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工作的通
【发布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沈政办发[2009]65号 【发布日期】2009-09-11 【生效日期】2009-09-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沈阳市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工作的通知
(沈政办发[2009]6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检查国办发〔2008〕33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辽政办明电〔2009〕120号)精神,为维护民族团结,确保我市社会稳定,现就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沈阳市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深入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为蓝本,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特别要突出宣传党和国家促进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的成就,以及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典型实例,确保“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营造认真执行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舆论氛围。要对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依据各自工作职责,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坚决纠正不懂政策、不讲政策、不按政策办事的问题。要加强对交通、宾馆、饭店、商店等窗口服务行业的宣传教育,确保生产经营者和服务者能够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了解少数民族特殊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了解各民族为中华大家庭的和睦、为祖国统一所做出的贡献,使各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共同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二、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坚决杜绝损害民族团结的行为
当前,个别地区、单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侵害少数民族权益、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现象。为此,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要深入少数民族群众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和企事业单位,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对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和整改,面对面地解决问题。要深入机场、车站、宾馆、饭店等窗口服务单位和清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重点行业,开展全面深入的检查,切实纠正违反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行为,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和清真食品安全。9月中旬,市政府督查室、市民委等部门将组成督查组,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重点行业进行检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开展自查自纠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9月21日前报市民委,由市民委汇总后上报省政府。
三、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建立健全执行民族政策的长效机制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的观念,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精心组织,抓好落实,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要完善各种应急预案,加强信息报送工作,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严防出现因上级意图领会不清、政策规定把握不准而导致小事变成大事、个人问题变成群体事件。要把贯彻执行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作为主要任务,着力解决侵害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问题。要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把解决具体问题与分析总结规律结合起来,既要及时妥善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切实用制度和机制保证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顺利贯彻执行和各民族平等权利的圆满实现。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九月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8〕35号 【发布日期】2008-06-10 【生效日期】2008-06-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粤府办〔2008〕3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8〕33号)转发给你们,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意义
我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输入最多的省份,在粤的各少数民族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致力发展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着力维护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地、各部门务必从民族问题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极端重要性,自觉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决贯彻落实国办发〔2008〕33号文的各项工作要求,确保我省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切实帮助少数民族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省有关部门及辖有自治县、民族乡的市县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根据实际制订具体帮扶的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特别是珠三角各市要针对当地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制订相关措施,主动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子女读书难、就医难等问题;要根据回族等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员生活中的特殊需要,做好清真饮食网点设置和清真食品管理工作,对从事经营清真饮食业的少数民族人员,在办理营业执照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针对近两年来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涉及少数民族纠纷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要加强对各类执法人员文明执法的教育,绝不允许在执法过程中发生歧视少数民族,伤害少数民族感情的现象。
