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资源的挖
掘及其利用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许多璀璨的民族精神瑰宝。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我国新疆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同时也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优秀的精神气质和高尚的精神品格。爱国主义精神是所有民族精神的核心,实现新疆社会和平稳定、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开发和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强国之魂的价值和意义更为突出。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精神资源;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华民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国精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内蕴深厚的民族精神,必须要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必须要紧密凝聚神。我国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是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的精神部分,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文明在中国引领,中国精神又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中的历史长河中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我国新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疆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是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基本内容。因此,挖掘和利用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各族的古之圣贤在这片土地上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瑰宝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疆少创造并留下了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精神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为实现中资源,向人们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西部民间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文化瑰宝的光华。这些文化精髓和精神资源形态千 1.有益于弘扬中国精神 姿百态,展现了各少数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鲁迅曾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是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精神是中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中华民族传承繁荣的支国主义精神。在立足新疆实际的基础上,各族人民撑,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来在享受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各项成果的同时,提供崇高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国精神也面临国内外宗教极端势力恶意煽动人民、暴力恐中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延怖势力企图危害国家、民族分裂势力企图颠覆国家续和发展的精神基石,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的罪恶行为。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的摇篮,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精神支柱。主线,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能够通过开发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不仅可振奋民族精神,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形成坚不可以使人们传承本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增强民摧的凝聚力,“人心齐,泰山移”。因此,挖掘并族认同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同时能够使人们更深利用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集中各民刻地认识本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从而增强人们的族的智慧和精神力量,能够激发民族的爱国热情,国家认同意识,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为中国精能够振兴新疆社会繁荣与稳定,能够为实现中华各神的弘扬提供源源不断的巨大力量。族人民共同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2.有益于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
一、发掘和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历史和现实不可辩驳地证明,坚定不移走中国国主义精神资源的现实价值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历史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的伟大进步。同时,社会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人要想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就要寻求精神家园的精神指引,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一个有着坚实爱国主义精神导向的国家,就有着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引领着它的繁荣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有益于使新疆各族儿女团结一致、英勇拼搏走向新疆和平稳定与长治久安的希望之路、幸福之路、光明之路,有益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辉煌前进提供精神引领。
