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业(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1:2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养猪业(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养猪业(共)》。

第一篇:养猪业(共)

海南为了促进本省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支撑和扶植政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海南州采取十二项措施,确保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普及防病治病的科学知识,重点宣传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科学知识,消除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减少对生猪产业的冲击。二是强化检疫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格检疫程序,把好公路入关口,实行 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查证验物,严防染疫生猪及产品流入我州,坚决禁止病害猪肉上市。三是积极开展重大疫病监测。各地组织人员深入开展疫情普查,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消毒、对症措施,防止疫情扩散。生猪养殖重点地区集中开展重大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应急物资贮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四是加强数据检测和信息引导工作。各地加强对生猪、仔猪、猪肉市场价格动态监测,密切关注生猪及猪肉产品价格,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

五是加强生猪卫生管理。各地积极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引导生猪养殖户科学管理,建立健全防疫制度、防疫档案、定期对生猪圈舍、饲具、饲养环境进行消毒,规模养殖场严格实行封闭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温暖,尽可能减少疫病发生的外部因素。六是认真落实良种能繁母猪扶助政策。为保证生产母猪的基数,禁杀良种能繁母猪,各有关部门共同落实好良繁母猪补贴,加快工作进度,尽快落实到养殖场(户)。七是继续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依照能繁母猪养殖保险条款做好宣传、投保工作,确保做到“应保全保”。八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从“保增长、保民生”的角度,结合生猪生产特点,改善服务,向生猪养殖户特别是养殖大户提供周转金信贷支持,帮助生猪养殖户渡过难关。九是搞好生猪结构调整。畜牧部门指导养殖户合理调整结构,及时淘汰劣质、低胎母猪,培育优良母猪,减少仔猪生产,适度控制育肥猪数量,规避市场风险。十是加快生猪生产方式转变。推进生猪标准化饲养,适度规模养殖,提高生猪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加生猪养殖户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十一是加大生猪养殖技术推广力度。指导养殖户采用新技术、新方法,降低饲养成本,推广生猪养殖节本增效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十二是积极探索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使生猪生产向安全、环保、效益型养殖模式转变,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8第525号)和商务部《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15年)》(商秩发〔2009〕620号)有关要求,为使我省生猪屠宰行业朝着规范、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从源头上保障我省肉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我省生猪屠宰行业现状和发展预测分析

一、现状分析

(一)生猪养殖及出栏情况

我省自2009年11月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来,在国家与省政府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与大力扶持下,生猪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省统计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末,全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达到了1580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达157个,年出栏千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达458个,2010年全省生猪出栏量505.66万头。

(二)生猪屠宰行业发展情况

⒈生猪屠宰网点发展现状。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定点屠宰厂(场)204家,其中,市县(含洋浦)城区中心屠宰厂(场)20家,乡镇屠宰厂(场)184家;另有临时代宰点(非省定点屠宰单位)68家。

⒉生猪屠宰网点基础建设情况。近年来,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了一定改善。各市县政府和屠宰企业加大了屠宰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改进加工设备、改善硬件环境。2010年开始,省统一组织对市县城区中心屠宰厂进行升级改造,较好地提升了屠宰网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省现有机械或半机械化屠宰厂(场)60个,较“十一五”初增加了20个,屠宰企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率约占全省屠宰厂(场)总量的30%;5家定点屠宰企业引进了国内先进的肉类生产加工装备、工艺技术;全省生猪屠宰场的标准化污水处理、无害化处理、太阳能热水加温系统等逐步得到推广。

⒊生猪屠宰行业管理情况。近年来,我省生猪屠宰行业认真贯彻国家《食品安全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严格依法管理,取得了可喜成效。

(1)生猪屠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我省出台了《海南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设置规划》)。通过设置规划的实施,较好地促进了全省生猪屠宰行业的规范化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逐步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达标建设,初步改变了过去生猪屠宰场地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无序的状况。同时全省又相继开展了生猪屠宰企业管理达标活动,至2008年底,全省屠宰企业达标率为93.6%。2009年起,我省按照国家商务部统一部署,又组织对全省现有定点屠宰厂(场)进行清理整治和重新换牌换证工作。至2010年底止,全省204家定点屠宰企业通过换牌换证共 193家,换证率为95%,未通过的9家屠宰企业正在整改。通过清理整治和换牌换证,全面提升了屠宰行业管理水平。近3年来,全省定点屠宰量年递增达 10%以上,2010年全省生猪定点屠宰总量达251.9万头。目前,县级以上城市猪肉市场供应95%上来自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乡镇进点屠宰约 85%。

(2)屠宰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各屠宰企业严格按照国务院《生猪管理条例》要求,认真落实屠宰场点生猪入厂(场)检查验收、宰前停食静养、屠宰操作、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不合格肉品召回、索证索票及购销台帐、定点屠宰情况通报等制度,屠宰行为逐步规范。

(3)屠宰行业监管力度逐渐加大。全省大部分市、县成立了生猪屠宰管理机构,各市县均建立了专职或兼职生猪屠宰执法队伍,生猪屠宰监管力量得到加强,私屠滥宰行为得到较好的控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点过多,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偏低,行业布局和结构不太合理。仅从各市县(含洋浦)20个定点屠宰厂(场)来看,平均设计产能的实际利用率不到40%,乡镇以下定点屠宰厂或代宰点日屠宰量大部分在5-10头,日屠宰量300头以上定点屠宰企业仅5家,产业较为分散。全省除海口罗牛山、三亚益民屠宰厂部分生猪自宰自销外,其他定点屠宰企业均实行代宰制,肉类配送业发展滞后。

2.部分定点屠宰厂(场)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较差,屠宰企业特别是乡镇小型屠宰企业设备设施落后、简陋,场地卫生条件差。少数屠宰厂(场)排污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不达标,生猪无害化处理和检验检疫设施不全。

3.有些单位生猪屠宰执法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保障条件不到位,屠宰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屠宰技术人员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4.屠宰行业的市场准入的审批机制未理顺。存在不按规划审批、越级审批的现象。生猪私宰现象仍存在。

二、发展预测分析

(一)生猪屠宰养殖业发展预测分析

“十二五”时期,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断推进,海南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热带高效农业特别是畜牧业也将加速发展,国家对海南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确定,为我省生猪养殖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养殖企业的规模和养殖数量将大幅增加。根据省农业部门预测,到2015年,全省年生猪出栏量可达1213万头,比2010年增长1.4倍,全省生猪养殖规模化率提高到65%以上,这将为屠宰加工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二)肉类销售情况预测分析

2010年全省生猪消费量约321.66多万头,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发,到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将相应增加到940万人,还有每年进入岛内的大量非常住人口,肉类的消费需求量会有大幅度增加,据省农业、商务部门分析预计我省2015年的省内生猪消费量达473万头,生猪产品深加工或半成品出岛销售将达440万头,生猪活体出岛销售300万头。

(三)生猪屠宰网点需求预测分析

全省现有市县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网点20个,年屠宰加工生产能力为350-400万头,已能基本满足目前城镇居民用肉屠宰网点需要。目前,全省 200个乡镇和55个(1万人以上)农场共设立了乡镇屠宰厂(场)和临时代宰点(非省定点屠宰单位)共252家,产能远远超过本地区居民用肉屠宰网点需要。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产能效率考虑,“十二五”期间全省无需增加网点数,着重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技术管理水平,加大肉类配送能力建设,缩减落后屠宰网点,淘汰落后产能。同时从全省生猪生产能力、肉类加工出口和肉类消费品种结构发展趋势来看,在“十二五”期间,应培育发展年生猪加工能力100万头以上的大中型肉类加工厂,促进品牌化经营,优化猪肉产品结构。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省有关屠宰管理法规和文件精神为依据,以优化布局、控制总量、扩大配送、发展加工、食品安全、规范经营为着眼点,逐步建立起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生猪屠宰网络体系。提升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提升肉类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对规模化养殖的带动能力,为全省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猪肉产品。

二、基本原则

1.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相衔接;

2.在现有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减控总量,优化行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3.以人为本,便利肉类流通与消费,提高屠宰行业水平,确保肉品安全;

4.净化屠宰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依法规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经营行为。

三、发展目标

经过3-5年的努力,全省逐步形成以市县城区中心屠宰企业和跨区域流通的现代肉类加工企业为主体,以供应本地市场的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购销便利、安全高效的产业布局,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有力促进海南生猪养殖业发展。到2015年末,全省生猪定点屠宰量达到868万头,定点屠宰量(不含计划发展的肉联加工厂屠宰量部分)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城镇市场的生猪定点屠宰产品销售量占生猪产品销售总量比率达98%以上,基本杜绝生猪私宰行为。具体目标如下:

(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品牌化经营不断发展状大。到2015年,全省淘汰生猪屠宰落后产能取得重大进展,全省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淘汰50%;各市县城区中心屠宰厂年平均屠宰量在15万头以上,并分别建立区域肉类配送中心,逐步形成全省顺畅的肉类配送体系;培育5 家年屠宰量在100万头以上大中型肉类加工企业,树立一批具有海南特色的“放心肉”品牌。

(二)行业技术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标准化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到2015年,完成全省20个市县城区中心屠宰厂的升级改造,切实做到待宰间、急宰间、厂房、屠宰设备、工艺流程等全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污水排放处理设施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有标准化的生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农村地区设置的小型生猪屠宰点逐步完成升级改造,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符合国家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生产要求,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污水排放逐步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三)猪肉卫生和质量安全管理不断加强,屠宰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到2015年末,全省各市县城区农贸市场、超市、肉类专卖店基本实行肉品配送,乡镇市场肉品配送率达到50%以上。所有市县城区屠宰厂全部配备标准化的肉品检验检疫设备和规范化的质量监控追溯系统;病害生猪无害化处理达到 100%;屠宰企业卫生监管、肉品品质检验检疫等日常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四)屠宰市场秩序不断规范,肉品经营环境明显改善。屠宰企业分级管理制度逐步推进,各级政府部门打击私屠滥宰的力度不断加强,私屠滥宰、使用违禁药物或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基本杜绝。

第三章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布局

一、行业发展总量控制规划

为便于生猪屠宰行业分类管理,从“十二五”起,将全省生猪屠宰网点,划分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和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两类。其中,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指全省各市县和洋浦开发区城区中心生猪屠宰厂、大中型生猪肉联加工厂。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指设置在乡镇农村地区、仅供应本辖区内生猪产品的生猪屠宰网点。

综合全省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五年发展预测分析,到2015年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由2010年的20家发展为26家;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由2010年的184家压缩为102家,压缩比率为45%。对2004年《设置规划》中过渡性的68家代宰点原则上予以全部关闭。

二、具体布局方案

(一)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布局方案

至2015年底止,全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控制发展在26家以内,其中,增加年加工100万头以上的大中型生猪肉联加工厂5家、增设市县城区定点屠宰厂1家。

各市县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规划安排:在现有海口市2家、其他各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各1家基础上增设三亚市定点屠宰厂1家;另外分别增设海口市、儋州市、澄迈县、琼中县、定安县各1家大中型生猪肉联加工厂,列入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范围

(二)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布局方案

现有乡镇以下生猪屠宰厂(场)全部划归于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范围,纳入全省总体规划,由省控制总量和规划布局,各市县进行具体规划建设和管理。到2015年底,全省小型生猪屠宰点由现有的184家规划压缩到102家,压缩比率45%(见附表)。

(三)具体规划发展数量及网点布局

海南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现状及“十二五”发展规划布局(见附表)。

三、有关设置标准和要求

(一)定点屠宰厂、点设置选址要求

选址应远离供水水源地和自来水取水口,其附近应有城市污水排放管网或允许排入的最终受纳水体。厂区应位于城市居住区夏季风向最大频率的下风侧,并应满足有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远离受污染的水体,并应避开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污染源的工业企业或其他产生污染源的地区或场所。还应具备符合要求的水源和电源,选择在交通运输方便、货源流向合理的地方,根据节约用地和不占农田的原则,结合加工工艺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并应符合规划的要求。

(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

海南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建设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卫生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商务部《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条件和标准,同时应符合国家《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置规范》。

(三)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

乡镇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设置,原则上应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规定的定点屠宰厂(场)的设置条件和标准。应具备适应生猪屠宰作业的安全卫生场地;有屠宰管理人员值班室、检验室,设有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至2015年末所有屠宰点应设无害化处理间和配备无害化处理设备;有3名以上的屠宰技术人员、1名以上经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有动物防疫合格证;有经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检测达标的污染处理设施;建立和执行入场检查验收、登记、宰前停食静养、屠宰操作、肉品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等制度。

农村小型屠宰点必须为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且仅为本乡镇辖区内市场供应产品,不得跨区域销售。小型屠宰点选址,同一地区点与点的距离应不少于15公里。白沙、昌江、乐东、琼中、五指山等山区小型屠宰场点选址点与点距离应不少于10公里。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严格落实和实施规划

