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中国电信宽带战略解析(一):信心与耐心

时间:2019-05-14 21:4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二五中国电信宽带战略解析(一):信心与耐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二五中国电信宽带战略解析(一):信心与耐心》。

第一篇:十二五中国电信宽带战略解析(一):信心与耐心

十二五中国电信宽带战略解析

(一):信心与耐心

编者按 在“十二五”战略即将全面实施之际,在我国宽带发展进入关键的攻坚期,中国电信率先推出的“宽带中国·光网城市”规划无疑是顺应大势、逆转困局的积极的战略举措。如何破解宽带发展中的投资与效益、当前与未来、统筹与突破等诸多关键性的“两难”问题?本报今日起推出“解析中国电信宽带战略”系列述评,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宽带,宽带。

很显然,宽带,是“国力发展的急迫需求和语音低值化时代运营商生存之所系”,是财务数据中的亮点,是“十二五”中国电信转型战略的重点。

在刚刚发布的2010年度财报中,中国电信着重强调了“十二五”“宽带中国·光网城市” 规划:今后3到5年将在南方城市(含县城)实现 8M接入带宽全覆盖,20M覆盖率达到70%;东部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20M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瞧瞧,多大的胃口、多大的手笔,又是多大的气魄啊!2月16日,中国电信“宽带中国·光网城市”计划“闪亮”发布。面对50多家媒体记者的“狂轰滥炸”,王晓初总经理举重若轻,娓娓道来。唯自信者担大任。企业如此,企业家亦然。总是淡定里透着坚定,总是平凡中蕴涵着非凡。一串串“闪光”的经营发展数字,一条条或大略或细节的“宽带解决之道”,折射出中国宽带骨干运营商的不懈追求,更描绘出宽带中国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是的,是的。数字就是目标,就是追求。而比数字更重要的,是信心、坚定的信心。信心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精神境界。坚定信心需要立志高远,需要创新,需要真抓实干。这些年,中国电信不疑惑、不动摇,一直咬定青山不放松,倾力于“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有大付出,才会有大收获;有大境界,才会有大成就。从中国电信日前在香港公布2010年业绩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反弹,移动、宽带、增值及综合信息服务和固网语音四大业务协调发展格局形成。其中,“宽带”的表现格外耀眼——中国电信的宽带网络投资达到了1500多亿元。在南方城市地区已全面实现了4M带宽接入能力,实现20M带宽接入能力的比例达到58%,较年初提升了22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电信有线宽带用户净增了1002万户,比2009年增长了18.7%,用户总量达到了6348万户。

当然,当然。信心需要有自知之明,自信者懂得扬长避短,不会一味蛮干;自强不是逞强,自强者有清醒的头脑,善于审时度势,不达目的不罢休。自信自强需要智慧,需要“能干什么”的智慧,更需要“不能干什么”的智慧。就像上树,灵巧的猴子踢它一脚即可,而敦实的大象即便是从小天天练习,最后一辈子也许就会一个蹩脚的上树技巧。所以你不需要“辛苦”做别人,只需要努力做好自己。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电信从高层到基层,上上下下都深谙此理,其长其短明明白白。比如,当宽带还没有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宽带发展中的投资与效益、统筹与突破、竞争与和谐等央企经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两难”问题就挥之不去。比如,企业自身资金实力还比较弱、CDMA网络覆盖还不足、产业链还不够强大、手机终端品种还比较少等等。他们更清楚,在全业务经营初期,中国电信尚不具备全面竞争的坚实力量,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天地一体”的优势,避实就虚,扬长避短,走好融合经营的差异化经营之路。我们同样欣喜地发现,中国电信的“定位”也已发生了悄悄地变化,从年初工作会到各种新闻发布会,到最近的财报发布,中国电信的头头脑脑们都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聚焦客户的信息化创新”战略,积极推动公司步入深化转型阶段,定位于“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促进公司向移动互联网经营模式转变。并响亮提出,中国电信将继续秉承促进产业链的共同繁荣原则,宽带的美好未来属于产业链、属于广大消费者!

