当金华中学(1人)
王桥清(语文)乌当二中(6人)
龙超富(数学)
简秀华(数学)王朝凤(数学)何海琦(英语)曾黔凤(政治)潘国熙(历史)梁磊(音乐)乌当东风中学(3人)
黄劲松(数学)董敏(数学)李华燕(物理)乌当羊昌中学(2人)
李艳玲(政治)袁顺伦(体育)乌当区新堡民族中学(1人)
陈祥喜(体育)
乌当偏坡九年制民族学校(1人)韦明志(体育)乌当民职中(1人)谢后琴(职高)白云一中(1人)王丽(体育)白云二中(3人)
黄绍薇(地理)陈桂莲(历史)杨进蓉(英语)白云三中(3人)
刘芳(语文)张天伦(数学)陈小菊(政治)白云六中(3人)
毛鸿雁(数学)石翠娥(数学)肖楠(英语)白云区沙文中学(2人)
叶志亚(语文)任亚波(语文)白云区民族中学(2人)
吴清君(语文)刘安强(体育)白云都拉中学(5人)
宋春凤(语文)陈光钰(语文)彭红(数学)滕华(英语)周晓敏(政治)
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2人)
王小莹(体育)张永红(物理)白云区教育局勤工办(1人)
张安亚(信息技术)清镇市一中(7人)
李艳(语文)李宏宇(语文)孙露(英语)林海萍(地理)郭晓敏(地理)马雄(信息技术)王崑(体育)清镇市二中(3人)
郭忠新(语文)李友宝(英语)刘祖国(体育)清镇市三中(12人)
马远平(语文)沈庆林(语文)龙启宏(语文)袁静(语文)罗显华(数学)邹洁(英语)周雪(英语)姚梅(英语)赵生枝(物理)杨昌华(化学)邓杨(音乐)张蕾(音乐)清镇市四中(1人)甘黔(数学)清镇市五中(1人)姚希亮(生物)
清镇市六中(1人)顾玉军(政治)清镇市七中(4人)
陈忠林(数学)万景华(语文)龙萍(英语)张芸(体育)清镇市十中(2人)
罗秀芳(数学)刘培礼(历史)清镇市十二中(4人)
邵平(数学)叶丽(语文)田景虹(英语)清镇市流长民族中学(2人)
李德(语文)刘勇(数学)清镇市麦格民族中学(2人)
刘恭彦(数学)王远军(语文)清镇市卫城镇青龙农中(1人)
赵娟(语文)
清镇市卫城镇新发小学(1人)
邓成友(语文)贵州化肥厂子校(2人)
杨明沁(语文)孙亚丽(英语)贵州铁合金厂子校(1人)
肖荣梅(语文)
清镇市王庄民族中学(2人)
金仕军(数学)李正勇(音乐)
龚仕伟(地理)清镇市市中八农业中学(2人)李国华(数学)罗学国(地理)清镇市卫城镇永乐农中(1人)陈志刚(数学)
清镇市站街镇康济农业中学(1人)朱锡菊(数学)
清镇市教育局电教仪器管理站(1人)王建康(信息技术)息烽一中(8人)
韦大江(体育)孙奇(物理)黄妍(英语)刘孝艳(英语)陈永霞(英语)林忠兰(语文)王永贤(语文)龙广菊(政治)息烽二中(12人)
吴正芬(地理)骆光辉(数学)张祖生(英语)王敏(英语)张龙菊(英语)罗琼(英语)张咏梅(英语)唐红(语文)周元和(语文)胡强(语文)陈华(语文)魏发猛(语文)息烽县九庄中学(5人)
张涛(地理)朱焕刚(数学)邹发仁(数学)候尚勇(英语)罗登勇(英语)息烽县鹿窝中学(2人)
郑万琴(地理)吴绍永(语文)息烽县西洋学校(2人)
刘海蓉(信息技术)刘志颖(语文)息烽县流长中学(4人)
周琴(历史)江彪(数学)杨堂权(英语)汤大权(政治)息烽县永靖中学(2人)
金子莉(生物)郭利娅(物理)息烽县青山民族中学(3人)
王军(数学)陈顺祥(英语)王玉中(政治)息烽县黑神庙中学(10人)
田建均(数学)姚启珍(体育)黄正元(体育)龙梅(英语)陈晓敏(英语)阮坚(语文)何文革(语文)舒长江(语文)雷晓静(政治)蔡廷茂(地理)息烽县养龙司中学(1人)
李明(数学)
息烽县温泉中学(4人)
周刚(体育)柯文(英语)赵润国(政治)刘华林(政治)息烽县底寨中学(1人)陈正龙(英语)
林东矿务局南山煤矿子弟学校(2人)许国琴(语文)周敏(语文)息烽县石硐中学(1人)王燕(语文)息烽职校(1人)杨泽艳(语文)
高新区野鸭中学(6人)
刘小华(数学)齐丽霞(英语)周智(数学)邹红(数学)田英(英语)刘林(英语)高新区实验学校(1人)王晓华(语文)修文中学(16人)
李明文(地理)李永亮(生物)杨艺(数学)周华(数学)冉宇(数学)吴军(数学)王洪兵(物理)宁培伦(物理)王以巧(英语)韦时梅(英语)陈红宇(英语)蔡玉梅(语文)刘雪峰(语文)王平(政治)李倩(政治)杜明英(政治)修文第二中学(6人)
梁仕英(化学)代中易(英语)任萍(英语)吴伦文(语文)敖义礓(语文)马莱(语文)修文第三中学(3人)
周海波(化学)罗翔(语文)向学文(语文)修文县扎佐中学(2人)
石勇华(数学)颜红樱(英语)修文县久长中学(2人)
谢勇(数学)刁泌鑫(政治)修文县马家桥农业中学(2人)张勋(数学)俞红红(政治)修文县六桶中学(3人)
罗静(物理)李廷银(英语)刘秀英(语文)修文县王官中学(2人)
何晓艳(物理)李忠敏(语文)修文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1人)史瑞利(英语)修文县大石中学(1人)贾佐慧(语文)修文县程关小学(1人)汪毓平(语文)
如对上述人员有异议,请于登报之日起七日内以书面形式(署名)向贵阳市人事局职称与专家处反映,联系电话:7989196。
贵阳市人事局
二○○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三篇:甘肃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甘肃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
评审条件
职称设置:
中学系列主要分为:中学高级、中学中级(一级)、中学初级(二级、三级)
与中专系列对应的:高级讲师、讲师、助教(中学高级教师、中专高级讲师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级;助教,相当于中学的二级教师。)
小学系列主要分为:小学特级教师(小高高)、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
中学高级教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二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八年以上,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十年以上,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年以上(初中段教师),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一级教师五年以上;
5.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教学工作累计达到上述相应年限,取得中学一级教师职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学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中学一级教师:
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报评审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或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并从事教学工作三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为中学一级教师。
2.获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取得中学二级教师任职资格,并从事助教工作三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五年以上,取得中学二级教师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二级教师工作四年以上;
4.大学专料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七年以上(初中段教师),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学二级教师工作四年以上;
5.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教学工作累计达到上述相应年限,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中学二级教师工作四年以上。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
