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创新案例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创新案例
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自主开发到改革开放后的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
到‚以竞争求技术‛的战略演变,从汽车零部件工业通过合资发展壮大到国产化基
础的夯实;从引进车型到增加和强化自主开发设计的含量,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特
别是近20年历史的一个缩影。
50年来,以上汽集团为主体的上海汽车工业历经创业、成长、壮大和振兴发展
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就目前而言,很少有以全球视角审视上汽集
团成长发展的史料。如将有关企业的竞争活动和发展成就置于全球竞争大环境之中
加以考量,上汽集团的成长与壮大实质就是一部适应全球化生存与发展的企业战略
演变史。
上海汽车工业成长经历的是一条非常规、跳跃式的发展轨迹。分析集团竞争优
势的形成,可以看到其核心竞争力的建立首先是集成外部资源,再通过与内部资源 的整合逐渐形成。参与全球战略联盟的上汽以低成本、快速高效方式吸取其核心能
力的构成要素,通过知识集成和自主创新的实践,获取把握本土市场能力和国际竞
争能力,为形成和提升集团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条件。在核心竞争力形成提升
过程中,上汽集团的成长发展也获得一次又一次的阶跃。
第一次阶跃:50年代的上海汽车工业已有一定的基础。1958年上海自主开发了
上海牌/凤凰牌轿车。60年代后,上海又逐步开发了其它汽车产品,初步形成轿车
生产基地,形成轿车、摩托车、拖拉机、重型车等几大产品齐头并进的格局。
第二次阶跃:1978年上汽率先提出中外合资生产轿车。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
限公司建立,以及随后集团摩托车、拖拉机及部分零部件企业分别采取合资生产或
技术引进的方式发展产品,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技术水平,从而使上汽集团进入了一
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八五‛期间,上汽集团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生产、联合攻关、合作设计、共
同投标等方式,走出了一条起点高、见效快、效果好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路
子,主导产品轿车的市场占据全国份额一半。上汽集团成为中国企业500强之首。
‚九五‛期间,上汽集团合资建成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
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建立企业技术中心,集团零部件企业与著名跨国公司
合作,建立和扩建了几十家合资公司。通过参与战略联盟,上汽站在‚世界级巨人
‛的肩膀上,拓宽了产品谱系,提高了制造技术水平,初步培育了一定产品开发能
力,产品技术和产品质量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加强。上汽集团由
此跃为中国汽车工业三大集团之一。
第三次阶跃:‚九五‛规划实施提升了上汽集团的科技创新能力。上汽集团强
化了整车开发基地的建设和零部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组完善集团技术中心功能,合作建立产学研工程中心,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上汽特色的集团技术开发体系。
随着集团技术开发体系建设,企业不断增加研发费用,改善人才结构,逐步形成各 具特色的核心技术,具备对引进轿车进行适应中国道路和法规方面的改进和开发设
计能力。集团集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加强进一步提高了的集团综合优势和市场竞争
实力。
‚十五‛时期,上汽集团全面进入了后合资合作时代和自主创新时代。上汽
集团以入世为契机,建立和形成了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行动指南和集团核心竞争
力。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下,上汽集团的原有的竞争优势不断受到挑战,同时新的战略竞争优势也正在不断创建和调整。面对跨国汽车公司的战略推进,上
汽集团主动出击,全方位、多层面地制定应对策略,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战略联盟,与著名跨国汽车集团合作竞争,分享跨国集团的全球知识资源,最大程度地开拓
集团的全球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例如,在2002年10月28日正式成立的通用大宇汽
车科技公司中,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铃木汽车、大宇债权人共同拥有该公司韩国
本土的3家企业和海外的9家分公司。其中上汽集团拥有10%的股份。
企业成长轨迹的阶跃是基于核心竞争力变换基础上的根本性发展,也是企业集
团战略演变的重要转折。如同世界著名汽车集团的成长,上汽集团成长发展轨迹的
阶跃也是基于核心竞争力变换为基础的集团战略演变的反映。v改革开放以来,上汽集团成长轨迹的阶跃反映了集团为适应全球化生存环境,主动参与全球战略联盟的成功效应。其第二次阶跃主要是通过‚以市场换技术‛
战略来形成集团的竞争优势。通过战略演变,成功地获取把握本土市场的核心竞争
力,以市场领导者姿态主宰轿车市场格局;上汽集团的第三次阶跃的主要是‚以竞
争求技术‛来建立新一轮竞争优势。通过新的战略演变,又一次抓住机遇,通过在
参与全球战略联盟中,与跨国汽车集团的多元多层面的合作和竞争,成功地获取跨
国汽车集团的优质技术资源。通过集成全球知识资源和推行自主开发创新的结合,提升了参与国际竞争和把握本土市场的集团核心竞争力,继续成为中国轿车行业的 引导者。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成功,使上汽集团崛起,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三大集团
之一。但在变化的竞争环境下,这一战略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以市场换技
术‛战略毕竟是一种静态的技术进步战略,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对外方而言,转
让先进技术只是换取市场进入的一个筹码,并非是合资企业发展内在的需求;加入
WTO后,原先控制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的条件已不复存在,‚以市场换技术‛战
略也逐渐失去其发挥作用的前提。实践表明,‚以市场换技术‛只能服务于技术引
进,而不能有效地促进自主产品开发。而实施‚以竞争求技术‛战略,不但在促进
技术引进方面可以增加博弈的‚筹码‛,取得比‚以市场换技术‛更好的效果,而
且这一战略还将有力地促进自主产权产品开发,提供推进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源泉。案例证明,经过与通用汽车的合作竞争,上汽不但成立了上海通用和泛亚汽
车技术中心,而且还增加了与大众汽车博弈的‚筹码‛,从而建立了大众汽车技术
中心;案例证明,经过与跨国汽车集团的合作竞争,上汽不但强化了集团技术开发
体系,而且还增强了自主开发的信心和能力;
回顾过去的20年历史,上汽集团实现了年产汽车从5千辆到41万辆的历史跨越
。前瞻下一个5年,上汽集团将实现年产汽车100万辆、跻身世界500强、开发自主
品牌汽车5万辆三大战略目标,实现年产从41万辆到100万辆新的历史跨越。因此,上汽集团确立将‚入世挑战期‛转为‚战略机遇期‛的思维,通过合作竞争的策略,整合战略,优化创新,推行‚以竞争求技术‛来实现集团跨越性的战略目标。近
年来,国内外汽车市场竞争需要上汽集团提升集团综合实力,尤其是集团超前开发
和自主开发能力。加入WTO后,竞争环境压力促使上汽集团必须加强和完善集团产
品开发体系。集团自身发展和国家组建工业大集团都要求上汽集团必须拥有自主知
识产权或自主品牌产品。集团在重组兼并中建立相对高度统一的多企业管理模式,更需要自主品牌形成以产品技术为核心的渗透力。因此,上汽集团确立了建立了自
主品牌开发保障体系作为自主品牌支持系统;成立了上汽集团产品发展委员会,作
为自主品牌开发决策研究机构;成立了上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作为自主品牌开发
基地;还确立了上汽仪征自主品牌开发基地。
上汽集团的成长发展轨迹清晰地向人们阐明:后起汽车工业企业的崛起必须树
立超前理念,确立和不断调整适应全球化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才能实现企业跨越式
