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法中近因原则的确定方法和原则以及在在理赔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4 22:3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保险法中近因原则的确定方法和原则以及在在理赔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保险法中近因原则的确定方法和原则以及在在理赔中的应用》。

第一篇:论保险法中近因原则的确定方法和原则以及在在理赔中的应用

论保险法中近因确定的方法和原则以及

近因原则在理赔中的运用

保险法中的近因原则是在因事故引起保险标的灭失或损坏时,为了分清与事故有关各方的责任,明确因果关系而设立的一项专门的原则。它是保险法中确定保险赔偿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长期以来它是保险市场上处理赔偿时共同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

所谓近因,是指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它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事故的原因,而不是在时间、空间上据事故最近的原因。

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55条第一款规定,“根据本法的其他规定,除保险合同另有规定之外,任何灭失的近因是由于承保的危险所造成的,保险人承担责任,但保险人依据上述规定,不承担任何灭失的近因为非承保的危险所造成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近因原则规定了在风险与保险标的的损失间关系中,如果近因属于被保风险,保险人应当负赔偿责任;如果近因属于除外风险或者未保风险,则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一、确定近因的基本方法

认定近因的关键是确定风险因素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这种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可分二种:

第一种方法,从最初事件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直到最终损失发生,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因果关系都是连续不断地持续向后发展,前因必然导致后果,形成了一个因果关系链条,那么最初事件就是最后事件的近因。如:雷雨天,由于雷击折断大树,大树压坏房屋,房屋倒塌砸坏室内电器,那么在这起事故中电视损失的近因就是雷击。

第二种方法是从损失开始,沿其各种因果关系,自后向前推演,追溯到最初事件,因果关系没有中断,这时最初事件就是损失的近因。例如某人在两车相撞时死亡,导致两车相撞的原因是其中一车的驾驶员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就是某人死亡事故的近因。又如,因交通事故住进医院的病人,住院后因医院发生火灾,使该病人死亡。按照从事故向原因的倒推法,病人死亡是因医院发生火灾造成的,发生火灾是由于医院管理疏忽造成的,再向前推因果关系,病人住院是因交通事故所致,而这个原因不能导致医院发生火灾造成的结果产生,因果关系在此中断,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因果关系链,因此该病人死亡的近因只能是推演到医院发生火灾,而不能再向前推演到交通事故。

二、在事故原因中确定近因的原则

在保险理赔业务中,有时引起事故的原因很多,因此对近因的认定和保险责任的确定就比较复杂,如何正确认定事故的近因并以此来分清保险责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单一原因造成的损失

当造成保险事故的损失原因只有一个的时候,这个原因就是该事故的近因,如果这个近因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承保风险,也就是说该事故属于保险人的承包责任范围之内,那么保险人就应当负赔偿责任。如果该事故的近因不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承保风险,即投保人未保的风险或保险合同约定的除外风险,那么保险人就不负赔偿责任。例如某房屋所有人将其房屋进行了财产保险,当发生地震造成房屋倒塌时,该事故的近因显然是地震。

2、同时发生多种原因造成的损失

当保险事故因多种原因同时出现而引起,而这些原因又都是对该保险事故具有决定性作用,即多种原因都是保险事故的近因,这时如何划分保险责任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1)当多种近因都属于被保风险,保险人应当责任赔偿全部损失,例如因发生洪水和风暴造成财产损失时,洪水和风暴同时给被保财产造成损失,被保险人投保的风险包括洪水和风暴,这样洪水和风暴在此事故中均为损失的近因,而洪水和风暴又都是投保的风险,所以保险人对事故中均为损失就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2)当引起事故的多个原因中,即有被保风险,又有除外风险或未保风险,保险人只负责因被保风险所造成损失的赔偿,对除外风险和投保人未保的风险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例如:在运输中的棉布因受到海水的浸蚀,发生水渍斑损,同时在棉布装卸时发生钩损,被保险人投保时对该棉布只投保了水渍险。如果海水损失和钩损的损失后果均较明显,那么保险人仅对海水造成的水渍部分的损失予以赔偿,对没有投保的钩损部分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在事故中钩损造成的算是比较严重,而水渍损失比较轻微,定损时对水渍部分难以估算损失金额,只能以钩损计算赔偿额,水渍部分损失则无法理赔,全部损失均算做钩损,由于被保险人没有投钩损风险,则保险人对此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

3、连续发生的多项原因造成的损失

(1)当连续发生的原因属于被保风险时,保险人应当赔偿全部损失。例如投保人对其财产投保了地震、火灾险,当保险事故引起火灾,火灾导致财产受损,对这样一个因果关系造成的财产损失保险人应当赔偿事故损失。

