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浅谈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23:4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浅谈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浅谈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

第一篇: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浅谈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到目前,我省果品生产在农业种植业中的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跃居第三位,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为顺利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省委、省政府对果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经认真调研并多方征求意见,提出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一、国内外市场果品供求情况

(一)总体概况

全世界共有176个国家生产果品,主要有苹果、柑桔、葡萄、香蕉等。1996年,世界果品总产量为4139亿公斤,其中落叶果树中的葡萄574亿公斤,苹果500亿公斤,梨130亿公斤,桃104亿公斤。产量以亚洲最多,欧洲居第二位,大洋洲最少(见表1)。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巴西等20个国家(见表2)。1998年,我国果品总产量已达545亿公斤,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世界果品的年进、出口贸易量约为400亿公斤,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主要有苹果、柑桔、香蕉、梨、葡萄等。1998年我国的果品进口量略大于出口量,均为7亿多公斤(海关统计数),分别占世界果品出口、进口贸易量的3.6%。从流通情况看,发达国家果品流通主体明确、市场体系健全,已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从果品的采后处理、贮运、市场销售,一直到消费者食用均实现了恒温环境和气调贮藏,产业链延伸较长,产业化程度较高。目前,这些国家有80%以上的果品靠此流通方式进入市场及消费者手中。而发展中国家果品流通主体不太明确,产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益不高。

从消费情况看,1996年世界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已达70公斤,发达国家和地区多年一直保持在100公斤左右,多的在200公斤以上;发展中国家果品的消费水平较低,属季节性消费,人均果品年消费量在50公斤以下。我国人均果品年消费量约为45公斤。鲜食果品在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加工产品在消费总量中也占一定位置。

(二)市场对果品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国外市场要求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果实表面光洁,个头较大、整齐;着色品种上色均匀、全红;果品内在品质佳,果实固有风味浓郁、糖酸比适中,属无公害果品,无检疫对象,须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欧美市场对果品质量要求严格,不能带有活生物体,且按其提出的方案定园生产,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对果品质量要求不太严格,一般中档果也能接受;中东市场由于世界各地的果品都在向其涌入,对热带果品比较挑剔,对落叶果树中的梨、苹果等果品十分欢迎,但对其质量要求也较严格。另外,进入国际市场的果品要求包装精美,形式多样;包装器具大小适宜,耐贮运、不易变形,目前包装物正在向小型、透明化方向发展。

国内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大中城市的果品超市及高档宾馆、饭店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出口果品基本相同,特别是一些名特果品、错季果品、时令果品倍受消费者欢迎;农村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不很严格。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对精品果的需求约占15%,对中高档果的需求约占50%,对一般果品的需求约占35%。

(三)国内外市场预测

目前,国内外果品的消费仍以苹果、梨、柑桔、香蕉等大宗果品为主,以特稀果品、时令果品和错季果品为辅,季产年销。总的特点是多需求、多层次、多样性。国际市场上以欧洲、北美、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这些地方的果品生产量也比较平稳;非洲、中东、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果品生产量较小,市场潜力较大。今后我国及我省果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量的重点应是欧美、中东、日本及东南亚、俄罗斯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果品消费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按我国食物构成发展规划和平衡膳食标准年人均食用果品80公斤计算,尚有近一倍的需求潜力,特别是农村果品市场潜力巨大,以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市场前景最为广阔。

总体看,随着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果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产量的急剧增加,果品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逐渐由卖方市场转移到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对果品的追求及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已逐步形成求新、求异、求名的消费心理和少量多次的购果习惯。总的趋势是,对大宗果品的需求趋于平稳,销售价格稳中有降;一些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和板栗、核桃、杏仁等干果,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价格上升或基本平稳,生产经营效益明显。

二、我省果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果品业现状 建国以来,我省果树发展出现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六十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的是苹果、梨等;第二次高潮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苹果、梨、桃、红枣、板栗等为主;第三次高潮是九十年代初期,果树生产得到全面发展,面积、产量、产值急剧增长(见图1、2)。到目前,全省果树面积已达1870万亩,其中结果树900多万亩,年产果品63.8亿公斤,居全国第二位(见表3),其中梨、红枣、板栗、柿子、杏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葡萄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苹果产量居全国第四位;果品贮藏能力已达1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近25%;果品加工量已达5亿公斤,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7%左右;果品年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0.3%、林业总产值的80%以上;以梨、苹果、板栗等为主,年出口果品1.8亿公斤,占全国果品总出口量的25.7%,创汇8800多万美元。

我省地处北纬38度线周围,发展果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现有果树树种103个,主要栽培有苹果、梨、红枣、板栗、桃、杏、葡萄、柿子、核桃、山楂等十多种,以苹果、梨、红枣、板栗为主(见图3、4)。河北鸭梨、雪花梨、京东板栗、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阜平大枣、保定磨盘柿、宣化牛奶葡萄、深州蜜桃、涿鹿杏扁、黄骅冬枣等在市场上久负盛誉,驰名中外。我省生产的梨(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七分之一)、苹果、桃、板栗、红枣等大宗果品,以省外销售较多,约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流通主体是近2000个民营的一体化组织和数万个个体商贩。国内销售以南方市场和城镇市场为主,约占总销量的75%。据调查,1998年我省为京、津市场提供果品3亿公斤,约占其外调果品的40%。国外销售以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欧美及中东市场较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果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名牌精品较少,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2、树种、品种结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一是水果面积偏大,优种干果面积偏小;名特稀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不足;苹果、梨、桃等主要树种的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力度不够,适合市场需求和我省省情的更新换代品种、特别是加工品种不足。

3、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和组织较少,产业链的联接十分脆弱,信息尚不灵通,组织程度较低;果品贮运设施等落后,果品加工量小,果品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果品市场体系 不健全,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观。