且慢,且慢。比数字更重要的还有耐心、足够的耐心。耐心离不开清晰简单的战略导向。伟人从来都是单纯的,伟大的战略也从来都是简单的。随着“电信墙”轰然倒塌,若干年了,整个信息通信业都在专心致志地忙着一件事,一件“事关生死”的大事儿——转型,还是转型。不管怎样重组也无论重组什么,转型,唯有转型是贯穿始终、贯穿整个信息通信业的主线。也唯有转型是当前整个信息通信业最简单、最清晰、最伟大的战略。“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无疑就是转型战略中最扎实、最强势的抓手。让我们倍感振奋的是,“宽带中国·光网城市”计划已被各地电信企业所共识所分解所执行,一个个“个性化”的宽带计划正在全面铺开、全面实施。

耐心少不了对细节的关注。比伟大战略更有力的是执行的力量,是对执行中的细节的关注,是对所谓的“细节关乎成败”中“细节”的关注。对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或电信设备商来说,这意味着,你所做的每件事都在向着远大战略目标推进,意味着你不能特别在意某项新业务或某种新产品的短期盈利能力。如何在宽带网络建设加速推进的同时,创新合作经营模式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产品?如何在宽带产品中叠加互联网视频、游戏娱乐等流量型业务?如何实现新老业务互动发展?这些才是宽带发展乃至企业拓展物联网、云产业等信息化蓝海大市场不能不关注的大“细节”,需要企业依据市场环境和自身特点进行不断探索和调整……

转型中需要关注的“细节”还很多很多。“转”是漫长的,也是艰巨的;“转”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型要成功,不仅取决于你要做成什么,更取决于你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要比兔子跑得快,但又要比乌龟更有耐心。

四月,天,暖了。“信心”、“耐心”正像是一个个温暖温情的愿景愿望。事业和生活拥有了它们,会让我们多一些希望,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行动,少一些倦怠;多一些踏实,少一些浮躁。

或者坚强,或者快乐,或者平和,或者热烈,这个春天,就让“信心”和“耐心”带着我们一路向前吧!

第二篇:中国铁路局开放式问题解析(一)

http://www.xiexiebang.com/tlj/#lrl

中国铁路局开放式问题解析

(一)中公国企招聘为广大报考国企的同学提供国企的招聘信息和招聘的公告,还有笔试和面试的资料,给各位同学选择,能够帮助到每一位同学,帮助积极准备国企的考试,能够在考试中做到胸有成竹!

企业整体利益最大是货运营销的目标

市场份额下降,经济效益下滑,从铁路经营上来说,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大锅饭严重,运输企业只重视完成任务,不注重市场信息和变化.二是一部分单位和个人把自己的小利益和运输企业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三是铁路忽视了高运价率的货物经营,近几年来,全路货运增长的大部分是煤炭、石油、建材、粮食、化肥等,除石油外均属于低运价物资,而机械、家电等运价率高的物资大批流失.虽然有客观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铁路货运手续繁杂、有乱收费、货损货差严重,时效性差等原因,即重视运营效率,忽视经营效果.因此追求运输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必须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改进运输组织体系入手.组合营销是铁路货运营销的方法

目前铁路的各级都建立了市场营销机构,但是营销的方法,仍然停留在生产导向和推销导向的低层次水平上,其特征是以完成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发送量、周转量和装卸车数、收入为主要目标.高层次的营销观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为导向的,其特征是以顾客的需要为核心,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围绕营销转.在这里我们提出铁路货运组合营销策略:在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细分市场构成,确立目标市场的条件下,综合考虑运输产品的质量,包括运营质量和服务质量以及和质量相对应的价格、促销手段,发挥运输产品的安全、迅速、经济、便利的优势,以货主的需要为核心,按货主的需求安排生产,重新树立运输产品的质量形象.3.6增强竞争意识,开展优质服务

①增强竞争意识.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认清铁路目前所处的严峻形势,增加危更多招聘请查看 http://www.xiexiebang.com/?wt.bd=zg57

