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与矫正措施
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与矫正方法
许永峰
(韶关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0)
摘要: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又令广大父母和教师头疼的问题,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不良风气和学生本人这些主客观因素分析其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从而给出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矫正方法,这对学生本人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者的教育工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品德;形成原因;矫正
品德不良的学生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有的甚至处于犯罪的边缘或已有轻微犯罪行为。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不仅对其本人,而且对其所在的班集体,学校,乃至社会都非常重要。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既要了解导致其不良品德的主客观原因,还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矫正方法,采取符合其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措施。
一、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原因分析
青少年学生并不是在真空中成长的,他们有自己的家庭、社区以及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换而言之,他们往往是在一个多元背景中发展、成熟的。青少年受到同伴、家庭及与之接触的其他成人的影响,受到学校及他们隶属其中的团体的影响,也受到媒体、网络及他们成长于其中的国家、文化与社区环境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产物。1.家庭方面的原因
除了家庭的自然结构、经济状况、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偶发事件等因素外,家长的教育教养态度与方式,父母双方在教养方式与态度上的一致性程度、家庭人际关系、家庭氛围等,常常是影响或导致青少年学生不良品德与违法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品行的不良影响主要有:
(1)父母的溺爱、迁就。这很容易养成子女任性、优越感散、依赖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致逐渐发展为不良的品行。
自我中心、自私、专横、懒
(2)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措施。这会使子女感受到在家庭中没有温暖,因而就容易转向外界寻求友情。这时,他们极易受社会不良影响所诱惑而走上品行不良邪路。(3)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一致,或单凭个人情绪来处理和教育子女的行为问题。这会使子女养成乖巧的行为反应,或会造成他们对教育要求无所适从。
(4)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这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不良影响。
(5)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如父母离异、有偷拿或赌博等行为,会使儿童受到腐蚀,或使儿童心灵受到创伤而引起性格变异,导致品行不良。
2.学校环境和教师的影响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除家庭之外对其发展影响最大的正式机构。学校管理混乱、校园氛围欠佳、学校与家庭及社区之间缺少沟通,则是各种严重道德问题行为得以滋生和“催化剂”。教师是父母的代理人,也是学生仿效的榜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人格特点以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学生。例如,一个严格的教师和一个不严格的教师会提供给学生不同的信息,促使他们形成不同的社会适应策略。
3.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造成或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如,有的教师管教不管导,狠抓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不了解学生,教育工作不深人;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教育方法不适当,使学生产生厌烦反感情绪,教育效果甚微;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品行不良学生的“反复”过程,没有看到他在反复前的进步,对矫正品行不良问题缺乏信心、恒心和毅力;有的教师对品德不良学生睁一眼闭一眼,发现问题不能及时与家长等有关方面联系,或一推了之,结果把品行不良学生推向更不好的方向。4.社会原因
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交往手段,包括广播、电视、书刊、报纸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关注着电视与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道德发展的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突出表现在色情与暴力的宣扬上。美国心理学家的数百项研究表明,观看暴力电视或者参与网络暴力游戏的儿童及青少年学生更具有敌意性和攻击性,长期观看暴力电视或者参与网络暴力游戏会灌输残酷世界观——认为世界充满着暴力,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主要采取攻击手段来解决人际问题。这也会使一些青少年学生去敏感化,即他们对暴力行为不易产生情绪不安,更愿意容忍真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
不良社会风气
在不断走向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里,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显得更加复杂。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更是如此。不良社会风气除了涉及各种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外,还包括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诸如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弥漫,都可能成为青少年出现不良道德与违法犯罪行为的诱因。
5.学生品德的主观因素
就主观因素而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呈现出心理发展尤其是社会性、自制力等的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的特征。随着青少年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同龄群体意识的不断增强,由各种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各种不良的内在反应,诸如好奇心激发不当,由强制、挑衅等引起的逆反或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期望过高,学业不良而遭受挫折,因人际关系不良或交友不慎、团体归属感丧失而自暴自弃等,都是导致不良品德或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在主观上,道德观念模糊、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不当、社会认知偏差乃至道德情感缺失、道德意志薄弱、不良行为积习难改,以及性格上呈现出的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好责备、骄横任性等特点,也是青少年容易产生不良品德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不良品德的形成与学生道德认识上的错误或无知常有密切的联系。有的学生不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如把违反纪律视为“英雄行为”,把敢打群架等同于„„勇敢”。有的学生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但这种认识没有转化为指导行为的信念,一旦在富有诱惑力的不良环境影响下,就可能走上邪路。
2.意志薄弱