可持续发展。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从1994年开始以制造领域为主推行了精益生产方式。为了统一集团各企业对精益管理的认识,扎实推进管理的改进和创新,他们研究设计了企业集团精益管理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要求各所属企业以此为依据衡量自己的管理,统一实施精益管理评价体系。
企业集团的精益管理评价体系把彻底消除一切浪费的思想贯彻到企业整个经营管理中,特别注重从系统整合的高度,以最优为目标,以国际最先进为样板,正视影响自己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弱点,全方位、持续地推进精益改进,使精益思想在整个管理领域中得到应用和拓展。
建立‚评价体系‛并对企业开展精益管理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便于实施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规范整个经营运作过程,使企业真正向国际标准靠拢;为企业领导提供比较科学、客观、全面评价企业精益管理的尺度建立企业经营预警机制,以事前诊断、过程分析来防止由于未及时察觉问题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评价体系‛指标内容设计遵循先进性、实用性、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统一的指导原则。其中的先进性,即‚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要体现精益管理的各项基本要素,要体现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做法和水平;实用性,即‚评价体系‛必须适应企业自身的特点,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使评价结果能够真正说明企业竞争力的状况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必须使用方便,尽可能降低评价的成本;实用性使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统一,即‚评价体系‛应当考核必要的经营管理结果指标,但更应当强调对于经营管理过程、方式和程序的考核,引导企业经营者从单纯注重经营结果转向注重经营过程的科学化。
‚评价体系‛评什么?
‚评价体系‛包含7部分内容,每部分又由若干个基本评价指标项构成。各部分内容及其在总评价中所占比重为:(1)领导/组织/员工,15%;(2)战略/市场/用户,15%;(3)产品开发/质保能力,15%;(4)供应商/采购管理,10%;(5)制造过程/现场管理,15%;(6)信息管理,10%;(7)经营结果评价,20%。对每一基本指标项,在进行评价时根据企业实际实施的情况划分为4个等级:0级:未得到实施;1级:得到部分实施;2级:得到较好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3级: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
1.领导/组织/员工
各企业领导必须充分重视、亲自参与评价,并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制定改进的目标、规划。以充分发挥员工主动精神和聪明才智为目标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组织变革,全员参与的持续改进活动,以及卓有成效的员工培训活动,这些都是先进企业、先进管理的基本特征和条件。在‚评价体系‛中反映这方面要求的指标内容有:(1)对推进精益管理的领导机构、管理及计划工作的要求;(2)对于改进活动的组织推进和支持,参与改进活动的广泛性以及成效;(3)团队工作法的实施和成规;(4)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创新;(5)员工培训的计划、实施,效果的评定及改进。
2.战略/市场/用户
集团公司要求各子公司在集团战略的统一指导下,进行自己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战略管理,以国际标准要求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全体员工中建立起‚一切为了满足用户‛的价值观。在‚评价体系‛中围绕这方面主题的指标内容涉及:(1)企业战略分析和战略规划制定的程序;(2)战略规划实施的管理;(3)市场及竞争力分析的程序;(4)国内外市场开拓的计划及管理;(5)用户满意度管理;(6)针对用户意见的快速反应及改进机制。
3.产品开发/质保能力
产品开发是企业增值活动的开端。在产品开发中贯彻精益思想,可以消除开发过程中的浪费,缩短开发周期。同时,质量保证能力又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重要保证。有关产品开发和质保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1)产品开发团队的组织方式和工作的协调性;(2)产品开发中先进设计思想和方法的运用;(3)企业对产品开发的投资保障;(4)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及新产品的比例;(5)质量保证体系运作的有效性;(6)过程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实施及有效性;(7)对用户抱怨和质量反馈信息的处理程序。
4.供应商/采购管理
供应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本、交货期及其产品开发和改进中的协作能力,对企业的市场竞争有直接影响。在上汽集团的企业中,采购成本在整个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实施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供应商关系,是当前管理改进的重要方面。在‚评价体系‛中,有关这方面的指标内容涉及:(1)供应商关系建立和管理的程序及管理机构;(2)供应商及其产品的信息管理;(3)有关管理和业务人员的组织和岗位责任;(4)采购价格监督机制和采购委员会;(5)采购成本目标和考核。
5.制造过程/现场管理
制造过程是制造企业增值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的精益化是精益管理制造系统特色的体现。有关制造过程、物流和现场管理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1)拉动系统的建立和运作;(2)企业内部准时供货制度的建立和改进;(3)与拉动系统相适应的生产计划体系及其灵活性;(4)标准化作业与改进;(5)物流的标准化、优化及在制品控制;(6)作业负担的均衡、一人多岗作业及人工作业率的提高;(7)tpm体制的建立和有效运作;(8)现场5S管理及目视化管理。
6.信息管理
网络时代的管理要求以企业信息的集成化作为基础,即要求在设计技术领域、制造领域和经营管理领域中,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和使用具有完备性、规范性、经济性和高度共享。在‚评价体系‛中有关信息系统以及信息作用的评价指标包括:(1)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实施;(2)信息集成的硬件、软件条件;(3)信息管理工作程序;(4)信息在经营管理、设计、制造过程中作用的发挥。
7.经营结果评价
企业经营的结果反映了企业对增值过程管理的效果。其内容包括:(1)销售收入计划完成和增长的情况;(2)出口销售的比重及增长情况;(3)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4)产品自主开发比率和新产品产值率;(5)反映产品和服务质量状况的成品符合率和批量退货、重大抱怨事项;(6)反映财务状况的可比产品成本下降率、三项费用下降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7)反映集团对各企业综合评价的月度综合指标状况;(8)安全和环保状况。
评价工作怎么评
‚评价体系‛的实施,包括分级培训、自评改进、专家评审、企业改进和标准升级这几个基本步骤的不断循环过程。
1.通过分级培训,明确方向,提高认识
开始时,必须使各级领导和员工对‚评价体系‛的目的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1999年10月,集团公司召开了有各企业领导参加的精益管理大会,集团总裁在会上亲自讲解了精益管理思想,阐述了实施‚评价体系‛的目的和任务,并结合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向各子公司提出了管理工作改进、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的要求,这就为在整个集团成功实施‚评价体系‛打下了基础。
