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切实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
切实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
——嘉禾县人民检察院 欧阳辉
在我国的宪法体制中,检察机关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照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负有对民事行政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神圣职责,其目标是通过行使民行检察权,对违法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予以纠正,监督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司法公平与正义。
一、民行检察监督的立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民事抗诉制度是一九九一年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的。(因行政诉讼法基本上是照搬民事诉讼法的,这里主要以民事诉讼法为例)一九九一年民事诉讼法“总则”第十四条规定了“检察监督原则”,即“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而第一百八十六条至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了检察机关通过对有错误的生效判决、裁定提起抗诉,来体现检察监督原则。这一规定将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以诉讼程序加以落实,这是一九九一民事诉讼法较之于一九八二年民事诉讼法只规定检察监督原则而未规定任何配套程序的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自此,抗诉成为检察机关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主要方式。并由于民事诉讼法将其在审判监督程序 中予以规定,因而抗诉具有了法定性、规范性、监督的后果强制性等特点。二OO七民事诉讼法修改时,对于检察机关抗诉制度的修改仅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将抗诉事由进一步具体化,与当事人的申请再审的事由统一起来;二是限定了法院对抗诉案件裁定再审的期限和再审法院的级别。显然,这次修改对于解决抗诉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缺乏针对性。目前,现行的民事抗诉制度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民事诉讼法的总则规定与分则规定存在矛盾,导致检法存在分岐。显然,作为监督对象的“民事审判活动”范围远远大于“生效判决、裁定”。在理论上,出现了检察监督与当事人处分权、检察监督与司法独立、检察监督与诉讼效率等矛盾和冲突,并引发抗诉乃至关于民事检察监督存废的激烈争论;二是抗诉当事人申请再审启动再审的主体身份混同,抗诉与申请再审功能重叠。很多人是将民事抗诉作为当事人的救济途径来认识的。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实施后,有相当一部分抗诉案件是被法院驳回后当事人又向检察院申诉的。检、法两家对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把握标准不一,不仅造成法院、检察院大量重复劳动,浪费司法资源,而且使法院的裁判和司法权威受到更多质疑,不利于当事人对正确合法的生效判决服判息讼。三是抗诉作为诉讼程序缺乏必要的规范,我国民事抗诉制度规范不足,需加以改善。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因诉讼法中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只规定了法院再 2 审,没有规定审理期限,有些法院就采取消极拖延的方法,长期不开庭审理,拒绝检察院查阅审判卷宗;而有些检察院为了片面追求抗诉率,做当事人工作要其放弃正常的上诉而向检察院申诉,由检察院进行抗诉。
二是就权利效力而言,民事、行政检察几乎不存在任何权力特征。因为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只是提起再审程序,依然是由法院进行自身纠错,检察机关并不具有直接纠正的权力。再审结果实质上取决于审判机关的自身态度。因为监督的基本含义是监督者督促被监督者履行职责和义务,一方面有督促之责,另一方面则要求监督者不可越位代行其责。
三是法院审判方式改革从《民事诉讼法(试行)》的以调解为主,改变为新《民事诉讼法》的“谁主张谁举证”。证据的来源改变了,原来是“当事人动动嘴,法官跑断腿”,虽然费时费力,但来源相对可靠,而改革后强调当事人举证,而举证的时间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庭辩论结束前,缩短到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一个月。而且举证质证认证环节不规范,无限制地扩大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得检察监督抗无可抗。
四是两院从业人员数量素质的不对等性。就湖南省全省而言,检察从事民行的人员为四百多人,法院从事民行审判的 人员为三四千人;且检察人员从事民行检察的人员时间普遍较短,而法院从事民行审判的人员一般都在十至二十年以上,审判经验较足,加上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扩大,一般检察抗诉的案件维持原判的较多,且时间拖得长,与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和期待存在很大差距。
二、“两高”会签文件的背景
人民群众要求检察机关加大监督力度的呼声很高。据悉,2011年全国“两会”收到要求检察机关加大民事行政法律监督力度的议案、建议、提案就有20多件。
据统计,2010年,全国检察机关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2139件;对涉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督促起诉33183件,支持起诉21382件;对认为裁判正确的44201件申诉案件耐心做好服判息诉工作。
近年来,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虽有很大的发展,但在检察工作全局中仍然是薄弱环节,民行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长期以来,民行检察工作受制于三大瓶颈,影响了监督职责的全面充分履行。首先,法律规定缺失是最大的难点,直接导致了检察机关难以开展相应的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其次,现行法律有关民行法律监督的规定过于原则,造成实践中出现难以操作的问题。
第三,地市级以上检察院民行检察部门案件多,任务重,人员严重不足;而基层院民行检察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和素质等方面与工作要求还很不适应。
当前,人民群众对司法不公、不廉、不严的问题时有反映,尤其对一些民商事案件裁判不公的问题反映强烈。党的十七大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了重大决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政法委将完善民事审判、行政诉讼和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的范围、程序列为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求“完善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和民事执行工作实施法律监督的范围和程序”。在中央政法委的领导下,“ 2010年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简称“两高三部”)会签公布了《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文件;2011年3月10日,两高会签公布了高检会[2011]1号《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和《关于在部分地方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两个司改文件,并联合召开座谈会部署文件的贯彻落实。
两个文件会签后,民行法律监督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和科学、有利于检法两家通过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达到 互促共进目标的参考模式。《若干意见》规定了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监督的范围、程序。《试点通知》可以说更有开创意义。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两高”就开展民事执行监督试点的范围、方式和程序达成共识,并规定对于国家机关等特殊主体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人民法院因不当干预难以执行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相关国家机关等提出检察建议。两个文件的会签,具有三方面的意义:表明了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民事执行进行法律监督的积极态度;弥补了现行法律的不足,增强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为正在进行的相关立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司法实践基础。
2010年11月27日,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目前,已经有24个省级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决定,要求加强诉讼法律监督,其中有12个明确要求加强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一些地方法院也与检察院就民事执行活动监督会签了文件。