(2)在连续发生的原因中含有除外风险或者未保风险时,如果前因是被保风险,后果是除外风险或者未保风险,而且后果是前因的必然结果,也就说前因 2 即投保风险是本事故中的近因,那么保险人对本事故的损失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例如:英国的一个著名判例,即MORDY VLONDON ASSO案中,船舶装载皮革和烟叶两种货物,因遭海上暴风雨,使船舶进水,把皮革浸蚀腐烂,由于皮革腐烂产生大量恶臭气味把烟叶熏坏。当时被保险人以海损为近因要求保险人赔偿,而保险人则以烟叶包装没有发生水渍为由拒赔。最后,法院判决认为,海水虽然为直接接触包装烟叶的捆包,但由于海水浸湿了皮革,是皮革产生气味,致使烟叶变质,烟叶受损的近因是海损,保险人应当赔偿责任。

如果事故前因是除外或者未保风险,后果是承保风险,而后果是前因的必然结果,前因属于损失的近因,保险人对事故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另一个著名的海上保险案例,LEYLAND,SHIPPING GO V NORWICH UNION,FIRE INSURANCE SOCIETY 案件中,船舶在距LE HAVER港系缆于较安全的内港码头。但港口当局害怕该船会沉没而堵塞内港航道,就命令把该船拖网外港,由于外港风浪作用,海水从船壳被击中的洞口进入船舱,致使该轮全损。法官在判决中之初鱼雷击破船壳仅仅是一部分损失,加入船壳的洞口在某个位置上不可能使风浪造成船舶沉没,那么船舶被暴风雨袭击而沉没,这种损失的近因不可以归因于海上风险所至,但本案中船舶洞口的原因显得至关重要了。法官认为船舶沉没的近因应当是鱼雷袭击,而不是海上风险,因此本案的保险责任属于战争险,而不是普通的海上风险。

4、间断发生的多项原因造成的损失

在一连串连续发生的原因中,有一种新的独立的原因介入而导致损失产生,如果这一新的独立的原因为被保风险,保险人应当承担保险赔偿责任,反之,如果新介入的独立原因不属于被保风险,则保险人不承担损失赔偿责任。如某单位集体投保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被保险人为该单位的某职工因骑车被卡车撞倒,造成伤残并住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该职工因急性心肌梗塞而死亡。由于意外伤害与心肌梗塞没有必然因果联系。心肌梗塞是被保险人死亡的近因,它属于疾病范围,不包括在意外伤害的保险责任范围,故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死亡不负赔偿责任,只对其意外伤残按规定支付保险赔偿金。

三、在各种保险事故中以近因原则确定保险责任方法的运用

在各种保险事故中为了能够正确处理事故的理赔,分清各方的保险责任是最重要的,利用近因确定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来正确判断事故的近因,是正确划分事故各方保险责任的正确方法。因此只有正确利用近因的确定方法和原则,才能在各种保险事故中正确处理理赔案件。

以下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件从人身保险、财产保险、海上保险几个方面分别就各种保险中如何利用近因的确定来正确区分保险各方在保险事故中的责任做一论述和分析,以说明在各种保险事故中利用近因的确定来正确分析保险责任在正确处理事故理赔中利用近因的确定来正确分析保险责任在正确处理事故理赔的 3 作用。

(一)人身险中近因原则的运用

被保险人王某因发生心脏病住进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王某因晚间开关电灯与同病房的其他病人及其家属发生争吵,此后王某心脏病加重,经抢救无效两天后死亡。因王某向保险公司投保了意外事故伤亡险,故王某的家属向保险公司提出赔付的要求,保险公司则以本案不属于意外事故不予赔付。双方就此引起争议,争议焦点为王某因争吵生气后死亡是否为意外事故,双方对此提出各自的观点和理由争执不下起诉到法院。在法庭辩论中双方依然围绕谋王争吵声气后死亡是否为意外事故提出各自的证据和观点。实际上如果双方会利用近因来判断事故的原因,确定相应的责任,就会很容易解决争议。根据近因原则分析事故责任,首先确定事故的近因,本案事故即别保险人死亡,那么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经医院诊断确认为王某死亡原因是心脏病所致,心脏病是王某自身已有的疾病,而王某与他人争吵只是促使其心脏病发作的一个条件,而不是导致王某心脏病产生的后果,因此倒推至此不能推演下去,故王某死亡的近因只能是心脏病。虽然同室病人及家属对王某心脏病的发作有一定的责任(这只能由王某的家属对其另行追究),对保险公司而言,王某的死亡只能认定为因疾病死亡,而不属于投保的意外伤亡的保险责任范围,因此,保险公司对王某的死亡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财产险中近因原则的运用

某面粉厂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企业财产险,在保险期内的某日,由于天降大雨,且伴有大风,该面粉厂某车间厂房的一角被大风破坏,雨水由破口处淌进厂房,致使厂房内的三台电机因灌入雨水而被烧坏造成损失。

