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国际知识课程,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风险应对能力

时间:2019-05-14 21:3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设国际知识课程,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风险应对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设国际知识课程,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风险应对能力》。

第一篇:开设国际知识课程,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风险应对能力

开设国际知识课程,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风险应对能力

江永华(江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212013

【摘要】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正在“跨越式”发展,研究者从管理者视角分析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存在的8种常见风险与基本应对措施,从教育者视角分析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中国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不足与国际知识课程的作用,从而对国际知识课程在教育国际化中的作用给予正确定位,以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风险应对能力。

【关键词】国际知识

留学生管理

风险

二战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实力与技术水平的提升及全球战略的转变,我们逐渐经历了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和信息社会化,走过了竞争要素与时代特征鲜明的现代社会三个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在世界发展不均衡,以经济驱动为主的全球化、一体化,以技术垄断为主的信息化不断受到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学者批评的情况下,围绕“人类普世价值”和“人的自由流动”这一共同目标,教育国际化成为各国的共识并围绕各国独特的文化价值这一根本动因,成为“参与各方的主动选择”。

教育国际化是江苏省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然选择。《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成教育对外开放先进省份”,有两项具体指标:一是到2020年,高水平大学本科生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达5%以上、其他院校达3%以上;二是到2020年,在苏学习的留学生达5万人左右,其中高水平大学研究生中留学生比例达5%以上。要建设教育对外开放先进省份和建设境外人士在中国(内地)学习的重要目标省份,其核心是如何提升江苏省教育对外开放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在这种背景下,从内部人与外部人两种视角,从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在校大学生两类群体,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者与服务对象两种层面分析留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内外风险和问题,尝试运用一种通用性知识手段去提升应对内外风险和问题的能力,是我们高校外事工作人员责无旁贷的职责。

一、从管理者视角看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存在的常见风险与基本应对措施

发展一项事业总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利益与风险共生,教育服务贸易作为一种以“人”为资源的事业,更是如此。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在“跨越式”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过 程中面临着8种主要风险,清醒的认识到这些风险,把握解决和应对这些风险的原则,对于顺利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体系将起到重要作用。

1、政治风险:国家政治关系可能冲击教育服务贸易,这种风险较为少见,但必须给予首位关注。应对措施在于关注国际政治风云,坚决服从国家外交政策,确立多元化招生渠道和生源地。

2、政策风险:来华留学生规模大发展,可能会因为国际、国内原因,使得我国政府从外交大局出发为“规范管理”而出台一些在历史延续性和现实性方面影响高校留学生事业发展的政策。应对措施在于关注国际国内教育动态,坚持“自力更生、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严格按照外事工作程序办事,按照国家政策办事,不片面追求规模而忽视社会效益与国家、民族利益。

3、培养质量风险:留学生培养质量、管理、各国人才需求差异及留学生个人品性等原因,使得所招收的留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产生违背培养目标的结果。应对措施在于加强对生源国经济社会需求的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涵盖留学生招收、培养和毕业各个环节的教育监督、评估等质量保障体系,将专业教学交专业学院负责管理;逐步开展国际专业的质量认证工作;加强图书馆国际化资料建设,完善外语类资料;加强教育国际化知识普及与传播,提升本校师生跨文化交流技能;举办各种涉外活动与培训,不断培养、选拔优秀国际化人才;加强与留学生的交流,以学生社团形式实施对留学生的校园融合措施,建立留学生的联谊会和毕业留学生校友会;严把招生关、入学教育关、培养过程监控关、人才输出关,提高培养质量,提升教育层次,提制留学环境,打造留学品牌,为未来发展和竞争奠定基石。

4、文化冲突风险: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较,存在政治、宗教、民族、非国民身份四大差异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产生冲突,其核心是文化与信仰间的冲突。应对措施在于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各类信仰与文化,建设一支专职的留学生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加强留学生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做到留学生学生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层次化、系统化和留学生信息动态掌握的即时化,按标准配足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

5、个性心理风险:留学生来华后因生活环境的变化容易产生文化休克现象、心理疾病、身体疾病等个性化的风险。应对措施在于要将留学生个性心理风险的疏导与防范工作纳入学校心理中心整体工作,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立留学生个性档案,将来华留学生医疗保险覆盖到全体留学生。

