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贫的理论、模式、难点及路径
扶贫的理论、模式、难点及路径
一、扶贫的主要理论
国外学者对扶贫开发问题的研究早于我国,他们称之为反贫困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系统。
1、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克斯(Nurkse)在他的《不发达国家资本的形成》一书中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中存在着两个恶性循环,一个是因为低收入而导致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再到低收入;一个是低收入导致低购买、低投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再到低收入。这两个循环相互作用,阻碍了经济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经济缓慢发展和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地。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走出贫困,就一定要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国民储蓄能力,进而促进资本的积累与形成。该理论指出了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也为这些国家摆脱贫困指明了方法,但由于过于强调储蓄和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功用而受到非议。
2、纳尔逊的“低水平陷讲”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基本处在维持生命或者接近这一水平的均衡状态,也就是所谓的“低水平均衡陷讲”。他认为当人均收入低于人均收入这一理论值时,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就会被比国民经济收入增长更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从而使得人均收入倒回到维持生命的阶段;而当人均收入大于人均收入这一理论值时,国民经济收入增长又超过了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就会相应增加;然而一旦国民经济收入水平下降到与人口增长水平一致,那么这两者之间就会达到一种新的均衡。故在最低人均水平增长到人口增长率相等之间,就存在着所谓的“低水平均衡陷讲”。该理论分析了资本不足、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增长的阻碍,强调了资本积累和形成对摆脱“低水平均衡陷讲”的决定性作用。
3、舒尔茨的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理论
1960年舒尔茨在著名的《人力资本投资——一个经济的观点》的演说中提出: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他还认为人的质量水平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而贫困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力资本的缺乏和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漠视,而上世纪50年代起,促进美国农业生产产量和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就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他还认为在现代经济中,人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
4、“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这是1957年缪尔达尔提出的,后来经过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的理论体系。他认为低收入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缺乏、资本形成不足和社会分配制度不合理,因而他主张从权力关系、土地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进而实现收入平等,增加贫困人口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投资引诱,此外他还主张通过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二、扶贫的主要模式
1、财政扶贫模式
财政扶贫模式主要是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税收优惠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我国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一文中明确指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国家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国有贫困农场、国有贫困林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贫困团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贫困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的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不但包括来自于国家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包括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国有贫困农场扶贫资金、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贴息资金),还包括地方财政自筹扶贫资金等。我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省级财政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应达到中央补助各省财政扶贫资金规模的一定比例,并将有关资金投入情况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因素。
财政扶贫模式为我国农村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扶贫资金整合难度大。国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除了扶贫资金外还投入了其他的“三农资金”,例如村村通、危房改造等资金,但资金管理权分散在各个主管部门,由于没有有效的协调机制,致使资金使用分散,无法形成合力。二是资金投入缺乏后继之力,成果难以巩固。扶贫项目实施时,农村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但项目实施后,由于缺乏后续的资金投入和管理,使得修建的道路、农田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缺乏维修维护资金而无法正常使用,贫困成果难以得到巩画。三是财政扶贫项目监管难,效率提升难。财政扶贫资金专户报账制在确保扶贫资金安全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财政扶贫资金专户报账制度不但使财政系统与扶贫系统在扶贫职能上重合,而且财政系统仅仅扶贫一项工作就忙得不可幵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而扶贫系统却普遍面临经费短缺的状况,甚至影响了相关项目的实施与完工。再加上项目过于分散,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扶贫部门难以真正有效地对每个项目进行全程的监控。另一方面,扶贫项目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度,但由于项目多,资金少,财政部门只能在对报账手续的完整性、合规定性进行审查,无法对项目具体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导致财政监管无力。
2、产业化扶贫模式
产业化扶贫的实质,就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激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走出一条靠自己力量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路子。
产业化扶贫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一是实现了共赢。产业化扶贫促使政府、企业和农户组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各自的优势和一系列的产业化扶贫手段,促使企业在短期内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并获得相应的规模化经济效益;而通过产业化的组建,农户的生产风险得到了降低,农业生产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二是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农户收入提高明显。在国家产业扶持下,贫困地区优势产业形成规模,促使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从而促使参与经营的贫困农户的收入明显增加。
产业化扶贫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趋同。我国多数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传统农业相似,结构相同,不具有地域特色性,在开发时不注重产业区别,而是照抄照搬,极易导致同类农产品供大于求,不但不能增加收入反而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二是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容易偏离扶贫目标。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在遭遇市场风险或自然风险时,企业利益和农户利益无法兼得,企业就会将农户推向市场,使其利益受损,从而使农户丧失信心。三是产业化扶贫追求短期高效益,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贫困地区为了追求短期髙效益,在扶贫开发时不顾及生态环境,把一些环境污染项目作为重点产业来培育,从而造成土地荒漠、水源污染、森林植被被严重破坏等结果,使得当地脱贫致富更加困难。
