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22:3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篇:安徽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安徽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民政部及省政府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是指:各级公共财政预算资金、福利彩票公益金,以及其他资金投资建设的,由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或指导组织开展的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改扩建项目。

第三条 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应符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民政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符合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总体要求,符合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范围。

第四条 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应当坚持“合理规划、整合资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范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 工作职责划分

第五条 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省民政厅负责指导全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规划布局,制定项目管理有关制度,编制项目投资补助计划,负责省级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储备库的建设和日常管理,负责指导、监督、检查项目建设,以及建成项目的管养和运营。

市级和县级民政部门负责本级项目储备库的建设和日常管理,负责本

级项目建设管理和建成项目的管养和运营,并指导下级民政部门做好相应工作。

各级民政部门应加强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定专人负责项目管理工作。

第六条 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库日常管理由省民政厅规划财务处负责。具体职责:会同相关处(室、局)布置规划项目的申报;审核规划项目库和备建项目库入库意向项目,汇总提出规划项目库和备建项目库入库项目;综合协调、指导、监督、检查下级项目储备库建设和管理。

厅相关处(室、局)按工作职能具体负责规划项目和备建项目的收集、筛选、论证、入库审核等工作,提出入库意向项目;负责指导、督促、检查职责范围内项目的建设、已建成项目的效益评价和管养及运营。

第三章 项目储备库分类

第七条 全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储备库分为规划项目库和备建项目库。

列入规划项目库的项目是指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期限内确定应当建设的项目。

列入备建项目库的项目是已完成可研报告审批,履行规划选址意见、项目用地审批、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等有关建设审批程序,资金落实到位,具备实体开工条件的项目。

第八条 按照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所属的业务范围,分为养老类、社区服务类、救灾设施类、儿童福利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类、优抚类、安置类、婚姻收养类、殡葬服务类、其他类。其中养老类包含机构养老、社区养老项目;社区服务类包含社区服务站和社区服务中心项目;优抚类包括光荣院、烈士纪念保护设施项目;安置类包括军休所、军供站项目。

第四章 项目储备库运行

第九条 全省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储备库建设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省、市、县三级分别建库。

第十条 省级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储备库的项目申报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每年9月底,省民政厅下达征集项目通知,市级民政部门组织所属县级民政部门填报《安徽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储备库规划项目申报表》(附表1),按业务范围报厅相关处(室、局),同时汇总报送厅规划财务处。

厅相关处(室、局)根据民政规划目标任务和实际情况,确立项目筛选原则及条件,经分管厅领导初步审批后,确定规划项目储备库入库意向项目。

厅规划财务处会同相关处(室、局)审核入库意向项目,经分管厅领导审批后,进入省民政厅规划项目库。

第十一条 厅相关处(室、局)提出备建项目库建议方案,经分管厅领导初步审批后,送厅规划财务处。

厅规划财务处会同各相关处(室、局)审核备建项目库建议方案,经分管厅领导审批,报厅规划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或厅长办公会审定后进入备建项目库。

进入备建项目库的项目,须提交《安徽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储备库备建项目申报表》(附表2)和项目立项批复、规划选址意见,有项目

可研报告批复、土地预审意见或土地使用证、环评批复、同级政府或财政部门资金承诺函的也可一并提交。

第十二条 对进入备建项目库的项目,省民政厅按照统筹规划、效益优先、轻重缓急等原则,根据中央和省级资金投资重点及项目建设性质,安排投资补助、以奖代补等。

凡未纳入备建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给予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第十三条 纳入项目储备库中的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每年第四季度调整一次,并及时更新项目进展情况。

因国家政策调整、项目建设意向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再符合所在项目库申报条件的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提出并经省民政厅核实后,退出当前所在项目储备库。

未纳入规划项目库的项目,原则上不纳入备建项目库。

纳入规划项目库的项目前期工作成熟后,按重要性及建设时序安排递进纳入备建项目库。

纳入备建项目库的项目开工建设后,自动从备建项目库中移出。第十四条 纳入规划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各项目申报单位应在每年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末上报项目进展情况;纳入备建项目储备库的项目,各项目申报单位应在每季度末汇总上报项目进展情况。

第五章 项目建设

第十五条 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应当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组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报批手续,上一环节未完成时不得进入下一环节。项目建设必须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严禁项目建设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第十六条 项目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第十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安全管理规定,对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项目单位应督促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履行职责,加强质量监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