3.有益于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②中国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发展与持续繁荣的精神保障,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在这个精神保障与精神纽带中,作为中国精神当中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立足于新疆实际的基础上,发掘和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对维护少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爱国主义精神能使新疆各族人民重大局、重整体、从整体的和谐统一出发,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在坚决对抗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我国13亿人民汇集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二、充分挖掘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
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祖国的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道德情感,爱国主义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认同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新疆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不胜枚举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以下列举只是秋之一粟,但仅仅是这些,也深刻反映了爱国主义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对于凝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聚民族向心力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资源中深刻具体地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
1.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民间乐舞艺术,在它唱词中,凝结着维吾尔先民的才华和心智,深刻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概念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涵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等各种艺术成分,体现宗教信仰、民族认同等精神文化的词语。木卡姆“乐舞话语”的“意识唤醒”作用,对于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民族团结、国家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十六世纪维吾尔著名诗人、十二木卡姆学者之一的卡德尔汗收录《卡德尔词典》的《沸腾的血》一诗,并把这首诗谱成了木卡姆的曲子。诗中写道:
“千百万穷人遭受刀枪的砍杀,用人民鲜血换取了穆斯林的天下。
天下一片昏暗,把努力献给苏丹,疆域变成了废墟处处凄惨。
在侵略者的践踏下我们葬身荒滩,但我们发誓绝不屈服于阿拉伯人的野蛮。”③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时期维吾尔人民反抗侵略新疆并强迫传教的阿拉伯武装入略者所进行的英勇不屈的斗争,反映了维吾尔人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情感。
维吾尔“达斯坦”部分摘于维吾尔木卡姆,其中的“英雄达斯坦”主要取材于维吾尔民族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传说,描述的是维吾尔族美丽的神话传说、英雄人物与正义的战争。如“英雄达斯坦”中著名诗作《乌古斯传》、《坟墓之子》、《英雄钦铁木尔》《鲁斯坦米》等,都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体现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在《乌古斯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哎,孩子们!我活年岁不小,我经的战争不少。我曾用长矛弓矢战斗,我曾驱策骏马奔跑。我曾使敌人眼泪汪汪,我曾叫朋友开怀欢笑,在上天面前我尽到了职责,我要把国家向您们移交。”④
③
买买提明·玉素甫.《十二木卡姆》------具有明显阶级性的爱国主义宣传工具[J].新疆社科论坛,1991(2)④
胡振华.《民族文化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9 在这段描述中,展现了乌古斯可汗与敌对势力顽强斗争的英勇场面,在自己即将老去之际,要把保卫国家的责任交到身强力壮的青年手中,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在哈萨克族“达斯坦”中的“英雄达斯坦”中,也塑造了动人的英雄形象,展现了民族英雄在爱国主义的无畏斗争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对祖国俊美山河的热爱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作。老舍先生曾说过:“《福乐智慧》不仅是维吾尔族的宝贵遗产,同样也是构成祖国文化历史的宝贵财富。”。《福乐智慧》通过日出、月圆、贤明和修道士四个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之间的对话,表露了喀喇汗朝时期维吾尔人的自然观、人生观、社会意识和历史意识。《福乐智慧》是在维吾尔民族的生产方式由游牧转为绿洲农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中存在许多热爱自然、崇拜自然的伦理思想,来引导维吾尔先民在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生产资料的同时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发展。例如:“你若爱上她,她像羚羊,逃之夭夭,你若逃避她,她却仅仅缠住你双足。”(401行)、“白净的脸上长满了胡须,鸦翅似的黑发变成了鹅羽。”(1098行)、“头发若是变做白鹄之色,心灵也须变得洁如白鹄。”(1101行)、“无畏的勇士不缺钱财,凶猛的白鹰不缺食品。”(2054行),这深刻体现了维吾尔先民对动物的崇拜。维吾尔先民也很崇拜太阳,认为太阳石温暖、正义的化身:“太阳每天出现、光照宇宙,光辉遍及万物,不差毫厘。”(827行)、“太阳一出,大地温暖,百花朝阳而放,争妍斗奇。”(829行)、“在此我听到了陛下的谕旨,眼睛明亮,心头红日灿烂。”(1589行)等。此外,《福乐智慧》中还有许多崇拜水的表述:“有知者好似碧草覆盖的水源,踏上一脚,活水奔涌不停。”(974)、“人心是花园,君恩是水,君王的教诲浇灌它成长。”(1807行)、“哪一座花园里清水长流,必然鲜花盛开,散发馨香。”(1808行)等。由此可以看出,维吾尔先民在对待人、自然、社会的关系时的思维力量得益于对生态自然的热爱和崇拜,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3.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热爱
维吾尔“达斯坦”中的“历史达斯坦”着重描述了历史人物的英雄作为,表现了他们为争取人民利益不惜牺牲生命为代价的献身精神。“历史达斯坦”的主要代表作有《诺祖古姆》、《阿不都热合曼和卓》、《斯依提诺奇》等。《诺祖古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描述因常常编写揭露统治阶级罪恶嘴脸的民歌而最终发生不幸的少女诺祖古姆的遭遇来披露清朝统治阶级的罪恶,《诺祖古姆》除了体现了她统治阶级的仇恨,也倾诉了她对亲人及故乡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和我一起长大,一起玩耍过的情人、朋友啊!愿你多保重吧!
我那脐血洒在的城市---喀什噶尔啊!愿你多保重吧!”