3、整村推进扶贫模式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后期,甘肃等地探索出了一种能够融合项目管理和“到村到户”的扶贫模式。这种模式突出以人为本、以村为单位,其特点是由贫困户全程参与项目的选择、实施、管理和监督,政府则以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为主,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整村推进着眼于村级的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实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村推进的方针。以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重点,充分调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集中资金建设项目,达到”集小钱办大事“的目的。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一是整合扶贫资源,解决重点问题。该模式注重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解决贫困村最突出的问题,有效地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扶贫效果显著。二是强调贫困人口参与项目的选择和决策,民主确定扶贫收益人群,最大限度地确保了真贫困人口得到帮扶,使得贫困工作的精准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三是把项目管理引入了村级建设,更加有利于乡村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
然而,整村推进扶贫模式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门滥过高。项目建设除了政府及社会各界投入的资金外,还有一大部分资金需要农户自筹,而这已经超出了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的承受能力,使得这部分人口被排斥在项目之外。二是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最贫困人口得到实惠。因为扶贫资金有限,在实际过程中资金大多存在投入难、回收更难的现象,投资者往往出于投资安全的考虑,大都乐意将资金投放给那些不一定最贫困却能够解决资金使用、回收及项目相关配套问题的农户,这就容易将最贫困的农户排除在外。三是整村推进扶贫模式对于解决贫困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无法解决农村扶贫的全部或主要问题,也无力解决区域性的贫困问题。
4、文化扶贫模式
全国文化扶贫委员会成立于1993年12月,自此农村的文化扶贫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万村书库”、“手拉手”、电视扶贫、为农村儿童送戏、报刊下乡等一系列工程先后实施,为农村贫瘠的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推动者邓小平同志也曾经说过:“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文化扶贫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文化扶贫工程把教育、科学知识普及与农民对知识、富裕和快乐的追求和发展农村紧急结合起来,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二是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据研究,不同文化水平的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力也不相同,小学文化的人,劳动生产率可提高43%,中学文化的人,劳动生产率可提髙108%,大学文化的人,劳动生产率可提高到300%。
文化扶贫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重视不够。政府因为自身的体制因素,往往追求短期目标,比较重视经济发展而对消除文化贫困、加强文化建设这种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投资的事业,存在投资不足和不具有持续性的缺陷。二是的文化扶贫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人们大多注重开展扫盲活动,提高中学普及率和高教普及率,对于提高贫困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上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投资不足。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或者是文化馆、图书室等进行传播,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却明显不足。四是注重正规教育培训,培训理念和方法落后。传统的培训理念和方法无法对农村贫困人口产生更好的效果,也很难取得实效。
5、劳动力转移扶贫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逐渐发现外出打工比在农村辛苦劳作更容易提高收入,于是劳动力转移扶贫就应运而生。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劳务输出来提髙贫困地区人口的收入,也就是贫困地区的贫困劳动力自发或是有组织地进入城市或者发达地区务工,从而提高家庭收入。多年的实践证明,劳动力转移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明显。不但能够使贫困劳动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也有利于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而帮助他们找到一条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劳动力转移扶贫模式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效促进贫困者就业。农村贫困劳动者在农村基本从事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局限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条件,增加收入十分困难。进入城市后,主要在工厂和企业上班,只要付出劳动就会有相应的收入,经济收入提高较快。二是减轻了贫困地区的生态压力,有利于当地保护生态,促使当地生态和农业向良性发展。三是劳动者通过外出就业,不但可以学习新的技术,而且能够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当然,劳动力转移扶贫模式也写不足之处:一是在扶贫对象上,能够参加劳动力转移的大多是中青年人,他们在农村也是主要劳动力,未必都是贫困者。二是该模式不能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更多的后续帮助,当他们的权益收到侵害时,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保障。目前拖欠民工工资和经济形势不好情形下的农民工返乡潮都可以说明他们的权益在城市里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三是农村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大量中青年人外出务工,留守的大多为老年人和幼儿,不但对农村本身的发展带来不利,而且产生了大量的针对留守儿童的犯罪事件和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事件,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留守老年人犯罪事件,严重破坏了农村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三、“精准扶贫”的难点
1、需求排斥
由于不同贫困户在贫困表现、贫困根源、贫困特点和减贫需求等方面存在区别甚至显著区别,精准帮扶就应该针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但实际帮扶工作中,很少甚至根本不考虑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帮扶措施往往简化为提供部分资金、赠送一些生产资料(例如种牛、种羊、果树苗等)、修建或改造贫困群体住房,甚至只是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而已。很多地方热衷于为贫困户修房或改建房屋,其实有不少贫困户更关心的是创收活动。有的帮扶活动总是关注生产环节(例如更换品种、扩大生产规模),其实贫困户更希望得到市场营销方面的帮扶,把现有产品更好的卖出去。
2、入门排斥
不少帮扶项目对贫困户都提出了入门要求,有的门槛还很高,以至于贫困户无法承担只能选择放弃,减贫项目的受益者更多变成了能够承受入门要求的非贫困户。例如,四川省有的县通过扶贫项目组建养殖合作社、茶叶合作社等,但要求贫困户必须要缴纳多少配套资金、多大面积连片的茶叶地等,致使很多贫困户因为没有足够的入门资金、没有足够连片的茶叶地等,只能选择放弃,客观上被入门要求排斥在帮扶之外。
3、资金用途排斥
根据 “两项制度衔接”的政策,帮扶资金的70%要用于贫困群体,进入贫困群体的资金中70%要用于产业发展。看起来 “两个70%”是瞄准了贫困群体的,但实际上并非所有贫困群体都适合这两个70%的安排。在村内社级、自然村级以及农户层面类似社道、入户路、供电等公共福利设施依然很缺乏,而且这些低级别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又往往被政府部门的宏观规划或项目所忽略。社级和农户级的基础设施不解决,产业也无法顺利发展起来。因此,“两个70%的”资金使用政策排斥了部分贫困群体的合理减贫需求。
5、市场排斥
目前,绝大多数针对贫困户的产业帮扶措施依然是重生产轻市场,完全脱离产业发展的规律。实际调研表明,几乎所有县级受访的帮扶人员不清楚产业帮扶的产品、产品的市场链、盈利点及盈利模式以及谁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很多扶贫部门只是反复空洞的强调 “产品好卖,市场供不应求”。
6、团队排斥