省商务部门负责全省生猪屠宰行业规划及政策的制定、行业发展工作的指导监督、屠宰管理重大事项的协调。市县商务部门负责屠宰行业规划的具体实施、对本地区屠宰行业具体管理工作。“十二五”期间,市县商务部门要着重点抓好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的压缩整合、建立肉类配送体系、组织屠宰网点的升级改造、强化屠宰质量安全监管。各级政府部门在实施生猪屠宰市场准入、整顿、规范管理工作中,必须以《海南省生猪屠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全省新建、改建、扩建和压缩屠宰网点,必须按本《规划》的布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和市场需求进行。对违反本《规划》批建和不按规划控制屠宰网点发展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二、建立屠宰行业协调和行业退出机制

(一)各级商务、畜牧兽医、环保、工信、规划、土地、财政、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要主动协调合作,各司其责,加强管理,使全省屠宰网点的建设、经营、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对市县城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场)不符合设置标准条件,设施不全,污水处理不达标,管理制度不落实的,应在规划出台1年时间内,安排改造升级、扩建或搬迁新建,尽快达标,否则将被责令限期整改或关闭,退出省级生猪定点屠宰规划范围。农村小型屠宰点也应争取在规划出台3年时间内完成升级改造,特别是污水处理系统,要取得环保部门颁发的污水排放许可证才能继续生产,否则将责令停业整顿或关闭处理。

(三)对2004年《设置规划》中提到的代宰点及近年来未按省2004年《设置规划》擅自建设的屠宰场点,原则上予以取消。对条件较好、市场确实需要的网点,在总量控制范围内可统筹考虑列入规划。对2004年《设置规划》中被列入定点屠宰厂(场)的乡镇以下屠宰点,但至2010年未建成营业或连续2年以上自行停止屠宰加工的,取消定点资质,不列入此次规划范围。对2004年省已列入规划但后因机构改革合并的乡镇定点屠宰场,此次不列入规划范围。凡属此次不列入规划范围的屠宰点,都应作为此次规划控制压缩的网点。

(四)各市县政府要根据此《规划》制定具体实施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分期分批按规定时间完成网点压缩和升级改造任务。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省、市县各级在落实好中央及省财政支持“放心肉”服务体系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安排专项配套资金,支持完成各市县城区中心定点屠宰厂升级改造,各市县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逐年分批支持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完成升级改造任务。各级财政要支持大中型屠宰企业发展肉类配送,支持建设屠宰行业监管技术系统和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支持建设肉类检验检疫设施,新建或改造污水处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对因优化布局关闭的屠宰企业予以适当补偿。

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肉品流通体制

鼓励支持先进的屠宰加工企业以多种方式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低成本扩张。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创新生猪肉品流通体制,省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生猪管理条例,结合我省工作实际,抓紧制定生猪屠宰管理和肉类流通管理规章,各市县政府要制定相关具体可行的措施。鼓励屠宰企业或其他有条件的企业在定点屠宰厂区设立生猪批发中心和肉品批发配送中心,逐步推进生猪屠宰集中收购批发、肉品集中配送、集中销售方法。积极支持、引导撤并的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屠宰场点融入大型屠宰企业的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等供应链管理体系,转为其购销网点和分割配送点;妥善解决当地农民散养猪的收购和肉品供应问题。

五、净化市场环境,强化屠宰质量安全监管

省、市县政府商务部门要加强生猪屠宰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非法使用违禁药物或添加剂行为,联合畜牧兽医部门加强瘦肉精及疫病的检验,依法规范定点屠宰企业经营行为,严格禁止不符合规定的运输工具运送肉品和农村小型屠宰点的肉品跨区域流通,屡教不改或情节较重的由畜牧兽医、商务等执法部门依法严肃处罚。对触及刑法的要将犯罪线索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积极推进全省生猪及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落实肉类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由畜牧兽医部门牵头、商务部门和屠宰企业协调配合,严密组织对生猪及其产品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使用添加剂等行为进行监管,重点加强对生猪“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检测,确保肉类质量安全。

第五章 其他

(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包括海南省辖区内所有生猪屠宰网点和各类肉联加工厂。

(二)规划期限。2011年至2015年。

(三)规划解释。本规划由省商务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附件:海南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农村小型生猪屠宰点现状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怜丝)

第二篇:2011年中国养猪业报告

2011年中国养猪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种猪信息网 《猪业科学》编辑部 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

2012年2月

主编:孙德林 云鹏

主要执笔人:孙德林 贾海燕 张宁 吉日木图

参加人:李倩 刘小苗 高志勇 张川 主要编写单位:中国种猪信息网

《猪业科学》编辑部

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

目 录

第一章 2011年中国养猪行业发展概况„„„„„„„„„„„„„„„1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养猪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2

一、2011年中国生猪及猪肉生产情况„„„„„„„„„„„„„2

(一)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情况„„„„„„„„„„„„„„ 2

(二)2011全国生猪出栏情况„„„„„„„„„„„„„„„ 5

(三)2011年中国猪肉生产情况„„„„„„„„„„„„„„ 5

(四)2011年中国猪肉进出口情况„„„„„„„„„„„„„ 7

二、2011年中国种猪生产情况„„„„„„„„„„„„„„„„10

(一)2011年中国种猪进出口情况„„„„„„„„„„„„„ 11

(二)2011年中国的种猪生产情况„„„„„„„„„„„„„ 14

(三)2011年中国种猪价格走势分析„„„„„„„„„„„„ 14 第二节 2011年中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情况„„„„„„„„„„ 14

一、农业部积极引导,创建示范场„„„„„„„„„„„„„„ 15

二、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予以补贴„„„„„„„„„„„„„ 16

三、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取得进展„„„„„„„„„„„„„„ 16 第二章 世界主要猪肉贸易国的养猪业发展概况„„„„„„„„„„„ 18 第一节 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生产总体概况„„„„„„„ 18

一、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产量与消费量情况„„„„„„18

(一)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产量情况„„„„„„„„ 18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消费量„„„„„„„„„„ 19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进出口总量„„„„„„„„„„20 3

(一)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进口总量„„„„„„„„„ 20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出口总量„„„„„„„„„ 21 第二节 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交易市场概况„„„„„„„„„„„ 22

一、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产量概况„„„„„„„„„„„22

二、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消费国消费概况„„„„„„„„„„„22

三、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进口国进口概况„„„„„„„„„„„23

四、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出口国出口概况„„„„„„„„„„„24

五、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存栏概况„„„„„„„„„„„„25

六、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出栏概况„„„„„„„„„„„„26 第三章 2011年全国养猪生产形势分析„„„„„„„„„„„„„„„27 第一节 2011年全国仔猪、生猪、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27

一、2011年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分析„„„„„„„„„„„„„„27

二、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28

三、2011年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分析„„„„„„„„„„„„„„29 第二节 2011年全国猪粮比价波动分析„„„„„„„„„„„„„ 30 第三节近5年来全国仔猪、生猪、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31

一、近5年来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分析„„„„„„„„„„„„„ 31

二、近5年来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32

三、近5年来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33

四、近5年来全国猪粮比走势分析„„„„„„„„„„„„„„ 33 第四章 2011年饲料原料(玉米、大豆)供应及价格情况„„„„„„„35 第一节 2011年玉米和大豆生产供应情况„„„„„„„„„„„„ 35 4

一、2011年中国玉米生产情况„„„„„„„„„„„„„„„„35

二、2011年中国玉米进出口情况„„„„„„„„„„„„„„„36

(一)2011年中国玉米进口情况„„„„„„„„„„„„„„ 36

(二)2011年中国玉米出口情况„„„„„„„„„„„„„„ 38

三、2011年中国大豆生产情况„„„„„„„„„„„„„„„„39

四、2011年中国大豆进出口情况„„„„„„„„„„„„„„„41

(一)2011年中国大豆进口情况„„„„„„„„„„„„„„ 41

(二)2011年中国大豆出口情况„„„„„„„„„„„„„„ 43 第二节 2011年饲料原料(玉米与豆粕)行情走势分析„„„„„„ 45

一、2011年全国玉米行情走势分析„„„„„„„„„„„„„„45

二、2011年全国豆粕行情走势分析„„„„„„„„„„„„„„46 第五章 2011年世界主要饲料原料(玉米、大豆)贸易国概况„„„„ 48 第一节 2011年世界主要玉米交易市场概况„„„„„„„„„„„ 48

一、2011年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玉米产量概况„„„„„„„„„48

二、2011年世界主要玉米消费国玉米消费概况„„„„„„„„„48

三、2011年世界主要玉米期末库存概况„„„„„„„„„„„„49

四、2011年世界玉米出口概况„„„„„„„„„„„„„„„„50 第二节 2011年世界主要大豆交易市场概况„„„„„„„„„„„ 51

一、2011年世界大豆期初库存概况„„„„„„„„„„„„„„51

二、2011年世界大豆产量概况„„„„„„„„„„„„„„„„52

三、2011年世界大豆进口概况„„„„„„„„„„„„„„„„52

四、2011年世界大豆出口概况„„„„„„„„„„„„„„„„53 5

五、2011年世界大豆期末库存概况„„„„„„„„„„„„„„53 第六章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概况„„„„„„„„„„„„„„„„„55

一、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况„„„„„„„„„„„„„„55

二、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56

(一)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 56

(二)国内经济环境总体良好„„„„„„„„„„„„„„„ 56

(三)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预测„„„„„„„„„„„„ 57 第七章 中国养猪产业政策环境„„„„„„„„„„„„„„„„„„58

一、按照四项原则构建畜牧业标准体系„„„„„„„„„„„„58

二、国家将采取三项主要措施来加强畜牧业标准体系建设„„„„59

三、“十二五”为畜牧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60 第八章 2011年中国养猪业特点„„„„„„„„„„„„„„„ „„62 第一节 2011年猪肉价格对中国CPI的贡献„„„„„„„„„„„62 第二节 2011年猪肉价格上涨特点和2008年的情况对比„„„„„ 65

一、2011年猪肉价格上涨与2008年类似„„„„„„„„„„„65

二、2011年猪肉价格上涨与2008年不同之处„„„„„„„„„66 第三节 中国加大扶持政策环境下,稳定的猪肉市场„„„„„„„67 第九章 对2012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养猪形势看法„„„„„„„„69

一、中国目前养猪业状态„„„„„„„„„„„„„„„„„ 69

二、对未来的判断„„„„„„„„„„„„„„„„„„„„ 71 第十章 盘点2011年中国养猪业„„„„„„„„„„„„„„„„„74 第一节 2011年养猪业大事„„„„„„„„„„„„„„„„„„74 6 第二节 2011年表彰与奖励情况„„„„„„„„„„„„„„„„77 第十一章 附录„„„„„„„„„„„„„„„„„„„„„„„„ 81 附录1 调研报告„„„„„„„„„„„„„„„„„„„„„„ 81 “2011年猪价推手大调查”调查问卷分析„„„„„„„„„„ 81 猪场总体状况调查报告„„„„„„„„„„„„„„„„„„ 86 “对补贴政策态度”调查问卷分析„„„„„„„„„„„„„ 91 附录2 考察报告„„„„„„„„„„„„„„„„„„„„„„ 94 向多元化发展的美国养猪业——美国养猪业考察见闻„„„„„ 94 法国养猪业考察见闻„„„„„„„„„„„„„„„„„„„ 99 附录3 政府有关文件汇编„„„„„„„„„„„„„„„„„„10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 105 农业部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 „„„„„„„„„„„„„„„„„„„„„„„„„„„„107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109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1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的通知„„„„„„„„„„„„„„„„„„„„„„„„„„„„„„112 2011年第一批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名单(只列出猪场)„„ 113 2011年第二批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名单(只列出猪场)„„ 118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120 7

前 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养猪业从分散的、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步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一大批大规模和超大规模养猪企业的崛起,一些外来资本的介入,对推进中国养猪业从分散经营到集中饲养,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发展,从集约化走向现代化、信息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12年春节后中央下发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共有6个部分,其中第二方面“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第四方面“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说明中央十分重视科技投入,通过科技投入,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养猪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由于生产方式改进,养猪环境改善,母猪的年生产力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11年下半年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提高我国养猪生产水平的关键环节与技术。

2012年养猪政策环境有利于发展养猪生产,集团化养猪将更加风起云涌,从早期的龙头企业带动,慢慢过渡到实力雄厚的公司承担疾病和市场风险。小规模化猪场由自繁自养转变为专业化生产,背靠实力雄厚的专业化公司,由原来的老板、股东变成产业工人,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土地流转方式,集中养猪,退地还田,集中废物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循环生态养猪模式。2010—2011年间国家和地方验收了一大批标准化示范场。2012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通过强化标准化示范场管理,提升硬件设施条件,改善饲养环境,做好种猪疾病净化、无害化处理技术及推行标准化饲养等一系列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从2012年春节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可以看出,2012年拥有一个相对稳健的经济环境,这对于养猪业来说是一个稳中求发展的年份。2011年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明确今后一段时间要建立一种稳定养猪生产的政策环境,这对于作为养猪大国的中国来说特别重要。2012年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则信息表明中国已从2011年紧缩的货币政策走向相对宽松,这对养猪业及其相关产业解决贷款无疑是一个好的信号。

总体来看,目前生猪市场需求稳定,但存栏相对不足,加上受到疾病风险的不断侵扰,预计2012年生猪价格应该趋于稳定,养猪效益看好。

朋友们,2012年在中央稳健政策的支持下,进一步优化猪群,把握市场动态,提高生产水平,正确对待生猪市场价格的波动,相信2012年养猪业更美好!