1.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一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认定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
2.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六年以上,取得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3.中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九年以上,取得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担任小学(幼儿园)一级教五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从事教学工作累计达到上述相应年限,取得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职资格,并在职后取得达标学历后从事小学(幼儿园)一级教师工作五年以上。
甘肃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条件(试行)
甘职改办(1996)17号
为了更加准确评价和选拔优秀中学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我省中学教师的实际和职业特点,特制定本评审条件。
一、评审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胜任中学的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并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某一方面成绩显著,是大家公认的本校教育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二、基本条件
1.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25年以上,并被聘任中学一级教师5年以上;本科以上毕业,并被聘任中学一级教师5年以上;取得博士学位,任教一年以上。
2.任现职以来,考核成绩均在称职以上,并至少有一次优秀或二次良好。
3.任现职以来,省直或地(州、市)属中学教师应有在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或在地(州、市)、厅(局)以上学术会议交流的教育教学论文;县(市、区)属中学教师应有在县(市、区)以上学术会议交流的教育教学论文;乡镇中学应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论文必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中能查到刊号的期刊上发表)
三、业绩条件
在任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以来,达到以下
(一)中的1项条件或达到
(二)中的2项条件,可由学校推荐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一)教育教学业绩特别显著的晋升条件
1.获得省(部)级以上教育科研奖1项的定额内人员;或省教委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二等奖1项的定额内人员;或省教委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三、四等奖2项的定额内人员。2.获得省园丁奖等省委、省政府以上党政机关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或获地(州、市)党委、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
(二)教育教学成绩优异的晋升条件
1.认真履行德育教学大纲要求,积极承担年级主任、班主任、团队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累计达6年以上(其中任一级教师职务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至少3年)。并且获得县(市、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优秀教师以及其他德育方面表彰奖励1次,或所带班级获得校级以上表彰奖励3次(附所带班级和班级获奖原始证据)。
2.教学工作量饱满,注重教改实验,教学方法灵活新颖,课堂教学效果好,并经学校考核推荐,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综合评估,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所任学科的教学水平或成绩(如国家及省、地、县组织的统一考试平均成绩等),在本县(市、区)同类学科中名列前3名(附教学评估报告及名次)。
3.获得县(市、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授权有关学术团体组织的最佳课、优秀教学观摩课、教学新秀(能手)及其他教学单项奖1次。
4.一线任课教师能针对本地本校本学科的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地区级刊物发表或在地区级学术会议上交流教育教学论文2篇。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及教育刊物编审人员在全国权威性学术刊物发表或在全国教育教学专业学会召开的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篇。
5.获得省直厅(局)或地(州、市)党政机关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或县(市、区)党政机关及地级企事业单位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
6.担任地区级本专业学会常务理事或正副秘书长5年以上;或担任省级以上本专业学会理事5年以上;或受聘为地区级学术刊物编委3年以上;或受聘为省级学术刊物编委;或担任地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正式组建的各类评审组织(不含学会、协会)的成员2届。
7.努力完成本职工作,考核全部称职,其中有三次优秀或五次良好。
8.现在老、少、边、穷地区的乡镇或现在矿山、森林、野外等艰苦条件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累计10年以上,且工作成绩突出。9.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下,主编、编写或编审乡土教材、职业技术学校配套教材等,以及教材教学参考书、课外读物1本以上,本人完成部分的字数累计在3万字以上(省级及兰州市区专职教研人员及编审人员增加一倍要求);或作为第一完成人完成正式公开出版的专著1本;或作为非第一完成人在一部专著中本人完成部分超过3万字。10.主持或以本人为主承担并完成专项课题、教改实验项目1项(省级及兰州市区专职教研员加倍要求),并经地(州、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鉴定认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附课题鉴定书及课题组成员名单)。
11.获得省教委及其它地(厅)级教育科研奖1项的定额内人员。
12.本人或本人培养辅导的集体或学生(以学校备案及教师指导计划为据),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参加全国本专业竞赛获优胜奖或取得名次;或参加全省性的学科、科技、文体等项竞赛获得3等以上奖或取得前4名。
四、说明
1.在业绩条件
(一)中的1条和
(二)中的9条、10条、11条、12条每达到一次就计算为达到一条件,不受限制。但同一成果(项目、著作、教材)既通过鉴定及获奖,或同时获得几个级别的奖励,只能就高计算一次,不能重复计算。未明确个人地位、作用的集体成果奖,不能作为个人获奖使用。
