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空间与途径
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空间与途径
社会工作能够在农村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农村扶贫没有脱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政策的影响。克服扶贫政策的缺陷与不足,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修正与弥合扶贫政策不足、提升扶贫对象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反贫困政策措施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政府所采取的扶贫政策和实施的扶贫措施对于缓解我国农村贫困状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就巨大。但是,从扶贫的实际效果看,现行的农村扶贫政策和措施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现行扶贫政策目标不清。现行扶贫政策是为了维持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还是要促使其摆脱贫困状况?如果仅仅局限于维持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会不会形成一个永久性的贫困层? 2 现行扶贫政策缺乏系统设计。现行扶贫政策缺乏系统设计,往往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疲于应付。实际上是“救火”政策,哪里起火,就应付哪里,没有长远的目标和周密的考虑。贫困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它将长期存在。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化,贫困人口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因此,应系统地考虑和设计扶贫的长期政策,避免政策的短视。现行政策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督。农村“五保户”的确定缺少科学的方法、可操作性差。往往很多应该得到救助的人,却没有救助,生活十分凄惨。单一的政府扶贫模式,不仅给政府增加了沉重负担,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忽视广泛的社会服务和人力资本投资。没有向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卫生保健、供水设施、教育设施及广泛的适用技术培训;农业中的中介服务机构严重缺乏;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缺乏专业工作方法和职业扶贫队伍。
因此,现行扶贫政策需要改革,在扶贫过程中亟需导入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是以一定的价值理念和科学精神为指导,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现代社会工作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创新管理体制、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服务、促进人与社会发展。社会工作在反贫困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工作为反贫困提供了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为扶贫提供了“优势视角”。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受助者之所以身陷困难,是因为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其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帮助受助对象最重要的是赋权——发挥潜能、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助人自助。这是“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为扶贫提供了专业的方法与技术。运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的方法,运用个案辅导、团体技巧、社区资源调动、咨询、培训等多种介入方式与技巧,了解贫困者的困境,评估他们的需求,培育、挖掘和提升贫困者的能力,协助他们走出困境,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介入空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社会工作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社会工作将凭借着专业优势,利用专业视角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洞察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发展有效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专业技能,介入社会生活,开展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新农村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的专业贡献。从起源看,反贫困是社会工作的起点。早期的社会工作是在慈善救济活动中表现出萌芽形式,并随着救助活动的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最终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成为一个职业、一项专业、一门学科。
2从理念看,反贫困蕴含着社会工作的价值。“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很好地说明了反贫困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中的地位。系统的扶贫工程需要一支专业的扶贫队伍。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对人的价值、能力和潜力的肯定,强调助人自助。这种工作理念与现阶段农村开发式扶贫模式不谋而合。反贫困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事实证明,各种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等在整合、调动扶贫资源方面的确具有灵活性和可行性。而社会工作能较好地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村民自治、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的解决,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专门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工作可以作为政府和农民间的中介。
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中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介入途径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社会工作者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重视对农村贫困群体生存状态和需求的了解,以解决贫困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切入点,切实帮助解决贫困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搭建社会工作介入平台。应注重发展社区内部扶贫的动力,发挥社区在扶贫中的自我传递、复制、整合和推动作用,使扶贫成为增强社会资本的过程,使之真正承担行为主体的作用。重视贫困者的能力建设。社会工作者要重视人的能力建设,通过增加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能力,帮助个人、群体及社区获得更好的发展。要注重对受助者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受助者调节心态,调整行为,适应社会环境。要积极培育贫困者的社会资本,推动贫困居民的自助组织的发展,加强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为贫困者脱贫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促进贫困者的社会参与。要促进贫困者的社会参与,提高其参与能力,鼓励其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增强其在脱贫工作中的主动性。要充分意识到扶贫并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而是政府、贫困者以及非贫困者之间的互动行为。贫困者也不只是被动接受援助的客体,他本身也是扶贫的行动主体之一。经验表明,在扶贫工作中,重视贫困者的参与会取得更好的扶贫效果 运用专业理念和方法提供服务。贫困者面临的问题有时是十分复杂的,需要接受专业化的辅导。而贫困者本身的自卑与宿命心态,使之求助意愿较低,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想方设法主动接触贫困者,一方面,对其说明接受专业人员帮助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工作的助人性质和程序。另一方面,也要向他们说明其所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所处的状况以及应该努力的方向,引导他们走向自助和自立 社会工作者可以积极应聘“村官”。协调农村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帮助政府制定适宜的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
五、社会工作在我国农村反贫困中的实践
