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的研究.

时间:2019-05-14 22:4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年级数学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年级数学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的研究.》。

第一篇:低年级数学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的研究.

“低年级数学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的研究”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金坛市水北中心小学

史云婷

一、课题背景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习惯地将知识一一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将知识生搬硬套地从书本上转移到大脑中,而并没有真正地消化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没有将书中内容加以整理、选择与实践整合的教学方式存在下面一些弊端:

1.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在只局限于书本内容教学的情况下,学生所面对的教学内容比较静态化,不是符合学生特点的活泼的形式,所以学习起来热情不浓。

2.学生的接受程度不深。新教材添加了很多图画,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应用题,以利于学生的直观思维,可是这里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生活应用题都是一下子在图上出现好多个不同的条件,而学生对于哪个条件在前,哪个条件在后,又判断不准,继而是对于题目不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如果单是用课本来讲解很难使学生理解问题。只有让学生能从生活中寻找到应用题的原型,及其中存在着的数量关系,这样才能给以合适的方法加以解答。

3.知识不能系统化。新的教材虽然是按学生的发展来编排内容的,可有些内容较散,知识没有系统化.4.知识巩固不牢。新的教材期望让学生达到一题知多种知识的目的,可是由于教材中巩固练习不多,因此学生的练习不能到位,对新知的理解、应用能力不能得到及时巩固。

学生对于知识没有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没有主动建构的能力,知识不能形成系统化。教师就要从生活中截取适合学生认知的元素,使之与教材有机结合,找到适合学生并能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理论支撑

《数学课程标准》 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目标,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探索的最好平台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可以说无处不在,而现实生活又是数学的丰富的源泉。只有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活数学,过数学生活,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优化学生的学习。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重视将学生的知识接受过程与实践相联系。如果实现了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将是在喻教于乐中进行的,学生的认知、情感将同时得到和谐发展。并且教材与生活结合,会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学习。

三、课题研究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本着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施教学时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的素材,又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如何更好的将生活与学生相结合,达到提高学生的理解的效果,而又不显得生硬?为此首先我们要从生活入手,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引入到数学的课堂学习,了解、掌握知识。其次,我们再从课堂走向生活,将所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巩固加强知识的内化。另外,处处都是数学课堂,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可以为数学服务,优化数学知识的学习。随时设数学课堂:校园就是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去校园里量一量一公顷有多大,从直观上了解面积的大小。体育课也是数学课,学生可以在跑步时步测一千米需要走多少步,从数据上认识一千米的长度。

四、课题研究进展及成果

1.教师注重自身发展,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1)紧抓教学:课堂是教师的阵地,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把握好学生的动向发展,才能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从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的原型,帮助学生更精确地理解、接受教材内容。主要研究了课堂导入、例题、作业呈现等。

一节课的开始如果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那么可以说成功了一半。导入是决定一节课能不能精彩继续的关键,而由生活导入,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好地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结合学校开展的评优课活动,大家都积极地准备自己的教学,在备课与教学中主动地将教材与生活整合,成为适合本班学生学习与理解的形式出现。《隔位退》这节课抓住了人们平时在使用钱的时候要化整为零这一生活现象,引到了退位减法的向十位借1当10减中来,为学生在计算时找算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支撑。《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由生活中学生喜欢的猜物游戏导入,创设了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三年级《轴对称图形》的学习,由学生平时最常见到了风筝、树叶、昆虫等导入,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例题是学生学习教材新知识的参照,通过比较教学,我们发现学生更喜欢学习与生活联系比较大的例题,接受程度要比纯粹的课本例题教学要深。比如《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地出示200×4学生也许会算,但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却不深刻,如果换成学校操场跑道,学生体育考试跑两圈的情境,就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数学课堂教学应与社会实际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自然而然地注入现实生活内容这样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气。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作业,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巩固知识。《轴对称图形》教学完了,我便让学生找生活中存在的对称现象。学生找到了剪纸、人体、房屋等许多对称的例子。这样不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对称图的美,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深刻联系,还对如何判断轴对称图形有了自己独特的方法。比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的重量单位的认识与运用,就可以将知识与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称东西相联系,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家里的东西称一称,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上街买一次水果等活动,从而使其体会到千克与克的重量大小和区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新的知识。《分数的认识》教学后,让学生拿身边的东西分一分,学生想到了分月饼、苹果等。寻找到了身边黑板报的分布情况就可以用分数表示,从而扩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广度,为以后的相关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理论学习与交流,教师要开展研究工作首先须扎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每位教师从教科室借得教育理论书籍,利用平时自己钻研、运用。教科研学习的时候进行理论学习与讨论,学习了一些教育人士的教学见地与建议,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思想、输通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与重点,从而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交流解决困惑的方法,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经验用于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此外,还在业余时间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论文撰写。

