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22:5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州市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州市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福州市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 录

摘 要...................................................................................................................1 1政务公开概念与意义........................................................................................2

1.1 政务公开概念........................................................................................2 1.2 政务公开的意义....................................................................................2 2 福州市政务公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4

2.1福州市政务公开现状.............................................................................4 2.2 福州市政务公开存在问题....................................................................4 3 福州市政务公开制度问题原因分析...............................................................1

3.1 历史层面................................................................................................1 3.2 现实层面................................................................................................1 4 福州市街道政务公开制度的优化建议...........................................................3

4.1 国家层面................................................................................................3

4.1.1加强政务公开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3 4.1.2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的法律监督机制..........................................3 4.1.3政务公开制度的手段保障..........................................................4 4.1.4进行渐进式的政务公开制度改革..............................................4 4.2 福州层面................................................................................................5 参考文献................................................................................................................8

福州市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

摘 要

通过对政务公开制度的历史因顾,在阐明了政务公开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囯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中的现存问題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的历史文化持征,从加强政务公开的理论研究和实跋的有机结合,加强政务公开的法治监督,以及完善政务公开的手段保障等几个方面对福州市的政务公开进行了一些对策分析,进而提出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

关键词:政务公开;公井管理;行政立法

1政务公开概念与意义

1.1 政务公开概念

政务公开是指党政机关的工作在其运作的过程中,除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其所有事务和活动都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予以公开,从而使之处于民众的广泛监督之下。

随着民主化进程在世界范围的加快发展,政府管理公共事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民众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的日益增强,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 都将政务公开化纳入了政府的改革和运作当中,以适应政府面临的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管理,并 最终达到提高行政效率和防止腐败的目的。在这 样的世界大环境下,从理论上研究我国的行政公 开制度,对于完善我国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提高 政府的公共行政效率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政务公开的意义

推行政务公开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机关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环节;是基层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服务群众,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南岸区西溪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刘后金认为,推行政务公开,对于正确处理政府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当前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对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推行政务公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关键。因此,西溪街道依法建立健全了机关内部制约监督制度、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制度、群众代表议政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制管人,以章理事,保证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同时把推进政务公开与南岸区政府推行的乡镇政府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确保公开的真实可信。

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性,在我国民主建设的进程中.有关“政务 公开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 都处于刚

刚启动阶段,都存在不少问题。

其一,在理论研究上,学术界对于“政务公开“ 的探讨多是集中在对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的行政 公开立法方面的介绍和评价,而对于政务公开的 类型、范围、对象、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则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于在分析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如何 将国外发达国家实践过的成熟经验有甄别地、有 的放矢地借鉴到我们的具体改革实践中的研究仍 然存在误区,表现为要么是全盘”拿来主义“,要么 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其二,在实践操作中,尽管目前政务公开的实 际操作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取得了一定的成 效,但在公开部门的种类上、公开的程序上及手段

保证上都还处于试点、摸索阶段,特别是政务公开 的监督机制很不完善,远未达到民众对政务公开 的实际要求。而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特别是 广大的农村地区,推行政务公开要走的路则更长。尽管198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农村 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提出 了在中国农村,在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农村财 务等问题上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在某些地区也 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有关农民对村委 会的诉讼却屡见不鲜,农民对村务公开流于形式 的现状是极为不满的,这从一个侧面突出地反映 了我国政务公开在实践上仍然存在诸多局限。福州市政务公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福州市政务公开现状

第一,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一是公开的内容不够深,表面事项公开多,深层次的问题公开少。如在财务上,只公开几个大数据,不公开具体的收入和开支项目;在具体问题上遮遮掩掩,使人如雾里看花。二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

第二,重临时应付,轻长期坚持。一是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时就大忙1阵,过后1年半载不见翻新。二是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无据可查,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制约功能。

第三,重简单公开,轻及时反馈。一是未建立政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公开后没有及时听取群众意见。二是认为只要公开就完成了任务,对群众提出的要求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或避重就轻。

2.2 福州市政务公开存在问题

2.2.1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

由于目前政务公开主要在基层政权机关和地方政府中实施,中央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和法规对政务公开的事项作硬性规定。因此,政务公开的推行存在随意性,落实尚未能法制化。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取决于当地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若领导认识到位,给予高度重视,并制定有力而可行的措施,那么,该地的政务公开工作就开展得很好;反之,政务公开工作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甚至根本推行不了。因此,笔者认为,在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初级阶段,要使权力运作由“暗箱操作”变成“阳光工程”,还是要从有震慑力的法律法规开始。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政务公开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

2.2.2公开的力度不够,而且不到位

有一部分干部认识模糊,存在思想顾虑:认为这几年来,我们的工作搞得不错,不存在有损群众之事,觉得没有必要搞公开;有的认为搞政务公开,自己束缚自己,不利于今后开展工作;有的认为搞政务公开,怕人心不稳。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有些地区的政务公开仅局限于政府机关的某些部门,而且公开不到位,特别是对人、财、物等权力运行的核心部位触动不大。现今,企业职工要求厂务公开的呼声日渐高涨,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个别企业领导在私下抱怨:“什么公开不公开,公开了还怎么领导?”纵观当今社会,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到国有企业,“一把手”、“一支笔”现象司空见惯。领导思想认识上不去,不想公开;怕失权、失利、不愿公开;自身有毛病,不敢公开;方式、方法不得当,不会公开。因而导致了党政机关办事透明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干部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群众对此有看法、有意见。

2.2.3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

有一部分干部认为,搞政务公开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阵风”、“走过场”,可做可不做。由于以上原因,有些地方政务公开只是在硬件上确立了这样那样的制度,但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却很少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政务公开仅注重形式,仅仅停留在行政公示的水准上,做表面文章多,实际效果差。有些地方政务公开仅停留在公开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上,比如,实施标志化办公以及“一站式”、“一个窗口对外”等服务方式,主要着眼点是便民,这是必要的。但是群众最关心的还是政府处理与他们有切身利益问题之时是否公正,而这方面恰恰是一些地区搞政务公开的薄弱环节。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一些办事窗口以为民服务为幌子,在办事窗口设立办事咨询服务公司,或摆放与办事有关的商品,把接受有偿咨询作为办事的前置程序,把办事的过程当作强行搭卖商品、强行实施有偿服务的过程。实践证明,人民群众了解政务不全面,监督就可能是不完整的;人民群众了解的政务不真实,监督就不可能符合实际。