为了探索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模式,回应“三农”问题,从2001年3月开始,借助基金会的支持,在云南省师宗县人民政府的协助下,香港理工大学和云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选择滇东北少数民族行政村绿寨作为项目点,并推动了名为“探索中国农村社区发展的能力建设模式——以云南为例”的行动研究计划。
经过多年的实践活动,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后,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是当下中国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的范式转向(paradigm shift),因为它既突破了传统“问题为本”的扶贫模式,也超越了“缺乏视角”和“工作者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
首先,不同于“问题为本”的扶贫模式,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尝试在“城乡合作”和“公平贸易”的平台上,建立多方参与、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关系,透过资产建立和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主人翁精神)和潜能(聪明才智),从而实现城乡居民的互惠互利和城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不同于“问题为本”和“工作者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反对将农民问题化及彼此割裂的介入方法(划分为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方法),强调以农村可持续生计和农民能力建设为主线,从个人、群体、社区、社会政策等多层面整合地思考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透过社会分析(可持续生计)和优势视角确定的奋斗目标成为介入的唯一主线,围绕目标,工作者要有足够的敏感,当意识到应该从社区层面介入时,就动员社区、举办社区活动、开展社区教育等;当意识到应该从小组层面分享和交流时,就及时开小组,推动小组动力形成,使组员在互动中成长起来;当意识到应该跟进个人,交流谈心时,就不失时机地开展个案工作。这就是方法整合的农村社会工作介入。
云南的“绿寨行动”为我们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从实践上解决了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的空间和途径问题。
第二篇: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反贫困实践的空间与途径
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反贫困实践的空间与途径
关键词 社会工作;扶贫;介入空间;介入途径
摘要 社会工作能够在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扶贫没有脱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政策的影响。克服扶贫政策的缺陷与不足,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修正与弥合扶贫政策不足、提升扶贫对象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社会工作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社会工作在扶贫领域的介入空间与介入途径。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2826(2009)06-0022-05
一、现阶段我国扶贫政策和措施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政府所采取的扶贫政策和实施的扶贫措施对于缓解我国贫困状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就巨大。但是,从扶贫的实际效果看,现行的扶贫政策和措施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 现行扶贫政策目标不清。现行扶贫政策是为了维持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还是要促使其摆脱贫困状况?如果仅仅局限于维持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会不会形成一个永久性的贫困层?这种可能在扶贫政策不明晰的情况下是明显存在的。扶贫不仅应重视资源的提供,更应该强调能力的提升、社会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明确扶贫的目标,协调经济救助与能力提升两者的关系,将扶贫重点转到能力建设方面,重视贫困者的赋权、社会资本和个人资产建设,从救济型扶贫转为发展型扶贫,这应该是扶贫的目标所在。现行扶贫政策缺乏系统设计。现行扶贫政策缺乏系统设计,往往是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疲于应付。在国有企业市场化的过程中,部分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职工生活受到影响,政府就要求开展“送温暖”活动,并动员工会系统帮助困难职工,或者要求银行增加贷款帮助困难企业度过难关,或者要求企业发掘潜力解决自身的问题。当企业困难表现出持续性而不得不走向裁员时,政府意识到完善失业保险的重要性,出台“再就业工程”和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政策。当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无法落实时,政府才一再推进“两个确保”。当这些政策都不能奏效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才受到高度重视。从这种意义上说,现行的扶贫政策实际上是“救火”政策,哪里起火,就应付哪里,没有长远的目标和周密的考虑。
贫困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它将长期存在。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化,贫困人口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因此,应系统地考虑和设计扶贫的长期政策,避免政策的短视。现行扶贫政策之间的衔接性较差。通常在谈到居民的生活保障时,人们会提到“四条保障线”,即职工最低工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制度设计者的逻辑,最低生活保障是最后一张安全网,也是最低层次的保障。事实上,由于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特殊情况,前面三条线并不能真正落实,拿不到或拿不全最低工资、下岗生活费或失业救济金的人很多。这些人在民政部门的低保工作中,又往往被“视同”拿到了相关收入而不予保障,结果是在重重安全网中“漏网”了。社会政策彼此之间都应是相互联系的,应注意各个政策之间的衔接性。
因此,现行扶贫政策需要改革,在扶贫过程中亟需导入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在扶贫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是以一定的价值理念和科学精神为指导,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现代社会工作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创新管理体制、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服务、促进人与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工作把实现社会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注重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并通过专业服务实现社会公正。从政策层面看,社会工作通过服务、宣传、影响社会政策等方式帮助弱势群体,争取和维护其合法权益。社会政策遵循一定的程序,动员、利用、分配各种社会资源,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合理有效地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社会工作通过社会财富的第二次分配,对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现象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它特别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重点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需求。从实践层面看,社会工作已经发展出一套专门的技术与方法,帮助人们发展内在潜力,运用外在资源去面对困难,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社会工作通过专业的方法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社会成员获得社会资源;帮助社会成员建立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支持网络;帮助社会成员开发潜能,提高个人的能力。社会工作平等、尊重、助人自助、和谐互动的专业理念,助人、救难、解困、发展的专业功能,对于保障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正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在扶贫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工作为扶贫提供了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活动,这种专业化的服务活动是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这种助人活动是建立在利他主义等价值基础之上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价值为本位的专业。作为社会工作的灵魂,价值贯穿于社会工作的始终。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助人自助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助人的工作中,协助案主解脱困境与发展自我的能力,使其在离开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后,也能够解决或避免类似其之前遇到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使案主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适应环境。
