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昌县扶贫治理路径探究_
I 永昌县扶贫治理路径探究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致力于探索中国农村脱贫开发道路,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脱贫的发展目标作出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如今仍有近551 万农村贫困人口,且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本文在对甘肃省永昌县近年来脱贫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后,结合自己本科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永昌县的经济、社会、文化进行分析,指出永昌县扶贫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精准脱贫
扶贫治理
路径
对策
II Probe Into The Path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Governance In Yongchang County Major and Class:Economic Development Ren Yue Tong Tutor:Zhang Yong Ju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been committed to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China,and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policy measures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and comprehensiv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However,there are still nearly 5.15 million rural poor people,mainl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After sorting 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Yongchang County,Gansu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conomy,society,and culture of Yongchang Coun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wn undergraduate studies,and points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poverty reduction governance in Yongchang County.[Key Words]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Path
Countermeasure
前 言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解决好农村贫困问题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贫困也是一个全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状况。国外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宏观领域,他们从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对贫困的形成及其对社会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主要代表理论有资源优势理论、贫困陷阱理论等。由于精准扶贫的概念提出较晚,学者们直接涉及精准扶贫相关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他们对此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扶贫方面,侧重于从减贫、反贫困方面入手,将目光放在了对扶贫模式的交流、扶贫经验的总结、贫困理论的探讨以及扶贫机制的构建等方面。纵观国内,我国的扶贫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救济式扶贫到整村推进的开发式扶贫,学者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中国的扶贫发展道路,而他们对于精准扶贫的研究大多起始于 2014 年,即精准扶贫概念提出之后。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崭新阶段,部分学者主要将关注点放在了对贫困人口的识别机制和瞄准偏离机制上,主要探讨扶贫政策的研究以及扶贫开发措施的研究,他们更关注贫困人口是否按时及时脱贫,脱贫成果是否稳固,更擅长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贫困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问题,必须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调整扶贫政策,将扶贫的焦点集中在一个大环境中,可借鉴国外社会学界对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联系国内实际贫困发展现状,通过实证研究以动态化的视角对贫困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分析。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政府部门始终把脱贫攻坚任务放在首位,其中甘肃省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面对艰巨而又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新一届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民生工程,贯彻精准方略,聚焦深度贫困,持续加大扶贫和帮扶投入,大力开展“绣花式”扶贫,减贫进度不断加快,脱贫质量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可度不断提升。2019 年,全省共有 31 个贫困县申请摘帽退出,其中国家片区贫困县 30 个、省定插花型贫困县 1 个,“两不愁三保障”任务基本完成,全省贫困人口由 2018 年底的 111 万减少到 17.5 万,贫困发生率由5.6%下降到 0.9%,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的建设仍有待提高,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问题将逐渐突出,本文通过对永昌县农村扶贫现状的研究,具体分析特
定地区的贫困与发展状况、贫困原因,试图探寻出一条适合永昌县发展的道路,有助于当地政府扶贫工作的开展。
一、贫困的相关概念界定(一)贫困 1.贫困 首先,贫困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既属于经济学范畴也属于社会学范畴。对于贫困的理解最早来自于英国经济学家特朗里和布斯的研究,朗特里在 1901 年出版的《贫困——关于乡村生活的研究》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贫困的定义,他从狭义的经济收入概念和维持人们生活最低水平的标准角度思考贫困问题,其所划定的贫困线位于仅能满足人们生活生存发展需要的水平,提出了绝对贫困的概念。世界银行在《1981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一部分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把贫困定义为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贫困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很显然人们对于贫困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个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对贫困的定义由最初的“收入贫困”到“能力贫困”再逐步更新为人们普遍认同的“权利贫困”。
2.绝对贫困 目前,我国的学者对绝对贫困的界定主要强调的是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经济的贫困,定义的核心是最低生理上的需要:食物、衣着、住房和医疗。人们认为当个人或者家庭的收入无法满足其自身需求,甚至靠自身不能解决自己及家人的温饱问题,最基本的生存无法继续时,便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对于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综合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分析产生贫困的根源,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如果个人收入的 60%用于食物支出,还不能提供每人每天 2100 大卡的热量摄入时,则可以认为其处于绝对贫困,这个标准即食物贫困线。但绝对贫困的贫困衡量标准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指标,会受到当时所处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贫困的概念将进一步加深。从纯理论的角度而言,绝对贫困会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而逐渐消除。
3.相对贫困 相对贫困是以收入、消费或福利来衡量经济福利的方式,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参照群体而言的,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相对贫困会根据贫困线
的提高而发生变化,主要反映了社会低收入阶层和社会其他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理论上相对贫困只能随着人们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减少,并随着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而完全消除,这种设想在当今时代显然是无法实现的。目前中央认定家庭人均年收入 2300 元以下为贫困者,该贫困线的划分体现着社会不同成员之间的不平等。由于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长期存在,相对贫困也将长期存在于多元化、差异化的经济社会空间内。
(二)扶贫 1.扶贫概念 扶贫是保护贫困人口的合法权益,取消或减轻贫困人口的负担。政府通过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培养与开发、完善农民工市场、提高农民工基本工资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社会生产摆脱贫困,并对贫困地区的农村实施发展规划,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生活,改变穷困面貌。在人类不断同贫困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世界范围内对扶贫的表述主要有三种:一是减少贫困,二是减缓贫困,三是消除贫困。国内大部分学者将反贫困与扶贫等同起来,更加强调政府的主体地位,在我国反贫困行动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救济扶贫、改革扶贫、开发扶贫和缓贫开发。消除贫困绝非易事,扶贫的目的旨在消除绝对贫困,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运作,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通过不断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生活质量,防止贫困人口因重大自然灾害、外来风险和严重疾病返贫。
广义的扶贫模式即纵向意义上的扶贫模式,是指在既定扶贫战略下的扶贫行为集合及整个过程,包括扶贫决策、扶贫资源传递、贫困人口或贫困地区的具体受益方式以及对整个扶贫过程和结果的监测评估四个基本环节,可概括为决策、传递、接受、监控四个系统。狭义的扶贫模式即横向意义上的扶贫模式。它是将整个扶贫行为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各种不同的具体做法概括为模式。比如在扶贫资源传递环节可以概括出:贴息贷款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扶贫模式和财政扶贫模式;在贫困人口受益环节可以概括出:区域开发扶贫模式、科技推广扶贫模式、劳务输出扶贫模式等等。
2.扶贫的主要特点 第一,有近期、远期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并有为实现规划要求而制订的具体计划、步骤和措施。把治标和治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治本为主。第二,不仅帮助贫困户通过
发展生产解决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致富创新的道路。第三,把政府各级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调动起来,互相配合,共同为贫困户和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提供有效的帮助。