三、认真做好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近期,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区、本部门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近年来发生涉及少数民族的纠纷事件问题较多的地区和单位,要给予重点指导和检查督促。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发生侵犯少数民族权益、影响民族团结后果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国办发〔2008〕33号文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要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对各地、各部门的贯彻执行情况,省人民政府将适时组织检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六月十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办发〔2008〕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许多特殊的扶持措施,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各族人民正在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但是,在近期维护藏区稳定和加强反恐怖工作中,有少数单位在工作中发生违反民族政策的行为,有的机场在安检保卫工作中以民族作为划分对象,有的出租车、宾馆、商店等出现拒载、拒住、拒卖等侵害少数民族群众正当权益的现象,这些做法伤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引起少数民族群众的不满。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地区和单位,但是如果任其发展,将严重损害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坚决予以纠正,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民族政策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
民族平等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石。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根据宪法这一规定,有关法律法规对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做出了一系列规定。比如,选举法规定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的选举权利;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国家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出版发行,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出版权利;诉讼法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的诉讼权利;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受教育权利;劳动法、就业促进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劳动权利等。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党和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特殊的、优惠的政策措施。比如,在财政方面,国家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设立各种专项资金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在教育方面,设立专门的民族学校和民族教育补助专款,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在医疗卫生方面,着力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和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问题;在就业方面,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在求职就业上的平等权利,民族自治地方录用聘用国家工作人员给予照顾;在生活方面,制定了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特需用品的优惠政策;在干部培养使用方面,制定了配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规定,等等。
有关保障民族平等、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深刻认识民族政策的极端重要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切实肩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各项民族政策,最大限度地团结依靠各民族干部群众,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切实防范影响民族团结事件的发生,防止授人以柄,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
二、严格执行民族平等政策,坚决纠正和防止发生损害民族团结的行为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政策,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在履行发放许可证书、开展执法检查、实施行政处罚、采取强制措施等职责中,尤其是在车站、机场、码头、出入境等安全检查中,不得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不得有影响民族关系的言行,一经发现违法情况,要立即纠正,严肃查处。
生产经营者和服务提供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有关保障民族平等的规定,在招收员工时,不得歧视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得生产经营含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产品;在提供有关服务中,不得歧视少数民族群众。各类宾馆、商店、餐饮等单位不得拒绝少数民族群众入住、购物、饮食;各类交通工具经营者不得拒载少数民族群众。各级各类学校在招生中不得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增加录取条件、提高录取标准;在考试等教学活动中,要保障少数民族学生的平等权利。各类医院对少数民族患者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对生产经营者和服务提供者执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要坚决予以纠正,依法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加强调查研究和综合协调,组织开展对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当前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形势和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加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法律政策观念,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宣传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注重实效。要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成就,用模范遵守民族政策的事例,用少数民族对祖国做出的贡献,宣传民族政策的重要意义。要采取多种方式,让有关法律法规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生产经营和服务单位。各族人民群众都要互相团结、互相友爱,共同建设国家,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共同维护祖国统一。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表彰先进,树立正气,在全社会营造宣传民族政策、落实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各项民族政策落到实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切实把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为一项突出的政治任务来抓。地方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分管负责人要在职责范围内认真抓好落实。要明确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确保各项民族政策落到实处。对于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发生侵犯少数民族权益、影响民族团结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要制订和完善处理违反民族政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加强信息工作,及时了解有关动向,努力把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重要情况要及时上报。
接到本通知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组织对本地区、本部门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平等政策的情况,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的通
【发布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沈政办发[2009]73号 【发布日期】2009-10-24 【生效日期】2009-10-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沈阳市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沈政办发[2009]73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十月二十四日
