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数学解题方法谈:浅谈分析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88397854.doc
浅谈分析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分析法是数学中常用到的一种直接证明的方法,从推理的程序上来讲,它是一种从未知到已知(从结论到题设)的逻辑推理方法,具体说,就是先假定问题的结论成立,再利用公理、定义、定理和公式,经过正确的、严谨的一步步地推理,最后得到一个显然成立的关系,即已证的命题或题设的已知条件,从而判定问题的结论成立。分析法的应用较广,通常在几何、三角、不等式的证明中经常采用。举例说明。
例1下面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用分析法证明你的结论。命题:若abc且abc0,则
解:此命题是真命题。
因为abc0,abc,a0,c0。baca23。
要证bac
a
223成立,只要证bac23a,22即证bac3a,也就是证(ac)ac3a,2即证(ac)(2ac)0
因为ac0,2ac(ac)aba0
所以(ac)(2ac)0成立。
故原不等式成立。
评注:应用分析法证题时,语气总是假定的,通常的语气有:“若要证明A,则先证明B;若要证明B,则先证明C,……”或“若要A成立,必先B成立;若要B成立,必先C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在证明过程中从一个命题推到下一个命题时,必须注意它们之间的等效性。
例2求证:当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
证明:设圆正方形的周长为l,则圆的面积为(因此,本题只须证明:(l22)()。24l22),正方形的面积为()。24ll
为了证明上式成立,只须证明:
4l2l422l216,两边同乘以正数,得1
14。
88397854.doc
因此,只须证明4。因为上式是成立的,所以(l22)()。24l
这就证明了如果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例3已知、k
2(kZ),且
sincos2sin①
sincossin2② 1tan21tan
2求证:1tan2
2(1tan2。)
证明:因为(sincos)22sincos1,所以将①、②两式代入上式,得:4sin22sin21
1tan22
另一方面,要证
1tan21tan,2(1tan2)
sin2
1sin21
cos2cos2
即证
sin2,1sin2
cos22(1
cos2)
即证cos2sin21
2(cos2sin2),即证12sin21
2(12sin2),即证4sin22sin21,由于上式与③式相同,于是问题得证。
③
第二篇:谈分类讨论方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谈分类讨论方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摘要】分类讨论是贯穿整个中学数学的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是对问题进行局部攻坚,再突破全局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分类讨论;方法;解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48-02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几乎涉及中学数学内容的各个部分,不仅在探索解题思路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分类讨论是在“合中分,分中合”的辩证思想指导下,运用各种数学手段,吧整体化为局部,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以便“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也就是是对问题进行局部攻坚,再突破全局的解题方法或策略。
第三篇:分析法在立体几何问题中应用
分析法在立体几何问题中应用
立体几何在高中是一个难点,特别是添辅助线,让很多同学无从下手.虽然证明题的思路是非常明确的,比如要证明线面平行,只要在平面中找到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即可;要证明两条异面直线垂直,只要构造一个包含其中一条直线的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垂直即可,但是如何去寻找所需要的直线与平面呢?幸好空间向量的引入,使得立体几何也可以转化成代数问题进行计算,不需要添加辅助线,只要能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计算即可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但事与愿违,那些没有数量关系的几何问题不可能利用空间向量来解决,因此如何添加辅助线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便呼之欲出.接下来,利用分析法讨论两类问题:如何添加辅助线和建立适当空间直角坐标系.一、分析法解决辅助线问题
例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证:B1D平面ACD1.分析:要证明B1D平面ACD1,只要证明B1D垂直于平面ACD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利用分析法,可以将B1D平面ACD1看成是已知条件,则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有B1D垂直于平面ACD1内的所有直线,所以只要选取其中的两条来证明即可.接下来问题就转化成为证明B1DAC和B1DCD1,即两条异面直线垂直,常用的方法就是构造线面垂直.先来证明B1DAC.利用分析法,B1DAC可以看成是已知条件,由于A、C、D处于下底面,只要过D有一条垂直垂直于AC的直线即可,因为底面是一个正方形,故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只要连接BD,就应有AC平面BB1D.这样问题就转化为证明AC平面
BB1D.由于ACBD,ACB1B,即可证明.然后同理可证B1DCD1.证明过程略.A
D1 C
1B1
A1
D
C
B
评注:其实这个题,如果用三垂线定理,应该是比较容易想到连接BD,因为BD是B1D在下表面内的射影。但由于课改后,在必修2中对三垂线定理只字不提,增大了此类题目的难度.类似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必修2的73页上有这样一个探究题:如图,直四棱柱ABCDABCD(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称为直棱柱)中,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什么条件时,ACBD?