根据气象部门对当天天气的测定,出险当日降雨量为一小时降雨8毫米,风力为8-9级。保险公司内部对此事故的保险财产是否构成保险责任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电机的损坏是雨水淌进厂房进入电机内造成的,但是出险当日的降雨量为8毫米不构成暴雨(每小时降雨量达到10毫米以上为暴雨),对其损失不予赔偿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厂房一角的漏雨与当晚风大有密切关系,单一的雨淋不会造成厂房一角的破坏,由于当天风力最高达8-9级,构成暴风责任,因此保险公司应当对此承担赔偿责任。另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该保险标的的损失是由于下雨及刮风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根据企业财产保险标的损失的原因包括承险风险——暴风,保险人应当对损失承担赔偿责任。那么以上三种观点哪一种正确呢?根据近因原则来判断,当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应当找出保险事故的近因。在本案中造成保险标的损失是多种近因引起的,即暴雨和暴风。由于暴风和暴雨的同时作用致使厂房漏进雨水,但是造成电机损坏主要是由于雨水进入厂房进而灌入电机内使电机损坏。因此在暴雨和暴风两种近因中造成电机损失的原因主要是暴雨,而暴雨与暴风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是同时对保险标的起 4 作用的,在两者间又是雨水对电机的损坏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根据多种近因造成保险标的物损坏的原则,如果其中一种原则起主要作用,那么该近因是否为承包责任就对赔偿起决定作用,如果该近因属于承保责任,则保险人对损坏予以赔偿,如果该近因属于除外责任或者未保责任,则保险人对损坏不承担赔偿责任。而本案中恰恰是雨水为主要原因,由于当日的降水不属于暴雨的降雨量标准,而构不成暴雨,故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

在汽车保险中同样可以利用近因原则解决理赔案件。如投保人张某为其桑塔纳轿车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某日张某将其桑塔纳轿车停放在自家楼下时,因该车自燃起火引燃了停在桑塔纳旁他人的一辆微型面包车。张某要求保险公司根据他投保的第三者责任险对因其桑塔纳燃烧而引燃的他人的微型面包车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而保险公司认为该事故不属于承包责任范围而拒绝赔偿。在此案中保险公司认为该事故不属于承包责任范围而拒绝赔偿。在此案中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可以根据近因原则来做出正确判断。造成第三人微型面包车损失的原因是投保人张某投保的汽车起火所致,其近因是张某投保汽车起火造成。那么这种近因如果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则保险人应当予以赔偿,如果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则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汽车第三者责任险的赔偿条款规定“第三者责任是被保险人允许的合格驾驶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人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失”。而本案中投保人张某的投保车辆是停放在自家楼下时发生的事故,而未在使用过程中,因此,本案事故的近因不属于承保范围,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海上保险中近因原则的运用

在海上保险中哪些属于海上保险责任,那些属于除外责任或未保责任,哪些属于承运人应付的其他责任,区分起来更加复杂,因此,在海上保险中利用近因原则分清保险责任,正确处理案件理赔就显得更加重要。

1、关于船货理赔中近因原则的运用

在英国有这样一个案例,老鼠把在海上航行的船上的管道咬破,海水从管道漏进货舱,湿损了货物。按照一般的近因原则分析认为本事故的近因为鼠害,按照英国海上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标的本身的瑕疵或本质或者直接由于鼠害和公害损坏的......,保险人不负责”。因此,对于鼠害造成事故责任被保险人不能向保险人索赔,只能向承运人索赔。但是该案在上议院上诉中被法庭认为,老鼠航行于海上的船舶上咬坏水管会引进海水,倘若在码头仓库里老鼠咬坏管道只会有空气从管道排出,绝不可能有海水进入仓库,由此推论海水进入货舱损坏货物是海上特有的一种风险,保险人应当对此承担赔偿责任。

在多种原因造成货物损坏的情况下,寻找近因,运用近因原则则更为重要。例如两艘船舶发生碰撞,其中一船被迫进港修理,船上所载的水果不得不卸到岸 5 上,待船修理完毕后再重新装上船。由于这种装卸行为,加上修理船舶而延误的航程时间,水果造成严重的损坏。对于造成水果损坏的三个原因,即船舶碰撞、装卸行为和航程时间的延误,哪一个是造成本起水果损坏事故的近因呢?法官认为近因是装卸行为和修船延误,而不是碰撞,因此,保险人对装卸和修船延误的时间这些非承保范围内的责任不承担赔偿责任。

在另一个案件中,某批货物投保从甲地到乙地的航次保险,当船舶在甲地装货时,由于货物装船后船舶吃水加大,船上的排水管被渐渐地浸没在海水中,由于船员的疏忽忘记及时关闭该水管的阀门,使海水灌入整个货舱,损坏了货物。在船员疏忽和海水这两个造成事故原因中,哪一个是货损的近因,对于这种在海上发生的货损事故,最终法院还是选择了具有海上特殊风险的海水是这起货损事故的近因,因此海上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法院的这一选择也完全与本文前面所述所中近因造成事故首先确定多种近因中对损坏起主要作用的近因是哪一个,然后按照起主要作用的近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来确认保险人的责任的方法相一致。例如某船在开行前没有加足燃煤,船长在航行途中不得不用船上可以燃烧的物品充当燃煤,法院判断认为船上被烧掉的物品损失是船舶开行前未准备充足的燃煤造成的船舶不适航的原因所造成的,船舶不适航是事故的近因,而船舶不适航是属于除外责任,因此保险人可以免除赔偿责任。