http://www.xiexiebang.com/tlj/#lrl

机感、紧迫感,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意识.要使广大职工真正树立起 “旅客、货主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货主就是上帝” 这样一个指导思想.要彻底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的 “坐等货主上门” 的工作方法,主动出去搞营销,变坐商为行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②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各营销机构都要延长服务时间,主要营销点应做到24小时对外服务.努力开展电话预约服务等新项目.车站内勤货运室要扭转 “机关化” 的倾向.所有营销人员都要坚持文明服务、微笑服务,真正做到 “想货主之所想,急货主之所急”.③简化货运手续.针对现有货运受理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可对其进行如下改进:取消货运外勤人员、内勤人员和计划受理人员,设货运受理人.使客户由对多部门变为对货运受理人一人.客户与货运受理人签订货运受理合同,填写有关资料并缴纳部分定金.货运受理人将受理情况汇总后,用计算机直接发送到铁路局调度所.铁路局调度所将批准计划发到各货运站,货运受理人接到装运计划后,按合同书的条款通知客户将货物运到指定地点,或由货运受理人安排运输工具到客户仓库拉货.货物到位后由客户根据合同条通过业务流程的改进,将由各部门串联完成的流程变为由货运受理人一人完成,使整个流程的效率提高,同时降低了管理费用.④运到货物交付业务流程改造.货运站在货物到达经外勤人员核对无误后,交与内勤人员用网上公告、电话、邮寄等多种方式通知收货人.收货人到货运站将领货凭证交与货运受理人,提出相关要求,由货运受理人办理有关手续,并一次性结算费用.货运受理人根据收货人的要求,安排收货人提走货物或负责将货物送到收货人处.⑤改善硬件设施.各级货运营销机构,特别是车站货运室要以方便货主为原则,进行必要的设备设施改造,增加微机制票、微机查询、通信联系设备等,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实行全路计算机联网,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服务效率.要舍得投资改善硬件设施,这是提高服务质量、增加营销能力的物质保障.通过硬件设施的改善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彻底改变铁路对外形象,扩大铁路货物运输营销份额.面对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铁路货运营销必须大力加强,彻底改变以前那种仅停留在局部的、肤浅的、战术性的被动局面,积极融合到市场竞争中去.更多招聘请查看 http://www.xiexiebang.com/?wt.bd=zg57

http://www.xiexiebang.com/tlj/#lrl

铁路货运营销必须着眼于变化的营销环境,开展营销创新研究,借助互联网,尽快地建立营销网络和具有分析、预测功能的营销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营销战略,拓宽营销渠道,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开拓市场,成功地迎接它的挑战,找到货物营销的广阔前景,以使铁路货物运输业在竞争中求得稳定持续的发展.铁路局实行市场营销策略,其实是为了让制度更透明化,铁路局的的合并其实是为了铁路局更好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强化营销工作,彻底转变几十年来计划经济形成的僵硬的管理方法和垄断思想,逐步形成主副合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货运营销体系,这对学生的问答也是有所帮助。

更多招聘请查看 http://www.xiexiebang.com/?wt.bd=zg57

第三篇:《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发布解析

《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发布 政策描述:家电行业“十二五”规划建议发布。11月15日,中国家电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指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家电工业总产值将达1.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

9.2%,出口额约600亿美元,在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将达到35%,继全球产量规模第一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一。规划建议提出,要通过10年的努力,实现由家电大国迈向家电强国的目标,而“十二五”时期正是走向家电强国的关键期。“十二五”时期,家电业的主要任务是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突破,以提高管理水平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合理布局,引导家电业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背景分析:规划推动家电升级加速。目前,我国家电行业依旧维持高景气度。虽然在国家出台一系列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后,房屋销量持续走低,家电需求也出现短期下滑。但由于目前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城镇化也在不断加速,因此家电行业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调整,但中长期仍旧看好。另外,全国性全品类的家电节能补贴是非常超预期的。在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家电节能补贴有望延续,将带来政策性投资机会。

对于家电行业的未来发展,家电协会发布了分行业的技术路线图,规划了未来10年空调、洗衣机、冰箱等子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节能、环保、产品结构升级、智能化等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产业技术路线图鼓励各大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实现家电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预计在前两年的行业高速增长阶段过后,平稳的行业增长更能促进企业的理性发展,增强技术积累,以技术拉动产品,构成长期竞争力。其中,空调行业技术路线图的技术发展方向是节能、环保、产品升级;洗衣机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技术发展方向是节水与绿色设计;冰箱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技术发展方向是节能、环保、智能化洗衣机行业高端化趋势明显,滚筒洗衣机销售增势明显,超越波轮。