三、加大宣传执行力度,推进民行工作发展
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行检察是检察工作中 相对薄弱的环节。党的十七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切实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关注和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湖南省人民检察院作出了构建“以抗诉为中心,坚决慎重调查违法行为,积极稳妥开展执行监督,依法有序探索督促(支持)起诉”的多元化监督格局的工作部署。而多元化监督格局就是要整合全省检察机关民行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在全省三级检察机关实行任务分解,工作各有侧重。具体为省院以抗诉为重点,市级院以办理提请抗诉案件为重点,县级院以办理违法行为调查、督促(支持)起诉、执行监督为重点。今后,民行检察监督的工作不单是以抗诉为主,还增加了司法人员违法行为调查,包括司法人员收受当事人钱物、接受宴请、办案程序方面、实体方面违法、执行不力等问题,经举报都可对司法人员进行调查。发现问题的,检察院有提出检察建议限期改正;建议更换办案人员;通过组织程序上报运用调查结果等权利,涉嫌犯罪的,将移送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立案查处。对于公益事 业受损的、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受到侵害等案件,民行检察部门将开展督促(支持)起诉,最大化的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检察机关尤其是要着力把握民行检察工作面临的历史机遇,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两院三部文件和两院文件,学习领会高检院二次民行工作会议、《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和省、市民行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院当中掀起学习、宣传、调研、执行的新高潮。
要向县委、人大和政府及相关单位作好汇报和座谈。要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作专题汇报,争取由县人大转发有关文件或制定有关决议;通过向政法委汇报争取在全政法系统招开有关座谈会,传达有关精神和布署下步执行工作;要及时与法院作好沟通和座谈,取得法院的理解和支持,争取两院会签有关文件,建立起健全正常有序的工作机制,实现良性互动,保障检法两家协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权威;要积极与司法局、法制办取得了联系,召开由法制办、司法局及所辖基层股、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从业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传达有关精神,聘请相关人员作为人民检察院联络员,扩大宣传和增加线索来源。
民行检察部门要通过线索和自身发现案件,重质不重量,开 展好司法人员违法行为调查、执行监督、督促(支持)起诉,在实践中边干边学,边学边精,及时总结、调研。
通过强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促进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维护和提升执法公信力。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加强对诉讼活动中程序违法行为的监督,促进审判权、执行权的规范行使。善于发现申诉案件反映和隐藏的执法不公、不廉问题,及时移送职务犯罪线索,提出加强整改的检察建议,推动惩治和预防执法、司法腐败。积极开展类案监督研究,使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由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拓展,促进公正司法。
2010年7月13日
第二篇: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自查自纠活动方案
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自查自纠活动方案
(反贪局部门)
写作格式
1、企业/部门/个人的基本情况介绍
2、本次自查的依据,自查范围和内容
3、自查中发现的问题
4、整改措施及整改计划
5、结尾,一般用语:特此报告
2写作要求
(一)明确报告出自何种角度,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写。
(二)报告中的文字表述要实事求是,既要肯定成绩,又不能虚报浮夸,凡是用数据来说明的事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
(三)报告撰写过程中,以上行公文体裁(报告),把握客观性、陈述性叙述。文字要简练,避免重复,用语要准确,切忌词不达意,文字冗长。
(四)作为汇报材料,在会议中领导使用的文稿,可不写称谓和落款,正式上报的方向可根据相关要求决定是否添加称谓和落款以及正、副标题、报告人单位及职务等。
今年以来,我严格按照上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本院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学习和教育,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带领院党组一班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共同营造勤政廉洁、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
一、抓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要情况
⒈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增强责任意识。一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到全院工作的突出位置,纳入到全院总体工作思路当中制定了《县人民检察院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及奖惩措施,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纯洁干部队伍、维护司法公正的头等大事和重要的政治任务狠抓落实。二是落实领导责任,成立了县人民检察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副职领导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责任网络。并按照工作分工对党风廉正建设工作进行了细化落实了检察长、副检察长和科室负责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层层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落实了具体的责任人真正做到责任、工作、指导、监督、追究“五个到位”,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管理模式。二是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全院干警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对责任制的检查同干部考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考核中实行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对因工作抓得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按照制度层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⒉坚持以加强思想教育为基础,切实提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意识。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我院党组始终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加大治本力度,注重在打牢思想基础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形势,结合工作实情、行业特点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一是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理论灌输和专题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与预防性相结合,把小事当大事抓,把苗头当隐患抓;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逢会必讲,常抓不懈;正面疏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做到警钟长鸣。二是积极开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今年我院根据县委及上级院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学教”活动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在全院干警中积极开展公正执法教育、思想信念教育以及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和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在今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院被县上评为先进集体,受到了县委的表彰。三是树立典型,发挥榜样作用。我院十分注重学习执法如山、不谋私利的先进典型和敢于碰硬、顶住说情风、默默奉献、甘于清贫、勤廉兼优的优秀人物事迹,使全院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通过组织学习全国模范检察官刘邦闹、方工、白云等同志的先进事迹,使全院上下形成了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争先进和做好事氛围越来越浓。在“”中梁岩崩事故抢险救灾工作中,我院被评为先进集体,两名干警被评为先进个人,受到县委、县府的表彰。四是认真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坚持日常性对干警进行针对性批评教育。我院结合各项教育活动的开展,根据不同时期干警的思想状况,对干警的思想作风建设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使部分干警存在的作风散漫、办事拖踏、马虎从事的状况得到了根本好转。