有些品行不良学生在道德认识方面并非无知,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是清楚的,甚至也想做好事,但他们的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个人欲求在外界某种诱因的影响下占了优势,结果作出了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和侵犯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3.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按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一切品德行为无论好坏,都是受外界强化的结果,都是习得的。个体偶尔产生的过错行为如受到强化,就会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固化成为其品德的一部分并因此而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不良行为习惯如不予以根除,任其发展,就必然会导致品行不良。
品德不良多发生在青少年期,也并非是青少年心理特点本身造成的,只有当这种特点与失败的教育、恶劣的环境等社会因素交互作用时,才会导致青少年品德不良行为的发生。
4.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己、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学生已经形成的性格特征制约着他们的行为。例如,学生身上的执拗、任性、骄傲、自私等消极的性格特点,很容易使他表现出无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为个人私利而我行我素,甚至做出破坏集体纪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
二、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矫正
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道德认识上无知,行动盲目;缺乏道德情感,情绪消极多变;道德意志薄弱;行为习惯不良。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必须遵循其心理活动规律,在了解其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教育措施才会奏效。1.创设良好的道德环境,消除疑惧心理
品德不良的学生因为经常受到成人、教师的批评、惩罚和同学的歧视,所以对教师和同学有戒心和敌意,对教师的教育要求有一种对抗性情绪。因此,为了使他们更好地接受教育,首先必须消除他们的对抗情绪和消极的态度定势。要做到这点,教师应设法改善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关系。教师应真心实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些学生,用爱心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诚意,把教师当做知心朋友。教师还应该教育集体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看到自己在集体中享有的一定地位,明确自己对集体的责任。这样,他们才会乐于接受教师和集体的教育。
1.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建立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
品德不良的学生,经常受到成人的指责、批评,他们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认为老师轻视自己,厌恶自己,对教师采取沉默、回避或粗暴的态度。作为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关心他们,亲近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以耐心的帮助,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使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善意,相信教师的真心,激起他们重新向上的意向。同时,进一步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改变糊涂观念。其次要善于发现和支持他们的正确行为,点燃他们自尊心的火种,并在集体环境中创造信任和欢迎他们的气氛。
2.了解不良行为的动机
行为总是受某种特定动机所驱使。一种不良行为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动机,例如,打架行为,有的是为了报复,有的是为了称“王”称“霸”,有的是受人唆使等等。只有了解真正的行为动机,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3.提高道德认识,增强是非感
品德不良学生的是非观念差,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他们把违反纪律看作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作弊视为“友谊”,“够朋友”。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变其不良行为,必须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这些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的有效方法是结合实例,分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让他们从中得到借鉴,认识到改正自己不良行为的必要性。
2.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不良,绝大多数是由于是非观念欠缺,辨别能力差,在做出某种不道德行为时还认为是对的,如逃学、抽烟、喝酒、赌博等。他们认为守纪律是“傻”的,讲礼貌是“酸”的,论修养是“圈”的;骂得赢是“好汉”,打得赢是“英雄”,进监狱是“光荣”。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认为越敢于逞凶,就越能“戳得住”、“吃得开”。他们的信条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完全是亡命徒式的“英雄观”。在情感上失控就这样一错再错,越滑越远,因此,矫正他们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提高辨别对错的能力,是矫正不良品德的根本措施。
4.抓住时机,促使转化
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一般要经过醒悟、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品德不良的学生如果出现醒悟,即他们开始意识到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并有改正错误的意向和愿望时,教育者应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关键时机,给予鼓励与帮助。特别是当他们开始在行动上有改正错误的表现时,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会进一步激起他们进步的热情和信心,促使他们朝好的方向转化。
5.锻炼意志力,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不良道德行为矫正初期,外界诱因会使不良行为出现反复。这时教师采取适当措施,切断外界诱因对不良道德行为学生的影响十分必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抗拒诱惑的能力。因此,当这些学生出现良好表现后,应有控制地让他们与一些诱因接触,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从而进一步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3.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不良品行一方面是由于受到内部错误观念的支配,另一方面也总是由一定的外部诱因所引起。他们在接受教育时,某些外界诱因还可能引起他们重犯过错。因此,在矫正不良品德时,首先要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彻底改变曾长期作用于他们身上的种种客观因素,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断绝不良的人际交往;其次要加强他们的文化学习,补缺补差;再次要丰富文娱活动,使他们在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中得到熏陶,从而增强抵抗诱惑能力,通过自身的道德努力来矫正不良品德,并在锻炼意志的过程中形成和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二)不良品德矫正的措施
当然,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特点,以增强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意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
