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面子观的差异及其对交际模式的影响

时间:2019-05-14 22:1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文化面子观的差异及其对交际模式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文化面子观的差异及其对交际模式的影响》。

第一篇:中西文化面子观的差异及其对交际模式的影响

中西文化面子观的差异及其对交际模式的影响

摘要:面子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对跨文化交际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交际场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涉及面子需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面子”的内涵、价值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这种差别所导致的交际方式也大相径庭。探讨中西面子文化差异及其对交际模式的影响,有助于消除人们因“面子”引起的文化冲突和交往中的障碍,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可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面子观;文化差异;交际模式

中图分类号:G04;H005文献标识码:A

“面子”这个词被中国人异乎寻常地重视,它蕴含着中华文化社会心理的深层意象。鲁迅先生曾说过:“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1\]在中国给人面子,就是尊重了人格;扫人面子,就是侵犯了其尊严。多位学者都曾关注或研究过这一文化现象,如近代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人的面子是“抽象而不可捉摸的,但却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它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2\]。

可以说,面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其实要面子的情况同样也存在于西方文化中,或者说它具有存在于各种文化中的普遍性。面子对跨文化交际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交际场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涉及面子需求。Ron Scollon和Suzanne Wong Scollon就曾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书中谈到“世界上的人类交往中没有不要面子的交际”\[3\]。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面子”的内涵、价值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所导致的交际方式也大相径庭。交际者总是依据其文化中最重要的面子理念行事。〖HJ*3〗

一、中西方面子观之比较

(一)西方人眼中的面子观〖HJ〗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Erving Goffman\[4\]于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提出了一套著名的面子理论。在《论面子功夫》中,他从社会学角度系统分析了“面子”(face)这一概念。他指出面子乃是社会互动行为中的仪式化表现。换言之,社会互动必须依赖规范才得以进行,面子概念即代表个人行为符合特定社会规范,以及借此所获得的社会支持\[5\]。人们在生活中存在着普遍的面对面交流,这种交流有时需要在某种媒介作用下进行。在与人交际的过程当中,面子主要表现为个人所展现出的社会形象\[4\]。个人所展现出的社会形象应具有连贯性和世俗性,凡有不依“面子规则”交际的人,必然会被视作有悖常规,使人青眼相待。

美国人类学家 Brown & Levinson\[6\]拓展了Goffman的定义,称面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树立的一种公众自我形象,通过与他人的交际,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保持或增强”。该观点认为,在说话时照顾对方的面子,交往时为对方给予或者保留面子是人际交往合作的前提。按照Brown和Levinson的说法,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都是人际交往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积极面子是希望个人正面的自我形象或个性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这就意味着积极面子得到了维护。消极面子则是不愿受制于别人,保存自我行为和选择自由,不受别人的干涉和阻挠。积极面子关系着个人的利益,常见于“给别人一个面子”这样的情境,遵守支持别人的交往原则。在交际当中主要体现为向对方表示关注并同意对方的意见,与对方达成共识,或者对对方的观点表示赞许。消极面子则指向交际者的个性,它强调个人权利,在交际中维护自身独立性的同时,表示对对方独立需求的尊重,这种消极面子不完全为群体束缚。

归纳而言,西方人的面子观强调个人面子,强调个人行动自由和个人愿望的满足,其实质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植根于此面子观后的是一种个人主义的文化观念。西方文化强调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所推崇的价值观念以个人成就和荣誉为核心。追根溯源,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民主精神”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让民主自由在西方文化诞生之初就牢牢地烙印其上。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冲破封建桎梏之初,大批人文主义者就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域中不断涌现。提倡“人性”,高呼“人权”,将人性和人权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是这一群人的代表特征。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发展,强调个人利益与价值,标榜“个人自由 ”和“个人主义”的资产阶级的人文思想逐渐在西方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中国人的面子观念

面子观念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的精髓。面子一词包罗万象,凝练于五千年广博的华夏文明的血液里,已成为支配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中国的许多学者对面子问题作了很多研究,而且发表了诸多有关面子的学术文章。归纳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汉文化中“面子”的内涵。

第一,面子具有关系性。面子是人情关系与人际影响的象征。人际关系要靠面子来处理和维系,社会生活也要靠面子操作和决定。中国文化中的面子以关系为基础而概念化,即面子以人的情感为基石,顾及他人的面子能起到促进人际和谐的作用。中国人的面子哲学可以概括如下:面子是责任、权利及义务的严格法律的代替者,它不仅是社会中促进人际和谐的目标,也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若个体严重违反社会规范,不仅会给自身甚至家庭造成消极影响,也容易使人产生如此怀疑:在他生活中曾经教导他和赏识他的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不阿的公正性?或者说,不同程度的 “丢脸”不仅根据个人过错或失败的严重程度决定,并且对于自我亲疏程度不一样的其他人也有着各异的意义。

第二,面子具有道德性。面子是个人身份和理想形象要求的综合表现,是个人社会地位、处世要求和社会价值的总和。在中国社会当中,人们的言行受到公共道德规范和理想人格标准的制约,如仁义要求、忠信要求、德才要求,等等。如果个人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就被视为涨了面子,反之,与这种标准相悖的就被视为丢了面子。20世纪40年代,中国留美学者、人类学家胡先缙提出中国人的面子具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脸”和“面”\[7\]。这是两种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其中“脸”主要涉及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高低有关的事情。团体对于道德高尚者持有无上的敬意:这种人无论遭遇什么困难,都会把自己分内的事情高质量完成;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会彰显自己的正直品德。它代表着社会对于自我德行的完全信任,但是如果失去它,这个人便难以继续正常地在社会组织中立足。“脸”不仅仅是维护道德标准的社会制约力量,更是一种内化的自我约束力。丢脸是团体对不道德或为社会所不容的行为的责难。那些严重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一旦为大众所知悉,便会对个人品格造成消极影响,从而招致公众的责难,使这个人失去颜面。“面子”则代表个人的社会声誉。这种声誉是由人在事业上步步高升中所取得的成功与赞美而获得,也是因个人努力或着意经营而累积起来的声誉\[7\]。无论何时,只有立足于自身所处的外在环境,才能获得这种声誉。“面子”和“脸”不同,它可以出借、争取、添加甚至敷衍。脸和面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脸”不仅是品格的基本要义,也是决定“面子”多少的因素之一。如果失去了脸,那么面子也难以维系。因为脸和面子之间复杂的关系,它们的概念也有重叠的部分。它们都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尽力保存自己的脸,维护自我的道德尊严,与此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面子,即在提升自己的声誉上下功夫。

第三,面子具有等级性。这种关系等级由年龄、血统和社会等级构成,而面子的功能就在家庭内部的关系等级下实现。在Chang & Holt\[8\]的研究中,面子和中国儒家思想里的社会秩序观念关联紧密,在这种思想体系下,人因不同的地位而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面子,并要求这种面子在交互者中必须得到尊重。

归纳而言,中国文化中的面子不具有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特征,反之强调公共面子,强调的是个体行为保持和群体观念与评价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对个人愿望的迁就。植根于此面子观后的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儒家文化,其思想精髓是“仁爱”和“天人合一”。这一理论体系把个人视为社会和整个人类的一份子,需要以自己的社会角色为基石,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品格,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强调个人服从于整体,高度重视社会整体。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他的这种仁爱思想与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等级体系下是纵向的,它强调个人最大程度地服从自己所在的集体,并按照自己在等级体系中的地位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社会道德的规范标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面子”内涵与西方的“面子”观念不尽相同。