3.我国农民扶贫现状 自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八七扶贫”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提出,中国政府正在着力解决我国农民的贫困问题。截止 2019 年共计 340 左右个贫困县摘帽,1109 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连续七年减贫人数达到 1000 万人以上,特别是经过四年多的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 9899 万人减少到 2019 年底的 551 万人,贫困县从 832 个减少到今年的 52个,脱贫攻坚战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农村贫困群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贫困人口相对较多的云南、贵州、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0.9、1.1 和 0.4 个百分点。
图 1-1 2015 年—2019 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口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1-2 2015 年—2019 年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永昌县扶贫开发实践现状 (一)永昌县概况 永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金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东邻民勤、武威,西迎山丹,南依肃南、青海门源县,北与金川区接壤。境内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自然资源丰富,通讯发达,是河西走廊的主要产粮区,甘肃省粮油生产大县。自古永昌就是著名丝绸之路上重要驿站,而今 312 国线穿城而过,是兰新公路物流的重要补给站。永昌县辖 9 镇 1 乡,17 个社区,111 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 7439平方公里。总人口 23.4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1.96 万人。2018 年,永昌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3384 元,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 9786 元。
(二)永昌县农村贫困的基本状况
永昌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首要民生工程,把精准脱贫落到实处,找准短板攻坚、聚焦精准施策,使贫困人口由 2013 年底的 2759 户 9016 人减少到 2018 年的212 户 668 人,贫困发生率由 4.7%下降到 0.4%。2017 年,永昌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2376 元,增长 8.2%,截止 2019 年年底,永昌县作为“插花型”贫困县已摘帽出列,15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序退出,“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清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但不容忽视的是,贫困数据是动态变化发展的,2020 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到来,很大程度上一部分即将脱贫或者脱贫之后情况不稳定的农户又即将陷入贫困状况。
1.农业农村基础差 永昌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相比于甘肃省其他地区来说,经济状况相对较好,但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常住人口较少,农村人才匮乏,且人口密度较大,居住十分分散,一些村庄存在空心化趋势。留在农村务农的人口中大部分是五十岁以上的父辈们,他们对农产品的种植及销售主要还是依赖于祖辈的经验,所种植的农产品质量与效益不高,小农户应对市场能力弱,遭受农业风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部分偏远村落留守孤寡老人较多,农户空巢化问题突出,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
2.扶贫产业后劲不足 在永昌县大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建设家庭农场的过程中,部分小农户仍旧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农业活动,主要以土地分散经营,实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未完全吸纳周边农户,甚至一些合作社只是一个空头社,没有进行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更不用提合作社对于小农户的积极影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体薄弱,农业生产带动能力不强。
3.农民社会保障欠缺
据了解,永昌县农民一个月的低保大概只有几百块,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的养老金一个月政府发放补助仅有一百二十元,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养老有后顾之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同时低收入农户想要增加收入实际上比较困难,仅仅依靠土地所得并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大量支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住房保障政策急需完善。
(三)扶贫开发实践成效 永昌县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市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以实施以工代赈、整村推进、异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转移、8 产业化扶贫等为主要举措,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永昌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眼提升产业扶贫精准度,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发展高原夏菜、肉羊、食用菌、优质饲草等富民产业,安排产业到户资金 1337.6 万元,带动 414 户未脱贫户和巩固提高农户增加收入;积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产业+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全面落实农业保险政策,重点引导贫困户向肉牛、肉羊、高原夏菜、设施蔬菜、育肥猪、鸡 6 个补贴品种全覆盖投保。严格落实金融扶持各项政策,筹资 3500 万元注册成立了永昌县扶贫开发担保有限公司,累计为 2286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小额担保贷款、脱贫助力贷等政策性贷款 1.3 亿元,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
为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永昌县投资 4750 万元完成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维修改造,解决了搬迁群众住房产权、户籍迁转、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等问题。组织实施了搬迁安置区高效节水、安全饮水、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输电设施改造工程,实施红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发项目,流转搬迁安置区土地,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拓宽了搬迁贫困户后续发展渠道。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多措并举控辍保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9.1%,建档立卡贫困户没有因贫辍学学生。严格落实各项教育惠民资助及教育扶贫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校车问题,投入校车 24辆,开通线路 50 条,设置站点 99 个,累计补助资金 1081 万元,保障了 13 所农村寄宿制学生上下学安全。全县组建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24 个 168 人,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一人一策”健康结对帮扶关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措施落实率达到 100%。全面完成城乡低保并轨,农村低保补助标准逐步提高,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成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 89 个,为留守老人提供餐饮、日间照料、情感交流、文体娱乐等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空巢老人住房难、养老难问题。坚持把改善基础条件作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主要抓手,2014 年以来新改建干、支、斗渠 910 公里,建成农村公路 444.91 公里,实施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工程 160.34公里,投资 3000 多万元完成人饮工程维修改造和巩固提升工程,实现了全县农村人口安全住房全保障、全达标。
1.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截止 2018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3.1 亿元,比上年增长 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4.42 亿元,增长 6.6%;第二产业增加值 19.08 亿元,增长 9.9%;第三产业增加值
39.60 亿元,增长 7.0%。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 19.7:26.1:54.2。人均 GDP 达到 31100元(折合 4699 美元),比上年增长 8.1%。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同时按国家统计局认定的数据,永昌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5.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5.8%。其中:农业实现增加值 11.16 亿元,增长 6.9%;林业实现增加值 0.33 亿元,增长 119.6%;畜牧业实现增加值 2.91 亿元,增长 0.1%;渔业实现增加值 0.02 亿元,增长 493.2%;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0.85 亿元,下降 8%。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发生较大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有所下降,工资和转移性收入比重上升较快。
2.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永昌县是省列“插花型”贫困县之一,贫困人口“插花型”分布在沿祁连山浅山区7 个乡镇的 38 个村,其中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 15 个。2017 年底共有农业人口 19 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6 户 650 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 0.4%。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2376 元,增长 8.2%;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7024 元,增长 11.2%。在坚决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之下,永昌县贫困人口由 2011 年的 23045 人减少到 2017 年的 650 人,贫困发生率由 12.12%下降到 0.4%,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是贫困群众增收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但截至 2019 年 4 月,全县仍有剩余贫困人口 27 户 91 人,还有一部分群众仍然处在贫困边缘,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还不稳固,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压力较大。