孙德林

2012年2月18日

2011年中国养猪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1年在生猪价格不断走高,政策频频向好的大好环境下,养猪朋友们更是喜上眉梢,搭上了丰收的快车道。

在通货膨胀、成本、供应量等因素的推动下,2011年猪肉价格呈现淡季不淡,连连创出新高,推动CPI一路小跑,让零售商、消费者承受难以承受之痛,猪肉价格也一时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政府及时出台补贴、抛售储备肉、外调等措施调控关乎民生的肉篮子的稳定。

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让我国养猪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优化养猪环境,不断提升养猪业地位,推动养猪业不断走向理性,走向规模化。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下2011年我国的养猪业,在数据中总结发现规律,更好地服务于2012年养猪业。

第一章 2011年中国养猪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2011年中国养猪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一、2011年中国生猪及猪肉生产情况

(一)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情况

***生猪存栏(单位:万头)******44500440001月44410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44510

图1-1 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

由农业部畜牧司发布的生猪存栏情况可以看出,2011年1月份全国生猪存栏为11510万头,2月份生猪存栏略低于1月份,达到44410万头,也成为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的最低点,随后全国生猪存栏呈现逐月上升的态势,这种上扬态势一直持续到11月份,达到47625万头,在12月份出现了小幅下滑,下滑幅度为0.61%,存栏量减少到47334万头(图1-1),仍然高于2010年同期5.09%。

由2000—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量来看,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量明显高于2010年(图1-3),从与去年每月同期对比图中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答案(图1-2),但是就11年以来的整体存栏量而言2011年的生猪存栏量还是处于中等水平(图1-3)。6.00%5.00%4.00%比上年同期增减3.00%2.00%1.00%0.00%-1.00%-2.00%-3.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图1-2 2011年1—12月份生猪存栏与去年同比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

5.154.94.84.74.64.54.44.34.24.14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图1-3 2000—2011年全国生猪存栏量

(数据来源:农业部)

49504928能繁母猪存栏(单位:万头)***04700469546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47404710

图1-4 2011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

由图1-4可以看出,2011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呈现先下滑后 上扬的态势变化,1—4月份呈现下滑态势,由1月份的4740万头下滑到4月份的4695万头,进入5月份后呈现逐月上扬态势,一直上扬到12月份的4928万头。

6.00%5.00%4.00%3.00%2.00%1.00%0.00%-1.00%-2.00%-3.00%-4.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比上年同期增减

图1-5 2011各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与2010比情况

(数据来源:农业部)

与2010年同期月份相比,2011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也仅是在1—4月份低于2010年同期(图1-5)。

2011年各月全国能繁母猪比重均在10%以上,总体上呈现先下滑后上扬的态势变化。在1月份最高,为10.65%;在9月份最低,达到10.27%,随后12月份又上涨到10.41%(见图1-6)。

10.70%10.65%10.60%能繁母猪比重10.65%10.41%10.50%10.40%10.30%10.20%10.10%1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0.27%

图1-6 2011各月全国能繁母猪比重情况

(二)2011全国生猪出栏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1全国生猪出栏达到66170万头,比2010年同期出栏量略有下降,下降了0.8个百分点。

7654321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图1-7 2000—2011年全国生猪出栏量(单位:亿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2000—2011年全国生猪出栏情况柱状图我们可以看出,2000—2006年全国生猪存栏量实现逐年增长,在2007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随后在2008年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增长,在2010年达到本轮的最高点,而后2011年出现了下降,但是下降幅度远低于2007年(图1-7)。

这说明今后生猪存栏量会逐渐过渡到平稳态势。

(三)2011年中国猪肉生产情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养殖业是农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猪肉又是人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肉食品,所以说猪肉生产也在中国农业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席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803万吨,比2010年增长0.3%,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图1-8),比2010年下降0.4%。从中我们可以推算出 我国猪肉在肉类结构中的比重可达64.76%,足见猪肉在我国人们肉类食品中的重要性。

***020001000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图1-8 2000—2011年全国猪肉产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图1-9可以看出,1996—2011年猪肉在肉类结构的比重均在60%以上,总体上呈现下降,在2007年出现过一个最低点,达到62.45%。

70.00%69.00%68.00%67.00%66.00%65.00%64.00%63.00%62.00%61.00%60.00%68.89%64.76%64.59%62.45%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图1-9 1996—2011年中国肉类结构中猪肉比重变化情况

我国猪业的发展对世界肉类产业及贸易的平稳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经合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农业展望报告,全球猪肉消费量预计将以每年近2%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将增长至3.2亿吨,涨幅为20%,其中猪肉消费量占37.5%,亚太地区猪肉消费量 的增长将明显快于其他肉类。可见,我国猪肉产业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四)2011年中国猪肉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2月,我国肉类出口总量累计33.54万吨,与2010 年同期36.77万吨相比减少8.79%;出口总值1075765.79千美元,与2010年同期994590.51千美元相比增长8.16%。

截至2011年12月,我国肉类进口总量累计190.44万吨,与2010年同期154.22万吨相比增长23.49%;进口总值3407987.54千美元,与2010 年同期2225002.75千美元相比增长53.17%。

我国肉类进口总量大于出口总量,逆差156.90万吨,与2010年同期逆差117.45万吨相比增长了33.59%。1、2011年中国猪肉出口情况

猪肉是我国肉类进出口的主要品种,对肉类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截止2011年12月猪肉出口量累计8.07万吨,较2010 年同期11.01万吨减少26.70%,占2011年肉类出口总量的24.06%;出口总值为326101.68千美元,累计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78%。

2011年猪肉出口平均价4041.39美元/吨,比2010 年3014.84美元/吨上涨了34.05%。

图1-10 2011年中国猪肉出口的省份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中国猪肉出口方面,主要出口的省份为湖南,占猪肉出口总量的26%,广东占22%,四川占14%,这三省出口量占中国猪肉总出口量的62%,出口省份集中在中国的南部(图1-10)。

2011 年1—12月,中国猪肉主要出口的国家地区为中国香港、吉尔吉斯斯坦、中国澳门、阿尔巴尼亚,其中香港占有79%的份额(图1-11)。

图1-11 2011年中国猪肉出口的国家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2、2011年中国猪肉进口情况

截止2011年12月,中国猪肉进口量累计46.77万吨,较2010年同期20.13万吨增长132.34%,占肉类进口总量的24.56%;进口总 值为847094.11千美元,是2010年同期208986.59千美元的3.05倍。

2011年猪肉进口平均价1811.35美元/吨,比2010年1038.00美元/吨上涨了74.50%。

中国猪肉进口量大于出口量,贸易逆差38.70吨,与2010年同期逆差9.12吨相比增幅达324.34%。

从以上数据推算出中国猪肉的出口价格是进口价格的2.23倍,说明中国的猪肉价格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

图1-12 2011年中国猪肉进口的省市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2011年中国进口猪肉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占了进口总量的30%,天津、北京、上海、江苏分别占19%、14%、11%、10%的份额,五省市就囊括了中国猪肉总进口量的近85%(图1-12)。

图1-13 2011 年中国猪肉进口的国家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2011年中国猪肉主要的进口国家是美国、丹麦、加拿大、西班牙,其中美国占有猪肉进口总份额的53%(图1-13)。3、2011年中国活猪(种猪除外)进出口情况

截止2011年12月,我国活猪累计出口量156万头,比2010年减少16万头,累计比2010年同期减少9.30%;出口金额452047.0千美元,累计比2010年增加113506千美元,增长33.53%。2011年活猪出口平均价格为289.77美元/头,比2010年196.83美元/头上涨了47.22%。

二、2011年中国种猪生产情况

好的品种是获得良好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先决条件,也是发展现代养猪生产的基础。国家在对养猪业进行不断升级的同时,更是将优良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首位,大力推进我国猪种遗传改良工作。

(一)2011年中国种猪进出口情况 1、2011年中国种猪进口情况

在国家大力推进我国生猪遗传改良的宏观引导下,不断提高种猪生产性能,逐步缩小与国外种猪生产水平的差距已成为大型种猪企业的育种目标。在改变我国优良种猪长期依赖国外格局的同时,2011年中国种猪贸易额仍然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种猪进口数量继续攀升,相比2010年引种总量增加了198.62%,增长了近2倍,种猪进口总额达22020.28千美元。

图1-14 2011年我国引种国家所占份额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从中国引种国家来看,主要引种国集中在加拿大、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引种数量就囊括了中国引种总量的56%;法国与英国的引种数量相差不大,占了20%左右的份额(图1-14)。

图1-15 2011年我国引种地区所占份额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从引种地区来看,广东仍然位于引种地区之首,达到引种总量的32%,湖北、上海分别位列第二、三,山东、河北、广西、陕西、河南、湖南、北京的进口量均在10%以内(图1-15)。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进口种猪11613头,而2009年我国种猪进口量则明显回落,2009年农业部审批进口种猪数量为7142头,实际进口2488头;2010年进口2918头;2011年进口7166头。

其原因是受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国家质监总局和农业部发布公告,暂停进口疫区的猪及其产品,主要涉及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2009年7-11月份我国种猪进口量为零。2010年计划进口43000头,进口国家及数量分布:北美洲(美、加)25000头左右,欧洲14000头左右,不确定国别4000头左右。但截至6月底,只进口了大约800头,从法国进口300头,丹麦500头。据中国种猪信息网统计,2011进口7166头主要国为法国、美国、加拿大和丹麦,是继2008年后的另一个引种高峰年。

据海关信息网显示,中国的种猪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以及蒙古国;中国种猪出口的地区为广东和内蒙古自治区,均临近出口的地 区。2、2011年中国种猪引进情况

2011年种猪引进情况统计:

(1)2011年2月,湖北龙王畜牧有限公司从法国引进120头原种猪。(2)2011年4月,湖北丰泽农牧公司引进法国原种猪120头。(3)2011年5月,广州畜牧总公司引进英国曾祖代种猪1249头。(4)2011年5月31日,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引进670头加系种猪。(5)2011年6月25日,陕西省原种猪场从法国引进555头原种猪。(6)2011年6月,河北中道牧业有限公司引进法国原种猪778头。(7)2011年8月18日,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引进1265头新美系种猪。

(8)2011年9月20日,青岛环山托佩克种猪有限公司从加拿大进口1050头原种猪。

(9)2011年9月21日,河南春天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英国引进565头曾祖代种猪。

(10)2011年10月初,乔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138头丹麦原种猪。(11)2011年10月14日,南吕原种猪场引进130头新美系杜洛克原种猪。(12)2011年11月7日,湖南大康牧业引进300头英国大约克夏瘦肉型原种猪。

(13)2011年11月,铁骑力士集团从美国引进新美系SPF猪540头。(14)2011年11月,广西柯新源集团从美国引进新美系SPF猪580头。

(二)2011年中国的种猪生产情况

为了推进我国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中央大力发展种业的号召下,各地政府也因地制宜,不断出台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扶持生猪标准化建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在国家的扶持下生猪产业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种猪场数量持续增加,未来将产生更多高起点、高标准的大型现代化种猪场。

(三)2011年中国种猪价格走势分析

2011年全年生猪和猪肉的价格呈现“几”字形走势,相对于猛烈的生猪市场,种猪市场价格虽然没有如火如荼的起伏变换,始终处于比较平稳的运行中,但是种猪价格还是相对高于2010年。

随着猪场逐渐走向标准化、集约化、规模猪场,猪场的竞争力也逐渐由硬件的竞争力转向种猪品质的竞争力,随着国外种猪不断地引进,在国内育种水平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种猪育种品质也会逐渐趋同,种猪价格也会逐渐趋于平稳。

第二节 2011年中国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情况

“瘦肉精”事件以来,畜产品食品安全成为焦点。生猪养殖以散养或小规模饲养为主,由此所导致的监管难,是引发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性原因。由于标准化规模养殖在规范畜牧业生产、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国家多方奔走,积极引导广大养猪业者,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生猪生产方式,不断为猪场的标准化规模化道路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从根本上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农业部积极引导,创建示范场

为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尽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农业部于2011年4月印发了《2011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继续在全国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优势区域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并根据各级部门的层层筛选,分别在10月、11月公布了两批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名单,第一批475个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名单中214家生猪示范场,第二批79个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名单中33家生猪示范场。