福州市政务公开制度问题原因分析

政务公开制度现存问题的研究,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来分析。

3.1 历史层面

从历史的层面上看。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发展 成为了大一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是社会生活至高无上的占有者,这种专制集 权集中体现了国家权利的绝对私有性。由于权力 的绝对私有化,使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主臣' 由此,普通民众对于国家监督的 权利在事实上就被剥夺了,政治只是国家的政治、官方的政治,普通百姓则无权过问国家的政务,而人民成为被动接受国家统治的对象。延续了几千年的国家权力的绝对私有性,可谓根深蒂固,与国家绝对权力相联系的心理积淀、价值观念、政治传统等因素,由于历史的巨大惯性,对进入21世纪 的现代中国社会来讲,必然会在一定范围和时间 内保留其历史的痕迹,只是以现代的面貌出现而已。比如,现实公共管理活动中营私舞弊、贪赃枉 法的种种腐败现象,都可以从这些历史遗留下来 的余毒中找到答案。

3.2 现实层面

从现实的层面上看。首先,尚未建立起 完善或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现存的经济模式是一种“混合经济模式”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当中。这样,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与冲突就成为不可 避免的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管理模式、公共管理价值观念上有着根本的分歧。前者强调计划、命令、封闭,而后者则突出市场、对话、公开。相应地,政府的角色在计划经济 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就迥然不同,前者试图 成为亊无巨细的“管家婆' 无视政策的透明性;而 后者则注重从总体上把握国家宏观运转,强调政策的透明性。因此,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济的转型期间,就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角色的转换问题,政务公开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种理想运转模式就不能不受到匣有弊端的影响。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换言之,也就是政务公开的非法制化和非制度化。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前提是要有健全的监督机构,没有健全的作为监督机构组成部分的国家组成框架和功能载体,就不可能实现监督的有效性,但机构的良性运作则需要制度作保障。

我国虽然建立了诸如中央纪律检査委员会、国家监察部、国家各级审 计机关等部门,但无章可循、职责不淸、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的现象十分严重,从而使得我国的监督 体系的监督效率和效果很不理想。

福州市街道政务公开制度的优化建议

针对福州政务公开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4.1 国家层面

4.1.1加强政务公开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我国在政务公开的理论研究中,已经有了一 批学术成果,他们从不同的龟度对政务公开作了 很多有益的分析和论述,对一些公共行政管理领 域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大多数的研究都 只局限于某些部门和领域,缺乏与我国政治体制 改革相配套、相同步的政务公开的总体框架方面 的研究。所以,构建这样的框架对于引导我国的 政务公开的理论研究向良性方向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

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有着根本的区别,而 研究我国的政务公开的模式、机制和形式就下能 不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否则就缺乏现实针对 性,所以,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那些与 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管理领域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及时 推广比较成形的经验,扩大试点范围.从而为制定 法律、法规奠定基础。

4.1.2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的法律监督机制

国家法律监督职能对任何时代的任何国家都 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其法律 监督的实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我国的法律监督职 能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实现:①国家权力 机关对行政、审判和监察机关的统一监督;②国家 权力机关授权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即监察阬对 审判活动、侦察活动、监所管理活动以及国家工作 人员职务上的犯罪行为的司法监督;③政府内部 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由于有国家 权力机关的直接介入或授权介入,使得其中前两 神监督形式对政务公开起到了较好的监督效果。但就政府内部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与前两者比 较而言,就有产生监督效率低下的问题。政务公 开的实现必然涉及到某些行政部门的既得利益,使得一些违法行政行为得以曝光,直接责任人员 受到惩处。昕以,尽管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实行 的是上下垂直领导体制,从而可以保证监督的权 威性和有效性,但是,正如“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 的把”一样,行政机关对政务公开的自身监督就缺 乏有效的监督机制。3

为此,除了应该继续加强行 政机关自身对政务公开的立法监督以外,也应大 力发挥民众的监督作用,但其前提则是要使民众 有法可依、有章可依,所以,权力机关则应该就如 何保障普通民众充分行使政务公开的监督权利加 强立法工怍,从而建立起国家、社会、民众共同对 政务公开进行有效监督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 监督体系。

4.1.3政务公开制度的手段保障

民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政府政务公开意 识的不断提高,都依赖于能够切实实现政务公开 的有力保障手段和途径。具体来讲,这里至少包 括了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民众应该知道 哪些政务是其有权知道的,哪些政务的知情权是 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的;第二,民众可以通过哪些 途径和手段得到其想得到的非限制性政务信息; 第三,如果民众对政务的知情权受到限制,政府应 该采取哪些救济途径;第四,如果民众的知情权受 到行政人员的非法剥夺,则该行政人员是否应该 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承担何祌法律责任,等等。对 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会对政务公开的实现结果 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政府的“上网工程",就会 对民众对政务公开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相反,民 众的知情权受到非法限制而得不到救济,就必然 影响到民众对政务公开参与的热情[3 4.1.4进行渐进式的政务公开制度改革

同我囯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我国的政治体 制改革也是沿着一条渐进式而非激进式的模式进 行的,渐进式改革之所以能在我国得以进行并取 得了初步的成效,除了其他方面的因素之外,改革 本身能紧紧依托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其中 的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3政务公开是属于政治体 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要根植于中国现实 的文化土壤,既不能完全脱离我国政治民主进程 的实际情况而过于激进,也不能囿于现状墨守陈 规而无昕作为为此,首先,在地域分布上,要考虑到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平衡性,对于经济 较发达的地区,推行政务公开的进程可以适当加 快,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则应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改革;其次,在部门的 选择上,应该以与民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部门 作为突破口,由此及彼,逐渐推开;再次,在尺度的 把握上,对于公开的范围、公开的程度要逐渐、适 度展开,广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政务公开的成功 经验,但应与特定的行政部门的具体情况有机结 合起来。