沈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
按照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关于“建立全覆盖、高效率、数字化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要求,为有效推进沈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目标,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市区联动”的原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科学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建立问题发现及时、处置快速、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城市管理由滞后到实时、由粗放到精确、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为我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
二、编制依据
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CJ/T215-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CJ/T293-2008)、《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CJ/T292-2008)、《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导则(试行)的通知》(建城〔2009〕119号)。
三、建设目标
以万米单元网格为管理基本单位,以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为管理对象,以城管监督员监督、移动视频监控车和固定视频探头监控、城管投诉热线反馈等为信息来源,以城市管理信息库为基础,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数字化集成技术,构建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运行体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城市管理精确、快捷、高效,真正建立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提高城市运行水平和创新政府管理的目标。
(一)系统平台建设目标。综合利用电子地图、高空正摄影像图、网格划分、事件部件编码确权等数据信息,整合现有资源,开发适应我市现代城市管理需要的应用软件,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构建能够满足我市城市管理需要的信息通道和市、区两级工作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为实现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目标。建立监督与管理相对分离的双轴心管理体制,创建将城市管理对象精确定位的万米单元网格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建立科学的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指挥有效、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制度完善、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四、建设原则
(一)分级负责,明确功能。根据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合理确定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功能。市级平台主要用于实现对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和指挥调度功能,区级平台主要用于实现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快速处置和对处置过程的综合评价功能。
(二)统一标准,规范建设。严格执行建设部公布的相关标准,统一基础地形图,统一业务流程,统一网格划分、事件部件编码、信息交换和接口等标准,并在统一的标准下开发软件,实现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有效对接。
(三)整合资源,先进适用。充分整合现有的城市管理方面涉及的人防、应急、社会治安、城管、交通、公安(交警)、执法、环保、水利等视频监控资源,以及12319等城管投诉热线资源,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的适用性、先进性、可拓展性和可兼容性,为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指挥有力,处置快捷。紧紧围绕提高问题处置效率这一环节,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单位的职责,畅通指挥调度渠道,加大指挥调度力度,确保问题处置快速、及时。
(五)高效监督,科学评价。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市、区各明确1个相对独立的监督考核机构,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绩效考评体系,确保数字城管在高效监督下顺畅运转。
五、实施范围
(一)地域范围。近期主要为沈阳市建成区,并逐步向已进行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扩展。
(二)管理对象。以建设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确定的公共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他设施类和扩展部件类等7大类部件,以及市容环境类、宣传广告类、施工管理类、突发事件类、街面秩序类、扩展事件类等6大类事件为主要内容,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部件和事件的类别进行适当增减,实施编码管理。
六、建设内容
按照“两级监督,两级指挥”的总体架构,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内容包括:
(一)基础数据建设。市、区两级平台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以1:500城市地形图、正摄影像图等基础地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单元网格数据库、城市事部件数据库及地理编码数据库。
(二)信息系统建设。市、区分别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大屏幕显示终端系统、指挥调度系统、UPS供电系统、图像接入和传输系统、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软硬件平台。
市级平台建在市人防办,共享市人防办光纤网络平台、视频监控资源、安全防护系统、后备发电系统等资源,主要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呼叫中心受理、大屏幕监督指挥、督察督办管理、抽查考评管理、综合评价、信使服务、视频监控、移动视频传输、门户网站、视频会议等业务系统功能模块,以及协同工作、地理编码、基础数据管理、数据交换、构建与维护等对业务系统提供支持的基础功能模块。
区级平台由各区整合资源自行建设,主要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呼叫中心受理、协同工作、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基础数据管理、地理编码、数据交换、构建与维护、督察督办、信使服务、视频监控、移动视频传输等系统功能模块。
区级平台可根据需要增加个性化子系统,各应用子系统要在市、区平台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三)运行模式建设。市级平台履行对各区及相关市直部门的指挥调度和监督、评价职能。对“12319”等城管热线、视频监控、领导交办、媒体曝光、巡查考评及区级平台上报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按照属地、属事的原则,转交相关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处理。通过对各区平台业务流程中自动生成的内部综合评价数据和考核评价子系统中的外部抽查考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形成内部评价与外部考核有机结合的综合评价结果。
区级平台采用单元网格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通过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7个环节,完成区级城市管理业务流程。
(四)制度体系建设。监督制度建设。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监督手册》,构建以问题发现、核查结案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管理问题监督制度体系,确保城市管理问题高位独立监督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处置制度建设。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置(指挥)手册》,构建以处置职责重新确认、处置结果规范、处置时限精准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管理问题处置执行制度体系,保证城市管理问题各处置责任部门职责清晰、结果规范。