三、永昌县农村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基础设施落后和扶贫开发缺乏长远指导 永昌县位于山地高原地区,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道路等交通设施建设落后,多数贫困村处于半封闭状态,对外界的信息获取能力弱,不利的地理位置极大限制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也导致了众多能源资源的退化。永昌县在道路建设方面,尽管全县 100%的行政村均实现了通沥清(水泥)路,但绝大多数有贫困人口的自然村道路尚未硬化,贫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渠道年久失修急需改建,大部分农田仍不具备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在村容村貌改善方面,因土地流转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贫困村村庄面貌破旧,群众新建改建意愿不强,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难度加大。同时,甘肃省河西地区一直以来普遍被认为是全省相对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因此河西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虽然当地政府部门将贫困线村均纳入政府部门结对帮扶对象,但因帮扶任务艰巨,整村推进难度大,且帮扶部门条件有限,没有建立起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
(二)劳动力短缺且居民收入增长迟缓 永昌县全县人口共 23.4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1.96 万人,剩余贫困人口除了在家务农,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赚钱,且大部分劳动力不愿回归农业和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当地优质人才的严重流失。根据调查研究表明,永昌县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能动力量,也是国民收入的基础,只有贫困地区的人民自己意识到并加入脱贫工作中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才能为下一步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的经营活动以及外出务工活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农产品销售困难,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以及重大卫生公共服务危机影响较大,小农户在此类危机中容易损失惨重,收入与支出不成正比。受水资源和气候等因素制约,西北地区大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带动作用发挥有限,农业持续增收潜力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多数农村留守老人较多,受教育程度普遍低,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水平有限,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渠道,自主发展生产经营的能力较低,脱贫致富后劲严重不足,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缺失使得劳动力市场缺乏活力,创新创业渠道单一。
(三)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永昌县的广大农村的优质农产品如已转型升级的高原夏菜、优质牧草、马铃薯等虽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产业链尚不完善,品牌、特色优势培育不足,永昌羊肉等传统产业优势始终没有做大做强做优。总体上看,全县主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农民从事的大多是传统农业产业,农产品基本以初级加工为主,使得农产品附加值低,并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据了解,永昌县主要以种植大麦玉米葵花等农产品为主,种植业结构单一,至今未形成特色产业优势,主导产品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传统农业促农增收的潜力还未全面挖掘到位。同时当地以小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种植规模较小,农业组织化生产程度较低,除此之外,现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普遍存在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自身发展能力有限、融资困难等制约因素。
11(四)农村社会保障滞后 永昌县处于河西偏僻地区,交通较为落后,交通干线主要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主,农产品运输冷藏保鲜技术尚未完善。因病致(返)贫是产生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永昌县而言,全县贫困户中因病(残疾)致贫的农民多达 122 户,占全县贫困户的 59.2%。因病(残疾)致贫的贫困户贫困程度深,缺乏劳动能力,且长年吃药,生活负担重,自我发展能力十分有限,通过基本医保、大病救助、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大病儿童救助基金等政策性补助后,自付费用仍然较高,持续稳定脱贫难度依然较大,亟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同时,在现行条件下,政府支撑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压力较大,完善社会保障工作难度较大。
(五)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永昌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对其经济的支撑能力较弱,且产业结构单一,当受到重大自然灾害或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影响使得农业收入骤减时,大部分农户将遭受严重损失,不仅没有经济收入,甚至将会因此负债。2016 年永昌县东寨镇的农户就因为市场信息不对称种植了大规模洋葱,但由于市场饱和且缺乏市场销路无人收取最终导致洋葱烂在地里,农民损失惨重,而且政府并未对此给农户提供补贴,助农资金的欠缺使得相当一部分小农户因此返贫致贫。由此可以看出,永昌地区产业结构单一,政府对于农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较少,对于农产品的生产、种植、销售、流通、加工等一系列措施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在遭受损失后能享受到农业补贴和农业保险的农户几乎没有,大部分农户只能自己承担损失,当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时,大量农作物只能滞留在农户手中,最终丢弃浪费。
四、加快永昌县扶贫治理进程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指导 针对永昌县群众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交通、通讯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当地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项目扶持力度。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
史文化传承、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永昌县南坝乡地处祁连山浅山区,属于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区,当地村民常常在下雨天时担惊受怕,担心遭遇洪水灾害导致财产损失,永昌县政府应积极与省、市自然资源厅对接,为南坝乡争取国家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资金,在远离泥石流冲击的平原地带新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集中安置点,同时,该项目可通过整村搬迁的方式,使得旧宅基地复垦新增大量耕地,复垦后的耕地还可纳入土地整治生态治理项目,最终将南坝乡打造成一个“有农有牧、有山有水、有树有花、幸福和谐”的田园综合体。
由于贫困村农民收入较低,无力承担过重的自筹资金,国家及政府应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通过将永昌县落后乡镇列入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对象,真正解决好贫困村农民群众的民生问题,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加大对该区域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永昌县政府财政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投入为主,积极鼓励农民群众通过投工投劳改善生活水平,努力提升农村生产条件。到 2020 年实现所有贫困村有稳定可持续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和稳定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实现稳定脱贫目标。
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工作的对象和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收益主体和参与主体。在扶贫工作中,应建立以贫困村为载体参与式扶贫机制,为贫困人口确定自身真正的需求提供一个平台,激发贫困人口自我参与的意愿,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以此实现更加精准扶贫目标。通过以人为本的参与式扶贫,在扶贫政策措施制定过程中增加贫困村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农民自己做主,形成政府与贫困人口共同参与的反贫困行动。
(二)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 提高落后地区劳动力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有效途径。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各类农村人才技能培训,协调联系就业单位,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帮助贫困户拓宽就业渠道。对有技能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按照自愿参与的原则,积极推行“带薪培训+实训”等模式,努力提升贫困人口的能力素质,改善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单一、收入较低的现状。与当地或附近大中型土地流转企业和种植养殖大户合作,扩大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规模,加大劳务对接力度,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务工渠道。政府应全面落实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和扶持贫困家庭劳动力返乡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对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给予社保补贴和就业
奖补资金支持。
(三)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 根据河西地区独特的资源气候和地理条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鼓励农业生产大户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在政府农业产业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拓宽各个贫困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渠道。针对永昌县的广大农村的优质农产品如高原夏菜、优质牧草、马铃薯等,可集中力量搞活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好当地特色优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理清发展思路,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积极下乡投资,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农产品竞争力,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通过电商平台,县长、镇长网络直播带货等形式,将本地高质量农产品推广出去,形成品牌化优势,积极开拓省外甚至国外农产品市场,让当地农产品真正走出去。