4.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1)防范协约。这是以书面形式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建立的一种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是根据不良行为者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教育要求,拟定具体条文,对不良行为者的行为作出明确的界定,以调动行为者的积极性、自主性,从而矫正自身的不良行为。
(2)表征性奖励。这一方法是编制一套表征性奖励系统来对行为者在矫正不良行为或作出良好的行为反应后予以肯定和奖励,从而对矫正的行为起有效的强化作用。
(3)强化暂停。这种方法是在一段特定时间内对个体暂不予以强化或把个体暂时与特定的强化环境相隔离,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频率。
(4)榜样示范。榜样对矫正不良品行的作用是巨大的。组织品德不良的学生学习榜样,可以启发他们自觉地控制自己不符合道德的念头和行为,增强抵制干扰和调节自己行为的意志。
当然,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特点,以增强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意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对不良道德行为的矫正,还应当考虑不良行为的性质与程度,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性特点,做到因事、因人而异,使各项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对品德不良的学生,只要我们热情地关怀他们,严格地要求他们,摸透他们的心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就能使他们中的大多数按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健康成长,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人才。
第二篇: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
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
德育工作是构筑学生幸福人生的基础工作,一直以来,德育都被臵于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涵盖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对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的形成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为了提高德育的效果,笔者就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作一个简要的探析。
一、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响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权威性的影响。
(1)行为不良,举止不雅。有些学生家长在孩子面前不知检点,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渐渐地接纳并习惯于这些不良品性和行为,对子女无疑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2)教育不当,引导不够。一是对子女过分宽严失度,或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不懂得对子女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二是忽视对子女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任由子女不良个性随意张扬,养成了专横跋扈的不良习气;三是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四是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各弹各的曲,各唱各的调,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五是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相依,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3)家庭不和,结构缺失。有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家庭婚姻破裂,有的父母长期“内战”,孩子失去家庭温暖,得不到父爱、母爱,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
2.学校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有的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1)个别学校对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放松或忽视德育。一是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把德育工作喊得响,但是忽视了经常性的德育教育和实践,对德育的认识上出现了严重“错位”;二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不力,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实施办法,如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是这个目标,但如何让这个德育目标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分层级去实施,在个别学校还不很明确,致使热爱祖国的教育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2)个别教师个人修养不到位,不能为人师表。一是有的教师唯我至上,不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冷漠歧视,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二是一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雅,追名逐利,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3)个别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或教育思想不成熟,缺乏处理问题的艺术,在处理学生不良行为或不良心理表现的时候,拿不出适当的处理办法,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1)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因此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的产生。扩大到学生群体关系中,缺乏积极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只讲享受不思进取,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集体和社会,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挺而走险。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社会责任不强。在生活方面,攀比享乐、追求高消费。
(2)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法制逐步健全,外界条件有所好转,但一些腐朽文化的沉渣,仍然腐蚀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色情、盗窃、抢劫、凶杀、恐怖的影像、书刊时有出现,不健康网络,不规范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毒害很大。二是坏人教唆,特别是个别中专、职高的女同学,离家在外求学,缺乏管教,在坏人教唆下,放弃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做人的尊严,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3)优裕的生活环境使很多中小学生失去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
二、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防范与矫治
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和表现,很自然地给社会提出了要求,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1.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父母相敬相爱,长幼相处有序,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习惯。