很多受益于扶贫项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地大户、私立公司、政府引进甚至大力支持的龙头企业等,都没有明确的贫困户盈利机制安排,受调查的团队中基本无人能够清楚阐明贫困户到底能够从哪些环节(方面)获得多少收益来实现减贫。所谓的 “公司+农户”或者 “大户带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忽略了对贫困户精准帮扶的要求,贫困户已经沦为单纯的原料供应商。
7、模式排斥
绝大多数的减贫帮扶措施依然侧重传统的种养殖业,很少根据贫困户所处的实际环境和优势,尝试和支持新兴产业和新兴减贫手段,包括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产品加工甚至碳汇等。实际上,“十二五扶贫规划”和新的 “十年扶贫纲要”中都明确提出将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作为减贫发展的新兴产业手段的要求。由于帮扶模式的排斥,贫困户只能在传统产业中挣扎,其中很多贫困户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减贫的目的。
四、“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1、严格把好贫困人口识别关
一是宣传政策,将“精准扶贫”概念宣传到乡镇、村组,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分级召开专题培训会议,认识建档立卡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建档立卡的目标、贫困人口识别的标准,学习掌握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工作方法、步骤以及要求。三是根据程序,贫困户先填写申请表,再由村民小组召开群众会进行评选,然后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筛选,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 标准 ”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透明公开、相对公平。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暨信息动态管理工作的要求,按时全面完成贫困对象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工作,力求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省市有平台”。
2、严格把好扶贫规划制订关
规划是引领,规划是效益,规划是生产力。精准扶贫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抓起来就如同盲人骑瞎马,难以到达目的地。实行精准扶贫,扶贫到户,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贫困地区的不同地域和贫困程度、自然环境、发展条件,找准差距,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把规划、目标转化为一件件群众最期待、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的具体措施。应着力围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产业,以增加贫困村群众的经济收入为宗旨,规划不要好高骛远,要科学可行。发展规划要延伸到村、到组、到户。其中产业发展规划尤其要精细。产业扶贫是促进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增强造血功能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贫困地区一直以来靠传统农业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因此,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在投向上要求80%的用于产业扶贫,以产业发展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围绕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调整种养业结构、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的要求,以 “万亩乡镇千亩村”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各地要选择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优势、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优先进行品牌培育。实现创建一个品牌,兴起一个产业,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目标,确保农民增收有相对稳定来源。
3、切实明确精准扶贫机制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五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三是因户施策。通过村情调查,进村入户走访,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采取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组建村级扶贫互助社,动员贫困农户积极入社,解决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使部分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 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对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贫困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五是干部帮扶。从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4、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
实行精准扶贫,资金投入是最关键一环,没有投入或投入不足,一切都是空话。仅靠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广泛吸纳社会力量的支持,树立开放式扶贫理念,借助外力来推进扶贫开发,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和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攻坚的整体合力,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要加大行业扶贫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安排项目资金时,要加大对贫困乡村的倾斜,尤其对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贫困乡村倾斜。县扶贫和发改部门以工代赈部门的专项扶贫资金,重点向正在实施的整村推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主要用于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加贫困地区群众收入的建设项目。要建立社会扶贫爱心信息平台,实现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意向与贫困户脱贫需求对接。建立有效协调、协作和监管机制,确保善款直接用于扶贫对象。全面落实企业扶贫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国土、金融、财税等支持政策。在加大整合资金同时,要注意充分调动贫困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有等靠要思想,只有贫困群众充分参与进来,“造血”式的精准扶贫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5、加强扶贫资金精细管理
进入新世纪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在取得举世瞩目成果的同时,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也成为各级监督审计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治标治本一并抓、对上对下一样严、“大病 ”、“小病 ” 一块治,“老虎 ”、“苍蝇 ”一起打,形成了正风肃纪、崇清反腐的强大正能量。作为扶贫部门,一是要切实增强对扶贫资金这条“高压线”的认识,严格按照《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坚持“项目跟随规划走,资金跟随项目走”的原则,不随意调项转项,不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扶贫资金。同时,要加大力度健全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和项目建设管理制度,使扶贫项目建设与资金管理步入更加规范的轨道。二是要切实加强扶贫资金拨付使用管理。地方财力要加大对扶贫项目的投入,避免扶贫资金配套不到位或假配套。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的报账管理,对大额扶贫资金支出,尤其是项目管理费和科技培训费报账必须转账支付,避免虚开套现情况的发生; 要加强对专项以工代赈项目的监督力度,对专项以工代赈项目支出和以工代赈项目管理费都应纳入县级报账制范围; 对报账票据要加强审核,杜绝不合规发票和虚开发票报账行为的发生。三是要切实保证阳光操作管理。阳光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保证,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定期不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的行为,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对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要加强督查和跟踪问效。