总之,我国政务公开的现实状况表明,在深入推进政府公共管理政务公开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克服原有的政府运作模式所固有的积弊将是一项 长期的任务,现实的挑战将是巨大的;同时,随着 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以及加 入WTO进程的日益加快,政务公开的外围环境 和内在机制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实现政务公 开则有着更多的潜在机遇。

4.2 福州层面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其次,要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政务公开工作中的职责,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应是政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应负责组织领导辖区和部门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2)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参加培训,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有关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其充分认识到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和片面性。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向群众宣传实行政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克服认识上的障碍,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3)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政务公开工作受经济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环境、主体民主法制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应实行分类指导,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及时推广。对政务公开困难大、问题多的地方,要深入解剖,找准问题,切实解决,促使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开展。

(4)加强热点公开,拓展公开内容,在贴近群众上下功夫。政务公开热点是人、财、物公开,必须及时公开,使群众了解主要内容,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保干部一个清白。

(5)提高思想认识。要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群众是基础,干部是关键,认识是前提。各级党和政府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政务公开,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形式,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早在十月革命前,列宁在谈到党的民主问题时

就指出:“没有公开性而来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 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并牢固地掌握了国家政权以后,在无产阶级政党成了执政党的情况下,无产阶级政党“当着群众的面办理一切事情”,“对大家都是公开的”,“丝毫没有什么隐私和秘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而这些权利的实现是以政务公开为基本前提的。政务公开是推开民主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最直接、最实在的民主。他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基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能够真正地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把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体现出来。

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举措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机关的最有效途径,是化解矛盾,密切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档次和工作效率的推进器。事实证明:推行政务公开,把政务工作的各种规范和政策直接交给群众,使施政行为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必将促使政府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处理问题,提高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这样,能够有效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改进施政方式、工作方法和办事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将有力地促进政府行为向规范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方向转变。要充分认识推行政务公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政务公开是一项凝聚人心、民心所向的“阳光工程”。人民群众既是政务公开工作的对象,又是民主监督工作的主体,要最广泛地发动群众参与,让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就必须畅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所以发生侵犯群众利益,侵占集体和国家财产以及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行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他们的行政行为缺乏有效地监督和约束,尤其缺乏群众的监督。推行政务公开,为广大群众直接对政府权力进行最广泛的监督开通了一条渠道。实行政务公开,把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使干部的勤政意识普遍增强,有效地遏制了公款吃喝、挥霍浪费的歪风’,规范了行政行为,促进了廉政勤政,保证了公正执法。实践证明,“暗箱操作”已成为公认的政务腐败的重要表现和重要原因。因此,只有让人民了解了政府的政务活动,才能有可能打破“暗箱操作”,监督才可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刘飞宇著.转型中国的行政信息公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 姜明安主编,于安等撰稿.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 周汉华主编.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3 [4] 《保密法比较研究》课题组[编].保密法比较研究[M].金城出版社, 2001 [5] 王利明等编著.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 1997 [6] 王明扬著.美国行政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7] 黄继勇.构建和谐社会与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01)

[8] 王蔚臆.完善我国政务公开制度之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

[9] 汪怿,张漪.推行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J].党政论坛.2007(08)

[10] 李文利,朱向东.美国的政务公开制度[J].人大研究.2007(04)[11] 张五钢.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提高党和政府公信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12] 杨威.论我国政府政务公开制度的推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01)

[13] 葛萍,谭萍.试论政务公开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14] 林婷.政务公开制度与公共治理——一种研究视角的创新[J].理论研究.2008(02)

[15] 徐明璐.当前我国政务公开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06)8

第二篇:关于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关于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近年来,政务公开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阳光用权、提升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公开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仍存在于少数部门,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形式多实质少,结果多过程少,原则多细节少,公众被动接受多、主动申请获得少,“正面”信息多、“负面”信息少。本文以我县为例,就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一是“两头热,中间冷”。往往是各县级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热情较高,主要领导对公开的形式、内容等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干部群众对政务和村务公开的呼声也较高,但少数基层站所、窗口服务单位、镇村对公开认识不足,持观望态度;二是“温差较大”。各单位、镇村之间受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单位的经济条件以及负责公开具体工作的人员素质的影响,导致政务公开工作发展不均衡。在县人民政府网政务公开栏目链接到的37个乡镇和部门中,有的部门公开内容详实丰富,部门动态、机构设置、文件发布、行政许可、人事公开、财务公开等内容一应俱全,且有专人实时动态监管,有的部门却只有单位简介,其它栏目都成了盲区,且常年无人更新;三是“时冷时热”。同一个单位或村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平衡,少数部门在安排政务公开时搞“一阵风”,工作部署之初干劲十足,公开内容较全面,更新较及时,但时间一长就变样了,内容陈旧,无人更新,往往是单位领导重视时连开“夜车”,第二天栏新、内容新、形式更新,领导不过问,则无人问津,甚至有少数单位政务公开栏已沦为小广告张贴栏。

(二)公开内容的深度、广度不够。一是公开脱离重点,做表面文章。从县政府门户网站、子网站公开的具体信息看,应重点公开的政务信息存在“三多三少”,即:公开政策法规多,公开涉及资金管理、救助补助的少;公开部门职能、机构设置的多,公开部门履职信息少;公开工作事项多,公开具体措施和效果少。有的单位在面对反映权力运作的重点内容时设法回避,对干部关心的人事安排问题,搞“暗箱操作”,对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项目建设、集体土地出租、集体资产流向等搞半公开、假公开或只公开总目不公开细目,甚至合并项目公开、转移项目公开,公开内容失真。有的单位为了显示政绩,只公开成绩,不公开问题。二是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以事后公开代替事前、事中公开。部分单位在面对城乡低保、危房补助、项目建设等重大决策时只公布结果,对于决策过程却只字未提,导致政府公信力一降再降。特别是在面对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时,少数部门主要领导的第一反应是低调处理,往往留下一段官方信息的真空期或模糊期,从而导致谣言四起,对事件本身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公开载体较滞后。目前我县各部门的政务公开一般采用公示栏、广播、会议、文件等传统公开方式,虽有少数部门开设有网络公开平台,但和全省其他县区政务网站相比较而言,从网站内容、网站功能、网站质量、公共设施、公众参与程度等11个指标来看,我县仍处于发展型网站,在跨网站链接、时间便利性、弱势群体可访问性、受理速度等方面仍较为滞后,如不具备弱势群体的访问和服务功能,对一些调查、投诉、提问等交流平台的问题处理速度较慢,一些问题虽然显示状态为已处理,但并不能看到具体回复情况,在线处理业务和投诉的功能也相对较差。