2000年开始,集团总公司有计划地开展了对各子公司领导和主要部门负责人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各企业成立了由一把手主持的精益管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机构,制定了企业当年实施‚评价体系‛的工作计划,并逐级对企业所属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
在实施‚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总公司培训中心及各企业培训部门结合‚评价体系‛中的管理要求,开设了用户满意工程、现代领导艺术、战略、营销、质量、财务、物流和生产现场管理等各方面大量新颖的培训项目,对各级管理人员理解国际先进的管理要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团专家小组在整个培训、讲解和咨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多种形式的培训、研讨和宣传活动,对于各级管理人员思想的统一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评价体系‛的成功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通过企业自评,找出差距,自我改进
在认真领会‚评价体系‛各项指标要求的基础上,集团所属企业以‚评价体系‛为标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全面的自我检查评价。在自评中,各企业系统地分析自己与精益管理要求的差距,落实改进的措施和计划,并根据要求向集团职能部门做书面总结汇报。许多企业还在实施了改进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自我评审,进一步检查改进的成效。
3.通过专家评审,进行诊断,反馈意见
在企业自评和改进的基础上,专家小组先后对24家企业进行了精益管理评审。按照指标体系分为5个小组,分头到各个对口部门,通过座谈、查阅有关资料和现场实地考察,形成具体、明确、有实例支持的评审意见。在评审结束的当日,专家小组分条线地、实事求是地向被评价企业反馈评审情况,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都认真地听取了评价小组的意见。专家小组的评审、咨询过程,是在集团范围里推行和宣传统一的管理要求的过程,对于实现集团实施‚评价体系‛的根本目的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24个企业进行评审的基础上,专家小组完成了上汽集团企业管理情况的分析报告,为集团领导了解和掌握整个集团管理及经营状况、进行战略决策提供了依据。
4.通过企业整改,持续改进,迈向先进
企业在根据‚评价体系‛进行认真评审和听取专家小组咨询意见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先进的管理要求和标准,分析自己在管理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出发,通过持续的改进,稳步迈向国际先进的管理水平。
5.通过循环推进,优化标准,提升理念
在各企业实施‚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集团总公司根据实践的情况对‚评价体系‛进行修订。不断修订,优化标准,使体系跟上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步伐,促进上汽集团企业管理不断提升。
‚评价体系‛靠什么
1.统一认识,成立机构,保证‚评价体系‛的实施
为了统一全员特别是各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思想认识,除了前面已经介绍过的针对‚评价体系‛本身的培训之外,总公司还对厂部级干部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的培训活动。例如聘请美国、德国、英国等国专家讲授全球化企业的领导艺术、新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和战略管理、全球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现代汽车业的质量管理等,以统一大家对实施‚评价体系‛的认识。
总公司还采取了组织保证措施。在集团层面通过成立专家组等方式加强对各子公司实施‚评价体系‛的领导和帮助,在企业层面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同时,集团决定把是否领导企业有效实施‚评价体系‛作为对企业经营者考核的重要方面。这些措施为‚评价体系‛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证。
2.把实施‚评价体系‛与实施集团战略密切结合起来
在实施‚评价体系‛的同时,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集团总公司提出了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全面创新工程、全球经营工程和人本管理工程等4大工程的战略举措,即上汽集团把提高用户满意度作为头号工程,从整车厂到零部件厂,从生产到销售、服务,扎实细致地全面推进。集团成立了战略委员会,专门从事集团创新研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集团的技术体系建设,以整车开发带动零部件开发,用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培育创新人才队伍。2000年到2001年,先后两次由集团总裁带队、多家零部件企业领导参加的上汽代表团,在北美汽车工业的心脏底特律召开了上汽集团零部件产品展示会,为实施国际市场开发的战略打下了基础。
3.在发挥企业各自特色中创新,在交流、融合中提高
上汽集团所属企业在实施‚评价体系‛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把先进的管理理念落实到操作方法和工具体系建设之中,独立地或者在引进国外合作伙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风格独特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其中有:易通公司的‚以人为本,使人人成为‘经营者’‛的管理模式;上海通用的全球供应链管理、柔性制造系统和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上海大众的生产线优化、KVP2小组改进活动、小系车灯的现场管理和持续改进活动;采埃孚转向机有限公司的‚生产岛‛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纳铁福的精益规划;延锋公司的‚自然作业小组‛活动;上海法雷奥的‚五轴心‛活动;汇众公司的零缺陷管理和创建学习型工作团队活动等等。
在实施‚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各企业的独特的经验得以在集团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都从中受益。一些合资企业的外方管理人员开始没有理解实施‚评价体系‛对自己企业的意义,但实施的结果使他们的企业系统地审视了自己管理的不足,并通过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长期困扰企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们的态度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第二篇:**集团党委党建创新案例
强化“双强六好”建设
打造非公党建品牌
一、背景起因
山西汇丰兴业集团创建于2008年,总部位于柳林县青龙大街汇丰大厦。历经十余载蓬勃发展,现已发展成一家集煤炭开采、精煤洗选、燃气经营、地产开发、文旅建设、物流运输、软件研发、食品加工、农业观光及酒店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资产总额180亿元,职工4500余人。2020年,集团生产原煤297.86万吨,精煤销量完成283.58万吨,销售收入完成27.65亿元,实现利润2.36亿元,实现税费3.79亿元。集团先后被评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山西省优秀民营企业”、2017年至今连续入选山西省百强民营企业行列。
山西汇丰兴业集团党委成立于2006年11月6日,党委班子现有书记1名,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名,委员3名。基层党支部9个,党员152名,流动党员10名。根据董事长“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要跟进到那里;哪里有党员,党员的先锋作用就要体现在哪里;哪里有党的组织,作风纪律就要监督到哪里”的总要求,集团党建工作始终围绕集团中心任务,努力融入集团发展大局,最大限度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党员教育、严明组织纪律、树立品牌形象、助力脱贫攻坚、引领企业文化等措施来助推企业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政策、强思想;抓安全、促生产;增效益、降能耗;聚人心、创和谐,集团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兴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主要做法
