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开展“互联网+基层党建”是在新形势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也是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的时代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党的现代化建设成为目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信息社会中,“互联网+基层党建”的广泛开展能够极大地拓展党建工作的空间,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覆盖面,从而为我们党密切党群关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党建工作的目标应定位在,把特定信息传递的归属感最终转化为党员和群众对党建网站的忠诚度。因此,我们党应本着“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原则,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断探索新的方式让网络用户对党建网站产生思想上和价值观的归属感,使网络的受众群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通过网络宣传把党和各阶层的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基础。
“互联网+”时代,每个传统行业都孕育着“+”的机会,基层党
建如何拥抱“互联网+”,基层党组织如何利用“互联网+”,从而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方式,以“互联网+”加强基层党组织管理。一是以大数据提升组织管理水平。要重视大数据在基层党建中的价值,重点建好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队伍、第一书记队伍、基层党务工作者、软弱涣散党组织数据库,广泛收集掌握基层队伍、基层组织基本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使数据实现增值,为上级党组织管理基层组织,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以互联网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可以通过“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终端”,打破时空障碍、管理层级,将每一名党员连接在一起,实现“网络党组织+地方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员”快速、无缝连接,解决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可以依托QQ群、微信群、微博等为载体,以地域、行业、商铺、楼宇等为单位建立网络党组织,通过网络党组织为流动党员办理党员关系接转,通过网上银行缴纳党费,通过网络平台加大对党员跟踪服务管理。三是以云平台构建党建信息系统。在“互联网+”时代,党建信息系统也要及时迭代更新,建立党建工作云平台,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供工作、学习和交流平台。比如,可在“党建云”设立“书记信箱”,开通党员和党委书记交流的直通车,及时了解党员所思、所求、所盼,着力解决党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转变思维,以“互联网+”开启党员教育新模式。一是以移动互联网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全覆盖”。充分运用移动网络服务终端,以微博、微信、手机APP、党员手机报等方式,把农村党员教育平台搬到移动互联网,彻底打破时空限制,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实现“全覆盖”。我市这几年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在“互联网+党员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也收获了一些经验。二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党员满意的“产品体验”。在“互联网+”时代,党员教育必须引进和植入互联网思维,提供令党员满意、有竞争力的教育“产品体验”。比如,在教育平台开发上,可应用大数据技术,按照云计算架构,开发支持全市党员干部同时在线学习的平台,以满足党员经常性、个性化学习需求;在信息传递方式上,应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员学习碎片化的特点,制作一批微课程、微视频,见缝插针式地推送教学内容,让党员互动和分享,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三是以网上舆论工作传递党员教育的“正能量”,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时准确地了解网民对重要问题的关切。这既是各级干部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也是了解群众意愿,实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因为广大网民身处社会各个阶层,而且借助网络平台,其意见表达会更为广泛、更为直接,即使一些意见不够客观准确,但对党委政府工作本身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对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网络舆情信息,以及一些敏感性、苗头性的信息,要主动核实网络舆情的真实性,分析梳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络舆论的潜在影响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展动态,要积极
查找问题根源,坚持“有理、有据、有利、有节”的原则,积极释疑解惑,重点澄清不实谣言,批驳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攻击,从而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
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对党员教育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网民可以跨越时空和地域随时随地联系互动、讨论问题,使各种思想舆论在网上相互叠加,给党员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考验。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加强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引导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积极传递党员教育的正能量,使之由“有形覆盖”转变为“有效覆盖”。
三、用其所能,以“互联网+”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一是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村民“办事不出村”网络服务平台,推动农村政务服务进手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变传统服务为智能服务,把服务延伸到农村群众身边,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我市近几年先后与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签订“互联网+”、“智慧潮州”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是推进“互联网+政务”的大胆实践。二是发展“互联网+益民服务”。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云服务平台,把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服务资源全部连接起来,积极推广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城市服务。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阿里、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和快递企业进农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农资批发市场对接电商平台,主动为“三农”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三是探索推行“网络民
情通”。要在开展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的同时,探索推行“网络民情通”,以乡镇(街道)或村(社区)为单位,打造多种网络民情平台,从而实现网上网下联动,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四、培养人才,要加紧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又懂网络技术的新型的党建工作队伍。开展网络党建要求这支队伍不仅应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而且还应熟练使用网络,驾驭网络,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信息获取方式的技术限制。比如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确立系统的备份级别,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采用网络安全技术,阻止外界对系统的非法访问;对系统的使用情况作跟踪记录,以便出现问题时有备可查。只有做到以上要求,才能保证我们党和政府的信息安全,保障我国信息的自主权和发行权。人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能否打赢网络条件下这场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战”,关键在于培养一支能适应新环境,应对新挑战的党建工作队伍。
