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个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三个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针对化学师范生提出三个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目标式分类培养的设计,确定了三个精细化的具体方向定位、培养目标和实训内容,构建了实施路线、教学数据分析平台及质量保障体系。经过实践和数据分析,形成一套学生精细化实训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配套运行操作平台和管理办法,应用于学生的全过程培养。
关键词:化学;实训;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89-02
一、引言
??新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革除传统师范教育实践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不断提高实践育人水平,是当前推进师范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1]。
从高等教育全局看,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是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后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化解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危机的办法,是在充分认识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全新的高校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资源配置的新机制[2]。通过建立数据分析及反馈互动平台,可有效地跟踪实际教学的效果,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模式,也会对师范与非师范的培养同质化问题有预判和调整。从师范教育看,根据调查和统计发现,在学校发展不断扩大过程中,师范大学面临教师教育定位、师范与非师范平衡、资源重新配置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便凸显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等问题[3]。为保证化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培养方向,提高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出三个精细化的培养模式。再经过一系列辅助的配套措施和运行过程来实践,不断完善整体框架和设计方案,将会形成一个新的培养机制或教学模式。
二、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
1.学生录取实行“三位一体”招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成绩的“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综合素质,选拔适合化学(师范)培养目标的学生,保证和提升本专业生源质量。
2.实行“三段一标”实训计划:设立一个总目标,下设分类具体实施目标,以目标为方向,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实训路线,每段确定一个人才成长实施目标,让每位学生从进入本专业就清楚知道所要学习的全部课程和技能,每个阶段应具备什么能力,在毕业时完全达到培养目标中所规定的各项培养要求。
3.按“三个一批”分类培养:化学(师范)专业主要为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但同时也注重化学及化学相关知识技能、科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按着由多到少的倒三角结构,分类培养一批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一批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或其他工作的人才,一批相关专业的高端研究精英,同时,实现“三个一批”就业。
三、质量保障体系
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改进形成。由于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地域特点和目标定位等方面有特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设置不易过细。因此,根据全面质量管理和相关教育理论,构建三个精细化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基于目标的运行系统又分为条件保障子系统,管理保障子系统和学生发展保障子系统。
体系的内容包括:准确的专业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实验室,师资队伍,教学场所,实践基地等条件保障;系列制度建设和执行;实践训练路线设计;全面、准确、及时的教学信息收集和整理,评价结果及整改要求及时反馈,目标完善等。这些内容通过一系列教学管理措施、网站发布,互动和辅助统计分析软件来实现,形成完整的质量监控和保障的体系。
四、措施和成效
1.三个精细化过程的实现实例。制定化学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手册,手册内容包括:目标设立,实践路线,课程设置,成长记录,取得重要成果,评价,目标实现等。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按着理论和实践路线图进行训练,到大四年级进行择业和反馈。比如,在实践环节上,进行实践基地建设,增加小型板书训练场地,微课训练基地和多学科科研训练基地。根据实践的类别,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完善实践评价。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针对三个精细化的内容和及培养目标建立网站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和反馈,完善专业目标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收集和录入、自动分析和反馈、信息发布和互动等。这个辅助工具是把全过程培养建立在保障系统内,可查阅所有管理文件,分析过程培养的进展,公布就业信息和状况,收集反馈结果等。通过数据分析掌握教学条件,学习评价结果和计划执行情况,不断完善计划和修改目标方向。图3显示了数据采集,分析和运行的界面,通过过程管理,保障教学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并为后面的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和三个精细化内容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为提高质量提供基础。
五、结论
三个精细化的培养模式为化学师范生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三位一体”、“三段一标”和“三个一批”结合质量保障系统的具体实施,可有效地实现设定的培养目标,对不断提高化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意义。经过不断地完善,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也将对推动其他专业的建设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国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16,(2):1-11.[2]林冬华.师范大学的现状、问题与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76-81.[3]李彬,阮冬生,李敬芬.地方高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3):62.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professional features,“three detailed processes” training mode for the student of Chemical specialty(normal)was put forword,and the working direction,training goal and training content of “three detailed processes” was identified based on classified cultivation.The implementation route,data analysis platform of teaching 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as builded.The detailed system of student training 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ere formed with operation platform and management approach based on practice results and data analysis for students training in whole process.Key words:chemistry;practical training;quality assurance