⒊整章建制,完善制度,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约束力。从加强管理、强化纪律、严肃查处上入手,一是建立内外监督制约机制。今年,我院在过去已有的《加强八小时以外思想政治工作意见》、《案件跟踪监督制度》、《中层以上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廉政谈话制度》、《廉洁自律评议、考核、追究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基础上,又研究制定了《二○**年党风廉政建设规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分工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干警的教育、监督和管理,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二是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今年我院组织人员对历年来的刑事赔偿案件进行了专项清理,检察委员会对清理出的案件进行了逐案分析总结,查找发生错案的原因,研究减少和杜绝发生错案的对策,根据查找出来的问题对本院原《错案责任追究规定》和《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修订补充,强化了对错案责任的追究,规范了检察委员会议事规程。
⒋加强监督,切实规范执法行为和执法作风。一是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对办案工作严格实行“一案三卡”的追踪监督管理,对重大案件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并加强干警八小时以外和办案第一线廉政建设的管理;二是严格规范案件管理,今年我院根据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职务犯罪侦查办案规则》,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起诉案件质量标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以及《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两高一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等工作规定,积极探索构建适合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捕诉工作方式等机制建设,从程序和制度上保证案件质量,促进我院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坚持开门搞建设,把听取人大代表意见作为吸纳人民群众呼声的一个重要渠道,坚持经常性走访代表,召开座谈会,邀请代表视察工作,认真听取批评、意见和建议。在每年的“两会”期间,我院派出工作组深入到各代表团收集征求意见,在各项教育活动中,我们深入到各机关、单位、乡镇走访,发放征求意见函,现场接受群众意见,在报刊、电视发表公开信、公布举报电话,在街头设置意见箱等,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及我院干警在执法思想、执法观念、执法作风、执法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意见梳理归纳成书面印发给全院干警对照检查,落实整改。
⒌坚持学习制度、勤于学习,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周星期五定期组织全院干警参加的学习、讨论、交流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及检察人员职业纪律、职业道德的学习,对干警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并要求全院干警学习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记录、有考核、有学习心得,以增强学习的实效。二是完善了《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在民主生活会上,每位党组成员都把自己坚持党性、端正党风、维护党纪特别是保持廉洁以及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重要汇报内容,开展批评“直呼其名、直言其事、直指其过”,扭转了我院民主生活会会风差、说话软、精力不集中,自我批评只谈情况不及痛处、批评别人含糊其词拐弯抹角等不良现象和庸俗习气,使民主生活会达到了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班子成员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坚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小组的组织活动,经常性主动到业务科室听取干警对自己个人及分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广开言路,吸纳意见,自觉接受干群监督。四是组织全院干警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在我院经费十分紧张的条件下挤出资金为干警购买廉政教育学习资料,将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上级检察院近年来制定的有关党纪、检纪及廉洁自律规定汇编成《廉洁从检手册》印发给全院干警学习,使全院干警不断增强廉洁从检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五是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和各项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干警不断增强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本领。我院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干警的思想状况和工作实际,多次有针对性的组织干警集中学习和自学政治理论和检察业务,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
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
⒈坚持学习制度,加强理论修养。按照县委和本院党组的安排,自觉按要求参加了两级中心学习组的集中学习,主动参加了机关支部的集中学习,积极投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中。在今年我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个人撰写学习心得篇,调研文章篇,读书笔记万余字,还为全院干警讲解了《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的专题党课。同时坚持做好经常性的个人自学,学习中注重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不断加强总结,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促进工作的健康发展。
⒉坚持公正执法,反对司法腐败。在执法办案中,严格执行“两法”和办案纪律规定,自觉遵守高检院、重庆市院廉洁从检硬性规定等职业纪律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增强反腐败斗争意识,将反腐败工作变为自觉行动,融入日常生活、工作之中,时刻绷紧这根弦,防微杜渐,坚持廉洁从政,始终践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做到了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具体体现在工作中的“三无现象”:无收受财物现象,在节假日期间和办理婚丧喜庆等事情上都能够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从未发生过利用节假日和婚丧喜庆等事宜收受礼金礼品、借机敛财等违纪行为;无以权谋私、以案谋私现象,严格依法办事,没有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决杜绝执法办案中的腐败行为。在管住自己的同时,还加强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坚决不允许他们打着单位的旗号谋取私利;无奢侈浪费现象,自觉按照中央、市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各项规定,一律按照少花钱、多办事、成大事的原则进行办理,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行为。
⒊坚决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对单位的各项重大事项工作,无论是党组议事,还是对重大案件的讨论决定,都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和办案规程办理,并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尊重班子成员意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从不搞一言堂,以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水平。对单位人员的职务调整、岗位安排等,都是在群众推荐基础上,经过组织考察,由负责政工、人事的同志提出初步意见,经集体研究后报组织部门审批,没有违反组织程序进行。