二、中西方交际模式之差异

交流的障碍主要源于对对方文化的不理解或不了解。交谈得越多,就越多地尝试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就有更多的机会建立成功的人际关系。不考虑面子问题所包含的文化敏感性,就很难建立成功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文化群体对面子观的定位,是在自身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从而使得各种文化群体都有自身特定的处理面子的方式,由此也决定了其在交际中所特有的会话与行为方式。

(一)情感取向 VS 任务取向

在中国,个体不能独立于集体之外。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自己的关系网络,因为不同关系网之间的交叉重叠,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由此形成,而“人情”和“面子”正是维系这个网络的关键。面子象征着人际影响和人情关系。所以,人情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中华文化十分重要,个体人际关系融洽度和影响度的衡量标尺正是情面。为达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处处为对方留情面、给面子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中国的商务文化讲究在“面子”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谈生意前,中国人注重通过宴请与送礼等手段与交际对象建立友好的关系,在谈生意过程中更是要回避冲突。可能对中国人来说,保持和谐与建立关系是最为重要的,这正是所谓的“买卖不成人情在”的道理。

而西方文化倾向于将自我看作是与他人和整个世界分离的独立体,强调自我和个人成就,个人面子的获取是建立在个人事业的成功之上,因此,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较为松散。与广泛存在于中国社会中的“情感型”人际关系不同,西方社会更偏向于任务型关系。它是人们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短暂且不稳定的交往关系。反映在人际交往中,其特别讲究实效,所以在对话中很快就切入正题。按照西方人的交际标准,如果对方的问候时间过长,听者便会主动提醒对方直抵主题或者给一些“谈正事”的提示语。整个交际过程都存在着这种倾向。离题万里和言语冗杂都会招致他们的反感。如果某方在交谈时说话过于细节化或者过于繁杂,另一方就会以“让我思考一下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来打断其发言。在直面交流的过程中,若出现离题的情况,人们也会用非语言方式或者用表情或行动表示不耐烦的情绪,甚至直接打断。

西方人眼中的“面子”以“自己”为中心,以对己方有利为基本原则。同时他们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个人意见,为维护个人利益和面子,双方可以争吵甚至争斗;适当程度的冲突被看作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积极行为。因此人们在交往中常常按照客观法则办事。对事不对人,注重的是公事公办,在原则问题上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一般不受感情所左右,因此让人觉得有些“不讲情面”、“冷若冰霜”。在商务谈判中,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唇枪舌战,剑拔弩张。对于条款中不满意的小细节,他们可以争得面红耳赤,而不用过多地考虑他人的面子和群体的利益。在他们眼中,人是人,事是事,谈判场合剑拔弩张,生意背后依旧可以做朋友。因为西方人是以任务为取向,商务谈判中以维护己方利益为目的。这在中国人眼中颇有“不择手段”的作派,与中国人“买卖不成仁义在”的思维有很大的不同。

(二)委婉含蓄 VS 直截了当

由于深受其面子观影响,中国人倾向于含蓄、保守地表达思想感情,不喜欢直接明了的说话方式。他们愿意给彼此留有面子和尊严,因此,在交际中,中国人对委婉的表达方式非常青睐,通常喜欢“留一个心眼”,不是直截了当地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而要考虑方式方法,巧与应对,见机行事。尤其是在发表不同意见时,要察言观色,委婉表达。

就中国人来看,委婉地表达异议,有利于局面的稳妥;由于委婉,需要深思熟虑,意见也相对成熟、中肯,于人于己都有益无害,在面子上都不会有所损伤。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胡先缙与黄光国\[7\]都曾提到“给面子”与“不给面子”之间还存在着中间灰色的“敷衍面子”,是指也许不是很尊重对方,不想让对方有面子,但是一方面不想让彼此的关系恶化,或是让其他人有没面子的感觉,造成日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一方面也不希望自己在他人面前产生不好的印象,因此,往往会选择至少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敬意,不让对方感觉到不愉快。胡先缙在讲解“敷衍面子时”说到,“也许甲本来并不怎么尊重乙,但为了博取其好感,甲会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敬意,而这种好感恰好不会使乙感到不快”\[7\]。因此,中国人在交际中,即便自己有理,提出不同意见前也总要说“刚才某某的发言很有道理”,然后再在“但是”、“不过”后面做文章。中国人也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他人,尤其是长辈。在必须评论他人表现时,尽量使用委婉或模棱两可的言词。初到中国的西方人往往莫名其妙,以为中国人言不由衷,故弄玄虚,殊不知这是给听话人留面子,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中国人巧用委婉的典型范例,当属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所说的一句话:“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美两国隔绝了二十多年。”当时的中美关系还带有明显的“冷战”印记,彼此积怨很深。此话一出,既能让人清楚地意识到导致中美不和、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长期深度介入亚洲事务的事实,同时又不带丝毫刺激性,以免伤及美国客人的颜面和情感,于是使得双方听者都露出会心的微笑。

不同于中国人的委婉表达方式,西方人在交际中就比较直截了当。在西方的面子观中,言语的赋义与环境的赋义是相互分离的。因此,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的西方人,交际中往往语言外显、明了,处理事情一般将人事相分,解决冲突时对事不对人。其谈话方式倾向于直接、坦率,而不大顾及环境条件怎样、对方反应怎样、所说所做将产生什么后果,脑门一热就像竹筒倒豆子――干脆利落地全抖出来。在对待别人言语中的错误上,也很直接。例如在商务晚餐中,如果一位中国客人谈起法国时弄错了一个城市的位置,法国人一般会公开或私下予以纠正。但中国人却避免在公开场合反驳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法国人的文化习惯是辩论,而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是保持和谐和维护颜面。如果想拒绝别人,西方人会直接说“no”,发表不同意见会开诚布公,因为他们觉得这不会损害对方的正面子。

〖WTHZ〗

(三)贬己尊人VS 相互平等〖WT〗

中国人的面子观表达的是对尊严和尊重的诉求,它不仅强调人们依赖社会对其社会声誉及地位的认同,也强调社会对人们需求的认可。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脸”,同时试图提升自己的“面”,中国人对其成就和地位往往过分谦抑。如果为使自己的地位高于他人而夸耀自己,高估自己,则很可能受到社会的冷遇。如果热衷夸耀的人遭遇挫败,不仅难以得到旁人的同情,还可能会受到嘲笑。对自身能力判断欠妥的人往往被贴上“轻浮”的标签。一个人既难以在每一点上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由于事先无法正确预知每次行动的结果,那么预先拉低身段,放低自身价值才是明智之举。通过这种方式,个人既能建立谦虚的形象,受到人们的赞扬,又能增加自身成功的信心。因此,为了得到他人更高的评价,人们会时常不自觉地贬低自身的才能和本领。在人际交往中,若涉及与自己有关的事,说话人一般表现得较为谦逊甚至卑微,而提及与对方有关的事情时则尽力抬高对方,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给对方面子。最为典型的就是听到别人赞扬时,客套语往往是自贬一番,以表示自己的谦逊,如“哪里,哪里,您实在是过奖了”,或者“我做的还很不够”等等。这种贬己尊人的交际原则在谦辞、敬辞系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谈及自己一方时,中国人会在称谓前加上“鄙”、“贱”、“拙”、“愚”等字,如:“鄙人”、“鄙姓”、“贱内”、“拙荆”、“愚见”等,在涉及对方一方时,称谓前往往有“尊”、“高”、“贵”、“令”等字,如:“尊府”、“尊夫人”、“高见”、“贵国”、“令郎”等。