社会工作助人的过程,绝不是单方面地施惠于人,更不是扮演救世主的角色,社会工作者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一旦这种潜能得到发挥,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帮助案主在困境和无助中,了解自己的真实处境,引导他们用一种客观、正确、健康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处境,引发他们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来解决问题。社会工作的整个过程是以助人开始,以受助者自助结束,因而社会工作过程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社会工作为扶贫提供了“优势视角”。一般认为,贫困是因为社会或自身的某些原因导致的,因此,我们帮助对象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帮助受助者解决问题。这是“问题视角”。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受助者之所以身陷困难,是因为其潜能没有充分发挥,其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帮助受助对象最重要的是赋权――发挥潜能、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助人自助。这是“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不但致力于解决人们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且致力于促进人的发展。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充分尊重那些陷入困境中的人们的自主与自决,尊重受助者的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权力。社会工作还充分调动受助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要为受助者救难、解困,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孙雪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致使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参与城市建设,逐渐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城市,一方面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有效推动了城市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农民工子女(亦称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非常突出。教育是一个人走向社会化、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儿童、青少年阶段的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正因如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描述和解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形成机制,寻找解决该问题的策略和措施。如何认识和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一直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关注和探索的焦点问题。社会工作是一门强调实践与应用的学科,儿童社会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两大专业领域,这两大领域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另外,从社会工作专业的分析视角出发,本人认为:留守儿童是一个应该被关注和关爱的群体,但关注不能误读,关爱更孕育着理解。正确的认识和感悟是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一切干预活动的基础,也是本文研究和探索该问题的出发点。本文选取人参之乡——吉林省抚松县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剖析出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从优势视角出发,利用增能理论作指导,运用叙事治疗方法和技巧,寻找解决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介入措施,以期推动该问题的顺利解决。另外,对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探索也是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有效尝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说:“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走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之路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本土化则是其职业化、专业化的必经之路[1]。”而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 社会化 社会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69.5 【目录】:
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11
一、绪论11-15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二)研究方法13-14
(三)研究思路14-15
二、文献综述15-19
(一)国内研究现状15-17
(二)国外研究现状17-19
三、参乡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9-23
(一)参乡基本状况19-20 1.地理环境19 2.经济现实背景19-20
(二)参乡留守儿童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20-21
(三)参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21-23
四、参乡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综合调查23-38
(一)家庭环境下的参乡留守儿童教育23-33 1.参乡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23-26 2.参乡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析26-30 3.参乡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分析30-33
(二)学校教育下的参乡留守儿童33-35
(三)社区环境下的参乡留守儿童教育35-38
五、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介入38-45
(一)介入中应用的理论及治疗方法38-41 1.基于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方法38-40 2.增能理论的指导40-41 3.叙事治疗法41
(二)实施运用以及反思41-45 1.增能的实施及运用41-42 2.叙事疗法和优势视角的结合运用42-45
六、实践操作模式的选择45-47
(一)学校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工作者及留守儿童家长的联合45
(二)政府、社区工作者与社会力量的结合45-46
(三)“社工+助工+义工”的联动服务46-47 结语47-48 注释48-50 参考文献50-51 导师及作者简介51-52 后记52-53 附录53-55
第四篇:汶川地震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浅议汶川大地震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韦克难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74)
【摘要】社会工作使解救危难的服务工作,在地震这样的大灾难中,社会工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主要包括应急救助服务和灾后重建服务这两个方面。尤其是灾后重建服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在灾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规划、社区持续性的服务、社区人居环境重建、社区生活秩序的恢复、社区自我能力建设、社区经济秩序的恢复等方面大显身手。
【关键词】灾害 灾后重建 抗震救灾 社会工作的介入
一、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的必要性