第十八条 建设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登记等手续。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未经主管部门批准,项目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变更用途或擅自处置。

第十九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建设档案,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将全部档案移交项目单位。

第六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条 已批复的项目概算是项目投资的依据,原则上不能突破。确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投资突破概算时,必须按规定程序报立项批准部门审批。

第二十一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年度投资计划、年度支出预算、工程进度申请拨付资金。项目预算资金应当专款专用,按照规定标准开支,未经批准,不得改变资金的使用性质。

第二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工程价款结算制度,按照财

政支出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和工程价款结算有关程序支付建设资金。

第二十三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特点,加强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建立预算资金审核制度;及时组织做好年度和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第二十四条 对于重大建设项目,各级民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审计部门开展跟踪审计。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省民政厅实行在建项目报告制度。凡是有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的在建项目,项目所在市(县)的民政部门应定期向省民政厅上报项目建设进度情况。

第二十六条 省民政厅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检查。项目建设单位应当配合做好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提供有关项目信息。

第二十七条 项目管理应接受同级或上级财政、发改、审计、监察部门检查监督。对管理不善、弄虚作假,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擅自变更建设用地、建设性质、建设内容,挪用、截留建设资金或存在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项目和单位,视情节轻重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停止拨款、停止安排新建项目等措施,情节严重的,移交纪检、监察等部门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民政厅规划财务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江苏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和行为,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是指各类民政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改建、扩建、维修改造项目,包括土木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管道线路敷设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县级以上(含县级)民政部门使用财政预算资金、专项资金、自有资金以及其他资金投资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第四条 项目的建设应当坚持“合理规划、整合资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范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 申请和使用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应当坚持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经济适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原则,采用先进技术方法、促进节能降耗的原则,有效控制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原则。

第六条 江苏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实行统一指导,分级管理。江苏省民政厅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全省民

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管理,汇总编报投资计划。厅规划财务处具体承办项目的审批、投资计划编制、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的组织工作。

第七条 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应当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程序主要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组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

项目建设单位和项目管理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上述程序,履行报批手续,上一环节未完成时不得进入下一环节。项目建设必须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严禁项目建设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第二章 项目前期工作

第八条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做好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编制和报批、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准备等工作。

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编制和施工图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工程咨询和设计资质的机构承担。

第九条 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建设需要,提出申请报告,并提交项目建议书。为了简化相关程序,对已取得土地使用证、规划部门同意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可

以合并编制。

第十条 项目建议书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拟建设地点、拟建规模、建设内容和标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进度安排、效益分析等。

第十一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论证(应当具有土地使用证或用地意向);

(四)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等规划设计方案(规划方案应当取得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划意见书);(五)技术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可行性;(六)环保、消防、节能、节水等措施;(七)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八)投资效益分析;

(九)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安排;

(十)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活动的具体招投标范围(全部招标或部分招标)、招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或自行招标)、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

(十一)结论;(十二)必要的附件。

第十二条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市、县(市)民政部门审查批复后或由市、县(市)民政部门组织专家审核同意后,按照项目审批权限,分别报同级发展改革委(局)审批。

第十三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项目建设单位按照批复要求,开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工作。初步设计及概算报市、县民政部门审批或由市、县民政部门组织专家审查后,按照项目审批权限,分别报同级发展改革委(局)审批。

第十四条 初步设计主要内容:

(一)设计说明书、总平面图和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公用设施、管线图纸等;

(二)材料、设备需求清单;

(三)工程概算文件以及建设项目与市政、消防、环保、人防等部门的协议文件或配合方案等有关材料。

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作为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的基础。

第十五条 初步设计批准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组织施工图设计。

第十六条 项目建设初步设计概算投资超过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的10%或施工预算超过初步设计概算投资的5%,需向原审批部门重新申报。

第三章 投资计划

第十七条 各级民政部门根据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投资总量,经综合平衡,合理安排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根据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编制要求,项目建设单位于每年6月底前,将下一投资计划建议分别报相应的民政部门。

第十九条 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下达后,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变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突破投资总额、改变建设内容和变更建设地点。

第二十条 计划下达后,原则上不做调整。因特殊情况确需对项目投资规模和建设内容进行调整的,由项目建设单位提出调整建议,按有关程序由项目审批单位审核同意后下达调整计划。调整计划未批准前,不得擅自变更设计。