(1)父母应有高雅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榜样。随着父母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拓展了和子女交流的层次,使子女从观望到服气到模仿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各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引导子女的成长发育。
(2)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父母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交往等,筑起与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小代沟。对子女好的方面要予以激励,不良方面要及时引导矫正。
(3)社会、学校开办家长培训学校,共同研讨青少年教育问题。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或采取家长例会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溃,实行教育联系卡,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通过密切配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家庭要做到“三多三少”:多一点勤学气氛,少一点懒惰习性;多一点关心理解,少一点泄愤责难;多一些正当兴趣爱好,少一点不良的言行举止。
2.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1)学校的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立足于现实,就是从现实出发,承认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如果否认这些客观存在,德育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显得苍白无力。承认现实,并不是说现实都是对的,而是要高于现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学生。
(2)要切实加强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尤其需要强调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3)德育工作渠道要多样化,要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常规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面向少先队员、广大团员和积极分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
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让少先队员、“团员群体”带动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抓住这部分积极向上的力量去从正面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实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校外辅导员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一些社会上的英模人物、解放军官兵、公安干警、街道办事处人员和本校离退休教师,以及教子有方的一些家长等,来给学生做有教育意义的报告,促进德育工作。
(4)抓好起始教育和系列主题教育。起始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质。同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整体化、长期化、制度化,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能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克服各种不良品德行为。
(5)坚持对学生进行耐挫折能力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思品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为将来进入社会迎接激烈的挑战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3.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社会环境。
(1)舆论导向应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正面教育的形式多了、灵活真实了,就能对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从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自豪之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等。反之就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会起到不良的诱导作用。
(2)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治理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取缔一些具有反面诱惑力场所,为群众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
(3)提高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各类文化作品流入市场要严格把关。
总之,在校学习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社会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管,共同控制、预防、挽救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三篇: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探析与矫正方法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探析与矫正方法
良庆中学莫少增
一、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响
(1)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差。少数家长文化层次低,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坑蒙拐骗偷,违法乱纪,吃喝嫖赌抽,行为放纵,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个别家长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购买、观看、阅读黄色录像书刊,对子女无疑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2)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相依,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3)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有些家庭婚姻破裂,孩子失去家庭温暖,沐浴不到父爱、母爱;有的家庭父母长期“内战”,特别是一些家庭由于第三者插足,家庭感情淡化冷漠,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
2.学校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一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1)一些学校忽视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放松或忽视德育。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认为德育可有可无,将德育工作队伍“刀枪入库”。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上出现的这种严重“错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2)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有的教师唯我至上,不关心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挖苦讽刺,冷漠歧视,甚至体罚或“鞭策”,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有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轨,追求名利,奇装异服,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了“示范”作用。
(3)一些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1)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由于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是为了盈利,所获利润的高低成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很容易导
