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22:4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

第一篇: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

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

(2012年11月29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审计监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廉政建设,保障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审计监督和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审计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履行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

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设立派出机构。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必要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就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保障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并对其履行职责所需经费予以保证。

发展改革、公安、监察、财政、住房城乡建设、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税务、工商行政管理、价格等部门和单位,应当协助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第六条 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接受和配合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依法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遵守审计纪律和回避等制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七条 审计机关正职和副职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书面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按规定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有权向审 计机关举报。审计机关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二章 监督范围与内容

第九条 审计机关依法对下列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一)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

(二)使用财政资金的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三)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

(四)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

(五)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六)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项目、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七)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财政部门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情况;

(二)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的情况;

(三)发展改革或者其他部门参与预算资金分配、管理的情况;

(四)国库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资金拨付的情况;

(五)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执行和决算的情况;

(六)下级人民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的情况;

(七)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依法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对财政收入征收征管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时,可以延伸审计缴纳、代收财政收入的单位缴纳、代收情况。

第十一条 审计机关对使用财政资金的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预算经费的收支、结余和专项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

(二)非税收入、生产经营收入等情况;

(三)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情况;

(四)国有资产的取得、使用、管理和处置情况;

(五)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十二条 审计机关对国有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

(二)损益情况,利润及其分配、使用情况;

(三)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四)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五)经营管理绩效情况;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对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或者组织的财务收支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第十三条 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二)投资控制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三)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四)有关政策措施执行和规划实施情况;

(五)土地利用和征收补偿情况;

(六)工程造价情况;

(七)竣工决算和资产移交、权属证书办理情况;

(八)投资绩效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时,可以对直接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供货、招标代理、项目管理和咨询等单位取得建设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调查。

第十四条 审计机关对有关基金、资金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主管部门、征收机构、经办机构、财政专户管理机构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

(二)基金和资金的征收、分配、使用、拨付、结余等情况;

(三)基金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绩效情况;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十五条 审计机关对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重大经济决策的合法、合理和效益情况;

(二)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三)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

(四)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和措施情况;

(五)遵守有关廉洁从政(从业)规定情况;

(六)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事项。

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履行经济职责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审计评价中应当对其应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作出界定。

第十六条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绩效审计,对财政资金、国有资产等公共资源配置、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

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项目目标、绩效目标等规定,选择确定评价标准。

审计机关选择确定评价标准时,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听取被审计单位、专家学者、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及社会公众等方面的意见。

第十七条 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时,可以依法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审计所需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第十八条 审计机关可以对国家重大经济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点建设项目、重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 性公共事项、社会关注度高的专项资金等,进行跟踪审计。

第十九条 审计机关可以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调查结果。

第二十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定的职责和权限,对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特定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十一条 审计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第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或者专项审计调查时,有权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报告进行核查。对社会审计机构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执业准则等情况的,应当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第三章 监督权限与程序

第二十三条 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时,可以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与财政收支、财务收 支、资产管理有关的资料;

(二)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职责或者经营范围、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等基本情况;

(三)检查被审计单位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以及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

(四)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审计证明材料;

(五)查询被审计单位在金融机构的账户或者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的存款;

(六)封存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和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

(七)制止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

(八)通知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暂停拨付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四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确定年度审计工作任务,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审计机关应当将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批准,并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

第二十五条 审计机关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组 成审计组,并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第二十六条 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时,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的规定提供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资产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相关的资料。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并作出书面承诺。

第二十七条 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需要相关部门、单位提供有关资料和数据的,有关部门、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

第二十八条 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可以采取就地审计、送达审计、联网审计等方式实施审计。

审计机关实行联网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应当根据审计机关的要求,在保证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情况下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并提供与审计机关网络连接的条件。

第二十九条 审计机关依法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信息系统时,被审计单位应当提供便利条件和技术支持以及其他必要的协助。

第三十条 审计组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 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

被审计对象应当自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第三十一条 审计机关按照规定程序审议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对依法应当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向有关主管机关、单位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对依法应当由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处罚的,移送有关主管机关;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三十二条 审计机关认为被审计单位执行的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应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纠正;有关主管部门不予纠正的,审计机关应当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三条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审计决定送达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书面申请,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

裁决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办理,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第三十四条 除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可以提请裁决的审计决定外,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其他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审计机关应当在审计决定中告知被审计单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第三十五条

依法接受审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出具审计报告的审计机关申诉,审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查决定;对复查决定仍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上一级审计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审计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复核决定为最终决定。

第四章 审计结果与运用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将重要事项审计结果的落实情况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督查范围,强化行政问责,督促审计结果的落实。