2、运用近因原则处理不同险别的争议

在海上保险市场上,船舶、货物等一般的水险与战争险往往不在同一个保险公司承保,这样就出现了一艘船舶分别在不同的保险公司投保一般水险和战争险。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产生船舶受损的近因是由一般水险的承保人承担赔偿责任还是由战争险的承保人承担的纠纷。另外船舶所有人对船舶的一般水险同船舶所有人的责任险往往也是在不同的保险人间承保,所以运用近因原则区分不同的险别上保险人的责任在海上保险中更显得十分重要。比如一艘船舶在战争时期航行在礁石或者水雷较多的航线上失踪了,这种失踪的原因是由于触礁引起的还是触碰了水雷或者被潜艇击沉呢?这就需要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不断举证。如果船舶所经过的航线布满了水雷,那么该船失踪由战争险承保风险所致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船舶所经过的航道上没有大量水雷且遇到了暴风雨,那么该船失踪由水险承保的风险所致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一艘船因被敌方潜艇击中而沉没,就在该船沉没不久,又有一艘船舶经过沉船时触碰了这一沉船,造成了后面这艘船的损坏。对于后面这艘船受损坏的原因是属于一般水险,还是属于战争险,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最后在法院审理时,法院判断认定敌人潜艇击沉第一艘船的战争险的风险对于后一艘船的损坏太遥远了,已经构不成近因。第一艘船被击沉后,它已经独立的形成了一个沉船存在于海上,而其他船舶在经过此海域时与它碰撞造成的损失,应当属于一般海上风险,6 而不能属于战争风险。如果第一艘船被击中沉没的同时碰到了其他船舶,给其他船舶造成损失,这时其他船舶损失的近因尚可以归属于战争险的风险。

通过近因区分战争险和水险的一个著名的案件“THE COXWOLD”案件是第二次大战期间,THE COXWOLD轮被政府征用从事为军队服务的行动,该轮由军舰护航采取迂回曲折航线从GREENOCK驶往NARVIK为英军运送石油。在航行途中,根据护航军舰的指示,该轮改变了航线,以防止敌人潜艇的袭击。但由于船舶遭到未遇到的潮水作用而不幸触礁。同时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该船航行时关闭了所有的灯,这也是该船无法避免触礁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上议院认为THE COXWOLD它触礁事故并非因一般水险风险的触礁所引起,应当是战争险中的类似战争行为所致,应当属于战争险的承保范围。

此外在其他不同风险中运用近因区分承包责任,确定不同保险人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同样十分重要。例如:一船长因走私造成船舶被扣押,由于船舶被当局扣押而造成船期及其他方面的损失,这些损失应当属于船长走私责任还是被当局扣押的风险,这两种风险往往由两种不同的保险人承保。

通过前面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确定近因在保险理赔中的重要作用,正确运用近因确定的方法和原则是正确处理保险事故理赔的准则,是处理每个保险理赔案件的关键。

第二篇:保险近因原则在寿险理赔中的运用案例

保险近因原则在寿险理赔中的运用

 案例:1998年8月12日,某市百货商店向该市人寿保险公司投保团体人身意外伤

害保险,保险期限1年,保险金额每人5000元。1999年5月8日,该商场职工吴某被摩托车撞伤,随额即入院治疗,被诊断为右侧额颞部慢性硬膜下血肿,9月20日死亡。吴某的指定受益人凭事故处理协议书与医院出具的“车祸脑外伤术后诱发肝昏迷死亡”证明向保险公司申请给付。保险公司为慎重处理本案,进一步查阅了吴某住院病历,获知:吴某1994年曾患甲型肝炎住院治疗,1999年5月8日车祸受伤入院,手术消除脑血肿,术后无异常。6月9日,吴感觉腹部不适,经检查发现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转内科住院质量,9月20日肝昏迷导致全身衰竭死亡。据此,保险公司认为吴某死亡之近因为肝炎而非车祸,而疾病不属于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责任范围,故拒绝给付保险金,为此与受益人发生争执

 各家看法:

一、吴某死亡的直接原因是车祸即意外伤害所致,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公司应全额给付。

二、吴某死亡的近因是因为肝炎,而肝炎不属于意外伤害保险的责任范围,保险公司不需给付保险金。

 本案分析:近因是保险理赔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如何判定哪种损失作为近因,比较复杂,通常有四种不同形式:

1、致损原因只有一个,此唯一的致损原因即为近因。

2、致损原因有多个,他们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但却是相对独立的,这其中每一个原因都可视为近因。

3、致损原因多个,它们连续发生,后因是前因直接的必然的结果,是前因的合理的连续。,则前一个损因就是近因。

4、致损原因有多个,它们间断发生。造成损失的危险先后出现但后发生的危险是完全独立的一个原因,既不是前因的合理连续,也不是前因自然延伸的结果。

 本案属于第4种情形。根据调查显示,肝病(从肝炎转为肝硬化后期)是导致吴某

死亡的直接原因,而非由于车祸。前因与后因之间并不相连。吴某死于肝病而非意外事故,属于除外责任,保险公司不需给付保险金。

第三篇:保险四项基本原则在理赔中的应用

保险基本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是保险活动的准则,始终贯穿于整个保险业务,是保险双方当事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坚持和贯彻保险的基本原则,有利于维护保险双方的合法权益,能更好地发挥和体现保险的职能与作用,保证保险业有秩序地发展,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定。

一.最大诚信原则

最大诚信原则含义: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在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做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的约定与承诺。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按民事立法规定可以此为由宣布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甚至还可以对因此而受到的损失要求对方予以赔偿。

一般理论认为,最大诚信原则由三条重要的法理组成,一是告知;二是保证;三是弃权与禁止反言。诚信原则对投保人的投保行为规范是保险活动的开始。

案例一:被保险人未完全履行告知义务如何赔付

1996年3月,某厂45岁的机关干部龚某因患胃癌(亲属因害怕其情绪波动,未将真实病情告诉本人)住院治疗,手术后出院,并正常参加工作。8月24日,龚某经同志吴某推荐,与之一同到保险公司投保了简身险,办妥有关手续。填写投保单时没有申报身患癌症的事实。1997年5月,龚某旧病复发,经医治无效死亡。龚某的妻子以指定受益人的身份,到保险公司请求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在审查提交有关的证明时,发现龚某的死亡病史上,载明其曾患癌症并动过手术,于是拒绝给付保险金。龚妻以丈夫不知自己患何种病并未违反告知义务为由抗辩,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可能有对自己健康状况有一个准确了解(患某种疾病),也可能不清楚自己究竟患何种疾病。在本例中,龚某不知自己已患有胃癌,仅从他未声名自己已患胃癌的角度看,并不算违反告知义务。但是,龚某对自己几个月前住过院,动过手术的事实(这一事实对保险人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是不可能有不知道的,他却没有加以说明,问题有关键恰恰在这里。也就是说,在被保险人确不清楚自己到底患何种病的情况下,倘若他对病情做了感知性陈述,尽管这种陈述不一定与事实相符(如患有胃癌,家属等善意地告诉他得的是胃病,他申请患过胃病)他在义务履行上是绝对无瑕疵的,但是如果他隐瞒或虚假陈述了就医或治疗等方面的事实,则犯有未适当告知重要事实的过错,应当承担违反告知义务的不利后果。保险人因此获得抗辩权,拒绝给付保险金,并视故意和过失的动机不同,决定是否退还保费。

二.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的基本原则,其本质内容是要求投保人必须对投保的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如果投保人以不具有保险利益的标的投保,保险人可单方面宣布保险合同无效;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事故,被保险人不得因保险而获得不属于保险利益限度内的额外利益。

保险利益的构成要件:第一,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不合法的利益不能作为保险利益为保险合同或保险法所保障。如:对盗窃、抢劫等非法占有、不当得利获得的利益,均不能构成保险利益。第二,保险利益应为经济上的利益。所谓“经济上的利益”,是指可以体现为货币形式的利益,又称金钱上的利益。保险是以补偿损失为目的,以支付货币为补偿方式的制度。若损失不是经济上的利益就不能用金钱来计算,则损失无法补偿。如:行政处

分、情感痛苦等。第三,保险利益是确定的利益。惟有保险利益这种经济利益是确定的利益,在实践上,才具有可操作性,在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保险人才可以据此进行补偿。所谓“确定的利益”是指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现有利益或者因现有利益而产生的将来预期利益可以确定。

三.近因原则

近因原则是保险当事人处理保险案件,或法庭审理有关保险赔偿的诉讼案,在调查事件发生的起因和确定事件责任的归属时所遵循的原则。按照近因原则,当保险人承保的风险事故是引起保险标的损失的近因时,保险人应负赔偿(给付)责任。

按照近因原则,如果是单一原因导致保险损失的,则只需判断该原因是否为保险合同所约定的保险事故,适用较为容易。但存在多个原因的,近因原则的适用较为复杂,以下结合案例来具体分析:

1、保险损失由一系列原因引起,则前一原因(即诱因)是否构成“近因”应判断各原因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性质。

(1)各原因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前一原因(即诱因)不构成“近因”。(案例:保险船舶因大雾偏离航线搁浅受损,本案近因是大雾导致船舶搁浅,超载和不适航与大雾没有因果关系不是近因。)