4、部分果树立地条件较差;农业特产税返还果树生产少,果树经费严重不足;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急需健全和改进。

总的看,目前我省果品状况是总量不足,特别是干果和名特优新果品、时令果品、错季果品不足,与局部大路果品相对性、结构性、低质性过剩同时存在。

三、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

今后河北省果树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绿色经济和建设精品工程的要求,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强化果品采后处理和贮藏加工,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为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建设经济强省做出积极贡献。围绕这个思路,近期果树工作重点是:一稳步(稳步增加面积和产量)、二调整(调整布局、调整结构)、三提高(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产业化程度)。到2005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步发展到20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75亿公斤,商品果率90%,贮藏能力达到果品总产量的30%,加工量达到果品总产量的15%,人均果品占有量120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2%左右,由果树大省跨入果树强省;到2010年全省果树总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果品总产量达到80亿公斤,实现产值150亿元。为顺利实现上述目标,须采取以下对策:(一)适应市场需求,树立四种观念,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树立面向市场确定和发展生产的观念,逐步实现“订单生产”、提供“餐桌果品”。二是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稳产提质,以优取胜,增加市场占有率,实现提质增效。三是树立开拓市场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果品批发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四是树立信誉至上的观念,严格按合同办事,讲求信誉,联系长久客户,互利互惠。尽快实现由计划安排生产向市场引导生产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二)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和效益

1、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支持和强化果树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尽快应用于我省果树生产。

2、加大实用技术普及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将不同树种、品种的优质、低耗、高效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傻瓜”技术,以综合标准或技术规程的形式进行强力普及和推广。目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平衡施肥、花果精细管理及设施栽培等关键技术。河北鸭梨重点是提高果实含糖量(12%以上)、改善风味、增加单果重(200g以上);红富士苹果重点是生产单果重300g以上的产品,并在果面全红上下功夫。

第二篇: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及管理经验

国内外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及管理经验

200810611059

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包括建立现代港口物流体系战略和联合与竞争战略及客户服务战略。

在竞争中合作是物流管理的精髓所在,港口合作目的在于统一港口政策和统一使用有限的资源,港口合作的主要领域包括港口业务管理、码头选址、腹地合作、环境保护、营销及市场调查等。港口合作可以采用很多种形式,包括非正式的合作或组成固定的战略联盟,成立合资公司甚至合并为一家企业,合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产生双赢的效果,这种双赢的效果不仅能使参与合作的港口企业受益,同时也可以使整个港口网络中所有的物流运作人受益。

客户服务是公司区别自己的产品、保持与客户间的忠诚关系、增加销售和提高利润的一种方法,总成本最低和客户满意度最高是物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我国港口物流产业应该从硬件和软件的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客户服务

下面就国外一个大型港口说明一下其物流发展战略。

一、汉堡港

汉堡港位于德国北部易北(ELBE)河下游的右岸,距人海口约76n mile,濒临黑尔戈兰(HELGOLANDER)湾内,是德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始建于1189年,迄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在自由港的中心有世界上最大的仓储城,面积达50万平米。

汉堡港有别放其他海港,那就是它位于欧洲共同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经互会这个欧洲市场的中心,从而使它成为欧洲最重要的中转海港,它是德国重要的铁路和航空枢纽,市区跨越易北河南岸,市内河道纵横,多桥梁,在易北河底有横越隧道相通。工商业发达,是德国的造船工业中心,主要工业除造船外还有电子、石油提炼、冶金,帆械、化工、橡胶及食品等。

(1)现代港口物流体系战略

目前汉堡港已建立了欧洲第一流的港口情报系统——DAKOSY(数据通信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在港内进行数据交换,而且可用于各种运输手段之间的协作,是货主选择最佳运输方案的手段。将来计划是把与汉堡有关的各界和顾客连成一个数据网络,与德国铁路全面联网以提高铁路货物的运输,与海关联网以进行计算机输入报关等事项,为了适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汉堡市在阿尔腾韦尔代尔开发250万平方米的新集装箱装卸区的计划,总共有4个集装箱码头,每个码头岸线长约350m。

(2)联合与竞争战略

2004年《上海港和汉堡港关于建立友好港关系的协议》签署。协议主要涉及两座城市在港口规划、管理、建设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将对上海和汉堡携手面对21世纪世界港航业挑战发挥积极作用。

07年7月深圳将举办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后,德国汉堡港毫不犹豫订下了10个展位。深圳港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利用深圳港独特的物流地位,进一步辐射中国其他物流城市,从而实现开拓中国与亚洲物流市场的目标。德方表示参展物博会,主要目标是通过加强与深圳港的合作,以此为跳板,扩大汉堡港在整个中国市场的业务。

(3)客户服务战略

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特定的服务,即提供个性化服务。汉堡港有一个咖啡物

流中心,由于咖啡豆有许多产地和品种,不同产地和品种的咖啡可以配制成许多种口味的咖啡,分别适应不同的消费者,所以汉堡港建立咖啡物流中心,除了装卸、堆存外,该中心还提供熏蒸除虫、筛选和剔除垃圾、抽样质量检查、按照不同厂家的配方要求通过电脑配置,将所需的咖啡豆在恰当的时间送到生产商手里。

二、釜山港

釜山港位于韩国(全称:大韩民国REPUBLIC OF KOREA)东南沿海,东南濒朝鲜(KOREA)海峡,西临洛东(NAKTONG)江,与日本对马(TSUSHIMA)岛相峙,是韩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始建于1876年,在20世纪初由于京釜铁路的通车而迅速发展起来。它是韩国海陆空交通的枢纽,又是金融和商业中心,在韩国的对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工业仅次于汉城,有纺织、汽车轮胎、石油加工、机械、化工、食品、木材加工、水产品加工、造船和汽车等。

