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财政预算管理首先要保证其完整性
近日,审计署向社会公告了《18省区市财政预算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结合此次审计调查有关情况,审计署财政审计司负责人就审计调查工作思路及发现的问题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去年,审计署组织各特派办对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主要反映了地方财政预算管理方面的问题,出于什么考虑?
答:2008年,根据审计署统一部署,财政审计司组织各特派员办事处对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年度财政收支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地方财政预算管理情况。这样安排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首要的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
这次审计调查紧紧围绕完善预算制度、强化预算管理这一目标,一方面通过揭示和反映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从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角度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促进中央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预算制度,深入推进预算改革。
另一方面通过揭示和反映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严格、运行不规范等薄弱环节,从明确管理责任、提高运行效能的角度提出审计建议,督促地方有关部门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加强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设。
二是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的需要。1996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对中央本级预算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揭示了中央财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组织科学、运转有效的基本制度和规定,审计的方式和方法也已比较规范,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对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则主要是通过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审计调查来掌握地方对中央补助的预算管理情况,较少涉及地方自身预算管理内容。因此,开展这次审计调查就是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摸清当前地方财政预算管理现状,既要客观评价地方在推进财政各项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效,也要揭示地方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整体上把握地方财政预算管理总体情况。
三是适应财政形势变化的需要。2008年以前,地方财政收支规模逐年大幅增长,形势比较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各级财政管理状况是否能够适应新的局面,政府收支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监督,财政运行效率是否充分发挥,支出安排是否及时、规范等,都需要财政审计予以重点关注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问:这次审计调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财政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答: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是审计工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特别是财政审计作为国家审计机关的永恒主题,更要在规范财政管理、推动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绩效上下功夫。为了达到上述目标要求,此次审计调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工作思路,围绕完整性、真实性和效益性三个方
面,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地方财政在预算管理和资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财政预算完整性的问题。强化财政预算管理,首要的是将所有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保证财政预算管理的完整性。今年刘家义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审计工作报告关于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第一条就是要推进财政管理的统一完整。这次审计调查从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报、非税收入和开发区预算管理等三个方面反映了地方财政预算不够完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二是收支决算准确性的问题。决算作为预算执行的结果,直接反映了预算执行的效率和质量。一些地区因专项转移支付拨付和结转下年支出管理不够规范而影响了决算准确性,实际上说明这些地区预算执行管理还不规范,支出安排还不够科学合理。
三是资金管理效率性的问题。主要是揭示了一些地区在近年来财政收入形势较好、资金较为充裕的情况下,财政资金管理效率不高,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并促使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控制财政资金风险。
问:审计调查结果反映了地方预算管理不够完整的三个问题,请重点解读一下。
答:地方预算管理不严格、不完整的问题,既有地方财政自身工作不力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预算管理机制、制度层面的原因。一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编报不够完整。近年来,我们一直持续关注并反映转移支付预算编报问题,也推动了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逐步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审计调查情况看,地方财政对财力性转移支付已基本能够按中央财政要求编入预算。但受各级人大预算审批时间和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不够细化的影响,仍有大量专项转移支付未能编入预算。虽然从2009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均已将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预计数提前告知下级财政,但在实际工作中预计数距上年预算执行结果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这次审计调查仍继续提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促进财政部门继续完善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报机制,进一步提高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报的完整性。
二是部分城市的开发区预算收支未纳入本级预算管理。按照现行制度规定,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是通过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等来实现的,而作为开发区来说,其预算收支只有纳入所在城市或地区本级预算中才能实现人大监督。但审计调查发现,一些地区只是将所属开发区预算收支纳入了地方财政总预算,而未纳入地方本级预算。这样一来,应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组成的本级政府预算便不够完整,不利于地方人大履行监督职责。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现行法律法规对开发区预算管理及监督的有关规定不具体、不明确。虽然财政部在1988年规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预算收支要纳入所在省、市财政总预算和决算,但所指的仅是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经批准兴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而且也未明确要求开发区预算收支纳入所在省、市本级预算。此外,对后来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其他园区的预算管理也没有具体规定。随着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其财政收支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因此,应尽快建立健全开发区预算管理和监督机制。
三是土地出让收入等非税收入未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按国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土地出让收入要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审计调查中发现一些地区仍未将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纳入基金预算管理,说明这些地区财政部门预算约束意识还不够强,财政管理水平不高,加
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执行国家政策还不到位。因此,审计建议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预算管理责权,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管理有关规定,加快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进程。
问:审计调查结果中反映部分地区在专项资金拨付和结转下年支出的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财政决算的准确性。如何理解?