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受灾的灾民处于危难或各种困难之中。危难是一个人因身体受损、经济破产等原因而危及自身生存的状态。如战争中受伤、意外伤害、经济破产、精神崩溃等都能使当事人陷入危险境地而不能自拔,需要他人求援。同时在现实中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遇到诸多困难,其中有些困难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它们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困难,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在通常情况下,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或家人亲戚、朋友、邻居等自然支持体系解决这些困难。但有很多困难是个人难以克服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给予帮助。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
〔2〕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业职业活动。社会工作的主〔1〕要功能在微观上是帮助那些遇到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的群体,解救危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在宏观上是解决社会问题,修复社会的机制,促进社会公正。灾害对于灾民而言,无疑是难于克服的困难;对社会而言,也就成为社会问题。从外在表现来看,社会工作者救人于危难,从救护战场伤员到救援难民,从救助灾民到挽救吸毒者,都需要社会工作者。而且从国际、港澳台经验来看,社会工作介入危机事件,介入救灾救济工作,符合社会工作的理念,也是国际救灾工作的惯例,如在台湾“921”地震、美国“911”恐怖袭击、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灾害、南太平洋海啸灾难等重大突发灾难中,都有社会工作组织、社工人员的介入。
因此,当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社会工作者理应介入。从社会工作行业发展来看,社会工作介入这次抗震救灾既符合党和国家强调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又有利于彰显专业的力量,有利于社会工作解救危难、助人自助价值理念的实现。从社会工 作发展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种国家重大事件当中发挥作用,这对党和政府处理这种突发事件也可以提供应有的专业帮助。社会工作者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很多方面可以介入抗震救灾。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应急救助服务和灾后重建服务这两个方面。
二、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者在灾害发生后,要作的工作有很多,但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应急救助服务和灾后重建服务这两个方面。
社会工作者在灾害应急救助领域承担的社会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工作者联络、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抗震救灾。社会工作者应该在灾害发生后,最先到灾难现场。在地震发生当天,我们很多社会工作者通过互联网向志愿者NGO、车友会、野外俱乐部等发布信息,呼吁大家立即奔赴灾区。例如西南财经大学在社会工作者参与下,在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的组织下,广泛征召志愿者,每天都有上百的志愿者有组织地奔赴灾区,先后到都江堰市、彭州市、郫县、绵阳市、绵竹市、成都市青羊区等地的灾区安置点、医院、机场、救济站等进行物资搬运及分发、帮助寻亲、护理伤残等服务,组织志愿者前往灾区支援超过6000人次。在此期间,社会工作者还培训了学校的志愿者,并编写了志愿者手册、灾后相关政策咨询资料汇编等,供志愿者与灾民使用。针对志愿者在服务中出现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专门设计了问卷,并作了随机抽样调查。社会工作者在此扮演的是支持的角色、资源整合的角色,支持主要是人力支持。
第二,社会工作者协助政府组织转移受灾群众。当群众遭遇地震、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房屋倒塌或者居住场所面临较大人员伤亡风险时,必须要紧急撤离受威胁群众。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政府部门承担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准确评估受灾群众紧急转移需求,确定需紧急转移的受灾对象;二是根据应急预案,制定具体的紧急转移工作方案,与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协调配合,解决紧急转移所需的人力、物力、转移工具等资源,选择最佳的安置场所和转移路线;三是针对转移安置工作中的重点对象和难点,通过采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手段,对受灾对象开展说服教育,促其有组织转移;四是组织人员转移受灾对象,搭建临时避难所;五是在转移安置期间,对受灾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服务,建立和谐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社会工作者在此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资源整合的角色。
第三,评估灾民的应急生活需求。地震后,很多灾民一无所有。社会工作者应该及时调查灾民的生活需求,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要根据灾民的动态情况,不断地调整灾民的需求调查。社会工作者在此扮演的是支持的角色、调查者的角色。第四,社会工作者协助政府妥善安排灾民基本生活。做好灾后临时安置、资源协调等事项。当人们正常的生活场所遭到破坏,生活物资遭遇较大损失,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遇到困难时,社会工作人员应当协助政府部门,统筹安排好社会救助生活物资,解决好灾民的吃饭、穿衣、住宿、饮水、医疗等基本生活问题。社会工作人员必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评估灾民的应急生活物资需求;二是与政府、民间组织协调,或者开展民间募捐,筹集应急生活物资。例如西南财经大学在震后第二天通过校内行政系统募集灾区所需的物品、资金,同时组织志愿者在校内外公开紧急募集衣物、被褥,募集的物品、资金在陆续的十几天中每天被分别送往灾区和西南财经大学绵阳校区——天府学院,在天府学院安置了800人灾民;三是编制救助方案,组织开展生活物资发放;四是组织开展医疗救助服务。五是组织志愿者帮助灾民。这次地震后,当灾区大量中小学校校舍被毁,无法正常进行教学时,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者积极倡议和争取学校成立爱心学校和安置灾民。学校领导迅速采取行动,专门腾出研究生住的宿舍和教学楼供灾区学生使用,学校还专门划出一个食堂供灾区学生就餐。从2008年5月17日开始,爱心学校共接纳了灾区学生1200多名。社会工作者在此扮演的仍然是支持的角色,但主要是物品支持、财力支持角色。
第五,社会工作者对灾区学生和群众提供心理辅导。汶川大地震受灾情况空前严重,给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心灵造成重大伤害,而且不少身在外地的川籍人员以及通过媒体获悉灾情的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因此对这些遭受心理创伤的人进行“心理-社会救援”就非常重要,如何发挥社会工作及有关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心理-社会救援”是灾后重建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例如西南财经大学在社会工作者边慧敏教授的建议和组织下,利用心理咨询中心和职工心理健康中心20多名专业教师,以及社会工作者和部分有较好心理学知识的学生志愿者(多为研究生)专门在爱心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对灾区学生提供了心理援助、悲伤辅导、情绪安抚等服务。5月19日,随着大批灾区学生进入“爱心学校”,学校迅速对师生进行随机调查和了解情况,主要包括亲友的情况、学习情况和现阶段的主要需求等。在调查基础上,学校制定了《西南财经大学灾区爱心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方案》,包括工作心理辅导的类别、心理辅导师资配备、心理辅导活动开展计划、工作时间表等;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任职条件和选拔程序》、《心理辅导师资培训方案》、《爱心学校师生个人信息采访及心理协助暂行规定》、《爱心学校个体辅导知情同意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随后,学校社会工作者和心理辅导教师对“爱心学校”的学生多次进行团体和个别心理辅导。同时,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者还接受了香港圣公会组织的危机事故压力管理培训,以及由香港理工大学阮曾媛琪教授等人主持的、香港小童群益会协助的“如何推行以游戏为主导之儿童署期活动”的课程培训。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者接受这些培训后,都很快将这些培训内容、方法应用到对灾区学生、灾民的服务活动中。学校社会工作者和部分心理咨询教师、学生志愿者还多次专门到绵竹市体育中心灾民救济站、青羊区西郊体育场灾民救济站为灾区群众开展心理援助、压力管理、悲伤辅导、情绪安抚等服务。在这里,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资源整合的角色、服务提供的角色、个案管理的角色。