(四)公开工作的程序不规范。政务公开工作要求按照“提议—审查—确定—公开—反馈—建档”的程序进行,有的单位公开内容未通过规定程序审查,仅由办事人员找出相关内容,主要领导一批,字一签,有的字还没来的及签就上墙公示了。有的单位认为公示上墙就万事大吉,没有建档,没有主动接受群众的质询,往往是只公开不反馈,只开花不结果。部分单位政务公开的时间和次数随意性较大,半年甚至一年才公开一次。往往是上级不检查不公开。有的单位以“定期公开”为借口,对一些突发性、临时性的事务没有及时公开,造成年初工作年终公开。

二、原因分析

(一)个别干部的“官本位”意识严重。一方面,少数干部对政务公开的认识不到位,怕暴露问题、怕揭短、怕麻烦、怕引发矛盾,引起上访,从而不愿或不敢公开;另一方面,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臣民意识”、“服从意识”思想的影响,少数干部“只唯上不唯下”,把政务公开当作上级部门交给的任务,一切按要求行事就可以了,至于是否达到了公开的效果则无关紧要。

(二)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参与度不够。一是部分群众缺乏常念“紧箍咒”的意识,对政务公开工作参与热情不饱满,监督意识不浓厚,监督的气氛不活跃。往往对公开泰然处之,漠然置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二是部分群众缺乏念好“紧箍咒”的能力,由于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的参差不齐,很多群众对财务收支状况、资产流向等公开内容一知半解,只知道公开了,具体公开效果如何往往说不清。

(三)知识结构受限。我县现在处于领导岗位的,特别是单位正职人员,都在30岁以上。根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30岁以上的网民占总网民的63.9%,而党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仅占整体网民的0.5%,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出还有部分领导干部不会上网或者忙于应酬疲于上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务公开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

(四)管理人员匮乏。目前我县各部门管理政务公开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尤其是镇村一级,工作任务繁杂,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加之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导致公开工作疲于应付,无力创新。特别是要实现政务信息电子化,就势必要加强机关网站的建设,除了有服务器、电脑、光纤接入等硬件设备和一流的软件编程人员外,更需要有一流的组织、指挥、协调、推进网站栏目设置和内容建设的领导者。资金、技术和人员的限制让很多部门对电子政务望洋兴叹。

三、对策措施

(一)抓好政务公开的关键环节。一是强化公开重点,根据各部门的权力运行流程图和廉政风险防控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政务公开内容,实行“套餐+自选”的公开方式,把人权、事权、物权、财权等容易滋生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等消极腐败问题的事项和环节作为公开重点;二是创新公开形式,把传统公开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既用好会议、文件、简报、公开栏等传统手段,又要积极探索运用网络、电视、电子显示屏等信息手段实行公开的方式,县级各部门可较多运用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电视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公开,乡镇和社区可以采用政务公开栏、远程教育等形式,村组可运用公示栏、村民大会、广播、党员活动室等形式;三是规范公开程序,各部门在政务公开的过程中要加大对群众反映意见建议的收集整理、整改落实和反馈工作。

(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一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精简审批事项,该下放的下放,该调整的调整。减少审批环节,按照能减则减、能合则合的原则,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进一步创新审批机制,推行联合审批,建立帮办领办机制;二是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将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转让、产权交易、政府集中采购等全部纳入,做到“统一交易平台,统一发布信息,统一评标专家库,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交易规则,统一管理监督”;三是积极做好政务大厅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由窗口办事机构统一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办理结果统一窗口发送达申请人。统一部门业务办理、受理标准,明确办理各种业务所需提交的基础材料、办事依据和办理时限等,积极推出各种便民措施,如办理结果手机短信通知,办理过程、结果网上查询,行政审批事项网上预约登记等,提高政务公开水平;四是适度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加快推进覆盖县镇村三级的“电子政务”网络,对各部门的公务接待、公车管理等定期在全网公开。

(三)加快电子政务网站建设。一是加大对部门互联网建设硬件设施的资金技术投入力度,大力发挥网络系统信息量大、更新快捷、查询便捷、互动性强、传播广泛的优势,将其作为政务公开的主渠道,完善、充实网站政务公开栏目和行政管理系统政务公开版块,定期登载政策法规、办事程序、信息动态等,推行网上答疑、网上受理投诉,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分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发挥信息系统中在政务公开中的核心作用;二是加强对政务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尤其是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和突发事件过程信息公开能力,确保各部门政务公开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四)强化对政务公开的监督检查。一是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长效督查内容,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经常性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服务窗口政务公开工作的督查,严格责任倒查,对发现不公开、假公开、半公开的,取消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年终考核的评优评先资格,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连续两次发现者,在本党风政风行风评议中扣减相应分值;二是建立政务公开的社会监督体系,设置举报电话、举报箱、投诉举报信息平台,广泛接纳群众对政务公开的意见、建议和投诉;三是建立政务公开民主评议制度,邀请服务对象定期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在全县进行排名通报;四是邀请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员,采取明察暗访、定期例会、电话征求意见等办法,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三篇: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目前乡镇政务公开内部管理还存在公开观念滞后、内容失真、形式应付、认识不同发展走样、监督不到位、做法不适应等问题。只有转变观念,进一步责任化、贴切化,明确责任,搞好检查和考核,才能搞好乡镇政务公开内部管理。

【关键词】乡镇;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对策

自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以后,乡镇政务公开作为一项提高办事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届监督的好的廉政制度和“阳光工程”实施以来,明显促进了公务员的廉政意识,预防了一些腐败行为的发生;改进了公务员的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规范了各行业行为,推进了各项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显示出了一定的生命力。但是,政务公开在乡镇实施进程中,仍存在着某些不应忽视的内部管理问题,使得乡镇政务公开的力度、广度、深度、群众满意度仍差强人意。要想更好的发挥政务公开的功用,必须更进一步加强对政务公开内部管理的研究,使之成一项名符其实的廉政制度和“阳光工程”。