第三十七条 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执行审计决定,并将审计决定的执行 情况以及审计报告指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审计机关。

审计机关可以对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以及审计报告指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或者后续审计。

第三十八条 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的审计结果,建设、施工和其他与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单位应当执行。

建设项目纳入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审计结束后根据审计结果办理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手续,并可以在相关合同中予以约定。

第三十九条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当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对象的依据。审计结果报告归入被审计对象本人档案。

第四十条 绩效审计结果应当作为本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改进决策和管理的参考依据。

第四十一条 审计决定中涉及上缴财政资金,追缴税款、滞纳金,收缴国有资产收益的,审计机关可以向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发送审计建议书,建议收缴落实。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并自收到审计建议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将协助落实情况书面告知审计机关。

第四十二条 审计机关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单位 纠正、处理、处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审计机关。

第四十三条 审计结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但涉及国家秘密、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依法不予公开的信息除外。

公布的审计结果应当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评价,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审计机关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等内容。

第四十四条 审计机关依法作出的审计结果能够满足其他监督检查部门履行职责需要的,其他监督检查部门应当加以利用,避免重复检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拒绝对本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作出书面承诺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审计机关可以向有关主管机关、单位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被调查单位和个人不配合审计机关调查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可 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审计机关可以向有关主管机关、单位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被审计单位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责令限期执行;逾期仍不执行的,审计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建议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四十八条 审计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越法定职权进行审计的;

(二)违反审计程序的;

(三)隐瞒审计查出的违法违纪问题的;

(四)未按规定将被审计对象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

(五)泄露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

(六)打击报复被审计对象的;

(七)违反有关廉洁从政规定的;

(八)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12月14日山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审计监督办法

XX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县人民政府审计工作及审计整改的

监 督 办 法

(征询意见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县人民政府审计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的监督,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办法》、《陕西省实施监督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听取县人民政府对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可听取以下专项审计工作报告:

(一)对县级预算部门和其他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报告;

(二)对使用财政资金的县属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报告;

(三)对政府性投资为主的县级重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报告;

(四)对县属国有企业的审计报告;

(五)对县人民政府部门管理的和按照法律法规政策授权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收支管理情况的审计报告;

(六)对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审计报告;

第三篇:审计监督中违法违规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行为可以移送纪检或司法机关处理。

一、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国家规定,依法应当移送处理的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实施条例》在第六章“法律责任”中,共有四条内容涉及移送处理的问题。2月1日起实施的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对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国家规定强化了一系列问责措施,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覆盖面是非常广的。“条例”对16种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违法行为,提出了对有关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纪律处分的要求。如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行为,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监察机关及其他有关机关应当加强配合,对不属于其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依法移送。受移送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将结果书面告知移送机关。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提出的对被审计单位给予处理、处罚的建议以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的建议,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

从目前实际的情况看,有关经济监督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对单位违反财政法规的处理处罚较多,对个人问责的较少,随着建设责任政府的机制不断完善,我们相信,对个人问责将会提上议事日程。

二、个人违法违纪行为

主要是个人涉嫌经济犯罪问题,如贪污、挪用公款、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目前,审计机关移送处理的,主要是个人问题。

三、不配合和阻挠审计工作的行为

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规定,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或者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审计机关认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报复陷害审计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与被审计单位相关联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违法违规行为需要移送处理的如审计机关在对某县农村合作银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过程中,发现安某等3人利用虚假身份证骗取银行贷款行为,涉嫌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37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10号)等有关规定,审计机关将该案件线索移送公安部门侦查处理。

当然,在审计监督工作中,应当本着依法、慎重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合法、合理地确定移送处理事项,有效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

第四篇:山东省能源审计暂行办法

山东省能源审计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节能管理,促进节能降耗,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节能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第三条省、市经贸委(包括有关市经委、发改委,下同)负责能源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制订能源审计计划。

第四条省、市经贸委考核的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能源审计。

第二章能源审计内容和范围

第五条 重点用能单位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能源审计。

第六条能源审计包括下列内容:

(一)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状况;

(二)用能单位的用能概况和能源流程;

(三)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四)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

(五)用能设备运行效率计算分析;

(六)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七)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八)节能量计算;

(九)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

第七条用能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专项能源审计。

(一)单位产品能耗超过能耗限额的;

(二)能源利用过程中违反节能法律、法规,未达到节能标准的;

(三)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期满,需要确认是否达到整改要求的;

(四)因技术改造等原因,其主要耗能设备、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第三章能源审计的实施