第二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
关键词:教育管理论文发表,发表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投稿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教育改革项目,也是推动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其核心主旨在于强化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际工程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型人才的需求。
一、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特殊性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许多高校开展了“3+1”“3+1+2”“4+2”等创新培养机制研究。在这些培养机制中,各类工程专业都增加了工程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如校企联合培养、创新计划等,借以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最终造就具备健全人格、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与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型工程人才。
建筑学作为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5年制本科专业,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5年的专业培养中加入半年设计院工程实践环节、每年均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聘用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授课等,这些实践能力培养措施较其他工程类专业提早近20年,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基于卓越工程师创新培养要求的大环境,建筑学仍然有必要对其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以满足建筑类工程人才需求。
二、建筑学专业的创新型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
目前,中国工科专业多以4年为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尽管也属于工科,但由于其专业培养模式的特殊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将学制由4年改为5年,同时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的建筑院校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而未通过专业评估的建筑院校则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此外,住建部评估委员会对于硕士阶段达到建筑学培养目标的建筑院校还批准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总体而言,不同的学制、不同的培养标准反映在建筑学中,就可分为工学学士、建筑学学士以及建筑学硕士等三个培养目标。
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建筑学人才培养可以采用“4+X”模式。对于学习有一定困难,或者家庭有一定工程背景(如施工、建材等)的学生,可允许此部分学生采用“4+0”的模式,按照4年制培养模式,授予工科学士学位,使其尽早投入相关工程领域参与实践工作。而对于通过5年学习(即“4+1”)的大部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则可授予5年制建筑学学士学位,此类学生的最初工作岗位往往以建筑设计为主。此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少数学生,还可以对其进行专业提升,即采用本硕连读的模式,根据其学分修习的进度,最终决定采用“4+2”或“4+2.5”或“4+3”模式,使其既能提高专业水平,又不额外增加学习时间(按照一般模式,建筑学硕士读完需8年时间,而采用此模式则可缩短1年~1.5年时间)。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如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率先采用了此模式。这对国内同类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是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大亮点。传统教学一般以专业大类课、核心课及选修课三个层次为主,尽管通过选修课或通识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其眼界始终局限于专业设计或社会生活的某一部分,对于设计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
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加入双语系列课程,聘请国内或国外专家学者采用双语教学,借鉴、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设计资源,提高设计课程的国际通用程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开展与国外高校联合教学模式,如邀请国内外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为期一月或数月的交流、学习和实践,对同一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设计,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校际交流与协作,为学生打开设计新视野。目前,此模式在国内知名建筑院校中已普遍采用。如东南大学与ETH联合教学已持续了数年,中国矿业大学与德国波恩大学也对此模式进行了多次尝试。
此外,定期聘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工程项目专题讲座,介绍大型工程项目的构思、设计、组织与施工经验,这也是进行国际化联合培养的一种简便模式。
3.“双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
从事工程教育的教师既是工程教育理论上的学者,也应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家。然而,国内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因此,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高校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校内教授工作室和校外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导师”教育模式。
建筑学专业培养中,前3年往往偏重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课程设计从单一空间向复杂、综合性空间转变,进入高年级后则会结合真实课题进行设计。
高年级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对学生设计水平与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国内部分建筑类高校大多采用“教授工作室”模式,该模式不仅使教授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工程经验指导学生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可以吸纳年轻教师融入教授工作室,担当助手,在工程实践中吸收经验,提高个人能力与设计水平。