《玛纳斯》第一部主要描写玛纳斯及子孙八代团结一切被奴役被压迫的人民,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掠夺和迫害,为争取自由和幸福生活进行不懈的斗争,表现了被奴役的人民不可战胜的精神面貌,歌颂了古代柯尔克孜族人民对侵略者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志。《玛纳斯》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背井离乡的克依巴人,泪水涟涟地向玛纳斯倾诉苦衷。玛纳斯命人给他们施舍牛羊,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奔命。
这段诗歌描述的是缺乏智慧的秦阿洽受到空吾尔巴依的挑拨离间,对克依巴人掠夺屠杀,四处逃散的人们向玛纳斯求助,玛纳斯向他们施舍。这段内容反映了对骨肉同胞的爱,反映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刻感情,反映了时刻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责任意识。
在《福乐智慧》中也有体现对各个阶层和职业的人民的热爱之情的表述:“瞧,还有一种人是农民,他们乃是十分有用之人。”(4400行)、“既要有心智,又要谦和,对穷人和孤寡要同情怜悯。”(2473行),这深刻体现了对人民的体恤之情;“所有商人都是这样,敞开大门,和他们交往。”(4429行)、“对待他们应该慷慨大方,你的名声由此而四处传扬。”(4430行),反映了对人民的慷慨之情;“他们实在是造福施利之人,驼羔啊,应好生对待牧民。”(4443行),蕴含了对人民的仁爱之情。
4.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福乐智慧》当中有对知识的描写,书中说:“人依靠知识而尊贵出名,居人之上,百事昌盛。”(2451);在学习方式上:“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求学要从小刻苦用心。”(1822行)、“世人在幼年时勤奋学习,长大后自能功到事成。”(1823行);在学习的作用上:“世人学得了知识美德,自能行为善良,品行端正。”(1824行)、“知识使人区别于牲畜,人类借知识而占据优势。”(1845)。《福乐智慧》还有对智慧的表述:“智慧使人高升,知识使人高大,借此二者,世人方能非同凡响。”(289行)、“须知知识极为高尚,理智极为珍贵,这二者使真主的仆民高大完美。”(152行),同时,“美德之所以受到百般赞美,就因为它以智慧为根本。”(304行)。体现了要通过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得到智慧而后达到理性的高度,最后升华为人格上的美德。反映了求知若渴的文化观,体现了对文化知识和智慧理性的崇拜和热爱。
三、充分利用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
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是在新疆各族人民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活态文明。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各民族群众的心灵写照,全面发扬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关乎我国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也是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客观需要。那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使全社会对新疆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产生新的认知并唤起崇敬之心呢?
1.加强领导干部对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资源的学习
总书记说:“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①。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干部领导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地区繁荣和社会稳定。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主要靠新疆。各地区领导干部应该在深刻认识到我国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实际情况下,广泛和深刻学习我国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将其内化于心并从中获得启发,为自己所用。只有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才能将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打开新的局面。疆内领导干部要通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用这些爱国主义资源来教育和引导疆内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这样的诫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育更能够使之可亲可感,从而产生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而能使新疆社会的和平稳定与长治久安迈上一个新台阶;疆外的领导干部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资源的学习和领导工作中的宣传,使疆内外各民族能够集合民族意志、凝聚社会共识,进而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
2.充分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融入到教材中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让学校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从空洞、抽象、政治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运用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例证教学,能够提高爱国主义情感的渲染力,使学生可亲可感,从而有益于学生培养爱国认知、爱国意志和爱国行为。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富有价值引导功能的新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并融入到教材之中,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感悟和体会之中去思考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有益于学生对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有益于学生产生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学生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能够更多地了解到古老新疆这个传统文化繁花似锦的秘境,领略古老新疆少数民族引人入胜的民族魅力,感受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善良仁厚、精忠报国、不屈不挠、勇猛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共鸣。