(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服务 省市政府应进一步健全完善面向农村特别是贫困乡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现有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不断提高保障力度,推进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防止农户因病返贫和因贫失医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保证贫困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贫困人口大病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减轻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加快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进程,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市县级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合力保障贫困群众身体健康。注重普及健康教育,加强贫困群体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普及,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健康习惯,提升村民们的健康意识,防患于未然。同时,尽快研究开发一套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系统软件,实现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科学化、动态化管理,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逐步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新时期扶贫开发体系。
(五)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带动农业人口增收 永昌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主体主要有政府、社会团体、贫困农户等,除了依靠政府各级部门统筹规划扶贫事宜外,应大力倡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扶贫,鼓励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显然,贫困农户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脱贫的,永昌县政府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力量
联合起来,共同助力脱贫攻坚,因地制宜发挥各乡镇农业特色优势,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合作社广泛吸纳贫困农户,结合戈壁农业环境,充分发挥光热资源,立足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在绿色果蔬种植上下功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联合龙头企业、种粮大户、农业产业园,着力打造戈壁生态农业产业,通过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接纳安置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贫困户提高农业收入,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统一的全省贫困治理体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结
论 探索永昌县扶贫道路,是为了发展永昌县农村经济,试图找寻出一条适合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贫道路。有效的农村扶贫战略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将发挥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本文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义为基础,深刻剖析甘肃省存在大面积贫困区的原因,认真把握贫困的概念,以研究甘肃省河西地区某一贫困县为切入点,认识到脱贫工作的艰巨性,消除相对贫困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同时随着贫困线标准的不断提高,扶贫工作必须继续聚焦贫困县、贫困村以及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要在保证他们在脱贫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走上一条发展致富的道路。因此本文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决策的指导,在文末对甘肃省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农民生活富裕提出了几点建议。但由于本人专业知识水平有限,没能对甘肃省农村贫困问题作出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研究,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认真研读相关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便给自己的论文研究提供多样化的观点和更坚实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小云.普通发展学[M].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21-223 [2] 荣建民.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7 [3] 展晓玲.着力推进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J].2018 年第 11 期 [4] 郑辽吉.甘肃河西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产业定位与区域布局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7 年第 4 期 [5] 陈少艺.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D].复旦大学 2014:58-64 [6] 刘玉环.新时期河西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2007 年第二期 [7] 侯万锋.2017 甘肃扶贫攻坚报告[J].新西部 2018 年 2-3 月上旬刊 [8] 刘澈元.甘肃河西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9] 闫丽娜.甘肃省农村贫困新特点及扶贫策略调整研究[D].兰州大学 [10]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50-159 [11] 胡鞍钢.2020 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2]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 2008: 59-70 [13] 王宝珍.新疆南疆三地州扶贫开发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4:16-22 [14] 王合卫.菏泽市农村扶贫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5:17-23 [15] 郭占锋.当前西部地区农村贫困的特征与扶贫路径转向[J].农村经济 2014 年第 3期 [16] Martin R.China’s uneven progress against Poverty Journal of Development.Economics 82(2007)
第二篇:大数据提升政府精准扶贫治理能力探究
大数据提升政府精准扶贫治理能力探究
摘 要:大数据是优化和提升政府扶贫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政府精准扶贫治理带来了三大机遇和三大挑战。从深入村户、摸底把脉、精准识别,科学决策、因人而异、精准扶贫,定位管理、因地制宜、特殊扶贫,政府主导、各界参与、立体扶贫等角度,提出大数据提升政府精准扶贫治理能力的四项举措,以期促进我国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大数据;政府治理;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008-02
大数据的应用变革了政府扶贫工作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大数据已成为提升政府扶贫治理能力的新手段。精准扶贫是中央高度重视的一项扶贫开发战略。挖掘大数据价值,通过大数据分析扶贫主体的思想与行为特征,按照扶贫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开展扶贫工作,真正做到政府扶贫的科学化、信息化、精准化。
一、大数据对政府精准扶贫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大数据对政府精准扶贫治理带来的三大机遇
一是大数据资源支持精准扶贫。政府扶贫过程中自身拥有的扶贫区域及扶贫人数等方面的信息、扶贫部门扶贫的效果监测信息、新闻等媒体平台报道的贫困与反贫困信息等,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原始数据。
二是技术、人才的保障等为大数据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伴随着大数据的来临,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思维与关联分析及定量预测技术、大数据基础设施及人才建设逐步得到重视。
三是大数据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的联结。大数据时代,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加强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阳光互动,政府扶贫举措更加亲民、便民,对促进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扶贫治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数据对政府精准扶贫治理带来的三大挑战
一是海量的贫困与扶贫数据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值得商榷。大量的数据资料虽宝贵,但下级扶贫办碍于政绩考核压力难免会编造贫困和扶贫信息,造成信息失真。这必然会对数据的来源是否可信存有疑惑,对能否应用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增加了识别困难。
二是现有的数据提取与分析技术难以保证政府扶贫决策的科学性。大数据的应用还未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即使有所重视,但目前所掌握的相关技术和人才无法保障大数据在扶贫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是惯性的主观思维、先验性假定思维与大数据时代的客观思维、基于数据关联预测定量分析思维相矛盾。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必然重塑政府领导力,引起政府扶贫理念、工作组织、扶贫方式等多方面变革。领导者也要了解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从保守封闭向多元开放转变,从控制命令向合作协商转变,从“领导者”变成“服务者”(根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孟庆国教授在重庆的讲座“大数据时代的治理创新与领导力”资料整理而来),从主观臆断的“路径依赖”向客观分析决策转变。
二、大数据提升政府精准扶贫治理能力的四项举措
(一)深入村户,摸底把脉,精准识别
一是走村入户,深入调查,取得数据资源。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培训和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到村组,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进行入户调查,不漏一户,按照“属地原则”分区域分块完成自己的调查工作,收集扶贫对象的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台账并细化。将各地区贫困现状、贫困致因、扶贫对象摸清摸透,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同时,建立亲属回避制度,避免“优亲厚友”现象,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二是审查信息,登记入机,打造数据平台。成立专门的小组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审核和完善,包括每一户贫困家庭户主姓名、家庭人数及情况、致贫原因、扶贫计划及项目、帮扶干部及企业或个人、家庭收入与支出详细情况,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定期(如半年)进行反馈调查,实现数据资源的动态化管理,对新出现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给予帮扶,高度关注返贫群体[1],做到“贫困有号、脱贫销号、返贫挂号”。
(二)科学决策,因人而异,精准扶贫
一是大数据助力教育扶贫。大数据平台整合分析出因学致贫家庭,为贫困家庭及适龄学生在学校开学之际,设立“建档立卡户信息登记处”,与之前入户调查采集信息进行比对,直接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办理助学贷款[2]。
二是大数据助力病残致贫型家庭扶贫。大数据平台整合分析出病残致贫型家庭,合理配置各地区医疗经费、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政策。除了政府送去医疗基金外,大数据的全国联网还可以帮助医疗资源的调配,发动社会公益力量,让那些没技术医治、没钱医治的贫困群众有办法医治、有条件医治。鼓励社会捐赠医疗器械和药品支持,帮助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和乡镇村级卫生室建设,促进医院改造升级和标准化建设。
(三)定位管理,因地制宜,特殊扶贫