2011年10月13日,农业部在陕西杨凌召开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现场会。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强调,目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防范动物疫病都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十二五”是建设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关键时期,要继续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坚持不懈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以示范创建为载体,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辐射带动面,着力于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标准化示范场监管制度的建设、引导示范场切实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强规模养殖场户基础设施改造,加强政策效果的评估和分析,强化项目资金监管。要以标准化推进为核心,提升规模养殖水平。抓好圈舍和设施设备建设,严格投入品使用、养殖档案管理和动物疫病防控。总结推广基层探索出的粪污有效处理模式,处理好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 系。按照产业化经营的理念,大力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生产经营水平高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逐步成为带动农户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主体。通过畜禽养殖大户、经营能人联系农户,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型、营销型和综合型专业合作组织,提升畜牧业组织化水平。

二、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予以补贴

为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2011年国家继续对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予以补贴。部分地区结合实际确定的补贴标准为:长春市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投资补贴分年出栏500~999头、1000~1999头、2000~2999头和3000~10000头四个档次予以补助,1万头以上不再安排补助投资,补贴金额从15万~80万元不等;广东继续加大对养猪设备购置补贴,2010年购买列入补贴目录养殖设备的用户,均可享受1800~50000元不等的购机补贴金额,约占产品市场销售价的30%;河南省重点加强生猪原种场、扩繁场、种质资源场建设,对每个良种场补助投资200万元,每个扩繁场、种质资源场补助投资100万元。同时,河南省还将重点扶持现有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小区、重点户)进行改扩建,年出栏300~499头的补助10万元,500~999头的补助20万元,1000~1999头的补助40万元,2000~2999头的补助60万元,3000头以上的补助80万元。

三、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取得进展

自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规模养殖比重快速提升,畜禽生产水平稳 步提高,标准化示范场已成为展示畜牧业先进生产力的窗口。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新的亮点和重要突破口。

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存栏2000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34%、30.6%和62.9%,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发展畜禽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大型种猪企业也应该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注重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品牌、质量以及示范建设,企业间加强联系,互相学习和了解,形成良好的生产氛围,维护整个行业的稳定以及下游养殖户的利益,更好地提升国内养猪生产的整体水平。

第二章 世界主要猪肉贸易国的养猪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生产总体概况

一、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产量与消费量情况

(一)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产量情况

11,000产量(单位:万吨)10,2759,39610,1138,63510,3438,838牛肉猪肉禽肉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7,5325,8435,6855,68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预计)

图2-1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2011年世界猪肉产量达到10113万吨,牛肉产量为5685万吨,禽肉产量达到8635万吨。除禽肉产量较2010年上扬外,猪肉、牛肉产量均较上年下滑。

2007—2011年,世界的猪肉、牛肉、禽肉三大肉类,从总产量来看,猪肉产量一直处于最高位,禽肉产量位于其次,而牛肉产量则处于三者中的最低位。从肉类产量的变化趋势来看,5年间猪肉产量上升了7.6个百分点,禽肉产量上升幅度更大,上升了14.6个百分点,而牛肉产量下降了2.7个百分点。其中禽肉的上涨幅度是最大的,并且有继续上涨的动向。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猪肉产量将达到10343万吨,禽肉产量将继续增长2.4个百分点,达到8838万吨,而牛肉产量则继续延续 稳中下滑的态势,预计产量为5680万吨(图2-1)。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消费量

11,00010,2559,3788,4967,4965,7955,5838,684牛肉猪肉禽肉10,08510,290消费量(单位:万吨)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5,565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预计)

图2-2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消费量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2011年世界猪肉消费量为10085万吨,较上年下滑了1.66%;禽肉消费量为8496万吨,较上年上涨了3.04个百分点;而牛肉消费量为5583万吨,较上年下降了0.73个百分点。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的消费量变化趋势与生产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世界猪肉消费量将会上升2个百分点,达到10290万吨;牛肉消费量继续小幅下降达到5565万吨;禽肉的消费量依旧保持强劲上扬势头,达到8684万吨(图2-2)。

45.00%40.00%35.16%比重41.37%42.58%41.74%41.93%35.39%牛肉猪肉禽肉35.00%30.00%33.07%25.56%25.00%20.0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预计)23.11%22.68%

图2-3 2007—2011年猪肉、禽肉、牛肉消费量比重变化

2011年,猪肉的消费比重仍然处于三大肉类消费之首,达到41.74%,较2010年略有下滑;禽肉的消费量比重紧随其后,达到35.16%;牛肉的消费量比重则位于三大肉类的最底层,为23.11%。

2007—2011年间,在猪肉、牛肉、禽肉三大类肉消费量中,猪肉的比重变化总体上较平稳,变化范围在41.26%~42.39%;而禽肉的比重呈现明显的上扬态势,从2007年的33.07%上扬到2011年的35.16%;牛肉的消费比重则呈现直线下滑,其消费市场有逐渐被禽肉市场占领之势。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的肉类消费量,推算出2012年猪肉产量比重将会上升到41.60%,禽肉比重达到35.39%,牛肉比重将会继续下滑为22.68%(图2-3)。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进出口总量

(一)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进口总量

900进口量(单位:万吨)***6005505002007年******602牛肉猪肉禽肉62055***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预计)

图2-4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进口量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2011年猪肉进口量627万吨、牛肉686万吨、禽肉836万吨,进口量分别比上年增加7.18%、-0.58%、-0.24%。2007—2011年,禽肉的进口量呈现涨跌互现样波动性变化;牛肉进口量相对比较平稳,呈现稳中回落;而猪肉的进口量变化类似于禽肉的进口量,呈现波动性上扬的态势。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除猪肉出口量会下滑外,牛肉、禽肉的出口量均会有所上扬(图2-4)。

(二)2011年世界猪、牛、禽肉的出口总量

1,100出口量(单位:万吨)1,***5002007年76379997691***,***617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预计)牛肉猪肉禽肉518

图2-5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出口量情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2011年猪肉出口量为657万吨、牛肉787万吨,禽肉976万吨,均实现连续两年呈现正增长。

2007—2011年,世界猪肉、牛肉、禽肉出口量中,禽肉出口量除在2009年略有下滑外,其余几年均呈现增长,并且出口量一直位居三大肉类出口量之首;而牛肉出口量则一直处于相对平稳态势,波动范围在743~787万吨;猪肉出口量的变化趋势与禽肉相似。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世界禽肉、牛肉出口量继续延续正增长态势,将分别达到1020万吨、823万吨,而猪肉进口量则会小幅下调,预计会达到655万吨(图2-5)。

世界进出口肉类贸易交易量中,禽肉市场交易最活跃,进出口贸易量均是最高位;其次是牛肉市场,猪肉排在第三位。第二节 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交易市场概况

一、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产量概况

中国欧盟27国美国巴西俄罗斯越南加拿大日本菲律宾墨西哥南韩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10%***0.54620.54287.820%30%40%50%224822532255.22243.42259.62285.860%70%1046.61027.8单位:万吨1018.61044.21059.9996.280%90%100%

图2-6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猪肉产量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1年,在猪肉产量方面,中国猪肉产量位居世界各国猪肉产量之首,拥有将近50%的份额,欧盟27国占有20%左右的份额,美国占有10%左右的份额。中国、欧盟27国、美国的猪肉生产量就占据了世界猪肉总生产量的80%,其他各国仅占有20%左右的份额。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生产国每年生产的猪肉份额总体上较平稳。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中国、美国的猪肉生产量会略有上扬,而欧盟27国的猪肉产量会小幅下降,但是三者总的猪肉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份额变化不会太大(图2-6)。

二、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消费国消费概况

在猪肉消费量方面,2011年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消费量直逼世界消费总量的50%,欧盟27国紧随其后,美国位 居第三位。

中国欧盟27国美国巴西俄罗斯日本越南墨西哥韩国菲律宾台湾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10%5***.74882.34669.1427120%30%40%50%2059.52054.52082.32105.72102.42150.760%852.6838.4单位:万吨865.3901.3881.3896.570%80%90%100%

图2-7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消费国猪肉消费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同时从以上两个图(图2-6,2-7)可以看出,2007—2011年,5年间欧盟与美国的猪肉消费量均小于猪肉的生产量,而中国的猪肉消费量与猪肉生产量基本相当,总体上消费量略大于生产量,中国猪肉呈现供不应求之势。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中国、欧盟27国和美国这三方的猪肉消费量会继续增长(图2-7)。

三、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进口国进口概况

在猪肉进口量方面,2011年日本猪肉的进口量居于世界首位,大约占世界总进口量的20%;其次是俄罗斯,占有大约15%的份额;墨西哥、中国、韩国进口量相当,在10%左右。

2007—2011年,俄罗斯、中国和韩国的进口量波动范围较大,可能与疾病的爆发相关,其余国家的进口量总体上较平稳。

日本俄罗斯墨西哥中国韩国美国香港加拿大澳大利亚白俄罗斯新加坡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121121119.8113.8126.712110%20%70938884.5105.389.430%656368.767.853.556555062.537.43837.9363934.737.836.94337.734.643.930.270%80%103.497.5单位:万吨41.538.22770.93998.696.298.273.190%100%45.118.244.740%50%60%

图2-8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进口国猪肉进口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美国农业部2012年预计日本的猪肉进口量会保持相对平稳;俄罗斯的猪肉进口量会由2011年的93万吨,下滑到70万吨;墨西哥、中国的猪肉进口量会有所增加;韩国、美国的猪肉进口量会略有下滑(图2-8)。

四、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出口国出口概况

美国欧盟27国加拿大巴西中国智利墨西哥澳大利亚白俄罗斯乌克兰越南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230.9224.6191.6185.7211142.510%20%30%128.640%190200175.4141.5172.7103.350%60%116116115.9112.3112.97370%80%5758.2单位:万吨61.970.762.590%100%

图2-9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出口国猪肉出口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在猪肉出口量方面,2011年,美国独占鳌头,占据了世界猪肉出口总量约35%的份额,欧盟紧随其后,大约占据了30%的份额,加拿大猪肉出口量约为20%,位居第三位,巴西、中国分别位居第

四、第五位。美国、欧盟27国、加拿大、巴西、中国五国的猪肉出口量就占据了世界猪肉出口总量95%的份额。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肉出口国的出口量波动范围相对较大,但是各国的出口量排序却相对稳定。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美国的猪肉出口量会继续增加,达到230.9万吨,欧盟27国的出口量减少到190万吨,加拿大的出口量会与2011年一致,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图2-9)。

五、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存栏概况

中国欧盟27国美国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墨西哥乌克兰韩国白俄罗斯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10%20%45914.647711.54699646291.343989.541850.430%40%50%1491015108.415219.815306.715973.216152.660%70%65856492.5单位:万头6488.76714.86817.76251.680%90%100%

图2-10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存栏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在猪存栏量方面,2011年,中国的存栏量仍然位于榜首,达到60%的份额,随后依次是欧盟27国、美国、巴西,这四国大约占据了93%的份额。

2007—2011年,中国的猪存栏量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而欧盟27国的存栏量保持相对平稳,美国的猪存栏量呈现波动性变化,在2008年达到5年最大的存栏量为6817.7万头。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生猪存栏量,中国和美国继续增长,欧 盟27国会略有下降(图2-10)。

六、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出栏概况

中国欧盟27国美国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墨西哥韩国乌克兰白俄罗斯其他国家2012年(10月)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0%10%***6556263681.75920820%30%40%50%******60%1170511480.4单位:万头11368.711454.21150311287.370%80%90%100%

图2-11 2007—2011年世界主要猪生产国出栏概况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在生猪出栏量方面,2008—2010年中国、欧盟27国、美国生猪出栏量所占世界生猪总出栏量的份额基本上较稳定,中国生猪的出栏量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如2011年中国占据了55%的份额,欧盟27国20%的份额,美国大约10%的份额,其余国家瓜分了剩下的15%。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年,中国与美国的生猪存栏量也会继续增加,而欧盟的生猪存栏量会略有下降(图2-11)。

第三章 2011年全国养猪生产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1年全国仔猪、生猪、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一、2011年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分析

仔猪平均价格(元/kg)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37.1425.4427.7330.6840.8338.7841.3336.1430.7728.6320.2719.9522.192011年1月2011年2月2011年3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1年8月2010年12月2011年9月2011年10月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图3-1 2011年1—12月份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2011年1—12月份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出,1—7月份,全国仔猪价格呈现逐月持续性上扬态势,从1月份的19.95元/kg上扬到7月份的40.83元/kg。全国仔猪价格一方面随着生猪价格的不断上扬,人们补栏积极性较高;另一方面由于今年上半年天气变化无常,导致各地流行性腹泻及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给仔猪成活率带来严重影响,同时猪场母猪深受猪瘟、圆环等疾病的侵袭,仔猪成活率不高,市场上仔猪相对短缺,供需矛盾为仔猪价格提供了支撑。