3.运用媒体的广泛宣传
适时推广,广而告之,通过媒体运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起到渗透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胡振华.《民族文化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9
[3]买买提明·玉素甫.《十二木卡姆》-具有明显阶级性的爱国主义宣传工具[J].新疆社科论坛,1991(2)
第二篇:新疆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新疆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新疆大枣的加工与利用
学号:2011511078 姓名: 位军涛 教师:田红雷
日期:2014年4月8日
新疆大枣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红枣的文化已经遍布全中国。但依品质来论,新疆大枣有其不可忽视的优势。新疆独特的红枣生长环境、充足的光热资源、极佳的光和辐射、独一无二的树上采摘条件,新疆“若羌”大枣生长出果形饱满、色泽鲜亮、皮薄肉厚、口感甘甜醇厚的优质红枣,是极佳的滋补食品。但依现状情况来看,新疆虽盛产大枣,但大枣的利用却不尽人意,对新疆大枣的加工与利用依然停留在对大枣的粗加工上,这不仅浪费了大自然赋予新疆的财富,也埋没了新疆大枣的价值。所以新疆大枣的开发与利用还有待发展。
关键词:营养价值 生物活性 商品价值 新产品 开发 红枣在我国享有千年的历史,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红枣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还原糖含量占总糖的70%以上;在已知的氨基酸中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须氨基酸及婴幼儿体内不能合成的精氨酸和组氨酸;还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挥发性物质、脂类化合物以及黄酮类、多酚、皂苷类等化合物。现代医学研究还表明红枣中的VC及环磷酸腺苷(cAMP)能减轻各种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皂苷磊物质具有抑菌、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力等重要生理功能。
几年来,为开拓红枣资源利用,各地针对红枣加工生产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在红枣产品深加工、功能成分提取和加工副产物利用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目前红枣加工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粗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低,缺乏生产和安全质量标准,保健产品开发相对滞后,科学研究与工厂化生产联系不紧密以及浪费较严重等。【结论】应加大红枣新产品及功能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改善传统加工工艺,加强产品生产规范操作,建立卫生质量安全标
【1】准以及提高产品综合利用效率。
一 红枣初加工
(一)红枣干制
红枣是我国的特产药食两用资源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干制是我国红枣加工传统方式,也是目前红枣加工的主要方式。红枣干制品能够很好的保持其营养成分,且产品易于保藏。按干制的方法可将其分为人工干制和自然干制2种。人工干制的方法很多,包括热风干制、远红外辐射干制、真空冷冻干制和微波干制等。目前,我国农户和红枣加工企业主要采用自然风干、热风干制和远红外辐射干制,其中大部分红枣仍采用自然晾干,干制过程中的霉烂损失相当严重。
干制过程中红枣的变化(1)香气成分的变化
闫忠心 鲁周民等为探索干制条件对红枣香气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pectrometry)技术分析鉴定了50、60、70℃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和糖心枣5种红枣样品的香气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对红枣中7类主要香气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影响红枣香气品质的主要香气物质种类为酯类、醛类、酸类和酚类;自然阴干的红枣香气品质较差,采用热风干制可有效提高红枣的香气品质;60℃热风干制的红枣香气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优于50℃和70℃热风干制红枣的香气品质,为红枣的干制工艺提供技术依据。主成分分析法可实现对红枣干制条件的区分,并能较好评价红枣的香气品质【2】。通过对红枣干制的过程中香气的变化,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种能减少红枣在干制过程的香气的散失,从而提高干制品的品质,增加其经济效益。
(2)VC、还原糖和总酸的变化
张宝善 陈锦屏等研究了红枣中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在干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自然方式干制红枣,Vc损失很大,干制2d,损失率达90%以上,还原糖含量随自然干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总酸含量下降;用远红外辐射或热风干制红枣,其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在整个过程中均下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干制方式对Vc和总酸影响显著,对还原糖影响不显著,干制温度和时间,尤其是时间对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用真空冷冻干制红枣,其Vc、还原糖和总酸的损失很小。[3] 从而生产出高品质的红枣干制品,提高红枣的营养价值,使更多的人能感受到红枣的益处。但红枣的干制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的,鲜枣在干制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对其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影响。在干制过程中不仅香气、VC、糖、总酸都有所降低,其果胶和香气的组成都有较大的变化,并且其变化随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变化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干制只是我们对红枣加工的初级方法。我们的目标的是找到更好的方法,让红枣物尽其用。