答:前些年,为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各级财政往往对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和管理。省级财政先将专项资金拨入省级专户,再通过专户层层拨付到下级财政最终使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专项资金封闭运行,也有利于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进行监督。但随着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拨付方式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现行规定下,专项资金一旦从国库拨入省级专户,就要列省本级财政支出。而专户中的资金一部分拨付给下级财政,应该体现为下级财政支出。还有部分资金当年未使用滞留在专户,也未形成省本级支出。这两部分均虚增了省本级财政支出规模,影响了省级人大对当年支出规模的判断和审查。结转下年支出管理不规范,主要是财力状况较好的地区将部分因无具体项目,当年无法安排的财力列入结转下年支出,而未按规定体现为财力结余,实际上减少了当年结余规模,影响了人大对本地区总体财力状况的把握,也不利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当年决算和下年预算。问:请谈一谈这次审计调查取得的成效。
答:本次审计调查结束后,有关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审计调查提出的问题,及时部署整改工作,积极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这次审计调查,一是切实促进地方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2009年,各省级财政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将省对下转移支付预计数提前告知了市县,切实提高了预算编制完整性。同时,各地也加大土地出让收入等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力度。有的地区已于2008年底前将应纳未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全部缴入国库。二是切实促进地方各级财政进一步规范财政决算收支。有的地区已对虚列支出等问题通过调账进行了纠正;有的地区还将长年结转及已完事项的结转财力列入了净结余统筹安排。三是切实促进地方各级财政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各地在抓紧将专户滞留的专项资金拨付到下级财政或项目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加大账户归并清理力度,着力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第二篇: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实施细则
云南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施细则
发文单位:云南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08-7-1 执行日期:2008-7-1
第一条 为确保全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全面推进,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意见》(云政发(2008)69号),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实行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坚持乡镇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债权债务主体不变,独立核算责任主体不变的原则。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129个县(市、区)(下同)所辖乡(镇)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乡镇站所已上划县级管理,其工作经费原委托乡镇财政所代管的,维持原管理方式不变。
第四条 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行“预算县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预算管理方式,在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县财政局直接管理乡镇财政收支。
第二章 岗位职责
第五条 乡镇财政所作为县财政局的派出机构,代行县财政的相关职能。主要职能:
(一)承担乡镇财务收支计划、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管理的具体工作;
(二)负责乡镇所属预算单位财务核算和监督;
(三)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申购、领发、缴销以及资金的解缴;
(四)负责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各项农民补贴的核定兑付;
(五)负责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
(六)负责村级资金的专户存储、核拨和监督管理;
(七)负责乡镇国有资产管理;
(八)负责乡镇政府性债权债务的管理;
(九)负责财经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执行。
第六条 县财政局预算股和国库股的主要职责:
(一)预算股的主要职责:1.负责指导乡镇编制财务综合收支计划,审核乡镇财务收支计划,统编县乡财政收支预算;2.管理乡镇项目支出预算项目库;3.制定乡镇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会议费、业务费等支出的标准和定额;4.审查和批复乡镇部门预算及政府采购预算;5.提出乡镇发展经济、节约支出和化解债务的政策措施和建议;6.统一办理乡镇预算调整事宜;7.审核乡镇用款计划(含政府采购)及工资统发数据;8.监督检查乡镇财务收支执行情况。
(二)国库股的主要职责:1.负责根据审核后的用款计划及时拨付资金;2.指导乡镇财政所会计业务;3.统一管理乡镇各类资金的 银行账户;4.负责乡镇组织的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缴入库管理,以及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捐赠收入、企业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收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管理;5.按月分析乡镇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会同有关股室对乡镇预算内外资金财务收支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6.会同票据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乡镇财政票据的使用;7.负责组织乡镇部门决算的编制和审核。
第七条 乡镇财政所设统管会计、专户会计和资金会计。
(一)统管会计职责:1.负责乡镇基本账户、收入汇缴专户和村级资金专户的会计核算,按月编制财务收支月报、会计报表及财务执行情况分析;2.负责乡镇财务综合收支计划编制和预算调整工作;3.负责乡镇财务预算指标管理,办理与县财政的会计结算事项;4.编制乡镇分月用款计划,办理经费的请拨事项; 5.组织办理乡镇政府部门决算编审、汇总和上报工作;6.其他应由统管会计办理的各项工作。