五、强化监督,以“互联网+”打造网络监督新平台。一是党建承诺网上公示。各级党组织可通过政府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平台,公示党组织党建工作承诺和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承诺,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从严从实履行党建工作责任。我州自2014年以来,我市创新推行基层党建“六项工程”,在网上公示基层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广大党员的党建责任、承诺内容、考核办法、行动目标等,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地推动了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二是工作情况网上晾晒。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可将承诺事项推进落实情况在网上实时公布、更新,让广大群众实时了解监督各级党组织工
作开展情况、推进力度、开展效果,解决好“重承诺、轻落实”的问题。特别是在村和社区,要大力推行村(社区)党务(村务)公开进手机,推动党务(村务)公开由结果公开向程序公开、由静态公开向动态公开转变。三是群众评议网上开展。可在移动网络平台开通群众评价版块和群众测评功能,让群众随时随地对基层党建工作点赞,对基层党组织提出意见建议,对基层党组织进行网络测评,让基层党组织随时随地从群众的评议评判意见里找不足、明方向、定措施;上级党组织可将群众网络测评作为考核评价下级党组织的参考依据,对群众网评差的党组织或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提醒,督促其整改完善,构建以“基层党建工作实绩→广大网民评议→上级党组织评价”为一体的网络监督评价体系。
总之,互联网+正日益深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之中,如何在党建工作中积极迎接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改进、创新党建工作,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关键;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把信息化与党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是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要把互联网建成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新载体,进行党员教育管理的新窗口,展示创新成果的新平台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桥梁。开辟服务党员的网络新阵地,进一步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党建工作注入了科技创新力量,让党建工作更具生命力和创新力。
第二篇:积极探索电力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新途径
积极探索电力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新途径——陕西渭南供电局党支部创一流对标工作纪实
随着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如何创新党支部管理,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企业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是电力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2006年3月以来,陕西渭南供电局将标杆管理、绩效考核和持续改进等先进理念引入党建工作,率先进行了党支部创一流对标工作的探索和尝试,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新形势下需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中央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电力企业党组织如何全面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如何解决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思路。
“四个不适应”问题需要创新支部管理模式。目前,党支部工作管理现状与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考核存在差距,集中表现为“四个不适应”:党支部工作存在“虚”、“浮”现象,与企业科学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不适应;党支部工作就党建抓党建,常出现“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与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不适应;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结合不紧,与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适应;部分党支部书记不能有效配合行政领导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工作能力与担负的责任不适应。这些问题,需要党建工作在观念、内容、方法、手段上进行创新。
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问题需要创新支部管理内容和形式。如何教育和引导党员正确解决好执行力、工作作风、工作标准,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创建和谐企业、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的目标上来等是开展党员教育的新问题,需要转变观念,敢于和善于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抓党建、强管理、促发展需要创新支部管理载体。目前,电网网架结构薄弱,安全基础还不牢固,优质服务还需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需要加强。这些问题需要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扩大“工作点”,拓宽“工作面”,创新管理,弥补不足,用促进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的实效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针对发展中的这些问题,该局通过调研分析现状、组织学习考察,研究对策,决定在全局党支部中开展创一流对标工作。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支部对标工作管理体系
标杆管理法是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服务、生产流程与管理模式等同行业内外先进企业作比较,借鉴与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改善自身不足,从而提高竞争力、追赶或超越标杆企业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管理方法。对标就是围绕行业“标杆”进行选定、比较、整改和超越,是保证企业各项指标先进性,用指标评价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种途径。在实施党支部对标中,该局按照有序性、层次性、整体性的要求,优化设计对标管理体系。
一是强化理念贯辅。该局明确提出了以提升政工队伍执行力,提高党支部工作水平为目标;以“三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为基础,“三重”(重过程、重协调、重控制)为方法,全面开展“三对”(对指标、对过程、对结果)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开展、动态比较、过程控制、指标与管理兼备、持续改进完善提高为原则,以“党委抓计划、支部抓实施、党员创业绩”为工作思路的全新理念。并通过宣传教育、座谈讨论、设立专栏、培训释疑等方式,进行理念宣贯,不断提高大家对这一新的管理体系的认知、理解能力。
二是科学地制订党支部对标管理体系。该局按照“PDCA”(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模式,组织精干力量对现有的党建工作制度、规定、流程等资源重新梳理整合优化,多次进行专项讨论,在运行实践中反复修改完善,明确了对标工作的作业指导体系、指标体系、标杆管理体系、流程管理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等五大体系。
1、作业指导体系。编制了《作业指导书》,制定了《党支部对标工作管理办法》,明确了党支部对标的工作过程、管理过程和考核过程。