8月份开始随着生猪市场的逐渐趋稳,仔猪市场的后期补栏已赶不上2012年农历年前出售,导致仔猪市场开始出现了小幅下滑态势。而9月份又呈现一过性上扬,创造了2011年全国仔猪平均价格的新高,达到41.33元/kg,随着生猪市场的下滑,仔猪市场更是陷入不景气的状态,很多养户都处于观望态势,价格也一滑再滑,截止到 2011年12月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28.63元/kg,回到了4月的水平(图3-1)。

二、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生猪平均价格(元/kg)21.0020.0019.0018.0017.0016.0015.0014.0013.0012.0018.7916.0619.5919.6019.6818.1116.7316.9213.8613.8714.8015.0515.112011年1月2011年2月2011年3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1年8月2010年12月2011年9月2011年10月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图3-2 2011年1—12月份全国生猪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图3-2可以看出,2011年全国生猪平均价格自1月份的13.87元/kg,一路高歌,上扬到9月份第2周的19.92元/kg,部分地区甚至攻破了20元/kg的大关,连连创出历史新高。让很多养猪户都没有想到的是在往年传统的淡季6月份生猪价格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从5月份的16.06元/kg,达到6月份的18.79元/kg,上扬幅度高达17%;而当9月份有中秋、十一双节的推动,人们对生猪价格满怀信心的时候,市场却给养户一个下马枪,猪价进入了下滑轨道,从9月份第3周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生猪价格出现了连续下跌,几乎是每天一个价格,在短短两个月内跌到了12月份第1周的16.42元/kg,随后南方腌制腊肉、腊肠时节到来以及在元旦、春节等节日的带动下,消费有所回升,带动生猪价格出现了止跌回升,致使12月第2周出现了止跌反弹,截止到12月30日生猪价格达到17.25元/kg。受到2010年冬季及2011年春季仔猪存活率不高,导致5—8月份可上市生猪货源不足;加上饲料原料(尤其是是玉米)及劳动力费用等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直接推高了生猪饲养成本;同时受到全国通胀的大环境影响,导致2011年1—9月份,全国生猪价格不断攀升。2011年夏季全国疾病较稳定,使后续补栏的仔猪逐渐出栏,同时加上为了稳定猪肉价格而采取调控措施,如补贴进口等措施,使供应相对增加,而在经历了炎炎夏日后消费并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全国生猪价格进入了下滑阶段。而随着12月份冬至的到来,也让南方腌制腊肉、腊肠的传统季节到来,加上有元旦、春节的推动,从而带动了消费,也让生猪价格结束了下滑的局面。

三、2011年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猪肉平均价格(元/kg)32.0030.0028.0026.0024.0022.0020.0021.222010年12月29.4127.0722.5822.9423.6529.6129.8828.7326.5226.0621.232011年1月22.292011年2月2011年3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1年8月2011年9月2011年10月2011年11月2011年12月图3-3 2011年1—12月份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图3-3可以看出,2011年1—12月份全国猪肉价格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生猪的变化趋势相似,仅在12月份略有不同。1—9月份呈现持续性上扬态势,从1月份的21.23元/kg,上扬到9月份的29.88元/kg,随后进入了下滑轨道,一直下滑到12月份第2周的25.77元/kg,随后在接下来的一周开始出现了小幅波动性回升态势。2011年1—9月份,上扬是全国猪肉价格变化的主旋律,尤其是在传统的淡季6月份冲过了2008年的价格高点,受到多方关注,据分析,上扬的主要原因是下游生猪短缺传导至消费上游所致。随着猪肉价格的不断推高,限制了人们的消费,并且受到2011年暖冬的影响,消费旺季也随之推迟,加上国家为了稳定猪肉价格而进口的猪肉也陆续到港,使10、11月份猪肉价格出现了下滑,而后随着南方开始腌制腊肉以及北方利用天然冰柜储存猪肉等消费拉动,消费旺季也随之而来,同时有2012年元旦、春节的推动,带动了猪肉市场。

第二节 2011年全国猪粮比价波动分析

8.508.00猪粮比8.197.286.998.298.097.807.216.937.207.507.006.506.002011年1月7.086.686.737.102011年2月2011年3月2011年4月2011年5月2011年6月2011年7月2011年8月2010年12月2011年9月2011年10月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图3-4 2011年1—12月份猪粮比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2011年1—7月份受到全国生猪价格不断攀升,玉米价格持续小幅走强的影响,养户的养殖利润也是层层高涨,仅在4月份略有下滑,猪粮比价在7月份达到8.29:1,创下2011年最高,进入8月份后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趋于缓和,而玉米价格仍然不减升势,养殖利润也随之缩水,一路下滑到11月份的6.93:1,12月份随着腌制腊肉季节的到来以及元旦、春节两大节日的推动,全国猪粮比较出现了小幅回升,达到7.20:1(图3-4)。2011年1—12月每月的猪粮比价在6.73:1~8.29:1之间,属于2009年六部委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中的绿色区域(9:1~6:1)。

第三节近5年来全国仔猪、生猪、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一、近5年来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分析

仔猪平均价格(元/kg)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46.8840.8341.3330.5327.322007年5月2007年7月2007年9月2008年1月2008年3月2008年5月2008年7月2008年9月2007年11月38.7818.902009年1月2009年3月2008年11月16.672007年1月2007年3月18.572009年5月2009年7月22.7521.2216.842010年1月2010年3月2010年5月2010年7月2010年9月19.9528.632009年9月2011年1月2011年3月2011年5月2011年7月2009年11月2010年11月2011年9月2011年11月 图3-5 2007—2011年全国仔猪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图3-5可看出,除2008、2011年外,其余几年全国仔猪平均价格均处于相对较平稳的态势。2011年全国仔猪平均价格虽然也处于相对较高的价格,但是最高价格41.33元/kg,仍然低于2008年46.88元/kg的高价!这5年间最低价出现在2007年1月份,为16.67元/kg,2010年6月份为 16.84元/kg,接近这个最低点。

由近5年的全国仔猪价格走势来看,每年的6、7、8月份是仔猪补栏的旺季,而2012年的春节比以往来的更早些,赶在了2012年1月份,因此,2011年的仔猪补栏旺季出现在5、6、7月,此阶段补栏的仔猪恰好赶在春节前出栏。随着进入冬季,仔猪饲养增加了保暖的成本,同时保暖措施不到位的猪场,会引起疾病多发,导致人们补栏积极性不高,仔猪市场较低迷,预计这种低迷的状态会持续到2012

年3月份。

二、近5年来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生猪平均价格(元/kg)20.5018.5016.5014.5012.5010.508.5010.018.942007年1月2007年3月2007年5月2007年7月19.6817.3814.5413.1613.5111.782008年1月2008年3月2008年5月2008年7月2008年9月2009年1月2009年3月2008年11月18.7914.1012.1212.659.532009年5月2009年7月2009年9月2010年1月2010年3月2009年11月16.7316.0616.929.702010年5月2010年7月2010年9月2011年1月2011年3月2011年5月2011年7月2010年11月2011年9月2011年11月2007年9月2007年11月

图3-6 2007—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2007—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出,2007、2009、2010年的生猪基本走势相似,呈现波动式上扬的态势变化;而2008年变化幅度呈现180度大转变,在12月份才开始回归正常轨道;在2011年,生猪价格反常地不断上扬,上扬幅度有逐月加大的趋势。生猪平均价格的高点出现在2011年,达到19.68元/kg,从6月份18.79元/kg开始就不断刷新2008年的最高点17.38元/kg;最低点出现在2007年3月份为8.94元/kg,在2009年5月的最低点9.53元/kg最接近于2007年的最低点(图3-6)。

由于饲养成本不断上涨,加上疾病的复杂性使猪越来越不好养,导致管理不善的散养户及小规模场逐渐退出养猪舞台;同时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扶持规模化养殖,物价政策不断调控猪肉价格等迹象都表明以后的猪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三、近5年来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分析

猪肉平均价格(元/kg)31.5029.5027.5025.5023.5021.5019.5017.5015.5013.5029.8825.9122.6020.0715.1714.142007年1月2007年3月2007年5月2007年7月27.0726.0618.2218.7415.472009年3月2009年5月2009年7月2009年9月2010年1月2010年3月2009年11月23.6515.212010年5月2010年7月2010年9月2011年1月2011年3月2011年5月2011年7月2010年11月2011年9月2011年11月20.4218.462008年1月2008年3月2008年5月2008年7月2008年9月2008年11月2009年1月2007年9月2007年11月

图3-7 2007—2011年全国猪肉价格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由图3-7可以看出,全国猪肉平均价格的两个高地分别出现在2008年3月份(25.91元/kg)和2011年9月份(29.88元/kg)。从2011年6月份(27.07元/kg)全国猪肉价格就开始赶超2008年的最高价,虽然从2011年9月份开始猪肉价格进入了下滑轨道,但是直到2011年12月,猪肉价格达到26.06元/kg,仍然高于2008年的最高点。5年内价格的最低点出现在2007年3月份,达到14.14元/kg。

2012年下半年召开十八大,稳定物价,降低通胀,维持社会稳定并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将是政府的工作重点,均可表明2012年猪肉价格将会是比较平稳的。

四、近5年来全国猪粮比走势分析

2007—2011年,全国猪粮比价在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别在8月、1月、7月达到当年的高点,猪粮比价分别为8.78:

1、8.98:

1、8.29:1;而在2008年猪粮比价的最高点出现在3月,达到10.08:1,创下近5年内最高点;2010年6月份猪粮比价为4.83:1,成为了近5年内的最低点(图3-8)。

猪粮比11.4010.409.408.407.406.405.404.403.402.40猪利润!2007年1月2007年3月6.635.842007年5月2007年7月2007年9月8.787.912007年11月2008年1月10.082008年3月2008年5月2008年7月2008年9月2008年11月2009年1月2009年3月2009年5月2009年7月2009年9月2009年11月6.918.98图3-8 2007—2011年全国猪粮比走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信息网)

年,但是最大养殖利润却没有超过2008年,仅高于2010年的最高养虽然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节节攀升,生猪价格频频超过2008

5.926.626.782010年1月2010年3月2010年5月2010年7月2010年9月2010年11月2011年1月2011年3月2011年5月4.836.798.292011年7月2011年9月2011年11月6.937.20 第四章 2011年饲料原料供应及价格情况

第一节 2011年玉米和大豆生产供应情况

一、2011年中国玉米生产情况

2011年,养殖业效益是近几年来比较好的一年,饲料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根据农业部重点跟踪企业统计数据和各省生产数据调度,2011年我国商品饲料总产量达到1.69亿吨,同比增长4%。从不同品种看,猪饲料产量6210万吨,同比增长4%;蛋禽饲料3100万吨,同比增长3%;禽饲料4980万吨,同比增长5%;水产饲料1540万吨,同比增长3%;反刍饲料760万吨,同比增长4%。

在饲料中,玉米作为能量饲料是不可或缺的成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

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全国三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总产量超过5亿吨,达到51045万吨,占到粮食总产量的89.36%,近90%。其中玉米总产量19175万吨,比去年增加1450万吨,增长8.2%,占到粮食总产量的33.57%。玉米大幅度增产使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201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1057万公顷,比2010年增加69.6万公顷,增长0.6%。因播种面积增加增产的粮食产量346万吨,占增产总量的14%。2011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总产量

达到43422万吨,比2010年增产2238万吨,增长5.4%,占全国总增产量的90.5%。粮食主产区的稳产增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76%。

在三大粮食作物中,高产作物玉米播种面积达到3343万公顷,增加93万公顷,增长2.9%;因结构调整,高产作物玉米和稻谷播种面积共增加约105万公顷,增产效果在400万吨以上。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玉米种植和消费国,随着肉类和乳制品消费的不断扩张,中国对包括玉米在内的谷物类产品需求激增。

二、2011年中国玉米进出口情况

(一)2011年中国玉米进口情况

在2008年之前,中国是世界主要的玉米出口国,但从2010年开始,中国玉米的进口量开始增长。海关总署公布,2011年1—12月中国玉米进口总量175.27万吨,较去年增长11.50%,进口总额577573.58千美元,累计较上年增加57.3%。

玉米进口量(单位:万吨)60504030201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图4-1 2011年全国玉米每月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2011年1—6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较少,从7月份开始,玉米

进口量大增,总体呈现涨跌互现样变化,在12月进口量又突现增长态势,达到全年进口量最高值,为56.98万吨(图4-1)。

据海关信息网数据显示,2008—2011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呈现逐年上涨之势,尤其是在2009—2011年间上涨幅度最大,2009年玉米进口量为8.36万吨,而在2010年就达到157.24万吨,增幅高达1780.86%。

缅甸, 2.84, 2%老挝, 3.52, 2%其他, 0.37, 0%美国,168.55 ,96%

图4-2 2011年全国玉米进口国家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从玉米进口国家来看,2011年我国主要从美国进口玉米,进口量达到168.55万吨,占到全年进口总量的96%,缅甸、老挝紧随其后,份额均在2%左右(图4-2)。