'
'
'
'
'
'
'
'
'B
D
B
分析:连接A'C',只要A'C'B'D',就有A'CB'D'.C
例2 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S是平面ABCD外一点,M为SC的中点.求证:SA//平面MDB.S
M
D C
A
B
分析:要证明SA//平面MDB,只要在平面MDB中找到一条直线与SA平行.利用分析法,可以将SA//平面MDB看成已知条件,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过SA的平面只要与平面MDB相交,则SA与交线平行.题目中包含SA有两个平面只有平面SAB和平面SAD,而这两个平面与平面MDB的交线在这个几何体的外面,不太好找.我们可以改变策略,在四棱锥中构作一个包含SA的平面.根据确定平面的公理2的推论: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平面,我们选取点C,连接AC交BD于O,构作平面SAC,它与平面MDB的交线是OM,故只要证明SA//OM.由于底面是平行四边形,M是SC的中点,易得
SA//OM.证明过程略.评注:由于线面平行的话,直线上所有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而且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两条平行直线也可确定一个平面,有时也利用平行四边形构作平面.如下题.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1B、AC上的点,A1MAN.求证:MN//平面BB1C1C.二、分析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利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有着无比的优越性,因此逐渐成为高考的热点之一.新课改也处处体现向量方法的重要性.在必修2的最后一章,介绍了空间直角坐标系,重点要求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确定,以及空间向量的模长,从而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来解决长度与角度的问题.而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关键,所以如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就显得犹为重要.接下来,利用分析法谈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问题.例3 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底面ABCD,已知ABC45,AB
2,BC
SASB
(1)求证:SABC;
(2)求直线SD与平面SAB所成角的大小.S
C
B
D
A
分析: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最好有一个线面垂直.先来分析下底面,由于下底面是ABC45的平行四边形,且AB
2,BC故连接AC,有ABC是已CAB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取BC的中点为O,连接AO,则AOBC
.利用分析法,将SABC看成已知条件,所以应有BC平面SAO,则SOBC.因为侧面SBC底面ABCD,根据面面垂直的定义,有SO底面ABCD.故可取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B所在的直线为y轴,OS所在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证明过程略.附:分析法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1.设a,b,c都为正数,求证:abc(abc)(bca)(cab).分析:由于a,b,c都为正数,当abc0,bca0,cab0时,可以将a,b,c看成是三角形的三边.由不等式的右边联想到海伦公式,有
abc(abc)(abc)(bca)(cab)(abc)16S
abcabc16r()
4R2
得R2r(其中R,r分别为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内切圆的圆心)2.在数列{an}中,已知anln2.解Snln下先证明ln
12ln1
23ln1
nn1,Sn是{an}的前n项和,求证:Sn
n
1n
.ln
12n1
ln()ln,n123n1n11,只证lnxx,令f(x)lnxx(0x1),n1n1n111x
0,又0x1,得f(x)0,∴f(x)为增函数,则f(x)1
xx
,令x
得f(x)f(1)ln1110,即lnxx0,有lnxx,于是ln
1n1
1n1
1n
.3.设函数f(x)lnxpx1(pR),(1)求f(x)极值点;
(2)当p0时,若对于任意的x0,恒有f(x)0,求p的取值范围;(3)证明:当nN,n2时,ln22
ln33
lnnn
2nn12(n1)。
解:(1)f(x)的定义域为(0,)。当p0时,f(x)
1x
p0,f(x)在其定义域上是增函数,故没有极值点。
当p0时,若x(0,),则f(x)
p1p
11pxx