2.几人合作完成的教研成果(项目),应按下列比例计算合作人员中每人所占的成绩:
项目(鉴定验收)级别 个人所占比例 第2名 第3名 第4名 第5名 第6名及以下 国家级 100% 100% 100% 100% 按 20%递减 省部级 100% 100% 80% 60% 按 20%递减 地厅级 100% 80% 60% 40% 按 20%递减
几人共同培养辅导的集体或学生获奖也按上述列表计算个人所占比例。
3.几人合作发表论文,没有明确执笔人的,应按下表计算每人所占比例。个人所占比例累计达到 100%,才算作本人发表一篇论文。明确执笔人的,按执笔人公开发表一篇论文计算,其他人不得占用。
合作人数 个人所占比例
第1名 第2名 第3名 第4名及以下 2 60% 40% 3 50% 30% 20%
4人及以上 40% 30% 20% 10%
4.优秀论文奖只能将该论文发表刊物的等级提高一个等级对待。单项教育教学先进称号应降低一级对待。5.各大厂矿企业办的学校,原则上参加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学评估,由主管厅(局)和地级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教学评估,须经省教委批准,方能占用
(二)中的第2条。6.凡占用上述条件晋升高级职务者,必须提供翔实、有效的原始材料(如论文、著作原件等),署名清楚,否则不予认可。
7.破格晋升高级职务条件执行甘职改组〔1996〕21号文件。
本《评审条件》由省职改办负责解释。
甘肃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做好专业技术职务专项限额管理和
使用的通知》
发文单位:甘肃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文
号:甘职改办[1999]19号 发布日期:1999-6-20 执行日期:1999-6-20 省直各厅(局)人事处、职改办,各地、州、市人事处(局)、职改办,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从1992年以来,我省为缓解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限额紧张的矛盾,特别是解决专业技术人才密集的高教、科研、卫生、农业、工程等系列和部门中成绩优异、贡献突出的中青年人才和一些引进的高层次和急需专业人才的聘任问题,采取了在国家限额外由省上下达专项限额等办法,实事求是地解决了限额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减缓了一些部门和单位因限额偏紧带来的矛盾和压力。对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发挥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的积极性,稳定基层业务骨干,促进人才的引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使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和各单位正确地使用和管理好这些专项限额,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项限额的使用和管理
(一)下达专项限额的条件
1.高教、科研、卫生、工程、农业五大系列45岁以下破格晋升为正高级职务,40岁以下破格晋升为副高级职务的人员。
2.从外省或中央在甘单位引进的有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3.1988年以后军队转业的专业技术干部在部队已获得中级以上职务任职资格,经省职改办审查确认符合相应职务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
4.在国外学习取得学位或进修2年以上评审通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的归国人员。
5.国家机关调入事业单位后,获得相应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6.被确定为省“333”科技人才工程中的第一、二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并通过评审取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7.经省卫生厅和省职改办审查确定为中医师带徒人选,出师后评审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8.取得博士学位后,评审通过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9.按规定不设正高级职务岗位的单位,若专业技术人员业绩成果达到我省规定的破格晋升正高级职务条件,并通过评审,获得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二)专项限额的申请审批办法
符合下达专项限额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符合相应职务各项晋升条件,并通过评审获得任职资格后,由所在单位向省职改办写出申请专项限额的书面报告,同时提交有关材料,经地(州、市)、厅(局)人事(职改)部门审核后,报省职改办审查下达专项限额。
申请专项限额时还要报送以下原始材料和证件:
1.破格晋升人员身份证,任职资格文件。
2.引进人员调动手续、毕业证、评审表、资格证、资格通知文件。
3.军队转业专业技术干部毕业证、评审表、资格证书。
4.在国外进修学习人员获得的学位证书、进修结业证书,评审资格通知文件、资格证书。
5.机关调入事业单位人员的调动手续,资格通知文件、资格证书。
6.被确定为学术技术带头人的证件,资格通知文件、资格证书。
7.其他必须上报的有关材料。
(三)专项限额的使用
省职改办下达的专项限额只能用于申请限额本人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不能用于他人。当本人调出原单位,在新单位继续聘任本专业技术职务,专项限额由原单位划入新调入单位使用和管理;当本人退休或专业岗位变动后,其专项限额终止使用。由于本人不能履行岗位职责等原因,单位认为不宜聘任相应职务时,可以不聘任或终止聘任。
专项限额数不计入本单位结构比例数内。单位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时,要将专项限额计入管理册相应的限额和聘任栏目,同时注明专项限额事由和使用人姓名。
破格晋升高级职务,并由省职改办下达了专项限额的人员,聘任后应至少在我省工作5年,方可调离我省。具体办法单位自定。
二、不占限额聘任职务的使用和管理
(一)不占本单位结构比例限额聘任职务的条件
1.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省部级优秀专家。
2.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常委、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中的高级专家。
3.经批准延长离退休年龄或暂缓离退休的高级专家。
(二)不占单位限额的聘任申请和使用
符合不占本单位结构比例限额聘任条件的人员,要由本人所在单位向省、地职改部门写出申请不占限额聘任的书面报告或函件,同时提交符合不占限额聘任职务条件相关的原始材料和证件,经地(州、市)、厅(局)人事(职改)部门审核后,报省职改办审查办理不占限额聘任职务的手续。
不占单位限额聘任职务手续办理后,要在管理册相关栏目内填写不占限额聘任职务的事由、本人姓名、数额等。不占单位限额职务聘任只能专人专用,不得用于他人。当本人在聘任期间调出原单位,在新单位继续聘任本专业技术职务,不占限额聘任转由新单位使用和管理。当本人退休或专业岗位变动后,应终止聘任。虽符合不占限额聘任职务的条件,但由于某种原因单位认为不宜聘任时,可不聘任或终止聘任。
三、直接聘任职务(转正定职)的管理