⒋树牢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年先后深入到尖山、文峰、凤凰等地与干警一起开展各项检察工作,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决群众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在教育活动中,带头深入基层访贫问苦,为贫困群众和下岗职工捐资近元,并组织倡导全院干警为贫困乡镇和群众捐助洋芋种、农肥以及现金等价值万元。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认真坚持了每月的检察长接待日活动,热情接待和妥善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先后接待和处理来信来访多件(次)。
⒌广泛交心谈心,接受干群监督。在工作中,我十分注意发扬民主,相信和依靠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积极组织召开和参与民主生活会及所在党小组的组织活动,坚持不定期与干警进行交心谈心活动,以接受批评和开展自我批评的诚意,引导他们坦诚相见,畅所欲言。对待群众的意见,都能从促进工作健康发展的高度,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积极态度虚心接受,认真对待。
第三篇:开展“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自查自纠活动情况汇报
开展“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自查自纠活动情况汇报
根据市人民检察院《深入开展“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自查自纠活动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在市检察院、城区政法委的指导下,为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水平,促进公正执法,保证各项检察工作的健康发展,我院本着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精神,自2014年12月开始组织开展了 “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自查自纪活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为自查自纠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市检察院和城区政法委对活动的部署下发以后,我院立即召开了党组会、中层干部会和全体干警会议,传达学习文件和会议精神,迅速在我院部署开展“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自查自纠活动。在院党组专题会议上,党组决定把自查自纠活动作为正本清源,革除弊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加强检察建设的良好契机。要求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实现检察工作的新发展,开创检察队伍建设的新局面。在全院干警大会,系统地学习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从分析本院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现状入手,深入浅出地说明自查自纠活动的深远意义、自查自纠的重点和加强基层院建设的目标。使全体干警充分认识到,这次自查自纠活动是全面推进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的需要,是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需要,是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及时地把干警思想引导到上级的部署上来,使人人明确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工作重点、方法步骤,从而增强了每个干警集中精力投身自查自纠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在全院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和人人支持活
动的浓厚氛围,为保证自查自纠活动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为抓好活动各项内容的落实,我院制定了《自查自纠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燎为组长,副检察长、政工科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自查自纠活动领导小组和自查自纠活动督导组,设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实施“一把手”工程,检察长亲自抓,分管副检察长按工作分工进行督导检查,自查自纠活动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综合指导工作,公开了专门机构的电话,在组织上保证了自查自纠活动善始善终有序健康地进行。
二、围绕自查自纠重点,深入查摆个人及部门存在的问题
按照《实施方案》的部署,我院这次自查自纠的重点部门和环节是职务犯罪侦查、公诉、侦查监督、民行和控申;自查自纠的主要问题是理想滑坡道德缺失的问题、徇私枉法、以案谋财的问题、违法办案粗暴执法的问题、玩忽职守压案不办的问题以及以权压法、违法干预办案的问题。围绕这些重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逐项工作、逐个环节、逐个岗位地进行深入查摆。在查摆中,采取外部开门查摆、内部自查自纠、组织抽查检查等形式,以保证查摆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一是开门征求意见。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函100余份,走访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发案单位等16个,召开人民监督员、执法监督员座谈会1次,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公开电话1部,共征求意见建议20余条。另外,我院还通过我院官方微博,发布活动信息,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广泛征求和虚心听取群众对我院和我院干警在执法、司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二是部门个人自查。各部门、干警个人紧密联系本部门、个人实际,逐人、逐案、逐事的进行查摆,对近十年以来的涉检上访案件、错案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各部门自查情况报院活动办公室备案,个人自查情况交部门备案。三是组织巡视督察。院自查自纠活动办公室牵头组织,分管检察长带队,组织政工、纪检等部门人员成立督查队伍,不定期对各部门活动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进行自查自纠情况汇总,防微杜渐不断提升从检水平
经我院认真对照自治区院《关于在全区检察机关深入开展“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自查自纠活动的通知》(桂检发纪字(2014)16号)以及中央政法委“四条禁令”、高检院“九条卡死硬性规定”、“六条规定”等规定进行查摆,我院对自身执法自查的总体评价是:案件数量比较多,案件质量比较好,办案效率比较高,办案水平比前几年有较大进步,没有出现《实施方案》中列出的五类重点问题。
一是无循私枉法以案谋财现象。无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等不良反映,无以罚谋财、“钓鱼执法”做法,无贪图私利,吃请受礼等乱作为行为。二是无违法办案粗暴办案现象。特别是自侦部门能规范审讯,无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办案不透明、程序不公正等侵犯群众合法权益行为发生。三是无玩忽职守压案不办现象。对受理的案件线索能在规定时间,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置。没有刑事申诉、信访案件该受理而未受理、该纠正而不纠正、推诿扯皮造成越级、重复上访的案件和刑事赔偿该赔偿未赔损害举报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四是无以权压法、违法干预办案现象。五是无理想滑坡道德缺失现象。无干警生活腐化、酗酒肇事、充当保护伞等不良反映。能对歪风邪气亮利剑,有效地保障了司法权威。
经自查自纠,我院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方面,虽然不存在明显问题,但离“三个代表”思想要求的标准,离让人民群众感到和蔼可亲、信赖放心,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胆战心惊的标准,离全国模范检察院的标准,尚有一定差距,极个别干警和案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即:全院干警整体素质离党和人民的高标准要求,离日新月异的检察事业发展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个别干警工作思路不清晰,方法不灵活,不能正确领会上级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被动应付多,主动性、计划性、前瞻性、创造性较差;个别干警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浮在面上,沉不下去;个别干警精神状态不佳,创一流意识不浓,工作得过且过,业绩不突出,水平上不去,办案时记录较潦草,用语不规范;个别干警重视办案实务轻视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以致案子办得出,经验拿不出;极个别干警纪律松散,迟到早退甚至办案时带口头语、态度不冷静等等。
四、继续自查自纠,对照检查,全面完成《实施方案》工作要求。一是继续深入学习。按照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要求,重点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和自治区、市、城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各项廉洁自律规定和检察机关“铁规”“禁令”等。全面提升干警政治素质、思想觉悟。