多年来,集团党委紧紧围绕集团中心工作,坚持党建与发展“双强”标准,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以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致胜法宝,即“准确定位,与企业业主同心;完善职能,与企业文化同行;体现有为,与企业发展目标同向;服务发展,与企业员工同力”。
(一)夯实基础、健全制度,促进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为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班子队伍,集团加强了党委、纪委、支部班子的配置,通过选举使一批政治坚定、有奉献精神、有工作能力、有群众威信的优秀党员选进了班子中来,成为基层党员的领头雁。支部书记同时是企业负责人,做到了企业管理与党建工作一肩挑,为开展工作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提供了充分保障,使党建工作由单轨运行转变为思想政治、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同步运行,达到了目标同步、工作同步、考核同步、总结同步、奖惩同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真正实现了党政一体、干群合力、步调一致、劲使一处的工作格局。同时在各支部配置专职党建联络员、纪检员,负责日常工作开展,集团党委定期组织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在此基础上,集团党委积极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出台了《各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年初定目标、定任务、定责任,每月抓问题、抓项目、抓落实,年底做互查、做考核、做评比。通过不懈努力,各支部在阵地建设、制度建设、资料完善、党员管理、专题学习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达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生动体现。
集团党委还制定了《党支部考核细则》,从班子建设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党员形象好、群众反映好5个方面,对各支部工作进行任务细分、责任细分、标准细分、考核细分。每年“七一”前夕,党委组织各支部进行互学、互查、互评、互比,并以此作为“七一”表彰评优的依据。通过学习观摩、互评互比,达到了取长补短、提高认识、开阔眼界、共同提高的目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山西汇丰兴业集团党委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扎在最前沿,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第一线,迎难而上、严防死守,第一时间成立了以集团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和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各支部书记为组员的疫情防控应急领导组。领导组每天亲临一线,巡回督促检查各支部、各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情况。疫情期间,山西汇丰兴业集团通过市县红十字会捐款200万元、捐助手套500双、军大衣50件;向县人民医院捐赠救护车1辆;向县发改委捐赠口罩5万个;向文水县民政局捐助资金50万元;合计捐资326.5万元。党员带头捐款16800元,非党员职工捐款110624.4元;注册“学习强国”2000余人,注册志愿者200余人,下载了“三晋先锋”APP、全员点击关注“柳林共产党员”公众号、“智汇柳林”APP;拍摄疫情防控专题片一部,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两促进。
(二)党建引领、服务发展,保证生产任务达标达效。
从2012年开始,集团党委就根据各支部工作实际,挂牌成立了10支“党员先锋队”、9个“巾帼文明示范岗”、8个“青年文明号”,作为党群工作在基层一线开展活动的抓手,支部书记担任三支队伍的指导员,先锋队队长由党员担任。这三支队伍为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提升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德煤矿党员先锋队综采队,实现了建队12年安全无事故,在煤矿技改、煤矿等级验收等关键之年,在完成生产任务和保证工作质量中,创造了煤矿安全生产多个第一。自来水公司党员应急抢险队,在处理爆管、施工断管等紧急突发事件中,每次都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尽可能保证正常安全供水,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昌盛农场党员抗洪抢险队,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做到了快速反应、组织得力、能打硬仗,多次受到集团领导的表彰奖励。曹家山煤矿“巾帼文明示范岗”,由后勤保洁人员组成,她们以服务煤矿职工的后勤岗位为荣,以做平凡小事、保安全大事为乐,兢兢业业为职工缝洗衣服、打扫宿舍,被矿工们称为“贴心娘子军”。信息中心青年文明号,除了保证集团网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还经常加班加点为集团和员工们义务服务。
(三)严格管理、强化教育,加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就要旗帜鲜明地贯彻党的宗旨;立场坚定地加强党的阵地建设、思想武装、舆论引导;扎实有效地开展党的活动,增强党员队伍先锋意识、责任意识。
1.严把党员入口关,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集团党委始终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完善程序、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稳妥的发展党员。坚持从生产、工作一线和青年业务骨干中选拔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企业提拔重用的班组长、科队长、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以及一年一度评选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85%都是从党员中产生。
2.理清党员组织关系,做到底清数明、全覆盖无遗漏。根据上级党组织要求,集团党委加强对各企业和党员的摸底排查,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理清了党员身份信息,健全了党员档案,保证了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
3.加强培训教育,建立党员管理长效机制。集团党委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利用“三会一课”、专题报告会和党的主题教育,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通过下发学习资料、制定方案措施、观看影像图片展、邀请专家宣讲、组织党员参观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举办专题座谈会,谈心得、写体会;组织考试,强化知识记忆;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评比学习效果等一系列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
(四)强化品牌、树立形象,打造非公党建新标杆。
