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文章——浅谈人民调解员如何应对非正常死亡事件

时间:2019-05-14 21:3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维稳文章——浅谈人民调解员如何应对非正常死亡事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维稳文章——浅谈人民调解员如何应对非正常死亡事件》。

第一篇:维稳文章——浅谈人民调解员如何应对非正常死亡事件

浅谈如何应对非正常死亡事件

非正常死亡是与自然死亡相对应的概念,即由于外界原因而导致的死亡,如工伤、医疗事故、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不是正常规律导致的死亡。据统计,去年以来仅东沙河辖区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4起,致死亡4人,重伤一人。如处臵方式不当,极易造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

面对非正常死亡事件,如何及时有效地实施处臵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影响,避免其他治安问题发生,是当前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任务。据此,结合处臵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实际淡谈几点看法。

一、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基本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危行业的增加,非正常死亡事件正在逐年递增,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的重大因素,如果处臵不当,直接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通过调处近几年基层发生的各类非正常死亡事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突发性。凡非正常死亡事件都是突然发生,一般情况下死者亲属、朋友没有思想准备,很难接受事件的发生,对死亡事件的认识均处于惊讶、迷惑、盲乱的状态,思想上要经过较为复杂的认识过程,死者亲属往往通过哭―闹―谈-访过程施加压力,责任承担方往往找借口、推责任、拒绝或逃避赔偿;人民调解员对死亡事实、原因、责任及处理尚需一个调查、了解、分析、判断的过程。死者亲属在不能达到赔偿要求时,就扬言闹事或上访、摆放尸体、设灵堂制造影响,给政府施压。

(二)多样性。纵观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其原因是 多样的。主要有自杀、猝死、意外死亡、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查明死亡原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工伤死亡的应当调查事故现场、确定死因、工伤认定;交通事故死亡的应经过现场勘查、调查、责任认定;意外死亡的应调查相关责任人或利害关系人并确定相关责任及划分责任。死者亲属通常都是不切合实际,漫天要价,提出高额赔偿。

(三)复杂性。有关非正常死亡的赔付结果不尽相同,主要原因:一是存在不同法律规定和标准,医疗事故死亡或交通事故死亡或工伤死亡适用的法律规定不相同;二是死者农业与非农业身份的不同,造成赔偿数额不相同;三是施工单位安全防范不到位,造成死者亲属无理高额赔偿的要求。受以上不同情形影响,根据死者亲属提出的要求,一般死亡赔付是在法律标准基础上实行协议赔付,有少数死亡事件因责任人有较好的赔付能力而给予高额赔付,形成从10多万元至80万元不等赔偿情形。

(四)艰难性。非正常死亡发生后,调处工作普遍存在着稳控事态难、组织协调难、协商赔偿难的现象。如果当事者双方不能尽快达成死亡赔偿协议,死者亲属很快就会聚集、组织非正常举动、或者抬尸体上访、或者聚众哭闹政府,事态往往难以控制。

二、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应多措并举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非正常死亡事件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的头等大事,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形像和当事人利益,影响到社会稳定。对此,龙泉司法所十分关注辖区内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理工作,凡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司法所在第一时间及时作出反应,并及 时赶赴现场,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迅速做出思路和方案,让死者亲属意识到事件发生后有人问、有人管、有人谈;从大局出发首先稳控事态,再使死者亲属看到事件处理的希望和信心,利于死者亲友稳定情绪,配合处理工作,消除对抗情绪。总之,司法干警要从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确保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理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行动上迅速及时。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往往是难以预料和消除的,其处理工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若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新的重大事件。面对突发事件,司法所在第一时间及时抽调司法干警、法律服务工作人员,组成专门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工作队,及时深入事发地有序有效地开展非正常死亡事件协调处理工作。

三是探索纵向联动、横向协调、多方参与的处理模式。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后,针对事件起因不同、法律责任不同、死者亲属影响力不同等情况,我们分别采取不同的协调处理工作模式。一是对死因明确、责任清楚、争议不大的死亡事件,一般由司法所联合街道相关部门直接开展协调处理工作;二是对死因不明、责任不清的死亡事件,一边协调申请公安、安监、医疗机构等单位查明死因,一边根据责任划分,开展协调处理工作;三是对事实清楚,责任明确,靠协商处理难以奏效,死者亲属有聚众闹事可能的案件,及时向市局和市矛盾调处中心汇报,以便适时采取措施依法制止群体事件的发生;四是对拒不接受调解处理、无理取闹、借死者尸体给政府施压的案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好,便于在第一时间采取强制措施,便于严格依法处理。四是坚持法理与情理相结合的调解方法。在协调处理非正常死亡事件过程中,面对陈尸多天、难以调解、聚众上访、无理取闹的死者亲属和相关利害关系人,我们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及时开展谈心教育、法制教育、讲解相关法律规定。一是组织死者所在村居干部、死者单位领导和死者亲属、亲友协调会,通过会议形式开展协调处理工作;二是协调处理过程中一般采取基层组织介绍情况、司法所提供处理依据、法律服务工作者计算赔付结果、集中商讨处理方案等步骤进行,促成死者亲属认清事件性质和责任,积极配合协调处理;三是指定调解宣传员,反复向死者亲属讲情理、讲法律、讲责任、讲实际,教育和引导死者亲属要面对现实,化解矛盾和争议;四是监督协议履行,一旦死者亲属与相关责任人达成赔付协议,司法干警立即协调和组织责任单位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及时兑现承诺,确保平息事态。