从玉米进口地区来看,2011年广东玉米进口量最多,达到39.45万吨,占全年玉米进口总量的22%,其次为江苏,上海的进口量排在第三位,为22.65万吨(图4-3)。

广西7%辽宁8%其他13%广东22%江苏12%北京8%福建8%浙江9%上海13%

图4-3 2011年全国玉米进口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二)2011年中国玉米出口情况

据海关信息网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份累计出口玉米13.6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6.80%,出口总额为46535.55千美元,累计较上年增加39.6%。

*********0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玉米出口量(吨)

图4-4 2011年全国玉米每月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由全国玉米出口情况来看,2011年5、10月玉米出口较多,分别为2.75万吨、4.14万吨,这两个月出口总量可达全年出口量的50.66%,占了全年出口量的一半;3、4、6—9月的出口量相当; 2月份出口量最少,为470吨(图4-4)。

据海关信息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玉米几乎全部出口到朝鲜,达到13.58万吨。

辽宁8%其他1%吉林91%

图4-5 2011年全国玉米出口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从玉米出口地区来看,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出口量达到123.87万吨,占总出口量的比重为91%;其次是辽宁,占全年出口量的8%,其他地区的出口量仅有1%的份额(图4-5)。

三、2011年中国大豆生产情况

受到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主产区农户改种玉米等效益高的作物的影响,2011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继续下降。据农业部调查,预计2011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连续第二年下降,在0.08亿公顷左右,比上年减少100万公顷,降幅达11.2%,其中大豆主产区面积下降较多。黑龙江是全国最大的大豆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3。2011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由去年6718万亩调到5200万亩,种植面积减少29.19%,近30%;总产量预计由去年的580万吨减少到500万吨左右,约减产16%。

从大豆生长情况看,2011年东北主产区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大

豆生长,部分地区遇干旱天气导致单产减少。

从大豆种植成本来看,2011年大豆生产成本继续增加。据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对1250个农户调查表明,由于2011年尿素、磷酸二铵、钾肥和复合肥等生产资料比2010年分别上涨3%、20%、12%和20%,人工上涨幅度达到30%左右,大豆种植成本增长幅度较大,影响大豆效益,这也使农民普遍对2011年大豆价格预期较高。

从大豆需求来看,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大豆压榨能力预计超过1.1亿吨,增幅接近15%。有关人士称,这就要求中国进口大豆预计将达5600万吨,较上年进口量增加7%。否则,仅靠国内大豆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从大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来看,据介绍,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在国际市场占有50%的份额,而且每年有10%的增长趋势。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始终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的35%~42%,全省有近一半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大豆,全省1500多家加工企业,10多万职工收入依赖于大豆加工生产。

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2元/斤,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为0.98~1元/斤。玉米临储政策颁布之前,有意改种玉米的豆农还有观望心理。临储政策出来后,不少豆农更加坚定了改种玉米的意愿。而从大豆需求来看,2011/2012国内大豆消费总量继续增长。

据美国农业部2011年12月供需报告预计,从全球角度看,2011/12大豆产量预估为2.5922亿吨,同比小幅下降1.88%。预

计2011/12,美国大豆产量下降至8289万吨;巴西大豆产量下降50万吨至750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增加300万吨至5200万吨;中国大豆产量下降160万吨至1350万吨。据新湖期货多次对产区考察的情况看,2011年国内大豆产量可能下降至1100万吨。

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预计2011/12全球大豆加工量预计为2.275亿吨,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6700万吨,库存对用量比预计为25.6%。

四、2011年中国大豆进出口情况

(一)2011年中国大豆进口情况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2月份中国大豆累计进口量为5263.59万吨,与2010年相比减少了3.9%,进口金额累计29821134.73千美元,平均单价566.56美元/吨。

600大豆进口量(万吨)***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图4-6 2011年全国大豆每月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从大豆每月进口来看,单月进口量最低值出现在2月份,为134.49万吨,单月进口量最高值出现在11月份,达到569.64万吨(图4-6)。

第三篇:丹麦养猪业先进经验

丹麦是北欧的一个小国,国土面积为4.3万平方公里,人口541万。2004年农业总产值达704.78亿克朗(约合117.67亿美元),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为7.76万人,劳动生产率居世界前列(根据欧盟的统计资料,丹麦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居欧盟之首,后四位分别是荷兰、比利时、英国和法国)。丹麦的农产品三分之二供出口,其出口额占全部货物出口额的13%。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丹麦人创造的农业奇迹中,最令他们自豪的是被世人公认为“养猪王国”。现在丹麦全国约有养猪场11000个。其中,年生猪出栏量超过1万头的有225个。2004年全年生猪出栏量为2516万头,年屠宰量约为2291万头,全国年人均生猪屠宰量为4.23头,是世界上人均产猪肉最多的国家。除了国内消费外,丹麦生产的猪肉80%供出口。此外,2004年还出口活猪225万头。2004年猪肉出口额达257亿克郎(约合43亿美元),占丹麦货物出口总额的5.7%,占农产品出口额的51.5%,2004年出口猪肉177万吨,占世界猪肉出口总量的12%,居世界第一位(加拿大列第二位,出口147万吨;美国列第三位,出口95万吨)。以上可见,养猪业已成为丹麦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丹麦何以能创造如此惊人的养猪奇迹

1.拥有培育世界一流猪种的先进技术

丹麦重视猪种的培育和不断改良,依靠现代基因生物技术,坚持不懈地进行优良品种的研究开发,从而使丹麦始终拥有世界一流的猪种,则是最根本的一条经验。

虽然丹麦培育的丹育大白、兰德瑞斯(Landrace)、汉普夏(Hampshire)和杜洛克(Duroc)等四个优良品种早已以瘦肉率高等指标闻名于世,但为了持续保持其产业竞争力,丹麦仍在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方面做出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就。

丹麦国家猪生产委员会NCPP(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Pig Production)组织实施了丹麦种猪育种计划(Danish Pig Breeding Program), 简称“丹育”。其目的是继续改良上述四大品种种猪的性能。为了完成这项工程,NCPP和皇家农业和畜牧大学、丹麦农业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并联合了42家种猪场,共约有72个种猪群。以上述四个纯种体系为基础,第一代为核心群(GREAT GRAND PARENTS),共有7,500头纯种母猪。核心群的选育是根据生产性能、繁殖力和胴体性状的测定结果确定的。在此基础上,培育出第二代(GRAND PARENTS),即种猪繁殖群。以此为基础再繁育出第三代生猪生产群(PARENTS),目前约有110万头。再在第三代的基础上,根据品种的不同特点,用不同品种的母猪和公猪交叉繁育,生产屠宰商品猪。

丹麦还采用无特定病源菌法(SPF)进行种猪育种,以提高种猪的质量。采用该方法繁育种猪,是在具有高度卫生条件的猪场进行的,由专业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养猪场实行隔离封闭式管理。这些猪场没有特定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猪痢疾、支原体肺炎、萎缩性鼻炎、虱和疥癣等。该种猪群的生产多数是用剖腹产的方法,其目的是建立新种猪群。该类种猪交易都是通过SPF组织进行的,种猪的运输也是使用带有密封空气过滤器通风设备的专用车运输,其目的是避免转运过程中的交叉感染。丹麦还十分重视提高母猪产仔率,主要通过提高受孕率、减小胎中猪仔体积,达到一胎多产仔猪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丹麦政府重点支持畜禽基因育种技术发展,并在此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从未来着眼,实施家猪基因组测序,力求通过基因分析获得有关猪品种改良的新信息和新方法。由丹麦国家猪生产委员会、皇家农业与畜牧大学等单位,与我国中科院人类基因组学中心和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于2001年5月正式启动的中丹家猪基因组项目即为其中一例。家猪基因组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基因组的预览,通过不同代表性家猪品种间单核苷酸多态性鉴定,发现和定义优质基因,阐明这些优质基因的利用途径和方法。第二个阶段是绘制出基因序列框架图,并最终绘制出家猪基因图谱。第三个阶段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即利用基因组学导向进行家猪育种。合作取得丰硕成果,2002年家猪基因组项目列入

中丹双边国际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中,凸显两国政府科技部门对这项研究的关注。

经过以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丹麦上述四种猪种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日增重、料肉转换比、胴体瘦肉率、繁殖力(窝产仔总数)、肌肉内脂肪含量等,都进一步地得到了优化。丹麦的农业科研与生产联系得相当紧密,国家投资的重大农科项目都有产业部门参与。据统计,用于农业研究的投资可创造30%到60%的经济回报。从1990年到现在,丹麦农业劳动生产率已提高了一倍,主要原因是其农业畜禽繁育技术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2.不断完善科学的饲养体系

丹麦的猪饲料以谷物为主,主要是大麦、小麦、黑麦、豌豆、豆粉等。另外,加少量油饼、动物脂肪、肉骨粉、蛋白等添加剂。丹麦法律严格禁止饲料中使用催长剂、荷尔蒙等生长激素。猪的饲养以科学的配方为指导,以提高饲料转换率。丹麦养猪的料肉转换率在2.3以上,平均日增重900克左右。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的生猪生产部,承担猪饲料营养的综合研究。通过混合饲料和对饲料成份的检测分析,为养猪的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以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取得最好经济效益。

猪饲料的输送全部实现自动化。猪每天的进食量由计算机控制,根据不同生长期定时、定量喂养。饲养一千头生猪,仅需0.3个劳动力。由于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丹麦猪的体重、身长、身高、瘦肉率基本相同,所以能在标准的自动生产线上进行屠宰。丹麦生猪饲养出栏天数约160天。另一方面,养猪业的发展还带动了饲养设备和肉制品生产设备的发展和现代化,不但满足国内需求,还销往世界各地。例如,丹麦开发了一种计算机控制的饲养设备,其原理是在猪的耳朵上装一芯片,控制其每天定量、定时进食,猪的食槽栏上装有扫描仪,前后有活动挡,每次只能有一头猪进食,计算机控制流入食量,进食后自动记录。如果在下次进食时间未到之前进入食槽觅食,计算机就不会启动开关放食。各种饲养设备的生产厂就有几十家。

如何减少环境污染是发展规模化养猪的又一难点问题。近年来,丹麦加大对环境无害饲养技术的开发力度。目前主要研究的课题有通过改进饲料减少粪便中氨的蒸发量、减少母猪饲料中磷含量、饲料钙含量与磷消化吸收关系、制定新的粪便标准和动物单位标准等,以努力将各种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

丹麦的屠宰厂对生产线上的废水实行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为了防止氮流失和污染地下水资源,猪的肥料要经过发酵处理后按规定的时间(春秋两次)施入田间,化肥的种类和数量要严格按照专家推荐的标准施用,肥料和化肥施播后必须填写规定的表格,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农业部报告,农业部门定期抽查。

此外,法律对农场的面积和农场主可拥有家畜的数量进行限定,规定了农场土地面积与施肥量的比例。每个农场饲养家畜的数量不超过500个单位,一个单位相当于一头奶牛、或三头种猪或30头生猪或2500只肉鸡。但一般农场在达到250个单位时,相关部门和机构就要对其环境效应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再决定是否同意其扩大规模。鉴于这些综合因素的限制,据NCPP测算,丹麦年生猪出栏量最多为2,500万头。通过制定严格的生产规程和环保规定,并有效付之实施,为丹麦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丹麦还是动物福利的积极倡导国之一。欧盟立法规定,从2006年起,农场主养猪必须实施室内圈养或野外圈养的开放式方法,保证动物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因此部分农户已经采用了开放式圈养法,而丹麦消费者更是急先锋,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只要标有符合动物福利规定的符号,就会受到消费者的积极青睐。

3.生产、加工、营销 “三位一体”,独具特色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运转高效

丹麦的合作社机制促进了生猪生产、加工、营销 “三位一体”,使管理体制运转高效。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又名:丹麦熏肉和肉制品委员会)是一个合作社性质的农民自助组织。丹麦合作社的发展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合作社的起源是从养猪和乳制品行业开始的。

因此,丹麦养猪行业已经形成高度组织化的生产体系,形成了高水平的专业化和一体化服务体系。该联合会负责种猪育种、生猪饲养、屠宰、市场营销、检疫防疫、猪舍建设、动物福利等各方面的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

由于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的特殊作用,所有的养猪农场、屠宰场及所属企业,都是该联合会的成员,合作社的发展就是每个社员自身经济利益的体现。作为猪肉产业的行会,其宗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障该产业农民的利益,是养猪行业的代言人,代表该行业与相关机构对话;与其所属的技术委员会和董事会密切配合,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开发新产品,为农场主提供各项技术服务;开展产业内部合作,推动养猪产业一体化中各环节的协调与合作等。联合会的经费主要来自生猪屠宰税和会员费,即屠宰场每屠宰一头猪,按胴体肉重量计算,小于110公斤的,缴纳9克朗的屠宰税,大于110公斤的,缴纳22.5克朗屠宰税,另外,屠宰场代为农户缴纳每头猪4克朗的会员费。