6、资源配置风险:因师资、教学设施的限制,可能导致留学生规模扩大后带来资源配置不足,影响培养质量。应对措施在于要将留学生教学纳入学校教务整体工作,统一配置资 源;将专业学生划归专业学院负责教学管理和培养;由留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研究决定下一年度成建制招收留学生的专业、计划,统筹规划、合理制定留学生规模发展的计划与师资、设施配置,使有限的学校教学资源利用效益达到最大化。

7、市场失范风险:目前国内留学生市场存在一定的无序竞争现象,部分国外中介趁机待价而沽,也有留学生入境后改换门庭,这些都是市场失范的表现。应对措施在于政府发挥主导和监管作用,规范留学生招生程序、市场,防止乱招生、乱转学、乱定价、乱降价、乱回扣现象的发生,分类指导留学生招生。

8、卫生检疫风险:因突发性传染病或者我国检疫部门放宽出入境条件而带来的传染源,会对我国师生密集人群造成巨大健康隐患和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在保护留学生个人隐私与保护师生群体利益、保障导师知情权之间也会产生严重的冲突。应对措施在于严格按照外事工作程序办事,按照国家政策办事,不以数量增长来换取发展效益与国家、民族利益。

二、从教育者视角看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中国大学生群体存在的不足与国际知识课程的作用

目前,整个社会存在一种“浮躁”的心态,“宁愿在宝马车里哭”的择偶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观,“做啥都要讲关系”的庸俗社交观也影响着大学,对我们的育人工作产生一些不良冲击。笔者曾做过“基于管理者视角的高校留学生跨文化沟通效果评价研究”,与不少中外大学生有过面对面的交谈,笔者自身也承担着所在高校国际知识课程“涉外礼仪与交际礼节”的教学工作,深感在当前教育国际化潮流与趋势下,高校本科生在国际化意识与技能方面存在着四大不足,(1)不了解国际交流知识,缺乏国际视野和观念;(2)不能正确理解主权概念,国际交往行为与高校育人目标有悖离;(3)不会妥善运用国际交流技能,对外交往行为存在偏差;(4)不懂得国际知识课程中礼仪与价值蕴含的深层文化信息,文明素养、知识结构有待完善。

国外对国际知识课程的研究起步较早,但专注于高校本科生的国际化意识与技能的研究并不高高在上,处于我们可追赶的阶段。1959年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出版了《无声的语言 The Silent Language》,标志着跨文化交流学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跨文化交流这一门多学科的应用性学科;1981年萨姆瓦等人首次出版了《跨文化传播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形象地描述了信息经过不同文化成员时原始信息的内涵意义发生的改变;1998年Milton J.Bennett编撰出版《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第一次较全面的阐述了跨文化沟通的基本概念,并展现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跨文化交流各方面技能的令人信服的事例;2003年春季,麻省理工学院的Bernd Widdig教授与Lori Breslow教 授根据自身对跨文化沟通的研究开设了专门的“跨文化交流课程”,2005年对此课程进行了修订,以提高学生对跨文化沟通的敏感度,提供知识及技巧来帮助不同文化的人做成功的互动;2004年6月,哈佛大学时隔30年后的再一次课程设置改革方案终于出台,该方案重新设置本科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旨在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人才,其主要内容包含:给本科生以更多的到外国学习的机会。所有本科生必须有“国际经验”,他们在4年的学习中,必须有去其他国家学习、工作、从事研究的经历,“出国实习”成为哈佛大学学子的必修内容。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目前也在逐渐重视提升大学生国际化意识与技能的研究。如2011年1月8日,教育部公布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第18条中提出“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卓越计划高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支持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参与高校使用多语种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积极采取措施招收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工程教育。”中国海洋大学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七项基本原则,其第六条是:加强国内外合作培养,即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合作,建立定期交流及联合培养机制,增加双语教学课程或全外语教学课程的开设比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此外,为落实学校国际化战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国际学术交流和竞争能力,满足国际交流学生的修读需求,学校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体系,引入优质的国际课程资源,引进高水平外籍师资,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和全外语教学课程。

进入“十二五”后,国内教育界开始纷纷着手研究或实践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但主要做法还是让大学生如何走近外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输出型、外向驱动式教育,没有从大学生群体自身出发,从内部人角度来研究该问题。