二 红枣的深加工
(一)大枣饮料的加工
新鲜的大枣酸甜可口,香气怡人,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有较强的保健功能,若把其加工成饮料,成为不限季节、不限地域的饮料,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红枣的滋补功能,既能充分利用大枣,又能强健国民。以新疆大沙枣为原料,对沙枣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沙枣汁果胶酶解浸提的最佳工艺参数:加入0.7%的果胶酶,调pH至4.5,在50℃下酶解8h。沙枣汁调配的最佳参数:在沙枣汁中加入3.5%白砂糖、3.5%蜂蜜、0.05%柠檬酸。沙枣饮料色泽明亮,枣香浓郁,口感细腻,是一种新型饮料【4】
(二)枣酒的开发
大枣风味独特,香气怡人,是我国的一大滋补物之一。酒活血化瘀,是我国一大特色,若两者有机结合,成就既有独特风味又有保健功能的酒。以徽州蜜枣的原料-尖枣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枣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枣酒发酵适宜料液比为1∶6,接种量为7%,以酵母粉为氮源,添加量为0.03%,SO2用量为80mg/L,发酵液pH值为3.5,25℃发酵7d,获得的枣酒VC含量为9.532mg/100g,酒精度为112.%vol。酒体呈透明的琥珀色,枣香浓郁,与酒香相调【5】 和,风味较好。
(三)大枣多糖的研究
实验研究了大枣粗多糖分离纯化和多糖对自由基O2-·、·OH和NO2-·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在本实验的条件范围内大枣多糖对AP-TEMED体系法产生的O2-·的清除率达19.34%;对H2O2/Fe体系法所产生的·OH的清除率达47.30%;在酸性条件下对NO2-·的清除率达60%以上。实验显示,大枣多糖有很强的抗氧化性。【7】对大枣多糖的研究可以帮组我们对大枣的进一步利用,我们可以利用大枣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我们可以制作化妆品、保健品等一系列产品,让大枣进入高档产品系列。
(四)大枣环磷酸腺苷的提取
以哈密大枣为原料,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环磷酸腺苷提取率的影响,分析对比了干制工艺、不同成熟度对环磷酸腺苷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了水浴提取环磷酸腺苷和微波辅助萃取环磷酸腺苷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考察了不同提取、纯化工艺对环磷酸腺苷提取量的影响,【8.】
(五)大枣黄酮和多糖的提取
采用回流提取的方法,并结合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富集并浓缩得到总黄酮和总多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分别得到含量为105.2%的总多糖及含量为5.3%的总黄酮,则大枣中总黄酮含量为0.11%,总多糖含量为16.43%。运用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同步提取大枣中的总多糖和总黄酮,对总多糖提取率高,有利于大枣的综合利用,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9】这为我们对大枣的功能行成分的开发与研究提供了基础。
(六)大枣精油的制备
研究了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大枣精油的工艺及条件,利用GC/MS对萃取大枣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5 MPa,50℃下萃取2 h,可获得3.52%
【1】 萃取率;大枣精油中鉴定出13种化合物三 红枣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我国近年来红枣的加工虽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加工利用技术与现实生产不一致,科学研究较多而产品较少。(2)全国范围内的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工技术低,附加值低。(3)市场混乱,没有统一的生产和卫生质量标准。(4)发展方向偏差。追求口感而忽略了其营养价值。针对以上问题对红枣产业提出以下建议:(1)加快研发,科研与实际相结合,丰富产品种类。(2)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减少大枣营养物质的流失。(3)加快其功能性成分的研发,提高大枣的利用价值。(4)规范化市场,保证大枣从田间到消费者手中的安全性。四 展望
红枣是我国特有的资源,在国际贸易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红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很好的保健功能。近年来,对红枣的关注越来越多,消费者也逐渐认识到红枣的价值。因此,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上,红枣产品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红枣深加工产品以及具有特定功能的保健品,即可保证红枣的营养和功能,又使产品得到很大改善,因此其将逐渐显示出其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杨靖,王花俊,陈芝飞,李瑞丽,孙志涛,刘春奎.大枣精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0,09:92-94.[1]闫忠心,鲁周民,刘坤,李新岗,徐怀德.我国红枣资源加工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102-108.[2]闫忠心,鲁周民,刘坤,焦文月,赵佳奇.干制条件对红枣香气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01:389-392.[3]张宝善,陈锦屏,李强.干制方式对红枣Vc、还原糖和总酸变化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117-121.[5]姬华,杨丹,周红,张燕,张影.新疆大沙枣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8,07:694-695+670.[6]任琪,寻华凤,程江华,丁之恩.枣酒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J].中国酿造,2009,05:167-170 [7]李志洲,陈均志.大枣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04:115-117.[8]尤妍.哈密大枣环磷酸腺苷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 [9]韩璐,王亚丽,依明尕·哈甫,郑丽英,陈鑫.大枣中总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现代仪器,2010,02:35-36+34.[10]杨靖,王花俊,陈芝飞,李瑞丽,孙志涛,刘春奎.大枣精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0,09:92-94.