五是坚持打击违法行为。随着非正常死亡事件聚众闹事行为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的形势,特别是那些陈尸公共场所、借故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及时向政法主管部门汇报,协助政法机关依法及时作出警告、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严厉惩戒违法行为人,教育公民自觉守法,促使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理工作走上了合法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处理非正常死亡事件应把握原则

一要正确引导,维稳优先。在非正常死亡事件中,死者尸体最为敏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因素。死者亲属通常要触景生情、情绪激动、控不住情绪、失去理智;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通常利用尸体“做文章”,唆使、怂恿死者亲属设灵堂、摆尸体,以“死人”压活人,制造影 响给政府施压。对此,调解工作必须在第一时间介入,正确引导,切断导火索,稳住事态发展。

二要以人为本,依法处臵。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后,首先要以人为本,做好安抚工作。然后,针对死者亲属通常要表现出的悲痛、激动、高额索赔妥善采取应对措施。经过几个阶段的缓冲后,一旦死者亲属接受了人死不能复生的现实,接着想到的就是索赔问题,而且追求利益最大化,漫天要价。这时在调解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原则,依法调解,主动邀请死者亲属中的“明白人”参加,适时倡导让律师介入,使调解工作尽快进入法制化轨道,促使当事双方及时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中既要尊重生命的价值,保证死者亲属的合法权益,但又决不能为了息事宁人,突破法律规定,乱开口子,导致赔付标准没依据,不公平、不合法,给处理类似案件造成隐患。

避免矛盾激化的同时,把握死亡赔偿这个矛盾焦点,做到在法律的框架内,在政策处理上给予最大支持,但要坚持民主原则,即处臵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是由某个人、某一方说了算,调解工作应根据多方利益的强烈愿望和对方利益的诉求,召集当事人双方代表、当事人所在村居干部、法律工作者等相关人员进行磋商协调,通过民主渠道搭起平等、互信的平台,化解矛盾。

四、善于总结,大力推广做法

非正常死亡事件妥善处理后,人民调解员首先要及时组织、整理、汇总资料,立卷归档,防止死者亲属事后反复无据可查;其次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从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修订预案,另一方面从事故发生的根源分 析原因,根据事故发生原因制订法律建议书,及时告知相关部门,便于类似部门引以为戒,杜绝类似事故再发生;再次要总结经验做法,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探索依法处臵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做法,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面对非正常死亡案件易引发群体事件现实,法律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法律并不是唯一和更好的途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处臵好非正常死亡事件,必将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东沙河司法所

徐华

二0一三年五月十六日

第二篇:浅谈农村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调处

浅谈农村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调处

2009年1月到2010年9月,经三江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协调并解决的非正常死亡事件共10起,涉及赔偿金额270余万元。对于三江镇4.49万的常住人口来讲,绝对数量不算多,但是必须看到,几乎每起非正常死亡都带有“闹丧”的苗头,若处臵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极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如何及时妥善地调处农村非正常死亡事件,必须引起基层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非正常死亡事件的特点

1、责任认定不易。在这10起事件中,涉及交通事故的5起;涉及生产安全2起;基本不涉及他人过错责任的意外死亡有3起。从责任上看,有的是双方均存在一定的责任,有的是单方面的责任,也有的无责任人。交通事故责任由交警部门认定相对较易,往往因肇事方经济赔偿额度的大小产生纠纷;安全生产事故、工伤事故的纠纷起因除了赔偿金额,还有因不规范用工(如农村建房等承揽关系),涉及包工头与房东之间的责任划分。发生死亡意外后,责任判定越是不易,事发前协定越是模糊,引起当事双方矛盾分歧也就越大,调处难度自然上升。

2、矛盾易于激化。非正常死亡事件事发突然,死亡事件一旦发生,死者方亲属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向事发地点聚集,少则十多人,多则早百人。就赔偿利益诉求问题,死者家属方多数存在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或者“不闹少赔、多闹多赔”的思想。赔偿协商一有分歧,死者家属方就以抬尸体闹丧要挟对方、向政府部门施加压力。在此过程中纠集社会人员甚至黑恶势力参与也不少见,一般性的非正常死亡赔偿纠纷升格激化为群体性冲突,导致