第二篇: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摘 要: 精准扶贫是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该理念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会成为我国扶贫和治贫工作开展主要指导思想,对帮助我国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有着很大的帮助。最近几年,通过实施精准扶贫,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难点,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全新解决路径。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精准扶贫的难点和扶贫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仁怀市 精准扶贫 难点 对策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63-01最近?啄辏?仁怀市进一步细化帮扶内容,帮助理清思路、制定脱贫致富目标和计划。帮助引进资金和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在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帮助产业调整,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帮助贫困户组织实施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帮助培训转移,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让每户掌握1至2门农业适用技术,增强脱贫致富本领,有条件的可帮助其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帮助增加收入,使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达到当年脱贫标准。帮助移风易俗,破除封建陋习,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明观念。
一、精准扶贫的难点分析
1.贫困人口识别难题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要确定扶贫的对象,但是这个对象在确定过程中常常存在问题。首先,贫困人口排斥问题。现阶段,精准扶贫并不是按照贫困人口数量划分,而是按照比例制造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和实际的人口数量必将存在的较大的差异性;其次,贫困人口区域性排斥问题。现阶段,集中连片的扶贫开发政策客观上将一些分散的贫困户排斥在精准扶贫体系之外。导致一些地区政府为了扶贫效果,在一些非贫困地区开展集中连片的扶贫。
2.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存在较大难度
首先,精准扶贫措施不详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为了降低工作强度,不少扶贫措施被简化,直接是体现为扶持资金,有的地方政府为了项目,虚拟配套挪用其他资源,减少扶贫资金投入。此外,一些项目需要农民群众用资金或者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很多贫困户无法承担而放弃;其次,扶贫项目和贫困户需求不匹配。在开展实际的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重视产业开发,针对一些极端贫困地区对于沟渠、道路、水源等基本生产资料需求不重视。导致精准扶贫出现偏离,一些项目无法真正体现出产业发展规律,只注重生产,忽视经营管理,给产业发展造成致命威胁。
二、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和路径选择
1.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特征
要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基本特征和发展诉求。当前贫困人口分布呈现碎片化和分散化,这就使得精准贫困人口识别变得更加复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建立一种动态化的调查跟踪机制,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相应的识别依据,也为科学衡量脱贫目标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逐渐将占人口10%的最低收入群体纳入到统计范围中,同时,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整合并共享各部门的有效信息,共同形成一个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快速、便捷、准确、动态把握贫困人口特征提供高效服务。
2.快速找到精准扶贫路径
当前,要想更好实现精准扶贫,在路径选择过程中应该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要结合地区贫困人口的不同特征,结合不同人员的致贫原因,制定适合地区扶贫措施;其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精准扶贫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但并不等同于有政府全部负责,要结合特征的社会制度抽检,市场力量帮助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共同完成;最后,动态扶贫。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标本兼治,消除贫困户,阻断新的贫困产生。因此,在扶贫过程中需要关注贫困人口的整个生命周期,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切断根源。2015年,仁怀市围绕“七个一”“五个有”精准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惠民措施,选优派强小康驻村干部帮扶基层群众,实施民生项目415个,争取资金1.04亿元。实施“双创双带”工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兑现56个创带项目贷款贴息5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达9998.77万元,夯实了基层脱贫攻坚基础。同时,以清单式交办、项目化方式精准列出领导班子帮村、领导干部联村、小康工作队和“第一书记”驻村、党员蹲村“四个责任清单”,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传递压力。
参考文献
[1]何得桂,党国英,张正芳.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移民搬迁中的非结构性制约[J].西北人口.2016(06)
[2]姚树荣,龙婷玉.基于精准扶贫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11)
[3]马耀峰,刘军胜,白凯,庞玮.我国旅游扶贫对象、主体、规划、指向和效益的审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
[4]杨丹丹.农村水库移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探究――以浙江省T市为例[J].辽宁农业科学.2016(05)
[5]韩然然,张志玉,任路遥,王煜珊.基于地方特色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以宿州市灵璧县实地调研为依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0)
第三篇:扶贫理论文章
突出“三个重点” 弘扬“五种作风”
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山寨回族乡党委书记 杨 军
山寨乡位于华亭县西北部的关山脚下,全乡辖8个村、51个生产合作社、3046户14009人,占地面积810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01万亩。境内气候高寒阴冷,基础条件薄弱,属典型的林缘区贫困乡。长期以来,在这里生活的3000多户群众深受贫穷落后的困扰。“十一五”期间,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坚持走特色扶贫开发的路子,积极争取项目,广大群众苦干实干、自力更生,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紧紧围绕“培育产业增后劲、改善基础惠民生、加强培训育新风”三个重点,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通力协作、清正廉洁、精益求精”五种作风,大打了一场扶贫攻坚战。为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如今,这里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处一片和谐安康的繁荣景象。
“三个重点”牵住了脱贫致富的“牛鼻子”,成为推进扶贫开发的根本 扶贫开发,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脱贫致富难、生活条件差、思想观念旧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坚持“优化结构抓富民产业是根本,强化设施促村容整洁是基础,加强教育培新型农民是灵魂”的思想,把扶贫开发作为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各类扶贫项目的带动下,全乡上下呈现出“产业逐步壮大、农民持续增收、设施不断完善、乡风大幅转变”的良好发展态势。
培育产业增后劲。我们始终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坚持围绕产业开发实施扶贫项目,努力让困难群众家家都有一项致富产业,实现了扶贫开发由“扶生存”到“扶发展”的转变,切实增强广大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形成了稳定脱贫、稳定增收的长效保障机制。依托扶贫政策和项目,乡村两级立足乡情民意,下大力气培育特色产业。2003年以来,全乡8个村,有4个实施了参与式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3个村实施了整流域片区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以项目为支撑,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草畜、药材、劳务三大传统产业。建成了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多养殖小区,全乡牛饲养量达到1.6万头,今年建成千亩地膜川芎示范点1处,全乡年均药材种植总面积稳定1.3万亩左右,年均输转劳务4000多人次。去年,开始探索发展核桃和育苗产业,全乡种植优质核桃1700亩,繁育云杉、樟子松等绿化苗木1050亩,建成了千亩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形成了五大产业并驾齐驱拉动农民增收的格局。到目前,全乡形成了“人均一头牛、牛均一亩草、人均一亩药、户均输出一个劳务”的基本产业框架,让黄土地上长出了“绿色银行”,也让农民致富增收有了资本,谋取幸福有了希望。