2.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让学生体验学习。比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摸球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确分工:谁摸球,谁记数,谁监督,提高学习效率,也明白了良好的组织纪律可以加快做事的效率。充分利用同桌学习的方便,比如在教学完一位数加一位数后,可以让学生同桌练习,一人出一数,两人共同加,共同判断,使得知识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大范围的练习与巩固。

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以教学完例题时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对系统知识的运用有显性认识。比如在学习连乘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班级的学生,学校的教室,还是小树林中的树等等一些资源进行利用,开始可以仿照例子进行讲述,目的是让学生对于此类问题有个感性的认识,可以从直观的形象物体来感受连乘应用题中所存在的各个量的关系,然后再抽像成数学知识。慢慢地,当学生习惯了这种思考方法后还可以让他们自己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行编制。来提高低年级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

做错题是学生经常会犯的错误,如果自己能检查出错误之处,那么就可以降低作业的错误率了。平时我们注意学生对他人作业评价的培养,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别人作业的规范与认真,悄悄地在学生的心里形成一种学习榜样,让学生去模仿。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一下找错误的过程,当为自己找错误时也能做到细心、周全。

五、课题研究反思

回顾过去的研究,我们做了些工作,但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加大力度去做,以提升该课题研究的高度。

我们还需继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对课题研究的资料的积累更规范、更广范些。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要加强。注重过程性材料、及个人的小结与反思的搜集,使得研究更充实。

第二篇:数学学习的特征与一般过程

数学 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学生依照数学教学大纲,按照一定的目的、内容、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是一个全面 发展 和个性发展的过程。本文就数学学习的特征与一般过程作一初步探讨。

一、数学学习的特征

由于数学有其突出的特点,所以数学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也必将表现出一些特殊性来。

(一)数学学习是数学语言的学习,也是一种 科学 的公共语言的学习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要求学生应当把对数学语言的掌握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对数学语言的学习应当从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去进行,做到“能说、会写、会用”。

数学语言被广泛运用于各门科学。无论是 自然 科学,还是 社会 科学,它们中的不少概念是用数学语言来加以精确定义的,例如瞬时速度、人口增长率等;它们中的不少法则和 规律 是用数学语言来加以描述的,例如体积、温度与压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另外,数学语言还能帮助我们通过对实验数据的 分析 和处理作出科学的预测。例如,1871年海王星的发现,就与运用数学语言有密切关系。所以说,数学还是一种科学的公共语言。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以对数学语言的运用程度来衡量其发展水平的。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只有当科学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它才能达到完善的程度。

(二)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需要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是 研究 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源于现实,也必须寓于现实,并且用于现实,这就使数学完全脱离了具体的事实,仅考虑形式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决定了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各门学科当中一门最为抽象、最为概括的学科。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主要表现在它所使用的高度形式化的数学语言上,例如,数的绝对值的“|a|”的定义形式,就采用了十分形式化的数学语言。

数学学科的这一高度抽象概括特性,容易给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造成表面的形式理解,具体表现在只记住内容丰富的形式符号,而不能真正理解它的本质含义;仅能掌握形式的数学结论,而不知道结论背后的丰富事实;仅能够解答与例题类似的习题,而不能灵活运用解题 方法,达到举一反三。从而出现形式和内容的脱节,具体和抽象的脱节,感性和理性的脱节。因此,在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进行抽象概括,只有通过逐步地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不仅掌握形式的数学结论,而且掌握形式结论背后的丰富事实。

(三)数学学习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推理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形式。数学是一门建立在公理体系基础上,其结论需加以严格证明的科学。数学推理的严格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是大家所共知的。学习数学时,无论是概念的学习,还是命题的学习,或是定理的证明,习题的解决,都离不开逻辑推理,即数学证明。而数学证明所采用的逻辑形式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就是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反复学习、使用三段论来解答各种数学 问题,并且还要求他们能够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这对于他们演绎(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无疑是极其有利的。所以从思维过程来说,数学学习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四)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需要较强的非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既是演绎科学,又是归纳科学;既是 理论 科学,又是实验科学。因此,数学思维具有“实验、猜测、想象、直觉、灵感”等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学生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外,更需要具有非逻辑思维能力。