(二)专户会计职责:1.负责乡镇专项资金专户的会计核算,按专项资金性质分类按月编制会计报表;2.负责预拨报账制资金管理及报账工作;3.负责财政票据的申购、领发、缴销和使用管理;4.办理已开票据的录入工作,负责清算和解缴乡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及其他收入;5.其他应由专户会计办理的各项工作。
(三)资金会计职责:1.负责乡镇财政资金的现金收付、缴存和日常报账工作,及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2.及时将所经手的收付款原始凭证分类整理汇总后,定期移送统管会计或专户会计;3.办理工资统发的相关业务;4.负责银行账户的对账工作;5.其他应由资金会计办理的各项工作。
第八条 乡镇财政所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关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第三章 预算编制
第九条 乡镇财务收支计划实行综合预算,乡镇的各项收入统一纳入县级预算管理,乡镇的各项支出统一由县级预算统筹安排。
第十条 县财政局按照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的有关规定制定乡(镇)预算单位基础信息管理、乡(镇)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和乡(镇)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等管理办法,明确乡镇财务收支综合预算编制的标准和办法。
第十一条 乡镇财务收支综合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构成。
(一)收入预算包括:1.财政拨款(补助)收入;2.预算外收入;3.政府性基金收入;4.使用财政结余资金;5.事业单位经营收入;6.其他自有资金。
(二)支出预算包括:1.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机构运转支出、维护社会稳定支出和村组支出等;2.项目支出。包括乡 镇财源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涉农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的支出;3.其他支出。
第十二条 基本支出由乡镇按照预算定额标准和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编制乡镇基本支出计划。
第十三条 项目支出由乡镇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通过可行性论证后上报县财政局,县财政局对乡镇的项目实行滚动管理。县财政局在保证乡镇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统筹安排,纳入乡镇的年初预算。
第十四条 乡镇财务收支计划编制完毕后,乡镇人民政府应在5日内召集乡镇有关负责人会议,通报财务收支计划编制的依据和有关测算情况,并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确需调整的财务收支计划进行相应调整后,经乡镇长审查签章后上报县财政局。县财政局对乡镇上报的财务收支计划进行审核后,统编县乡财政收支预算,报县人民政府审核,县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由县财政局批复各乡镇执行。执行中需调整的预算,由乡镇提出申请,县财政局提出意见,报县人民政府审核,县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第四章 账户设置与管理
第十五条 乡镇及所属各部门在各金融机构的所有银行账户一律撤销,由县财政局国库股统一规范账户的开设。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的乡镇,由县财政局国库股在各乡镇具有开户资质的金融机构为各乡镇统一开设“零余额账户”;未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 试点的乡镇,由县财政局国库股为各乡镇统一开设“基本账户”,以及“专项资金专户”、“村级资金专户”和“收入汇缴专户”。
第十六条 “零余额账户”或“基本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乡镇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资金收支活动。必须建立健全基本支出明细账和项目支出明细账,项目支出与乡镇单位日常预算经费须分离,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专户”专门用于核算国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及县级各职能部门向乡镇拨付的其他各类专项资金等。
第十八条 “村级资金专户”专门用于核算和反映乡镇代管的村级资金。村委会及村组干部的补助通过银行卡直接拨到个人账户;村委会公用经费由财政所按照有关规定拨入“村级资金专户”;在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实施的财政性项目资金,一律通过“基本账户(零余额账户)”或“专项资金专户”核算和反映,不得拨入“村级资金专户”。
第十九条 “收入汇缴专户”用于核算乡镇组织的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以及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捐赠收入、企业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该账户存款除向县财政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缴款外,只收不支。缴款时使用《云南省财政收入缴款书》和《云南省预算外资金缴款书》,严禁使用支票支取现金或向其他账户转款。
第五章 收入管理
第二十条 乡镇预算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积极组织财政预算内外收入。所有收入应及时结账,并在取得收入的2日内解缴县财政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其中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由乡镇通过“收入汇缴专户”集中汇缴县级国库;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捐赠收入、企业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等,由乡镇通过“收入汇缴专户”集中缴入县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隐瞒、截留、坐支、挪用财政收入,严禁将应缴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第二十一条 乡镇预算单位从上级拨入或领回的专项资金以及收取的押金等往来款项的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乡镇,纳入乡镇专项资金专户管理,建立往来款项明细账;未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乡镇,除应纳入专项资金专户管理的资金外,其他资金纳入乡镇基本账户管理,建立往来款项明细账。
第六章 票据管理
第二十二条 乡镇财政收入票据的领购、使用和核销,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存量控制、限量发放、规范填开、及时录入、对号核销、票款同步”的管理办法。乡镇财政所向县财政局票据监管部门提出财政票据领购申请,县财政局国库股根据票据使用及缴款情况,对领购票据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县财政局票据监管部门通 7 过票据管理系统将票据的起止号码录入计算机后,方能将财政收入票据领给乡镇财政所。