在政策拉动下,家电品质升级将加速,那么经营质量的提升将更为显著,明年盈利能力的提升将更为确定,还有望创下新高。家电行业销量稳健性也更有保障,存在超预期可能;其中彩电销量受拉动可能更为显著。节能补贴政策全面推广,白电企业及黑电企业将普遍受益,其中格力、海尔、美的与海信等行业龙头受益将更显著。在“品质升级”的投资逻辑下,家电龙头格力、海尔、美的,及老板电器、阳光照明与九阳股份的授信风险较小。

第四篇:朝鲜半岛与中国的战略形势

朝鲜半岛与中国的战略形势

自近代以来,朝鲜半岛一直是东北亚国家相互争夺的地缘政治焦点,成为东北亚局势流变动荡的关键性诱因。对此,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有时几近亡国。朝鲜半岛的地缘价值是毋庸多言的,人们惯以“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来形容。如果回顾一百多年来由朝鲜半岛引发的东北亚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某些个别事件上,中国的政策和处理方式确实值得商榷和反思。即便时至今日,也不能确切的说中国已经有了明确的之于朝鲜半岛国家的大战略。王先生在文中也未对此展开具体的论述,或许是因为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过于广泛,不是十分具体和集中,这种利益的散溢特征导致了某种权益的模糊性,反倒使中国难以明确其国家利益的关键方面。这样的后果便是缺乏对于朝鲜半岛问题的战略性看法和维度,而只能就半岛发生的某一些特定的事件采取应急性策略,缺乏长远规划的做法掣肘了中国在此类地区问题上的建设性作用的发挥。笔者以为,中国必须厘定之于朝鲜半岛国家的大战略,有张有弛,让其他国家知晓、明晰中国在半岛的国家利益之所在,外交底线之所在,而不是采取所谓的“孤立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抑或所谓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球性对抗的消逝,使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关系具有了一个基于双边利益的关系框架,但限制和支持相互关系发展的因素长期同时存在。总体来说,这种框架是相对稳定的,处于非敌非友的态势。但是,朝核危机还是折射出了中国与半岛国家尤其是与朝鲜之间存在着相当分歧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互不信任,反映出中朝关系尚存在一定问题的客观现状。潜在的重要性和问题的复杂性,历史原因被附加的过多象征意义,以及地缘政治强力和国家利益散溢,都应然地要求中国在保持与朝鲜半岛国家正常关系的前提和维度上,建构一种系统性的国家战略,即大战略;追求整体安全目标,即朝鲜半岛的长治久安。

作为世界上惟一与朝鲜半岛北南双边都维持友好关系的国家,中国无疑掌握着极具价值的战略资源。但是,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来达到一种战略目标,而更像是朝鲜半岛事务中一个被动的旁观者。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现行的半岛政策是一种似乎没有更好选择下的妥协,这种政策源于对统一后朝鲜半岛国家政治走向的担忧,特别是出于对中国安全环境的考虑。然而,朝鲜半岛的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对此中国不可能一直采取被动观望的态度。更何况,中国掌握的战略资源并没有长期的增值保证,甚至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和贬值。

近年来,朝鲜半岛的和解与统一进程呈现出加速化的趋向,这为塑造一个稳定和平的地区环境提供了可能,同时意味着东北亚长期以来的现状有可能被打破。这迫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大国不得不应势而动,重新调整半岛政策,而这些调整并不必然地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中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必须尽早制订出一个能为地区带来持久和平与稳定的战略合作框架,避免朝鲜半岛重新成为大国实力的竞技场。四大国特别是中国和美国应该以促成一个中立、统一的朝鲜半岛为目的和契机,建构一个长期稳定和有效的合作安全框架;而半岛北南双边则应该以建立一个中立、统一的国家为目标,说服中美两国消除疑虑,支持与促成半岛的自主和平统一。中立、统一的朝鲜半岛不仅应是半岛统一的目标,更应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7