二是继续检查对照,排查梳理存在的问题。从中央巡视组和高检院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各极检察机关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征求的意见建议中,从群众的来信来访和投诉举报中,从人 4
大代表所提意见建议中,深入排查梳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突出问题,深挖问题根源,边查边改、立行立改。
三是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重点和责任,强化措施,逐项整改。严格执行《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等制度规定,进一步建立完善、规范、细化管理措施,不断完善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长效机制。
四是继续主动接受监督,促进检察权的规范正确行使。首先是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对照人大代表的意见、批评和建议,不断改进执法工作。其次认真执行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法律规定,自觉接受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对检察机关执法活动的制约。再次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积极宣传检务公开的内容,为当事人和人民群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创造条件,增强执法透明度,拓宽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的渠道。通过完善的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促进检察权的正确行使,从源头上防止“执法不严、司法不公”。
第四篇: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决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决定》的通知
高检发(2010)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决定》已于2010年8月27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第127次党组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一○年九月一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决定
2001年全国第一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以来,各级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强化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为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仍然是检察工作的薄弱环节,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还有差距。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推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就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作出如下决定:
一、明确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
1.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切实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关注和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需要。各级检察机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准确把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法律监督属性和职能定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基本职责是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在改革发展中必须立足并坚持法律监督属性。一是,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性质上是对公权力的监督,监督对象是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二是,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居中监督,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在当事人之间保持客观、中立、公正立场,不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三是,在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的多元化监督体系中,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发挥着其他监督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其他监督相辅相成、分工制约;四是,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范围、方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但其基本要求仍然是: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对发生的违法情形或生效的错误裁判进行监督;五是,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主要是依法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提出相应的司法建议或意见,促使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和纠正违法情形,既不代行审判权,也不代行行政权;六是,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依法监督纠正诉讼违法和裁判不公问题,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与此同时,在开展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过程中,检察机关还承担着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
3.准确把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主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检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始终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准确把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法律监督属性、职能定位和基本要求,积极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不断深化民事行政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努力探索完善中国特色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理论与实践,使监督范围更加明确,监督措施更加有效,监督程序更加规范,监督机制更加科学,监督效果更加明显,推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4.准确把握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基本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探索工作规律,在工作中准确把握以下基本要求:
——始终把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等决策部署,着力转变执法观念、完善执法机制、改进执法方式,更加注重发挥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职能作用。
——切实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出发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关注群众的诉求,把加强法律监督同维护人民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把监督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把执法为民体现到执法态度、行为、作风等各个方面。
——不断深化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坚持遵循司法规律,符合诉讼原理,有利于民事、行政诉讼活动有序高效运行,实现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坚持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尊重当事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处分权;坚持遵循当事人平等原则,保障双方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权利,维护诉讼结构的平衡;坚持遵循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不同规律,尊重审判机关根据双方举证和证据的证明力依法作出的裁判;坚持正确处理加强法律监督与维护裁判稳定性的关系,既反对把裁判的既判力绝对化,又充分考虑维护生效裁判既判力的需要,准确行使抗诉等监督权,努力寻求公正与效率的合理平衡。