第八条能源审计机构根据省、市经贸委下达的能源审计计划实施能源审计工作。

能源审计机构应于实施能源审计前10日告知用能单位审计的时间、内容以及需要用能单位配合的事项。

用能单位应按要求做好准备,积极配合能源审计机构开展工作。

第九条能源审计机构按照省经贸委审定的能源审计手册进行能源审计。

第十条能源审计完成后,能源审计机构应将能源审计报告报送省或市经贸委审核,并同时送接受审计的用能单位。

第十一条依据省市经贸委计划进行的能源审计,有条件的可给予能源审计机构适当的资金补助。

第四章能源审计机构

第十二条能源审计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具有节能检验测试技术条件并通过计量认证,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三)有四名以上熟悉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具备能源相关专业知识及节能工作经验,经培训考核取得能源审计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

(四)经省经贸委考核认可,并获得山东省能源审计资格证书。

第十三条拟从事能源审计的单位,可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经考核合格颁发能源审计资质证书。资质证书每两年复审一次。

第十四条能源审计机构在能源审计过程中,可以查阅用能单位能源利用和财务有关原始资料,用能单位应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能源审计机构应为用能单位保守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十五条能源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能源审计资格,收回资质证书。

(一)不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能源审计的;

(二)弄虚作假,编造能源审计报告的;

(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的;

(四)泄露接受审计单位商业和技术秘密的。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山东省能源审计管理办法

山东省能源审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强化节能管理,促进节能降耗,依据《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国家和我省节能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制定节能整改方案的活动。

第三条 能源审计是加强用能单位能源科学管理、推动节能工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是对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进行监督、考核的基础。通过能源审计促进用能单位制定节能规划、提高用能水平。

第四条 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能源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负责工业领域能源审计工作的监督管理,制订能源审计计划。省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公共机构等主管部门负责本领域能源审计工作的监督管理。各设区市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能源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负责本区域内工业领域能源审计工作的监督管理,各设区市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公共机构等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本领域能源审计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章 能源审计的范围

第五条 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定期公布重点用能单位名单。下列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第六条 根据国家部署,结合实施节能规划需要,重点用能的单位至少5年开展一次能源审计,鼓励非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用能单位根据审计结果,制定节能规划方案,促进科学合理、节约、安全使用能源。

第七条 重点用能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责令实施能源审计。

(一)没有完成或进度节能目标任务的;

(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内容明显不实,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产品单耗超过限额标准的;

(三)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期满,需要确认是否达到整改要求的;

(四)因停产、限产、技术改造等原因,其主要耗能设备、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能源利用过程中其他违反节能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第三章 能源审计的内容

第八条 根据能源审计目的和要求,应按照以下内容开展审计:

(一)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状况;

(二)用能单位的用能概况和能源流程;

(三)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四)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

(五)用能设备运行效率检测分析;

(六)用能单位综合能耗、产品各种实物能耗的计算分析;

(七)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八)节能量计算;

(九)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

(十)用能单位合理用能的意见和建议等。

第九条 能源审计完成后,应编写能源审计报告,能源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用能单位概况,包括主要产品与生产工艺、用能单位用能状况,在国内同行业中的地位等;

(二)用能单位能源消费结构,包括能源流程、能源实物量平衡、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能源价格等;

(三)用能设备运行检测指标、各种能耗指标及节能量;

(四)能源成本占用能单位生产成本的比例以及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五)列出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提出节能改进措施,制定节能改造计划,对节能技改项目进行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必要时对拟采用的节能措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评估;

(七)用能单位节能整改方案与实施计划;

(八)审计结论。

第十条 能源审计报告中的正文应详细编写,报告中应包括第九条所列内容的详细说明。

第四章 能源审计机构

第十一条 能源审计应委托第三方能源审计机构进行,能源审计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行业、专业背景,从事能源管理咨询或技术服务工作2年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设施;

(三)具有节能检验测试技术条件和能力并通过计量认证,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四)具有四名以上熟悉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具备能源相关专业知识及节能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

(五)具有一名以上熟悉经济管理的财务人员;

(六)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根据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计划开展能源审计的能源审计机构,应通过政府招投标程序后组织开展能源审计工作。能源审计机构应接受节能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能源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即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纳入信用体系记录,省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布,各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和用能单位不得采用其编制的能源审计报告。

(一)不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能源审计的;

(二)弄虚作假、编造虚假能源审计报告的;

(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的;

(四)泄露被审计用能单位商业和技术秘密的;

(五)违反节能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其他规定的。

第五章 能源审计的实施

第十四条 能源审计机构根据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能源审计计划,按照能源审计内容实施审计。