政务公开取得的成效,归纳为四条:一是增加了工作透明度,干群之间增加了理解,减少了误会,化解了矛盾,促使“热点不热、难点不难”。二是改进了作风,提高了公仆意识,增强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三是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实行政务公开,一方面强化了群众监督和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增强了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铺张浪费和吃喝招待明显减少,乱收费现象受到很大遏制。四是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由于政务公开维护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基层干部办事按照章法进行,从而使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有序地正常发展。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王兴德(1984—)

甘肃省古浪县海子滩镇。1

1、政务公开的观念滞后。

对政务公开的必要性、作用、意义认识不到位。乡镇干部对农民对乡镇政务公开的迫切要求的回应性不对称。一些乡镇干部认识不到乡镇政务公开对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抑制权力寻租及腐败现象,对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干群关系、治理农村经济环境、提高乡镇机关的管理水平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总之,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政务公开的要求与乡镇机关、乡镇干部、尤其是乡镇领导干部的认识观念之间存在非对称性、非适应性。

2、公开内容上存在避重就轻、隐大示小及事实失真的问题。政务公开工作在乡镇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已经逐步摸索了一套比较简洁实用的公开程序、公开方法,也取得过了一定成效。但这种简便易行的办法被某些人稍一变形,就成了问题。据调查了解,有些乡镇政府及部门在公开内容上专拣一些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罗列公布,群众一看就不满意。有的乡镇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时,往往对重大决策、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隐晦不公开,仅拿一些面上的东西做做样子。有的虽然公开了一些焦点敏感问题,但是有“水份”,有的甚至玩数字游戏,掩盖事实真相或给不合理合法的公开内容披上合理合法“外衣”,掩人耳目,蒙混过关。群众对此类问题反映得多,也最不满意。

3、认识有高低,发展不一样,少数地方呈现出被动应付走形式的状况。

由于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对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是把它看成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仆应向主人承担的一项责任与义务,特别是有些人总怕家丑外扬,因而很不主动,很不认真,推一推动一动,应付了事,在时间上,往往一再延误,在内容上,往往含含糊糊。有的乡镇在建立公开橱窗、开办栏目时没有长远计划、公开的形式很随意。要么就用张白纸写几个数据张贴两天,要么就用粉笔写在露

天黑板上,日晒雨淋,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乡镇政府在政务公开中有一半以上的单位存在这种类似问题,给人以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之感。

4、政务公开监督小组的组成存在不健全、不规范等问题。在乡镇政务公开的实质就是通过提高工作透明度、开门纳谏,利于监督,利于工作改进。然而,有的乡镇只顾公开,不要监督;只顾形式、不要效果。对群众提出的意见不整改,对上级的要求不落实,与其搞这种形式的公开,激起群众的反感,还不如不搞。有个实权部门花了很大力气推行了政务公开,无论是形式、内容、涉及的范围都是很好的,可是对于公开接受监督这一环节上群众却议论颇多,原因就是其公开的内容与实际有不符,提意见后,仍不整改,即使整改,也只是动点皮毛,效果不好。现阶段,这种公开监督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乡镇人大主席没有参加监督小组。我们在肥西县调查时,接触到三位乡镇人大主席,在监督小组中都没有位置。中办国办通知规定:“乡镇要成立政务公开监督小组,乡镇人大主席或纪委书记任组长”。乡镇人大主席不参加监督小组,既不符合中办国办通知,也不利于把政务公开监督小组的活动与乡镇人大的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二是人员偏少,组织不健全。有的乡镇监督小组只有人大主席、纪委书记、组织委员等人,没有吸收县、乡(镇)人大代表,村委会、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缺乏代表性和群众性。三是由行政人员参加监督小组,显然不合适。有的地方把副乡(镇)长、财政所长、农经站长、乡(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都安排进了监督小组,形成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不分。

5、有些地方政务公开的内容与做法同群众要求不相适应,没有紧紧扣住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这条主线。

在公布的内容上,不是想群众之所想。有的把领导人员分工写得很显眼,而且长期保留,把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写得很具体,也很少更换,缺少的就是群众关心的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往往少有公布或者很不具体,所以看的人不多,作用也不大。在公布的时间上,不是急群众之所急、对时间性强的内容及时公布(例如学校开学时应立即公布收费标准),而是按部就班地几个月换一次,紧急事情一多还往往被挤掉。在公开栏的设置上,不是尽量方便群众,便利大家阅览,有的设在机关大院,公开栏前冷冷清清。有的根本没有考虑和安排如何广开言路、接受群众监督,相关材料一公布就了事,不注意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

(二)几点意见:

第一,要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乡镇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

思想观念的转变就当前来说,其着力点主要有:一是加强对乡镇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的教育,把政务公开的意义、作用、必然性融进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工作当中,使他们认识到推进政务公开是适应现代公共管理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工作的客观需要,是人民群众的现实性、紧迫性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因而,具有客观必然性。二是推动乡镇干部对中办、国办关于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等有关文件和政策的深入学习,使之更加明确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工作方法、监督保障制度、组织领导等内容,使政务公开制度和有关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三是推动乡镇干部对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学习,使之树立现代公共管理的治理理念,落实宪法赋予公民的知情权。四是加强WTO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乡镇干部明白政务公开是国际公共管理的惯例、通则,推进政务公开是WTO环境下乡镇运行的必然要求。

第二,要进一步健全乡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

乡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目前一般由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任组长,我们意见还是按规定“成立以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党委则负责统一领导,总揽全局,这样有利于明确职责,各司其职。至于监督小组,一般应以乡(镇)人大主席为组长,有的也可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现在有一些乡镇人大主席根本没有参加监督小组,这种情况应当尽快改变。安排人大主席作为监督小组主要成员。有利于强化其监督职能。监督小组中凡有政府及其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应予调整出去,补充一些县(市、区)乡(镇)人大代表、退休干部以及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增强监督小组的代表性与群众性,有利于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再就是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也以统一为宜,现在有的地方由党委组织委员承办,往往兼顾不过来,一般应由党政办公室承担,以落到实处。