联合与竞争战略

天津与韩国已经有多年的经贸往来和合作,每年的贸易额已达100多亿美元,在天津已经有包括现代、大宇、三星、LG在内的2600多家韩资企业。韩国的港口与天津港之间的航班也不断增加,已经达到每周13班,天津港年吞吐量10%是到韩国的,绝大部分在釜山港吞吐,釜山港成为天津港最大的集装箱交流港口。物流业已经成为天津经济新的增长点,天津正着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夯实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基础。天津现共有物流及相关企业16141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3696家,振华物流、三星爱商、韩国现代、天保名门、叶水福、东方海外、川崎振华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津投资。

三、新加坡港

新加坡港口地处东南亚的中心,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出人口,是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之间相互往来的重要的海上枢纽。并且,马六甲海峡地处中东——东亚石油运输航道的咽喉部分。承载着全球贸易中三分之一的货物,二分之一的石油,三分之二的天然气的运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生命线”。

(1)执行自由港政策,港口设施由政府直接投资,超前建设。

新加坡港口由政府直接投资,且投资力度很大,港口执行自由港政策,并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如对中转货物提供减免仓储费、装卸搬运费和货物管理费等,以吸引世界各国船公司,进一步巩固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物流分功明确,集约经营。

(2)港区设有Pasir Panjang、Sembawang Wharves和Keppel Distripark三个配送中心。

Keppel Distripark设于保税区内,提供拆拼箱、仓储、运输以及货物取样、测量、贴牌、包装等服务,是港区内最便捷的集装箱配送中心,中心设施先进、齐全,先进的KDNet 系统可提供货主实时了解货物在集装箱堆场内的存放情况。S e m b a w a n g Wharves 为散货分拨中心,主要处理汽车、重型设备、钢材等货物。Pasir Panjang为专业汽车转运中心。

(3)积极培育港口物流链。

把港口发展与加工工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港口物流为工业提供专业、高效的物流服务,提升加工工业水平,进而又促进港口经营效益的提高。港口园区建设与吸引外资相结合,将一些临港土地和泊位提供给跨国公司作为专用中转基地使用,鼓励大跨国企业在港区建设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

(4)物流服务形式多样,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港务集团提供IT、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海运等多种增值服务,如为客户提供集装箱管理服务,利用自身的IT技术开发了虚拟仓库系统,帮助客户提高仓储的响应速度和减少费用,提升客户供应链效率。

新加坡港务有限公司同中国招商控股公司共同组建的一家物流企业, 取名招商新加坡港务有限物流网络公司。该公司提供全套物流服务, 从库场管理到配送,并且在中国各地组建了几个地区性配送中心, 包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天津和大连, 所有这些区域中心都通过客户信息技术系统进行管理。也特许提供遍及全国的货运服务, 并且借助公路和铁路的优势从事多式联运业务。公司利用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采用最新技术,以满足各跨国公司对原材料和制成品运输和配送的需要, 满足他们不同的物流要求。

国内港口

一、香港港

中国天然良港,远东的航运中心。北纬22°30′,东经114°20′,在珠江口外东侧,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香港地处我国与临近亚洲国家的要冲,既在珠三角入口,由位于经济增长骄人的亚洲太平洋周边的中心,可谓是占尽地利。香港港是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率的国际集装箱港口之一,也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目前有80多条国际班轮每周提供约500班集装箱班轮服务,连接香港港至世界各地500多个目的地。

与珠三角港口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

作为老牌枢纽港,香港港在技术、服务等许多方面仍具有很大优势,所以即使价格较高仍是一些货主的首选。

另外,香港政府准备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兴建香港港10号码头、物流园区、港珠澳大桥,促进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并进一步重视工业界,建立正式的对话渠道。还有专家则建议香港为自己重新定位,替流转于大中华地区及全球其他地区的环球供应链上的货物增值,并与珠三角地区实现优势互补。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船舶营运经验、先进而完善的船舶管理制度,拥有和控制着超过世界总运力6%的船队,而珠三角地区则拥有生产成本低、基础设施持续改进等优势,由此双方互补,规划一套接轨的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双赢,也可继续保持香港港的吸引力。同时,专家还建议业界进军内地西部市场,尤其是四川等高增长地区,吸引货物通过香港港出口。

二、大连港

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内,港阔水深,冬季不冻,万吨货轮畅通无阻。大连是哈大线的终点,以东北三省为经济腹地,是东北的门户,也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至2008年,大连港是次于香港,上海,深圳,高雄(中国台湾),青岛,天津,宁波,广州,厦门,基隆(中国台湾)的全国第十一大海港。

大连港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是正在兴起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环渤海和辽东半岛沿岸港口通往国外的最近点,是中转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的最有希望和最有条件的港口之一。其直接腹地包括整个东北三省,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中转腹地是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朝鲜、蒙古和俄罗斯6 个国家。在国内主要涉及环渤海地区,包括山东、河北、辽宁、天津、北京三省二市。大连港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位置,是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桥头堡。

大连港的发展目标是建设面向东北亚的国际中转型和腹地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国际航运中心。到2020 年,港口吞吐能力达3 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 500 万TEU,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枢纽港;全面提升以海、空港为核心,以口岸集疏运网络为主体,以航运、物流服务为支撑的航运中心功能。大连港的规划主要是规划两大港口区域:一是“一岛三湾”综合运输核心港区,称之为“保税国际物流港”,她将成为东北亚地区现代国际物流的重要枢纽;二是长兴岛临港工业港区,她将成为承接东北地区和世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两大港区分别位于黄海和渤海区域,功能互补,形成犄角之势,共同构筑起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产业集群。