这些关于“高校本科生国际化意识与技能”的研究依然处于理论探讨的阶段,缺乏实证数据和案例支撑,且依旧集中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多从跨文化教育管理研究者或留学生管理机构层面以研究文化适应性问题为主,较少从来华留学生接触最广泛、交流最平等、联系最密切的本科生群体来具体研究该群体国际化意识与技能有效提升的某种方法、内容和具体举措,无法满足日益丰富的教育国际化事业发展实践需求。

从人类活动的趋势,以及人类知识发展来说,如今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持有不同世界观、价值观、思想语言、风俗习惯的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相互理解和交往,如果没有良好的国际化意识和技能,缺乏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行为,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环境、思想语言、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必然给管理带来很大的障碍。笔者在长期从事国际知识课程教学过程中,从教育管理实践者的角度,以高校本科生这一最基本的和最广泛的受众为对象,探索和分析高校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提升本科生国际化意识与技能的某种有效的方法、内容和具体举措,以期对教育开放事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笔者通过国际知识课程的开设,寻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其最基本的和最广泛的受众——本科生国际化意识与技能提升的某种有效的方法、内容和具体举措,达到构建1种和谐,实现2项拓展,防范3类风险,创新4个转变的效果。

构建1种和谐:和谐的国际化氛围。技术进步和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中外大学生跨文化学习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但同时也为这些活动带来许多不可预期的反应,很可能A国的留学生在B国学习期间因沟通问题导致小的冲突,结果因为该生在网络上表述了自己受到的伤害,被C国的留学生加以渲染,最终导致两个信仰世界的惨烈冲突。此外,人类出于解放自身的渴望,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教育跨境或跨文化学习者。根据约哈里的窗口理论,交流双方对于彼此信息的了解,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目区、隐蔽区和未知区。在进行教育跨境或跨文化学习和生活的时候,是最有利于一个人全面认识内在与外在的时机。人类越是靠近便越是会产生各种冲突,而开设国际知识课程将是探索缓解各种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且这种课程有利于使得未来世界的主宰者们彼此在年轻的时候,或者在迷惑的时候了解到对方并彼此尊重,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认识和行为,从而更加准确的理解彼此发出的信息,避免冲突,构建和谐。

实现2项拓展:拓展本科生的国际视野,拓展本科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建设教育对外开放先进省份和建设境外人士在中国(内地)学习的重要目标省份,其核心是如何提升江苏省教育对外开放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提升最基本的和最广泛的受众——本科生的国际化意识与技能,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

防范3类风险:文化冲突风险,管理失范风险,个性心理风险。文化冲突风险,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比较,存在政治、宗教、民族、非国民身份四大差异因素,而这些因素产生的冲突其核心是文化与信仰间的冲突。开设国际知识课程将有利于在校中国大学生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各类信仰与文化,防范此类冲突,有利于发挥中国学生参与留学生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加强留学生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对留学生学生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层次化、系统化和留学生信息动态掌握的即时化起到有益补充。

管理失范风险,留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要严格遵守“内外有别”的原则,有些人提出“趋同管理”,这种提法既是未了解到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性,也是对国际、国内学生管理工作 的差异不了解而提出的冒失之语,会产生很大的管理失范风险。我国学生管理体制与国际上较通行的留学生管理体制有根本差别,表现为:我国的培养目标是“接班人”,而国际做法是培养“现实的或潜在的利益维系者”;我国的人才培养要求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而国际做法是“国际事业竞争者”;我国是大学专职政工管理为主,国外是社会法制管理为主;我国是外国人“超国民”身份管理,国外是“法无贵贱,律无强弱”的制度管理;我国大学生是“保姆式”独具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国外是“尊重合作式”按照国际惯例去做的管理模式。开设国际知识课程就是在管理模式上把握“内外有别”的原则,在管理过程中遵循文明生存的第一定律“保持多样性”的规律,传授涉外知识,明确外事工作流程,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维护国家、民族利益。

个性心理风险,留学生来华后因生活环境的变化容易产生文化休克现象、心理疾病、身体疾病等个性化的风险,开设国际知识课程有利于通过朋辈友人,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做到对留学生个性心理风险的有效疏导与防范。