中国人这种通过贬低自身来抬高别人的行为,在中国人看来是给别人面子,在西方人看来却是十分可笑和不可理喻的。例如电影《刮痧》中,许大同因为儿子和朋友昆兰的孩子发生矛盾,当着昆兰的面,打了自己孩子一巴掌,以示给对方“面子”。可是在他朋友看来,打孩子是父母亲不体面的行为,是违法的,因为它侵犯了孩子的人身权利和长幼平等的信条,伤害了孩子的消极面子。因此,他难以理解“打自己的儿子就是给别人尊重、给别人面子”的中国逻辑。在气急败坏的情形下,昆兰憋屈地回驳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打你儿子怎么能是在给我面子呢? ”

在西方文化中,“面子”是一种缔造个人身份的工具,个人面子的获取必须通过取得成就来反映个体。也就是说,他们不会从群体的互动中寻求自我的体现而获得面子,而是通过追求自主、自我实现和个人发展来实现个体的自我指认。平等的观念贯穿于西方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交流的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横向结构,即平等的而非等级的关系结构,“人们在社交互动中获得情感利益的同时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并避免担负责任”。这种平等性反映在交际中,人们称呼上较少受到等级和身份的限制和约束,通常采用对等的称呼方式,甚至直呼其名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在西方,人们甚少用“经理”、“局长”、“校长”等头衔性称谓来称呼对方。员工对他们的上司(或者老板)可直呼其名,这种称谓的方式不会认为是不礼貌的,相反地,它却显示出老板和员工之间平等和融洽的工作关系。在西方,头衔性称谓的对象大都局限于皇族、政府上层、宗教界、军界或法律界人士等。例如,Mr.Presi-dent(总统先生),Priest Father Paul(Paul神父)。

西方的面子观注重每个交际者的个性,侧重于维护个体的消极面子。交际者一方面不会把自己的所言所为强加于别人,以示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不愿让别人的所言所为强加于自己,希望自己受到尊重。例如,在餐厅点牛排时,服务人员一般会以“How do you like it cooked? Well-done,medium,or rare?”的方式与客人交流。西方人极为推崇以“尽量不给他人造成不便”的原则进行社交,因为这是一种避免尴尬、给对方留有更多选择余地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彼此的自由。与之相对应的,不把自己的意见或意愿强加于人,给予对方充分的选择余地,是维护消极面子时常常用到的语言策略。在西方人的谈话中,常见的是疑问句、缓冲语、过去式、致歉语和感激语。例如:I wonder if you want this or not? 或It would be nice to have you with us,but we――。这与西方人的“个人”取向和追求人际间的“平等”与“一致”有关。人们在向他人提出要求时,尽量做到委婉,不给对方“强加”的感觉,以保证彼此间的消极面子不受伤害。

(四)亲近VS 疏远

西方文化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因为这被认为不礼貌,干涉了别人的隐私,威胁了他们的消极面子。个人隐私的内涵可总结为:个人情况(年龄、婚姻、子女、事业、收入等),宗教信仰,政治观念,个人行为动向(去哪儿、和谁交往)等等。中国人常常会对别人所购买的商品价格进行询问,在他们看来,商品的价格一般与商品的质量等同。但在西方文化当中,询问其所购商品价格,可能是对其购买力和经济状况的间接询问,属于隐私范畴,直接询问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想了解商品的价格,在西方文化的交际中只能通过委婉地对商品表达赞许来实现。在回答中,西方人会告诉提问者该商品是贵还是便宜,但一般不会谈到该商品的确切价格。注重隐私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它也让习惯于人与人之间贴得很近的中国人感到西方人似乎很冷漠。“你永远不知道美国人心里在想什么。你很难从他们那色彩斑斓眼睛里一眼看穿或看透他们。在他们那彬彬有礼的外表和语言下,你感到的是冰冷的距离感。”一位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的教授如是说。但在西方人看来,个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可能被认为是对自己自由的干涉。从这一点出发,西方人的自卫心理和危机意识比较强。他们的冷漠可能出于对他人的尊重,而中国人的热情可能是对其权利和自尊的侵犯,对其消极面子的威胁。

在注重人情和关系的社会里,中国人以群体为中心,个人的情绪、愿望、隐私等相对于群体来讲无足轻重。在人际交往中,除了日常的嘘寒问暖,甚至对于询问有关年龄、婚姻状况、子女、职业、收入等问题,也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同时通过这种深入的了解,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当交际一方认为自己的所言所为对对方有益时,有时不管对方是否愿意都强加于对方,以示自己的诚意,表明给对方面子,对方也不会因此感到不快。就拿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来说,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作为主人有时表现出过度关切,其出发点是想让客人感受他的热情。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客人越是说不喝不吃就越劝别人吃喝,而且大有强塞硬灌之势,完全不考虑客人的真实感受,似乎只有这样才显得热情,给对方面子。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观点,这有勉强对方、妨碍对方个人自由之嫌,实际上是威胁了对方的消极面子。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招待人常常是很随意的,似乎这样才更亲切。

但是中国人在对待亲近的人时是没有什么繁琐的礼仪的。在中国文化里,对待不同关系的人,给予的面子是不同的,而西方人则不然。无论对方与自己关系如何,西方人一般都平等视之,对他们来说“谢谢”“对不起”需经常挂在嘴上。因此中国人往往觉得西方人的人际关系较疏远,人们之间过于冷淡、傲慢,不是很友好,但西方人却认为中国人过于亲近。

三、结语

人际关系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某一特定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准则只能在其自己的文化中按其特定的条件理解。中西文化在起源和前期发展阶段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也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催化而产生了不同的面子观,因“面子”文化差异影响交际的模式也不同。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会下意识地用本民族的“面子”文化标准和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与其它民族进行交际,往往易导致交流的困难、误解甚至冲突。例如西方人觉得我们太含蓄,而我们觉得西方人不诚恳;西方人觉得我们嘴里说“不”的时候心里反而说“是”,而我们觉得西方人太“冲”了,不懂得谦虚;西方人认为我们事事讲究人情,效率不高,而我们觉得西方人刻板、僵硬、不会变通;西方人觉得我们不懂得过于热情是不尊重他人权利,而我们觉得西方人冷漠、无情、没有生气。

因此,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的参与者应该具有敏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深入了解面子观,针对不同的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以避免由于“面子”文化的差异而引起跨文化交际障碍,从而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说面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42.\[2\]林语堂.《中国人》全译本\[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204.\[3\]Ron Scollon,Suzanne B K Scollon.Intercultrual Cm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M\].Maiden:Blackwell Publisher,1995144.\[4\]Goffman E.Interaction Ritual \[M\].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1967:5.\[5\]朱瑞玲.中国人的社会互动:试论面子的运作\[J\].中国社会学刊,1987,(11):2353.\[6\]Brown P,Levinson 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M\]∥Goody E.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7\]胡先缙.中国人的面子观\[M\]∥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57.\[8\]Chang H C,Holt R.A Chinese Perspective on Face as Interrelational Concern\[M\]∥TingToomey S.The Challenge of Facework:Crosscultural and Interpersonal issues.New York:SUNY Press,1994:95.(责任编辑文格)