1打砸抢事件的发生,严重破坏了社会治安秩序,影响群众的安全感,社会影响恶劣。

涉及外来流动人口的,演化为群体事件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外来打工者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不把声势搞大就容易被当地人欺负,当地政府也不会帮忙。如在一起猝死事件中,死者家属方谈判开始就扬言要在第二天召集五百名老乡围堵企业大门,借此向政府、企业施加压力。

3、调处难度大。非正常死亡事件解决过程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往往呈现“事发—谈赔偿(谈不拢)—纠纷(死者家属方闹事)—政府、调委会介入,召集当事双方协调—平息”的过程。伴随着事情解决的进程,经常是合情(理)的与不合法的情况交织在一起,正常的和不正常的情况交织在一起,个人行为和以亲属为纽带的组织活动交织在一起,如不很好地加以引导、控制,稍有不慎,就会出大问题,容易引发信访、治安案件和刑事犯罪,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从实际解决经验看,介入时间越早预防和处臵效率越高,处理层面越低预防和处理难度越低,就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是最佳模式。一些原本由村调委会一级层面可以处臵的纠纷,一旦发展到镇、市级层面,时间持久,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激化,调处难度更大。

4、死亡赔偿金漫天要价。由于近来死亡赔偿金额有越来越高的趋势,死者家属方普遍存在对比甚至攀比的心理,首次谈判提出的赔偿数目往往畸高。出于对亲友突然离世的事实从感情上难以接受,对对方的愤恨难以平息,有时在经济赔偿之外还带有苛刻的或者带有人身侮辱性质的条件。一些条件于情于法都无法自圆其说,导致赔偿方产生反感“法律之内该赔多少我赔多少,其他不谈了”。结果就是矛盾激化为双方冲突,由普通民事赔偿演化成为不稳定因素的可能性加大。

二、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理难的成因分析

1、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有些群众特别是来自内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属,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认为法律会对弱势群体网开一面,或者“闹的人多了,法不责众”。对此类人的协商往往也较困难,因为他们较难认同法律规定的责任划分,抱定“我家人都死了,还谈什么责任”之类的思想。

2、群众乃至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即使在有群体性事件苗头出现时,会认为“毕竟有人家家里死了人,本身都是人民内部矛盾,闹一闹也不是没道理”。在这当口处理闹事者,怕会把自己推向群众的对立面,怕火上浇油。力主“让赔偿方多出点钱消消晦气算了,和谐为重”,这样的思想常常占据主导地位。

3、赔偿方赔偿能力不足。赔偿方或由于本身经济水平不高,或由于本人也在事故中受伤导致生活困难,或由于未投保、保额不足等种种原因,导致赔付能力不足。由此使得赔偿协商迟迟未能达成,或者赔偿协议商定却无法得到履行。

4、司法程序时间长,诉讼成本高。普通农村群众对于赔偿案件走司法程序仍有畏难心理,觉得“打官司打下来,打赢也要费太多的精力”。事实上,也存在司法程序手续多,时间长,对当事人来说是件成本和诉讼成本均较高的事实。

三、应对非正常死亡事件稳控处理的建议

1、明确责任,加强维稳工作机制建设

维稳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要建立健全维护稳定工作的领导责任制,把预防处臵群体性事件与各级党政领导、职能部门的政绩相挂钩。坚持党政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各部门都要建立必要的联席会议制度,定

期分析预防不稳定因素的动态,研究对策,制定、完善工作预案,提高预防控制能力。在此基础上,要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维稳工作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来抓,不断提高基层政法综治干部素质、密切干群关系,及时了解和把握可能出现的问题。

要加强情报信息工作。一是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建立维稳信息员队伍,及时掌握不稳定因素动态。二是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度,实行规范化台帐管理。三是健全矛盾纠纷调处制度,不断完善矛盾纠纷调处防范网络,努力使矛盾纠纷得到就地化解和稳控。四是健全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群众来信来访的登记、查办、督办、结案、反馈等各项制度,使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五是落实问责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于工作不力酿成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要坚决实行维稳责任追究。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

一方面增强公民民主与法制意识,使其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利益矛盾,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使其知法、懂法、守法。既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要结合普法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和处理国家与家庭、全局与局部、整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绝不允许为了个人利益而藐视法制,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危害社会稳定。同时,要利用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及时打击借群体性事件乘机进行违法犯罪的个人和组织,公开揭露组织、策划、煽动闹事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危害,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3、明确依法处理的思路,正确对待和慎重处理非正常死亡事件