考核制度建设。制定《城市管理综合绩效考核办法》,以标准化的处置结果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对各执行部门和监督机构的考核制度体系,形成由1个监督轴驱动多部门组成的处置轴,全面提升处置效率的核心动力机制。
长效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将数字城管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行政效能监察及干部考核等的制度体系建设,保证监督、处置、考核机制长期发挥效能。
(五)专职队伍建设。针对市、区两级管理平台的功能定位,市级平台配备考评员、坐席员和派遣员,区级平台配备信息采集员、坐席员和派遣员。
考评员。市级平台利用现有城管、行政执法人员或其他方式组建考评员队伍,负责对各区及相关市直部门城市管理情况的抽查考核工作。
信息采集员。各区平台根据区域大小、城市管理问题发生密度等实际情况,采用自管或市场化管理等方式,组建规模适当的专职信息采集员队伍,负责日常城市管理问题的信息采集、核实核查和各类专项普查工作。
坐席员。市、区平台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配备坐席员,负责办理领导批示,受理信息采集员上报和社会公众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以及审核、立案、批转、授权结案等工作。
派遣员。市、区平台结合工作任务科学配备派遣员,负责将监督中心立案后批转的案卷派遣到相应的专业部门,对专业部门的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协调督办。
七、工作分工
(一)市行政执法局(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筹建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推广工作;负责整合现有各类资源,统一建设标准和系统平台软件标准,制定行业标准;负责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资金编制和筹备建设,建立与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相适应的高效运行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各区建设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进行信息普查;负责其他涉及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市人防办。负责提供办公场所、网络平台、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系统等共享资源,配合市筹建办建设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
(三)市建委。负责整合“12319”城建热线资源,将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项目资金列入城建计划。
(四)市城管局。负责配合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
(五)市规划国土局。负责实施信息普查工作和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开发和维护;负责提供基础地形图;负责万米单元网格的划分。
(六)市公安局。负责提供可共享的视频监控资源,配合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
(七)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对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项目的技术审核,推进项目的标准化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信息安全等工作。
(八)市发改委。负责项目审批和投资概算审查。
(九)市财政局。负责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项目预算评审,招标采购审批,核拨人员办公及运行费用等工作。
(十)市政府应急办。负责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项目视频整合等的协调工作。
(十一)市编委办。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完善沈阳市城市管理体制。
(十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相关人员的招聘、指导、培训工作。
(十三)市综治办。负责提供综合治理视频监控系统共享资源。
(十四)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落实本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资金,统筹协调本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推广工作;负责配合市筹建办完成市区平台的无缝对接、联网运行;负责建立与信息采集、指挥、监督和处置等工作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构,完成本地区信息普查和数据采集等工作;负责其他涉及本地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建设的工作。
(十五)其他部门及单位。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八、实施步骤
(一)建设阶段(10月24日-11月30日)。
1.完成招投标工作。
2.完成系统平台建设工作,包括应用软件开发,市、区两级硬件系统建设和系统软件、工具软件购置等。
3.完成信息普查工作,包括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确定普查标准和数据入库要求,开展部件和事件的调查、网格划分、确权工作,建立城市管理信息数据库等。
4.完成城管监督员、考评员、系统管理员、受理员、派遣员和终端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
(二)调试阶段(12月1日-12月15日)。
对市、区级平台进行功能测试,对系统联网运行进行调试,完善市级平台与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及各区平台的接口功能。
(三)试运行、验收阶段(2009年12月16日-2010年5月底前)。
对试运行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实现市区联网运行,各项功能基本完备。按照建设部的有关技术规范提交项目文档,组织有关专家到现场测试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运行。
九、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到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城管建设,是我市实施城市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举措,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摆上重要日程,按照市统一部署和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高质量、按时限完成各项任务。
(二)分级投入,保证资金。市区两级财政部门要保证资金投入,确保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顺利进行。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资金由市财政统筹,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资金由各区财政安排。在资金筹措方式上,可采用融资方式解决。
(三)加强协调,合力推进。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从全市大局出发,发挥优势,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协同动作,确保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顺利实施。
(四)严格监督,确保质量。各有关部门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工程招标和审批、建设过程中,要主动接受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对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有关部门要严肃追究责任,依法处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沈阳市民防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发文单位: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号:沈政办发[2006]62号
发布日期:2006-12-30 执行日期:2006-12-30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沈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沈阳市民防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并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沈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沈阳市民防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辽委(2004)20号)和《关于调整我市地震管理体制的通知》(沈编发(2004)31号)精神,设置沈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简称市人防办),挂沈阳市民防办公室(简称市民防办)牌子。市人防办(市民防办)是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也是市政府人民防空工作的主管部门,正局级建制。