创新4个转变:变封闭为开放,变安稳为进取,变迷茫为坚定,变多思为笃行。我国一般高校的本科生,与部属高校,特别是985高校相比,存在安于现状,考试只求过关,学习只为找个工作等非常现实和功利性的现象,而开设国际知识课程就是为了改变这些现状而做的有益尝试。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国际知识课程的开设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想法,朝向这样一种目标做的有益尝试,笔者相信,当世界一流大学纷纷将国际知识课程的开设作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的手段之一,作为促进有效沟通和理解的手段之一,作为构建国际课程体系和国际氛围校园的手段之一,那么,我们同样开设国际知识课程必将对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风险应对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篇:关于如何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关于如何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风险应对处理是体现风险管理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凸显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的核心环节之一。风险应对能力关乎整个风险管理质量和效率的体现。为此,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也是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是要开展风险特征指标的解读和应用指导专题培训会议,解析风险特征指标和不遵从行为之间的内在规律性,指导风险特征指标在风险应对过程中的实践应用;

二是要发挥专业管理机构层级高、信息归集跨度大、跨区域沟通协调及情报交换能力强等比较优势,逐步提高对省、市域范围内,跨区设置机构或存在关联交易纳税人风险应对工作的统筹组织实施能力;

三是要针对大企业、中小企业行业、跨国交易等纳税人类别和特定事项分类,研究总结相应的税收风险应对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分类风险应对的专业化水平;

四是要继续做好税收风险应对操作模板、指南、典型案例等知识成果的收集、整理、研究、归纳工作,为一线开展风险应对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知识支撑;

五是要通过规范应对流程管理,探索采取项目化管理、“菜单式”应对等方法措施,不断提高税收风险应对过程的综合管理能力。

第三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最有用 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

文章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安阳日报 更新时间:2011-5-12 10:53:16 字号:T|T

今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多发期和高发期,这对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能否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有效避免和减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是衡量我们各级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和应对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一案三制”建设,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应急管理队伍不断加强,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可靠保证。但也应看到,当前我市的公共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一是自然灾害进入多发频发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突发性、复杂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重加大;二是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尽管没有大的安全事故,但小的事故仍时有发生;三是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事件防控难度在增大;四是社会矛盾多样,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在增加。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更加注重应急管理工作,才能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有效防灾减灾,才能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适应形势新变化,顺应时代新要求,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夯实基层应急基础,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常态化,不断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各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制建设,人员编制要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要进一步强化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打破部门界限,衔接、统筹、调动各种资源,实现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依法落实各级各单位突发事件隐患排查监控责任,完善对各类隐患的排查、登记、评估、检查、监控制度。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完善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发布、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工作,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我市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方面,要提高应急预案的覆盖率,下大力推动基层单位的应急预案建设,尽快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强调预案进基层,关键是要使预案深入人心、体现在应对行动中,注重各级各类预案的衔接与配套,形成完善的预案体系。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反思近年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及时组织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不断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三、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各地要针对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领域,抓紧编制“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策划并实施一批重大应急项目,全面提高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一是根据本地区的主要灾种,把防灾减灾纳入城乡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对重要基础设施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严格落实抗灾设防标准。二是建立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加强地方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实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确保应急保障物资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三是加快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多系统之间的相互对接、信息共享,提高应急指挥的科学性和应急处置效率。

四、突出抓好基层应急队伍建设。要不断深化应急救援工作试点,突出抓好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县级以下要依托乡镇专职、志愿消防队伍和保安力量等,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突出专业优势,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广泛组织不同层次的应急演练。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协调作用,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队伍之间的联动机制。

五、依法做好应急处置和宣教工作。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规定,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事发地政府负有统一领导组织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产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全力配合事发地政府做好应急处置工作。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提升社会动员能力,并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宣传普及突发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风险意识,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强化领导,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有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更要有科学指挥、果断处置的能力。一是要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二是要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要具有快捷反应的能力。四是要具有组织协调的能力。五是要具有总结反思的能力。

应急管理事关民生,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要把应急管理摆到重要位置,严格实行责任制,明确任务,分解目标,细化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快速反应、高效运转。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第四篇:关于申请开设通用职业能力课程的报告

关于申请开设通用职业能力课程的报告

院领导:

为切实加强就业指导,我处提出引进通用职业能力课程,利用校外资源进行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现将我们的工作思考和通用职业能力课程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院发展与品牌建设的需要:

学生就业与发展情况是我院发展的基石和看不见的强劲推力,学生良好的就业和发展情况必将给我院带来口碑效应,必将带来生源的增长、社会的认可。从建院之初到现在学院在稳步发展,但不可否认我院尚未建立本院的学科优势,我们的学生走出去将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得他们具有竞争力?我们怎样给自己的学生在目前的既定条件下给予他们有效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我们的学生不与一本二本的院校学生比专业优势,而且专业知识的更新非常快,如果我们的学生具有显见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这样的学生用人单位更欢迎。

二、学生就业契待扎实有效的指导:

大学生就业难的根结点在哪里?在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与社会用人单位要求的脱节。许多用人单位招了应届毕业生要进行入职培训,有些单位不愿意要应届毕业生。如果我们尽早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对学生以后作为一个职业人应该具有的通用职业能力如自我认知、目标管理、情绪管理、沟通、时间管理、融入组织、团队激励等进行培养和训练,在学生离校前再进行职业

礼仪、面试方面的训练,这样的课程体系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我院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三、通用职业能力课程相关情况介绍:

通用职业能力,即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单位都需要具备的通用的职业能力,通过自我认识和规划、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融入组织、团队激励、团队领导力等版块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职场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通用能力。通用职业能力是具有共性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因此,它们往往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更重要的、最基本的技能。

通用职业能力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在讲授的同时进行学生的能力培养训练,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即是不管在哪个行业就业作为一个职业人能够胜任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做好除专业知识外具备基本职业能力的就业前准备,打造能为社会接受、有适应工作的合格职业人,从而助力于塑造学院的品牌和教学特色。

我们所要引进的通用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特点在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科学的课程体系。学生参加学习后也可自愿参加通用管理能力考试鉴定,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技术指导中心通用管理(职业)能力证书。

据了解,南京晓庄学院、扬州大学、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部分高校近一两年来也相应引进校外资源开设类似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我处考虑这快工作要相应走在其它院校的前面,以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来促进我们学院的整体发展,努力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

具体课程计划和所需费用附后。

学工处

二O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第五篇:公务员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初探

提升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务员通用能力建设学习体会

在《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中,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被确定为我国公务员应该具备的九项核心能力之一。为何党和政府对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建设如此重视?公共突发事件又具有何等的威胁性?当前我县基层组织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建设现状如何,应该如何改进和加强呢?下面本人结合这次全省组织的公务员能力建设,就提升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问题谈一点体会和认识。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像阴霾一样笼罩在国人心头,让人至今仍记忆犹新。“非典”疫情的暴发,对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科学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成为全新的课题。有人说:瘟疫在古代是灾难,在近代是战争,在现代是考场。现代的公共突发事件考验的不仅是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更多的是考验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科学应对能力。因此,提升公务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就当仁不让地成为公务员核心能力建设重要内容之一。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公共突发事件高发的严峻现实

公共突发事件,一般指突然发生,对全国或部分地区的国家安全和法律制度、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已经或可能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公共事件,是指超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

1处理的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我国一是国土面积广、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二是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如果处置失当,有可能会出现社会危机。公共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威胁性,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遭到破坏,使公众生命受到威胁,造成社会的局部动荡和混乱,而且会导致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还会给人们心理造成无法用量化指标衡量的负面效应。所以,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严峻挑战。

二、当前我县乡镇基层公务人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建设现状 在当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下,强调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构建民主、服务、责任政府,应对并处置好突发事件是各级政府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公务员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这个动态过程的控制者,也是整个管理过程的实施者,因此公务员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是衡量公务员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只有大力提高公务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但是,当前我县乡镇基层公务员的应急能力虽然在不断改进,但距离现实的需要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危机意识淡薄

在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凸显出公务员危机意识的严重缺乏,对可能引起危机的不确定因素、危机爆发的征兆、信号和结果等迅速敏锐地判断和掌握,对危机的严重后果认识不清,危机意识淡薄,注意不到群体性事件新动向,对潜在的和己经发生的危机缺乏警觉性和应变力, 没有积极主动地在提高应对能力上多下功夫, 这样当然就无法做到积极、主动、有效应对,面对突发危机难免力不从心,措手不及,指挥不当,从而工作滞后、被动,以致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使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处于被动局面。应对能力不强