致拜金主义的产生。扩大到同学关系中,就会诱发缺乏理想,只讲实惠不思进取奉献,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挺而走险。
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漠。在生活方面,引发贪图享乐、追求高消费。
(2)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法制逐步健全,政策逐步配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威力逐步加强,外界条件有所好转,但资本主义反动势力的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冲击,都严重地腐蚀着青少年。社会上对学生毒害最大的一是散布色情、盗窃、抢劫、凶杀、恐怖的录像、书刊时有出现,带有色情、赌博色彩的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厅、台球室等屡禁不止。二是坏人教唆,不少青少年在坏人教唆下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3)和平建设环境使当代中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难,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
二、学校、社会、家庭要相与配合,综合矫正青少年的不良品德行为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和表现,很自然地给社会提出了要求,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1.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尽最大努力优化社会环境,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1)舆论导向应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正面教育的形式多了、灵活真实了,就能对中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从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自豪之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等。反之就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会起到不良的诱导作用。
(2)国家应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治理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一些不法分子和教唆犯,取缔一些具有反面诱惑力的影视片、录像片、淫秽书刊等,关闭具有赌博、色情性质的“卡厅”、游戏厅和录像厅,为中学生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
(3)提高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各类文化作品流入市场要严格把关。
2.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1)学校的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立足于现实,就是从现实出发,承认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如果否认这些客观存在,德育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显得苍白无力。承认现实,并不是说现实都是对的,而是要高于现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少年。
(2)要切实加强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尤其需要强调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改革开放的目的和出发点就在于发展生产力,生产更多的社会财富,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达到这个目标,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这样才能使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纳入正确的轨道。这就要求青少年树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3)德育工作渠道要多样化,要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常规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面向广大团员和积极分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历史规律,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让“团员群体”带动全体中学生,共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组织要求入党的中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思想上、行动上争取入党。抓住这部分积极向上的力量去从正面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实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校外辅导员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一 些社会上的英模人物、解放军官兵、公安干警、街道办事处人员和本校离退休教师,以及教子有方的一些家长等,来给学生做有教育意义的报告,促进德育工作。
(4)抓好起始教育和系列主题教育。起始教育对中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质。同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整体化、长期化、制度化,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能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克服各种不良品德行为。
(5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要帮助中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为将来进入社会迎接激烈的挑战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3.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习惯。
(1)父母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榜样。随着父母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拓展了和子女交流的层次,使子女从观望到服气到模仿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各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引导子女的成长发育。
(2)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父母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交往等,建起和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邪代沟”。对子女好的方面要予以激励,不良方面要及时引导矫正。
(3或采取家长例会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溃实行教育联系卡,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通过密切配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同时,家庭要做到“三多三少”:多一点勤奋学习气氛,少一点推诿懒惰习性;多一点关心理解,少一点泄愤、责难;多一些正当兴趣爱好,少一点不良的言行举止。
总之,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学校、社会、家庭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管,共同控制、预防、挽救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四篇: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第四节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一、学生品德不良的心理分析