(一)下列人员可直接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1.列入国家统一分配计划的国家教委承认的全日制正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含“五大生”),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见习期满,经本单位考核合格,可按规定的工作年限直接由本单位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其中,取得博士学位后当年可聘任中级职务,取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可聘任中级职务,本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聘任助理级职务,中专毕业见习1年期满,聘任员级职务,均不占本单位结构比例限额。
2.本科毕业后获硕士学位人员,当获硕士学位前专业年限折半计算再加上获硕士学位后工作年限满3年者,可不受单位结构比例限额限制评审中级任职资格,当硕士毕业满3年后,聘任职务可不占本单位结构比例限额。
(二)直接聘任职务审核办理
符合直接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条件的人员,在达到规定的工作年限后,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单位持聘任文件通知和有关表格、材料,送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上级职改部门审核办理聘任兑现工资手续,并将聘任结果填入管理册中相应的栏目内。直接聘任中级职务的要将聘任事由、姓名和数额填入管理册不占限额聘任职务栏目。
四、除本文件规定的专项限额和不占限额聘任职务的范围外,以往下达的诸如解决中小学教师、专业工作年限较长等人员职务聘任的专项限额不再审批。已下达的到本人终止使用为止。
五、各单位要加强对各类专项限额和不占限额聘任职务的管理,严格使用范围。
对符合上述条件人员,在获得相应职务任职资格或单位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职改办申请办理专项限额和不占限额的聘任手续。超过6个月不申请办理的,自行失效。同时,具备专项、不占限额聘任条件的,只能申请使用一项,不得多头申请。对使用过程中发生增减变化的要及时办理变动增减手续。认真地做好管理册的填写审核。
甘肃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999年6月20日
第四篇:泉州市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通过名单
泉州市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通过名单
(共851人)
一、鲤城区(18人)
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出庆阳、李维瑜
鲤城区泉州第六中学:李小玉、刘金姬
鲤城区泉州第七中学:陈琼、陈振才、戴丽萍、付仲飞、许少雄
鲤城区泉州科技中学:甘志民
鲤城区泉州市第十五中学:蔡育宏、陈鹏鹏、薛晓明
鲤城区泉州市凌霄中学:方冠明
鲤城区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吴聪鹏
鲤城区泉州现代中学:陈有俊、林安阑、郑凌嬿
二、丰泽区(34人)
丰泽区北师大泉州附中:方东、郭志强、童以进、庄东初
丰泽区北峰中学:蔡东虹、陈笃廉、董淑芬、汤其仁
丰泽区城东中学:蔡美英、蔡昭阳、陈肖梅、陈秀兰、杜丕亿、黄鸿玉、黄为群、林志芳、沈碧莉、张力衡、庄松辉
丰泽区东海中学:陈双霞、黄秀忠、苏温清、吴白梅、叶培通
丰泽区泉州九中:蔡丽姿、陈阿玲、范色霞、康雪英、王邦惠、颜巧兰、张翠雅
丰泽区泉州十中:潘琼姑、吴绵绵、余婷婷
三、洛江区(15人)
洛江区河市中学:方志清、吴荣真、许炳枝
洛江区虹山中学:杨秀瑛
洛江区罗溪中学:黄完成、赖福才、赖锦成洛江区马甲中学:谢文明
洛江区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林永生、张霁云
洛江区双阳中学:赖填生、骆友忠
洛江区招生办:赖银川
泉州第十一中学:曹俞、陈继荣
四、泉港区(54人)
泉港区大前中学:陈荣秀
泉港区二中:陈景洪、连定安、连玉琴、林黎萍、刘美章、庄爱国、庄亮
泉港区凤翔中学:林庆明、王贤珠
泉港区圭峰中学:陈华宗、林清良、刘荣森、唐玉顺
泉港区惠华中学:潘宗泽、王明辉、郑忠河
泉港区教师进修学校:庄慧琼
泉港区鸠林中学:柯宗明、林玉顺
泉港区六中:陈联明、陈志文、连伟清、翁春金
泉港区美发中学:叶传振、庄鹏鸿 泉港区民族中学:庄秉宏
泉港区区坝头中学:黄育清、连庆山
泉港区区南埔中学:蔡福基
泉港区区清美中学:陈燕乐
泉港区区三朱中学:黄秀忠、庄清海
泉港区区沙格中学:陈庆德
泉港区区施厝中学:陈惠山
泉港区三川中学:陈凤法
泉港区山腰中学:黄惠阳、林颖、庄少煌
泉港区顺南中学:陈学平
泉港区天竺中学:林晓恩
泉港区五中:刘秀香、唐惠民、王保全、郑国辉
泉港区驿坂中学:曾德明、曾秀民
泉港一中:陈惠珍、李爱辉、林再发、余志新、张河水、张庆宗、朱建清
五、晋江市(118人)
晋江市安海中学:陈均阳、陈亚南、陈毓清、许燕萍
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王振雄、周光举
晋江市池店中学:黄聪军、黄玉裕、颜宝珠
晋江市磁灶中学:曹传茂、陈维新、洪礼钦、吴进安、朱自前
晋江市东石中学:黄琳琅 晋江市二中:黄锦羽、黄哲生、叶荣
晋江市丰光中学:陈金毕
晋江市高登中学:陈曲萌、余永忠
晋江市鸿江中学:黄诗筑、许友瑞
晋江市华侨中学:黄美珍、江涛、王丽明、郑永远
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蔡少华、苏新峰、王美双
晋江市季延中学:施金象、王军丽、张双钦
晋江市金山中学:侯金拔、许明晓
晋江市龙侨中学:刘海森
晋江市罗山中学:陈宝玉、刘金米、王清淮、叶渊余
晋江市梅溪中学:陈金土、郭龙湖
晋江市内坑中学:曾献资、郑水源
晋江市南峰中学:王文质、许文庆
晋江市南侨中学:高兴海、王振清、吴婉转、许翩翩、许鸳鸯
晋江市南区中学:陈金治、苏丽玲、王波、谢鸿玲、庄灿煌、庄翠碧
晋江市潘径中学:蔡文极
晋江市平山中学:李玉荣、郑志协、庄怡庆
晋江市侨声中学:黄荣来、吕良苗、吴连枝、肖秋生、谢启伟、许向前
晋江市三民中学:王建国 晋江市上安中学:黄少云、王书印
晋江市尚志中学:王德权
晋江市深沪中学:陈春玲、陈达仁、陈征淮、郭婴、施清水
晋江市松熹中学:陈萍萍、苏承福
晋江市五中:吴毅军、谢志全
晋江市西滨中学:丁培斌、方玉进、黄美蓉、邱培宏、王辉凯
晋江市新侨中学:林岩
晋江市阳溪中学:刘飞、施文默
晋江市养正中学:许一鸣
晋江市一中:陈锦、郑清伟
晋江市英林中学:施政权、王芳俊、许碧月
晋江市毓英中学:蔡惠平、陈剑英、方瑞山、兰吴仰、李清晓、施丽月、叶兴生
晋江市远华中学:李丽芳
晋江市子江中学:黄银金、林桦鹌、刘奎元、王琪斌、叶朝阳、叶盛来、俞向斌、张爱珠、赵国明、郑海山、钟兰英
晋江市紫峰中学:林鸿艺
晋江市紫华中学:林仲洋、庄朝阳
晋江市紫帽中学:出三民、朱祖勇
六、石狮市(45人)
石狮八中:陈泉来、黄志胜、吴丹丹、章华宝、郑志清
石狮二中:苏永买、杨玉妮(莉)石狮凤里中学:陈冰玉、陈芳辉、龚冰冰、连跃华、石才添、钟永强
石狮蚶江中学:吴鹏宏
石狮六中:李志炎
石狮七中:文二牛、叶长华、庄珍章
石狮三中:施少梅、周美容
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蔡鸿鹏、蔡尚阳、蔡振树、高美红、黄瑞贤、柯月霞、史溟、王真真、吴丽娇、许秀珠、曾耀明
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邱鸿谊、叶熟金
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董志明
石狮市银江华侨中学:王玮
石狮市永宁中学:曹水荣、陈建荣、戴树兴、兰子龙
石狮五中:范琼
石狮一中:黄文胜、林斌、苏木香、温永忠、杨顺荣
七、南安市(133人)
南安东方学校(南安一中分校):林永青
南安国光初级中学:黄延艺、李尤姑、刘志英、谢正确
南安国光中学:黄金阳、黄真辉、苏汉阳 南安市宝莲中学:林跃明
南安市潮阳中学:李志红
南安市成功中学:戴金豹、黄昆胜、黄良助、刘振源、吴俊德、吴天德
南安市第二中学:黄金赞、黄进明、杨耀新
南安市第三中学:王金才
南安市第四中学:洪祖旭、刘飞鹏、吕联钊 南安市第五中学:黄建成、黄升平、郑真理 南安市恩惠中学:章清暖
南安市枫林中学:陈景峰
南安市福玲中学:黄文龙
南安市洪濑中学:何清燕
南安市洪新中学:黄文仕、庄艳娇
南安市华美中学:陈小教、郭情叶、郭文龙 南安市华侨中学:傅文超、黄明晶、黄雄文、李国唱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陈碧玲
南安市教育技术中心:何朴强