强化校企联盟,建立校企合作工程实践基地或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合理的实习培养方案,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对学生校外实习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带着经验和疑问回到学校,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习热情更高、创造欲望更强。
此外,高校和企业还可以不断深化合作,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的工程人才培养平台。企业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先进的设计理念恰好与高校形成互补,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为企业输送大量社会紧缺的设计人才,两者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校企共赢。
三、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建筑学教学体系
当前许多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仍然脱离不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大背景要求高校在教学课程的体系与教学内容上,必须大力进行改革,推行符合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型与研究型模式,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目前,建筑类高校正大力提倡构建“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性教学
在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中,教学仍然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成为“演员”,而教学的场地和环境可以根据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性”特点。以建筑制图为例,以往仅在课堂内讲授书本中的制图要领、原则与方法,学生只需学会求解,但当遇到实际课题时,则会碰到很多不解之处。在实践性教学理念下,将部分建筑制图课堂转到室外,对校园内部的小型建筑进行实地讲解,并要求学生对其进行现场测绘,完成现场考察之后再回到教室,制作相应比例的建筑模型,通过对实体建筑模型的切割与分析,最终完成图纸绘制。通过亲身实地感受、了解现场,以及分析、切割实体模型,学生不仅对基本制图原理的认识有所加深,而且还大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践性教学中,通过“课堂原理——实践认知——动手操作——原理加强”这一教学过程,使原本仅停留在课堂、书本上的原理,变成了一个个实际存在的鲜活案例,学生对原理的认识也呈现出质的飞跃。
2.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工程类人才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式获取性学习,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主要负责讲解设计原理及其重要知识点与研究方法,设立合适的研究专题,分析研究方法的合理切入点,同时安排合理的研究进度、计划以及最终的研究成果要求。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应组成研究小组,选择教师所提供的某一个或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在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提高素养。
对于建筑学专业研究性学习,应以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为主。学生应以课程设计的某个专题为核心,参与项目的策划、设计及运行,同时运用已具备的专业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案和设计手段,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教师所提供的设计课题应为真实课题,学生在研究中也应从课题的社会性、整体性及实践性等多方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最终设计才更具可操作性,更易与社会接轨。
3.创新性设计
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仅局限在数字计算、设计模仿与形式堆砌上,而要在各个方面对工程设计有所创新,建筑学人才培养尤其要关注设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中国建筑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国外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其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印记。巴黎的“鲍扎”教育转变了人们的艺术观念,此后的美国学院派、德国包豪斯等建筑教育则超越了之前的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建筑设计与社会环境、技术等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化建筑设计的教育思想。而日本则通过在建筑空间、形态、思想与技术方面的创新,形成了一种体现本土思想、别具一格的日本现代建筑风格,这一思维的创新性设计也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
四、结束语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建筑学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尤其以“4+X”、国际化联合教学及校内外双导师制度为代表,同时应在建筑院校中强化“实践、研究与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培养实践性好、研究性优、创新性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设计师。
应该说,高校中的工程教育没有实际项目中所限定的各类条件,因此也就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而高校的建筑教育与时代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主流和先锋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往往对社会的流行趋势起到一种主导作用,并能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的工程教育在创新性设计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表层的适应社会的创新,而要挖掘学生的深层创造潜力,不断完善、丰富、充实和发展高校工程教育的设计创新,使得创新性设计教育不断突破,开创新的创新格局。
第三篇: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完善
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完善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几年来,第三方物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这极大地提高了第三产业的经济活跃度,但它在增加了社会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了物流行业人才的紧缺。物流行业是一种复合型的服务产业,涉及面广,因此需要工商管理领域的人才来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发展。针对当下物流行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现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构建与完善策略。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子商务的兴起让我国的物流行业有了极大地发展。尤其是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上,由于较少受到政府体制内的影响,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当然物流行业的繁荣与发展也造成了其对于各种人才,尤其是工商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
工商管理人才对于物流行业的重要性