2、指标体系。坚持“没有工作不能量化”的理念,按照党章、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标准和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的要求,将支部工作任务细化、量化为可考核的对标项目,每项指标制定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和考核标准,解决了工作量化的标准问题。指标体系的设置实行对态管理,根据工作任务及党委工作重点随时调整完善。去年,为加强党支部基础管理,制定了包括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对群团工作的领导等5个方面、50个分项指标的对标体系。今年年初,针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该局增加了参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及表彰加分等项目,整合形成了7个方面、28个分项指标的对标体系。7月份,为调动基层自主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增加了基层党支部“自选动作”的考核项目,形成了7个方面、20个分项指标的对标体系。
3、标杆管理体系。明确了将各项指标的目标值作为专业标杆,并将月度、考核排名第一位的支部选树为标标支部。通过标杆管理体系的运用,以树标带动对标,解决了“与谁对”的问题。
4、流程管理体系。明确了对标工作按支部上报、管理部门审查、专责汇总、领导审核发布四级审核流程,确保了对标各项数据真实、评价客观、结果公平。
5、考核评价体系。明确了通过对标过程和对标结果、对指标进行对比评价的方法,局党委及党支部分别建立了对标分析制度,按月公布,并制定措施加以改进。
三是创造性地研发了对标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了党支部对标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经过反复修改、测试和完善,具备报送、审核、公布及交流等基本功能,使对标工作的整个流程均在党支部对标管理信息网上操作,整个对标过程实现了网络化管理。
三、建立完善过程管理体系,为对标工作健康运行提供保证
一是构建过程控制和奖惩机制。充分发挥党纪工团各职能部门作用,加强对各自承担指标在对标过程中的阶段性检查、跟踪和控制。建立了以党委为管理中心、以政治部为组织运行总协调、以基层党支部为管理考核实施点、以党员为量化考核落实点、以群众为监督评议点的党支部对标工作监督检查网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并督促整改。自实施考核以来,该局对抽查中发现的70多个问题,都按程序及时进行了改进。再如,去年10月份,组织对连续3个月排名落后的支部,进行督导检查,帮助其分析落后的原因,促进其工作的不断改进。该局将月度对标结果与全局“一体化”考核及月奖分配挂钩;将综合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四好”班子、文明单位考评及“五好”党支部评选的重要依据。
二是坚持持续改进。对经过分析确实存在问题的指标、反复运行达不到标准和操作性不强的指标,经党委会研究后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了对标工作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轨道上形成了螺旋式上升的局面。如:今年运行的28项新指标是在去年的50项指标的基础上形成的。再如,从今年起实施3年创建规范化党小组计划、开展的中层干部理论学习“每月一题”心得体会交流、党员“先锋日记”主题活动等,都是针对对标对标运行中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改进措施。通过指标体系的不断调整,一方面加大了活动考核力度,另一方面也使对标指标体系能不断地与时俱进,保持活力。
三是加强理论研究及交流。该局成立了对标研究会及其理事会,定期开展研讨活动,深入基层征求意见和建议,加强了相互学习和交流。对标工作开展后,支部之间相互学习、主动交流增多,而且职能部室还能及时从反馈中发现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动态调整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了指导基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今年3月份以来,该局对标工作对外交流的力度逐步增大,先后有10余家省内外单位来访,并与吉林白山供电公司等4个外省供电单位结为对标友好单位,汲取了兄弟单位许多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促进对标工作的不断完善。同时,还开展了支部互学互查、举办对标专题征文活动,为建立党支部对标实践库奠定基础。
四、党支部对标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通过运用对标这个有效载体,党支部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一个相融”,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长效机制文件的贯彻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主要得益于:
(一)实现了由“规范化”到“标准化”的转变,较好的解决了统一的问题。在对标管理体系的程序和过程控制下,支部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步流程都进行了细化,使工作标准和要求一目了然,基本形成了对标比较——评价分析——整改提高的闭环管理机制。如:针对各支部基础资料不统一的问题,经过认真调研,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和格式,召开了资料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将各支部自行建立的多达40多个类型的基础资料,精减为全局统一规范的15个类型的资料,确保对标工作基础一致、有序高效的运行,也使支部日常性工作量显著减少,支部书记有更多的时间,协助行政领导做好单位生产经营工作。再如,按照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要求,修订了发展党员实施办法,实行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规范了发展党员工作流程。
(二)实现了由“柔性”到“刚性”的转变,较好的解决了落实难问题。对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将过去支部工作中那些“原则性意见”,规范提升为精细有效的指标评价标准,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将目标落实到党小组和每个党员,做到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人人有标准”,并通过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定期的内部审核、外部审核以及绩效考核等办法,促进了工作的落实,各项工作实现了“月检月清”。开展对标后,许多支部书记主动到标杆单位学习,或主动邀请标杆支部传经送宝。支部之间自觉、自愿、主动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心理鞭策支部不断改进工作。如:实行对标考核以来,政治理论参学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5%以上;政工网络教育,从对标前几个月上传信息40余条增加到对标后每月上传信息300余条,增强了局内的信息交流;在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中,他们推行了党员先进性承诺制,每位党员结合工作实际,从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实事承诺和自律承诺四个方面制定个人承诺,通过对标考核,兑诺率达到了100%。
(三)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党支部工作活力倍增。每月对标公布排名,月度实施奖惩兑现,特别是局长、书记在月度会上讲评支部对标情况,不仅支部书记的压力增大了,行政领导也有了压力,大大地激发了党政领导通力合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当标杆的动力。如:在今年开展的“党员亮身份”活动中,局党委提出以树立“一名共产党员,一面先锋旗帜”的目标,深化党员承诺制活动,全面实施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工作”的“三亮”工程。各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以多种形式亮明党员身份,展现党员风采。机关党总支开展基层与机关“结对子”互动交流活动,广大党员为对子单位解决实际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带动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变电运行处党总支号召党员带头钻研业务,解决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中的技术难题,争当专业工作的表率。客户服务中心党支部为每名党员制作了“光明服务连心卡”,党员主动上门,为VIP客户、孤寡老人服务。送电处党支部开展党员站际互查活动,互帮互促,提高了线路运行健康水平。活动启动以来,党徽随处可见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无论是在机关,办公桌上摆放着的醒目的党员身份桌牌;在值班室,运行人员佩带的印有党员标志的工作证;在工地、作业现场,红、蓝、黄不同颜色的安全帽两侧印有醒目的党员标识,营造了“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浓厚氛围。