一是大数据助力产业扶贫。通过当地资源的调查,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和特色,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搞旅游则搞旅游。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官的带头作用,引导返乡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群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创业发展农村电商。做大做强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便民快递网点“两大平台”[3]。一方面,帮助农村居民网上购物,包裹配送;另一方面,将当地农副产品、工业产品打造成品牌,网上销售,同时网上推介当地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发展。
二是大数据助力移民搬迁扶贫。通过入户调查归类,着力将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地灾多发区群众和农村贫困户、危旧房户等作为搬迁重点,引导高山居民全部下山搬迁到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居住区,还原高山生态。搬迁地靠近城镇鼓励经商,靠近园区鼓励务工,靠近景区鼓励发展乡村旅游,靠近集镇鼓励发展手工业,在农村鼓励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三是大数据助力城镇扶贫。以民政局、房管局、救助所、信访办、居委会为调研切入点,以申请为前提,找到需要帮扶的群体,主要定位为:老旧散小区、移民转户小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老弱病残”和其他突发事故导致的支出型贫困群体,也包括下岗困难职工和已经在城镇落户但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农民工群体[4]。并对其家庭收入做核对,对其家庭的支出进行调查。以救济扶贫向帮扶就业扶贫转变,一方面,完善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救助扶贫兜底;另一方面,以社区为单位,以社会组织的造血、公益为依托帮扶脱困。
(四)政府主导,各界参与,立体扶贫
一是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由县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家共同结对一个乡镇,由发改办、民政办、财政办等部门帮扶一个村,每一名干部帮扶一个贫困户。在地方政府土地、税收优惠条件下引导企业家带技术、带脱贫项目进村入户,为贫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带领贫困户发展致富。
二是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主城与贫困区县产业结对,帮助区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帮助培育主导产业,搭建市场平台,帮助农民就业,助推农民增收;探索异地建院机制,援建贫困地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宿舍、给排水、工业污染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建立智力帮扶机制。建立大数据扶贫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大数据应用到精准扶贫治理工作中提供决策咨询。支持建设劳动就业服务站(所)和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提高贫困群体基础素质;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和营养供给,开展“科教文卫下乡”活动,在贫困村选配大学生村官,鼓励大学生等志愿者下乡支教,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扶贫接力服务行动;鼓励优质教师、医生下乡指导,打造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城乡医疗发展共同体。
四是建立城乡建设帮扶机制。援建一批区县城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影剧院、商业街等“大件”设施,支持小城镇特色风貌、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支持新农村建设,援建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五是建立多元化参与帮扶机制。促进农村金融参与扶贫,引导银行业开展针对贫困农户及农业生产的信贷扶贫,降低贷款利息率,鼓励外资和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促进NGO小额信贷参与扶贫[5];促进农村保险事业发展,积极发挥农业保险保障作用,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承隆.北川六大工程立体扶贫[N].四川日报,2015-05-08.[2] 王雨.打造大数据平台助力精准扶贫[N].甘肃日报,2015-10-09.[3] 孙惠楠.以大数据精准扶贫为引领 推动三农工作发展取得突破[N].贵阳日报,2015-09-24.[4] 降蕴彰.城市居民应纳入精准扶贫范围[N].文摘报,2016-01-02.[5] 蒋若凡,李菲雅,王春蕊.NGO介入性扶贫对贫困农户借款行为的影响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07.[责任编辑 刘娇娇]
第三篇: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以安徽临泉县为例
农业产业化是件带全局性、方向性大事。发展农业产业化,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扩大内需,开拓农产品市场至关重要,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要推进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必须要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的综介素质,增强农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是保障农业基础地位的项重要措施。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拓展产业链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的止确选择[1杨荣萍;王利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策略 农民致富之友2011年第10期]。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战略意义及基本形式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大多数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农业产业化应当包含六个要素:一是生产的产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二是主要依托当地自然优势、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和生成农业产业,三是生产过程实行专业化分工;四是产业经营和发展要有一定规模:五是在生产环节采取农、工、商、产、供、销密切结合的方式;六是在经营管理上尽可能地采取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昌县为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鲁楠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安徽繁。
1.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内涵
1.1.1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农产品只有依据市场需求的动向,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才能生存和发展。
1.1.2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起着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国内外大市场衔接起来的桥梁的作用,因此只有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越性才能发挥出来。
1.1.3以一大批农户组成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式的农产品商品基地,实行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经营集约化,才能为“龙头”企业提供大批量、高质量的农产品
1.1.4形成农工商有机的产业链。即将农业生产部门、农产品加工部门和产
品销售部门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由工商部门实行保护价收购,同时,也使农产品加工和经销部门有可靠的货源。
1.1.5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中的各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利益共同体。这里主要指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必须形成一定程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之间的凝聚之所在,也是农民获得利润返还、提高比较效益的利益机制。
1.2、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2.1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同时,中央强调要“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1.2.2是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实践证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强大动力。龙头企业与农户个体相比,具有强大的开拓市场能力,是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骨干力量。农业产业化经营依靠龙头企业带领广大农户闯市场,使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有效地降低了市场风险,减少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有利于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按照国际规则,把农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全面引入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全过程,创出自己的品牌
1.2.3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很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1.2.4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乎段。目前我国整体产业化水平低,绝大多数地方还是以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生产自 2
求平衡,还摆脱不了“ 大而全”“、小而全”的羁绊。这种超小规模经营容易造成农业吸纳新技术的边际成本高,使一般农户通过采用新技术、发展高产优质农业以实现增加收益的动力不足,也使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业科学技术难于推广使用。而实行产业化有利于解决这种小规模经营与采用先进科技的矛盾,形成一种新型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体系,不仅适应了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必将对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可以改变原有分散的、细小的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联合起来,形成信息、技术共享,生产、加工、销售等配套服务的规模化生产,从而较好地实现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推动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3发展安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思考张涛,凌丽华。农村展望 2005.11]。
1.3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形式
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容、组织结构和利益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划分为很多种。
1.3.1公司+基地+农户。这种“龙头”企业带动型式以公司和集团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在实际运行中,公司企业联基地,基地联农户,进行专业协作。这种形式在种植业、养殖业特别是外向型创汇农业中最为流行。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由公司强化农业资源开发,增加产出,并使其增值,统一组织运销,尤其适合在市场风险大、技术水平高、分工细、专业程度高的类型中运用。这种类型对公司各方面要求较高,它应以充足的资金为基础,以先进技术为先导,具有高效率的管理能力,从而达到产品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