南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进宁
南安市金鳌中学:陈维扬、雷赐泉
南安市金淘中学:方明华
南安市九都中学:黄俊谦
南安市菊江中学:江水平
南安市康美中学:苏加生
南安市奎霞中学:林贤良
南安市蓝园高级中学:李清波、李秀丽、潘劲松
南安市蓝园中学:陈少雄、陈文玺、黄培增、黄子青、李清林、刘文乾、肖进国
南安市联星中学:李祖平、余志忠
南安市玲苏中学:戴国华、林子勇
南安市柳城中学:陈鸣凤、郭绪福、何英珠、洪柳婷、黄新华、黄雪英、刘杉成、曾夏
南安市柳南中学:黄国才
南安市龙风中学:吕益才
南安市龙泉中学:尤春生
南安市炉邨中学:刘宗福
南安市仑苍中学:黄春木、吴天发
南安市罗东中学:潘四展
南安市罗新中学:侯取灵
南安市眉山中学:陈水冰
南安市梅岭中学:张升
南安市南侨中学:陈传生、傅红文
南安市南星中学:张再团
南安市鹏峰二中:陈东成、林国南
南安市侨光中学:陈立新、李岳阳、王利仁 南安市榕桥中学:李远望
南安市胜利中学:陈天平
南安市诗山中学:黄汉东
南安市石砻中学:黄西湖
南安市实验中学:陈松茂、洪志玲、李美红、王声琪、尤炳升
南安市水头中学:周雅萍
南安市四都中学:黄国才、黄良兴、黄硕彬、苏堆金、王春明
南安市五峰中学:蔡长远、沈圆
南安市五星中学:杨文杏
南安市西溪中学:陈倩倩、陈秀锻、陈源国、黄文丰、王振圆
南安市溪东中学:陈良培
南安市溪美中学:陈春梅、王煌艺、杨瑞香 南安市霞溪中学:孙宾
南安市翔云中学:王宗仁
南安市向阳中学:林贵足
南安市新侨中学:林金晶、魏伟
南安市延平中学:黄晖岩、李培森、林炯霜、王存兴、吴胜军、曾碧真、张温情、郑国明
南安市毓元中学:黄瑞祥
南安体育学校:戴四来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南安):陈宝蓉、杨梓民
八、惠安县(170人)
惠安百奇中学:陈景文、郭斌聪、苏清辉
惠安滨山中学:彭雪林、余祀强
惠安崇武中学:王俊达、张飞强、张伟鹏
惠安吹楼学校:黄惠川
惠安大吴中学:陈跃鹏
惠安东桥中学:陈荣周
惠安东园中学:王进忠、杨炳聪
惠安二中:唐峰、郑建阳
惠安高级中学:程淑丽、杜汉民、何贵辉、何惠珍、洪丽萍、黄玉清、李雪、李亚珍、李艳虹、连明霞、杨冬萌、张东雄、张锦烽、张秋锦、张远芳、庄惠平、庄行希
惠安工农中学:庄月红
惠安广海中学:陈忠龙、邓永东、林仲元、刘宏耀、王清水、谢端庭、杨世喜、张凤鸣、郑剑宇、郑兴珍
惠安荷山中学:陈华民、曾文江、张泉辉、庄建安、庄明春
惠安侯卿中学:蔡哲红、陈作
二、洪小惠、刘祖辉、王友林、张清民
惠安后西中学:陈培元 惠安黄塘中学:何伟明、郑泰平
惠安惠南中学:黄培荣、黄子灵、江锦莹、孙国鸿
惠安嘉惠中学:陈宏琼、陈跃明、程丛扬、何芸华、骆少宏、吴志清、曾伟东、郑荣昌
惠安教师进修学校:林汇波、卢煌辉
惠安净峰中学:陈建才、吴建辉
惠安科山中学:柳小燕、任月娥、苏斗寒、王潮民、王共明、吴胜波、张国辉
惠安莲山中学:吴世忠
惠安螺城中学:陈静、陈旭阳、何玉坤、林培辉、林云霞、卢培南、王志龙、曾霓虹、庄文庆 惠安洛江中学:吴振奋
惠安梅峰中学:张贻辉
惠安美仁中学:王锦灿、吴伟彬
惠安青山中学:张顺忠
惠安三中:卜昆明、蔡奕标、陈莲珍、陈茜云、陈文林、柯丽群、林雪梅、曾建明、张苍明、张永灿、赵序铭、朱锦安、庄灿荣、庄桂忠
惠安山霞中学:祝九洲
惠安四中:胡锦阳、李瀚、廖进金、许锦建、张泉聪
惠安松林中学:陈荣忠、黄茂林
惠安辋川中学:程思民、黄培阳 惠安五峰中学:陈锦安、卢志煌
惠安五中:陈汉川、傅丽清、江俊民、林学农、卢冬松、松瑞琼、谢振忠、杨远东
惠安襄惠中学:曾景阳、张灿育
惠安小岞中学:陈国送、贺竞男、林景阳
惠安许厝学校:刘玉宗
惠安延寿中学:李东
惠安岩峰中学:王进东、曾忠南
惠安一中:陈和好、陈惠强、何新宏、洪清平、洪悦欣、黄敬聪、黄伟玲、李国泉、刘梅英、骆陈兰、苏奕虹、王鸿刚、王美玲、谢珊红、郑三频、周锦忠
惠安屿光中学:黄鹏翔、林荣川、骆婉萍、汪福金、汪启彰、王宝玉、庄丽蓉
惠安玉埕中学:林延春
惠安张坂中学:黄少华、骆国欣、骆解芳、孙宗彬、庄实辉
惠安综高:郭鹦、李向阳、林伟强
九、安溪县(97人)
安溪八中:陈燕墩、叶志坚
安溪六中:黄水汛、黄文坚、黄文杰、柯清德、谢俊青、谢中秋
安溪七中:蔡和平、龚顺美、李清贵、姚贵宗 安溪十八中:王忠流
安溪十二中:林添龙
安溪十九中:高永茂
安溪十一中:龚江海、胡福进、王连河、王振华、杨建设
安溪十中:黄炳坤
安溪五中:王文明
安溪县榜头中学:陈鲤扬、柯进宝
安溪县参内中学:陈建章、宋贵智、翁小蓉
安溪县长泰学校:余万玉
安溪县陈利职校(初中部):苏火炼、谢振明 安溪县崇德中学:陈金钊、苏泗民、张金龙
安溪县崇文中学:林百文、王贵木
安溪县慈山学校:陈国河、李慈强、王振国
安溪县东方中学:许东辉
安溪县东溪中学:陈郁毅、廖文玉
安溪县墩坂中学:黄菊花
安溪县丰田中学:官康熙
安溪县凤城中学:陈彩凤、陈进火、陈文德、王清德 安溪县官桥中学:陈劲松、龚行军、林瑞田
安溪县光德中学:陈子明
安溪县恒兴中学:陈福连、黄德怀、李素仰、李专署、林庚申
安溪县湖上中学:苏锻荣
安溪县金火中学:胡金通、李良志、汪金火、赵庆宏、周长友
安溪县进修学校:苏杰民、谢从算
安溪县举溪中学:陈振元、杨辉明 安溪县俊民中学:廖婉卿、许洪祥、叶文成 安溪县科名中学:黄科双 安溪县蓝溪中学:林福标、林宏振、林见春、王双春、谢世界、许志强
安溪县龙涓中学:陈志远 安溪县龙门中学:陈炳炎、林继武、林祥生、许云峰 安溪县罗内中学:吴川木 安溪县铭选中学:陈全才 安溪县南斗中学:何清富 安溪县温泉中学:章振南 安溪县梧桐中学:陈清强、刘雪芬 安溪县西坪中学:王学通 安溪县虞宗中学:林树根 安溪县沼涛中学:李建兴、林世贤、刘炳吉、苏小兵、谢金谋
安溪县珍地中学:苏振炎
安溪县职校(初中部):林火根
安溪一中:林碧桃
十、永春县(80人)
永春八中:黄奇德、林金亮、刘诗恭、谢传瑟
永春二中:包章国、洪涛、林秀琴、苏晓华、颜荣祥、郑乾元
永春六中:陈德宏、陈红明、陈志强、黄量生、李朝晖、颜志坚
永春侨中:蔡梅丽、陈志明、冯诗濑、黄冰凌、刘玉兰、邱建成、王光坝、许永琼、郑龙海
永春三中:林程锦、王静利、颜少龙、尤长胜
永春四中:陈家祥、黄明捷、余扬仁
永春五中:李永进、刘伯府、潘贤宗、苏文暹、郑义彬
永春县呈祥中学:陈少明
永春县崇贤中学:陈宝枝、林力蓉、林秀琼、刘福仁、许百里、郑伟华
永春县东碧中学:蔡银模
永春县和平中学:董国柱、黄耀星、宋斐雯
永春县湖洋中学:黄智敏、刘建德
永春县介福中学:董欣志
永春县锦斗中学:林建厂、徐南山
永春县坑仔口中学:谢友福、颜家瑜 永春县鲁国中学:林旺财
永春县美岭中学:黄水祥、林炳华、林福明、林新明
永春县蓬壶中学:潘培植
永春县苏坑中学:陈添春
永春县汤城中学:古智明、郭文良、林国猛
永春县文明中学:潘华容、蒲志辉、苏安乐、颜瑞婷、颜声用、郑明强
永春县吾峰中学:施沧明、颜深渊、郑乾城、郑振球、周庆丰
永春县延清中学:蔡生发
永春一中:黄文安、汤玉明、郑辉远
十一、德化县(64人)
德化赤水中学:黄明选、赖开龄
德化第八中学:查金花、陈文森、陈章其、黄秀治、李湘琳、苏德良、苏林有、徐建宁
德化第二中学:徐连生、周乔松
德化第六中学:陈启煌、郭志胜、赖开晓、赖文维、林友进、吕济星、苏荣禄、章向锋
德化第三中学:陈翠云、陈建金、陈健、陈文滔、李志敬、林国泉、林和鹏、凌开道、徐燕青、颜贻特、张红梅、张忠诚、郑建华、郑谋堆、郑友民
德化第五中学:黄庆宁、连庆周、苏轩梅、苏忠诚、温国泰、许荣誉、张贵榜、张永平、张章录、郑晋禄
德化第一中学:陈锦云、陈明恳、陈铭义、李卫东、连伟忠、林钟明、林自足、苏文育、苏永红、苏志清、童宝誉、徐顺进、张生德
德化盖德中学:温瑞锋、肖清任
德化教师进修学校:辜春生
德化雷峰中学:徐俩旺
德化水口中学:黄建国、黄武勇
十二、市直单位(23人)
泉州一中:曾子瑜
泉州培元中学:柯秀密、李军、潘晓华
泉州第三中学:万蓄芳、王秋阳
泉州五中:陈志胜、罗立婷
泉州八中:蔡伟红、吴惠卿
泉州外国语中学:陈卫红、刘永勇
泉州实验中学:郭琦昭、郭少燕、廖宏、孙素芬、吴书、谢毅铭、郑泉忠、周留英、朱明凤
泉州市盲聋哑学校:李唯陵
泉州市体育中学:庄景萍
第五篇:3甘肃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附件2: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小学教师为教育事业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文化业务水平和履行职责的能力,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8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评审条件。