(五)数学学习是能使学习者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科学态度、富于创造开拓精神和良好素质的一种学习

数学除了能使学习者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数学观念外,还具有突出的思想品德 教育 功能。首先,数学中含有许多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例如可结合数学内容,适当介绍一些我国古今数学家的伟大成就,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其次,数学中充满了辩证法,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对立统一(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加法)、量变质变(圆的割线绕圆外一点逐渐旋转变成切线的过程)、普遍联系(有序实数对与平面内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运动变化(数的概念的发展)等。再次,数学是一门特别费思考、严要求、重训练的学科。因此,数学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爱科学、有顽强意志、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勤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最后,数学具有很大的魅力,例如数与形的完美统一、和谐简洁等,足以把学习者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美、数学美的感受力、鉴赏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创新意识。

第三篇:况成鄂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为学生精心创设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白鸡小学 况成鄂

联系电话:3811261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处处皆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在实施新课程中,我紧紧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发挥出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创造性,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捕捉生活素材,精心设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性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知识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邀了两个好朋友星期天要到西河公园去游玩,准备买点饮料带去,(同时出示一些饮料的价钱)你们能帮老师出主意吗?”听到老师要请学生帮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想跃跃欲试,有的说,买3瓶矿泉水,花去2×3=6(元);有的说,买6瓶“红牛”,花去5×6=30(元);有的说,矿泉水和“红牛”各买3瓶,花去2×3+5×3=21(元),有学生补充也可以这样算:(2+5)×3=21(元)„„还有的说,除了买些饮料吃的也得买点,比如面包之类的,矿泉水、“红牛”和面包各买三份,花去2×3+5×3+1×3=24(元),或(2+5+1)×3=21(元)。看,学生已经在自觉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来探究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了。然后我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

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是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才让学生看得见,用得着。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将要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也让学生体会到我有权利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迸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都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动手操作,认真地推理、归纳,在紧张热烈的氛围中很快地掌握了知识要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充实创新教材,让教材焕发生活气息。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在教材中它总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枯燥,但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忽略了数学知识从生活生产中被发现的曲折过程,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善于处理教材,把学生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创造出校本特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教材中难以及时体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教材中去,让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 “人民币的认识”中对分的认识就应该淡化,而要增加关于元的认识,特别是增加二十元券,五十元券,百元券的认识,使学生及时得到新信息;在小数的乘法计算中,也可增加电表、水表的读数,并能算出费用,毕竟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然,上述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还需与同仁再认真探讨。

三、创设情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为了应用。可我们的学生缺乏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我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所以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肯定会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

例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我们搬到新校舍后,校园缺少绿化。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你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它的面积。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大家都愿意,同时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创造性思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圆形,有的设计成正方形,有的设计成长方形,有的设计成平行四边形,有的是“日”形„„。一个个都很努力,很投入,在纸上画图,认真的演算,调动一切创造性思维和已有知识经验去寻找问题的最佳答案。然后我请学生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再安排学习小组相互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这样让教材内容“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创新一面,让学生切实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教学中,教材不只是供教师教学的唯一资源。我们应大胆摒弃教材视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旧的“教材观”,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灵活使用教材,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课本进行改革、剪裁。我认为每一节课,都应有自己创新的内容,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主动,更具有个性化,并能充满生活的气息。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我们把研究的目光注视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学生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充分利用起来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第四篇:低年级数学课堂学习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论文

低年级数学课堂学习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学习的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的质量,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软着陆”,也需要从行为上进行“硬加工”,既需要指导,也需要训练。

小学生学习数学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数学学习的习惯,二是数学学习的兴趣,三是数学学习的能力。数学学习的习惯主要表现为数学思维的习惯和行为习惯,数学学习的思维习惯是数学教育的“数学方面”,是在对数学思想方法作深入理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数学意识,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数学学习的行为习惯是数学教育的“教育方面”,比如认真上课、学习方法、对数学的情感态度等。以前见过一个六年级的小朋友,她自觉地把4~5年级数学课本上所有的习题都做在练习本上,练习做得非常整洁,并且练习本按顺序编号全部保存起来,我感到很惊讶,于是就问:“小朋友,做这么多练习题,累不累?”这位小朋友很自然地回答:“不累,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习惯了!”习惯了自然也就不觉得累了,有时某种习惯可以代替某些兴趣,于是习惯也就成了兴趣,可见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更自然地走进数学。小学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首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下面谈谈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应该养成的十个行为习惯。