第三篇: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与文化互动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与文化互动研究
摘要:双语教育背景下的文化互动融入到各民族间的语言交流,交往,交融,风俗习惯,娱乐等方面,并实现民族交融和民族融合。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各民族间的文化互动在文化交流,继承,吸收,引进,碰撞,创新等方面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如批判性的继承,文化自信,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增信释疑,加强合作等。只有这样少数民族文化才得以发展,才能实现主流文化语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
关键词:双语教育;文化互动;跨文化交际
双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同时培养出双语双文化人才,那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双语双文化人才是什么样的呢?双语双文化人是指通晓两种语言、适应两种文化,既熟悉本民族语言及文化并对其充满感情,又熟悉另一民族语言及文化并对其持尊重、了解与包容态度.并能够与之和谐相处的人[1]。
民汉兼通的双语人士在接触过程中随着彼此信息的不断暴露,增加彼此的了解、消融或包容了差异的存在,当文化互动的群体间的接触是平等的、自愿的,或者有促进这种接触且阻止歧视的社会规章制度和法律的时候,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差异就会缩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互动的过程也就是超越文化差异的过程。双语教育背景下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双语教育对各民族之间的语言交流,交往,交融方面的文化互动的作用
文化之间的接触,交往和交融反映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日常生活之中。交往中既有保持各自优秀文化的心理,又有着“跨越”文化边界的大量实践,于是新疆地区自然地就形成了跨文化交际的现象,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所进行的交流。那么跨文化交际就要求互动双方具有一定的交流工具,国家通用语―汉语就是他们交流时的有力的语言工具。由于在进行语言交流时所处的场景的不同,各民族之间文化互动的内容和结果也有所不同。
拿双语大赛来说,无论是学校组织的双语大赛还是干部之间的双语大赛,其主题和内容丰富多样,参赛者也来自全疆各地,一般最有意思的,最吸引观众的还是以文化,风俗习惯,礼仪礼节为主题的双语竞赛节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变的多彩多样,双语竞赛的举行环节也与时俱进的不断增加新鲜内容,各少数民族在进行演讲的同时在传递着本民族的优良文化精髓,此外通过各种互动环节,进行文化交流。互动环节他们不仅注重传统民族服装的体现,也很注重彼此之间行为文化上差异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语言交流,增进对彼此的文化上的了解,通过交流,增加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吸收彼此的优秀文化,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内容,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双语教育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风俗,礼仪习俗方面的文化互动的作用
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不仅是构成民族的重要因素,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一般在房屋建筑、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劳动生产等方面表现出来,而且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相通,则能强化民族间的接纳心理,淡化并超越民族差异,实现文化互动。
工作单位里或邻居家中举行婚礼,葬礼等这样的大事,一般涉及到很多的问题。要是一位汉族朋友要举行婚礼,举行婚宴的地点要么在清真饭馆,要么在“汉餐饭馆”举行,但要是他们在汉餐饭馆里举行的话,考虑到那些少数民族朋友,婚礼过后会在清真餐馆招待他们,同样,要是少数民族朋友举行婚礼的话,汉族同事也会按他们的风俗习惯去参加婚礼。对于葬礼,各民族对彼此之间慰问的方式都不一样,而且还随着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一般由于各民族宗教习惯不同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不参加少数民族的葬礼,或参加除了下葬仪式以外的其它活动,但葬礼过后每个人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去世的人的家属的慰问。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的婚丧嫁娶活动中,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空间中这类交往活动呈现出跨文化交际的特征,随着差异的缩小实现文化互动,那么各民族之间以此内容的文化互动的结果就是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更加和睦相处,与此同时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双语教育背景下各民族之间的娱乐活动,影视文化方面的文化互动
广场舞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专属于人民群众的舞蹈,因为民族的不同,地域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广场舞的舞蹈形式也不同。新疆广场舞虽然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其发展局限在汉族之间,尤其是老年人最多,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双语教育的普及,广场舞的爱好者日益增多,而且都来自各个民族,不同年龄层次,这种现象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彼此的民族舞蹈的同时进行文化交流,也就是不断地吸收新的文化因子,穿越文化边界实现文化互动。
双语教育的普及促进了少数民族影视文化的发展,随着双语双文化人才的日益增多,各民族间影视领域中的合作也愈发频繁,而且收视率也很高,得到大家的青睐。最近最受欢迎的电影有“冰山上的来客”、“爱在旅途”、“钱在路上跑”、“阿娜尔罕”等等。此外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新疆头条”挑选出的几位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学生一起拍的“乐逗满屋”这部电影也是双语教育普及的结果。也正是因为这种合作关系的出现为民族间的文化互动创造了条件,无论在拍摄过程中还是在这些电影里都可以看到各民族之间文化互动的现象,因此少数民族影视文化的发展以及彼此间的文化互动离不开双语教育的发展。
“民汉合校”或大学里的娱乐活动很普遍,因为这里有来自全疆各地的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娱乐活动,如维吾尔族的麦西来普,蒙古族的赛马,摔跤,哈萨克族的叼羊,姑娘追,汉族的气功等,一般学校利用放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类娱乐活动,在这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看或亲身体验去了解各民族的特色娱乐活动,进而实现文化互动。
结语
双语教育是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战略举措,它在新疆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方面的作用最大,最明显。双语教育背景下的文化互动融入到各民族间的语言交流,交往,交融,风俗习惯,娱乐等方面,并实现民族交融和民族融合。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各民族间的文化互动在文化交流,继承,吸收,引进,碰撞,创新等方面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如批判性的继承,文化自信,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增信释疑,加强合作等。只有这样少数民族文化才得以发展,才能实现主流文化语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作者单位:1.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新疆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念探讨。
[2]马岳勇,董新强.少数民族文化语境中的新疆双语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32(3):17-21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4]王晓丽,全人教育视域下外语教育中的文化碰撞与交融[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9):78-79
第四篇:《信息化教育资源研究与利用》学习心得
参加《幼儿园信息化教育资源研发与利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会心得体会