——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继续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部署,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和加强自身监督,推动完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范围和程序,不断创新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机制和方式。
——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既把握检察权运行的内在规律,又尊重审判权运行的内在规律,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和方法,建立健全正常有序的工作机制,实现良性互动,保障检法两家协调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权威。
二、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
5.着力加大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力度。坚持把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作为强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主要途径,逐步扩大办案规模,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形成更加有力的监督态势。进一步畅通申诉渠道,加强职能宣传,加强信访工作,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乡镇司法所等单位的联系,充分发挥民生热线、派出检察室等新平台的作用,落实便民措施,方便群众诉讼,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程序和工作制度,切实做到有诉必理、有案必办、及时答复。重点加大办理不服二审生效裁判的申诉案件力度,逐步调整抗诉案件结构。大力推进检察一体化办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整合检察资源。高度重视发挥基层检察院在执法办案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工作重心下沉,增强办案工作合力。加快推行网上办案,切实依靠科技提高办案效率、加大办案力度。
6.着力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坚持把抓好抗诉作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中心任务,充分运用抗诉手段监督纠正错误裁判。同时,注意抗诉与其他监督手段的综合运用和有效衔接,注意发挥各种监督手段的整体效能。把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两种监督手段,进一步规范适用范围、标准和程序,加强跟踪监督,促使错误裁判依法得到纠正。把纠正错误裁判与纠正违法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依法提出抗诉,又要通过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更换办案人建议书,及时监督纠正法院和法官在诉讼中的违法行为。把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与发现、移送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线索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民事行政检察与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案件线索双向移送、处理结果双向反馈机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整体监督的优势、合力与实效。
7.着力提高抗诉案件质量。坚持把办案质量作为取得良好监督效果的前提和基础,牢固树立办案质量是生命线的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办案质量保障机制。探索实行合议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加强对抗诉案件特别是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集体研究,充分发挥检察委员会的审查把关作用。全面推行抗诉书说理制度,提高说理性,增强说服力,促进法院依法改判。完善跟踪监督机制,认真履行出席再审法庭的监督职责,充分发挥检察长、副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对再审结论确属错误的视情启动后续监督程序。健全办案质量评查机制,重点加强对再审维持原判案件的质量评查,重视查找自身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加强类案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正确掌握抗诉标准,提高整体工作水平。8.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坚持把化解矛盾贯穿执法办案始终,牢固树立抗诉与息诉并重的观念,依法妥善处理申诉案件,积极化解当事人之间、当事人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之间的矛盾,防止矛盾叠加、升级。对不立案、不提请抗诉、不抗诉、终结审查等案件,耐心释疑解惑,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当事人服判息诉。探索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加强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对当事人双方有和解意愿、符合和解条件的,积极引导和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配合人民法院及相关部门做好有关工作。建立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及时对各类案件可能导致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科学制定处理预案,妥善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因执法办案不当引发涉检信访。探索将息诉、和解工作纳入考评范围,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要求。
9.着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在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中,注重分析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发现普遍性、倾向性、事关全局的社会管理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的建议,促使相关部门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对行政诉讼的监督,深入研究行政诉讼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对该受理不受理、该立案不立案、违反审理期限等侵害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的途径和措施,建立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相衔接机制,保障行政诉讼依法进行。既认真履行监督职责,该抗诉的依法抗诉,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和侵权行为加强监督,注意发现政府部门在行政行为中存在的违法情况并提出检察建议,帮助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完善管理方式。
10.着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通过强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促进解决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维护和提升执法公信力。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加强对诉讼活动中程序违法行为的监督,促进审判权、执行权的规范行使。善于发现申诉案件反映和隐藏的执法不公、不廉问题,及时移送职务犯罪线索,提出加强整改的检察建议,推动惩治和预防执法、司法腐败。积极开展类案监督研究,使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由个案监督向类案监督拓展,促进公正司法。察体制和工作机制
三、加强改革探索和理论研究,完善民事行政检
11.继续推进强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改革探索。紧紧围绕中央确定的“完善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范围和程序”,“明确对民事执行工作实施法律监督的范围和程序”的改革任务,深化各项改革论证和试点,稳妥推进民事行政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注意根据民事行政诉讼规律和检察监督职能定位探索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手段,充分考虑检察监督对诉讼进程和审判活动的影响,认真研究不同情况下检察监督的合理、有效方式,保证检察机关的监督既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又有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继续开展民事执行监督、调解监督、督促起诉、支持起诉等改革探索,总结经验,加强规范,确保取得良好效果。