第三篇:我省果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我省果树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河南农科院园艺所果树新品种试验场

王 鹏 王东升

一、发展情况

1.树种品种构成情况:一是杏树以金太阳和凯特两个品种为主,目前栽培面积较大,3年后将进入丰产期,预计鲜果将大量上市,所以生产单位应该考虑对杏果的加工问题,适量发展品质好的品种,不宜盲目大面积发展。二是桃的发展面积在扩大,但桃果老少皆宜,市场容量大,应加强栽培管理,以提高果实的品质来实现高收入高效益。三是早熟苹果销路好,价位高,已引起果农的重视,发展面积有所增加;晚熟品种则内部调整品种比例为主,新增面积不大。四是以晚熟黄金梨和早熟梨为主的优质梨市场行情看好,发展势头比较猛,生产中一定要注意加强管理,否则丰产并不等于丰收。五是以梨枣、雪枣等为主鲜食枣发展面积较大,且梨枣在我省缩果病较重,难以防治,面积不可过大;沾化冬枣品质好,各地正在积极引种栽植,目前面积不大。但鲜食枣的销量有限,生产者须考虑保鲜贮藏事宜。六是葡萄的发展,近几年以晚熟品种红提和黑提发展面积较大,平原地区不可盲目扩大面积,美人指刚刚开始发展,市场行情看好,但对晚熟品种,生产者一定要注意对葡萄的几大病害的防治问题,否则,虽然丰产但效益不一定理想。目前早熟品种的发展刚刚起步,市场前景很好。七是其它果树,如李子、石榴、柿子等也都在稳步发展之中,市场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2.发展方式情况 果树的发展方式主要分三种:一是政策性发展,如结合退耕还林政策,由上级统一调苗,然后分发下去,让农户栽植。这种方式一般只重形式,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往往落实比较差。二是果农自发性的发展。这种方式一般是一户或几户联合建园,因缺乏乡村统一组织,面积多则几十亩,少则一二亩,虽然建园比较下功夫,但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形成大市场,果品只能靠零售。三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比较适合果树生产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也分几种情况:第一种是以村委为单位注册公司,反租农民的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定树种品种栽植,统一供应所需生产资料,然后分户管理,果实由村委(即公司)统一组织冷藏、包装、销售,然后村委与农户按协议分成收入。这种形式比较好,易成功。第二种是公司承包土地,建园发展,但因为人力所限,管理往往比较粗放。第三种是村委统一规划,农户承包管理。这种方式参差不齐,有的户管理特别好,而有的则管理很差。笔者认为,建果园,不是种波菜,且不可盲目随意发展,一定要在发展方式上多动脑子,想好法子,再建

园发展。

3.栽培管理情况 栽培管理分四种情况:一是主动与科研大专院校结合,非常重视技术,严格按照科学方法栽培管理,生产者学技术的热情很高,对果树很重视,绝大部分取得了比较高的经济效益。二是马虎栽植,基本放任不管理,广种薄收,收益较低。三是想管好,但不懂技术,盲目管理,效益一般。请技术人员又不愿出技术费。四是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只重视抓产量,不重视抓品质,其结果是产量高,收益并不高。

二、市场情况

1.苹果:一是早熟苹果,品种如藤牧1号、美八等,销路比较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3—4

元,二是套袋优质晚熟苹果,品种主要是红富士,价格较高,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5元。三是次品果、烂果不但价低而且难销。

2.葡萄:一是套袋晚熟葡萄价格比较高。如美人指每公斤高达20元左右,大红球每公

斤8—10元,各种无核品种也售价较高。二是保护地半促成栽培的葡萄,品种有红双味、京秀、粉红亚都蜜等早熟葡萄,每公斤售价达10—12元。三是8月份成熟的葡萄,品种主要为巨峰,每公斤售价仅为1—2元。三是次品果、烂果几乎卖不出去。

3.桃:一是中晚熟品种,如松森、仓方早生、丰白、赤月、美香、国庆红等,每公斤售

价达3—4。二是极早熟品种,如优系早丰甜、五月火等,每公斤售价3—3.5元。三是6月中旬的桃,品种如雨花露、砂子早生等,因前些年栽培面积大,价格持续走低,每公斤售价仅为0.8—1.2元。

4.梨:一是砀山梨,栽培面积大,品质一般,价格持续下降,每公斤售价仅0.6—0.8元

左右。二是优质品种,如黄金梨、大果水晶梨、早红考蜜思等,新栽植的幼树大部分没有形成商品产量,仅有少量果品上市,价格特别高,每公斤售价达8—10元。

5.大枣:一是干枣价格比较稳定,多年来每公斤一直保持在8—10元。二是鲜果价格因

品种不同差异比较大,优质冬枣价格高达每公斤15—20元,一般品种每公斤1.5—2元。

6.其它小杂果类,如石榴、杏、柿子、核桃、李子等优良品种,其优质果品市场价格可达每公斤6-8元,市场行情也看好,销售量逐渐增加。

三、经验与教训

1.成功经验:苹果、桃、梨、葡萄、柿子、枣等,河南省内都有亩产值万元甚至几万元的成功典型,归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与科研等技术单位密切结合,非常重视技术,科学管理。这部分果园效益普遍比较

高,亩产值一般在3000—5000元之间,个别典型亩产值达几万元。

二是乡村领导高度重视,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真正想为农民办实事的。他们往往能够

对所属的土地进行统一调整,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总体管理水平比较高,效益也比较好。