要保证生产出来的猪肉能够卖得出去,关键取决于是否具备规模化经营的条件,取决于使用先进的加工和管理技术,取决于产品质量及其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下设肉品研究所,开发猪肉新产品和新的育种技术,研究各种因素对生猪生长和屠宰、加工过程中猪肉品质的影响,利用先进技术自动测试肉的成份、瘦肉率、脂肪含量等参数,以保证猪肉产品的高质量和提高产肉率。

目前丹麦有三个生猪屠宰合作社,丹麦的生猪屠宰与加工合作社实行比较独特的组织制度。合作社是承担有限责任的经济组织,按照公司制度运作,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经由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加工技术,拥有世界或欧洲一流的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这种把合作社同公司化经营融为一体的运作机制,是使分散的养猪私营农场与现代化大生产,以及走向国际大市场有机结合的成功实践。由于合作社经济组织的重要性,丹麦税法给予上述企业在公司所得税方面约减半征收的优惠待遇。丹麦最大的屠宰合作社是丹麦王冠集团,它是世界最大的猪肉出口企业,2004,集团共屠宰生猪2170万头,占丹麦全国屠宰量的90%,生产猪肉156万吨,占欧盟产量的8.7%。2004年王冠集团出口猪肉34亿欧元,营业总额为443.7亿克朗(约74亿美元)。

丹麦养猪业和猪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和屠宰设备的现代化。早在60年前,丹麦屠宰合作社联合成立了一家公司(SFK),专门从事屠宰设备开发和研究。目前该公司的软硬件设备不但能满足丹麦屠宰厂需求,还销往世界各地。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检测仪器,安装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通过探针对身体12个不同部位检测,能自动检测出猪肉的脂肪含量、瘦肉率等十多个参数,并自动扫描有关资料,根据固定参数,计算出每头猪的价格,不是简单的以活猪称重计算价格。丹麦屠宰场生产线的现代化程度相当高,活猪输入,末端即可生产出餐桌上的食品。生产线的前期工序如退毛、开膛、切头、腿、尾、身体大块切割等都是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操作任务,不同生产过程和产品流向都通过安装在生产线上的自动系统输入控制中心。因为丹麦的劳动力成本很高,除了必要的人工操作,屠宰场基本上都是自动化作业。

丹麦人对猪肉市场的消费需求,可谓分析透彻、用心良苦。他们了解到不同的消费群体对猪肉的品质有不同的要求,猪肉出口就按身体部位销往不同的市场,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例如,日本人喜欢里脊肉,美国人喜欢猪排,瑞典是后臀的主要市场,母猪肉受德国人的欢迎,而猪蹄、耳朵、尾巴则是中国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反之,如果没有市场分析和调研,产品与市场错位,不但价格平平,减少收益,还有可能失去应有的市场份额。

4.严格的农场经营资格制度和完善的农业咨询服务体系

家庭农场是丹麦农业初级生产经营的主体,在生猪饲养方面也是如此。丹麦法律规定,国家只允许个人拥有农场土地,不允许建立合作制和股份制农场;所有农场只能通过市场购买的方式获得,不能通过馈赠或继承方式获得。丹麦法律还规定,土地面积超30公顷的农

场,农场主必须接受正规培训并获得“绿色证书”后才有资格经营农场,并且要求农场主必须居住在农场。要取得“绿色证书”,必须经过9-10年的基础教育,另外还需3-5年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农场实习,并要求通过严格的全国统一考试。严格的土地获得制度和农场经营资格制度,保证了丹麦的每一个农场主都具有相当高的素质。此外,遍布全国的农业咨询服务中心还为农场主提供终身教育服务,并与农业院校、研究机构紧密合作,每年定期对农民开展知识更新培训,造就了知识型的农民队伍。丹麦农民整体上的高素质为其养猪业保持竞争优势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丹麦的农业咨询服务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级农业咨询服务中心组成。两级服务中心的职责明晰、相互补充、运转协调,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面向所有农户的高效农业咨询服务网络。咨询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农业专业技术管理服务(如饲料、家畜疾病防治、动物营养等)、科研成果和新技能的传播和推广、教育和技能培训,同时也承担政府或行业的农业试验项目。目前丹麦农业咨询服务中心在国家和地方两级共有3200名专业技术人员,平均约25个农民就有一名专职管理技术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其比例之高,位居世界前列。据农业理事会统计,但农场普遍都聘有来自咨询中心的顾问,丹麦农民获得的咨询建议由80%以上来自咨询中心。丹麦的农业专业咨询队伍始终保持稳定,咨询人员普遍具有专业资质背景,并且训练有素,富有实践经验。这支专门从事咨询服务的农业专家队伍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地将最新研究成果、技术信息和管理方法传递给农民,对丹麦农业高效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丹麦的农业咨询服务中心是农民组织自有、自营的独立经济实体,自负盈亏。两级农业咨询服务中心都是由农民组织——丹麦农民联合会和丹麦家庭农民协会共同拥有,两个组织分别拥有两级咨询中心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的股权。丹麦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咨询服务的作用,但在具体做法上又有别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官办或委托研究机构代办的方式,而是鼓励民间自己办好农业咨询服务企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政策扶持主要体现在每年依照法律对农业咨询服务机构进行一定额度的国家财政经费补贴。近年来,每年给予的补贴经费约为1.3亿丹麦克朗,约占全部咨询费用的10%左右。咨询中心的其余经济来源靠为农民咨询的计时服务收费和承担科研项目的课题经费。

实践证明,由农民组织自建自营、政府依法扶持发展起来的咨询服务体系运行高效、富有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传播、农民增收节支和农场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5.健全的法制和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保持食品的安全卫生是当今食品工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丹麦的猪肉生产行业实行了一系列肉制品加工的质量保证措施,达到世界上最高的卫生标准。在屡次欧洲各地的食品卫生事件中,均未波及丹麦。其关键在于丹麦拥有健全的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制和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自1996年以来,丹麦从立法、行政管理等方面逐步理顺了食品链上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形成了有可追溯性、健全的食品生产、流通监管体系。该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1)法律法规健全;2)行政监管体制责任明确;3)卫生检疫等食品安全的执法管理实行全国统一的垂直管理体系;4)行业组织的自律对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5)具有世界一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大型合作社加工企业为市场提供了可靠的食品安全与质量保证。丹麦对食品生产建立了完整、可靠的可追溯链条系统,即“家谱”。就猪而言,其基因历史可以追溯至少四代祖宗。从食品生产来讲,国家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制度,企业食品生产所使用的原料都有原始来源记录、使用记录和流向记录,制成品的各个储藏、运输、销售环节都有连续记录,今日生产的肉制品,明天就在市场上销售。倘若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发现卫生或质量问题,可以追根求源,找出出现问题的环节。而这一切都可通过计算机迅速解决。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丹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由三部分组成:负责政策制定和全面管理的家庭与消费者事务部、负责具体监管工作的兽医与食品管理局及其下属的10个地区分局以及负责技术支持的丹麦食品兽医研究所。

丹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任务是:提升和提高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性和可跟踪性;根据食品法开展控制与检查工作;依据有关动物健康、福利、传染病法,开展控制与检查工作;批准农场、农用牲畜注册和牲畜业经营资格;为消费者、企业及从业者提供信息和建议。

兽医与食品管理局共有员工近2000人,其主要部门及职能如下:(1)审计部:依据“食品法”处理与控制及检查营业资质等审计工作,以确保在出现问题时,使控制标准能够按照有关法律得以实施,并保证控制标准是按照兽医与食品管理局确定的战略计划和目标进行的。(2)兽医部:动物疾病应急处理,包括消灭牲畜及并于传染病、动物福利和动物产品中的药品使用。(3)食品部:制定有关条件并使食品安全、食品标识、食品买卖、食品组成的控制标准彼此协调,负责处理涉及营养、食品添加剂、调味品、转基因食品、有机食品与质量及控制结果发布的工作。6个地区分局设立有实验室,资源共享。

每个屠宰场都有国家兽医部门派驻的卫生检疫人员和实验室,每条屠宰生产线上都有卫生检疫人员对屠宰的猪逐个进行检查,这些公职人员的收入由国家政府部门支付,不受屠宰场的约束,独立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具有绝对的业务权威。一旦发现问题,检疫人员立即会建议采取及时的改进措施,情况严重的,可要求关闭工厂。

屠宰场根据农户的通知,定期到农户家拉运生猪,所用运输车辆是专用车,而且每次运输后要清洗、消毒,避免批次之间的交叉感染。屠宰场一线生产工人,根据生产工序的技术要求,均经过定期的技术培训,具备较高的生产技能。

通过多年的努力,丹麦基本消灭了各种危害猪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如口蹄疫、典型非洲猪瘟、猪水泡病、伪狂犬病、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结核病和旋毛虫病等,保证了猪群的健康。丹麦国家食品和兽医管理局每月公布各类动物的“I、II”类疫情。养猪行业也非常重视检疫和防疫工作,极力消灭各种危害性疾病和容易传染给人类的病毒。目前面临的主要是沙门氏菌,超过100头猪的,都要定期进行检查,当前猪肉的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世界上只有丹麦和瑞典能达到这一水平。相关的产业部门和政府部门仍在不断努力,希望能消灭该病菌的存在。

第四篇:加拿大养猪业考察报告

加拿大养猪业考察报告

在***的立项支持下,**组织生态养猪技术培训团一行五人,于**年**月下旬至**月上旬到加拿大圭尔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进行为期20天的学习培训。培训期间,系统学习了加拿大环保猪培育及生态养猪关键技术,参观考察了圭尔夫大学实验农场、教学科研设施、实验室以及唐纳德逊国际种畜有限公司原种猪场(Donaldson International Livestock LTD),查阅了有关资料。现将考察学习情况介绍如下:

1、加拿大养猪业概况

加拿大与美国接壤,是北美洲仅次于美国的发达国家。加拿大地广人稀,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全国有10个省,2个行政区,人口3227万,其中从事农业业人口97.2万,仅占3.6%。全国有近3000万公顷草地,牧草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小麦、大麦、玉米等农作物。畜牧业高度发达,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8%,养猪业仅之于养牛业占畜牧业总产值的30%。2006年饲养母猪108万头,生猪存栏1490.7万头,出栏1964.7万头,出栏率131.8%,猪肉产量178万吨。其中安大略、魁北克、阿尔伯达、马尼托巴4省生猪存栏占全国的88.8%。商品猪基本为杂交猪,主要杂交组合为杜长大、汉杜长大。肉猪出栏体

重100-110Kg,出栏日龄160-170天,30-100Kg日增重880g左右,每增重1公斤活重耗料低于2.8Kg,每头母猪年出栏商品猪达到17-18头。

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肉猪出口国,55%的生猪供出口,其中75%销往美国,其次是日本、中国香港、俄罗斯、韩国。猪牛肉年出口创汇达30亿加元。2007年前8个月对美生猪出口共630万头。目前加拿大养猪业主要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生产水平高,进入了养猪业发达国家行列。

2、加拿大养猪业的主要特点 2.1开展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

加拿大有种猪场630个,其中原种猪场250个。经登记的纯种猪约10万头,原种猪场核心群母猪3.5万头。纯种猪结构为大白猪44%,长白猪37%,杜洛克15%,汉普夏3%,拉康比1%,年出口种猪8万头以上。全国有商品猪场2.1万个,饲养长大或大长母猪近100万头,终端杂交父本品种为杜洛克或汉杜公猪。加拿大十分重视种猪性能测定及遗传评估工作。加拿大的种猪性能测定,经历了育种场场内测定,到种公猪测定站集中测定、母猪场内测定,最后实现在统一测定方法下实行公、母猪完全场内测定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现代遗传育种技术的应用,选种方法已由表型选择过渡到采用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lup)。采用Blup法可以扩大测定群

体,增加选择强度,使更多的纯种猪参与到育种中来。国家猪改良公司与圭尔夫大学合作,共同制定国家猪改良方案,通过4个地方(省级)猪改良公司组织原种猪场进行育种。每年测定10万头纯种猪,测定的性状主要有生长率、背膘厚、瘦肉量、眼肌面积、窝产仔数、饲料转化率等。所测数据采用Blup法算出个体育种值和选择指数,依据指数高低进行选种。据加拿大种猪改良公司分析,从1995年开始应用Blup法以来,种猪生产性能不断提高,如大白猪达100Kg体重日龄缩短23天,其中基因作用占16天,环境作用占7天;背膘厚减少4.8mm,其中基因作用占4.2mm,环境作用占0.6mm。近年来加拿大正在应用分子遗传育种技术来加快猪种改良步伐。

2.2采用现代化养猪生产技术

随着现代化养猪技术发展,加拿大养猪自动化程度提高很快,养猪场逐年减少,而养殖规模增大,规模化养猪带动了养猪场建筑设计及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养猪生产实行配种、妊娠、产仔、保育、育肥五阶段饲养,产仔、保育、育肥实行单元式全进全出;各阶段猪采用计算控制机械喂料,饮水、清粪自动化;全密闭式饲养,舍内温度、湿度、通风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了舍内空调恒温。为增进动物健康,阻止疾病传播,广泛采用“SEW”(Segregated Early Weaning)技术,即早期隔离断奶(17-21天),母猪、保育猪、肉猪“三