第二条 本评审条件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及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校外教育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民办学校)可参照本评审条件组织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评审。
第三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是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职称(职务)设: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分别对应正高、副高、中级、助理级、员级。
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长期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切实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身心健康。
第二章 正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第一条
申报条件
一、学历、年限要求
博士学位,从事教育工作7年以上,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职5年以上。
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教育工作13年以上,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职5年以上。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育工作15年以上,并在高级教师岗位任职5年以上。
—2—
二、考核要求
任现职以来,考核成绩均在称职以上,并至少有一次优秀。
三、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申报评审人员,应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在业务技术工作中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各种信息资料,并参加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达到合格水平。具体要求按省职改办《关于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的通知》(甘职改办〔2003〕2号)文件执行。
四、论文要求
申报评审人员,至少须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具体要求按省职改办《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甘职改办〔2004〕7号)及省人社厅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学教师评审高级职务论文要求的通知》(甘人职〔2011〕55号)执行。
五、继续教育要求
申报评审人员,须达到我省规定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并取得完成继续教育任务证明书。
六、工作经历及教学工作量要求
申报评审人员,必须完成教育部门或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城镇中小学教师并要有在薄弱学校任教2年或农村学校任教1年以上经历。
—3— 第二条
业绩条件
申报评审人员,在任高级教师职务以来,达到以下10项条件中的3项(其中1至6项必须占2项)可由单位推荐晋升正高级教师职务。
一、教学工作量饱满,注重教改实验,教学方法灵活新颖,课堂教学效果好,并经学校考核推荐,获得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授权有关学术团体组织的最佳课、优质课、优秀教学观摩课等教学单项奖2次。
二、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授权教育学会、教研、科研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活动(以教育行政部门授权文件为准),获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以上1次或获省级三等奖、市级二等奖2次的定额内人员。
三、本人获得省委、省政府以上党政机关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省直厅(局)或市(州)委、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
四、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并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篇以上(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及教育刊物编审人员须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或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并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4篇以上)。
五、独著或主编正式出版的专著或教材1部或参加编写的著作或教材中本人撰写字数达到10万字以上(专职教研人员 —4— 及编审人员独著2部)。
六、主持(前2名)完成省教育厅鉴定验收的专项课题、教改实验项目1项(附课题鉴定书及课题组成员名单)。
七、本人或本人辅导的集体或学生(以学校备案及教师指导计划为据),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参加全国本专业竞赛中取得名次或获二等奖以上,或获三等奖2人次;或参加全省性的本专业竞赛取得前3名或获得二等以上奖2人次。
八、认真履行德育教学大纲要求,积极承担年级主任、班主任、团队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累计达8年以上,并且获得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优秀班主任、优秀班集体或优秀辅导员3次以上。
九、担任省级本专业学会常务理事或正副秘书长或受聘为省级学术刊物编委5年以上;或担任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正式组建的各类评审组织的成员2届。
十、在乡镇及以下或少数民族自治州、县或在矿山、森林、野外等艰苦条件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累计20年以上;在乡镇及以下或少数民族自治州、县或在矿山、森林、野外等艰苦条件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连续15年以上,现仍然在以上岗位,且工作成绩突出。
第三章 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第一条
申报条件
一、学历、年限要求
—5— 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教育工作8年以上,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职5年以上。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育工作10年以上,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职5年以上。
小学、初中教师,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教育工作20年以上,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职5年以上。
二、考核要求