一、主要职责
(一)研究拟定本市人防、民防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制订有关行政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制定防空袭预案、民事防护预案以及战时紧急情况下人口疏散、医疗救护、物资储备、交通运输、水电供应等保障方案;建立辅助决策系统;指导监督有关部门和单位对重要目标落实防护措施。
(三)编制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综合管理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工作;负责人防工程的产权管理、维护和开发利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并监督实施。
(四)制定人民防空警报、通信工程建设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管理、维护通信警报设施,组织协调防空、防灾通信保障工作。
(五)组织开展人民防空、民事防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民国防教育;负责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组织人民防空、民事防护训练、演习。
(六)战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和警备区的决定,履行防空职能,发放空袭警报;组织、指挥群众进行疏散和隐藏;组织灯火管制,指挥人防专业队伍和群众消除灾害后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工作。
(七)负责人防、民防工作经费和国有资产管理。
(八)为市党政军领导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指挥场所;配合有关部门提供部分应急指挥通信手段;承担突发公共事件警报发放任务;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化学有毒有害物质检测;配合有关部门组织训练民防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九)负责国际民防交流,争取国际民防组织援助。
(十)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人防办(市民防办)设6个职能处室。
(一)秘书处。负责机关政务工作;负责公文处理、档案、保密、议案、建议、提案、信访、外事、财务及行政后勤工作;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人事、编制管理工作;负责人防、民防发展方向等重大决策和重大政策性问题的调查研究;组织人防、民防学术研究和交流。
(二)法制宣传处。负责起草人防、民防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负责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应诉代理工作;组织人防、民防的宣传教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参与组织全民国防教育;负责行政执法工作。
(三)工程计划处。编制并实施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和计划,组织人防工程设计方案论证评估;依法管理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审批、建设和质量;组织人防工程验收;负责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指导市人防系统安全生产消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并监督实施;组织人防行政性收费;负责综合统计工作;指导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业务工作。
(四)指挥通信处。组织起草和贯彻落实防空预案和各种保障方案工作;组织指导全市重点目标防护工作;组织防空防灾指挥场所日常建设与管理;负责民防综合协调工作;编制人防警报、通信建设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管理和维护信息网络、人防警报报知网、指挥通信网及设施;指导市人防通信站和应急救援中心的业务建设。
(五)财务审计处。负责制定人防、民防财务计划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监管经费收支;负责人防、民防国有资产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编报财务预、决算;审查建设项目的预、决算;指导市人防办会计核算中心的业务工作。
(六)平战结合管理处。负责制定全市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开发利用发展规划、计划并检查落实;负责市管人防工程及其他人防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拟定全市人防工程、设施平战结合开发利用各项任务指标并检查考核;负责市管人防工程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负责全市人防工程产权使用和管理;组织开展平战结合经验交流、信息交流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指导市人防资产管理中心、市大中型人防工程管理处的业务工作。
机关党委(老干部处)。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负责离退休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人员编制
市人防办(市民防办)行政编制33名,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正处级领导职数7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副处级领导职数2名。
核定机关工勤人员事业编制3名(只用于司机、打字员),人员经费由市财政列支。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护和利用人民防空工程的暂行规定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08-5-7中华硕博网(http://www.xiexiebang.com)全球500所高校指定报名中心--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保护和利用人民防空工程的暂行规定
人民防空工程是国家的重要战备设施。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工程,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人防部门投资建设的、结合基本建设构筑的、单位自筹资金修建的,以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防空地下室,均属保护范围。
第二条 人民防空工程的保护,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谁建谁用谁保护的原则。市、区主支干道、要点工事、居民掩体和中、小学的工事,由所在区负责;各机关、部队、大专院校、厂矿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事,由各单位负责;平战结合工事,由使用单位负责;结合基本建设修建的防空地下室,由产权单位负责。
第三条 人民防空工程的维护费用,社会工程由市解决,单位工程由单位解决,结合基本建设修建的地下室由产权单位解决,已利用的工程由使用单位解决。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擅自拆毁人民防空工程及其附属设备。违反本规定者,应给予必要的经济制裁。情节严重者,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条 进行城市建设和改造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必须注意保护工程的防护能力。凡有损工程安全的,须事先提出保护措施设计,并经市人防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第六条 确需拆除的人民防空工程,应经市人民防空委员会批准,并由拆除单位按工程标准如数补建。
第七条 严禁向人民防空工程内倒垃圾、扔废物,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不得以任何借口堵塞工程出入口、通气孔。违者,除责令限期清除外,根据情节予以惩处。
第八条 参观人民防空工程,须经市或区、局人防部门批准。外宾参观,要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违者,按失职、失密追究责任。
第九条 任何人发现有危及人民防空工程安全和破坏人民防空工程的行为都有权制止,并及时报告。对保护人民防空工程有功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对知情不举、包庇破坏人民防空设施者,给予必要惩处。
第十条 凡有人民防空工程的单位,平时都应设法加以利用。凡地下有工程可以利用,不设法利用而申请在地上新建的,城市规划部门一律不予批准。
第十一条 为鼓励平时利用人民防空工程,有关部门在供电、出入口的位置、用地等方面要给予支持和合理安排。但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必须遵守城市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人民防空工程应由修建单位优先使用。但使用效益差或单位不用的,主管区、局人防部门有权安排给其他急需的单位使用,修建单位应予支持。