第四章 项目管理

第二十一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一)实行目标责任制。市、县(市、区)民政部门应当与项目建设单位签订建设项目责任书,明确具体责任,各负其

责,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二)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建设单位作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申报、实施、质量控制、资金管理等全过程负责。(三)实行招标投标制。基本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设备材料采购等,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江苏省招标投标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招标投标,并依法订立合同。

基本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擅自转包或违法分包的,应当依法取消中标资格或终止合同。

(四)实行工程监理制。根据有关规定实施工程监理,控制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和投资,进行项目建设合同管理。

(五)实行合同管理制。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工程监理应当依法订立合同。各类合同必须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等条款。

第二十二条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组织开工,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项目初步设计及总概算已经批复;(二)项目资本金和其他建设资金已经落实;(三)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纲已经编制完成;

(四)项目主体工程(或控制性工程)的施工单位已经通过招标选定且施工承包合同已经签订;

(五)施工图纸已通过图审;

(六)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已经通过招标选定;

(七)项目征地、拆迁和施工场地“四通一平”(即供电、供水、运输、通信和场地平整)工作已经完成;(八)其他要求。

第二十三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管理:

(一)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与从事基建管理的工作人员签订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书,明确相关责任。

(二)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质量管理。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督促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履行职责,加强质量监控,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监理机构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现场工程质量自检制度、重要结构部位和隐蔽工程质量预检复检制度。

(三)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设备材料质量检查制度,严禁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或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定的材料和设备。

(四)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制定建设项目总体及分阶段进度计划,保证建设项目的道路、给排水、供暖、供电、污物处理、通讯等配套辅助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确保按期

完成建设任务。

第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及省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建筑节能设计。在项目实施中应当因地制宜,采用节能替代材料等措施,降低运行成本。

建设项目应当按照环保、消防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污水、污物处理和消防安全工作。

第五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五条 建设工程竣工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及时配合各级民政部门做好验收工作。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办理竣工决算审批手续,并根据批复的竣工财务决算或财务决算,办理固定资产交付手续。

竣工验收应当提供以下文件:竣工验收报告;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施工图、竣工图;设备技术说明书;竣工决算及其审计报告;设备设施试运行报告;工程质量合格文件;其他有关文件和资料。

第二十六条 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经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未经主管部门批准,项目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变更用途或擅自处置。

第二十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从项目筹划到工程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档案,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及

时将全部档案移交有关部门。

第二十八条 投资额超过1亿元或重大特殊的基本建设项 目,应当在竣工验收合格并经一年试运行后,进行项目后评估。

后评估主要包含:项目预期目标实现、建设方案和工程设计、建设周期、合同执行和项目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评价内容。

第六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九条 已批复的项目概算是项目投资的依据,原则上不能突破。确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投资突破概算时,必须按规定程序报立项批准部门审批。

第三十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投资计划、支出预算、工程进度申请拨付资金。项目预算资金应当专款专用,按照规定标准开支,未经批准,不得改变资金的使用性质。

第三十一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工程价款结算制度,按照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和工程价款结算有关程序支付建设资金。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工程结算价款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待工程交付使用一年质保期到期后清算。

第三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特点,加强

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建立预算资金审核制度;及时组织做好和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和报批工作。

第三十三条 对于重大建设项目,各级民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跟踪审计。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江苏省民政厅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基本建设项目检查。项目建设单位应当配合做好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定期报送有关项目信息。

第三十五条 因管理不善、弄虚作假等原因造成建设项目严重超概算、质量低劣、损失浪费或责任事故的,予以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对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建设内容,降低建设标准,挤占、挪用、截留、滞留建设资金或不落实配套资金,以及有其他严重问题的项目和单位,视情节轻重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停止拨款、撤销项目、收回投资、停止安排新建项目等措施,并追究有关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在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建设项目的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中违反国家相关规定,造成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的,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 市、县民政部门应当建立项目建设信息季报制度,每个季度总结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研究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各地应当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

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

穗府办〔2010〕15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城乡建设委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以下简称配套设施)建设移交的管理,创造方便、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设施,是指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的规定,明确要求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配套的教育、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邮政、市政公用设施等配套设施。

第三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下简称开发企业)在本市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应当按本规定建设和移交所开发项目的配套设施。

第四条 城乡规划、建设、国土房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应职能部门根据本规定和职能分工监督管理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