面对非正常死亡事件及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一定要明确依法处理的思路。这个依法处理包含两层含义:既要程序合法,处理的工作程序、职责认定有明确依据;又要实体合法,对闹丧群体性事件实质内容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法定职能部门有明确的认定,所涉及的职能部门有公安、司法、卫生医疗、民政等。总之,对于任何各类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化解,都应该明确这一思路,充分体现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应对的本质要求。

4、明确临场处臵责任,合理合法地处臵非正常死亡事件。一是及时确定适当的临场处臵人员,选择业务和心理素质较强、头脑清醒的干部负责临场处臵工作,以便能在现场迅速把握控制局势,正确解释相关法律和政策,耐心细致答复闹丧群体提出的问题。二是坚持“教育争取大多数、孤立打击极少数”的原则,查处首要、骨干分子。群体性事件虽然大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在发展过程中极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因此,在事前教育、事中化解的同时,要对极少数性质已经转化、严重犯罪分子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威慑。三是公安机关要及时组织足够警力到现场维持秩序,必要时要对现场情况进行密录、密拍,防止少数不法分子借机滋事并利于事后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司法部门积极主动地深入矛盾,不是回避矛盾,快速启动司法调处功能程序,第一时间就进入司法受理纠纷、矛盾调处常态,确立司法调解工作的主动地位,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受理、早调解、早平息。四是落实事后安抚工作,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切实做好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的矛盾化解工作,尽最大可能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第三篇:构建“大维稳”格局 积极应对群体性事件初探

构建“大维稳”格局 积极应对群体性事件初探

屏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雷涛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当前,我国处于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对敌斗争复杂的特殊时期,因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做好新时期维稳工作,必须着眼于当前形势,在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实际行动上,实现新的转变,并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协调联动,构建大维稳格局。

一、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一)改革矛盾与群众现实生活困难交织,涉稳问题更趋利益化。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改革发展中所积累的深层次社会矛盾,必然引发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一旦涉及群众生活的现实利益与实际困难,极易引发群众的不满心理甚至是对立情绪,导致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合理诉求与违法表达交织,涉稳问题更趋极端化。当群体性事件发生时,聚众闹事方提出的利益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往往却采取违法的表达方式,一些挑头闹事者甚至采取伤人、堵路、毁物等极端方式激化矛盾,向党委政府施压。

(三)党务政务和警务交织,涉稳问题更趋突变化。许多涉及稳定的问题,产生的根源、解决的办法并不在公安机关,但是如果公安机关不积极关注,不主动介入,不协助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前处置、及时化解,非稳定问题就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突变为稳定问题,给公安工作造成被动,增加了处置这类问题的警务成本。

(四)维稳手段的多元与警察职能单一交织,更趋复杂化。社会稳定是在多种利益格局的呼声、多元文化的融合、多方矛盾的对立、多种不和谐因素共振状态下的基本平衡,这就决定了维稳手段的相对复杂性。目前,大量的不稳定因素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特殊呈现,因此无论这些不稳定因素的诉求是哪个方面, 在解决办法上都极具策略性,党委政府能够权衡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而这些手段却是公安机关所不具备的,警察的职能仅局限于《人民警察法》所赋予的权限范围内。

二、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一)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因素。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社会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身份结构都在发生着重大转变,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强化,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会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和冲突,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念大量涌现。人们受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容易导致价值体系的紊乱,诱发出许多社会问题,甚至会引发某些集群不规则行为现象。

(二)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政治因素。近年来上访、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增多,既有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领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的客观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有的干部工作作风不踏实,脱离群众,腐化变质,从而导致干群矛盾激化所至。

(三)群众民主意识增强但法制观念淡薄是事件发生的文化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参政的愿望越来越强

烈,但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当群众之间、上下级之间出现利益磨擦或纠纷时,一些群众错误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能较快解决问题,使本来能在法律程序中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突发性群体事件。

(四)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当前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常见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大类:因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工程建设征地搬迁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单位或个人之间的利益纠葛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

三、对策和思考

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建立健全各项维稳工作机制,构建大维稳格局,是积极预防妥善化解群体性事件的根本途径。

(一)建立健全利益协商和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密切联系群众。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制定、出台改革措施时,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开言路,扩大民主,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批评,采纳群众的建议和要求,打牢落实基础。同时,要加强国情和政策教育,及时做好对群众的解释工作,使群众能够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内容和过程,争得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实施重大工作举措中,要切实考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和意愿,尽量统筹各个方面的利益,多为群众利益着想,多为群众办实事,维护好群众的正当权益,减少负面效应。

(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一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坚持定期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超前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对矛盾比较突出、尖锐的地区和单位,要集中时间和力量,切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乡镇、街道和社区一级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委员会,在辖区单位和外来劳务人员集中的地方建立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综合作用。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要认真进行分类和登记、统计,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找出症结所在,寻求解决方法,严防矛盾纠纷积压,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二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分级调处的原则,层层落实调解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居(村)委会、企事业单位及工商、国土、建设、环保和综治、司法所、法庭、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在矛盾纠纷调处中的任务和工作职责,形成整体合力,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三要大力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工具,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教育、约束、管理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同时,要努力引导群众有矛盾主动找基层调解组织,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乃至法院,力争将多数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阶段。

