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师不能因循守旧 - 副本

时间:2019-05-15 00:3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什么教师不能因循守旧 - 副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什么教师不能因循守旧 - 副本》。

第一篇:为什么教师不能因循守旧 - 副本

为什么教师不能因循守旧,要有创造力?

小每文

要摘:社会发展急需全面发展的新生代,作为塑造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更需富有创新精神,这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

关键词:创造力教师(教师)学生发展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造,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字眼,这是生机蓬勃的信号,是火红青春的象征,是旺盛生命力的标志,更是百折不挠奋斗的结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除了自身有丰富的知识、高度的责任外,还必须有优秀的教育素养和良好的教育方法,以达到教学相长。

一、时代呼唤创造人才

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各国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而“人力资源”中,人的创造力是其中最宝贵的资源。美国是最早研究创造力的国家之一。美国国内各行各业培养创造力运动,目前设有“创造教育基金会”。创造心理学家亚克斯•F•奥斯本在《创造性想象》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与其人民的发明创造力和把这些发明转化为有用产品的能力紧密相关。”在日本,响亮地提出“独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开发国民的创造力是“走向21世纪的道路”等口号。苏联曾经则把培养创造力明文写入宪法。及至陶行知,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家,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发表了《创造宣言》,强调“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并号召我们向着“创造之路迈进”。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施建农研究员说,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发展超常的人在儿童中的比例是1%-3%。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有28976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按1%的比例计算,中国的超常儿童的比例要占到20%,贺淑曼教授认为,过去总把超常教育定位于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实际上超常教育不仅要面对智力超常儿童这一人才宝藏,还要从特殊人才的成长规律去面对更大的潜力人才“富矿”。诸多研究表明,智力中等偏上的人,如果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即适合个体发展的教育,大多能成为优秀人才。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在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是对21世纪教师的基本要求。勇于教育创新是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勇于创新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也是新世纪教师在教育中应当增加的新的内容。[1]为此,教育者本身就应该是创造者。

1983年9月邓小平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际上包含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含义。1984年7月,邓颖超在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和辅导员会议上作《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的讲话,她说:“我们中华民族是具有创造

精神的伟大民族,我们的党是具有创造精神的伟大的党。你们是炎黄子孙,是党的儿子。你们要担负起创造未来的历史使命,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色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立志改造,立志创造,做富有开拓精神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当前这背景之下,作为人才培养的工作要不遗余力地去饯行自己的责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生代,完成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要达到这一目标,教育者首先自身就必须具备创造力这一素养。

二、从教师的角度来谈创造力

(一)摒弃传统中教育的弊端,顺应时代潮流

传统教育中那种灌输式的只注重传授知识的陈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难以培养出具有独创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特征,想象力丰富,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强,和具备果敢、善于应变、洞察力趋势等机智的人才了。[2]总之,传统教育培养的是继承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这正如杨振宁博士所说:“中国的学生知识丰富,善于考试,而不想善于想象、发挥和创造。”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这种“高分低能”的学生,怎么能承担起我国21世纪新型知识经济发展的重任呢?所以,教育者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摒弃陈旧思想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二)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3]“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4]教育工作者要将教育事业当作艺术来创作,没有特色的艺术品不算是好的作品,没有创造力的教育活动是没有希望的教育。

1、师生之间不是单一的授受关系

同时可能是同伴关系、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关系以及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关系。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信息源、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反思者和研究者、终身教育学习者的角色的教师要敢于充分发挥创造力,采取多样针对性的教学法来进行教育活动,解决师生之间的和谐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教育工作中„„必然要冒险的,因为拒绝冒险,那就等于拒绝创造。’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有权利拒绝创造吗?不能够,我们绝不能拒绝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性。”[5]无论是杜威学校还是夏山学校,都曾遭人排挤与批判。让孩子“从做中学”、“让孩子回归自然”,这些都不符合当时社会流行的教学法,但是,就是冒着可能将孩子引入“歧途”的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倘若没有当时的坚持,那些被称为“问题学生”的孩子可能真的会朝着“问题方向”发展,更别提给社会带来贡献,实现人生价值了。彩虹总在风雨后,艰辛的付出总会有收获,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新方法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只因他已清楚的了解到人的多样性。“„„忽视人的多样性和应把教育的任务放进所有的人都是适用的一句话里面,那会是不可思议的粗枝大叶。”[6]教学要有针对性,要有多样性,要有创造性,这与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谋而合。为了适应不同智力优势的学生,教师只能而且必须发挥其创造力来组织教学活动,否则只会导致教学的失败。