第三,政务公开的内容要确保真实、及时,贴近群众。

中央“决定”指出,乡镇政务公开的目的,主要是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因此,政务公开的内容一定要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容易出现不公正和腐败的问题。在公开栏中,公布一些单位和职责范围、政策规定和任务、要求,也是必要的,但更应因时因地制宜,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公布。此外,有些重要事项的决策,也可以先预告,听取各方意见,然后按民主程序作决定。人员调进和干部选拔,也应加以公示,利于群众了解,加强监督。为了确保政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必须强化监督。正如中办国办通知所指出的:“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核心是加强监督”。首先要加强乡(镇)政府及七所八站的内部监督制约,保证公开的内容可靠。其次,要加强乡(镇)人大和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再次,要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监督小组的作用,认真审阅政务公开的内容,注意听取群众的反映,有计划地开展民主评议活动。

第四,要突出抓好财务公开与监督。

中办、国办通知指出,乡镇政务公开重点是财务公开。根据各地经验和中办、国办通知,当前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政务公开监督小组为了确保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也为了解决好财务管理上的问题,要把财务审核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重要财务开支要逐项审查,对违规违法开支要坚决刹住。工程招标投标和检查验收,监督小组也要承担起监督职责。二是乡镇机关的来人接待标准和支出情况,都要公之于众,凡是认真这样做的,都有成效,接待费用减省不少,现在看来还有压缩余地,要继续抓紧抓实。三是要实行定期审计制度。中办、国办通知规定对乡镇财政及各类基金、资金的收支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并将审计结果公开。”要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并将审计结果整改情况及时公布。现在有些地方对审计还有神秘化的看法,由于碍于情面,审计结果也不大愿意拿出来。今后,应将财务审计和公布结果作为乡镇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一举措促进依法理财,堵塞漏洞。

第五,乡镇政务公开要进一步制度化。

乡镇政务公开,中央和国务院有原则要求,各地在实施中也取得了很多经验。为了使这项工作有领导、有秩序地坚持下去,不断完善起来,首先要按照中办、国办通知,“明确牵头部门,认真落实责任制”。现在,有的地方是政府在抓,有的由党委组织部门在抓。我们感到,统一确定牵头部门为好。建议省级统筹此项工作的领导机关,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乡镇政务公开实施办法,以利统一遵循,逐步做到规范化。再就是市、县两级,要加强检查督促,及时传播好的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在政务公开中“有弄虚作假、打击报复、侵犯群众民主权利等违纪行为的干部,纪检监察机关要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

第六,要把其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之中。

政务公开是每个领导和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因此要明确相应分工,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并且要进入个人岗位责任制考核之中。推

行政务公开常常会因为领导的不重视、工作人员的不作为,致使工作流于形式。建立岗位责任制考核,有助于增强领导、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年初定、平时督、年底查等方式强化工作责任,保证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对不公开、假公开、在公开内容上做手脚、玩花样的,要视情况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进行组织处理并实施责任追究。结合机关推行的廉政档案建设,对领导干部抓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考核以后进入廉政档案,使其不敢、不能弄虚作假。

推行政务公开内部管理还必须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使政务公开成为日常工作的一个有机整体,保持其持续、有效。同时,政务公开工作还要与群众是否满意结合起来,群众满意的就要坚持、不满意的就要迅速整改,要以此为标准,检验政务公开工作是否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 罗忠桓 乡镇政务公开制度实施追踪[J] 湖湘论坛2002,(5).[2] 陈宗柏 关于乡镇政务公开的法律思考[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5).7

第四篇: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乡镇是国家政权机关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推行乡镇政务公开,对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权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乡镇政务公开的全面推行,不仅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而且增强了广大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促进了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如何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乡镇政务公开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

一、当前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行政务公开是一项规范行政行为和经济行为、加强权力监督制约的治本措施。近年来,我市各乡镇在推行政务公开方面虽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存在被动应付走形式的状况。由于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是把它看成基层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仆应向主人承担的一项责任与义务,特别是有些人怕家丑外扬,还有的认为基层单位就那么一点权利,公开不公开无所谓,只要不贪赃枉法就行。因而,对政务公开很不主动、不认真,推一推动一动,应付了事。

(二)公开内容不够规范,缺乏全面性。公开内容不全面。少数乡镇只公开办事制度、目标、为民办实事等事项,对一些群众关心的大宗物品采购、工程项目发包、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等未公开,对一些重大事项缺乏预公开。公开内容不具体。有的乡镇只公布一些群众早已熟知的事项,对群众普遍关心、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乡镇财务收支情况、农民负担、计划生育、政府基建项目招标、各类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等内容却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

(三)政务公开的内容与做法同群众要求相差甚远。政务公开工作只有紧紧扣住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这条主线,在内容上想群众所想,才能达到目的。然而,目前政务公开的内容与做法同群众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一是把人员分工写得很明显,而且长期保留,把工作职责和工作目 标写得很具体,也很少更换,缺少的就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看的人不多,作用也不大;二是在公开内容上,只是照搬上级文件的条条框框,往往避重就轻,对敏感问题和关键部位没有公开或公开非实质性内容,对一些影响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的事项,往往是大而哗之,甚至瞒天过海欺骗群众;三是政务公开栏变成政绩光荣榜,把政务公开变成政绩公开进行评功摆好,而对群众关心的公共事务的决策依据、决策过程闭口不谈,尤其是回避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四是在公布时间上不是急群众所急,及时公开时间性强的内容,而是按部就班几个月更换一次内容,事情一多往往就被挤掉,公开栏设置也不考虑方便群众便于阅览,绝大多数局限于办公场所、机关大院,根本没有考虑如何广开言路,接受群众监督,公开栏前冷冷清清;五是政务公开缺乏连续性,上级有要求便着手抓一抓,上级没有要求便认为风头过了,工作没动力、不深入、缺乏连续性。