2014年5月27、28日,我有幸能到本溪市参加《幼儿园信息化教育资源与利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会。
按照会议日程安排,我先后聆听了课题项目介绍、课题开题报告、英国专家报告、台湾专家报告、英国专家信息化教育实践交流、本溪市实验幼儿园经验介绍。并于28日观摩了本溪市艺术实验幼儿园教师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并参观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通过这次《幼儿园信息化教育资源研发与利用的有效性研究》学习,我深深感到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教师能省时省力,学生能根据直观演示轻松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本人经学习有以下体会:
一、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作为一名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
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三、积极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教育技能。
四、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不能胜任教育工作,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续发展,在不同阶段都能胜任教学工作。
刘宇
2014年5月31日
第五篇: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有效研究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教育实际,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景也将难以实现。
一、对地方课程资源研究的认识
地方课程资源是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的现实课程资源,它的宝贵与丰富,是因为它的真实、易取、有价值、可信度高和生命力强,所以应该充分挖掘,让可以利用的地方资源“活”起来、“亮”起来。
从学生生活出发,回归生活,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社会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最真实有效的。
作为教师,要深刻认识和领悟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大意义,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从中挖掘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组合、改造与创造性加工,从而使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落实到教学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化,指导实践,使学生从中受到相应的教育,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二、地方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过去把教材作为惟一的教学蓝本,即“教教材”;而现在就应该把教材看作是课程资源之一。但如果教育教学活动仅仅局限于教材这一课程资源,就很容易陷入单一的讲授――被动接受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既然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出来了,教师又该如何将其充分而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呢?下面我就几个实例来讲述一下地方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实例一:
记得去年我第一次讲到“热爱祖国,要从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这一知识点时,有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我的家乡是个农村,没有城市的繁华热闹,出行又不方便,双休日想上街去买本书都不方便,有什么好的?”听到学生的这番话我不由一惊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怎么会有学生嫌弃养自己的这方水土的呢?肯定是他对自己的家乡不够了解或了解得不够全面。幸亏在上这堂课之前,我了解四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并且在网上查找了一些图片资料,以备课上能够让学生全面地认识生我养我的这方土地,激发他们对自己身为四川人的自豪感,方才扭转了个别学生的这种想法,从而能够由衷的,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出发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
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正是由于用好了“可爱的四川”这一地方课程资源,才得以在加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真正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统一。
实例二:
在七年级讲到保护环境这一教学内容时,当时适逢四川在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借着这个时机,我想到了与其讲那些大道理,不如让学生去进行一番调查,调查一下我们广安区进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全区上下又是如何做的?根据班级中学生来自不同村和居委会的情况,于是就按照学生所属村和居委会来分组展开调查。没想到任务一布置下去,学生们都表现非常积极,当时就开始推选组长,着手进行分工。一个星期下来,每个小组都拿来了他们的调查报告,大到村委小到家家户户,怎么进行环境整治、改造,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到更好地保护环境的,有的小组还以自己小组成员的家庭为实例,写得非常详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实行。”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我想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通过对地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生对于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护环境?这些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比起讲道理来得更具有教育意义。
像这样在教学中改变原来那种只重结论而不重过程的做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探究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主动求知、快乐求知,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一点体会
1.来源于生活的课程资源才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课程资源原本就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对课程资源的处理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的实效性,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而将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地方课程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相互融通起来,学生对于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将会感受更深,意识更强,也有助于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2.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让课堂“活”了起来。
叶澜教授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所获得的地方课程资源,并将其以探究成果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样做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乐学了,爱学了,好学了,课堂气氛也因此活跃了起来。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
在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教师从原先的传授者变成了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则由被动接受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师为学生搭建平台,作好服务,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指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种开放性课堂教学,给了学生以更多的空间,使课堂变得更大、更活、更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