第二篇:观《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课程论文

题 目: 《观<刮痧>看中西文化差异》 学 号: 姓 名: 年 级: 学 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 年 月 日

观《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不同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中西文化在亲情、友情、孝敬、思维模式、法律观念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隔阂。电影《刮痧》以传统中医疗法“刮痧”为焦点设计了一场中美文化冲突。通过对中美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揭示了全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刮痧、文化、差异、冲突、融化

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中西方的差异也体现在文化的领域中。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刮痧》这部电影,把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发生在美国圣路易斯市的一个中国家庭,主人公许大同和妻子简宁在美国奋斗了八年,事业有成,还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丹尼斯,过着和睦幸福的生活。许大同的老父亲从中国来探亲。但是,随后降临的一次意外把大同从舒适繁华的美国梦中惊醒。一天,丹尼斯患感冒,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但没过几天,丹尼斯因不慎碰伤,被大同送进医院。医生发现孩子背上有紫红色的刮痕,认为他受到了家长的虐待,美国的儿童福利院更是认定许大同有暴力倾向。于是一场福利院试图以法律手段剥夺大同对孩子的监护权,和大同付出种种努力夺回儿子的斗争开始了。随后大同面临的是: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工作丢弃。大同的父亲对于自己给孙子刮痧引发这么多变故非常内疚,找到大同的同事,用打手势的方式向这个美国同事解释。最终,大同的同事和保护儿童权益机构的工作人员理解了刮痧,一家人终于团聚。电影的线索主要围绕中西文化差异展开。因为有差异,随之而来的必然有隔阂,对立与冲突,在这过程中,中西文化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以下说几点感触最深的地方。

首先是在医学领域的认识差异。中医是我中华四大国粹之一,然而最近有一种论调,就是要取消中医,其主要原因就是认为中医不科学。国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外国人了。当然了,有许多外国友人对中医很感兴趣,被它的神秘所吸引。可是,大多数的西方人还是无法接受中医的。刮痧是故事冲突引发的倒火索,刮痧疗法在中国民间很是常见,也确实能够治愈一些常见病。但是,让外国人接受刮痧是一种治疗方法真的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刮痧留下的痕迹会让人认为是对身体的一种摧残。所以,这种疗法搬到美国,就成了大同对孩子施以暴力的罪证。西方精密仪器可以测出孩子是哪天伤的,然而却不能判断出那时一种治疗手段而不是虐待。就中西医而言,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中医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谈的东西,在西方却有严格的概念和标准。这也是现在争论中医科学性的原因所在。

第二,法律观念的不同。不同制度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法律条例和社会管理方法。在美国留小孩子单独在家是违法的,然在中国却没有那种概念,孩子一个人在家太正常了。美国的法庭及儿童福利院虽被大同的满腔激情,真挚而忘情的诉说所震慑,却仍要求有“爱的证据”,以供法庭判决。最后在收集到证据以后霍尔威兹法官撤消对许大同的禁令。西方的法律制度的健全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在那样一个法律意识很强的国家,尊重法律是很重要的。然而大同隐瞒爷爷给丹尼斯刮痧而自己顶替。圣诞来临他不是寻找证据而是想办法悄悄回家,冒着违法和被摔的危险最后爬上九楼。

第三,西方国家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人文精神。许大同当着好多人的面教训丹尼斯,其实原因很简单,丹尼斯打了昆兰的儿子但是拒绝道歉。在西方国家最多也是对孩子进行教导,不管怎样也不至于当这那么多人的面不给孩子一点尊严。“我打他是为了给你们面子,尊重你们!”昆兰非常不解地说:“什么乱七八糟的逻辑?”也只有中国人才会有这种面子观而且那么根深蒂固。大同的“当面教子背后教妻”的中国传统观念已经与昆兰“孩子打架一会儿就好了,算了吧”的美国态度背道而驰了。同为教育孩子,大同的“当面教子”、“打是亲骂是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教育传统,却被美国人视为暴力倾向。昆兰认为小孩子打架是很平常的事,大人不必干涉,更令他无法理解的是大同打孩子是为了给他面子这种奇怪的中国逻辑。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没有对与错,有的只是东西文化理念上的差异。西方人更注重的是人性本身,尊重个体的存在性并对个体给以尊重,哪怕是小孩子也如此,他们并没有把中国人习惯的“面子”问题掺合进去。如果像中国人通常会有的那样,把承认错误和丢了自己的面子混在一起,管你丹尼斯能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老子有权就没错,拼着命也要坚持自己正确,那就把事情越弄越复杂了。中国人管教孩子的方式往往是打孩子,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可是在片中,打打儿子还是个挺严重的事情。打儿子究竟是在管教儿子还是在虐待儿子,你自己说了不算,要由法官来裁定。

第四,文化传播的差距。中国人对西方的文化可谓是非常了解,西方名著就是没读过,也多少有个耳闻。可是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却是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的差距很大的。孙悟空这个形象在西方算是小有名气了,但还不是家喻户晓。西方人对孙悟空的了解仅停留在对名字的认识,而对他的故事却知知甚少。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如果只是阅读《西游记》的个别章节是无法对孙悟空有全面了解的,甚至会有错误的理解。片中的律师就是拿《西游记》里个别章节中表现孙悟空不羁性格的情节片段,来证明孙悟空是一个邪恶的猴子,进而攻击男主角。

第五,对家庭的理解的差别。这是《刮痧》中冲突的本质所在。远在异国他乡、事业有成的孝子把年迈的父亲远从大洋彼岸的中国接到美国与自己和妻儿同住,希望能和妻子一同照顾老父,让父亲享受天伦之乐。这完全不同于美国的主干家庭。在美国以及很多西方国家,儿女成年后,不论成家与否,一般都会离开父母,单独居住;同样地,父母年纪太大无法照顾自己时常常住进老人院,而不愿意与儿女住在一起,增加儿女的负担。这在中国人看来似乎不合人情,但在美国无论父母或是儿女都抱着同样的想法,希望自己独立,不愿意由于合住造成自己和他人的不便。在中国,更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儿女必须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如果一个事业有成的的儿子弃老父于不顾而让其栖身于养老院,他很可能受到社区舆论的炮轰。

第六,办事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当孕妇难产的时候,常常会面临一个选择就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除了一些很不通情理的人之外,一般都会想都不用想的表示要保大人。也许用片中男主角的一句话更能说明问题,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于这样的事情,国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人知常情,然而在片中,男主角这样的选择成为了对方律师攻击他的把柄。他们认为这是对生命的扼杀,不给孩子生活的机会。片中男主角的美国朋友得知给孩子刮痧的是他的爷爷而不是男主角时,非常不能理解,他想女主角询问:“Why?”而女主角的回答很简单:“Because he is Chinese!”昆兰看着扶父亲上楼的大同,陷入了沉思。很多事情无法解释,也只能用上面这句来回答了。