(三)建立健全群众诉求和维权机制。利益表达渠道畅通是消解公民不满和冲突意识的基本要件之一。若现有的利益表达渠道(党政领导接待制度、来信来访制度、人民代表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都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群体性事件将会大大减少。信访部门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倾听民声的主渠道之一,应在努力实现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防范、变群众上访为领导走访、变个别接访为联合接访“三个转变”上下工夫,力争将矛盾、苗头消化在升级中、激化前,为后期的处置工作争取时间。把领导走访制度推广至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并不断完善、规范。在群众上访较为集中的时段,如重大节假日和“两会”期间,可组织有关部门设立群众来访联合接待处;对群众上访较为集中的问题或地区,可组织下访团,开展专题接访、实地办公等,消除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同时,要组织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各种形式的视察、考察、调研活动,察民情,解民意,倾听和反映群众的呼声,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权。

(四)建立健全重点工作平安创建机制。应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重点工作平安创建机制,协调重点工作涉及单位与公、检、法、司以及信访等部门定期联系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周边治安环境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措施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协调机制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公安机关要建立起纵到底、横到边,布局合理,触角广泛,覆盖社会面广的情报信息网络,并通过整合、研判和共享,实现公安工作与情报信息工作的良性互动,实现情报信息主导下的打防控一体化。要针对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凸现出来的各种问题,研究制定出应对方案和具体措施,提高民警的法制观念、执法水平、应对能力和综合素质,大量事实证明,群体性事件均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其中都有为首者和骨干,做好为首者的教育转化和监控工作是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环节。对极少数不听劝阻、别有用心、挑头起事、策划煽动,甚至蛊惑实施打、砸、抢行为的为首分子,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依法予以打击,以起到法制震慑、教育多数的效果。

(五)建立健全维稳工作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可由纪检监察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出《维稳工作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对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严格的责任倒查追究,对负有相关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定期对各部门和单位的综治维稳工作进行考核,并将各项综治维稳措施是否落实、治安防范效果是否明显、群众对社会治安是否满意作为对单位及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标准。

第四篇: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周巷镇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一、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现状

非正常死亡事件因其突发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复杂性多,稍有处理不慎,就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一直是社会矛盾排查调处、群体性事件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我镇情况看,造成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事故、生产安全、医患纠纷,溺水死亡及其他意外死亡,且总量居高不下,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2010年7月,我镇共发生非正常死亡57起,死亡60人,本市人数19人,外市人数41人,其中:2007年15起,死亡15人,2008年11起,死亡11人,2009年20起,死亡22人2010年1-7月共发生11起,死亡12人。按事件诱发原因归类,57起非正常死亡中,交通事故7起,死亡8人;安全生产事故22起,死亡23人;医患纠纷7起,死亡人,猝死10 起,死亡10人;溺水7起,死亡8人;刑事案件3起,死亡3人;自杀1起,死亡1人。

二、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主要特征

1、事发突然,人员聚集快。非正常死亡一般都无预兆,因事发突然,死者亲属会一时无措,马上会召集其亲朋好友以及邻里聚集在地一起,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难以及时准确地做到预警处置。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参与人员主要是死者家属、亲朋好友和邻里,同时也会造成群众的围观,造成人员的大量聚集,造成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个别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例如:2009年12月24号下午5时左右,在周巷镇老周西公路与登州街村交接的岔路口,一辆牌照为浙BJ0268的公交车(系慈溪市大通运输公司)在往南行驶途中,一辆自行车突然横向撞到公交车的车厢上,骑自行车的正是回家的杭州湾初级中学14岁学生施挺(周巷镇建五村人),肇事司机马上送伤者往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于下午6时死亡。由此关于如何赔偿的纠纷产生。交通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情绪激动,堵住周潭公路,中断了交通,为化解事情,镇领导决定动用司法所力量进行调解。死者家属聚集了近50人前往司法所与肇事一方进行理论,要求肇事者所属公司高额赔偿,提出了高达80万元的赔偿要求,但是肇事一方认为主要责任在于死者方,按保险公司规定最多也只能赔偿10万 1 元,如今他们已经将赔偿额提高到30万元,已经仁至义尽,由于双方关于赔偿金额相差较大,矛盾不断激化。为化解矛盾,司法所介入调解,12月24日调解工作全面展开,司法所全所干部投入工作,并进行了职责分解。从12月24日晚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由于双方就赔偿数额一直达不成一致,死者方又由于人多嘴杂,没有人能做决定,此时已经是凌晨2点,各方都已经疲劳不堪,鉴于此,司法所干部建议暂时休息,调解第二天继续进行,并要求死者一方在第二天派3-5人能做决定的代表来参加调解。第二天是星期六,司法所干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持续做战,将工作进行到底,调解工作以背对背的方式开展,司法所干部分成两条线各自做一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从社会公德、换位思考、法律界限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劝导,经大家的共同努力,双方的差距不断的减少,到中午12点多,双方终于达成了协议,决定肇事者所属公司由慈溪市大通运输公司赔偿给施挺家属313000元,纠纷妥善解决。