第五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专业管理部门制定配套设施的项目、规模和设施要求等设置标准;专业管理或行业管理标准发生变化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专业管理部门调整相关配套设施的设置标准。

配套设施设置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条件设定的配套设施种类、规模应当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条件时,应当规定配套设施的种类、规模和设施要求等设置标准;在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核定配套设施的位置。

第七条 开发企业应当按照规划设计条件规定的种类、规模、设施要求等设置标准和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核定的位置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未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开发企业不得擅自缩减或修改配套设施项目、规模,不得擅自改变配套设施的位置。确需变更的,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应当按照“配套设施与开发项目主体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明确约定配套设施开发时序,其中独立用地的配套设施建设应当明确在首期开发建设同时实施。

开发企业必须严格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开发时序进行开发建设,必须在开发项目建设总量完成80%前完成全部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

第九条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开发企业擅自缩减配套设施项目及规模、擅自调整配套设施项目位置,或者不按照上述规定时序进行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管、依法处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相关监管部门搭建共享信息的配套设施建设移交监管系统平台、共同建立开发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在开发项目手册和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过程对公建配套建设移交的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和监管。

国土房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助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开发项目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对不按规定进行建设的,通过商品房预售款监控管理措施,保证建设资金的落实。

第十条 开发企业在申请预售时,应当在销售现场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公示;应当将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作为预售、销售合同附件;应当在预售、销售合同中明确约定配套设施移交。

国土房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开发企业按本条第一款规定进行预售、销售。

第十一条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配套设施,应当按以下方式移交给使用、管理或经营部门。

中、小学等教育设施,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等医疗设施,派出所等警务用房、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消防站、社区居委会等行政管理设施,垃圾压缩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站、以及110KV变电站和220KV变电站等市政公用设施,开发企业应当无偿移交给归口管理部门使用、管理(具体接收单位见附件);其中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等供电用房,可由开发单位代征用地,移交给供电专业管理部门组织建设。

公交站场和邮政所等市政公用设施,属于专营行业运行的社会公益性配套设施,开发企业应当按成本造价(由土建成本、土地价格和相关税费等组成)移交给归口专营部门使用(具体接收单位见附件)。

预售或销售合同约定属于业主共有或共享的配套设施,开发企业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和合同约定条款办理。

肉菜市场等属于市场经营的配套设施,由开发企业按规划确定的用途组织经营。

第十二条 属于第十一条规定应当无偿移交或以成本造价移交的配套设施,开发企业须在申请项目规划验收后1个月内书面通知接收单位。

属于无偿移交的房屋配套设施,已按经批准的规划要求实施的,接收单位不得放弃接收,并且须自接到书面移交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书面向开发企业反馈明确接洽方式。对已接收的房屋配套设施不符合现行使用标准的,接收单位可以在接收后提请同级政府调配使用,并依法办理使用功能变更手续。

属于成本价移交的配套设施,接收单位应当在接到书面移交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书面向开发企业反馈移交意见,明确接洽方式;未在限期内反馈意见的,视作接收单位暂时放弃接收配套设施。

第十三条 属于成本价移交的配套设施,接收单位暂时放弃接收配套设施的,开发企业经现场公示1个月并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临时变更使用功能直至接收单位书面明确接收之日止。接收单位书面明确放弃接收配套设施的,开发企业将接收单位放弃接收配套设施的书面意见现场公示1个月并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变更使用功能。

属于业主共有的配套设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变更使用功能。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配套设施变更或临时变更使用功能的相关许可申请时,应当征求相关专业管理部门意见。

第十四条 配套用房(市政公用设施除外)应当在安装永久通水、通电、通燃气后,以毛坯房移交、交付使用,接收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接收条件。

属于市政公用设施的,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移交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开发企业应当按公布的移交标准移交,接收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接收条件。

第十五条 配套设施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应当自本规定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制定并公布相关移交指引和移交清单目录。

开发企业须将配套设施的用地资料、报建图纸资料、建筑施工图纸有关资料及申报、报建、验收等有关文件交给接收单位,并按专业管理部门公布的移交指引和移交清单目录的规定移交,移交资料清单应当作为移交协议附件。

第十六条 配套设施应当自接收之日起6个月内按规定的使用功能投入使用,未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

教育设施、医疗设施、行政管理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以及预售或销售合同约定属于业主共有或共享的配套设施,不得变更为经营性配套设施。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附件:配套设施移交目录