(四)整改措施不够落实,缺乏实效性。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前的形式,而轻公开后的结果,往往一“公”了之,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甚至是群众找上门来反映问题,也置若罔闻,更谈不上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个别单位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及时解决。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乡镇政务公开之所以存在上述不足和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权力意识浓厚,服务意识淡漠。政务公开实质是推进政府提高服务质量的手段,乡镇政务公开中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服务意识问题,如果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把行使政府职能看成手中的权利,认为本部门负责的事务就是本部门的权利范围,而非为人民服务的义务,而对于本部门的权利认为不必也不愿让他人知道,那么其政务公开必定是避重就轻搞形式主义。由于一些乡镇在认识上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时机、方式、范围等都认为是自身的权利,甚至认为将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信息公开后,造成议论纷纷的局面影响社会稳定,存在着“给老百姓知道的东西多了只能添乱”的错误思想,因此不愿也不敢进行政务公开,以种种借口推迟政务公开工作,尽可能缩小公开范围,压缩公开深度,对上 2 级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采取拖延、敷衍的态度。

(二)政务公开制度不健全。作为加强廉政建设的新举措,现在的乡镇政务公开还带有浓厚的政策性,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统一的政务公开法,政务公开的内容只是散见于《档案法》和《保密法》中。在乡镇,政务公开一般是以内部文件的形式作出,乡镇政府仍然掌握着政务公开的主动权,老百姓只是被动地接受有关政府部门愿意公开的信息,如果政府机关不公开应该公开的制度或文件,群众本身并没有任何渠道能够加以改变,这种状况容易导致政务的不完全、不彻底公开甚至假公开,使得政府部门有机会隐瞒对自己或部门利益不利的信息。此外,乡镇政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该落实的没有落实,使得政务公开在实践中容易表现出随意性、零散性、形式主义和报喜不报忧等现象。

(三)责任不落实。目前,乡镇政务公开目标管理责任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乡镇领导干部、科室和站所负责人职责范围不够明确,考核奖惩不够严格。政务公开工作还没有真正纳入乡镇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并同其经济利益、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紧密挂钩。现行制度中,如果政府机关不予公开或不彻底公开,上级机关多数只是口头批评而已,很少严肃追究责任。由于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不够到位,致使履行职责不认真,工作不落实,乡镇政务公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三、解决乡镇政务公开问题的对策

相对于政府机构改革而言,乡镇政务公开也意味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政务活动透明度的需要,是促进乡镇改革步入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办事程序化发展轨道的必由之路。为了更好地推进乡镇政务公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营造良好氛围。

乡镇政务公开工作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大,触及基层干部的自身利益较多,推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应抓住解决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政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和标准。一方面,要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民主政治教育,使他们真正意识到,推进政务公开是还政于民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各级人民政府应尽 的义务和责任,而决不是什么“赏赐”。引导他们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切实解决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会公开的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人民群众的知事权、议事权和监事权,让老百姓意识到通过政务公开了解政府政务情况是人民群众重要的民主权利,关心、监督和推动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是广大群众的重要责任,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解决不关心公开、不参与公开和不会监督公开、不敢监督公开的问题。

(二)研究制定政务公开相关制度。国家应尽快研究制定政务公开相关规定,各级有关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各地政务公开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乡镇政务公开工作的具体制度,就公开主体、公开内容、公开标准、公开时限、公开纪律、如何接受监督、如何奖惩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以利于统一遵循,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供依据。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要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乡镇政府领导及其各单位(部门)负责人的经常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转变政府职能、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认识并积极推进此项工作,进一步突出政府在政务公开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成立以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务公开领导机构,以乡镇党政办公室为办事机构负责抓好落实。要成立专门监督机构,由专门监督机构对政务公开的情况进行监督,进一步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应邀请县、乡人大代表以及离退休干部、村级群众代表参加监督机构,以增强监督机构的代表性与针对性。

(四)强化监督,确保内容真实。乡镇政务公开的目的主要是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政务公开的内容一定要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的问题、容易出现不公开和腐败的问题、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实施问题等等都应依法及时如实公开,以利于群众了解和监督,而不是只注重公开单位职责范围、政策规定和任务要求,把政务公开栏变为仅仅是一般的政策宣传栏,不注重公开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因此,只有加强监督,才能确保公开内容真实、及时又符合群众的要求,首先要加强乡镇政府及其各部门的内部监督制约,保证公开的内容可靠,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监督机构的作用,认真审阅政务公开的 4 内容,注重听取群众的反映,有计划地开展政务公开民主评议活动。

(五)严格考核奖惩,强化责任追究。

政务公开的实质是防止权力运作中的腐败,如果不公开或公开不力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那么公开必将流于形式。因此,必须进一步推行乡镇政务公开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政务公开纳入对乡镇整体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之中,坚持量化考核,严格奖惩,并同经济利益挂钩。要建立乡镇干部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制。从乡镇领导干部到机关部门(站所)负责人到一般工作人员,都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并将履职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对推行政务公开不力的,要加强教育,促其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对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要严肃批评,坚决纠正;对搞虚假公开、欺上瞒下的,要严肃查处,绝不迁就。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确保乡镇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政务公开是依法行政的应有之义,是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探索,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实行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的权利,政府的义务,对基层政权更是如此;理论和现实两方面迫切要求出台政务公开的法律法规,使政务公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肯定和巩固各地各部门在政务公开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所以,法治化道路是走出乡镇政务公开的关键,只有完善政务公开法律法规,各地乡镇政府严格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就必然成为乡镇政府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

第五篇:工商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剖析

工商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剖析

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健全加强预防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福建省政务公开暂行办法》和《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政务公开实施办法》实施几年来,全系统上下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验。但是,政务公开工作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在一些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公开意识淡薄。有的单位及领导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部署组织协调不力,力度不够,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投入不足,致使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不够平衡。比如,有的认为收入少,接待费、办公用品等开支也很少,没什么好公开的;有的虽然也在一定的小范围内公开,但一般主要是在中层干部会议上进行情况通报,广大普通干部、职工、群众不知道具体情况;有的虽然公开了,但公开的只是粗枝大叶,内容不够细化。

2.执行不够到位。有的单位虽然在公开内容、时间、程序、形式上制订了一些制度,但没有很好地执行或执行不够到位,停留在表面上,类似于走过场,制度形同虚设,造成政务公开工作难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有序。