2、情绪激动,手段多样化。非正常死亡往往一时无法让死者家属接受,在承受丧失亲人的悲痛中,情绪都比较激动,无法冷静下来通过法律途径或通过当地党委政府来解决问题,丧失理性的当事人在不理智的状态下常常做出违法出格的事情。而且在亲友邻里聚集后,往往会仗着人多势众,在别人的鼓动下,采取一些过激的方法,或是到肇事方或单位、或是到死亡发生地、或是到当地党委政府,采取围堵、抬尸闹丧、群体上访,甚至阻塞交通等极端做法,以期通过闹事来解决问题。例如:2010年4月25日17时45分左右,贵州籍外来务工人员朱欢去凯波集团上晚班,在凯波集团南大门东侧马路上碰到谢朋飞和谢燕维,前几天曾因琐事发生争执,谢朋飞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他用所骑自行车撞到朱欢,并拿出水果刀连捅被害人数刀,致被害人脾脏等多处受伤,且伤势严重,犯罪嫌疑人谢朋飞作案后逃离现场,途中被追来的群众抓获,谢朋飞的朋友谢燕维帮助谢朋飞扔掉水果刀以毁灭犯罪证据,谢朋飞于当晚被刑事拘留,谢燕维因帮助毁灭证据罪也被刑事拘留。被害人朱欢因伤势过重于5月21日下午在慈溪市人民医院医治无效死亡。此事发生后,朱欢的家属认为朱欢与凯波集团签订了劳动合同,又在上班途中遭遇不幸,凯波集团要负相应的责任,提出50万元的赔偿要求,遭到凯波集团的拒绝,双方由此发生了矛盾。家属情绪比较激动,他们认为是工伤,凯波要付相应的责任,聚集了300人在凯波集团闹事,经过司法所工作 2 人员多次耐心的讲解有关工伤认定的法律法规,以及此次事件的定性为刑事案件,凯波集团无连带责任,其家属通过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态度缓和,朱欢家属承认了这是一起刑事案件,与凯波集团无关,但他们实在是因为亲属的突然丧生而导致这样的不理智。最后家属真心感谢凯波集团,为其垫付的9万元抢救费用。鉴于外来务工人员经济条件比较困难,镇和谐促进会雪中送炭,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了27300元的救助,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在住院期间,凯波集团为其垫付9万元医疗费,作为人道主义救助,不予追索。

3、目的明确,期望要求高。非正常死亡发生后,不管是否引发闹事事件,取得最大的经济赔偿是死者家属的最终目的。其采取的闹事行为,一方面是悲痛情绪的发泄,另一个方面是为了扩大影响,采取多种方式,以达到其合理、不合理的诉求,在经济赔偿上获得最大化。特别是一些家属往往不分事故责任,以“人死为大”为要挟,用“死人”来压活人,提出不合理的诉求和赔偿要求,有的甚至漫天要价。

三、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原因分析

妥善处理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需要深入分析原因,把握规律,找出症结所在。通过深入调研,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群体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群众法制意识不强。虽然,通过多年来的普法教育和法律宣传,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基层特别是农村群众忙于勤劳致富或创业或经商或打工,平时很少参加学习,看书读报少,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基层还普遍存在“法不责众”的思想,认为只要大家一起闹,受害方不敢追究,政府拿我们没办法;另一方面,通过近年来的上访“经验”,群众存在“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如果走法律诉讼途径不但成本高时间长、而且达不到实际诉求,只有将事情闹大,才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才能得到更多的赔偿。

2、政府公信力不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贫富差距的拉大,特别是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进而使群众对司法、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对政府能否公正处置持怀疑态度。部分干部存在求稳怕乱的思想,怕群众闹事,为了防止死者家属闹事,往往偏重于协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法制的权威性。此外,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群众第一时间不是去 3 寻找合法途径,向有关村、镇、单位反映请求帮助解决,在源头上得到解决。