一、主动性方面的习惯

1、课前准备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前提,学生的课前准备其实也是对一节课作出的简单计划之一,首先学生要自觉准备好学习用具:课本、写字笔、学具盒、计算器,最好还要备有铅笔、草稿本、作业本、练习册,并且把这些常用的用具装在一个专用文件夹里面,以便每次能迅速的拿出来,由此也能养成自我整理收拾的习惯。二是调整好上课的状态,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自我调整身体、心理和情绪,这样有利于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很多数学老师 通过课前的情景导入,提起学生的兴致,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迅速进入数学思维状态。三是知识准备,课前通过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回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反思,或者是讨论有关的数学问题,总结学习经验等等,作一些知识方面的准备,这对课堂是一个重要的铺垫,可以起到“树楼梯”的作用。很多同学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预习,其实这种方法效果不佳,首先时间不够充分,其次精神不能集中,注意力差,甚至还会影响学生课堂上的自然思维,因为学生往往只看重结果,不大关注过程,浮光掠影,好一点的学生,看完两页纸也只是了解一下内容而已,很难对知识产生的过程有所体验,虽然学生看了一遍课文,对内容熟悉了一点,但熟悉的地方没有了风景,学生的兴趣也会随之降低。

2、举手

举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常见的行为,目的是希望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是老师进行教学反馈的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举手还有另外的作用,提醒自己注意,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上课的积极性。举手能体现学生的精神面貌,老师应鼓励全班同学积极举手,通过举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因此举手也大有学问,常常见到学生们举手时眼睛望着别处,东倒西歪,举着的手软绵绵的,勾着手指,左手撑着右手举起,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举手习惯。应该提倡正确的举手姿势,举手时身体要坐正,右手放在身体的右前方,或者左手放在身体的左前方,眼睛看着老师。当然老师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觉得手没有白举,自然就想多举手了。

3、发言

发言是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汇报交流的成果,通常有单独发言和集体发言两种形式,同学们在集体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必高声回答,只要能说给自己听到即可,但必须简洁明了。对于学生的单独发言要求流畅连贯完整,说话有头有尾,语速不快不慢,语调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力,发言时要对着同学们,说给同学们听,眼睛要充分与同学们接触。老师应为每个学生充分提供发言的机会,数学课要求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话,要有逻辑性,能用自己的话对概念、性质等进行有效的表述。比如给出问题: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如果甲同学回答说“八个”,乙同学大声且完整地回答说:“0.8里面有八个十分之一”,比较一下课堂效果,大声且完整的回答更能让其他同学听清楚听明白,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给人的感觉也是很自信的。

4、勤于动手 勤于动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惯,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做一些容易的题目时,想到了,也说对了,但动手做起来就错了,所谓“心中有,口里有,手里没有。”最初这些学生总能给人一个感觉就是“聪明”,其实这些学生眼高手低,是非常浮躁的,如果不加以引导,让其形成习惯,最终会成为不会听、不会看、不会读,只会瞎说的能力低下的人。这样的学生在我们身边还真不少见,究其原因,就是不肯动手,用许多家长的话说就是“懒”、“拖拉”。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计算具有很强的周密性,解决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程序性和严密性,在数学学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容易不等于简单”,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动手训练和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周密性和严密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加强,正所谓“听到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勤于动手的同时,还要善于动手,就拿做数学作业来说,要注意效率,当堂完成,先思后做,做后自查反思;注意效果,不抢时间,不能心急;要正确的对待作业,既要把作业当作自己的任务,更要把作业当作一种锻炼。当然老师布置作业,要注意适时适度适量,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真正起到训练的作用。

二、学习方法方面的习惯

5、阅读

阅读在数学学习中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数学课堂上的阅读主要用于自习、预习时的课文研读,用于对定理、性质、法则的理解记忆时的精读,很多有经验的数学老师还会让学生阅读学生自己的作业本、试卷、数学笔记和报纸杂志等,其实解决数学问题时也需要阅读。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地阅读,首先数学阅读不必大声朗读,讲究读给自己听,只要自己能够听到就行,大声读大都是读给别人听,只有读给自己听才能保证有所思考,虽然大声朗读能够加深印象,有利于记忆,却不能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其次阅读时要注意文字中有用的数学信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发现和分析问题。经常进行数学方面的阅读训练,一定能提高理性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餐桌上放有十一个空酒杯,6个口朝上,5个口朝下,每次必须翻动其中四个酒杯,问使十一个空酒杯都口朝上,要经过多少次翻动?你能做到吗?”经常进行数学阅读的人,读完问题,首先考虑的是使十一个空酒杯都口朝上可不可能,然后才是寻找答案。理性的阅读者首先思考的是存在性问题。