第十五条 能源审计机构应与用能单位签订能源审计服务协议书,明确审计时间、内容以及相关的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 能源审计机构应于实施能源审计前10日告知用能单位。用能单位应按要求做好准备,积极配合能源审计机构开展工作。

第十七条 能源审计机构应制定合理的能源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前期准备:成立审计工作小组,明确人员分工,明确能源审计工作的目标与具体内容,编制审计任务建议书。审计工作小组人员由参与审计机构和用能单位共同组成,实行小组人员具体分工负责。

(二)现场初步调查:考察并了解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系统、能源计量系统、能源购销系统、能源转换输送和利用系统、主要生产系统的基本情况。

(三)编制审计技术方案:根据考察的情况,编制审计技术方案,制定设备和装置的测试方案。

(四)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主要收集能源管理资料、能源统计表、能效测试报告、各分系统和主要耗能设备的数据资料、生产数据资料、技改项目等有关数据资料。

(五)现场调查分析:通过检查、盘点、查帐等方法、手段核算分析收集的各种数据,与用能单位共同重新核对。

(六)现场测试:根据需要对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情况、工艺装置、主要用能设备装置进行现场测试,审核用能单位的能耗状况及数据。

(七)编写能源审计报告:依据调查核实后的数据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得出各种能耗指标,对照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分析评价,指出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水平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和造成原因,得出能源审计结论,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十八条 能源审计机构在能源审计过程中,可以查阅用能单位能源利用和财务有关原始资料,用能单位应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九条 能源审计机构应与用能单位签订保密协议,为用能单位保守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二十条 能源审计完成后,能源审计机构按照规定期限向用能单位提交能源审计报告,并经设区市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审核合格的报送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各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为用能单位保守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二十一条 能源审计机构对所出具的能源审计报告负责。能源审计机构编制的能源审计报告,须附主要编写人员的姓名、计量认证合格证书、专业等资料,并有机构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的签名,加盖能源审计机构印章。

第二十二条 参加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工作、对用能单位提供能源审计咨询的人员不得参与对能源审计报告的审核。

第二十三条 依据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计划进行的能源审计,应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第六章 能源审计结果运用

第二十四条 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审核指南》、《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以及对能源审计报告内容的要求,组织对能源审计报告进行评审,按审计报告质量分为一、二、三类,并及时向各设区市和用能单位进行反馈。其中:一类为较完整报告;二类为基本符合要求;三类为不符合要求报告。

第二十五条 评审结果为一类的,可依此编制用能单位节能规划。二类报告应按能源审计报告评审意见,补充修改报告,修改后符合要求的可依此编制用能单位节能规划。三类报告应重新编写。

第二十六条 各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指导和督促用能单位按照节能整改方案,编写节能规划方案并组织落实。

第二十七条 对用能单位节能规划中的节能改造项目,符合相关节能政策要求的,优先纳入支持范围。

第二十八条 无正当理由未提交能源审计报告、拒不开展能源审计的用能单位,节能监察机构对其实行节能监察。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6年10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10月19日。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6年印发的《山东省能源审计暂行办法》(鲁经贸资字〔2006〕361号)已于2016年3月29日由《关于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鲁经信综〔2016〕136号)文件宣布废止。

下载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审计监督条例[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附件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东省教育厅鲁食药监餐〔2010〕105号关于开展中高考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各市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教育局,省局稽查局:......

    本溪市审计监督条例

    本溪市审计监督条例 字号: 颁布日期:2006/06/12 实施日期:2006/08/01 时 效 性:现行有效 发文文号:本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 颁布单位:地方人大常务委员会 (2005......

    奉贤审计监督动真格

    奉贤审计监督动真格 “区审计局满意19票,基本满意5票,不满意0票;教育局满意11票,基本满意11票,不满意2票……”这是3月19日召开的奉贤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的一个新增监......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精)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 各地审计机关积极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 来源: 中国审计报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决定,发挥审计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的监督......

    保险公司审计监督论文(最终版)

    会计行为的独立性,主要指会计行为主体(个体和群体)在开展会计行为的整个过程中,能保持其应有的独立,客观公正、独立自主地按照相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要求处理会计事务。保险行业由......

    加强审计监督5则范文

    加强审计监督,助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村(居)行政主要负责人财务活动年度审计 甘泉街道纪工委、监察室经济责任审计 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 惠农、强农资金专项审计信访 查办案......

    内部审计职能重监督

    (1) 内部审计职能重监督,轻服务。内部审计机构是适应企业的内在需要设立的,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它能为企业加强内部治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对内审在促......

    完善管理机制 强化审计监督

    完善管理机制 强化审计监督 加快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近年来,为了落实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宁乡县认真分析新形势下村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