改善基础惠民生。环境也是生产力。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坚持统筹发展的思想,把改善农业农村基础条件作为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构建富裕、和谐新农村基本服务框架,彻底改善民生基础的主要抓手。着眼于解决吃水、行路、上学、就医等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依托扶贫项目,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积极措办惠民实事,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从起初的“六个一”到“五改三建”,再到“三清四化五改六有”,不断融合各类项目资源,整体发力改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条件,让项目落地一处,温暖一片,照亮一方,真正成为惠民、利民的阳光工程。从2006年到现在,全乡累计实施旧农宅改造2490户,建设新农宅465户,移民搬迁58户,通村道路全部水泥化,全乡自来水管网实现了全覆盖,完成入户2920户,入户率达88.5%;自来水进了院子,沼气灶上了锅台,中、小学生用上了新校舍。村村建起了卫生所、人人加入了新农合,养老还有新农保,困扰农民多年的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得到根本解决。小城镇拓建、街巷改造、农贸市场建设等项目,搭起了农产品交易等平台。集镇体量的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商贸流通整体扩容提速,缩小了城乡差距,实现了扶贫攻坚与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我们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加强培训育新风。贫困不只是物质的缺乏,还表现在缺少现代的精神和观念,开发式扶贫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劳动技能,引导他们树立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了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劳动技能和市场意识,巩固扶贫开发的成果,乡党委、政府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原则,狠抓科技推广与培训,着力实施农民素质培养工程,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紧紧围绕劳动技能、实用科技、市场常识、惠农政策、传统礼孝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充分利 用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农民信息之家等平台,广泛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年均培训680多人(次),培训农民专业技术人员230多人,基本实现了村村都有科技明白人,家家都有一门实用技术,为新农村建设培育了大量的新型农民。通过培训,把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汇聚到增收致富、弘扬新风上来,全乡上下明理诚信、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勤俭礼孝的氛围日益浓厚。
“五种作风”源于长期的发展实践,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扎实开展。
坚持依靠群众,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扶贫开发的主体是广大群众,扶贫项目的实施更离不开群众。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扶贫不扶懒”的思想,坚持走参与式扶贫的路子,在项目指标的安排上,首先看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积极性高的,优先安排项目指标,形成了项目实施的强大内动力。在确定扶贫子项目的过程中,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努力使每项建设内容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积极动员广大群众除了依靠项目实现自身发展以外,积极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广大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高涨,2010年,我们在实施山寨河流域片区开发东街整村推进项目的过程中,有一条河堤需要治理,当时工队报价25万元,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远远不够,乡村两级通过动员群众,由群众投工、拉运沙石,项目投水泥的办法,最终以2万元的项目支出完成了310米浆砌石河堤建设,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也为我们今后开展类似的工作创造了经验。
坚持苦干实干,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各项事业制胜的法宝,特别是像山寨这样一个边远贫困乡,更离不开艰苦奋斗的作风。长期以来,这里的干部群众坚持宁可苦干、绝不苦等的思想,苦干实干,自力更生,这种“人一之、我十之、百之,乃至千之”的精神,成为全乡扶贫开发工作基本精神支柱,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艰苦奋斗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作风,只能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而不能仅仅挂在嘴上。在实践中,我们坚持“领导亲力亲为、干部冲锋陷阵、群众积极参与”,在亲力亲为带着群众干的过程中,诠释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把艰苦奋斗的作风,演绎成为一种干部精神风貌的象征。
坚持统筹发展,弘扬通力协作的作风。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山寨的扶贫开发之路,既是一条振兴之路,又是一条统筹发展之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借助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联动的强大合力,为了更好的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我们坚持统筹发展的思想,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的同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努力做到扶贫项目实施到哪里,其他项目跟进到哪里,整合放大了资金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2010年我们实施片区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的过程中,整合通村公路硬化工程项目、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小城镇开发建设等项目7项,杜绝了把有限的资金“撒胡椒面”,同时形成了循序渐进、梯次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成效非常显著。
坚持注重细节,弘扬精益求精的作风。“细节决定成败、关键在于落实”,山寨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着这一共识,在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特别是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围绕产业开发、家园建设、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细致到每一块地怎么种、每一条线怎么放、每一块砖怎么砌。在改造村庄面貌的同时,立足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因势造景,努力让每个村庄在整洁靓丽的同时,又各具特色,农户的农宅在突出实用性的同时,又兼顾巧妙摆布,努力达到一村一景、一户一景的效果。
坚持阳光施政,弘扬清正廉洁的作风。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扶贫开发工作的成败,取决于广大群众对项目的整体评价,用好每一笔项目资金、管好每一个干部,在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把项目实施的过程全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民主理事,阳光操作,项目实施前,在确定成立专门工作队的同时,召开村委大会推选成立项目监督领导小组,定期将项目户的确定、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项目实施结束后,邀请县上监察和审计等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建设审计验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健康实施。