教育设施 中学、小学 区教育局

医疗设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区卫生局

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 区残联

行政管理设施

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 区政府

派出所等警务用房 区公安分局

消防站 市公安消防局

社区居委会 区政府

邮政及市政公用设施

公交站场 归口管理部门

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 归口管理部门

垃圾压缩站、公共厕所、环境卫生站 区环卫行政主管部门

邮政所 市邮政局

备注:肉菜市场等属于市场经营的配套设施,由开发企业按规划确定的用途组织经营 3

第四篇: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市民政局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市公安消防局 市规划局

市国土局 市环保局 市卫计委 市建委 市食药监局

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根据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民发〔2016〕179号)、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民发〔2017〕25号)、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4〕216号)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本市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移交、运营及其相关的监管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养老服务设施是指根据公共利益需要,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涉及的不可分割销售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养老院、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老年关爱之家等。

第四条 市、区政府应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移交、监管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

市民政局是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组织协调部门,发改、规划、财政、建设、国土、消防、房产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监管工作。

各区政府应参与本区范围内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建设施工、验收移交等全过程监督。

第五条 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覆盖城乡、科学合理”的原则。

第六条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有单独新建(包括划拨用地建设、出让土地建设等)、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和存量房产改建等形式。

第七条 单独新建养老服务设施,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并按照养老设施布局规划实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用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因公共利益确需变更的,应按照原审批程序报市政府批准。

规划部门按相关建设程序办理规划条件,出具规划要求。

国土部门将养老服务设施单独建设用地纳入土地供应计划。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原则上应采取招拍挂方式供应。

建设部门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施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第八条 城市新区开发时,应按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城市旧区现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达标的,区政府应通过购买、租赁、置换、改造等方式解决。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原则上集中建设,城市旧区不具备集中建设的可分散建设。

第九条 鼓励各区、各单位利用闲置资源和存量房产改造成养老服务设施。

改造利用现有闲置厂房、社区用房等兴办养老服务设施,符合《划拨用地目录》且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五年内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价,土地使用性质也可暂不作变更。

城市经济型酒店等非民用房转型成养老服务设施的,应报民政、房产、建设、国土、规划等部门备案。五年内可暂不办理土地和房产功能变更手续,满五年后继续用于养老服务设施的,可由产权人按有关规定办理使用功能变更手续。

对符合低效土地利用自有存量用地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国家和省关于低效用地再开发相关规定办理用地手续。支持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兴办养老服务设施。

现有闲置厂房、社区用房、城市经济型酒店、办公用房等房产及农村集体用地等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时可暂不改变房产性质直接申办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者备案手续。养老机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下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改造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可由房屋产权单位组织实施,直接运营或引入社会力量运营;也可由社会力量租赁产权单位的房屋进行改造并运营。

第十条 采用改扩(建)方式兴办养老机构,申请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涉及规划变更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举办者申请,并提交相应的程序性材料。

(二)民政部门按养老机构设立管理许可办法规定,核查确定其性质(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并出具相应的指导性意见。

(三)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规划部门按有关程序进行规划审批。

(四)国土部门根据民政和规划部门所确定的养老设施性质,按规定办理相关用地手续。

(五)发改、建设、消防、环保、食药监、卫计等部门按职能办理相应的批准证件。

第十一条 申办养老机构须依法办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和法人登记(营业执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申请法人登记时,按“先证后照”方式办理;营利性养老机构按“先照后证”方式办理。

第十二条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符合国家、省、市文件规定条件的,可享受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

第十三条 对已经用于养老服务但未依法办理消防手续的建筑设施,应完善相关手续,依法申请办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及备案手续。

(一)1998年9月以前建设使用且未发生改、扩建(含室内外装修、建筑保温、用途变更)的养老服务设施,工程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工程,无需办理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备案手续。

(二)经整改后达到国家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可以申办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或备案手续,但需要提供可以用于养老服务的规划文件。

1.在城乡规划区域内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应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利用企业厂房、宾馆酒店、疗养院、办公服务房产等改建养老服务设施的,由规划部门出具意见;已建设完毕作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利用社区服务用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筑改建养老服务设施且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由规划部门提供用途证明认可材料;自建住宅改建养老服务设施的,应提供不动产权属证书或者不动产权属来源材料及规划部门出具的同意用途变更证明材料。