(四)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企业中心工作的相融互动,支部参与、保障、监督作用明显增强。通过对标,规范了支委会、党政联席会决策的内容及程序,党支部参与“三重一大”决策得到了落实。推行支部对标后,党支部全方位地参与单位、部门的生产、管理、考核、分配等工作,其工作贯穿于单位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使党支部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为一体,呈现出“党政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相融互动”的良好局面。如在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中,局党委提出以“11488”的创建工作思路,开展“零违章”、“零缺陷”劳动竞赛活动、“光明工程”“五个一”活动、“和谐•安康”系列活动、和谐创建党员“三争当”先锋实践活动等8个方面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突出,有力保证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在安全生产中,市区局党总支、信息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安全思想保障体系的作用,落实各级政工人员安全职责,加强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坚持大型工作前制定思想保证措施,开展了“党员建功立业”、工作现场零违章竞赛、签订安全承诺书等活动,保证了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在电网建设中,工程公司党支部、检修处党支部始终把解决现场的困难和问题作为重点来抓,率领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加快工程进度,积极开展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在陕西省电力公司组织的安全文明工地竞赛中连续三次获得“活动红旗”,有力地推进建设坚强电网,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积极营造和谐氛围,开展了“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春秋送欢乐”现场慰问、职工家属深入现场体验、干部与职工面对面的“深度汇谈”、职工生日用一束鲜花或一张贺卡送祝福等多种形式的爱心活动,促进了职工队伍稳定和干群关系的和谐。在“户户通电”工程、渭河河堤照明工程、多次卫星发射保电等多项政治任务中,该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认真践行“四个服务”,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营销“一部三中心”建设、农网低压远程集抄、农电管理模式等亮点工作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的高度评价。
五、开展对标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实施党支部对标,基层党政领导协调力明显增强,支部书记抓党建的信心更加坚定,行政领导支持和关注党建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实践党政“一体化”考核凸显成效。对标工作不仅是对支部工作的检验,同时也是对基层领导班子整体功效能否有效发挥的全面衡量,支部工作的好与差实质上是对单位工作的整体认可,因此许多行政领导甚至比支部书记更关心、关注对标工作,这样就形成了支部书记主动抓党建工作,行政领导自觉关心支部工作的局面,基层党政领导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二)建立党支部对标指标体系,将支部工作任务,量化、细化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指标及其落实措施、考核标准,使党支部工作考核有了明确的依据,有效解决了“党建工作不能量化”的问题。对标指标将党章、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标准和支部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并按照“专业、通用、主要”的原则,做到了党政工作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目标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党支部对标,党支部工作的内容和完成质量在反复的对标比较中不断提高,对标指标体系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步完善,实现了支部工作的持续改进。实践证明,党支部对标是向精细化管理迈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支部工作任务有布置、有措施、有检查、有考核,保证了完成时限和质量。另一方面,开展党支部创一流对标以来,该局先后三次修改指标体系,管理更加细致,追求精细化的氛围日益浓厚,使支部工作不断改进不足,不断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前进。
实践证明,党支部创一流对标工作是加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的有效载体。同时,这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进一步拓展延伸其内涵,为推进企业安全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第三篇:168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实施细则
罗溪镇柏山村深入推进“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
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关于学习永安市八一村的经验做法,加强和改进村级组织建设的通知》(闽委组通„2009‟92号)、《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在全省推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委组通„2010‟27号)、《印发<关于在全区推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泉洛委组综„2010‟16号)和《关于印发〈在全镇推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切实提高我村党建科学化水平,为海西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根据全省推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现场会、市、区组织工作例会和镇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经村党支部研究决定,从2010年起在全村深入推进“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以下简称“168”工作模式)。
一、指导思想
推广“168”工作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八届六次、七次全会、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区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巩固和扩大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通过“168”工作模式的推行,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调动村级各类组织和“六大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加快推进建设和谐新柏山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内容
“168”工作模式的“1”,指的是要建立一套村党支部领导下的组织“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机制。组织“目标管理”就是把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计划目标任务分解到包括村党组织在内的各类组织各支队伍,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个人“设岗定责”是指对无职党团员和“六大员”等农村实用人才设定各种发挥作用的岗位并提出相应要求。
“168”工作模式的“6”,指的是要实行“六步工作法”。村党组织带领各类组织各支队伍围绕新农村建设,按照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的“六步工作法”开展工作。
“168”工作模式的“8”,指的是要发挥村级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的 “八个方面作用”。根据村级各类组织各支队伍的性质、地位以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明确其应当发挥的八个方面的作用和职责,即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履行好决策、引领、指导、协调的职责;村委会发挥组织实施作用,履行好管理、督促、落实的职责;党员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履行好带头、带动的职责;群团组织发挥生力军作用,履行好教育、引导、发动的职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挥服务带动作用,履行好示范、推广、服务的职责;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协作互助作用,履行好联结、服务、帮扶的职责;老人协会发挥参与帮助作用,履行好参谋、宣传、监督的职责;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履行好知情、决策、参与、监督的职责。
三、方法步骤
按照坚持标准、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分宣传发动、集中推广、巩固提高三个阶段全面推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