第七,感性的中国文化与理性的西方文化的冲突。昆兰在法官面前,乃至是在起诉朋友的原告面前,依事实说话,当众指证许大同打儿子的事实。这引起了许大同的强烈不满,尔后愤而辞职,友情破裂。朋友在中国人的眼中,最崇高的境界是那种交往长久且困难时敢于为朋友两肋插刀或者共患难的朋友。然而在美国人眼中,诚信是最基本的美德之一,诚信重于友谊,理性原则高于感情,说谎无异于放弃基本的价值观。这在血液里仍然传承着中国儒家文化的许大同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以至于将昆兰的实话实说当做出卖朋友更深一层来说,对同一种情景,昆兰认为是按原则办事,许大同却认为是出卖朋友。中国人偏向于“感情用事”,而美国人则面对事实,就事论事。当时许大同打了儿子一耳光,其实知道的人并不多,昆仑完全可以说不知道,但是还是说出了当时的事实。这种处事方式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激化了许大同与昆仑之间的冲突。

第八,语言的差异。开庭审判中大同对刮痧的解释令美国人一头雾水,把丹田、七经八脉翻译成“dian tian”、“seven jing and eight mai”,其实,许多中文术语在英语里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词汇表达。

该电影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悠悠华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浸染着儒释道三家精华,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不断发展着。而西方文明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带来了更多新鲜的活力,使其更加民主开放同时注重法律的作用,他们更强调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纵观全面,中西方的差异实在是伯仲难分,文化本身并无一定的好坏标准,尊重差异的同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两种文化的相融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流血的,我们看到作为个体而存在的许大同,最后完全有可能坠楼而亡。但是文化也是需要理解精神和博大胸怀的。回避矛盾,放弃自我,相互排斥都不是文明的出路。尊重,吸纳,兼容并蓄才是文化的出路。《刮痧》的大团圆结局也阐明了这种道理,更是寄寓了这种希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顾嘉祖.跨文化交流[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苟红岚.从文化渊源透视中美民族性格差异[J].外语教学,2002,(5).[6]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4(1).

第三篇:中西文化中隐私观差异及原因分析

中西文化中隐私观差异及原因分析

[摘要]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因而对于隐私的含义、范畴的理解以及维护隐私的意识也不相同,在国际交往中难免因此产生冲突。分析中西价值观的不同文化溯源,探讨中西隐私观差异的根源,以推动国际交流顺利进行。[关键词]中国;西方;隐私观;差异;根源

当今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文化不断发生强烈的碰撞和冲击。由于隐私观差异而不经意间造成的矛盾、误解、交际失败更是屡见不鲜。因此,需要深入了解与探讨中西隐私差异,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与容忍,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因此引起的不快,取得成功。隐私的概念始于西方,是个体或群体控制与他人交往的调节机制,是人的一种生存特性。隐,即隐秘的,不愿或不便公开的事情;私,即私人的事务,是存在于私人生活空间的事务。这种存在于私人生活空间的隐秘的事务、活动及相关的信息就是隐私。它与公共生活空间、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公共事务、活动及相关信息是相对应的。王利明先生将隐私概括为“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 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具体地讲,隐私就是指“个人信息、私人活动、私人领域”。

一、中西隐私观差异

隐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受民族、历史、文化制约的概念。在具有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里,对于隐私的含义和范畴的理解,隐私权维护的意识等,即隐私观,也不尽相同。英文privacy的定义为freedom from interference or public attention,是“不受干扰或不受公众注目的自由,是私人权利,个人自由”(《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8:1174)。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把privacy看作一种个人的不被打搅,有私事不必告人的自由权利,是个很受尊重的概念。他们认为隐私能使个人免受他人的控制与支配,有选择地表达内心情感而不受外界约柬,有机会对自我行为和经验作充分评估与认识,从而对新的行为作出选 择,还能使个人有机会在亲情团体与正式场合之间进行思维界定,从而在不同场合作不同的交际选择,维护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平衡。西方人非常强调隐私,现代科技使这个问题在今天变得特别突出。《华尔街日报》和全国广播公司1999年进行的民意调查表明,隐私问题是美国人2l世纪最关注的问题。而中文对“隐私”一词的定义为“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现代汉语词典》,2004:1506)。由于中国传统观念一贯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倡导“开诚布公”、“大公无私”、“克己奉公”,“私”即被视为私利,“隐私”这个词带些贬义,好像有什么不光彩的东西需要隐藏。

西方人对个体隐私很看重,他们观念中个体隐私所涵盖的范畴也非常广泛,包括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领域以及维护这一类事的私人权利。如为了尊重他人的私人时间,西方人邀请别人吃饭或参加社会活动都会事先通知,给他人足够的时间作安排。同样,探望亲朋好友也要事先通知,否则,在西方人看来,就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西方人的界限意识非常强烈,不经允许决不进入别人的领地。如在西方国家,即使是父母也无权擅自进入子女的房间,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礼貌或不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房间内的私人物品未经主人同意也不应该动用。在西方如果擅自闻入民宅,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此外,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如个人状况(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宗教)、个人行为动向(去什么地方,与谁交往、通信等),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而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常以这些作为聊天的话题。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用语多是:“你吃了吗?”,“你去哪儿了?”,“你要上哪儿去?”。西方人对这样的问候会非常反感,因为他们会认为也许有人在监视他们,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所以,西方人喜欢用与个人无关又不会引起麻烦的话语打招呼,喜欢谈论天气等不涉及个人私事的话题。再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不礼貌的,认为是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中国人也有隐私,但侧重于群体隐私。如中国人用围墙来保护家庭或群体的领域不受侵犯,而家庭或群体内部却是开放的,个人隐私意识非常淡薄,保护个体隐私的要求也不强烈。如在中国,老朋友可以不敲门,不事先告知就“登堂入室”,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中西隐私观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利用法律维护隐私权的意识上。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最早是由美国的两位学者提出的。189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萨莫尔·沃伦(Samuel D.Will'tell)和布兰代斯教授(Louis D.Brandis)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一文,把隐私列为人的一项自然权利,提出了隐私权的概念,从此,隐私问题纳入法学研究的视野。在中国,法学界一直将“隐私”等同于“阴私”,把“隐私权”理解为两性间的个人秘密权。长期以来,我国没有确定隐私权为一项具体人格权。20世纪80年代引入“隐私权”并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但也仅仅是通过名誉权、一般侵权对隐私权进行间接的保护。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才正式确立了隐私权。目前,我国关于隐私权的理论研究和法律保护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国民利用法律维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也很淡薄。

二、中西隐私观差异的根源 从根本上说,中西隐私观的差异是由中西不同文化影响下的不同价值观取向造成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产生了各自特有的文化并一代代流传下来。这些不同的文化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取向。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造就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即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

其主要内容是相信个人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高度重视个体隐私的西方隐私观。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价值观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即以群体为本位,家族观念重,强调国家、群体至上原则。因此,中国人轻个体隐私,重集体隐私,隐私观念相对薄弱。1. 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及其文化渊源。