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如说谎、偷盗、打架斗殴等。品德不良常常有经常性、倾向性、有意性等特点。品德不良既不能等同于道德过错,也不同于违法犯罪。道德过错是品德不良的前奏,其严重性、稳定性还没达到品德不良的程度。违法犯罪是指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品德不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违法犯罪大多属于敌我矛盾。但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品德不良常常是违法犯罪的前奏,违法犯罪则又常常是品德不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品德不良学生的类型
1.顽固型。这是一些在学校里表现最差,教育难度较大的学生。他们常常打架闹事,无事生非,屡教不改,无羞耻心、自尊心可言,通常是一伙落后学生的“头头”。他们认识糊涂,是非颠倒,不知荣辱、美丑,不分公私。他们有两大精神支柱:封建主义的江湖义气,剥削阶级的享乐主义;三大错误观点:亡命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低级下流的乐趣观。这些学生,人数不多,能量甚大,在同伙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威慑力,是学校和班级不安定因素的主要根源。
2.随流型。这是一些未定型的品德不良学生。他们没有坚定的道德,其行为、观点、评价,完全取决于当时当地的情境,取决于影响他们的势力。当他们暂时没有遇到不良影响时,往往比较平静,但遇到不良影响时,就随流而下。他们对不良影响没有辨别力、抵抗力,常不知不觉糊里糊涂地犯下了错误。3.忏悔型。这是一些由于受自己直接需要的剌激、诱惑而犯道德错误的学生,他们缺乏自制力,抵抗不住自己的直接需要的冲动,常常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满足自己的需要。但一旦犯了道德错误之后,悔恨不己,受到良心的责备。他们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并且犯了错误之后,自己也体验到道德堕落的痛苦。但当直接需要再次剌激的时候,还是难以控制自己,而重犯错误,结果又用忏悔、悔恨的形式来减轻良心的谴责。
4.冲动型。这是一些难教的学生。他们情绪激昂,不善于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经常受到批评羞辱,因而觉得人们对他们不公平,只看他们的缺点。因此常常愤愤不满,十分敏感,只要别人稍有轻视他们的表示,或他们觉得受辱时,就火冒三丈,怒不可遏。这些学生自尊心特强,有正义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往往好心办坏事。
(二)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 学生品德不良的出现,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的原因。
在客观原因中,首先是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家庭环境在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的社会地位、家庭的生活环境、家庭成员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教育态度、教育方法、行为作风等无不在有意或无意地塑造着少年儿童的个性品质。对品德问题学生的家庭情况调查结果,反映出下列情况:1.家庭缺乏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健全的生活方式。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父母离异等,因此对孩子缺乏关心和照顾,使学生失去正常的家庭教育。2.父母教育不力,缺少正确管教子女的错误行为的原则、方法;家庭成员道德要求不一,使学生无所适从,对道德规范迷惑不解,甚至形成表里不一,见风使舵的习气。3.家风不正。家庭成员行为不检点,有不良的恶习,给学生提供了直接模仿的不良榜样,长期潜移默化,养成不良品德。
其次是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社会环境是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一些关系,如朋友、邻里、里弄街道、非正式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生活场所、文化传播媒介等。社会环境对学生品德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走后门、官僚主义、贪污受贿、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这些现象都会对学生的品德产生不良影响。2.各种文化生活(如小说、电影、电视录像等)中的消极的不健康的、有害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反动书刊、淫秽小说、黄色歌曲等等,都会腐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3.社会上具有各种恶习的人对学生的影响。社会上有些反动分子和坏分子,常常利用青少年学生的无知和好奇,采取欺骗、引诱、教唆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腐蚀和拉拢,使学生沾染上恶习,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再次,学校教育不当。学校是培养年轻一代的专门机构,学生的良好品德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的。但是学校及教师不正确的教育要求、教育态度及教育方法等,都会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带来影响。突出问题是:1.学校的压力。如升学压力、考试压力,学习负担过重等引起学生过分的心情紧张或情绪波动,会加重学生的不良品德。2.不尊重学生、不热爱学生。如教育中的强迫命令、简单粗暴、动辄就训斥或变相体罚等。3.对学生要求过高、过急、过严。忽视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或者放任自流;或者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成人的心理需要强加给儿童等。
最后,学生本身的主观原因。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存在的不良因素,都是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外部原因。这些外因之所以能产生消极的作用,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弱点,这些心理弱点会在不良条件影响下转化为不良品德。从学生本身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研究表明,学生的某些不良品德常常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所造成的。学生常常是“有错不知错”。2.缺乏正确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感,即使有了某种道德认识也将停留在口头上。在德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他们对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对不道德行为的憎恨之情。3.道德意志薄弱。他们不能用正确的道德意志战胜不合理的欲望。如有的学生不能抵御各种诱惑因素而出现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行为等。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必须重视道德意志的培养和磨炼,增强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
此外,不良的行为习惯、接受错误的道德观点、精神上的空虚、人际关系紧张及青少年学生所具有的模仿性、幼稚性、依赖性等特点都是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一)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过程
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转化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萌发阶段。学生萌发上进的愿望,开始向前迈进的阶段。此阶段是品德不良学生道德观念开始战胜非道德观念的阶段。教育影响是引起学生改过的主要条件,如先进人物事迹的感染、推心置腹的交谈、接受深刻的教训都能激起改过上进的愿望。但这种愿望或不稳固、易消逝,或稳而显。教育者必须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发现萌芽,抓住时机,积极引导。
2.转化阶段。这是品德不良学生转化的关键阶段。所谓转化,是指品德不良学生在萌发改过愿望的基础上,行动上开始有改正错误的表现。此阶段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学生心理复杂,处于矛盾态度,一方面对过错行为感到羞愧,想将功补过,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这些要求是推动他们实现转化的动因;另一方面他们又很自卑,对错误认识不深,与集体对立的情绪却使他们徘徊、犹豫,阻碍行为转化。第二个特点是:出现反复。品德不良学生在转变过程中出现反复有两种情况,一是前进中的暂时后退,二是反复中出现倒退。这都是正常现象。因为品德的转化中经历着新旧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冲突和斗争。认识上的动摇、情感上的留恋、老朋友的引诱、周围人们的偏见都是反复现象出现的原因。教育的关键在于把反复当作转化时机,分析原因,循循善诱.有针对性地做好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