第二十三条 乡镇财政所应加强对票据的管理,建立票据登记台账,责任明确,妥善保管票据。严禁私自印制、买卖、转借、违规使用、串用、涂改、伪造财政票据。
第二十四条 乡镇财政所应每月定期清理乡镇预算单位领用的票据,及时办理收入结算,票据缴销,并将已缴销的票据存根联报县财政局票据监管机构查验,同时办理新票购领审批手续。每年4月底前,对乡镇财政所上财政票据的领购、保管、使用、缴销等情况进行审验。
第七章 支出管理
第二十五条 乡镇应根据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日常零星支出由乡镇财政所长审核,报乡镇政府分管财政的领导审批;乡镇政府分管财政的领导审批大宗支出时,须经乡镇政府领导集体讨论决定,严格执行财务集体会审制度。
第二十六条 各种津贴、补贴严格按照规范津补贴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不得巧立名目,滥发奖金、实物、补助;或者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
第二十七条 非工资性支出业务发生30日内,支出凭证持有人必须办理财务报账审批手续,逾期不予受理;已审批的支出凭证90 日内未报账的,须重新报批;审批人因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岗的,从宣布离岗之日起,审批的所有支出无效;已审批未及时报账的凭证,由新的分管财政领导重新审批。
第二十八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严格按有关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执行。对实行县级报账制的专项资金,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由县级有关部门凭专项资金审批单将资金直达乡镇“专项资金专户”,乡镇财政所建立明细账分类核算。对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和农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乡镇财政所要严格实行公告、公示制度。
第八章 政府采购
第二十九条 乡镇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严格按政府采购程序实施统一采购。按月申报采购计划,采购支出纳入乡镇综合预算。
第三十条 实施采购时,由乡镇财政所填写《政府采购需求申报表》,经乡镇分管财政的领导、县财政局国库股审核后,报县政府采购办审批。支付采购资金时,乡镇财政所需填报《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随同申请支付的原始单据通过网络传送县财政局国库股审核后,通过县财政国库拨付或支付。
第三十一条 5万元以上的基建工程项目必须先落实相应的资金来源,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在县政府采购办及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实行公开招标。
第九章 资金拨付
第三十二条 资金支付程序:
(一)乡镇上报计划。乡镇财政统管会计根据该乡镇综合预算,于每月5日前编制《财政资金分月用款计划表》经乡镇财政所长审核,乡镇政府分管财政的领导审批后,通过网络上报县财政局预算股、国库股审核。特殊性突发事项的用款,实行临时用款计划申报。
(二)县财政局审批计划。县财政局预算股、国库股根据预算指标,对乡镇上报的《财政资金分月用款计划表》按照进度进行审批,资金使用超进度的用款计划,须报分管国库的领导审批。
(三)资金支付。县财政局国库股按照先工资后其他的原则,结合国库存款情况,根据审核后的用款计划拨付资金。乡镇每月的工资性支出由县财政局国库股按工资统发的有关规定,直接拨付职工个人账户。
第十章 债权债务管理
第三十三条 加强乡镇债权管理,限期清收单位或个人借款,将债权视为乡镇化解债务的资金来源之一。乡镇应将所有债权项目于每年6月或12月全面清理,并书面催收一次,取得借款单位法人代表或借款人签收的回执单,同时将清理结果在乡镇政务公开栏中予以公示。
第三十四条 认真清理核实乡镇单位债务,通过查合同、凭证等原始依据,对原有负债进行重新认定。
第三十五条 建立健全债权债务管理制度,完善债权债务会计核算制度,按债权人和债务人设置明细账。并对乡镇清理后的债权债务实行网络化管理与动态监控,清收债权、偿还债务必须在网络上反映。并制定还款计划,逐年偿还。
第三十六条 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以任何方式自行举借债务。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县财政局预算股、国库股、监督检查股等股室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财政法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乡镇预算执行情况、账户资金和相关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各业务股室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处理。
第三十八条 乡镇擅自变更预算,改变预算用款方向或性质,造成财政性资金损失浪费的,要追究乡镇负责人和相关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严禁以任何形式套取、骗取财政性资金。凡采用虚报、冒领、挪用、虚列、编造、多领等手段骗取财政性资金的单位或个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凡违反实施细则有关预算管理、账户设置、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票据管理等方面规定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处分。
第四十一条 有关工作人员在管理、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失的,由纪检监察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自2008年7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公共财政预算管理论文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平衡、稳固、强大的国家财政,财政部明确提出了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改革目标。1998年的机构改革,国务院对政府管理职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进
一步理顺了财政职能,财政部肩负起了统一管理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职能代写硕士论文。在新的职能范围下,如何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对主权外债实施预算管理,是值得
探讨的新问题。