在我国不同产业之间融合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表现,而物流行业作为一种夸行业的复合型产业,既需要专业的物流运输人才。也需要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来对物流行业的整体规划进行一个正确的指导。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企业高素质管理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也是物流行业管理人才输出的重要源头,因此有必要针对于当下的物流行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改善其不足,创新其培养方式,为物流行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成因
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现状。物流行业本身集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为一身的复合型产业模式,在其人才需求上也是?A向于复合型。尤其是对于工商管理方面的韧带需求量近年来大增,但是现在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实际的人才需求出现了不对等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行业对于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有所忽视:由于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基层服务领域,所以当下的物流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简单的快递配送层面,并没有对工商管理人才对物流行业的重要性形成一个深刻的认知。对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忽视也就使得物流企业不能健康运行。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长远的人才发展规划:物流行业长期以来重视基层服务缺乏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上的科学规划,也是当下物流行业发展较为混乱,还未成熟的重要原因。经济利益的创造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人,在知识型经济社会中,管理人才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因为人才自身具备知识财富,这是简单的劳动力所不能带给企业的附加价值。但是就目前来看整个物流行业还未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行一个较为科学的长远规划。
高校还未针对物流行业建立一个完善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作为各行业人才培养的大后方,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学科的综合性以及交叉性越来越强,物流行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不仅仅是物流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是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因此要求高校在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学科的交叉性以及针对性。从现在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上看,专门针对物流行业的培养方案并不完善。没有针对性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也就无法让高校毕业生胜任以后的物流管理岗位。
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现状的成因
物流行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传统的物流行业较为注重基层工作人员的行动力的培养,包括配送的速度以及服务,这就造成了其在管理模式上重基层服务,轻视管理层的整合与更新。一些物流企业缺乏对于高层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导致上层管理松散且运行效率低下。高层管理人才的重要作用就是在于其能够通晓物流活动的全局,给予企业较为前瞻性的发展意见,然而忽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当然也就无法从人才方面给予企业更好的指导规划。
物流企业缺少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物流企业缺少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也是引起物流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现代物流管理不仅仅是物资的配送,还包括服务、信息技术的引进,而在跨境物流上更是需要面向国际市场的工商管理人才。传统物流企业的境内物流业务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对于人才培养的认知。尤其是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缺乏一种国际化的视野,高校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未能满足物流行业实际需求:高校之所以还未建立起针对于物流行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还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并不相符,导致了高校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人才未能满足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当下物流行业在具备宏观经济、战略的管理型人才缺口上非常明显,然而很多院校并没有明确自身的定位与市场需求,导致了教学体系设置上不合理,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亟待创新与完善。
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完善策略
立足人才市场的走向。要创新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高校都要立足于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与未来趋势,把握人才市场的走向,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工商管理人才。高校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让学生可以进入企业平台,通过实践来增长自己的管理才能,企业也可以参与到对学生管理能力的测评中,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学生对自己管理能力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认识,从而提高物流行业工商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
企业转变管理理念,重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物流行业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需要企业改变陈旧的管理理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综合型的管理理念,正视工商管理人才在推动物流企业长远发展中重要作用。物流企业可以引进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也可以通过不断对员工的工商管理培训来提高行业内工商管理人才的素质。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中,产学研的结合还并未成熟,物流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学校的教育模式较为陈旧,科研机构与前两者也较为割裂。政府应该鼓励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三方融合发展,利用各自的优势与研究成果创新物流行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第四篇: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很长时期里是以学科教育为中心的普通高等教育。其中,绝大部分的高等专科教育也都遵循着与本科院校大同小异的专业或学科教育的路子,以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而存在。相当一部分高职学校原本想走一条独立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道路,但是由于政策不明,再加上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社会上祟尚学科教育,贬低职业教育的习惯势力,自觉不自觉地步了普通高校的后尘。