任现职以来,考核成绩均在称职以上,并至少有一次优秀。
三、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申报评审人员,应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在业务技术工作中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各种信息资料,并参加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达到合格水平。具体执行省职改办《关于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的通知》(甘职改办〔2003〕2号)文件。
四、论文要求
申报评审人员,至少须在省级教育专业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具体要求按省职改办《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甘职改办〔2004〕7号)及省人社厅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学教师评审高级职务论文要求的通知》(甘人职〔2011〕55号)执行。
五、继续教育要求
—6— 申报评审人员,须达到我省规定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并取得完成继续教育任务证明书。
六、工作经历及教学工作量要求
申报评审人员,必须完成教育部门或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城镇中小学教师并要有在薄弱学校任教2年或农村学校任教1年以上经历。
第二条
业绩条件
申报评审人员,在任一级教师职务以来,达到以下11项条件中的3项(其中1至4项必须占1项)可由单位推荐晋升高级教师职务。
一、教学工作量饱满,注重教改实验,教学方法灵活新颖,课堂教学效果好,并经学校考核推荐,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授权有关学术团体组织的最佳课、优质课、优秀教学观摩课等教学单项奖市级1次或县级2次。
二、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授权教育学会、教研、科研部门组织的教研、科研活动(以教育行政部门授权文件为准),获省级三等奖、市级二等奖、或县级一等奖的定额内人员。
三、获得省直厅(局)或市(州)党委、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或市(州)直部门,或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地级企事业单位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
四、认真履行德育教学大纲要求,积极承担年级主任、班
—7— 主任、团队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累计达6年以上(其中任一级教师职务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至少3年),并获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优秀班主任、优秀班集体或优秀辅导员1次,或校级上述奖励3次以上。
五、作为前3名完成省教育厅鉴定验收的专项课题、教改实验项目1项或作为前2名完成市(州)教育局鉴定验收的专项课题、教改实验项目1项(附课题鉴定书及课题组成员名单)。
六、教学目标明确,教材运用得当,教学方法灵活新颖,教学管理经验丰富,授课素质高,本人所带班级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在本市州本学科名列前3名1次, 在本县(市、区)本学科名列前3名累计2次以上(附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文件)。
七、本人或本人辅导的集体或学生(以学校备案及教师指导计划为据),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参加全国本专业竞赛获奖或取得名次;或参加全省性的本专业竞赛获得二等以上奖或取得名次或获得三等奖2人次。
八、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教育专业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专职教研人员及编审人员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
九、独著或主编正式出版的专著或教材1部或参加编写的著作或教材中本人撰写字数达到5万字以上(专职教研人员及编审人员10万字以上)。
—8—
十、在乡镇及以下或少数民族自治州、县或在矿山、森林、野外等艰苦条件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累计15年以上;在乡镇及以下或少数民族自治州、县或在矿山、森林、野外等艰苦条件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连续10年以上,现仍然在以上岗位,且工作成绩突出。
十一、努力完成本职工作,考核3次优秀。
第四章 一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第一条
申报条件
一、学历、年限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教育工作5年以上,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职4年以上。
小学、初中教师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教育工作7年以上,并在二级教师岗位任职4年以上。
小学教师中专毕业,从事教育工作15年以上,在二级教师岗位任职5年以上。
二、考核要求
任现职以来,考核成绩均在称职以上。
三、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申报评审人员,应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操作使用计算机,在业务技术工作中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各种信息资料,并参加全国职称计算机考试达到合格水平。具体执行
—9— 省职改办《关于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的通知》(甘职改办〔2003〕2号)文件。
四、继续教育要求
申报评审人员,须达到我省规定完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任务,并取得完成继续教育任务证明书。
五、工作经历及教学工作量要求
(一)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较丰富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并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二)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材料、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并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教学效果好;
(三)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四)在培养、指导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
(五)任现职以来,申报评审人员必须完成教育部门或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
第五章 二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第一条
申报条件
—10—
一、学历、年限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