点式”饲养模式。这一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猪的生长速度,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了防疫医疗费用。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许多养猪场还联合起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养猪生产联合体,实现了专业化生产。2.3重视疾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加拿大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猪肉出口国,与其重视疾病防控与产品安全分不开。加拿大政府对生猪养殖制定严格的卫生和检疫标准,以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对种猪广泛采用PSS(猪应激综合症)和PSE(Pale soft exudative pork)DNA测试,去除种猪体内的PSS基因。养猪首先要得到饲养许可证,卫生消毒很严格,非养猪人员不准接近猪场。通过防疫和净化措施,加拿大消灭了猪瘟、布病、猪霍乱、口蹄疫和伪狂犬病等主要疫病。但部分猪场还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我国俗称蓝耳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支原体肺炎和猪钩端螺旋体病。控制疾病的主要措施:一是推广人工授精,全国推广面达到85%;二是实行仔猪早期隔离断奶;三是三点式生产,母猪、仔猪、商品猪分场饲养,三场相距3千米以上;四是兽医监护和管理,兽医定期到猪场抽检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猪场制定免疫程序,若检出传染病猪马上对猪场进行封锁和监护。2.4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培育“环保猪”,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

利用率和降低粪便中营养物质的排出量是动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磷是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磷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基因工程研究人员通过基因重组方法培育出“环保猪”。环保猪能有效利用植物饲料中的植酸盐(肌醇六磷酸盐)所含 的磷元素,不需要另外添加植酸酶就可以消化食物中与植酸结合的磷,因为环保猪唾液中有内源性植酸酶可以有效提供猪所需的磷元素。这一技术的运用能降低猪饲料中磷的含量,降低饲养成本,降低猪粪便磷含量60%,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环保猪肉的生产。

加拿大养猪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天排出的粪便和污水量十分庞大,粪便处理和环境保护也是加拿大养猪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但加拿大发达的种植业需要大量的肥料,粪尿经厌氧和有氧发酵后多作有机肥施到土地里了。目前加拿大粪污处理的主要方式:一是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一种生物处理法,粪便在发酵过程中,大量的微生物将粪便转变为符合卫生标准的、湿润的具有生物成分的稳定产品。该技术可用来生产复合肥或专门用于处理动物粪便。堆肥可直接用于作物,按规格定量打包的堆肥可作为家庭、办公室等室内花卉种植用肥。每吨堆肥生产成本为10加元,而售价可达25~60加元。二是污水循环利用。猪场粪污水一般通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池,经过厌氧和有氧发酵后,用于农作物施

肥或作为灌溉用水,实现养猪生产和种植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3、体会与启示

3.1良种是发展养猪业的基础。加拿大发达的养猪业与其高度重视生猪育种工作密切相关。加拿大通过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实施良种登记、性能测定、选种选配,利用先进的育种方法(如Blup法、分子遗传育种技术),加快了猪种的遗传进展,保持高产性能。今后应通过引智引技等方式,加强国际间育种技术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育种技术,充分利用地方猪种资源和引进品种资源,扩大育种核心群种群数量,通过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扩大优良基因的遗传辐射面,采用开放和闭锁相结合的育种方式,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产猪和优质猪品牌,满足国际国内多元化猪肉市场需要。

3.2加快发展规模养殖,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加拿大、美国、丹麦等养猪业发达国家,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良种化程度高、设施设备一流、技术管理到位、猪场生产水平高、效益好。要借鉴国外发展规模养猪的经验,引导分散养猪向规模养猪转变,高起点高规格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养猪场和养殖小区。通过扩大养殖规模、采用高效杂交组合、推行集约化饲养工艺、改善猪舍通风和控温环境、配制全价配合饲料、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制度及加强经营管理等措施,来

提高规模养猪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养猪增收。3.3推广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保护生态环境、防控疾病、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是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要从猪场选址、设施设备、品种组合、卫生消毒、防疫治疗、饲料配方、饲养管理、粪污无害处理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通过推广人工授精、早期隔离断奶、全进全出、多点式饲养、整体防疫保健等先进实用技术,控制净化疫病,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要加大养殖场粪污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力度,大力推广猪—鱼、猪—沼—鱼、猪—沼—稻、猪—沼—菜及猪—沼—果等生态养猪模式,保护生态环境;要推广酶制剂、益生素、中草药添加剂、酸化剂等绿色饲料添加剂,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杜绝“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使用,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3.4加强宏观调控,实现供需平衡。国外畜产品生产数量主要由协会调控,生产量控制在需求量的90~95%之间,以防止产量过剩,增产不增收。协会为生产者传递市场信息、协助政府争取外贸出口、抓产品质量安全等。如加拿大年生猪出栏量基本稳定,从1996年到2007年11年间只增加了300多万头,平均每年只增加30万头,生猪价格稳中有升,农场主养猪效益有保障。我们要建立健全生猪生产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能繁母猪、仔猪、架肥猪及饲料价格变化情况,特别是当生猪价格下降,农户大量淘汰能繁母猪时,要及时

采取防范措施。

第五篇:打造养猪业的黄埔军校

打造养猪业的黄埔军校

在风景秀丽的辽宁省海城市经济开发区,有一座占地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政府重点支持高科技民营企业——世富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利税超千万,他们出品的种猪、饲料等产品深受养殖户的欢迎,已成功覆盖整个辽宁和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并跻身全国市场。该集团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记者采访了集团的董事长陈世富。

创业,永远绝不放弃

世富(集团)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始建于1984年9月,主要以从事原种猪繁育、仔猪供应、育肥猪生产为主的省内大型民营企业。董事长陈世富从养猪的第一天起,就没买过饲料,而是自己仔细揣摩,反复研究,买来原料自己配。猪吃上了可口的饲料,个个长得膘肥体壮。

但养猪是一个风险性很高的行业,瘟疫、疾病不可避免。陈世富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次,猪快要出栏的时候,正巧遇上了一场瘟疫,辛辛苦苦养了快一年的百头肥猪,一下子死得就只剩下了3头。这件事对陈世富打击很大,很多朋友劝他索性关了猪场,重新回西柳继续做服装生意,陈世富自己也有些动摇了。提及往事,虽然时隔多年,但仍然记忆犹新。他感慨地说,“我当时感到压力特别大,不单单是因为赔了钱,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还有十几个员工,自己做生意无论是赔了、还是赚了,都由自己担着,我可以一走了之,而那些辛辛苦苦跟我干了一年的员工,又该怎么办?当时冥冥之中,好像有个声音始终在提醒我:说什么也绝不能放弃„„”经过几天的调整,陈世富花高薪聘请来了一位养猪经验丰富的畜牧技术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猪场很快就也步入了正轨。

1987年,陈世富一口气承包了村里30多亩坑洼地,填平后建起了自己的暖棚式猪舍,他下决心要把企业经营的重心放到养猪上。同时,世富酒厂也正式启动,并在短时间内凭借着质优价廉打开了辽宁本省以及吉林、山东、河南等地的市场,为企业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利润。从此,世富集团建立了“以养猪为核心,配备其它产业,外延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而且一直延续至今。到1990年,陈世富的猪场已初具规模,年出栏生猪1万多头,而他本人也被评为全县的“养猪状元”。

创新,依托政策推动

1997年,陈世富先是卖掉了猪场里所有原品种的优良种猪,接着又斥巨资分别从英国、法国、美国、丹麦、比利时等多个国家引进了大批新品种的种猪。在众多的国家中,经过比较,他最后选择了美国和丹麦的品种。这样一来,世富旗下的新型种猪场很快就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他们培养出的种猪,越发受到市场的欢迎。

2001年,陈世富又义无反顾地承包了70亩地,再次投资建设暖棚式猪舍,并加大了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此时,世富猪场的年出栏生猪已达3万多头。

作为种猪饲养行业的区域重点龙头企业,从2004年开始,世富公司成为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一新政的受益者。每年都免费为他们提供进口优良种猪,最多时每年达100多头。

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植下,2006年陈世富从日本引进了“节能、环保、益生态发酵床养猪新技术”。经过在鞍山及省内部分地区示范、应用、推广,得到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和认可,推广面积达8万平方米,成功带动养殖户1000余户。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大量的猪粪尿不能够处理排放,对环境污染严重;没有合理的取暖设施,猪只在5℃左右室温中饲养,仔猪成活率大大下降;饲养周期长、成本高、效益差等一系列制约养猪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我国实现向“养猪强国”迈进的目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世富公司还陆续承担起了国家发改委、省农业厅等下发的多项科技创新项目,并因此荣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单位、辽宁省环保零排放新技术养猪和猪人工授精最新技术推广单位、辽宁省无公害牲猪生产基地、鞍山地区养猪行业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辽宁省牲猪活体储备基地等多项殊荣。

除此之外,陈世富还根据生态循环原理,发明了“立体式养猪法”。所谓立体式养猪法,简单地来说,就是在一亩地上栽种50棵树,树下正常养猪。这样既有了养猪的场所,又不耽误栽树,而且树木的生长有益于改善猪场的气候,对温度和湿度的调整都有很大好处,同时还节约了土地资源,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利于环保和发展循环经济。据悉,该项目前已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上报。

近年来,世富公司不仅成立了世富饲料厂和世富运输有限公司,而且完善了种猪扩繁的技术创新。如今,世富公司已成为国家指定辽宁种猪扩繁场,经相关部门检测,氟烷等优良基因评定优秀,入选辽宁种猪评估网。这里同时还成为了生猪无公害生产基地和生猪活体储备基地。

规模化,必须迈过这道坎

现在,世富集团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科研、养殖、饲料生产、技术服务、酿酒、林业、药材种植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他们不仅是中国畜禽种业理事单位和国家大型原种猪繁育重点企业,而且还成为了辽宁省aaa信誉企业,鞍山地区民政局指定的农村合作组织扶贫试点单位,海城双新联创党员养殖培训基地和先进党支部单位。

眼下,世富集团主要致力于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在陈世富看来,规模化现在已经是养殖业的一种发展趋势。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逐步让位于现代规模的产业链化的方式,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然而,要实现规模化发展,首先就必须迈过“用工荒”这道坎。

为解决企业规模化发展所面临的用工问题,一向以管理严格而著称的世富公司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改变激励机制,对员工基本只奖不罚,工资水平比其它同类企业高出很多。与此同时,公司还加强了员工各项福利待遇和利益保障措施,统一签订劳动合同,使员工享受各种保险待遇。公司工会还根据企业青工较多的特点,定期举办各种体育、文艺活动。企业各级领导更从精神上关心员工,员工家里遇到了任何困难,领导们都会以公司的名义尽全力帮助解决。

陈世富坦言,只有做到“急员工之所急,想员工之所想”,才能留住人。所以,“以人为本”才是解决“用工荒”最好的办法。

“如今,不但吉林、黑龙江等很多外省客户开始和我们谈业务,来自南方的客户也越来越多。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改变了北方的种猪市场要比南方的种猪市场差的传统观念。从这个方面来说,世富很愿意成为养猪业的黄埔军校。”采访结束时,陈世富深情地说。

下载养猪业(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养猪业(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养猪业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养猪业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一:养猪的饲料准备阶段的核算包括发生购买饲料,防疫药品,产母猪种公猪,检定母猪等业务的核算。 例1:银行和现金支付购入饲料款,包括饲料的购买价款,相关税......

    2013养猪业发展前景分析预测

    2013养猪业发展前景分析预测 养猪业作为传统行业,在中国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至今为止是成绩和问题都是存在的,当下就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中国养猪业的发展,例如现阶段的猪周......

    国家多项政策惠及养猪业

    国家多项政策惠及养猪业 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进一步扶持发展生猪生产部署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 国务院总理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

    荷兰王国养猪业的考察报告

    荷兰王国养猪业的考察报告 文中出现的英文缩写:HCV:猪瘟病毒 PRV:伪狂犬病毒 FMD:口蹄疫 PPV:细小病毒 SI:猪流感 E.Coli:大肠杆菌 应荷兰王国Nedap公司的邀请,笔者有幸对荷兰王国养......

    2010年国家养猪业扶持政策

    2010年国家养猪业扶持政策 1.中央继续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5亿元投资。 2.中央继续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6.5亿元补贴资金。 3.中央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展望五篇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 摘要: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战略......

    养猪业技术员转正申请(5篇材料)

    杜圆月转正申请 尊敬的领导: 我是于2015年11月3日到公司上班。在经历了一天的隔离以后,我于2015年11月4日早晨正式到产房上班。从这一天起,我的人生由学生转入工作模式。转眼......

    重庆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重庆市养猪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左应鸿1邹胜华1黄贵川2刘宗惠1 (1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重庆荣昌402460) (2重庆市农业局重庆400015)摘要:养猪业是重庆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