1.3.2专业市场+基地+农户。这是一种市场带动型产业经营模式。它是指有一个专业批发市场与几个基地收购市场组成的市场群体,其中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应具有较为完备的软硬件服务设施与措施,并且具有较大的带动性,带动周围大批农民从事农产品生产与中介贩卖活动,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几个基地收购市场,使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不仅成为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而且成为本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农产品集散地。
1.3.3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这是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产业经营模式。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面对社会大市场,为发展商品经济而自愿或在政府引导下组织起来的。专业经济组织是以协会为依托,创办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运销企业,组织农民进入大市场。合作组织负责组织、生产、引进良种、技术指导与收购产品,进行加工或销售等活动;农户按照合作组织的要求进行生产与出售农产品。
这种模式应该会成长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模式,它可以有效地调动与实现成员之间的合作权益,合理分享市场交易权益,合理分享市场交易利益,比其他模式更为直接,更为农民所信赖。
1.3.4主导产业+基地+农户。这是一种主导产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同地区,利用当地资源,从发展特色产业与产品入手,多种经营起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组织产业群、产业链,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与拳头产品。这种模式,特别适合那些经济不发达,但有资源优势的地区。
1.3.5开发集团+基地+农户。这是一种综合开发集团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一些企业集团根据市场的需要,发展某种支柱产业项目,并转包给农户,通过订立合同,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加工销售等。开发集团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种模式可以规避农户单独生产的经营弊端,诸如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技术水平跟不上等。
2.实证部分:安徽省临泉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2.1 临泉县农业产业化现状
临泉县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情况。临泉县地处安徽省的西北边陲。全县总面积1818平方千米,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耕地173.7万亩。土地资源 县境内地势平坦、开阔,地域属淮北平原、淮河流域,西北高东南低,海拔40米至38米。土壤多为砂姜黑土,土质稳定,酸碱适度,保肥力强。
临泉是全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红芋、大豆、芝麻、玉米、棉花、花生、蔬菜、药材、水稻等,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已建成生姜、大葱、瓜果、食用菌、中药材、三粉、芝麻、生猪、山羊、黄牛等各具特
色、初具规模的十大农业优质种养业基地,初步形成了脱水蔬菜、肉食冷冻、三粉加工、粮油加工四大产业链条。临泉为安徽省第一养羊大县和阜阳市第一养牛大县。牛庄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安徽省中药材生产基地”,其穿心莲的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内脂含量高达5.15%,居全国同类产品之冠。
临泉县农业产业化现状主要有: 2.1.1明确产业发展重点 2.1.2强化政策措施引导 2.1.3突出特色规模经济 2.1.4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2.1.5推进土地有序流转 2.1.6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2.1.7扶持合作经济组织。2.临泉县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临泉县农业产业化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和自身不足。主要有: 2.1运行机制不健全。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够活跃,农民组织化程度仍然偏低;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市场条件不成熟、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农业产业化法律条款不完善等问题。
2.2企业融资困难。农业发展银行对贷款对象和贷款规模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条件,部分县级龙头企业和从事畜禽养殖加工的龙头企业难以得到贷款支持;全县信贷担保机构数量偏少,且面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担保业务非常有限,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部分龙头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2.3农业人力资源的匮乏。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根据土地面积、地理位置等因素,按规定比例配备农技人员;二是老同志不断退休离岗,补充人员受编制的限制,农业院校的毕业生进入不到农业系统工作;三是由于多次乡镇机构改革,致使下派的农技人员流失到乡镇部门工作;四是目前的农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40岁以下的寥寥无几,造成青黄不接,人才断档;五是由于受经费等条件制约,农技人员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很少,知识更新与技术进步不能同步。
2.4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仍需加强。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品牌化、工业化程
度还不高,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执行、完善还存在薄弱环节,农产品的整体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5龙头企业带动和辐射不强。各地有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但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发展规模不大、精深加工层次较低、加工水平和技术装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较低,产业集中度不高、关联度低,农村二次产业发展缓慢,难以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3、农业发展对策
3.1健全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3.1.1首先是市场条件。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培育农民自己的或是代表农民利益的市场中介组织;同时加强对市场通讯、交通、邮电、金融、信息等方面配套建设,使之成为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统一的触角延伸到农村每个角落的大市场。
3.1.2是行政管理体制条件。要在较大范围内实现贸工农、产加销、种养加、农科教一体化经营,必须改革现有的条块分割、产加销脱节的管理体制,打破区域界限、所有制界限、行业界限,坚决实行政企分开,促进多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农工商由原来的对立走向合作,走向联合。
3.1.3最后是法律条件。农业产业化要健康发展,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政府法规作保证。在保障农业效益方面,要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规范大中型工商企业的行为,防止工商企业片面追求利润而发生损害生态环境的现象,国家应出台严格的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法规,以避免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环境破坏问题。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建立农产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为了鼓励和规范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加快农业合作组织的立法工作。3.2拓宽融资渠道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升级,农业也将逐步转化成为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意味着农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从而化解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制约,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健全农业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合理规定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比例,确保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并通过专项资金、农业发展基金、贴息贷款等方式,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发展。要引导工商企业、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农业,工商企业 6
和外资企业进入农业,不仅可以缓解农业资金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其营销网络、企业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来提高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和科技含量,充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必须重视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企业信誉度高的龙头企业,适当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个体私营投资。培育农业资本市场,大力发展上市公司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扩大农业上市公司规模,通过资本营运的方式增加投入。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与农业部门沟通,加强信贷管理,做好信贷调查、发放和收回工作,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优势产业,在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上予以适当优惠,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政府和农业组织应大力宣传信誉美 德,确立讲信用、重诚信的理念,建立农户信用等级和生产经营情况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小额信贷的发放。
3.3注重人才培养。注重培育和鼓励农业人才脱颖而出,培养具有市场意识强、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与技术人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积极推进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市场化、社会化、职业化,让优秀人才流向农业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农业产业化总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农业科技进步的实践最终是依靠农民完成的,只有通过农民的实践,各种农业科技成果才能转变为生产力,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实现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需要大量懂得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各级各类的农业专门人才,推动农业产业由低效益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加强农民职业教育迫在眉睫,政府应对农民职业培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以社会办学为辅的职业培训体系,使农村从业人员能够及时得到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培训。农民职业教育应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使其具备能适应多个职业岗位的知识与能力,形成规模化经营、区域化布局,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技术人才的需求彭岩猛,2012.6 中国对外贸易]