个人主义是西方国家价值观的核心,被定义为“提倡个人行动自由与信仰完全自由的理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8:758),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是以个人为中心,个体的行为完全从自己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出发,反对对个性的扼杀,以及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英语中“我”(I)永 远大写就是在语言方面的具体体现。而且,在英语姓名中,代表个人的“名字”位于姓氏之前,也表现出西方人思想观念中个人的中心地位。同时,一切与“个人主义”相关联的观念,如“自由”、“平等”、“独立”等等均在西方人心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人喜欢在个人情感与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建立相互的关系,即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所以父母也要尊重子女的隐私,而子女也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西方文化源于吉希腊文明。追根溯源,荷马史诗中为个人荣誉而战的英雄人物就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萌芽。虽然在古希腊时期,与强大的整体主义观念相比,个人主义以及个人权利、利益、价值和自由观念非常孱弱,但已经初露端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将整体主义的价值推向极致,否定个人利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通过柏拉图的《法律篇》可以发现,他晚年向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做出妥协。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 德对个人本性、家庭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个人利益、权利、价值和人格平等。他认为“人人都爱自己,而且爱出于天赋”,“每个人是自己的最好朋友,并且应该最爱自己”。这种认识构成了个人主义要素的最初源头。在私人生活领域,古希腊人认为要理解、尊重和宽容个人自主做出的选择和行为。古希腊罗马时期,斯多葛学派对自然法理论的系统发展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对人自身的认识,使得西方人抛开现实差别,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认识自身,引申出人的内在精神自由、平等的理念,从而突破了古希腊因种族、地位、身份等不同丽不平等观念的桎梏,为西方个人主义的自由平等观念作了铺垫。西方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论思想认为人们的自由和天生的权利来自于自然权威,而不是君主的恩赐,国家权力来源于个人权利的让渡。这标志着西方对个人权利认识的重大突破。总之,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西方对人的本质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是西方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不断积淀和传承的结果。

2.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及其文化渊源。集体主义是中国价值观的核心,被定义为“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现代汉语词典》,2004:593),强调个人对集体的义务和责任,集体利益至上。因此,西方人眼中的“大我”在中国人跟中是“小我”。在中国,集体的最小单位是家庭。在家庭内,以孝为道德规范,强调对于家族的依附和服从,因此中国人具有浓厚的亲情与家族观念。在个体与国家关系上,表现为国家利益至上,必要时,个人需要压抑自我,甚至牺牲自我。个体行为要尽量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要求,同时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愿望。中国人个人的荣辱和成功紧密地与集体联系在一起,“光宗耀祖,显赫门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

中国文化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西汉文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定,群体和谐,主张建立一种以群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强调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只有克制自己,服从群体,以国家的需要为需要,才能与世俗相处融洽。汉儒董仲舒提出“大一统”主张以后,更是把这种群体意识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传统对人的定义就是“仁者,人也”。“仁”是 “人”字旁边加一个“二”字,意思是人存在于“二人”的对应关系中,这种“二人”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也就是说只有个人被放在合适的社会关系中才是最有意义、最完全的。所以说中国人是“依存者”。孔孟哲学特别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吾日三省吾身”,强调个人“至善”的道德修养是维系社会和谐的基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首先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次是“立言”,只有“内圣”(修身养性),才能“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孔子说,“人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篇》),“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论语·子罕》)。主张“三纲五常”,详细地规范着人们日常的行为举止、等级观念。提倡“中庸之道”,力图使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和谐相处。中国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所以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价值观:重权威,轻事实;重集体,轻个人。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更使人们相信:为了达到大局的和谐,集体的团结,应该服从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以集体利益为重。

源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倡导个人自由、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自由思考和选择自己想做事情的权利,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能被干涉,即使父母、兄长也无权。因此,西方人非常重视保护个人隐私。而中国传统文化以人类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特征,轻视个人利益,强调群体利益。个体是包含在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要不断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来适应与他人的相互依存关系。这就使得中国人个体隐私意识淡薄,而比较注重群体隐私。当然,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四方文化潜移默化地相互影响。中国人也逐渐接受西方隐私观念,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也逐渐增强。但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影响,交流过程中仍然难免发生因隐私问题而产生的冲突。深入了解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及其根源有助于增进中西方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国际交流顺利迸行。[参考文献] [1]尚云鹤.浅析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 [2]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0. [3]范德尚.西方人权观的文化释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4(3)[4]吴鞍铜.跨文化分析:语篇交际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2001. [6]汪德华.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第四篇: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既产生融合,又难免发生碰撞。饮食文化不仅是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更代表了各个国家的本土特色。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给各个国家的交流带来了障碍,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之一。本论文将列举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通过差异分析原因,提出更利于中西方人员交流的建议,促使双方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与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差异 分析原因 提出建议 减少冲突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236-01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1.饮食内容

中国人以谷类为主食,即黍、稷、豆.麦.稻。副食为蔬菜和肉类,其次为蛋奶类。和中国饮食谷物多蔬菜水果多相反,西方例如欧美国家的饮食以肉类为主,荤腥较多,以动物性肉类为主,面包为辅,其次才为蔬菜水果。

2.饮食方式

中国人饮食方式是合餐制,即同桌聚餐,同盘而食,不管聚餐的内容是什么,人数有多少,只要是聚餐,就大家一张圆桌围坐,这体现了祖先流传下来的食物大家共同享用的思想,更体现大家大团圆其乐融融的氛围。而外国人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比较强,和中国人相比是分餐制,上菜的时候不仅自己吃自己的,上菜顺序也是一道一道先后上,和中国宴会的菜全部上齐一起享用也不一样,相比中国人的大圆桌而言,西方在宴会上大多采取自助餐的形式,自己吃自己的,各取所需,同时也便于客人之间来回走动交流。

在餐具方面体现的也比较突出。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最早在商纣时期,古人们就开始使用筷子,无论主食还是蔬菜水果各色肉类,炒的煎的炸的炖的,无论长短大小形状,小小两支筷子都能将各色食物轻松送到嘴中,体现国人大包容和大智慧。而西方人在餐具方面较为繁复杂,吃不同类型的菜要用相应类型的刀叉,吃肉的有专门吃肉的刀,吃蔬菜的有不一样的刀,就连吃甜点也要专门用为吃甜点而制作的餐具。且与单用一只手就能掌握筷子的中国人不同,他们两手并用,左手叉右手刀。

3.餐桌礼仪

中西方饮食差异在餐桌礼仪上也有很多不同点,中国人排座位讲究“面朝大门为主”,大多正式聚餐为圆桌,主人或尊客坐在面朝大门方向的位置,进门就能看见,以表示其地位的尊贵,而较为次要的尊客在其左右排开。西餐中正式聚餐为长方桌,主人在面对门的正面,其次副主人在其对面,较为总要客人依次在正主左右排开。

在聚餐过程中,大致来讲是西方餐桌安静,中国餐桌热闹。西方人聚餐时除了主客间的谈话交流以外就是专心品尝自己盘中美味佳肴。中国人讲究热闹,在餐桌上劝酒,让菜,大声讨论欢笑,十分热闹。在敬酒方面,在西方的聚会上,敬酒虽然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貌行为,但喝多喝少在于客人,由客人自己决定。而中国人为了好客,往往多劝酒,想法设法让客人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客人也往往为了情面不好意思拒绝。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原因