时间从2010年4月开始,至2011年6月结束。具体步骤和工作重点为: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4-5月)。重点抓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1、深入宣传,层层动员。召开全村深入开展“168”工作模式动员会,传达学习全省推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现场会,市、区组织工作例会和镇党委会议的主要精神,对推广工作进行动员部署。通过以会代训、举办短期专题培训班等方式,组织村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村级各类组织各支队伍骨干人员参加系统培训,使他们熟悉“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内容、方法,打牢保证实施“168”模式的素质基础。通过报刊、宣传栏、广播、简报等新闻媒体,加大对“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尽快了解掌握“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内容实质、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引导党员群众提高认识,为全面推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制定方案,周密部署。村党支部根据上级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研究制定《罗溪镇柏山村深入推进“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实施细则》,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周密部署。结合深化“三级联创”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我村落实“168”模式推广各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集中推广(2010年6月至12月)。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建强组织,夯实基础。继续抓好村“两委”换届后续工作,按照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要求,提高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学习能力,让村党支部书记在推广“168”农村
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中发挥好主导作用。按照“一定三有”要求,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注重发挥下派驻村干部、农村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务工经商返乡农民、专业协会负责人、大学生村官中的优秀村干部骨干作用,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和村务党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确保“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顺利实施。
2、明确职责,发挥作用。宣传并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讨论决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问题,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自身建设,督促村级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履行好各自的职责,组织动员农村党员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村民委员会:组织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计划,制定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具体方案,组织实施各个建设项目;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认真执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村务决策听证、会计委托代理等制度;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督促村民遵守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农村党员: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通过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和“双百”工程,发挥带头和带动作用,积极完成村党组织交给的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青年、妇女、民兵等群团组织:村团支部抓好城乡互助结对帮扶工作,建设好农村青年中心,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引导农村青年在政策宣传、创业致富、劳动力转移、科技兴农、乡风文明、纠纷调解、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等方面发挥作用;村妇代会组织农村妇女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参与“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园等创建活动;村民兵营要协助完成征兵工作,组织民兵在发展生产、维护治安、攻坚克难、村容整治、活跃文化、扶贫帮困等方面发挥作用。“六大员”等农村实用人才:认真履行“六大员”职责,发挥自身的特长,围绕村级经
济发展、社会稳定、事业建设等方面开展服务,重点做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协调解决新村建设用地和规划相关问题、计划生育和卫生保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农村稳定、推进乡风文明等方面工作。老人协会:组织老年人学习宣传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支持协助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工作,积极开展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帮助解决难点问题、培育文明新风、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农民群众:认真学习上级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积极参与本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各个项目的实施以及建设过程的监督,在投工投劳、捐资、征地等方面认真履行义务,努力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3、健全制度,提供保障。认真制定切合各自实际的规章制度,保证“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实施。全面实施农村“五要”工程,建立健全村“两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村务决策听证、党员大会审议村级重大事项、村民(代表)会议、岗位目标责任制、村务公开、“三资”监管、村干部考核评议、村干部激励保障、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三)巩固提高(2011年1月至6月)。对集中推广阶段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典型做法和好的经验进行总结推广。深入分析、解决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完善“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完善制度建设和档案资料。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点上创经验,面上抓规范,全面提升“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和“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运行质量和水平。
四、保证措施
村党支部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推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
作模式、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精心部署、落实责任、健全机制、细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分片负责。加强村两委成员分批分片值班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好农村劳动力培训;抓好村民委员会、老人协会建设,加强村民自治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群团组织加强村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营建设,加强对村级群团组织负责人的教育培训,指导村级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各项工作。