三是个别果农特别钻研技术,主动与技术部门结合,取得了亩产值几万元的高效益。

2.失败教训 多年来,果树发展大起大落,成功见效益的果园面积并不大。若以每年发展100万亩的面积算,大约能够见效益的只占20%,而余下的80%不是几年后拔树,就是荒抚无人管理。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了政绩强迫性发展果树,农民思想工作没做好,农户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被迫在麦田里,挖两锨土将果苗草率浅埋,其结果是死一部分,没死的那部分也长得细瘦弱,次年也不管理,等检查过后即拔树。这是果树发展失败的一大原因。

第二,重栽轻管。下功夫种植上了果树,但后期放松管理,或干脆不管理,其结果是即

使是优良品种也结不出优质果实,效益很低,最终对果树失去信心而拔树。

第三,技术措施得不到落实。不少地方果农连基本的果树栽培技术也不懂,树长疯了,满树徒长大枝,每年开花而收不到果实,几年搞下来,投资不小,功夫不少,收益不大,末了拔树。

四、今后发展果树的几点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果树

无论以乡村为单位,还是公司个体户发展,首先要到几个大型果品市场进行现场调查,依据市场分析结果,再选择树种品种。调查时要客观全面,不能片面看待某种果品。有些品种价格很高,但市场份额占有率很低,大面积发展也许造成销售困难。而有些品种价格较低,但市场份额占有率较大,可考虑多发展。

2.以本地的自然条件为基础,选择树种、品种

要充分认识到河南省在全国的地理区位,弄清我们本省的优势和劣势,再做选择。具体

地讲,我省处在北方落叶果树适宜区的最南沿,应该认识到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另外我省交通位置处在全国的中心,南北东西调运极为便利。同样的品种,在我省的成熟期比河北、山东要早上市7—15天,比北京、东北、西北早上市20—30天。有利也有弊,那就是同样的品种,我省果实的品质比外省要差。那么我们就要抓住这一特点,抢占南方(即长江以南对北方果品需求量极大)的市场,在山东、河北等北方省份,同一种品种还未成熟时,以优质的果实推向市场。

3.以公司加农户,或以村镇为单位统一规划再承包给农户的方式,发展果树。

制约果树发展的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最大的原因即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组

织形式。目前农村土地分包给了各户,种植规划比较困难。而果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当

年种当年收的农作物和蔬菜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块地里,既有葡萄,又有苹果、桃等多种果树混栽,其后果是病虫交叉危害,管理不方便,果实难成大市场。所以要真正想靠发展果树发家致富,富裕一方,创建利用利民的政绩,乡、镇、村级的干部,务必在组织方式上狠下工夫,兼顾到集体和个人几方面的利益,充分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调动农民潜在的巨大潜能,走统一规划、统一树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这一条,只有这样,果树才能健康高效发展起来。

4.转变观念,高起点高标准发展果树

各地都在发展果树。今后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无情。所以发展果树的起点标准一定要高。

这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种品种要选择优良的。二是栽培技术措施方法要先进。如地膜

覆盖、套袋等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出真正无公害的果品,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5.技术做依托,专家做后盾,发展果树

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和轻视。从国家到各省都有专业果树科研机构,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

作。俗话说隔行不取利。大多数农民祖祖辈辈种植农作物,对果树其实不甚了解,又不愿花钱请技术人员,其结果是大多数以种植失败而造终。近些年来,农业科技发展很快,果树当然也不例外,新的修剪技术、病虫防治、化控物控等技术在果树发展中起到了很关健的作用。大部分生产者只注意引入新品种,而对新技术却不甚了解。果树栽培是很专业的一门科学技术,生产者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

6.设施果树栽培方兴未艾,前景光明。

包括大棚、日光温室、避雨栽培等设施,在果树栽培上的应用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如设施草莓、葡萄、杏、桃等,都有其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要注意,设施果树栽培对技术的要求更高更严。无技术者最好先学习再建植。

7.选择适合加工的树种品种,发展果树。

如柿子,可规模化发展,柿子醋市场前景很广阔。我省几家柿醋加工厂效益都比较好;

二是建立果汁加工生产的龙头企业,发展适宜制汁的桃、苹果、草莓、梨等品种。

电话:0371-5714024

第四篇:浅析我省农机化发展趋势和对策

浅析我省农机化发展趋势和对策

一、加快发展我省农机化的现实意义

???? 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增强抗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施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对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和更为迫切的要求。当前我省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还不高,结构不合理,机械化程度较低。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全局出发,须认真吸取国内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正确认识农机化的地位和作用,抓住当前“西部大开发”及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利时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发展我省农业机械化。

????

二、我省农机化发展现状考察

????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农机化快速发展,截止2006年底,全省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58.98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1466.34万千瓦;全省拖拉机保有量达到40.8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4万台,小型拖拉机38.45万台;农用运输车保有量达到47.59万辆;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271台。全省机引农具达到81.48万台。全省农机总作业量达到18.84亿标准亩,机耕面积达2224.63万亩,机播面积达1373.82万亩,机收面积达651.76万亩,耕地、播种、收获三个主要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43.57%、24.58%、11.66%。全省农机服务体系健全,农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农田灌溉、农业植保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已成为稳定发展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

????

????

(二)、影响制约我省农机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 l、农机服务功能脆弱。我省县、乡、村三级农机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但相当一部分农机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首先,服务功能不完善,不能全面地承担农机配件供应、油料供应、维修以及代办监理业务,尤其是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跟不上。其次,农机服务市场的开拓不足,稳定性不强。

????

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地方财政困难,支农资金补助给农机部门的份额逐年下降。

????

3、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机具的配套比低。我省的机具配备比为1:1.99,致使拖拉机综合利用率低,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平低。

????

4、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多年来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机技术推广,在农产品开发和商品化加工机械方面的推广应用还没有涉及,如马铃薯产品的加工,研究了十几年仍是淀粉、粉条和粉丝,在类似走麦当劳薯食品加工方面完全空白,使农产品资源优势无法变成商品优势。

????