1.地理原因

饮食文化的差异也同时少不了地理原因。中西方所处位置不同,气候不同,依据本地条件所生长的农作物和动植物也就不同。中国幅员广阔,南北纬度跨度大,且东部靠近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所以中国气候为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且中国虽地势复杂多样,但大部分为平原盆地,耕地面积大,较为适合种植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使得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大量生长,形成了中国人主食以面食米饭为主的饮食结构。而一些西方国家例如美国英国等,四周接触海洋面积大,且纬度经度跨度较小,气候容易受到海洋影响,多数为海洋型气候,暖湿气流带去了丰富的降水,适合牧草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使得其畜牧业在农业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样的农业结构使得西方人以肉类奶类为主。

2.价值观念

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和”文化,讲究“大团圆”的民族精神,更注重和谐与整体,所以中国人聚餐时采取“合餐制”,在宴会期间更是气氛其乐融融,热闹无比,在制作菜肴的时候也喜欢将各式各样调料一齐放入锅中与材料一起烹饪。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精神,强调个体,喜欢个体和分别,尊重自我,所以采取了分餐制,同时制作菜肴时不喜欢将食材混合,鸡肉就是鸡肉,牛肉就是牛肉,土豆就是土豆,即使是鸡肉炖土豆也是将两种材料分开炖,然后一起摆盘。在宴会时采取自助的形式也体现了西方人注重个体,尊重自我的价值观念。

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深深的影响了二者的饮食,中国人感性居多,在烹饪的过程中强调创作与随意性,在用料的多少上也随意,中国的菜谱多有“适量”“少许”“半勺”这样的字样。而严谨的西方人更为理性一点,几克就是几克,不可多不可少,西方人的厨房多有量勺,量杯,天秤这样的烹饪工具。

三、相互借鉴 相互交融

1.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毫无疑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障碍中的一个环节,认识到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可以让我们通过审视差异的同时分析根本原因,从而进一步更好地了解自身和别国的特色和风格。在秉持弘扬和发展本国文化的同时更多地接触外来文化,保留自身特点的同时又能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因素来完善自身。通过饮食文化上面的差异能举一反三,锻炼我们从根本上分析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差异问题,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2.从饮食差异谈谈怎样更好地面对跨文化交际中带来的障碍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有句老话“求同存异”,在面对差异性的问题时,不应否定不应排斥,要接受并合理借鉴另一方的优点。饮食文化上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带来了阻碍,但如果我们能正确面对,将此次阻碍看成是一种挑战和机遇,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和完善自己。如今像肯德基,必胜客一样的洋快餐在中国遍地都是,我国的中餐在国际舞台上被更多的西方人所接受,吸收各方优点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新菜式也在源源不断的推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交际可以促进饮食文化的交融互补,各国人民在享受各国美味带来的愉悦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双方精神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华.试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牛泽鹏.以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J]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3]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07,(5).[4]徐旺生.中西饮食文化内涵的异同[J].农业考古,1995,(3).指导教师 范可微

第五篇: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摘要:《刮痧》是一部颇具代表性的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 片中充分展现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通过用Goffman 的面子定义和Stella Ting-Toomey 的面子协商理论分析了影片中表现出来的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并进一步分析了因对面子观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交际障碍和文化隔阂, 希望能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关键词:面子观;面子-协商理论;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文化相对主义

1.引言

于2001年上映的电影《刮痧》曾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受到了业内外人士广泛地好评,这部电影选择了当下华人关注度较高的移民文化主题来展开故事。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移民家庭在美国生活的情景,由此引发了众多学者对跨文化主体的讨论。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方面,影片中展现出来的家庭、中医、法律、人权、思维和文化身份等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各个方面被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文以Goffman的面子定义和Stella 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文指导,对中西价值观在面子这一层面做深刻透彻的分析,展现中西文化差异冲突与中西文化融合的波折。

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对来自中国的移民夫妻许大同,简宁还有他们几岁大的儿子丹尼斯,一家人在美国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大同的父亲从北京来到美国看望儿孙,一次丹尼斯腹痛,爷爷用刮痧这一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他进行了治疗,结果丹尼斯因为意外跌伤被送往医院,医生掀开丹尼斯的衣服发现他的后背有刮痧留下的痕迹,由此认定丹尼斯受到了虐待,于是上报了儿童福利局。为了保护自己的父亲,大同承担了“罪名”,夫妇俩也被带上了法庭。虽然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想要驳回上诉,但是最终还是未能找到医学权威证明丹尼斯背部的这道划痕是中国传统中医疗法刮痧留下的痕迹,最后无奈只得与妻子分居,以确保丹尼斯身边还有一位亲人陪伴。大同自此失去了工作、家人和朋友,老父亲也伤心地离开返回了北京。这本是一个历经了千辛万苦才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华人移民家庭,如今却变得支离破碎,他们的美国也因此终了。圣诞之夜,大同思子心切,门卫却不让进,他只好顺着门外的水管爬向十楼的家,结果警车呼啸而过,大同险些坠落。幸好老父亲

第 1 页 临走前将真相告诉了大同的上司昆兰,昆兰亲自试过刮痧后,与法官一起来到大同家宣布解除禁令。

电影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司法纠纷,实际上通过这场纠纷充分透视出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差异。而在片中大同跟昆兰提及的面子问题是电影表现的众多文化冲突中最突出的一笔,令笔者印象深刻。

颁奖会上,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和昆兰的儿子保罗发生了口角,丹尼斯打了保罗。大同随即要求丹尼斯当着大家的面向保罗道歉,丹尼斯很固执地拒绝了,大同就用手打了丹尼斯的头,这一行为便为大同丧失对丹尼斯的抚养权埋下了伏笔。后来因刮痧事件大同在法庭上受审时,昆兰一方面力证大同很优秀,但同时又承认了大同在颁奖会上确实打了丹尼斯的事实,这也就成了大同“性格暴虐”的有力证据。大同因此迁怒昆兰,(“我一直把你当朋友,但你却在法庭出卖我”),并拒绝再与昆兰共事(“志不同不相为谋”)。而昆兰表示自己不能在法庭上撒谎,大同当时也确实不该打丹尼斯(“我只相信事实,你不该打丹尼斯”)。大同十分气愤,质问昆兰:“我为什么打他?嗯?我自己的儿子?我打他还不是为了给你面子!那是给你面子!知道吗?”昆兰不解,委屈,生气地回答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打你儿子那怎么是在给我面子呢?”在电影的这个部分,中西方的面子观差异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中西方对于面子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被生动和形象地反映出来。

2.中西方的面子理论

什么是面子呢 ? 最早从学术角度系统探讨面子的学者是美国社会学家Goffman。他认为, 面子就是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展示的一种外在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包含两个方面 : 第一 ,“自我形象”是他人眼中的“我“;第二,这个“我”是可以操控的[ 4]。也就是说 ,面子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一个人有没有面子, 取决于其他人怎样看待他 ,和他觉得其他人会怎样看待自己。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他自己如何做面子给其他人看。另一位著名学者、美国心理学家 Stella Tingnegotiation theory)。她认为 ,面子是一个关于在公众中建立自我形象的隐喻,是“个体期望他人予以其自我社会价值认同的一种需求感”。她结合 Edward Hall 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提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