“为了培养富有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自始至终掌握好创造性教学的原则。既要向学生传授人类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又要开放学生的智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因而在教学方法上,人必须采用启发式防止并废除注入式,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让启发式成为使用一切教学方法的指导原则。”[7]要讲究教法,循循善诱。朱熹认为“道有定体,教有成法,卑不可抗,高不可贬,语不能显,默不能藏。”朱熹在这里将教育的基本规律称为“道”,将教育的基本方针,称为“成法”。[8]古今中外的皆推崇教育法,诸如德国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美国密斯娜的自然教育法、意大利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还有中国教育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创新精神的特级教师摸索出来的教学法,如:张思中老师的“十六子教学法”、顾泠沅老师的“青浦”实验、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所有的这些都把握住了教学的根本规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加以创新而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E•P•托兰斯曾经在学校教学研究小组的合作下做过一项研究,以观察不同的教学法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研究持续了两个学年,每个星期实验两次,最后分别选出5位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师和5位教学方法拙劣的教师进行比较。选择比较对象是,现在所在班内进行教学实验,求得事后测验、事先测验以及适应性测验之间的回归系数后才决定。下表是第一次实验的结果,其数据出自托兰斯制定的检核表,然后根据吉尔福特的智力模型分类得到的。

由此可知,教学方法拙劣的教师,在认知和记忆方面的比率较高,而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师则在集中、扩散、评价诸方面比前者有更多的活动。另外可以看到,教学方法之所以优秀,同创造性活动的比率高有关。在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扩散思维活动多,而且,集中思维方面的活动也多。[2]

2、师生是互动的。师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从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中,我们可以得知,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是该学生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同理,一个老师如果对创新拥有特殊的激情,而且也非常期望他或她的学生也能有所创造,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就自觉地形成独立思考、突破常规的习惯。这样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曾在中国小学语文界产生了极大影响的“情景教学法”,是实践创新李吉林老师与她的几代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晶。在她的教学指导下,她的学生不怕考试,并且升入重点学校率极高。在此同时,1989年底,她的专著《情景教学试验与研究》在国家教委举办的首届全国教育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她曾说过“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的未来做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如果没有李老师的突发奇想与坚持,那就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双喜临门”。这也证明了教学活动是双向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赞科夫在一书中记录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者的座右铭“所谓创造型,就是有一种不多前进,想着更完善更新鲜的食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已产生的志向。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的更好。”这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三、从学生的角度来谈创造力

有人提出,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学具有创新、创造力,也是为了适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儿童的心理,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学要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9]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及其行为方式都是不同的。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发展危机”,那么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达到最近发展区,进而提升自己的水平,扩展自己的发展区域。这样,步步地就会不断向前发展。“发展创造力首先要排除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但这还不够,必须研究出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各种专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从托儿所到中学高年级,利用这些教材教法,才能有最大的可能性发现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天赋,才能培养他们不安老规矩进行思考,并善于利用他人的创造性成就。”[10]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有自身发展的特点,要想促使其发展,就要适应其特点。此外,鲁克还发现,学生的优秀成绩并不总是和高水平的创造天赋相符合,但两者之间存在着非直线关系,而教师的创造力水平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的决定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得把有才能的教师充实到学校里去。[2] 所以,教师尤其新生代教师不能因循守旧,必须要有一定的创造力。时代需要创造型人才,这不仅是对学生发展方向的要求,更是对教师这一专业的挑战。作为新一代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去满足这个时代、社会、未来岗位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沈建民著.《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化成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2] 朱作仁主编,李志强副主编.《创造教育手册》.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 [3] 艾德勒.《为教育哲学辩护》.见《现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第235页: [4] 罗素.《教育的目的》,见《现代西方资产季节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年版.第114页: [5] 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01页:

[6] 马卡连柯《.儿童学团工作方法的经验》,见《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7] 陈育辛主编.《教育学新编》.[8] 陈国代著《大教育家朱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年4月:

[10] A•H•鲁克著.王家柚译.《学会思考》的译本1986年《创造能力的培养》.华东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改变因循守旧暑期培训反思

改变因循守旧,让生命流光溢彩

暑假姗姗而来,教育培训也如期而至。坦诚地说,最先对培训的感觉是一种负累,如同重压到胸口的大石一般,推不动也烦闷得紧。但随着每年培训的内容的变化,我感觉自己在悄然发生变化。不能不说,培训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做为一名教师,眼界如果仍然停滞在狭隘的小我之中,那永远也不会有发展空间。