5、机构隶属关系不明,职能部门运作困难。我省农机部门归口不一,政令不畅,农机服务功能减弱,影响了农机事业健康发展。

????

三、发展趋势

????随着“十一五”计划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施,我省农机化事业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又蕴育着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农机化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

(一)、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并行,在总量增长中调整结构,在结构调整中实现总量增长。我省农业与全国先进水平比较,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都还有很大差距。要缩小差距,由弱变强,实现又大又强,必须增加农机化投入。因此,农机化发展必然是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在结构调整中,农机产品市场和作业项目出现有进有退现象是正常的,发展过程就是矛盾运动、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过程,我们要看清方向,掌握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在有进有退的优化调整中健康发展。

????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农业机械结构不协调是我省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动力机械多,配套机具少;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粮食生产机械多,其他机械少。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业机械需求格局正在发生变化。预计今后一个时期,就主机而言,由于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农村运输需求强烈,农用运输车将继续保持发展态势,受政府政策扶持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大中型农业动力机械需求将稳步上升;就配套机具来说,与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各类机具成为新的增长亮点。同时,受利益驱动,随着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联合收割机、牧草、薯类、果菜等机具的市场前景将会进一步增加。农机化发展,逐步从数量型快速增长逐步走上数量平稳增长、质量稳步改善,结构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发展道路。

????

(二)、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各地主要农产品向生产过程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结合发展。即由生产环节机械化向生产过程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促进农业机械化上新的台阶。过程机械化与产业化结合发展,是农机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紧密联系的必然要求这一态势使甘肃大地上农业机械化显示出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特征,朝着发挥优势、注重效益、形成特色的方向发展。

????我省农机化受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传统项目农机化作业稳中有降,而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则深受农民欢迎,市场前景广阔。农机服务领域由在以种植业为主的同时向畜牧业、养殖业、水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延伸。根据我省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地方特色,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入,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上,推广应用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行走式节水灌溉、小麦、玉米联合收割、马铃薯、油料、小杂粮及根茎药材收获机械化技术;在牧草上,推广牧草播种、收获、打捆、作业机械化技术。在设施农业上,推广耕作、播种、采摘、卷帘等先进机械和设施。在园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也需要经济实用、物美价廉的先进适宜机械。

????

(三)、对农机产品的需求显示出要优质、可靠和多样化的态势、农民要求农机产品先进实用,可靠、安全。最气的就是该干活时故障多,甚至不安全。随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施。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发展,种植业机械化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草业发展,粮食作物机械化由小麦向玉米、大豆、马铃薯发展,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生态环境保护型和农业基础建设机械化项目。因此,对农机产品需求多样化已形成新的潮流,当前正在主攻农机化发展中的“瓶颈”技术和空白项目。需求多样化,给农机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扩大了发展空间和领域,也带来了难题。农机市场上已经出现需要的新产品求大于供,供不应求、无货、有钱待机的现象多样化的需求要有一定规模相应,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要跟上,才能得到发展。

????

(四)、政府管理部门正努力转变职能,加强指导、调控、监督和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正努力进行农机化市场建设、技术标准、质量认证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和法制建设,为农机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政策法规建设,认真贯彻《甘肃省农机管理条例》,尽快制定《条例》实施细则和争取政府出台发展农机化的优惠政策措施,规范行政管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保证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

????

(五)、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新阶段。既适应扩大内需,促进我省农机化发展的需要,又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积极参与国内竞争和国际合作交流。在新一轮全球经济转移浪潮中,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态势日趋明显,中国正成为亚太制造中心,成为“亚洲工厂”。与此趋势相适应,努力把中国物美价廉的农机产品和优质、高效的农机化服务推向国际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机市场,是我们为世界农业机械化发展做贡献的好机会。中国与世界在农机化方面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将全方位和深层次地展开,在竞争中求发展、求进步,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双赢”,中国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农机市场和农业机械生产基地,世界看好中国,中国走向世界已经成为新的时代潮流。西部大开发和应对入世挑战,农机化必将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要求。????

四、发展对策

????随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我省农业和农机化所面临的发展环境也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

(一)、更新观念,明确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我省农业和全国以及世界农业的关联度会明显增强,这必将给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要根据新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发展方向上,特别是短期来看,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大宗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为重点的发展思路显然值得重新审视和商榷。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加快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械的开发、研制和推广步伐,迅速提高优势产业的机械化水平。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次序来看,要从过去重产中,轻产后,只提供初级产品,转变为优先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化,通过精加工和深度加工进入国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再根据市场需求的数量和规模发展产中环节的机械化,建立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农业的弱势地位,则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大力提高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大宗农产品的机械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改善产品品质,增强我省农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

????

(二)、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与保护。一是大幅度增加农机化科技、教育投入,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农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农机经营者的素质。二是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尽快提高农机化对农业的支持能力。三是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农民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并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减轻农民发展农机化的负担,调动他们进行装备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应借鉴国际经验,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与补贴的重点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程建设应在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

(三)、发挥优势,对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农村和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把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和我省四个区域化布局结合起来,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区域,建立起规模、结构、布局合理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一是继续稳步发展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为粮食稳定增长和粮食安全服务。要由过去强调量的增加转变为在着重提高粮食品质上下功夫。在粮食生产产中环节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烘干、精深度加工、清选、包装等机械装备,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大力研制开发蔬菜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和特种经济作物生产精深加工机械,为外向型农业服务。三是积极推广有利于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机械设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四)、扩大开放,加大国内外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引进力度。积极争取国内外资金,特别是中央财政的支持。根据当地的产业布局对农业机械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有重点、有步骤地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要加大推广的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科技成果和技术装备改造我省的农业,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步伐。

????