3、补偿标准不统一。当前,法律法规对非正常死亡赔偿规定不一致,标准不统一,单位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赔偿金额有高有低,致使死者家属互相攀比,从而引发群体性闹事事件。另一方面,在实际处置过程中,对死亡赔偿的额度往往不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进行补偿,特别是当肇事方有一定经济实力时,死者家属往往会提出过高的赔偿要求,特别是在交通死亡的赔偿额度上,在实际处置中远高于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此外,肇事方的赔偿能力不一,特别是有的企业主为息事宁人,实际赔偿金额过高,也会造成类似事故死者家属的极度不平衡。

四、有效处置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的对策措施

1、法制宣传要注重经常性。要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按照“五五普法”要求,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全面、深入、细致地宣传与农民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咨询和法制讲座,法律宣传资料,宣传标语,利用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开展行之有效的普法教育,使农民知道怎么做合法,怎么做违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自身权益。

2、情报信息要注重动态性。非正常死亡尽管有突发性的特点,但在发生群体闹事前,一般都有一定的酝酿时间。因此,及时掌握相关情报信息是关键。要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配强基层基础,大力培育治安骨干力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情报信息网,及时、准确收集相关情报信息。特别是对当事人有可能上访闹事或采取极端手段的,要保持情报信息的灵敏畅通,确保当事人一有动作,就能及时掌握,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确保早发现、早准备、早介入、早预防、早化解,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把各种苗头性、倾向性、行动性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预防预警要注重机制性。要稳妥有效地处置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防患于未来,预警预防是基础。一是要加强基层干部能力建设。基层组织处在应急处理的第一线,要着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大力提升基层干部的威信,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大力推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二是要加强应急机制建设。要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群 4 体闹事,建立一套预防处置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闹事的应急预防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机制。三是要建立应急处置队伍。要建立应急处置力量,根据事件状况,明确责任主体、明确责任人,在发生群体闹事事件后,应急处置力量马上跟上,确保拉得出、打得赢,控制得住、化解得了。

4、公正处置要注重前瞻性。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公正处置是前提。一是要及时查明死因。弄清死因,查明真相,是分清是非,落实责任的关键。要广泛深入的调查取证,弄清事实真相,固定相关证据,让事实讲话,用证据说话,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二是要分清双方责任。在弄清是非的基础上分清责任,要通过耐心细致地听取各方当事人的陈述,询问纠纷的有关情况,通过调查走访知情人,进一步核实纠纷事实,明确承担责任的主体,并根据责任情况,适时提供法律服务。三是要积极稳妥处置。在非正常死亡事件发生后,政法、公安、主管部门要主动介入,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有效控制事态。对死因明确、死亡性质确定、没有必要保留的,要积极动员家属火化,对故意停尸闹事的,要果断实施强制措施。四是要教育疏导为主。非正常死亡的家属,由于突然失去亲人,处在情绪悲痛中,参与处理的人员既要讲事实摆道理,又要顾及亲属的心理,从人性化角度出发,站在公正的立场,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疏导家属情绪,做好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特别是在发生此类群体闹事事件后,要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尽量采取温和措施,对事态进行降温处理,避免警民冲突事件的发生。

5、舆论导向要注重引导性。一是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对非正常死亡事件,群众比较关注,要及时发布真实权威信息,披露事实真相,掌握舆论主动权,防止群众听信谣言,坚决制止恶意炒作,防止引发连锁反应。二是及时公开信息要透明。一些非正常死亡案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很多就是由于信息不公开,导致政府公信力缺失,矛盾激化引起的。对有关非正常死亡的性质、产生的原因、争执的焦点等信息,特别是调查取证情况,要及时向双方当事人公开。三是树立正确的导向。在对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的处置中,对涉及违法犯罪行为的,要依法严厉打击,表明政府处置的公正性。同时,要运用典型案例,通过公开处理等方式,进一步弘扬法制,震慑犯罪,教育群众,有效遏制非正常死亡引发闹丧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网建设的不断加快,交通事故、安全事故等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事件频繁发生,由此引发的群体聚集、上访闹访事件不断增多,有的甚至演变成为规模性的抬尸闹丧、堵塞交通、聚众上访等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妥善处理非正常死亡案件,防止因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成为政法维稳工作的一项新的重大课题。

周巷镇司法所

2010年7月21日

第五篇:关于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一、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现状

非正常死亡事件因其突发性强,涉及面广,复杂性多,稍有处理不慎,就极有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从我县情况看,造成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主要因素是道路交通、生产安全、溺水死亡及其他意外死亡,且总量居高不下,引发的群体事件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2009年7月,我县共发生非正

常死亡××*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其中:2006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07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08年××*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2009年1-8月共发生××*起,死亡××*人,引发不稳定事件××起,占总数的××*%

二、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主要特征

1、事发突然,人员聚集快。非正常死亡一般都无预兆,因事发突然,死者亲属会一时无措,马上会召集其亲朋好友以及邻里聚集在地一起,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难以及时准确地做到预警处置。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闹事事件参与人员主要是死者家属、亲朋好友和邻里,同时也会造成群众的围观,造成人员的大量聚集,造成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事件,个别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