在统一后朝鲜半岛的战略走向还存在着太多变数的时候,中美两国对彼此的担忧使它们都不可能完全热衷于支持半岛的统一,而更多的是满足于维持现状。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美国最关心的不是半岛能否和平统一,而是如何维持在韩国的驻军,从而达到防范中国和俄罗斯,维持其战略优势的目的。相反,如果半岛的统一意味着美军的撤离,那么,美国只能是尽力拖延甚至阻止朝鲜半岛的统一进程。事实上,早在数年之前,美国军方的分析家就已经指出,虽然朝鲜半岛的最终统一还是未知之数,但朝韩两国有可能在2015年前后达成某种政治上的妥协,若此,朝鲜的威胁将不复存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结构也将发生根本性转变。为此,美国有必要从长远的国家利益出发,为保持在东亚地区的长期军事存在奠定必要的基础。在美国看来,一个脱离了美国控制的朝鲜半岛是难以想象和不可接受的,因为撤军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力量真空的出现,拥有强大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国家之间的不稳定性则会引发新的军备竞赛,这对地区稳定和全球经济都是有害的,并将打乱美国在东亚的战略部署。中国之于半岛统一的犹豫不决,则源于对统一后美军继续留驻半岛的担忧,这可能比半岛分治的现状还要糟糕。

朝鲜半岛之于中美两国的战略重要性,以及两国对彼此持有的战略意图的深刻疑虑,最为重要的是两国对于半岛统一后可能带来的战略利益再分配中的各自揣度,引出了国际政治理论中的“相对得失”问题,在“零和心态”和“最坏结局心态”下对半岛统一的测度,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大大降低甚至失去合作的可能性。维持朝鲜半岛的分治现状则成了最为“合理”的选择。

发展需求、主权需求和责任需求都应然地要求中国在朝鲜半岛必须拥有大战略维度。对于中国而言,朝鲜问题最终是美国和日本问题;对于美国和日本而言,朝鲜问题最终则是中国问题。三方之间矛盾与复杂的现实状况,成为迟滞朝鲜半岛北南和解与统一的外部因素。尽管它们在半岛的利益不尽相同,影响力也不对称,但在维持半岛局势稳定这一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事实表明,任何外部力量都不足以把自身利益置于半岛稳定与和解之上。今后外部大国在半岛所起的作用将主要体现在继续向北方提供经济援助,以及在时机成熟时努力推动建立半岛永久性和平机制上。随着北南关系的不断改善,外部因素的作用会逐步弱化,这是不争的常态表现。以客观和现实的态度看待朝鲜半岛的统一,尽量规避狭隘的双边角度与零和游戏的机械思维,在根本上是有利于各方利益的,也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向。近年来的事态演化表明,中国已然成为半岛事务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必须端正的是,如果中国不能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在半岛统一进程中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作用,不仅可能会失去在朝鲜半岛的传统权益,更会错失缔造东北亚新格局的良机。

第五篇:911事件与中国战略机遇期

911事件与中国战略机遇期

[3193](2011-09-30)

2001年爆发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自二战以来的最大伤痛,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尤其在美国的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全球军事战略和外交政策方面,都因911事件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整个世界的战略格局随之改变。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911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回顾911事件爆发后的这10年,是中美关系稳步推进的10年,是中国多边合作成效显著的1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10年。当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世界已经意识到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是这世界上最大的赢家。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将21世纪的头20年看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基于对世界战略格局和各种世界矛盾深刻分析得出的判断,也必然会考虑到911事件对世界的深刻影响。911恐怖袭击事件在改变世界战略格局的同时,中国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度过了关键的10年发展期。911事件是惨痛的,没有人愿意这样的悲剧降临于人类,但911事件的发生客观上促使中美战略关系的转变,客观上有利于中国21世纪初战略机遇期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延续。

一、911事件前的美国对华政策

2001年1月20日,随着美国新总统就职仪式的举行,共和党总统小布什的内政外交时代正式开始。在民主党总统克林顿时代,由于中美两国特别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提出致力于建立两国间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当然,这仅仅是美国对华政策总体框架中一个比较中听的词,但也是一个积极的目标,展现了两国政府对于推动双边关系的良好愿望。在冷战后的时代,美国政府经过多年摸索,到克林顿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已经形成“接触加防范”的对华政策总体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在合作和摩擦中,影响和改变中国的内外政策,力图将中国融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防止中国对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形成挑战。克林顿政府与中国当然也有摩擦,但由于中美入关谈判的最终成功,中美两国经济的进一步交融,中美两国领导人频繁接触以及建立了相当不错的私人关系,中美之间的合作在多个领域有着良好的进展。如果再把时间推到苏联解体前的冷战时代,美国为与苏联争霸世界,需要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巨大利用价值,采取“联中制苏”政策,当时中美关系虽然热络但也是不成熟的。