3.稳定、巩固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已基本改正,不再出现反复,或很少有反复。积极因素在品德行为总体中逐渐占主导地位,自信心、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代替了消极情感。作为教育者,要加倍爱护、关心、信任、尊重他们;要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防止骄傲和停步不前,及时地提出高一层次的行为标准,鼓励他们再接再励,不断前进。
(二)品德不良学生矫正的心理学策略
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与对立情绪。一般说来,品德不良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体验是不佳的,他们与周围人的关系是不正常的,因为他们自身的不道德行为危害了他人,常受到批评,甚至是严厉的惩罚,常常处于怀疑、惧怕、戒备的心理状态,对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的帮助,常持以沉默、回避和对抗的情绪,做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关心,爱护他们,尊重、理解他们,把教育品德不良学生做为自己的责任,二是要引导集体中的每个学生认识到关心、帮助品德不良学生是自己的道德义务,三是教师应机智地捕捉或者创造机会,让品德不良学生得到能表现其优点的机会,从而促进其人际关系的改善。
2.善于发现学生优点,保护与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优点是一个人前进的力量,是自信心的源泉。只有发挥优点,才能克服缺点。发现品德不良学生的优点是能否促进其转变的一个关键。品德不良学生的自尊心极为敏感,又特别脆弱。教师要依据他们自尊心的特点,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在问题与缺点之中,善于发现重新点燃学生自尊心的火种,使学生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差,是学生品德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辨别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在出现错误举动的企图时,及时加以辨别和制止,在行动之后也不可能产生忏悔与改正的意向,因而,错了不知错,是非不分。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向他们反复讲解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认识水平。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是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强化手段,运用得当,可以加快学生的转变,否则有害无益,学生犯了错误,不应动不动就惩罚。运用惩罚时要采取和善、友好、亲切的态度,应以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为基础。此外,惩罚必须公正,还要考虑学生年龄特征。
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学生品德不良的性质、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不同。因此,在教育他们时应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如对低年级学生可采用正面诱导法,指出怎样做才对,对了要给以表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初中学生可采取活动矫正法,即通过实际活动来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对于高中生可采用信任委托的方法,使他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不良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五篇: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形成原因及改善措施
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形成原因及改善措施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而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是通过各种食物获取的,所以饮食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生长发育,可是现在的家庭环境优越了,幼儿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已是广大家长、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在2008年3月3日--3月7日对云南大理弥渡县童心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60名幼儿进行了饮食情况的调查 调查的内容是:了解幼儿的饮食状况。
采用的方法是:家长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和家长对幼儿饮食的态度行为及在家时的习惯。并和教师共同讨论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下面是对问卷调查结果做如下统计:
1、挑食、偏食:51人占85%
2、经常吃零食:53人占89%
3、会正确使用餐具:47人占78%
4、哄着、追着吃饭:26人占42.3%
5、进餐时间40分钟以上 :19人占31%
6、就餐情绪低落:3人占5%
一、幼儿进餐现象及成因
从调查结果看,我发现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在调查中有85%的孩子有偏食、挑食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又在于家庭。
1、家长过分娇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手中的宝贝,父母对孩子在饮食方面提出的各种要求,总是百依百顺,迁就、满足,喜欢吃的菜就放在自己面前,不喜欢的饭菜就可以一口不吃。一部分家长会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强化了幼儿对某些食物的排斥心理。如孩子不肯吃豆芽,跟老师关照说:“我家孩子不吃豆芽。”如此恶循环,使得幼儿在潜意识里排斥豆芽。还有的家长喜欢互相攀比,总觉得在吃上不能委屈了孩子,今天“炸鸡腿”,明天“汉堡包”。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更是助长了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
2、父母的饮食态度和习惯。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到孩子的饮食习惯。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有的父母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又或者父母使用餐具的方法姿势等饮食习惯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比如,有的父母本身就有偏食习惯,在饮食上挑三捡四,在孩子面前议论自己不爱吃这个,不爱吃那个。这样的父母往往无形之中会影响幼儿不吃或讨厌某种食物。
(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1、零食不离口。在调查中有89%的孩子经常吃零食。现在物质发展了,幼儿食品琳琅满目,层出不穷:巧克力、冰淇淋、奶茶、薯片等等,五花八门的零食对孩子极具诱惑力。然而无节制的吃零食,打乱了肠胃活动的正常规律,打乱了肠胃活动的正常规律。不断给肠胃刺激,到吃饭时间,没有食欲造成饮食不规律,直接导致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
2、就餐情绪的好坏也是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幼儿在进餐心情愉快时会多吃一些。在调查中有5%的幼儿有吃饭是被骂或被强迫吃饭的经历,有43%的幼儿要家长哄着、追着吃饭。当孩子不肯吃时,父母一着急就方法简单,大声的呵斥、责骂孩子。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情绪影响非常大。也许就是几句话,就会使孩子积极进餐的情绪荡然无存。
(三)教师和同伴也是影响幼儿饮食习惯的因素。
1、教师在幼儿进餐组织中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及其它一切会影响到幼儿。如教师在饭前、饭中训斥孩子或生硬的处理一些问题,会使进餐气氛紧张。教师对某种饭菜表现出明显的好恶,幼儿易受到暗示和同样的情绪感染。