(2)各原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则应判断因果关系的性质。A、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的不构成“近因”。(案例:保险车辆遭受暴雨泡浸气缸进水,强行启动发动机导致发动机受损,近因是强行启动发动机,暴雨并不必然导致发动机受损而不是近因。)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的构成“近因”。(案例:著名的艾思宁顿诉意外保险公司案中,被保险人打猎时从树上掉下来受伤,爬到公路边等待救援时因夜间天冷又染上肺炎死亡,肺炎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意外事故之必然,因而是近因。)C、是否存在必然因果关系有争议的,则取决于法官自由裁量。(案例:投保人被车辆碰擦,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死亡原因是心肌梗塞,车祸是否是心肌梗塞的诱因,即构成死亡的近因取决于法官自由裁量。)

2、多个致损原因,其中对保险事故的发生起直接的、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是近因。(案例:船舶开航前船长因病不能出航,经港监批准由大副临时代理船长,航行途中三副纵火造成火灾事故,三副与大副之间有矛盾不是近因,三副故意纵火才是火灾事故损失的近因。)

3、多个致损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保险事故,则多个原因均是近因。典型案例为非典型肺炎致人死亡,单纯慢性病或非典均不会产生被保险人死亡的后果,但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必然会导致死亡的结果,则非典与慢性病均可视为死亡的近因。

四.损失补偿原则

损失补偿原则是指当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从保险人所得到的赔偿应正好填补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所造成的保险金额范围内的损失。这是财产保险理赔的基本原则。通过补偿,使被保险人的保险标的在经济上恢复到受损前的状态,不允许被保险人因损失而获得额外的利益。补偿原则的实现方式通常有现金付、修理、更换和重置。

从保险的起源及其风险管理的功能上看,保险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这一制度使保险人基于对有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的数理预测向被保险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在少部分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时以保险基金支付损失补偿费用。这种通过合同的形式将风

险从被保险人转移到保险人,由大多数人来分担少数人的损失,其涉及的只是纯粹风险,被保险人是不能通过保险获得超过保险标的价值的收益的。即被保险人通过保险所能够达到的目的,最多只能是为了保持保险标的的价值水平或者最大限度的控制保险标的价值的下降,而绝不可能从中获取额外利益。另一方面,被保险人购买保险是一种纯粹风险的投资行为,而不是其他具有获利可能性的投机风险的投资行为。这也正是保险与投机的本质区别所在,也是损失补偿原则产生的理论基础。

案例:

多种原因致损适用近因原则

案情介绍

1998年6月,王某为自己所经营的零售店铺以及店内货物向当地保险公司投保财产保险。店铺保险金额为15万元,店内货物的保险金额为3万元。并在签单时一次缴清了保险费。1998年7月28日下午,店铺因电线老化失火。王某在无法扑灭大火的情况下将店内的主要货物(其价值据当事人估计约2万元)搬出放置街边。由于王某的货物基本上属于生活零用物品,街上旁观的人又比较多。在王某毫不提防的情况下,发生了群众哄抢货物的事件。最后王某放置在街边的货物基本上被抢劫一空,仅剩3000元余货。而王某店铺己经被完全烧毁。事故发生后,王某向当地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认为对店铺损失15万元应当赔偿,王某未搬出店铺的那部分货物的损失1万元也应当赔偿。而对于因群众哄抢的17000元货物损失,保险公司拒绝赔偿。因为,抢劫属于该保险单中责任免除项目,对这部分损失,保险公司无须赔偿。双方争执不果而诉讼。结果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败诉,当地保险公司向王某赔偿全部损失。

分析与结论

对于被群众哄抢的17000元的货物,虽然直接原因是由于群众哄抢,但是由于群众哄抢是因货物搬上街头而引起,而货物搬上街头又是由店铺发生火灾引起的,即火灾引起最终抢劫。那么,就是火灾属于保险标的损失的近因,保险公司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在多种原因导致损失的情况下,只要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第一原因属于保险责任,而不论第二原因、第三原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作为本案来说,很明显火灾是引起搬到街上货物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原因。那么保险公司必须对这部分损失进行赔偿。即保险公司应当赔偿王某的全部共计177000元损失。其申,赔偿店铺损失15万,赔偿货物损失27000元。本案例是关于近因原则在财产保险中的具体运用。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理由忽略了各种原因之间的内部联系,而单纯的看到损失是由于群众哄抢而造成的,却没有看到损失的根本原因是火灾。

第四篇: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摘 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正确理解与应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介绍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算中应用的必要性;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同时运用实例说明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并指出了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几点建议。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核算;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8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新《企业会计制度》则更加明确地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正确理解谨慎性原则,并针对其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对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谨慎性原则的理解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由于谨慎性原则充分考虑了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考虑可能取得的收入或收益,就使得会计信息比较稳健,或比较慎重,也就是作了最坏的估计。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比如金融**、债务人的死亡、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谨慎性原则正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这样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谨慎性原则若使用不当,也可能降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还可能导致企业设置秘密准备,使会计信息失真。