在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集团党委以“强作用、树形象、做贡献”为主题,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柳林非公党建新标杆。由集团党委牵头,对党、纪、工、青、妇、武装民兵成立以来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完善了党建基础资料。投资新建了面积约500多㎡党建展厅,采用最新设计风格,配备了自动翻书台、数字电视、LED屏等设备,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管理。集团党委采取“顶层设计”的办法,将党群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划分,党委、支部、群团组织按照既定的标准整理补充资料,达到了上下一致、条理清晰、整理有序、资料补充及时的效果,使党建展厅不仅成为了全面了解集团党群工作的平台,而且成为了回顾集团发展历程,对党员干部进行形象化教育培训的一方阵地。
(五)严明纪律、强化监督,优化企业健康发展环境。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从业环境,集团纪委组织干部职工收听收看廉政、警示教育片,筑牢防腐拒变防线;下发了《山西汇丰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廉洁从业暂行规定及处理办法》、《举办管理制度》、《制止餐饮浪费厉行节约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烟酒接待费用申报、车辆开支及婚丧喜庆事前申报制度;全程参与招标采购会;重点工程项目派专人进行督查。近年来先后处理违纪违规行为5人,为集团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优化了从业环境。
(六)党群联建、共创和谐,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集团党委在做好日常党建工作的同时,指导工、青、妇、民兵组织积极开展相应工作,保证月月有活动,月月有创新。集团组织开展的文艺晚会、春文活动、职业技能竞赛、安全知识竞赛、演讲、书法、乒乓球、羽毛球、模特走秀、烹饪等比赛,每次都吸引了大批员工踊跃参加,同时积极配合参与县里举办的各项庆祝活动。此外,还组织开展了评选表彰“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好女儿”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文明礼仪、管理培训、健康讲座、家庭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引导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创美好未来。
(七)饮水思源、牢记责任,时刻不忘回报社会。
集团捐资2.4亿元建设二十轨制的柳林县汇丰中学。投资5.8亿元兴建5个新农村,共建住房一千余套,惠及村民4000余人。在抗震救灾、荒山绿化、精准扶贫等方面,累计捐资4983万元。集团公益基金会捐赠用于办学支出、大学生助学、光彩事业、困难老人帮扶、道路修缮、精准扶贫等共计599.3万元。在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集团为柳林县庄上镇、三交镇,临县三交镇、临泉镇,兴县交楼申乡,石楼县累计投资5千余万元。
三、初步成效
通过一系列举措,一是发挥了党委的引领作用,让党建强起来。集团党委先后荣获“双强六好”省级示范党组织、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二是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飘起来。支部工作紧紧围绕“四个结合”,即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与提质增效相结合、与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如同德煤矿党支部在疫情期间,免费为职工理发服务;木工组改进新工艺;推广钉钉办公软件,实现无纸化办公;物业科利用旧毛巾、旧衣服自制墩布;机修车间与标校室共节约成本约47万元等。曹家山煤矿党支部在安全生产月开展“情暖一线保平安”送温暖活动;焉头煤矿通过技术革新节约成本30余万元;同德洗煤厂党支部通过美篇发布疫情信息115篇;自来水公司党支部疫情期间开通微信缴费、信用社缴费功能;昌盛农场党支部翻新毛主席纪念馆、文化墙,设立柳林县廉政教育基地。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徽亮起来。党委加强党员干部培养教育,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技术攻关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疫情期间党员带头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复工复产最前沿;开展了义务采摘、扫雪等新时代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和帮扶活动。
四、经验启示
汇丰兴业集团党委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边学习边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赢得企业主认同,强化党组织书记责任是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前提。
因非公企业有其区别于国有企业及行政部门的特殊性,所以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必须取得企业主的认同、支持。党组织要继续加强对企业主的引导教育,使其从思想上对党的工作提高认识,从而取得对非公党建工作的支持,同时,非公企业党组织也应当结合企业实际,围绕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正向服务企业发展。党支部书记的选配也是非常关键,尽量选配企业一把手担任支部书记,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跟进,有利于党建工作开展。
(二)打造一支愿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党务工作者负责党建日常工作开展,因此打造一支懂业务、工作积极性高的党务工作者队伍非常关键。党委要定期不定期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奖罚并举、细化考核,尽可能的提高党务工作者的获得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是做好建党工作的又一项重要内容。
(三)突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模式,是党建工作取得不断进步的源泉。
党委层面要形成一整套统一管理模式,包括活动开展模式、资料整理模式、考核评比模式等,同时鼓励支部结合各自实际开展相应工作。总之,要做到有相似、有区别,避免各自为政、五花八门、步调不一的现象出现,要构建党委一声号召,支部闻风而动,支部一声号召,党员积极响应的工作局面。
第三篇: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会议议程)(精选)
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会
四届理事会产学研究合作推进工作调研(筹)
时间:2010年
地点: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楼1004室(科技处会议室)
参加人员:高校主管工作副校长、科技处处长、重点学科教授;
上汽科技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专家委员会主任等。
会议议程
1、介绍参会人员
上汽公司:
上汽科技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因达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技术中心总经理、上汽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高卫民
上汽科技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振华
上汽科技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顾海麟
华东理工大学:
涂善东副校长、科技处牟伯中处长、戴干策、郑安呐、凌立成、路贵明等
2、上汽基金会领导讲话、华东理工大学领导讲话
3、华东理工大学专项成果介绍
轻质热塑性车顶衬里开发及产业化戴干策教授 动力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核心材料制备技术及相关体系技术集成凌立成教授 汽车用高性能铝合金零部件半固态成型技术路贵民教授 轿车用发泡聚丙烯材料的产业化开发等郑安呐教授
4、讨论合作意向
会议结束
会议要求:会议由华东理工大学主持并整理和编写会议纪要。
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处
上汽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处2010年6月22日