[4推进农业产业化对策。
3.4大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项目资金,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品牌创建工程。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省级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出口名牌产品,以及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国家地理标志,做大做强做响“生态品牌”、“原产地品牌”等特色品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关系到我国农业是否能够得到更快的进步、关系到农村是否能够合理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是否能够提高,所以必须处理好众多关系,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入手,切实为农民办实事,真正解决农业问题,是农村得到快速发展。
3.5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培育。继续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加强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载体建设,构建项目集聚平台,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着眼于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发挥农业产业化“酵母工程”作用,以食品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集聚。继续加大农业招商力度,采取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农业项目,推动县内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步伐,不断提升龙头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第四篇: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究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路径探究
【摘要】教师为本,师德为魂。本文就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路径起点、路径平台、路径保障三个维度展开探析,对使命感、制度化、实践性三个层面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关键词】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路径
一、综述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师德,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德。我们广州工商学院的校训“正德厚生”正是浓缩了师德教育的精粹。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是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师德建设在营造高职院校品牌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德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的名片。高职院校教师师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建设发展一流的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就愈显得更为重要。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德总体状况良好,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职业认同感以及立德树人意识也不断增强,工作尽职尽责,注重为人师表。但毋庸讳言,当今高职教育发展快速,但高职教师的师德建设却相对滞后。由于社会大环境和小气候影响,在现代利益文化的熏陶下,部分教师在理想信念、治学态度、育人意识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有的教师师德失范,损坏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形象,削弱了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因此,在深化师德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多维探索和构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模式、路径、方法,对高职院校弘扬崇高师德氛围,提升高职院校品牌竞争力与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和有效的实践推动。本文正是从使命感、制度化、实践性三个层面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研究,进而探究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路径。
二、增强使命感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起点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给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中强调: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
透过教育文化的视野可知,教师在文化教育的环境中不只是像普通民众那样充当着被“教育”的角色,而是还承担着传承文化、发展教育的重任。因而,传承文化、发展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增强使命感有利于内化凝聚师德的自觉性和稳定性,并催生及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前提,是通向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科学化道路的路径起点。
增强使命感,具体说,教师就是要确立忠诚教育事业的理想与信念,并内化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增强神圣使命的荣誉感与紧迫感,明确“敬业、育人、师表”为核心的师德要求,提高师德修养,树立“爱生乐教、立德树人”的师德形象。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师德具有鲜明的模范意义的道德特征。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应当奉“崇师德、铸师魂、正师风”为职业道德。本人在高校从教三十多年,一贯注重个人的师德修养。从业以来将“爱岗敬业”作为个人职业道德的起点,将“关爱学生”作为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树立个人师德形象的重点。本人在原教学单位为人正派、师德形象良好。除了担当部份教学任务外,主要负责全校各实验室的设备经费开支及教学实验管理。由于工作兢兢业业,退休后还获返聘两年。现在来到广州工商学院任教,新工作、新起点,本人将珍惜学院给予我的工作机会,不断增强传承文化、发展教育的使命感,继续保持良好的师德形象,继续端正师风,把教书与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慎独自律,弥补不足,完成院系的课程及工作安排,为工商学院的高职教育发展发挥余力。
三、完善制度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平台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必须以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道德约束和制度保障相结合为基本原则,进一步做好建章立制工作,构建及完善师 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师德建设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其强制性和约束性而产生制约作用,明确的规章制度有助于保障师德师风建设的长久有效。
而师德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践中,既要激发教师的道德自律和优化师德建设环境,更要对师德制度建设进行规范与完善。铺设完善的制度平台以作为师德建设的路径平台,这是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科学化道路的有效路径,其科学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科学化体系的成效。
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相关的制度机制,应该从系统子机制入手,多维推进包括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制度、制定师德考评制度、完善师德培训制度、强化师德监督机制等系统子机制,这对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师德建设取得成效的制度保障,有利于师德建设持续发展。
(一)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制度。通过健全学校的管理机制及运行机制,提高学校的师德建设领导水平。学校领导层要重视师徳建设的制度执行与管理实践。并加强师德宣传,打造高尚师德的校园文化,将师德师风建设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之中。
(二)制定师德考评制度。师德考评要具体做到评价要素的发展性、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学校应定期召开总结大会,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奖勤罚懒,依靠舆论导向和典型榜样的力量,调动教师自律性及积极性,促进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优良师风的形成,加快师德师风建设进程。
(三)完善师德培训制度。加强师德培训是不断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素质的关键手段。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载体,围绕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制定师德师风培训规划,实行岗前培训,全员轮训,建立师德师风培训档案,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机制。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活动,不断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素质,并写出相应的心得体会,不断的反思来提高自己的师德师风素质。并实施师德培训在线网站建设计划,促进优质师徳教育资源共享,为师德师风的塑造创造条件。
(四)强化师德监督机制。学校应采取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置的监督办法,一方面成立师德师风督导小组,并结合校园网站、手机终端,形成覆盖面广、效果显著的师德师风监督网。另一方面强化社会监督的力量,形成教师、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注重从源头上进行监控和管理,以此塑造良好的师风师德。
四、注重实践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保障
当前,师德观念呈现出由崇高师德趋向底线师德、由拓展性师德趋向专业化师德、由抽象化师德趋向实践性师德的发展态势。认识师德观念的发展趋势,辨析师德新观念的内涵,对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师德建设,要面向实践。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我国师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师德师风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在实践中发展,其价值也在实践中创生。注重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保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建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形态,克服师德建设实践结构比较单一,成效性差的缺陷,形成具有“主体——客体——主体”相关性模式的实践结构。在多极异质主体之间(师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与教育者)凭借教育手段(教程、语言、活动等)进行多维度的实践交互,以实现师德建设的主体间实践活动。寓德于教,并通过实践检验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制度的成效。