第四篇: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扶贫攻坚战的战略导向。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关注个体及社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注重激发案主的主体能动性和抗逆力,与精准扶贫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注重脱贫效果的持续性等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优势视角具有降低负面标签效应、避免扶贫对象被客体化、充分利用有效资源等优点。通过对扶贫对象个体开展“优势视角”教育进行精神扶贫,并依据各自优势进行分类技能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挖掘社区资源与优势,推动社区资产建设;链接社会资源,促进多方合作等路径,将优势视角融入农村扶贫工作,能够使贫困群体更快更彻底地摆脱贫困,推动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优势视角;赋权;资产建设;链接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3-0046-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村进城隔代教养的祖辈老人生活困境与干预模式研究”(17YJC84004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精准与有效:社会扶贫的理念创新及其实现路径”(201610304010Z)阶段性研究成果;南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高梅书(1974-),女,江苏响水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季甜甜(1996-),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2017年6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以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发挥作用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为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制度指引。在脱贫攻坚阶段,精准扶贫成为关键词。精准扶贫是反贫困系统的综合实践过程,它更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实践。精准扶贫要把目标的精准考量同效果意义上的精准联系起来,即脱贫效果要有持续性[1]。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强调对案主的需求、特点和优势进行科学评估,激发案主的能动性,在对话与合作中促进案主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可见,优势视角与精准扶贫的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因此,本文尝试将优势视角引入农村扶贫社会工作,阐述其基本理念、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及实践路径,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优势视角扶贫模式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从而推动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让贫困群体更快更彻底地摆脱贫困。
一、优势视角的含义及基本理念
优势视角是美国查尔斯?拉普教授及其团队于1982年在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的介入过程中提出的。该研究团队采取全新视角看待那些精神病患者,认为他们虽处于困境、具有疾病或人格缺陷但仍具有优势,而以往这些优势通常被他人和患者忽略。在治疗过程中,拉普研究团队不但充分挖掘精神病患者自身优势,而且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帮助他们成功融入社区生活[2]。后来,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教授丹尼斯?塞勒伯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中将优势视角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优势视角是在反思传统问题视角的弊端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弥补了传统社会工作中放大案主问题而对其优势、潜能关注不足的缺陷,认为所有的案主都是有潜能的,即便是处于困境中的案主也有改变的可能。优势视角对于案主优势和潜能的关注,在社??工作领域具有“范式革命”的意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优势视角已成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原理,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开发并利用人的潜能,协助案主从挫折和不幸的困扰中挣脱出来,最终实现其理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3]。
优势视角的基本理念可以用以下几个核心概念来概括:第一,优势。优势视角不再是专注地集中于案主的问题,而把目光投向优势和可能性,认为任何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都具有自身的资源与优势,即便是处于挫折、压迫、困难中的案主仍具有内在的潜能。“在创伤、痛苦和苦难的荆棘之中,你能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动员案主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这样案主将会有更好的生活质量。”[4]4第二,赋权。“赋权意味着帮助个人、小组、家庭以及社区在其内部或周围探求和扩展其资源与手段的意图和过程。”[4]14赋权概念强调:助人者要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扩大案主的能力和优势;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第三,成员资格。某个个体或群体,若没有成员资格,就可能有被边缘、异化和被压迫的危险。优势取向承认我们服务的所有人是某一种类的成员,并享有随成员身份而来的自尊和责任。第四,抗逆力。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克服和超越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抗逆力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抗逆力是一个过程――源于迎接自己世界的需要和挑战的关于能力、知识、洞察力和美德的持续成长和阐明[4]16-17。
二、优势视角运用于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优点
优势视角在扶贫工作中的运用,能有效弥补传统问题视角扶贫模式的不足,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减少贫困的负面标签效应,让贫困群体获得应有的尊严
传统问题视角下的扶贫工作,大多只关注贫困者面临的问题,对其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关注不足,长此以往,贫困者很容易忽视自身优点,给自己贴上“问题标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吉林大学的万艳对488个贫困者的心理状况调查显示,725%的人认为贫困影响到了自己的心理健康,953%的人认为低保户的身份给自己带来了负面影响,542%的人认为外界的人轻视自己且不愿与自己合作交流[5]。这种“标签”效应下的不健康心理会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越发变得消极、悲观,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优势视角强调为案主“赋权”,认为任何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介入过程中帮助贫困群体挖掘自身的优势,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励他们追求自己的价值和梦想,找回自信和尊严。同时,突出贫困群体的优势可以改变外界对于贫困群体负面刻板印象,使外界认识到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对他们表达尊重和平等相待。
(二)有利于发挥贫困群体的主体性,避免其被“客体化”
我国传统扶贫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帮扶模式,也就是“输血式”的扶贫模式,主要是向贫困群体直接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资金的援助并不能真正改变贫困群体的现状,贫困群体更应该实现“能力脱贫”。虽然我国近年来的扶贫模式逐渐从“输血”模式向增能型的“造血”模式转变,但“问题视角”下的“增能型扶贫”也只是通过引入外来资金,兴办当地教育、建设基础设施和开展科技培训等方式开展,其间扶贫对象的主体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具有“盲目增能”“被动增能”等缺陷。吉林大学教授李文祥对东北贫困山村――河村的扶贫实践研究发现,以所谓的“增能”扶贫为核心的河村大搞农业科技、小额信贷、就业培训,但在2005―2009年间的脱贫率和返贫率都达到了80%以上,呈现双高现象,并没有真正实现脱贫[6]。返贫率如此之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此过程中村民只是被动地配合扶贫项目行动,主观能动性未能有效发挥。后来,李文祥等人在河村已有的“增能型”扶贫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型”扶贫,既通过资源合作实现了增能,又在管理合作中引导村民养成与现代生产相匹配的观念与习惯,建立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从而实现了有效扶贫。正是在积极的参与管理中,村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养成了与现代生产相匹配的观念与习惯,才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并且这种积极观念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长期效应,能使他们最终真正意义上彻底摆脱贫困。
(三)有利于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提高扶贫工作效率