第六,社会工作者协助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灾害应急救助期间,原有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很多灾民在短时间内找不到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这时,社会工作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灾民情绪稳定、保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具体工作包括:一是对遭遇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受灾对象开展个别帮助,帮其渡过难关;二是组织策划一些专题活动,例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引导和抚慰灾区社会情绪;三是制定一些管理措施,配合公安部门组织治安保卫人员,帮助稳定社会秩序,进行财产损失登记。在这里,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资源争取者角色、管理者的角色。
灾后重建是一个想当长的时期。在现有的灾害恢复重建工作管理体制下,可以在灾后重建领域引入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将有更多的用武之处。灾后受创的个人、家庭及小区均需长期的心理重建、生活重建和小区重建,以社会工作传统的个案、团体和小区三大工作方法切入,以增强案主的复原力为出发点,逐步协助个人及家庭重新自立,进而协助小区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之重整,是社会工作投入灾区重建工作的方向、重点和策略。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协调社区人居环境的恢复重建,参与监督管理社区重建工程建设进展,加快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能力。
社会工作者在灾后重建领域承担的社会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灾后重建的需求进行评估。灾后,政府会有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工作,包括住房建设、生活救助以及其他方面的救助。这就需要一个对当地需求以及意愿进行评估,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政府提供这样的服务,对受灾地区的群众安抚工作需求、需要的专家力量、社会力量、物资投入和分配等问题做初步的评估,向政府提供有效数据,增强救援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第二,社会工作者参与灾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整体部署与设计规划。这些设计规划包括社区发展的目标、社区的结构与功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等。灾后社区规划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社区服务、社区保障、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体育、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组织、社区社会工作、社区自治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的要素。从时期上看,社区规划一般可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短期规划一般 为1~2年,中期规划一般为3~5年,5年以上为长期规划,从层次上看,社区规划又可分为 指导社区全面发展的总 体性规划,以及社区的专项发展计划。
第三,社会工作者提供多种持续性的服务,在灾区建立各种家庭、小组支持中心,针对低收入户、单亲家庭、残疾人士家庭、青少年、老年人、妇女等对象提供各种服务。政府则采取项目委托方式,以个别方案委托各社会工作机构提供服务。
第四,组织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社区人居环境重建包括居民住房、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等方面。其中,居民住房、生命线工程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社会工作者主要承担辅助管理作用,而公共设施的重建则主要依靠社区自身,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学校、公园等公共设施重建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方面主要承担三个方面的职能:一是评估社区房屋、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的重建需求;二是组织受灾群众参与恢复重建活动,征集受灾群众意见,向地方政府提出社区重建规划建议;三是协助地方政府监督管理重建工程建设进展。
第五,组织开展社区能力建设和灾民增能活动。地震后,灾民往往有无力感,社区建设的能力也大为下降。社会工作者通过各种社区教育及其小组活动,教育灾区居民,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力量能够自立更生、重建家园。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潜力的,通过努力,我们的能力是可以增强。同时,通过对社区组织中的人员开展培训,可以使社区组织(NGO)能力增强,有利于他们尽快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组织能力。
第六,社会工作者参与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在遭受地震灾害后,社区原有的社会秩序会遭到部分或者全部破坏,社会生活秩序恢复是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政府部门承担的工作内容有:一是协助政府重建社区社会管理组织系统,包括组织居委会(村委会)、居民小组(村民小组)、社区治安联防队等;二是协助政府重建社区的医疗、教学、文化娱乐、基本生活物资供给等社会服务系统,包括重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站)、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站)、社区学校等;三是组织策划专题活动,例如居民茶话会、居民团拜会、居民文艺晚会、居民卡拉OK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重建邻里关系;四是参与社会救助活动,安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第七,社会工作者参与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在遭受地震灾害后,社区的经济系统也遭到部分或者全部破坏,造成生产、经济设施损毁,大量居民失业。社区经济秩序恢复主要由社区自身解决,社会工作人员在这一领域也可以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的职能有:一是帮助受灾企业对外沟通,引进相关资源,恢复生产和经营活动;二是组织策划专题活动,引导民间组织投资,繁荣社区经济活动,安排居民就业;三是组织外部资源,社会工作者作为中介积极为灾民外出工作牵线搭桥。
当然,灾后重建,需要形成民政部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的领导体系。社会工作介入抗震救灾,一定要在政府的统一指挥下,科学、有序进行,帮忙不添乱,由民政部统一部署,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力量跟着政府先进入到灾区,配合当地政府和救援队伍做好工作,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方法做出评估,提出预案。形成社会组织与政府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所有参与的组织在民政部的领导下共同组织一支队伍,纳入到政府灾后救援的整体大框架下,形成社会工作的合力。
参考文献:
〔1〕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2〕韦克难主编.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实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第五篇:自闭症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自闭症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以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为例
【内容摘要】2007年12月2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World Autism Day),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人士的关注。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简称研究会)为响应这一节日,联合两岸四地自闭症专业机构的工作者举办了“第三届关爱自闭症周”。社区倡导活动是“第三届关爱自闭症周”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通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使自闭症人士得到普遍的关爱和接纳,从而在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本文介绍了社区倡导活动的具体方法及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便更好的为自闭症人士服务。
【关键词】社区倡导;社会工作;自闭症
一、前言