0
;若x(,),则f(x)
p
11pxx
0,于
是f(x)有极小值点x。
1p
(2)由(1)知,p0时,f(x)有极小值点f()ln
p
1p,由于f(x)在其定义域上只
1p
有一个极值点,因此f(x)的最大值为f()ln
p
。所以f(x)0ln0p1。
1x
(3)由(2)知,当p1,x0时,f(x)0lnxx1
于是
ln22
lnxx
1。
ln33
lnnn
(1
12)(1
13)(1
1n
1n)
(n1)(又当nN,n2时,12
)。
1n
1(n1)n
1314
1n
1n1
1n131,于是
1n1)1n
1n
(12
13)()(12
12)
1n1,∴
ln22
ln33
lnnn
(n1)(
(n1)(
n1)
2nn12(n1),即
ln22
ln33
lnnn
2nn12(n1)。
评析:导数进入中学数学后,为中学不等式证明提供了一个强大工具。正因为如此,通过构造函数并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已成为高考数学试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题第(2)问实际上已经作出暗示,对比待证不等证式与第(2)问所得结论,证明思路自然生成。
第四篇: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名录
第一篇 数学具体解题方法 代入法
直接法
定义法
向量坐标法
查字典法
挡板模型法
等差中项法
逆向化法
极限化法
整体化法
参数法
交轨法
几何法
弦中点轨迹求
比较法
基本不等式法
以题攻题法
综合法
分析法
放缩法
反证法
换元法
构造法
数学归纳法
配方法
判别式法
序轴标根法
函数与方程思想
整体思想
比较法综合法向量平行法筛选法(排除法)向量垂直法数形结合法同一法特殊值法累加法 回代法(验证法)累乘法特殊图形法倒序相加法 分类法分组法运算转换法公式法结构转换法错位相减法 割补转换法裂项法导数法迭代法象限分析法角的变换法补集法公式的变形及逆距离法用法变更主元法降幂法差异分析法升幂法反例法“1”的代换法阅读理解法引入辅助角法信息迁移法三角函数线法类比联想法构造对偶式法抽象概括法构造三角形法逻辑推理法估算法等价转化法 待定系数法根的分布法特殊优先法分离参数法先选后排法抽签法捆绑法随机数表法插空法间接法数形结合思想第二篇 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 第三篇分析法数学逻辑方法 反证法归纳法抽象与概括法思想类比法
第五篇:法向量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法向量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作者:魏庆鼎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3年第08期
高中数学教材引进了向量知识以后,为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向量法.向量法在解决求立几中的角和距离两大问题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解决了以前旧版教材立几中的这两个难点.在旧版教材中,运用几何法解决这两类问题,要通过“作”、“证”、“求”,既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又要求学生对空间中,线、面之间的判定、性质等定理非常熟悉并能熟练应用,对学生,特别是中下水平的学生是一大难点.而现在向量法则很好解决了这个难点,所以它对人们研究立几问题有着普及的意义.同时向量法对立几中的线面平行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和面面平行等位置关系的证明,也非常简便.空间向量的引入使立体几何的解题变得直观、易懂.而“法向量”的灵活应用,给解决空间问题提供了一个很方便、实用的工具,会使我们在高考中快捷地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关于“法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应用.现把教学中得到的这些方法进行归类,供同行参考.4.用法向量求二面角平面角的大小
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可先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则两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补.此时,观察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锐角还是钝角,视情况而定.(注:在证明面面平行或面面垂直时,也可采用此法.如两面的法向量共线,即两平面平行;如两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两平面垂直)从以上的一些例题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向量”这一特殊工具在立体几何的解题中的优越性.但在具体做题中,我们还应对不同的题型选择更便捷的方法去做,视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