因此荫荫夏日,短短的三天培训,我虽未脱胎换骨,但李教授和吴教授循循善诱、高层建瓴的理论却丝丝缕缕地刻印在脑海中,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总是因循守旧,甚至自以为是,学生的潜能怎么会激荡,生命又怎能流光溢彩?回顾几年来的教学过程,似乎常常有和吴教授例子中的切合之处,原来自己的课堂中,有这么多缺漏需要弥补,而自己浑然不觉。所以,改革、改变、改善迫在眉睫,该如何去做?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明自我,走进课堂坦荡荡。

李政涛教授在我们要为时代培养什么什么样的人中提出,教师要明自我。什么是明自我?明白自己的特别、明白自己的限度、明白自己人生的射程,也就是要学会策划自我,明白优势,劣势,潜势。我想这这让我想起那个古老的“短板理论”——“一只桶的装水量,取决于最差、最短的那块桶板”,正好用来说明老师的“知识结构”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而老师的专业知识就是教师的“知识之桶”,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这个知识之桶,需要用一片一片的木板组成,而木板的质量、长短又决定着水桶的价值和储水量。当然,李教授所言及的“明自我”,并非是单一的知识方向的“明”白,它来自于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方方面面,用李教授的话就是对自我生命的自觉。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育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学科教育的知识,更要学植根于教师日常实践的那些真正指导教师专业行为的知识,让自己的生命更加鲜活,让自己的教学生涯更加充实,让自己的教学之路更加坦荡。

二、明教材,教学思路清楚楚。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源泉。教师想要完成有效教学任务,首先必须认真钻研所任学科的教材,吃透教材中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这里所说的明教材,不仅是要知道教材里有什么,更要能够知道自己要教什么,怎样教。我们知道全套教科书是一个整体,每一组,每一单元又是个小整体,它们都担负着不同的训练重点,确定他们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准确地定出教学内容,也就抓住了教材的本质内容。而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设计,不要仅是为了教教材而展开教学,这样就会使自己的思维僵化,学生也会疲惫不堪。所以,我们在教学教材时,首先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然后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想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我想这样再来设计教学过程就会化繁就简,让学生在扎实的教学生成中成长,还学生温暖如春的学习环境。

三、明学生,因材施教爱昭昭。

孔子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缺乏了这个必备的前提,何谈“因材施教”呢?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则是一种师生亲切的互动,它不是一种赶鸭子上架似的灌输和「赶进度」,而是一种师生从容交流和对事物诠释和经验的分享和创造,但是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似乎更多的时侯我们偏离了轨道。李教授的观点非常明确——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李教授举例中提到当一名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结结巴巴有些沮丧之时,老师观察到之细微之处并加以鼓励,这比在其答得很完美之时的鼓掌要重要的多。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兼有,我们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真诚的交流,互动,凸显教学中人文因素,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让学生的心灵灿烂光彩。

“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李政涛教授的赠言镌刻脑海。从来没想到,栽培自己也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一直以来,我想是有进步的愿望和需求的,可是我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去发展自己,或者说根本没有去真正采取行动尝试过。在学习过程中,我心底一直涌着这样的冲动,解放被禁锢的行为,抛却自我满足的思想,真正爱自己一回,我想,只有这样,作为教师才能改变因循守旧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美丽的生命流光溢彩!

第三篇:抛弃因循守旧 大胆创新

抛弃因循守旧 大胆创新

看一场电影,从开场,致落幕;观一处美景,从花开,到花落,世间万物都是不断发展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能被时代所淘汰,要想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上立足,唯有抛弃因循守旧,大胆创新。

正如参加赛跑的螃蟹,为了不破坏祖宗爬行的老规矩而横爬,不仅不能获胜夺冠,反而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这就是死守规矩,因循守旧带来的恶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的工业革命时期,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固保守,思想僵化,固执地坚持保护农耕文明,封建制度,而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幸而现今人们的思想进步,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从而使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使中华民族立足世界民族之林。

因循守旧是时代的阻力,不利于世界向前发展,同样,全盘否定传统也会阻碍时代的进步。

当今世界的人们都困惑于保护古建筑遗址,还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显而易见,人们应发展与保护并存。古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展现,也为研究世界文明演进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说,既要否定传统中过时的、落后的,又要继承积极的,有利的因素。因为只有既批评又继承,都能更好地发展。马云打破以往商家只追逐利益的局面,却创造了“双十一”巨大的收获与辉煌,他说:“获取高额的利润不是目的,把各个商业网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联系的完整的体系才是最终目的。”他的这种无畏的创新精神,对世界网络的发展的巨大的,因此可见,创新的力量是无穷的。