二、谨慎性原则在中国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与体现

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体现具体会计准则的诸多方面:

1.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各别计价法。在物价上涨时,发出存货的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会使本期成本接近当期水平,减少利润中水分,期末存货价值偏低,体现谨慎性原则。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会使本期成本降低,利润中水分加大,期末存货价值升高,实现不了稳健性目的。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平速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两大类,若企业选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则可使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几年多提折旧,从而减少利润,少交所得税,等于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又可使投入的资金尽早收回,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体现了谨慎性。

3.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由四项增至八项。

4.设置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因接受捐赠而持有的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因被投资单位增资、扩股、接受捐赠等原因引起本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增加时,暂不确认为普通权益,而计入资本公积准备项目,待非现金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后,才将实现的收益转入一般公积项目。

5.债务重组。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只能确认重组发生的损失,不得确认重组发生的收益,不预计未来的或有收益,但预计未来的或有支出。如果存在或有收益,也只能在实际收到时,才能作为当期收益处理,完全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内涵,有利于防止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调节利润的现象发生。

6.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对收入区别不同情况予以确认和计量,方能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

7.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的开发成本直接计入当期费用,不计入无形资产价值;当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企业应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

8.投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对于对外投资投出非现金资产评估高于其账面价值,不确认收益;对于股权投资差额,若为借项,按不超过十年的期限摊销,若为贷项,按不低于十年的期限摊销;企业收到短期投资的股利或利息时,不确认收益,而是到处置时再体现在净损益中。

(二)谨慎性原则运用实例分析

1.案例

假设红星公司2007年2月8日以一台设备对外投资。设备原值1 000 000元,已提折旧250 000元,评估确认价值900 000元,2007年12月1日,红星公司预计该项投资可收回金额为700 000元。2008年4月1日,红星公司因为财务困难,原欠银河公司贷款950 000元无力偿还,经双方协商,红星公司同意以该项投资清偿债务。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为920 000元(假设不考虑税金)。

2.相关会计处理

(1)2007年2月8日,以固定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据此,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750 000(1 000 000-250 000=750 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750 000

累计折旧 250 000

贷:固定资产1 000 000

(2)2007年12月31日,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准则规定,由于投资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应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全部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即为50 000(750 000-700 000=50 000)元。

借:投资收益 50 00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50 000

(3)2008年4月1日,以长期股权投资清偿债务

债务重组准则要求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全部计入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在本例中,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950 000元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700 000元之间的差额250 000元全部计入“资本公积”。

借:应付账款 950 00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2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750 000

资本公积——债务重组收益 250 000

3.结论

谨慎性原则的直接体现和深入运用,避免了一些企业滥用公允价值,借关联交易和债务重组等粉饰业绩、虚增利润,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会计制度》对谨慎性原则的全

面体现和深入运用,将从制度规范上使会计信息更加接近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为遏制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两面性

1.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为有效遏制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公平、公允原则,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后对资产计提项目增加了,引进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项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生存面临风险,高估利润无疑使企业生存的风险更大,盲目乐观会使企业面临无法维持经营的局面。因此,运用谨慎性原则可以预计企业未来损失,防范经营风险,体现了资本保全制度,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实力。

2.谨慎性原则的弊端

一是具体操作烦琐,愿意完全采用的企业数量不多;二是谨慎性原则仅是对某一时间上而言的,对于整个会计期间则无法体现。如:计提坏账准备对当期利润起了稳健作用,但对于以后的会计期间也会造成利润反弹的现象;三是上市公司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并不少见。上市公司视自身经营情况决定谨慎原则的取舍,若其需要体现公司业绩时,往往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有的公司在经营不景气时,采用稳健的做法,制造前期亏损后期经营业绩持续上升的假象,提高公众对其的期望值;四是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存在不协调,使企业因选择稳健而导致利润虚减。如:当期产品保修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可于产品销售的当期计提,但按照税法规定于实际发生时从应得税中扣减。这使得当期费用增加,所得税却未能相应抵减,造成当期利润虚减。

三、会计核算中运用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对待谨慎性原则与相关准则的关系

从中国现有会计规范看,有些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方法操作性是比较强的,如后进先出法、加速折旧的方法等,但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标准不够明确,特别是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作为决定资产减值准备数额决定因素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较为困难,这为企业利用谨慎性原则进行操纵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二)正确对待谨慎性原则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关系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为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奠定基础。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政策范围作出的判断性估计和决策。鉴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可选择性”的范围日益扩大,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在对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估计和判断时,力求客观和公正,避免主观随意性。

(三)正确对待谨慎性原则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关系

现代企业管理中应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优化会计行为,从而使谨慎性原则得到合理的应用。所以适当地运用谨慎性原则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正确对待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度”的问题