小布什在上台前的竞选中谈对华政策时强调中国不是“战略伙伴”而是“战略竞争者”,预示着小布什上台后将会改变克林顿政府相对积极的对华政策,会走较为强硬的路线,会突出对华政策中防范和遏制的一面,预示着会有较多的摩擦发生。2001年4月1日,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以此为契机,小布什政府在中美关系的众多问题上先声

夺人、步步紧逼,导致中美关系大幅度倒退。911 事件之前,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已基本成型。

(一)在中美两国战略关系上重新定位。小布什政府将克林顿政府确立的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重新定位为政治上的“战略性竞争对手”和经济上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将中美两国的战略关系分割为政治和经济两个不同层面处理。在政治上遏制中国,而在经济上要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好处。

(二)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威慑。在中美撞机事件尚未了结时,美国便恢复对中国的侦察飞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表示,美国要重新制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欧洲地区威慑苏联为主的防务政策,言外之意就是要把对中国的军事威慑作为美国防务政策的重心。美国增加了瞄准中国战略导弹的数量,调整加强了针对台湾的军事部署,积极筹划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军事训练和演习。美国不顾中俄等国的反对,执意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意在抑制和削弱中俄针对美国的核威慑力量。美国也加强了与中国周边相关国家的军事合作,对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围堵,大有与中国进行军事对抗的势头。

(三)调整台海政策。2001年4月24日,美国公布了对台军售清单,总值40多亿美元,军售的性能和规模是空前的。小布什政府一改中美建交以来历届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模糊政策”,推出清晰的台海政策:如果中国主动使用武力统一台湾,美国会在军事上介入,协防台湾;如果台湾宣布独立从而引起中国使用武力,美国将不给台湾以支持。小布什更在相关场合宣称美国有义务保卫台湾,会竭尽所能协助台湾保卫自己。

(四)降低对华政策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阶位。美国新政府刻意弱化中国的大国地位,将中美关系置于与其盟国关系之后,有关官员甚至声称“中国并不是一个强国”。小布什政府表示将更加强调日本在美国亚太政策中的中心地位,不会犯克林顿政府为讨好中国而冷落朋友的错误。

总之,从小布什上台到911事件发生这一阶段,美国新政府正在有意识改变克林顿时期的对华政策,而中美撞机事件使得美国政府和民间的反华情绪迅速升温发酵,中美关系陷入深重的危机。

二、911事件促使美国对华政策重大调整

2001年9月11日上午,猝不及防的灾祸从天而降,恐怖分子掌控的其中3民航客机撞击了世贸大厦双子楼及五角大楼,还有1架撞击目标为国会大厦因乘客反抗未果,3千多人在事件中罹难。事件因媒体的迅速传播放大给全世界特别是美国人造成极其强烈的心理冲击。如此沉重的打击,美国朝野在悲痛中艰难承受并迅速作出反应,同时不得不面对凸现在眼前的无情现实:

首先,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祸害,恐怖分子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发动反恐战争是美国最紧迫的任务;其次,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存在巨大漏洞,强大的海陆空军备和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防范不了恐怖分子的非对称攻击;再次,为了国家安全和重建国民的安全信心,美国必须倾全国之力防范类似的恐怖袭击,同时需要世界相关国家的大力合作;最后,在全力打击恐怖主义的同时,如何根除产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应该作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长期战略来考虑。