(一)研究的意义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其患者无法与其他人或外界事物建立正常关系。1943年,美国JohnsHpkins大学精神科医师Kanner博士提出了“孤独症”这一术语。由于孤独症(亦自闭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注意,从而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它的病因、发病率和治疗方法。2007年12月2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World Autism Day),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相关研究与诊断和对自闭症人士的关注。据国际统计比例,自闭症发病率约为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五至十五。据此推算,我国至少有70万以上的自闭症患者。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下,自闭症患者的存在,对家庭是一种灾难,对社会是一种负担。如何提高公众对自闭症人士的了解与关注,倡导社会的包容与接纳,进而推动国内自闭症人士康复服务的发展,促进自闭症人士各项能力的提高,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一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逐步引起国内的关注,并首先进入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各界的议事日程,当地一些自闭症人士的家长自发的组织起来,建立互助关系。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就是这样一个非盈利的民间组织,它以”全心全意为自闭症人士服务“为宗旨,提供康复训练、社区服务、家长服务、学术服务等,经过几年努力,机构在不断发展壮大且日益规范化,为自己也为别人铺就了一条通往自闭症治疗的成功之路。
自闭症在世界范围内,从开始重视到深入研究,已经有近70年的历史。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儿童心理学家艾米·克林和中国的一些研究,大都是从自闭症的成因、特征和康复治疗等方面入手。而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也开始注重研究如何通过社区服务来改变自闭症人士及其家人的状况,但是极少有人提到通过专业社工来开展相关服务。
笔者通过在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的实习,深切体会到:全国自闭症患者总数不能算多,鉴于自闭症对患者的终身影响,从而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困难显然是不利于和谐社会创建的。为有效地帮助自闭症患者回归社会,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所开展的各种活动中,社区倡导活动运用了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收效明显。为此,笔者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对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开展的社区倡导活动作初步介绍与探讨,以抛砖引玉,为自闭症患者的康复作一些努力。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社区倡导活动作为一个活动过程,涉及社会工作者、自闭症家庭和社区人群,本文即以这一过程与涉及的三种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进行研究。
二、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开展社区倡导活动状况
(一)自闭症简介: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广泛性发育障碍,其脑部功能出现异常。患儿在三岁之前即会出现典型的症状表现,本质性的人际交往困难,使他们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与其他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病因:可谓众说纷纭,世界范围内尚无确切结果,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与孕妇产期或者后天教育(环境)有关,但也有调查研究表明,与遗传因素有关。
特征:自闭症患者的主要特征在他们与他人或外界事物的异常关系上,主要表现为:
1、严重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2、严重缺乏与人际交流及交往能力;
3、在行为举止及活动上表现出狭窄重复及刻板的特征;
4、三岁之前已在社会交往、语言发育及象征性或想象性游戏等方面有迟缓或异常表现。
发病率:根据国际统计比例,自闭症的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五至十五。它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受民族、人种及社会背景的影响。据此推算,在中国至少应有50万自闭症患者。虽然一致认为发病率不受种族、国度和气候等影响,但世界各地调查研究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一般在2-13/100001。根据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于2005年10至12月统计结果,在回收的问卷中有149人诊断为自闭症患者,18岁以下147人,19岁以上占2人(估计大龄未完全统计)其中男性147人(88.6%),女性19人(11.4%)。
自闭症它是一个伴着终身的疾病,但是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其各方面状况。如果从小没有得到适当的训练,将来给家庭给社会带来更加严重的负担。我们来看以下两个案例:
1、黄XX,男,13岁,从小因为发现与别的孩子不正常,被丢在乡下寄养,10岁以前没有接受过专业康复训练。当时完全不能自理,语言发展迟缓,只会说简单的“爸爸、妈妈”吃喝拉撒全靠家人或者保姆侍候。10岁多被送到深圳市罗湖区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开始接受训练,至今处于半自理状态,比如上厕所要照顾者语言提示。
2、叶XX,男,13岁,从2岁左右开始接受训练,曾上过幼儿园和普通小学,目前在深圳市罗湖区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继续接受训练。他能清晰的模仿语音,并能通过语言来表达需求,自理各方面比较好,甚至能够自己煮面吃。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看出,接受早期训练和晚期训练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等各方面逐步定型,很难再进行行为训练。所以,我们要及时诊断病情,趁早治疗。一个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人,长大成人以后,给家庭给社会带来的负担是可想而知的。
(二)社区倡导活动介绍
自闭症的社区倡导活动,它是通过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性活动,提倡和发扬社会博爱精神,去接纳和帮助自闭症人士及其家庭,使得他们的权利得以认可和实现。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自2001年创建以来,开办家长学校38次、亲子联谊活动30次、筹资活动18次、社区教育14次、社区康乐4次、志愿者培训1次。这些社区倡导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宣传自闭症,让更多的人群来关注和接纳,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建立了一支乐于奉献的义工队伍,包括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志愿者,他们长期以来一直为自闭症人士提供免费服务。
1、社区宣传
宣传目的:活动旨在更广泛地向社会宣传和普及自闭症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自闭症人士的了解与关注,倡导社会的包容与接纳。
宣传方式:(1)发放传单,一般在举行研讨会或者外出举行活动时,我们都会派发传单,而且是有针对性的,这样效果比较明显;(2)在公共场合播放自闭症宣传短片,比如深圳市欢乐谷,是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而且通过这样生动的画面来宣传,有事半功倍的作用;(3)义工培训,因为只针对义工,所以面比较狭窄,但这又是必须的,只有让义工了解自闭症,他们才会更好的投入服务;(4)义演宣传,比如由福星沃尔玛(深圳)赞助商提供场地和其它设施,自闭症研究会摆出宣传栏,联合义工举办文艺演出,吸引观众前来了解自闭症;(5)社区联欢,通过各方协调,利用社区公共设施,举行展能、文艺演出等不同形式的联欢活动来达到宣传的效果;(6)新闻媒体报道,在举行一些重要活动时,机构必定会邀请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比如深圳都市频道的《第一现场》,就与之建立了长期关系;(7)网络宣传,在网络普及化的今天,研究会也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并且开通论坛,扩大宣传面。(8)关顾庇护接力行,2006年10月15日,由自闭症人士及其家长、专业人士及社会人士共同组成的队伍,从北大医院出发,莲花山公园,自闭症人士在漫长的康复生涯里需要家长、专业人士及社会人士的关怀照顾,一代又一代的关顾者在康复的长征路上艰难跋涉,大家手挽手、肩并肩接力而行,邀请众人加入关顾者的行列,庇护自闭症人士一路前行迈向共融。
接力行剪影
接力行至《莲花山》公园顶合影
2、亲子活动
几年来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策划组织了约30次亲子活动,活动地点包括《莲花山》公园、《青青世界》、《仙湖》等娱乐休闲场所,把爱的足迹带到了深圳的每个角落。亲子活动,在促进孩子与家长互动互爱的同时,它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社会对自闭症孩子的关爱和帮助。
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4月12日,由深圳市星展银行提供赞助购买门票,并派出大约10个志愿者协助。自闭症人士及其家长在研究会社工的组织下有序地进入《青青世界》,大家津津有味地观赏了环保表演之后,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带动小朋友和家长们玩亲子游戏,引来不少普通学校的同学和老师驻足观看。
3、请求支援
在日常工作和外出活动中,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都很注重通过各种渠道向社区里的个人、企业和组织请求支援,以促进自闭症服务事业的顺利发展。社会支援社会支援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支持。其中,物质方面包括现金、教具、办公用品、设备设施、师资培训和其他服务等方面的捐赠;精神方面主要指社区人士的慰问和鼓励。