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认识问题,以及与认识问题相关的政策问题和管理体制问题。认识不统一,高等职业教育就难以顺利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实施学术教育、工程教育为主的类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的类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因此,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必须使政策更配套,体系更成熟,模式更规范,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应用型人才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里所要求的“技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不仅包括经验技术,也包括理论技术。显然,技术型人才的理论水平应高于技能型人才的理论水平。因此,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等方面都体现出对理论知识及素养的要求,都注重加强理论课程的设置及教学。但高职到底传递什么类型的理论知识,传递多少理论知识,什么时机传授为宜,还需要探讨。笔者认为,高职专业理论学习不在于达到掌握“为什么”的水平,而主要在于能够达到通晓“是什么”和学会“怎么样”的层次,即达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即可,主要侧重应用型知识,强调为技术和心智技能及高级技能服务。这些应用型知识以有用、够用、必需为度,适当兼顾一些学科理论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发展作铺垫。
19世纪前,技术仅指技能与工艺,主要依据经验积累而成,至19世纪,技术的科学化、理论化是现代技术的最大特征,到20世纪,技术的性质和功能愈显明确。过去的技术多指生产工艺,现在扩展到营销、管理和服务等多种领域的“手段和活动”。由此可见现代技术除物质技术外还包括非物质性的技术。这里重新审视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以往构成技能型人才劳动的主要成分是动作技能,因此,技能型人才一般由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技能型人才的劳动组成中的主要部分不再是动作技能,其智力成分不断增加,因而高级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日趋接近。所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都应该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目标。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亦可称“银领”。无论是技能还是技术都是为了应用,而且也只有得以应用才有意义。
二、培养模式
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三、模式改革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时,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需要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设计新的培养规格、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新的培养途径。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交付社会检验,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用原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我们只就第二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
四、模式的构建
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地方性,生源的多样性特点,以遵循教育规律和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不同学生合理发展为目标,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择业为主”和“加强基础,目标上移”的“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对不同生源分别定位的应用型教育模式与强化基础理论型教育模式的结合。既培养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和工程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又培养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以此为核心,按照基础模块和活模块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以达到双重培养目标的目的。
五、模式的特点
1.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课程安排尽可能“通,精,稳”与专业设置的“新,短,快”相配合。通,指基础课部分要通用;精,指专业课部分要针对学生就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做到有的放矢;稳,指的是在基础和专业课程时间安排上采取“滚动式”教学。新,指在相应时间内专业课程应该与企业的需要相匹配;短,依照专业更新的频率,在专业学习时间上,比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略短;快,指“滚动式”教学的灵活多变。在课程设置时,首先依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专业特征要求设置“平台”课。不论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还是以择业为主的学生,给予他们可持续学习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设置“模块”课和任意选修课,从而形成以“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突
出了学习者的个性。最后,以双重培养目标为目的,赋予学生按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灵活多样的学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教育,实现共同发展。
2.人文课程与科技课程相结 合,侧重科学技术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改革之一是注重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同样必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毫无疑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突出技能和技术。高职毕业生主要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成熟技术,特别是成熟的高层次技术的应用和运作。因此,要强调技术性课程或课程的技术性要强。但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的同时,也要积极应答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因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是以技术为主的教育,但这并不否定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尤其在当前世界面临共同难题日益增多和棘手的时期,单纯的科技教育往往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离不开人文教育。通过人文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伦理素质,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关心人、注重人的意识,促使他们不断考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着重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着想。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而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相对较深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此外,“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重且相互独立,还可以尝试两个教学体系在时间安排上适当置换,改革用实践来佐证理论的传统教学方式。