一、利用政府主权外债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政府主权外债,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所举借的,再由财政部、转贷银行或其他转贷机构向地方或部门转贷的债务。目前,财政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各项改革措施正朝着公共财政的方向迈进。公共财政充分体现了政府提供“公*品”的特征,以市场失灵为界限,在克服“市场失灵”的同时,合理引导资源配置,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作为首都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要积极、合理、有效地提供“公*品”,就要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筹集、配置资金,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的投入,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加,但是,仅靠现有的财政收入难以满足对大量建设资金的需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基础设施等公共工程建设的依赖程度很大,而公共工程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财政资金的投入。这样,财政收入的有限性与财政支出的扩张性之间的矛盾将长期伴随着财政改革。如何缓解这对矛盾?发行国债当然是一条渠道,而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加强财政合作也是缓解矛盾的一副良方。因此,为合理提供“公*品”,进一步开拓筹资渠道,积极运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是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客观要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数十个国家建立了良好的财政合作关系。
截止到 1999年,仅世界银行对我国提供贷款达324.6亿美元,约折人民币2694.2亿元(资料来源:《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管理》,主编金力群,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p21);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提供贷款达8l.5亿美元,约折人民币676.2亿元(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业务政策与程序》,主编金力群,经济日报出版社,p257);利用外国政府贷款458亿美元,约折人民币3801.4亿元(资料来源:《外国政府贷款工作实用手册》,财政部国债金融司编著)。对我国需要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北京市利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的主要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以及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等,其中大部分已建成投产。政府主权外债贷款在我市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资金流向。除外资贷款金额外,由于贷款项目的实施,还将带动大量国内配套资金,从而可以通过对外融资,引导国内其他资金流入公*品领域,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平均国内配套资
金与外资的比例约为1.5:l。通过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来引导国内资金流动的功能也是十分明显的。
2.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基础事业的发展。北京市利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的主要领域集中在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例如,北京世界银行环境治理项目、节能项目利用世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环境改善项目利用亚行贷款项目、利用日元贷款北京城市铁路项目等等,为首都的水源保护、大气治理等环境改善和公共交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3.弥补了建设资金的不足。改革开放以来,百业待兴,北京市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利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为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及时、有力地提供了资金支持,起到了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赢得建设时间和加快发展速度的作用,使政府主权外债贷款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重要的筹资渠道。
4.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利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在设备采购中引进了国际竞争性招标的办法,在土建工程中引进了招投标的竞争机制和施工监理制度,实行了一整套合同化管理制度等等,使企业在利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的同时,引进和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管理制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又如,世行节能项目倡导实施节能措施新机制,同时提供项目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总结推广技术援助以及帮助建立有效的节能信息传播系统,提高了节能管理水平。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政府主权外债贷款项目下,通过聘请国外专家管理。咨询及派出学习等多种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经验,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管理人才,使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可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利用主权外债资金对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如何将主权外债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为维护国家主权外债的信誉,切实加强外债管理,健全外债统一规划、严格管理、职能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合作、高效运转的“借用还”管理机制,防范财政风险,规范主权外债管理模式,应将主权外债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
1.分类管理。为落实主权外债“借用还”管理机制,维护政府信誉,切实履行还款和担保还款责任,推进外国政府贷款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项目类别进行了分类管理。财政部门根据还款责任,将现有主权外债贷款分为三类,第一类项目是由政府作为借款人的外债项目,由财政部门承担还款责任;第二类项目是政府部门担保的外债项目,由项目单位承担还款责任,由出具担保的部门承担担保还款责任;第三类项目是上述以外的其他类项目,由项目单位承担还款责任。按照项目类别分别落实还款责任:第一,作为由财政还款的第一类外债项目,还款资金由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第二,作为政府担保的第二类外债项目,由项目单位承担还款责任,如不能按期还款,则需由政府履行担保责任,并安排资金垫还欠款;第三,作为政府部门不提供担保且由企业为还款人的第三类外债项目主管部门应给予关注,并给予积极的协调;第四,对于按协议应由政府落实配套资金的外债项目,由借款单位(部门)所对应的主管业务部门将项目配套资金纳入预算安排,以保证外债项目的顺利实施。
2.编制预算。