6、记录

善于学习的同学也善于进行课堂记录,必要的课堂记录有助于过后进行讨论学习,便于重新拣起细细思考慢慢消化,有效的记录有利于日后的学习,是期中期末复习的重要专题材料。记录绝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有选择地作重点记录,比如重要的经验方法、不大理解的问题、做错的或容易做错的典型题目、某些新的发现或心得体会,记录要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并且当天一定要作好整理归类,记录可以写在课本上,可以写在卡片上,也可以写在专用的分类记录本上。记得上学的时候,听一位专家说过一句话:信息是无限的,一个成功人士的有效的作为之一就是看他记录并整理了多少张专业卡片。课堂记录作为学生学习的信息,善于记录和整理分析的学生一定能从他的记录中收获明天。

7、反思

小学生粗心马虎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也是很正常的,粗心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点有关,与学生的阅历和生活习惯有关,与个人的学习能力也有密切的联系,不但是小学生有粗心马虎的现象,大人也有。要解决学生“粗心”的问题,有效的方法除了加强针对性训练之外,养成反思的习惯,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常常听到学生考完试后这样说,“唉,很多题我都会做的,由于粗心大意就做错了!”其实粗心大意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自我安慰的一个借口,成为学习进步的烟幕弹,它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数学学科尤其如此。一般情况下,学生表现粗心的地方,大都是问题当中要求细密的地方,有意识地让学生对那些细密之处和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反思,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有利于引起对细微之处的注意。经常反思的人,一定更加细心,思维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考虑问题一定更加周密,解决问题的经验也会渐渐丰富。如果对反思的结果作一些书面的记录总结,特别是对那些“粗心过的地方”作适当的记录总结,反思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8、质疑

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喜欢问问题,而越大就越不喜欢提问题了呢?其实好奇、好问是每个小孩的天性,这种天性在后天的教育中或者被抹杀,或者会变成一种质疑的习惯。质疑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是创新的基础,善于质疑的人,善于发现问题。从素质教育角度来说,让学生提出问题固然有困难,于是取而代之的直接告诉学生去做什么,或直接将他们带到问题的终点,这虽然使学生获得了任务,但却使学生从小就丧失了问题解决和推理的能力,并最终使他们丧失了数学能力。教学上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求同存异,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不同的见解。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质疑的习惯,在我的数学课上,经常设计“五分钟自由提问”这样的环节,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由解答,或留着课后思考,效果很好,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问题意识。

三、注意力方面的习惯

9、倾听

倾听是全神贯注的学习,是重要的课堂学习方式之一,认真倾听是收集意见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倾听的目的是要把说话者的意思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行内化,变为自己的思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只有倾听者才能抓住说话者的要害,充分领会说话者的精神。另外倾听也是对发言者的尊重,是最起码的礼貌,只有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别人才会听你讲话,当老师或同学在发言的时候,应强调同学们认真地倾听,同时还要注视着发言者,不要做其他的事。在听取发言的过程中,如果有其他问题或想法时,可以先作好简单的记录,决不可随便插话抢话,要等到老师或其他同学说完了,才可以举手提问或提出意见。只有学会了倾听的人,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课堂上,漫不经心的听讲者,叽叽喳喳的听讲者是很难提高学习能力的,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10、注视

注视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是全身心的投入,是对外部事物的有效的关注,是一种良好的感知状态,注视者两眼炯炯有神,精神抖擞。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用眼睛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应当注视着老师的眼睛和动作,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学生应该看着黑板,当某同学在发言或汇报的时候,其他同学应当看着该同学的眼睛和所做的动作。课堂上与注视相反的情况有发呆、走神、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等,这些人两眼黯然无神,委靡不振,不能经受一点点干扰,身边稍有动静便思想分散。数学课与数字、概念、法则、公式、性质、定理紧密相连,有的是计算和推理,规则性比较强,因此数学课堂要加强直观教学,加强情感交流,营造生动活泼的主题鲜明的课堂气氛,比如开展数学乐园、数学与生活、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等,以提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陶行知曾提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什么是真?真的含义之一就是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所以我认为: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数学老师应多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多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每个细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提高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认识,一刻也不能放松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要论持久战。