优势视角注重挖掘案主自身及其所在社区的资源优势,并对这些优势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传统问题视角下的扶贫工作往往只看到贫困者的问题,而忽视对其资源和优势的挖掘。比如许多扶贫项目经常会对扶贫对象进行“一刀切”的某种技能培训,而在培训之前并未对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的能力、资源、优势和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等人对云南绿寨的扶贫实践研究发现,之前基层政府在绿寨反复调整产业结构,传授给村民换种新品种(甘蔗、洋芋、青刀豆等)的多种技巧,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村民的生计状况并无好转,甚至许多农民负债累累。后来,张和清的扶贫团队竭力挖掘当地的优势资源,从当地居民最擅长的老品种水稻种植入手,帮助村民大幅度提高收入[7]。可以看出,绿寨后来的扶贫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在于从村寨既有的优势入手,而不是盲目引进农业科技。优势视角要求对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有足够的了解,充分重视在地资源,将外部资金、技术与扶贫对象及其所在社区的文化、历史、优势有效结合,保证扶贫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优势视角下农村扶贫社会工作的创新实践路径
优势视角专注于从案主内部建构自我支持,同时从外部建构社会支持,形成双向的社会支持网络。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挖掘贫困群体的优势,提升其人力资本
1.开展“优势视角”教育,进行“精神扶贫”。受自身弱势的经济状况、边缘化的社会处境等因素影响,贫困人口大多从“问题视角”看待自己,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甚至不少人在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影响下形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陷入“精神贫困”。这种“精神贫困”会成为一种精神桎梏使贫困者裹足不前,甚至自我贬损,消极退缩,影响外界扶贫介入措施的实施效果。若要使扶贫工作精准有效,首先要开展“精神扶贫”。根据优势视角理论,精神扶贫可以从赋权和抗逆力训练着手。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赋权就是“将案主视为?e极的能动主体”并“扩大案主的能力和优势”。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尽管最初这样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人们不但获益于成功经验,而且获益于受到的挫折[4]72-73。上文还提到,“抗逆力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人们在遭遇严重麻烦时会反弹,个人和社区可以克服和超越严重麻烦的负面事件。”基于这些对人的优势、潜能、战胜逆境能力的乐观假设,扶贫者对贫困群体开展精神扶贫时首先要学会接纳和聆听,案主的故事和叙事都包含着他们的优势、兴趣和愿景。要为受助对象创建一个充满关怀和信任的环境,通过积极的设问,引导案主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并从中获得自豪感,进而激发其改变现状的内在动力。比如可以问一些“生存问题”:当你必须面对无数的挑战时,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或者面对这些困难时,你心里在想什么?哪些困难给了你特殊的力量?你需要依赖哪些特殊的品质才能战胜困难?还可以问一些“例外问题”:生活中哪些时候感觉状态还可以?你是怎样进入那种好的状态的?生命中的哪些时刻或者事件曾经给了你特殊的抗逆力和指导[4]77-78?通过这些问题的询问,引导扶贫对象看到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并非总是束手无策,还是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从而有信心实现从自我怜悯到重生、从失败到复活、从抗争到抗逆的转变[4]74。
2.挖掘优势,依据各自优势进行分类技能培训。扶贫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类问题的设问来挖掘贫困群体的优势和资源:首先,问一些“可能性问题”:你所追求的未来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你喜欢做哪些事情?我如何帮助你达到你的目标?第二,问一些“评价问题”:当人们表扬你时,他们一般会表扬你的哪些方面?第三,问一些“支持问题”:什么人给了你特殊的理解、支持和指导?这些人给了你哪些不寻常的东西?在过去的日子里,什么样的社团、组织曾经对你有过特殊的帮助[4]75?通过“可能性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询问,可以帮助案主发现其被忽视的优势。比如案主想要改变贫困处境的意愿;对扶贫工作者的信任和积极配合的态度;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健康的身体;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等。通过“支持问题”的询问,可以挖掘扶贫对象可以利用的资源。
在对扶贫对象优势和资源充分挖掘的基础上,根据各自优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类技能培训。一方面,分类培训要结合每个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特长等因材施教。对文化程度较高者要结合其特长、优势进行一些技术性强、科技含量较高的技能培训。对文化程度较低者虽然不适合开展高技术含量的技能培训,但要结合其自身优势开展一些针对性培训,比如有些女性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动手能力强,可以对她们进行一些手工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对扶贫对象的技能培训要与其所在社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相配合,使个人的发展与社区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根据优势视角理论,社区的发展也要充分重视本社区资源和优势的挖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挖掘社区资源与优势,促进社区资产建设
美国学者迈克尔?谢若登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资产建设理论。他将资产分为有形资产(主要是指货币储蓄、金融债券等经济资产)与无形资产(包括个人信用、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政治资本等)[8]。下面着重从中观的社区层面探讨如何挖掘社区的物质、文化及人际资源促进社区资产建设。
1.挖掘社区物质优势与文化优势,促进社区“有形资产”建设。社区的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以及“农林牧副渔”等产业资源。社区发展应该因地制宜,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并重视在地资源的挖掘。“社区建设催化着扎根于本地生活和优先性的变迁过程……社区自己的优势或是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被视为核心所在。”[4]16比如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就应在农业发展方面做文章,挖掘当地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既有优势,并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培育和提升。张和清教授的团队在云南绿寨的扶贫就是成功范例。在以渔业为主的渔村,则应充分发挥当地渔业优势,并进行一些产业化的运作以锦上添花。比如在广西北部湾的渔村,有人建议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发展休闲渔业[9]。若是在具有良好自然生态的村庄,则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资产建设。比如台湾地区一个名为“桃米里”的村庄以“生态社区营造”为方向,成功实现了从一个传统农村向结合有机农业、生态保育和休闲体验的教育基地转型,目前与日月潭一起被大陆游客所了解,成为大多数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必去之地。[10]
除了社区物质资源的挖掘,在扶贫工作中,还要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化,增加社区有形资产――经济资产。“优势视角在扶贫方法上更加注重个别化和差异化,符合当地社会文化背景和贫困群体实际需求成为衡量扶助方法专业性的重要指标[11]。文化资源的挖掘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已有较多实践,大多数以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及民族舞蹈、音乐等形式呈现,尤其在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做得比较好。其实,其他非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各地独特的文化可供挖掘利用,或者即便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也可以盘活在地资源进行“文化深耕”。在此方面,日本的“造町运动”及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计划”值得借鉴。无论是日本的“造町运动”还是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计划”都特别重视“在地性”和“文化性”。比如?_湾地区山楂脚社区挖掘了红茶文化,再造了传统的红茶产业;桃米村重新认识到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利用青蛙、蜻蜓、蝴蝶等在地资源打造生态旅游产业。