具体的支援方式如下:
(1)社区义卖,这也是自闭症研究会筹资的一个途径,它的目的在于宣扬邻舍守望相助的精神宣扬资源再利用的环保精神以旧物循环带动爱心的传扬。社区义卖是通过旧物回收和现场义卖这两个环节来进行的,两者缺一不可。首先通过社区宣传,让人们了解自闭症,然后想着如何去帮助他们。
(2)爱心义诊活动,由于自闭症人士存在刻板行为及人际交往障碍,看病、吃药、打针对于自闭症孩子及其家人来说无异于进行一场大战,与孩子要斗智斗勇,与医生、护士要辩解说情,妈妈甚至不希望孩子长大“我不敢想当我白发苍苍时带他看医生时怎么办„„”。看病、吃药、打针对于自闭症孩子及其家人来说如临大敌,因“难看病”而“看病难”,我们倡导“白衣天使”以耐心和爱心与“麻烦天使”共谱人间爱的乐章。
(3)社会募捐,其中包括资金支援和物品捐赠。比如,在2007年9月12日下午,深圳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管理层人员为研究会的老师送上酒店自制的月饼,给孩子们送漂亮的书包、文具等物品。在研究会负责人的带领下,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高层员工参观了研究会的教室、活动室、休息室、午餐室等,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
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管理层送给孩子书包文具2
(4)免费培训,是为了提高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其它能力,一些专家和机构提供各种形式的免费培训。比如深圳诺恒管理咨询公司免费为研究会进行ISO培训等等。
以上所获取的各种形式的援助,都是首先通过专门工作人员进行社区宣传,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自闭症以及自闭症家庭所存在的困难,然后促发更多的人士和企业响应社会呼吁,最终投入到关爱活动中。在整合社会资源和帮助弱势群体的过程中,社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义工团队建设
目前,深圳的义工队伍建设已初具规模,并且逐渐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比如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深圳市义务工作者(志愿者)联合会和深圳大学义工联合会等义工组织,他们已经多年服务于深圳的各个领域。志愿者分别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个人,他们以奉献的精神为有需求的对象提供无偿服务,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通过志愿报名等各种途径招了一批义工,并与其它各种义工联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做到有求必应。
社工与义工是是时代的产物,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情况是义工在专职社工的组织下有序地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在社区倡导活动中,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从义工角度来看,其一,属地义工对当地环境和资源熟悉;其二,义工提供无偿服务,节省了相关支出;其三,呈现出了社会是充满关爱的,感染更多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社工的角度来看,其一,零散的义工需要一个组织者和协调者;其二,社工有自己的专业方法和技巧;社工是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逐渐得到认可。
(三)社区倡导活动的效果
1、社会效果
通过多年来的社区倡导活动,提高了社会各界人士对自闭症的认识和接纳,并乐于伸出援助之手。于是,自闭症孩子所走的道路也宽敞了许多。这充分说明了研究会近年来的付出是有成效的,也值得发扬光大。
(1)针对长期以来所开展的社区倡导活动,做了一份满意度调查表如下:
社区服务
服务内容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满意率
关爱自闭症周活动 31% 40% 8% 0% 0% 71%
展能艺术节
26% 40% 8% 0% 0% 66%
展能运动会
28% 37% 8% 0% 0% 65%
关爱健康活动
28% 37% 6% 0% 0% 65%
关爱义卖活动
24% 28% 11% 0% 0% 62%
助学金支援
31% 22% 15% 4% 0% 53%
社区宣传活动
24% 31% 13% 2% 0% 55%
社区文艺活动
26% 31% 13% 2% 0% 57%
社区教育活动
24% 31% 11% 4% 0% 55%
社区实践活动
24% 31% 8% 6% 0% 55%
工作人员的服务评价
服务内容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满意率
礼仪态度 37% 42% 4% 0% 0% 79%
办事效率
37% 33% 11% 0% 0% 70%
热线咨询电话的畅通
31% 35% 4% 0% 0% 66%
从上表可看到,服务使用者对于一系列活动大都持“满意”这一态度,这就表明了工作人员在实施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还未尽如人意,有很多地方要去改善和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满意率都超过了50%,最高则达到79%。
(2)师资培训,计划于2008年7月份,塔基特(基金会)为自闭症研究会提供了25个名额的全国性师资培训,出资2.5万美元。这就为研究会的师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解决了资金短缺的困难。
(3)爱心义诊,2006年10月18日,为了帮助自闭症人士解决保健医疗的困难,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为自闭症孩子做了义务体检。2007年12月中旬,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康复中心的自闭症孩子和工作人员共计约30人在五洲中西医结合医院也享受了免费体检。
图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正在为自闭孩子做体检
(4)义工团队,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在历年来的活动中,多次得到了深圳大学义工联、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义工联、罗湖区义工联和龙岗区义工联等组织的大力协助。一般情况下,都是按属地原则,比如2007年12月,于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举办“第二届关顾自闭症周”,就得到了罗湖区义工联的大力支援。同时,研究会还建设了自己的相对长期而稳定的义工队伍,以便在各种社区活动中得到更便利的帮助。除此之外,研究会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志愿者力量,那就是与其建立长期稳定关系的赞助商,比如英特尔公司和三星公司的志愿者,他们各类活动中,不仅提供了物质帮助,还给予了人力支持。
手语“感恩的心”传递出深圳大学义工联对孩子的关爱
2、其他的成果
(1)实物捐赠,通过一些列社区倡导活动后,许多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伸出了援助之手,为自闭症家庭解决了实际困难。比如以下就是2006年其中一个物品捐赠清单:
序号
物品名称
数量
捐赠单位及个人
淘气堡设施
1套
深圳市罗湖区政府
空调
1台
广东IN8 消毒灯
2盏
IN1 监控摄像头
刘女士
风扇
刘先生
(2)现金捐赠,虽然比较难筹资,但也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比如从2007年11月份开始,罗湖区特殊儿童康复中心邝XX等4位受到爱心人士的资助,每月获得1000元的学费补贴,这给本来家庭经济困难的他们带来了欣慰。
三、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环境
之前,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自闭症儿童叶XX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深圳某公园门口,却被检票员拦住了,理由是孩子不正常。经过一番调解才得以进入。当他们来到了儿童娱乐场所,其他的家长和孩子都用异样的眼光望过来,并很快地把自己孩子都带走了,整个娱乐场所就剩下他们母子二人。妈妈却这样安慰自己的孩子:看,整个娱乐场所都是咱们的的了,尽情玩吧!
许多公共场所是谢绝自闭症孩子的,这就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为何都是社会人,享受的社会文明成果却不同呢。所以我们倡导用真爱去感染社会,让社会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开绿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工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去帮助弱势群体排除障碍,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在这些活动中,也体现了社工的理念和价值。
(二)社会工作者问题
1、没有把社工的理念和价值观充分运用和宣传。告诉社会的人们,我们要以热情、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来处世,包容和接纳有残障的人群。社工的价值体系包括对个人的尊重、每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社会有责任促成自我实现等等。一个自闭症儿童落在这家庭里,并不是他们的过错,只是上苍把这个“幸运星”降落他们家,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通过这些理念和价值观的宣传,促使博爱思想的蔓延,共同构建21世纪和谐社会。
2、社工专职人员不足。因为非营利性组织的活动不是直接创造利润,所以资金有限,这就影响了正常招聘专职社工人员,而社工专职机构派来的社工也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专职人员的缺乏。