第四篇:天福集团团委团建创新案例
凝聚青年力量 共谱发展华章
——漳州市天福集团团委团建创新案例
案例背景:天福集团团委下设1个团委和3个团支部,覆盖企业青年750名,团员390名,团青比例53%。集团团委前身天福盘陀茶庄团支部在2000年被评为市级“五四红旗团支部”,2005年茶博物院导览部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自建团以来,天福集团团委坚持以“凝聚青年力量,服务台企发展”为主线, 带领企业团员青年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奋勇争先,为推动集团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台企建团,青年文明之星,浦台交流
天福集团由台商李瑞河于1993年投资创办,经过十七年的发展,天福集团已成长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2008年10月,天福集团团总支升格为团委。近几年来,集团团委坚持以“凝聚青年力量,服务台企发展”为主线,创造性地开展团的工作,促使青年立足自身岗位,创造一流的业绩服务集团的发展大局,并逐渐形成了“两个阵地(企业业余团校、青年活动中心),四个载体(青年文明之星、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雏鹰争章茶艺小分队)”的工作格局,为集团生产经营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辉煌业绩。
一、丰富培训内容,加强综合教育。集团团委紧紧围绕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要求,优先将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纳入企业规范化管理轨道,依托企业业余团校,定期聘请茶学院教师为团员青年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以及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知识,将企业文化与茶文化融入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用理论教育引导的形式,帮助团员青年优化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责任感
1强的企业青年。
二、创新活动形式,营造特色文化。集团团委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工作原则,充分利用天福茶学院图书馆、篮球场、网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建立青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并创造性地将文体活动和企业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积极倡导婚育新风,以茶为媒,鼓励企业青年参加文明节俭的茶婚礼,在每年的元旦、春节、“五四”、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开展由企业青年自导自演体现茶文化特色的活动,有效地满足青年员工文化生活需要,营造具有天福特色的青年文化氛围。
三、围绕企业中心,提升岗位技能。在生产销售实践中,集团团委号召广大青年员工以争当“青年文明之星”为目标,规范日督促、月检查、季考评的考核制度,组织青年团员进行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引导青年员工争做业务标兵,提升自身的岗位技能和服务水平,在本职岗位上多做贡献,极大地调动了青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集团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在茶博物院和石雕园的导览服务中,集团团委坚持用“高标准要求,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的理念指导创建“青年文明号”。狠抓文明服务,规范文明用语,要求服务人员从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句祝福做起,应时应景讲好每一句文明用语,为过往客人提供免费茶水,践行独特贴心的“奉茶”精神,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四、传播健康理念,构筑社会和谐。集团团委把传播茶文化和服务社会融为一体,利用集团的资源成立“雏鹰争章茶艺小分队”,由集团资深茶艺师任指导老师,已累计培训来自盘陀镇各小学的学生500多人次,有力地推动了茶文化和健康生活理念的传播。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为平台,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导览、接待、消防等各类志愿行动,服务漳浦国际茶壶茶文化节、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论坛等大型活动,并帮助集团外来务工人员和困难职工解决工作生活难题,在扶贫济困、倡树新风、构筑和谐的过程中展示天福志愿者的青春风采。
五、推动浦台交流,服务海西建设。以茶博物院、石雕园等闽南相同的传统文化为纽带,开展“两岸情深,血脉之源”民俗
渊源探访活动,配合组织接待多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海西漳州行活动,增进了两岸三地青少年的相互了解和情感融合。同时,集团团委还选派优秀团干部赴台湾淡水大学、金门等地学习考察,进一步推动浦台青年的交流交往,增强对彼此间的了解和认同。
点评:实践证明,在台企的龙头企业天福集团组建团委并开展各项工作,不仅有利于培育企业文化、凝聚企业青年、促进企业发展,而且实现我县台企建团零的突破,树立了典型,带动全县台资企业团建工作的开展,并有力地促进了浦台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作者:共青团漳浦县委
第五篇:庞大而落后的中国汽车工业如何面对创新
【编者按: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也被公认为是全球最大且是最后一个高速增长的汽车市场,然而,我国汽车工业的实力与繁荣的市场并不相得益彰,自主品牌被埋没在百花齐放的跨国品牌中,发展相当艰难。自主创新难在哪里?国家应该怎样支持自主品牌汽车?作为中国加入WTO谈判的主要成员、长期关注汽车产业发展的前国家部委官员,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先生以他长期的观察思考和实际经验,与作家、记者欧阳敏先生合作完成了本系列文章。】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已达1800多万辆,其中乘用车累计生产1389.71万辆,销售1375.78万辆。但剥开世界第一产销大国的外衣,我们能拿出手的品牌有几个呢?中国汽车工业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真实面目又是什么呢?
北京是中国城市乘用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来到街头,看一看满大街的滚滚车流,你就会发现,在这些颜色各异,造型别致的车流中,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的乘用车占到80%甚至更多,奇瑞、吉利、长安、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却难得一见,更让人难堪的是,这些自主品牌汽车几乎全部集中在10万元左右的中低档车型,被人称为“低档次、低水平、低价位”的“三低”产品。客观地看,中国汽车产业处于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自主开发能力和零部件研发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市场为跨国公司主导;汽车产业集中度低导致规模效应低下;汽车专业人才缺乏;汽车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恶劣,诸侯经济与外资集团共同影响国内汽车产业布局,人为分割汽车流通市场。这些都是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一道道难题。
汽车产业是国家重要支柱产业,提高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创立自己的知名品牌,建立创新型国家,提高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汽车产业体自主创新的提法时间不短了,奇瑞、比亚迪等企业也在努力开拓创新,但从全局看,中国车企自主创新效果甚微。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为什么这么难呢?