2、切实开展工作,善于总结经验。切实做好村两委干部服务规范及支部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以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中心,加强辐射作用,让广大党员、群众为我村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全面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认真总结我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使“168”模式在机制上更加健全完善、在方式上更加具体可行、在操作上更加规范简便,推动此项工作继续深入开展。
3、做好自检自查,确保有效落实。加强对“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推广情况的自我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完善措施,总结经验、提升水平。将推行“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情况纳入我村党支部党建重要内容,作为村委会推进民主管理科学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及时开展自查整顿,确保我村推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全面有效落实。
中共罗溪镇柏山村支部委员会
二0一0年七月五日
第四篇: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
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
创新管理监督机制
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
中共**县委书记***
近几年来,县委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夯实基础,争先创优,三级联创,齐抓共管”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思路,注重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制度建设问题,建立完善了县乡党委责任机制,以县委组织部、县基层组织建设联
系办为重点的齐抓共管预警机制和农村干部管理监督机制,调动了各级干部抓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县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为更好地夯实基层基础,我们针对农村“两委”换届以后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探索了一套农村干部管理监督新机制,把它概括为“两证一账双监督”。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一、把握形势,找准症结,积极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当前,我们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矛盾呈多元化,问题往往不仅出在落后村,一些富裕村权利之争愈加明显,提出了如何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课题。据统计,2003年**县反映农村班子的信访案件有8个,没有一个与后进村班子有关。而且往往是过去所谓的好村,不出问题则已,一出问题就会影响到班子。二是“两委”班子不协调,个别村两张皮的问题相当突出,提出了如何从制度上保证“两委”协调的新课题。有的是支部书记揽权过多,不认同村主任;也有的是村主任以自己是民选为理由,自觉不自觉地把组织和群众推向对立面,争权争利。三是因集体财物引发的矛盾增多,提出了如何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新课题。新的形势下,集体收入的渠道增多,资产处置的隐性因素增多,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增高,群众对“三资”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四是硬性任务减少,提出了基层组织如何更好发挥作用的新课题。传统的“三提五统”征收、计划生育突击的任务轻了,发展的任务重了,维护稳定的任务重了。
综合分析以上问题,有“矛盾凸显期”的因素,有群众的因素,但主要是干部的因素,焦点在班子,根源在于权力和利益之争,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削弱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从面上完善制度,加强对农村干部和财物的管理监督,已经成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紧迫课题。
二、对症施治,创新机制,下大力推行“两证一账双监督”制度
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课题,我们把攻克难题、创新机制列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突出管人、管财和监督三个环节,研究制定了一套针对农村干部和财物的管理监督办法,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工作机制。主要内容是:
一是“两证”,就是农村干部任职资格证书和任职保证书,重点解决农村干部难管理的问题,增强了农村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我们给每个村的支部书记、村主任都以比较隆重的方式颁发任职资格证书和任职保证书。“两证”的重点是任职保证书,它以书面的形式把村干部上任前对群众的许诺、对组织的承诺保留下来,以协约的形式与乡党委、政府签字,自认保证兑现承诺,接受监督,服从领导,履行责任,违约自行辞职。实践证明,“两证”有效约束了村干部行为,为加强管理留出了余地,增强了村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推行“两证”以来,先后有23名农村干部,因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由乡党委劝其辞职,较好地解决了少数农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两张皮等问题。
二是“一账”,就是建立一套比较系统规范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台账,重点解决农村财物难理清的问题,解决影响农村稳定和干群关系的根源问题。这项内容主要有清理认定、定期公开、换届交接三个关键环节,实行一式两套管理,它以认定为起点,农村干部任职接账,离职交账,定期审计,定期公开。账目乡村各一套,互相制约。三个环节重点是财物清理认定,清理由专业人员核查,认定由村民代表、乡、村干部三方签字。这项工作有阻力,有风险,更有难度,把握好了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利益之争问题,把握不好,有可能触发新的矛盾点。我们的做法是,对过去的事宜粗不宜细,对现在和今后的事宜细不宜粗。按照这个原则,我们已经规范建账190个村,占总村数的93,查出农村“三资”跑冒滴漏1200多项、260多万元,依法处理违法违纪干部29人。这些村规范建账之后,没有发生过一起因为财务不清引起的上访问题。贤台乡贤台村过去一直因财务问题上访不断,清理财务后,9年的账目贴满了半条街,三方认定后,很快就平息了上访。
三是“双监督”,就是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重点解决村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配套进行。上监督以乡镇党委、政府为主体,融基层所站和驻乡村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一体,由乡党委组织,一季一巡查,半年一评议,年终进行“两证”年检。下监督以农村党员、群众为主体,通过民主听证、公开述职、村务公开等形式,由包村干部组织,一季召开一次村务听证质询会,半年召开一次“两委”干部公开述职会,一年进行一次任职承诺集中兑现。双向监督使村级组织全程、全时置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下,保证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和民主政治在依法、有序、健康、和谐的轨道上平稳运行。
三、整体推进,注重实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呈现新局面
“两证一账双监督”制度从试点到推行,我们始终坚持把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全面发动,督导促动,整体推动,通过两证管住村官,建立台账理清村财,依靠监督规范村务,保证了制度的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新局面。
一是乡村两级和村“两委”关系更加协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两证一账双监督”制度的实行,在制度和机制层面上实现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有效对接,丰富了县、乡党委对农村“两委”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的手段,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更加巩固,村委会的中心意识、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先后有31名非党村主任加入了党组织,22个“两张皮”的村自动消除了隔阂,年初确定的12个后进支部已有9个提前转化升级。同时,涌现出一批经济发展快、班子合力强,群众满意度高的综合示范村。全县建成“五好”农村党支部113个,“五好”率达到55.4。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达到中专以上学历的有306人,致富能手、经济能人达到80。农村基层组织保稳定、抓发展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是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两证”明确了责任,“一账”保证了清白,给了群众一个明白,“双监督”使广大群众真正进入了农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层,从根本上解决了少数村干部违法施政、办事不公、本领不大、手脚不净的问题,使一些群众改变了对基层干部的看法。新制度推行以来,农村信访明显下降,特别是告班子、告干部的信访案件日趋减少,密切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不负责、不干事的干部,以辞职的形式对组织、对群众做出交待,较好地回避了走罢免程序复杂及负面影响。