4.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遵循“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教育也是就业教育,但不能把高职教育说成是终结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前期趋同为学生的就业和继续学习及深造打下一定基础,后期分化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创造条件。基础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是相互渗透的。
5.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也不仅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因为基础理论过分薄弱,缺少高等教育的理论支持,则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开发应强调课程的拓展性,强调正迁移性和发展性,为受教育者的一生负责,它应该使学生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这也是职业教育正由“需求驱动”向“发展驱动”转变及以人为本思想的根本体现。可以说,高职教育必须向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回归,以便完成一切教育都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6.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理念,适合以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为内容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和辅修制的要求。
总之,高等教育大众化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高等教育必定要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去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有一定的动态性,其动态形式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样性决定,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受旧有运行机制的影响很深,难以培养能够面向国际的职业人才。因此,我们必须突出高层技能人才的培养,调整职业教育课程,借鉴职业经验,加大教育培训设施的投入,减少职业教育成果上的差距,注重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要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积极向世界学习,加强与世界合作。比如,在课程建设方面,就要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注重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发展性等特点。第二,培养国际性人才。高职教育要为经济主战场服务,要满足经济发展及竞争、合作的需要。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主动满足加入WTO后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要求。高职教育要时刻面向世界,为企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与合作而培养“知识工人”。反映在课程上,就是要加强外语素质培养,加强国际法教育,加强国际贸易能力培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等等。不断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从而使先进的知识、技能在国际范围内流通,实现国际范围内信息、资源、经验的共享。
徐琼
第五篇: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作者未知)
摘要:高职院校应瞄准市场,人才结构需求变化,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中,坚持高技术、高智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优化教育模式,实现教学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与教育现代化水平,探索独具办学特色的新路。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复合型;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政府投资的学校要源源不断地培育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近十年来,南京技师学院瞄准市场人才结构需求变化,在探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中,坚持高技术、高智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集创新能力、技能训练、知识掌握于一体,走出了一条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且独具办学特色的新路子。
学院高技与高职教育概况
我院开办高技高职教育起步于1996年,当时国家正面临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市场迫切需要大批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方面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技工教育面临发展机遇与挑战。受几千年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希望子女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成为高智能型人才,但由于高等学校规模有限,不可能人人上大学。在这种市场呼唤高级技能型人才,而家长又青睐高等教育的形势下,我院与高校联办了首届数控技术专业高级工暨大专班,在高技与高职教育的道路上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
高级工暨大专班主要招收初中生,实行6年一贯制学制(5年在校学习),其办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前3年学习,在技能方面达到中级工的水平,在文化知识方面达到成人高考入学要求,并通过成人高考取得大专入学资格;其后两年进入高级工暨大专阶段学习,一方面学习高职教育课程,另一方面接受高级技能训练;第6年结合岗位实习,完成大专毕业设计;学生完成以上学业后,可取得高级工等级证书与高等学校成人大专文凭。
自1996至2006年,我院共招收高级工班、技师班85个,共招收学生4076人,均采用高技高职复合模式。1996~2002级共7届学生参加了成人高考,平均录取率为99%,1996~2001级已有6届学生共计816人毕业,历届毕业生除10人未获成人大专学历证书外,均获得了高级工证书与成人大专文凭。集技能与智能于一身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得到家长的认可,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院校培养模式初显成效。
10年来,学院的高技高职专业不断拓展,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办学规模成倍扩大。专业工种从1999年的数控技术发展到现在的医疗器械、数控技术与维修、工业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模具设计与制造等现代化高新技术专业工种;办学层次由原先的高级工暨大专水平提高到现在的技师暨本科水平;办学规模由最初的1个班级39人发展到现在的68个班级3260人,学生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65.3%。先后与我院合作办学的高校有南京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办学质量也得到合作高校的认可。
优化教育模式,实现教学目标