回首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来的历程,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艰涩而又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即中国的汽车工业体系是在洋人的支持与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来,仅仅以能造汽车为满足,政府和企业强调的都是产量,并未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从汽车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员结构、资金使用分配比例均可说明此问题。没有投入,何来产出?创新也需要社会氛围,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飞行成功后,纽约万人空巷去迎接,美国政府立即从财政和政策上支持其投入生产,说明社会对创新者的认可程度。英国工业革命、美国上世纪初期崛起,其根本动力就是科技创新。
创新不能凭空而来,需要有广泛而坚实的国民经济体系和政府相关政策作支撑,反观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实,可以认为,创新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氛围尚未完全建立。
汽车产业是建立在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各种现代基础工业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些基础工业体系,发展现代化的汽车产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旧中国,中国没有自己的现代基础工业。上世纪之初,“洋务运动”为中国带来了造船、冶铁、机械加工等工业项目,但那都是在洋人的设计、指挥、管理下进行的,中国人只是充当了出资和苦力的角色。上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前,中国国民经济曾经有一个短暂的发展阶段,但那也只是在“洋人”的帮助下,建立几个工业项目,更谈不上体系建设。而夹缝中的民营经济,也仅仅只有技术含量极低的纺织、面粉、火柴、肥皂等轻工业项目,而且本小利薄,弱不禁风。
解放之初,毛泽东曾感叹:我们除了能磨面粉,能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火柴肥皂外,还能造什么呢?
解放后,也是在洋人(苏联)的帮助下,我们开始建立自己的基础工业体系,156个工业项目的建设,使得我们终于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重化工工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起步,经过艰苦努力,通过学习借鉴洋人的技术,我们制造出了解放牌、东风牌卡车、红旗牌轿车和北京吉普,但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这些产品都是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技术水平大大落后于国际水平。改革开放几十年,国际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在中国都有合作伙伴,通过合资合作,中国汽车工业大发展,汽车产销量已经跃入世界第一,但我们仍然只是充当了代工者。并未掌握设计创新的核心技术。
据统计,在我国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微电机、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00%、100%、91%、97%和69%。中高端车所需的自动变速器78%为进口产品。汽车电控产品的核心技术几乎全部被跨国公司垄断,其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汽车电控产品多由外方原配套厂商提供,2010年日本对华零部件出口,电控产品占出口零部件总份额的66%,这次日本地震造成中国很多车企产业供应链中断而停产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1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发展成就的集大成者,一辆汽车的身上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现代工业发展成就,汽车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高度,就是建立在不断的发明和创新的基础上的。比如,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汽车的诞生;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汽车大规模生产,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电子技术的发明,使得汽车更为快捷安全、更为节能环保,更为智能化,更符合人性特点,材料科学的的发展,使得制造汽车的材料越来越轻,强度越来越高。眼下的新能源潮流,势必将汽车发展引领向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这些都生动地说明,创新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如果将汽车形象地比喻为100这个整数,那么所有的这些创新都是一个个单独的“1”,只有这些“1”的相加,才能有完整的“100”。如钢材,一辆汽车所需钢材为其自身重量的80%,所用部位不同,对钢材的厚度、强度、材质的要求就不同。这就需要相应的生产、研发体系来满足汽车发展对材料不断更新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上装备的现代科技产
品越来越多,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也就越来越多,如电子技术推进了防侧滑、防抱死、导航、高级音响、视频、空调、测速、燃料优化等等。发动机的创新带来了高压共轨、涡轮增压、顶置可变气门等。所有这些“1”的研发、创新都需要专门的研发人员,都需要专门的理论知识体系,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都需要千百次的试验,并不断发展。
除了汽车自身创新技术落后外,我国基础材料工业的研究创新也有很大的空缺。中国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但汽车、飞机、舰艇所需的特种钢材,相当部分自己不能生产,也缺乏研制新型特殊材料的创新机制。比如,冲压轿车车身所需的双面镀锌薄板,对钢板的延展性、镀锌层的厚度,钢板的幅宽、钢板在恶劣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等都有极高的技术要求,而中方的钢铁工业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落后,轧制不出如此高条件的薄板,结果不得不长期进口。以后武钢、宝钢下大力气花高价进口先进轧制设备,才算部分解决问题,但产品在各项技术指标上,与国外先进产品仍存在差距。由于材质的落后,一台同样马力的发动机,我们自制的重量要大大超过外方,自重大又导致发动机油耗增加。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在中国的“100”中,有很多的“1”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是创新基础的差距。
基础理论创新的差距就更大了,基础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是解决“所以然”的重大问题。中国的发动机生产、研制瓶颈一直未能突破,飞机、舰艇、汽车一直患有“心脏病”,中国的特种材料研究总是卡壳,原因皆在于此。反观日本,现在在特殊材料的研究上已经达到材料寿命阶段,即这辆汽车上所用的各种材料均为20年左右寿命,寿命期内各种检测指标完全合格,但一到了设计寿命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材料指标急速衰减,这辆汽车必须报废。这样就保证用户必须买新汽车。创新既节约了原材料,又保证了它的商业利益持续不断。