三是基层干部治村、理政、创业的积极性更高,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两证一账双监督”制度理顺了农村方方面面的关系,规范了农村“两委”干部的言行,激发了农村干部履职尽责、兑现承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今年先后有60多个村主动要求提前加入文明生态村创建行列,掀起了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新高潮。
在探索推行“两证一账双监督”制度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围绕“五个好”的要求,找准方向,抓住载体,明确目标,创新形式,不断完善新的机制和措施。
一是必须不断强化县乡党委抓党建的责任机制。为充分发挥县委的关键作用、乡镇党委的主角作用,我们把基层党建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相结合,建立了“双联一带”(全体县乡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党建综合示范村、联系一个农村后进支部,带动全县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高)责任制度,将抓党建促发展的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头,公开公示,全程分包,数年不变,分类施治。建立了“四述双评”(县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向县委常委会进行半年述职,包村工作队负责人、乡村干部分别向县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和乡镇党委进行季度述职;对工作完成情况当场点评、年终总评)、明查暗访、内部曝光警示制度。坚持一事一考核,一事一记账,年终打捆,综合评价,分类排队,联带奖惩。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延伸“双联一带”活动,组织开展了以扶助一名贫困党员、救助一名贫困学生、帮富一户贫困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帮扶活动。我们改变党建述职大会读材料的方法,采取“一线述职、现场点评、逐村解剖、集中会诊”的方法,深入一线,县委常委、包乡县级领导逐乡镇听取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增强了述职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全县建立并形成了县级领导带头抓、县直部门配合抓、乡镇党委具体抓的党建工作格局,调动了各级干部抓基层组织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必须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完善制度,创新管理监督机制。完善的制度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形势的变化,建立了党建监督员、干群恳谈会、民主听证会等制度。针对农村干部的管理监督,全面推行了“两证一账双监督”制度。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建立了农村党员管理“双评监督制”、公开量化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有效保证了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三是必须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协调联动的预警机制。农村改革发展稳定,都离不开基层组织建设,也都影响着基层组织建设,一方面的信息有可能反映的是班子的问题。为此,我们建立了由组织部、纪检委、政法委、信访局等部门参加的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制度,结合农村“一体四防”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在每个村分别设立了基层党建信息员。编辑出版了《农村干部预防职务犯罪手册》。初步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负责、上下左右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对全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预警监控,多打预防针,少动大手术。联系会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排查,半年一述职。确保了及时有效地处理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干部中出现的问题,从法律和政策上预警防范,保护了一批有工作经验的农村干部,使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为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保持农村稳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第五篇: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新模式
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新模式
孙娅莉 黄春香
2012年第6期 ——党的建设
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省直机关聚集地。特殊的区位使水果湖街肩负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近些年来,水果湖街党工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以党建创新为龙头,大力建设和谐、平安、繁荣、幸福街道,用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诠释了“首善之街”的风范。水果湖街道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多项荣誉。
舞活龙头:新形势下开创区域党建新格局
水果湖辖区内既有大单位积聚、智力密集、社会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又有国有企业多、下岗职工多、社会矛盾突出的特点。如何发挥党建工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把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的居民动员起来,共同建设幸福街道?街党工委走出传统社区党建模式,以开放性思维审视街道党建,开创了以共驻共建为主要特色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1、创新区域化组织架构。着眼区域大党建的新趋势,大力推进辖区党组织领导属地化,构建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党员为主体、辖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街道党组织体系按“1+3”架构。水果湖街道工委(称作“1”)的下一级组织包括三种类型的党组织(称作“3”)。第一类为设立在街道的党群工作部,整合组宣科、工会、团委、妇联等科室职能,全面负责街道的党建工作。第二类为专门负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党组织,即街道综合党委。第三类为社区党组织,即24个社区党委。二是社区党组织体系按4级网格纵深递进。水果湖街24个社区党委的下一级党组织包括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针对社区党员多、活动场地有限的实际,进一步划小社区党组织单元,全街依托街区、楼院、单位划分若干网格,设立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和党员中心户。三是综合党委组织体系按组织形态全覆盖。街道为综合党委选配2名专职党群工作者,以“领导包片、干部包点”的形式,向企业党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在非公企业集中的楼宇设立党建工作信息员,围绕商圈党建、物业党建、楼宇党建、园区党建等新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2家,推动非公党组织组建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2、建立区域化共创机制。一是建立大工(党)委制。为加强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对辖区党建工作的领导,水果湖街在原街道工委班子、社区党委班子的基础上,通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协商,把部分驻区单位党组织和所属下级党组织负责人吸纳为工委、党委兼职委员,提高街道工委、社区党委的科学决策水平和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完善区域重大事项协调机制。在街道层面成立由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等54家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成的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坚持半年工作例会;在社区层面成立社区党建联席会,坚持季度工作例会。两级协调会议发挥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工作的作用,负责区域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的研究、决策与执行。三是实行党员代表大会制。探索建立街道党员代表会议年会制,按区域内各类党员总数2%的比例选举产生。在社区建立社区党员代表大会,代表按社区直管党员、协管党员和居住在辖区的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党员总数15%的比例选举产生,每半年召开一次大会。两级党员代表会议主要职责是听取党组织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大事、要事、难事,民主评议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为文明和谐街道社区建设出谋献策。