确立中技暨高中、高技暨大专两段式教育方向技工学校开展高技高职教育顺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但在生源培育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是因为高级工暨大专班招收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办学初期,招收的生源平均分数在420分左右,最低的学生分数只有350分。尤其是在2000年,技校招生陷入低谷,招收的学生入学平均分数仅为400分,居历史最低水平(近年来,生源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平均分数达到了460分)。面对这样素质的学生,学校经过反复论证,明确了高级技工暨大专班的培养目标是高技高职技术人才,其教育模式既不同于一般的高级工培训,又有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模式,要突出技能训练的特色。在实施高技高职教育之前,必须完成中技暨高中阶段的教育,然后再进入高技暨大专阶段的教育。为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应分两个阶段进行教育训练。第一阶段的中技暨高中教学,要使学生具备高中文化相关知识与职业素质两个基础,即在文化基础上达到成人高考合格水平,在职业技能方面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与中级工技能,为实施高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的高技暨大专教学,要使学生具备高等专科文化知识,另外在职业技能方面应具备高等专业理论知识与高级职业技能水平,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
分层教学,实现文化、专业、技能衔接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我院在教学计划上安排了中技暨高中、高技暨大专两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教育包含文化基础、专业知识、技能训练三方面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计划上还体现了中技文化知识与高职文化知识的衔接,中技专业课程知识与高职专业课程知识的衔接,中技技能训练课程与高职技能训练课程的衔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级工与大专的教学目标。无论是中技暨高中教育阶段还是高技暨大专教育阶段,由于教学内容均包含了文化与专业两个方面的教育。由于学制、学时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学时内要实现两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精简,依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国家高职高专教学计划选定文化、专业技术课程和技能实训模块,删减技工和高职相重复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做好两个层次教学内容的衔接,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注意将各课程相互独立又各有联系的教学内容,按程度深浅分成若干层次,然后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教学单元,实现同类课程不同层次的衔接或不同课程相同层次的衔接。在组织高技暨大专教学内容时,要本着精选、更新、充实、实用的原则,尽量避免重复内容,力争在有效时间内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要深化专业知识,开设课程设计课,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动手能力,使知识融会贯通,具有深度,从而实现同类专业课程不同层次的衔接。接着在后续的实训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又如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学习了《脉冲数字电路》课程,并进行了课程设计,已具备了相当的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电路课题操作训练时,可将教学重点放在工艺实现上,使学生从设计电路、电子CAD制图、电路印刷版刻画制版到电路焊接、电路调试直至成功,既实现知识与技能一体化,也实现了高级工和大专层次的课程教学目标。
贴近岗位需求选题,实施毕业设计,突破既定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做好常规教学组织工作的同时,应努力提升教学层次,提高教学实用目标,在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紧缺技能人才、打造企业最实用、最抢手的毕业生上下工夫。毕业设计课题的设计应贴近生产实践需求,利用学生在大专第三年结合岗位实习已完成了大专毕业设计的优势,以毕业设计为契机,鼓励学生结合岗位实习内容,以岗位生产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一方面达到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总结、检验学生大专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我院在2005学年的02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子应用技术专业班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中,根据高级工与大专的专业教学内容,拟定了22个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分别为数控加工工艺编程、数控机床电气控制、PLC与现代电气控制、机械工程设计、单片机扩展、电子电路CAD、数字电子技术的典型应用等,有96名学生分别选择了45个课题,其中30名学生选择了岗位实习课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现代化水平
开展高技与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在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学院也在探索师资建设的有效途径,以适应教学需求。
一方面,学院借助高等学校师资的传、帮、带培养教师,先后安排十多名教师到南京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进修相关课程,改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教学水平,使教师能逐步承担起大专教学任务与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院鼓励教师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学位进修,几年来,学院共有十多位教师参加了研究生进修,提高了学历与专业层次。学院还鼓励教师参加技师以上的高级工培训,仅2005年就有30名教师取得了技师、高级技师等级证书,为高技暨大专教学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
学院还注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经常在教师中开展说课、赛课以及专业工种操作技能考核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与技能操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从中学到了更多的新技术、新知识,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得到了整体改善。
学院在注重软件建设的同时,逐年加大了硬件投入力度。近年来,共投资一千多万元添置实习实验设备,新建立了PLC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实习室、数控网络编程室、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实习室,建立了加工中心、数控车床实习室、电梯维修实习室、柔性生产控制线实习室,购置了FESTO培训系统以及多种电气技能训练考核装置等。教学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学院发展的亮点,为高技高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10年来,学院在探索高级工与高职教育接轨的办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角度来看,今后的办学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要改革高技与高职课程教学目标,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实用性。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三是要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考核一次性通过率。四是要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产学合作,缩短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