结语:在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中,使命感、制度化、实践性三个层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路径,只有坚持职责到位、制度到位、实践到位,三个层面协同作用, 才能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机制,才能把师德建设落在实处,营造一个崇师德、正师风的校园氛围。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时代对教师的师德标准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师者为师亦为范,教师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做到育人先育己。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同时教育的持续发展也拓展了师德建设更多的内涵与外延,从教育大视野维度,把师德师风教育与树立学校品牌学校形象结合了起来。我们作为工商学院的教师,为塑造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学校品牌竞争力,为切实推进师德师风的建设,更要加强个人师德建设,从自我做起,立德树人作表率,向“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的目标努力。
第五篇:初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路径探究
初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路径探究
沧县天狮民族中学
陈希华
散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指诗歌以外的一切写作文体,包括文学作品和科学论文、应用文等。狭义散文指纯粹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它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等并列的文学体裁,即通常所称的文学性散文或艺术散文。而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的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散文的一般教学步骤,以便取得较理想的阅读效果。
坚持散文四步曲即“开、入、融、出”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力,提高他们的品悟能力。这四步怎么走呢,按笔者几年来的经验大致如下:
一、放怀心胸,敞开心扉。
对文章的理解是无法一步到位,理解透彻的。它随着学生经验的丰富,能力的提高由浅入深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逐步提高。身为教师,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帮他们打开心结,使其能够欢悦地面对文本。
注重课前导语的设计。散文有的偏重于叙事,有的偏重于绘景,有的则偏重于抒情,根据不同的散文篇目设计不同的导入语。可以重图景描绘,巧妙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渴望。比如,进行朱自清的名篇《春》的教学时,笔者就这样导入:“古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笔下的春是那样的生机盎然,令人心驰神往,而朱自清先生向我们展示的更是一幅幅如诗如画如歌般的春景图,让我们一起同他去感受春天的迷人景象吧。”教师缓缓地叙述,轻柔的语调,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他们自然而然地以一副愉悦的心态进文本阅读。
或者注重渲染氛围,用情感打开学生心扉。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浓列各有不同,或清谈婉约,如《秋魂》;或以哲理取胜如《生命》;或朴素沉郁,如朱自清的《背影》等,诸如此类的文章,可以激情的铺陈,亦可借用他人的文章作为切入点。
二、入得情境,学有所法。
学生能进入阅读情境,了解文本,那么他们的心灵,思悟也必然进入一片美的天地。根据散文作品的规律,授予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则是进入情境的必经途径。怎样做呢?笔者以为:
1、学会解题
经验所知,文章标题很容易为学生所忽略,但实际上它包含的信息量挺大,有的取自于物,有的拟之以情;有的标之以情思。细读文章的标题,较容易提纲挈领般地直奔文章的中心。比如《故都的秋》一文,标题中既流露了文章所涉及的地点,同时也标明了文章的内容,如能迅速浏览一下文章便可发现,作者是通过“故都的秋”和“北平的秋”进行比较来抒怀的。“故”蕴含眷念思旧之情,而“都”字则在文化上有底蕴。题目中有对自然景观的引述,也显示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样看来,题目和内容的结合是如此的紧密,怎能弃之于不顾呢。
2、学会把握线索
散文以“形散而神不散”来构筑全文,于是抓住线索成了理解文章的有益做法。记叙性散文重在情节的组织和铺展,可以从情节方面寻找线索。至于游记之类文章的线索则有可能是:空间的推移,时间的转变,移步换景等。而抒情性散文或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可以从画面展开的层次或物的方面去寻找。比如《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文以情感的流动为线索来展开的。文中紧紧围绕紫藤萝这个物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作者把静态的景物完全写活了。行文中,作者描写这一树紫藤萝‘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些文字,一反常态,入笔出新,给读者一种流动的动态享受,透露出作者欢快、欣喜的情感。”
3、学会理解文眼
《古文观止》在评注《曹刿论战》时说:“‘远谋’二字则一篇文眼”“未战考君德,方战养士气,既战察敌情,步步精评,着着奇妙,此用乃谓远谋也。”抓住“远谋”讲解此文,就像掌握了一把阅读钥匙,文章的中心、结构和方法等就不难理解了。文眼有时出现在篇首,有时出现在篇末,有时出现在篇中,它使文章的内容前后互有照应,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和深刻的文章内涵,无论在哪,理解文眼对理解文章的主旨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此一来,抓住文眼就能举纲张目,有效地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许多文眼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是文章的主旨。比如《背影》中父亲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在文中不断的出现。背影描写两次虚写,两次实写,笔墨互殊,虚实相济。理解了“背影”也就理解了一个父亲对儿子那份至真至诚的爱。
当然,理解一篇散文不是单凭以上几点便可以达到目的的,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根据不同的散文特点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尽快地走入文本,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以上所阐述的这几点做法,只是针对文章,让学生对内容有个大概了解,而要使学生真正进入文本,还应做到:
三、心物同型,文我相融。
曹老说“解读是一种‘参与’,它力图亲身再次地体验和思考别人已经体验过的经验和思考过的观念”“解读者通过散文来探索和表达自己对世界、人生的感受与认识”。他又说到“心物同型的感应应该是文本解读活动的最佳境界”。散文是一种至美的文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走进它描绘的情境,感受真情带给心灵的震撼,让作者的喜怒哀乐进入读者的心胸,引起共鸣,感同身受。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融入文本,笔者以为关键在于如何使学生领略到散文的意境之美。
意境教学是散文教学中的难点,要突破难关,其实在于解读过程中的细节处理。许多老师都有自己的高招,在这,我只就几点深有感受的地方进行重点阐述。
1、重视朗读
散文是情的文学,有着诗一般的情韵和行云流水般的美,如果只做无声的语言来接受的话,那真是一大缺撼。拿起朗读这个最基本的教学武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读自悟,感受美带给自己的冲击和对心灵涤荡般的快乐。散文本是一种适宜朗读的文章,文章的情感抒发不同,指导的方法也就不同。比如朱自清的《春》,恬美而有生气,感情极其细腻、丰富。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以轻松,欢快,轻柔的语调进行朗读,以此营造出一种和谐,惬意的氛围。通过朗读消除了文本和读者两者之间的对立,从而使彼此界限消融,也许这就是我们教学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
2、重视音乐的渲染。
乐曲是有声的力量,当它与文本散发的情调相一致时,对文本的理解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适合的音乐背景伴于深情的朗读,对学生是一种有力的直观的冲击,在这样强烈的情感氛围中,学生能自然而然的进入文本的意境之中。比如《春》可以配之以的《星光》,而像《荷塘月色》则可选择恬静的《月光奏鸣曲》了。
音乐的渲染虽有其独特的作用,但也不必篇篇都用,有选择的采用,才能做到使学生耳目一新。
3、咬文嚼字,欣赏语言。
浅浅地流于对课文走马观花般的理解是很难消融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必须直接地深入到文中,学会咬文嚼字,读出自己的味,感受语言的生动和情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描绘的意境。对于表现力丰富的字、词深入品析。比如《春》这一课,其中的一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踢几脚球„„”这段描写春天的小草,一个“钻”字就把尖尖的草破土而出的情状写活了,春草那绿绿的情态,多种多样的姿态仿佛触手可及。其次对于文中修辞语句,学会展开想象进行美化。
4、抓住细节,品出其味。
生动的细节是散文富有感受染力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细节的刻画,往往凝聚着丰富的情感,把握细节的内涵,往往能很快地走进那一片情感世界。还是以《背影》来谈吧。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在文中,我们却一再发现,作者一次又一次的泪流满面,那一种强烈的情感,一次次撞击着读者的心,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父亲深沉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赤子心。”“四次流泪着墨不多,情意深长,儿子的一种无可排解、无从宽恕的自责、愧悔之负疚感受,一种不能去怀、无可慰藉的惆怅、失落与感激思念之情,更衬托了父爱的恳挚无私一弥足珍贵和无可报偿!"抓住了这一细节,品评这一细节,谁能不为这一片深情所打动呢。
领着学生走进了散文这情与景的美妙意境中去,对农村学生来讲,这样的教学任务已大部分完成了,但是,仅停留于此,显然是不够的,因而,我们还希望学生能:
四、跨出文本,实现超越。
散文教学不仅要求读懂文章,而且还要求学生还能在原文本的基础能建立自己独特的感悟,文本不能成为约束心灵的羁绊,而应是再创造的依据。伽达默尔曾这样说过:“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不断克服,而使真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其实,也就是指阅读时能做到“见人之所不能见,感人之所不能感受。”这样的解读“不但是情感的宣泄,而且是灵魂的唤醒,是生命的超越。”但是,这样的阅读要求对初中生来讲难度很大,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更是一大挑战。因而笔者只是偶尔进行简单地尝试,希望能让学生在收获一种创造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为今后地阅读安上一对想象的翅膀。
寻找文中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补写,实在不失为一种最真接,最有效的尝试方法。正如伊塞尔所说:“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于他参与 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鲁迅在《风筝》这篇文章中提到:看着弟弟偷偷的扎风筝“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踏扁了”“„„于是傲然走出”“„„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此处的叙写留下的空白值得探讨,于是我就设计让学生即时进行练笔。提示:请你根据当时的情境,想一想,弟弟的内心是怎样想,他又会怎样做呢?然后写下一段话。这种于空白处的再创造解读,必然跨出文本,揭开新发现,新感受,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重新获取一次检视自己,感悟生活的机会。散文中的空白之处很多,比如看图、改写、叙写,读后感等等,这些都可成为教学中对文本超越的有益尝试。
其实教无定法,学也如此,散文教学的四步教法只是对自己几年来教学尝试的一个小结,瑕疵是难免的,怎样用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呢?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如继往地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