(1)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将《世行、亚行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需市财政承担配套、还款和垫款资金预测表》送交局内有关业务处室进行核实。
(2)各业务处室对《预测表》中的情况进行认真核实,对需调整之处,提出具体调整意见后,将信息及时反馈主权外债管理处室。
(3)根据各处室反馈的信息再对《预测表》进行调整后,召开有关业务处室会议,向局内有关业务处室发送《北京市主权外债项目需市财政承担配套、还款、垫款资金情况预测表和说明》。
(4)局内有关业务处室根据以上预测表和说明的要求落实应负责安排的配套、还款和垫款资金。
3.建立偿债基金。作为财政部门,应主动提高防范主权外债风险的意识,提高化解债务风险的措施。在财政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工作会议上,金立群副部长再次强调指出,“各地财政要建立偿债准备金并完善其管理制度”。为维护政府信誉,防范财政风险,我们认为应尽快研究尝试建立偿债基金,以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分散和减轻我市的债务负担,避免财政风险的积累。同时,通过建立和运作偿债基金,可使之滚动增值,从而扩大政府主权外债还款资金来源,防范财政风险。
4.建立外债预警机制。在建立主权外债项目档案库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财政收支状况,研究建立和完善外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此作为新上外债项目的主要评定依据,同时,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积极研究建立主权外债偿债基金,结合债务预警体系的建立,提高偿债意识、风险意识和项目的效益意识,确保项目单位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按时还本付息,降低财政风险。
在公共财政框架下,为使主权外债发挥更大的效益,防止债务风险,使主权外债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对主权外债实施预算管理不失为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四篇:强化管理
强化管理夯实培训突出应用
全面做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青堌集中心小学基本情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水平
就如何管理、应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我校多次召开包括中层领导、专业教师、骨干教师、学科教师 在内的研讨会,共同讨论、研究、确定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方法、途径。我们通过邀请专家、利用宣传片等方式在全体教师会上讲解、宣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大意义,使全体教师在认识上达成共识。为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二、加大投入,铺设硬件基础
在远程教育工程硬件建设上,我校精心设计,舍得投入。我们添置了50台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在实现宽带上网的基础上我们又协调网通公司即将实现光纤接入互联网,届时将大大提高网速。此外,我们还自行设计制作了电视架、DVD架和光盘架,为教室加装了防盗窗和遮光窗帘,为了使设备安全运行,我们为有设备的教室专门加装了防护窗和防护卷帘门。精致的设计与合理的布局使设备与教室浑然一体,成为我校又一道靓丽的风景。另外,我们还购买了数字照相机,录象机和多功能一体机等等。如今,我们在远程教育上的总投入已达10万多元。这一切为三种模式的有效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三、强化管理,健全组织制度
没有统一的组织与管理,就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就难以形成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水平的良好局面。我校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和制度建设,我们的做法是:
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负责远程教育具体工作的老师及各教研组组长为组员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此外,还专门成立了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机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教研机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支持小组等机构。各组织机构内的成员根据各自职责,均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我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验收制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保管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与使用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与使用制度、卫星播放室管理与使用制度、光盘播放室使用制度、光盘使用制度、设备维护保养等制度。另外,在制度中我们明确了使用时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有违规操作,我们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我校的岳学权老师在一次使用光盘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按期归还受到了批评,这看似小事,但实非小事。因为,健全的制度保证了远程教育工作长期有效有序的开展。
3、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为使远程教育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我们对管理、应用中涌现出的典型教师,具有创新思路的教师予以奖励。在学校总体量化考核中我们给远程教育工作专门附分15分。我们根据教师的工作业绩、授课质量、帮扶情况给予加分,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冲刺,以带动全校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与应用。例如:在今年6月份于我校召开的阜新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
育应用现场观摩研讨会上,李丽华教师的光盘教学课《估算》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因此,在期末成绩考核中考核小组给他加了分。
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做好常规工作
远程教育设备到校之后,我们立刻组织人员落实专用教室,落实教室备品,落实防盗防火等安全措施,做到了设备安全到校,安全运行。在设备到校后我们专门成立了安全防盗小组,加派了值班值宿人员,确保了设备的安全。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我们组织专人对安装的全过程进行全程跟随,一方面对安装单位是个督促,一方面对自己也是个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使得远较设备的安装既顺利又科学合理。