第五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力策略研究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力策略研究

小学 综合实践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如何提

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怎样提高学

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会”,并与之形成一种能力。而“学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综合实践课程便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教

师借助这个平台,让同学们去实践,在调查中学习,在实践中切实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力。

[关键词]学习力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传统教学观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轻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灌输式教学方式,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转变过去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综合实践课,有计划有目的地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调查、讨论、研究,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极大的帮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综合实践课设计中,“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有机联合起来,让学生有兴趣去参与教学,参与研究。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现实服务的,是为社会服务。而学习力是包含着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三个方面。而学习兴趣恰恰就是解决了学生动力。综合实践课的内容就是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内容,将孩子们平时不留意的一些东西,忽略了的重新轻松的捡起来,比如每个月家里用了多少度电?一个月电费是多少?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去了解这些信息后,体会家庭的不易,父母的不易,从而节省用电,从小养成节俭习惯,这样就在平时省电方面有自己的要求。而处于学校这个环境,就明白学校在电这一方面的支出,计算了每月的,一年的支付也清楚了,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节约用电,从我做起,对“低碳”更了解深入,以此来要求自己做“低碳”一族。创设自主探索空间。

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中去探索、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例如讲到“神奇的水果——香蕉”,很多同学只知道它可以生吃,那还有其他吃法吗?引发学生小组讨论,带着问题思考,并运用计算机上网去查询,找正确的答案,在动手查询的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还有什么吃法?

香蕉的品种有哪些?生活环境怎样?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去求知,求真,运探索平常喜闻乐见的一些普通物品的奥秘,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同学间相互配合完成任务的默契。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发展,自觉地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满足学生的需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1 创设情景,让学生快乐学习。先让学生自己先去市场调查,调查市场上的卖的有哪些水产?一组上网查找中山的水产,并归类。老师在课堂创设去市场买菜的情景,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情景中去。

3.2整理信息,让学生自主探索。

英国教育家斯宾赛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多一些。”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就要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把探索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为了获得真实正确的信息,就得去筛选,判断,识别哪些信息有用,学会整理信息,反复求证中磨练学生的学习毅力,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有关的信息内容,让学生在整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探究。重视指导,让学生能力提高。

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特别是知识信息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时代,学习的速度就显得特别重要。重视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4.1 合作训练,养成习惯。

现在的社会分工更科学,做社会调查或学习时将学生编组,并细致分工,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一个都不能少。在合作中增进同学有谊,帮扶学困生,发挥学生的特长,发现学生的另一面才能。

4.2 经历生活,自主参与。

陶行知先生的话提醒我们:怎样生活便怎样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自己,有的同学虽然课堂上表现一般,但在动手,在与人讨价还价方面可能会有另一面;提供平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现不同的一面,从而也获得一种认可,反过来作用于学习。

4.3 学有方法,学有所得。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强调,在各科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掌握、学习该门学科的方法,这对学生将来生活和生存终身有用的。老师也要不时的参与指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学生的行为,了解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培养自学的能力,这样,学生将终生受益。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参与调查家庭用电,水乡文化,水产养殖等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电,爱护水资源等有用知识。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高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煅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学是为了用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培养出能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人,最终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费宏,探索“第三教学”提高学生学力,[J],物理教师,2002(8)

2、张雪松 学习突破(提升学习力的38个途径)

3、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低年级数学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年级数学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提高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一、研究背景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数......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优化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优化》 研究实施方案 辽宁省喀左县山嘴子中心小学《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优化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近年来,关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

    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探析

    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探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知识的获取是建立在学习主体自主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才有可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及......

    初中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课题研究

    初中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课题研究 一、 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问题提出的背景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我们人类发展的基础,数学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许多多的便......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学习的特征与一般过程

    数学学习的特征与一般过程 本文从数学学习的特征出发,总结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从而探讨学生如何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途径与方法。 数学学习特征 一般过程 数学学习......

    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低年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提出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小学数学作为义......

    初中寒假学习与生活八年级数学

    初中寒假学习与生活八年级数学 1、 选择题(本题共有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提后括号内.) 1、下......

    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研究5篇

    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研究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学习方法的养成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现阶段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小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