2、情绪激动,手段多样化。非正常死亡往往一时无法让死者家属接受,在承受丧失亲人的悲痛中,情绪都比较激动,无法冷静下来通过法律途径或通过当地党委政府来解决问题,丧失理性的当事人在不理智的状态下常常做出违法出格的事情。而且在亲友邻里聚集后,往往会仗着人多势众,在别人的鼓动下,采取一些过激的方法,或是到肇事方或单位、或是到死亡发生地、或是到当地党委政府,采取围堵、抬尸闹丧、群体上访,甚至阻塞交通等极端做法,以期通过闹事来解决问题。

3、目的明确,期望要求高。非正常死亡发生后,不管是否引发闹事事件,取得最大的经济赔偿是死者家属的最终目的。其采取的闹事行为,一方面是悲痛情绪的发泄,另一个方面是为了扩大影响,采取多种方式,以达到其合理、不合理的诉求,在经济赔偿上获得最大化。特别是一些家属往往不分事故责任,以“人死为大”为要挟,用“死人”来压活人,提出不合理的诉求和赔偿要求,有的甚至漫天要价。

三、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件的原因分析

妥善处理非正常死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需要深入分析原因,把握规律,找出症结所在。通过深入调研,非正常死亡事件引发群体事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群众法制意识不强。虽然,通过多年来的普法教育和法律宣传,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基层特别是农村群众忙于勤劳致富或创业或经商或打工,平时很少参加学习,看书读报少,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基层还普遍存在“法不责众”的思想,认为只要大家一起闹,受害方不敢追究,政府拿我们没办法;另一方面,通过近年来的上访“经验”,群众存在“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如果走法律诉讼途径不但成本高时间长、而且达不到实际诉求,只有将事情闹大,才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才能得到更多的赔偿。

2、政府公信力不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贫富差距的拉大,特别是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进而使群众对司法、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对政府能否公正处置持怀疑态度。部分干部存在求稳怕乱的思想,怕群众闹事,为了防止死者家属闹事,往往偏重于协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法制的权威性。此外,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群众第一时间不是去寻找合法途径,向有关村、镇、单位反映请求帮助解决,在源头上得到解决。

3、补偿标准不统一。当前,法律法规对非正常死亡赔偿规定不一致,标准不统一,单位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赔偿金额有高有低,致使死者家属互相攀比,从而引发群体性闹事事件。另一方面,在实际处置过程中,对死亡赔偿的额度往往不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进行补偿,特别是当肇事方有一定经济实力时,死者家属往往会提出过高的赔偿要求,特别是在交通死亡的赔偿额度上,在实际处置中远高于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此外,肇事方的赔偿能力不一,特别是有的企业主为息事宁人,实际赔偿金额过高,也会造成类似事故死者家属的极度不平衡。

四、有效处置非正常死亡引发群体事的对策措施

1、法制宣传要注重经常性。要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按照“五五普法”要求,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全面、深入、细致地宣传与农民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咨询和法制讲座,法律宣传资料,宣传标语,利用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开展行之有效的普法教育,使农民知道怎么做合法,怎么做违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引导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运用法律手段保

下载维稳文章——浅谈人民调解员如何应对非正常死亡事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维稳文章——浅谈人民调解员如何应对非正常死亡事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探索依法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工作新机制

    积极探索依法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工作新机制商南县位于陕西东南部,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全县辖16个乡镇164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23.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9万人,是典型的山......

    浅谈农村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应急处置(小编整理)

    浅谈农村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应急处置非正常死亡事件因其突发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一直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的一个难点。2007年以来,兴化市临城镇党委、政府以“......

    群体事件维稳对策探析

    群体性事件维稳案例探析 小平同志曾经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稳定对企业发展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群体......

    涉维稳事件应急预案

    涉维稳事件应急预案 1、应急准备与预防 (1)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人类进步、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经济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全力维稳防群体性事件

    3月27日,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挺主持召开市公安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重点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公安机关要认真抓好“五个落实”,全力维稳,竭诚为民,确保政治稳定......

    北京公开录用人民警察:申论题库之非正常死亡事件

    北京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http://bj.offcn.com/html/gongxuan/ 北京公开录用人民警察:申论题库之非正常死亡事件 【背景链接】 2010年2月,河南鲁山县一名叫王亚辉的男青年因涉......

    维稳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预案

    分级标准 (一)、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和性质,分为以下3类: 1、个体之间矛盾引发打、砸、抢、烧突发性群体事件 出租汽车驾驶员与乘客之间,出租汽车驾驶员之间、出租汽车驾驶员......

    灞桥区交通运输局维稳调研文章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狠抓落实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动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实现蜕变 灞桥区交通运输局 崔登博 “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