(五)、强化服务,健全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为目标,培育和规范农机化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发挥好市场在农机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各类新型的农机服务组织,并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机服务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农机科技投入,建立健全基层农机科技服务网络,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起来不合算的事情,为农民和农机经营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农机科技服务。农机跨区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机经营服务新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市场在配置和调节农机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有利于提高农机效益,减少重复购置,推动农机服务向社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应该在认真总结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扩大项目,丰富内容,拓宽范围,走出一条农机社会化服务新路子。????

(六)、适时进行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经营。始于1980年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我省的农村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本质上仍属小农家庭经营方式,已越来越显示出弊端。由于农户家庭经营耕地规模过小,大大阻碍了机械化的规模作业,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受到限制;由于耕地规模影响了农业资本的投人,我国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有可能变成活劳动投入成本过高的劣势,使降低农产品成本受到限制;由于现行体制没有配套的土地流转制度,不利于土地向技术能手转移,使提高土地产出率受到限制。因此,适时对现行的农业经营体制进行改革,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增强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就有可能利用现代化的要素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就有可能实现土地、劳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农田标准化、作业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农艺规范化、生产专业化、管理科学化。这是彻底改变落后局面,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浦江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和对策研究

浦江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和对策研究

 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我县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研究制定符合我县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和经济发展现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对推动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

(一)、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和主要分布

目前,我县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光机电等领域。目前,全县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市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县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中科院金华科技园骨干企业3家;省专利示范企业1家,市专利示范企业3家;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已成为我县规模以上企业,大多已成为重点骨干企业。如浙江三九邦而康药业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浙江九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永在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力霸皇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星纤维有限公司,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都已发展成为产值超亿元的大中型企业。

1、在生物医药领域,主要以浙江三九邦而康药业有限公司和浦江亚太生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产医药和生物原料的企业。2002年,浙江三九邦而康药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浦江亚太生化有限公司成为我县首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

2、在化工领域,主要以浙江永在化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产油墨的企业。2000年该公司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该公司在全国油墨行业排行第七位。

3、在电子信息领域,主要以浦江光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捷仕达(中国)有限公司、浦江诚兴电子电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产电子仪器、电子冷温箱、电子工艺品为主要产品的企业。2000年,浦江光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金华市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该公司又被认定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4年,捷仕达(中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金华市高新技术企业,浦江诚兴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金华市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

4、在光机电领域,主要以浙江力霸皇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浦江县恒泰电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产电瓶助动车、自行车、矿用开关等产品的企业,2003年、2004年力霸皇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恒泰电器有限公司分别被认定为金华市高新技术企业。

5、在新材料领域,主要以浦江亚盛磁电有限公司、浙江亚星纤维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生产磁性材料、纤维材料的企业。2003年,浦江亚盛磁电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浙江亚星纤维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金华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6、在水晶、制锁、绗缝等传统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水晶行业内雕新技术的应用与生产水钻技术的引进,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制锁行业数控技术的应用,其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绗缝业电脑三维制图技术的应用,其新产品不断开发。运用高新技术正在逐步改造和提

升传统产业。

(二)、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我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步晚,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已成为浦江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

1、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加快。2003年,浙江三九医药研究所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04年浙江永在树脂油墨研发中心、浦江现代水晶研发中心、浦江恒泰自动化研究所、浦江亚盛磁性材料研发中心被认定为金华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03—2004年还组建了“浦江化工研究所”、“浦江江南机械设计研究所”、“浦江奥克电子技术研究所”、“浦江亚太生物工程研究所”、“浦江力霸皇机电研究所”、“浦江天隆水晶科技研发中心”、“浙江百炼集团氟化工研究所”、“浦江伯虎防滑链研究所”、“浦江金垒锁具研究所”、“浦江科浦水晶工程技术研究所”、“浦江嗒嗒乐运动器械研发中心”、“浦江安圣蓄电池研究所”等12家县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这些省、市、县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我县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高新技术产品和省级新产品开发力度逐步加大。2003年,浙江三九邦尔康药业有限公司的“注射用丝裂霉素”被认定为我县第一只省高新技术产品。2004年,浙江永在化工有限公司的“醇溶性聚酰胺树脂”、浦江亚盛磁电有限公司的“彩色显像管用软磁铁氧体磁体”相继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同年,我县工业产品“UV光固化油墨”、“BKD—630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QJZ—400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FKNS轿车防滑链”、“肝素钠”、“聚四氟乙烯改良填充特种耐高低温密封圈”被认定为金华市高新技术产品。另外还有“PBG—10A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1”、“QJ2—4×450/1140S矿用隔爆型多功能真空磁力起动器”、“RQB—1全数字隔爆型矿用交流电动机软起动器”、“聚四氟乙烯废料再生产特种改良耐高温密封圈”、“软性扁平排线(FFC)”、“醇溶性纸张凹凸油墨”、“电子冷温箱”、“银杏酮酯滴丸”、“TKY钢壳电脑变形锁具系列630、730、920的开发”等11个产品被列为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目前,我县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15只,省级新产品15只。我县产品开发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成为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代表。

(三)、影响我县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县高新技术产业近几年得到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的周边县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1、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不明显。我县的绗缝、水晶、挂锁、服装等四大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不高,生产设备简陋。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光机一体化、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与传统产业结构比例倒差大。

2、科技人才严重缺乏。由于我县的几大主导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受其影响,我县的科技人才总量先天不足,一些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主要依靠外聘。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中专毕业生去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低,更导致企业科技人才的缺乏。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县的科技力量相对薄弱,高职称科技人员

偏少,在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意识不强,企业的科研投入少,主要靠购买专利、引进技术开发新产品。企业的科研活动就是设备引进、技术引进、产品引进的工业生产活动,这就导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或底气不足。