第 2 页 积极面子与消极面子的观点。根据这一观点,低语境文化(如西方文化)追求的是消极面子 ,高语境文化(如东方文化)追求的是积极面子。

低语境文化(如西方文化)中追求的消极面子 , 包括 face-restoration(挽回面子)和 face-saving(留面低语境文化(如西方文化)中追求的消极面子 , 包括 face-restoration(挽回面子)和 face-saving(留面子)[ 3 ] 115assertion(要面子)和 face-giving(给面子)[ 3 ] 116。“要面子”表示面子有极高的价值 ,意味着被群体接纳、包容和保护。所以, 我们常说“死要面子活受罪”。2006 年央视春晚小品《实诚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给面子”是鼓励、支持并满足人们对被包容、被接纳、被承认的需求。两者都强调人们依赖社会对其社会地位、声誉的认同和社会对其需求的认可, 不包含“消极面子”的元素。

第 3 页 3.影片中的面子观分析

对面子的追求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同时又贴有典型的文化标签,不同的文化 背景对“面子”具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是否有面子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刮痧》中的大同是一个怀揣着美国梦的华人,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大同曾经获得过美国电脑游戏设计大奖,激动地说过“我爱美国,这就是我的美国梦”。在丹尼斯与保罗发生冲突的那一刻,我们能发现他并没有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美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比大同自己想象的还要深得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5000多年的华夏历史,2000多年一直处于封建社会。在社会生产中,农业是中国稳定的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得人们依山傍水结伴而居,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沿岸是人口的密集集居地。家庭与家族血缘成为了人们集群居住的基础,因此“人和”得以被高度的强调。受这种模式的影响, 在之后的历史中, 大多数的中国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变动仍然不太频繁, 比较容易形成较为固定的邻里、朋友、亲戚等社交圈子。

“人和”的传统文化使得中国人为人自谦、礼让, 较多顾念他人的感受。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人们特别注重与他人建立融洽关系, 以便在社会群体中赢得良好的公众形象。为了维持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冲突和维护家庭、群体和组织的完整性, 人们十分在意自己与他人的面子。母文化即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面子的理解对大同影响至深,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而, 在大同看来,丹尼斯打保罗的行为, 破坏了他与上司昆兰的融洽关系, 不仅没给昆兰面子, 也让自己丢了面子。它极大地损害了昆兰的面子(中国人的积极面子)。而自己如果对此不加以纠正,就似乎是间接地表示自己并不在乎昆兰对自己的欣赏以及对自己工作成就的认可, 破坏了他们之间原有的和谐, 伤害了昆兰对自己的关心、照顾和其他一切美好的情感。中国人之所以讲求面子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文化传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异,接收不平等的权利分配。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中,人们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关系网里面, 而且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并不都是平等的。因此,在大同看来,他的儿子丹尼斯对上司昆兰的儿子保罗的这一打, 威胁了传统中国语境文化中这种垂直型下对上的面子交流, 触犯了“以下犯上“的大忌, 挑战了昆兰的权威。如果想要恢复之前的

第 4 页 友好关系与和谐, 大同必须马上做出处理, 对这一被破坏的行为进行及时补救, 重新恢复昆兰的面子, 以减轻对昆兰面子的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 大同很自然地做出了中国人通常都会采取的补救方式。由于高语境文化(如东方文化)中的人们对面子的要求标准更高, 他们通常会选择能够最大化支持面子的策略。所以, 大同首先要求丹尼斯当众向保罗道歉, 企图通过道歉来弥补昆兰的面子。但是作为在美国文化的土壤下出生成长的丹尼斯, 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要求, 便果断拒绝了。在第一策略未行的情况下, 大同采取了另一补救措施。他扬起了手, 重重地打在了丹尼斯的脸上。大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告诉大家, 昆兰是他的上司,这样做是为了给昆兰面子。可是大同没有想到, 在中国可能威胁对方的积极面子的行为在美国也许根本就构不成威胁。因为西方社会“面子”的内涵比中国要小得多。他们倾向于把人和事分开, 就事论事, 对事不对人, 双方可能公开对抗, 唇枪舌剑, 但事后仍然可以是朋友。所以, 在昆兰看来, 孩子之间的打闹根本就不是什么事,根本不存在对自己面子的威胁。他对大同打丹尼斯感到震惊, 因为在西方人看来, 打孩子是父母亲不体面的行为, 是违法的, 因为它侵犯了孩子的人身权利和长幼平等的信条, 伤害了孩子的消极面子。因此, 他对大同表示不能与自己继续做朋友感到懊恼, 对大同拒绝与自己共事表示不解, 相反, 他认为即使做不成朋友也可做同事, 自然更是难解“打自己的儿子就是给别人尊重、给别人面子”的中国逻辑。这种通过贬低自身来抬高别人的行为, 在中国人看来是给别人面子, 在西方人看来却是十分可笑和不可理喻的。在气急败坏的情形下, 昆兰憋屈的回驳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打你儿子怎么能是在给我面子呢?”

幸好电影中的昆兰是一个乐意采用文化相对主义(该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 简单讲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 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的人。当朋友大同对他斥责和疏远之后, 他只身来到了唐人街, 亲自尝试了刮痧, 体验了“穿着别人的鞋走路”的感受, 以自身的经历向法官证明大同的清白, 使得大同在圣诞之夜能与家人相拥团聚。在这大团圆的结局里, 也给观众留下了复杂的心情和思考的空间

4.结语

面子,以语言为载体,体现了特定的文化价值,是一种社会现象。因起源和

第 5 页 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中西文化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层面的因素是我们理解其本质特征的关键,是我们能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可能引起误解与冲突的着力点。此外, 影片的完美结局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跨文化交流中,随着文化冲突的逐渐升级, 必然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文化融合或整合。在电影《刮痧》里, 许大同这一代移民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最初是很难被美国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然而, 随着中西交流的发生, 中国文化逐渐地被美国社会所理解和接受, 这种“许大同们”所特有的“新移民文化”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的融合, 体现了文化的开放度和包容度, 是文化交流的新产物。

参考文献

[1] 李麟.乔琰.东方人与西方人——— 各国国民性格管窥[ M].北京:中华工商联出版社, 1999 :34.[2]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集[ M].香港: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1954 :95.[3] 陈雪飞.跨文化交流论[ 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0.第 6 页

下载中西文化面子观的差异及其对交际模式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文化面子观的差异及其对交际模式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的面子文化对幼儿的影响

    中国的面子文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摘要:中国是个崇尚面子的国度,爱面子是中国人的通病,某种程度上讲,爱面子是自尊的表现,但是“面子”扩大化的事迹很多,比如攀比之风愈演愈烈、“......

    新老会计准则差异对企业的影响

    新老会计准则差异对企业的影响 可能使利润得以提升的若干规定。 (1) 债务重组:原准则规定,支付的对价与重组债务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新准则规定,用以清偿债务的公允价值与债务......

    O2O模式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O2O模式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摘要]线下的实体商业机构与互联网相结合开启了电子商务新领域,开辟了新的蓝海。本文研究O2O模式对电子商务的机遇和挑战,并从线下商家、线上提供商......

    性别角色差异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性别角色差异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一、性别角色概念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

    浅谈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浅谈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摘要: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实践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比分析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

    英汉思维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英汉思维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摘要: 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英汉思维方式之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 可避免地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本文拟对英汉思维......

    消极行为模式对人的影响

    心理学课作业 谈消极习惯模式对人的心理 发展的影响 谈消极习惯模式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认可并持守的外界对他的评价和定位,人倾向于按自我概念行事,自我......

    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文献综述】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文献综述: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和深化,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而高等教育作为其重中之重,更是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