第十三条平时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应优先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有利于安排待业青年和开办其他社会急需事业的项目。
第十四条 人民防空工程坚持“谁用谁修”的原则,做到“以洞养洞”。平时利用人民防空工程有经营收益的单位,按每平方米(使用面积)每月二至四角提取资金,用于工事的维护管理和设备维修。利用人民防空工程通过电话、电信电缆,要交纳工程维护费。
第十五条 使用人民防空工程要确保安全。要建立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配备好消防等设备。不准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开办震动大、噪音大或污染环境的事业。严禁从事生产和存放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资。
沈阳市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沈阳市人民政府第61号令)2007-2-26 13:55:06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沈阳市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业经2006年8月3日市人民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沈阳市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业经2006年8月3日市人民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市长:李英杰
二○○六年八月九日
沈阳市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对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人防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本市建设的人防工程。
第三条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是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的行政主管部门,市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站具体负责人防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国家有关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
(二)负责本地区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协调处理本地区人防工程质量问题的争端;
(三)检查受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人防构配件厂的资质等级;
(四)负责审查人防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五)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条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下列标准修建防空地下室:
(一)新建10层以上或者基础埋深3米以上的民用建筑,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级以上防空地下室;
(二)新建除第(一)项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其他民用建筑,地面总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按照地面建筑面积的4~5%修建6级以上防空地下室;
(三)开发区、工业园区、保税区和重要经济目标区,除第(一)项规定和居民住宅以外的新建民用建筑,按照一次性规划地面总建筑面积的4~5%集中修建6级以上防空地下室;
(四)新建除第(一)项规定以外的居民住宅楼,按照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6B级防空地下室。
凡应当建设人防工程经市人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建的,建设单位必须缴纳易地建设费。
第五条人防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到市人防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立项手续,确定新建防空地下室的抗力级别和战时用途。
第六条建设单位必须委托人防专业设计单位或者乙级以上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标准进行人防工程设计。
人防工程设计必须符合《人民防空战术技术要求》、《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及有关规定。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将人防工程的初步设计送至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审查,审查合格后,签发初步设计审批通知书,建设单位据此委托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完成后,再送至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审查,审查合格后,签发施工图审批通知书。审查不合格的,必须按照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后,再报复审。
第八条在人防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到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委托,同时按照规定缴纳质量监督费和设计图审查费。
第九条人防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必须接受质量监督部门对其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并按其意见实施。第十条防空地下室孔口设置的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及防爆波活门等防护设施,均由国家定点人防构件生产单位统一加工、安装。其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一条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同地面工程同步进行。由建设单位组织,市人防质量监督站监督验收,验收执行《人防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十二条应当建设人防工程而未立项或者立项不建的,必须补建。补建不具备条件的,必须按照现行造价缴纳易地建设费。
第十三条凡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对建设单位进行处罚。
第十四条凡设计单位未按照工程强制性标准及有关规范、规程和人防质量监督站签发的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批意见进行设计而造成工程施工损失的,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第(四)项的规定,对设计单位进行处罚。
第十五条凡人防工程未经验收而投入使用的,责令其履行竣工验收手续,并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八条第(一)项的规定,对建设单位进行处罚。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不按施工图施工,违反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规程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执法部门应当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款票据,所有罚款收入上缴财政部门。
第十八条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九条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应当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1994年11月15日公布施行的《沈阳市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沈政发〔1994〕46号)同时废止。
沈阳市人民防空建设平战结合管理规定
【字体:小 大】
{所属层级类别}: 辽宁
{所属类别}:军事国防
{发布单位}: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1-08-30 {生效日期}:1991-08-30 {效力状况}:有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人民防空建设,促进平战结合,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民防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全民性的战备工作,它的根本任务是为战争和灾害来临时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条件,避免和减少国民经济损失。平时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发展经济,也是加强城市立体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第三条 人民防空建设必须贯彻“长期坚持、平战结合、全面规划、重点建设”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稳步发展、因地制宜、讲求效益的原则,不断提高人防建设、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水平。