2.因年代久远,竣工验收证明材料遗失或未办理过验收手续的,由养老机构提出申请,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对房屋质量进行评估,以其提供的鉴定意见为依据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3.未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在完善相关手续后向当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不动产产权证遗失的,应持有关证明及时申请补办;不满足不动产登记或不动产权属证书补办条件的,由所在地区政府出具用途认可证明材料。

(三)养老服务设施应依法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各区政府及民政部门应定期对养老服务设施组织安全检查,加大对消防隐患的督促整改。

第十四条 因公共利益确需征收养老服务设施的,应按照“先建后拆”原则,就近补偿建设或异地重新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其建设面积不得少于原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

第十五条 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的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擅自改变养老服务设施规定用途的单位和责任人,由所在地区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安徽省扶贫项目管理办法

安徽省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扶贫项目管理,提高扶贫项目实施效益,提升扶贫开发水平和成效,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14〕19号)、《安徽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皖扶组〔2014〕19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扶贫项目是指使用财政发展资金的项目。项目安排要符合财政发展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着重于发展产业、改善扶贫对象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贫困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三条 扶贫项目实行“群众参与、村级申报、乡(镇)审查、县级审批、省市备案”。坚持谁审批、谁负责,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项目的立项、实施和管理负主体责任。县(市、区)扶贫办负责项目规划编制、计划制定、组织指导、验收和监督检查。省、市扶贫部门负责扶贫项目备案和监管。

第二章 前期准备和立项

第四条 建档立卡贫困村(以下简称贫困村)按照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突出重点、注重效益,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本村资源条件,针对致贫原因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下简称贫困户)实际需求,制定三年扶贫项目规划和实施计划,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后上报县(市、区)扶贫办。

第五条 县(市、区)扶贫办依据本级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在审查、汇总贫困村扶贫项目的基础上,建立扶贫项目库。扶贫项目库应包括本县(市、区)三年扶贫项目规划和实施计划,并经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上报省、市扶贫部门备查。列入扶贫项目库、财政发展资金投入超过50万元(含50万元)的扶贫项目须进行事前评估。

第六条 县(市、区)扶贫办于每年元月底以前,按照本地上财政发展资金总量120%的资金规模,从扶贫项目库中择优选择相关项目,开展立项工作。

第三章 项目审批

第七条 扶贫项目由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审批。

第八条 县(市、区)扶贫办在省财政发展资金下达到县的20日内,根据资金规模,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扶贫项目计划和资金安排意见,报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须在10日内审定。

第九条 扶贫项目审批原则:符合国家和省扶贫开发政策;符合财政发展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投向;符合本县(市、区)扶贫开发规划;符合精准扶贫到村到户要求。

第四章 项目公告公示和备案

第十条 扶贫项目经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应及时将审定的项目在当地政府门户网站或报纸、电视等主要媒体进行公告公示,时间为7天,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资金来源、资金规模、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实施期限、预期目标和效益、实施单位及责任人、举报电话等,并保留文字、影像等资料备查。

第十一条 县(市、区)扶贫办应将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扶贫项目在进行公告公示的同时,用电子版和纸质版上报省、市扶贫部门。省、市扶贫部门应在公告公示期内,发现项目有不符合资金使用和精准扶贫要求的,要在公告公示期内及时告知县(市、区)扶贫办。对公告公示期内没有异议的项目,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式下达项目批复,并抄报省、市扶贫部门。同时,须将县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计划报省、市扶贫和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在公告公示期内有异议的项目,县(市、区)扶贫办要进行核实后修改,并将修改后的项目重新报县(市、区)扶贫领导小组审批。

第十三条 扶贫项目经审批和备案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或变更。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或变更的扶贫项目,须经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并分别向省、市扶贫部门提交调整或变更说明,重新履行备案手续。

第十四条 进一步完善行政村公告公示制度。村委会在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达项目批复后的10日内,将本村项目计划通过公告栏等方式在村内进行公告公示。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五条 项目一经批准,要尽快由项目单位组织实施,除有农作物季节要求或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外,凡60日以上不开工的项目,由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收回资金,重新安排扶贫项目。单个扶贫项目原则上自项目批复之日起一年内完成。

第十六条 除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以外,县(市、区)扶贫办不得作为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村级扶贫项目原则上由村基层组织负责组织实施,县(市、区)扶贫办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并分别明确具体责任人。