911事件发生后,中国领导人迅速作出反应。9月12日,江泽民主席与小布什通电话,表示中国强烈谴责发生在华盛顿和纽约的恐怖活动,表示愿意协助救援,愿意与美国及国际社会加强对话、开展合作,打击一切恐怖主义暴力活动。小布什感谢江泽民主席的慰问和哀悼,期待与江泽民主席及世界其他领导人一起,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中国领导人抓住美国因911 事件重新审视评估其全球战略的机会,采取一系列行动,配合和促成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积极转变。在此后的几天内,中美两国领导人数次通话,表达双方的合作诚意,小布什表示将如期参加10月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透露出美国将重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9月21日,中国外长访美,就中美两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具体交换意见。美国官员称:“在反恐怖主义战争中,中国可以证明是一个有益的朋友。”9月25日,中国情报和执法专家组团赴美,与美国情报机构和执法人员进行磋商、交换资讯。此前,中国已采取措施,切断恐怖分子与中国所属银行的关系,以实际行动配合美国的反恐作战。至此,在911事件的背景下,小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中美两国在关系跌入谷底后都在采取措施进行修补和重新定位。从政治层面上看,由于美国倾全力打击恐怖主义,不仅需要其盟国的支持,也需要中国的支持和配合,美国必须把与中国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放在次要位置,必须防止中美关系的紧张恶化。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是中国的既定政策,中美两国在反恐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中国在联合国给以予美国政治和外交支持,利用影响力说服巴基斯坦同美国合作,在新疆采取军事措施策应阿富汗战争。中美逐步建立了反恐合作机制,在成立反恐合作小组、情报交流、反恐磋商、限制恐怖活动资金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中美的反恐合作不仅在国家安全方面取得成效,也加强了两国之间政策层面的对话和磋商,促进了政治上的互动、互信。

从经济层面看,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美两国经贸关系日见紧密,两国贸易量逐年增加,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艰难复苏时,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愈来愈大,世界需要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同时,中国也清醒地认识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各国间只有在经济上紧密合作才能有效化解危机取得发展。从军事层面上看,美国在本世纪初同时陷入两场战争。就伊拉克战争而言,一方面让世界见识了美国令人吃惊的发动现代战争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战争之后的善后是一个甩不掉的巨大包袱。除了美国人特别在意的伤亡人数外,巨额的战争费用也让美国难

以承受。同样,以反恐名义发动的阿富汗战争打了很长时间,虽然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建立了民选政府,但肃清塔利班残余势力非常艰难,阿富汗战争的总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两场战争使美国常备军事力量的使用达到极限,美国无意在军事上挑衅中国,惹出进一步的麻烦。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了军备建设,但中国的军事战略是防御性的,中国在不触及国家核心利益时,无意同美国进行军事对抗。

911事件促使美国对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个调整是有阶段性的。从“战略对手”到“利益攸关者”到“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三个阶段的调整时段正好是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

三、中美关系改善与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初步形成战略机遇期指对全局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一段时期,一个国家战略机遇期的形成有其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心,是中国战略机遇期形成的外部条件中的关键因素。911事件促使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重大调整,并且对后来的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产生影响,尽管两国间仍有一些摩擦,但中美关系总的趋势是不断改善,这为中国争取国家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打下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益攸关方”的提出。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并不必然是美国的“敌人”或者所谓的“战略性竞争对手”。中国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世界,也有利于美国。中美关系的演变和发展不仅决定东亚的和平稳定,也决定了世界的和平稳定,中美两国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911 事件后,美国朝野上述的观点占了上风。2005年9月21日,小布什政府重臣,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演讲中指出:“我们需要促使中国成为这个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国际体系帮助中国获得成功,中国也有责任加强这个体系。”“作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中国应该认识到国际体系维系着他们的和平繁荣,因此努力维护这个体系。在对外政策方面,中国面临很多机会,能够成为负责任的一员。”作为一个标志,佐利克的演讲被看作为美国对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和急剧上升的国际影响力的承认。中美两国在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制止扩散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国际恐怖主义斗争等方面进行合作,中国充分体现了在国际事务中维护世界秩序的大国风范和作用,有效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二)中美经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关系。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相当大的部分仍然依赖于出口,中国的出口导向和美国的过度消费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联姻”,覆盖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GDP,这种联姻主导了世界经济秩序。一方面,中国向美国及世界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同时在国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令人吃惊的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美国国民已经习惯于使用中国产品来降低消费成本,提高生活质量,美国在中国的投资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尽管美国

在人民币汇率、贸易逆差上对中国屡屡施加压力,但中美经济关系总体上稳定发展,也带动了中国与世界其他重要经济体的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愿望。