3.公开内容、程序、时限、形式上,存在形式主义。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公开内容上,存在缺乏真实性、片面性以及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有的避实就虚、避丑扬美,只公开一般性的管理事务,对群众应该知道和密切关注的重要事项如财务开支等未能进行认真的公开;有的进行假公开,公开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上级来检查时就应付一下,没来检查平时就不公开或少公开;有的公开办事流程、办事结果的多,公开决策、实施过程的少,没有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二是在公开程序上,什么样的内容应该经过什么样的会议研究,应在什么样的范围先行公开,在什么样的范围后行公开等,缺乏有效的程序,随意性很大。三是在公开时限上,存在公开不及时,公开栏内容未及时更新,有的项目因不及时公开失去实际意义等现象。四是在公开形式上,表现在形式和途径过于单一,目前县一级工商局的公开形式和途径主要是公开栏,由于公开栏的固定和不可移动性,使得公开内容不易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了解,群众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切实保障。

4.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一是单位内部的制约监督机制不够有力,干部群众的参与权、监督权没有得到很好地行使。二是外部监督缺乏权威性,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介入不深,其作用没有

得到有效发挥,对政务公开工作所组织的监督检查往往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在检查监督时往往更多注意公开栏的达标和档案建设情况,对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还缺乏有效的手段,对基层工商所存在的问题也只能打打招呼,提提醒,缺乏强有力的监督。

5.档案建设不够规范。有的单位根本没有公开资料档案;有的不够健全有序,乱堆一气,没有按进行分门别类整理装订;有的重要的会议记录不全;有的原始票据不够规范;有的没有专门管理人员等等。

二、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1.缺乏约束机制。对单位领导在政务公开工作方面是否开放民主缺乏有效的约束,对不进行公开、假公开或者公开不到位的单位领导缺乏强制性的责任追究机制,这种情况造成政务公开工作完全取决于主要领导的觉悟和重视程度,领导重视的单位,公开工作搞得较好,公开的程度比较高,范围也比较广,领导不重视的,这项工作就执行不力,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公开;想多公开就多公开,想少公开就少公开。这样就必然会存在公开面不够广,公开内容不到位,公开时间不及时,公开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2.制度和政策本身的缺陷。一是目前已有的文件对办事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形式等方面提出了不少要求,但是这些往往都是宏现和总体层面上的要求,基层单位在操作上感到不够具体,落实和执行起来困难重重。比如在政务公开中,到底应该

公开哪几项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造成公开内容上避重就轻、避短扬长、避实就虚。或者有些制度操作起来过于复杂,基层不易掌握。二是有的制度与制度之间,或者政策与政策之间本身就相互抵触或者存在差异。三是制度和政策本身不实事求是,在基层根本难于执行。四是制度和政策本身存在扭曲或者改革不到位。

3.物质条件方面的限制。在推行办事公开工作过程中,都需要建设一些必要的公开载体和阵地,开展一些必要的活动,比如制作公开栏、购置电脑,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开支和投入,无形中是一种负担。从公开栏实际发挥的作用看,效果并不理想,最好的公开形式还是网上公开。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时还很难跟上,无形中也影响了公开工作的进程。

4.人员素质方面的限制。有些领导对公开工作往往不关心或者不感兴趣,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执政为民的意识还不够强,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以及上级的有关政策要求理解不深不透,在对待办事公开上或不愿公开、或敷衍塞责应付了事。

5.地域或空间方面的限制。目前的政务公开一般都是当地政府统一设立固定公开栏和本单位的固定公开栏及网上公开,有的干部、群众难于或者不方便阅读和了解到公开栏上所已经公开的内容,这很大程序上增加了推行办事公开工作的难度,加上公开栏上的内容更新不够及时,或者公开的事项是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所以公开栏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三、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对策

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繁重,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好的。下面是笔者提出的一些对策:

1.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法制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务公开的立法工作,把政务公开纳入法制法轨道,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对于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暂时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要报上级主管机关备案。公开事项如变更、撤销或终止,要及时公布并作出说明。对于只涉及部分人和事的事项,要按照规定程序,向申请人公开,确实不能公开的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要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能够得到切实的落实。

2.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评议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把政务公开纳入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组织干部职工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评议。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

3.加大对公开载体的投入力度。网络在信息发布方面发挥的作用最明显,效果最好,它不仅能够促进信息共享,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沟通,增加办事过程中的透明度,还能够降低行政成本,节约管理资源,提高办事效率,应该成为主要的公开载体和公开平台。推行电子政务,逐步扩大网上审批、查询、交费、办证、咨询、投诉、求助等服务项目的范围,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4.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在当前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基本上取决于单位领导人的觉悟程度。因此,加强对领导干部政务公开知识的培训力度,努力通过培训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在认识上的误区,做到视行政和管理服务为一种责任、义务,从而能够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推行政务公开工作。

5.注重整合和善于利用好现有的政务公开资源。单位之间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往往各自为阵,不仅造成建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不利于部门和单位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和办事成本,而且也不利于部门和单位间的相互监督,不断提高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工作水平。必须下大力气推进单位网络建设的资源整合力度,真正办成高效、畅通、便捷的政务公开载体和平台,以增进普通群众对工商法律法规以及政务公开政策的了解,增强其参与和监督的意识,不断提高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能力。

下载福州市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州市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政务公开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关于政务公开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政务公开是我国推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政府一直致力推进政务公......

    政务网络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务网络信息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做法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与大家一起就政务网络信息保密工作进行探讨,希望我的发言能抛砖引玉,在工作上给大家一些借鉴。随着信......

    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共五篇)

    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内容摘要:政务公开制度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民主制度的不......

    当前我国政务公开内容上存在哪些问题及对策(推荐5篇)

    政务公开是现代国家实行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吸收人民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有关事项,强化民主监督。可以说,没有公开,就无从......

    我国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我国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及其对策 论文摘要:政务公开是我国政权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乡镇政务公开是我国政务公开的基础。现在对于乡镇政务公开的研究才起......

    浅析浙江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浅析浙江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摘要:政务公开是我国政权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乡镇政务公开是我国政务公开的基础。现在对于乡镇政务公开的研究才起步,许多问......

    当前党务公开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党务公开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党务公开工作是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举措,尤其是对于基层而言党务公开至关重要,党务公开能够提高党员群众的知晓......

    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精选五篇)

    当前政务公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政务公开,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