正如小乌鸦从打破瓶子喝不到水,到往瓶子里丢小石子来取水喝,再到插入一根吸管轻松便捷地喝到了水,虽然只是人们编织的童话故事,从中也能折射出哲理:创新的力量是巨大的。

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感悟创新的力量,体会发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二十八班 王树娟 编辑:黄雪峰

第四篇:赌博_教师不能参与

赌博,教师不能参与

——教师禁赌自查报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圣神使命。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教育对象,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小心谨慎。大到说话做事,小到娱乐休闲都要三思而后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要求我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政治素质要过硬,道德品质要高尚。和社会上其他职业相比,我们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赌博,是社会上一种不良现象,特别是教师参与打麻将、打扑克等赌博,不但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失去家长、社会对教育的信任,而且还造成家庭不和,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具体事例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

我没有参加过打麻将的赌博活动,只是偶尔和他人打扑克,总次数也没有超过三次。我想这也是和教师的职业所不允许的,教师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长流水。”这就说明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通过近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赌博是害自己、害他人、害家庭、害社会的事情,轻则影响家庭关系的和睦,重则扰乱社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发展。今后,我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任何人要约,都不参加赌博性质的打麻将、打扑克。还要告诫其他同志不要参加这种只有害处而没有好处的活动。做一名禁赌义务宣传员。

刘兴学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笔者在案件审理中发现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赌博的现象较为严重遂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赌博呈现人数多、范围广的特点,在个别大学较为严重,应当予以重视。

赌博,是一种丑恶现象,近年来迅速殃及到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如同瘟疫一样侵蚀着青年学生,不但败坏了校风,而且也导致治安、刑事案件层出不穷,影响高校治安秩序的稳定。分析探讨大学生赌博情况及其原因,研究“防治”办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此作些浅析。

一、主要危害。

1、荒废学业、浪费青春。

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学生在整体素质上参差不齐,一些不思进取的大学生时常纠合在一起进行赌博,一些大学生赌博成瘾,经常赌到半夜,甚至通宵达旦,导致时间不够用、精力跟不上,经常迟到、缺课,即使上课也是精神恍惚,下课后又沉迷于赌博,不做作业、不做研究。不少人考试不及格,被迫留级,几年大学不知所学为何物,浪费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黄金岁月。

2、影响他人、侵蚀校园。

经常赌博的大学生,生活起居不能遵照学校的规定时间,不能遵守学校的作息制度。其他同学上课了他姗姗来迟、其他同学休息他还在挑灯“战斗”,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生活。久而久之,同学之间便生出许多不快,同学之间的互助、友爱之情变味成对立的情绪。赌博现象的存在慢慢的将一些意志薄弱的同学拉下水,如瘟疫在校园蔓延,造成负面影响,败坏了校风。

3、累及父母、祸害家庭。

赌博的大学生往往赢了还想赢,输了想捞回来,越赌越烈、愈陷愈深,赢钱的时候,钱不当钱用,最终大多因赌致贪,只好编造各种理由向家人索要,家长往往抱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理,想办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些大学生害怕连续向家长要钱会引起怀疑,便想办法向社会上的人借钱,甚至借下高利贷,欠下巨额外债,一旦债主追讨致事发,父母亲虽然恨铁不成钢,但为了面子、为了儿女的前途,也只能无奈地买单,祸害家庭。

4、诱发犯罪,危害社会。

一些大学生长期参与赌博,输光了钱,只好变卖物品,手机、衣物、菜金卡等变现换钱。有些大学生连生活费都无法解决,为解决现实的窘迫或筹集赌资选择了铤而走险,从校园内身边的同学开始偷盗,有些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纠结在一起发展成为盗窃、抢夺,以身试法,走上了一条犯罪的不归路。

二、原因分析

1、好奇心驱使,寻求刺激。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一直有家人呵护,入大学之前过得是从校门到家门的生活,阅历尚浅,看见其他同学赌博觉得简单,认为自己如果赌一定可以赢钱,便开始手痒,经不起别人引诱、怂恿,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有的学生不求进取,或是因为家境较富裕,或是摆脱了家人的约束,进入大学后便不将学习当回事,学业上得过且过,混文凭,闲得无聊,以赌作消遣,视赌博为乐趣。