4、政策措施滞后。当前,我县发展高新技术主要依靠引进项目,但我县在这方面的扶持政策力度很小。在高新产品的开发方面,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严重滞后,远远落后于周边县市。

二、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发展思路

根据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走“引进、创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1、加强科技合作、引进科技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是首要任务。要致力于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把握好企业二次创业中的定位,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依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建立一批共建载体、研究所、及博士后工作站等,引进设备、引进技术,不断开发具有高新技术的产品,推动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把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高新技术。

2、整合现有科技资源进行源头创新。提高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思想认识,转变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我县的企业大多是传统产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难以为继,在科学发展中难以为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难以为继。要充分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对现有产业进行源头创新、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技术人员进行二次创新,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改造传统产品,提升传统产品的档次,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

3、推进产业化。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把我县的经济发展融入到长三角地区经济圈内。

(二)、发展重点

1、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研究开发以集成电路设计、生产为代表的微电子在高新技术领域和传统产业中的应用。

2、生物医药产业:主要研究开发基因工程多肽及基因治疗药物、重大疾病防治药物、生物医药材料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以及以医学信息技术及远程医疗等为重点的医药新技术。

3、化工产业:主要研究开发新型化工、环保产品。

4、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主要研究开发数控化装备、新型传感器、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全开放分布式控制系统智能仪表等为重点的数字化制造装备。

5、新材料产业:主要研究开发磁性、电子材料生产为重点的电子信息材料,以特种复合纤维、涤纶丝、复合超细短纤维为重点的特种材料开发应用。

(三)、战略目标

1、到2010年,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5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县级以上科技型

中小企业总数达到50家,其中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市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县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农业科技也有较快发展。到2010年拥有市级以上科技型农业企业10家,其中省科技型农业企业2家、市科技型农业企业8家。

2、到2010年,我县科技成果转化的比例达到50%,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得到广泛应用。2005—2010年计划新立科研项目500项,获科技成果100项,获各级科技技术奖100项。

3、到2010年,我县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全县科技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总数达到50家以上,其中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5家,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5家,县级科技研发中心30家;包括科技孵化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在内的科技中介机构总数达到10家。2005年—2010年计划开发专利800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200项以上。开发省、市高新技术产品30只,省级新产品50只。在农业科技方面,新建立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科研基地3个,开发有机绿色农产品10只。

4、到2010年,全县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15家,其中省级制造业信息化企业达到5家。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扩大,达到每万人中人才总量800人,总数达到30000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高新企业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0%以上。

三、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从2005年起,每年从县财政科技经费中安排一定的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补助、奖励,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对列入国家、省级的高新技术科研项目,给予资金配套,支持科研项目实施;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或引进先进技术,其技术开发费按一定比例由县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给予补助,促进我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进一步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充分运用现有企业创新平台,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科技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发挥科技人才和本地土专家的专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积极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科研开发、人才培养、技术支撑、信息交流和融资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三是通过政府牵头、企业参与、中介机构组织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浦江科技创业中心,有效地承担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各种技术引进、成果转让、投融资咨询等技术服务功能,引导一批中小企业投资高新技术项目,跨行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进一步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加强对现有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腾笼换鸟”,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第一增长点,鼓励一批已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向高新技术领域挺进。三是“腾手接橄榄”,在相对巩固原有的产业上,腾出一只手引进高新技术,增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意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县的传统产业普遍具有工艺技术落后、档次低、市场竞争力弱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设计、生产、营销和管理水平;引进、开发数控技

术、自动化技术以及数字化制造、网络制造等先进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快新材料、新工艺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重点在水晶行业,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水晶新产品;在挂锁行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技术水平,开发异型锁、智能锁、数控锁等新一代锁具;在绗缝行业,重点运用现有科技信息化技术转变原有的手工操作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建立绗缝业综合科技服务平台。

5、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全面实施“种子工程”。重点选育、引进、开发、推广粮食、果蔬、畜禽、名特优水产品等优质高产新品种,使主要农作物和畜禽、水产的良种覆盖率有全面的提高。二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围绕我县农业特色产品和主导产品,大力开展粮、油、果、蔬、茶、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的研究,开发农产品专储、专运、冷藏运销技术,精深加工和活性物质的提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健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息服务网络。组建国家863重大专项浦江蔬菜新品种中试基地,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把先进的适用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浦江县科学技术局 吴振荣 张成璋 何文标 张霞燕

下载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浅谈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浅谈我省果树发展战略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市场需求论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从市场需求论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 作者:李曦 李燚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8期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毕业生......

    吴江市果树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范文

    吴江市果树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 作者:段志伟沈耀明胡福荣 (吴江市林业指导站) 吴江市林学会摘要:通过分析吴江市现有果树生产、经营上存在的优良品种......

    从国家发展战略看信息化建设

    从国家发展战略看信息化建设从全球视野看,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需求,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信息化则为经济全球......

    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报告3

    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报告(三) 五、想法设法,提高我省人力资本积累水平1、尽可能地稳定中小企业的职工队伍。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递延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只有将职工置于一个相......

    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报告1

    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报告(一)编者按:最近,我们对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我省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报 告》。由于《报告》篇幅较长,拟分三期发表,供有关......

    我省社区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我省社区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陈新祥 徐昌洪 2010年第10期 ——社会建设 一近年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有关精神,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

    黑龙江省旅游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从全球范围看,旅游业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旅游业开始具有一定的规模。60年代,旅游业加快了发展速度,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中国的旅游业开始于19......

    培训总结从市场需求到产品规划5则范文

    从市场需求到产品规划培训总结 首先,由衷感谢公司提供这次从市场需求到产品规划的外训机会。根据公司组织战略规划,我们要从项目订制开发向产品化转型,为了达到我们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