第四条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人防战备建设平战结合工作的领导,及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协调需要解决的问题,认真抓好本规定的实施。计划、建委、财政、城建、规划、土地、税务、工商、物价、电业、电信、银行、公安、防疫、环保、物资和人防等部门,要按本规定的要求,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人防战备建设平战结合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第二章 人防建设资金
第五条 人民防空建设经费由国家和地方共同负担,多渠道、多来源筹措人防战备建设资金。地方自筹资金,我市每年按地方财力的1‰安排。集体所有制单位自筹资金,按税后积累的1%缴纳,由企业主管部门收缴,由市人防部门统一安排,用于本系统的人防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
第六条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按城镇职工1—2%的比例抽人参加义务劳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员工资、福利、劳保用品和零星工具等四项费用由原单位负责。我市采取统一收取“四项费用”的方式,以代替出义务工。收取范围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单位。“四项费用”列入企业成本。
“四项费用”标准,按单位在职职工每人每年5元收取。由区人防部门组织,街道办事处具体办理,也可委托税务等有关部门代收。所收费用的5%作为管理费,1%作为奖励基金。缴纳“四项费用”有困难的,仍可按规定出义务工。拒不缴纳“四项费用”,又拒出义务工的,每日按应交数额的百分之一缴纳滞纳金。
第七条 新建十层以上或基础埋置深度三米以上的九层以下民用建筑,应建“满堂红”防空地下室;规划确定新建的居住区、小区和统建住宅,以及总建筑面积达七千平方米的民用建筑,应按总建筑面积的2%修建防空地下室。经批准不建的,由人防部门收缴工程建设经费,统一易地建设。
第八条 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由市人防部门审查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进行施工指导、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已批准修建防空地下室擅自不修建的必须补建,不按期补建的,按该工程修建费的一倍罚款;不按设计施工或验收质量不合格者,要进行返工补修或缴纳三倍的补修费,用于统一补修。
第九条 对地质条件差、应建防空地下室面积不足300平方米、建设地区人防工程已达到当地隐蔽标准和城镇边远地区、低危险区,经市人防部门批准,可不建防空地下室,按每平方米1000元缴纳工程建设经费,由市人防部门统一进行易地建设。其中可留1%作为“结建”工作业务建设费。收费工作由市人防办公室负责办理。
第十条 利用人防战备设施、设备等为社会服务收入的资金,按《沈阳市平时使用人防工程收费实施细则》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拆除人防工程补建费,按《关于保护和利用人民防空工程的暂行规定实施办法》(沈人防发〔1983〕23号)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人防战备建设资金,全部纳入人防预算,由人防部门统一管理。
第三章 人防战备设施的建设
第十三条 人防战备设施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第十四条 列入人防战备建设计划,用人防经费安排的人防工程建设的建筑税、建筑营业税和修建人防工程及地面配套设施,涉及到的土地使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动迁、占道、商业网点、地下管网迁移、排污、综合治理、园林补偿等费用,由市政府核定或予以免征。
第十五条 人防工程建设用电的增容费,应与有关部门协商,适当给予优惠。
第十六条 新建人防工程的选址、施工、出入口位置和其它相适应的地面配套工程,以及人防改造工程的出入口、伪装房用地,由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 后方基地和全民战备设施的用地,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可减免土地使用费和管理费。
第四章 人防战备设施的开发利用
第十八条 人防通信要在保证人民防空指挥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为党政机关和社会提供有(无)线、警报及相关的综合性服务,参与城市抢险救灾的通信保障任务。
第十九条 人防科研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工程维护管理单位,在保证完成人防建设任务的同时,可为社会提供服务。
第二十条 要广泛利用后方基地的战备设施,开办工厂,兴办商、饮、服、修网点,发展仓储、养殖、种植业,为繁荣社会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服务。
第二十一条 人防战备设施的开发利用享受以下待遇:
(一)人防工程及孔口伪装设施免缴各项房产管理费。
(二)人防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的工程使用费,免征营业税。
(三)利用人防设施兴办的商业,参与管理的工商部门只收取市场管理费。
(四)电业部门应给予常年供电。工程内的通风、照明、抽水等战备设施用电,按非工业用电收费。平时利用的人防工程除开办旅馆、商场、工厂的照明用电按民用照明用电收费外,其它用电按非工业或工业电价收费。
(五)人防通信开发利用涉及到的线路、频率等事宜,有关部门应给予支持,所需费用由有关部门核定或予以减免。
第二十二条 人防部门对平时使用人防战备设施的单位和个人收取使用费。
新建大中型平战结合工程,根据工程状况、位置、用途和效益情况,以面积、柜台或工程整体(含地面配套设施)等为单位,由人防部门与物价等有关部门确定收费标准。收取的使用费按有关规定执行。
早期工程及新建小型平战结合工程的收费标准、范围、方法和分配比例,按《沈阳市平时使用人防工程及其收费实施细则》(沈人防发〔1987〕20号)执行。
人防通信开发利用有偿服务收费标准、范围和方法,比照电信部门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对可以利用的人防工程而不利用,又不让别人利用的单位。区人防部门按该工程应收使用费的10%收取闲置费。
第二十四条 在地下人防设施工作的人员每人每天发给保健津贴1.2元,每天超过10小时,加发0.6元,由工资总额支付。
第五章 人防战备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第二十五条 人防战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守《人民防空条例》和《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规定》。
关联法规:国务院行政法规库(1)条
第二十六条 凡经人防部门登记的各类人防战备设施、设备,平时必须按规定配备专、兼职维管人员,做好维修、保养、保护的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 市区内的地道工程口部和效区坑道工程口部、碴场由人防部门管理。需要在人防工程口部附近修建建筑物的,须征得市人防部门同意后,报规划部门审批。
第二十八条 经批准在人防工程口部附近修建建筑物时,要留出倒塌半径(建筑物高度的二分之一)的距离;因场地原因无法达到要求的,经批准后可将口部引入建筑物内,留出单独房间,由人防部门管理。
第二十九条 拆除人防工程及设备设施,必须报经人防部门批准,并就地就近补建。补建有困难的,拆除单位按工程结构不同的造价缴纳补建费,由人防部门统一补建。擅自拆除或损坏人防战备设施的,除按现行造价赔偿损失外,视情节轻重加罚10—20%赔偿费,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单位自建的或个体承包使用的人防工程,平时可由单位或承包者管理和使用,战争或灾害来临时,由人防部门统一安排使用。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小编推荐]
【发布单位】沈阳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沈政办发[2009]66号 【发布日期】2009-09-17 【生效日期】2009-09-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沈阳市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沈政办发[2009]66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九月十七日
沈阳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
在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111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8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做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8〕83号)精神,为做好创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全面完成创建工作目标,实现创业促进发展和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任务和指标