(三)在台湾问题上扩大共识。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主要、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晴雨表。克林顿政府曾经提出“三不”政策,被看作美国对台政策的重要转变,受到中国政府的欢迎;小布什上台后一度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叫板,让中国政府绷紧了神经。911事件发生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小布什政府的对台政策也随着改变。2006年5月,佐利克公开表示:美国必须慎重处理有关问题,美国不能助长台独倾向,因为台湾独立就意味着战争。随后,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也公开表示“我们的政策一直都是反对台湾独立”。显然,美国政府的明确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台独行为,使陈水扁的玩火动作有所收敛。随后,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大陆与台湾关系得到实质性的改善,美国政府对此表明了欢迎和赞赏的态度。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中,美方赞扬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欢迎两岸间新的沟通渠道。美方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稳定的关系。当然,美国对台政策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示好是为了稳定中美关系的大局,是为了不让台湾问题搅乱中美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合作,也是为了保护美国的核心利益。而对中国来说,美国不在台湾问题上横生枝节,有利于台海局势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中国抓住机遇集中精力谋发展。

(四)中美关系的最新定位。2011年初,胡锦涛主席应奥巴马总统邀请访美,中美与2011年1月19日发布《中美联合声明》,提出“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的最新定位;“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这是美国对中国地位和身份的确认。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是前10年中美关系积极发展的成果,也为21 世纪第二个10年的中美关系确定了基调。

由于中美两国关系的积极进展,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及国家集团的外交关系基本上朝积极方向发展,在新世纪第一个10年争取到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间多领域的合作,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大国作用,牢固树立中国的大国地位,中国在众多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GDP从2000年的9万亿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近40万亿人民币,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引擎;中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完美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现代中国的和平、友谊、进取精神,中国邀请到了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诸多世界政要参加盛会,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也让中国进一步敞开开放的大门;中国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与世界的融合,中国在世界各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强。21 世纪的头10年,难得的机遇已被中国抓住,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初步形成。

结束语:回顾中国在21 世纪头10年的快速发展,我们不得不庆幸中国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是中国发展必备的外部条件。中美关系对中国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至关重要,中国有与美国建立良好关系的动机和强烈的愿望,但决定中美关系走向的主动权并不完全掌握在中方,而在911事件发生前,中美关系已经恶化并且难以把握其后来的走向。如前文所说,没有人愿意看到惨痛的911事件的发生,但911事件确实在改变世界战略格局的同时改善了至关重要的中美关系,改变了小布什政府已经开始实施的以遏制为主的对华政策,使中美两个大国中诸多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防止了中美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领域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国抓住机遇,在这关键的10年里,拓展了国际空间,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迈上新的台阶。911事件是无人料到的突发事件,它与促进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初步形成虽然是一种巧合,但两者间的紧密联系又是无可替代的。

安徽巢湖 孙启放

《联合早报网》

下载十二五中国电信宽带战略解析(一):信心与耐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二五中国电信宽带战略解析(一):信心与耐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城市化战略回顾与反思

    一、我们迄今对城市文明的认识仍不充分 城市化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结合的空间交点在哪里呢?就在城市。 在过去两年里有一个......

    云南十二五规划与桥头堡战略的重要内容[合集5篇]

    云南十二五规划与桥头堡战略的重要内容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次全......

    建言“十二五”:腾讯的危机与深圳大学的人才培养战略

    腾讯的危机在于,目前支撑整个腾讯大厦的那只小企鹅根本就难当大任,必须另辟新枝,在更加前沿的基础性原创技术领域,开发出足以支撑腾讯帝国基业的技术成果。否则,腾讯危矣。 腾讯......

    一位好的班主任应该具有——爱心与耐心、细心和信心也必不可少

    一位好的班主任应该具有——爱心与耐心、细心和信心也必不可少 盘县刘官镇中学:李其贵 对于初中孩子来说,每一个都是是天真无邪的,喜怒哀乐全都表现在脸上。就是因为这种无邪,让......

    2014申论写作:“中国梦”解析与

    2014申论写作范文:“中国梦”解析与范文 题目:请以“我的梦 中国梦”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解读: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安全战略选择)

    4.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安全战略选择)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统一的大国,要想维护中国的利益,只有......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五篇材料)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1.丝绸之路之名得自德国地理学家费〃冯〃李希霍芬1877年的著作《中国——我的旅行成果》。(单选 2 分)正确答案是:A [A]正确 [B]错误......

    浅谈中国的海洋战略与国家安全(精选五篇)

    浅谈中国的海洋战略与国家安全 09金融全英 陈绮娴 20090200925 摘要: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的故乡,也是五洲通道和资源宝库。古今中外的历史说明,海权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