3、实践经验不足。社工在中国大陆起步不久,虽然深圳已经走在前端,但是实践经验仍不足。这体现在社工服务领域的界定和具体的工作实务上,比如哪些部门、机构和社区组织需要社工,哪些工作方法最适合本地实务工作。在大量借鉴国外和港澳台的基础上,要实事求是,根据当地社区人们的的需要来提供各种相应服务。经验来自实践,而经验也是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相信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经验总结,社工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会日益提高的。
4、与社工督导沟通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因为督导是从香港聘请的,社工与督导的联系都是在层面上用电话联系,还没有真正意义的督导。针对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在当地聘请义务督导,以更好的进行沟通和指导。与督导的沟通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且要定期进行,突发情况例外。
5、对社区资源不熟悉。社工大都是来自外地,对当地社区资源不熟悉,没有进行充分利用,这也影响了资源整合的进程。在宣传活动中,同时可以进行资源的调查和统计,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
6、人员协调与合作问题。在每次活动中,要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严守岗位,同时又保持其灵活性,以做好配合工作。比如在2007年12月份的关顾周活动中,义工队伍比较零乱,不明确何时该干何事,造成了分配任务时一拥而上,没任务时拥挤一堆堵塞交通,这就造成了紊乱。
(三)资金问题
资金来源不稳定,政府拨款和社会筹款有限。没有经济做基础,许多事情很难办到,而资金的来源却成了大问题。自闭症研究会作为一个民间非营利性组织,资金问题也就成了它不可避免的问题了。在工作当中应该开拓一些渠道,为自闭症孩子们筹集更多资金。一是争取政府部门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在宣传的基础上,向更广的社会层面伸出求援之手。
(四)宣传力度
1、宣传的广度。在各种社区宣传活动中,面对的人群还是比较狭窄的,主要集中在公园、大商场和娱乐场。
2、宣传的深度。目前,很多人对自闭症还是一知半解的,人们只有真正理解了自闭症,并同情其遭遇,才更乐于伸出援助之手,也就是接纳和帮助这些人群了。
(五)义工团队
研究会的社区倡导活动都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协助完成,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质素直接影响研究会的服务质量。研究会拥有强大的志愿者资源,但是志愿者资源比较分散,较难召集和聚合,没有形成长期的牢靠的义工关系,从事一段时间服务后较容易流失。研究会一直以来缺乏对志愿者网络资源的规范管理,志愿者队伍或个人不断变换,直接影响了各项服务的进行和质量。
1、义工联存在义工队伍较分散,义工成员经常变动和难以管理。
2、义工自身工作也非常繁忙,与研究会的时间较难配合。
3、大学义工联的机制要求义工联干事每年换届,导致与研究会合作的人员不断变动。
4、对义工的服务情况统计工作并没有规范的进行,每次活动只是进行义工签到,对他们的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登记。
5、研究会的义工没有建立个人的档案,义工资料不完整,去留情况不清晰。
6、缺乏有计划的义工培训活动。
7、缺乏义工间的交流活动和激励机制。
四、对策和建议
社区倡导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方面要总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则要根据需求方的意向来展开活动。以下是研究会的一个需求调查:
社区服务
服务内容
非常需要
需要
一般
不需要
非常不需要
关爱自闭症周活动
49% 42% 7% 2% 0%
展能艺术节
26% 53% 18% 3% 0%
展能运动会
31% 51% 17% 2% 0%
关爱健康活动
33% 51% 12% 2% 0%
关爱义卖活动
22% 57% 17% 2% 0%
助学金支援
59% 33% 5% 2% 0%
社区宣传活动
34% 48% 17% 0% 0% 社区文艺活动
31% 51% 14% 0% 0%
社区教育活动
34% 48% 17% 0% 0%
社区实践活动
33% 48% 17% 0% 0%
社工支援服务
38% 46% 15% 0% 0%
社区康乐服务
25% 57% 15% 2% 0%
从调查结果看,非常需要的排在前三位的是助学金支援、关爱自闭症周活动和社工支援服务,而占不需要的最高的是展能艺术节。这些调查数据都是研究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项目。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也有各方面需求,比如接受教育、社会交往、职业培训和价值实现等方面。我们除了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变孩子们的状况,更需要社工去呼吁、倡导社会,给予他们社会交往的支持和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政策的制定和宣传
1、政府的作用。
通过呼吁有关部门制定关于特殊儿童的政策,保护他们的各方面正当权益,并且赋予他们权利。比如保证特殊儿童共享社会公共设施(包括公园娱乐场)的权利。这就在政策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由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和康复训练导师服务,这就为其解决了基本问题。社会上有了这样的孩子,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大家共同来面对,所以政府也有责任去提供各种形式的福利。
2、扩大宣传力度,我们必须从深度和广度来进行。在宣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人力物力,把爱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个人和企业投入到关爱活动中。在宣传过程中关于自闭症和自闭症孩子及其家庭状况要做深入的宣传,比如涉及到自闭症孩子的未来。
(二)加强社工的介入
1、社工组织结构
从目前状况看,社区服务仍属于初级阶段,虽然有了一定数量的社工,但是运行上没有实现规范化和结构化。社工督导应该是站在战略的角度,从多方位来考虑和指导,并且经常性地亲临督察。而社工处于中枢,在接受督导指引的同时,带领志愿者队伍从事具体的社区倡导活动。义工作为具体的实施者,在工作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三者形成有效的沟通,才能结合实际,为自闭症孩子及其家长提供实质性的社区服务。
社工组织机构图
2、新增社区倡导活动
随着研究会的发展和社工服务水平的提高,一些新增的社工项目也将会启动,从而为自闭症家庭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服务。这些新项目包括随班就读志愿服务、家长社区互助小组、家长心里辅导及治疗、家庭婚姻支援服务、个案管理和家居周末照顾。
(1)随班就读志愿服务,就是由社工与普通学校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在义工(或者保姆)的陪同下,把能力比较好的自闭症孩子送入到主流学校中学习。同时,在这过程中所需花费由社工提前筹资,可以向个人、企业或者社会募捐。
(2)家长社区互助小组,它遵循属地和就近原则,通过社工把同一社区内的自闭症家庭号召和组织起来,连同义工,开展各种宣传和经验交流活动。家长作为主体,从互助小组的成立到行动上的互助,都应该充分发挥个人潜力,起着主人公的作用。社工在这过程中除了督导,更重要的是为互助小组争取社区资源,比如场地、资金和相关专家。(3)家长心理辅导及治疗,社工并非心理咨询师,不能够提供直接的专业的心理服务,可以通过联系心理咨询(治疗)师,为自闭症人士及其家长提供免费服务。
(4)家庭婚姻支援服务,这是一个比较客观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出现这样特殊的孩子,也会给婚姻带来负面影响。这就需要社工去从多方面进行调节,比如开展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为其排忧解难。
(5)个案支援,也就是个案管理。我们通过调查,确定重点对象,并建立个案管理库。一方面跟踪调查案主需求,另一方面则争取社区资源,最终实现需求与资源的链接。
(6)周末家居照顾,据访谈了解,这个非常必要。自闭症儿童在心理、生理上存在缺陷,他们时刻都离不开照顾者(父母或者保姆),否则后果很严重。这时,社工可以展开宣传活动,招募附近义工,在周末的时候替家长或者保姆照顾这些孩子,让家长或者保姆有一点自己的生活空间,同时以缓解心理压力。
(三)加大对自闭症研究会的组织领导
1、继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争取早日达到ISO90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标准。也就是说,在日常办公中,做到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以及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2、以人为本,不断激励员工在积极配合组织的工作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
3、为员工搭建施展自己的舞台,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社工在深圳乃至全国范围内异军突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是一股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也给社会带来了福音。而属于弱势群体的自闭症人群,在经历了许多风雨之后,也逐步得到国内外政府、社会的深切关注。深圳市自闭症研究会通过组织社会工作者开展的社区倡导活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下自己的业绩。实践说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社区倡导工作,必定对自闭症患者的康复取得更好的效果。
原文链接:http://sheg.banzhu.net/article/sheg-10-24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