2.提升社区社会资本,促进社区“无形资产”建设。谢若登的资产建设理论中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个人信用、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网络、政治资本等。社区中的无形资产就是指社区成员所拥有的上述资本。社区成员的人力资本等内容在上文已经加以讨论,此处着重对社区成员的社会关系网络建设问题进行讨论。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设有助于提升社区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就是指社会连结,以及伴随而生的规范和信任。”[12]1普特南对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决定地区政府是否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是结社生活是否有活力,以及在这个区域里陌生人之间的信任程度。[12]7类似地,要想促进贫困农村社区的发展,除了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资金的扶持以及提高村民个人的人力资本,还必须加强社区的人力资本建设,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连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信任,这样才能使政策更有效地执行,资金更高效地利用。那么,如何加强社区民众之间的连结和信任?可以运用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帮助村民组成多种民间社会组织,通过在组织内的互动、交流,协商社区事务,共同探讨脱贫致富之路,同时还能提高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多例实践案例已经证明了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对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比如钱宁教授的团队在云南的扶贫实践中,通过建立社区议事会、社区文化夜校、妇女小组和农业技术小组、建立社区发展基金等多种草根组织,由村民自己推选负责人,自己组织活动,管理资金,协调生产、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村民们不再像开始时那样消极被动,而是能够积极参与商讨社区事务,自己组织起来解决社区问题,社区参与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13]。社区居民最了解自身需求,只有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使扶贫工作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至于出现服务与需求脱节错位现象。需要强调的是,在农村社区人力资本建立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乡村精英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乡村精英对地方内在资源与文化底蕴了解充分,在农村内源式扶贫,特别是关注贫困主体自我发展能力、探求地方特色反贫困路径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4]。
(三)链接社会资源,促进多方合作
除了提升村民的人力资本以及促进社区资产建设,还要发挥社会工作链接社会资源的功能,帮助村民建立外部的社会资源网络,推进村民与政府、社会、市场间进行有益互动。
1.及时了解政府和社会的有关扶贫信息,帮助村民与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链接。目前大多数贫困人口集中于边远地区,信息闭塞,对政府的扶贫政策及有关扶贫信息不能及时了解。扶贫者要及时向村民传达政府的扶贫政策,并在科学评估村民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传递相关扶贫信息,以帮助村民在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获得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近年来,一些国家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但在项目的选择、项目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国家意志占据主导地位,从项目实施的效果来看,出现了国家意志和地方政府的一些冲突。[15]之所以出现冲突,主要是这种自上而下的项目实施方式,未能对村民及社区的问题、需求和优势进行充分评估。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有一套严谨的程序,强调需求调查――问题分析――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跟进的动态评估与介入的规范性过程。在国家大力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介入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及其工作者应尽快深入贫困农村地区对当地进行精准的需求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将政府及社会资源与村民的需求进行精准链接,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效果。
2.及时传达市场信息,搭建城乡公平贸易平台。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进行权力、利益交换活动的最重要资源。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民由于信息的匮乏很难根据市场信息有效地组织生产,经常出现农产品大片滞销的状况,甚至有一些掌握信息的强势集团,通过对农民封锁信息,坑害农民,从中渔利。所以,增强贫困农民获取信息的意识、渠道和能力对其脱贫至关重要。社工在初期要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并向扶贫对象有效传达,之后要逐步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意识,拓宽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强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除了在信息方面的帮扶,社工还应帮助农民加强组织化,成立各种合作社,增强与城市工商业者谈判的能力。同时,社工还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城乡之间搭建公平贸易的平台。比如“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通过在城市建立公平贸易的直销平台这种城乡合作式的扶贫策略在帮助村民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6]。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精准扶贫的社会工作参与――兼论实践型精准扶贫[J].社会工作,2016(3).[2]宋丽玉,施教裕.优势观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6-37.[3]庞飞.社会工作两种视角的比较分析[J].社会工作,2009(9)(下).[4]丹尼斯?塞勒伯.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李亚文,杜立婕,译.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5]万艳.贫困群体心理问题解决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3∶20.[6]李文祥,郑树柏.社会工作介入与农村扶贫模式创新――基于中国村寨扶贫实践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3(4).[7]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J].社会学研究,2008(6).[8]迈克尔?谢若登.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M].高鉴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1-202.[9]庞云云.社会工作优势视角下的广西北部湾渔村社区发展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25.[10]陈统奎.再看桃米: 台湾社区营造的草根实践[J].南风窗,2011(17).[11]李芳,向德平.社会工作引领扶贫济困“精准”时代[N].中国社会报,2016-10-25(002).[12]大?l?哈尔彭.社会资本[M].黄克先,黄惠茹,译.“国立编译馆”与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翻译发行,2008.[13]钱宁.农村发展中的新贫困与社区能力建设: 社会工作的视角[J].思想战线,2007(1).[14]曾明,曾薇.内源式扶贫中的乡村精英参与――以广西自治区W市相关实践为例[J].理论导刊,2017(1).[15]谢冰雪.资产为本视角下的社区发展――基于新疆H村社区发展项目的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6]张和清.社会工作如何助力扶贫济困[N].中国社会报,2016-03-04(004).【责任编辑:张晓妍】探讨与争鸣探讨与争鸣
第五篇:当前扶贫的难点分析
当前扶贫的难点分析
为了抓好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驻村工作队,我们队员在领导指导下,重点要求要把全村贫困人口核实好,在核实贫困人口工作中,要把民政部门的低保人口衔接起来,通过认真相对比较,做好贫困农户的识别工作,以便更好的实施报复脱贫工作。在帮扶工作中总结了以下难点
一是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和初选出本村贫困农户名单及退出贫困户名单。并且通过村级公示初选贫困农户名单。这项工作由于之前贫困户信息不准确,根据贫困户六不评,很多不符合规定的村民退出工作难做。
二是劳动力大量流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
三是产业扶贫投入不足。目前,村上没有形成优势新型产业,而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力需求大、风险高、经济效益低,且缺少明确的奖补政策,依靠农户自身发展,规模小、经营粗放,难以形成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工作队为农户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种养殖业的落实程度都相对较差。四是残障、慢病占比大。只能通过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维持基本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因而因病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