(一)工作任务。围绕创业型城市建设,建立健全创业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工作考核体系,积极引导、鼓励和扶持广大劳动者自主创业,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到2010年末,形成全社会崇尚创业、竞相创业、褒奖创业、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确保我市成为创业体系健全、创业政策完善、创业环境优秀、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的创业型城市。
(二)工作指标。到2010年末,我市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以及其他整体反映城市创业活力、创业效率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效的指标要全部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自主创业的人数年均增加10%;创业带动就业人数年增长10%;当年实名制新增扶持创业带头人1000人、带动就业6000人,涌现出一批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创业领军人物;创业企业存活率(存活1年以上)达80%以上;创业初始成功率(存活半年以上)达85%以上;创业带动就业率达95%以上;自主创业税费减免政策落实率100%,自主创业一次性补贴政策落实率100%,企业吸纳就业税费减免和社保补贴政策落实率100%,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完成率100%。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第三季度)。制定我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出台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召开全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部署工作任务,在全市开展广泛的舆论宣传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三季度)。各地区和有关单位、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和标准,筹措创建工作经费,逐项分解落实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各项工作指标,完成创建任务。
(三)考核验收阶段(2010年第四季度)。各地区和有关单位按照《沈阳市创建创业型城市标准》进行自检,对存在的问题自行整改,市创建创业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考核验收。
四、工作措施
(一)完善机制,优化创业服务。各地区和有关单位、部门要健全创业服务工作机构,完善市、区、街道、社区4级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各级创业服务窗口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荐、项目评估等服务。要加强创业基础工作,简化办事程序和操作流程,完善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完善的实名制就业、实名制培训、实名制职业介绍、实名制社保补贴、实名制劳务输出等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要建立创业项目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鼓励企业、个人开发创业项目,发展一批从事创业项目筛选、评估、推荐的中介机构,为创业者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创业提供平台。
(二)保证投入,改善孵化条件。市政府设立2亿元创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项目推介、咨询、开发,以及创业培训、扶持创业社会保险补贴等;设立1亿元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用于小额贷款担保、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等。各地区和有关单位要科学制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新建、改建、依托现有设施改造、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方法,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孵化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规模要达到一次性接收创业企业30户和从业人员600人以上,各区、县(市)创业孵化基地规模要达到一次性接收创业企业5户和从业人员100人以上,开发区创业孵化基地规模要达到一次性接收创业企业10户和从业人员200人以上。
(三)落实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各地区和有关单位、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建立监督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市场准入、行政管理、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等方面的创业就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市劳动保障部门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
(四)强化培训,确保创业效果。市劳动保障部门要规范培训管理,统一创业培训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提高创业培训补贴标准、改革补贴拨付办法,确保创业培训效果。要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加大对返乡农民的创业培训力度,其补贴标准、方法与其他创业培训相同。要广泛开展面向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2010年末,全市创建10所创业教育示范校。
(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区和有关单位及市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由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及创业服务人员共同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队伍,每月选择1-2个街道或社区开展宣讲创业知识、解答创业就业政策等活动,激发社区居民的创业意识。要适时组织就业工作先进社区、驻社区用人单位、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典型报告团,进行巡回演讲,引导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积极就业。要在各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创业政策、创业典型、创业动态、创业经验,大力弘扬自主创业精神,培育自主创业理念,形成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全社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投身创业的良好氛围。
五、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有关部门及相关群团组织为成员单位的沈阳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研究制定创建工作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劳动保障局,负责日常工作。各地区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将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各地区和有关单位、部门要将创建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要建立健全创建工作调度制度,采取月报表、季调度等方法,随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度和动态,推动工作进展。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市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及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本职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化运作机制。
(三)严格考核,保证质量。市领导小组要将创业工作列入对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就业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将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指标进一步数量化、时效化,认真制定创建工作考核评定标准,对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进行认真检查、严格考核,及时通报褒贬正反典型。市政府督查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创建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及时通报各地区、单位创建工作进度、动态、问题。各地区要建立创建创业型城市情况分析、统计报告等制度,认真抓好本地区的考核、检查与评定工作,确保工作质量。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