第一,缺乏沟通意识和能力。主要表现在:不能与上级部门及时沟通,不报、瞒报现象严重;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顺畅,部门协作不够完善;与媒体的沟通不够完全,要么封锁消息,要么虚报危机的真实情况,使媒体不能真正发挥正确引导大众的功能;缺乏与受众的沟通,失去了很好的处理危机事件的协作力量。沟通能力的缺乏往往使小的事件发展成大范围的灾难。第二,缺乏迅速反应的能力。面对危机事件不能预测到它的严重性,也不能作出迅速反应,贻误最佳的处理时机,造成危机蔓延。第三,缺乏全面系统的工作意识和能力。忽视了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闭合系统的理念,尤其是不重视恢复阶段的工作。工作有始无终,不能很好地巩固处理结果,甚至会导致危机的再次发生,同时不利于危机事件处理经验的总结。

三、如何有效提升公务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主动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及知识储备

1、增强公共危机意识,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重点要强化公共危机学习,增强公共危机意识,强化心理训练,这样遇到突发事件时才能沉着应对,科学预防。加强学习,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贫乏、心理保守,遇事往往容易慌张,因此要通过学习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储备,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觉性。一是要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理论。伴随着公共危机管理相关理论的增多,作为公共危机管理主体的公务员要全面学习这些理论,以达到对危机管理理论有全面认识的目的,搞清各个理论环节之间的联系,重点掌握危机管理中瓶颈环节的理论,只有这样公务员才能够在危机发生后,对事件有清醒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事件的处理过程。二是要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知识。如传染病防治、火灾抢险、洪涝灾害的防范知识,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等。三是学习本地经常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民间应急措施的知识,注意挖掘、整理和利用民间的经验。四是注意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五是学习突发事件应急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在法治化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二)强化实践磨砺,提升综合应对能力

《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方面对公务员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①有效掌握工作相关信息,及时捕捉带有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制定可行预案,并争取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②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和处理不同利益关系;③面对突发事件,头脑清醒,科学分析,敏锐把握事件潜在影响,密切掌握事态发展情况;④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整合资源,调动各种力量,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据此认为,公务员应当着重培养敏锐判断、快速应变能力;掌控、驾驭全局能力;有效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处变不惊、科学决策执行能力。要把突发事件摆到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谋划,防止急于求成,一味地就事论事,采取粗暴手段强制处置。要坚决避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的现象发生。要强化服务意识,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时刻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群众考虑,及时采取控制和补救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要在危机面前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因情施策,区别对待,群策群力,寻求最佳方案,科学决断、冷静应对。

总之,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公共危机事件得到全面合理的处理,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公务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建设,着力提高公务员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和谐临泉的快速崛起!

下载开设国际知识课程,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风险应对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设国际知识课程,提升留学生管理工作风险应对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行政能力素质教育作业》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姓名:*** 学号:*** 教学班学生序号:* 任课教师:方胜虎 联系方式:*** 浅析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小编推荐)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摘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投资风险、财务风险、销售风险、外汇风险、法律风险等等。在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电信社会渠道经理能力提升课程

    移动在渠道发展方面经营多年,一直是一家独大、竞争对手非常弱小的局面,可谓具备独天得厚的优势。但是从2010年开始, 3G时代,电信、联通对于渠道建设日益重视,积极投入大量人力物......

    提升基层组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的能力

    提升基层组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的能力 孤树镇孤树村八间房村选聘干部 周春辉 通过参加这次中青年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学习了赵秋英老师讲解的“加强危机管理,提......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研究(5篇材料)

    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研究 周多刚 贾锡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 300191;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7 )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技能提升》课程大纲

    《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技能提升》课程大纲 【课程对象】: 1.董事长、总裁及其它董事会成员2.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等高管 3.首席危机官(危机管理小组组长)4.公关部经理 5.新闻发言......

    《移动终端销售能力提升培训》课程方案

    《移动终端销售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移动终端销售能力提升培训 课程背景: 终端营销能力对于新时代的运营商市场竞争至关重要。特别是中国移动已经成立了独立运营的终端分公司,......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网络课程学习总结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网络课程学习总结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学生的培养上不断加强其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