12.高度重视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修订完善办案工作规则,建立健全受理、立案、审查和抗诉等各个环节的制度规范,细化工作流程,明确执法标准,强化办案责任,建立健全立审分离、案件审批等制度。加强检察机关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认真落实抗诉工作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实行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分别由控申部门负责受理、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负责审查制度。强化上级院对下级院办案工作的监督,进一步完善抗诉案件备案制度,注意加强对申诉人不服下级院不立案、不提请抗诉等决定的复查。重视征求人民法院对监督工作的意见、建议,完善和落实听取各方当事人及律师意见、回访当事人等制度。把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作为深化检务公开的重要内容,除执法依据、办案程序要全部公开以外,还要实行审查结果、法律文书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监督。
13.构建各级检察院各有侧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高检院和省级院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办理申诉案件,加强对下指导,加强理论研究和立法调研,加强工作规范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地市级检察院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办理申诉案件,加强工作调研,加强本地区案件的协调办理,采取交办、转办等方式统一组织基层检察院办案工作;基层检察院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办理申诉案件和上级院交办、转办案件,积极开展调解监督、执行监督、督促起诉、支持起诉、违法调查,以及受上级院指派出庭等工作。
14.加强理论研究。把民事行政检察理论作为检察理论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积极开展对民事行政检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高度重视民事行政检察基础理论研究、立法研究以及实务研究。建立健全理论人才建设、理论成果宣传转化等机制。确定一批有针对性的重大研究课题,约请检察系统的专家和法学领域的专家共同开展研究,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法律监督能力
四、加强民事行政检察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15.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民事行政检察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牢固树立“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道德,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16.加强专业化建设。重视对民事行政检察专业人才的培养,分级建立民事行政检察人才库。高检院和各省级院分别建立一类、二类人才库,加强民事行政检察人才的评选和民事行政检察业务专家的评审复审工作,培养造就一批在司法界、法学界有影响的高层次专家型人才。根据各类民商事和行政案件的专业特点,确定民事行政检察干部的专业培养方向,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培训特别是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岗位练兵活动,实现分级全员培训,提高民事行政检察人员适用法律能力、证据审查能力、文书说理能力、再审出庭能力以及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等能力。
17.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高度重视民事行政检察队伍的反腐倡廉建设,始终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增强防腐蚀、拒拉拢、抗干扰的意识和能力,提高遵纪守法、廉洁从检的自觉性。严明办案纪律,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检察人员与当事人、律师、法官的关系,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响公正执法的苗头性问题,坚决查处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树立公正廉洁执法的良好形象。成效
五、加强领导,推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取得更大
18.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人大监督和社会支持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各级检察院要坚持主动向党委、人大报告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重大部署、重大事项和重大案件办理情况,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和人大的重视支持,协调解决监督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决定,认真研究落实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并及时反馈人大交办的申诉案件,不断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活动载体,大力宣传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和改革成效,扩大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19.坚持把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各级检察院党组特别是检察长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经常听取汇报,深入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影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形成民事审判监督、行政诉讼监督与刑事诉讼监督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各级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要注意增加熟悉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的委员,加强对民商事和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对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规范检察委员会研究讨论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制度,明确抗诉案件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的范围,加强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讨论,切实发挥集体决策、审查把关作用。相关业务部门要加强与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推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20.加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适应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发展需要,根据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规律与业务特点,科学设置机构,保障民事检察与行政检察两项职能充分履行、协调发展。有条件的省、市级检察院可以增设机构,逐步实行民事检察部门和行政检察部门分设。采取充实、调整、引进并举的办法,增加办案力量,改善队伍结构。配强各级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负责人,符合条件的应当任命为检察委员会委员。适当增加地市级以上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人员编制,新增政法专项编制要向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倾斜,提高民事行政检察人员的比例。注重内部挖潜,把具有较强民事行政法律功底的人员调整、安排到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工作。招录、引进检察人员时,要把熟悉民商事和行政法律专业的人员作为重点。争取从法官和律师队伍中引进一批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办案经验丰富的骨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备一定比例的办案辅助人员。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民事行政检察业务骨干到法院挂职办案,在上下级检察院、东中西部检察院之间互派骨干挂职锻炼。完善激励表彰机制,保持民事行政检察队伍特别是业务骨干的相对稳定,为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五篇:司法实践中司法不公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司法活动就是要对社会中存在的遭到破坏和扭曲的权利义务关系加以矫正,对已经出现的冲突予以合理的公正的解决,从而消除和预防冲突的发生。现就司法实践中司法不公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司法不公;存在原因;解决措施