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监控和管理,实行定期检查维护制度,每个教室都有专人管理。学校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对三种模式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分析原因,予以解决,不断将各项工作向前推进。2006年4月,在例行检查中,我们发现网络教室的稳压电源工作不正常,电压浮动较大。于是我们及时同县项目办取得了联系,又与沈阳的方正公司联系,对稳压器进行了更换,避免了更大事故的发生。对于卫星资源的接收,我们设置专人负责,做到了不漏掉一期卫星资源,不漏掉一套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同时我们对接收到的卫星资源进行了及时的刻录,现已积累刻录光盘近百张。由于刻录的光盘量非常大,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于是,我们就利用EXCEL电子表格创造性地创建了电脑光盘目录。教师使用时,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轻松地查询到所要使用的光盘。
五、夯实培训,突出应用,走教科研一体化道路
决定三种模式在教学中应用方式的根本要素不是各类媒体素材,而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我校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并能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三种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夯实培训,为全面应用奠定基础。
我校在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有针对管理者的培训,有针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有面向全体教师的培训,也有针对应用中弱势老师的“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培训。例如,两个村小和我校有几位年龄偏大的教师对设备使用不熟悉,对光盘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也不甚理解,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让培训人员和这方面的骨干教师对他们进行单独指导,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使用设备,给他们演示光盘教学的实例,帮他们制作课件,对他们的实际教学进行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止目前,有关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方面的各类培训已达20余次。
(二)突出应用,为促进教学增加动力
1、将应用日常化、正规化,我校在制定学校总课程表的基础上,为各专用教室认真、细致的编排了课程表,同时将总课表细化下发到各班级,这样既保证了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的日常化,也保证了教师、学生使用的均衡化。经过我们一年多的努力,教师们对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应用已基本走如正常化的轨道。甚至出现了争着用,抢着用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对于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由于数量有限,而我们的老师有对此热情极高,因此而爆发“战争”的事情也时而出现。比如去年下半年,七年级数学教师高艳辉和八年级物理教师丁祥涛就因为使用多媒体教室而发生了争执。这件事说明的是我们老师对远教资源的认可,对远教工作的认可。当然,现在由于我们对各专用教室的课表进行了精心的编排,类似的冲突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2、抓典型,引路子。任何学校教师的素质都是参差不齐的,个人的理
解能力也不尽相同。如何提高利用的质量,如何带动全体教师的有效应用?我校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抓一批工作热情高、接受能力强、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让他们起带头、帮扶作用,加快学校信息化教学的进程。例如:马野老师利用模式二上的《望庐山瀑布》一课,得到了市县听课教师的一直好评,李立华老师的光盘教学课《估算》以及韩冰老师的多媒体教学课《和同为一家》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的教学设计也被登载在阜新教育信息网上。
3、定期开展活动。为了使远程教育资源更好的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我们每学期都要举办一次大型的教学活动。让老师们在交流、学习中使自身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2006上半年他校就涌现出了几位有专长、肯于钻研的典型教师。他们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课、教学设计被推荐为省级优质课和优秀教学设计。本学期开学初我们就结合彰武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展的“百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课评比”活动开展了我校的初评活动,教师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学生们的反映非常好,目前此项活动正在进行中。
(三)加大研训,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为此,我们学校在总体教研的基础上,又将教研活动细化到各学科教研组。他们定期开展活动,总结经验,使资源应用在实践反馈中,在教研活动中得以进步和提升,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大好局面。例如,何艳华老师在为展示光盘资源的时机范难时,教研组成员就坐下来共同商讨、研究,使问题得以解决,何老师也圆满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了使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更加相得益彰,我们目前已经上报了省级科研课题《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
六、开展活动,拓展远程教育资源
1、定期开展大练兵活动。为了使三种模式更好的服务于日常的教学活动,我们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上一节远程教育教学公开课,精心设计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写一篇远程教育方面的论文或心得体会。让大家在交流、学习中使自身的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在活动中就涌现出了几位有专长、肯于专研的典型教师。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课被推荐为省级优秀教学设计和优质课。