2、来自幼儿同伴和幼儿本身的行为、情绪的影响。在幼儿园,集体进餐其实也是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时机。幼儿喜欢模仿,如同伴一贯有挑食、偏食的习惯,幼儿会觉得我们是好伙伴,他不喜欢我也不喜欢。另外,饭前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也会使其情绪低落,从而导致幼儿胃口不好,食欲不佳。
(四)身体因素的影响
幼儿的身体正处在发育期间,在换牙期间,牙齿排列不齐,会导致对一些稍微坚硬的食物不感兴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幼儿手眼协调精细动作在发育中还不完善,如在吃饭过程中幼儿还不会熟练地使用筷子会把饭撒在桌上等。
二、改变幼儿进餐现状的措施
针对幼儿不良饮食习惯,要改变这种状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给家长的建议:
1、要有妥善的饮食安排
现在大部分年轻父母由于工作忙,饮食生活不规律,因此常给孩子吃一些现成的或制作方便省时的食物,不注重饭菜的营养,做得没有滋味或缺乏变化。为此父母要改变其食物结构,应纠正只有吃动物肉等高脂粉菜才是营养的错误观点,经常变化饭菜花样,品种多样化,即要保证原有的营养量少受损失,又要精工细作。父母对幼儿的饮食要做到定时定量,有规律地进餐,不要随便改变幼儿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
2、改变教育方式
有的家长意识到自己孩子的不良饮食行为,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在调查中就有5%的幼儿有过被骂的经历。家长往往采取强硬措施,孩子饭前不洗手,强迫洗,不吃饭,强迫吃。这时家长不要着急,因为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纠正需要长期、持久的努力。用强迫、惩罚、哄骗等消极的办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家长必须要有耐心,千万不可用“逼”的方法,要抓住他们的心理进行诱导。
如果遇到孩子不吃饭时,不必喋喋不休地追着、哄着喂孩子吃饭。但你可以明确地告诉他,要么吃,要么不吃。若不吃则必须等到下一次才可以有饭吃,给他一个限定吃饭的时间和地点,要说到做到,时间到了就把未吃完的饭菜收起来,中间也不给饼干类食物充饥,在调查中有89%的孩子经常吃零食,父母要严格控制幼儿的零食,不要随便给零食,零食要在不影响正餐的情况下给予。
家长在准备饭菜时,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例如让幼儿帮忙摆碗筷等。有的孩子在吃饭时喜欢边吃边玩,以至于耽误吃的时间,此时提醒他吃完了再玩。对孩子有进步表现时要适时给予鼓励,使他们能继续保持进步的情形。进餐情形最好是做自我比较而不是他人比较。
3、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首先,家长确实有某些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的就必须先改正。这样才能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如果孩子有偏食的习惯,家长要经常向孩子讲偏食的危害,介绍各种食物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各起到什么作用,一旦缺少会患什么疾病等。
其次家长要注意成为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范本。家长在做好榜样的同时,应教会幼儿学会自己吃饭,自己清理饭屑残渣,离开餐桌会把椅子靠进去,会用礼貌用语,嘴里有食物时不说话,细嚼慢咽等。
(二)给老师的建议:
1、尊重幼儿;
由于每个幼儿的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家庭教育不同,食物的偏好也不一样,如果勉强进食,不但会产生心理障碍,也不利于健康成长。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的饮食习惯,进餐多少,接纳幼儿对食物的偏好和习惯,因人而异,同时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改掉不良饮食习惯。
2、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
创设良好的进餐氛围,引导幼儿愉快进餐。幼儿进餐是否有食欲与情绪好坏紧密相关。而宽松和谐的环境,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使幼儿身心愉快放松,经常保持进餐是情绪的愉快有利于幼儿食欲。创造轻松和谐愉快的幼儿进餐气氛,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放音乐。就是在幼儿进餐时有选择地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旋律,使幼儿边进餐边欣赏音乐,愉快的进餐
(2)是常常为幼儿树立榜样。对不挑食,一口菜一口饭。不掉饭粒,细嚼慢咽的幼儿当作典型榜样,去教育其他幼儿,让他们主动调整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老师还要有意识的把进餐表现好的幼儿与偏食、吃得慢的幼儿座位安排一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带动他们。对有进步的孩子在集体面前赞扬他们或用眼神给他们赞许的目光,用亲切的摸头等形式表示赞扬,这会激励他们更积极用餐。
(3)对进餐中有过失的幼儿一定要宽容。如有的掉饭菜,有的剩饭,还有的会把饭撒到地上等。这时我们不能训斥、命令、批评。否则会影响他们的食欲。而要采用亲切、关心的态度,使这种宽容、谅解成为幼儿的开胃菜,促进幼儿的饮食。
3、在平时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教师可以在日常谈话时与幼儿讨论、交流和怎么培养饮食习惯良好的话题。在谈话中潜移默化的教给幼儿正确的坐姿和使用餐具的方法,注意培养幼儿文明的进餐习惯;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偏食,提醒幼儿细嚼慢咽等。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绘画、玩游戏等形式进行教育。如儿歌《样样东西都要吃》故事《萝卜不见了》歌曲《扮家家》等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总之,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的训练。作为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每个特殊阶段孩子的不同特点,抓住教育时机,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这需要实现家园互动,只有家长与幼儿园积极的配合,同步教育,统一行动,才能有助于幼儿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提 纲
题目: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形成原因及改善措施
一、序言: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饮食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生长发育,如何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已是广大家长、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对心幼儿园的60名幼儿进行了饮食习惯的问卷调查、访谈,并找出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形成原因和对此提出改变幼儿进餐现状的措施。
二、正文
对云南大理弥渡县童心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60名幼儿进行了饮食情况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做出统计并提出问题。
一、幼儿进餐现象及成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1、家长过分娇惯。
2、父母的饮食态度和习惯。
(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1、零食不离口。
2、就餐情绪的好坏也是一个原因。
(三)教师和同伴也是影响幼儿饮食习惯的因素。
1、教师在幼儿进餐组织中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及其它一切会影响到幼儿。
2、来自幼儿同伴和幼儿本身的行为、情绪的影响。
(四)身体因素的影响
二、改变幼儿进餐现状的措施
(一)给家长的建议
1、要有妥善的饮食安排
2、改变教育方式
3、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二)给老师的建议:
1、尊重幼儿;
2、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1)放音乐。
(2)是常常为幼儿树立榜(3)对进餐中有过失的幼儿一定要宽容。
3、在平时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结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的训练。只有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实现家园互动,帮助于幼儿树立信心,才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