2、价值观弱化,精神空虚。

一些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正确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缺乏积极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精神颓废,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欲主义”,导致价值观偏离和行为规范残缺,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没有学习目标,无所事事,将赌博看作是一种享受,将赌技看作是一种能力,试图通过赌博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最终滋生赌博恶习。

3、视觉受“污染”,免疫力低。

社会上一些影视作品、报刊杂志为了扩大销售量在醒目的版面作一些教人赌博、传授赌技的宣传,刺激着大学生的神经;一些学生家长自己长期沉迷赌博,学生从小便耳濡目染,进入大学后对赌博误以为是正常活动,不能正确认识赌博的危害性;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将在校的大学生视为骗赌、诈赌,赚取钱财的对象,有意识向校园渗透。这些视觉“污染”在大学生身上向心灵渗透,一些意志不坚定、免疫力低的大学生误入赌途。

4、家丑怕外扬,管理缺位。

由于观念的变化,现在的大学全部改变了原先那种对学生严格管理的模式,为大学生参赌聚赌提供了环境。由于学生可在校外租房居住,使得他们有条件脱离学校的监管,并且使得其与校外人员纠结更加方便。东窗事发后,家长往往顾及子女的名声、前途和自己的面子不作宣扬,花钱消灾;相关老师为了全班的考核排名,投鼠忌器,态度暧昧,只要不闹出大问题,不会施以惩罚,缺少反面教材,以致警示作用不明显。

三、对策建议

1、根治思想,防微杜渐。

要加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帮助他们看透赌博的本质,分清娱乐和赌博的界限,提高思想认识,对“赌瓶水、赌个菜、赌顿饭”之类的“小玩玩”也坚决不参与。对同学、朋友的劝诱要坚决拒绝,不要顾及情面。对在校外偶遇的赌博活动不要参加,不受家人、朋友影响,更不要将校外所见所学带入校园。从思想上重视,做到防微杜渐,避免陷入赌博的泥潭。

2、科学引导,弘扬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康的业余爱好,将学生的业余爱好引领到阳光大路上来,在校园创造清新宁静的教书育人环境。通过多种方法激励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课余时间的思想兴奋点转移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来,成为博学多识,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

3、加强管理,形成合力。

全社会要形成关爱大学生的氛围,构建加强管理的联络机制。学校加强对校外大学生的管理,将校外自住大学生的信息向基层派出所、居委会通报,公安机关发现社会人员与在校大学生来往过密要及时通报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发挥班干部作用,加强对大学生作息时间的考核和业余活动的监管。建立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机制,重点是要纠正家长“家丑不外扬”的错误思想,避免“校园内外判若两人”学生的出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宣传法制,防治结合。

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培养他们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感情和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司法机关达成共建协议,由司法机关将定期举行法制进校园活动作为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予以深化,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介绍形象的帮助大学生了解对赌博行为不加以约束可能造成的后果,从而增强对赌博的免疫力,并使得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激发在校园内形成抵制赌博的良好风气。对少数屡教不改的害群之马,及时处理,避免殃及他人。

第五篇:“教师流动” 不能局限于形式

“教师流动” 不能局限于形式

文:九州狐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差距显著,这一差距使得各种资源向城市流动,同样,优质教育资源也向城市集中,造成了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这种单向的不合理流动致使过剩与短缺共存,造成人才浪费和教育不公平产生。

为了有效的改变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过度集中的局面,几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纷纷的尝试城区优秀教师向薄弱农村学校流动的做法,并以制度的形式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与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紧密的结合起来,有些地区还规定城区学校和乡镇学校校与校之间实行联动机制进行双向流动,试图有效的改善城乡师资不均衡的现状,只是,从执行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造成教师流动效果不明显的因素有很多。

第一,城乡师资不均衡不是教育不均衡的全部,农村学校除了师资薄弱以外还有生源薄弱和学校领导层对教师流动目的能否正确的理解两个极其重要的内容。首先,城区学校对农村优质生源的掠夺风头日盛,既有通过正常招生造成的生源流失,也有因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造成的农村优质生源向城区学校的流动。以我们学校为例,今年毕业的六年级学生只有一百人不到,其中就有近十人被区内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录取,这些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都是校内的佼佼者,如果正常的升入本校初中部,初中毕业的时候绝大部分会被区高中录取,这部分优质生源的流失对学校最后初中毕业的升学肯定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即便是流失了这么多的优质生源学校仍然能完成区高中的升学指标,如果不流失结果一定会是另外一个天地,而效能评估的时候看的是最后的成绩谁还会管你流失了多少优质生源呢!这显然不公平。