2、增加、开发远程教育资源。随着光盘教学应用,卫星资源、网络资源应用的逐步深入,老师们开始对各类资源的种类和类型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三种做法:一是根据教师的教学需要购买部分光盘;二是我们利用学校有摄像机的便利条件,把教师需要的素材摄录下来,制作成光盘,这样的光盘更实用,更受师生的欢迎。三是利用捕获、格式转换等软件把从卫星接收系统和网上下载来的flash动画、各类视频资料、PPT演示文档资料等教学素材转换成视频或图片格式的文件,并刻成DVD、VCD光盘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教师与学生普遍感觉良好。到目前为止,我校除农远项目下拨光盘外,DVD、VCD光盘的总存量已超过200G。
3、为农民服务,为农村党员服务。我校的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不仅为学校教育教学、师资培训服务,而且也为当地的农民、党员服务,为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服务,只要他们有需求,学校就尽权力为他们服务,包括人员技术等各个方面的。
七、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
不足:
1、虽然我们已经在远程教育方面做了较大的投入,但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资金的短缺使得我们无法对远程教育工作投入更多的支出,这对远程教育工
作的发展速度产生影响。比如,我们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热情非常之高,但我们仅有的两个多媒体教室满足不了教师的需要。
2、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上,我们在实践中还缺少灵活多样的方式,目前的工作还比较粗浅,有待于今后继续探索。
今后的打算:
1、进一步研究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加大教研力度,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道路。
2、继续分层次、分批次进行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让有专长、教育教学突出的教师走出去,带回来。在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带动广大教师,促进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由于我校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还缺乏经验,工作还需不断改进,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但这些不会成为我们继续进步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一种动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做好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工作。用鼠标点击希望,用智慧创造辉煌。我们相信现代远程教育必将花满枝头,硕果累累,明天会更美好。
第五篇:适当性管理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最重要的制度,是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投资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证券监管机构高度重视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建设,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自律组织陆续推出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关于加强经纪业务管理的规定》、《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等规定,同时在具体业务如创业板市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业务、债券市场、代销金融产品、资产管理等业务规则中也提出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是,这些制度比较零散,相互独立,未覆盖部分高风险产品,而且提出的要求侧重设置准入的门槛,对经营机构的义务规定不够系统和明确;另一方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执行的有效性、风险评估真实性、投资者与产品和服务的匹配以及核查的科学性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证监会制定出台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形成了统一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总体来看,《办法》制度层次分明、客户分类要求清晰、产品风险分级标准科学,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与投资者权利和义务明确。《办法》作为适当性管理的“母法”,统一了各市场、产品、业务的适当性管理要求,首次对投资者基本分类做出了统一安排,明确了适当性匹配的底线标准,系统规定了对于违反适当性义务的处罚措施。《办法》有以下亮点:
投资者分类层次分明
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基本分类是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基础。《办法》构建了依据多维度指标对投资者分类的体系,统一投资者分类标准和管理要求。明确普通和专业投资者基本分类,一定条件下两类投资者可以相互转化,经营机构从有效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出发可以对投资者进行细化分类。同时规范了特定市场、产品、服务的投资者准入要求。投资者分类制度的统一规范,也有利于降低经营机构履行适当性义务的成本,提高适当性管理的效率。可以说,对投资者进行分类管理,既是实现金融产品或服务与投资者间“适配”的关键性举措,也是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重要基础。不进行适当分类,就无法防止不当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
建立了科学的产品分级机制
产品风险等级划分与投资者分类一样,都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基础制度。一是明确了产品分级的底线要求和职责分工,规定经营机构是产品或服务风险等级划分的主体;二是明确分级的考虑因素,规定了底线要求;三是行业协会制定产品名录指引、经营机构制定具体分级标准,供经营机构参考,从而形成了层层把关、严控风险的产品分级机制。这种对于产品或服务分级的机制,有利于适当性要求紧跟市场发展节奏。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承担具体分级的义务,要遵循规定与底线要求,同时给予各机构一定的灵活空间,通过监管部门和自律组织的有效指导防止产品风险被低估,进而侵害投资者权益。
强化经营机构的 适当性管理义务
《办法》明确规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经营机构必须履行的义务,经营机构如果在履行适当性义务时存在过错并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此,一方面要求经营机构制定适当性管理制度和流程满足监管机构的适当性管理要求;另一方面需确保其分支机构有效执行。判断经营机构是否履行适当性管理义务,一是看在证监会派出机构的适当性管理工作检查中是否发现重大问题,一二是看在经营机构与投资者发生纠纷时,能不能够拿出过硬的留痕材料,证明其已经履行了适当性管理的相应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