实行谨慎性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但在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只有适度地应用谨慎性程序和方法,才能真正提示谨慎性会计的本质。从理论上讲,谨慎性会计原则虽然具有较强的倾向性,但恰当地应用它并不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适度应用谨慎性原则对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有充分保证的,它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丁尚禄,企业会计制度与谨慎性原则[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2] 杜伟堂,陈支农.权责发生制原则与谨慎性原则[EB/OL].中华会计网校,2006-02.[3] 财务管理如何运用谨慎性原则[EB/OL].中国管理传播网,2007-08.[4] 贾纬璇.浅谈谨慎性原则及其应用[J].会计研究,2007,(10).[5] 卢军.浅谈谨慎性原则的运用[J].财政监督,2008,

第五篇:区位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区位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中心地理论

首先要介绍下中心地理论的概念,生产者为了谋取最大利润,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使生产者之间的间隔距离尽可能地大;消费者为了尽可能方便以及减少路费,都自觉地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或取得服务。中心地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而空白区域则是服务范围,是指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在均质的情况下,每个小市场会形成一个个圆形,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商业区域,然后相邻两个中心地重叠,充分竞争,彻底瓜分相交部分,形成紧密的六边形服务区。中心地理论遵循市场原则,然而因为每个市场需求不同,所以六边形大小也是不一样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备完成上述行为的完整知识。经济人假设条件的补充对中心地六边形网络图形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中心地还有等级之分,像油、盐、酱、醋这些调料的价格低廉,是人们经常需要的物品,所以经营此类低等级产品的商店相互距离较小,服务范围小,数目较多。而衣帽、电器、家具等价格较高而且不是被频繁需要的,所以经营此类高级商品的店距离较长,服务范围大,数目少。依次产生了一级中心地,二级中心地,三级中心地……这就是六边形市场大小不一的形成原因了。

当然实际的市场当然不可能是均质的,所以市场不是圆形的,一般呈现椭圆状,堆积而成的商业区域也不是正六边形的,而只是一块近似六边形的区域。还有不像理论中描述的,中心地可能会因为实际需求的原因而发生偏移,不在服务范围的正中心。下面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北京城发展历史悠久,而北京商业网点的长期发展变化就体现了中心地的思想。其中同级商业网点的布局,其服务范围大致呈现为正六边形,说明其满足了中心地理论要求,商业中心布局是合理的。还有在荷兰的须德海周围几千平方千米的圩田中,就是按照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建立了居民点和交通网,但它并没有完全按照六边形嵌套的模式来布置。政府在圩田上规划的是一个居民体系,由三个级别组成。在安排各级居民点的空间位置是,同级居民点之间的位置大致相当,高级别的居民点则分布在较低级别的居民点的中间。

 工业区位理论

最早提出工业区位理论的是韦伯,但韦伯过高的估计了运费因子、劳动力因子和集聚因子的作用,而忽视了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历史等其他因子的影响。同时,他还假定了一系列的非现实条件,使得他的工业区位理论在面对现实时显得苍白无力。于是在这基础上,有发展出来许多更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但中心思想还是一个,就是工业区应该建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点。

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东西部之间的工业化发展差异巨大。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却发展缓慢,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这种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从工业区位论来看,韦伯所提出的运费、劳动力和集聚作用不可忽视。由于东部交通运输业发达,拥有廉价且丰富的劳动资源,基础设施完善,工业经济集聚效益高,又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最近,这些都是加速东部经济发展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之间的差距。反观中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但缺乏劳动力,且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方便,难以吸引国内与国外资本,进而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下载论保险法中近因原则的确定方法和原则以及在在理赔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保险法中近因原则的确定方法和原则以及在在理赔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ppt在英语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 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谈了在体育教学中,应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进行所学动作教学、创设交际情景、进行强化训练、扩充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从而达到增强英语......

    论动画在教学中的应用

    论动画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动画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 用 日益广 泛。本文从动画与课堂、动画与学生、动画与教师三 个维度分别论述动画 在教学中的作......

    论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一中 杨立颖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被广泛地应用在外语教学中, 改变了传统外语教学模式......

    论土地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论土地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土地信息系统在我国有将近30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土地信息系统建设的逐步完善,已经成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本文主要......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Research on Improvement Solution to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 Co., Ltd. 专 业:企业现场管理 学 生:高杰 指导教师:马艳霞 副教授......

    网络营销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方法

    网络营销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方法摘要:营销是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过去传统的营销模式基本是—对一的模式,这样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营销成本,同时......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确定加强团队精神中的地位和作用 团队是一个局最基本、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搞好工作的基础,是管理的基本环节,是发挥效应的“前沿阵地”。团队建设的好坏,直接......

    在实际应用中

    A1、在实际应用中,统计的含义是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2、构成总体总体,必须同时具备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3、要了解某工业企业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的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