小学、初中教师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教育工作3年。小学教师中专毕业,从事教育工作5年以上,在三级教师岗位任职4年以上。
二、考核要求
任现职以来,考核成绩均在称职以上。
三、工作经历及教学工作量要求
(一)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教育效果较好;
(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所教学科必备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正确传授知识的技能,教学效果较好;
(三)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四)任现职以来,申报评审人员必须完成教育部门或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
第六章 三级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第一条
申报条件
一、学历、年限要求
小学、初中教师大学专科毕业,见习期满1年。
二、工作经历及教学工作量要求
—11—
(一)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二)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
第七章 破格晋升条件
第一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论文、考核成绩、继续教育要求以及教学工作经历和工作量要求符合全省统一规定,学历或资历(包括专业工作年限和任低一级职务年限)虽达不到规定要求,但本专业工作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可申请破格晋升高一级任职资格。
第二条 破格晋升正高级教师条件
不具备规定学历,在高级教师岗位任职7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 在高级教师岗位任职2年以上,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任务,效果显著,成绩突出。破格评审正高级教师须具备下列3项条件:
(一)获国家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1次,或获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
(二)作为前2名,获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
(三)本人或本人指导的学生在教育、文化、体育、人社 —12— 部门主办的本专业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
第三条 破格晋升高级教师条件
不具备规定学历,在一级教师岗位任职7年以上,或具备规定学历,在一级教师岗位任职2年以上,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任务,效果显著,成绩突出。可破格评审高级教师。破格评审高级教师须具备下列
(一)或
(二)中的业绩条件:
(一)作为前5名,获得国家级教育科研一、二等奖1项,或作为前3名,获得国家级教育科研三、四等奖,省部级一、二等奖1项,可直接推荐破格申报晋升高级教师职务。
(二)符合以下9项选择条件中的3项者,可破格申报晋升高级教师职务。
1、主持(前2名)完成省教育厅鉴定验收的专项课题、教改实验项目1项。
2、作为前2名,获得省(部)级教育科研三、四等奖1次,或获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教研优秀成果一、二等奖项1次。
3、独著或主编正式出版的专著或教材1部;参加编写的著作或教材中本人撰写字数达到10万字以上(专职教研人员及编审人员增加一倍要求)。
—13—
4、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教育教学论文4篇(专职教研人员及编审人员增加一倍要求)。
5、教学目标明确,教材运用得当,教学方法灵活新颖,教学管理经验丰富,授课素质高,本人所带班级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累计2次以上在本市州本学科名列前3名(附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文件)。
6、获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综合性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含德育先进称号,下同);或获得市州委、政府及省直厅(局)授予的综合性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含以正式文件下发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等)。
7、获得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最佳课、优质课、优秀教学观摩课等教学单项奖1次;或获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上述奖项2次。
8、担任班主任工作连续达6年以上(其中任一级教师职务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至少3年且目前仍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且本人或本人所带的班级获得市州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优秀班主任、优秀班集体、文明班集体以及其他德育方面表彰奖励1次,或获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上述奖项2次。
9、本人或本人辅导的集体或学生(以学校备案及教师指导计划为据),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参加全国本专业竞赛中 —14— 取得名次或获二奖,或获三奖2人次;或参加全省性的本专业竞赛取得前3名或获得二等以上奖2人次。
第四条 破格晋升一级教师条件
达到下列条件中2项者,可破格申报晋升一级教师。
一、获得县(市、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授权有关学术团体组织的最佳课、优质课、优秀教学观摩课等教学单项奖2次。
二、作为前2名,获得省教育厅基础教学教研优秀成果奖1次。
三、本人或本人辅导的学生,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竞赛中获得名次或第一、二等奖,或获三等奖2人次;或参加市级比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人次。
四、担任班主任工作2年以上,并且本人或本人所带的班级获得市州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优秀班主任、优秀班集体、文明班集体以及其他德育方面表彰奖励1次,或获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上述奖项2次。
五、获得省直厅(局)或市(州)委、政府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1次;或获得市(州)直部门,或县委、县政府及地级企事业单位授予的教育教学先进称号2次。
六、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或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
第八章 其 他
—15— 第一条
同一成果(项目、著作、教材)既通过鉴定又获奖,或同时获得几个级别的奖励,只能就高计算1次,不能重复计算。未明确个人地位、作用的集体成果奖,不能作为个人获奖使用。
第二条
本评审条件由甘肃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