技术创新最大的特点是原创与继承。创新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随着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循序渐进。比如,汽车刚发明时,仅仅是在车架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人们在感受快捷时,对发动机爆炸般的噪音难以容忍,于是又发明了消声排气管;车轮与车身是刚性连接,行驶时震动大,乘坐极为不舒服,于是人们又发明了减震器和充气的橡胶轮胎;晚上行驶看不见,于是增添了车灯;发动机油耗高,于是发明了各种化油器和节油装置。发动机、底盘、传动、转向、车架、车身的配合如何做到最安全、最科学、效率最高,都是在一次次的观察、思考、总结、试验以及一次次失败的基础上,才有了今天意义上的汽车。将一辆汽车分解开,拿起一个个形状各异,设计精巧复杂的零部件,第一个要问的就是,它怎么长得这个样?它为什么长成这个样?答案很简单,这就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这就是认识深化的结果。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中国的航空工业是在前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断绝了对中方的所有技术援助,不得已,我们只能对人家的产品进行仿制。仿制就是依样画葫芦,你是圆的,我就画圆的,你是方的,我就画方的。你这儿有个洞,我就按照原尺寸在这儿打个洞。在测绘仿制飞机机身框架时,工程技术人员发现有一个洞是空着的,没有用处。没有用处,为什么要打这个洞呢?不明白这个洞是干什么的,但又不知道能不能省掉。基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层层汇报,消息一层层反映,一些高级工程技术人
员也来分析,他们根据自己的科学常识,有的认为是“配重”,即保证飞机平衡而减轻某一处的重量;有的认为是预留安装孔,讨论了很久没有定论。飞机是要上天的,安全为第一要素。仿制飞机时也一定要遵循这个要素。在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不允许做任何改动。于是决定,依照原样,也在这里打个孔。中方的图纸上,这里也有一个相同尺寸的孔。多少年来,这个孔一直延续下来。多少年后,中苏关系解冻。一次,苏方原飞机设计者来华访问,双方闲谈时,中方技术人员提起此事,这位设计者回答:“这个洞是个废洞,没有任何作用,是当时机械操作人员错误操作造成的。”
听了他的话,中方的人员顿时无语。这个故事可以悟出很多道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发明创新一定需要从头到尾的全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从中间接过人家的产品,不了解其所以然,创新也就失去了基础。中国有一位知名汽车企业的负责人曾有一句惊世骇俗的名言:“轿车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个发动机,四个轮子上放上两个沙发吗。”如果是酒后豪言当然无所谓,如果是内心的真实想法,那真是令人无言了。现在媒体上不断地有汽车企业购买某国知名品牌为自己所用的“新闻”。从消费者角度而言,这意味着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品质更高的产品。但从制造者而言,你能够购买知名品牌,但能够购买来人家的核心技术吗?能够购买来人家工程技术人员创新的思维吗?能够知道这个品牌优势的“所以然”并加以改进吗?如果我们买一个品牌,人家再创造一个品牌,我们再买,人家再创造,我们能永远跟在后面买吗?这如同给人家奉献再创造的资金,这种引进又有何意义呢?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花巨资从国外买来磁带录音机技术,等到我们耗巨资建设生产企业,产品刚刚投放市场时,外方又推出新一代“VCD”光盘播放机。于是我们放弃磁带录音机转而进口“VCD”生产设备及技术,等到我们的“VCD”产品开始铺天盖地占领国内市场时,外方又推出改进的“DVD”。于是我们再跟进,引进“DVD”技术专利和设备,耗费巨资的“DVD”技术消化和生产布局完成后,市场上“DVD”取代“VCD”风靡一时。就在很多人对“DVD”的操作尚未完全掌握时,外方电子技术从模拟升级到数字技术,推出数字电子技术产品如“3G”手机、“3D”动画、“苹果ipad”等等新一代的电子技术产品又成为引领市场的先锋。我们怎么办?再买吗?轿车也是如此,由于缺乏原始创新又缺乏技术储备,我们始终无法掌握产品升级换代的核心技术,只能购买享用人家的产品,成为人家创新技术的资金提供者和产品推销地,不断购买,不断落后,这种现状发人深思。正是在此意义上说,自主创新任重道远,需要从头做起,有的甚至要从基础研究做起,对引进技术一定要消化吃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资金短缺是创新的一大拦路虎。任何一件产品从设计到试验到改进定型到批量生产,研发过程需要大量的投资。一辆汽车有车身、发动机、变速箱三大核心部件,有近百个关键总成,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个零部件仅从模具而言,便需要极为高昂的资金投入。上海桑塔纳
[综述 图片 论坛]投产后,车门把手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从李鹏总理到普通用户均对此提出疑问。上汽下决心进行改进。改进成功后,上汽董事长陆吉安称,仅仅对门把手的模具以及相关模具的改进,便耗资一个多亿。汽车行业的人都知道,模具与黄金等重,模具开发离不开数控三坐标测量仪、数控三坐标高精度铣、镗等精密设备和仪器,这些都意味着天价的投资。要解决车身、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汽车电子等三大核心部件,仅靠各个企业自身投资远远不够。
自主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没有具有创新思维的人,一切创新都是镜花水月,看一看我们的教育和人力资源体系,离培养创新人才有着多大的差距呢?
中国的“两弹一星”和军用航空工业都是在国外的严密封锁下发展起来的,航空和航天人在没有技术可卖的情况下,自主创新,硬是拿出了可以与美、俄相匹敌的高技术产品,将日本、欧洲这样的技术强国抛在后面,今天,国家的尊严和安全就靠他们的产品。对照航空航天人自主创新的精神,我们汽车人有何想法呢?
汽车产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支柱产业,要建立自己的不受制于人的汽车产业,我们可以借鉴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依靠自主创新。面对重重困难,可以借鉴当年国家研发“两弹一星”的经验,发挥国家体制上的优势,依靠国家力量,组建国家控股企业参股的模具、发动机、变速箱开发中心,实现国家主导,共同投资的创新体系,最终实现谁投资谁受益,谁参股谁受益。
自主创新需要有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科研创新机构体系,需要大量的团结协作、不畏艰苦、富有创意的创新人才队伍,需要有异想天开的创新思维,需要巨额创新资金投入,需要默默无闻的研究,需要经受得起失败的打击,需要有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需要建立完整的国民创新体系,需要国家的创新政策支持,需要社会对创新的理解与宽容。急功近利,巧取豪夺,投机钻营,唯书唯上都是创新的天敌。
自主创新是人类进步的起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提高中国经济和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最高精神境界。
自主创新是一个艰苦卓绝、艰难探索的过程,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创新也是如此。(徐秉金 欧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