3、开展区域化共建活动。水果湖地区机关单位多、党员干部多、可供整合的资源多,街党工委主动协调,充分整合,取得了共驻、共建、共享、共荣的多赢效果,受到辖区单位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一是队伍联管。实行区域党员分片分类管理,对纯居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双管”、流动党员“共管”、离退休党员“协管”。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建立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党员社区表现评价等制度。1万多名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在职党员主动认领公益性岗位,参加各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便民利民活动,实现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二是活动共创。街道社区党组织设定党建项目,辖区单位党组织认领党建项目,党员代表大会监督党建项目落实。围绕居民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等内容设立若干项目,提供给驻区单位党组织认领。街道每1-2年开展一次区域党建先进单位、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评选表彰,增强了街道党建工作合力。三是阵地共建。采取街道筹一点、辖区单位助一点的方式,联手共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完成了张家湾、东亭、茶港、青鱼嘴、岳家嘴等社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改造。通过有效整合辖区内各种资源,保障了区域党建工作和群众活动的开展。
勇立潮头:高起点上再造发展新优势
抓好街道党建工作,必须突出经济建设中心。水果湖街经过多年发展,经济发展已经站在较高的起点,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是党工委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近些年来,党工委不断自我加压,追求更高更强,始终勇立发展潮头。
1、以大招商壮大经济总量。坚持以项目带动为龙头,以楼宇经济为载体,实施全员招商“落户行动”,强化属地纳税税源“回家行动”,深化中北路沿线楼宇资源开发,不断提升企业入住率。加强楼宇信息动态管理,坚持每月对辖区写字楼、商住楼闲置资产信息摸底、调查,定期向区招商局、总部区办公室等部门反馈,定期举行重点项目工作例会、楼宇物业公司联谊会和走访企业等活动。引入专业策划机构,大力宣传、推介水果湖的区位优势,策划包装一批新兴楼宇、文化产业园区。去年,全街引进资金50亿元,新引进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的企业40家,超额完成计划的125%。
2、以大项目提升经济素质。针对水果湖发展空间有限、发展资源稀缺的实际,确立高端高效的发展定位,着力实施“三大建设”,即中北路金融街建设、武汉中央文化旅游区建设和东湖西岸楚文化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武汉乃至全省重要的金融中心、文化旅游中心、企业总部中心、商业消费中心,不断提升经济业态和竞争力。目前,街道已积聚中国开发银行湖北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湖北分行等金融机构10多家。新引进武汉中央文化区、工行知音广场、181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多个重大项目。万达集团投资500亿元打造集文化艺术、旅游休闲、商业娱乐、商务办公、高尚居住五大功能于一体的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武汉中央文化区,极大提升了街道产业业态和品位。2011年,水果湖街实现全口径税收17.5亿元,继续保持全区街道前列。
3、以大建设推动发展平衡。水果湖地区虽然东部省直单位集中,经济发达,但是西部困难企业多,面貌相对落后。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小打小闹改造,效果难以有大的改观。街道确立“大破大立”的思路,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引进战略资本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实现了以大建设、大拆迁实现民生大改善、发展再平衡的良好效果。近年来,全街通过大力推进东沙连通、武汉大道改造、中北路改造、省建机改造、红岭危改、轨道4号线东亭站建设、余家湖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拆迁房屋10000多户。通过大拆大建,一批困难居民获得了可观的经济补偿,住进了整洁漂亮的还建小区,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水果湖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牢记心头:新挑战面前探索服务群众新路径
水果湖街社会关注度高,改革发展稳定压力大,居民对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要求高。面对挑战,街党工委找准定位,把“服务经济发展、服务辖区单位、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工作宗旨,以建设“湖北省最文明、最安全、最和谐的地区之一”为目标,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1、推进大部制改革,提高服务效率。针对原来管理体制中科室设置多、分工过细、人员力量分散、职责相互交叉、科室人员忙闲不均、落实执行协调不便、工作效率低下等弊端,水果湖街率先在武昌区进行“大部制”改革。全街按照“一室、两部、两中心、一队”的组织架构,裁撤“一人科室”,建立六大“部室”,消减管理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在社区建立“一中心、两站”的工作平台。即在社区“两委会”领导下,设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综治工作站。通过大部制改革,把“巴掌变成了拳头”,整合了力量,形成了合力,初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
2、推进示范区建设,提高服务标准。水果湖街情特殊,服务工作应高于、优于一般地区。街党工委把打造文明、综治示范区作为主攻方向,持续加以推进。以确保安全稳定为核心,切实加大人防、物防和技防力度,辖区实现了案件的侦破率上升、群众对综治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上升、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上升、辖区“110”刑事警情连续多年下降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街道结合开展“城管革命”、创建文明城市,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自律意识和参与热情。水果湖综合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形成了社会品牌效应。
3、推进民生问题解决,提高服务实效。为了使群众诉求真正有人受理,街道在党员中广泛开展“设岗定责”的岗位服务承诺、“面向群众”的社会服务承诺和“廉洁高效”的优质服务承诺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和便民服务台,广泛开展“党员包门栋”、“党员跑腿代办站”特色活动,实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错时服务、跟踪服务,发放“党群连心卡”15000多张,公示服务内容和程序,使党组织和党员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社区入万户”活动,上门走访16000户居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需求。针对影响群众幸福感的12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分门别类,落实责任,公开承诺,及时有效予以解决。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就业需求,街道联合100多家企事业单位举办“水果湖地区流动党员专场公益招聘会”,为失业和未就业流动党员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武昌区委组织部、武昌区委水果湖街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