司法不公,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定了司法机构存在的理由,另一方面使司法活动丧失了公信力,毁灭了人们对裁判的期望,使人们不再愿意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正义,进而对守法的意义产生质疑,损害了法的权威性。所以,找出造成司法不公的原因,从而消除这一顽症,对正义的追求和实现,司法公正性和权威性的巩固,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 评价司法不公的标准
司法不公,正如司法公正不是一种抽象的法律原则一样,也可以由一定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标准:
1.1不严格适用实体法。司法人员裁决(广义,指裁判、决定等对案件事实和诉讼程序问题的各种处理)案件必须有法可依,而任何裁决必须依据实体法做出,即一方面要求司法人员正确运用实体法做出公正的裁决;另一方面要求司法人员要严格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此外,还包括司法人员正确的行使自由裁量权及在法律表现出滞后性和不完善性而出现法律漏洞时正确的解释法律,填补法律漏洞,努力实现裁决的公正。司法人员的司法活动达不到这些要求时,就会出现司法不公。实践中,司法人员往往能够达到前两个要求,监督者也往往重视审查前两方面,但是,司法人员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及法律存在漏洞时最容易存在、也是较多存在司法不公的地方,也往往成为监督的盲点和弱点。
1.2不独立、不廉洁、不效率。司法的独立性是司法公正的前提,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必须独立地行使司法权,不受任何个人和组织的干预。如果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屈从权势,徇私情,其司法活动必然是不公正的。司法的廉洁性是指司法人员应当廉洁自律,不受各种利益的诱惑,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只有坚定地保持司法的廉洁性,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才能努力实现司法的公正。司法的廉洁是公正的保障,司法人员不廉洁,不可能做出公正的裁决。司法的效率性是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必须讲究效率,尽量便民利民,尽量消除不必要的延误和烦琐。法谚有云:“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裁判结果即使是公正的,如果违反了效率原则,也未必是公正的。
1.3不严格遵循程序。司法活动具有法定的程序,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它最大程度地限制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主观随意性,使公正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司法机关严格遵循程序才能保障司法的公正。程序公正也是公正的要求。即使不严格遵循程序没有导致实体和结果上的不公正,也会使人们质疑司法的公正,同样带来的司法不公的效果。不严格遵循程序,本身也是司法不公。
1.4没有准确的认定证据,再现客观事实。司法程序的启动、进行到终结,均是建立在对事实准确认定的基础上。原始事实不可能重新发生,只能靠证据再现客观事实。因此,证据是司法活动的关键,必须准确地认定案件证据。凡是对证据的分析和判断是正确的、富有逻辑性的,则对事实的认定是准确的,在此基础上作出的裁决才有可能是公正的,反之即可能是不公正的。
1.5裁决结果不公正。裁决结果的不公正是指司法主体没有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不偏不倚的裁决,如该起诉的不起诉,不该起诉的起诉,有罪判无罪的,无罪判有罪等等。准确的认定案件事实、正确地适用法律、严格遵循司法程序,所求的就是一个公正的裁决结果。结果不公正,前面的一切活动都是徒劳的。这是司法不公最突出的特征。用上述五个标准反思我们的司法行为,总会发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司法不公现象,我们据此不断纠正司法不公行为,就会越来越接近司法公正。造成司法不公的主要原因
2.1错误的执法观念是造成司法不公的思想根源。上述五个典型案件中,司法机关有关办案人员均存在“有罪推定”、“疑罪从有”、“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重有罪证据轻无罪证据”、“先入为主”等错误的执法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在这些错误的执法观念下,司法机关少数办案人员的执法行为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和执法工作的要求,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在这些办案人员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自觉不自觉地沿用不合时宜的习惯做法办案,简单、粗暴执法,有的甚至涉嫌犯罪。
2.2司法人员个人素质不高是造成司法不公的主体因素。办理司法案件对办案者有着很高的素质要求,除了坚定的政治立场、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执法理念、严谨的执法作风,还需要较高的法律专业素养,缺少哪一点,都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导致司法不公,甚至办错案,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2.3执法不严是造成司法不公的行为因素。在办案过程中,强调公、检、法三机关协调配合多,互相制约不够,因而未能发现、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使没有达到事实和证据标准的案件被提起公诉直至判决。司法机关没有认真落实有关案件承办、案件审批、检委会、审委会讨论案件的制度和规定,未能启动监督、指导和制约机制防止和纠正错案。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缺少的不是法律制度而是遵守法律制度的司法精神和司法行为。
2.4工作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司法不公的体制因素。
2.5外部干预也是造成司法不公的重要因素。外部干预主要是指一些部门、机关或个人直接插手干预司法案件处理,使一些地方、一些诉讼环节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司法不公,同一类型案件出现不同的裁决结果。司法机关应当坚决抵制来自外部的干预,依法独立办案,但在当前司法机关的经费需要依靠地方政府供给,司法机关的人员升迁、编制需由地方政府决定,司法机关的工作条件改善、装备更新依赖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仅凭司法机关自身力量还很难做到。
预防和消除司法不公的对策
3.1转变执法观念和执法思想保持长效,一方面司法机关的领导、监督、培训机制要真正发挥作用,坚持不懈地抓好干警的执法理念教育,善于发现干警不合时宜的思想苗头,及时指出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干警自己要善于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自我建设,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适时转变执法观念,牢固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的执法思想,自觉做到公正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只有两方面相呼应,才能使司法不公现象从根源处消除。
3.2司法机关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不懈地抓好队伍建设,才能解决司法队伍的素质与司法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队伍建设包括思想政治建设、能力素质建设、勤政廉政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及队伍管理制度建设,各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队伍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检察队伍。
3.3司法人员应重视审视自己的执法行为,破除执法不严的思想观念,防止和纠正法外程序、省略程序、违反程序等问题,坚守法定的事实和证据标准,正确贯彻公、检、法三机关之间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不能只讲配合和支持,不讲监督和制约,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职守。
3.4司法机关应着力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尤其是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每每出现问题,我们会发现不是缺少相关的制度,而是一些工作机制没有启动,相关制度没有得到落实,从而导致了问题的发生。所以,完善工作机制应把重点放在保障制度得以落实及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启动上。
3.5外部干预有司法体制、财政制度等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原因,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在现有的状况下,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外部干预,还有赖于各社会主体监督制约作用的发挥、司法独立观念的树立和行为上的自我约束,有赖于司法人员对法治信念的坚守,有赖于社会公众法律素养及监督意识的提高,共同营造公正的司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