第十七条 扶贫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按照批复的项目计划进行实施,不得擅自变更建设项目地点、建设内容、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等。

第十八条 实行工程类项目招投标和监理制度。完善工程类扶贫项目招投标制度,实行公开招投标的工程类项目单项采购金额标准及程序按照《招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和各地实施意见执行。专业技术较强的工程类项目须聘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理。监理人员可以由项目实施单位聘请,也可由县(市、区)扶贫办统一聘请。

第十九条 对投入不大、技术要求不高的小型公益设施,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后,可采取村民自建形式实施。村民自建扶贫项目应成立由村干部、群众代表(比例至少达到3/5)组成的扶贫项目实施小组和监督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监督项目进度和质量。

第六章 项目验收和后续管理

第二十条 扶贫项目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应主动开展自验,发现项目建设不符合项目计划的,必须及时进行整改或补救。自验合格后,项目实施单位要提交项目实施和验收报告,向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申请验收。

第二十一条 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收到项目实施单位验收申请的15日内,须成立由扶贫、财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验收小组,组织开展项目验收。项目验收的具体办法由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依据相关规定和当地实际自行制定。验收结束后,项目验收小组须向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交验收报告。第二十二条 扶贫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包括国家和省的扶贫开发政策、相关制度规定、项目计划批复及变更文件、项目建设标准等;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建设质量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效益等情况。到户扶贫项目必须附有受益户的名单和签字。

第二十三条 扶贫项目验收后须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坚持“谁受益、谁管护”、“以项目养项目”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采取多种方式筹集项目运行管护费用,确保项目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

第七章 项目监管

第二十四条 县(市、区)扶贫办在同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会同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重大扶贫项目应开展定期检查。市扶贫部门要定期进行项目督办检查,每年至少两次。省扶贫办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扶贫项目专项抽查。定期或专项监督检查,须形成专题报告报送上级扶贫部门和同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第二十五条 项目监督检查的重点:扶贫项目规划制定、申报、审批和项目库建立情况;扶贫项目计划的选项、审核、备案、公告公示以及招投标、政府采购、工程监理等是否符合规定和程序;扶贫项目是否按项目计划如期启动实施、是否存在随意调整或变更项目、项目实施情况以及项目成效;扶贫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资金拨付情况;项目验收情况、报账资料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存在虚报、冒领、挪用、骗取、套取项目资金等违规违纪现象;到户扶贫项目的补贴资金是否严格实行打卡直补到户。

第二十六条 各级扶贫部门应配合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扶贫项目进行监督、审计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和处理。对虚报、冒领、挪用、骗取、套取、贪污财政发展资金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须坚决查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要接受社会监督。扶贫部门要对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举报事项进行受理、核查和反馈。接到实名举报的,须查清真实情况并及时向举报人反馈,并对举报人及举报事项进行保密;接到匿名举报的,应进行调查了解并查清事实。市、县(市、区)扶贫办可设立扶贫监督举报电话。第二十八条 实行扶贫项目实施情况统计报表制度。县(市、区)扶贫办每季度末向省、市扶贫部门报送扶贫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每年元月15日前,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向省、市两级扶贫部门上报本地上扶贫项目实施情况。

第二十九条 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监管。引入第三方对扶贫项目实施监督。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加强扶贫项目档案管理。所有扶贫项目从项目立项到验收各环节的文件及相关资料要严格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归档。县(市、区)扶贫办和项目实施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扶贫办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下载安徽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完善工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

    关于完善工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企业用工的建议县政府:工业园区是我县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加快产业转移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调查了解,目前......

    北京市推进民政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

    北京市推进民政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摘要:二元结构一直是北京城乡协调发展的突出瓶颈。过去,同全国一样,北京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所限,全市基础建设、固定投资的绝大部......

    韶关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条例(精选五篇)

    《韶关市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条例》 (立法起草建议稿) 韶关市地方立法中心 2017.1.20 韶关市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条例(含立法说明)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XX县2019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总结

    XX县2019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总结2019年来,我县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加强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活跃......

    白楼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淮白政字【2012】10号 白楼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旅游带动,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快我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民政民生项目及资金监督管理办法

    泸州市QQQ区民政局 关于民政资金、民生项目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加强民政民生项目及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专款......

    穗府办〔2010〕15号: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印发《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移交管理规定》的通知 穗府办〔2010〕15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

    大新镇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

    大新镇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设施 调查报告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镇狠抓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层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