其次,校内领导层对教师流动目的能否正确的理解很重要,城区的优秀教师来到乡镇学校以后,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领导层必须有一个很深刻的认识,做出详细的规划。教师流动的初衷是让一些城区优秀教师引领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教学思想、理念、方法上起到一个示范作用,从而拉动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学校领导层没有这样的意识,只让他们来学校教教书,这样的流动有悖于实现城乡师资均衡的本意。

第二,城乡教师流动并没有解决乡镇薄弱学校教师专职不专业、专业不专职的窘境,城乡学校之间同科教师相互流动,而且几乎是清一色的年轻教师,这一点并没有改变乡镇学校在学科师资配置上不合理的状况,乡镇学校的教师几乎都是“一专多能”,只是,“一专多能”是根本不可能的,用老辈人的话就是“没有牛,只好用黄狗来耕田”,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一声高过一声的今天,这种局面肯定要打破,只是,乡镇学校的素质教育仍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第三,教师流动是实现教育均衡的一个举措,只是,教师流动不单单是把城区学校的教师派到乡镇学校,乡镇学校教师派到城区学校那么的简单,教师流动不能局限于形式。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充分考量每一所乡镇学校的师资现状,有的放矢地选派城区优秀教师到乡镇学校、乡镇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尤其是能够兼顾到乡镇学校的薄弱学科,必须对流动的教师实行长期的跟踪调查研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比,不断的修正教师流动规划、制度,从而逐步完善教师流动机制,实现教师流动利益最大化。

“教师流动”不仅仅是对薄弱乡镇学校“输血”,更重要的是培养薄弱乡镇学校的“造血功能”,城区优秀教师被选派到乡镇学校除了要求他们对乡镇学校的学科教学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更重的是要求他们把城区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好的做法渗透到乡镇学校,对乡镇学校的两组建设、教学科研、文化打造、校本课程的设置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三两年以后

即便是他们走了城区优秀学校的那些好的思想、方法亦以融入乡镇学校的血液。

教师流动的目的是实现城乡师资均衡,而师资均衡并不仅仅是学校有多少个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和市青优,师资均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先进的办学理念、适合自己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良好的教育教学范围。

“教师流动”是个很好的举措,只是,“教师流动”不能局限于形式。

下载为什么教师不能因循守旧 - 副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什么教师不能因循守旧 - 副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人身份人员不能提拔为领导干部

    工人身份人员不能提拔为领导干部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提拔是指干部由下一级职务等次或下一级级别等次提任上一级职务等次或上一级级别等次。为真正做到多中......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500字)作文

    精选作文:为我不能举行葬礼(500字)作文 和往常一样,伴随着悠扬的铃声,我们进入了这堂英语课,但就是这堂英语课,我们这个传说的班级改变了,而且还改变了许多。这堂英语课我相信......

    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案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教学建议 踩踩 0作者:心雨天地 发表日期:2008-11-08 复制链接 收藏 课文《为“我不能”举行葬礼》围绕儿童生活记叙了一个让人难忘、令人欣喜的故......

    现代教师不能跪着教书(修改稿)

    现代教师不能跪着教书 ——学习《现代教师读本》“人文卷”心得体会 上海徐教院附中何京尧 “不跪着教书”,我认为传达的是一种现代教师的理想,一种理想的知识分子人格,一种理......

    在职教师为什么不能有偿家教

    在职教师为什么不能参与有偿家教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感王吴小学褚善荣当前在教育行业中有偿补课行为疯行,尽管教育部乃至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出台了文件:严禁教师利用......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爱,不能割舍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爱,不能割舍 以“爱”为话题的作文:爱,不能割舍今天,老师在上课时让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发了一张草稿纸给我们,说是要在游戏中用到。我平静地等待着游戏的开始......

    不能简单地为自己工作-读《为自己工作》有感

    不能简单地为自己工作 读《为自己工作》有感 我们敬爱的成都天然气压缩机厂党政领导班子,以我厂下一步蓬勃发展、做大做强为目标,着眼于人才培养,要求全厂职工多读书、读好书,掀......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设计专题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 教学设计 刘春红 教学目标: 1、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尤其注意“蕴涵、罚、惑、邀”的写法 2、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式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